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的基本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教学
一、英语创新教学的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这些都依赖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己成为我国21世纪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她虽然和人的天赋有一定联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后天教育培训的结果。“知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是创新,人才资源优化的本质是创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焦点是创新,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这一讲话使我们认识到了创新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教育创新成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全国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此来迎合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是对英语教育的又一次革命。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还教学活动本来的面貌,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那些不确定的因素,教材也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教师有较大的自,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并进行改组,灵活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形式。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新世纪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的一项社会事业,也成为有广大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自上而下投入极大热情的一项群众性改革运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课程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归舻酬、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二、创新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对于创新教育概念的界定,目前是众说纷纭,不同学者提出不同见解。例如: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或创造性教育。广义的创新教育指对人的创造力的开发,主要是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狭义的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开发培育,形成创新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满足学生主体性充分发展的教育。笔者比较赞同中央教科所阎立钦教授对创新教育的解释,即“创新教育即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创新教育基本内涵的理解,也是意见不一。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把每一个人尊重为主体,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体性的教育。这种主体性指向于人、自然、社会内在和谐统一的整体主义视界,创新是一种主体价值;创新教育是尊重认得个性差异、使每一个人健全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生活内在整和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确立起新型关系的教育。创新教育即是通过教育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形式,在教育活动过程当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创新教育确实是很好的设想和提法,但好的东西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理想能否成为现实,还要看现实的需要程度及实现条件。
三、 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学习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究与创造。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尊旨,融合了世界优秀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出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注重了中国特色,表现出开放,鲜活的生命力,教师当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搞好九年一贯制研究,尽快出成果,出特色、出理论。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没有一套成型的经验,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针对性的培训和观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果缺乏这些必要的教学资源,也会给备课、上课带来困难。新课程对教师,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只有教师认识到学生主体性课程理念,改变以往传统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认真落实新课标的政策,就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孟东灼.论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学校精神环境.北京教育.2001年第12期
关键词:教育学术语概念体系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相关概述
国家标准对“概念”进行界定,即经由对特征的特殊组合所产生的知识单元,“概念体系”,即依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结构化概念的集结。人类经由科学研究明确事物特征,把此类特征连接,于理性抽象期间生成概念,然后将此类概念相结合,产生一个经验和逻辑彼此统一的概念体系,以构建有关该事物的科学理论。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不但是人类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成果,同时还是人类对教育现象予以研究、表述的工具,由对教育现象的科学研究获知相应教育学概念,基于此对教育现象实施教育学研究。“经由语音/文字对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予以表达/约束,即术语。”概念体系即术语体系的根基,一个概念仅与一个术语相对应。若概念集中对人类认识某项事物进行体现,则术语便可视为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针对一门科学而言,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过程于符号方面的呈现便属于术语与术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就科学知识而言,其能被划分为“概念性的知识”与“操作性的知识”两种,前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概念对某些现象予以阐明,后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数学工具对某些现象的数量/尺度予以计算,明确怎样展开观察实验对概念的阐明、数量的计算予以论证。基本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不能单一视为客观过程,实质上为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动态过程。专家学者马克斯韦伯表示,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由抽象加设概念的构建所决定,社会科学理论与其研究的重要主观因素即“理想类型”/“纯粹类型”,其通过既定对象于一般情形下常见要素与特征构建产生,可谓是社会科学出现的先行条件。概念与概念体系于科学理论中的功能价值并不只是对既存事实的表述与分析,存在生产性创新作用,是新概念、新概念体系生成的根基。术语这一概念的符号表达极为重要。教育学的概念与术语体系身为该学科的架构会对教育学理论概貌、力量构成较大影响。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构建可视为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根本任务,本就为科学研究,需要依据相应科学原则实施。
二、教育学概念和术语体系的建构与其基础、原则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生成和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密切关联。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可谓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生成的科学基础,其匮乏的原因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繁杂混乱。知名学者巴什提出,概念的产生,即位于相应视域下经由辨别相似性、差异性为基础,以将事物间的关系排序产生成套信息。将概念的生成划分为两级水平,第一级为经验概念水平;第二级即生成具体解释的概念。依照本体对象部分相同特征把其置于各集合中且将其命名,在类别形成的期间生成概念。巴什还指出此类概念的生成过程具有较多隐喻与转喻,科学概念应位于第二级水平。教育学概念的构建不应局限在教育现象的集合命名上,需要对科学语言做出具体的阐明,从而获知概念的内涵。同时,分类应对相互之间的异同予以辨别,本就具有概念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结构化的概念集合,即概念体系。我们对概念关系界定的依据并不是布列钦卡提及的概念即单一的语义关系,具体为概念相对应的本体对象间的关系,语义仅有对此关系阐述、解释其间方存在认知价值。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是基于能观察的社会事实,在其间抽象所得,对具体社会事实的个别性进行剔除,以获知某一普遍性观念体系。概念化过程让教育学由经验层面提高至理性层面,基本概念体系的构建让其于系统化期间变为一项理论,理性抽象、理论建构经由相应科学方式让其存在于客观基础之上,教育学荣登科学行列。术语学界把术语分类功能称之为“系统化功能”,对教育现象的认知需经由组织相应系统构建普遍性理论,教育学属于系统阐述的即教育学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也就是教育学概念系统,其将阐述的教育现象为本体论基础。尽管布列钦卡的语义分析对概念与术语意义的澄清较为有利,然而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根基并非在语义当中,而是客观的教育现象。因对同一教育现象分类的维度有所差异,获知的基本概念、术语体系有所区别,我们应构建较多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以对各维度下对教育现象的认知予以体现。在构建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时需对术语具有的专业性、科学性等予以关注,是确保教育学基本概念、术语体系于教育科学研究期间体现功能作用的关键。对教育学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时不应有广义、狭义这类模糊形式实施,位于相同教育学概念体系当中,内涵不一样的概念必须分开处理。仅有位于统一基本概念体系中,并非单一的实施概念语义分析,方可明确此类概念,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给予有力支撑。教育学基本概念的构建,需要以其独有的理论、方法为支撑,坚定不移地由教育学方面对此类概念加以界定。若单纯借鉴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把其视为教育学概念进行运用,即赫尔巴特的行为方式会导致教育学学科边界不够明确。有关教育现象科学分类的研究可谓是建构教育学术语和概念体系的先行条件。由教育现象着手生成有关教育概念的途径较为多元,经由此类途径能获知教育现象的概念,然而并非全部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生成需要基于经验事实,依据科学的方式实施抽象分析与归纳,以获知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基本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于其话语表达上方被叫作科学概念。同时,教育学需要对此类概念间的关系予以细致分析,按照基本知识单元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展开结构化过程,以在学科理论下构建产生概念体系。在概念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认可并变为其公共话语基本构成单元后便产生了教育学的术语和基于概念体系产生的其话语表述的术语体系。
