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107)01-0074―05
投稿日期12006-11-21
作者简介:高嵘(1961-),男,甘肃通渭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和体育史。
目前正值“新课标”实验不断扩大推进之际,反思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存在问题,正视其困难,则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因此,本文拟就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新课标的完善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参考。
1 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性
客观地讲,新世纪的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其课程设计的根基有多深?在理论上的准备是否充分?其设计是否经过了比较充分的论证?涉及本次课程改革设计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我们目前是否已经研究清楚?如果课程的改革在理论上准备不足,就会影响其改革的进程,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这次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广大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实验伊始,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出现了“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优秀教师和老教师甚至于不知道怎么上体育了,一些新体育课的观摩示范给人以内涵不深、做秀表演的印象……随之而来的争论也越来越多。课程改革实践层面出现的问题必然和其指导改革的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回到体育课程改革设计的一些基本前提问题上来思考。比如,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其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其课程编制的原理是什么?我们能否遵循一般文化科学课程的编制原理来建构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又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小学阶段称为体育课程,而在中学阶段又改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是否只是称谓上的变化?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有何本质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两者在课程设计上遵循的课程构建原理是否相同?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应该按照什么逻辑设计?按照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设计课程在逻辑或原理上是否成立?我们的课程设计有无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深层思考?……这诸多问题确实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
2 新体育课程的目的性
本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旗帜鲜明地举起了“健康第一”这面大旗,将其作为我们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意义无容置疑。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应该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否应该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却值得商榷。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和《课程标准解读》中的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并不是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合科”,而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然而,在五条课程标准中则有三条明确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诸如“健康知识”,“良好的心理品质”,“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健康主线――学习领域目标中则有:“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而这三类目标的具体内容中,都包含了某些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在其课程内容标准中,更是明确地罗列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在内容标准3.3.3(“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内容标准3.3.5(“了解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知识”)、内容标准3.4.3(“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内容标准3.4.4(“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既然课程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身体练习”,其课标中的诸多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其内容能否通过以身体练习来达成?显然,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内容与其课程性质及其承载的使命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协调之处。
我们不能否认,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问题”,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是大势所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健康目标”,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初衷是好的。但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多是合科课程,有的健康教育甚至是独立的学科课程。根据美国联邦健康和服务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资助的研究表明:通过每周1.8 h的健康教育教学将会使学生在健康知识和态度方面有可测量到的增长和改变,并伴随一些行为的变化。其它研究同样表明,健康知识的增长始于15 h教学之后,尤其对4―7年级的学生而言,在1学年中,需要45~50 h的健康教育教学才能影响其态度和实践,而要取得健康知识学习、健康态度及其行为变化的最佳效果则需要大约60 h的教学时间。因此,美国健康教育者认为,每学年(从学前班至12年级)要达到最低的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用50 h的课堂教学较为适合。美国几大健康教育协会为此还专门制定了《国家健康教育标准》由此看来,我们的体育课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和“突出健康目标”的初衷是否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这确实值得、需要我们谨慎求证!
课程的功能是确定课程目的的重要依据。虽然课程的功能具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多重性,但在其多种功能中,课程的文化功能最为重要,课程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从这一基点而言,体育课程也不例外。虽然体育课程在育人这一本体功能方面与学校体育相同,在其增进健康、娱乐等功能方面也有其重叠性,但体育课程毕竟是在继承和传递文化的过程中存在和运行的,其健康、娱乐等功能是作为体育课程文化功能的结果发生。曾几何时,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以增强体质为其核心使命,广大体育教师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血。但让我们难堪的是,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并未能够有效遏止学生某些体能素质持续下滑的局面。如2002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出现下降”;“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此外,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也未得到明显的改善,运动技能也呈下降的趋势。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否应归因于我们多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失败呢?仅靠每周两到三学时的体育课能否
解决这一综合性的教育甚至社会性问题呢?
