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

第1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1991年邹城市被确定为省和卫生部门生监督改革试点,此后我市不断扩大卫生监督队伍,加大食品安全及卫生的改革工作,并在2011年印发了《邹城市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程序》[1]。在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下,我市的食品安全质量大大提高,食品安全抽样合格率不断提高。但是食品经营和管理中仍存在着安全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对食品安全生产及监管过程中记录的精准而规范的档案资料,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常、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含有害物质,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且能够为人体提供应有的营养物质,保证人体的生命健康。食品健康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可持续性安全[2]。

数量安全是指食品数量能够满足当地人民需求,且价格合理,当地人民的一般收入水平能够购得满足其生活需要的基本食品。

质量安全是在满足数量安全的基础上食品能够为食用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且食品无毒、无害,食品添加剂等指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食品保质期在食用期内。

可持续性安全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对人的长远发展有利,又不损害生态平衡的食品。

二、邹城市食品安全现状

1.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是决定食品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我市食品安全问题在1991年后才开始步入正轨,起步相对较晚,因此食品生产者还没有形成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3]。再者,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才能生产出来,其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而食品生产者往往相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因此,他们往往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提高食品安全,而是投机取巧,偷工减料,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2.生产经营模式落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食品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否认我国饰品经营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仍然广泛存在,相对落后。小作坊生产经营模式受到人力、资金限制,生产规模都相对较小、且很少运用机器进行生产,无组织、无纪律进行视频生产,且多由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人进行生产和经营,极大的限制了食品的质量水平。

3.食品生产源头污染严重

我市一些粮食、蔬菜、水果种植及禽类水产养殖地受到经济水平、资金水平、传统养殖(耕种)方式的影响。养殖者在喂养禽类及水产品时过量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饲料,缩短其生长期,因此我市禽类及水产品食品安全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此外,粮食、蔬菜种植者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药化肥,导致蔬菜、粮食、水果上残留着大量的农药和化学元素,严重影响着食品安全的质量。

4.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是实施效果较差,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长期以来我市的食品安全管理都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没有有力的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市场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有利的约束,因此限制了食品质量安全的进一步提高。

5.宣传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市不断的出台各类食品安全管理条例,但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却知之甚少,这主要是由于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行为规范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一方面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知识,这使他们无法生产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安全食品;另外一方面,普通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较弱,在购买食品时无法对食品得安全性做出准确判断,在发现食品存在安全质量问题时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消费者的这种行为方式极大的纵容了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三、邹城市食品安全规范化档案管理的路径

1.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做好一项工作的前提,首先就是要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从而切实有效的推进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提升档案管理的严谨性固然重要,然而注重提升时效性更为重要,这是时展的趋势也是发展必然要求。从档案的原始录入到之后的存档,以及后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每一步都要建立严格而有序的工作流程。明确档案管理各个阶段工作的规范性,前期,资料的采集和录入都要求特别的认真,细致而全面;随之到归档与立卷环节,以科学、高效为前提,加强对保管的重视度和其安全性的提升。在规章制度中必须明确责任分配,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更好的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目标。

2.统一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归档目录。

监察部门要明确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归档主要的内容,在统一归档内容的前提下,可鼓励各地寻求创新的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政务档案管理经验,使用相对应的档案管理方法。严格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九条归定,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次数。档案目录应至少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食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企业执行标准复印件、监管部门检查企业记录、季度监督抽检结果记录、风险监测结果记录、投诉举报记录、违法违纪等文字记录材料等。通过归定必备存档资料,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逐步实现档案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可以更加便捷和高效地实现档案管理,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对传统档案管理理念进行改进,让其以与社会发展节奏保持一致,紧随时代步伐,早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首先,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善于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功能,提升档案工作的利用率。同时也要根据发展需求加大软件开发力度,比如有条件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与计算机软件公司联合开发档案管理软件,更好的实现对企业的动态管理,通过云计算等方式,现场记录企业生产情况,进而直接上传至档案后台,真实有效的提高档案的规范化与信息化水平。通过这种对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建设,促使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减少违规操作,继而增强我国档案管理的竞争力。

第2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一、组织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来文精神,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详细规定了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消毒,人员防护要求,职业暴露处理及传染病报告等方面的程序文件,日常工作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并按照规定做好相关记录。对涉及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生物安全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

