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教科书范文

高中教科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教科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教科书

第1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编写;继承与创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2013年一颁布,就引起业内人士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关注,也使得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有了新的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应当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理念做出改变,相信没有一成不变的教科书,有的是不断更新的新理念。所以,高中历史教科书应继承原有教科书好的地方,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

一、高中历史教课书的作用

当我们了解了高中历史教科书对学生要起到什么的作用,就会知道编写教科书的宗旨。所以编写高中历史教课书我们就先了解历史教课书的作用。

1、高中历史教科书是一种载体,起到激励的作用

高中历史书记载了各种有意义的大事,让学生在正确了解历史事件的前提下积累经验,记住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并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高中历史教科书是一种载体,让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载体。它首先能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了解历史的魅力。从而能够坚定不移地注入国家意志。继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得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有一番作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高中历史教科书作用的创新

当我们对一事物做创新时,是会吸收原有事物的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出更好的事物。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是继承之前教课书的宝贵经验,然后顺应时代做出创新来完成教学目标。这也是对高中历史教课书作用的创新,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文化,不仅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突破,也要在情感与价值上有所提高。所以就需要特别强调学习历史的过程的培养以及学习方法的优化。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最新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就有学习建议这样的安排,有两点建议,其中一个是“结合所学过的本阶段政治经济史内容,分析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学生带着这个学习建议去研读历史,梳理自己的思维找到自己的答案,既更好地掌握了本节的历史内容,又运用了发散思维巩固旧知识,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相比以前的教科书就是一种功能上的创新。

二、历史内容编写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应该怎么体现,又怎么设置合理的学习顺序。这都得通过历史书编写的内容来呈现。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首先考虑的问题,原有教材的编写亦是经过专家认真考察,相关人士的思维结合,必有可取之处。所以,在历史内容选择上要继承和创新同时存在。

1、历史内容选择上突出教育性

“编写历史教材,主要目的不在于客观描述历史的面貌,而在于让历史起它的教育作用。”[1]历史内容在选择上要突出其教育性,教育性体现的是对学生思维的教育和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勿忘历史的重要性,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学习伟人的精神气质。故历史教课书的教育性有着不可代替的份量。在选择内容上,首先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并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然后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内容,帮助学生找到学历史的感觉,扩充知识面,再形成自有的分析问题的方式,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2、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

继承了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就得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创新。一来符合时展的规律,二来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知识,更能了解国家的发展趋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内容上不仅仅是介绍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知识,还得多增加优秀国家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的知识,把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多方面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差异,应当如何缩小差距,明确学生自己的责任。淡化历史这门学科的自身特性,加强教育的引导性。“减轻分量,降低难度,删减图标”。[2]通过分析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同时,给学生创造了新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体会思考的乐趣,形成更为系统历史的思维。在内容编排上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安排学生课下通过查找资料在课上分享,把一些已知的知识结论变成未知,让学生去探索、去归纳。

三、总结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更多人的努力了解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去尝试与总结。尊重历史这门学科的特性,尊重历史的原创,尊重时代的发展规律。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历史编写的基础上,明确历史科目的教育宗旨,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创新,编写出质量更高的高中历史教科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2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1.设计理念先进――分类分阶,因材施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强调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有的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需要,即“文化的地理”;有的是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即“生活的地理”;有的则是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的需要,即“科学的地理”,每一种学习需要都是合理且需要教师、教材给予支持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充分把握学生的多元需求,深刻领会这种教育新理念,并把它贯彻到教科书的编制中,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基础、不同目标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这种分类型分阶段、因材施策的理念不仅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学理念的传承,完全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最大亮点。

2.设计方式科学――强化动手,提升能力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注重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每节课正文前都用“探索”的方式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每节课后教材又用“案例研究”的形式丰富学生知识,对正文内容进行扩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非常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一特点,先安排学生预习或课堂自学,再对点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起到答疑解惑、订正、补充和拓展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获取信息能力、阅读图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设计结构合理――主辅对照,互有补充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正文结构严谨,个性突出,其中包括文字系统、图像、图表、图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每章开头有一个课题,正文中除基本的文字和图表外,还安排了众多特色栏目,有“探索”、“学习指南”、“阅读材料”、“名词链接”、“讨论”、“活动”、“比较”、“案例研究”与“复习题”等。“探索”重在利用新鲜的内容冲击学生头脑,利用第一印象帮助学生接触、熟悉新情境,尽快导入新课;“名词链接”、“阅读”、“案例研究”侧重从科学层面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了解背景知识以更好理解所学习内容;“学习指南”中既列出了学习要点,又包含学法指导。这种主辅对照的教材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辅助内容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加工吸收,使“教”的内容转化成学生“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

4.设计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有大量的图表、插图,类型多样、丰富多彩。从图像类型看,地图、地理示意?D、地理景观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影像、漫画等应有尽有。从原创角度讲,很多示意图设计得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意。大量插图的引入不仅“亮化”了教科书的形式,而且还活化了教科书内容,大大增强其使用功能。相比其它版本教科书,中图版教科书明显增加了插图数量、改变了插图形式、丰富了插图内容、密切了插图与文字的关系等,使其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更为突出,图文并茂、富有生机,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与其它版本高中地理教学教科书互有长处、各有千秋,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都是在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科书编写的探索。与其它版本相比,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注重能力培养,更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对知识的处理还可以改进,如知识点较多、结论较多,但知识网络编制不够,在知识点的互相链接上有待提高,学科知识系统性有待完善;同时,材料、案例的更新速度还可以加快,新鲜时尚的话题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及时纳入教科书中。

