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风貌设计导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

第1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资源特征,以贵港市为例,分析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格局演变,探索其景观风貌塑造的技术手段以及基本思路,并且从三大层面对景观风貌进行重塑,形成以公共开敞空间为核心的景观风貌系统控制,并对贵港市城市建设项目进行指引。

1、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资源特征

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景观和面貌、风采和神态,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性格,……总之,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最有力、最精彩的高度概括。”――《城市风貌设计》。内河港口城市是指位于内陆地区江河、湖泊等水域沿岸,拥有港口并具有水陆交通枢纽职能的城市,其景观风貌资源具有明显的特征。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在水运交通要冲(多在河口区)形成一些著名的港口城市,如番禺(今广州)、南京、明州(今宁波)、泉州等。其中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优越的城市(如广州)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成为今日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总结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资源具有如下特征:

(1)依山傍水特色鲜明

内河港口城市大多数都具有依山傍水的景观资源特色,其城市布局一般位于山和水之间的平原地区,形成山、水、城相融合的景观格局。

(2)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由于内河港口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合人居,容易在较早的时期形成人类聚居场所,因此其城市历史一般较为久远,文化底蕴丰厚。

(3)滨水景观资源丰富

内河港口城市承担水陆交通枢纽职能,江河或湖泊水面一般较为开阔,岸线悠长并且形态丰富,其丰富而多变的滨水景观空间为城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内河港口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以贵港为例

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格局演变具有一定规律,本文以贵港市为例进行研究。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中游,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内河第一大港。贵港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故郡,其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着悠久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渊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绿地、河流、山脉、村庄被侵占,城市环境急剧恶化,城市形象正在遭受严重破坏,尤其像贵港这样的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没有得到体现;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全面覆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世界各地的城市越来越多地受到其影响,地方性和传统特征正在逐渐弱化,各地城市景观风貌作为一种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特征正在逐渐流失,因此需要挖掘其内河港口城市的景观风貌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贵港城市发展历程为由沿郁江到太平山的逐步发展和蔓延,其景观风貌格局由“依水”逐渐向“山水结合”演变。

古代――岭南区域中心;

明清――内河商港城市;

近代――普通中心城市;

现代――西南地区内河航运枢纽城市。

2.1、城市自然生态景观格局

贵港市境内以平原台地、山丘地形为主。从港北区到桂平市直至平南县沿郁江干流为广西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河流均属西江水系。西江主支流段郁江、干流段浔江由西南至东北贯穿全市。

贵港市有着优越的自然资源,山、水、城紧密相连,其城市基本山水格局大致可概括为:背山涵水,城包山、山环城, 城含水,水绕城。

2.2、城市历史人文景观格局

贵港市历史悠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1 处(自治区级3 处,贵港市级8 处),乡镇古遗址多处,贵港人自古具有积极的实践精神,自秦汉设郡筑城以来,历经兴衰,形成以“水、田”为核心的布山文化。

2.3、城市现代人工景观格局

滨水空间作为一个城市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是体现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区域。贵港市拥有郁江、东湖、南湖、马草江、鲤鱼江等水体资源,水系自然联系紧密。

3、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

3.1技术手段与基本思路

1、技术路线

在对现状充分分析以及对相关规划判读整合的基础上,对贵港市的现状景观风貌资源从三方面进行评价(包括自然、历史、人工),提炼贵港市城市景观风貌特征,从而进行城市整体风貌特色规划,并且对重要节点、界面的风貌进行设计。

2、规划方法:

紧紧抓住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历史景观要素这三个核心,从宏观、中观两个个层面入手,重点研究六大系统和若干分区,最终落实于城市景观要素的控制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上,从而构筑了具有完整高效性的规划体系和动态开放性管理平台,对贵港市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建设尤其是公共开敞空间、建筑风格与色彩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3.2景观风貌特色重塑的三大层面

(1)三大核心: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工景观。

城市景观构成包括城市传统文化、自然山水、建筑、街道以及居住其中的人的生活,甚至包括节庆活动等多视觉、多层次、多类型。内河港口城市的城市景观侧重于城市空间环境的物态的景观元素,即三大核心景观: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工景观。

(2)三大层面:

宏观层面――城市总体景观风貌定位

从城市形态、历史文化、建设发展出发,将贵港市城市总体景观风貌特色定位概括为:“南国自然生态荷城、浔郁历史人文古城和桂东南现代活力新城”。贵港历代城市发展均与自然山水格局紧密相关,应紧紧抓住山水特色,充分利用自然的水景与山体成为城区发展得天独厚生态风貌资源。保护并延续“大城大山水” 景观风貌格局是贵港市乃至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重点。

中观层面――城市景观风貌系统控制与分区指引

通过对自然景观风貌要素、历史风貌要素和人工风貌要素的开发利用和合理建设,使城市景观风貌系统控制的内容全面反映城市景观风貌的总体定位,以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为共同目标。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分区指引主要包含对城市形态、城市肌理的研究以及对城市的整体分区研究。分区划定结合城市分区功能,并按照不同的特色特征划分城市风貌片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分区指引在总体景观风貌定位与景观风貌系统控制的基础上,根据特定地段的景观风貌特性,提出更详细的指引与导则

微观层面――近期重点地区建设导引

围绕“如何在短期内凸现贵港城市风貌特色”,重点加强对中心城区、门户地带景观风貌的改善和提高,提出近期行动计划与重点风貌建设项目。

(3)六大系统:

通过对贵港现状景观要素的研究,提炼出城市开敞空间、城市建筑风格与色彩、城市眺望空间、城市道路与门户、城市夜景、城市标志物共六大系统。囊括了绿化景观、滨水景观、历史景观、活动景观、建筑景观、道路景观、门户景观、眺望景观、景观景观、夜晚景观等诸方面内容。

(4)景观分区:

分区指引的内容包括:现状特征、特色目标、分区系统控制、主要景观系统要素指引。其中主要景观系统要素指引提取构成城市物质景观的最基本、最必要、且对优化城市景观至关重要的自然、历史、人工要素进行分类编号,分别就针对该要素的六大景观系统提出详细的、符合实际、符合目标的景观建设意见和建议。

3.3以公共开敞空间为核心的景观风貌系统控制

城市景观风貌系统研究的主体对象是现代人工要素,即分布于城市各地的建筑、广场、道路、绿地等。同类景观风貌要素或不同类但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景观风貌要素的集合组成系统。系统控制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掘与利用各要素集合的共性和内在联系,从城市整体角度对景观风貌要素各集合做出布局安排、提出建设要求,整体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形象。内河港口城市景观风貌系统控制的核心是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控制,主要包括绿色开敞空间、蓝色开敞空间以及灰色开敞空间。

4、结语

第2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字:苏州 文化 街景 整治 导则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Key Words:SuzhouCultureStreetscapeRemediationGuideline

1、前言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刘易斯•芒福德

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渊源等因素的不同,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质,呈现出不同的城市特色。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浪潮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高楼林立成为了象征城市进步的主要标杆。在这样近乎盲目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历史的遗弃和文化的忽视,直接导致城市失去个性,造就了一座座缺失特色、毫无差别、麻木而又机械的城市。在这样缺乏文化特质的城市里,人们没有归属感,城市没有亲和力,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与在其他城市生活毫无差别。如此,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就没有信心,城市也不能更好的集聚人气,吸引财富,长此以往城市便无法更加持久有效的健康发展。

苏州,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千百年来闻名中外的江南水乡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古典园林名扬天下。水乡古镇以及遍布于老城区各处的古典园林是苏州旅游的重要景点,除此之外,苏州古城区的街巷及河道近年来也快速发展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苏州街道成为大家耳熟能详极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如平江路,桃花坞大街,十全街等,其中很多街道位于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保护及文化价值以及对于苏州古城区的历史文化影响极其重要。这些建筑、园林、街巷等等,无一不承载着这座古城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这一切的保护和传承,都紧密关系着苏州古城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苏州古城区风貌最直观的展现窗口是这些贯穿于古城区的大大小小的街道,这些街道或车行或步行,是人们前往各个目的地的途径,也同时成为游人或市民通过的风景线。来到苏州的游客,最先体会到的苏州特色,便是途经这些街道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由此可见,最为直观的城市名片――街道景观,对于苏州这样蕴含传统风貌的城市极为重要,我们理应重视城市街景的历史文脉传承和特色保持,以及在当前城市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如何完好的将现代与传统结合,完善和更新城市面貌。

本文以苏州市老城区街景整治导则为例,探讨在城市街景整治中融入城市的文化内涵,协调传统与现代元素,维系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质,保护历史与城市发展并行,综合整治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长久保持城市特色、塑造城市个性魅力的目的。

2、城市街景

2.1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各种物质形体环境构成的(包括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通过人的感知后获得的视觉形象。在城市物质形体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与特定的文化活动也同样归属于城市景观的范畴,因此,城市景观具有物质和精神文化双重属性。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影响着该地的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从而使得人们创造的城市文化环境也不同,导致城市景观的外在表现也都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城市景观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城市的实体与空间处理,城市的整体轮廓线,城市与自然因素的结合等等。从城市尺度的大规模区块,到小尺度的小品雕塑等,都属于城市景观的范畴。在城市景观的客体上涉及了城市的功能,艺术形象、技术水平等,主体上则涉及了人的视觉和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

2.2 街道景观

城市是由道路、建筑、环境景观等元素组成,最能够直观向人们展示城市魅力的,除了各类特色景点之外,便是时时刻刻供人与车辆通行的街道了。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它既承担交通运输的任务,又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道路是城市的经脉,没有街道,就没有城市,它使巨大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有机体,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的有机体。同时道路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型建筑物,是一个没有封闭点和终结点的开放场所。它承载了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也熏陶了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气息。

