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合教育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融合;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220-01
一、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
(一)基本乐理
在内容上,基本乐理具有音乐美学和史学、声学等内容,作为一种音乐基础知识,制定和总结基本乐理相关内容是建立在音乐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将基本乐理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掌握,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影响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发展,同时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基本乐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生对于基本乐理的学习,对于音乐才能和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①。
(二)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同基本乐理相同,它们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训练学生音乐技能等内容的过程中,主要靠学生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了读谱、唱歌和发声等内容。现阶段,我国在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是在借鉴国外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听觉训练和视唱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两大内容板块②。
二、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分开教学。然而伴随着我国对于教育的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发现,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对学科的深入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实行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只重视理论教学的方法,现阶段,我国更加注重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学科,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结合理论与实际,实现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基本乐科,传统的基本乐理课程中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强调,实际的音响内容被忽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必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同时还严重限制了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对于音响效果的实际感受严重缺乏;视唱练耳课程则与基础乐理课程完全相反,学生能够对音响进行充分的感受,能够将理论知识进行直观的表达。因此,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践,实践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学生对于音乐艺术能够拥有更加深刻的记忆。课堂中音响效果的完整和准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经常能力的提高,长时间坚持下去,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更大的提高。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进行融合,能够使学生不再感到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作用③。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有效融合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两者进行互补,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再只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还更加注重学生表演技能的提高,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将二者进行相互渗透,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主动的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通过将两者进行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利用基础乐理知识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视唱练耳的技能,从而带动音乐表演能力的提高,形成更好的音乐审美能力④。
三、结论
近年来,我国不断针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努力,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将学前教育专业当中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大课程进行了融合,通过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金世余,马达.走向多维视角的基本乐科课程研究――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研讨会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4):145-148.
②陈雅先.多维立体地开展基本乐科学术研究――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研讨会述评[J].人民音乐,2011(06):62-63.
【关键词】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绿皮书;沃诺克报告
多年来,英国社会一直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自1978年沃诺克报告(WarnockReport)提出以来,英国整个特殊教育政策开始向融合教育发展。〔1〕英国在其早期教育原则中明确指出:“幼儿不能因种族、文化或宗教、母语、家庭背景、特殊的教育需要、缺陷、性别或能力不足而遭到排斥或被置于不利地位。”(宁征,2001)本文拟从近年来教育政策发展、教育参与人员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简述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英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
英国的教育政策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获得,重视对特殊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和保育,也考虑到家长参与以及家长与专业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提出要关注学前儿童的早期健康和发展,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鉴别,还要关注儿童家长及专家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训练者应从儿童的利益出发,与儿童家长合作,同时从其他专家处寻求帮助及引导。〔2〕1978年沃诺克报告的提出使融合教育成为英国特殊教育的核心政策。在这个报告中,融合教育按层次由低到高被分为:场所融合,即在普通学校中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服务,但特殊儿童不属于普通班级成员;社会融合,即特殊儿童在普通班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功能融合,即特殊儿童成为普通班级中的一员,教师全力帮助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3〕1997年,英国政府颁发了特殊教育绿皮书,要求所有学前儿童均要在普通学校注册,同时建议优先考虑对存在感官障碍、肢体障碍或中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融合教育。〔4〕
200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特殊教育实施章程,提出要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该章程规定,一旦儿童被鉴别出存在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应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该章程同时赋予儿童家长更多知情权,也强调要成立有效的多学科工作小组,为特殊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5〕