二、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教学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学理念下,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符合这种趋势、理念,有着更多学生参与、实践、分析、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最大化发挥本套教科书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小组研讨,重视团队协作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设计的“探索”、“活动”、“阅读”、“案例研究”等版块是用于教师讲解正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团队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充分重视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课堂上师生的地位,重视学生的收获及疑问,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练习中的独立思考以及在遇见困难时学会及时主动寻求帮助。还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位学生意识到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在同伴遇见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自己遇见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主动解决问题。但同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5~6人为佳,人数过多不利于实践性课题的操作和培养每位学生的动手能力。

2.发挥教师作用,及时点拨指导

虽然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应有意识进行拓展,如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借助辅导资料和习题或者音像资料等给学生“加餐”,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扩展知识面。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但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由,应注意检查进度。有些课题在学生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根本差错或者其它问题,有些课题本身需要较长时间,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进度,以便监督学生认真实施课题和发现问题后及时得到指导。遇到难题后师生可以一起研究,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帮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第3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关键词 类比 高中化学教科书 图像类比 呈现方式 化学概念

“类比”一词来自古希腊词汇“analogia”,原意是“比例”,古希腊数学家用它来表示2组数间的相似关系,后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使用。一般说来,类比是在2个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类比推理[1]。化学史上,从宏观轨道类推到微观轨道,从原子轨道类推到分子轨道,从原子的外层轨道类推到分子的前线轨道,从原子轨道的对称性类推到分子轨道的对称性,这一分子轨道理论的建立,正是采用了一系列的相似和类推的类比方法。我们学习新知识时,若选取熟悉的知识或经验作为类比对象,这称为类比的源域,简称类比物,欲学习的新知识称为类比的目标域,简称目标物。类比物和目标物通过共同或相似的属性连接在一起,Duit(1991)把这种类比描述为共同属性的映射过程[2]。类比具有相似性、猜测性、或然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提出“教科书的编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理解和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增强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3]我们认为,教科书中类比的编写是实现上述建议的科学方法之一,因为类比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建立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相关联的一座桥梁。本文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的编写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若干编写建议。

1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特征的分析

研读新课程高中化学3套教科书(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2009年版)24册,发现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和实验化学3个课程模块的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出现类比的编写,其他课程模块的教科书15册,确认清晰的类比为73个,平均每册4.9个。参考国外教科书类比的分析框架[4],结合分析类目的可操作性和化学学科特点,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编写的主要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1 类比的内容

类比的内容指目标物和类比物内容。目标物内容、出现的次数及占总数的百分比为(参见表1):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及相关概念和理论等方面的内容,33,45.2%);物质性质(主要为无机、有机元素化合物性质,16,21.9%);化学反应原理(包括溶液平衡理论、化学键、化学反应能量、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20,27.3%);化学计量(4,5.4%)。目标物主要集中于与原子结构相关的电子层、能级、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化学键和能量、晶体结构、手性分子、平衡常数等概念,即主要是较为抽象和难度较大的化学微观概念,采用了类比的编写方式。类比物内容、出现的次数及占总数的百分比为(参见表1):社会生活经验及自然现象(44,60.3%);化学知识(21,28.8%);物理知识(8,10.9%)。类比物内容,主要为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生活经验、自然现象,多数是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能直接感知、具体的,所对应的目标物以物质结构内容为主;已学过的化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类比物较少,所对应的目标物以物质性质为主。

1.2 类比的呈现方式

类比的呈现方式主要有文字、图像的方式。分析结果显示(参见表1),教科书中仅用文字描述的类比有47个(64.4%),图像类比(包括图文)有26个(35.6%),多数集中于“物质结构”的内容中,主要功能是促进概念的理解。这可能因为该内容过于抽象和较难理解,是学生产生迷思概念的重要来源。文字类比的呈现数目高于图像类比。图像类比多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有的图像类比内部结构简单而良好。例如,教科书中将“登山与盖斯定律”进行了类比,麦裕华等分析了“山的高度与上山的路径无关”图像类比(《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图1-9),认为设计恰当,效果良好[5]。Shapiro(1985)指出视觉化过程对概念的学习非常重要,而类比的一个优势是提供学习者对抽象、复杂概念的具体视觉想象,图像的应用有助于视觉想象的形成[6]。按照Paivio(1986)的双重编码理论分析[7],图像类比充分利用人的非语言信息处理系统,以表象形式促使学习者进行类比推理,增加了理解科学概念的可能性。

但是,从整体上看,教科书中图像类比的使用率较低和使用范围较狭窄,尤其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的图像类比较少。

1.3 类比的相似关系

类比的相似关系是指类比物与目标物之间相似属性的关系,主要分3种:(1)结构的相似性。即类比物外观上或内部的形状、大小、结构等与目标物相似,如“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有人把这种电子层模型比拟为洋葱式结构”(《化学2》,人教版,图1-7)。这个类比以结构的相似性呈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形象化的电子层模型。(2)性质的相似性。即类比物与目标物具有相似的性质(包括功能属性),如“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物质结构与性质》,苏教版,第21页)中描述了巴特列在合成O2PtF6时,联想到氧分子的第一电离能(O2O+2+e-)为1 175.5 kJ/mol,与氙(Xe)的第一电离能1 170 kJ/mol非常接近,通过元素性质类比,首次合成第一个稀有气体的化合物,体现了类比的创造性特点。(3)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兼有。如“水能与化学能变化的对比示意图”(《化学2》,人教版,图2-1),水能和化学能的变化都以图示形式(结构)描述,而其共同属性是能量的变化。将2者进行类比,能够有效的达到“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

