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

第1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为目标,以充分发挥人防资源在城市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和兼顾人防要求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为核心,建立“两防一体”、“两建同步”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人防资源为城市防灾救灾服务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长效机制;提高人防现有资源和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防建设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人防民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原则。坚持城市建设、民防建设、应急设施建设相结合;坚持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协调;坚持依法推进、统一规划、人本至上相统一。

二、大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

(一)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实现组织指挥建设自动化

一是完善指挥机构。健全民防机构,增加民防职能,将人防部门纳入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把人防指挥平台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备份指挥中心,明确保障措施,基本能够满足战时指挥和平时应急救援需要。

二是建立指挥场所。2012年前建立市级人防基本指挥所,购置市级人防机动指挥系统(机动指挥车),建成平时救灾、战时防空的人防民防应急指挥中心。各县(市、区)人防办要按照上级标准建立指挥室,配套各种设备设施。

三是加强指挥协同。建立人防民防应急指挥协同机制,与本级防卫作战指挥机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立协同关系,明确各相关单位的任务和协同方式,理顺指挥关系,制定协同计划。四是制定应急预案。结合实际,修订防空袭方案,制定各类抢险救灾应急预案,适时对防空袭方案和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配套形成各项保障计划和平战转换措施。适时组织开展防灾救灾训练、演练。五是落实战备值班。各级人防部门要建立战备值班室,落实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健全规章制度,保持通信顺畅。

(二)建立灵敏的信息保障体系,实现通信保障建设网络化

一是建立指挥信息系统。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以应急指挥中心、指挥所(指挥室)为核心的指挥自动化建设网络,实现全市人防指挥信息系统联网。

二是完善空情报知系统。建立健全空情信息接收、传输、报告值班制度,开展业务训练。

三是完善防空警报系统。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合理调整防空警报布局,增加和更新防空警报设备,实现固定、机动、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信号多种手段发放防空防灾警报信号。2012年,全市规划区(含各县市区城区)内电声防空警报器比例达到60%以上,全市城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要达95%以上。

四是完善通信保障系统。建成市县互通的无线通信网络,加强机动通信系统建设,适时建设卫星、微波通信系统。

五是完善城市监控系统。对全市所属重点目标、重点区位,有计划地增设防空防灾监控点,并与公安、交通、水利、铁路等设置有城市实时图像监视系统的部门和单位交连,实现城市实时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城市防护抗毁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建立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实现人防工程建设系统化

一是加快人防工程建设。2012年前,城市人均占有人防工程面积达0.35平方米;2020年达到人均1平方米的要求,全市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设施配套的防护工程体系,能够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应急避难空间。

二是加强工程维护管理。人防工程的通风、给水排水、供电设施满足使用要求,防护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交通干(支)道工程畅通,人员掩蔽工程满足人员应急避难短期生存需要。

三是落实工程平战转换。已建人防工程全部制定平战转换方案。平时开发利用的工程防护功能、使用功能转换,应按战术技术要求规定的转换时限,制订转换方案及实施计划。

(四)建立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体系,实现专业队伍建设规范化

一是健全两防专业队伍。把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健全人防民防专业队伍组织,制订战时扩编补充方案。适时组建新型专业队伍。

二是加强专业队伍训练。开展岗位练兵,加强防化防疫专业队伍集中训练,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应急救援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落实装备器材。各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要依法承担必要的人员训练和装备器材费用,保障专业队伍的整顿、训练教育和装备更新,能够满足战时防护和救援需要。

(五)建立保障得力的人口疏散体系,实现人口疏散地域建设城乡一体化

一是修订城市人口疏散方案。搞好城市人口疏散调查,2011年修(制)订完善城市人口疏散方案,将疏散人员计划落实到户,实现户户对接。

二是建立城市人口疏散地域(基地)。建设市级领导机关防空疏散基地,在周边县(市)修建一处集指挥、掩护、储备、医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防空袭疏散综合工程,为战时防空、平时防灾提供疏散人员的安置场所。

三是落实城市人口疏散保障。制定完善疏散保障计划,明确疏散人员集结地点,交通工具落实到具体单位,疏散路线有交通管制措施。制定疏散地域(基地)生活物资储备计划,建立紧急征用、调用、储备重要物资器材制度。

(六)建立配套安全的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体系,实现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科学化

市县两级要依据有关标准,确定并适时调整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经济目标。重要经济目标所在单位要依据现有法律法规,抓紧制定防护方案和应急抢修方案,做好应急防护、设障防护和伪装防护,依法落实防护队伍和经费,加强针对性训练、演练,确保安全。人防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有关领导管理机制、职能和防护规范,使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轨道。

(七)建立覆盖全民两防的教育体系,实现两防宣传教育普及化。

把人防民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两防教育制度化、经常化。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的范围和层次,深入开展人防民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活动,广泛开展防空防灾技能培训,增强群众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民防意识,提高市民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三、积极促进城市建设与人防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一)城市建设必须符合防空防灾的要求

城市建设应考虑防空和防灾的需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增强城市的防护能力。城市布局、街区划分、道路规划、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应符合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规划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对于列入规划的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按要求预留工程出入口附属建筑物的地面位置;对于防空警报和防空指挥通信系统,必须根据其布局方案,构筑基础设施或预留位置。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通信等管线建设,应在满足平时生产、生活的同时考虑防空防灾的要求,尽量埋设在地下,有条件的可以修建共同沟。

(二)人防建设应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各县(市、区)政府制定的人防工程规划和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要纳入同级城市总体规划。各级人防部门要会同同级发改委、规划、建设、消防等部门落实人防规划,并参加与人防有关的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制定及修改工作。

(三)各类建设项目按标准建设人防工程

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地下交通干线、地下过街、地下停车场及其他地下工程的规划建设要兼顾人民防空需要,基本满足人民防空功能。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等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要按标准同步修建防空地下室。新建防空地下室的抗力等级和战时用途由人防部门确定。

(四)严格人防工程建设维护管理

人防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报建联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程序办理许可手续,人防部门搞好衔接协调。加强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人防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工作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人防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工程质量。人防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人防工程进行维护管理和监督检查,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五)加大人防工程建设支持力度

