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体育理论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更新观念,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1.自行提高,转变观念
所谓自行提高就是教师通过自我反省、总结等形式对自己的观念进行转变,这样的效果比较直接,也比较有实效性。教师可以阅读相应的文献、书籍,充实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和转变。例如,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论坛和中国学校体育QQ群都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资源地,教师从中可以接触到最直接、最真实的现实以及有效的策略,通过专家的专题帖子、文章,教师可以从深层次理论中加以提升。
2.参加活动,体会提升
这里的活动包括教研活动、教师专题讲座、培训活动等,可以说教育活动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参加活动过程中观察到的、听到的都会不同程度上对自己的思想、理念产生影响,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进行梳理与总结,最终提升自己。
3.相互交流,激发转变
交流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最重要的传递信息的途径之一,在交流的过程中人们进行着思想、评价标准、判断是非等方面的传递与交换。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们的思想会随着交流的次数、交流对象档次等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交流的对象,这一点对教师转变观念非常重要。
二、整合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可能性
教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将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教法比较多,如视频教学法、游戏法等,笔者对其进行整理与分类,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1.看类
看类教学法,主要应用的原理就是依据视觉的直观性而进行设计的教学方法,目前有挂图展示法(投影仪)、视频教学法(PPT)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通过视觉刺激,使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兴趣,形成参与欲望,最终形成参与行为。这些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易受器材、设备等影响,有时由于一些小的细节就可能导致无法进行。
2.听类
听类教学法,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所进行的教法设计,目前有音乐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讲解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些信号对学生听觉器官进行刺激,使其产生兴奋点,进而产生参与行为,最终掌握知识与技能。
3.说类
说类教学法,主要利用学生的言语能力,通过提供表达和阐述平台,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组讨论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证明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更好地贯彻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4.想类
想类教学法,主要所利用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这是一种学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素材进行联想、想象,对知识进行掌握的教学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情境教学法。这类教学法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抽象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相对较少。
三、巧用提问,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频繁出现的一种教学互动形式,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那么如何巧妙地提问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小方法可以参考。
1.在学生状态正佳时提问
所谓学生状态正佳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和效率最佳的状态,这个时段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非常高。因此这个时候教师提问,往往会得到预设的效果。
2.在学生窃窃私语时提问
所谓学生窃窃私语,就是在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发出疑问或者不同意见,但没有公开议论只是在下面小声议论。这时,如果教师不及时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因此这时教师抛出问题会化解课堂失控的局面。
3.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提问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对学习内容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在此时抛出问题会起到转化不良局面的效果。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会进行关注与思考,这样就会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四、合理制定激励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激励策略,即教学评价手段,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而采取的奖惩措施,目前较多提倡的是奖励。其表现的形式有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和课程结束后的学业评价等形式。在两种形式运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即时评价坚持客观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后续参与有着积极的作用,往往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的参与热情程度。因此教师要坚持客观性,不能趟于夸张,学生不知为何被夸奖反而会歪曲即时评价的初衷。
2.有效把握奖励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把握给予奖励刺激的时机,这样做才会保证奖励策略的有效性。一般出现下列情形时应给予奖励: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时;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不良情绪,有弃学征兆时等。
3.学业评价要注重发展性
【关键词】课堂记录 高中体育 课堂管理
纪律是一种规范性的举动,通常情况下,它指的是个人在团体或组织中从事某一件事情时,所遵循的某种规范和准则,从而让个人的行为能够符合团体或则组织的要求和利益。一般而言,课堂教学里的纪律性一般是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一种要求和规定,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到的要求来进行日常学习,从而不自觉的形成一个惯性思维,比如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去上课等,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空间上的,在教学上的纪律都有一定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相比于其它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他在空间范围上不像语文数学那般束缚于一室之间,它可以是室外的,也可以是室内的,一切都以教师的课程安排为主,也真是因为这样的空间上的自由性,导致了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在纪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体育学习不集中、学生集合速度拖拖拉拉、课堂点到数量不齐等。因而,加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纪律性,对于高中教师的教学而言迫在眉睫。
一、教师要重视课前点到,课下点名的作用
点到不只是大学阶段所特有的一项专利,高中体育课堂也同样需要点到点名来维持学生到场的齐全性。点到具有它存在的意义和客观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进行体育课的逃票时,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后怕性,从而对他们产生一种制约力,让他们的逃课或则是中途退场等不良习惯得到抑制,而这种抑制,往往就是学生纪律性养成的一种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点到和点名还可以增强体育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学生的熟悉度,众所周知,高中体育课在课程安排时,往往是一周一节,因而,很多体育教师在一年下来甚至三年下来,都很难叫全班级里学生的名字。因而,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教师不妨进行课前点到、课下点名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前,让体育委员点名,点到的学生都答一声“到!”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又要求体育委员集合点名。点名点到是一种及时有效的集齐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师注重对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体育课堂参与人员的人数,从而减少甚至杜绝逃课的漏网之鱼。
二、重视课堂评价方式对纪律教学的辅助作用