其实,增进健康涉及的因素远比增强体质还要多而复杂,其健康目标的实现也较体质增强的实现更为艰巨。虽然体育课程在强健学生体魄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体育毕竟不是增进学生健康的唯一手段。增进学生健康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得到解决,并非《体育与健康》一门课程可以包打天下!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承担起超越自己系统能力的使命,何其沉重!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体育课程也许会因为如此艰巨的使命而不堪重负。
3 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性
任何课程的改革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必须以其现实条件为依据,如果脱离了这一基本的前提,其课程改革必然收效甚微。本次课改的主要理论支柱“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是西方的泊来品。教育理念中充斥的各种“后现代主义”话语,让使用现代汉语思维的读者无法准确把握,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被一线教师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国外先进理论的价值不可否认,但它有特定的适用情境,是否可以直接移植,需要仔细甄别和筛选。西方的课程理念毕竟与我国课改的实施环境有不小的距离。我国和世界体育课程的发展历史表明,其发展具有世界性与民族性并存的特点。但体育课程的世界性并没有出现国际贸易、经济活动中的“同国际接轨”的现象。恰恰相反,其世界性带来的却是各国体育课程民族性趋势的加强。而这种民族性则是各国在建立适合本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体育课程方面所做的努力。因此,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固然要朝向世界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与世界学校体育的发展接轨。但同时更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毕竟与已步入后现代文明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况且我们更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大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学校体育的整体硬件条件还比较薄弱,体育师资的水平良莠不齐。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条件下,简单的“拿来主义”恐难成功。因此,“拿来主义”必须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基础之上,必须使拿来的东西“本土化”,否则必然“水土不服”,脱离实际。比如,此次新课改中,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课教学本应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其方向也是对的。但鉴于目前我国多数学校较为紧缺的体育硬件和体育师资的专业素养,又有多少学校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项教学?有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学体育设施和师资、专业项目的结构,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项选择范围和兴趣培养。北京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应该在全国属于较好的。北京市的情况如此,全国其它省市的情况就可想而知。如果多数学校目前尚不具备选项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我们的选项课教学应怎样过度变通?众所周知,选修课的发达和滥觞都以美国最为典型,但其选修课的实施也是良莠不齐,并被常常作为选修课建设的反面例证而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批评。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借鉴。
再如,这次课程改革,以目标统领教学,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利向学校下方,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新课标并没有提供多少“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范例,也没有提出“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方案,因此,“目标引领教材内容”还只停留在课程理念上,而把具体操作问题留给了第一线的体育教师。目前在绝大多数教师对大纲教材仍然有着很高程度依赖的条件下,面对没有规定具体教材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他们真的会体验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吗?已有研究表明,由于新课标没有像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那样非常明确、具体规定应教哪些内容,使得长期习惯传统大纲的教师感到束手无策。还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教师的课程知识素养较为缺乏,目前尚不具备进行课程设计和选择组合教材的能力。更为困难的是,我国目前在体育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建树还非常有限,尚无可以用于教师培训的体育课程理论教材。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如何落到实处?如果在国家课程标准这个“天”和基层体育教学这个“地”之间不及时“建立地方性的体育课程指导方案”,其具体的课程教学难道完全由一线教师“摸着石头过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视和得不到解决,也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活报剧一样”、“模拟劳动的体育课”等体育课异化现象还会打着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的招牌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体育课中。
4 体育课程改革的针对性、连贯性
教育的改革的目的说到底无非是要克服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教育问题有无清晰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一直处于持续的改革调整之中。那么,近20年来,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何得失?这些得失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借鉴?哪些需要我们扬弃或继承?哪些问题是困扰和影响我们改革深化的深层问题?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否切中了这些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伊始,有些人为了宣传新课标的优越,把大纲时代的传统体育课程作为批判的靶子,并通过“新课标”与“旧大纲”、“课标课”与“大纲课”、“新教师”与“旧教师”的比较,否定传统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只有建立在对以往问题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其改革才会明确而有针对性。否则,改革就会盲目,就会偏离其初衷,甚至错误地改掉本不该改的东西,有如泼脏水同时把孩子泼了出去。不容否认的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比如,我们“在改革知识教育弊端的过程中误以为知识不重要,导致轻视知识传递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新体育课程改革中同样有所表现。例如,新课程标准中在体育学习领域的划分中将认知发展这一最基本的目标排除在了5领域之外。体育课程教学难道就不学习体育运动的文化科学知识?更令人不解的是,课程标准为什么又要在五个领域的具体水平目标中遮遮掩掩地夹杂着诸多认知学习的目标呢?难道过去大纲时代的“三基”学习就完全错了?学生增进健康没有科学知识的指引是否行得通?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重新讨论体育课程教学应不应该“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这类最基本的问题?在改革知识教育弊端的过程中,我们体育课程及其教学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决对不可轻视知识的传递。
最近,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呼吁要学点教育史。这种呼吁可谓用心良苦。“时代每向前迈进一步,都要唤起人们反思一下历史,以便弄清楚自己背靠的是什么,自己起点在哪里,自己处于历史发展链条中的哪一环”。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如何避免“推倒式重来”的“矫枉过正”是改革者必须深思和谨慎处理的问题。体育课程改革毕竟不是搞运动,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一棵树的生长会有年轮的印痕。如果仅凭着一股热情,难免会做出不切实际的事情。
5 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操作性、反馈性