三、教育学术语与概念体系的衍生层级
事物均在彼此联系与持续发展变化当中,此事实于逻辑层面的体现,即概念的衍生与因此形成的概念体系层级关系。教育现象亦如此,其基本概念、术语持续衍生变化并构成相应层级关系。概念与术语体系即位于逻辑层面对概念本体间关系的表述。因概念本体间的关系较为多元,各概念体系中具备各种关系,事物发展变化并不是固定统一的,故概念与术语体系中的概念关系不会位于相同层面展开,需要在多层次、角度中按照相应顺序实施,因而产生多层级的概念与术语体系。就教育现象而言,基本概念、术语体系必定为繁杂的多层级,并非不同概念/术语间单一的语义关系。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需要依照概念相对应的教育现象间的关系予以构建,以对教育现象间的逻辑关系予以明确,便于教育学对社会生活实际教育现象加以表述。因此,基于“教育现象进化树”提出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该概念体系中,教育与学习,教授、教学间,与学习和适应性的学习、模仿等之间,即基于整体部分关系与种属关系的层级关系,适应性的学习、模仿与创造性的学习等概念间的本体论关系即进化时序关系,在社会现实教育现象构成中并列存在,在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中为同一层级,可视为非层级关系。但因概念体系通常囊括多项关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多样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建构需要注重囊括学校以内的人类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各类教育现象。依照现有教育学理论提及的“教育”这一概念来讲,学校内外各种教育现象均被忽视,促使教育学学科边界不明,匮乏学科焦点,对其科学发展构成较大阻碍。经由实际情况看出,就算是现代学校,图中列举的一对一个别教学、训练等均可能随时随地出现,位于人的生长发展中具备显著效用。但这不代表所有概念均应归入学校教学领域。教育学的概念衍生属于连续不间断的动态过程,对教育现象划分类别期间,对概念内涵的定义与外延划分具有相对性与连续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与其衍生层次关系应视为一个整体,不容许割裂理解。
[论文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 范畴 逻辑结构
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是各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以往认识成果的小结,又是进一步认识的阶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它是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思想与行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内化与外化、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等。这些基本范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和成果范畴构成的一个立体动态结构。这样的立体动态结构通过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推演,生动地体现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序运动进程和思维的辩证运动过程的特点。在这个彼此关联、排列有序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中,揭示了基本范畴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思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行程和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
一、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是指军人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与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为了适应军人自身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军队的实践中通过大脑对输入的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后的产物,它属于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但不是它们的全部。行为是指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动作,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影响周围环境的动作和过程。
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思想支配行为;第二,行为反映思想;第三,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思想与行为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最基本、最具普遍意义的一对范畴;思想与行为固有的内在矛盾,蕴藏着往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思想与行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起点;思想与行为不仅对其它范畴起着基础和制约的作用,而且有力地揭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以笔者认为,思想与行为这一范畴,应作为整个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系统的起点范畴。起点范畴是使整个范畴体系由以进展开去和得以丰富完成的一个最初的规定,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逻辑起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从其范畴体系上看,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一般说来,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是:第一,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相互规定;第三,逻辑起点是一切矛盾的“胚芽”,是事物全部发展的雏形;第四,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历史的起点。依据上述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的逻辑起点,只能是思想与行为这对基本范畴。
二、中心范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者在这里特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它是指经过专门训练,能有目的和按计划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受教育者是相对于教育者而言的,是指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地位和起着不同的作用,并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任务和活动方式也不同,所以他们之问有对立的一面。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可分离,他们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他们的位置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者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有统一的一面。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范畴是在思想与行为范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思想与行为回答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则在此基础上回答了谁在进行思想与行为,即思想和行为的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中的思想与行为就自然地演化为或具体化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仅仅是一个从思想与行为发展演化而来的范畴,而且是整个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系统中的中心范畴。一般说来,每一个范畴体系都有一个中心范畴,对其他范畴起着规定和影响的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系统中具有奠基石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对范畴具有贯穿于系统的始终的这种特征。如思想与行为、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诸对范畴,不仅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范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对范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规定和影响作用。思想与行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发生作用的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内化与外化的效果也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身上得以体现出来的。