课堂评价往往能够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产生制约作用。世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对于家长和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的好坏往往看得很重,因而,教师一旦提到要如何进行课堂评价和学期测评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自觉的被吸引过来。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评价方式往往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来完成的,但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课堂教学训练来完成,例如,在教学排球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颠球训练,并在课堂结束前十五分钟内进行颠球训练程度测试,以六十个及格,一百个为满分,这个分数将作为学期末分数测评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数据。学生在这样的训练测评要求下,往往会不自觉的将颠球训练作为接下来的时间段内重点的学习内容,从而在争分夺秒的进行颠球,以求达到熟练颠球,熟稔颠球,在测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进而在期末测评中拿到一个好的分数。这样的测评方式,往往会极大的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任务之中。
三、向学生制定一个体育课堂纪律准则
一个班集体就算是一个小的个体,而个体对于其成员都有一项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高中体育教师作为这个整体中的主导者,有着指定课堂要求和规范的权力。一项行为的要求和准则往往会促进一个集体行为的规范性,对集体中的个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在体育课堂中指定一项行为要求和准则往往会促进该课堂学习氛围的提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课程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教师形成一个有序的、有规范的体育课堂。因而,教师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的第一课时,就要将自己的一些课堂要求摆在明面上让学生知晓,例如上课下课要集合点到点名,集合速度一定要快,不准拖拖拉拉让教师等,集合时,不能窃窃私语,想说什么就大声的说,不准交头接耳;课堂活动有一定的范围,具体的范围由每一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如果是室内教学就不能出教室,室外教学就不能进教学楼;体育课是活跃的课堂,不是就给你们聊天聊地聊八卦电视剧的地方,必须运动起来,无论你是散步摇晃还是羊癫疯,都可以作为运动起来的标志。
总结
有规有矩,才能成方圆。高中体育教学在针对学生上课懒散、逃票、拖拉等毛病和问题时,一定要严抓严打,并通过具体有效的教学实践来促进课堂纪律性的提高,从而让学生不好好上课的习惯逐渐被改正。而具体性的实践和措施也需要教师在往后的体育教学中,逐渐去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好课前教学反思和课堂效果反映。
【参考文献】
[1] 周杜刚. 浅谈纪律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新课程教导学:九年级下旬,2011(8).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体育课程 整合
当今学生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的兴趣比较浓,乐于接受,多媒体教学软件恰恰会满足他们的这种兴趣,并且能适应他们理性思维不强、学习的持久力弱的等持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引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扩了知识领域,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往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觉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截然不同。伴随数字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教学及辅助教学的各种环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推进了高中教育教学的优化,教育理念的转变,而且也丰实、完善了各个学科的教授方法,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改进;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网络资源积极地、有目的性地、自主地进行探索与发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高中的体育教学最终目标是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心理及生理基础;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全方位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物会受传统教学思维惯性、教学条件和教学方式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效果都难以得到真正意义的提升和实施。
一、信息技术对高中体育教育的作用
1.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高中体育教学手段多以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来完成某个单元知识点的讲授;同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些项目的动作技术因其动作难度大、示范要求较高,技术结构不能仅靠单一的教育方法表现出来。同时,也受教师自身能力及环境的影响,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有着强大的多面性和交融性特点,利用制作流程软件将运动技术配以文字介绍、形象多角度的图片和声音,制作成闪烁、定格、移动、同步解说等形式,同时配以光、电、声、形等各种元素,借助动与静、快与慢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细节的展现动作技术,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刺激学生各种感官,调动学生多层面的理解技术和融汇,将抽象复杂的动作化为多个具体的点和面,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和记忆。一些体育项目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处理,编程出与不同的体育教学项目相关的教学课件,使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变得简单又实效,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技术和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
2.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学生掌握关键运动技术的能力。新的教学课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体育运动中,很多技术运动的完成是在动作的不同阶段、由多个不同的大小肌肉群共同的协调配合完成的,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高速的、腾空的、翻转的,尤其是带有腾空翻转的技术动作,教师不可能用较慢的速度示范清楚细化某个或者某段技术环节,更不能直观形象地表现参与运动的肌肉群,以普通学生对体育运动技术的理解力,难以在瞬间的展示中看清楚动作,更难以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现代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体育教学中这一特有的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利用信息技术的多重手段和程序,可以将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全面、立体、完整、多角度地展现每一个动作细节的技术环节,使学生理解动作技术的运动角度、特点、发力原理等,让学生更快地建立正确、完整的动作概念。
3.利用信息技术彰显体育魅力、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所展示的体育图片、动画模仿、优秀运动员比赛视频等媒体信息可以让学生多角度、更深度地了解各项体育运动和赛事,深入挖掘热点赛事的内涵与外延,使体育运动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向深度化、专业化、广度化发展,让学生了解在赛事和运动背后的一系列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和体育带来的深远影响,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魅力,使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利用经典的力挽狂澜、转败为胜的体育赛事、优秀运动员成长历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教师或讲解员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赛事的体育规则,树立体育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的体育素养。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体育教学
关键词:讨论设计;问题设计;小组讨论
一、研究的缘起
1.课改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运用题海战术应对考试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学习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比新旧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考与讨论”专题,可见讨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物理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变迁,生活条件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变得越来越弱,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师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当求得知识后,学生的好胜心理就会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新教材中“思考讨论”栏目是在众多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和科学性。教师合理使用这些“思考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具有发散思维能力,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和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探求知识、解决问题。