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可按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规费。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要依法保障人防工程出入口位置和相应的地面配套工程所需用地。其中单独修建的人防工程和维修改造人防工程所需用地依法予以划拨,经划拨的人防工程用地属国防设施用地,未经批准,不得改作他用。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工作机构。市政府成立“两防一体”、“两建同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将“两防一体”、“两建同步”工作纳入职能目标考核体系。各相关部门与人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大力推进“两防一体”和“两建同步”。

(二)依法落实“五个纳入”。

一是把人民防空部门纳入全市防灾救灾应急管理体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二是把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建设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施中统筹兼顾。

三是把人防部门列为城市规划委员会,参与有关规划的编制和建设项目的审查。

四是把人防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

第2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一、严格落实汛期安全工作措施

各学校要克服侥幸心理,强化责任意识,对汛期安全的各项准备工作,周密安排,做到早部署、早防范。一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各学校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防汛指挥体系、职责、信息预警、安全预防、应急疏散、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应急联络等方面,制定好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切实做到在险情发生时,按照应急预案,有序组织学生安全撤离,确保学生安全;二是组建防汛抢险队伍。各学校根据防汛工作要求,组建防汛抢险队伍,建立好花名册和通讯录,防汛抢险人员确保熟悉防汛业务知识、出现险情时,通讯保持联络畅通,到位及时;三是做好防汛物资储备。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规定,做好编织袋、砂石、铁锨等防汛物资的储备,储备物资要分类登记造册,并确保防汛物资在需要时能够保证性能和质量;四是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各学校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通讯保持24小时畅通,出现险情时要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对出现重大险情瞒报、漏报、迟报造成严重损失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

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是汛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查找问题、消除隐患、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各学校对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厕所、围墙、学校在建工程等基础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重点对学校地下排水管网和楼顶排水管道进行排查,及时清理疏通排水管道、屋顶的垃圾及废弃物,使学校排水系统畅通,防止校园积水浸泡校舍。二是加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各学校对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重点对水、崖的教室、校车运行路线以及危及校园安全的易滑坡山体、河道,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排查死角。三是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各学校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建立隐患工作台账,指定责任人,限定时间,立即整改,不留后患。对于发现不安全的校舍设施立即停用。对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学校无法整改的,立即上报县教育局,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三、扎实做好汛期学生防溺水工作

第3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自治区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着力建设统一高效、灵敏可靠的信息保障体系,开展经常性应急通信保障训练和综合演练,提高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建设完善人防指挥通信信息平台,扩展人防短波、超短波电台通信网,在上级组织的多次应急救援、防灾救灾演习中圆满完成保障任务,受到领导好评。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防办以加强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人防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人防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在34所学校及45个社区全部成立人防工作站和人防工作联络分站,组建人防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落实社区居民疏散掩蔽场所,有序开展防空防灾演练活动,实现人防宣传教育学校社区全覆盖。

土默特左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土默特左旗人防办着力加强人防工作建设管理,配套完善指挥信息化系统,提高人防警报报知能力,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落实人防工程建设,加大人防执法力度,理顺人防审批程序。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准军事化训练,积极推进人防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发放宣传手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关心支持人防建设。

托克托县人民防空办公室

托克托县人防办加强人防制度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工程,与县医院合作开发建设全市9个旗县区建设面积最大的人防自建工程。强化宣传教育,在全县9所中小学开展人防知识课,在县城14所中小学操场5处广场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在双河镇建立人防工作站,在企业开展人防专题讲座,推动全县人防工作在新常态下取得新发展。

包头市人防地下商城管理处

包头市人防地下商城自开业以来,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主动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积极引导经营户文明经商、诚实守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凸显经营特色和服务品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长足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市场”和“市级文明单位”,为人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土默特右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土右旗人防办扎实推进人防工程体系建设,人防易地建设费应收尽收,指挥通信警报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实现城区音响警报覆盖率和警报器集中化控制率“双百”达标,建成7个人防应急疏散场所,充实完善由300人组成的7个人防应急专业队伍,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发放《人民防空知识读本》等10750本,参与群众达15000人。

包头钢铁公司人民防空办公室

包钢人防办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所辖人防干道交叉的供水、污水、雨水、供暖、燃气管线进行普查,标出交叉点位置和管线的用途及起点、终点的埋深等,购买配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氧含量检测仪和3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加强人防干道检查和处置突发事故时的安全保障,扎实高效推进了人防安全基础工作的开展。

满洲里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满洲里市人防办广泛开展人防教育宣传活动,在全市主要广场、街道社区印发多种宣传品,制作宣传展版,悬挂宣传条幅。积极开展人防宣传“五进”活动,受教育人数累计达15000人次,在14社区建立人防工作站,配备人防应急柜、图书影像、户外固定宣传栏,组建社区人防志愿者队伍,适时组织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热烈响应。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鄂温克旗人防办把四个镇包括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区纳入人防建设区域。严格落实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发放宣传手册1.7万本,受教育人数达8万人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警报器覆盖率达到100%。修建2000平米的人员隐蔽地下工程,投入使用的人防工程面积达2万平米。依法征缴易地建设费,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莫旗人防办不断完善人民防空综合防护体系,组建100人的人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语音、视频、数据“三网合一”系统,组建无线短波电台,建设防空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全面推进人防工作进社区,在5个乡镇成立人防工作站,开展防空防灾知识竞赛,组织尼尔基镇中小学8000余名学生参加防空防灾应急疏散演练。

扎赉特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扎赉特旗人防办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切实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在木华黎广场修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绰勒人口疏散基地,完成集数字、视频、语言为一体的“三网合一”综合信息网络和无线短波通信网,在音德尔镇区安装电声警报器和多媒体警报器,建立人防易地建设费收缴联审联批机制,探索了木华黎应急避难场所经营模式。

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科右中旗人防办坚持依法行政,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防易地建设费收缴工作。建设呼和小区人防工程,修建人口疏散地域。深入开展人防宣传教育,落实“五进”工作,受教育学生1500人次,社区企业受教育5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完善防护体系,建设集数据、视频、语音为一体的“三网合一”综合信息网络和无线短波通信网。