三、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说的疏通,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采取一切措施和方法激发、调动、维护军人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各种意见和观点充分表达出来;所谓引导,就是在疏通的基础上,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思想观点,反对和批评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并注意把其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疏通和引导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辅相成,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疏通是引导的前提,没有疏通就没有引导。引导是疏通的目的,疏而不导,各种错误思想就会放任自流。离开了疏通谈引导,就使引导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引导谈疏通,疏通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疏通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所说的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事实与道理去影响军人的意识与行为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软”要求,不带有强制性。这里说的管理,是指教育者运用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规范等现实的制度管理,是通过行政、纪律和法律的手段去约束军人的行为的一种实践活动。教育与管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教育是一种“软”要求,而管理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有其对立的一面,另外教育和管理也由其统一的一面,具体表现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可以提高军队管理的效率,因为思想教育通过正面说理,宣传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提高军人的觉悟和认识,为顺利进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管理可以增强和巩固思想教育的效果,管理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军人的种种要求加以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将“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通过严格的管理,保证了思想教育基本要求的实现。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确定了谁在进行思想与行为以后,接着自然就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对基本范畴中,引伸出了两对基本范畴,即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体系中,疏通与引导、教育与管理这些范畴在逻辑上就是联结起点范畴、中心范畴和成果范畴的中介范畴,它们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运行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媒介作用,使之构成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整体。同时,这些中介范畴也不是孤立存存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疏通与引导是始终贯穿于教育和管理之中的,通过教育和管理而体现出来。教育与管理也必须要遵循疏通与引导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与管理的效果。
四、成果范畴:内化与外化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说的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军队教育因素下,接受军队、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军队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所谓外化,则是指受教育者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并多次重复良好行为使其成为行为习惯,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的过程。内化与外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第一,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第二,内化的成果是使人形成新的思想,外化是使人产生新的行为;第三,内化主要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方法来完成,而外化则主要是通过动机指导行为的方法进行的。两者的统一性表现在:
第一,内化与外化的基础都是实践活动;第二,内化与外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良好行为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第三,内化与外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定位;研究进展;深化
对思想政治教育该学科的定位与内涵进行研究,是对该学科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的基本性的问题,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学科设立了之后,学界之中一直在对其进行研究,在马克思理论被设立成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编程了其下属的二级学科之后,该学科的地位便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高,这也使得对该学科进行研究的学术人士有着更为开阔的学术空间,学者们研究的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
1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内涵方面的研究
1.1对于该学科的内涵的几种不同的认识
1.1.1 “学科专业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差别。
1.1.2 “知识体系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是被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体系之下的一门教育学科。
1.1.3 “综合要素论”。该说法与理论主要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并不是由单一的要素所构成的,而是通过多种并不相同的要素共同构建而成的。
以上三种不同的认识之中,“学科专业论”主要是侧重对学科的发展同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强调,其主要目的是使得学科的发展与专业的建设能够共同地发展;“知识体系论”则主要是强调构建出严整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科的发展与建设的基础性的地位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促进与深化,“综合要素论”则主要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其组成的要素以及结构与功能进行阐述,这对于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内涵之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路径的参考。
1.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对象
1.2.1 “现象论”。这一观点组要是将思想的现象作为该学科的逻辑的起点与元概念,主要提出的概念有“闪光的思想”以及“思想的闪光”两个不同的概念,学者认为,从思想闪光到闪光的思想是思维运行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的表象的思想与活动均被包含在思想现象的概念里。
1.2.2 “关系论”。应将整个社会分成思想的关系以及物质的关系,思想的关系是并不以人为的意识以及意志为转移而构建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对思想的关系进行强调才是该学科需要研究的对象。
1.2.3 “观念论”。有研究人员人为,一般来说,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所进行的大量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思想价值的观念来进行展开的,其最终的目的便是成功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价值方面的 引导,最终使得人们的思想价值出现转变。
2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定位方面的研究
2.1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的定位在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
有学者认为,作为理论学科所下属的二级学科,在对该学科的定位进行探讨时应主要对两个方面的不同问题进行解决,其一是对学科的认识,主要是为了对一些知识上的困惑进行澄清,其二则是学科的清理,主要是为了对学科的建设之中一些实际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另有学者认为,作为理论学科所下属的二级学科,这是对其最为基本的学科的定位,而想要准确地对这一定位进行把握,还需要深入地对理论所下属的其他的二级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并对其中的关系进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应在对学科进行准确的定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学科的依托,以此来增强学科的依托意识,在依托之中来谋求新的发展。
2.2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同社会科学、哲学等其他的学科的关系进行定位
思想政治的教育是一门有着极强的综合性的学科,其自身有着较为鲜明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的存在,其并不是孤立的发展与存在的,其主要是在的理论的指导之下,辩证地从其他的学科中吸收其需要的、有益且合理的理论成果来壮大自身,因此,将该学科防止在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体系之中,对学科的外部的关系进行考察,这也将成为对学科的定位进行研究的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角度。
3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我国的诸多学科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以作为指导方针与思想的国家,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的二级学科,其所包含的意义与占有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对学科的内涵与定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笔者在本文中较为简略地从内涵与定位两大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进行了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潜涛、张新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与定位研究综述[A].思想教育研究,1002-5707(2014)5-0003-13.