课程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其改革实施的具体操作主体――广大一线教师,直接决定其改革实践的发展。因此,要将课程改革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考虑广大一线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和接受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其课程设计有两条主线,其一是增进健康,其二是运动技能发展。因此,其课程改革虽不是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合科,但也决不是课程名称字面上的简单变化,其课标中提及的诸多健康目标究竟在实践环节如何达成,对不熟悉健康教育的体育教师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且不论高中1学分的健康教育内容能否落到实处,“新课标”五领域中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下的诸多具体水平目标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达成,对许多教师来说也确实是他们深感困惑的问题。有研究表明,新课标过于复杂、难于操作是课改后体育教师面临的问题,也是推行新课标的第二大阻力。
课程改革包括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做出使用课程计划的决定,称为“发起”或“动员”阶段;第二阶段是实施或最初使用阶段;第三阶段是常规化或制度化阶段。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显示,课程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切实有效的课程实施。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在我国以往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恰恰忽视了课程实施这个重要环节,而对课程方案和改革结果之间的实施过程的切实考察较少。这是我国课程改革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鉴于此,国内课程研究者指出,“国内的课程改革,目前还主要满足于课程规划阶段的改革,而严重忽视了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改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观摩课为什么越来越不像体育课?为什么一些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体育教师也越来越看不懂这类课?并对‘课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这类问题感到疑惑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体育课程毕竟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不重视和加强其改革实施的操作性,要落实其先进的改革理念说不定真的就会像悬在天上的彩云,令一线教师望而却步,难以企及。
课程改革是一个需要设计论证、实验验证、调整改进、逐渐推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其问题甚至挫折的出现在所难免。因此,建立有效的课改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则显得十分必要。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改革相比,我国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设计完成后,对课程标准本身的论证就显得不够充分,缺乏在学术界内进行必要的讨论。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近邻日本则截然不同,他们在文部省正式出台新的“体育学习指导纲要”前后,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对其指导纲要进行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以便在正式推广前修订和完善其指导纲要。我国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初期,虽然对实验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必要的调查,也得到了部分重要的实验反馈信息。但在目前机制下我们所得到实验反馈信息是否准确和具有信度?其信息的采集的科学性是否有所保证?其反馈信息对课程改革的完善有无调节价值?这是我们不应回避和反思的问题。当前,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部分省市的逐步实验推行,我们能否建立起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具有较深体育课程和教学研究经验“课标”实验效果评估机构,并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课程改革反馈调适机制,则显得十分必要和极为迫切。
6 体育课程改革的学科性
体育与其它学科课程不同,在学校教育中自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然而,我们应该清醒而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在世界大多数地区,体育被看作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教育活动,对取得成功的未来,其重要性要小于其它科学课程,体育在‘课程桶’的桶底,占很低位置”。可以说,目前,体育作为学科的地位正在下降,其存在的价值甚至受到了怀疑,体育教育的地位和处境可谓岌岌可危。为什么体育作为课程的学科地位会下降并受到世人的怀疑呢?这对我们体育教育者和研究者而言,既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又是一个不得不认真深思而检讨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对体育教育给予了政策和法规上的保障,从而使得体育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中的课程地位一直有所保证。应该说这与许多国家体育学科地位下降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但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在一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不重视学校体育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体育的理论地位和实际地位依然很不相称,体育课程也被一些人视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常常受到这样那样的挤占……。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与我们重文轻武的文化传统和当前应试教育倾向依然严重的现实有关,但就体育学科本身而言,是否也存在着需要我们反省的问题呢?比如,我们通过12年的系统体育课程教育后,到底教给了学生哪些体育的人文和科学知识?切实教会了哪些有用的运动技能?我们是否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了提升?是否使之能够从文化、科学、教育的角度体悟运动学习的真谛?学生们的运动情感是否确实有所升华?其体育运动的能力是否确实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无需讳言,我们的体育课程曾一度停留在运动手段论的樊篱中难以超越,使得有些人将体育课程等同为增强体质的身体练习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育课程学科地位的提高。而在当前,由于一些人对新课标的片面理解和新课标本身存在的不完善性,使得体育作为课程的学科地位同样遇到了挑战。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内出现的部分所谓“新体育课”观摩教学课上得像演活报剧一样的现象,使体育课上得越来越不像体育课。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体育作为课程的学科地位将来是否还能得到保证?对此,我们似乎有必要思考“为什么要开设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作为学科的课程本质是什么?”、“其课程内容的构成应该以什么为主体?”、“是否任何身体练习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学习的内容?”这类课程和教学的基本问题。
体育课程要保证其应有的学科地位,就应确实担负起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的责任。因此,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界同仁和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一方面应高度重视体育运动深层教育价值的挖掘,绝不能因为由于倡导“健康第一”和强调体育课程教学为增进学生健康服务,而把运动仅仅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看待,忽视其运动的社会性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和彰显。同时,我们还应对能够进入体育课程内容的“身体练习”有一个基本的衡量尺度,绝不能将任何不具体育性质或者缺乏文化科学含量的所谓“身体练习”一股脑地装进我们的体育课程。否则,我们的体育课程就会有被人轻视,其学科地位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7 结束语