道路两边的建筑、自然环境、开放空间、道路上及两边的绿化甚至街道小品、公共艺术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街道的景观,它们都是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外在元素,是直接影响城市风貌的重要直观因素。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中最有活力和感染力的空间形态,它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容纳了丰富的城市生活气息,它最能反映城市的人文背景,最能体现城市的特色。城市的街景犹如人的面容,特别是有着不同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传统街道,是展示城市特有风采的风景线。本文中,我们研究的“城市街道景观”概念,是一座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研究街道景观,可以说是了解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切入点。因为街道,无论是商业区、居住区还是休闲区,都是人们参与最多的公共空间,在这些空间内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的兴衰、公共艺术的演变、公共设施的更新及地形地貌的变迁。这些人为或自然的变化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记忆,展现这个城市的气质、品位和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可以说,城市的街道景观记录着城市变化的足迹。在当前大规模进行城市更新建设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交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等都在逐步地影响街道景观的建设,准确把握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与街景整治相互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指导城市更新建设,展示城市内涵、传承城市文化及保持城市特色具有深远意义。

2.3 苏州街景

苏州古城内道路很大程度上保持传统的江南水乡城市的道路格局及街道空间尺度,街道两旁的建筑基本延续了江南特有的“粉墙黛瓦”的建筑形式。由此可见,最能直观体现苏州古城风貌的重要元素之一,便是苏州古城的各式传统的街道景观。正因为街景对于整个古城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在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形体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和保护过程中,传统街道的景观设计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而街景整治则是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更新和保持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2.4 街景构成要素

城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街道两侧独特风格的建筑物、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和指示标牌、特色的绿化、有趣的小品等等,这些往往都能成为这座城市中景观的代表。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元素,直接影响街道空间的氛围,可分为:建筑、道路铺装、街道绿化、城市街道派生的场地、街道照明、景观小品及沿街广告、招牌等,城市街道景观改造就是对其构成要素的进行改造。

2.3.1 建筑

从广义上来讲,建筑涵盖了一部分景观和园林。建筑应与景观、街道相协调,以突出地域风格。沿街建筑色彩和天际线的变化,都是表达不同街道氛围的重要因素。建筑与街道的整体环境形成相互统一的有机体,构成街道的整体形象。

2.3.2 路面与铺装

路面相当于街道空间的底面,起到连接构成元素的作用。在街道的人行道上,通过铺装的材质肌理、颜色和图案的变化,来引导人流和界定空间,它是街道文化气息的重要载体。可以说,硬质铺地是街道的外衣,是美化街道、活跃空间的重要手段。

2.3.3 街道绿化

在城市街道设计中,不同规模、功能的街道,都会影响植物景观的塑造。街道绿化是一种软质景观,其外形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季节变化,展示出不同的形态,创造出一个动态的街景。在城市街道设计时,应把绿化看作城市街道的一部分来综合考虑,注重植物种植的层次感,合理配置树种,在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功能的同时,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从而提升城市的生态形象。

2.3.4 街道小品

街道小品如花坛、座椅、雕塑和喷泉等,它可以打破街道沉闷的气氛,使街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街道小品是文化、历史、宗教和民间艺术的载体。通常情况下,交通性街道的景观小品尺度较大、造型相对简单,并且数量较少,在快速行驶的途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生活性街道和商业步行街人流较多,可适当增加艺术品的展示。

2.3.5 附属设施要素

城市街道的附属设施包括建筑附属物、广告牌、店招、灯光照明及基础服务性设施等,它可以有效地营造街道环境氛围,展示街道的独特魅力。

(1)街道灯光照明:针对不同性质的街道,其灯光照明设计的侧重点也不相同。针对交通性街道,灯光设计应侧重导向性,要求简洁、醒目;针对生活性街道,灯光设计应将街道空间、建筑特点、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针对商业性街道,应侧重装饰性灯光设计,营造出商业街的夜景氛围;针对观光性质的街道,灯光设计应在符合基础照明之外,具有小氛围空间营造的特点。

(2)沿街广告牌、招牌:芦原义信提出将建筑物本来的外观形态所形成的街道立面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沿街广告牌、店招的功能是通过符号语言生动的传递商品特征、经营及销售服务方式等商业信息来招揽顾客的,是影响建筑“第二次轮廓线”的主要因素。欧洲城市的街道立面多是由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形成的,而亚洲国家多数是由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形成的。

(3)建筑附属构件:主要是包括空调、热水器、防盗窗等外挂设施。建筑附属构件随意安放在建筑外墙,与建筑外立面及街道整体风格未能协调统一,造成街道空间的“视觉污染”,因此也是影响街道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3、案例研究

纵观国内外城市的街道,如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伦敦牛津街、纽约第五大道、北京长安街、哈尔滨中央大道、浦东世纪大道等等享誉世界的著名街道景点,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3.1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之一,被法国人自豪地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总长1800 米,最宽处约120 米,它是巴黎市区绿色网络的主轴。但从 20 世纪80 年代起,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现代的建筑侵人城市中的传统区域,香榭丽舍大街的容貌受到损坏,人车关系混杂,人行道一半以上的空间被车辆占用,致使交通严重阻塞;街景出现“视觉混乱”的现象,就连建筑物本身也贴满各色广告,遮去了它原本高贵典雅的形象。巴黎市政厅改造工程于1992 年推出,取消道路两侧的停车道,建设850 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为人行道腾出大量的空间,并用浅灰色、蓝点花岗岩铺设,给人一种安静祥和之感;拓宽人行道,增种两排法国梧桐,绿树掩映;在景观长廊的基础上,重新安装公共设施,将有光泽的灰、黑色铸铁搭配,形成优雅、端庄的风格,忠实于香榭丽舍大街的传统形象。

3.2 纽约第五大道

纽约第五大道分区管制,其特定区为保持沿街百货公司及零售店铺的特色,对新建办公大楼作出以下规定:沿街地面层必须保留供零售业使用为加强橱窗的连续性,正面不得中断作为办公入口,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在85英尺以下的部分,应沿建筑红线兴建;街道东侧的建筑物应沿建筑红线兴建,以保持第五大道现有的“墙面” 景观;街道西侧的建筑物高度在85英尺以上的部分必须退缩50英尺,以保持大楼之间的适当间距;广场不得沿街布置,鼓励开发者用有顶的通廊代替广场,办公人口可设在廊内。这些严格的规定虽然对单幢建筑的设计创作带来了很多限制,但是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它使第五大道不仅保持了主要购物区的风貌,而且增添了街道的活力。

3.3 上海浦东世纪大道

法国夏氏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和拉德方斯开发公司为浦东世纪大道所作城市设计,强调轴线大道两侧界面的统一。由于大道与浦东原有的棋盘式方格网街道斜交,在大道上形成了许多异形地块和多叉路口,这既给设计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另一方面又使大道的边界具有鲜明的特征。设计者的目标是让上海的世纪大道如同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生活空间,成为整个城市象征。

3.4 哈尔滨中央大街

始建于1898年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步行街全长1450 米,现已发展成最繁华、最独特的哈尔滨商业街。在街道景观的改造处理上,非常注重对沿街空间环境、建筑细部和景观小品的设计。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利用与之相交的20 多条辅街的空间,设计成游客的休息区。丰富的建筑艺术景观区,使中央大街与人文活动有机的融为一体。中央大街的街道景观展现了它那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经历了百年的岁月,仍然绽放光彩。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城市道路街景整治,大多结合重大事件进行“城市道路美化运动”,如北京因举办奥运会进行道路环境整治,上海结合世博会开展“迎世博500天行动计划”,广州结合亚运会开展城市道路环境整治规划,这些城市的实践,都为苏州老城区道路街景整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4、苏州老城区街景现状问题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城市带来了诸多契机,但同时也引发一系列问题。苏州老城区基本完好保持了苏州传统江南水乡的城市风貌,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老城区逐渐由以居住为主导的功能向着更多元的功能转变。由旅游和借旅游契机发展起来的附属商业、服务业等功能在古城中逐步占据了更多分量,由此引入大量游客以及外来从业人员充斥着整个古城区,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流动人口引发了众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拥挤,古城面貌的破坏等等。城市的负担日益加重,古城传统风貌的损害也日渐显露。单单对古城中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的保护已经明显不足以完好保证古城区的整体风貌,因此,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亟待实施,以更好的保护老城区特色风貌。

经过现场调研,发现目前老城区内街景的现状大多存在建设标准低、道路设施设置混乱、维护不到位、街道公共空间环境欠佳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城区街景风貌的改善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系统性的提升。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建筑立面

街道两侧建筑设计、建造年代不一,建筑外观风格、色彩相差较大;建筑群体之间缺乏协调,一些重要路段建筑立面设计风格反差过大。虽然大部分建筑保持苏州传统的“粉墙黛瓦”风格,但处于商业区的建筑大多都采用了玻璃幕墙或者颇具现代风格的石材做外立面,且颜色选取也与城市整体色调反差大,而建筑高度又多为三层以上,这样就造成城市街景较杂乱,破坏了城市街景的传统风貌,同时也无法展现城市特色。

早期建筑设计中缺乏对建筑附属设施的统一考虑,空调外机乱挂,遮阳棚、防盗网样式杂乱、随意搭设,十分影响建筑的美观。还有很多建筑后期维护力度不够,许多老旧建筑外立面墙体涂料脱落,或破损较严重。