二、审批备案

我县有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妇计中心检验科、疾控中心检验科、疾控中心鼠疫强毒室、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共5个二级实验室,其中三个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和鼠疫强毒室已备案,包虫病防控实验室因刚建成不久,下一步准备办理备案登记。

三、监督检查

由卫生健康执法大队不定期到各医疗机构开展督查,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的个人防护、管理要求、事故处理、感染性废物处理、生物安全柜的性能、分类、选择和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等事项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

四、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

1、我县目前共有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人员10名,5名操作人员均接受州上的生物安全培训,取得二级生物安全合格证。6名经过传染病及检验培训(其中3名人员获得艾滋病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及培训资格证)。各单位制定每年学习计划,组织学习考核,同时每年一次对生物安全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护体检。

2、我县医疗机构的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等实验室的一起设备均正常运转,每年一次定期维护。微生物检测室为2020年6月刚改造完成,还未正式使用,其中尿液分析仪、凝血功能检测仪、生化分析仪已全更换为全自动检测仪器。检验科已配备二级生物防护用品,检验科工作人员每日作好二级防护上岗,大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操作人员具有培训上岗证,仪器的使用维护有详细的记录,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安全保障

1、各单位制定了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溢出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停电停水防火应急措施、标本溢洒处理流程等相关预案,并定期培训学习考核。

2、实验室人员具有一定的应急事件的处置技能,实验室有意外事故处置的物质储备,配备了实验室活动所需的防护用品,实验室内安装了洗眼设施及紧急喷淋装置。

3、各类大型仪器都有操作规程。每位职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灭火器的使用及发生火情时的正确处理。目前尚未发生意外事故。

4、实验室废弃物按照感染性、化学性、损伤性、病理性等,进行分类存放。包装物、容器符合标准,警示物醒目,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严格区分。定期对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废弃物按照产生科室分类打包后,送暂存点暂存。暂存点有专用的容器分类处理和收纳废弃物,然后进行焚烧处理。

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1、部分单位实验室建立了各项应急预案,但缺少相关的演练,下一步将建立应急演练计划,对各项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第3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实验室的建设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好坏,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把实验室建设成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教学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在新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和实践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的规律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农村实验室的安全现状及问题

1.实验教师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应急处理能力差,部分实验教师业务素质不高,未按规定处理“三废”等方面,给实验室的安全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

2.实验室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落后。消防设备配备不足,且有的过了使用期。因环保设施不完善而给实验室的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3.化学实验室的未安装通风排气系统,往往整个楼内弥漫着浓重的气味,有毒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必将影响楼内工作和学习的师生的身体健康。

4.实验室用房紧张,有的实验装备室、办公室和仪器室没有分开,需要分开存放的危险物品,也不能完全做到分开存放;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室还在危险的环境中运行。

二、农村中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讨

1.健全实验室的各项安全制度

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包括:设备安全用电的要求,实验室防火防盗的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案及急救措施等。要求各类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必须上墙,把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制作成宣传板悬挂在各实验室。要求进入实验室的每一个学生和实验人员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

2.搞好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验室最基本的条件,对于保障实验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至关重要。在房屋完好、结构合理、面积与空间满足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的情况下,其它方面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配电系统、供水系统、照明系统等符合实验室使用要求;②防盗设施和报警系统安全有效;③消防器材满足要求,放置位置合理,使用方便;④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室要安装通风设施。

3.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制度实施。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的工作,应该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考核制度。实验员对所管理的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全面负责,教务处分管实验室的主任检查督促工作。实验员为第一责任人,分管主任为直接领导责任人。在实际工作中强化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分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每学期检查两次,每次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每次安全检查认真做好记录,参加检查人员签字并存档。安全工作的考核是为了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保障各项安全制度的实施,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

4.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学校应把安全培训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实验教师要备好第一课,上好第一课即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课,实验教师就应该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对要进入实验室实验的学生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教育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上至国家的安全法规,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实验室的有关安全制度、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流程,熟悉灭火器、急救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药物等均可是安全教育的内容。在教育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保护环境。

5.加强实验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建立一支思想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安全实验教师队伍。这是创造安全、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应通过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器材使用、基本技能训练等,尽快提高实验教师业务素质。完善实验师资队伍的管理结构,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技术化管理能力,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培训方案,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

6.制定实验室应急预案

为了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实验室应急预案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必不可少。实验室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制定“实验室应急预案”,要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实验进行之前。应急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危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比如针对触电事故的急救,针对创伤,烧伤,烫伤,等预防和处理。有毒气体、化学灼伤等一般化学品事故处理等等。

制定出安全急救措施,对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实验员教学急救训练,以便在学生或教师不小心受伤或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进行合理的急救处理。此外,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用以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之,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关系到教学能否正常开展、实验课程能否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要常抓不懈、不断完善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实验室安全方面的细节工作,才能为全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琦. 加强中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我见[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4):202.