二、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参与人员
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多机构间的互相合作。学前融合教育需要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志愿者机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儿童家长的参与。这些融合教育参与者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他们的相互合作促进了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下特殊儿童的发展。
在教育部门中,参与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包括教育心理学者、早期特殊教育支持教师、视/听/语言障碍行为支持教师、融合教育协调员以及学习辅导教师。这些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参与学前儿童的法定评估,鉴别学前儿童的发展困难状况,为融合教育教师及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并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其中融合教育协调员和学习辅导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融合教育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可获得的资源;对融合教学提供建议,进行融合教学示范,监测融合教育政策的实施质量及效果;为教师提供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正确处理与特殊儿童及同事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特殊儿童家长保持合作关系等。〔6〕学习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前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与教师讨论对儿童有利的课程安排,增加儿童学习主流课程的机会。同时,学习辅导教师还应经常使用开放式问题向儿童提问,鼓励儿童讨论所学知识及他们理解的内容,为儿童提供分享展示的机会。学习辅导教师必须记录儿童的学习成果以及所提供的支持策略对儿童的影响效果。此外,学习辅导教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7〕
卫生部门的参与人员包括一般干预者、健康状况巡访员、儿科医生及儿科顾问、
学校健康服务人员、言语语言治疗师、生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听力/视力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还包括其他参与人员,如儿童精神疾病护士、精神疾病顾问、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和其他领域工作者。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在幼儿入学评估中提供医学方面的评估诊断以及干预意见,具体责任包括:鉴别儿童生理问题,对儿童的特殊需要进行鉴别和诊断,定期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及时与儿童家长联系,为家庭提供合理的干预训练策略,监控干预训练过程及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等。
社会服务部门中参与融合教育的专业者为社会工作者,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通常与专家小组一起工作,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一些专业技能和资源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服务。如果儿童家庭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服务时出现困难,社会工作者会评估儿童家庭的困难情况,为儿童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就某些问题指导儿童家长向相关机构或专家求助。在某些家庭得到有关机构或专家的帮助后,社会工作者会经常对这些家庭作巡访,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总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家庭情境中对儿童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支持,推荐儿童到相关机构接受服务,监控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等。
志愿者支持机构通常是一些慈善机构。志愿者机构主要负责向公众宣传融合教育观念,为特殊儿童提供午餐,对融合教育者进行培训,为融合教育研究者提供研究数据等。
三、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不足
自“融合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英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学前特殊儿童逐步走向主流学校,参与普通同伴的学习活动。
在英国,教师注意充分发挥学前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儿童的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儿童多种智能的参与,通过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吸引儿童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具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各不相同。比如,对需要培养听觉技能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讨论、口头反馈等方法;对需要提高视觉能力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看录像、绘画等方法;对需要加强运动知觉能力的儿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儿童触摸教具,进行实际操作,促进儿童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8〕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促进了全纳教育思想的推广和传播,但是离真正的全纳教育还有一定距离。英国学前融合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思考。
Scruggs和Mastropier(1996)对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仅有40%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是现实可行的目标,认为自己已具备相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足1/3。〔9〕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缺少相关资源支持,英国政府正努力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将很难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调拨更多资金用于融合教育实践,培训更多专业教师,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虽然在英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无法证明融合教育的绩效,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利弊众说纷纭。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却影响了正常儿童的受教育情况。〔10〕因此,开展大量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资料,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4〕陈明聪。英国融合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争议〔EB/OL〕.〔2006-01-10〕.140.130.42.78.
〔2〕〔5〕〔9〕KATEWALL.Specialneedsandearlyyears:A
practitioner’sguide〔J〕//雷江华。全纳教育之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3〕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9-206.