4.2 道路设施

老城区的道路红线较窄,两侧建筑密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困难,存在严重的路边停车现象;人行道铺装破碎或受到杆线、空调室外机的影响,部分道路盲道设施不健全,缺乏对残障人士的考虑;街道家具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休息设施;部分街道小品质量较低,缺乏苏州本地风貌,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环境设施布点欠合理,手法落后,没有对城市景观起到“点睛”的作用。一些市政公用设施数量偏少,且因缺乏适宜的管理和维护,道路两侧的架空电力、变电箱、电信线路也严重影响了道路景观,且存在安全隐患。

4.3 道路绿化

老城区道路绿化以行道树为主,主干道绿化树种主要为香樟、法桐、重阳木等,部分次干道和支路绿化衰败较为严重,需要补种或者整体更新。部分商业街如凤凰街树冠浓密,对沿街商铺店招有遮挡。整体来说树种、色调较为单一,仅有少数道路种植色叶树。很多街道的植物维护力度不够,多有残损、枯萎,影响城市形象。部分路段因道路狭窄,树池占据很大空间,使得本来就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

4.4 店招广告

老城区沿街商住混合建筑较多,沿街商户部分广告店招比较凌乱,影响了街道立面的整体性。一些广告牌遮挡了建筑立面,屋顶广告改变了建筑原有的天际线,对街景立面有较大的干扰。尺度过大的广告牌影响了建筑物原有的采光通风功能;部分超大尺度的广告牌对行人的安全产生威胁。店招颜色、材质、尺寸各异且繁杂,选色鲜艳,使得整条街道街景顿时变得杂乱无序,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立面形象,造成原本极具传统风貌的街道特色全无。公益广告数量相对不足,现有的部分公益广告由于后期维护不到位,破损严重,还有部分信息缺乏后期更新,信息过期严重。这些也都是影响城市特色形象展示不容忽视的问题。

5、导则引导

5.1 研究范围

本次的老城区街景整治导则涉及范围是苏州市姑苏区辖区内,东环路、南环路、西环路、北环路所围合的区域内,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不包括背街小巷,总长度120公里,共82条市管及区管道路。路面及道路两侧城市界面。

5.2 整治内容

主要对沿街建筑界面、道路设施、道路绿化、广告标识、夜景照明等城市街景环境五大系统进行整治。

5.3 技术路线

(1)总体梳理

在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确定老城区街景整治的内容、重点和策略,提出老城区街景体系总体构架,对组成街景的各环境要素进行指导。

(2)分类引导

根据老城区街景体系构架,按照不同的风貌要求和整治重点,对老城区道路进行分类引导,强化不同道路在街景总体格局中的角色与个性。

街景整治工作体系图

5.4 道路分类引导

5.4.1城市景观主轴线

干将路和人民路,纵横贯穿苏州老城区,连接苏州各个主要功能片区,已成为展示苏州风貌形象、人文历史底蕴的城市名片。在整治中,应强化中轴线功能,对于重要的文化设施和历史设施等城市节点,要有面向道路的开敞与展示。结合街道对景、出入口等关键节点设置一系列景观标志,展示苏州文脉。

这两条路沿线的建筑,主体以黑白灰系列为基本色,允许部分点缀色,展现浓重的苏州味道。绿化宜采用“园林外移”手法,运用“盆景化、精致化”的园林造景手法,提升绿化景观品质。主要路段的广告色彩以“淡、素、雅”为主,观前街区段、南门商圈段允许适当采用跳跃的色彩,保证整体色彩的协调。路面铺装鼓励采用历史故事、苏州传统图案等特色铺装。街道家具的设计应与苏州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相协调。

5.4.2传统风貌强化型道路

此类型道路尺度人性化,不少道路都是机非混行的商业街,以特色的小型商业为主;还有部分作为旅游区的主要通道,两侧功能简单,交通目的性强。街道两边建筑大多是传统坡屋顶、采用较为素雅的色彩。围墙、景观小品等环境设施也大多为传统样式。这类道路是苏州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传统风貌保护区的必经途径,整治立足于提升道路的沿街传统风貌,强化旅游设施,提升服务水准。

将苏州建筑的传统元素运用现代的手法变形,取其神似,灵活运用以营造苏州风格。利用现代材料或者本土材料表达文脉。采用清水青砖、清水红砖、石材作为立面材质的,保留原材质、原色彩;其他建筑以青黑色的坡屋顶、白墙为街道主要色调。不符合地区特色的商业可逐步引导其向旅游相关业态转移。广告店招采用有苏州特色的颜色、图案及组合方式。鼓励采用传统形式的店招店牌,同时尊重和鼓励个性化店面装修和店招店牌设计,但要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表达特色。

5.4.3滨水风光营造型道路

护城河滨水风光带、山塘-上塘河滨水景观带是苏州两条重要滨水景观带,两条滨水景观带沿线的道路定位为滨水风光营造型道路。整治、修缮河道两侧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持粉墙黛瓦的新苏式风貌;对于沿路色彩过于鲜艳、风貌与传统苏式建筑不协调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涂料墙面的可以改变涂料色彩,非涂料的墙面可以逐步采取更换外立面材质等手段。户外广告根据护城河两侧岸线特点和空间类型,可结合路灯设置,宜采用飘旗或灯笼造型,允许设置墙体广告,宜垂直墙面布置。与护城河滨水绿化带紧密融合,以通透式乔木绿化为主,提供树下休憩空间。在水岸较宽敞的地方集中设置公共活动设施。

5.4.4古城风貌协调型道路

该类型道路有宽有窄,有次干道和支路,大多为机非混行的一块板或三块板断面设计,具有良好的空间尺度。这类型道路上车行速度较慢,临时停车较多,人流大。道路两侧界面连续,临街面大量分布有商业、零售、餐饮、服务等功能。提倡建筑集约化改造,即集中改造屋顶、顶层和底层,被树木遮挡的中间部分简约处理。对一些体量较大,风貌与古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通过立面改造,使之与苏州古城粉墙黛瓦的整体格调统一。尊重目前已用树种,以不遮挡沿街商铺招牌为宜。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经批准设立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设置色调规格统一的锁架及通透护栏。统一设置标识系统,不得占压盲道。

5.4.5现代风貌展示型道路

这类道路除个别支路外,主次干道交通功能突出,是城市交通的骨架。道路路幅较宽,多采用三快板形式,同时,由于车速较快,使用者对沿线景观的体验更注重整体印象。

通过立面改造、增植表皮的手法,使用穿孔板、木格栅等轻质镂空材料对部分建筑的墙面、空调外机进行整体性风貌改造,实现立面出新,风貌协调。户外广告需与建筑主体良好结合,户外广告设置密度可适当增大,每100米户外广告可设置4~10个商业性户外广告;结合商铺现状条件,设计简洁时尚个性的店招,采用统一底色与字体,构成整体感强的界面形象。设计色彩丰富的绿化种植,可种植色叶树,绿篱可改成花篱以体现主干道的热情开放。行道树及分车带的乔木和灌木以不遮挡沿路建筑招牌为宜。规范停车,经批准设立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设置色调规格统一的锁架及通透护栏,统一设置标识系统,不得占压盲道;逐步清理归顺架空线缆,实行入地埋设。城市小品和雕塑要体现苏州文化的历史与意向,不追求苏式元素的简单复制。

结语

街景改造的目标,是在尊重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展现城市特色,散发城市魅力。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骨架,是展现城市景观最直观的窗口。建筑界面、道路铺装、绿化、节点、照明、细部设施等则是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历经时代的变迁,无一不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特质,城市的特色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元素的有序组合而呈现出来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城市特色保持及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而对于城市街景的改造不能教条式的一味生搬硬套,必须在深入了解地域历史及文化的前提下,运用设计的语言去演绎,并融入城市生活,达到城市形象提升与市民生活改善的“双赢”效果。

现代苏州城已处于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城市重要景观之一的街景,以保持和提升苏州古城特色为目标的改造整治是一个涵盖内容复杂,涉及相关部门繁多的重要发展内容,期望通过本次的街景整治导则的引导,能够在未来改造过程中更加彰显古城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杜白操.城市街景设计.世界建筑,1981(6):38-41.

4、蔡健臣.城市街景与现代文明――兼论常州街景文化.新建筑,1993(2):51-54.