通辽市人民防空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通辽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狠抓人防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三网合一”系统建设等工作,构建联通可靠的人防指挥信息化体系。采取以岗代训与集中训练相结合方法,打造技术过硬的人防通信专业队伍,一人在全国人防业务大比武竞赛中被评为“六能”型技术骨干。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值班执勤,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军事素养和战备意识。

霍林郭勒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霍林郭勒市人防办加强指挥通信建设,新增安装4部电声警报器和1部多媒体警报器,人防移动指挥通信平台具备作战指挥能力。稳步推进人防工程建设,强化人防专业队伍建设,先后组建在编280人的7支应急队伍。全面落实人防宣传“五进”工作, 5700名学生接受培训,设立3所人防宣传示范校和3所社区人防工作站。

扎鲁特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扎鲁特旗人防办扎实推进通信警报网络建设,定期检修维护防空警报器,完善防空警报档案。加强人防工程建设,新增人防工程面积达到自治区要求的防护标准。严格执法,健全落实人防建设审批机制和执法检查机制。加强协调沟通与演练,定期组织人防业务和综合知识培训,增强执行力和凝聚力,铸造了一支高标准的人防队伍。

赤峰市人民防空行政执法监察支队

赤峰市人防行政执法监察支队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检查流程,建立情况通报、信息沟通、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创新执法检查工作方式,开辟民用建筑审批绿色通道,开展地毯式执法检查,完成460家建设项目执法检查。创新执法检查内业管理,健全执法档案要件,新建执法检查档案77卷。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强化建筑市场事中事后监管。

宁城县人民防空办公室

宁城县人防办坚持把人防工作纳入乡镇、相关部门年度党政目标考核范围,人防工程建设和易地建设费收缴成效显著,初步形成集光纤、电缆、短波、超短波、移动和卫星通信于一体的指挥通信网络。组建人防专业队9 支220人,定期组织集训和演练。打造人防宣传教育基地1处、样板式示范社区7个、示范学校6所,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扎实。

翁牛特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翁牛特旗人防办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积极推进人防宣传进乡镇活动,争创示范社区、示范学校、示范企业。落实易地建设费收缴,加强人防指挥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城市防空防灾应急预案和各类保障计划,联合组建7个人防专业队,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人防基本指挥所投入使用,成为全区第一个旗县级基本指挥所。

锡林郭勒盟人民防空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锡盟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紧贴职能任务,注重人才培养,狠抓岗位练兵,扎实推进人防信息保障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以盟基本指挥所为中枢、移动指挥平台为支撑、各旗县人防应急指挥中心为分支的信息保障系统,在全区率先实现集空情预警、有线无线、卫星通信、信息安全等为一体的集中控制信息系统,职能任务履行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正蓝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正蓝旗人防办积极推进人防工程建设,严格工程建设审批程序,对“应建未建、应缴未缴”进行有效管控。落实人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加大蒙汉双语宣传,苏木镇(场)全部成立人防工作站。建成黑城子示范区人防应急疏散广场和国防人防宣传教育展厅。建设完成人防地面指挥中心,警报系统实现统控,人防指挥通信能力显著增强。

西乌珠穆沁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西乌旗人防办认真履行应急支援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卫星通信指挥平台的使用管理,经常组织开展以卫星通信指挥平台为基础的训练活动,从车辆的行进方式、行走速度、设备的搬运组装、线束的连接等细节方面进行实际模拟训练。卫星通信指挥平台各部分都有专门操作人员,通过训练每个人都达到了熟悉掌握、熟练操作的程度。

商都县人民防空办公室

商都县人防办人防工作取得三大突破,人防宣传教育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五进”行动,建成示范社区9个、示范学校8所、示范企业2家,举办首届中小学生国防人防知识竞赛;人防通信警报及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三网合一”视频系统,实现警报信号无线统控播放,组建7支专业小分队,在编140余人;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丰镇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丰镇市人防办机构单设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组织指挥和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组建人防专业队伍和社区人防志愿者服务队,防空警报器实现无线统控发放,人防指挥中心投入使用。结合民用建筑项目修建防空地下室实现零的突破,防空防灾避难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精心编印宣传教育系列读本,加大人防宣传教育示范点建设。

伊金霍洛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伊金霍洛旗人防办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破解人防易地建设费收费难题。创立“五有”“三明确”宣教标准,推进人防宣教全覆盖。将人防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人防过街通道及人口疏散基地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累计投入150万元,初步形成以人防应急指挥中心、防空警报、三网合一、短波电台、高点监控等信息化手段融合的综合应急指挥保障体系。

鄂托克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鄂托克旗人防办开拓创新抓落实,推动人防参与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将人防审批纳入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规范人防工程建设,强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不断建设人防“结建”防空地下室。组建有189名队员的人防专业队伍,建成人防指挥通信自动化系统。每年组织开展1至3次人防知识讲座,在14所中小学开设人防教育课程,开创了人防工作新局面。

乌审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乌审旗人防办按照融合发展思路开展各项工作,宣传教育不断加强,在3个社区成立人防工作站,中小学每年安排防空防灾知识教育8课时,组织学校、企业应急演练2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3万多人次。加强防空警报管理,建成集数据、视频、文字为一体的指挥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战时可实现军地信息共享、市旗互联互通。

乌拉特前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乌拉特前旗人防办积极开展人防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抓好人防工程建设宣传教育。完善防空袭预案、人口疏散预案和防空袭方案及实施计划,成立7个应急专业队。建成人防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三网合一综合业务平台,全旗防空警报覆盖率达到100%。严格人防工程审批报建程序,设立卧羊台生态公园等6个应急避难场所。

乌拉特中旗人民防空办公室

乌拉特中旗人防办建立统一高效的人防指挥体系,城镇防空警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立布局较为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人防工程总量逐年增加。完善科学的防空防灾教育组织体系,累计投入宣传教育资金150万元,建成人防示范社区3个、示范学校2个。建设功能较为完善的人口疏散体系,在海流图生态园等地域开辟应急避难场所多处。

