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学科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核心素养;民办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一、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现状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3年6月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欧盟1/3的国家都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爱尔兰等国家体现在初中学科课程里,挪威等国家投入资金进行教师培训项目。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各国采取的方式大都是把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素养,推动课程改革。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教育新概念。核心素养体系,旨在研究学生在各学段核心素养的培养,使之具备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核心是强调立德树人,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因此,核心素养体系,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我国的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刚刚起步,目前大都针对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在高校专业建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较少,个别只是针对某一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改革。因此,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如何把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素养,如何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知识掌握、项目分析、内容组织、语言交流、探索创新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输送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提出
据近几年数据统计,计算机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均在十万人以上,但是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发现,很多相关岗位均表示招不到适合的人才。这是因为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轨,原有的教育体制偏重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学生实践不足,学生毕业时的专业核心能力不足以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只能从事应用计算机的其他相关岗位,从而出现全国范围内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通过对企业的调研、网络调研、招聘会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研等,了解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如就业企业、职位、岗位、薪资、所需技能等,我们认为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与计算机的对话能力,包括计算机硬件及电路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设计和网络应用能力等。因此程序设计能力的高低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实训、学科竞赛、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因此在培养出高质量的程序设计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思考、探索、合作、创新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基于项目的课程设置,它具有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合理复杂的学习任务、运用多种信息资源和认知工具、合作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气氛等特点,将资源、技术、知识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并与情境教育、合作的互动学习等结合起来考虑,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沉浸到项目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套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
三、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
1、课程体系建立
根据目前社会的需求,通过分析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建设的要素及目标体系,在对计算机类应用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后,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分别将六个学期的六门专业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Web前端技术》、《STRUTS框架技术》、《软件项目研发技术》作为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内容整合
根据这六门课程各自特点,统一安排六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将各门课程的特色内容放大,删除课程的重复点,加强实训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环境,加大课时量,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通过六门课程的学习,在程序设计能力方面,得到系统的、整体的训练,从而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大目标。六门课程的三年教学分为基础教学、进阶教学、提升教学三个阶段。基础教学阶段,设置《C语言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这一阶段,主要从语言语法与算法上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编程方法,掌握必要的函数、指针及面向对象思维。进阶教学阶段,设置《Java程序设计》与《Web前端技术》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们已经具有面向对象思想,再辅以各种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的编程思维,让学生在游戏编写、页面设计、数据库操作中获得编程能力、排错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教学阶段,设置《STRUTS框架技术》与《软件项目研发技术》。这一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教学方式主要为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同时辅以企业项目的实施,让学生在校就能进行项目实战,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3、利用互联网进行环境和资源支持
采用基于项目的课程设置在学习环境开放、学生知识经验水平不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等因素,因此需要通过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服务支持系统来支持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学习服务支持系统要搜集、整理、分析、总结出六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现有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做好资源规划;要了解学生对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以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帮助学生利用信息获取和检索工具,合理收集利用信息资源。学习服务支持系统一般包括辅导者、学习者、物化因素三方面,具体含义如下:(1)辅导者。辅导者一般是优秀的学科教师,扮演课程组织者、认知教练、学习监督者、问题解决帮促等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保证学习能够顺利进行。辅导者要提供一些解决问题必需的辅助信息,包括教材、电子教案、课件、源代码、教学录像、视频演示、实验指导、实训指导、习题集、教学参考、实用工具和指南手册等,帮助学习者理解自己的学习工程。(2)学习者。学习者是基于项目教学中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解决者,是学习活动主体。学习者既要积极主动向辅导者求助,又要主动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工具来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推陈出新。优秀的学习者也可以成为辅导者。(3)物化因素。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资源,如技术设备,教学系统等资源。也包括帮助学习者提高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如编码规范、常见问题、安装演示视频等。
4、学习服务支持系统的详细设计
(1)问题的设计与表征借助现代电子测评技术能检测学习者的基础水平,并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与难度其相适应的问题。利用丰富的技术手段,把学生带入生动有趣的情境。营造循序渐进、连续不断的一整套问题情境体系是激发和维持学习者探索欲望的有效途径。问题的多重表征,多媒体呈现方式使学习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情境特征。(2)学习支架使用认知工具重新刻画任务,以减轻学习者对较高层次内容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解决问题必需的辅助信息,例如,面试宝典、实用工具、安装指南、帮助文档等,帮助学习者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学习工程。提供信息提示,也可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障碍后给予一些即时性提示,比如常见错误,及相应的修改方法,使学习过程能顺利进行。(3)问题解决过程提供认知工具、思维建模工具和绩效工具支持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编写项目测试报告,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同时,可以通过编写技术说明文档,记录运用的技术、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实施过程,并对这些成果进行反思。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为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学习者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掌握有关知识、培养关键技能,并且更利于将所学知识能够得到较好的存储、呈现和迁移。
【关键词】信息素养 学科价值 初中信息技术
在中小学课程中,将有关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取名为信息技术课。不得不承认将这门学科定位为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个过大的话题,而我们所教授的顶多是信息技术中冰山一角。那么,对于这门课程,我们到底要教授学生什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是关于课程核心价值的思考。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思考: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一、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
统一的价值追求忽略了尊重人和社会差异,最终会成为形式化和教条化温床。每门课程都有其核心价值,语文、数学、英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果说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是推理和逻辑,语文学科也有。英语的核心价值是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计算机则更是一门技术。
作为帮助学生形成人生价值体系的各个学科必然有自身特有的教育核心价值,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同样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描述来看,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价值实际上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是,“信息素养”这个概念非常笼统。笔者认为:要说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倒不如把它具体成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学生哪些信息素养?二是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可以细化为下几点: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即如何使用技术、交流工具和网络去获取信息。对于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即体现为: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例如: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这就涉及到如何根据自己需要获取的信息来确定关键字等问题。
