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

第1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途径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定义。我国学者主要从高校科技创新的内容、过程及高校的职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定义,并且有的学者还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了高校内外部环境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支持下相互作用,产生出新的科技成果,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1]

二、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概况

我国的高校根据行政管理方式划分为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地方高校隶属于地方,和部属高校相比用于科技创新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很薄弱。

湖北省地方高校占湖北省高校总数的93%,共有112所。其中本科高校27所,专科高校3所,高职51所,独立学院31所。[2]湖北省地方高校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方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和办学特点为湖北省培养了各类优秀应用型人才,并和一些高新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成为了湖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如:武汉工程大学发挥了化工学科的优势,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学校与数十家企业联合举办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葛店开发区建立的科技产业园,2008年产值已达4300万元。[3]

三、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本文根据《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将湖北省与全国30个省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情况进行综合比较。

1.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现状比较分析

(1)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人力。湖北省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在全国来看处于中上水平。但是科技活动人员数量较少,在全国仅列第18位。由此可见,湖北省虽然是科教大省,拥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但是地方高校并未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于科技创新人才投入的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

(2)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经费。湖北省地方高校在科技经费的获得上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获得情况全国排名第9位,而政府拨款排名较靠后。表明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较少。

(3)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项目。湖北省地方高校承担的科技项目数和当年项目投入人数在全国排名中下,分别为第19名和第20名。而当年拨入经费在全国排名靠前,为第10名。这说明湖北省地方高校承担的项目和项目投入人数与经费的投入是极不适应的。虽然有经费支持,但由于缺乏科技创新人才,使得所承担的项目数量较少。

2.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比较分析

湖北省地方高校2010年出版的专著数量为540部,全国排名第4位,但与河南省的1487部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可见,湖北省的学术论文产出能力较强,但专著的数量与排名靠前的省市相差较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分析

湖北省地方高校2010年技术转让签订合同数128项,当年实际收入为4618.1万元,处于中上游水平。但与排名前10名的省市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湖北省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上大型科技项目较少,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缺乏科技创新人才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而高级科技创新人才(科学及与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是衡量高校科技创新人员的重要标准。湖北省作为科教大省,虽然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但是大部分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都集中在部属高校。地方高校由于缺乏资金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导致科技创新人才不足,重大科技项目难以进行。

2.科技经费政府和外部投入不足

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经费投入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和外部投入不足。湖北省政府每年的科技经费投入较少,这与湖北省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且大部分的科技经费都拨给了部属高校。同时,由于企业和地方高校合作缺乏有效的平台,导致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组织,科技创新成果水平较低,不能与国际接轨,重复现象严重。

3.科技成果的原创能力较弱

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著作数不多,更缺乏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高水平著作。这表明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原创能力较弱,缺乏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湖北省地方高校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研究和高水平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与相关企业合作不够,没有形成特色和优势。

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曼斯菲尔德指出:大学研究的社会回报率应高于30%。高校科技创新实现社会回报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根据2010年的统计资料,湖北省地方高校的科技转化率是不足30%的。[4]其原因在于:湖北省目前尚未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的需求、应用错位。同时,地方高校的科技产业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寻找合作企业也是原因之一。

五、提升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多学科组织团队进行集成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5]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可以以跨学科创新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可以在同一学科内部多方位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可以采用交叉和渗透的研究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拓展;在合作范围上,应走出本院系,与其他院系或高校进行合作研究。

2.主动与中小企业合作进行科技创新

湖北省仅少数大型企业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都较弱。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特色优势积极与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在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科技经费。地方高校的教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支持。并且,地方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3.选择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技创新之路

湖北省地方高校在学科的设置与建设上应与湖北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湖北省科技需求发展优势学科。还应根据湖北省产业发展特点建立和发展相关学科,如:根据湖北省支柱产业需求发展相关重点学科;根据湖北省新兴产业需求发展相关新兴学科。

4.走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之路

地方高校教师主要是由青年教师组成。青年教师大部分都刚从学校毕业,虽然拥有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也不够深入和广泛,科技创新能力也较弱。地方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教师培养制度,提高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让青年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是最有效的途径,使青年教师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奖励。

5.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创新之路

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只有与地方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才能获得发展。地方政府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融合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湖北省政府应为地方高校和企业搭建互动平台,根据湖北省的产业发展状况,将企业的资金与需求与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联系起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开发与转化。

参考文献:

[1]胡晶.增强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2009年湖北教育事业发展概况[EB/OL].http:///content.php?id=7187.