[2] 莫剑云. 中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7):120.

[3] 李景深.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做法[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11):48.

第4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1.1对象

衢州市现有批准取得资格的32家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

1.2方法

现场实地察看,并查阅检测资料。

1.3督导标准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制定督导检查表。

1.4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分布

衢州市现有批准取得资格的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共32家,分别属疾控系统5家、医院21家、监狱戒毒系统5家和血站1家。

2.2评估结果

把实验室接收样品到出具检测报告的全部工作和管理过程分解成10项内容,逐项实施评估;另外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作专门考评。32家实验室的规范管理符合率达90%以上;计量检测仪器检定/校准、健康监护和样品库管理方面有所不足,规范管理符合率在70%~90%;检验人员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样品唯一编码和配备洗眼装置方面问题较多,规范管理符合率在60%以下。

2.3实验室盲样室间比对结果

衢州市参加实验室盲样室间比对的32家筛查实验室定性和定量均符合要求。综合上报的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情况,30家单位获得优秀,1家单位获得良好,1家获得合格。

3讨论

第5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在高校实验室中,高压气瓶配合各种仪器使用越来越常见,气瓶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特种容器,瓶内充装的气体具有压力、可燃性、氧化性、腐蚀性、化学不稳定性等特点,气瓶的管理也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就可能引发爆炸事故。表2对环境专业实验室主要使用的气瓶作了整理。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危化品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申请危化品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应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化品的安全使用,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与所有使用危化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2)有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求援器材、设备;(4)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通过上述可知,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所用危化品量较大,品种较杂,难以管理,针对于此,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工作分解到各级部门,落实到每个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全面负责,应制定实验室安全手册,以保障实验室人员和操作者的安全。我校使用危化品的二级学院必须按照规定流程申请、领用危化品,。根据学校及分院要求,结合环境工程实验室自身特点及现实情况,危化品管理作了如下规定:①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监管实验室危化品的使用,实验室内配备可临时存放危化品的铁皮柜。②定期为专职人员进行危化品管理培训。③所有危化品严格按类存放保管、发放、使用,并妥善处理剩余物品和残毒物品。④剧必须以一次实验的用量领取,且在当日进行实验前领取;做好实验记录并备案,若一次没有完全用完,应及时归还到危化品仓库,并做好称量登记。⑤使用危化品必须做好保护措施,易挥发物质应在通风厨内进行操作;使用人按规定分类使用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⑥建立台账,按不同的类别、用途、属性、编号、登记和输入计算机,方便查询危化品的使用去向。

2.三废排放物管理。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会产生“三废”(即废气、废水、废物),实验室应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排放“三废”,以免污染环境。规定如下:①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存放、监督、检查有毒、有害废液、废固的管理工作。②配备回收装置,对实验后产生的化学废液、固体肥分类收集。③实验使用后多余的、新产生的或失效(包括标签丢失、模糊)的危化品,不得乱倒乱放,应按规定存放,及时清理。

3.气瓶安全管理。环境分析实验室中测定污水中的铜、锌、铅、镉等重金属元素时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时要用乙炔、氩气,这些气体都是压缩气体,如操作不慎,有可能会引起爆炸事故,因此,气瓶安全也显得非常重要。①气体必须存放在阴凉、干净、严禁明火、远离热源的房间。②实验室需配备温湿度计,每次实验,除登记大型仪器的使用情况外还需登记实验室的温湿度情况。③气瓶分别配备标志防爆柜及报警器系统,经常检修,维护线路以及通风、防火设备等,实验结束,及时切断电源、气源、火源等,消灭火种,关闭门窗。④气瓶充装必须按照危化品申请领流程进行申购,并做好登记记录。