(2)计算思维。信息素养需要具备对于获取到的信息要进行合理分析的能力,即能对信息的有效性、可用性、权威性和时效性等进行分析。同样还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管理。在初中信息课堂中体现在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的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信息繁杂,需要学生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能迅速灵活加工利用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当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主要w现着完成综合实践任务上。例如: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多名学生组队完成,这就需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组员之间相互交流利用信息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4)信息社会责任。从课程定位的角度来看,信息伦理道德己经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带给人类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必然会带来一定的伦理道德危机,例如:计算机犯罪、网络沉迷等。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价值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要教授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就必须去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信息技术的功能,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信息素养的培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鉴于此,笔者将信息素养细化,以促成实践教学的实现。
(1)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平等。教育应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与“学”为主体。这不仅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还对培养学生的人格理念有很大作用。可是如何实现学生主体呢?这种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应该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获取、占有和使用上以及对知识的延伸及建构方式上。我们知道:分阶段,多目标,尊重差异,尊重多元价值观,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是信息技术和所有学科应当遵守的准则。根据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任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例子。
(2)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论做什么事,兴趣是关键,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有很多老师可能会说:不用教师引导,这门课程已经足以吸引学生了。这就是典型的将学生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误解成对课程的兴趣。那么如何抓住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多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结合游戏在玩中学。举个例子:学生喜欢玩游戏,那就在课堂中结合游戏教学。初一信息技术有一节课是熟悉键盘,笔者给出了一个键盘练习游戏,学生很喜欢,玩的过程中也熟悉了键盘的使用。
(3)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即便是传统学科,无一例外,工具性也占据了很大的成分。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信息技术核心价值探讨,总感觉有所夸大,动辄就被教授们上升到社会、全球视野角度,最终虚幻化。而中小学教师所提倡的工具论、方法论好像不值得一提。虽然,完全定位于工具论和方法论确实容易导致在学科里转圈,不符合新课改和课标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更加容易落实在日常课堂中,更是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培养的具体表现。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信息能力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信息素养,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的素养。可是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呢?首先,要多阅读。闫学老师说,“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的修养是需要靠不断的读书才能积累的。由此可见,读书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至于其它的具体措施,我想老师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是每位老师必须在实践中进行的。
[关键词]学科交叉;计算机;研究生创新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69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被广泛应用,计算机产品所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尤其是智能化与网络化程度逐渐升高。Android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智能终端的应用,智能手机的设计逐渐实现人性化,更揭示了计算机产品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
1 计算机专业应用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1.1 计算机行业创新的需要
计算机行业需要多种技术支撑,如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无论是哪种智能产品的研发都需要多种技术融入,这样在一个企业中经常会形成一支高技术研发团队。该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就是项目领航者,他需要对各学科技术都有基本掌握。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产品所获利润率相对较低,模仿型企业偏多。有些企业认为即便对计算机产品的功能与使用进行了精心设计,市场反应也不一定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所研制出的产品缺乏创新元素,人性化设计考虑较少,工艺较差、计算机产品的可用性与艺术性不尽人意。这导致我国计算机产品的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产品的创新不仅是外观上的创新,更需要在软件与硬件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新型计算机产品的研发加入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备多学科高度融合的思维。
1.2 高校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应调整各学科的教学方式,打破专业相互独立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多技能人才,推动学校发展。计算机专业学生是现阶段社会急需的人才,特别是该专业的研究生更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在教学上要将信息学作为该专业学习主要内容,同时在其中融入计算机技术、交互设计技术等,为计算机行业培养更多具备多种知识的计算机人才,让学生在行业中不断发挥自身创新能力。
学科交叉是高校开设新专业的基本前提,更是新兴学科发展与创新的需要。计算机专业要融合多学科知识,其重点是为培养适用于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人才,同时还能体现出该校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与新颖的创新思维。
2 计算机专业应用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
2.1 应用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方案
尽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已经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为加深其记忆,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仍需重视计算机学科的必修课程,另外还要加入选修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以及学科基础课程等模块。不断督促研究生加强对本专业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符合现代计算机行业的要求。
在研究生的必修课中,要加入计算机产品设计与案例、职业素养实训、交互界面设计技术等课程,不断强化学生对电子行业的了解,使其能够按照现代计算机行业要求自身。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还要适当渗透关于计算机学、交互设计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融合多学科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知识深度,力求使学生全面了解与计算机相关内容,结合相关知识不断研制新型计算机产品。
2.2 建设课程群,高度融合学科知识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更要培养这种创新思维。这就需要高校修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学计划,建设一个更适宜学生使用的课程体系。
在调查研究的帮助下,根据培养交叉人才方案,结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实施课程群教学,增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促进其融合,优化课程结构。
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群,要将信息学作为基础课程教学核心,融入电路原理、软件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形成基础理论核心课程群,使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在计算机产品设计理论知识中加入案例分析,避免出现就理论讲理论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构建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为核心的工程课程群、以三维视图设计为主的产品表达课程群和以计算机产品为主的专业设计课程群。
2.3 转变教学模式,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转变传统课堂教学,加入案例教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学最主要的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提出富有个性的方案。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听讲与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人数较少,其学习重点在于研究,因此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案例给学生讲授知识,并让学生分小组收集信息展开研究,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讲解给同学和教师,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内容给予客观点评。
3 结 语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别是计算机产品不断被人们应用,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就越来越多。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仅了解本专业内容远远不够,要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学科交叉教学培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注:吴铁峰,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思维;大学计算机;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58-03
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以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人类探索自然、组织生产、策划贸易和金融流通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政府决策、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甚至于现代战争的重要手段。信息科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国家振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学校是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基地。专业知识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属于学校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具体举措之一。
一、改革历程