(3)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学习讨论的内容并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有许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在讨论时教师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这样,研究性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在讨论时,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教师和其他学生身上学到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4)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都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现状分析
小组学习式的课堂讨论,一般表现为教师依据教学情境进行问题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创设的问题进行讨论,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问题是现在很多的物理课堂,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常常不能令人满意。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讨论问题设计得不科学、不适宜、不恰当。主要表现如下:
(1)讨论问题设置脱离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考虑。有效的讨论问题设计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即要紧扣认知目标,要着眼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但实际教学中所设置问题往往与教学目标不匹配,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无效或低效。
(2)问题设置缺乏科学性
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小组讨论的形式,盲目设计缺乏探究性与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课上,有教师设置分组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类型的问题没必要让学生讨论,因为学生在课本上就可以了解到。由于问题设置缺乏探讨性,小组讨论只能作为形式表现出来,看着表面热闹,徒有讨论之形而无交流之神。
(3)讨论问题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
小组讨论的原则是因材施论。过于简单的讨论问题,学生容易缺乏讨论的热情与兴趣,一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动力就无法产生,进而失去小组讨论的深层次价值与意义。相反,有些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脱离学生实际地设置一些“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也是不可取的。
(4)讨论问题设计过多或过频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既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也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堂课多次地进行“小组讨论”,盲目设置大量的“问题”,认为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新理念。岂不知,过多或过于频繁的小组讨论会使学生手忙脚乱,疲于应付。表面的热闹实际上破坏了学习环境和基本的学习氛围,违背了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
二、讨论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
讨论问题的设计都要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有效的问题设计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即要紧扣认知目标,要着眼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讨论问题的设计应针对物理新课程标准,凸显知识的重点、难点,结合所教学生物理认知水平的实际,能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精心设计出一些语言精练、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物理问题。
2.启发性原则
设计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不但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且能激活学生认知上的碰撞,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悱愤状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学生个个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积极分析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求方法。讨论的问题要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讨论的效果。
3.适度性原则
教师设计的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但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些问题经过讨论学习小组的努力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只有这样的难度才会激发出学生讨论的潜力,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学习。
4.趣味性原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从学生的身边、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精心设计出学生较为熟悉、倍感好奇的情境问题,学生不仅达到一种兴奋状态,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讨论问题的设计实践
真正要组织好一次讨论,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精心选择讨论的题材,所选问题必须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还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讨论的内容,本课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
1.利用“思考与讨论”设计讨论问题
(1)“思考与讨论”的讨论价值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对原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增设了许多“思考与讨论”专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节重点知识的突破口,处理好这一栏目的教学无疑会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成,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思考与讨论”的设计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必要补充,是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培养创新意识的场所。
(2)讨论问题的设计
新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问题是在众多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和科学性,所以很多教师只要对其内容略做组织与设计就可以,甚至有部分就可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当然在讨论之前,教师要设置一些学生熟悉的情景,应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和讨论的任务,从而提高思考与讨论的效率,例如必修1P2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章节中设计了如下思考与讨论的内容:
本章节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加速度,对加速认识的快慢与如何引入加速度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没有与加速度相关的知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很难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而加速度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中设立“思考与讨论”,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比较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加速的情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且给出非常直观的数据,末速度100 km/h,小轿车到达此时速需20 s,而火车需要500 s。
教师在利用此“思考与讨论”进行突破重、难点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设计:
①教师创设汽车和火车加速的情景,给出100 km/h、20 s和500 s的直观数据(若能够利用动画模拟演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让学生利用所给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轿车与火车速度变化大小、速度变化大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③设置思考小问题“谁的速度增加比较快?”“它们速度平均1s内各增加多少?”