1.体育教学中孕育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比如说一场好的篮球赛如果没有好的合作精神是永远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的,而那场篮球赛肯定也没有任何观赏价值。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2.体育教学中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求真。
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3.体育教学中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如: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体育教学中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4.1 体育教学中还包涵着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4.2 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4.3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关键词: 高等师范公共教育学课程 模拟教学法 内涵 基本步骤 实践意义
高等师范公共教育学课程是为培养合格的学校教师而设置的一门教育类必修课。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社会、家庭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承担培养未来教师基本素质使命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意义更加突出。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没能较好地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实际教学效果与师生的期望、课程自身的作用和未来教师职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客观上影响了高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导致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如学校对课程定位不当、重视不够,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等,其中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传统讲授方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相脱离,影响了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课程整体改革的思想指导下,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实践,发现在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用一部分学时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实践,对增强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模拟教学法的内涵
模拟教学法就是在假设的“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根据情节,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按角色的要求提出各自的观点或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给予共同评议、总结,实施“导—练—结”的教学法[1]。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走上讲台的机会,通过仿真课堂,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讲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师范能力,进而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脱节的问题,完成学以致用的转化。
模拟教学一般安排在微格教室进行。课前,学生要在任课老师的辅导下研究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备好课;课后,进行教学录像回放,师生共同分析、评议、总结。实践表明,模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和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运用能力等,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得主体性发展,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二、模拟教学法实施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
1.时间选择。模拟教学时间安排应根据学期和课程整体安排予以拟定,教师在制定学期教学进程计划时统筹考虑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的学时比例,并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实践的切入点。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向学生作介绍,使学生对此有一般认识,并形成相应思想准备。
2.教学内容选择。选择学生模拟教学的教学内容,原则上要求要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教学,因此宜选择那些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强的章节内容,不宜多选理论性强、难度较大的知识。
3.学生选择。一般来说,教学实践实施时,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素质较高的学生作为开端,以树立榜样,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具体的实践人数选定以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机会为标准。
(二)实施。
1.指导备课。学生在接受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后,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开展教学设计,撰写教案。教师要对学生备课的情况和教案进行仔细严格的审查、修改和完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具体指导和协助学生写好教案,组织设计课堂教学。
2.学生练讲。①讲前说课,每个学生登上讲台,正式讲课之前,先向全班同学和教师简略概括地说自己讲什么(内容),怎样讲(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讲(依据)。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强化对教法的研究和选用,促进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自觉应用。②正式讲课,学生说课之后,开始正式讲课。教师和其他学生一样坐在台下,除了扮演学生角色认真听课以外,还要做好本职工作,随时进行指导,如维持纪律,处理因学生紧张等因素出现的偶发事件,调节课堂气氛,掌握每个学生的教学时间,等等,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及任务。
3.组织评议。学生讲完课后,教师要及时组织进行教学评议。利用微格教学录像回放,全体学生和教师共同评议;评议时间可安排在每个学生讲完所教内容之后即时单个进行,也可在所有学生讲完之后,一并综合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处理、方法的运用、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教态等方面。评议原则以肯定、鼓励、表扬为主,但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三)总结。
在课堂模拟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和讲评。首先是整体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然后具体分析教学的各方面及过程,同时还要重点评述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教师总结的过程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教学本身进行剖析,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模拟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讲授,尤其是要补充和更正学生讲授过程中表述和理解不充分或不当的部分。通过总结,使学生和其他同学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三、模拟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一)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与学双方实现有机统一。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现代教学最为根本和本源的特征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2]。但是长期以来,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单向的“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能被动地、无选择地接受,形成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的学习风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因而无法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法得以体现。通过模拟教学,较好地纠正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消极被动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进一步发挥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例如,实践过程中的备课就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会自觉查询阅读参考资料,通过参阅优秀教师教案、观看优质课教学录像,了解教学行为;认真刻苦地钻研和理解教材内容,研究教法,做好教学设计,完成教案,遇到疑难还会主动请教同学和老师,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的过程,也是其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的过程。表面上看,教师主导作用被忽视或削弱;实际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存在且作用更大,它表现为整个实践的所有过程都必须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之下进行。正如新西兰教师教育专家海伦·蒂姆勃雷所言:“判断教师专业学习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策略的掌握程度,而且取决于教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程度。”[3]由此可以说,模拟教学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教与学实现了有机统一。转贴于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学习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长期以来,要求学生在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上认真学习,专心听讲,并尽可能多地掌握教材中所阐述的知识和教师授课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模拟教学法的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兴趣增强,并能够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内容,主动查阅资料,丰富教育学知识学习。目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仍然是以教育学学科体系为框架的,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和概括,与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学生为了上好课,备课时必须首先吃透教材,并在课外大量阅读相关的辅助资料,参考中小学优秀教师教案,才能做好教学设计,较好地完成模拟教学。同时,为了丰富自己的教学,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还要通过书刊、网络等查阅教育学实例,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准备,学生阅读了大量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发现了教育学的实用价值,由此产生了浓厚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排除了过去“学而无用、学着好玩”的错误观念,加深了教育学理论修养,并能自觉地运用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指导自己的学习。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显著增强。
(三)增进了师生交流,师生关系明显改善。
由于课时有限,且一般采用合班上课,公共教育学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多,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很少,师生关系日趋淡漠化。经常出现教师上课压着铃声进课堂,下课铃声一落夹包就走,上课时教师讲教师的,学生听学生的,我行我素的现象导致教与学双方情感疏离和对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成了沉重负担,毫无乐趣可言。而在模拟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和任课老师的交流次数都明显增加,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准备教学,设计教案,学生遇到疑难要请教教师,师生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同时不自觉地进行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这有效地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密切了师生情感,培养了师生间真挚友情,从而改善了师生关系。特别是通过模拟教学,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对教师这一职业及劳动特点有了更为具体的感性认识,深入了解了教师的职业内涵,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进一步加深,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提高,师范素质基本养成。
合格的师范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然而由于部分高师院校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不明确,因此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学术性轻师范性、重理论性轻实践性的现象。相当数量的师范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但缺乏必要的师范素质,难以胜任实际教学工作。有些学生走上教学岗位后,不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缺乏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要进行基本培训。模拟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教育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其他师范素质。实践表明,学生通过钻研教学内容、撰写教案、扮演教师角色组织并开展课堂教学、师生共同评议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切实加深了对教育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和组织教学的能力;通过查阅优质教案、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录像和模拟教学活动,强化了职业动机,体验到了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乐趣,从而为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教师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以及心理准备。正如《学记》所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参考文献
[1]麦茂生.加强实践性: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方向[J].高教论坛,2008,(1):19-21.