一般高校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入学前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国家虽然在普通高中安排了以计算机使用为基本内容的信息技术教育,但是由于地区差异,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进入大学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在中学阶段受过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需要;再则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而且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与各学科专业的需求、学生的兴趣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设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探索更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当务之急。为此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在始终不断地进行,总体上看,近10年来有3次比较大的改革:从2006年9月~2010年6月期间的基本不分学科和层次全校学生都上两个学期三门课“Office应用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应用”;转变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的分层次教学,学生入校时先进行分流考试,按照不同的基础分为达标、良好和提高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入学基础差别,但是无法兼顾目标水平一致的通识教育需求;2013年9月~,再次做出与时俱进的重大调整,转化分阶段、分层次、分大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改革方案
(一)课程理念
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不断更新课程理念,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提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必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信息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终身学习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具有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需求的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信息素养就是一种信息能力,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洞察力及分析能力,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强化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很好的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于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专业需求。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众多专业的融合大大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这种融合已成为一种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而且呈现多样化特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各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4.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应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具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平台、计算机的相关应用技术和工具,解决本专业自身和学科发展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诚信守法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为造就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课程体系结构
以“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为特点,形成了有特色的、适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国内外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改革趋势,了解我校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了解信息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努力与国际接轨,形成了以创新思维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教学,使课程更符合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更符合我校学生特色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新课程体系改变过去单一模式的分层教学或模块化教学,采用新的分层与模块化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程体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大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应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
1.IT实践基础。本课程为信息技术方面零基础的学生开设,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一般常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信息安全基础等,以适应后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需要。
2.大学计算机。本课程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后续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课程。本课程围绕计算机技术基础,融合计算思维概念,旨在培养学生对获取、存储、加工和应用信息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相关行为规范,具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与能力;作为计算机新意识教育,促使学生涉及信息学科领域,拓展视野,启迪心智,开阔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思想和理念,即使面对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仍具有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
3.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本课程作为各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面向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必修),建议非师范、理工科专业学生选择。本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与问题求解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素养,包括非常基础的模型化、抽象化、逻辑推演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与专业、科研、社会需要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拓宽专业生存空间,使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较长期地受益。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4.数据处理与管理。本课程作为部分文科及商科专业第2学期学生自主选择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利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应用和检索的基本素养,为未来从事诸如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决策支持、企业资源规划等等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5.多媒体技术基础。本课程作为文科各专业第2学期学生自主选择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本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技能和水平,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拓宽专业生存空间,使其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长期受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
6.计算机综合实践。本课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利用学到的计算机技术创作具有很强原创力并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在第3~6学期开设。
本课程可通过以下五种方式之一获得免修:
A.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并入围决赛;
B.全程参加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
C.全程参加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
D.参加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素养及创新活动大赛,获得初赛合格证书;
E.获得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并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成绩合格。
(五)教学方法
1.选课方式的改变。核心课程由以往的所有学生统一地进行同样内容、同样方式的教学,逐渐改变为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双向选择方式开设课程。(1)基础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根据学生入学考试结果,在为每位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同时,为基础薄弱学生增加开设MOOC课程“IT实践基础”,该课程通过网上资源与实验室机房面授相结合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尽快将基础提高,为后续课程的顺利展开做好准备。(2)提高课程安排在第2学期,三门课程实施引导性选课,将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分类指导选课与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个性化选课相结合,使学生能选到适合他们需要的课程。(3)拓展课程安排在第3~6学期,“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则引入竞赛机制,将传统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上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与课后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平台支撑下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2.教学方法的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上,由纯理论讲解式教学方式,改变为结合案例为向导,特别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能举一反三。通过加强对实验的支持,增加开放实验,使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堂教学之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和完成拓展实验,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学会思考和学习。
3.现代立体化课程资源支撑体系的构建与服务。通过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资源平台相结合,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学资源平台除了提供各种课程的教学课件、实验素材、习题练习和测验等外,还提供了网上问答平台、实验自动批改系统等模块,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多元化教学。
三、总结与展望
在所有高等教育课程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无疑是学生入校基础差异最大、教学内容需要更新最快的那一门,由此带来的对教师和学生能力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但不会减轻,恐怕会愈演愈烈。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面对挑战,不断进行的探索、研究和尝试,希望能在改善自身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成果的同时,也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选择。
参考文献:
[1]艾明晶,李莹.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5):5-9.
[2]聂丹.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234-235.