一、开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最高统帅。传统的教学强调以知识为本,教学目标锁定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教学过程只关注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新课程教学要求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把学习过程和方法也作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手段进行学习,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结果,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观、进取、向上的人生态度。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开放的、立体的教学目标。
二、开放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以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1. 利用好教材资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法在变,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地与时俱进,既要善于利用现有课本,又要敢于跳出课本,整合教材内容,实现由大变小、由深变浅、由虚变实、由旧变新的跨越。2. 教材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绝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学生、家长、社会组织等都是可借鉴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好学生资源、社区资源。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在开放式教学中,我站在学生的视角,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资源,如:学生搜集的各种资料、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的作品展示等等都可以成为优秀的课程资源,成为开放式教学的主要因素。3. 开发课程资源。在开放式教学中,必须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我平时在看报纸、杂志、网络、电影、电视节目时,以强烈的、敏锐的政治眼光关注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资源,做到在讲课时信手拈来。
三、开放课堂教学
开放式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呼唤开放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开放”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战场,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1. 时政小演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用3─5分钟时间,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单扼要交待事件的背景情节,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课前明确由一个学生主讲,并准备查找资料,促使学生关心我们周围的事,关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激发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一、教师的榜样作用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自身就是正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关心尊重学生、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春风化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当学生的情绪焦躁不安时,要及时给与安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浓浓关爱和殷切的期待,都会催发学生巨大的内在潜能,让其产生无尽的动力。激发学生顽强拼搏和刻苦训练的精神。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本身对外界的反应敏感,心理比较脆弱,教师更应在教学中用亲切的语言、温柔的眼神、和蔼的表情给学生以温暖。……“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把对体育课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够架起情感的桥梁。学生才能够真正喜爱体育、热爱锻炼,才能够将体育课当做快乐的场所。
二、和谐融洽的氛围
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愉悦的课堂,对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至关重要。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是上好课的前提。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兴趣才会油然而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决不能够言辞过激,甚至挖苦讽刺,与学生架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桥梁,在情感上给学生“减负”。不论是体育训练,还是教学,教师都要把阳光、快乐、健康、稳重、向上的教师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在课前,教师要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带给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心,帮助那些身体素质差和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示范。这样学生才会觉得体育课有滋有味,充满快乐。
三、尊重爱护学生
2004年,教育部的教育资源技术规范规定了教育资源的建设的四成含义:一是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主要有类,分别是试题库、试卷素材、试卷素材、媒体素材、文献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1];二是网络课程建设,它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网络教学的要求,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集成;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通过评价筛选优秀的教育资源;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对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是指以数字信号的蕴含了特定教育信息为依托的在互联网上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包括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以计算机网络和光盘为载体的网页、计算机网络课件等的教育资源[2]。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融合后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一是类型多样,分为网页和网站、网络课件和电子图书馆等的网上资源和文字、音像、直播课堂等的网下资源,还可以分为文字类的印刷媒体资源和光盘录像的音像媒体资源以及网络媒体资源。二是特色功能化。各项资源各有利弊,纸质便于携带和印刷,音像和网络资源缩短教师和学生距离,可以交互学习。三是环境网络化。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网上平台的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但是,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质量、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所以拓展教学资源方面的难点也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融合质量的一个瓶颈。
成人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继续和延伸,但是已经不同于学历教育的学历管理的规范化和一体化。成人继续教育的学籍由于专业、学历、年龄等的各不相同,层次不鲜明,管理难度比较大。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籍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复杂性,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受教育者与教育者见面机会少,学籍的分层和阶段管理难度和复杂性大。二是形式不一造成的利用率低,远程教育是由高到低的辐射,由于各有评定标准,形式不一,这样形式不一就造成了学籍形同虚设,利用率低。三是学生的灵活变动,造成学籍管理难度加大。成人继续教育由于时间和地点等不同,所以不能举行统一考核,成绩变动、补考、缺考和重修的异常变动都要一级一级逐层上报,学籍管理难度大。因此,由于学籍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学和审查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学籍管理上的制约[3]。