高师公共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如何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为学生将来的教育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始终是我们探讨钻研的问题。本文从该课的特点出发,探讨其有效教学,提出了学生参与教学和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基本看法。
关键词:
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参与式教学
高等师范学校是培养高学历、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教育机构,在其教学活动中,教育学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提高教育学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师资必须要探究的问题。
一、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的任务是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指导性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对学生的教育理论指导意义比较强。通过教学能使学生了解、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教育认识,端正学生的教育态度,进而为师范生将来的教育活动奠定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示范性
教育学是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通过教学中有关内容的讲解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有效的起到了示范作用。比如,如何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等。通过讲解和实践示范,不仅使学生了解、掌握了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更使学生学会了相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了教育能力,为将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准备。
(三)教育性
教育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学科,是基于伦理学和心理学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本身探讨的教育就是一项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活动。通过教育学的教学,能提高师范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衷于教育事业的情感,提高其师德修养,促使其形成良好公德,进而不断促使其提高专业素养。
(四)基础性
教育学所涉及的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教育科技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也是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实践的基础。雄厚扎实的基础将为学科价值的体现和学生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教学及其意义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二)有效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有效教学旨在于促进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施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教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就是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有效实现学科价值
有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是从学科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教学效益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科的价值所在。无论是学科的基础知识,还是学科的发展研究,将会在有效教学中得以展开,其价值作用将在有效教学中得以体现,使学生将会更加重视学科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进一步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完成有效教学的基本任务的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并要努力钻研探索,进而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益。所以,有效教学的实施虽然是对教师的挑战,但更有益于教育者基本素质的提升。
三、教育学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参与式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与式教学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源于国际NGO组织,强调听课者高度参与的教学法,自20世纪末引入中国。引入国内后,首先在健康、医学等培训中运用,后来才引入教育活动中。目前,参与式教学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界人们的重视,但研究主要是在教师培训和中小学的学科教学中进行得较多。如,陈涛的《数学课参与式教学问题探讨》,张金川的《浅谈九年制化学参与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等。而在教师培训中运用参与式教学,主要来自于一个基本理念,即用什么样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学生。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的任务是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师范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学学科作用的发挥,需要在目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改革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参与教学,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在我们倡导有效教学,力行有效教学中,怎样更有效的提高教育学的教学质量,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积极参与中获得发展,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参与式教学在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中值得运用。教育学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进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分析思考,参与讨论、问题解决中有效掌握知识,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发展各种能力,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其学习兴趣。并学习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和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此外,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到了参与的乐趣和价值,进而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使他们能科学驾驭课堂教学,有效落实素质教育。
(二)加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实现教育学学科知识的有效性
教育学的有效教学不仅应重视课堂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还应该重视其他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1.充分发挥教育实习基地的作用
教育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应注重校内教学的有效实施,同时也要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其中,校外教育实习基地正是有效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最佳场所。使学生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验证教育理念、观点的正确性,教育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继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在实习基地的实践中,学生除了体验教育知识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价值之外,也最易形成一些实际技能,切实提高多种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并发现不足使其努力进取,避免出现自大或无所事事的现象。