1.1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乏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中学体育教育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中学学校体育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的体育教师没能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教育生涯的价值,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课堂习惯性用“军事化”口令教学,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2.2“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忽视“生活资源”。体育课程受到国家竞技体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体育内容过于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操练,忽视体育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命存在”,造成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节与滞后现象。
1.2.3学校体育应转变机械传授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整个教学过程对体育课的三大部分限制过死,教师的讲解、示范成为最主要的传授方法。
1.2中学体育教学要渗透整合生命意识
在教育中需要完成对学生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学生应具有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在选择和编制体育课程内容时,突显了时代性和生活实效性,只有融入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生命教育。
2.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整合模式路径
2.1体育教学目标之中要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理念
体育课程应从个体的发展需求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构建生命教育的体育课程理念不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需要树立“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
2.2体育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应植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激活学生经验,体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健康的发展,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有益于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为避免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与滞后,在具体选择教材时,应考虑选择娱乐、休闲并存,趣味性强且有意义的教材,有益于终身体育价值实现的教材;能够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材;现代社会生活中新兴的运动项目等应综合考虑。
2.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生命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要根据目标,针对教师、学生、内容等具体状况,设计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基本结构、方法和手段。课堂上,教师应突显主体教育观,营造乐学氛围、活跃的教学气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的寻找适合学生主体,以促进生命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方法。
2.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72-02
青海省高中阶段从2010年9月开始至今正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而提出的,其目和任务也就是为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由此可见,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任务。
素质教育是根据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创造出来的教育学概念。它从培养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素质教育具体地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体育教师最本质的工作。教师只有上好体育课,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才能使每个学生受到应有的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学校体育要树立以体育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1.1转变教学观念,实施主动式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应首先把教学氛围变得宽松和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把权放给学生,自己要由过去的"主演"变为"主导",这样学生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也才能真正在体育课中体验到运动乐趣。
1.2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体育教学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技能技术的形成,主要是从实践中练出来的。体育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2)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主要指竞争力、意志力、创造力和人际关系的协同能力;(3)"五自"能力:指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与终身体育接轨。
1.3发挥体育教学育人的功能。体育教学应当以育人为目标,传授体育技能技术只是育人的手段。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各种因素自始至终像一条红线贯穿体育课的始终。只要我们吃透教材,研究教法,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相接轨并不难实现。
2.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2.1理论素质:一是政治方面的理论,应懂得的哲学辩证法,明确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教育的各项法规,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二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能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2.2思想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对工作的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第,具有协同能力。
2.3业务素质:从理论到实践掌握体育教学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并能根据教改的需要,要断地学习和掌握其它新的与体育教学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技术。
2.4文化素质: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众多学科相联系,除体育专业的各种文化基础知识外,它还与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相联系。体育教师特别应当在文学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使自己在讲话中词汇丰富、准确简炼、生动形象,并富有幽默感和号召力,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3.注重"两全"教学
3.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学困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学困生也能达到体育教学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3.2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 器材美等。作为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5.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 "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
6.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这种方式,真正发挥体育的作用,促进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2.随迁子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研究
2.1教学目标情况