统计显示,教科书中类比的相似关系为(参见表1):结构的相似性有36个(49.3%),性质的相似性有24个(32.9%),结构和性质相似性兼有的为13个(17.8%)。教科书中多数类比关系是结构的相似性,其次为性质的相似性,兼有结构和性质相似的类比较少。

1.4 类比的映射程度

类比是一个映射过程。当我们机敏地发现类比物与目标物之间具有关联的相似时,就倾向于把类比物的相似属性特征映射到目标物上,并由此完成推断或论证[8]。教科书中类比的相似属性表现为结构、性质或2者兼有,其映射程度指类比物投射到目标物的相似属性的清晰度,Curtis&Reigeluth(1984)将其程度分为简单、丰富和延伸3级水平[9]。简单的类比只陈述目标物像类比物,而没有进一步的解释;丰富的类比是指描述了相似属性的某种属性,并进行了对应说明或解释;延伸的类比是指多重类比或陈述一个类比的几种属性。我们将丰富和延伸合并成一级,称之为复杂的类比。例如,教科书中“元素周期系的周期发展像螺壳的螺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人教版,图1-15),未对其相似属性加以比较和说明,属于简单的类比。一般是类比的目标物不是特别抽象,教科书作者认为没必要作相似属性的比较和说明,学生应知道类比的属性。而下例类比:“如果把溶质(不限于固体)在溶液中形成饱和溶液时的状态,称为溶解平衡状态,对于化学反应体系来说,就应当称作化学平衡状态。溶解平衡所具有的许多特点,在化学平衡体系中都可以找到。例如,在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着正、逆反应2个过程,当这2个过程的速率不相等时,常常只能观察到某个方向的变化。”(《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第26页)有对应属性的映射说明,称为复杂类比。统计显示,教科书中类比的映射程度较高(参见表1):复杂类比有45个(61.6%),有28个(38.4%)类比为简单类比。

此外,类比物和目标物之间具有相似属性,必然存在不同的属性,即相异属性。教科书中提示了相异属性的有(参见表1)3个(4.1%),例如,“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性质与氧气有相似之处。它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铁、铜和钠等金属以及氢气、红磷、硫等非金属发生反应。除了上述与氧气类似的性质外,氯气还具有什么特征呢?”(《化学1》,鲁科版,第13页)表明了类比的相似之处,同时也暗示了类比存在不同属性。然而,95.9%的类比编写没有指出类比的相异属性,更没有提醒类比的局限性。

2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编写的建议

2.1 类比物与目标物的选择

2.1.1 适当增加类比的数目

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数约为每册4.9个,大大低于国外教科书类比数目。例如,Thiele和Treagust(1994)分析了10册澳大利亚化学教科书中的93个类比,平均每册9.3个[4]。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目标物的数目较少,究竟选择多少目标物合适,目前没有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我们认为,教科书新增加的与大学化学有关的化学选修内容,诸如原子轨道、4个量子数、泡利原理、洪特规则、杂化轨道、熵变、焓变等内容特别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建议教科书作者适当增加类比的数目,用通俗易懂的事实类比说明这类新增的抽象概念。例如,量子和量子化的描述可用:flash影片是由许多时间帧构成的,每隔百分之几秒,就换一张图片,而不是连续不断的(从百分之几秒前的情景直接跳跃到百分之几秒后的情景)。每张图片,就是构成一段录像的“量子”,是不可分割的。物理量的上升、下降或者转换,就像一段flash影片,以一张张图片、断断续续地进行着,这其实就是一种量子化。这样的编写可以降低概念学习的难度,促进概念的理解。

2.1.2 扩展类比物的范围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物若选取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经验,例如,气球类比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学校舞蹈类比为化学平衡;太阳系类比为原子结构;隧道类比为催化作用;稻谷类比为阿佛伽德罗常数;角色扮演类比为化学反应;风扇转动类比为电子云等,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促进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经验”的整合。我们认为设计这样的类比,应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典型、清晰的具有丰富内涵、生动有趣的“生活原型”作为类比物。当然,其不足之处是,未必能形成学科知识的结构化。

我们注意到,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其说单纯的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10]。因此,以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作为类比物,进行学科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类比组织,那么,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就不再只是片段、分散的,而是有系统有组织的结构化知识。

例如,金刚石的空间结构可以看成是: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分别被4个碳原子取代,得到一个中心碳原子与相连4个碳原子相结合的正四面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周围相连的每个碳原子又与其他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无限下去。在此过程中会形成金刚石结构中的最小碳环六元碳环。这样类比推理得到了金刚石的空间结构。同样地,以金刚石为类比物,晶体硅、碳化硅晶体、二氧化硅晶体可以依次采用一连串的类比进行描述。又如不同学科知识的类比,勒沙特列原理可用楞次定律进行类比。像这样通过对新旧知识相似的类比,根据认知心理学同化理论的综合贯通原则,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可以重新组成彼此关联的观念,这样不但获得了新知识,而且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因素经过新的组合又获得了新的意义。同样,选择学科知识为类比物也有其劣势,即较难促进学生学习心向。