[3]尹建新,张广群.“技能-能力-思维”三层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J].计算机时代,2013,(9):71-73.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以下的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领导认识不够
农村学校不关心、重视、支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或只关心在口头上。未成立专门机构,配套政策,致使农村学校教师的意识也不强。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教师是关键。认为计算机是计算机教师用的,不积极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导致学习气氛不浓厚,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活动也不多。计算机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要积极开展实验活动,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探讨把计算机技术完美恰当地融入到课程中,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具体思想与实例。
2.农村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高
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能力是关键。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农村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高导致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有限。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然而,现实教学软件大多是传统教育思想、模式、内容、方法的电子化、声像化翻版。尽管教学内容的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有明显的不足。长此以往,必然造成计算机教学的新专制化,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呈现的图文并茂、生动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创新性来激发。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
3.农村学校计算机网络与课程资源结合的不足
计算机网络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结合能使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优质学习。当然这需要不断更新、丰富网络信息资源,需要优质的期刊、报纸、图书馆等教育信息,需要与各学校资源的共享。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时间等支持,农村学校很难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发出来供师生共享,即使开发出来也仅仅是网络与课程资源的低级组合,而非整合。目前农村学校几乎所有系统都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对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水平相对比较低,导致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技术开发不足,对各种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极不便于检索、阅读。
推进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我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做法:
1.首先领导要提高认识,负起担当意识
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验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兴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当事人的思维,努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既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又要从内心自省,深刻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大家共同努力,为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应关心、重视、支持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好不同人员的分工、培训及管理工作。要优化管理,全面推进整合。学校要制定积极的配套政策,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整合管理,努力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规范化,还要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内外交流、学术探讨、效果评估等,促成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机整合这一综合模式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2.建设农村学校数字化硬件环境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
硬件设备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农村学校应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方面加大投资,要更新观念,想法引进资金,建设校园网络,建设能为开展现代化教学服务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体系,该体系应包括:(1)现代教育技术系统:校园网络综合管理系统,整个系统把学校所有计算机都联成网络,教师在教室即可操作控制设备随意切换计算机、DVD或录像机进行教学。(2)现代化技术教育中心:包括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和多媒体梯形教室,计算机教学中心,电子备课中心。(3)多媒体资料库:拥有网络教学资源库和大量成套化、系统化、内容涉及各学科的教学录像带、VCD片、多媒体光盘、录音带等,这些资料大多数都经过加工放在学校的服务器上。
3.加强农村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为“整合”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课程
当前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当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生活中和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来说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学科,就要做到以下三方面进行认识:
一、对信息技术概念的认识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种认识说明部分人对信息技术认识的局限性。因为信息技术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表述就会有所不同。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的技术,或者是指从获取、处理、传播、到应用信息的技术的总称。当前的信息技术主要包含通信、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相关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概念中所包含的相关技术将会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重要特征是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
开设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个体展的重要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性表现为:综合性、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层次性,信息技术学科应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综合性方面: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语文、数学、理化等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有充实的技术内涵,又具备丰富的文化价值,充满人文特性。它不仅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还涉及到许多其它学科,如审美艺术、统筹安排、规划设计、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创意、环境、评价等等,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基础性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要使学生全面发展,“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在各门学科教育活动中熟应用信息技术打下牢固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奠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自我学习、持续发展。
工具性方面:未来,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环境和工具。学习好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自己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它科目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提升今后在信息社会中的工作与生活质量。
实践性方面:信息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中发现,实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多动手、善观察、勤思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信息文化,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理论,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开放性方面:是指学习的对象及所提供的平台都是开放的。开放平台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的周期短等特点相适应。由于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在相对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采用开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才能让起点水平较低的学生适应,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层次性方面:信息技术学科的层次性表现在,学生基础水平、学习特质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灵活设计,采用同班异步分层教学或分班教学等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三、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认识
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心理学角度,既要有学习好信息技术的内驱动力,又要有学习好信息技术的决心,不要仅仅是把信息技术当成一门要考核的课程。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有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才能转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