[3]朱湘晖,孙细明.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

第2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践创新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0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薄弱,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1]。随着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须[2],为了改变这一顽症,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必须创新实践教育理念,从实验教学体系、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实践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将实践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实践教育模式。

一、创新实践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我国创新人才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久以来创新理念意识的匮乏[3]。学校定位很高,但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缺乏系统性创新教育体系[4]。我校切实树立实践育人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突出实践育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2.强化内涵建设。坚持以内涵建设为先导实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增强教学、科研与生产有机联系,促进相互发展。实践教学基地与共同制定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构建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育人的质量。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放到中心地位,注重内涵建设,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加速推进协同创新的进程。

3.体现培养特色。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行业高校,充分依托传统林学优势,着力培养林业领域内的优秀人才。对于实践教学环节中值得延伸深入研究的部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实践,创造更多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供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增强学生使命意识。

二、推进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近几年,我校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一是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引入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将新的研究成果、思想和理念引入实验教学;二是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掌握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三是对实验项目进行优化和重组,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四是数理化公共基础实验课全部实行开放管理;五是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通过这些主要改革,进一步推进了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整合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反映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实验、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设计性和创新性科研项目,形成“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4个层次递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渐进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基础性实践环节主要由基础性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等组成。综合性教学环节主要由专业课实验和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组成。设计性实践环节主要由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独立设置的设计性实践环节组成。创新性实践环节包括工程实践创新训练、大学生科研立项、各类创新比赛等。

三、夯实基础实验室建设

基础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基础实验室管理体制,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开放实验室”的原则,加大实验室设备经费的投入力度,随着实验内容的更新和改革,不断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例如,从2007―2008学年度的347项到2008―200年度的377项,数量增加了11.5%;不断完善实验考核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考核;进一步加大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的改革;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学校打破实验室依附课程、教研室、专业的格局,使之成为大学生探索未知的殿堂。

四、提升专业实验室建设水平

我校从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抓起,投入专项经费,重点建设14个实验教学中心的67个功能实验室,加大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十一五”期间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专项经费1.51亿元,使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47亿元,为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校拥有8个省级和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底层有支撑、上层有引领、顶层有示范辐射的三级实验教学示范平台,为我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专业实验室能够较好地体现实践教学的认知质量观,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的初步结合,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综合地运用的过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大学生深化专业知识的阵地。

五、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不行的,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训练和实践[5]。我校按照“因地制宜、系统规划、资源共享、管理高效”原则,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基地建设充分考虑认知、体验与综合实践相结合,生产实践与研究创新相结合,注重教学科研统筹,教室内外互补,校内校外结合,按功能分区整体设计布局,综合集成,形成教学基地与科研基地有机连接、集中成片、交融互促良好格局。学校有哈尔滨实验林场、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校内实习基地和214个校外实习基地。在实验林场中有大量的珍稀物种,是教学、科研和实习的天堂,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国内其他任何一所林业院校所不具备的。在此基础上,我校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东北林业大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森工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北林业大学―吉林森工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层次和水平,为学校今后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搭建了良好平台,是大学生提升能力的乐园。

六、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强化教师创新能力培养

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长期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我校设立专项经费,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研究创新教育和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水平。近几年,累计培训教师840人次,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总数的83.4%。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培训,从2010年起,有计划地选派实验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进修学习;选派教师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到社会各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努力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注重创新创业师资的培养,并鼓励各专业聘请企业家、成功人士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

七、构建实践共享平台,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我国高校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和培养创新能力的使命以及提高办学效益的需要出发,正在逐步搭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实验设备平台,实现仪器设备专管共用、资源共享。近几年,我校在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中,已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发展学科水平,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截至2011年,我校拥有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计30273台(套)。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体系,利用网络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形成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我校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共享平台管理,学校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加盟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工作。通过构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扩充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拓展了学生实践与创新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于高校的类型、层次、专业的差异,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不能强求一个模式、一个路径,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探索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新路子,培养大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广生.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10):38-40.

