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安全应急管理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总承包 前期 安全管理
在如今建筑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市场竞争日趋加大的环境下,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以其一体化、集成化的特点,在加大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有力优势,逐步顺应当今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的首选模式,受到目前国家、社会、行业的极大关注而不断引用并优化。然而因模式变化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该模式的优化发展。此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水、电、暖、土建等专业高度集中,分包队伍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各地方安全管理政策文件存有较大差异,给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难题。为此前期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建设完善尤其重要。
1.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涉及专业繁多,分部分项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项目总承包尤其如此,单一的以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机构,无论从时间、精力、专业技术等方面无法全面胜任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将造成工程项目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的隐患。因而一个专业配备合理,设置齐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必须由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专职安全工程师及项目所有专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共同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达到全员参与,专业突出,齐抓共管的目的。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组织活动开展的首要规范条件,一项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规范组织及参与组织的人员的行为,通俗而言,制度需要告知组织及其人员如何规范的实施行为,如何运行,其范围如何,其程度如何,是否符合等。
工程建设总承包安全管理制度鉴于其安全责任的负总责原则,其制度制定需要包括的范围、层次、深度如何确定?
工程总承包作为建设项目管理责任的主体,单线管理上与各分包单位唇齿相依、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多线管理上是各分包单位之间协调、管理、督促的纽带,总线上需要全面顾及项目整体安全环境的保证,安全制度的建立据此展开。
2.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2.1.1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定是工程总承包现场同时针对项目本部及分包单位的综合性安全管理规定,是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纲领性文件及依据,规定中需要明确项目本部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制定哪些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制度的审批、执行、修改程序及其实施范围、有效期限等;同时也明确提出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必备的安全条件,针对施工行为所必须的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对各种制度符合与否的奖惩措施。其制定报批程序为:项目部负责编制,总部审核、批准、备案或提出意见返回项目部修改,项目部实施,如因外界因素发生变化需要修改,修改程序遵照报批程序。
2.1.2 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作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参与组织活动人员伤亡、财产设备损失、环境损害并恢复组织活动环境的重要措施。
介于上述原因,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无需具体针对具体事项,但需要对其附件即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起到方针、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适用范围、依据、构成体系、原则、工程项目概况、主要风险分析、组织机构、预警原则、响应程序、人员职责、后期处理及该预案的保障措施等。编制时应重点关注其目的、适用范围,构成体系、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针、政策性规定,为其余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其编制、审核、批准、执行、修改程序遵照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程序,评审方法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
2.2单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项目部某种组织活动所定的安全管理守则,制度中需要清楚明确该制度针对事项,实施人员,以及具体操作细则等要求。其编制、执行等程序为:项目现场专职安全工程师制定,项目部全体会审,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
2.3专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某专项组织活动、施工行为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其重点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部门文件等资料,要求编制严谨,符合规定,数据精确,操作性强等。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可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
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中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应重点参考行业标准,严格声明其中需要明确的数据和要求、依据的标准、和具体操作程序进行编制。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等文件资料,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格式编制,同时充分分析某组织活动或危险的状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后果及不同级别、状态下的应对方式,明确事故应急组织单位、响应程序、处置方式、现场恢复方法,并说明该应急所需的资源储备及储存场所和使用方法等。
现场处置方案由于针对较为固定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其制定应根据设施等的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要求更加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做到事故发生时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执行等程序参照单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方法同样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并将评审过程记录留存备案。
参考文献:
(江苏柯瑞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300)
摘 要:近年,重特大恶性安全事件、现场操作事故等频频发生,实施运行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显得愈发重要,一个良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可以将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事故预案应急救援工作,把“事后”的调查变为“事中”的应急处置,最终达到“事前”的预防。
关键词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预案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33-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 张广梅(198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从公共社会学、公共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1] 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一、基本定义
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四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二、建立制度
在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制度时,必须注意:(1)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编制应急救援预案。(2)应根据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3)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提高职工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4)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各单位及项目每年至少安排一次桌面演练或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并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5)发生事故,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 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6)应急救援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
三、实施运行