推进现代远程技术与成人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繁荣,建立适合国情的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和形成终身化学习的氛围是迫切和必要的。同时,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成人继续教育的技术手段的更新,而成人继续教育也促使了现代远程教育的用武之地[4]。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突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体化,给每一个需要继续教育的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终身学习机会,形成受教育者数量大、办学形式多样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政府多加指导和规范,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和受教育者自觉学习的体系。
(二)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大力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动力。网络教育学院的开设,加强了网络教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交流,也实现了教务管理,教师通过注册登录后可以上传讲义、教学信息,答疑解惑;学生可以随时通过自主学习对效果进行评估[5]。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网络教学、视频教学、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整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体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一是建立支持服务体系。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需要整合教学方式的所有教育资源的支持服务体系是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提供完善的现代化的图书试验中心的课件使用、上网学习和提供辅导资料的音像资料的计算机网络的网络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课程和资料的学历资源的文字材料和教辅资料的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光盘等教学媒体的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资源支持服务以及包括教学计划、学习内容、活动、作业考试等系列与学习相关的各种信息的即时传递的和反馈的信息支持服务。二是建立教师导学机制。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融合发展已经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于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因此,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导学机制,包括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的突破和答疑解难,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在各种资源中感受和思考,建构知识的指导学习,教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互动,形成有效监控和辅导,教师角色转化后,由灌输变为引导,支持学生有效学习,制定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和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制定学习材料的不同特点实施因人制宜的教学以及全方位辅导学生的学习,从课程设计、辅导资料、课件设计和网上考核等教学环节全方位辅导,开放式交互学习。所以,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整合网络教育的教育资源,把不同形式和类型的教学模式相互配合,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远程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的全新教育模式,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教学资源的相关概念,教学资源建设在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逐渐融合中的标准:首先要明确开发教学资源的主题,在多元的教学资源开发中确定开发主体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学校和部门的教育资源都存在一定缺陷,所以确定开发主体在资源的质量和进度上意义非凡。其次要确定教学资源开发的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类,分别是试题库、试卷素材、媒体素材、文献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二是网络课程建设,它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网络教学的要求,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集成;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通过评价筛选优秀的教育资源;四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最后确定组织机构和建设程序。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指导委员会、职能部门和评审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教师学生教育资源的教育评价功能的建设程序的设计。
一、 均衡阅读教学理念产生的背景
均衡阅读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在21世纪初,代表人物为普瑞斯利、韦弗和莫茨。此时的美国语言教育界呈现全语言衰落和拼音教学复归的局面,均衡阅读教学理念正是基于对几番起伏的“阅读战争”的总结与反思。
拼音教学是美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主要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即认为阅读学习以“刺激―反映”联结为基础。拼音教学强调对语言结构的掌握,将对语言最小部分的自动解码看作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前提条件。此种教学方法代表了“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关注教发音的技能、字形―声音知识、语音的组合和辨别语义。教学过程的重点放在清晰地教识词和解码技能上。[1]美国的儿童早期阅读教学一直沿用拼音教学,直到20世纪70年代全语言阅读过程学习观的提出。该理念认为,“语言是完整的,不是支离破碎的,不能被简单地分解为某种技能;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的学习是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形成的,语言经验渗透在全部的课程中;班级语言学习要与孩子的全部生活融为一体。”[2]全语言反对拼音教学将语言分割为语音、字母、词汇、语法等碎片,批驳拼音教学将儿童置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强调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意义学习。全语言思想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杜威的进步主义语言观,其倡导的是“自上而下”的阅读教学模式。在20世纪末,全语言思想成为了美国阅读教学的重要指南。然而,实施全语言教学的加州在1992年及1995年两次标准化阅读测验中名列全国之末,导致加州政府放弃全语言。至此,拼音教学卷土重来并再次占据上风。但纵观“阅读战争”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全语言的兴起已揭示拼音教学存在的弊端,而全语言的衰落又暴露出其本身存在的问题。理论及实践的发展理应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解决全语言的问题不能靠采取拼音教学简单复归的方式。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的理念需要在分析和批判中得以重构,均衡阅读教学理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 均衡阅读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及实践方法