乌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乌海市人防办创新宣传方式,启动防空防灾知识进校园巡回展览,聘请北京防化指挥学院教授开办人防教育辅导员和人防志愿者培训班,创作微型人防宣传动画短片。超额完成结建和易地建设费两大硬性任务,基本建成人防基本指挥所。主城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达98%以上,组织了独具特色的移动指挥平台拉练暨野外拓展训练活动。

第4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为做好我市“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根据《广东省减灾委员会转发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7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粤减灾委电﹝2017﹞2号)要求,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减轻社区灾害风险 提升基层减灾能力”的主题,充分认识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社区是基础、基层是关键,突出社区面临的灾害风险,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扎实推进灾害隐患排查治理, 及时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着力提高社区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增强基层减灾能力,切实减轻灾害风险。

二、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减灾委具体负责活动的总体组织协调工作,按照国家、省减灾委工作部署和本方案要求,各镇街(园区)、市减灾委成员单位结合我市实际和单位职能,开展本镇街(园区、单位)防灾减灾日活动各项工作。

三、活动主题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活动主题为“减轻社区灾害风险 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四、活动时间

按国家减灾委统一部署,2017年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市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在宣传周期间开展。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日现场宣传活动

5月12日(星期五)当天,在莞城东门广场(人民公园东门)开展防灾减灾现场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在现场设点,派发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和咨询,普及防灾减灾常识(市减灾委办公室负责)。二是设立消防安全咨询服务台,摆放消防宣传展板,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向群众介绍各种消防器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市公安消防局负责)。三是搭建救灾帐篷,讲授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播放宣传片,派发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册。邀请现场市民体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救护技术(市红十字会、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市应急避灾中心负责)。四是发放《xx市民文明出国安全应急手册》,向市民普及海外领事保护政策,以及出国安全应急知识(市外事侨务局负责)。五是组织我市社工机构展示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成果,向现场参与群众派发宣传单,开展现场线下和微信线上知识问答活动,让防灾减灾的宣传覆盖更多的人群(市社工协会负责)。六是展示救生装备、绳索救援装备、无线电应急通讯,水域救援等装备;开展应急通讯架设、绳索救援、特殊地形伤员转运、院前急救等演练,并发动群众参与体验(市救援辅助协会负责)。

(二)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

一是紧密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媒体播放公益宣传广告、宣传标语,扩大宣传覆盖面,为全市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市委宣传部、xx日报、xx广播电视台、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园区负责)。二是开放气象天文科普馆、消防安全教育基地、消防主题公园、消防安全微型体验点,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开展地震科普教育亲子游园活动专题活动,进行气象、消防、地震安全宣传教育,组织群众现场学习和体验气象、消防、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并派发减灾宣传纪念品(市气象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地震局负责)。三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推送安全教育宣传动画片,开展全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周活动(市教育局负责)。

(三)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活动

一是举办xx2017“科普讲座进校园——地震来了怎么办”讲座、“科普大篷车”活动、地震应急演练、地震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向我市青少年学生普及地震原理及自我保护知识(市科协、市地震局负责)。二是充分运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和“平安卡”培训考核的作用来增强全市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提高全市建筑从业人员的综合应急救助能力(市住建局负责)。三是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社区、安全校园行”、“传递平安”、“金点子”家庭消防安全项目等活动,开展典型火灾案例“精准说防”专题活动(市公安消防局)。

(四)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一是在全市各镇(街)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对居民住房、学校、工厂、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出租屋和三小场所的隐患排查(市公安消防局)。二是全面开展地质灾害、地震灾害风险点危险源、人防工程、在建工程安全大检查,排查风险,落实整治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市国土资源局、市人防办、市住建局、市地震局、各镇街、园区)。三是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建筑安全、校园安保“三防”、食品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等隐患排查专项活动。面向全市高一年级学生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市教育局、各镇街、园区负责)。四是组织开展防汛安全、农业灾害风险、森林火险隐患排查,加快隐患工程整改,实施渔港检查,全方位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市水务局、市三防办、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渔业局、各镇街、园区负责)。

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各镇街(园区)、各有关部门根据辖区和行业主要灾害风险特点,结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动员社区居民、社工、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重点做好城市交通、学校、医院、居民区、大型商场、车站、影剧院、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损失(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园区负责)。

(五)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

一是开展灭火疏散演练、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组织全市中小学师生集中开展地震疏散演练(市公安消防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地震局、市教育局负责)。二是开展水上遇险应急救援演练,溺水应急救护演练,现场演绎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操作步骤(红十字会)。三是开展xx市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相关环境应急预案指导镇街和环境风险企业开展应急演练,环保灾害宣传(市环保局负责)。四是结合我市在建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在项目现场开展建筑工地“防灾减灾日”暨工伤预防应急救助演练(市住建局负责)。五是开展机动指挥所紧急拉动、开设与撤收训练;利用融合通信系统融合短波、超短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音视频等信息互联互通的指挥调度训练;进行“三位一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指挥调度训练(市人防办负责)。六是组织举行xx大堤和松木山水库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以及冲锋舟抢险演练(市三防办负责)。七是修编《xx市粮食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粮食应急演练(市发改局负责)。

各镇街(园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重点针对地震、暴雨、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台风等灾害以及火灾、煤气泄漏等事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和综合防范措施,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基层单位要组织社区居民、工厂企业职工等参与应急救灾和疏散演练,强化熟悉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提高基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各镇街、园区负责)。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围绕“减轻社区灾害风险 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主题,参照市的做法,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和工作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抓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的落实,确保今年防灾减灾日活动顺利开展。

(二)落实工作经费

防灾减灾是一项常态化工作,需要落实经费保障。各镇街(园区)、各部门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防灾减灾宣传活动、设备设施和救灾装备的经费投入,建立防灾减灾经费保障制度,保证防灾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第5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一、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升现代化指挥调度能力

本着“集约建设、避免重复”的原则,在现用办公大楼建设应急指挥平台,详细做好规划设计、软硬件配备等基础工作,争取年内建成运行,依托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和公安、林业、水利等专业指挥系统,建设和完善网络视频会议、视频图像监控、指挥调度系统等基础支撑,构建“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平台。同时,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新市政府大楼应急平台建设。