④引导学生讨论“速度”“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三个概念所描述的运动是不是一样的,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举例说明;
⑤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通过引入情景,学生独立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对“速度”“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三个概念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教师指导研究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是有意义的,所以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3)设计讨论的注意点
“思考与讨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考和讨论之前,教师应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和讨论的任务,从而提高思考与讨论的效率;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加以质疑和激趣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扩散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对全节乃至全章知识作更全面和更深层的理解。
2.利用“教材例题”设计讨论问题
(1)“教材例题”的讨论价值
教材例题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文本载体,教材中的例题都是经专家选定、又经专家充分论证了的。教材例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典型,它代表了该节的主要内容和典型方法;二是基础,它选材常规,注重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规律的一般应用。同时,它还具有三大主要功能:①导向,教材例题大都比较基础,要通过例题教学将学生的视点引向教材,引向双基;②示范,它设计严格,画图及解答过程正确规范,给学生提供了解题的规范模式;③总结,例题的解答过程就是对本节知识的总结、复习和应用的过程,对当堂内容起到了及时复习的作用。
(2)讨论问题的设计
教材例题对培养学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非常重视。但教材例题简单,学生就很容易轻视它的作用,并且兴趣不大。教师在这里就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是对教材例题设置问题讨论,可以是让学生总结例题的思想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将习题进行改编,增强学生的开放思维。
例如,在必修1P85-8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章节中出现了两道典型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是经典力学的核心理论。为此,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力学问题就成为力学部分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分为情形相反的两种类型:(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教材通过这两个简单的实例,目的是向学生展示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解题过程中的一些物理思维等。教师在处理这类重点例题时要做到认真示范、分析与展示,包括板书的展示,目的是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示范完之后设计问题讨论:
①从知识内容与解题过程方面考虑两个例题存在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②归纳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与步骤。
③将例题适当的增加、减少条件或适当的变化情景改编成新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与同组人一起讨论对比。
④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认识了牛顿运动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初步形成了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与物理习惯,利用例题进行适当改编,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3)例题设计讨论的注意点
对教材例题的教学千万不能就题讲题,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与物理习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潜心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才能为有效地组织教材中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例题教学的精心设计,使例题的作用得以展示,真正发挥出例题应有的教学价值,是有效地组织教材中例题教学的保证。
3.利用“阅读材料”设计讨论问题
(1)“阅读材料”的讨论价值
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较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在一些章节后面加上许多供学生学习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短小精悍,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与物理学相联系的生活或自然中的现象,与物理学有关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物理学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些典型的科学研究方法等等。透过它们,学生可以窥见窗外更精彩的物理世界――物理学前沿内容、思想和观点,还有那物理学家精彩的人生。
(2)讨论问题的设计
教师可以利用部分阅读材料很好地设计讨论的内容,通过挖掘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习的实践,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常的物理学习中,“阅读材料”却往往是一个被师生遗忘的角落。笔者在近几年的高三物理教学中,遇到一些模拟试题,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联系紧密。仔细研读近年的高考试题,更能从中体会到“阅读材料”在高考试题中的作用,现举例说明:
例如,必修1P77《牛顿第二定律》章节中的“利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阅读材料:
该阅读材料是让学生体验牛顿第二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其次从分析问题来说,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点延伸。所以教师在设置讨论问题时,不能将其在新课中设计讨论,因为学生才刚刚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虽然学生感兴趣,但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考虑将其移至下节课,设计成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简单连接体问题进行讨论引入,但要让学生在课前有所准备,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若分别研究物体1、物体2,它们的受力情况怎样?
②物体1与物体2可以当做一个整体吗?若能整体受力情况怎样?若不能,请说明为什么?
③物体1与物体2分别在做什么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一样吗?
④牛顿第二定律适应单个物体,对两个物体也可以适应吗?
⑤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学生经过以上问题的独立思考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再适当地引导进行课堂讨论。再分析简单连接体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测质量问题,学生就有话可说,并且化整为零,将一个难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小问题,让学生将这些小问题联系起来讨论更高层次的问题――如何测质量,这样就达到我们讨论的目标。这样顺利引入新课――简单连接体问题,让学生总结归纳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
(3)材料设计讨论的意义
编制阅读材料让学生讨论学习,既有利于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形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增加了教材的具体性,也能转变学生就书本论书本的狭隘学习观念,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因此,教师应走出认识误区,克服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惯性影响,积极地创造条件、制订计划,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挖掘这些材料丰富的教育内涵,切实开展好“阅读材料”教学,使之真正体现出强大的教育功能。
4.利用“生活实例”设计讨论问题
(1)“生活实例”的讨论价值
利用生活实例设计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都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的能力。
(2)讨论问题的设计
物理来源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许多学生看到生活应用的题目常常觉得一筹莫展,无从着手分析,实际上就是物理实体模型建立不起来。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多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例如,中国著名体操运动员童非,首次在单杠上实现了“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童非的体重为65 kg,那么,在完成“单臂大回环”的过程中,童非的单臂至少要承受多少的力。(g取10 m/s2)
教师可以对类似的生活应用题精心地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
①童非可以作为质点处理吗?若能,怎样确定圆周运动的半径?
②童非做的是单轴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受力情况怎样?满足机械能守恒吗?
③童非在圆周过程中在哪个位置单臂受力最大,为什么?