第6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校实验室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紧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等方面阐述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对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0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学生培养、科研的重要依托,随着近年了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资源日益开放及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和流动性增强、实验用房的限制,使得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提高实验室安全已是每个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开展安全培训的意义 

1.1 缺乏安全技能教育是造成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带来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不少的人员伤亡,分析高校安全事故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有硬件建设方面的问题,也有软件建设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在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术缺乏,应对紧急事件措施不力等方面。在具体分析每一起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后,我们都会痛心地发现:每一起事故在发生之初,若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救援措施和人员逃生方法,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可以降低到很小的程度。因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安全技能教育和培训应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1.2 安全生产技能定义安全生产技能是指人们安全完成作业的技巧和能力。它包括作业技能、熟练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的技能,以及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妥善处理的技能[1]。 

1.3 安全技能教育的必要性安全技能的训练是对从业人员所进行的安全作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实验室的安全不仅需要安全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有必要的安全实践能力。安全知识教育,只解决了“应知”的问题,而技能教育,着重解决“应会”,以达到我们通常说的“授之于渔”的要求。这种“能力”教育,可以避免和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最大可能地减少应事故带来的财产和人员损失。 

1.4 安全技能教育对象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参与者,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素质条件、是否掌握安全环保知识以及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2]。 

2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 

2.1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目的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目的:①培养注重实验室安全的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②掌握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及消防器材操作知识与技能;知道基本的实验室安全守则。③掌握发生实验事故的紧急应变措施,增强实验室事故的过程控制能力与方法。 

2.2 实验室安全技能教育的方式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分析各种因素,提出防止发生事故的“3e”原则,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3]。实验室安全技能则是“工程技术对策”的体现。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主要用头脑去理解,而技能要通过人体全部感官,并向手及其他器官发出指令,经过复杂的生物控制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听讲座、看录像、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 “现场教学”,通过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受训者个别指导,并督促、监护受训者反复进行实际操作以达到熟练的要求。同时,受训者,特别是学生必须在实验\实践中强化安全技术的学习,积累经验,避免“纸上谈兵”。 

2.2.1 加大宣传,制定、完善实验室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教育,是贯彻在学生在校教育的始终。高校可以通过各类安全的专题的讲座,报刊、图片宣传栏和专题记录片等形式,或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方法,进行高校安全知识普及。同时,根据各类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类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和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的硬件实施,制定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通过对实验室各项安全规则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张贴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形成对受训者视觉冲击,挺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必要时,还应将一些实验室常规的事故应急措施张贴在实验室相应的操作台前,有利于一旦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 

2.2.2 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上至国家的安全法律,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以及实验室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及以及反应措施。安全课程应作为生物、环境、材料医药、化学、化工、机械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各种事故的成因及正确处理方法,丰富知识,顺利开展专业实验、实践和专业研究。 

2.2.3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的预先准备,确保在有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危险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4]。 

2.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实验室常见事故有:火灾、爆炸、毒害、几点伤人及设备损坏等。在安全技能训练过程中,高校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技能培训。①各类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通过讲座普及灭火砂箱、石棉被、泡沫灭火机、四氯化碳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机、干粉灭火机和1211灭火机等消防器材的原理及使用范围,并组织受训者进行相关器材的操作及灭火训练。②熟悉实验室的环境,掌握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辐射设备、机加工设备、压力容器),有毒、易燃、有腐蚀或爆炸性危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使用。③高校各实验室可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开展较具专业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并组织受训者参与实验室各种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以提高安全意识,完善他们的安全知识架构同时,大大提升他们的安全技能。 

3结束语 

高校安全工作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笔者认为高校安全管理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惜生命,以人为本”,依法整治[5]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是高校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网(safehoo.com). 

[2]金海萍,阮俊,冯建跃.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185-197. 