[2]赵沁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4,(8):3-6.

[3]张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9,(2):98-100.

[4]孙振国,段先华.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摇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4,(11):47-48.

[5]乔继红,乔宇静.日本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海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热带农业工程,2009,(2):77-81.

第3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途径;方法;体育课

1、体育学科的鲜明特性

体育学科具有极其鲜明、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实践性 指的是“寓教于动”。体育课需要通过身体实践活动。

1.2整体性 指的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1.3社会性 体育课程本身具有显著的社会性。

1.4差异性 是指个人身体条件、性别、地域、气候、场地设施条件、学校体育传统等。

1.5复合性 指的是体育课程目标非单一性,体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神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教育为一体,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1.6非阶梯性 指的是体育课程内容、手段的非阶梯式排列。

1.7非高考性 指的是体育学科有全国学大纲,但不列入高考科目。目前学生高中毕业、体育学科的评价是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课成绩"、"平时体育活动出勤"三位一体的"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因此不受高考的限制,教学改革的空间比较大。等

2、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2.1利用体育教材内容

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学生全面良好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完成,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注意。体育学科教材内容体现时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体育技能、技术,更主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促进提高,使“生命之树”长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学高峰。

2.2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脑,左、右半脑是有明显分工的,这是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R.w.斯佩里的研究成果。许多较高级的知识功能都集中于右半脑,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踢球。左手运球、投篮、打排球、打乒乓球,左侧平衡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促进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利于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3自行创编成套动作

体育课在体操、韵律操、武术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由易到难系统掌握、复习教学大纲规定技术动作;其次可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简单易学的各种技术动作。也可重点介绍一些难度较大动作和体操、武术编排成套动作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组合编排成套动作,并让组合编排有特色的学生出来演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充分鼓励,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4增加体育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可行范围内可以自己摸索或小组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同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极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3、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3.1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例如短跑教学中采用发现法教学步骤:

3.1.1设问:你在5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

3.1.2观察:让学生相互数出同伴50m跑的步数;

3.1.3启发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

3.1.4讨论揭示:学生经过讨论教师用挂图、录像结合讲解,提示步频、步幅与跑速关系及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20,步频(s)x身高=8的指数法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3.1.5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跑道上按标志点跑,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

3.1.6实践提高,50m反复跑,摸索改进技术。

3.2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途径,各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等,老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情景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3.4讨论法

第4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中学数学 培养途径

创新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操作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包括意志、情绪、性格、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超常或反常规的眼界、方法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获取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中学阶段,是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之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最为强烈,并且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最为活跃的,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最有成效的。

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最为广泛、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课程,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应当注重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适应转型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的总体思路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较为系统的过程,其不但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的努力探索以及学生的配合,同时,还需要在数学教与学的内部流程方面加以改进,以保证中学数学教育中针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能够取得成效。

平衡计分卡思想,最初是用在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综合评价中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建立一整套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包括财务绩效指标、客户指标、内部业务流程指标和学习与成长绩效指标,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评价。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可以用图1来进行描述。

可以看到,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针对企业进行评价,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这一点上,与中学数学教育中针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的思路是一致的,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探讨培养的途径。

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本文认为,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可以用框架图表示,见图2。

下面,本文将分别从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重视以及教与学的内部流程优化几个方面,全方位地探讨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二、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1.学校应为中学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及条件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得到学校的认同,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中开展创新能力的教育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育中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这样的目标导致的结果是:重基础知识,轻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轻创新素质培养;重知识逻辑结构,轻知识发现历程;重知识纵向研究,轻知识运用和横向渗透。这样的教育不利于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学校应当进一步更新中学数学教学的观念,从政策上要求中学数学教育中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更新中学数学教育目标,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中学推广。

2.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因此,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具备敬业精神的基础上,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克服认知上的偏差,并且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素质,从而使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自身应当在数学课程学习中主动参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实践中去,不能单纯被动地接受,而是应该多观察、多猜想、多讨论,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老师讲解数学定理、公式的发现、推导以及数学问题的解答论证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多注意观察,从而使自身能够发现问题。再比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老师所给的讨论的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提问,多给自己提供参与的机会,以达到在思考与讨论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目的。

4.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教与学内部流程的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传授的主体,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优化教学的流程,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达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教与学内部流程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质疑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它能够使得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是教师要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丰富课堂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

三、结语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邵龙宝.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8,(6).