在针对项目实施运行应急预案时 ,要科学统筹、认真落实,建议:(1)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工程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本项目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2)配备应急物资装备和信号规定(标准)。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做出规定。特别是:1)项目必须针对危险目标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2)信号规定。对各种通讯工具、警报及事故信号,平时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3)应急训练和演习。项目应急预案是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的具体行动方案。这就要求项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至少组织一次桌面演练和单项功能演习。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4)紧急安全疏散及紧急避险。在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区域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 包括友邻单位人员) 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事故发生后应有紧急避险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以及在抢险时发生二次事故。(5)工程抢险抢修。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抢险人员应根据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6)现场医疗救护。及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特别是:1)各现场应建立抢救小组,小组成员都应学会心肺复苏术及一般急救技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2)如对于高处坠落、骨折人员不能随意搬动,要用担架、模板等搬运;对于气体中毒、窒息伤员,应尽快进行通风,让其呼吸新鲜空气;对发生化学中毒的病人,应在注射特效解毒剂或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后立即转送急救医院。(7)社会支援。项目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四、结语
一个良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可以将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事故预案应急救援工作,把“事后”的调查变为“事中”的应急处置,最终达到“事前”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侯琨.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D]. 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23.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督察条列》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基坑防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二、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1、本工程为湖南省同发白沙湾嘉园置业开发的白沙湾嘉园住宅小区工程, 位于长沙市白沙湾路,体育新城南侧,由北京中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湖南长沙麟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长沙升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为A1、A2栋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40000m2,其中地下一层,地上A1栋为28+1层,建筑高度为87m, A2栋为30+1层,建筑高度为93m。
2、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且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不能影响周围居民正
常生活,文明施工要求高,本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 三、本工程火灾危险源的特征及对周边的影响
根据工程现场情况,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危险源主要有:外脚手架作业、攀登作业、交叉作业、临边作业、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物料平台、室内操作架、以及塔吊吊物、外用电梯和门式吊。
四、工地周边医院、消防分布图 五、项目部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职责划分
为科学安排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明确各岗位职责,使之在管理工作中互相协调,各司其责,促进项目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本项目应急工作组织。
1、组织机构
本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员为常务副组长、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设备管理员、劳务相关负责人等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应急救援组织即为应急小组。并指派安全员邓政元、周伟负责日常管理,是项目环境紧急事故发生时现场救援的主要责任人。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组成:项目经理卢昆、项目副经理毛辉望、、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文红、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罗鹏、施工员鲁电波、蔡小林、张波,办公室刘定良,材料员袁志长、设备管理员何彦明、电工钟华。
2、安全领导小组分工及职责:
项目经理:第一负责人,负责协调项目部内部各部门的关系及项目部与建设方、监理方、其它承包方的关系,负责安全资源的提供,从宏观上确保安全生产的环境;负责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安全员:第一负责人,负责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应急小组按应急预案实施抢救工作;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项目副经理:直接责任人,负责安排、督促安全措施的落实,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技术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制订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负责安全设施及安全制度的策划工作,负责组织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改进。
施工员:直接责任人,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
材料员:直接责任人,负责安全防护材料的采购质量。
设备管理员:直接责任人,负责机械设备的安装、运行、保养和检修,保障正常运转,预防机械事故和机械伤人。
电工:直接责任人,负责临时用电设施按要求施工,保障用电设施的正常使用。
保卫:直接责任人,预案启动时负责人员疏散、撤离和救援车流组织
劳务相关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负责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交底工作,确保劳务人员的安全行为。
六、救援设备与器材
1、安全通道。发生安全事故时,必须保障从事故发生点到工地大门的通道通畅。
2、分别准备软担架和硬担架各一副以上,四副以上绑带。
3、通讯设备:对讲机、手机、固定电话、口哨等。
七、应急准备
1、物资准备:足够的健康安全防护用品和救援设施、防暑降温物资和御寒防冻物资、其他防护物资;合适的摄影或摄像设备,在事故发生时,应摄取现场事态发展的资料;配备保证现场急救基本需要的急救箱,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其它辅助物资,如手电筒、蓄电应急灯等。
2、对项目员工进行现场急救常识教育、培训,如摔伤、骨折、自救知识等。
3、医疗救护点的具置及行驶路线,应制成书面资料,并使所有应急小组成员掌握了解。
4、公布对外常用联络电话,并应保证电话在事故发生时能应用和畅通,可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拨打电话报警求救。
火警119
医疗急救120
事故急救110
5、财务部门应预留一定量现金以应急需。
6、应急救援预案应保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人手一册,确保人人熟悉掌握。
7、对工地周边人员进行应急响应宣传,主要以联系单位或居委会、张贴布告、发放传单等方式进行。
八、事故发生前的监测和预警措施
对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控制以消除隐患、预防为主。
监测和预警措施:安全常识教育会,以教育所有参建人员安全常识、教育作业人员遵章作业为目的;项目部组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以检查制度、措施、整改是否落实为目的;安全小组人员的日常巡查,以制止违规作业、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苗头为目的。
1、外脚手架:架体内每三层用架手板封闭,并每隔三层挂好兜底网,起挑层的兜底板用模板封闭,架体内散落的砼、模板、木枋及时清理干净,架体超出操作面两步架
2、模板工程:拆临边支模架时,需有专人看守,防止落物。
3、塔吊、外用电梯:定期检查防坠落装置。
4、楼层卫生清理:楼层卫生及时清理干净。特别是临边不能堆物。
5、临边洞口防护:及时做好临边洞口防护,特别是搭好安全过道和安全防护鹏,电梯井除做好防护门外,并每隔三层做好兜底网。
九、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
1、事故一旦发生,实行现场负责制,即现场第一个知晓事故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迅速拨打119、120、110请求支援。然后通知项目经理、安全经理或现场安全值班负责人,由项目经理、安全经理或现场安全值班负责人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救援。同时将事故情况通知各相关单位。
2、救援小组应将管理人员分成救治小组、疏散警戒小组、警戒小组迅速就位救援。
3、疏散小组主要疏散事故以上施工人员,疏通安全通道,以保障受伤人员能尽快运至救护车上,要分层分派任务,责任人应保证负责的那一层所有施工人员知晓事故,并根据情况分别从楼梯间、人货电梯抬运,当由于扑救需要人货电梯停电,顶层人员可用挂梯从外架下到楼梯间施工完毕的那一层再行疏散。夜间失事时,疏散小组应人手一支手电,确保人员安全照明。
4、救治小组主要是在120急救车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到达之后协助抬运伤员。对于伤员,应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处理伤员的同时要安排担架,或制作临时担架,可采用模板钉木方制作,同时派员到工地门口处接应120急救车。急救车到达后,救治小组必须将各伤员临时处理措施书面或口头向医生汇报,同时派人将伤员平抬到担架上运送到救护车内。最后救治小组应找财务人员借支伤员救治款,随车护送到医院并派人护理伤员。
5、警戒小组主要负责保护事故发生现场,直到事故调查结束。
6、善后处理:对事故伤亡者做好妥善的医疗、保养、抚恤、赔偿等善后事宜;根据上级处理意见组织处理,并尽快恢复施工现场,继续组织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对事故进行总结,并立即组织整改。
十、应急救援记录
应急预案终止后,由项目安全副经理主持,对应急救援的全程进行记录,记录资料包括文字、相片、录像等,形成应急救援记录。救援记录作为本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作为事件调查和今后改进的依据。