第7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183-02

1 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考虑不周,造成安全隐患。

由于规划设计人员对各类实验室的功能要求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实验室的特殊要求知之其少,因此在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对设施和装备的安全要求考虑不周,工程设计上存在漏洞,包括人与机械、作业环境之间匹配不当等,造成了安全隐患。

(2)基础设施陈旧,电气线路老化,火灾隐患多。

目前,在我国高校内尚有部分实验室用房属于砖木结构,其供电线路老化而用电负荷又大量增加,私拉乱接电线的问题也相当严重,造成不少火灾隐患。此外,一些高校建筑的走廊和室内吊顶采用了泡沫塑料板等易燃材料,这些材料遇火即燃,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易使人窒息死亡。

(3)安装防护门窗,堵塞安全通道。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内贵重实验仪器设备大量增加,为防止这些设备被盗窃,不少实验室普遍加装护窗,增设全封闭的金属门,有的甚至将双向通道走廊的一头封闭,改为单向通道走廊。一旦发生意外,因通道严重受阻,逃生不畅,后果不堪设想。

(4)安全设施陈旧落后。

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消防设施配备不足,不少现有设施因陈旧而无法使用;按规定,实验室应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器具,但因资金缺乏而未配备或配备数量不足。已配备的消防设施又因维护不到位,致使其功能丧失,甚至于一些高校因供水压力不足而造成高层实验室缺乏消防用水。二是实验室用房紧张。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物品不能做到分开存放,而且一些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也不够。三是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一些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室未配备通风系统,仅用排气扇代替;一些应经过处理方能排放的废水,因设施不完善而放任自流;一些固体废物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处置,作为一般垃圾外运,对社会安全造成隐患。四是缺乏应急动力供应系统。一些实验室设备在使用时不能突然停电,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报废,但因资金缺乏而未配备应急供电系统或双环路供电系统。五是不少学校因为资金问题而没有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监控系统,无法有效地做好“四防”工作。

1.2 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

在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存在着安全工作有投入、无产出,只要现场工作人员注意就出不了大事的麻痹思想。

(2)无安全教育和培训。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是否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主要取决于实验室负责人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而没有相关的制度予以保障。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实验室人员和学生对安全防护的认知不足,凭经验,或平时养成了贪图方便、轻视、不按规定、懒惰等不良习惯,或疲劳疏忽,或遇紧急危机时处理能力不足等造成。因此,加强对实验室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1.3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建设无安全审核制度。

在实验室的建设工程设计或改造项目中,无安全功能进行审核的程序和制度,就是有也不尽完善,以至某些工程完工后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2)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责任不明。

一是部分高校缺乏全校性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专门组织机构和体系,难以建立对整个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实行全面管理的领导体制,没有落实法定代表人是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二是部分院校没有专人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没有配备专职实验室安全员,无法层层落实管理职责,安全责任不明确。三是职能部门缺少专门的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很难实现对实验室安全进行专业管理,与系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必要技术指导。

(3)制度不全,检查不力,执行不严,奖罚不明。

目前,不少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现有制度不全、执行不严、检查督促不力、奖罚不明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建章立制,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检查。例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工作人员明显不足,请临时工到实验室工作或请学生到实验室值班的情况已很普遍,使相应的安全措施没法落实。

另外,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流于形式,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也没有对实验室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部门给予鼓励或奖励。

2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其因果性、潜在性、再现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实验室安全事故总是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人们可以根据事故发生后残留的事故信息,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并从中学到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知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为此,必须要研究清楚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起因、表现形式以及危害类型,从而探讨各种消除、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

2.1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成因

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位。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常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导致的事故占了很大的比重。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却为98%。因此,尽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实验室内人、物、环境诸方面因素交错反映的结果,但是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②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失修、老化损坏;③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④恶意侵害行为(如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遭黑客攻击等);⑤监控管理不力(设备被窃、泄密等)。

2.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火灾、爆炸、毒害、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等。

(1)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忘记关电源,或在实验过程中,人离开实验室的时间较长,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②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③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④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②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中毒性事故。

中毒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品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②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③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④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4)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漏电、触电或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伤人。

(5)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而造成设备损坏。

3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事故的发生有着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素质的欠缺,安全行为的背离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安全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大力倡导安全文化,在不断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树立安全的价值观念,安全的责任意识;从“要我安全”的思想意识转变为“我懂安全、我要安全、我保安全”的思想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具备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

3.2 强化管理,把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到位。200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因为“非典”病毒管理不善而引发的4月份北京、安徽的“非典”疫情,引起了人们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震撼。经卫生部调查认定,那次“非典”疫情源于实验室内感染,是一起因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技术人员违规操作,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导致实验室污染和工作人员感染的重大责任事故。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到位是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