体育教师认为不管是随迁子女还是本地学生都应该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健身、体育欣赏及创新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认为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都应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说明体育教师仍然把增强学生体质和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与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体育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也可以说这两个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最根本最直接目标。
2.2教材适应性情况
体育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重要媒介。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至关重要的纽带。体育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体育教材(又称“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使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体育课程实施的优劣,更反映了该校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贯彻和实施情况的。
现在上海全部使用的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二期课改教材内容新颖多样,教师的教法灵活多变,课堂的教学氛围十分灵活,而且特别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精神,这对随迁子女主动学习能力和团结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和整个班集体的凝聚。
2.3交流语言情况
根据文化结构的“洋葱头”理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直接的工具,它属于文化结构中的表层方面。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刚刚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时往往或多或少带有乡音。这就给随迁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影响,严重的会产生沟通障碍。
透过表层机构中的语言,往更深层次探究,语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作为随迁子女,从另外一个城市来到上海,他所要面临的是从外到内都要与这个城市融合起来,要从内到外与这个城市产生交集。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上海话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的积淀,传承着这个城市的传统,可以说是上海的精髓,如果对随迁子女增加上海话的教学,必定会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密感,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到上海这个城市和所在学校中去。
2.4着装、出勤、课堂纪律等课堂常规情况
衣着作为无声的语言,在诠释着主人的家境、消费品位和地域特色[1],它也是表层结构中的内容。现实中来自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衣着上与城市的本地子女存在的不同或者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往往会被城市的本地学生嘲笑、讥讽,同样会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及与同学的沟通与交流。
但是之前曾有报道上海宝山区高境三中,歧视农民工子女,将其与本地生隔离,在对本地学和随迁子女发放不同的校服,并且在作息制度、教学设备、评比表彰、教材使用和教师配备等方面均将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区别对待,这种以貌取人的行为严重伤害了随迁子女的自尊心,给随迁子女设置了一堵不可逾越的“围墙”。
出勤代表着学生对课的重视程度和喜爱程度,同时也能衡量出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对自我约束能力。课堂的纪律直接反映学生对课的重视和喜爱程度,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和对知识的渴望程度。
2.5教学内容方面情况
体育教学内容有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内容排列方式有直线排列、螺旋排列、混合排列,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虽然是随迁子女来到上海,但是他们曾经所喜爱的地方有一些自己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也充满了乐趣,本地的学生也对这些农村体育项目充满了好奇与渴望。这些项目主要包括:舞龙舞狮、龙舟、花毽、荡秋千、打沙包、踢毽子、跳竹竿、斗鸡、扭秧歌、踩高跷等。从图4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荡秋千、打沙包、踢毽子、荡秋千、打沙包、踢毽子,但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这些项目有开展条件的依次为踢毽子、打沙包、跳竹竿、斗鸡、花毽,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对场地和器材要求都很简单,并且简单易学,没有什么危险性,所以这些项目容易开展,像龙舟、踩高跷这样的项目在中小学开展还是不切实际的。
如前文所述:学习习惯、教育方式的冲突是影响社会融合的中层文化冲突,而公办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缺少随迁子女喜闻乐见的项目,内容的排列上未充分考虑到随迁子女的基础以及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这些影响了随迁子女对体育的学习热情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6随迁子女分班情况
体育课教学如何编班是影响随迁子女能否融入到学校和本地学生中去的首要方面,如果刻意将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分开教学,不仅未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会产生人为设置的一堵分割随迁子女与本地子女的“墙”。要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上课情况至关重要。学生是课的主体和灵魂,只有学生课上的好,教师的教学才会得到实在的成果。本文认为:要想利用体育的这种方式达到对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合的促进,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关注随迁子女上课的情况。
3.结论
上海市公办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主要为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超过半数的体育教师认为有必要将教学目标跟据进随迁子女的实际情况具体化、明确化,这将促进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合和社会融合。上海市公办学校全部使用的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且大多数公办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教材(课程)。在语言的运用上,所有体育教师、本地学生和随迁子女表现较好。体育教学内容虽然较多,但是具有农村特色的项目较少。(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
[2]胡莉.牟映雪.进城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7.67-68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学校体育体育观念体育教学
体育是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不久前,教育部、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所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够,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均不达标,情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中学的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由于受高考和中考“指挥棒”的指挥,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素质教育名存实亡。只要高考的存在,那么应试教育就难以改变。正因为如此,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课时;任意缩减体育的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也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或是用来补语、数、外,或是锻炼。(3)体育师资队伍表黄不接,而他们自身的素质也在为断下降。近几年来,青年教师在逐年增加,但他们的思想与专业素质却在逐渐减退,再加上有关部门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导致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到拜金主义的影响,看到其他科目的老师收入比自己高,心理上感觉不平衡,从而缺乏一定的敬业奉献精神,对“放羊”课。(4)体育器材管理的不完善。一些学校体育保管员缺乏专业水准,对体育器材的管理不到位,管理员自身缺乏一定的责任心,经常不到职,造成体育课上器材无法准时开放,从而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还有就是体育器材的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损坏。
