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第1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引言

我国对流动人口尚无明确的定义,通过大量研究不难发现,以教育、社会福利为研究出发点,以流动人口为研究目标的社会研究中,将流动人口定义为: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不一致,长期远离户籍所在地或者家庭所在地,在外以打工等方式生活的城市人口。我国流动人口总数近3亿,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5,随着流动人口增多,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显著,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现状

1.义务教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早在10年前就提上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日程,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城市打工的外来人口以及农民工群体,其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首先,城市打工者提供居住地的租房证明以及警方开具的暂住证可以与户口有同等效力,成为子女入学的凭证;其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教育经费得到了大量的调整。目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基本上能够接受到与城市定居人口子女同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一线城市以及大多数省会城市的流动人口,其子女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已经不太常见了。

2. 受教育环境不良

虽然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并不能说明教育不公平现象完全消失。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仍然存在着幼儿园教育、初级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不平等现象,而这些现象集中表现为受教育环境不良。从幼儿教育来看,城市固定居住人口子女接受幼儿教育,可选性非常广泛,经过省市教育部门审批的私人幼儿园以及公立幼儿园都是比较好的教育机构,而对于流动人口来说,由于受户籍、收入、个人时间的限制,只能选择小型的、长托式的私人幼儿教育机构,这些幼儿园办学条件较差, 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受到城市教育的分层化影响,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因为学前教育的“基础不好”,在小学阶段受分层限制,与城市人口子女所拥有的班主任不一样,任课教师水平不一样,更有些孩子受学区划分影响,无法进入理想的小学;而初中和高中教育则进一步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在高中学习以及高考方面都受到限制。

3.教育资源享用不平等

教育平等包括几个基本的方面,即人格尊严平等、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等。前面三个平等标准,已经在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来不平等,比如受教育过程中机会平等, 即就学条件如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质量等基本相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很难达到,这是因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固定人口子女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并不平等。即便在同样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也会因为自身所处的较为特殊的群体地位受到教师以及同伴的不公正待遇,例如,教师因为学生家庭教育薄弱,比较少与学生家长沟通,仅进行基础的文化课教育,而不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在校外学习方面,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因受父母经济条件限制,受家长陪同条件限制,享受的教育资源更少。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的立法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范围内, 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是国有资源, 而不是地区资源。既然是国有资源, 从法理上讲, 应该是“国民共享”。同时“应确保我们的教育体制, 为全体人民服务, 而不是面向精英教育, 建立一种包容而不排斥他人的教育体制”。因此, 在任何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子女的受教育权是平等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目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受到户籍限制,例如小学择校受学区限制,流动人口的子女不得不“被分层”的情况,应该由更加明确的教育立法加以保障,彻底解除由于户籍造成的教育不公。

2.加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软环境的建设

教育软环境的发展关系到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能够真正享受到何种质量的教育,这是追求教育平等和公平的标准之一。教育软环境指的是一切与教育相关的,可以为教育提供辅帮助的条件、资源以及施教者的教育心理。建议城市教育部门以及相关文化部门,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更多的学习环境,专门举办一些教育活动,弥补他们日常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中的不足。

3.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争取更多教育资金

为了缓解公办学校的压力, 充分挖掘多种教育资源, 必须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与个人的积极性, 来共同投资办学,这是彻底解决教育不平等的基础。除了公立学校想办法筹集更多教育资金之外,城市政府还应该鼓励并支持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形式, 允许他们以跟踪办学等方式, 依法开办招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

三、 结语

第2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流动人口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于我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随着人口流动大规模的进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从户籍制度、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现象严重。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有超过1,2亿的流动人口,他们占中国总人口的10%,有近2000多万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正常入学。

(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质量无法保证。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民工子女却往往不能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重视。他们的成绩大多未被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之中,许多教师把他们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加上对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民工子女的教学并不受重视。因此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上的客观优势对于民工子女而言被人为的削减了一部分,加上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的基础较差,民工子女实际上很难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三)就学后环境的适应问题。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否入学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即使他们能够入学,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作为从乡村到城市的孩子,他们与原本就在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会遭遇许多新问题。无论是进入城市正规小学学习的农村孩子还是进人私立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都面临很大的问题。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看似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先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

1.户籍制度是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民工子女上学遇到很大的障碍,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于是流入地政府往往把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到他们户口所在地。

2.教育经费短缺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又一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部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是仍然无法兑现在教育投入方面做出的承诺。

3.接受教育的不公平。流动儿童少年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而且流入地政府也没有落实外来人口子女教育的资金及任务。因此,对于流动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流入地政府总是以此为理由而拒不负担主要责任,造成流动子女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子女上学扫清制度障碍。从根本上说,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上学问题是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机制,为千千万万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第3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立学校

Abstract: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cities, followed by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Migrant children’s education is the education fair, which involves social justi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difficult schooling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a whole.