拼音教学过于注重解码技能,忽视儿童的阅读兴趣及意义理解;全语言教学虽改善了儿童的阅读态度,却对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重视不够。单纯强调全语言的阅读教学和单纯关注编码取向的阅读教学均走向了极端,二者需要融合及平衡。普瑞斯利在其著作《阅读教学法的应用――以平衡教学为例》中指出:成功的语言教学应该是将基本读写技能的教学、理解策略教学同全语言的读写环境相结合的一种平衡教学,这对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3]
均衡阅读教学理念认为:儿童的阅读是通过对语义、语法、字形字音、语境、社会和场景以及他们自己阅读目的的意义创造而完成的;阅读教学需重视所有儿童的需要,应以儿童阅读过程和读写能力的发展水平为起点;阅读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阅读练习的刺激物应该是真实的、不加控制并具有完整的意义;阅读教学应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即先对阅读材料进行完整阅读,再指导儿童关注阅读文本,学习语言部分的功能;阅读的发展与书写和作文教学是整体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均衡阅读教学”理念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综合性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将阅读过程看作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不断交叉的过程,即阅读既是语言处理的过程,也是阅读者已有知识的运用过程,是阅读者已有知识与阅读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
均衡阅读教学理念在融合进步主义和图式理论的精粹之上,还参考了语言教学研究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系统、详细的阅读测评标准。全美阅读研究小组的研究结论认为,有效的阅读教学包括:音位意识、拼音法、流畅、词汇和文本理解教学,教师准备与理解策略教学,教师教育与阅读教学,计算机技术与阅读教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确认了音位意识教学能够帮助儿童阅读学习,强调其在儿童阅读教学成效中的重要作用。[1]均衡阅读教学理念最常见的实践方法就是在交互式的教学情境下融入语音意识的训练或直接的音位意识教学。
三、 对我国早期阅读教育的启示
均衡阅读教学理念的提出完整地呈现出美国早期阅读教学的发展轨迹:从最初的单纯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强调意义学习及阅读者的主体性,再到吸取两个学派的精粹并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实践探索的支撑及依据。我国早期阅读教育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均处在探索阶段,均衡阅读教学理念对我国早期阅读教育的发展具有如下重要启示。
1.制定科学、具体的阅读测评标准
美国语言教育界注重对儿童阅读心理机制及阅读阶段特点的研究,其中S・N・Chal等人提出早期读写结构包括有关读写的早期概念性知识、有关读写的早期程序性知识和语言能力建构等三个成分;《康州阅读成就蓝图》将儿童应掌握的阅读能力分为识词技能的基础能力、准确识词的能力、阅读流畅技能、词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几大维度。基于对儿童阅读过程的深入研究,美国语言教育界制定出科学、具体的阅读测评标准,将儿童阅读状态考核维度集中在语音认知、语法认知、视觉―空间能力和工作记忆等几个方面[5],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水平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反观我国的早期阅读教育,有关儿童阅读心理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及系统,难以为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另外,阅读教学目标大多属于纲领性的指导原则,欠缺明细的说明,尤其缺乏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应掌握的阅读技能的具体要求,致使教学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教学实效。
当前,研究儿童早期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水平,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制定具体、详细的阅读标准,是我国早期阅读教育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儿童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的基本特点、儿童阅读相关知识、识字水平和故事理解水平的关系及其年龄发展特征,以及语音意识与早期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均是制定阅读测评标准的基础性研究,有待理论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索。
2.采用以阅读为中心的整合教育模式
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双基,与美国拼音教学的理念接近。但美国自进步主义运动以来,尤其在全语言盛行之后,已基本解决了教育民主化问题。教育界已普遍接受了意义是语言的核心,儿童的发展是教育实践的前提,全语言已完成了对美国阅读教学基本观念及基本状态的革新。我国虽在20世纪末引入全语言的教育观念,但对全语言所蕴含的进步主义语言观尚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落实。早期阅读教育大多局限在正式教学活动范围,对整合的理解也仍局限于综合各领域内容的狭窄视野。因此,我国早期阅读教学实践首先要摆脱局限于单纯学科范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框架,倡导多维整合的早期阅读教育。美国教育实践中普遍采用的以阅读为中心的整合教育模式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此种阅读教学模式将早期阅读的本质特征界定为儿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为了真实生活的目的而与书面语言进行互动,主动寻求和建构意义的过程。[6]以阅读为中心组织各类活动,将阅读教学渗透于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各领域教学活动中;不断开放阅读的视野与范畴,将早期阅读与儿童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将静态阅读与动态阅读有机结合,促使课堂阅读走向生活阅读。
3.注重儿童视觉阅读能力的培养
均衡阅读教学理念在对儿童阅读过程研究的基础上,确认语音意识尤其是音位意识是影响阅读成效的重要因素。在阅读标准中设定了针对语音意识的多项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则采用音位分离、音位一致、音位分类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儿童音位意识的发展。这种注重阅读过程研究、解析阅读成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路值得肯定和借鉴。同时也应看到,汉语与英语是特征各异的两种语言,我国早期阅读教育应把握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分析影响汉语儿童阅读成效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两种语言特性上的差异,使得阅读成效的影响因素不甚相同,尤其表现在认识词汇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上。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具有图形特征及以形表意的特点,一个汉字包含的视觉信息量远远多于一个英语单词所含有的视觉信息量。已有研究指出:在最初的汉字识别中,汉字更可能通过视觉特征进行识认;汉语儿童的视觉技能在其阅读和读写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7]图画书是我国早期阅读教育中常用的阅读材料,理解图画书中的图画所传递的意义以及体察图文在传递意义时的差异均需要具有专门的视觉阅读能力。而视觉阅读技能的增长既为关注文字及其关键信息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有利于汉字视觉解析及表现水平的发展。从图画整体属性再到内部各对象关联的阅读策略可直接迁移至汉字视觉解析过程;对图画各部分在尺寸、比例及布局方面的解析能力亦有助于儿童对汉字部件的判断及掌握汉字构型。因此,我国早期阅读教育应重视图画书教学的价值及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将视觉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应帮助儿童掌握看懂图画所需的阅读技能,包括对图画整体属性的感知,对图画动力学的了解以及对图文关系的认识三个方面;与此同时,逐步建立有关汉语的文字意识及初步概念,促进儿童早期阅读及读写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大胜. 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以康州大哈特福德地区为个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霞.全语言教学思潮及其对我国幼儿语言教学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0(4).