其次,信息技术具有技能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学好信息技术不断实践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运用是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意识的一个重环节,如经常利用计算机完成日常的写作、数据统计等,利计算机网络使用搜索引擎等进行学习信息的查询、QQ等信息交流软件进行交流等。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我们学习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是学习过程的巨大动力。在平时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实际操作、或细心研究,就会发现原来许多问题是“会而不难,难而不会”,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第三,要学习理论知识。信息技术学科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既需要学习者实际操作的积累,更需要认真学习与研究。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体系庞大,并且与其它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学好信息技术学科要以其它学科作基础,又反过来,信息技术又可以帮助其它学科学习,做到相互促进。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能做到“得心应手”,“推陈出新”,使学生在信息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时,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参考文献: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特色;核心竞争力;实践创新能力
0、引言
国际上传统的以计算机装置为信息处理平台的计算机学科(Computer)已上升、发展、凝练为更为宽泛的计算学科(Computing),其五大子学科领域分别为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软件工程(SE)、信息系统(IS)和信息技术(IT)。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符合计算机科学的能力培养要求,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则分别对应计算机工程和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软件工程作为与计算机科学并列的学科地位,已获得产业和教育界认可,我国也于2011年3月正式将软件工程批准为一级学科(代码0835),这标志着软件工程学科和专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进行专业特质探索和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我国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从2001年起陆续在一些综合性重点大学和理工科院校开设,有力地补充了软件开发人才缺口,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师范院校在这方面发展相对迟缓,主要原因是师范院校以教师教育为主,一般以人文和理科专业见长,本身工科发展历史都不长,即使是信息技术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在1990年代国家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后才普遍设置和发展起来,而软件工程专业作为和计算机科学并列的学科专业,必然有其区别于计算机科学的特质和人才内涵要求,因此在师范院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中如何继承学校在长期教育信息化方面已形成的比较优势,办好、办精该专业,提高学生工程化软件开发能力,努力培养、提高其具有软件工程师素养,系统的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特色定位以增强毕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12月31日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迫切需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低碳、环保产业,而软件产业正好契合海南走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目前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园、惠普海南项目正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状态,未来预期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软件从业人员。
海南师范大学作为省重点大学,义不容辞地肩负着为本省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后劲足”的各类人才的重任,并率先新办了软件工程专业。如何利用好海南目前以软件开发为主的信息服务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外部产业优势,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该专业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只有与时俱进,抓住专业发展难得的外部产业和人才需求机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和实践实训对接,改革教学模式和核心课程体系设置,着力提供优质的、体现核心竞争力的教学资源,才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软件工程师素质,为本土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提供经验,为生态化、信息化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做出高等教育界应有的贡献。
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的软件工程专业研究并不活跃,大多借鉴综合理工科院校的建设经验。目前国内主要有杭州师范大学以软件服务外包为发展方向、沈阳师范大学面向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一四川师范大学结合师范教育特征的教学体系的构建等为数不多的专业建设研究。
因此,师范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定位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教育和产业发展方向,契合时代背景。其实施目的不仅对本省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势必对提高师范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指导范本和成熟经验。
1、师范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定位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本专业学生具有其他专业所不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特质,是学生驰骋职场的银弹。从属于计算大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与传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把握两者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对此已有了不少成熟的探索。传统计算机专业侧重于科学的探究计算本质,并利用发现的规律来发明相关技术方法,从而推动社会信息化;而软件工程专业关注采用工程化方法实现计算机软件开发的高效、高性价比、高可控、高用户体验质量,核心是标准化的表达方式和规范化的工作步骤。
明白这点后,软件工程专业的特色就必须落脚于工程师素质培养上,关注软件工程三要素的知识学习,即方法、过程和工具。同时,特色定位须传承各个学校的传统优势应用领域,如海南师范大学在教育信息化和旅游信息管理方面已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产业优势。把握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本质要求,结合开办学校已形成的比较优势领域,同时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制订教学计划,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就可以形成该专业的特色,提高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特质分析,我们建立以工程素质培养优先的课程体系,并贯穿本科4年的教学。
(1)软件工程师能力素质的核心主要是工程组织能力、需求分析与软件建模能力、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
(2)在参照软件工程本科教学规范制定的主要教学计划基础上,基于我们对上述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上述能力所对应课程的教学实施和学生阶段性能力考核。如工程组织能力主要分布于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导论等课程,知识点主要须掌握以项目为组织形式运作软件的开发、文档(含标书、工作计划)写作、语言沟通交流等。该能力考核应安排在四年级上学期,未合格者将无法进人毕业设计阶段。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能力重点针对计算机软件的本质特征(即构造性与易演化性)展开,培养学生如何设计易扩展、易重构、高灵活性的软件结构及熟练运用常用软件框架进行开发的素质,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考核。
(3)将教育软件开发或旅游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作为学生必须选修的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以便学生熟悉所在学校长期擅长的领域,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应用领域基础。
因此,海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定位为:结合海南以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要义,传承本校教育信息化学科优势,强化工程组织能力、需求分析与软件建模能力、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的养成,培养具有工程师素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软件工程化管理和技术人才。
只有建立专业核心竞争力考量下的软件工程师能力培养观和相应教学安排,抓住专业特质按计划完成各项能力的阶段性考核达标,可基本保证软件工程专业的特色定位培养,使其素质区别于其他信息学科,具有独一无二性,增强职业竞争力,推动专业的良性发展。
2、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有了专业核心素质培养的观念认识,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通过课堂实验领会理论知识点、校内实训(课程综合设计)完成能力培养要求、产业实习增强就业体验,三位一体才能完成学生核心专业素质培养任务。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实施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实现软件工程师各项素质培养落地。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考试。软考在规模、内容、实用性上都得到了产业界认同,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所需理论和应用知识,以考促学,同时也为学生职业资质和准入提供条件。