如前所述,现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物主要是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经验,学科知识比重较少。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建议:教科书作者可考虑扩展类比物范围,选择学习者先前熟悉和理解的化学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或相关学科中合适的类比物,映射到目标物上,将后继学习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逐层建构得以实现,促进知识的意义理解。

2.2 类比物与目标物的相似性

国外研究表明[9],教科书中仅仅是结构相似的类比关系,其效果较差,因其只具备表面的相似性,而其他相异的属性可能较多,类比的使用自然受到较多限制;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兼有的类比,因其所具有的相似性较多,类比的限制自然较少。显然,兼有结构和性质相似的类比较难编写,这也是本研究所得此类比较少的主要原因。Iding(1997)指出从兼有结构和性质相似属性的类比物到目标物的映射,采用图像表征的类比较好[11]。鉴于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图像类比使用率较低和使用范围较狭窄的事实,我们认为教科书中采用宏观、微观和符合三重表征的图像类比设计,可以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能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12]。宏观表征是指对物质所进行的外在可观察的现象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微观表征是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得到的,物质的结构、组成、反应机理等微观领域的属性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符号表征是指由拉丁文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主要指化学式、方程式等。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许多图像类比内容,往往直截了当地展示出微观结构模型类比物,和物质化学性质结合不够紧密。我们认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表述,尤其是采用通过揭示各类元素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从结构到性质的相似性进行三重表征的类比,可使整个知识内容在不断地前后联系对比中向前推进,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例如,氯气与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教材编写时,可以用氯气通入到水中,氯分子、水分子的球棍模型及对应产物的模型图,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合成三重表征,从化学键的不同断裂处与不同键的生成的角度考虑,设计多种假设,再用实验进行探究,能对学生产生认知促进作用。

2.3 类比物与目标物的相异性

纵观教科书中类比设计,很少对类比的相异属性给予说明,类比的局限性被忽略。由于类比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一定的或然性,从2个对象在某些特征相似,并不一定得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也必然相似的结论。正如内格尔说:“当不加分析地把熟悉的概念扩展到新的题材时,很容易犯严重的错误。”[13]例如,前文所述的“登山”图像类比,并未说明2者有何相异之处,化学反应热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而山的高度是正值,这可能会让人得出“反应热只能是正值”的结论。Glynn(1988)形容类比是“双刃剑”[14],其用意在于提醒教科书的编写应慎用类比。

然而,类比本身就是重视相似属性的类推,相异属性的解释会增加教科书编写的篇幅和难度。由于缺乏有关高中生运用类比学习化学产生“迷思概念”的实证研究,那么,教科书中哪些类比的局限性应该指出,目前难以确定。所以,我们建议在教科书类比编写的时候,不要选入容易产生歧义或有争议的类比。像电子“自旋”像地球那样绕轴“自转”,这一类比有很大争议,电子自旋运动的实质仍在探索之中,故不宜选入教科书中,但可以适时增加一些类比方法指导的栏目,让学生明确使用类比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56

[2] Duit R.Science Education,1991,(6):649-67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0

[4] Rodney B Thiele,David F Treagust.Instructional Science,1994,(1):61-74

[5] 麦裕华,陈徽,钱扬义.化学教育,2009,30(8):20-24

[6] Shapiro M A Analogies, visualization and mental processing of science story.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Di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1985

[7] Paivio A.Mental representations:A dualcoding approach.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8] 董洪亮.教育研究,2007,(12):37-41

[9] Curtis R V,Reigeluth C M. Instructional Science,1984,(13):99-117

[10] 布鲁纳. 教育过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8

[11] Iding M K. Instructional Science,1997,(5):233-253

[12] 毕华林,黄婕,亓英丽.化学教育,2005,26(5):51-54

第4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关键词:美国教材;化学实验;教科书;硬币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8-007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金属硬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不仅被用于购买商品,也时常被作为一些活动和游戏的道具。然而,在化学教科书中,偶尔才能见到金属硬币的影子,但从未在实验中出现。而在美国高中化学主流教科书《化学:概念与应用》川中,出现了较多的“硬币实验”,对于实现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具有重要启示。

1 《化学:概念与应用》中“硬币实验”的特点

《化学:概念与应用》有6个实验涉及“硬币”素材。在这六个“硬币实验”中,硬币所充当的角色不尽相同,既可作为实验器皿、物理模型,也可以作为实验试剂;不仅可以是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还可以是物理测量的对象。表1统计了“硬币实验”的主要内容及硬币所发挥的作用。

透过“硬币”实验,管窥教科书编写的价值取向,不难发现:6个实验所在的章节标题学科线索鲜明,但主题的主角——硬币,以及部分主题名称,却体现着“生活中的化学”的编写理念。可见《化学:概念与应用》教科书实验内容的选择较好地体现了学科中心与社会中心相融合的价值取向。

2 《化学:概念与应用》中“硬币实验”的教学功能

由表1对《化学:概念与应用》教科书中“硬币实验”的统计,不难归纳出“硬币实验”独特的教学功能:

2.1 经济简约功能

“硬币实验”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开展化学定性与定量实验,创造性地实现化学实验经济、简易、有趣的有机结合。如迷你实验“原子的平均质量”,巧妙利用硬币“代表同位素,来测一测两种硬币同位素的质量及平均质量”,在硬币(代替原子)平均质量的称量与计算的实验操作基础上,提出系列问题:所有硬币的总质量代表什么?计算一枚硬币的平均质量。这个质量与每组中硬币的平均质量相比,有何关联?为什么我们先要称出10枚硬币的质量,再除以10来获得每枚硬币的质量,而不是直接称出1枚硬币的质量?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主动深入理解平均相对原子量的由来与内涵。又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时,学生已经从Cl2与NaBr、Fe与CuSO的置换反应演示实验中,认识了置换反应的定义与特征,而学生亲自体验的化学实验——探索化学变化,进行硬币(要求含有金属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经过现象观察、数据整理、分析与讨论,形成对置换反应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构建对化学变化的深刻理解。

经济简约的“硬币实验”为检验化学理论提供实验事实,通过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能有效突破理论学习的难点。

案例1 迷你实验:一枚硬币上能放多少滴水?