Key words: 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public schools

一、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日益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这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他们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由此引发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而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教育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劳动力流动的副产品之一。中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没有针对时代的变化,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传统模式。其结果导致了流动儿童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大量的适龄儿童面临失学的窘境。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望而却步;“打工子弟学校”的合理性、合法性的争论仍在继续。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谁来保障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需求?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流动儿童何时才能获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承认农民进城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城市发展之必需,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读书之合情合理;如果承认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是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就应该承认民工子弟不论走到哪里,都有权利沐浴在义务教育的阳光之下。”[1]

二、现状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大规模的迁徙。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流动人口的总数已经达到1.2亿。到2005年底,中国农村有1.4亿农民离开农村进入了城市,其中有1亿人在城市打工。[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的外出务工提供了可能。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特点日益明显。

流动人口的规模逐渐扩大。由于农村的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村中仅有的那么一点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他们基本的经济保障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导致了城乡经济的差距。由于两方面的作用,正好形成了推力和拉力,促使了大量的农民不断的涌进城市,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流动人口日渐趋向于迁移长期化、家庭化。随着儿童跟随父母在城市居住的人数不断增长,他们的教育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十分严峻。总体上讲,失学情况严重,就学问题突出。

(一)流动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当前,处于学龄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失学或辍学状态。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自身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民工本身的文化素质不高,认为读书无用,对子女的教育不抱希望。此外,造成失学辍学的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部分学校高昂的学费使农民工子女望而却步。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而造成的居无定所,常常导致那些孩子无法在一个地方完整地完成学业。流入地的地方部门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无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学条件,直接导致了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日益严重。流动儿童少年失学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为城市、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他们的子女却无权享受到在城市里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数以百万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仅是每个家庭的损失,同时意味着每年都会增加百万以上的文盲,这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非常不利。[3]

(二)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突出

流动儿童少年在流入地就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公立的中小学借读;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虽然流入地政府部门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但明显地保障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就是在上述两种就学途径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流入地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应相对较好。所以农民工都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公办学校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有诸多限制:在入学这一环节上,各地的公立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设立相关规定,来提高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门槛。而且因为教育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公立学校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往往还要求流动人口子女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流动人口的子女容易受到歧视。这种状况可以理解为社会排异现象,城市里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接受与他们有显著差别的儿童。和城市居民的子女相比较,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基础、语言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很容易感受到与身边城里孩子之间的差别,内心世界感受到强烈的不平等,因而会产生对抗情绪,所以在城市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心理教育更为重要。

2.在流动人口自发兴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流动人口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的费用较低,但办学规模参差不齐,总体上说教学质量不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打工子弟学校都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也就是所谓的“非法办学”。由于学校的地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因而学生即使完成学业,也无法取得毕业证书。打工子弟学校大都位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大多租借废弃厂房作为校舍,缺乏必要的设施和安全保障;师资匮乏,且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但就是这样条件的学校,仍深受

绝大多数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欢迎。他们知道“与其失学,不如条件恶劣地求学。”打工子弟学校对学生入学没有限制,收费相对于公立学校非常低,学生来去自由,符合流动人口的特点,因而,打工子弟学校解决了农民工心头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打工子弟学校是以体制外的形式解决体制内的问题。

三、原因透析

大量的流动儿童少年丧失了受教育的权利,或是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影响流动人口进城子女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矛盾。

(一)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义务教育主要由户口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承担

各流入地往往习惯于把外来人口当作体制外人口来认识和考虑,外来人口的学龄子女也就当然地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无法享受这些基本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子女既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也被排斥于乡村教育体系之外,成为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

(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偏见和观念上的障碍等原因,许多城市公立学校在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费问题也成为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打工子弟学校是体制外的产物,但其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大的。由于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些只能是半地下地进行办学。资金来源匮乏,校舍设备简陋,师资力量较弱,教学质量不高,这些都限制了打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打工子弟学校急需解决正规化的问题,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家庭是儿童基础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儿童的教育水平

流动人口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负有很大责任。许多农民工的教育意识落后,注重眼前利益,认为读书无用。迫于经济压力,微薄的收入仅仅能满足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对于那些高额的借读费等却只能望而止步,从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丧失了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

(四)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都是从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地区迁移到发达地区,由于年纪尚小,他们很难迅速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

在城市里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学校中老师同学的另眼相看,使得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平等,很容易形成自卑、厌学的情绪。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往往家长只重视对子女物质要求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心理等方面的交流。有时父母强烈的望子成龙的心态极易造成子女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对子女的成长不利。

四、政策建议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这涉及到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协调解决。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上,困难是多方面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

(一)从体制上进行革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不合理体制必须加以改革。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的身份、就业、生活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响的结果。只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扫清制度障碍。

(二)公立学校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必须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主管部门要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可以考虑“经费跟着学生走”的原则[4],避免滥用“自由裁量权”。由于经济力量有限,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始终存在不足,公立学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这时出现的打工子弟学校正符合了这一要求,但由于其硬件设施等不符合要求而处在相当困难的境地。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适当地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给予打工子弟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其发展,争取使他们能达到公立学校的标准。同时,其他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

(三)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应该享有宪法赋予的国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权利。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政策制定上,应多考虑到这部分人的利益。

(四)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之,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民工潮——关于打工族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M].出版社,2005.