2.有效利用校外教育机构
教育学是一门涵盖面较广的学科,要想让学生真正根据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全面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有效利用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社区等,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中,验证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及其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体会教育方法及其师德修养、父母素质对孩子成材的作用,等等。以此培养学生对学习教育学的兴趣,以及学会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来指导教育行为,进而增强对教育学科的认识,改变学不学一个样的不正确观念。
总之,教育学虽然理论性较强,但实践性或实践指导意义也是比较强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想学,并学好它,必须要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过程中,使其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去想、去做,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发挥好教育学的应有作用。
作者:刘彩梅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周翠萍.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教育学的追求多种多样。就其追求目的的高下远近而言,教育学有世俗人伦日用方面的追寻,如传授一技之长,培养公民等,但教育学还应有比这更高远的目标追求,不局限于形而下和世俗功利,这就是教育学的形而上追求。
一、什么是形而上
在西方,教育学自诞生以来,有关它的界定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19世纪末之前,“教育学”是个宽泛概念。那时,“教育学”在内容和名称上都很简单、明白;在名称上,它源于希腊语pedagogue,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在内容上,它主要是针对儿童的,以确立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为目的,寻求有效工作的基本准则或方式。所以,此时关于教育的所有问题都可笼统地纳入教育学的框架。19世纪末之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科分化步伐的加快和研究方法的增多,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清晰界定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既有英语国家的“教育学”,法语国家的“教育学”,又有德语国家的“教育学”,而且各国内部有关“教育学”的界定更是五花八门。在中国,“教育学”是20世纪初从日本转译过来的,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教育学由指称一个科学研究领域逐渐转化为课程或教材的专有名词,继而又为“教育科学”所替代。总之,“教育学”就是要综合地研究一般的理性的教育认识活动。其他如“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问”;不一而足。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教育学的定义,即从教育内涵的界定来寻找突破口,继而规范“教育学”。就广义而言,凡是以教与学为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就狭义而言,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有人认为,教育的内涵有三义:本义,指“善”的影响,使人善良;转义,使个人完善发展;再转义,使个人成为完善发展的社会人。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的界定,狭义的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等等。缘此,可以给出教育学的界定:它是一门有意识地传授知识,以使人得到身心发展和完善的学科。这里的重点是“传授知识”和“使人身心得到发展和完善”,因为它们是教育实践中必须尽量加以落实而又很难兑现的期盼——知识无限,人的身心发展与完善也无限。这注定了教育学永远存在着它的“未完成”,虽然这也必定使之永远怀抱着这份期盼,进而导向其形而上的追寻。
何谓形而上?形而上又叫形而上学。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形而上学通常是指与辩证法相对的世界观,静止地片面地孤立地看待问题,是惟心的,等等。但形而上学还有另外一个不大为人关注的内涵,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的对象的哲学。本文所持的就是这个义项。这个义项的来源颇为耐人寻味:原来,西方哲学史家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或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等,而其哲学著作《形而上学》(或《物理学之后诸篇》),是将亚氏不同时期的讲稿汇编而成的文集,内容主要是论述有关哲学的基本理论。但亚氏本人并未使用过形而上学一词。他只是将这些关于宇宙本原的理论称为“第一哲学”。后人在整理编订时将之列在亚氏物理学著作后面,故取名为《物理学之后诸篇》。此书名原来只标志它在亚氏著作中的次序,而无其他特别的含义;后来,经过语义的引申和转换,“物理学之后”一词就成了专指研究宇宙根本问题的学问,“被认为是探讨超越物理的、超自然的、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学问”。中文则把它译为“形而上学”(汉语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学缘此而来),意指那些关于有形物体之上的思辨的学问。它是“一个纠结了很多问题的复杂领域,这些问题的范围相当广泛,以至于它们与哲学上的其他各个领域都有牵连”。如心灵是什么?灵魂与身体有什么关系?自由的本质是什么?万能的上帝存在吗?等等。这些都是被看作是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教育学在进行深层次探讨时绕不开的问题。在现代英语中,形而上学(metaphysics),即玄学,是哲学的分支,涉及存在、真理和知识的本质。可以看出,现代英文的解释和“研究宇宙根本问题的学问”大体一致。这一解释表明,形而上学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涉及到事物存在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精神维度;它意味着人类从来都不满足于现象世界,不安于现状,而要超越具体可感的东西,进行持续不断的理想追寻。这也是哲学“爱智慧”的嗜好所在。教育学同样禀有这种嗜好。这种嗜好的具体表现就是:作为一种方法,形而上学的含义主要是指运用抽象、思辨、假定、想象、推理等方式去认识研究对象,与实验、实证、测量、统计等方法相区别。固然,作为实践性非常强势的一门学科,教育学需要大量使用后一类实证研究法。但是,作为“人学”气息浓厚的教育学,教育学同样无法排斥前一类思辨研究法,即形而上的方法。
二、教育学何以需要形而上追求
如前所述,教育学是有关传授知识、培养人的身心发展与完善的学问,人类为此探索了几千年,至今仍然无法达成共识。
1 “传授知识”的追寻
这方面可分为两步:先谈什么是知识,再谈其如何传授的问题。什么是知识?按照我们的理解,知识就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知识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知识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真实或歪曲的反映。在知识的来源和本质问题上,是有分歧的。如唯心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先天存在的或人脑主观自生的;旧唯物主义把知识看作是个人的认识或个人经验的成果;辩证唯物主义从实践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把社会实践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发展中,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可逆性和加速度增长等特点;当代知识量的增长迅猛异常;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门类众多,各种知识相互渗透;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可以交流和传递,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且能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英语中,知识的义项有:了解,理解;个人的认知,见闻;学问;系统的信息。上述三种解释要比汉语的理解更加概括和抽象,合起来可以归结为:知识是一种认知和理解的学问。在西方的传统理解中,知识是:必须可信;理由充足;必须真实。再综合地把上述英语语境下的理解归纳为一条:知识就是一种可信的认知和理解的学问。让我们再来反观一下中文与英文对知识的理解:前者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后者突出知识的理解与可信。二者之间的歧异性是明显的。而中文与英文的理解只不过是世界众多民族或国家对知识理解所构成的“认知群”中的两种,但无论是哪一方的理解,都说明知识在理解上的复杂性和无限性。这决定了传授知识的繁难及其传授方法的手段多种多样性,需要永无止境地去探索。而这又成了教育学必须面对的问题——永不停息地追寻。2 “人的身心发展与完善”的追寻