第5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石油企业 知识管理 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同时也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要成为自主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要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着手。石油企业肩负着我国维系国家石油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担,其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石油的供需,因此石油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快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取代物质资源成为石油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石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知识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以及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因此实施知识管理是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知识管理能使创新人员能方便、迅速而广泛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快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有效地缩减间接创新性时间,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避免项目失败的风险。因此,本文从知识管理和自主创新的相互关系着手分析自主创新中知识管理的过程,并提出利用知识管理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贯穿于石油企业自主创新的全过程,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知识的获取、共享、整合、应用和创新等过程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提供给创新员工并进行知识创新。石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管理的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石油企业首先根据自主创新的需要从内外部知识库中获取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库主要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创新知识的积累,包括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显性知识和半隐性知识;外部知识库主要是指与石油企业自主创新有关的外部知识,包括专利库、国外石油知识库、国内石油石化知识库和同行企业的知识库,如图2所示。

石油企业应根据需要恰当的选择知识来源从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主创新需要的知识。石油企业从内外部知识库获取知识后在创新团队和创新员工间进行共享,同时也将员工的个体知识进行共享来丰富创新员工的知识存量;然后将团队中的知识、个体间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知识的最大功效;将整合后的知识与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工作相结合,利用知识管理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进一步创新;最后在获取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实现了知识创新。新的知识不断融入到石油企业内部的知识库中最为继续创新的重要知识源。

二、知识管理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根据石油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知识管理的作用机理,提出提升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1.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获取能力。(1)提升自主创新显性知识的获取能力。显性知识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相关技术的显性知识。石油企业首先要搜集与企业自主创新相关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然后选择恰当的知识源来获取创新需要的显性知识。(2)提升自主创新相关隐性知识的获取能力。首先,要获得市场信息相关的隐性知识,需要从与服务客户出发通过观察力、判断力、经验、直觉和灵感以及联想等创造性思维发掘市场上的潜在技术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隐性知识贡献给企业。

2.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共享能力。石油企业应根据自出创新的需要,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和企业文化,将大庆油田的“大庆经省”、“铁人精神”更好的应用到油田企业中,增强员工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建立良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将部分奖金与于知识共享贡献的大小联系起来。搭建高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将视频会议、知识地图、知识问答、现场作业等模块整合起来,给知识共享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和条件。

3.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的知识整合机制和整合模式。充分整合外部知识来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石油企业普遍实行的课题制研发模式和与外界科研机构的合作。内部知识整合既要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实现个体知识整合、研发团队知识整合、企业知识整合及创新联盟知识整合。

4.提升石油企业创新知识的应用能力。石油企业应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将新知识应用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转化能力,将新知识的价值通过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化体现出来。

5.提升石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在整合自主创新过程中,除了有效利用现有的知识来完成创新外,还应注重在创新过程中新知识的不断创造,即自主创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在产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同时,往往都将产生一些新知识,这将成为后续创新的重要知识源,因此石油企业应在创新过程中培养创新员工的知识再创新的能力,并及时收集和存储新知识。

知识管理对于提升石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具有很好的作用效果。本文构建的石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管理的作用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出知识管理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策略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第6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经济效益;关系

一、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相互影响

技术创新能力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转化为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的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促使企业快速升级,增强企业的比较优势,最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关于二者的关系,笔者从宏观角度梳理了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相互影响。

(一)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2012年提高了2.18%,而同年企业经济效益也相应的提高了0.32%,并且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势,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就越有利,企业经济效益会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但是,对比2011年0.43%的增幅,2012年0.39%的增幅,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边际效应在不断递减,这主要是由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时间性所决定的。

(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阶段性滞后影响。根据边际效应理论,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需要足够的时间,相应的增幅会逐渐降低并且会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对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产生滞后影响,但是滞后期是相对的,暂时的,并且在这段时间内,企业能够积极的调整组织结构、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人才引进等经营管理工作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创新效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物质保障。当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时,为能够更好的保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挖掘,便会积极引进高科技人才、增加技术创新经费、增加专利申请研究等,这些既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获得长期经济效益的必然举措。因此,企业要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看待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途径