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长效机制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实验室安全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根据不同实验室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办法。二是要构建学校、职能处室、系部、实验中心和实验技术人员、实验者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要全方位和全员化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层抓一层,一环连一环,层层相促,环环相扣。三是要加强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力度。制度是安全保障的基础,严格执行制度才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在安全管理中要加大监督、监控、检查、整改和责任追究的力度;在执行层面上要运作规范,依法按章办事,工作落实到点到位。四是要尽快制定实验室安全运行、安全条件以及安全操作的标准化文件,同时制定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

3.3 加大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人,实现本质安全化

实验室的安全防护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条件。一些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安全设施的欠缺或仪器设备运行状态不良所造成的。因此,增加实验室安全投入,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将实验室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实现本质安全化

第8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关重要。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不少的伤亡事故。笔者针对高校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提出了以“以人为本、预防在先”为核心的的安全思想,制定了改进和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1前言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必备场所。在理工科高等院校设置的众多实验室内,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有的实验要在高温度、高压力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下或条件下进行,有的实验会排放有毒物质,与此同时,高校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存放在实验室。上述情况表明,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复杂性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实验室的使用、人员流动和内部的管理都产生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实验室里的事故也不断发生,例如:近年来常发生的就有火灾事故、中毒事故、伤人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等。这些事故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不少的人员伤亡。笔者认为,认真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的新情况,深入剖析其事故形成的原因,研究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和十分紧迫的。

2高校实验室事故的类型及形式

2.1事故的类型

从大安全系统的角度分析,高校实验室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6种类型:①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②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失修、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③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④因心理失常者的恶作剧而引发的侵害事故(如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遭黑客攻击等);⑤因犯罪分子的行为而引发的设备被盗事故;⑥因敌对分子的阴谋而引发的破坏事故和失密事故。

2.2事故的表现形式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研究的事故主要是人为责任事故、设备设施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高校实验室里,这些事故表现为:火灾、爆炸、毒害、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等。

2.2.1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②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③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④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2.2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②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2.2.3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例如:南京某大学一工作人员盛夏时误将冰箱中的含苯胺的中间产品当酸梅汤喝了,引起中毒,原因就是因为该冰箱中曾存放过供工作人员饮用的酸梅汤);②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③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④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2.2.4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2.2.5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例如:不久前在湖南某高校两次发生的约20根汞电管报废事故(损失约1.5万元),就是因为突然停电而造成的。

3高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状况需要改进,目前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3.1硬件方面

3.1.1设施陈旧、线路老化、防火能力低、火灾隐患多在我国高校内尚有一大批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砖木结构房屋设施,而这些房屋设施多采用木质材料,加之供电线路老化而用电负荷大量增加,私拉乱接线路严重,造成不少火灾隐患。不少高校的一些旧建筑的走廓和室内吊顶多采用易燃的泡沫塑料板,此种材料遇火即燃,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易使人窒息死亡。

3.1.2乱设防护门窗、堵塞安全通道

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盗窃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计算机、投影仪及精密仪器等的盗窃更是防不胜防。为防止这些设备被盗或失窃案件的发生而被学校追究责任,实验室、计算机房普遍加装钢筋护窗,增设全封闭的金属门,有的甚至将双向通道走廊封闭一头,改为单向通道走廊,致使交通严重受阻;一旦发生意外,没有逃生通道,后果不堪设想。

3.1.3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落后

高校对安全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

(1)消防设施不仅配备不足,而且现有设施中不少因陈旧而不能使用。许多实验室按规定应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器具,因资金缺乏未配备。已配备的又因资金不够而缺少维护,致使其功能丧失;一些高校因供水压力不足而造成一些处于高层的实验室无水消防。

(2)实验室用房紧张。一些危房仍在使用,一些简陋房内仍存有贵重设备,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物品还不能完全做到分开存放,一些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不够。

(3)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一些会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室未配备通风系统,仅用排气扇代之,一些应进行处理方能排放的废水,因设施不完善而只好放任自流。

(4)缺乏应急动力供应系统。一些实验室设备使用中不能突然停电,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报废,但因资金缺乏而未设置应急供电系统,更无法进行技术改造。

3.2软件方面

3.2.1安全观念不强、安全意识不深

在高校无论是领导层还是基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存在着安全工作是有投人没产出的糊涂观念和安全工作只要现场工作人员注意了就出不了大事的麻痹意识。