第3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词:乡土树种;南京;园林绿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兴起,但因目前有些园林绿化工作者存在急功近利、追新求异的思想,导致盲目攀比,争相移植大树,种植水土不服的奇异树种,造成成活率下降,景观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乡土树种不仅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性能价格比高、管理便利等优点,而且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反映着当地的文化特性和生态特色,对于营建城市风貌、体现城市文化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到适地适树,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作为城市绿化中的主体材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1 乡土树种的定义、特点和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1.1 乡土树种的定义

狭义上的乡土树种是指在当地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物种演替后对本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木本植物种类。广义上是指经过引种、栽培和繁殖并高度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环境且生长良好、可大量繁衍并具有当地文化内涵的树种。在实际的绿化工作中,广义内涵上的乡土树种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本文是以广义的乡土树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的[1]。

1.2 乡土树种的特点和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乡土树种优势明显,抗逆性、适应性强,能通过自身循环形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抵抗各种自然灾害,发挥生态效益。从长远看,应用乡土树种的好处非常多,如延续地方特色物种、体现特色景观、降低养护成本、提高绿化成功率等。

作为园林绿化材料,树木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每个树种的生物形态不一样,生长的区域不同而已。能够通过植物设计合理搭配营造不同的植物景观效果,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与当地生态系统的融合性较高的植物材料就是好树种。在丰富的园林植物中,乡土树种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既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又能代表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如椰子树、榕树是南国热带风光的典型树种,而在北方城市中,槐树、白杨则永远默默地代言着它的精神;“绿杨城郭是扬州”、“白门杨柳好藏鸦”,长条拂水、柔情万千的杨柳为扬州增色不少[2]。

2 乡土树种在南京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概况

2.1 南京园林绿化树种使用现状

目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已经造成“千城一面”的城市现状,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城市管理者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改变目前的不利现状,急需在规划、建筑、植物景观等方面保持和突出地域特色。近几年来乡土树种在绿化中的使用情况已有较好的改观,但推广应用力度仍显不够。

南京近十几年的城市发展也难免受到“千城一面”的影响。园林绿化中,谈常绿必言香樟、广玉兰、桂花,落叶、色叶树种必言银杏、白玉兰;常绿、落叶比例失调,城市基调树种由原来的法桐转为香樟,冬季采光效果不好,地域特色丧失。随着榉树、朴树、栾树、合欢等乡土树种的逐步应用,景观特色有所改变,但远未能体现城市特色。进入城市的人们很难找到儿时乡村屋前的树木品种,柿子、石榴、枣树、桑树基本退出城市,榔榆、苦楝、黄连木、杜梨、杜仲基本难寻。

2.2 乡土树种在南京公园绿地使用的情况

对南京玄武湖、情侣园、绣球公园、古林公园、莫愁湖、睑园、北极阁、白鹭洲、雨花台、狮子山、小桃园、神策门、白马公园等13个建成或绿地存续历史在20年以上的公园统计分析研究表明[3]:

2.2.1 南京城市公园中应用广泛的乡土树种。常绿乔木有马尾松、石楠、杨梅、女贞、枇杷、罗汉松等;落叶乔木有银杏、垂柳、响叶杨、梅花、桃、垂丝海棠、朴树、栓皮栎、枫杨、榉树、枫香、枸树、木瓜、樱花、合欢、槐树、乌柏、梧桐、泡桐、栾树、柿等;常绿灌木有南天竹、海桐、火棘、瓜子黄杨、构骨、桅子等;落叶灌木:腊梅、笑脸花、紫荆、紫薇、杜鹃、金钟花、小叶女贞、小蜡、绣球荚蒾、琼花荚蒾等;藤蔓有爬山虎、紫藤、络石等。

这些树种的共同特征是观赏价值高,人们喜闻乐见,而且苗源充足。

2.2.2 南京城市公园中应用较少的乡土树种。常绿乔木有杉木、椤木石楠、冬青、石栎等;落叶乔木有麻栎、旱柳、河柳、榔榆、紫弹朴、皂荚、黄檀、桑、拓树、臭椿、香椿、楝树、黄连木、盐肤木、漆树、五角枫、三角枫、刺楸、茶条槭等;常绿灌木有胡颓子、紫金牛、朱砂根等;落叶灌木有木山胡椒、溲疏、白鹃梅、棣棠、绣球绣线菊、中华绣线菊、毛樱桃、老鸦柿、山麻杆、卫矛、荚蒾、金银木等;藤蔓有木通、苦薇、木香、云实、扶芳藤、金银花等。

这些树种人们认知较少,有些树种有缺陷,且苗木生产量也小或来源困难。

2.2.3 在南京有应用前景的乡土树种。常绿乔木有青冈、小叶青冈、苦槠、紫楠等;落叶乔木有化香树、铜钱树、糯米椴、南京椴、野茉莉、厚壳树、粗糠树、梾木、毛梾、八角枫、杜梨等,常绿灌木有乌饭树;落叶灌木:狭叶山胡椒、扁担杆、黄荆、秤锤树、饭汤子、木半夏、牛、鸡麻、海州常山、毛叶石楠、小叶石楠、野鸭椿等;藤蔓有华中五味子、金樱子、鸡血藤、南蛇藤等。

这些树种都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适应性,但大都处于野生状态,或驯化程度不高而在园林中应用极少。

3 乡土树种在南京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乡土树种资源开发不充分,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

从南京公园绿地的乡土树种应用统计中可以发现,广泛应用的乡土树种只占乡土树种资源总量的一小部分,在南京有运用前景的品种中十分丰富。就常绿乔木类来说,公园绿地广泛运用的为马尾松、石楠、杨梅、女贞、枇杷、罗汉松等。其中松柏类受文化习惯影响,目前城市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地运用已较少;石楠、杨梅、枇杷等为小乔木,多用于点缀;女贞已被外来树种香樟取代。目前常绿类高大乔木可供园林设计使用的仅为:香樟、广玉兰、杜英、雪松等基本都不是乡土树种。而乡土树种中尚有青冈、小叶青冈、苦槠、紫楠等有前景的常绿高大乔木资源未被利用。由此可见急需对乡土树种资源加大开发力度。

目前乡土树种资源的相关研究仍存在广度和深度的不足,研究项目前瞻性和全面性不够。乡土树种的定义决定了乡土树种的地域性,除本地特有品种外还存在分布区域相对较广的树种,这些树种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模式也天然存在地域性。这些问题目前都未能通过科学研究有效解决,对于生产的指导更无从谈起。

3.2 乡土树种苗木生产规格不齐,品种细分不够

目前乡土树种的生产基本为市场行为,繁苗主要为农户通过播种和扦行繁殖。繁殖品种为目前使用量大速生的品种,例如:榉树、三角枫、合欢、栾树、蜡梅、紫荆、紫薇、杜鹃、小叶女贞等。多为观花观叶类灌木,乔木品种较少。乔木类和大灌木乡土树种苗木主要通过野生驯化获得,资源几近枯竭。以樱花为例,从规格上而言目前市场地径15cm以上苗木十分少见,地径12~14cm的因断档基本没有,地径12cm以下苗木大量充斥市场;从品种上目前市场仅分为早樱、晚樱两类,而早樱、晚樱中的品种资源却十分丰富,早樱中有东京樱花、大岛樱花等。晚樱中有关山、普贤像等,皆不下百来个品种,而市场无法如此细致地提供,同样的问题在杜鹃品种细分、紫薇品种细分等广泛存在。

3.3 落叶类乡土树种的反季节种植存在困难

南京地区落叶类乡土树种占乡土树种资源的绝大部分。种植需要在适宜季节进行,反季节种植成活率低,并且因需要强修剪景观效果也不理想。例如,苏宁天润城一、二街区分为2006年5月交付和8月交付2个标段,设计中使用了柳树、榆树胸径30cm以上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造景,5月交付区域10株成活9株,1株死亡原因为土球破损严重,修剪至3级分支,1年后树冠基本恢复;8月交付区域11株成活3株,8株死亡原因基本为高温脱水,修剪只保留主干和部分枝干50cm,3年后树冠仍未恢复。

4 建议

4.1 加强政策引导

编制南京城市绿化树种设计导则,突出特有植物和优势乡土树种的使用,指导南京城市绿化的植物设计,为推广乡土树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加大有前景的乡土树种育苗方面的科研投入

结合树种设计导则,在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等主要品种大类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为乡土树种的有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3 加大对乡土树种群落的系统研究

为植物设计提供经济、合理的搭配方式,有效提高现有资源品种的利用效果,增加景观效果的延续时间,节约维护费用。

4.4 加大对乡土树种容器化改造的投入

扶持乡土树种生产,使现有苗木资源尽快实现容器化栽培,有效解决反季节种植问题,提高苗木种植的经济效益。

4.5 建立区域性的苗木交易推广平台

对苗木生产给予引导和扶持,通过市场整合和政策引导,培育现代规模化专业苗木生产企业,提高苗木供应的质量,为苗木业专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6 做好乡土树种绿化示范引导

以政府推进的城市绿化项目为示范,大量应用乡土树种,起到示范推广的效应,推动整个城市植物风貌的改观,以此打造南京的城市名片。(收稿:2013-08-21)

参考文献

[1]李树华. 建造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的园林绿地[J].中国园林,2005,(01):47-50

[2]姚贝林,沈利. 乡土树种在绿化中的推广应用[J]. 上海农业科技,2011(3):72-73

第4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在当今的城市规划中,所面临的最为关键的使命,便是利用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契机,让现存的城市结构重归于秩序中……我们能以长远的目光规整它们的造型、重建它们的秩序,好让它们变得更加人性、为居民提供更加生动的体验。”这段话引自米歇尔•特瑞普教授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米歇尔•特瑞普教授的著作《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在当今的中国城市规划转型时期依然有着指导意义。作者在人本主义和重视心理体验这一认识论视角下,联系了心理学研究和城市设计,发展出了相应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强调城市环境的个体性、生动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心理品质,通过对比特瑞普教授的理论实践与中国当前的城市街区空间,可以发掘更多提升城市街区空间活力的契机,将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有效实践于当前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激发街区空间活力。