(一)新产品产出能力作用于企业经济效益。Thomhill以加拿大845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设定衡量创新的标准为制造企业中是否有新产品的产出,分析其相关调查数据,得出结果:企业的创新活动越多,企业的收入增长水平越高,从而表明新产品的开发对于企业的经济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二)专利产出能力作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徐欣和唐清泉曾研究了国内461家上市公司后发现,专利作为R&D投资中间的产出,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专利产出能力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呈正相关,尤其是创新程度较高的专利,会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支撑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政府、社会、高校、企业等多个方面应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意识。政府要把握创新发展的宏观导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社会要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相应的便利;高校要积极创新、研究,加大科研力度等,从各个方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另外,企业还要尊重技术创新对经济效益的滞后影响,要站在长远的角度看待技术创新效果。

(二)提升新产品产出能力”和“专利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产品产出能力”和“专利产出能力”是其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两个主要途径。因此,企业应努力提升新产品产出能力”和“专利产出能力”,基于新产品的研发来提高经济绩效,通过加强专利的管理能力,尽可能降低其收益风险性,最终通过提高专利产出能力来实现企业经济绩效的提升。

(三)企业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应在充分认识技术创新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对区域技术创新给予大力的支持,积极引进人才,研发新技术,学习新理论。与此同时,还应做好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申报工作。要尽快地将自身的知识产权转化为市场价值,并且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结语

总之,技术创新能力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目的。本文主要从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相互影响入手,经过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建议。本研究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在社会效益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帮助企业科学地认识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并实施相应的创新战略,保持和创造企业价值,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第7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科研创新能力是个人或组织与其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展开竞争的法宝和杀手锏,获得优势的源泉,也是其独特的资源,对现有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识别确定、维持提高并检测其绩效,同时研究开发新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科研创新能力管理的主要内容。科研创新能力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一种综合的系统能力,决定了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必然有着多层次性、复杂性的特征,因而其本身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为了既能说明问题,又考虑到运算的复杂度和可操作性,文章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

目前,个人或组织处于动态环境下,个人或组织能否动态地适应环境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对处于当今动态复杂环境中的个人或组织尤其如此。个人或组织无时无刻不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着信息、资金、人才、物质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交流必然影响科研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个人或组织战略的变化。寻找新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个人或组织的主要问题,而对环境的认识及其分析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如何识别环境、匹配环境成为动态复杂环境下个人或组织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首要问题。因此,环境识别是科研创新能力管理及各个过程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或组织的任何创新行为都离不开知识的运用,拥有丰富的知识是组织具有强竞争力的基础,知识管理成为个人或组织尤其是高技术、高科技含量组织的重要活动。它决定了个人或组织是否能对获得的成百上千、纷繁杂芜的各种知识去伪存真,通过对个人或组织知识的获取、识别、转化、创新和扩散的管理,实现质的飞跃而最终开发出核心能力,因此科研创新能力开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管理能力。