如何在农村中学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由目前广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普遍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实施,反复探索与思考,提出以下策略,仅供同行参考。
1.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策略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变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的学校体育新理念,如学校体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学校体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锻炼意识、习惯与能力,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等,无疑这些新理念都是正确的,是符合学校体育发展方向的。但这些理念大都还没有落到实处,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该如何作呢?首先必须转变旧的体育教学观念,以新的学校体育理念为准绳,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三维立体的体育观,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要注意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培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成体育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构建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大课程结构体系;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要进行多维度、多方式的评价。
因为,再好的课程标准、再好的教育组织形式、再好教育方法、再好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再好的课程资源的整合,如果没有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更新,也会因实施者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是首先策略。
2.把握课程实质,抓住课程精髓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课程价值有四点:一是增进身体健康;二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四是获得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有四点: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是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上述内容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质和精髓。新课程在定位它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的同时,也对一线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把握好新课程的实质和精髓,让新课程的实施落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是农村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又一策略。
3.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策略
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和理念的定位,决定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的情况区别对待,避免那种不这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学习内容,只按计划安排上课的机械做法。可根据需要采用全班学习、分组练习等形式。在分组的形式上,可以按相同的水平分组,也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分组可以相对稳定,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
4.改革教学方法策略
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我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心须进行改革,强化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降低刻板的、统一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成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提醒自己,要用变化发展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差别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使每个学生都不得有能进行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心理上获得满足,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技能上有所提高。教师更要完善自己的角色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锻练,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探讨自主学习模式。
5.改革体育评价策略
③旧的体育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其中有些已经成为实施新课程的严重障碍,所以心须建立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反馈作用。改革评价策略就是以育人为本,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目的在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找出原因,以便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其主要功能在于反馈和激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
6.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积极开发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是实现“身、心、社”整体健康目标的基础。特别是农村中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整合,具有更广阔的天地。
总之,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还充满机遇和挑战,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那种“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现象应该彻底消失。如何把应试教育彻底变成为素质教育,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国家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按教育工作者部颁布的课时去实施,据理力争,为彻底解决中学体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2.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操教学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体操教学曾经一度是体育课程的重点唯一项目,在全国范围都进行过广泛的体操教学活动。体操教学从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其在理念和意识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与社会时代进步保持了较好的协调性。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体操教学占比过大
体操教学占比过大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最大问题,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基本上持续保留着进行集体广播体操的习惯。基于此,在体育课程中进行广播体操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要领,能够独立流畅地完成广播体操,就成了体育课程中的重点教学目标。体操教学占比过大的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就学生集体锻炼来说,广播体操仍然是最好的选择,其在难度、协调性及集体性等方面具有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二,广播体操的设计基于人体基本特点,能够有效锻炼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有助于学生缓解压力。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广播体操目前还具有其他项目所无法动摇的优势,所以就导致了体操教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占比过大。