[2]蔡建文.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3]李玉雪.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透视[J].社会档案,2006,(8).

[4]孙晓凤.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问题及对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4).

[5]史柏年.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杜越,等.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7]范国平,等.农民工城居子女读书难问题成因探析[J].黑河学刊,2006,(1).

[8]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第4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 城市人口流动子女就学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历史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关注这一群体子女教育现状,解决农民工、外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公平教育的关键。给予流动人口子女更多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以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这对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然而,“流动大军”子女却享受不到城市正常家庭给予孩子的关爱与教育,这些渴望成才、希望摆脱不济命运的孩子因种种原因败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他们无奈、无助地艰难行走在成才之路上。数据表明:2000年11月1日,我国开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占90%,全国14岁以下儿童总量超过2亿,其中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有近2000万,失学率高达9.3%。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突出矛盾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敦煌市是一个西部边陲小城,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市服务行业的兴盛,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外地人员(如福建、四川、江苏、浙江等地)来敦打工者较普遍,他们的子女在教育上存在众多隐患,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而这些流动人口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在敦煌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工作一方面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促进了敦煌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一群体的数量不在少数,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对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他们的子女应该享受到与敦煌本土孩子一样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面对城市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庞大的现状,其子女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义务教育能否全面普及,关系到教育的公平,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多种措施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收费与划拨经费等方面做到与本市学生一视同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2015年教育工作总体部署部分提到:“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如何关注、关爱这部分学生,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由教研室教研员牵头,东街小学、北街小学教师共同参与,组成了一个课题组。我们在做“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东街小学、北街小学这部分人群的调查研究,清醒地认识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涉及城市的管理和秩序,更涉及儿童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的平等、家庭乃至国际旅游城市――敦煌市未来的发展。从现状看,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因为如此,更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做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管理与教育。任何一个方面的职责不落实,任何一个环节衔接不好,都将直接影响该项工作的成效。因此要进一步形成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工作新格局。

一、提高认识,多方协调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

城市流动子女随着父母打工地的变换而流动,他们的教育呈现出不稳定性。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教育要打破区域限制,走出教育上的区域壁垒,真正为一切孩子的成长成才着想。甘肃省敦煌市是一个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外来人口多,作为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政府,当前已经禁止了地方保护主义和歧视流动人口的做法,打破了以往户籍制度的堡垒,改变了公立学校属地招生的区域政策,调整了办学理念,使公立学校成为吸收流动子女就学的主渠道。政府及教育局每年都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进行摸底登记,掌握当地翔实的流动子女人口就业现状,在师资配备、教育经费的划拨及流动人口子女管理上为流动人口子女广开“绿灯”。政府鼓励敦煌三中、西关小学等公办学校挖掘办学潜力,增大招生容量。同时鉴于敦煌市城市公立学校(如东街小学、南街小学、西关小学等)在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就读方面的有限性,2012年8月政府进行教育布局大调整,在原敦煌二中的校址上兴建敦煌市第四所城市小学――北街小学,集中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读难的问题,大大缓解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压力。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落到实处,敦煌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将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以法规形式规定下来。当地政府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本地重要工作体系,明确公办学校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义务和责任。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和谐校园中成长。

流动人口来到打工、创业的城市,有很多不适应。由于环境的变化,在流动人口子女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诸多阴影,从流动人口子女口中的一句话:“城里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要啥有啥,外地的孩子吃的差,穿的差,啥都没有”,可见城乡少年间的壁垒很坚硬,如果不打破这一隔阂,让这些孩子与本地的孩子在两个起点上起跑,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的身边就会出现两类迥然不同的人群。促进外来人口特别是儿童与本地居民和谐相处,最好的办法是学校里让孩子们从小在一起学习、生活,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成为朋友,消除本地孩子与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隔阂,是保证一个地方安定团结的根本保证,也是实施教育公平的最好平台。北街小学建校有两年多,成为外来人口子女人数最多、学生组成最复杂的学校,全校740多人,其中外来人口子女、进城务工子女达到500多人,来自甘肃省外的学生有70多人,来自甘肃省内各县市的学生有100多人,来自敦煌农村的学生有230多人。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加强班级融合,努力营造适宜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成长的班集体氛围。在充满爱心与温暖的集体中,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尊重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又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认知的有限性,学校老师更关注这些外来子女,在学习上给予更多鼓励与帮助,有意识地组织城市儿童与流动人口子女之间互动和交流,让他们互相接纳,彼此包容,在班集体中快乐成长。