扩张科研创新能力所用到的过程不仅依赖于科研创新能力的性质,而且依赖于拥有科研创新能力所有权的集体或个人性质,一种个人形式化的显性科研创新能力可能通过正式的培训得到扩张,经由一段学徒或合作期得到检验,并且借助专业标准来监督。一种集体形式化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通过一套正式培训、非正式团队工作和团队整合传递,从而管理柔性能力成为科研创新能力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资源整合能够很好地反映科研创新能力的整合情况,它能够通过重置和整合,复制和淘汰等途径来整合和配置组织现有的科研创新能力,从不同途径来帮助个人或组织提高自身具有的科研创新能力,对现有资源的系列调整来提供新技术研发所需要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力整合是经个人或组织各项能力中适合需求的能力互相组合渗透并放大后的产物。将已经扩张得到的科研创新能力根据动态竞争环境的需求而重组和融合,它既包含对已经扩张得到的科研创新能力中优质资源的保护和劣质资源的扬弃,也包含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实现的一系列能力创新,涉及组织的文化、思想状态、个体和群体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整合所带来的一系列动态变化。组织学习把个人或组织的能力应用到新的与之相关的科研创新活动中去,有助于该能力的发挥。效率学习通过体验发生,效能学习通过把任意“脚本”的全部节目丰富化而发生,这些脚本用于解决相关但不同的问题。效率学习对个人或组织现有业务领域已精通的能力进行发挥,效能学习通过发挥科研创新能力来探索业务领域的延伸。尽管效率学习遵循个人或组织能力和产品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而发生,但效能学习要求有一个积极的管理过程。该过程的难关是为科研创新能力发现新的发挥作用的时机。由于环境、资源和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个人或组织只有通过运用其拥有的资源,不断的与外部环境进行博弈,评估、分析持续发展的资源能力缺口,然后在经营活动中通过资源发挥能力的学习、期权执行能力和博弈学习能力的数量柔性、功能柔性,有形资产的不断获取、创造、无形资产的不断增值,寻找最佳时机对已有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发挥,从而为获取优势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个人或组织处于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这就要求个人或组织的能力也要随着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更新、调整。科研创新能力更新的情况如何,可以显示该组织的管理水平、发展水平,了解能力更新的方向,以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组织的变革创新能力成为科研创新能力更新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对科研创新能力管理过程的分析,设定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准则。运用以上的准则对科研创新能力进行测评,对于不同的个人或组织性质会有不同的侧重,因此在选取细化指标的时候会有所侧重和不同。

二、提升策略的提出

1.加强环境识别能力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识别环境能力,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科研创新理念。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若要提升教学能力,须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特征。

(1)识别不同的外部环境,有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符合社会的需求是科研创新的最终目的,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与科研的配置和发展需要采取有计划的阶段性的调整,根据学校的目标和外界环境的匹配动态的进行配置和安排,同时在这种状况下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也是必要的。

(2)识别内部环境的特征,有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不同规模的高校人员的素质、业务的复杂程度、提供的“服务”等是不同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科研水平也会因规模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研究学校的内部结构特征状况及重点学科,有利于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2.加强学习机制管理

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外界所需要学习的方面,并能够在产学研合作背景下付诸于实践,而这种实践是科研创新活动中非常关键的学习机制。在实践中,青年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反复实践将科研成果加以推广,且青年教师处于学习机制中,将经验升华到技术并汇编到正式的程序中,可以使得到的经验易于应用并且加速了常规的进化。学习发现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显得更为重要。善于发现学校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元素,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青年教师通过快速地学习积累新的科研创新经验,这些新的经验被复制,转化、反馈,又成为修改原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青年教师不断增长的学习经验能够加速获取知识的速度,通过小的成本投入和快速反馈创造更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学习机制是青年教师的经验、技术和知识的积累的最直接途径。经验的积累离不开学习实践活动,特别是探索性学习,应该包括一些失败类的实践活动。人的素质和学习背景的不同,对于学习的发现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失败的结果。对于有效的学习而言,小失败的作用既超过成功的作用,也超过重大失败的作用。成功不能够引起人们去总结经验,重大的失败会挫伤人的自信和勇气导致防卫而阻碍学习。经验性学习需要必要的量的积累,过少的经验导致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难以提高技能。以培训的方式扩充青年教师现有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从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3.提升知识管理能力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下,重视对知识资源的管理,即把知识的开发、收集、储存、分析、获取、传递、共享等组成一条知识价值链,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有效地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1)制定科研创新目标。高校青年教师应制定科研创新愿景和目标,当外部环境和信息发生变化时,目标也要随之改变。在复杂和不确定环境下,每位高校青年教师拥有的知识是不完全的,预期只能是合理的。所以由此建立的目标也存在不足之处的,需要在科研创新活动中不断改进。新知识的发现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不端内省和自我修正,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持久的动力。

(2)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关注知识管理个人层面的软要素,它包括一些与科研创新相关的活动如对科研团队成员的选择、发展和支持以及相关联的责任、自我管理等。对于显性知识即储存的文本、档案等,可以方便地阅读并吸收;对于隐性知识,一般是在具有共享知识背景和环境的高校内部或学术交流中产生。

(3)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形式。青年教师要构建自己大脑里的知识库,包括对知识和文档进行细分的形式分类标准和内容分类标准。知识结构的确立既是青年教师所拥有的一般知识、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前提。