3.2.2安全管理体制不顺、安全责任不明

高校实验室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一般是由分管学校后勤工作的院校长分管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工作,职能部门是学校保卫处。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①没有落实法定代表人是单位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难以建立对整个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全面管理的领导体制;②学校保卫处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没有配备专职实验室安全员,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往往成了校园治安管理,很难实现对实验室安全进行专业管理;③没有落实学校内务单位,特别是各实验室习作人员工对本单位安全的全面负责的安全职责。

3.2.3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检查不力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也存在一个现有制度检查督促不力、执行落实不细的问题。例如:随着学校对外开放,实验室对外开展业务逐步增多,外来人员到高校实验室工作情况很多,但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又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工作人员明显不够,请临时工到实验室工作,请学生到实验室值班的情况已很普遍,但相应的安全措施也没有落实。这些都给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留下了不少隐患。

4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针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特征和管理现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要突出“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着重在校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全员安全观念,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着力安全基础性工作,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4.1营造校园安全文化、增强全员安全观念

实践证明,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增强全员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校园安全文化不仅让教师接受安全教育以更好地教育学生,也让学生在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中接受安全教育和熏陶,以提高安全素质。营造校园安全文化,从内容上要以在师生员工中建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行为为中心,让“事事要求安全、人人需要安全”的安全理念、“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规程、必须遵守”的安全准则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营造校园安全文化从实施上要以突出全员安全教育为重点,上至书记校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接受安全教育。不仅要有定期教育更要有经常教育,特别要加强对新员工、新学生的安全教育,新实验室投入运行前和新实验项目开始前的安全教育。

4.2健全安全体制、明确安全职责

首先,要按着公安部颁发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和高校安全实际状况,成立以法定代表人为首的、分管实验室工作的副校长和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副校长以及机关职能处室和校内各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学校安全委员会,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其次,高校要建立以法定代表人(校长、院长)对全校安全全面负责,各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全面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安全全面负责这样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连锁互保安全责任制。第三,要在高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员(规模大的高校可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科),专职负责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和检查督促工作。

4.3着力安全基础性工作、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

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在于做好各实验室的基础性工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是要大力加强安全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安全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可以借鉴ISO质量保证体系模式,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1)实验室安全运行组织管理标准化。主要是要制订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

(2)实验室安全条件标准化。主要是保证实验室房屋及水、电、汽等管线设施规范、完善,实验室设备及各种附件完好,实验室现场布置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实验室安全标志齐全、醒目直观,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与报警装置齐全可靠,安全事故抢救设施齐全、性能良好,并要依此制订相应的各项标准,以作建设和检查的依据。

(3)实验室安全操作标准化。主要针对各实验室的每个实验制订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实现标准化操作。

5结束语

(1)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并存有大量贵重设备、易燃、易爆、毒害性物质和成果资料,其安全至关重要。

(2)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现在仍存有不少隐患,其原因既有硬件投入不足也有软件运行欠佳。

(3)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着重在营造校园安全文化,突出全员安全教育,健全安全体制,明确安全职责,着力安全基础性工作,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版权所有

参考文献

1王登文等.谈企业基层安全管理标准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7(6):49—52

2顾明文.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3):118~119

第9篇: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61-02

本校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门实验课实验的场所,而这三门课又是本校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学校培养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故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管理也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

一、加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一下特点:

1.自从1998年高考扩招以来,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例如本校药学专业从2002年的2个班级(60人为一个班)已扩大到现在的6个班级,而实验室还是原来的那么几间,增加得非常有限。

2.化学实验课一般均是大一新生刚进学校首先接触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这些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也招一些省外的学生,生源基础有一定的差异,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难。

3.化学实验室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日常运行的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加上实验试剂品种繁多,很多危险化学品有毒、高污染,有的试剂甚至有致癌的危险,因此给实验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基于学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和现状,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化学实验室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化学实验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措施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教育厅和学校有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及时制定化学实验室管理规定,主要包括精密仪器室使用规程,天平室使用规程、综合实验室使用规程以及使用有毒、高污染和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使用规范等。

规范化学实验室工作和建立可行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师生的实验积极性,使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依法按章进行化学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化学实验室良性高效运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落实责任体制。建立以校、部、化学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工作分解到各级部门,专人落实,专人负责,有各级领导监督,有使用记录,并有应急预案。