(二)体操教学思想进入误区
随着体操教学的多年发展,其教学思想逐渐进入了一个误区,造成体操教学思想和实际教学要求产生了偏离。首先,是体操教学的目的多年来停滞不前。在体操教学刚刚提出的时候,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强化中小学生体质。但是一直到现在,体操教学的目的还是局限于此,没有太大的进步,这对体操教学活动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次,是对体操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体操教学的本质是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重点在于使学生运动起来。但是现在体操教学俨然已经变成了对学生体操动作的高度要求,反而忽略了促使学生进行运动的目的;最后,对体操教学的定位存在误区。体操教学只是进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种手段,并不是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对体操教学的定位出现了问题,错把手段当目的,把体操教学当作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部,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三)体操教学手段落后
体操教学手段落后既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也是其存在的问题。就实际情况来说,当前的体操教学仍然处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模仿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代的初中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就显得极其落后了。模仿式教学从体操教学出现以来就已经形成了,其主要原因是限于当时教学设备水平落后,只能进行模仿式教学。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于以前,现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体操教学完全可以更加灵活自由丰富多彩。体操教学手段落后不仅是制约体操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也是制约体操教学发展进步的一大原因。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教学的改善措施
(一)适当调整体操教学占比,促进各体育项目均衡发展
体操教学占比过大虽然对体操教学来说是有益的,但是对于其他项目以及整体体育与健康教学来说,只存在弊端。所以适当调整体操教学占比,促进各体育项目均衡发展,对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进步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结合学生实际增加部分体育项目,适当缩减体操教学占比。比如,初中学生较为喜欢篮球、足球,在体育课程中就可以适当增加这些项目的教学分配,适当减少体操教学占比。其次,在体操教学和其他体育项目教学之间确立主次关系。对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动来讲,应该明确体操教学的主要地位,同时肯定其他体育项目的实际意义,构建以体操教学为核心,其他体育项目为支点的整体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环境。比如,体操讲求身体平衡,就可以通过足球项目锻炼学生腿部,篮球锻炼学生手部,以此为基础促进体操教学。最后,适当调整体操教学的考核占比。对于大多数中小学而言,体育课中体操考核的占比仍然很高,几乎占到了整体的百分之八十,这对于体育课程的协调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减体操考核在整体考核中的占比,以此促进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
(二)纠正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的错误思想
纠正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所形成的错误思想,将可以大幅提升体操教学的质量及意义,以促进体操教学的进步发展。第一,不断革新体操教学的目的。体操教学目的停滞不前是阻碍体操教学发展的关键原因,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体操教学的目的,才能使体操教学一直处在科学的发展轨迹上;第二,明确体操教学意义,促进体操教学脱离误区。体操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运动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学习体操动作。比如,体操中的伸展运动一节,其意义就是要锻炼学生四肢的灵活性,舒展筋骨;第三,对体操教学进行明确定位。对体操教学进行定位是很关键的,体操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体育课程的目的。要在体育课程中使相关教师清楚认识体操教学的性质,进而将其作为教学手段进行体育课程教学。
(三)创新体操教学的手段及内容
创新体操教学的手段和内容,是促进体操教学更加贴近现实情况的有效措施。首先,创新体操教学手段,从传统的模仿式教学走出来,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比如,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体操动作进行逐步分解,将其制作成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对体操动作及要点能够产生直观的认识,进而在实际动作教学环节能够迅速掌握相关动作;其次,创新体操教学内容。随着新时代初中学生的体质条件逐步提高,传统的体操教学已经不能符合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因此需要对体操内容进行不断创新,结合现代初中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打造更具现代化元素的体操教学内容。比如,改编第三套广播体操使其能够贴合初中学生实际;设计集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
结束语:
体操教学作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部分,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及缺陷。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当认清体操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调整体操教学占比,纠正思想误区,创新教学手段及内容,以此促进体操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乔艳.成都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教学现状调查[D].程度体育学院,2012
精品源自中考备战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但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法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而目前,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现象,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法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二、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但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而忽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师生间只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所以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教师的主体表现为引导性的主体 ; 学生的主体则表现为发展性。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会自学、自练、自检,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及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不应该全部都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而应该向他们提出要求,提出条件,让自己去尝试,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示、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杨振宁博士提出 : “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体育活动的特点是竞争与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使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不断超越自己,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做好应有的思想准备,不断地挑战自我,迎接挑战。战胜自我、战胜对手,不只是表现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而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但由于体育课既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升学,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压力。