2城市设计理论框架的三个层面

2.1城市形态。“我们可以将城市形态描绘为一个实存环境,它涵括了所有在有意或无意间可能与我们发生关联的环境因素……城市形态包括了人们周围所有可见和不可见的现实。”在特瑞普教授的描述中,显而易见,城市形态所指的即为城市的物理实体和它相对应的功能和活动。当然了,城市形态所指也即城市的自然环境层面、城市的功能属性、城市的建筑单体,这些都在每天的生活中扮演了城市生活的真实形态,我们不加思索地就可以客观描述其存在。这样的城市形态与感知主体并无几多联系。2.2城市体验。“城市体验,是城市形态中观者可以感知到的部分,它因观者各不相同的感知能力而异。它是由三维空间中散发的潜在既定信息构成的有效事件场,就此而言,城市体验有着某种跨主体的客观性。比如,在中心广场上的一座教堂本身属于城市形态这一层面,而人在通向广场的狭窄巷子里,看到教堂的一个侧面,那么在特定位置和视角下,公众普遍感知到的视像与情感影响(幽深、暗示、兴奋),就属于城市体验。”在许多优秀的历史城市更新改造设计中,空间序列的排布、城市天际线的走向、公共空间体系的联结、公共活跃区域的活跃度以及城市景观视线廊道等诸多要素也都完整详尽的表达了设计中对于城市体验的精巧构思。我们都羡慕欧洲城市的街道品质和历史味道,其实这些细节的打造全都来源于此,它们可表达、可交流,使得城市街区的空间活力具有相当灵活的感受品质。城市设计多重要素一起组成的真实感受,完整呈现了动态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整合流动的交互体验,整体性的卓越成效,是城市设计多要素与城市居民有效的交流。这样的动态城市设计不仅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考虑城市生活的真实体验,也对如何提升城市街区的品质和活力有着更加全面的指导意义。2.3城市意象。“与体验环境中类似,每个个体对一座城市或一个城区的精神意象、表象和概念,都由他的个人记忆、关系和经验拼合而成。因此,对城区以及不同城区之间相互关系的精神意象总是因人而异。这种对实存环境的心理表象,是人与环境之间持续交互过程的结果。”在城市感受者脱离物理环境,脱离讨论语境后,就如同我们闭上双眼去回想家乡的街道和巷子,城市的文化、社群、形态所赋予感受者的整体意象,就是城市设计无形的核心魅力。

3实践应用

3.1施特拉尔松历史城区城市风貌规划。(1)由历史及现状分析,大致确定了700多年城市发展变迁中的“不变性”要素:承载城市识别性的内容。(2)结合现有问题,制定4点整体性原则:城市景观独特性的风貌发展延续、加强自然景观的多重联系、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城市历史与当下的有效联结。(3)城市保护要义是以谨慎地发展城市设计及和地方建筑学,形成新兴实用的功能结构,提供满足现代人居要求和生活质量的指导。该项目充分体现了特瑞普教授的设计理念,通过现状分析,结合历史文脉,形成城市意象规划结构,针对不同的城市区域、空间边界、人居路径和环境节点以及众多标志性建筑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标注和定义。从城市原有形态,到城市体验层面,给予多方面的建议和导则,以城市体验所产生的城市意象划分设计的关键节点,甚至建筑单体要素也要延续和更新现有的建筑风格,提升街区活力的同时兼备时代品质。3.2重庆市十八梯。(1)十八梯的城市空间层次丰富,由入口梯段到街巷空间,及至院落空间,每个空间以不同尺度连接,最终形成丰富的过渡空间。(2)由十八梯历史街区的图底关系反转分析:十八梯在主街道有着独特的空间序列,整体之中构筑网状步行系统,主街道与网状道路共同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序列。

4结束语

城市空间活力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既是特瑞普教授的理论核心点,也是我们当前城市转型的设计切入点,充分利用城市的街道空间,结合理论方法,构思独具城市魅力的设计表达,是城市设计工作的未来趋势,也是思考城市设计如何激发街区活力,提升城市品质的研究方向。希望更多一点的关注,更多一点的思考,可以在杂乱的思绪中找到城市设计的价值所在,为当前的城市街区空间更新改造项目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让城市在设计的雕琢中绽放独特的文化魅力。

作者:王俊杰 张淏楠 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祚仁.青岛山地型历史街区微空间活力复兴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第5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观;城市设计;乌兰浩特新区罕山西街

关于规划角度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角度的城市设计的争论,在我理解,仅仅是城市设计阶段的不同,层次的不同,尺度的不同而已。根据其不同的阶段、层次、尺度,可将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定义为宏观城市设计,依次类推,控制性详规阶段为中观城市设计,修建性详规阶段为微观城市设计,包括绿地、广场、街廓的微观环境设计都可纳入这一层次。

由于生产力和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问题十分复杂,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艺术以及市民生活等广泛领域。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性、综合性、政策性和地方性的工作,尤其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尤为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我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确定规划区各类用地的和适用范围,重点是“四定”工作即规划用地的定位、定性、定量以及定服务设施,同时还有道路定线、市政基础设施设计、以及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细则。

控规中的中观城市设计根据控规的工作内容有其如下的工作原则:

1 景观形象的多样性,丰富空间层次

针对影响城市景观形象的主要因素,确定相应设计理念,从空间结构、建筑形态、环境设施和道路绿化等要素中提出城市设计导引准则,达到对控规用地范围内总体形象的把握。形成整体、连续、由多种空间组成丰富有序的景观系统,突出景观形象的多样性,丰富空间层次,从而将绿化开敞空间、广场开放空间、住区聚落空间和行政办公区区等多种空间形态进行有机组合。

2 城市景观突出空间序列和地段特点

针对控规设计题目,在景观设计中突出街道的空间序列性,以线性空间组织点状景观元素,形成个性元素的有序结构,为城市意象创造完美意蕴。在设计中强调地段将成为城市未来新区行政与生活中心的特点,添加城市新鲜、活跃因素,突出城市新区的活力。

3 培育文化内涵,建构地方特色

在对城区整体概念把握的基础上,以街区景观为主题、结合区域特点、挖掘历史文化背景,设计中体现城市文脉。完善公共空间内的街道设施,合理组织雕塑、铺地、围栏、标牌、绿化、广告等各种造景素材,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文品质;设置街区绿地、建构城市文化,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城市街区新景观。

4 现实的可操作性

对控规范围内的各个地块,从总体形态、空间结构、建筑形态、主要界面、环境设计等五个方面提出详细的控制导则,旨在将城市设计意图落实到每一街地块;确保在现实的规划管理操作中有充分的参考依据和标准,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5 完善近期形象,顾及长远利益

设计原则需要强调的重要一点是在设计中要远近结合,保证近期设计不阻碍、损害和限制城市长远利益的发展,形成有效的发展可持续性。

乌兰浩特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总规中的定性为:全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罕山西街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定性为:处于全市主要发展方向上,以多层居住用地为主,集中体现乌兰浩特生态型、园林式的小城市特色的高标准、现在化设施齐全的新城片区,也是全盟的政治、文化中心。设计过程中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如下的设计目标:

5.1 针对罕山西街街区将作为城市未来新区的行政与生活中心,在设计中塑造出以城市型景观为主,自然与人工景观交融、具有自身特色、整体性强的景观形态,引导人们的休憩行为与审美情趣,形成强景观性,强功能性,强公共性的良好城市中心区;

5.2 确定城市设计标准,通过空间结构的重组、建筑形态的控制,景观环境的优化,营造出新世纪、人性化、高品位的城市中心街区景观;

5.3 确定行政、生活、休闲的城市中心功能,创造层次丰富的公共空间系统,形成空间序列明确、景观节奏清晰、环境设施丰富、绿化植物配合的良好外部环境。

在具体的设计中,根据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分区景观的重点控制要素为节点、标志、区域、路径、边沿等五要素。在控详中相应以节点、序列、重点区域以及地标等为核心,强调城市设计的景观控制性,综合控制街区的城市景观。

重点节点的控制

罕山西街的重点景观区段称为节点,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和城市形象的增强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是一个区域的象征。这里划分为三类共计4个。其中,人民广场节点为活跃积极的开放空间,发挥着组织空间格局的主导作用,是区域的“核心”,罕山西街和铁西大路、经八路、科尔沁大道三个道路交叉口或地段为重要处理节点。

重点区域的控制

区域是二维平面,是城市内中等以上区域的分区,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的感觉,具有共同的特征。本街区在城市设计中所需强调的重点区域有人民广场、行政办公区、商业副中心、二类居住区以及东部的下沉式公园。

罕山西街控规的城市设计中还具体论述了各主要道路街景的城市设计,同时考虑到乌兰浩特的实际情况,设计中还具体讨论了广告的控制性设计,在这不做具体论述。

参考文献:

[1]《城市意象》[美]凯文•林奇著

[2]《城市设计》[美]E。D培根等著

第6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词:控规、城乡规划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文简称“控规”)的发展历经上世纪80年代的积极探索,到90年代中期以国家出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实施细则》为标志正式确立, 发展至今已成为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上承总规、下启修规”,有效指导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建设发展。但控规作为通过计划手段适应市场经济的产物,面对当前市场主导开发建设,城市需求多样和快速变化、空间资源紧张等现实情况,“控制有余、弹性不足、表达简单、频繁调整”等问题日渐突出。随着深圳“法定图则”、广州“三规合一”、武汉“划分导则细则”、北京“动态更新”、上海“编审中心”等城市对控规在编制、审批和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期的控规有了许多发展和变革,目前各地也都在不断创新编制内容、方法和管理要求,一场自下而上的“被改革”进程已经拉开。

2 关于控规的几个认识

控规是我国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控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编制与编制主体、编制要求与基本内容、审批与修改程序、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等各种规定,其发展可谓健全和完善。

2.1 控规的作用

控规是通过对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城乡规划法》赋予了控规较高的法律地位,从编制、审批到修改,都有严格的要求。随着城市土地有偿出让与转让的推广,控规在进行土地划拨、有偿出让和转让时,提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划要求和各项控制指标,既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又作为土地有偿出让使用的一种衡量标准,维护了社会整体利益,对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面对控规控制内容众多、调整程序复杂,以及城市发展心情迫切的现状,也经常造成“项目改规划、项目等规划、项目怨规划”的现象发生。