我们课题组在实验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拉起了城市少年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手。

1.班级开展“1+1”爱心结对子活动,让城市流动子女享受到关爱的阳光。

课题实验中,我们在四(5)班、五(2)、五(3)等班级同学中开展了爱心结对子活动。在结对子仪式上,孩子们互赠心愿卡,城市少年还把自己平时看过的书、有趣的玩具和喜欢的小礼物带到学校里,送给手拉手小伙伴,鼓励身边的小伙伴克服困难,克服自卑,树立信心,用勤奋好学、自强自信赢得大家的信任。一位福建小姑娘洪燕玲,来敦煌四年了,以前的她性格有些内向,沉默寡言,不愿和大家沟通交流,在“1+1”爱心结对子活动中,她结交的小伙伴贺怡琴是一位性格活泼、爱说爱笑的女孩子。当洪燕玲学习上有困难时,贺怡琴耐心地为她讲解,直到弄懂为止。在小伙伴的帮助下,洪燕玲学习成绩提高了。现在的她,一有困难就找自己手拉手的好伙伴,课间她们一起到操场上踢毽子,拍皮球,跳绳,放学一起回家,星期天一起到新华书店、莫高书城看书、买书,在互帮互助中,她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最好的学习伙伴。

2.班级成立“爱心基金”,资助生活困难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

为了帮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四(1)、五(2)班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在爱心基金的筹备中,班级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拍卖会。当孩子们了解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后,都热情满怀地加入活动中,城市孩子们把自己看过的书、玩腻了的玩具,还有小时候的礼物、平时不用的物品带到学校拍卖献爱心。拍卖会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开展得很顺利,大家的热情很高,最后共募集到了200多元钱,由专人保管,他们用这些钱买来新书包、新华字典及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并在扉页上写上鼓励祝福的话,由班委赠送给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孩子。在爱心传递中,被资助的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极大地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决心。献爱心活动中,城市孩子也受到教育,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别人快乐了,自己也是最快乐的”的真正含义,克服了他们身上自私、奢侈浪费的坏毛病。王晨阳说,以前我过一次生日,家里大摆宴席,要花上上千块钱,觉得是应该的,现在才知道我的同龄人中还有很多和我不一样,他们没有过上一个像样的生日,他们最大的心愿是过生日时有生日蛋糕,我听了很震惊。

3.建立爱心读书屋,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送上精神食粮。

实验班级四(1)、六(1)班开展节约零花钱,在班级设立“爱心行动节约箱”。他们把平时的零花钱节约下来,给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买好书读。班委会上发出爱心倡议,号召孩子们少喝一瓶饮料,攒下三元钱,买了各种图书,成立了一个“爱心书屋”,书屋里有杨红樱系列小说、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供大家阅读,尤其给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搭建阅读平台,让好书激励他们快乐成长。

二、建立良好家庭环境,保障孩子健康发展

当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自身忙于生计,因此,忽视对子女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很多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受经济利益诱惑和封建小农意识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与其花大把的钱让孩子读书,不如把孩子带在身边,帮自己挣钱。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品行、言行不加约束,导致这部分孩子学习差、行为习惯散漫,甚至沾染上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我们课题组在做好流动人口家长工作上作了如下探索。

1.建立家访制度,帮助家长有效管理孩子。

城市流动人口家庭的诸多不确定性,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疏于管理,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我们课题组成员多次家访,倾听家长教育孩子的烦恼,教给他们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的父母虽然面临很大生活压力,但对孩子的教育不可忽视。在家访中,父母认识到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危害,忙碌之余,他们开始抽空陪陪孩子,主动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孩子犯错误时,不再简单粗暴,拳打脚踢,而是因势利导地说服教育,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在课题组的实验中,流动人口父母跟老师的沟通多了起来,他们主动打电话、到学校参加示教开放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因此良好的家校关系在家访中形成。

2.班级开展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针对城市流动人口家长的现状,学校以班为单位开展了家庭教育讲座,电视视频学习了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座,邀请了班级中城市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长,讲述了他们教育孩子成功的做法及吸取的教训,使家长们懂得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家庭的大事,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等,即使再忙再累,也一定要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做好。几次讲座后,家长感慨地说:“以前我们觉得做生意忙,挣钱不容易,把孩子交给老师,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听了别的家长的做法后,我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太少了,真有点对不起孩子……”

三、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把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纳入社会管理中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它们各自有自身难于克服的局限性,而社区教育则正好有机地整合上述三种教育力量。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社区工作主要包括促进流动儿童入学、学习适应及改变流动人口的教育观念并承担部分家庭教育功能:敦煌市创建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基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入学;敦煌市关工委联系社区,利用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学校积极响应,组织学生本地学生和流动人口子女参加社区内的各种活动,与城市儿童进行交流沟通,适应城市的生活,融入社区;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认识。