(2)分阶段严格核心能力评价考核,保证学生软件工程师素质达标;改革考试模式,课程考试方式综合采用笔试、独立作业、团队设计、答辩、文档评审等多种形式,通过考试方式强化学生建立工程化问题解决方法。
(3)毕业答辩环节以毕业设计为主,取消毕业论文,以设计方案的业界规范化表达、软件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产品的社会需求程度、项目组织质量等作为学生成绩的评判标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4)加强学校特色选修课程的实践,如在教育软件开发课程中,让学生参与学校精品课程平台和数字化协作系统开发,通过实际教育软件实训进一步体会教育理论背景、掌握教学设计等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
(5)高标准建立校内工程实训室,按业界标准配齐硬件设施,并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开放式运行,使学生在校内就拥有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
(6)充分利用海南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资助海南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加强与惠普、海南生态软件园等企事业的产学研沟通和联系,选拔部分学生参与惠普海南项目的软件服务外包培训与实习工作,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
(7)持续发展与软件企业的校企合作,推动学生软件开发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海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系通过与深圳易思博信息技术公司紧密合作,引进“软酷网”实践教学平台。其中针对2010级软件工程专业的软酷工程实践实施方案,是在软酷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架构下,结合海南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2010级具体工程实践要求,安排160课时的实践活动,主要通过项目实践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并加强运用;采用案例教学,对知识进行补强,进而进行项目开发;学生通过了解项目管理工具,学习软件企业文化,掌握编程工具和框架,了解项目的规划过程、掌握编程的技能,理解UML建模,通过实际的项目开发掌握编码规范、编程调试、测试方法等技能。结合学生开发的实践成果,成功组织2010级软件工程专业见习实训成果汇报大会,学生们在Android系统手机应用开发和PC平台JAVA开发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创意令人耳目一新,坚定了我们走校企合作、加速培养创新型软件人才的信心。
(8)定期举办科技活动月,以“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通过科技月开展专家讲座、计算机设计大赛、创业创意大赛等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营造出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
3、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实践教学;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良好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各部门输出了大量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人才,与此同时,大学生普遍的人文素养不高,具备科学知识缺乏科学精神的问题也日渐凸现出来。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一个具备高技能的“生产者”还是一个具备高素质的“人”?答案肯定是后者。即便是高等职业教育,在技能培训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作为一个合格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人”的素质的培养。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场所,较之课堂教学,在实验室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学生更直观、形象的印象。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深植于应用,十分重视实践的学科,它的实验室教学在整个学科课程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较于其他学科显得更为突出。
但是,就笔者多年的实验教学工作实践发现,实验教学效果往往并不十分理想。有时实验老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提升实验教学效果,进而将实验教学过程提升至对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养成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1文化素质的内涵
当代高等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而所谓的文化素质中包含着“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这对看似对立,却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概念。
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概念来自希腊文paideia,即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其核心为“自由”[1]。中文中“人文”二字较早见于《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人文”泛指礼乐教化,其价值核心为“仁”。现今我们所讲的“人文”与“人文主义”源自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它包括了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与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
“科学”这个概念是日本思想家在翻译英文“science”一词时创制的。在西方,“科学”一词本义并不只指自然科学,它可以用来作为一切知识的称谓,自然也包括人文学科,只是到了近代,学者们才有意识地加以区分,在一般情况下特指自然科学。
到了近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其光芒照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与“人文”才最终分裂。但同时也将我们引上了一条唯理论的歧途,人们将一切的事务放在理性的天平上衡量,但是脱离了人文审问的理性常常被偷换出来,代之以“功利”,所以有时我们看到的事物合理(利)而不合情,甚至有悖于道德。因此,教育者应重新审视对人的教育问题。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道德情操,审美旨趣等。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2]中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给出了一个框架:“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但是,具体要通过我们的教育使学生最终领悟到的科学精神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描述,需要教育者去体会、抽取并在实践中丰富。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诠释。笔者没有能力在思想上作什么创建,只是通过相关的阅读与个人的理解和体会,尝试提出如何在工作中体现并向学生传达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笔者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其核心是人性的伸张,其目的就在于使教育应服务于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承认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应注重受教育者在人性上的一种完善。科学精神包括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辩证怀疑的批判精神,平等互助的协作精神[3]。这些精神特质可以在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中得以体现。
2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要讨论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改革问题,首先有必要对造成现行实验室教学问题的原因做一个梳理总结。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与思考,笔者以为现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成因包括以下几点[4]:
1) 实践教学独立性不强,教育者思想上认识不足。很多计算机相关课程,较之实践教学更重视课程理论的讲授,实验只是作为课程教学的次要部分依附于课堂教学,学时经常受到挤占、削减。
2) 制度与投入上的滞后。随着计算机教育内容的更新,大量新的技术对实验设备、实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投入与实验的管理制度也提出新的要求。
3) 实践教学方法发展滞后。在传统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法中往往是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出实验题目及实验步骤或示例,指导学生完成,有时未能对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与充分的考虑。同时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
4) 青年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突出的性格特征。大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同时缺乏耐心,由于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往往吃苦精神不足,在困难面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5)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的计算机教育发展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可能在小学时就接受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训练,有的可能是在大学时才开始接触,这便为我们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了问题。
6) 强调技术的教育,学生能力提升有限。实验中我们过分强调一个个孤立技术的讲授,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点难以形成网络,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很有限。
以上列出的几点,除了教育投入的问题外,更多的是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观念和思想上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缺乏师生思想上的交流,片面强调知识技术的教育难免产生枯燥刻板的印象,也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我们的实践教学存在素质教育上的缺位,这也是造成了其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导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到计算机教学工作中。