2.2 控规谁来做,谁来用

在控规的制定方面,《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政府及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并按照严格的审查程序进行审批。简单说,主要是由政府和其指定的编制单位完成了控规的制定。在控规的实施方面,也有明确规定,按照土地出让或划拨的形式不同,建设单位应依据控规确定划拨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确定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应该说,按照法律的规定,控规制定和实施有效维护了城市公共利益,保障了城市整体目标的推进,规范了具体的建设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但限于控规的自身特点,也造成了两个主要的弊端:一是制定和实施是分割的,“供需”矛盾自然存在;二是整个环节缺少监督,不够透明。

2.3 控规应该控什么

控规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等。但从控规的编制内容与控制方式来看,它更突出表现为一个技术文件,而不像是公共政策,主要表现为:一是控规编制重物质环境轻社会因素,实施困难;二是编制过程自上而下、对具体使用者(业主)需求关注不够;三是编制标准过于细化,对地区差异、发展水平差异、城乡差异适应性不够。

2.4 控规的调整

从控规的实际运行来看,集中编制的控规往往跟不上当前城市的发展需求,尤其在全覆盖之后,更是频频修改。控规调整作为规划实施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引导城市发展,推进项目实施落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本身并无可厚非。但近年有个别地方领导利用职权非法调整控规,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有人把所有控规的调整都视为政府向开发商的妥协,甚至是腐败操手,以权力换金钱,显然有失偏颇。控规调整也是因其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一是不确定性,未来的城市发展和需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控规也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全面性和操作性不强,控规更多的是考虑和体现空间环境等技术因素。

3 控规的共识问题分析

新时期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控规确实存在预见性差、弹性不足、表达简单、立法程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在具体管理实施中,出现了许多由于规划不适应而被动修改的情况,规划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引导作用难以发挥,控规的法定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3.1 难以应对社会需求变化

一是当前控规编制过程中缺乏对城市土地经济规律和资源空间的市场化研究,不能体现土地开发价值,并合理引导用地开发,导致规划指导性和科学性受质疑。二是随着众多城市全面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与用地加速增长、国企破产转制、棚户区改造、农民安置等变化因素,造成规划预见性和时效性受影响。三是随着《物权法》等法律的实施,社会各界产权维护意识,公众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形成对比的是目前规划的透明性、公众可识性有待加强。

3.2 缺少与各层面规划紧密衔接

一是与总体规划缺乏过渡,由于缺少对总量控制层级分解,容易造成控规需要落实总规的重要指标(如人口容量、建筑总量等规划总量)与总规相脱节。二是对下位规划指导性不强,由于控规控制范围有限,对地上空间形态、地下管线、轨道交通等建设项目缺乏整体性掌握,可能造成在具体规划实施中出现偏差。三是与相关部门规划衔接不够,如因规划编制缺乏对土地权属、土地征用等条件的充分了解,尤其在改造地区,土地部门在出让土地时并不是按城市规划划定的规整地块进行,影响了规划的管理实施,另外,与交通、市政、教育等部门的发展规划衔接不紧密,也影响了各部门建设项目的实施。

3.3 编制科学性有待提高

一是在编制过程中,比较注重于政府的意图、专家的看法及开发商利益,但是对于未来业主的需求考虑不够,编制成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指标的确定过于范式化。规划指标的确定是以“规范”为依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以及不同的管理要求等因素,形成了一种“万能”的控规编制模式和“一刀切”的硬性指标管理模式,因而造成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难以适应。三是缺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现行的控规主要控制地块的指标大部分都是关注二维的用地性质和用地控制强度,对三维空间的考虑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城市风貌塑造方面缺少有效引导。四是规划成果表达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低。从建立城市信息系统管理的角度,编制项目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各种规划成果表达、数据结构、分层等方面不尽相同,最终成果难以拼合对接,更无法纳入数据库,进行信息化管理。

3.4 规划管理法制化程度不完善

一是控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性文件,而且就现行相关法律来看,更多注重对规划建设部门的行政行为的授权,而对规划行政控制的立法不够。二是目前的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完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建立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距城市规划法制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规划编制的方法、方式和审批机制也未能与法制化的发展相适应。三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惯性作用,在公众心中城市规划是国家、政府的事,加之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了公众维护城市利益的意识和热情都极端缺乏,社会公众法制观念不强。

4 控规改革出路探讨

控规的发展,适应了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形式,使得城市建设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迅速前进。但在实施管理中也不断地暴露出以上共识的种种问题。为此,规划实践需要在编制方法、管理内容、修订完善、成果标准、加强立法等方面不断加强,需要我们规划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对控规发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变革。

4.1 技术创新、完善系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控规从技术创新角度完善控规的编制。一是采用控规与城市设计相融合的技术方法,吴良镛先生曾说:“控规活的灵魂,不在于区划法而在于城市设计。”因此在编制过程中,要突出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编制相应的城市设计导则和实施细则,实现空间指标控制与空间形态控制的相结合。二是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控规编制中的应用,基于GIS软件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建立多层规划成果汇集的可视化数据系统。将上下位规划、周边规划、专项规划,以及电子地形图数据、影像图数据、审批管理数据等数据进行整合,实现空间控制要素系统化管理,提高规划数据的查阅、管理和动态更新维护的效率。三是引入经济性分析研究手段。注重对地块现状容积率和使用权属、使用期限的研究,通过对现状用地类别与规划用地类别的市场价差、地块现状区位与规划配套设施后对比,环境改善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等分析等方面,科学确定容积率等控规指标,对城市开发进行有效指导。

4.2 管理分层、弹性控制

为缓解控规的频繁调整和调整程序繁琐之间的矛盾,在控规编制时进行分层落实、弹性控制。一是强化单元总量控制,以控制单元为平台,落实和分解总规的强制性内容,明确各单元的主导功能、居住人口容量、“五线”要求、大型配套设施和建设强度指标控制要求,以单元规划为主要法定依据,在具体地块编制和审批时严格进行总量控制。二是弹性制定地块指标,以落实单元控规为目标,以管理单元和地块为载体,依据单元控规,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对各类用地和设施所提出的定性、定量、定位等控制内容进行进一步落实和细分,作为地块规划条件的依据,指导地块层面的规划管理。三是因地制宜构建指标体系,融入经济性分析,根据各个地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同需求,分类别有针对性的确定控制指标。如在中心城区严格控制人口容量和建筑总量,加强各类用地兼容性规定,引导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建设;历史风貌城区从风貌建设与保护、环境容量、建筑高度和色彩等方面提出控制指标;工业园区根据工业项目类型进行用地细分,并增加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率等经济类指标,用建筑系数代替建筑密度指标等。

4.3 定期评估、动态维护

控规成果在使用中进行调整在所难免,为保证控规的现势性,进行规划成果评估和动态更新十分必要。一是健全前期研究资料的动态维护机制,定期对审批案卷、调整案卷等信息进行清理与检查, 及时整合新的控规成果入库, 同时强化对各类规划管理信息的筛选与吸收,确保控规编制依据的全面准确。二是出台控规调整论证技术规定,对控规调整论证技术内容和方法进行统一规定,提高论证的科学性。三是实行定期的评估检讨制度,通过建立控规成果信息数据库,对规划单元的功能定位、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用地构成、设施配套、总体开发强度、与上层次规划的反馈对比等方面进行评估。结合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需求,及时调整控制要求,保持系统的平衡,保证有效控制。

4.4 制定标准、规范成果

控规编制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完善规划编制标准和规范规划成果是维护控规科学性的基础工作。一是加强相关技术标准与专题研究,制定一整套相对完整且上升到法定程度的编制方法与技术标准文件。二是建立规划编制部门与管理部门的衔接机制,加强对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提供、相关规划要求的衔接。三是健全规划审查与验收制度,成立管理部门的内部技术审核小组,在专家审查会之前先期进行预审工作,同时加强对控规编制内容的技术审查与全套电子文件的验收复核,确保控规技术内容科学全面与电子归档成果完整准确。

4.5 完善法制、社会参与

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加强控规的法制化水平和全民参与程度。一是加大城市规划管理立法进度,并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抓紧出台围绕城市规划管理中急需的配套性规范性文件,规范规划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强化城市管理调控功能。二是制定各层次规划的联动机制,采取“自上而下、逐层递进”的调整制度,无论规划中任何要素进行修改,其他规划自上而下逐层跟进调整,以最快时限做出响应,形成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保证规划成果连贯性和可实施性。三是制定“刚性与弹性”的监管制度,明确规划刚性与弹性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情况,并规范规划刚性与弹性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四是拓宽规划参与渠道,引入公众参与意见,增加规划成果展示的渠道,通过城市规划展览馆、规划网络平台等载体,向社会全面展示规划编制成果,并将规划展示和意见征询等规划过程参与延伸至初步方案、修改完善等规划制定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岚等. 探索面向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架构――以南京为例[J].城市规划,2007(3)

第7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一、中城院CUI观点

旧城改造(也称市区重建或城市更新)是当代城市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城拆迁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和特色建筑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旧区的居民居住的房屋多数年久失修,基本生活设施不配套,周边环境质量较差。多数居民有着较迫切的旧城拆迁改造的要求。