二、组建应急宣讲团,提升公众应急应对能力

整合公安、卫生、、安监等应急联动单位优秀宣讲人才,组建应急宣讲团,结合不同时期公共安全形势,增强宣讲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互动性,有针对性地深入到企业、学校、村居等基层单位,普及突发事件应对常识,教授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同时,结合防灾减灾日、应对法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丰富宣传手段和宣传形式,不断提升公众应急应对能力。

三、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升应急工作推进能力

一是请进来,年内结合“科学发展大讲堂”、“市长学法日”活动,邀请国内应急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应急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二是走出去,组织应急办人员到周边兄弟区市、国内先进城市学习经验、拓展视野,派遣应急办人员到市政府应急办挂职锻炼,提升业务水平;

三是深下去,利用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对全市应急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基层应急工作的高效推进。

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现场保障能力

出台《市应急物资管理办法》,继续丰富储备形式,拓宽储备种类,保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需要。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广场、公园、人防工程等公共场所设置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拓展应急避难功能。年内,建成应急办应急物资储备库,重点采购一批现场指挥保障装备,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确保赴现场处置人员安全。

五、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编修与演练互促机制

严格落实《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抓好到期市级预案的编修工作,逐一编制操作手册,提高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指导各基层单位做好预案编修工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将全市提报的136项演练列入年度计划,建立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指标体系,突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深入基层开展督评活动,提升演练实效,检验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编修与演练互促机制。

六、壮大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处置突发事件实战能力

积极推进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以应急救援大队三中队建设为契机,配齐配强队员与器械,提升综合救援能力;补充和优化专业队伍类别,熟练掌握救援技能,提升专业处置能力。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资源共享,确保突发事件妥善处置。

七、健全预警预测机制,提升事前防范应对能力

继续完善隐患分布图体系,健全“长、中、短期相结合,综合与专项相互补”的预警预测机制,指导全市积极防范应对;进一步拓展预警信息渠道,建立完善应急网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充实内容,打造应急网上名片。

八、强化应急值守检查,提升应急信息掌控报送能力

进一步规范政务值班制度,采取实地检查与电话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抽查20个单位,按季度进行通报,督促政务值班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每周三800兆联调制度,加强对全市公共安全信息的搜集、汇总、研判,规范信息报告时限、内容、程序,提升应急信息掌控报送能力。

九、打造基层示范点,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扎实做好现有4处市级基层示范单位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创建标准,申报省级示范单位,同时,积极推广创建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示范单位覆盖面,年内,重点培育一批新增基层示范单位,积极做好对上申报和经验推广工作。

第6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一、强化部门联动,推进“平安交通”创建活动

2014年至2016年是“平安交通”创建活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阶段。进一步强化“平安交通”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根据“平安交通”创建活动方案,有步骤、分阶段的有序推进“平安交通”创建活动,并纳入年度重要工作日程。突出“平安交通、人人有责”的主题,搞好协调,统筹推进。

二、探索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等一系列指示精神,层层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各行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安全生产相关行政许可和审批,同时加强对许可后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督管理,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交通运输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切实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积极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

进一步推进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营运客车3G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工作,发挥好危险品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监管平台对交通运输事故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预控防范作用,全面提升行业监管、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水平。

四、强制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定期对现行各类预案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开展安全重大风险评估。针对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等事故,详细分析存在的主要风险源,为下一步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机制建立、处置方案制定等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应急演练。针对重点行业领域易发的事故,认真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指导,确保事故险情发生时,应急预案执行顺畅、高效有序。

五、扎实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关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在完成客运、危化品运输企业达标定级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其他类型交通运输企业的达标考评工作。

六、继续开展“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专项行动,加大联合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道路、水路运输无证经营和超许可范围经营活动。以危险货物运输、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城市客运、浮桥、“双超”治理、公路安保、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局属单位消防等为重点,继续强化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七、强化道路运输和水路交通安全管理

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以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为重点,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安全管理规定,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接驳运输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安全带—生命带工程”,落实营运客车出入库检查、“三品”检查、安全告知、安全承诺、夜间禁行、途中休息、恶劣天气行驶和GPS系统监控等安全生产措施。深化旅游包车安全整治成果,加强异地营运车辆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城市公交安全管理的指导。强化水路交通安全监管,强化对浮桥的安全管理,认真做好港航消防工作。

八、强化工程建设施工和公路桥梁设施安全管理

强化施工一线安全生产基层班组建设,杜绝“三违”行为。加强项目业主“施工许可”批准(备案)文件、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件、“三类人员”考核合格证件和特殊工种从业资格证件的监督检查,严禁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开工,严禁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人员参加项目施工。

以农村公路,尤其是县级道路为重点,继续抓好“公路安保”、“危桥改造”、“危险路段整治”三项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加强路政管理,加大公路养护力度,完善标志标线设置,强化出行信息,提升保通保畅能力。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做好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建立完善“路警联合”机制。

九、保障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

针对“两会”等重点政治节点,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汛期、台风期、春运、暑运、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期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提前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周密制定安全生产保障工作方案。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做好预防预警工作。加强应急值守,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强化应急救援准备。严把车辆安全状况关、从业人员适任关、场站源头安全监管关、公路安全畅通关等安全生产关口,防范事故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平安出行。

十、深入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和应急技术规范,并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实施办法。

十一、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和装备建设

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危桥改造等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路与水路安全监管装备器材的配置,为安全监管部门和人员配齐配强装备和防护器材,提高安全监管装备水平。

十二、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加强企业新进人员、转岗人员的技能教育;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应急操作能力。

十三、进一步加强系统各单位安全工作

以消防安全、治安保卫为重点,落实人员责任,搞好全员教育,确保设施设备性能良好,实现人防和机防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防群控相结合,切实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第7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工业园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1、工业园区安全管理现状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我国的工业园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省级各类工业园区等。

近年来,工业园区发展迅猛,各类工业园区组织形式多样化,园区规模大小相差悬殊,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规范、不统一和不到位的现象,园区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安全生产基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千头万绪,抓不住重点,不仅工作量大难以适应,而且事倍功半,难以达到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辖区范围内企业的安全生产,除职能部门的行使监督管理职能⑴,政府应牵头做好定期安全检查、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这三项重要工作。