总之,解决好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政府、学校和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该关心的问题。高举“科教兴国”的战略大旗,就不能忽视亿万“流动大军”子女教育问题。令人欣喜的是2012年3月,从中央传来“承载公共服务信息,解决农民工落户通道”的好消息――“居住证制度将全面实行,居住证将充分发挥对流动人口实际居住状况的记载功能,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社会保险、驾照、住房等公共服务融入其中,并为其有序落户提供阶梯”。教育公平如春风化雨洒遍中华大地,“齐抓共管,撑起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一方晴空”,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不论是城里的孩子,乡村儿童,还是民工子弟,一个都不能少,让孩子读书明理是硬道理,做好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撑起一方蔚蓝的教育蓝天,让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教育公平就能惠及每一个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是最阳光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一定会孕育敦煌的明天、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试论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第5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无论是在内地城市还是在拉萨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教育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就学状况1.入学意愿在拉萨市,公办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好,76.2%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公办学校上学,72.8%的家长选择让子女读公办学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看中了这些学校比较好的教学质量。另外,57.0%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到城里来读书的原因是认为城里的学习条件相对较好,但也有37.1%的家长认为孩子跟自己在一起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2.入学难易程度由于自治区各级政府的重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且,由于拉萨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就学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较少,因此,大多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都能在公办学校入学。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条件相对较好,所以大部分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子女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也较高。在“你是否喜欢现在就读的学校?”选题中,79.1%的学生表示“喜欢”,而表示“不喜欢”的仅有9.5%,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就读学校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由于户籍原因,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入学时与当地学生仍然存在一定差别,学校首先满足当地户籍的生源,而办学资源较好的公办学校招生容量有限,因此,这些流动人口子女要想进就近进入办学条件较好的公办学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66.9%的家长表示在入学时存在困难或非常困难。(二)在校教育情况1.学习成绩一般随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拉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情况也有了很大改善。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高达92.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学”,且“经常旷课”和“偶尔旷课的学生比例总和也仅有12.4%,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学生的成绩大都处于班上中等和偏下水平,各层次人数上大致呈正态分布。造成学生成绩一般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转学比较频繁。由于很多学生频繁,成绩普遍不如意,仅以小学生为例,从调查结果来看,在170名学生中,高达46.8%的学生转过学,其中至少转过1次的占了24.6%,转学1—2次的学生共计6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7.6%,在这些学生中,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有7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6.5%。2.与老师缺乏沟通交流与当地学生相比,这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比较缺乏,如在“你在课堂上主动回答过老师的提问吗”选题中,选择“偶尔会”和“从来不”的学生总数占到73.6%;在选题“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最愿意找谁帮助解决”中,找同学或家人帮助的总共占了59%,而找老师的仅占23.8%。另外,学生对“老师经常批评你还是表扬你”选题中选择“表扬和批评都不明显”的占了77.7%,而造成这种沟通交流比较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另外,家长与老师的联系也较少,只有15.2%的家长表示经常也联系老师,78.8%的家长表示偶尔与老师联系,只不过大多数家长表示开家长会的时候都会参加。3.心理状况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其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与城市孩子不同,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与城市同学交流少,参与学校活动不积极。从调查数据来看,42.5%的学生表示与当地城市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交流并不多,63.0%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从不参加的占到11.4%。在“你平时在学校中会有什么样的烦恼”题目中,19.0%的学生表示“朋友很少”。另外,在对城市和学习的共同喜爱程度上,54.6%的学生表示“喜欢在拉萨生活和学习”,有12.8%的学生表示“喜欢在拉萨生活,不喜欢在拉萨上学”,同样也有12.8%的学生表示“喜欢在拉萨上学,不喜欢在拉萨生活”,有19.4%的学生抱“无所谓”态度。(三)家庭教育情况除了学校,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而流动人口家庭相比较于其它家庭又具有其独特性,他们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较低。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父母的文化程度、家长职业、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习有着显著的影响。从调查情况来看,拉萨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学业辅导困难拉萨市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从调查情况来看,父母亲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分别占了69.2%和72.5%,如表5所示。因此,这些家长虽然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但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却显得比较吃力或无能为力。另外,家长给孩子买课外读物的情况较一般,69.2%的学生表示家长“偶尔买”,25.3%的学生表示家长“经常买”。还有,家长陪孩子进行课外活动的时间较少,如在“家人陪你去过自治区博物馆没有”的题目中,60.8%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去过”,只有21.2的学生表示父母在空闲时会带自己出去玩。2.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来看,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较为简单,在题目“当你的考试成绩退步或不好时,你的父母一般会怎样”中,35.5%的学生选择严厉批评,14.7%的学生选择打骂一顿,只有48.0%的学生选择父母会鼓励自己好好学生。同样相似的结果出现在子女”犯错误时”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上,造成家长对子女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方面,由于很多父母文化层次较低,没有接受过更多的正规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意识和手段,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子女;另一方面,这些父母到拉萨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挣更多的钱,由于工作压力大,很难有额外精力教育子女。3.教育意识差,言传身教缺乏同其他大多数父母一样,这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成绩优秀,将来能够考上比较好的学校,甚至有高达72.8%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研究生毕业。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教育意识与主观愿望却相差甚大,特别在言传身教方面做得较差。只有42.5%的家长偶尔辅导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33.4%的学生家长空闲时间主要是打麻将或看电视等休闲娱乐活动,甚至有8.1%的学生表示,当自己正在学习时,父母会让他(她)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建议与对策