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水在许多物体表面上都会形成水珠。在这个实验里,我们要来比一比,看谁在一枚硬币上滴的水滴或洗涤液最多。

实验步骤:

(1)在实验桌上平放一枚硬币。

(2)用尖嘴滴管吸取自来水,往硬币上滴水。注意不要溢出硬币的边缘,记录水滴数。

(3)用另一支尖嘴吸管吸取老师提供的洗涤液,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液滴数。

分析与讨论:

(1)在这个实验中,哪些体现了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

(2)水和洗涤液哪种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小?为什么?

如案例1所示,在学习水的分子间作用力时,让学生进行一枚硬币上能放多少滴水的迷你实验,不仅能检验水滴的表面张力,进一步证明水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还能通过组间比赛形成竞争机制,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2.2 类比思维功能

“硬币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重要感性认识方法,《化学:概念与应用》教科书中部分“硬币实验”以硬币为类比“原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案例2化学实验:放射性衰变的硬币模型

不稳定原子的原子核会自发地发生分解或衰变,放射出射线。能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子即为放射性同位素。发生衰变的原子叫做母原子,由衰变产生的原子叫做子原子。在本化学实验中,头像朝上的硬币被假想为母原子,背面朝上的硬币被看做衰变后产生的子原子,你将研究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特点,并判断它的半衰期(原子总量的一半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问题:这种假想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是多少?

目标:推断假想原子的衰变特点;分析数据,计算假想原子的半衰期;绘制图表,解释实验数据。

实验器材:一只鞋盒、120枚硬币(可用1角或1元的硬币)、秒表。

实验步骤:

(1)数出120枚硬币,将它们的头像全部朝上地放在鞋盒里。在类似“实验数据与现象观察”的表格中,对应于时间为“0”的位置上记120个母原子,0个子原子。

(2)将鞋盒用盖子盖好,然后用适当的力上下摇晃盒子20次,期间你的搭档将记下衰变的时间。假设之后实验的衰变时间都保持一致。

(3)打开盒子,将背面朝上的硬币从盒中取出,并数出它们的数量,记为子原子数。原来的硬币总数减去取出的硬币个数就是剩余的母原子数。将摇晃硬币花去的时间、取出的硬币个数及剩余的硬币个数全部记录在表格当中。

(4)重复4次实验步骤2和3,每次结束后都记下实验数据。每轮摇晃结束后,将时间与所有之前花去的时间相加,即可得到已经花去的总时间。

分析与讨论:

第5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大纲;三四册学生用书的目录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为适应中国英语教育的新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新的英语教材,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以下简称NSEC)。这套书共11册,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本文中研究的三四册学生用书属于必修课程。每本书包括三部分:学生用书,练习册和教师用书。其中,学生用书是最主要的部分;练习册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用书则主要针对教师。

本文重点分析了NSEC三四册学生用书的目录,特别关注其中的功能性项目和写作,以期探究出NSEC这套教材所使用的大纲类型。

2. 文献综述

要探究NSEC所使用的大纲类型,就得了解大纲的相关知识。

首先,什么是大纲?大纲在教学中有哪些重要性?大纲是教育或培训课程中所涵盖话题的概述和总结, 由教育部门或专业教育人士制定,以纸质或网络的形式呈现。大纲既能使教师和学生清楚地了解课程内容、课程目的、课程要求等,又能反映课程发展的新方向。大纲还是教师教书的指南,学生学习和培养能力的指南。

其次,大纲有几种?Bell认为,要回答上述问题,必须先回答应该教哪种语言形式和这种语言形式应以什么顺序呈现这两个问题[1](p.53)。根据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学者提出了三种大纲:语法大纲,情景大纲和概念大纲。虽然这三种大纲都有优势,但是他们各自的劣势则较突出。例如,在分级问题上,语法大纲又复杂又困难;情景大纲则变得根本不可操作;概念大纲则没必要。在教什么上,语法大纲只教语法形式而忽略意义和用法;情景大纲更注重用法;概念大纲则是意义。

只了解有三种大纲还是不够的,因为重要的是将它们付诸实践,即大纲的组织和实践。

最后,大纲有几种组织形式?一般来说,有两种:后续大纲和先行大纲。后续大纲关注学和学习者,而非教和教师,因此,教师很难实践这种大纲组织形式。作为线性大纲,先行大纲却是理论上合理,实践上不可操作。为了解决线性大纲存在的问题,人们提出了螺旋或循环大纲。螺旋或循环大纲包括学习者可以有规律地间断性地反复加深学习的项目或话题。螺旋或循环大纲据说是兼于先行大纲和后续大纲之间的大纲组织形式。