④童非在圆周运动中当在什么条件下在最低点受力最小?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在这里认识到把体操运动员看作一个质量集中在质心的质点,当他做“单臂大回环”时,相当于轻杆一端连一小球,另一端绕轴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这样物理模型就清晰了。
把生活实例引入高中的物理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学生个体能够看到的、体验到的生活信息、生活模型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这些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激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探究欲,从而提高物理的课堂教学质量。
(3)实例设计讨论的注意点
利用生活实例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学生原有错误的物理认知,特别是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已经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形成了一系列概念。可是,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有很多只是一部分或在某一条件下才是对的,这些概念往往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错误的物理认知。学生的错误物理认知具有顽固性,与物理科学概念的形成是相互抵触的。我们只有让学生体验认知冲突,化解学生顽固的错误认知,才能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
四、成效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讨论吸引了最大数量的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畅所欲言的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使得物理知识和规律技巧更容易被吸收、掌握。展现自我获得的成功感,使得学生更容易建立自信心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并投入到讨论所需的学习积累过程中去。
2.有效地避免两极分化
由于讨论对象的广泛性,能避免那种后进生一学期难得有几次被提问的机会,老师或同学间的鼓励或安慰,对难度不大的问题持有的观点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肯定,能联络师生情感,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回答中教师都及时地作出评价,学生互助共赢。讨论过程中学生见多识广,能普遍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3.培养学生敏捷的物理思维能力
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弄懂知识点的相互联系,还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回答、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答案以及老师指出的正确解题思路,使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等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和提高。
4.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结果的有效更能体现和证明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有效。课堂讨论是针对学习事件中起内因作用的学习本体的一种激发手段,其有效性直接体现于学习事件成功的必然性。有效的课堂讨论应该使教与学更有效率,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规定的时内,快捷扎实地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计划。
5.利用教材,挖掘教育意义
有效的课堂讨论更有深度和广度,在达成教学目的的同时,还能发掘出教材中相关内容所蕴含的物理教育意义,让学生获得积极的精神体验和情感体验并深受教益。可以通过课下搜集阅读资料,课堂讨论挖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物理教育。
五、反思与展望
1.研究教材,精心备课
一般来说新课要求在三十分钟内讲授完,而讨论需要时间,这无疑对教师的备课又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钻研教材,对每个章节的目的要求、系统性和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精心备好课,授课时才能做到“精讲巧问”。上课要讨论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就应精心设计好,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变化,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还要预见答案和可能出现的错误或模糊答案以准备应变的办法。
2.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不仅仅是能直呼每个学生的姓名,而且对每个学生的成绩优劣、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情况、思维能力以及上课注意力等情况都必须了如指掌。什么样的问题哪类学生可能答出什么答案,向哪类学生提问再由哪类学生来纠正或补充,教师也必须在提问前就应心中有数。同时也需考虑设计的讨论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进行讨论、把握讨论的深度、采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讨论等。
3.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他们对物理实验、模型、活动挂图、多媒体动画课件等教具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每节课选用合适的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一定要利用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4.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
课堂讨论能否顺利有效除了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外,还要善于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教师毫无组织地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不仅讨论不到要点,反而浪费大量时间,并会导致课堂纪律的松弛。要顺利有效地组织一次讨论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何建立合理的讨论小组、如何把握合适的讨论时机、如何创设和谐的讨论氛围、如何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等等,这些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都行之有效。特别是对新教材,根据大纲要求,物理课时减少,很多结论性的问题都必须靠教师的诱导和学生的思维去解决,这对教师的“精讲巧问”和学生的“勤思巧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问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尤为合适。
参考文献:
[1]朱恩红.物理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中学生数理化,2011(12).
[2]钱华.对教材例题的高效教学设计与思考.中学物理,2012(03).
[3]刘好军.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学术研究:教学反思,2012(10).
【关键词】词汇学习 模因论 有效性
词汇是高中英语学习的基础, 但学生普遍对英语词汇的掌握感觉有困难,考试中也因为词汇量的有限而失分。他们以为只要掌握了词汇,就能把英语学好,但是他们在英语单词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却只是简单掌握了单词的表面意思,不知道如何在句式表达中恰当运用。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是按照课后词汇表来教单词,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带着学生读几遍单词,讲解一下单词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学生记得快、遗忘得也快。为此,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影响学生词汇量提升的因素,同时要努力利用一些先进的理论来树立学生学习词汇的信心,从而使得英语课堂的词汇教学更加地有效。
模因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新理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其核心的术语是模因。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单位,它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模因论是研究模因复制、传播和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和实证科学。人们通过“模仿”从他人处学得的任何东西都是模因。模仿理论的创建者Gabriel Tarde在《The Laws of imitation》一书中,认定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模仿的历史,是模仿得以使某一个人的发明灵感成为大家共有的财富。模仿的目的是创新,而创新又是模因传播的动力。在语言交际中,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过程是传播模因的过程,也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交际者可以根据表达或语境需要将储存在大脑里的各种模因信息激活,直接套用,或在旧模因的基础上类推而模仿出新模因。因而,把模因论运用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率有着实际意义。