十、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和改进
由项目经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主体施工阶段和装饰阶段,组织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根据具体情况编制演练方案,以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及现场文明为前提,在取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周边单位、居民、人员同意后进行。
演练后,项目部根据演练情况做出总结,找出不足和原因,并加以改进。
十一、预案的响应
工地发生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应在第一时间立即通知项目部应急小组成员,应急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事故处理措施。
*年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工作部署,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大局,立足事故预防、强化应急管理、完善体制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实战能力,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进一步提高救援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而努力。
*年主要工作目标是:事故救援方面: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对事故救援的现场指导和资源协调调度,进一步提高事故救援整体效果。应急预案方面:进一步健全覆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管理,强化预案演练,提高预案质量,发挥预案作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省、市(地)级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实现所有省(区、市)建立应急指挥机构、70%的市(地)建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各级应急指挥机构间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部际协调应急机制,建立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体系建设方面:矿山、危险化学品国家级基地项目立项,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项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法制建设方面: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积极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条例相配套的法规、标准体系。
*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共47项):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1.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制定推进方案,交流工作经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年实现所有省(区、市)和70%的市(地)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重点县和重点企业设有专门机构。
2.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地)级应急指挥机构间以及国家、省、市(地)级应急指挥机构与企业应急指挥机构和国家救援基地、骨干救援队伍间的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健全信息传递和通报机制,切实做到指挥有力、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施救有效。
3.理顺和建立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责权统一、有利管理、有利指挥、有利施救的体制机制;强化基地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装备储备、培训演练等功能,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应急救援区域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协调联动能力;制定国家投入形成的矿山、危化品基地资产管理办法,以资产管理为纽带,强化基地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4.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部门协调机制,对有关部门之间应急协调配合的内容和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充分发挥相互间的协调功能,加强信息通报、工作交流、情况沟通和支持合作,增强合力,协同应对事故灾难。同时,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充分发挥联络员的作用。
5.建立完善安全监管部门与气象、海洋、地震等相关部门协同应对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预报、预警、预防和救援机制;加强值守应急,及时掌握重特大险情信息和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为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置事故灾难提供保障。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与矿山等专业中心的工作机制。
7.加强医疗救护与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建立矿山事故、化学事故医疗救护网络,形成快速响应、相互补充、协同作战的医疗救护体系。
二、加强预案管理,提升预案质量,完善预案体系
1.通过落实责任、逐级推动、典型引路和示范指导等措施,进一步健全针对各类事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推广预案管理典型经验,深化预案管理。
2.加强预案的报备、审查和协调工作,贯彻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有关规定,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3.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预案评审标准,规范预案管理程序,完善预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预案数据库,提高预案管理水平。
4.加强预案宣传、培训,编制预案简明手册和预案管理教程,使各级应急管理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真正了解预案、掌握预案。努力推进预案常态化管理。
5.按照“突出重点、不求大求全,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演练工作经验和教训,推广好的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适时修订预案。切实通过演练,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公众的目的,以提高应急救援的协调配合和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果,减少因盲目施救扩大事故。
三、落实“*”规划,推动科技进步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明确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抓紧国家级矿山、危化、排水基地立项和建设工作;组织对57个国家级基地进行中期评估;组织编制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同时,各地及基地所在企业要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搞好配套建设,全面提高区域作战能力。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实现建设目标。
2.各地及骨干救援队伍所在的企业,要加强本地本单位骨干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骨干救援队伍的建设标准,按照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骨干队伍规划意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加快步伐、早日达标。
3.加强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组织编制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编制《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重点解决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问题。以市级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国家、省、市(地)三级安全生产应急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实现应急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4.按照《“*”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针对煤矿瓦斯事故救援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的特点,选择国家级救援基地,制定建设标准,启动两个方面救援基地示范项目建设。
5.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科技规划》,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水平。
四、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搞好事故救援和预防工作
1.进一步做好事故救援工作。要做到快响应、早出动,强化组织指挥,依靠专家决策,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有力有效施救,尽力减少损失。要加强事故救援指导协调工作,对较大以上事故要跟踪了解救援情况,根据救援需要及时协调调动资源和派员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组织各类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和特殊作用,积极投入到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当中,除参加本企业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外,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配合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到服务范围内的企业参与排查治理隐患。