自从NSEC这套书出世,国内的一些学者就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NSEC做了相关研究。例如,程晓堂(2004)从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进行了详细解读。基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罗递敏(2010)解读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罗递敏认为NSEC设计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开放性,内容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创造性,语法教学上反映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内在性,评估体系上展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多样性。此外,马晓蕾(2006),张兴娟和何安平(2009)等也做了相关研究。

与上述学者不同的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NSEC三四册学生用书的目录探究NSEC系列教材所使用的大纲类型。

3. 结果与讨论

功能性项目上,两册书都有提到相类似的项目。例如,三册书的第五单元和四册书的第三单元都谈到了情感。三册书和四册书的第五单元都讨论了如何到达某人想去的地方,所以与问路有关的语法表达在两册书中都有论及。例如,三册书的第五单元有这样的表达“Where is…? Is …close to…? To the north/south/east/west of…”, 而四册书的第五单元有“Can/Could you show me where…? Go down this path and turn left/right at the first crossing. It’s just behind the…”。

写作任务上,两册书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三四册书第二单元都是关于说服的,而三册书的第四单元和四册书的第五单元都是说明型的。三册书的第五单元和四册书的第一单元都是描述型。

由此可知,三四册书中有相同的功能性项目或写作类型。尽管三四册书各自对同一功能性项目或写作类型的具体要求不同,但两册书都是对相同功能性项目或写作类型的应用。这样的组织有利于学习者掌握相关的语言点,及时予以复习。从而可知,NSEC所使用的大纲类型是螺旋或循环大纲,这是因为本文的分析结果与螺旋或循环大纲的特征相符。

此外,三四册书中功能性项目和写作类型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谈及两册书中的写作任务时,三册书第一单元是叙述一个故事,第三单元是创造性地写一个可以表演的场景。不同的是,四册书的第三单元是写一个幽默的故事,而第四单元则是写一封关爱信。不同的写作类型既可以丰富教材本身,也可以使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同一件事,熟悉不同的表达方式。多样性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培养创新精神。总之,对三四册书目录的样本分析能大致说明NSEC系列教材所使用的是螺旋或循环大纲。

4. 结论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所使用的学习材料,尤其是教材,必须根据时代的新要求做出调整。NSEC正是这样应运而生的。通过分析NSEC三四册学生用书的目录,特别是其中的功能性项目和写作,本文总结出NSEC系列教材所使用的大纲类型。结果表明NSEC系列教材在设计上使用的是螺旋或循环大纲。不幸的是,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本文所研究的只是“冰山一角”。因此,若有更多的相关资料和更长的时间,笔者相信将会对NSEC系列教材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总之,本文的这个话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1] Bell, Roger T.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 Ltd, 1981.

[3] 程晓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J]. Journal of Basic English Education, 2004, 6(3):3-8.

[4] 罗递敏. 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解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J]. 文学教育, 2010, (10):77.

[5] 刘道义.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3)[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 刘道义.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6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古诗文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诗文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从《诗经》汉赋到魏晋遗风,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这些绚烂夺目的文化瑰宝足以让每个人神醉;从屈原、陶渊明到李白、杜甫,从韩愈、柳宗元到苏轼、欧阳修……,这些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在《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能背诵浅易诗文60篇左右,规定在高中阶段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蒙古族高中课程标准汉语教材已于2010年全部完成编写投入使用,作为蒙古族高中汉语教材的一名编写者和责任编辑,笔者承担的是高中段汉语教材和阅读中的古诗文编写任务。本文拟就本套教材中的古诗文编写体例、理念及教学建议作浅要介绍。

一、高中汉语古诗文的编写体例

在本套蒙古族高中汉语教材中,古诗文的设置分别包括课内篇目和课外古诗词背诵两种形式。第六单元课内篇目分别为每册2篇古文、3首古诗词;全套教材共编有古文10篇、古诗词15首(第六册没有古文和古诗词)。课外古诗词背诵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置上与课内篇目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每册安排10首,全套教材共50首。整套高中汉语新课标教材,古文共10篇,古诗词共65首。

在篇目的编写方式上,笔者参阅了人教版藏族地区的汉语教材、延边教育出版社的朝鲜族汉语教材,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往年编写的蒙古族汉语教材以及各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在吸取各类教材精华的基础上,大胆突破了原有各类教材的编写方式,无论是课内篇目、课外古诗词背诵,还是阅读中的篇目,均是按照文学发展史的顺序进行编写。这样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一条文学发展“史”的红线做牵引,按照时间段进行分块学习。比如,在高中汉语第一册教材和阅读中,所选的课内篇目全为先秦两汉魏晋时期的经典篇目,与此相对应,在课外古诗词的背诵及阅读篇目的选定上,与课内篇目对应、补充。

当然,对于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也有弊,我们也考虑过、探讨过,按照文学发展史的方式进行编写,对于学生形成“史”的概念颇有益处,但众所周知,离我们年代越久远的文字越是晦涩难懂,在其他各版教材中,先秦时期的古诗文基本安排到了高二或高三阶段。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弊端,我们在选文上尽量选取既易懂又经典的篇目,同时在古诗文后附有作者的简介和译文。这种古诗文的编写方式,是否完全适合学生和老师的“胃口”,还得在学习、教学中去。为此,我们教材编辑部在对老师的培训、调研中尤其注意这一点,多方面征求学生、老师的意见,同时也为我们下一套教材的编写积累宝贵意见。

二、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编好教材是前提,这是我们编写者的责任;用好教材是关键,这是教师的责任。教材的真正价值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再好的教材,也不能代替老师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针对我们古诗文的编写体例与方式,在此笔者想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在现在的高考中,汉语文科目试题涉及的古诗文很少,一些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在“唯分数论”的思想下,甚至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编写、印刷60多篇古诗文,还不如干脆抛弃。再者就是MHK民族汉考(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也对现在汉语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虽然在高考中没有直接考查古诗文,但在其他的科目,如历史、地理、政治中多多少少会涉及一些古诗文的知识,《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汉语的基本素养,提升文化品位,我国的古诗文不就是最好的资源吗?