2、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保持安全生产必须条件最佳状态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安全生产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进行安全性评价、危险源评估的前提与基础。

2.1安全检查的要求

⑴检查标准

每次组织安全检查前,必须制定检查标准,现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企业对标准规范的落实控制程度是每次检查必须要制定的内容。本期检查的重点,形成书面的材料,检查过程做到检查考核和安全评价有衡量标准,有科学依据。

⑵检查记录

每次组织安全检查都应认真、详细做好记录,目的是可根据检查评价结果,可依据记录对其进行安全动态分析,强化安全管理。

⑶安全评价

安全检查后应及时评价分析,对企业、对园区存在的不足应及时提出整改、完善要求,必要的应及时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限期消除隐患,整改复查验收,确保安全生产。

2.2安全检查的种类

⑴行业专业性检查

由政府牵头聘请专家,组织行业基层单位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检查,由于检查的都是同行业的专家,往往能发现一些平时不易发现的隐患,而且由于参加检查人员来自基层,还能收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效果,通过专业性检查,使行业安全管理水平能得到整体提高。

⑵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消防机构定期组织消防监督检查,是国家赋予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职权之一,是实施消防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消防监督机关应定期组织防火防爆专业性检查,检查过程,被检单位的安全负责人、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应密切合作,发现火险隐患,应切实督促限期整改。

⑶季节性安全检查

每年按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季节特点组织安全大检查,检查前政府部门可先做部署,要求企业先期组织自查整改。季节性检查如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跑漏为重点;夏季安全大检查,则以防暑降温、防台风、防汛为重点;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暖为重点;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冻为重点。

3、重大危险源管理

抓好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是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使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熟知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措施。首先应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建立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

3.1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

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设立重大危险源电子信息台账,确保重大危险源信息档案及时更新,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案并落实责任人。

⑵设立重大危险源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并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⑶建立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制度,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⑷落实重大危险源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内容和要求,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其完好状态,检查、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电子台账记录。

⑸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组织,配备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重大危险源信息变更情况,制定并及时修订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当地负责监管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每年进行演练。

3.2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

建立以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为责任主体,由国家、省、市、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四级监管的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本小区内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⑴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监控情况和现场检查情况每季度汇总一次,结果报当地安监局备案。

⑵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一级重大危险源报国家安监总局备案。

⑶三级重大危险源由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

⑷四级重大危险源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重点监管。

3.3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

⑴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管理机构必须逐级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台账,对重点监管的重大危险源应按规定的评估内容进行复核。

⑵重大危险源所属单位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落实重大危险源监管责任人,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和申报登记工作,及时做好电子台账记录。

⑶一级重大危险源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监督检查;二级重大危险源由省或省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监督检查;三、四级重大危险源由省辖市或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监督检查。

3.4重大危险源监控的主要任务

按照重大危险源属地管理的原则,宁夏灵武临港产业园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⑴对辖区内重大危险源摸清底数,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和定期报告制度。

⑵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和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建立重大危险源评估监控的日常管理体系。

⑶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有效监控⑵。

⑷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治理整顿,督促企业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⑸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和治理的法规政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4、应急救援体系

4.1应急救援预案

工业园区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体系应由总体事故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组成。

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环境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洪涝、台风、暴雨、暴雪、雷电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供电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供水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

预案体系中应包括编制依据、应急原则、组织机构和职责、预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应急保障措施、宣传、培训和演练等。

4.2应急管理中心

园区应整合园区及区内企业应急资源,成立应急管理中心,由该部门行使应急协调指挥权。应急管理中心是产业园区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唯一中枢;管委会将所有的指挥权归于应急管理中心,应急管理中心在处置紧急事件时,有权调动产业园区内的任何部门;采取一级接警、一级处警,即协调指挥中心统一接警、统一处警;简单事件由专业组处理,出现重大事件时,由指挥长协调各专业联动处警;应急指挥中心同时也是应急资源的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相关的应急指挥资源。

应急管理中心应设固定电话,24小时值守。

应急管理中心应建立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空间信息数据库、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预案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救援队伍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专家库、法规库、案例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应急演练数据库、应急统计分析数据库、隐患治理数据库、行政管理数据库、文档库等。

4.3应急救援疏散

园区内应分解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规划设置应急救援特别通道、应急疏散通道,以保证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安全、快捷、及时。

4.4应急避难场所

一般或较大事故(事故危害范围在厂区内)避难场所由企业根据自身危险特点内部自建,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生命,等待应急救援力量。园区企业内部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可结合企业内的中央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等安全等级高的建筑物进行规划布点。

重大事故避难场所(事故危害范围超出厂区)是企业外部的紧急避难场所,规划中未考虑设置园区内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议充分利用园区内的公园绿地、停车场和街头广场,在这些场地设立明确醒目的标志,便于灾时的紧急疏散避难。

特大事故避难场所(事故危害范围超出园区)是设置在园区外的紧急避难场所,需园区管委会与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设置园区外避难场所,此场所应在四周不同方位,以应对事故发生时避难场所处于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的要求。

4.5医疗救助

园区建议设专门医疗机构,重点是职业中毒、重大事故创伤的救治。并与当地医院定合同接纳伤员,对重大的紧急情况处理需要后备的医院,并且医院应有相关事故的处理能力。园区医疗机构应储备适当数量和品种的应急救治设备、药品、器械等。

4.6消防

工业园区应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2011】118号)和《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GA621-2006)建立消防站,并合理装备消防站的用地面积、建筑标准及人员、消防车辆、抢险救援和个人防护装备等配置,应当适应各企业扑救火灾和处置灾害事故的需要。

产业园区内各企业应设置消防水池,其容积应满足大于最大消防用水量减去灭火时间内可补充水量。

4.7事故应急池

工业园区应建立防止水体污染事故的三级预防控制措施:第一级要求入驻园区的企业在涉及有毒有害储存、装置区的周边设置围堰;第二级要求各厂区设置足够容量的事故水池,用以收集受到污染的雨水和事故消防水;第三级在园区新建污水处理厂设置事故水池。