身心问题既是一个物质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前者可以从人的生物性的角度来理解,人的生命和肉身的存在境况可归结为人的物质和本能方面的需要与满足;后者可以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理解,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可归结为人的情感和灵魂追求方面的需要与满足。毫无疑问,身心两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和精神性丰富的知、情、意复合的动物,人更倾向于追求其复杂的社会性的一面。这是人的高贵所在。这种“高贵”反过来又催化着人对“意义”世界的不懈追求。作为整体的人类,它不会自行停止这种永远没有尽头的追寻,不会自行矮化自己的梦想。就此而言,人的身心发展和完善是没有止境的。就时间而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不会停止自己的精神追寻;越到后来,这种追寻越是细化、繁难、精致、高远。就空间而言,每一个体、群体、民族、国家对其精神的追寻又各不一样,有其个性、区域性、民族性的差异。在时空的纵横交错和相互渗透中,个体或群体无疑是有其精神的共性追求,但其差异性也是同时存在的。如此看来,人对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追寻不仅是无止境的,也是五彩纷呈的。这同样是教育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使得人的身心得到发展和完善。
既然“传授知识”的手段繁难而多样且需无止境探索,人的身心发展和完善的模式既多样又没有尽头,那么在教育学的视域里,理当需要宏观地面对和高远地审视,超越具体的时空和场景,超越多样的个体和族群,需要把握一般原理,以应对五彩纷呈的知识世界、五花八门的人性。这自然需要教育学上的一种形而上的追究,如引导人如何学习和思考,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而且,对“人的身心发展与完善”的追寻还有一个根本性的思想前提和理论预设,即我们的教育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关涉到人的形象设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有可能建构不同的教育学。显然,对人的形象的假定离不开教育学的形而上追求:即通过抽象、思辨、假定、想象、推理等方式来设计教育场域中理想的人——比如,是培养独立人格的理性人还是培养顺从型的工具人,是培养知、情、意和谐统一的精神独立的公民还是培养追逐声色犬马的市侩,等等。这是“人的身心发展与完善”的理论原点所在。
三、教育学形而上追求的意义
作为培养人的学科,教育学兼容理论与实践,不但要普及一般人必需的常识,教化公民,传播科技,而且还要着眼于人潜力的挖掘、能力的发展、思维的开阔、道德素养的提升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等,这就需要有一种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来把握、指导。教育学的形而上追寻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它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学科发展需要
自从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产生以来,培养人的活动就与哲学探索交融在一起。哲学探索自然是形形的哲学家和思想者们的“爱智”活动。在人类的幼年时代,一方面,哲学是包容之学,现今一些主要学科的内容那时都囊括在其中,教育学自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那时主办或从事教育的人几乎都是哲学家或思想者们“份内”的事,无论是中国先秦的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还是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都无一例外地是那个久远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近代以来,随着学科的分化,教育学和其他学科逐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尽管如此,但由于教育学的特殊性质和学科特点——涉及的知识链和学科群纵横交错,且日新月异,绝不亚于人类幼年时代哲学所面对的零散而纷乱的知识;面对知识海洋的广博与深邃,教育学要想“一揽子”加以掌控,已是不可能,但它还必须“知难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大有临难赴勇的悲壮;而且,更加艰难的是它还要把上述一系列的“繁难”传授给世间最为复杂的精灵——人,无疑是“难上加难”了,但教育学一直没有临阵脱逃,而是迎难而上,慷慨赴“义”。首先,在每个学科内部,既有一般原理,又有众多的知识点穿插其间,如何选择,如何有效地传授,如何因材施教等等都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其次,在学科、学科群与“未知”的世界之间,联系与渗透是少不了的,但知识点和知识面之间的“空场”是巨大的,需要筛选、甄别,需要寻找它们之间的触媒并藉此嫁接、整合,进而再次面临教育内容的选择,由此找到学科发展和知识创新的基点。最后,伴着人类对外宇宙的探索与进发,人类同时也在进行内宇宙即人脑、神经系统、心灵世界等方面的勘探。显然,有关内宇宙方面的知识和学科比外宇宙所关涉的领域更加宽广和深邃,这必定加大了其传授知识的难度,使得提升人的身心素养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面对这样的学科内容,教育学非得有形而上的胸怀与气魄,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超越琐碎、纷纭、凌乱与庞杂,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去驾驭变化多端的万象,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 人的发展需要
作为万物之灵,人的最大特征就是“未完成”。正是这种“待塑”状态千百年来牵引着人类自身不断地拓展其“本质”的处女地。在人伦日用方面,为了满足物质需要和社会政治需求,人须在德、智、体诸方面发展自己,锻炼体格、学会一技之长、养成公民等。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在德、智、体各方面所需要的指标也在不断发展,其教育内容自然也要相应随之发展。面对这种变化万千,倘若在教育上被动追随,其结果必然是“疲于奔命”,费力不讨好。为了摆脱这种被动的“尾随”局面,教育学只有在“扫描”具体知识群的基础上抓住一般和根本,站在形而上的高度,传授具有指导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精神发展层面,人有层次高下的需要。当较低层次的目标达到了,他(她)就会产生“厌烦”和“疲劳”,就会产生进发较高层次的冲动。我把这叫做“层次烦恼”。有了“层次烦恼”,就意味着人在精神上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而这种“不满是向上的动力”。藉此,人在精神上必然刨根究底,进入形而上的领域。就此而论,在学术和科学研究中,自我满足、难得糊涂、安贫乐道是不利于人的精神追求的。
一针对学生状况,阐述学习意义
为了一开始就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前两三天通常通过班长给班里每个学生发一张不需记名的简短的调查问卷,以去年给数学系发放的问卷为例,仅包括几个简洁的问题,如:1、你打算将来当教师吗?为什么?如果不希望当教师,希望从事什么职业?为什么?2、你怎样看待教育学这门课?3、你认为学了教育学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4、对于这门课或老师你还想说的是———。问卷收上来一统计:252名学生大约72%憧憬教师职业,但是因为目前就业难担心竞争不上教师岗位,希望教育学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帮助就业以及就业后较好地胜任工作;大约20%的学生向往公务员职业,认为学习了教育学意义不大;还有大约8%的学生无明确的职业向往,不知道学习了教育学有什么作用。
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出发,我有针对性地准备了第一次绪论课。首先简单向学生介绍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大体内容,告诉学生教育学这门课在很多地区教师招考中是必考的一门课,学好教育学有利于在竞争中胜出。接着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杨瑞清、董春玲等典型人物是如何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的,还向他们介绍了国外一些著名教育家如苏霍姆林斯基等的事迹。又列举了中外一些人士违背教育规律导致教育失败的案例。随后通过一系列准确、详实的数据向学生展示出我国与世界主要几个发达国家在经济、军事、政治方面的比较,总结优势和差距,剖析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指出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本理论