(二)以“史”为线,夯实基础

古诗文的教学中,在学生形成“史”的概念的同时,教师要适时拓展,充分利用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篇目以及阅读中的篇目,让学生含英咀华,能充分了解这一时期的作家作品,扩充知识面。诵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力的最好方法和最佳方式,且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单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诵读的意义了。

第7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一、新的编写思路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外语教学改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大纲立足于我国中学日语教学的 实际需要,在以往重视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强调不仅 要传授日语的语言知识, 还要提高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日常交际用语”, 这是把交际教学思想引入日语教学的一项改革措施。这项措施怎样在教材中予以体现,是新编高中日语教科书 必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通过学习和研究新大纲,我们认识到要提高日语教科书的质量,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需要,必须深入探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把编写工作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继往开来, 勇于创新。

(一)对编排体系的思考

外语教科书的编排与外语教学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把日语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法的要求统一起来, 才能使日语知识得到合理的编排。

回顾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曾产生过多种教学法体系,诸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功能法等等。比如,乔 姆斯基首先提出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有人把他的转换生成语法观点应用于外语教学;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 学在美国和西欧有很大的发展,以它为理论基础的外语认知法应运而生;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的“功能 学派”后来居上,也在外语教学上产生着巨大影响,这些教学法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外语教学作出了贡献。但是 由于人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建立在某一种心理学或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 教学法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可,为此,博采众长就成了我们进行外语教学的法宝。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尽管教学 法的流派五彩纷呈,然而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观点已经被人们广 泛接受。

原高中日语教科书主要是以语法为纲编写的,着重体现大纲规定的语言知识。这样的编排体系已不能满足 新时期的需要。为了摸索经验,1993年、1995年和1996年我们曾分别作过三次有关日语教科书的调查,在教材 结构、课文题材和体裁、语法解说、练习形式、附录内容、音像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方面广泛征求了教研员、 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并在问卷调查中提出几种教科书的模式请教师们选择。统计结果表明,赞同既注重交际功 能又需要语法知识的占绝大多数〔4〕。 这说明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学外语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和 应付高考上,而应该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教师们从实际出发考虑中国学生学习日语的特 点,也肯定了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的教师还提出现行高中统编教材确实体现了教学大纲“在 高中阶段要侧重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5〕”这一要求,但对交际功能重视不够,应增加培养听说能力方面的 内容,选编有思想、感人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会话和阅读课文,实用性要强。还有的教师指出,应该把 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改变长期以来外语教学中的“高分低能”现象,从大局出发, 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使外语教学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6〕。

客观需求和教师们的愿望,给新编高中日语教科书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但是,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和注 重交际的功能意念法在教科书编排上属于两种系列,以语法为纲就容易忽略交际功能;按交际功能编排又很难 把大纲规定的语言知识包容进去。目前,编写教科书还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根据当时的情景灵活多变,只能是 固定的内容结构。为了既达到教学大纲对语言知识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我们在主课文的编排上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即每课包含课文和会话两个部分,课文着重编排大纲规定的语言知识;会话则以大 纲规定的日常交际用语为主。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此外,新大纲在强调提高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同时,还增加了对文化视野和文化素质的阐述〔7〕,

这也是培养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习外语可以积累知识,领会和吸收新的 信息,从而发展思维,创造新思想,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还记载了不同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 学习外语的同时,也就了解到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这种深层次的融会贯通能进一步创造和发展各民族的 文化。外语教学是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教科书的编写必须在提供语言材料的同时,让学生 从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了解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开拓和发展思维提供丰富的文化媒介。

为此,我们在编写新高中日语教科书时,注重贯彻以下三方面的精神:1.选编体现时代特点的活生生的语 言材料;2.有助于理解及掌握日语的解说和操练;3.注意介绍社会文化背景。我们把这三方面作为培养交际能 力和巩固教学效果的支撑点,以此构筑教科书的基本框架。同时,遵循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规律,运用直线式和 螺旋式相结合的编排方法,注意重现初中已学过的语言知识,阐述时也与初中的内容进行对比,以期达到温故 知新的学习效果。其别注意重现初中学过的交际用语,使看似简单的话语通过不同对象、不同场景下的再 现,给学生留下新的印象,逐步扩大日语交际范围的深度和广度。

(二)对增加信息量与减轻负担的思考

基本框架的确立只是教科书编写的第一步。传授日语学科

第8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

每一次课改都能引发教育界人士的讨论,有批评也有支持,孰是孰非,当然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定夺。在教学中我们秉承着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一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的目标,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双基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课堂结构,逐步树立起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三维为中心,以全面评价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我们感觉现在的数学课堂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对数学新教材的认识

经过比较,笔者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区别:

1.课文设计独具匠心。新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套教材在课文设计和编写体例上独具匠心,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纠正了教材只是教师“教本”的片面做法,而把教材变成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教材每课的体例大体包括课前提示(突出本节重点)、基本概念讲解、典型例题、思考、练习等几个学习栏目,这样的课本设计和编排,使新的数学教科书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学本。