[3] 孙莉莉. 早期阅读与幼儿教育[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李静.儿童阅读困难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6] 余珍有.日常生活中的早期阅读指导.学前教育研究[J],2005(1).
关键词:开发课程资源 提高语文质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者的重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学资源,合理构建课程结构,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学科课程资源,不仅是教材编写者深入研究的问题,更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工具书、教学挂图、配套读本等丰富的内容资源。教科书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教材本身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平台。我们要坚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教教材”。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一是要科学把握教材,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是要尊重学生思想,充实教材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努力使自己准备的课程资源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学生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相融合,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二、整合学科资源
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提倡大语文观,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与整合。如何把学生的课本世界融会贯通,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切入点。
综合实践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开展春游。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垃圾袋、果皮及生活中废弃的材料,将其变废为宝,作为美术创作素材……让学生根据春游作文,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用不同手法表现同一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思维迁移、综合实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诗歌以及抒情写景的美文,往往需要音乐来引领学生走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烘托气氛,让学生借助音乐加深领悟的深度。在语文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梦,可借助《品德与生活》平台拓展教学的外延;同时,可以利用语文阵地,丰富《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巧妙地进行两者间的整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除此之外,语文学科还可与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内容有机融合。
三、开发生活资源
语文来源于生活。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语文能力也就丧失了生活的土壤。语文教师应当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日新月异,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开发生活资源,一是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我们在强调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应使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二是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首先要把课堂融入社会。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寻找出有效的介入途径:可创设一个情景或事情的开端,引导学生设想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可提出如“上网的利弊”“学生该不该用手机”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辩议讨论;可结合日常发生的新闻事件开展即兴口头作文等等。其次让艺术再现生活。课堂中可通过唱歌、赏画、演剧、看电视片段,来启发引导学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新的作品。
三是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语文教师要合理有效利用校园、教室等学校环境场所,利用专栏橱窗、墙壁走廊、雕塑建筑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并赋予生命的活力,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四、共享网络资源
而网络资源以其独有的优势,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和充分阅读与习作的平台。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可以借助绚丽的色彩、形象的动画、生动的语言、美妙的音乐等,吸引学生,激发其阅读兴趣。如教学《开国大典》可利用网络资源――电影《开国大典》的图像、声音、色彩、音乐、语言、情节、背景活动等再现当时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借助网络资源,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材料。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读物可以利用网络查找,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专题阅读网站,引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阅读时可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将读书笔记摘录记写在QQ空间或博客中。还可用网络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在班级的Q群里进入同学的QQ空间或博客,互相观摩读书笔记,投票评选最佳读书笔记。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堂上打开优秀的读书笔记,让学生观摩欣赏学习,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互联网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生动的信息素材,为学生习作创设了有利条件。面对网络上无限的信息,学生通过浏览,可自由选择适于自己习作的素材。习作评讲前,教师可先让学生把习作传入QQ空间,在留言版中给自己习作文评分,再引导同伴当小老师,相互浏览阅读评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利用地域资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地域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充分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才能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可开发利用本地的历史、饮食、曲艺、礼仪庆典文化等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地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既可利用其进行热爱家乡教育,又可以结合环境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利用本地名胜古迹丰富课程资源,开展“游名胜,学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关键词:乐理;视唱练耳;整合;必要性;可行性