3.制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明确应急救援队伍参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职责;选择重点区域,在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重要岗位和关键部位的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基础上,实现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互联互通,在监测监控基础上建立预警体系。
4.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工作的通知(安委办[*]1号)文件精神,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自然灾害隐患排查、除险加固和隐患治理工作。
5.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工作机制,赋予其职责,明确检查内容、标准、程序和奖惩制度,推进应急救援队伍紧紧围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装备保障、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等重点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
6.积极参与各类安全检查和督查,在检查督查中注意发现总结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积极参加事故调查,在调查中了解有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
五、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1.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班中增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内容,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面向社会和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普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履行职责和义务。
2.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出台的相关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和促进;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宣贯,在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体现应急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3.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和制度建设,着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调研起草工作,研究制定《国家矿山救援基地建设标准》、《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建设标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管理办法》、《国家投入的应急救援资产管理办法》等与条例相配套的应急管理法规和标准。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
4.组织开展对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明确应急管理责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应急管理物资装备、开展应急培训演练等方面情况的专项检查督查,通过检查督查,促进工作。
5.会同有关部门着手调研制定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员劳动保障制度、政府应急准备金制度、企业救援队伍提供社会服务、预防性检查等相关工作经济补偿办法和企业、社会物资用于应急救援的补偿办法等应急管理有关经济政策,为应急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6.贯彻落实《突出事件应对法》和《安全生产法》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申请建立应急救援奖励基金,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激励机制。
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整体水平
1.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和“两个负责制”,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监督,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总体工作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推进。
2.掌握社会应急资源,以市级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为依托,建立健全各种应急资源数据库、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专家库、事故救援案例库和重大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数据库、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及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为有效开展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强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业务建设,提高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3.建立事故救援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制度。及时对参与救援的每起事故尤其是较大以上事故的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定期对事故救援工作进行汇总分析;组织对矿山、危化、海上搜救、隧道施工等事故救援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通过总结、分析和评估,找出规律和特点,注重用经验指导工作,用教训推动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做好年度事故救援工作总结评估和事故趋势分析工作。
4.强化应急救援队伍资质管理,做好矿山救护队资质认定工作。通过资质认定,促进素质提高;出台和完善标准,推进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提升各类救援队伍尤其是中小队伍的标准化水平。
5.推动矿山和危化等高危行业的企业按要求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各地在工业园区和企业集中地区建立专业救援队伍,与国家级基地和骨干队伍共同形成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组织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与没有专职队伍的危化品企业签订救援服务协议,确保一旦发生事故,都有救援保障。
6.努力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乡镇、进村屯、进企业、进学校;落实基层乡(镇)、村和中小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职责,确保有人管,又会管、管得好。
7.办好第七届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选拔优秀救援队伍参加第六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先进经验,提高我国矿山应急救援工作水平。
七、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1.拓宽宣教渠道,创新宣教形式,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办好应急指挥中心网站和《安全生产应急工作动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开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刊、专版、专栏和摄制专题节目,编印知识读本、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普及应急救援知识。
2.以宣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结合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各种媒体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立法背景、主要制度;分层次举办《突发事件应对法》研讨班、讲座会。
3.认真搜集总结和宣传报道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路和典型示范作用。
4.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完善应急救援培训大纲,组织编写应急救援培训教材,分级分类开展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人员、救援队伍指挥员培训,组织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骨干力量赴发达国家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素质。
八、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队伍自身建设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内涵,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易发期”我国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特点,认真探寻和把握规律,强化理论创新,指导工作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原则为统领,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2.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理论武装,提高理论和政治思想水平;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实践锻炼,提高业务素质。
3.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抓好制度落实,形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4.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忧患意识、执行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养成勤勉敬业、雷厉风行、尊重科学、敢打硬仗的作风。
5.搞好评优表彰工作。认真做好*、*年度事故救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各类救援队伍及其指战员的选树、表彰工作,以弘扬正气、鼓舞士气。