学习公共教育学的学生,对教育学理论大多了解得不多,也没有具体当教师的感性经验,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认识比较肤浅、模糊。学习公共教育学,教师单纯地抽象讲授不利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认识和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除了可以通过列举教育实际中的零碎材料来使学生了解实际外,案例教学法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根据案例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两种形式。反面案例又可以分为反证案例和反常案例。
例如,为了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体系,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在给学生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时,联系学生所学专业,比如上学期是给数学系学生上课,给学生放了两位小学数学老师都是讲授圆周率的教学视频片段。第一段视频内容是第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圆周率大约是3.14,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一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其中一个组里有三名学生,第一个学生心不在焉地测量着,第二个学生非常认真地测量,第三个学生根本没有动手测量,只是乱翻书。当老师一个个叫起学生报告测量数据时,第一个学生由于还没有算出来,说3.14又怕老师怀疑他没做,犹豫了片刻说是3.12,老师点点头表示赞许;第二个学生把认认真真测量的结果2.98说了出来,老师没有做声;第三位同学一看这情形赶紧说是3.14,老师马上夸了他一通。结合视频内容我给学生详细分析了这位老师是如何违背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以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的。第二段视频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一位很有名的优秀教师上课的片段,这位教师由于课前通过调研知道80%的学生已经知道圆周率的数值,没有让学生测量圆周率,而是让学生测量圆的周长、直径数值并报告出来,告诉学生测量三次,并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测量三次。测量结果出来,学生都感到有误差,教师引导学生正视误差,进而又启发学生思考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结合这段视频内容我又给学生深入分析了这位老师是如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
除了运用正面案例、反证案例外,在适宜时机运用反常案例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促使学生全面认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以及思考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例如在讲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时,我给学生呈现了以下反常案例:
案例一: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由父亲聂其文(曾任公安县闸口中学英语老师)独揽教育,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12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教学风格突出“背”字,不仅要求愿愿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愿愿一本一本背诵,除了公式定理外,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一年365天,愿愿至少有350天在学习。贪玩时,他爸爸就对他拳打脚踢。读过3年小学和一年半高中后,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考取华中理工大学。他爸爸用同样的方式培养妹妹聂思思考进北京大学。
案例二:湖南益阳的舒扬阳由于父亲(曾任一中学英语教师)看出她早慧。从小在游戏玩耍中教会了小学大部分知识,上小学后不适应学校教育方式,对学习失去兴趣。上小学四年级时是倒数前三名的“差生”,其父亲遂将她接回家自行辅导。他琢磨出一套“自导联助”教育法,首先将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然后分为若干个综合专题,并将语文、数学、自然等课程的知识点循序渐进地融入专题中去,而每个专题最初教的都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先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父亲用两年时间让她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3年后(即1999年),12岁的舒扬阳以544分的高分被中南民族学院录取。
这二则案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未等提问,学生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其间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学生在他们的交流讨论中,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自的利和弊逐渐形成了清晰的认识。最后,我在课件中展示了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主要的一些作用,结合案例和学生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启发学生要辩证地理解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指出目前我国在现有的条件以及教育方式下,很多学校教育具有局限性,激励学生以后要不断地开拓创新以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通过上述反常案例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以及教育理论不断的发展性。
三灵活运用教法,教学手段多样
公共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特点以及学生对公共教育学知识体系了解不多的实际,决定了讲授法是公共教育学主要的教学方法。长时间的讲授,学生易感到单调和疲劳,讲授法要和其他方法如讨论法、活动法(如让学生尝试教学、教学观摩等)等灵活配合使用,动静结合,教学内容疏密相间,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交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讲解一段时间,适时地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做成flas,或者加进一些教学、影视视频资料。例如,在讲解关键期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错过关键期能否逆转的内容时,我把辽宁猪孩王显凤的事例做成精美的flas呈现给学生,生动形象逼真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目光,随着动画的展示,讲解透彻非常容易,而且学生印象深刻。再例如,在讲解德育的基本原则时,我利用了前苏联影片《教育的诗篇》,这是一部反映马卡连柯教育事迹的老影片,没有字幕,学生观看时有时听不清楚台词,我给它配上清晰的字幕再给学生放映。欣赏完影片我带领学生边回忆影片内容情节边给学生解释德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并引用其它的案例启发诱导学生:德育的一些原则运用非常灵活,内涵很深,而且它们的内涵还在发展着。另外还把自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从仪表、着装、教态、板书、语言、表情、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处理偶发事件等各方面都注意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状况会有所变化,社会对新教师的要求也会不断地提高,公共教育学作为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如何相应地调整,质量如何逐步提高,需要同行们不断地研究探讨和交流,以期完善对师范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尹祥保.教好公共必修课“教育学”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材·教法,1981(4).
[2]许文杰.联系学生所学专业,改进公共课教育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84(5).
[3]朱伟,王玉珣.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90(9).
[4]但武刚.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微[J].课程·教材·教法,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