3素质课程教学的困境与误区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既是国家制定的教育方略,也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与教育本身的内在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高校都广泛开设了大量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类的选修或限定选修课程,并规定了一定的选修课学分以督促学生选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许多课程选报时学生热情很高,但选定后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许多学生只是由于学校有相关学分要求,才选报了相关课程。
2) 教师教学方法不够新颖,有时过分重视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3) 学生相关学科知识基础薄弱,学习难度很大。中学教育模式有文理分科,某种程度上使得文科生理工科基础较差,理科生历史、地理常识不足。
4) 社会中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取向。每学期的选修课往往是经济管理类课程火爆,哲学、农科类的课程选报较少。加之毕业后求职工作的压力,学生往往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课、英语四六级考试乃至托福、GRE考试上,让他们拿出一部分精力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的素质养成上,往往是有心无力了。
5) 学生或教师对素质教育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例如:跨专业的课程学习只要略懂皮毛,不用苛求。如果教师有这样的想法,其教学必然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如果也是这样想,同样会造成学习的不深入。
6) 课程只是为了走过场。尤其在中小学中,为了应付各类升学考试,素质教学课程落实状况欠佳。但这并不适用于大学的素质教育,大学并没有升学压力,它的素质教育是现今教育体制下最易落实的,如果错过了这次知识结构重构和个人素养的修习机会是非常可惜的。
4文化素质教育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融入
计算机实践教学在导入人文科学精神与素质教育方面有其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如果跳出技能培养的视角,从实践教学中的两个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践的客体――计算机是人类思维模仿的角度来观察,其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实践环节。
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存在一个人机交互到人与人的交互的过程。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机交互。人们通过鼠标、键盘、麦克风等输入设备将所要完成任务的指令与必备条件(数据等)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输入的指令,利用执行条件(数据等)将处理结果以某种形式反馈给用户。在处理的过程中,有些还需要用户的持续参与。这个过程称为人机交互,但它只是一个最外在的表现。
2) 人与外化的人的思想交互。各类计算机软件系统都是相关设计者的智力加工成果,又由于计算机系统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类思维模拟与仿真的产物,它体现的往往是设计者的思维设计者思维模式――如果联系到设计语言工具,那么其形式上又是一种设计者语言模式的建构。因此,学习者学习计算机各类软件系统的过程可理解为“体会适应设计者的语言与思维模式”的过程,是一个此人与外化了的彼人思想的一个交互过程。
3) 人与人的交互。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从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学习者(放在教育模式中或可称为受教育者)、计算机与教育者构成的三元系统。前面两点是从学习者与计算机(包括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者)之间的关系来谈。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思想的交互。这种教学的交互较之其他理工门类的实验教学又有不同,它体现为一种更强、更直接的人的思维的互动关系。从工具软件的操作方法到高度抽象的程序设计逻辑,它的习得过程都是教育中的两个主体的思维模式不断“调制”,最终达到受教育者的思维模式调谐到一个所学习知识的顺利接受的适宜频段中来的目的。此外,第二点中的交互模式进行简单的推演,也可以最终规约为人与人的交互。
4) 学习者思维模式最终固化下来后体现出的外化思想与他人的交互。当学习者习得了所学习对象的相关内容,进而产生操作结果或编制的程序系统等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其智力成果为他人认知的过程,这与2)基本相似,只是交互中两个主体的地位略有变化。
如前文所述,人文素养中体现在包括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诸方面。诚然,我们不可能把我们的计算机实验课程变成艺术欣赏课和哲学、美学讲座,但是计算机实践教学具有较好的精神层面交互的能力,所以通过我们教育者的设计,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兼顾文化素养教育并非不切实际的空谈。如:
1) 使用一些文化经典、历史知识素材作为实验的内容材料,进而将文字与题目背后的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个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引起对传统历史文化的重温与再识。
2) 经常设计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大型题目,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把题目交由学生自行分解完成,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非智力素质的养成。此外,采用此种方法,由于学生所完成的部分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作业的抄袭现象。
3) 针对一些设计性的实验课程,教育者可有意识地给学生分析一些经典的设计案例,包括视听设计、代码系统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强的审美与逻辑分析能力。通过一定数量的正向引导,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自觉艺术教育意识,主动地学习赏鉴相关的艺术作品。对一定数量的经典程序逻辑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在了解掌握计算机语言逻辑的同时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4) 在实验设计中有意识设置出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并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不断尝试中寻求答案的层层递进,体会求是与创新的精神乐趣。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粗浅的实践方法设计与分析,难免挂一漏万,但这种以科学实践教学来推动人文素养的养成也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5结语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提高了文化思想与素质教育的认识,教育职能部门与高校分别从制度与实践的角度加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力度,有的高校甚至将人文课程的学习纳入到必修的教学体系中来。不能否认这样的措施对人文教育的开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当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又回归到传统知识教育模式下后,容易在局部引起流于形式的弊病。本文提出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思想、人文素养有意识地融入到具体的操作与设计中来,这样的实践模式避免了学生已有偏见的误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同时也使得相对枯燥的科学实验教学多出些许人文的“温情”。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 科学与人文[J]. 中国社会科学,2001(4):4-15.
[2] 教育部.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 [1998-4-10]. 教高司[1998]2号. /.
[3] 袁枫. 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精神[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5):91-93.
[4] 张涛.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人文思想的融入[J]. 实验室科学,2007(6):40-42.
Cultural Education in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ZHANG Tao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Xiaogan University, Xiaogan 432000, China)
关键词:“双一流”目标;学科建设;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014-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近年来,国家明确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高等学校建设目标和奋进方案。所谓“双一流”,即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在此目标的规约下,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作为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的生力军,研究生群体的培养以及相关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工程实施的关键因素。但是,长期以来以固有的基础学科和科研模式为基准的执行方案和展开模式,尤其是地方院校工程应用型研究生新型培养体系和生态发展模式的研究[2],存在身份呆板、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技能相隔离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人才资源的梳理、优化与整合,研究并创新实现可行的实施方案。计算机相关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左右着人才的教育质量和能力结构。对于高等院校计算机类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强化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理念[3-4]。
建设“双一流”,需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紧跟人才素养培养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生的学历学位都有了变化。根植“双一流”目标,深化协同创新体系,旨在推进地方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不仅在科研上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5],也在人才素养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氛围和环境。以协同创新为落脚点,以提升人才自身素B和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为根本目标,努力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梯队共进,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相辅相成、相互催进的战术战略[6]。
1 学科发展的“双一流”目标研究现状