所以只有他本人感兴趣时,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很规范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为,有了兴趣和欲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上好体育课,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关键词:胶州一中 体育与健康 模块教学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模块教学。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新理念,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特点,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观。尊重学生情感需要,对培养学生情感需要,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特长,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胶州一中采用了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打破了班级的限制,根据个人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包括若干模块,每一模块都是相对独立但又互相联系的运动项目组成的动态的教学过程。通过实施模块教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比以前传统教学有明显提高,但是与国家课程标准仍有一些差距,本论文针对造成差距的因素进行调查,希望能更好的完善模块教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对胶州一中高二年级单数班六个班学生进行普查,随机抽取1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98人,女生82人进行调查。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资料20余篇,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提供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对胶州一中高二年级学生随机抽取1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98人,女生82人。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7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8.89%、有效问卷176份,其中男生有95人,女生有81人。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87%。
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应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胶州一中模块教学的现状调查
1.1 体育课模块教学学生选项动机调查统计情况
经调查,大多数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选项,有较多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强项和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选项,有些同学没有主见跟随好朋友进行选项,有的是喜欢这个项目的老师选择该项目。模块教学中89.6%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喜欢、自己强项、适合自己、为好拿学分的项目进行选项的,突出模块教学的特点。提高了学生课上练习的兴趣、练习积极性。
1.2 学生不同选项的重新分班情况
胶州一中高二年级学生共12个班,其中单数班为甲班,双数班为乙班,以乙班为例根据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将每班学生进行重新分组,按课程安排进行循环式教学。
A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没有田径、小球类项目。
B班项目有健美操、小球类、排球、武术。没有篮球、足球项目。
C班项目有排球、篮球、武术、小球类。没有足球、田径项目。
D班项目有足球、小球类、田径、武术。没有篮球、排球项目。
E班项目有小球类、健美操、武术、田径。没有篮球、足球项目。
经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原班级重新选择新的班级,扩大了学生间的接触面,在共同学习中增进了了解,特别是在模块中分层次教学,使不少学生技术动作进步迅速,使学生对所选项目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更好的掌握。
1.3 男女生对运动项目选项比例差距
经调查统计,胶州一中的学生根据男女性别的不同差异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54.6%的男生选择竞争性、对抗性、灵活性比较大的项目如篮球、排球。这些项目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练习的积极性。57.9%的女生都选择具有舞蹈性,趣味性较大的项目如健美操、小球类项目,这些项目能够使女同学的体态更加端正,精神更加饱满,活动的灵活性得到提高。有13.4%的学生选择运动中的基础大项田径类项目。
1.4 体育课模块教学中的学生考勤
经调查统计,胶州一中体育外堂课,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缺课的百分比从模块教学实施以来明显下降迟到从原来的4.5%下降到1.7%,早退从原来的3.9%下降到1.1%,缺课从原来的2.2%下降到0.5%。学生的考勤情况虽然得到好转但仍然存在迟到、缺课现象,加强对模块班级的考勤管理是确保模块教学有序实施的基石。
1.5 体育课模块教学实施前后测试的指标对照表
经调查统计,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通过一学期的实施后各项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96.5%的学生对体育模块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有较正确的认识。学生对模块教学感兴趣的人数从实施前的109人上升到159人;学生在模块教学过程中乐意帮助同学、关心同学的人数从实施前的108人提高到实施后的162人,这显然与措施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组织新老同学开展帮教活动分不开。
1.6 场地器材调查情况
经调查统计,胶州一中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相对较差,很多室内的项目都不能到场馆练习,则在田径场进行教学,学生不能真正的体会该项目的趣味性、该项目环境场馆的适应性。乒乓球台、球拍、羽毛球拍相对较少只能是一部分同学练习另一部分同学在一旁看技术动作。不能很好的进行模块教学,教学质量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1胶州一中通过实施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又学到了一技之长,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每位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及锻炼奠定了基础。
1.2胶州一中通过实施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专项与特长,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促动了每位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1.3胶州一中通过实施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的不足。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模块教学的发展。
2. 建议
2.1 处理好生活主题、学科知识与价值取向三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体育模块教学设计,要以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主体为中心,以生活经验为起点,以创设情景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合作研究为主线,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情境或实践活动中会获得经验,理解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熏陶情感。
2.2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胶州一中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体育器材相对较差。模块教学中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没有室内场地学生体会不到室内项目环境场馆的适应性。学校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希望能够增加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体育器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更好的开展模块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从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也包含隐性课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显性课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