词素是英语的最小的构词单位。词素模因之间相互组合,形成模因复合,在高中词汇教学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前缀和后缀就和词素模因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词素之间的关系,进而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词汇。例如,当学到牛津英语模块二bicycle时,教师可以拿“bi”这个前缀为例说明词素模因的应用。教师可以将“bi”一词的意思告诉学生,即“两个,一双”。据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延伸出其他的相关词汇,比如biweekly(双周
刊),是以“bi”作为前缀。再者,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介绍“tri”,意思是“三个的”,例如triangle(三角形)。@样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词汇时更加地注重前缀和后缀的识记,使得他们在阅读理解时碰到一些生词就会根据相似的词义主动猜测其他词汇的意思。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词素模因的应用。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单词模因是最常见的。因为其较广的传播范围和较强的复制能力,常被别人称为“强势模因”。教师在讲述知识时,往往会先从单词出发。通过单词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文章时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可以说,掌握单词是进行课程其他内容学习的基础。例如,在牛津英语模块五第二单元,学到了electrical,教师在讲解时,不应只是讲述此单词,而应该根据单词模因的应用,向学生讲述与此相关的派生单词,举出electric, electronic等。并给学生举出相关的典型例子,如electrical appliances(家用电器), electric fan(电扇), electronic book(电子书)等,以此提高学生在语境里正确使用相关单词的能力。
英语中很多句子的构成都离不开词组,这在词汇的学习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有很多词组的意思相同,但是用法却存在区别,例如,run out和use up都有“用完,耗尽”的意思,但用法完全不同,run out的主语是物,而use up的主语是人,应为Sb. use up sth.有很多词组虽然形式不一,但是意思相近,可以互换使用,比如有关于“引起,导致”的词组,牛津高中英语中就有result in, lead to, contribute to, bring about, give rise to等几种表达方法。教师只有在词组教学中,不断强化词组模因的应用,才能使学生才能举一反三。例如,学习到in charge of 和 in the charge of时,教师应该指出其中的区别所在.根据词组模因的理论,学生很容易就明白是in possession of sth和in the possession of sb,学生能更好地区分词组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真正地掌握这类词组的用法。
总之,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词汇模因传播和复制的过程。通过对模因论的学习,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词素模因、单词模因、以及词组模因三部分的作用,培养学生发现词素、单词和词组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能力,对各类词汇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识记单词的能力。所以说,恰当地使用模因论对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极大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创新能力;科技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多元智能理论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非常吻合,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在其1983年出版的专著《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1]。他认为,人类所有个体与生俱来都存在着八种智能,而且这些智能是各自独立的。这八种多元智能分别为言语-语言智能(Verbal Linguistc Intelligence),即创造性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包括诗歌、故事、语法、抽象推理、符号思维、概念图形、阅读和写作。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即使用数字和推理、抽象思维、分析与归纳问题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即辨认节奏、音乐和旋律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即使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智能占优势的人能相对容易地操作外界事物并进行精确的身体运动,通过做运动和表演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视觉-空间智能(Visual Spatial Intelligence),即立体化思维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交往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能观察到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看到他人有意隐藏的意向和期望的能力。自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了解自己、约束自己以及辨认自己与他人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一个人与大自然的亲和能力,也包括辨认文化型产物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提高学生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对提高学生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具备较大的优势,可以保证教育教学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为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提供理论基础[2]。
(一)以个性化学习为目标,改革教学思想
这是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关键。传统的外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发挥每个学生的最佳潜能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教师通常以同样的方式教导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也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同一样学科,然后接受同样的测验方式。多元智能的教学具备独特的内涵,使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能得到同样好的教育,倡导个别式教育,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多元的教学方式。在多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学习的意愿,结合学生的背景、长处、兴趣等,然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
(二)以提高课堂活动力为手段,调整教学方法
这是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和互动,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每个个体的智能特点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改变原有单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多元智能主张在教学中废除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由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语言运用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3]。
(三)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这是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主体。传统的科技英语教学一直偏重对学生读、译技能的培养,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而忽视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养成了学生乐于接受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坏习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发掘并引领这些智能的发展,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运用语言和数理逻辑之外的智能。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智能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与当前英语教学中所提倡的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和交际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强调情景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已成为英语教学中充满希望倍受欢迎的教学理念。在我国英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多元智能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必定会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Gardner H.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 :Basic Books Inc.,1983.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查;学生参与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3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参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75-2