(一)加强预案动态管理,根据市级部门预案与专项预案的修订进展情况,及时做好相关区级预案的修订跟进工作,使区级预案与上级相关预案配套衔接,使预案适合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对已修订或调整过的各类应急预案,做好分级备案工作,并按政务公开的要求推进应急预案的公开化。(各街镇、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负责)(二)对已制订各类应急预案进行一次梳理,已过时限或按要求需要修订的应急预案,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修订,经评估、演练或实际处置中发现不适合的部分要及时调整,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各街镇、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负责)(三)做好所属行业、基层单位预案完善修订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健全并做实基层应急预案。(各街镇、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负责)
以创城工作为抓手,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一)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抓手,由各部门对全区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摸排调查和分析整理,对一些特别重大、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加强检查监控,制定整改方案,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和整改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整改,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各街镇、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负责)(二)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危险源、危险区域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建立备案制度和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的工作。(区安监局、区环保局等负责)(三)组织防汛能力调查评估。开展防汛墙、区域除涝、城镇排水、道路下立交、轨道交通、民防工程、防汛应急能力等七个专项能力评估,并针对薄弱环节,研究落实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区水务局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四)依托城市管理联勤和网格化管理平台,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勤”范畴,形成长效机制,并逐步形成和完善应急工作领导问责制。(区应急联动中心、区应急办负责)
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应急重点项目。
(一)继续做好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与推进工作。做好区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应急管理平台、市强对流预警中心分中心等平台的上线工作,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健全气象灾害的预评估机制。(区气象局负责)(二)继续推进应急物资储备,明确各部门物资储备分工,加强储备基地建设,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一些必需的生存生活用品、专业应急物资、应急救援装备等能够保障到位;推进区红十字备灾物资库和仓储物资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区经委、区红十字会、区相关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各街镇负责)(三)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制定关于推进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意见;完成新城主城区与安亭、南翔、江桥地区及四个新市镇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和实施规划的编制;开展应急避难场所情况调研,扩展应急避难标志设置场所,制定本区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方案。(区民防办、区规土局、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负责)
提高应急演练水平,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一)着力推广应急预案在各个层面的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演练率,结合区内重点或热点工作,由区应急办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一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各部门、各街镇要根据自身特点;年内至少选择一项预案针对一个课题进行专项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预案的实战性和操作性,提高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水平。(区应急办、区应急联动中心、区应急救援支队、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各街镇负责)(二)完成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卫生应急所涉及项目的装备列装和人员培训演练;继续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活动;做好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普查;摸清区内应急机构、应急专家等信息,掌握区域内企业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数据等情况。(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应急办负责)(三)深化“110”应急联动工作,落实联动单位责任制,提高应急联动效能;强化应急救援“3+X”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全区重大演练,加强对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队伍的联勤联训;公安、卫生、环保、安监、民防、交通、建设、气象、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及各街镇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实应急装备,加强日常训练与培训,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区应急办、区应急联动中心、区应急救援支队、相关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各街镇负责)
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普及应急知识。
(一)以“5.12”防灾减灾日、国防教育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扩大宣传受众面;结合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安全小区、社区民防建设等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应急知识宣传的良好氛围,多种形式普及民众应急常识。(区民防办、区民政局、区卫生局负责)(二)在村、居委层面继续推动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培训,做到工作常态化,培训全覆盖,健全突发事件灾情损失的统计公布制度,做好突发事件灾情损失向社会公布等工作。(区民政局负责)(三)完成民防进楼组、进家庭三年行动计划第三年的工作任务,计划完成全区11万余家庭应急包的发放、培训以及1万余个楼道应急疏散指示牌的制作和安装,进一步巩固社区民防建设成果。(区民防办牵头,区民政局、区社建办、区红十字会协办)(四)开展专业领域应急知识培训。开展各级各类应急干部培训,强化提高应急业务素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校园安全防范管理水平;开展消防网格管理人员消防业务、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组织教育安保人员、住宅修缮工程从业人员、食品生产从业人员、建设系统相关人员应急管理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区教育局、区消防支队、区安监局、区房管局、食药监局、区建委等负责)
近几年,随着油田企业石油、天然气等增储上产的需要,单井管道的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规模也日趋扩大。因该行业的特点,施工安全既关系到员工人身健康,也涉及到社会问题,故摆在油田施工企业日常工作的首位。目前,各油田施工企业相继建立了安委会,安全承诺书、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安全管理机构和HSE实施细则。逐步树立了施工必须安全,安全促进施工的安全管理理念。要做到最大可能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至少安全管理应遵循下列三个原则:1事前控制、预防为主的原则。2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等“四全”管理原则。3事故原因没查清、责任人没受到处理、员工没受到教育、整改措施没落实等“四不放过”的管理原则。
1、落实HSE管理体系,明确岗位安全责任
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项目员工的安全责任是油田施工企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的委托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负总责。应当严格遵守、宣贯国家、行业及企业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禁令、制度和管理要求等,组织建立安全管理网络,编制并实施项目岗位安全责任制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批准安全施工方案,任命专、兼职安全员,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签订项目员工HSE承诺书。切实保证每个施工面、点的施工安全都有明确的安全管理人,使项目每个员工能遵守自身岗位的安全责任,规范个人的施工行为,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
2专职安全员
项目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对施工现场安全状态的检查与监督。必须深入施工现场检查项目员工的施工行为、施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发现存在施工安全隐患时,及时要求整改、停工以及处罚。负责项目新进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组织编制管道试压、用火、受限空间、用电等关键施工工序的安全施工方案并办理作业票,依据项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编制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演练。负责管理项目员工的健康档案,组织项目员工的日常安全学习。
3技术负责人
负责项目员工的安全技术交底,审核安全施工技术方案,负责吊装、电焊等特殊工种档案管理,组织项目新进员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4班组长