4.8应急物资保障

安全管理各部门、园区各企业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有关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⑴优化资源配置及布局,提高资源数量及质量,逐步形成以区级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枢纽,以企业等社会应急物资保障系统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⑵加强应急物资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及搭建调配方案。采用多种方式,保持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如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实物、随时掌握企业储备动态、保持有关生产和技术能力,与其他毗邻地区建立物资调剂供给渠道等。

⑶建立重要救灾物资基本储备系统,园区建立购置或租用大型专用应急设备,主要是涉及应急救援中使用的大型运输设备,生物、化学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消除等特种大型设备,以及备用通信网络设施、GPS车辆监控调度管理系统等。

4.9资金投入保障

园区应当根据应急救助工作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为应急救助提供经费保障。财政、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应急救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探索火灾、爆炸、洪水等突发公共事件保险制度,提高灾后经济补偿能力,降低公众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形成国家财政、保险公司、投保人之间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设立突发事件应急专项储备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管和使用,以及时应对事故单位无力解决或责任单位不明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时补贴受灾单位和个人。

5、结束语

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工作,安全工作任重道远。笔者通过参与工业园区安全管理的现场检查工作,对工业园区安全管理的几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以期对工业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第8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旧建筑物;地下车库;人防工程;抗震救灾;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7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本上是在新建建筑物时同时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我们研发的项目是在已有的旧建筑物下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用于地下车库的修建、人防工程的建设、抗震加固等。 发展趋势:①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自然延伸的简单利用。②因地铁建设地下空间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拓宽。③在旧城再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区域向促进地面实行步行街。⑤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现有工作基础:80年代前,以战备为目的人防工程;80年代中期,综合开发;80年代中期,综合开发。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与建筑物结合的地下空间;与道路结合的地下空间;与广场结合的地下空间;复合型的地下空间。 通过建模分析地基承载力,通过施工图来分析建筑物的荷载分布,计算横梁与地基、地下连续墙或板桩墙连成一体的支撑建筑物应承受的荷载;,快速地在旧建筑物下建造出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对旧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而且建造成本较低,可大大缓解目前停车难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指标:

1)建筑物结构变动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2)建筑物的荷载分布及结构替换时的相互影响,3)计算横梁与地基、地下连续墙连成一体的支撑建筑物应承受的荷载,4)板桩墙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5)横梁的间距和排距。 创新点:

a、自主开发了地下支撑对建筑物的支撑力的分析模型,通过受力分析,实现支撑参数的快速选择 b、设计了一套建筑物的地下开挖时对建筑物的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支撑和建筑物的稳定。确保地下车库实施的可靠性。 技术难点、重点:

1)建筑物结构变动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2)建筑物的荷载分布及结构替换时的相互影响,3)计算横梁与地基、地下连续墙连成一体的支撑建筑物应承受的荷载,4)板桩墙与建筑物的水平距离,5)横梁的间距和排距。

三、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前期施工测量②钻孔灌注桩和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浇筑内支撑③汽车梯井筒(临时施工竖井)开挖④建筑物投影内部土体开挖(采用CRD工法预留核心土的方式进行开挖)⑤建筑结构加固与置换⑥地下车库扩挖部分采用明挖基坑的方式进行⑦地下室砼结构施工(1)围护桩(钻孔灌注桩)施工:关键工序: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开孔成孔孔深验收一次清孔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桩位移位、拔护筒开挖验收(2)围护桩(高压旋喷桩)施工:关键工序:测量定位钻机就位钻进造孔终孔检查高喷台车就位下管喷射 浆液喷射旋摆提升成桩移机至下一孔位(3) 土方开挖:工作竖井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高压旋喷桩支护结构,并设置钢筋混凝土角撑。基坑土方开挖主要采用人工挖土,土方垂直运输前期采用履带抓斗、后期采用卷扬机等垂直运输设备。 (4)建筑物内部土体开挖、结构补强与置换 采用CRD工法超前注浆固结预留核心土的方式对地下增层部分的土体进行开挖。 在开挖轮廓线外2米范围内的地层采用MC系列注浆材料-水玻璃双液浆进行超前预加固(采用WSS与TSS注浆工艺相结合),核心土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超前预加固完成后,进行暗挖施工。

四、项目技术实现依据

关键技术实现的依据

完善的研发与技术团队,公司拥有自己的设计人员、研发人员、检测人员、项目实施人员。公司拥有62人的研发队伍,技术研发带头人吴世明教授,公司技术总监,原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浙江大学副校长,是本领域中的技术权威。 一流的研发与施工设备,其中超薄型液压扁形千斤顶处于国内领先1.紧凑扁平设计使用于其他液压千斤顶不适用的场合2.活塞镀硬铬,防止刮伤和腐蚀3.高温烤漆,表面耐腐蚀及撞击4.防尘圈设计减少污染,延长使用寿命5.单作用设计,弹簧回缩 确保关键技术实现的专利技术,共有2个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专利和两个软件著作。 确保关键技术实施的资金,技术标准、规范 确保关键技术实施的成熟技术工艺、施工方法。 确保关键技术实现的监测方案:监测项目包括1)土体深层位移监测2)地下水位监测,坑内外 3)支撑轴力监测4)立柱桩沉降监测5)地表沉降监测6)地下管线监测 7)力 监测8)位移监测 9)应变监测 10)加速度监测 11)裂缝 监测 12)边墙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监测 制订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本工程施工事故应急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确保关键技术的实现。

项目技术实现主要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项目实施为在旧建筑物下开挖地下室,属国内首创,可参照的相关工程经验较少。施工时坚持“预加固、分部开挖、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及时补强”,对建筑投影面内部土体进行开挖时可采用预留核心土方式,确保上部建筑结构安全。 施工干扰系数大。自来水、煤气、电力、电信等地下管线和设施较多,施工前必须首先完成施工场地范围内管线测量工作,并与各管线单位密切配合,作好各种管线迁移和保护工作,为主体施工尽早顺利开工创造条件。市区运输限制,对砼施工带来较大影响,需采取有效养护措施,确保砼施工质量。 面临风险: 1)土体深层位移2)地下水位,坑内外 3)支撑轴力4)立柱桩沉降5)地表沉降6)地下管线 7)力 8)位移 9)应变 10)加速度 11)裂缝12)边墙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13)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14)地下室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15)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应对措施:对上述情况进行监测: 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①初始值:地下室工程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地下室开挖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目的初始值。②围护结构顶部垂直位移及上部建筑结构沉降观测: 观测仪器采用水准仪+测微器及铟瓦水准标尺。③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1.0mm。④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位观测井用水位计观测。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不大于10mm。 ⑤坡体深层水平位移:在坡顶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观测前测定管顶水平位移,然后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观测点精度不低于1mm。2)观测要求:同一项目每次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③固定观测人员。 此外,设置监控报警,编制应急预案。