(4)确定科学的教学流程、任务。建立科学的科研计划,协调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重点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问题,目的是将科研成果纳入到具体产学研合作活动中去。

4.提升科研能力

青年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因此青年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合自身的科研经验,提出具有见解性的思想和观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延伸到创新的境界。要在产学研合作背景下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学创新工作,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研究课题,在科研上才能有所创新,并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启迪和学习思维。

第8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职院校;解决对策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但现有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如教学基本建设特别是师资和实训条件建设明显滞后于规模的发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普遍处于模糊和萌芽阶段,培养模式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91.30%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创新能力教育类课程,51.28%的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创新能力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不满意,96.34%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年组织的创新能力教育类活动过少,43.59%的学生对本校教师的创新素质不太满意。从上述调查数据可见:一是高职学生对创新教育有较大需求,在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育和现代的创新素质培养教育两者中,他们更愿意接受后者;二是现有高职教育在教育思想观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人才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阻碍因素,亟待改进和完善。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比较薄弱,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1.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一方面表现为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内容,小敢质疑老师的讲授内容,小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另一方面表现为在知识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冒险意识小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信心小足,容易放弃:还有,学生对于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小到位。

2.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技能不强

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小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事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技能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于创新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参与各类创新技能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如学校的企业专家讲座、专题报告、第二课堂、校内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以及各类社团等,即便参加也是形式上参与,并未真正投入较多时问和精力去研究相关知识和技能点,自身的创新技能并未从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3.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弱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创新知识水平较低,专业技术水平小高,人文素养欠缺,同时对于涉及跨学科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较少,知识面小够,最主要的是小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创新能力表现的过程是思维过程、实践过程、探索过程的优化组合。从教学实践来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重新设计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六项原则:注重多样化、多元化的知识摄取;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递进式职业能力训练;必修与辅修课程相组合;进行专门的创新实践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配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融入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按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对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程进行科学的安排。如建立构建“专业技能训练、职业岗位模拟、校外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三位一体”能力培养体系,开发无差异和有差异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增加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创新思维训练系列课程,在综合模拟课程中开设中小企业创办实训和公司运营课程,以此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

(二)重新界定教学内容

为实现让学生在三年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职业化的培养目标,同时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应采取在教学实施中选取有效的、最新的、最贴近未来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模拟的方式完成内化成为能力的过程等重要举措。在基础课教学中,体现为专业、为工作岗位打基础的原则。根据职业人才的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优质课程,课程内容模拟工作岗位情境和问题,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问题解决中,同时,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体现学生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三)改革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娴熟地应用已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与突破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教学活动应改变传统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的关系,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知识结构,掌握正确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品质。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实践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技能进行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42.

第9篇: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我国下一阶段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为从规模发展转入质量提升,并提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积极发现并不断总结创新人才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促进高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高校理应积极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当前的根本任务。

一、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内在逻辑

1.创新内涵的准确解读

追求创新,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载有“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说“日新之谓盛德”。而对于“创新”一词内涵的解读则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首创,原指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的“新结合”方式引入生产体系,认为创新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和重要推手。后来被引申为“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1]由此可见,创新始于质疑,并最终借助各种要素收获成效,其本质在于突破常规。

2.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

哲学认为:“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人们通过认识和利用规律,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不例外。经研究发现,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具有创新潜能激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两大步骤,可进一步细化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启迪、创新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强化四个阶段。高校针对不同阶段应该相应地设置培养环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阵地,以项目为依托,循序渐进,方能逐级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斩获更多的创新成果。

3.创新要素的相互关联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多要素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使知识积累、素质提升与创新能力强化三项结合,共同进步,以认知水平确立创新活动,以创新活动反促知识积累;以素质提升引导创新动力,以创新能力丰富素质内涵。三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其中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是创新能力强化的两条扶手,创新能力则是促进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的重要阶梯,三者联动共同构建一个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阶梯式上升通道。

二、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1.循序渐进,遵循创新规律

事物的运行与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可循,创新潜能的培养也不例外。创新能力之培养从基础到上层,从初级到高级,依次可以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创新意识侧重有创新的冲动与想法,即想去做事;创新思维侧重有创新的思路,即知道如何做事;创新素质侧重有创新的潜能,即可以尝试做事;创新能力则强调创新的成绩与实效,即能做好事。按照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理念所培养的学生,应该逐步具备“想做事、如何做、会做事和做好事”的动力和能力。