班组长对班组施工安全负责。组织班组员工工前5分钟安全讲话,当天施工内容的安全技术交底,组织班组员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落实员工的安全设施。
2、加强安全施工防护技术措施,保障本质安全
油田管道施工中,做到施工机械、材料等的本质安全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
施工材料的购置必须具有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安全帽、安全绳等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仪表、仪器等检测量具必须按规定及时校验,施工机械不允许带病作业。此外,还应当采取改善施工劳动条件,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
3、完善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依据油田单井管道施工常见的火灾、中毒、交通、塌方、触电等安全隐患,必须建立预案并演练,对地处敏感的工区还应当建立防恐等应急预案。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项目部应急处理机制。此外,还应当与工区就近的医院保持联系,施工中遇到紧急情况,便于及时救助。
结束语:
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油田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落实项目员工的施工安全责任,同时,结合施工中加强安全防护,强化整个工程的安全监督,充分发挥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急演练;安全监管;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应急演练概念
应急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按照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实践活动。其原则包括: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二、应急演练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简单地讲,应急演练就是一种模拟突发事件发生的应对演习。实践证明,应急演练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迅速从各种灾难中恢复正常状态。应急演练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提高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意识。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件及应急处置过程能给参与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直观上、感性上真正认识突发事件,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源的警惕性,能促使公众在没有发生突发事件时,增强应急意识,主动学习应急知识,掌握应急知识和处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二)检验应急预案效果的可操作性。通过应急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前暴露预案的缺点,验证预案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方面所具备的适应性,找出预案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以及应急反应的准备情况,验证应急预案的整体或关键性局部是否可以有效地付诸实施;可以检验应急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一致等。
(三)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应急演练是检验、提高和评价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接近真实的亲身体验的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各级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可以帮助应急管理人员和各类救援人员熟悉突发事件情景,提高应急熟练程度和实战技能,改善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可以让公众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恐惧感,配合政府和部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应急反应能力。
三、加强应急演练工作取得实效
(一)存在问题与不足
在应急演练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应急演练工作并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1、演练所开展的内容、步骤和应急预案所写不一致
一部分单位在编制预案时计划详细、步骤完整,但在实际演练过程中,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预案中的步骤认真执行,存在应付了事、简化过程、草草收场。有的则套用其他单位现成的预案,但是事先并未对参与演练的员工进行认真培训,员工未真正掌握预案的程序和流程,演练时随意发挥,未达到演练的真正效果。
2、安排的演练科目针对性不强,与本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不吻合
一些单位在选择应急演练科目时没有与本工程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是考虑本工程实际建设中最常见的风险隐患,而是选择内容简单最好开展的科目,甚至选择与本工程建设毫不相干的内容。
3、演练中没有做到“真演实练”,达不到真正事故状态下的要求
有的单位演练过程一味追求场面热闹、却忽视了关键性的安全细节。例如,某单位进行“水上救援演练”时,表面看起来场面很大、“热热闹闹”,救护车、巡逻艇等设施一应到场,警戒和警示标志明显。但演练过程中, 现场参与演练人员表情轻松,甚至窃窃发笑,营造不出紧张的事故救援气氛。
4、其他方面的问题
(1)应急人员的表现
个别人员对报警程序不熟悉、报警电话未记牢;信息传递和汇报还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没有熟练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等。
(2)应急物资及设施方面
应急物资(设备)的种类不全、储备不足,满足不了各类事故状态下以及开展应急演练时所需要。
(3)应急演练培训工作做的不到位
基层单位还应该高度重视演练前的培训环节,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正确的应急救援方法和应急处置技能,才能使演练做的更到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员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人员总是把演练与“演戏”等同起来,认为这些都是在走过场、走形式,根本不是真实事故发生的场面,从而从思想上淡化了危机意识。演练中随随便便,不紧不慢。没有根本树立起“演练即实战,实战即演练”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理念。
2、领导重视和参与不够
通常演练我们会看到三种现象:第一,凡是领导重视、亲自主抓的单位,演练工作就搞的扎实、有实效;相反凡是领导不重视的单位,员工也大多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第二、凡是安全生产搞的好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也抓得到位,而安全工作相对薄弱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也一定是落在后面;第三,越是生产任务繁忙的单位,应急演练工作以及安全培训等工作开展的越及时。这些都表明安全管理(包括应急演练工作)与生产管理绝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工作。只有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亲自组织本单位的演练,亲自抓演练前的培训,亲自坐镇演练现场的指挥,员工就会认真对待,真正重视,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去。
3、奖罚考核不到位
俗话说,没有奖罚就没有动力。管理者通过对应急演练工作制定标准、检查考评,奖优罚劣,可以激发员工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纠正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观念和行为,以激发其自身的反省能力,从而获得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素质。
(三)认真落实做好应急演练中的“演”与“练”
应急演练,顾名思义一是要“演”,二是要“练”。
1、所谓演,是指演示,就是把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演示出来。
一是要“演”救援经过。要模拟事故发生的起因与救援过程,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熟知即将开展的应急救援演练是针对哪种情形,明白如何避开危险源,熟悉危险源特性,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使应急救援演练更加具有指导性。万一发生类似事故,按照平时的操练处理,才能游刃有余。
二是要“演”现场氛围。在平时的演练过程中就要以严肃认真、身处险境的态度去面对,演出现场气氛,演出真实感觉,演出实战场景。一旦发生事故,才能沉着冷静应对。
三是要“演”设备使用。向在场人员示范各类设施、装备的种类、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规范设备使用步骤。发生事故时能够判断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确保每个人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装备,把出现误操作而引发二次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演”职责分工。演习各部门的职责履行,规范岗位设置。让所有的人都明确岗位分工,不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提高救援效率。通过演练重点解决救援时期各组人员工作的衔接问题,练习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练习物资的取用等环节,都是提高协调作战能力的关键。配合的好,就有可能控制住事态扩大,配合不好就浪费了很多救援的时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2、所谓“练”,是指练习,就是把自救互救的基本功练习到位。
一是要“练”安全警觉。有很多事故发生前有前兆,通过应急演练,让每位职工熟知事故前的预兆,警示他们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通过应急演练,可以让职工明白事故的危险性,引起职工的重视和危机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是要“练”反应能力。事故发生时,职工的疏散速度和救援人员的集结、设备到位、进入危险区并临时处理事故的速度非常重要。在救援时,每一秒都是“黄金救援时间”,每错过一秒就有可能发生无可估量的危险,就可能丧失一条宝贵生命,造成原本可避免的损失,因此在应急救援演练时,演练人员要将演练当实战来“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心态和意识放在紧急危险状态中,真正锻炼反应能力。