一、前言
高等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教育,而学生参与又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渠道。“教育的主要指向是学生内在的思想品德结构,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几经改革,但长期以来的教学活动还是以灌输为主,教学方式、方法依然比较单一陈旧,学生处于鲜于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不能真正发挥主体性的效能。
为了能客观、全面、准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现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对长春工程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五个专业的学生,针对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参与状况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同时还有个别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2份,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提供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
深度是指学生参与的深刻性,主要包括学生是否自愿、情感体验和认知参与状况等。广度是指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
就深度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愿意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学生占44%,一般的占28%,其余为“看情况和不愿意”;“参与后感觉如何?”很开心,提高了认识的占35%,一般,凑热闹的占48%,根本不喜欢,认为没有用的占20%,其余为不表态。认知参与,是参与深度的一个体现,即“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实践证明,学生采取的学习策略不同就会引起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层次的深浅则意味着学生认知参与的深度。比如:不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就是引起浅层次思维的学习策略;相反,研究发现式的学习,体现的就是深层次思维的学习策略。当然为了完成思政课的学习任务,学生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理论基础、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等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从目前大学的整体情况看,尽管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加强,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运用较高思维层次的学习策略,但总体来看,所应用的还是以引起较低思维层次的一些学习策略。比如,在调查问卷中,有七――八成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他们主要是“以听老师讲为主”,或者“只是偶尔积极主动思考、参与讨论”,而在考前复习时,只是“以掌握书本上老师留的重点知识为主”。
就广度情况而言,一是在参与时间方面。学生“平均每节课真正投入时间”,15.8%的学生表示在“5-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上的”占44.5%,“25分钟以上的”占30.5%,“35-45分钟”的约有8%。另外,由于参与目的不同也决定着学生参与时间的长短。调查显示,比如,出于“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正是自己的需要”、“为掌握知识、学习道理”、“喜欢思政课老师”这样的目的,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占学生比例56%,相反,若因为“为应付考试”、“完成老师的要求”的目的则持续的时间就比较短,占学生比例44%。二是在参与人数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在“思政课上,愿意主动参与老师教学”的学生大致有一半多一点,而“参与愿望不强”或根本“不愿意”参与的学生也占到了近一半。可见,学生的参与广度还有待加强。
(二)学生的行为参与程度普遍较低
学生的行为参与,就是指其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投入及程度如何,分为课内参与和课外参与两个方面。
课内参与亦即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听课状况、参与讨论和主动发言等方面。首先从学生的听课情况看,有的学生虽身在课堂,但不会听课,主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类学生占35%左右;而大部分会听课的学生,主要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存在困惑的内容”,大约占46%;另外,有小部分学生是基本上都会集中精力听课的学生,占极少数约20%。其次,“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情况看”,有15%左右的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45.2%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其他要么视情况而定,要么根本不参与。
课外参与就是学生在课后的行为努力情况。一是课前学生的预习和准备情况。调查显示,“从不预习和准备的”学生占79.5%,“为完成老师布置任务才进行预习和准备的”学生占56.6%,还有极少数学生只有在老师下次课检查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时,才会为应付而准备的。二是课后学生的投入。在“对待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问题上”,部分学生会认真对待,大约占38.5%,但也有55.8%的学生应付了事。“对老师布置的参考书”,基本不看的约占90%,偶尔感兴趣翻看一下的占不足10%。
(三)学生参与的条件、机会和空间有限
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就必须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参与条件和机会,并提供一定的参与空间。其中,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生参与的条件和机会。
从对教学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的调查结果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参与条件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为主,只有极少数学生参与”,基本上还是满堂灌的占75%,“教师讲,学生听”的占22%,“教师讲得少,学生参与活动较多”的有8%。二是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的机会,仅有13%的学生认为“很多”,“一般”的占45%,有36%的学生反映“很少”,“从来没有”的甚至也占4%。再比如,针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辩论”的问题,认为“很多”的仅有16%,38%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很少”的也占到了35%,甚至“从来没有”的也有10%。另外还有,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时,大部分教师都会很欢迎,有的老师当场讨论,有的因课程安排等问题而留在课下研讨。当然,也有极个别教师根本不管学生的异议而是继续讲课。此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氛围的评价,认为“上课活泼、民主、轻松、和谐”的占16%,“上课比较活泼、民主、轻松松、和谐”的占32%,一般的占25%,认为“上课死板、枯燥无味”的占27%。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的个人魅力(有激情、信息量大、知识面丰富等),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可见,通过对学生参与的条件、机会和环境氛围等方面调查研究来看,当前高校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条件还不够充足,参与的机会也有待增加,环境氛围尚需改善。美国教育家亚历山大・阿斯汀的“卷入理论”指出,“学生进步的大小与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成正比,任何教育中的措施在效能上都与其促进学生参与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三、结论
总之,尽管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研究和实践推进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时效性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非真正参与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效果方面存的问题主要是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优良、但素质能力没有得到相应发展。
当然,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一个复合函数,影响的变量有很多,比如: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教学内容和方法、课堂氛围等,但我认为,学生是否重视参与、是否积极有效参与也是影响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变量。
参考文献:
[1]顾海良等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6.