2.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本套教材切实贯彻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本意设置了思考、练习等栏目。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小结和复习参考题,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引入了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 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

3.图文并茂,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 本套教材在课本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而大幅度增加了数学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同时,对较抽象的数学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了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

二、感受与体会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验,笔者深切感受到了大多的变化:教师已经认识到自己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研究者,主动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敢于向学校领导和教研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在平时不断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还写出了很好的论文。随着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敢于提问题了,敢于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了,愿意学数学了,会举一反三了,真正做到了心灵开放、个性张扬,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正在向创新型人才转变。

三、建议

为了改进数学教学,特别值得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亲和力:中学数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人类社会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方法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因此,数学内在的和谐自然,也是增强数学课程亲和力的源泉。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提问是创新的开始,以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通过恰时恰点地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能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思想性: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概括,引导学生领悟具体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数学教学中注重思想性,就是要以数及其运算、函数、空间观念、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数学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为贯穿数学教学过程的“灵魂”,体现寻求一般性模式的思想和追求简洁与形式完美的精神等,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本质,体验数学中的理性精神,加强数学形式下的思考和推理训练。

4.联系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利用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不同的数学内容相互沟通,既是使学生建立功能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整体认识水平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董建民 宋俊萍 浅谈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J].中学课程资源,2008,10。

[2]朱煜 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转换[J].历史教学,2005,9。

[3]李锦泉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08:49。

第9篇:高中教科书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而事实上,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中,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讨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精力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曾经听过一节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课授课教师按照备课的设计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学生认真地听着当将到求斜率为1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交于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出现了这样一幕:师问本题怎么求解?学生甲说用联立方程组的办法求出A、B两点的坐标,用两点的距离公式。没等学生说完呢教师就打断学生的发言,同时眼中有些失望,但嘴上却这样说,也还算可以吧。学生乙说AB是弦,可以用弦长公式并结合韦达定理求出AB的长度。教师愈发失望,嘴上说也行。又禁不住提示到你们可能没有看明白,本题中的直线经过焦点F,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学生乙手举得高高的,似乎还有话要补充,而教师却似乎没看见。学生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用焦半径可以更快地求出AB的长度。此时教师很兴奋、激动,心想,老天,总算找到我需要的答案了!

其实学生的各种想法,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无不绽放着思维的独特性与灵活性,无不表达着他们探索的乐趣,无不展示着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传统学习中,教师很多时候把课堂变成了一个个封闭的狭小世界,天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上演着一幕幕毫无趣味可言的教案剧,其中学生充当着毫无个性的演员,教师则在牢牢地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如今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我们必须把师生完成预设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很正常,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的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评价结果的过程。[2]优化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一方面是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在一节课内,要完成那些教学任务,达到怎样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节课自身的特点设计出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具有导向和标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学目标又是教学的终点,是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又要恰当、集中。每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往往不只一个,在备课时教师要十分熟悉教材体系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的状况,确定恰当的知识点和练习作为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分为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讲授新教材、练习巩固、课堂总结五个阶段。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式化,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打破教学过程比例失调,节奏缓慢,气氛松散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应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不能只重视教学的形式是否新颖,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化。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3]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选择和运用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选用都能取得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好自身对各种教学方法驾驭的能力,选用那些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都有长处和短处,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能单一化,必须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教材的需要出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以长克短,充分发挥创造性,以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复习课是单元教学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复习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在记忆上再现学过的公式、法则、定义、定理以及解题方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对于新旧课题做更明确的联想以及逻辑的联系,能够确定解决同类问题的法则与方法的异同,还能以新的更为全面的观点分析所学过的知识。在复习课中通过讨论归纳出单元知识结构,就能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到内在本质联系,再通过变式训练,反复训练,用基本知识去解决复杂问题,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也是复习课比较适应的教学方法。

四、加强学生学习策略教学,重视课外学习有效性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和保持知识的复述策略、应用知识解题的问题表征策略、具体求解策略和思维总结阶段的反思策略。[4]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实际,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反思不光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事儿,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学生同样需要反思。事实证明,会反思的学生学习进步快,反思能力强的学生,他们会对自己检讨,会发现哪些知识不熟练,哪些知识还不懂,并想办法去赢得学习的机会。通过反思,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学生的学习离开了反思,是无法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的。

我们所说的课外就是指“课前、课后”,当然还有“双休”。怎么利用“课前、课后”呢?要先在思想和意识上转变观念,重视“课前、课后”时间在学习中的作用。要创造良好的“课前、课后”环境和场所,这是保证课外有效的重要前提。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学,都要有良好的环境、安静的场所。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可能。正所谓“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现在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上是学习的。下课了,就是就是我们的自由时间,想玩就玩。玩是可以的,那为什么不在玩中促学呢?在课前课后的玩乐中把学习也轻松地加进来,这样不就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了吗?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前“预习”,为课上的学习做准备,以及课后“复习”对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补充、巩固、完善。还有就是为学生提供空间,促进学生向多方向、多角度发展。关于“课外”的问题,各方面讨论的都不多,可能是由于“减负”的关系。所以我的经验和理论就更不足了。“课外”问题是绝不能忽视的,往往学生的很多问题就是在“课外”发生的。

五、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间在年龄,经历,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相似性,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诸多的共性,挖掘和利用这些共性能在同学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感染和激励的效果。所以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首先,我们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境界。

其次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另外,还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策略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智慧性,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2003.

[2]田俊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