三是要“练”现场指挥。演练过程中,指挥人员肩负重任,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协调指挥能力。作为指挥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件状况和危害程度弄清楚,如何正确指挥,如何快速决策,如何进行最有效信息传递,如何协调调度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时开展救援活动等,都要不断从练习中锻炼提高,达到应对自如。
四是要“练”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完整的演练一遍,演练结束后要做出评价,并提出书面报告,指出演练存在的问题、预案存在的缺陷。不论哪种方式的演练,目的都是熟悉预案救援程序,锻炼各种救援能力,发现预案问题,不断修订预案,完善预案,避免预案纸上谈兵,使它成为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预案,能在事故救援中切实发挥作用,拿之能用,用之能行。
(四)加强应急演练工作的措施保障
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演练的水平和质量,真正达到应急演练的目的和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工作:
1、经常性的进行有关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安全技能。要将应急培训纳入到本单位年度培训计划中,组织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重点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专业人员执行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能力、员工安全操作、应急处置、自救互救以及避险能力,特别应组织好关键装置、要害岗位、重点环节、特殊作业的生产操作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应急知识、技能培训。要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工作,对涉及到相关方、周边地区公众的应急预案,应积极与相关方和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将可能产生的危害、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应急方法等告知相关人员。
2、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修订编制工作。应急预案编制前,要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收集资料并进行评估;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评价能力与资源。然后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编制完成后还要进行组织评审等工作。编制预案时,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事故教训及历年来应急工作经验,尤其要对身边近几年来发生的各类典型事故和险情进行归类汇总和整理,反复分析和查找问题发生的根源,从应对和预防措施方面仔细斟酌,形成应急预案中针对类似事故(事件)和险情的现场处置指南的素材。
3、加强应急演练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提高演练水准,达到应有效果。
Abstract: Offshore oil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ndustries which have the largest HSE risks in the worl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chnological content, difficult in construction, poor working environment, small space, far away from the land and difficult in rescue and evacu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control HSE risk in offshore oil development, and we should carefully study the HSE risk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trengthen the HS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direct offshore oper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constantly sound the HSE management body and personnel evidence work,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ject source, strictly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view, test and license system,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in laws, regulations and operation skills, pay attention to the HSE "three while" management of sea facilities, make more implementation efforts in "two special" regulation, establish perfect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take walkthrough in multiple forms, improve full staffs' HSE risk consciousness and emergency risk aversion skills, and ensure the improving of HSE performance in offshore oi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涉海石油开发;HSE风险;分析;消减;应急管理;HSE管理绩效
Key words: offshore oil development;HSE risks;analysis;reduce;emergency management;HS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171-03
0 引言
由于涉海油气生产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开采过程中往往带来灾难性后果。1988年,英国的阿尔法钻井平台发生连环大爆炸,导致167人死亡,成为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起钻井平台事故。1979年11月,石油部“渤海二号”钻井船在井位迁移拖航中翻沉,导致72人死亡,成为石油系统建国以来最重大的死亡事故,也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历史上少见的事故。2003年渤海钻井总公司“10.27”滩海探井通井路交通事故,导致19人落入大海身亡。石油开发中心目前共管理着四个涉海区块:垦东12、青东5、青东12和老178,其中垦东12为续建产能区块、青东5为建设阶段、青东12和老178为滚动勘探试采区块。为提高涉海石油开发的HSE管理绩效水平,笔者分析了涉海发HSE风险,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管理对策。
1 HSE风险分析
1.1 人员与设备高度集中 各种设备,工作人员极其活动,生产均集中在海洋石油生产平台或海油陆采平台上。
1.2 自然环境恶劣 不确定的海洋环境对海上石油生产设施安全有极大的影响,甚至有较强的破坏作用。
1.3 危险性高 涉海石油作业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极易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
1.4 地质条件复杂 涉海油气田所遇到的地质条件是很复杂的,极易发生各种井下工程事故。
1.5 救援及逃生困难 涉海石油生产设施一般远离陆地,孤立于海上,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迅速得到外援,施救困难,极易升级为恶性事件。
1.6 施工难度大 涉海石油生产面临的海况、气象、地理、地貌及地下情况均较为复杂,决定了涉海石油生产设施具有建造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
1.7 涉海环境保护要求高 井喷、管线穿孔及其它事故,极易发生原油泄漏,造成重大海洋污染事故。
1.8 海上及滩海陆岸HSE隐患治理任务艰巨 海底管线、海底电缆、平台及其工艺流程等海上生产设施依然存在一些隐患,急需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滩海陆岸应急设施配备不足,与《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细则》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滩海陆岸钻井定额不足,导致部分钻井施工单位的安全设施配备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受内港池水深和桩西锚地泥质的影响,部分船舶避风难度较大,船舶避风存在安全隐患。海上施工管理统筹协调不够,加大了海上施工安全风险。近年来,海上每年都要发生海底管道和电缆挂断事故,特别是2009年发生的海管断裂事故,最近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给海上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 消减HSE风险的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HSE管理机构,做好人员取证工作 石油生产属高风险开发方式,一旦疏忽便会造成重大事故,按照HSE体系管理要求,中心建立健全HSE管理机构,设立了安全环保部和安全环保监督站,2007年通过了北京中油健康安全环境认证中心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体系认证。目前中心共配备专职HSE管理人员30名,其中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15名,另外外聘安全专家2名。中心有涉海生产人员共426人,其中29人持海上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426人通过了“海上四小证”的培训,22人取得了“海上油气消防”安全资格证书,海上从事人员持证率达到了100%。
2.2 从项目源头抓起,严格遵守设计审查及检验发证制度 中心海上石油设施的设计建设、竣工验收严格遵守《海洋石油建设项目生产设施设计审查与安全竣工验收实施细则》。垦东12、垦东123、青东5海油陆采平台的设计、建造全过程均由胜利监理、海监中心进行监督检验。青东12试采平台、青东5-2试采平台和老178平台均由船级社进行检验发证工作。中心海上设备年检定检工作由海检中心负责,按检验计划运行,确保海上设备、关键装置运行状态良好可靠。
2.3 加强全员法律法规及操作技能培训 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将涉海生产的法律法规进行汇编,与局安全环保处下发的涉海相关标准一起下发到各涉海部门和管理区,认真组织进行学习,提高涉海管理人员执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意识,确保在工作中贯彻到位,执行到位。人力资源部和各涉海管理区把提高员工HSE操作技能作为保障海上生产的重点工作来抓,利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方式和严格的考核淘汰制度来提高涉海生产人员的HSE综合素质。
2.4 抓好海上HSE “三同时”管理