在旧城改造方面,CUI认为:文化是灵魂,创意是灵魂,旧城改造以文化论输赢。

1、旧城改造是如何使旧城“重生”的系统工程

新时期旧城更新改造已不是局部性问题,它决不仅仅是拆除几栋旧房子,拓宽几条旧马路的事情,而是使旧城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使旧城机能得以完善,强调中心区的综合功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旧城改造要从总体上对旧城区进行全面的研究

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旧城更新改造规划,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旧城更新改造进行规划控制,要有明确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及控制体系作支撑,要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这样才能避免因规划控制不力而造成的混乱和矛盾。

3、旧城更新改造要树立经济观念

城市土地价值和土地收益已成为旧城更新改造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旧城更新改造实行上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因此,在制定旧城更新改造规划时应着手对城市土地进行评估和地价分级、并对城市土地增值、土地市场进行测算,使旧城更新改造规划建立在可靠的现实基础上,但也不能经济利益唯上,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

4、旧城更新改造应坚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原则

要将城市设计思想渗透到旧城更新改造中。城市历史文化环境是城市的宝贵财富,更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而且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5、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还应注重广大市民的参与

人民城市人民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体启动旧城更新改造。对于旧城改造出现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交通压力、市政设施、居住环境等问题,专业人士和城市市民要多发表意见,旧城区更新改造应是个透明、多方吸取民意的过程。

二、服务内容

旧城改造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改造项目现状调研分析

2、功能组团分布设计及开发建议

3、旧城改造中的文化问题研究

4、旧城改造政策研究

5、旧城改造环境评估

6、改造模式个案研究

7、整体定位及规划建议

8、经济效益分析与预测

三、协作团队

1、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经营中心

2、深圳市城市化研究会

四、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深圳蛇口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简介

图:蛇口明华轮

2004年4月至7月,城市经营中心接受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局委托,和中国规划设计院深圳分院共同开展蛇口老镇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在深圳城市空间尺度不断扩张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的今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蛇口时,无论是蛇口老镇还是蛇口工业区,昔日风生水起的“蛇口”确实在它24年的历史尾端强弩之末地蜷伏着,沉默,并且孤独。同样,今天的蛇口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会,CEPA、珠港澳大桥、西部通道、迪斯尼等都将为蛇口明天的发展带来机遇。

蛇口城市更新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它包含城中村、产业、历史文化、城市活力和城市景观特征等内容,也包含着与招商工业区共荣的内容。此次研究的蛇口片区面积为8.5平方公里,蛇口老镇为3.4平方公里。

研究的结论主要有:

招商局、蛇口老镇、华侨城都同处在深圳滨海景观休闲带上,与其他两者不同的是,老镇尚保存着一些东方文化、渔农文化的风华。渔港,现代都市中不可替代的资源,是蛇口“风情”的所在。因此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首先抓住了一个字“渔”。蛇口的城市更新应该从“渔”字入手。最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蛇口城市更新的四大品牌目标、五个项目组合、一个突破点,和政府把握此次城市更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四大品牌目标为:

海洋门户——打开深圳海上旅游的大门;

风情渔港——海上观光低成本低点;

创意半岛——工业升级与旅游休闲相结合;

博物群落——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相结合。

五大项目组合包括海洋门户、风情渔港、创意半岛、博物群落和城市客厅。

一个突破点就是要考虑到城市更新往往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需要建立一个类似波士顿重建局、英国LDDC的机构来统筹各方利益,以城市顾客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目标取向,寻求最优解,以城市设计导则来控制城市风貌,体现蛇口的“东方风情”,最终整合一系列蛇口城市更新项目,引导城市价值的提升。在蛇口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更新时序的问题。

关于我们的研究方法,除了常用的规划、经济等研究方法以外,我们更多的是采用了社会学的田野作业研究方法,多次深入股份公司、居委会、街道办、街巷、渔港、蛇口广场调查。最后研究结论中的几大项目组合在空间上的布局结构也是通过我们用脚量出来的。(课题负责人:李津逵)

经典案例二:创意产业为青岛旧城改造提供新思路

青岛市人民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青岛要发展创意经济。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因其附加值高,融合性强,能够将技术、商业、创造和文化融为一体,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环境,将城市由制造型过渡到创造型,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而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知和重视。

创意产业———经济发展的新领域

创意产业不仅是一种产业类别与经济范畴,更重要的,它是一种20世纪后末期孕育、新世纪更清晰的新思维、新工作生活方式以及新的产业结构链;它的生存与发展,是对一国一城制度优劣、城市利便、科技水准、政府能力、教育创新、文化魅力与传统价值的超前性检测与考验。

1997年,英国政府率先给出了创意产业的解释及13个相关行业,认为人、组织或企业在广告、建筑、艺术与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音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业、电视与广播十三类行业中,利用“那些源自个人创意、技能与才干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行为,都可称为“创意产业”。

自此,在相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引发了以“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为国家或城市发展战略的新一轮竞争规划。

当英国宣布2001年其创意产业产值为1125亿英镑,占GDP的5%,已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时,其2003年“创意英国”的全球巡展活动,更表达了一个充满创造性与革新精神的新英国形象。当美国人在1998年确认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和创意为本的经济时,他们发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的预言,而比尔·盖茨则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与商业奇迹。”

新世纪初,日本人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从GDP到GNC(“全民幸福总值”)的国家战略转型,要以创意产业开始150年以来的第三次伟大转折之路。韩国在2003年宣称自己已是五大世界文化产业国之一。澳大利亚早在1994年了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国家、城市、企业与新知识者,都把目光转向了新世纪的这块新高地。创意产业,一个智能化、知识化的高附加值产业,一个充分调动人的想象、个性、思想和技艺的身心体验型经济形态,一个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文化化新兴都市产业,一个体现国家与城市国民幸福总值及文化软实力的新经济领域,将成为国家战略、城市实力、企业经营与个人选择的财富新天地。

麦岛创意文化街———创新改造新思路

业内人士分析,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将为青岛的旧城改造提供新思路。负责开发建设我市城建史上面积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的鲁能置业青岛公司,是鲁能置业集团公司旗下的六大区域公司之一,在青岛先后开发建设了海情花园、舱口港业主码头、海风花园、鲁能领寓等优质地产项目。该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创造生活”的价值理念,在做好企业文化各个方面的建设的同时,积极致力于学习创新型团队的打造。

针对麦岛居住区旧村改造项目,早在2004年,鲁能置业青岛公司即以敏锐的触觉和国际领先的研发能力,预测到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在未来城市经济和发展中承担重要作用。并将创意产业的新思维作为重要的元素引入规划设计麦岛居住区旧村改造项目中来,项目策划公司要求坚持“创意文化”这一概念标志,重新整合麦岛的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在规划方案中设置了麦岛创意文化街。

第8篇: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词: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空间要素

Abstract: City core area of waterfront city waterfront is a special form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interaction, the strong one of region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core area of waterfront this contradiction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area of space form study, explore its space form elements and related issues,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expansion of city scale core area of waterfront cit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help.

Key words: Core area of Waterfront; Space form; Space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将滨水核心区的空间形态进行分解、归纳出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六种最主要的因素,逐一分析其影响方式和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又分析了几种最能影响空间形态的客观因素的作用原因及效果,试图将复杂的空间形态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并以新加坡Marina bay和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滨水区为例将组成要素进行类比,对比了两种类型的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并剖析了客观因素在滨水区空间形态形成过程中做起到的作用。

滨水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滨水区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滨河区、滨江区、滨湖区和滨海区。

城市核心区是指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上有别于城市其它地区,可以代表城市的形象。

城市滨水核心区就是以上两种概念的复合体,城市滨水核心区不但包含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且与其他城市核心区不同,为大众提供了行为的释放空间与可选择余地,可缓释形态结构过度复合造成的冲突,并可作为城市特色的一种主题元素,为趋同的城市风貌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由于滨水核心区的独特性以及近年来人们对滨水区发展的重视,本文从空间形态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滨水核心区的设计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二.物质要素及要素组合结构

根据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空间形态是研究形式的构成逻辑,把复杂的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要素,是研究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过程。因此,本文在进行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研究时,采用了要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要素分析以物质空间的基本元素及其类型特征的呈现为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滨水核心区的空间形态,提炼滨水核心区的片段得出本文所指的几大空间要素。

滨水核心区空间要素

临水要素 交通要素 生态要素 活动要素

水域 堤岸 街道 绿化景观 建筑 公共空间

本文将影响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要素分为以下四大项六小项:

2.1空间要素的组合结构

2.1.1紧凑型

临水要素与城市主要活动要素紧密结合,以城市活动要素作为空间形态的核心,自然要素被最大程度的简化。紧凑型以最集约的用地和空间,达到最大限度的产业聚集,是利用水面的开放性赢得经济效益的区域。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滨水区是因为水于城市中心地价高昂,用地紧张,使得其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例如巴尔的摩内港滨水区,是巴尔的摩著名的景区之一,以前是码头,翻新后成为一处集观光、娱乐和购物区于一体的游览区,内港综合了商业和多种娱乐设施,水边高楼林立,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公共空间。

2.1.2职能型

要素之间的结合相对紧密,各要素得以充分展现。职能型的特点是以滨水区的公共职能为主导因素,主要城市活动要素与临水要素有所分离。绿化起到补充城市自然

要素,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多以公园绿地的形式出现。建筑和绿化要素表现出很强的标志性和形象性。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滨水区,一般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往往因较大规模的滨水开敞空间而引人注目。(图5)