对拉萨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所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的热心参与和帮助。1.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更多一些关心。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中途转学进校的学生,由于就学环境的改变,大多在学业上存在困难,心理上存有负担。教师可以利用午休时间和下午自习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学业和心理进行辅导,使其更快更好得融入班级。2.家庭:流动人口大多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学历低,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工资少,所以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一方面对孩子的学习有所期待,另外一方面,对孩子的教育辅导、陪伴又显得无能为力。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同时将一些教育政策、教育理念灌输给家长,既得到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同时也使家长得到教育培训,使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得以改善。3.社会:社会存在着庞大的资源,如果很好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可以给予有效的补充。流动人口子女虽然在城市中生活、学习,但对城市的融入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可以让流动人口子女通过学校或社区与城市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周末或节假日让流动人口子女到城市家庭中,参与城市家庭的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让他们感受城市的温暖。

结语

第6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现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呈现出与日腾飞的势态,人口流动现象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也带来了很多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子女教育断链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够得以妥善处理,必然会影响新一代接班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那么,断链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断链现象产生的原因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迁徙,农村人口流动现象越来越频繁,流动儿童也随之产生,这是断链现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究其根本,流动儿童的产生还是源自于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导致城乡经济水平相差甚远,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的教育支出不足,使得断链问题愈演愈烈。流动人口的频发,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也使得断链现象日益瞩目。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常见的断链现象

1.学校教育出现断链

学校教育断链,是比较常见的断链现象。农民工入城,流动子女也进入城市的教育体系,但是存在明显的差异化,无论是在学习成绩还是学习氛围,无论是文化触感还是人文环境,都使得很多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很多农民工子女入城入学难,城市学校并不能给予接纳和认同,繁琐的手续和相关证明让很多儿童不能如愿以偿地入学。很多私立学校因为昂贵的教学收费让很多农民工望而却步。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只能就读条件比较差的学校,知识内容不能有效衔接,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影响了教育知识的传输,学校教育断链现象较为严重。

2.家庭教育出现断链

家庭教育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迁入城市,从家庭环境到经济状况都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家庭由于条件较差,子女也受到排斥和歧视,父母又忙于赚钱养家,疏于和孩子的交流,也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农民工由于其本身知识层次的缺陷,也影响了孩子的家庭教育。

3.社会教育出现断链

社会教育断链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教育。很多农民工迁入城市,大多居住在城市较差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差,治安乱,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迁入城市的农民工处于社会的底层,收到不公平的待遇,也影响到了子女的成长,很多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戒备心强,归属感缺失,进而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影响孩子发展。

三、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断链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提高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与支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城乡的教育水平,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改善断链现象,提高农村教育支出很有必要,是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的经济基础和重要条件,并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村教育支出,必须基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扶持,提高教育经费分配的合理性,照顾落后地区的学生教育,才能够从学校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为教学相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巩固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缩小城乡教材差异化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很多地方甚至还没有统一义务教育学制,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以来,社会对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出现了教材版本层次不一,内容不统一的情况,甚至知识层次存在明显的偏差。缩小城乡教材差异化也是改变断链现象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知识的衔接性,更符合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和知识层次。

3.改善农村的社区环境

对于儿童而言,学习不仅仅来自于学校,更是源自于社会实际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的社区环境显然也是必要的,能够缩小城乡之间硬件的差距,为儿童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社区环境,加强网吧和游戏场所的监管,能够净化儿童生长空间,合理利用互联网环境,汲取健康的知识,为儿童的学习保驾护航。

第7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弱势群体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适应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总书记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爱,让人不禁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也就是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数量上看已将近1500万。他们不能接受或不能良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仅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教育。

(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具体数字不详),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是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小学教育为主;学校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地区;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的寥寥无几,学校收费低廉,教学环境差,办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课桌椅、教学用具,更不要提活动场地;学校规模差异也很大,从十几人者到几百人者均有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芳不齐,许多管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从学校规模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学校则有上千学生。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基本设施来看,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这就决定了学校基本设施状况的紧张与简陋。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言传,轻身教。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自己却不拘小节,难让孩子信服;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自身素质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一方面家长缺乏经济实力为子女购置学习图书。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家长很少陪子女外出活动。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阶层中属于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为每个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教育机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对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广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平等更为严重。