2.4.1 我们认真抓好海上HSE “三同时”工作,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批准手续,确保项目建设合法运行。一是垦东12区块产能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由石油行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评审中心组织进行了审查并备案。安全竣工验收根据工程进度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进行了建设项目安全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的评审并开展了安全竣工验收工作,取得了国家海油安办石化分部的批复文件。二期工程进行了建设项目安全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的评审并开展了安全竣工验收工作,及时取得了石化分部的批复文件。二是垦东12区块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三期进行了编制和评审,东营市海洋于渔业局分别于下发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垦东123产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及时完成了评审取得了东营市海洋于渔业局的批复。
2.4.2 青东5新区产能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进行编制,于2010年9月21日通过了由东营市海洋渔业局组织进行的专家评审,东营市海洋渔业局于2010年10月19日下发批复。安全预评价报告由胜利油田安全环保评价中心进行编制,于2010年11份通过了石油行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评审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已完成上报备案手续。职业健康评价报告委托胜利油田职业健康评价中心进行编制,于2011年5月完成山东卫生厅审查备案。为了使青东5产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在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时能顺利完成,中心与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签订了青东5海洋环境监测合同,对青东5产能项目建设阶段、后期试生产阶段的海洋环境进行监测,使青东5项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青东12平台属勘探井组,总井数3口,2口油井作业完毕,1口弃井,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0年7月6日取得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批复。因水深等自然条件限制,还未找到合适的测试生产方式,暂时关井。
2.4.3 老178区块于2010年9月移交中心进行作业试油,总井数8口,生产井6口,弃井2口。安全预评价报告于2011年7月进行了专家评审,批复正在办理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于2011年1月12日取得了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批复文件。
2.5 加强涉海直接作业环节管理,加大“两特”规定执行力度 坚持“谁签批、谁负责”原则要求,加强直接作业环节HSE管理,规范涉海工业动火、临时用电、交叉作业、检电等环节的票证审批手续,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制定HSE措施,做到了重大施工现场HSE监督人员不到位不施工,HSE措施不落实不施工,达不到HSE施工条件不施工。中心要求各级领导严格执行“两特”的相关规定,今年4月21日老178平台投产和几次恶劣天气,中心领导带头到生产一线组织协调投产和落实应急准备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现场HSE管理水平,确保特殊时段、特殊天气海上石油生产的顺利运行。
3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3.1 及时修订HSE应急预案 2011年按照17号令要求对《石油开发中心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新版预案针对海上防井喷失控、防台风(风暴潮)、极端灾害气候防范等内容,立足现场实际、细化职责、强化落实,建立起各管理区、中心直属各单位应急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保障全面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形成各级联动,层层负责。
3.2 完善管理体系,优化保障措施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HSE预案体系建设目标,建立了相应的HSE应急预案体系,及时建立相应组织,完善应急措施,落实专项经费、专用设施、设备;形成了以中心为“点”,延伸“线”至各管理区(项目部),“面”推至直属各单位的“点、线、面”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2011年开发中心将老178井组以及垦东12岛纳入油田溢油应急计划的应急范围,成立了二级溢油处置领导小组,与油田内外相关专业溢油处置应急队伍建立联动机制,配备了消油剂、吸油毡及围油栏等应急处置物资。
3.3 强化应急演练,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涉海单位根据生产特点,每月开展一次防井喷失控、防台风(风暴潮)、防极端灾害气候等内容的应急演练,针对蓬莱19-3事故,在老178海域组织了专门的溢油应急演习,从预案学习、功能演练、现场演习到讲评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检验,对人员进行实战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应急避险能力。
4 结束语
我们把控制涉海石油开发HSE风险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认真研究生产过程中的HSE风险,加强涉海直接作业环节HSE风险管理。不断健全完善HSE管理机构,做好人员取证工作,从项目源头抓起,严格遵守设计审查及检验发证制度,加强全员法律法规及操作技能培训,抓好海上设施HSE “三同时”管理,加大“两特”规定执行力度,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演练,提高全员HSE风险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确保涉海石油开发的管理HSE绩效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海洋石油安全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号.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2]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
25号.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3]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令第4号.1990年10月5日起施行.
[4]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中国石化安〔2005〕651号.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5]SY/T6044-2004.海上石油作业安全应急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7月3日批准.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6]SY6433-1999.浅海石油作业安全应急计划编制要求.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年9月14日批准.自2000年4月1日
为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预案体系和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加强环境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推进应急管理整体规划和应急平台体系规划建设,根据府应急发[]4号文件精神,我局年月27日至月14日,从队伍建设、应急能力、预防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宣传五个方面入手,认真组织了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自查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了环境市应急管理办公室,规范了工作程序、完善了工作制度;以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污染控制队伍为基础,建立健全了环保内部应急救援队伍,明确组织、协调、监管职责,使应急管理工作进入了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二、强化了应急能力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构建了由环境污染事件响应、信息传递反馈、应急决策指挥、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应急技术支持构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系统;重视环境应急装备能力建设,在配备应急车辆、防护装备和监测仪器等必要设备的同时,加强了环境安全应急技术和应急物资信息的储备;建立起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三、狠抓了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体系的建设。实施源头控制,对新、扩、改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或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经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该建设项目;建立了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制度和风险源评估制度,今年组织力量对全市环境风险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出环境安全隐患1个。对存在风险源的单位,采取了限期完善环境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对限期不能完善或验收不合格的,实行限产或停产治理;完善落实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在香山、石溪濠、老池等关键节点设置环境风险预警监测点位并实行市县(区)两级的定期监测。
四、健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在总结、梳理原有应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职责、联络方式等内容,确保应急事故的得到快速、高效处置。同时,依托12369环保举报投诉热线,搭建了环境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平台,接警立即启动应急体系,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置。
五、加大了对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应急知识的宣传。通过电台、报纸、网站、现场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提高了公众的环境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大了对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了企业开展救助和自我防护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