六、项目拟执行的质量标准类型、质量标准名称

第9篇:人防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1.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1;2.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识别传感器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检查表以及工程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传感器生产线可能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激光、高温、活性炭粉尘、炭黑粉尘、其他粉尘、矽尘、乙醇、二甲苯、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钙、氮气、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苯基丁基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烯醇缩丁醛、松油醇、3-羟基-2,2,4-三甲基戊基异丁酸、丁醛、丁烯醛、丁醇、硝酸铝,球磨、流延切割、测试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论传感器生产线选址合理,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置、建筑卫生学等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要求,拟采取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

[

关键词 ]传感器生产线;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0(a)-0039-03

目前国内使用的某传感器主要依赖进口,为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拟投资建设某传感器生产线项目。通过识别、分析传感器生产线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从职业病防治角度为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某传感器生产线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危害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1.2方法

根据拟建某传感器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主要采用现场调查、检查表以及工程分析法进行评价。

2结果

2.1平面布局

传感器生产线不新建厂房,利用企业原有1-1号厂房东侧的840m2厂房面积和水、电、压缩空气等公辅设施,对厂房进行必要维修和改造。厂房中间1.5m的安全通道相隔,通道的东侧和西侧各有1个安全出口。安全通道北侧从东到西依次是:炉窑室、测试室、气体台架室、特气间、分析实验室、球磨室、层压室、浆料准备室和空调机房;安全通道南侧从东到西依次是装配区域和丝网及流延室,流延室的南侧是精密空调机组。

2.2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主要为敏感元件的制备、产品总装和性能测三大类,其中敏感元件的制备分四个步骤,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主要原辅材料见表1。日生产外形尺寸Φ22mm×84mm传感器800只。

2.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原辅材料化学成分和物料状态,识别分析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表2。

2.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

从毒物急性吸入(LC50)、急性经口(LD50)、急性经皮(LD50)、刺激与腐蚀性、致敏性、生殖毒性、致癌性、实际危害后果与预后、扩散性(常温或工业使用时状态)、蓄积性(或生物半减期)等方面查阅文献资料数据,确定危害分值、权重系统,测算毒物危害指数(),职业性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见表3。

2.5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2.5.1防尘毒措施设备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高,正常工况作业时人员直接接触有害因素机会较少。流延及丝网环节在洁净厂房生产,浆料准备在抽风量为1400m3/h的通风厨内操作,球磨机球磨原料时为湿式作业,设备密闭,设置球磨机抽风外罩,切割机、流延机、切割机、排胶机机、冲孔丝机和印印刷机密闭机运行以及设置抽风装置,丝印后的陶瓷板在通风厨内清洗,产品测试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2.5.2防噪声措施生产设备选用低噪声、小振动的机械动力设备,噪声指标参数设置为低于70~75dB(A);球磨机设置防护外罩降低运行时噪声强度,采取减震安装,工人巡检运行。

2.5.3防高温和激光措施烧结炉隔热全密闭运行,设置超温报警、超温保护功能,自动中断超温限制系统;激光打标机自带激光防护罩,裸露激光少;主要生产区生产环境温度采取中央空调控制在18~25℃。

2.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沿用企业已制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配发标准,相关维护、保养、更换规章,同时根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性质为工人配备工作服、工作鞋、防噪耳塞、防毒口罩、线手套、橡胶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7职业卫生管理

企业设置有职业卫生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全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配置有公司共有职业卫生专职管理员1人,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职业卫生管理办法》、《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和《应急管理制度》以及各部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其中《职业卫生管理办法》中含有了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培训制度、职业健康体检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2.8应急救援

沿用企业已有应急救援体系,在企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下,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分别编制有不同子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其中《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适用于拟建项目;同时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结合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综合判定在生产运营期二甲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氨、高温烫伤等因素可能造成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拟在现场建冲洗淋雨、防毒救援设备储放设施。

3讨论

传感器生产线选址合理,总体布局、生产工艺与设备布置、建筑卫生学等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要求。通过对传感器生产线系统工程分析后,认为传感器生产线日常生产可能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激光、高温、活性炭粉尘、炭黑粉尘、其他粉尘、矽尘、乙醇、二甲苯、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钙、氮气、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苯基丁基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烯醇缩丁醛、松油醇、3-羟基-2,2,4-三甲基戊基异丁酸、丁醛、丁烯醛、丁醇、硝酸铝。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球磨、流延切割、测试点位;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拟建项目生产工艺中综合判定拟建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项目。

传感器生产线属于科研性建设项目,目前未找到与其相似的类别生产线,仅采用现场调查、检查表以及工程分析法进行评估,因此在初步设施、建设施工过程落实好防尘毒、防噪声、防高温、防激光的工程技术措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针对关键控制点位进一步完善几点。①对洁净间应严格执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标准中的规定,其空调和洁净区,送风系统应设有足够的新风量,确保洁净间室内每人补充新风量≥40m3/h;②对职业危害程度分级为中高危害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二甲苯厂使用场所合理平面布局、科学利用自然和人工通风换气,安装必要监测报警系统和应急设施;③根据生产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和工人暴力强度,选择专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对工人上岗前落实好不同毒物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保养等培训,确保能正确使用。④有效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各类体检,尤其是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控制好职业禁忌症工人上岗。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Z].[2011]第5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Z].[2002]第352号.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S].[2012]第73号.

[4]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2010.

[5]AQ/T8008-2013.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S].2013.

[6]AQ/T8009-20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S].2013.

[7]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2007.

[8]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