2.2构成空间形态的要素

2.2.1水域

水域是城市最大的开放空间,也是滨水核心区的景观中心,是核心区的窗口和门户。在设计中要首先考虑水体的特性,如水体的类型,宽度,流量及水质等因素,其次水域作为空间要素的主体,要保证从水上或者对岸观赏沿河景观时水域与周边城市环境保持和谐。卢元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曾提到人的视觉感受跟建筑物距离远近的关系:如人在距建筑物20-30米的距离时可以分辨出单体建筑物,而在1200-1350米的距离上只能看清楚建筑群及轮廓。因此,应根据水体本身尺度对两岸界面进行设计,使水体以及滨水区成为联系城市而非隔离城市的场所。2.2.2堤岸

堤岸是用于保护河岸和堤坝免受河水冲刷作用的构筑物,是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广泛接受的堤岸设计原则:1.生态性:用自然的设计手法,达到满足防洪和景观生态两个目的,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水边设连续的散步道和绿化林带,使堤岸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满足人们渴求接近自然的愿望。2.整体性:对岸线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线条的走向,在滨水沿线设置连续的绿化林带和休闲步道,丰富视觉景观效果。3.步行优先:机动车道尽量布置在建筑,人行道接近堤岸布置或与堤岸结合布置。4.共享性: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滨水活动场所和设施,可以吸引人们接近水面。

2.2.3街道

滨水区交通体系的建立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将人们从城市中心区连续不断的引入到滨水区,其次是在滨水区内部组织步行道路让人更容易接触到水或者水域的气氛。因此,作为通向滨水区的途径,道路的格局、公共交通、站点、人行车行的组织、步行体系的建立,是影响滨水空间可达性,决定滨水区人气的重要因素。根据街道职能的差别,可以分四级道路体系:以“路”构成城市的交通骨架,主要进行对外交通联系;以“道”联系城市各组团及开放空间。两侧建筑界面需满足一定景观控制要求;以“街”承担城市组团生活功能,注重人行和非机动车系统,街廓体现繁华,安全的城市意象,以“径”承担慢速、步行及观景需求,强调步行优先。

2.2.4绿化景观

滨水绿化景观的设置,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而且能增加城市税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新的投资,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滨水核心区的景观按其作用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城市化景观和生态化景观。滨水核心区景观的设置一般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开放性,滨水景观要向全体市民开放;2.多样性,点线面相结合。点—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艺术小品、古树;线—林荫道;面—绿化活动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3.亲水性,景观绿化与水面结合设计。

2.2.5建筑

建筑是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作为空间要素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建筑物是提升滨水区活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根据对国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城市经济活力离不开“聚集”,城市第三产业有效聚集是经济活力的重要前提,国外滨水核心区的建筑功能多形成以商业、游憩开发为导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业态结构,建筑一般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通过功能的“复合”带来大量的“人气”。

国外滨水核心区建筑功能复合一览表

其次,建筑群体布局决定了滨水区实体景观的城市意向。城市的意向是指城市整体布局形态和结构以及由若干个空间标志节点和大环境所形成的空间格局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天际轮廓线来表达,天际线的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天际线要轮廓清晰,有韵律感,对峰顶和峰谷有所控制,可在天际线的“点”设置地标建筑。二是纵深方向要有层次感,要形成”远、中、近“三个层次的建筑景观。

2.2.6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也是满足市民日常交往的活动场所,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提升周边地区的土地和房产价值,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爱好,提供宜人的尺度,创造特色的空间。在开发时要注意整体性和连续性,提供必要设施,增加空间活力。1973年SASAKI事务所为波士顿城里滨水区的重建区域规划1.8公顷的水滨公园。它连接着市政厅广场和波士顿港。她成为既满足滨水区居民交往生活的需要又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滨水公共空间的成功典范(如上图)。

三.影响空间形态的因素

城市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除了由上述要素组成之外,还受以下几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3.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地理环境,其中,对空间形态影响最大的是地形和气候因素。

地形对地区的形态布局及居民的生活舒适性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地形对气候的也产生一定影响,通常地势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日照较弱。

滨水区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气候因素的差别。因为水是气温调节的重要因素,城市中的河流、水池、雨水、蒸汽,城市排水及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都将影响城市的温、湿度。水面升温慢,也不易降温,蒸发强烈,可以消耗城市很多热量。地区气候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气候调节要求,如热带要通风,寒带需保暖,水的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

3.2历史文化因素

一座城市的厚重感需要历史文化的积淀。历史文化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景观构成因素、区域社会构成、传统建筑物、街区人文历史等。

由于滨水核心区土地价值的昂贵,以及在城市中起到城市名片的作用,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应当要注意文化的延续性,水边的传统建筑和遗迹是滨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人们生活的印记,人类共同的文化情感和城市的记忆应被视为城市永恒的标志。

四.以中外两个城市滨水核心区为例阐述其空间形态的异同及原因

4.1两个城市的概况

4.1.1新加坡Marina bay

1973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开发滨海中心(Marina Center),作为城市中心办公、会议

和休闲等功能的延续。2001年,新加坡开辟滨海区南部并规划为海湾地区的新中心,作为现有中央商务区的自然衍生部分,以应付现代商务需求,吸引顶级跨国公司转移到这里。

位于新加坡南端的Marina bay,面积约360公顷,是新加坡新的金融与商业区,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滨海办公地点,Marina bay地区的建设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加之这里设施齐全,结合了商业,休闲,居住,旅游与文化枢纽等多种功能的业态,成为充满活力和富有蓬勃朝气的工作—生活—娱乐的理想环境。

4.1.2于家堡滨水区

于家堡金融区位于天津塘沽区海河北岸,三面临海河,规划占地面积约3.86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950万平方米。于家堡金融区是集中展示滨海新区形象的标志区,规划突出滨水、人文、生态的特点,形成集金融办公、商业服务、配套公寓、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商务中心,将成为中国下一个宏伟经济中心的要地,奠定世界级中心商务商业区基础。

4.2两个区域在空间形态上的异同及原因。

4.2.1两个区域在空间要素上的异同

新加坡Marina bay 地区 于家堡滨水区(西侧)

水域 内湖,以“面”为主形态 河流,以“线”为主形态

堤岸 以硬质的刚性堤岸为主,堤岸与金融中心,酒店,艺术中心,文化区,户外剧场,浮动舞台,码头,公园,堤岸等主体建筑融为一体 以生态公园,刚柔结合型堤岸为主,内设公园,码头,晚间零售,娱乐设施,堤岸与主体建筑相对分离

街道 “路、道、街”三级道路系统 “路、道、街、径”四级道路系统

景观 滨水以城市化的景观为主 滨水以生态化的景观为主

建筑 商业办公,会展酒店,文化娱乐,高档住宅 商业办公,会展酒店,文化行政、公寓

公共空间 The Promontory @Marina bay,the lawn @ Marina bay,浮动舞台,鱼尾狮公园,公共空间多处于岸线之上 滨河公园,北部公园,南部公园,交通公园,公共空间多位于内陆建筑之间

总结:两地区都是由水体作用下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形态,建筑的功能也比较一致,区别在于Marina bay的侧重点在于提升堤岸的活力,空间形式更为开放,方法是加强堤岸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丰富建筑类型。而于家堡滨水区比较注重内在空间活力的营造,商业街设置在地块的内部,空间形式相对比较内敛。其次是Marina bay 地区的空间形态更集约,除了其建筑间距非常近这一因素以外,在街道等级的设置,公共空间的选址位置及使用功能上,可以看出政府力求将所有的活跃元素全部集中设置在水面附近。于家堡滨水区在地块内部建立半岛公园,通过滨水通廊将半岛公园与水面联系起来,更注重的是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4.2.2形成差异的原因

上述两个地区形成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气候原因: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相对天津来说,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度在 23-31℃之间,温差很小,一年四季都适合户外活动。而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在四季中,冬季最长,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冬季与盛夏不适合户外活动;因此,气候上的差异,导致新加坡Marina bay 更具开放性,由于人们常年都可与水面进行互动,因此建筑物与水面的距离大为缩短,堤岸与建筑的结合性更强。天津由于地处温带,冬夏分明,冬季时水面对建筑具有消极的影响,因而堤岸以滨河公园为主,商业及娱乐设施只是作为丰富堤岸的点缀。

第二是经济性因素的影响,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12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稀缺,Marina bay是填海造陆形成的商业中心,土地的经济性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土地发展强度很大,综合性强,注重建筑功能的复合性,创造尽可能多的有效空间带来更大的城市活力和经济效益。于家堡金融区更注重生态的办公、生活环境的塑造。

第三是水滨功能的定位, Marina bay 被定位为新加坡的“外滩”,以城市化的景观打造滨水商业办公空间。于家堡地区对水滨功能定位为CBD水岸城市公园,以文化休憩功能为主。

五.结语

从国内外两个城市滨水核心区的比较来看,其空间要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空间要素的内容和相互间的组合也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为了更适应城市现状而出现。本文希望通过对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研究,抛砖引玉,可以给同行们带来一定的思考。

注释

百度百科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吴俊勤,何梅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邹德慈

参考文献

[1]国外城市滨水区业态布局的经验及借鉴意义——以伊春中心城滨水区规划为例赵广文,柴江豪

[2]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黄翼

[3]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吴俊勤,何梅

[4]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段进,邱国潮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的分析与呈现 韩冬青,刘 华

[6]海河下游塘沽段生态堤岸设计导则 朱琳,龚清宇

[7]城市滨水空间要素整合研究臧月

作者简介

赵秋璐,女,1982.8,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滨海分院,助理规划师,初级职称

王立科,男,1984.11,本科,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初级职称

原创性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