2.深化专项管理。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具有腐蚀性、有毒、致癌等危险品,对危险品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即从购买、使用、回收处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要专人管理,本校的基础医学部的领导安全意识较强,定期进行检查,每个学期还进行实验室安全隐患应急处理的演练,指导管理人员不断地完善危险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等。

(二)科学组织化学实验、优化实验安排

本校共有四间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室2、化学实验室3、化学实验室4),前2间实验室主要安排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后2间主要安排分析化学实验,精密实验室三间(包含一个分析天平及电子天平室一个、分光度计一个及各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各型号的酸度计以及旋光仪、折光仪等仪器室一个),综合实验室(主要是教师科研工作)一间,实验准备室兼试剂存放室一间,化学危险品存放室一间。每个学期每个实验室基本要进行药学专业、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二十多个小班(30人为一个班),各专业开出的实验内容、实验课时数、实验节数、试验进度均不一致,故化学实验室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协调好任课教师、实验班次、实验进度等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三)加强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1.精密仪器室的日常管理:化学实验室涉及的仪器设备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折光仪、旋光仪等,这些仪器使用率高,实验管理人员要定时经常性的做检查工作,万一发现有异常情况等问题要及时的规范处理,及时保养、及时维修保证各仪器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带教老师在实验前要进行预试验,是保证上好实验课的前提。

2.一些平时经常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例如试管、烧杯、量筒、三角漏斗、三角烧瓶、酒精灯、容量瓶、滴定管、滴管、试剂瓶、移液管、比色管、刻度吸量管、熔点测定管、蒸馏瓶、各蒸馏管等,这些玻璃仪器又多又杂,每个实验抽屉里都要配备好,要求学生第一次实验前全部配备好,有破损的及时调换,平时学生实验课时要密切注意动静,一发生破损的情况及时登记并作适当的赔偿等。

(四)实验准备工作的日常管理

我校化学实验室有化学实验技术员一名,负责三门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日常各实验室的管理等工作,虽然有临时的几位勤工俭学的学生做一些零碎的准备工作,但因为做实验的班级多,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两个学期的实验都有安排,故教师的预实验工作一定要自己亲自来完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试剂是否失效、试剂的配制是否合理等,对学生实验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1.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实施绿色化学的有效的教学形式。根本目的是要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前很少进行处理,学生也没有环保意识,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废渣直接倒入簸箕,这些三废有的有毒、有害等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致癌物等,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就会污染周边的水质、土壤,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对实验教学的力度的加大,学生实验的次数成倍增加,如不及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2.正确处理三废,培养环保意识?摇因为酸和碱在化学实验中使用一直较频繁,用量又相对的较大,鉴于这种情况,让实验管理人员专门准备回收瓶,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分别倒入回收瓶,实验员再集中进行处理,一般用中和法法使其PH值达到接近中性为止,后再进行排放到下水道。而对待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无毒的气体,就采取直接通过通风设施排放,对于有毒害的气体,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对于碱性的气体(如氨)可用回收的废酸进行吸收中和处理,对于酸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同样可用回收的废碱进行中和吸收处理,即一切按照回收废液的化学性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3.积极推广微型实验。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尽量用最少的试剂,即使用常规化学试剂的十分之一的用量或更少来做得实验方法,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的微型化。尽可能用小剂量的化学试剂是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不仅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为学校省下了不少的开销,当然前提是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4.实现实验过程污染物的零排放?摇在化学实验中,对部分实验综合起来,从实验技术、方法、仪器的使用进行重新的设计,将三门化学中有关的2个或2个以上的实验进行组合,让前面的实验的产物成为后面实验或下一轮实验的原材料,这样既避免一些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还可以节约实验用的试剂和缩短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够使学生获奖所学的知识与实验的后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来指导实验,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结语

1.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医学院校实验室将不断地扩大,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会不断地加大的特点,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范,特别是对实验室危险品的规范管理,推动实验室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必然。

2.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

3.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明确化学实验室对危险品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对三废的处理要求,加强对危险品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成为学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品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5).

[2]宋彬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

[3]刘桂艳,张喜刚.实验室危险仪器设备安全规范化管理,2011,30(5).

[4]王金玲,谢劲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

[5]罗一帆,汤又文.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

[6]刘锡建,除箐利.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