视唱(solfege,sightsinging,)是专业音乐学习者(包括学习作曲、音乐学或各种表演学科)的一种基本训练。常与练耳结合,用以培养学习者按乐谱所示的一切要求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并加深对拍子、音程和调式等感性认识。[1]练耳(ear training)一般是用以培养学习者对音高(从单声部到多声部)和节奏(从单声部节奏到复节奏)的辨别能力、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训练方法用听写或听唱。从单声曲调和各种音程到复杂节奏装饰音,听写或分析和声的进行、织体、曲式、转调和各种乐器的音色。[1]基本乐理(elememtal theory of music)系统地阐述记谱法、音、音程、拍子、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理论,有时包括和声、曲式、乐器等方面的常识。[1]丁国美认为“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必然的内在的联系。”[2]
我国高师基本乐课课程中,乐理与视唱练耳分科教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经历了几度分分合合。采用分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有教育部颁布的1980年《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与1996年国家教育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的《高等师范专科二年音乐专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2005年5月教育部下发正式文件,规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整合为《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出台。[3]
1 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的必要性
1.1 教学内容互补的需要
从教学内容上看,基本乐理的学习是理性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视唱练耳的学习是感性知识的掌握,培养的是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两者都是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科目,学习的内容有很多重合。[4]在课程性质上,视唱练耳课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要求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和感性思维方式;而基本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更多的是逻辑、理性的思维。只有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才能发挥综合优势和整体优势。在这种结合中,从音乐的音响出发,去进行听觉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将所感知的音乐现象,迅速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同时进行辨别、分析和归纳记忆,从而获得完整的音乐印象,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视唱练耳教学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视唱练耳教学一刻也不能脱离音乐理论知识的指导。郎彩飞认为,“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基础学科,涵盖视唱、练耳及音乐基础理论等音乐基础与技能。”[5]谭雄、普敏进一步强调,“基本乐理课的内容虽然很丰富,但因理论性强而疏于音响,视唱练耳课正好弥补这个缺憾。”[6]
1.2 思维训练的需要
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李重光指出:“基本乐理课,作为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与其他音乐课程的关系,都是极为密切的”。[7]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虽然是紧密联系的两门学科,但要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将他们联合在一起,才有必要将二者综合统一起来,视唱练耳课程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要求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和感性思维方式,而基本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更多的是逻辑、理性的思维。然而,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想结合才能发挥综合优势和整体优势。
传统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强调的更多的是专业性与技术性,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以及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音乐教育的实现需要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其艺术的姐妹学科美术、舞蹈等多个方面的交叉渗透。因此,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具有必然性。
2 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的可行性
2.1 “教 ”的可行性
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整合,使学科具有了综合性,这样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给教师也提供了方便。第一,不用为课程内容的内在的联系性与进度性担心。第二,不用为课程的结构设计与规划性着急。第三,不用担心课堂出现多余的重复性。第四,不用担心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国大多数的师范院校中,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基本上还是分科教学。如果两门课程整合的话,那就只需要一个老师教授就可以了,不仅有助于教学的方便,也有助于节省师资。而且,高师的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音乐专业技能,而且还具备较高的音乐理论修养,完全有能力将视唱练耳和乐理进行整合教学。
2.2 “学”的可行性
教育活动中的价值主要以是否合乎学生的发展的目的以及合乎的程度来评判。换言之,教育活动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活动对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的的满足。[8]学习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帮助初学者走进音乐音乐殿堂的一把钥匙,课程的整合可以使他们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之,高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学习音乐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训练课程,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二者的整合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参考文献:
[1] 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 丁国美.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整合之探索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216.
[3] 陈雅先.乐理与视唱练耳“分”“合”科问题:实质、利弊、路向[C].广州: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9):1.
[4] 刘可,王艳杰.知识视角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和声学的学科融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5):142.
[5] 郎彩飞.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J].教育探索,2009(07):42.
[6] 谭雄,普敏.“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课程整合之利与弊[J].科技信息,2008(30):149.
[7] 陈芳.认知心理学视阈下的基本乐科课程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31.
[8] 张业茂.走向和谐音乐教育的价值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3):99.