第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配置地方政府是筹集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部门。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特点,使其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虽然对其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接受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但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在法律上也不承担经费等主要责任。这样,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均处于“无责任”的境地。相应的教育法规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出现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其难。以汉南区为例,“九五”期间,众多流动人口居住在这些城郊结合部。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里的公办学校带来巨大入学压力。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二,子弟学校发展缓慢。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部分地区在资助辖区流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热情,但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时,当地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

第8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摘 要: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解析了农民工随迁子

>> 保定市随迁农民工子女就地入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分析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研究 蒙自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渐低等 浅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难问题 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的政府职能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小学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过程融入研究 城市初中随迁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问题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研究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的影响因素 何去何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路径选择 解读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政府责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宁波,冯媛. 外来工入户:城门多为白领开,农民工进城难[N].南方日报,2010-04-14.

[3] 陈小璇. 积分入户未必能积分入学[N].羊城晚报,2011-08-02.

[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Z].2012-05-02.

[5] 庄庆鸿,徐霄桐.北京农民工子女就学生态:2012年他们在哪上学?[N].中国青年报,2012-02-10.

[6] 柯进.流动人口子女如何融入城市[N].中国教育报,2010-12-13.

[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1年加强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Z].2011-06-15.

[8] 李钢,等.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3-4.

[9] Acemoglu,Daron. A Micro foundation for Social Increasing Returns i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 111 (3):779-804.

[10] Berman Eli, John Bound and Stephen Machin.Implications of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CXIII):1245-1280.

[11] Acemoglu, Daron and Zilibotti, Fabrizio.Producativity Differenc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116(2):563.

[12] 许德友,梁琦.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68.

[13] 朱军,顾为东,刘勇,史致远.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2,(6):65.

[14] 上海市统计局.六普分析资料之三:外省来泸常住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R].2011-12-31.

[15] 汪栋,刘赞,刘欢欢.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9):95-96.

[16] 王鹤,廖仕琪,黄轩.广东流动人口存在六大特征[N].广州日报,2011-08-03.

第9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范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城经商务工的外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进城就读率也在逐年提高,就本人现在的工作单位(一所公办初中)而言,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数的比例由2002年的20%左右增加到现在的将近60%。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与这些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积极疏导,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更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为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这方面的问题想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一、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控力差

由于大多数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无固定工作单位,他们把时间和主要精力一般都花在了养家糊口上,而在孩子的教育与管理上所花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在家里,孩子经常在无人看管的状态下生活与学习,长期下去往往会逐步养成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学校里常常突出地表现为不遵守纪律、损坏公物、随地扔垃圾等,甚至打架、斗殴。

(二)自卑、猜疑

流动人口中大多数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困难,因而孩子在吃、穿、用、家庭的学习环境以及参加某些活动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使得这部分孩子感到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别,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产生自卑的心理。

(三)孤僻、压抑

流动人口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出生在偏僻的乡村,不仅见识少,与他人交往也少,再加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存在自卑感,因而到城里上学后,似乎与城里孩子之间总存在着一种隔阂,如与其他同学一起聊天时,他们一般不会大笑;和大家在一起时,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有时觉得和同学一起玩,不如自己一个人玩;平时不愿参加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集体活动,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当他们一个人在家时,会感到特别的孤独;往往会突然想哭,又突然想大声喊叫;他们有时还会有自己一个人到很远的地方去的念头。这样的孩子不敢或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愿意把心事告诉别人,使自己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都说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实际上流动人口子女所承受的压力则更大,除了学业压力外,他们还要承受比城镇孩子大得多的家庭压力、社会压力、自我压力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压抑。当他们承受不了这些压力时,往往就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如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行为来宣泄自己的压抑,造成一些不良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二、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因素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贫困户居多,造成经济贫困的原因主要有:

(1)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亲无固定工作或无稳定的工资收入,家庭经济收入微薄。

(2)子女多。有部分家庭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为了生一个男孩,接连生了多个女孩,不仅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还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有的孩子连交纳基本的学习费用都成问题,贫困的生活条件,不仅对孩子的学习与身体成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家长:

一是暴躁型家长。此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家长“恨铁不成钢”,在家庭教育中多采用训斥、打骂等棍棒式教育方式。

二是放任不管型家长。此类家长往往以在外打工没时间管教孩子为由,不关心孩子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使孩子放学后便无人管教,放任自流,或在外游逛,或沉湎于打游戏,甚至结识社会不法分子参与违反犯罪活动等。

三是抑郁型家长。此类家长郁郁寡欢,面对孩子的问题,先别说怎么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连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这样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不知所措,更没有信心。

四是期望过高型家长。 即“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型家长,这类家长往往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会对孩子“施压”,从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二)学校因素

对外来民工子女,有些学校实行了分班制,将他们单独编班,与本地学生分开上课;有个别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还存在歧视外来民工子女的言行;还存在一些城市学生看不起甚至欺负农村学生的现象;应试教育也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等。以上种种现象,都会给外来民工子女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