2.强基固本,注重知识积累

创新意识的产生虽不直接决定于知识积累的厚度和宽度,但是创新成果的实现却与之密切相关。在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时,要合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既重厚度又重宽度的,有利于创新潜能激发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知识培养体系。一是要重视专业基础的深厚与稳固;二是要尽可能宽的拓展知识面,强调学科交叉意识,了解学科前沿;三是要加强实践训练,从实践中更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学会活用知识。以知识积累促进创新,以创新丰富知识体系,二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三、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高校学生的成才成长始终遵循着从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启迪―创新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强化的循序渐进规律,同时通过对创新活动的参与和总结,将理论联系实践并不断提升和发展过程。高校可以依照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并实施循序渐进式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分层级构建渐进式的项目体系对全体学生做到创新培养面的全覆盖和多元化的培养举措配合补充做到创新培养点的全方位,力争达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四位一体”,全面提升的立体培养效果。

(一)全员覆盖的渐进式项目体系

高校遵循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分级分层培养,以全员覆盖的项目群构建循序渐进式的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体系,使每一层级的项目都力争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覆盖。

1.以主题沙龙和报告交流为举措,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源于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疑问和对现状的不满足。高校学生只有对专业的学习和日常的生活充满好奇与疑问,只有对目前的状况和职业的发展怀有不满与憧憬,才可能激发出创新意识。高校中的二级学院可以在一年级学生中着重举办自由主题沙龙、专题交流座谈会以及讲座报告等活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自拟主题、自由申报、自主邀请嘉宾、自行宣传,招募参与者共同研讨交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2.以创新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程是高校培育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诺夫・怀特海主张:“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3]启迪创新思维是高校课程教育的重要教育目的。高校可以一方面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创业实训课”等专门性创新类选修课,向学生传授创新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创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与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将专业教学内容与创新培养目标深度融合,把创新思维培养贯彻到专业课程当中。这既是对专业教学的改革,也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灵活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3.以创新训练和创新论坛为平台,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基础上,高校应该给予经费配套并加大政策支持,使创新计划覆盖到绝大部分学生。同时,学校教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学院教务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并做好前期指导、中期检查、终期结题、成果统计等项目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院校两级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制定工作流程指导学生顺利完成项目。同时,高校主动设计并大力举办创新论坛,为优秀学生搭建了校级层面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全面补充的立体化支撑体系

高校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需有效借助专业资源和辅助制定相关举措对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体系构成有益的补充,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补充支撑体系。

1.强调专业学习,打牢创新能力培养的知识基础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物发展始于基础并依赖基础,没有坚实基础就无法想象盖起万丈高楼。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小虽与专业知识的多少没有正比的必然联系,但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却能夯实创新所需知识的厚度,并为日后创新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效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投入度,也更有利于基于专业基础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2.发挥导师作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个性指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在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过程中需以教师为主导,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高校可以根据需要重点为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创新导师。学业导师从工作态度认真、人生阅历丰富的教师中遴选,主要给予学生在职业规划、成才成长方面的指导;创新导师可以从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中聘任,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创新训练和科研竞赛等。两者结合,共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推动海外交流,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的先进理念

高校通过实施海外交流交换项目,引导学生积极走出校门和国门,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高校对外交流交换项目的设置前期注重夯基础,后期注重提升质量,从短期参观学习到长期交换生项目,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为不同年级和需求的学生搭建短期、长期和初级、高级不同的对外交流平台。在为学生拓宽海外交流通道的同时,对学生的海外学习提出严格要求和考核,力求达到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思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之目的。

4.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创新能力培养的政策支持

制度是行为最有效的指挥棒。高校要想真正帮助学生把创新的意识、思维和素质最终转化为创新的能力和行为,必须建构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具体来讲,高校可以从奖励政策和帮扶政策两个方面来建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政策主要是从原点入手,通过物质奖励和荣誉吸引相结合的方式,在政策导向上鼓励学生关注创新、自愿创新。帮扶政策主要从过程入手,在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活动继续进展并取得相应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怀宇,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2(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