[9] 朱则平,廖应文主编.音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民族地区 集中办学 问题 分析
所谓集中办学,就是根据人口分布和地理、经济、交通、通信等状况,把条件艰苦的相关学校集中搬迁至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集中办学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提出农村办学应集中人力与资金,办好中心学校,做法是重点办好管理区(片区)和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完小,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力争扩大办学规模,配备相应教师,开办寄宿制,逐步减少现有村小,保留居住极分散山区的少数教学点。自此,全国将拆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农村区、乡学校,实行集中资源办学的策略。
应该说,在一些经济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的农村地区,集中办学确实改善了办学条件,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对教师进行了有效培训和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对于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来说,集中办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少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1.变相加重了农民家庭的负担
集中办学后,大量村小学撤并,学生要到离家很远的乡镇中心小学上学。这些学生很多年龄还小,尚无自理能力,虽然是寄宿制,平时吃住在学校,但每一个星期六、星期天都需要家长接送,对于一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而言,光是接送孩子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以云南省维西县澜沧江两岸的农村为例,大部分农村属山区、高半山区,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离乡镇较远,很多孩子去乡镇上小学,远一点的要走二、三十公里的路程。有家长告诉笔者,每星期去看一次孩子来回的费用都要在120元左右,包括车费、孩子的零用费、领孩子到街上用餐(给孩子改善一下伙食),如果没有返程的车,还得在乡上住一晚,这样的话,费用还会增加。如果每个星期都去看一次孩子,一个月下来支出要在500元左右。维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山区农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很多家庭仍处于贫困线以下,这笔支出让他们叫苦不迭,却又很无奈。不去看心理总挂念着孩子,去了又不堪重负。集中办学后教育成本的增加已成为许多农村家庭巨大的负担,这有违国家相关的“三农”政策。很多家长说,如能就近入学,每个月只需国家给的160元的“高原农牧民子女就学补助”就够了。
2.造成教育投资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闲置
过去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建、新建了很多校舍,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一些爱心人士、组织、企业捐资助学,在农村建盖了一大批希望小学,有的投资几十万的教学楼刚使用不久。在“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班”的口号下,村小被撤并,大量校舍被闲置起来,造成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爱心人士、企业的不负责任。这些资产如何处置、管理,成为一个问题。有人说可以把原有的校舍作为“村办学前班”的场所,但在笔者看来,在居住极为分散,山高坡陡的山区,“村办学前班”还是件不太现实的事。如果不能对这些校舍进行有效管理,或是被村民占用,时间一长,极可能是房屋陈旧破损,或政府要用时收不回来,无论如何,结果都是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3.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的萧条
村子里有没有学校,有没有孩子的读书声,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有学校在,村民从校门经过,听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朗朗的读书声,心理会感到一种欣慰,觉得村子里还有一些文化气息。现在学校没有了,孩子也到很远的地方上学去了,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朗朗的读书声都听不到了,整个村子显得有些沉闷,村民心里也感到空了一样。村民说,以前有个什么事还可以到学校请老师来帮忙,现在就是要写几个字都难找到人了。在调查中了解到,村里有能力的人为了孩子上学能走的都到乡镇、县城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些“没有能耐的人”。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村目前的现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靠的是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表现的是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对于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来说,能有一所书声朗朗、国旗飘飘、国歌嘹亮的学校,能有一批有知识、有修养的文化人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与文明传播的重要窗口,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文化传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村小没有撤并前,在节庆期间,学校会组织一些活动,家长及其他村民都能参加其中,从中体会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和身心的愉悦。集中办学后,村里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少了(没有人来组织了),甚至是没有了,精神文明建设无从谈起。有人说,集中办学有利于推进城镇化。不错,乡镇的人口是增加了,初中都“集中规模”全搬到县城去了,一大批有规模的工程、高楼建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的萧条却被忽视了。
4.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各种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一个中心城镇要想一直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文化特色变得越来越困难,对民族地区而言也不例外。笔者以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传承,最好的地方是在农村,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具有完整性,较少受到干扰的少数民族村庄,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言行举止、风俗习惯等来感受这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集中办学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带来不利影响。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是一个由一代又一代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口口相传的持续过程。孩子过早地离开村子,离开形成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环境,很少能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必然会造成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认知上的缺失,久而久之,民族传统文化会有消失的危险。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重要的载体是语言,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想达到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掌握是件不容易的事。对民族众多的农村地区而言,集中办学后,就意味着各民族的孩子们生活、学习在一起,这无疑对增进互相了解、交流,增强民族团结是有益的,但同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会有不利影响。有人说,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双语教学来解决,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采用何种少数民族语言来教学呢?
5.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
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是由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而家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的状况是,孩子过早离开家庭、父母,封闭在学校里,与社会隔离,只有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是奢谈。学校实行的休息日虽不尽相同,有的是实行正常的双休,一个星期父母和孩子可以见一次面;有的采取连续上10天课,然后休息3-4天的方法,父母可以接孩子回家团聚,但不管是哪种方式,父母与孩子的见面都十分匆忙,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匮乏。在学校里,教师再如何负责,细致入微地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再如何密切,但它永远都代替不了亲情关系。就近入学,父母与孩子可以经常见面,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孩子也可以在与父母及周围人员的交往中形成对社会的初步认识。这种过早封闭在学校里,没有亲情教育、社会教育的模式,必然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缺陷,对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形成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