[2]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从“讨论式”教学的多年实践中发现,教师在运用该模式时应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 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离题
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是课堂讨论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因此,在讨论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思考问题,教会学生用地理思维方法去想问题,使讨论始终围绕问题的中心展开。例如,讨论古代巴比伦文明为什么衰落时,大多数学生会从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方向找原因。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要从人文地理环境角度去分析,让他们紧扣“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床抬升明显,最终河流泛滥、失去家园”这一主线,从而顺其自然地得出“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会导致自毁家园”的结论。
二、把握个体差异——避免无备讨论
在讨论某一个问题时,学生学习的速度是不同的,所以讨论离不开准备。没有准备的讨论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关键点,影响讨论的效果。例如在讨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时,由于学生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历史、经济基础、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太了解,如果贸然展开讨论,势必没有深度。因此,可以先布置讨论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资料,写好课堂讨论、发言的要点,这样讨论才会有深度。这样的讨论全班的学生都既动了脑、动了手,又动了嘴,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主动参与讨论的欲望更加强烈,发言更加积极,讨论的真正目的也才能达到。
三、把握讨论问题的难易度——避免过难或过易
确定课堂讨论的主题是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前提和关键。教材内容有难易之分,学生的能力有高低之分,课堂讨论的问题也就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自学能力,又要使难度适合学生,让学生有“跳一跳,能摘到”的感觉。一个好的议题一般有以下三大特点:1.问题是否集中典型地反映了某一地理现象,具有针对性和较丰富的内涵;2.问题是否能紧扣教材内容,有利于突破重难点;3.问题是否是学生普遍关注、迫切希望了解的。例如,在讨论北半球回归线附近地区为什么大陆东侧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而大陆西侧却是热带沙漠气候时,这一问题既是教材的重难点,又是历年高考普遍关注的问题,具有很高的讨论价值。 转贴于
四、把握讨论时间——避免讨论未展开就草草收场
充足的讨论时间是保证讨论深入的重要因素。因为讨论深入在时间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就问题而言,找出圆满的答案;二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对于前者,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经过认真思考、整理,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有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敢让学生独立活动,担心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太远,于是情急之下帮助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讨论未展开就草草收场。所以说,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
五、注重总结与评价——避免讨论停留于问题的表面
教师总结与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讨论结束时简单地归纳学生发言的基本观点,使学生对讨论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让学生掌握讨论的全貌。2.对讨论中反映出来的观点进行评价分析,肯定正确,剖析错误,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对讨论中学生忽视的、遗漏的、思路不清的问题要一一指明,使学生一目了然。4.总结中应当从整体出发。例如讨论中国东北、华北重工业发达地区为什么没有形成重酸雨区时,很多学生都会回答:北方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降水少,风大,把酸性气体吹散了。这时,就要求教师及时地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启发:风把酸性气体吹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能吹到那里?与什么有关?等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总结如下:1.北方受夏季风控制时间短,降水少;2.北方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力大,把北方酸性气体吹到了南方;3.从地形上看,北方地区多平原,有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4.北方地区多碱性土壤,对酸雨起到了一定的中和作用;5.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多扬尘天气,悬浮在空中的颗粒物能吸附一些酸性气体。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前准备 重要性 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85
高中的学生们普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业压力比较大,学习任务比较重,释放压力的机会比较少,那么体育课在此刻就显得极其重要。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体育课都存在轻视的态度,导致很多时候体育课都是不上,或者即使上了也是不专业的。这些不好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体育课在学生们学习和成长中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当前素质教育模式的推广,更不利于学生们学习压力的释放。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重视起高中体育,在高中学生们学习和心理压力释放中的重要性,在体育课上并能够引导着学生们做好科学的课前准备,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安全、有效的进行。笔者根据近几年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浅谈一下高中体育的课前准备的相关事宜。
一、体育课前做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首先,减少学生们体育课上的一些不必要擦伤、扭伤。体育课主要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学科,教师在课前让学生们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很好的减少学生们一些不必要的擦伤和扭伤。学生们在课前准备好了合适的衣服和鞋子,以及检查好了一些相关器材等事项,那么在体育课进行时,就会让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降到最低,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安全、欢快的进行。
其次,可以让学生重视体育课。体育课大都是学生们不太注重的一门学科,不仅仅是因为这门学科所占的考试比重较低,还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太随意,没有正式的教学模式和课前准备,使得学生们也不太注重这门课程。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们进行课前准备,这一系列的准备,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正规和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更好的进行学习和释放自己的压力。
最后,可以让学生们科学、安全的释放压力,更好的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体育课前的准备,可以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的压力,而且更加安全和科学。课前的准备,比如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那么在体育课上,教师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们学习压力的释放。理论课上做好教材内容的准备,可以很好的有目的性的教学,有组织性的进行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们在课程中获取知识,释放压力,提升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效率。
二、如何引导者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授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更科学、更有说服力的引导学生们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自己专业知识的提升,也会使得课前准备更加科学和适合学生们的需求。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们体育课的学习中,大都是不怎么专业的,因此,教师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表率性。课前做好准备,不仅仅是需要教师有效的备课,还需学生们也要做好课前准备。因此,教师就得要以身作则,这样学生们才会重视体育课,才会积极参与到体育课中,不断的增强自己对体育的兴趣。
最后,要引导学生们摆正心态,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高中学生们大都是对学习时间看得很重要,不想把太多的时间放在考试比重很低的体育课上。在这种观念和态度的影响下,学生们一般不看重课前准备,这是不利于学生们体育课上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摆正心态,认真对待课前准备,并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这涌梢愿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体育课上进行指导,让学会生们在体育课上真正的体会到快乐,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成长。
三、课前准备需要做哪些准备
(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认真检查体育器材
课前,教师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想法,然后在体育课上进行有效、针对性的指导和讲授。高中的学生们基本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并且每一个人的体力状况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有效的沟通和了解,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在体育课的学习。教师在课前认真的检查器材,可以降低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的意外受伤性,大大的提高上课的安全性。因此,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很好的促进教师对学生们的了解,更好的开展体育课。
(二)做好理论课的教学准备
体育教师在给高中学生们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时,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教师要想让高中生们增加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并能让体育课最大限度的释放学生们的压力,那么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很好的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们对体育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开阔自己的眼界。
(三)做好户外课的教学准备
对于户外的体育课,教师更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充足的课前准备,可以让教师以更加熟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体育课。教师可以课前通过学习一些户外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户外体育课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户外体育课的形式多样化,要想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对户外体育课有很大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课上尽量发挥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他们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