(三)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以及法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状况,如对待外来民工还存在世俗的偏见甚至歧视,使外来民工身心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另外,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诸如盗窃、拐骗、交通事故等也同样困扰着他们,使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

以上种种原因,都不同程度地给流动人口子女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蒙上阴影,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那么这部分孩子的心理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三、预防、缓解和消除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的思想教育与科学管理,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要根据流动人口子女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不断总结、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如进行“帮教结对子”、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咨询室”与“心连心信箱”、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工作等,使他们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约束自己,增强自信心,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如江苏省无锡市金星中学在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科学有效的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扬子晚报》、无锡电视台、无锡教育电视台、无锡人民广播电台、《无锡日报》、《江南晚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无锡市金星中学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人数占学校学生总数55%的状况,“如何让这些孩子快乐、健康地与本地孩子共同成长”成为学校领导考虑的首要大事。全校教职工达成共识: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多一份鼓励。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把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作为专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做到“五个在无锡”,即“清除语言障碍,相知在无锡”、“增强法纪观念,平安在无锡”、“培养良好习惯,文明在无锡”、“疏导健康心理,快乐在无锡”、“实行四个优先,平等在无锡”。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金星中学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进步很快,他们中的许多人改掉了陋习,放下了自卑,融入了集体,刻苦学习,不仅具有了健全的人格,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佳绩。2005届毕业生原九年级七班的班长孙丽丽来自江苏宝应,中考以642分的成绩被国家级示范高中无锡市辅仁中学录取,她不仅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也很高尚,自己家境不富裕,但总是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困难同学,特别是在对患白血病的陈晴同学的爱心募捐活动中,带头捐款,为同学们做出了榜样,得到大家的赞扬。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民工子女加入到了品学兼优生的行列中,学生会主席、少先队大队长均为民工子女,民工子女中的团员数已占全校团员的57%。正如金星中学教学楼上书写的九个金灿灿的大字“让星光照亮每个孩子”那样,在无锡市金星中学这个充满着温暖与爱心的大家庭中外来流动人员子女正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二)坚持正面激励,帮助他们抛弃自卑,建立自信

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用赏识的目光,赏识他们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并针对他们的个性,开展一些活动,给他们创设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如无锡市教院附中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外来流动人员子女进行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激励他们在活动中展示各自的才能,平时对他们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抛弃自卑感,不断增强自信心。

(三)用“爱”架起和谐的桥梁,营造平等的教育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对于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只有“爱”才能成为开启他们心扉的最好一把钥匙,用真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用行动去帮助他们。如设立“爱心基金”,开展“爱心助学”等活动,对经济上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平时要把他们同本地孩子一样对待,不要把他们与本地学生进行分班教学;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更不要用讽刺、挖苦的言辞;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学校要教育城市学生主动关心、帮助外来的学生,不得歧视或欺负外来的学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方言培训”,为外来的学生扫除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如无锡市金星中学开设的“校本方言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外来就学的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校本方言培训” 不仅使他们能基本听懂无锡方言,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诸多的方便,还避免了一些因语言障碍产生的误会,使他们受益匪浅。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当然这还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四)发挥班集体的功能,培养他们善于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乐观向上的品质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开展活动的主要环境,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具有教育的功能。因此,要想方设法让这些流动人口子女融入这个和谐、温暖、快乐的“大家庭”中,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歌咏比赛、朗诵比赛、拔河比赛、知识竞赛等,使他们能在集体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得到温暖与快乐,逐步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的品质,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五)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展示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教师在平时要善于观察了解他们的爱好、特长等,动员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内外有益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小发明”兴趣小组、才能展示、社会实践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特长、展示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我校初中生小D,来自安徽,父母亲靠贩卖蔬菜挣钱养家,父亲的惟一爱好是拉二胡,二胡曾给这个清贫的家庭带来无比的愉悦,也给他们消除过无数的烦恼。在父亲的影响下,小D同学也学会了拉二胡,并有幸在他人的帮助下得到专业老师的辅导,拉二胡的水平进步较快。班主任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鼓励他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演出,使他在艺术节上大显身手,获得了荣誉,为班级争了光。学校还多次推荐他参加地区街道举办的公益演出,通过活动,原本沉默寡言的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他说:“自己能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点贡献,感到非常开心,非常有价值。”

(六)重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形成良好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端正、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道德水准和家庭教育的能力,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教师可借助家长会、告家长书、家访、“家校通”信息平台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和家庭等情况,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社区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构建共建合作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如尊老敬老、义务劳动、公益演出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

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通力、有效地合作,定会形成良好育人合力,促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以上是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几点体会与思考。流动人口子女应该平等地接受教育,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社会的责任。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流动人口子女一定能够受到平等、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跟城市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稿件编号:0809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