借助相关理论模型和案例阐述“双一流”战略和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现状和可借鉴意义,笔者从几个典型国家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展开讨论[7]。
“双一流”的学科发展实施案例中,蓝海战略是典型代表。该战略立意高远,统领全局,引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因素,演化了高等教育人才竞争取胜的策略和方案。多年成功的实施经验,成为企业、事业和院校的重要参考蓝本。对自身资源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而言,汇集众家优势、实现多赢,是发展的重要思路。基于较稳固的人才教育和培养实施基础,高等院校应在固守教书育人本职责任的同时,跟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接收人才需求的杠杆,自主做到“迈出去、走进来”,局部实现人才区域化特色和全局化目标,实现多方资源的有效协同和融合,更是协同创新的一大特色。
走出区域,迈入场域,是协同创新的另一特色。深扎区域的同时,需要大视野的眺望眼光,“坐井观天”和“刻舟求剑”是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两大弊端。涉及人才、生源、基金、经费等优质资源的竞争一直存在,但不意味着不可调和、势不两立和固守自己的发展空间,要实现踏实的办学和培养模式,只要根据发展需求和实时要求行动,拥有各类资源的高等院校也可以为共同的目标,适应性地“牵手”和“握手”,达成共赢。这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就是成功案例。
协同创新和工程应用特色渗透在研究生培养中,美国的工程专业教育已发展完善,与本土走在时代前沿的高科技绑定在一起,培养“厚学术、强实践、多技能”的高学历人才。美国的常春藤高校,对此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展开了充分的论证与实践。对于地方院校,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培养方面较为扎实,在实践和技能上,受限于各类设施短缺和更新速度较慢,在“强实践”和“多技能”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英国的高学历人才教育重视高品质人才培养战略。工程实践是英国应用型研究生能力构建的重要环节,重视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控作用,根据需求确定招生数量、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市场的目光”。地方院校的精英培养和教育一直是短板,生源、师资和设施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学,且与时代需求脱节。
德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为主。德国赋予工程师更深化和更实情的含义,工程化思想是工程师教育的主线,贯穿工程师培养的全周期。这正是地方院校自身无能为力的地方,地方院校申请和运作大规模工程项目的难度很大,协同与协作是解决之道。
通过上面的分析,高等院校要向着“双一流”的目标奋进,实现学校和学科的共进,培养高学历、强能力人才,汇聚各方力量,实现协同创新。
2 计算机学科“双一流”发展需求
“双一流”的高等教育战略体现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计算机类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特殊的背景和要求。
“双一流”目标驱动的高学历人才工程实施和培养平台建设,需要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IT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创新,才能完成资源整合和优化。单凭几所知名高校的试点运营,拘泥于几篇论文局部改良,徘徊在几个实践模拟项目执行,是不利于计算机类学科工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能力结构建设的。
在高学历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依然旺盛的当代,有关学科、专业、人才、素养结构、应用实践、深造就业、市场需求与能力对接等问题都摆在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面前。如何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机统一和适应性关联,深化协同创新体系的实施机制,真正把“双一流”目标落到实处,值得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反思。
笔者以高校计算机学科研究生教育为落脚点,提出应以协同创新机制为线索,借鉴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创新性、适应性的人才需求特征;从实际出发,结合研究生个体的先衍基础积累,调整人力物力基础设施资源,建立计算机学科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方案体系。在整个体系的设计和搭建过程中,工程化需求和协同创新机制要实现融合,贯穿研究生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各个方面;坚持人才素养目标牵引和过程体系主体目标引导,适当调整学术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平衡,优化体系实施细节,逐步探索出计算机学科应用型高学历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实施方案。
3 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实施方案
为实现“双一流”目标驱动的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体系,作者结合所属高校的学科建设实情,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创新重点,以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为两个基本扩展点,构建体系结构,实现体系的深化和实施,设计可行的执行方案。根据“双一流”目标要求,融合协同创新理念,体系结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稳固已有学科专业,绑定“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目标,“强学科”才能驱动“强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对于计算机学科发展,地方院校应立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充分考虑学科共进、资源互融、方向交叉点等因素,优化整合已有资源,梳理现有的研究方向,与时俱进地建立起主体目标和局部执行子目标集,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科建设成功案例,构建起一级学科相关的二级专业和研究方向的改进策略和跟踪机制,力求做出特色,并做到与时俱进。
(2)招生是研究生培养周期的起点,生源是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参与对象。地方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招生措施,提升生源质量。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学校应建立“严进严出”的生源质量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机制,为此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生源采集方法和有效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形式,加强成果的时效性,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建立实时性强的招生网上资源库、优秀生源选拔机制、有效的招生服务措施以及相关的招生制度、执行办法、执行细则和奖惩机制。与招生相对应,应加强毕业研究生的后续发展跟踪机制,建立研究生的在线社交网络体系,实现在读研究生和毕业研究生的实时交流与协作。
(3)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同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的教学,大学业务的根本依旧是教与学。实现教学相长,是“双一流”的重要参与子目标。地方院校应在原有研究生培养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软硬件资源,实现教室与实验室的一体化,逐步优化实验设施,利用网络优势,充分运用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课题,把学院级培养单位作为一个目标单元,分析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共性、特性和个性。应针对共性和专业特性,集中学院级教学和科研的优质资源,设立相对稳定的研究生学位课和必修课以及与之相关的固定基础知识点和多方向扩展点;针对个性,以研究团队或导师为子单位,设置研究生的方向课和任选课,在各方面条件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分层次、分团队地尝试并探索以科研项目为线索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模式。
(4)建立多维度的研究生资源库。研究生教育的“双一流”建设需求,需要加大完备资源的建设,根据计算机学科特点,实现核心课程群和案例库及基地。在实施中,要选定算法为核心的研究生课程群体系,以基础算法为辐射,贯穿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集群计算、大数据计算、服务计算、可信计算、网络计算等研究课题相关的课程,见图1;与知名IT企业合作,邀请高级工程师参与研究生的教学科研环节,引进典型项目案例;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积累研究生亲身参与的实际应用课题及相关的经验,整理出几套完整的课题实施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联合培养基地的实践运作项目,建立以实践应用项目为线索的项目库和技术规范库,并规范案例管理模式。
(5)引进国内外优质研究生在线教学资源。这是“双一流”目标驱动下资源协同创新机制的实施。在MOOC和网络课堂资源愈加丰富的今天,观摩海内外知名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经典课程的影音资料成为可能。协同创新体系就是资源的“拿来主义”和创新的协同共进。应大力引进网络课堂,尤其是海外知名高校经典课程、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的经典报告、国家级精品课程、“十三五”重点规划课程等,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强化学术经典理论的认知意识,催化新形势下对学术学科发展前沿的领会,树立起导师和研究生实时、适时的学术科研态度。
(6)自组织的培养体系设计。“双一流”目标需要高校资源的“拿来主义”和自主发展的“有效产出”,并成为一个有机循环过程,这就是自组织的人才培养体系。地方院校可以在强化专业技能和稳固理论功底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学术科研名师请教学习,论证并构建研究生综合素养目标实现的知识关联拓扑和生态发展体系,建立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本点的读书会、学术沙龙和学术专业互联、研究方向交叉与融合的研讨会课程体系,建立可持续的研究生沙龙团体。
(7)完善激励机制,出台相关章程、实施办法和细则。研究生是高校科研的重要参与力量,更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实施对象。学校壮大和学科奋进,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成果积累和实践应用,这需要可持续的机制以提高研究生从事科研和学术的热情和兴趣。地方院校可以在优秀研究生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激励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技能竞赛的激励力度,奖励获奖的研究生和导师。同时,进一步梳理、分类和细化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研究生培养机制等,与激励奖励实施办法紧密挂钩,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具体落实和细化映射,制订弹性并有章可循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8)学术科研相长的生态机制建设。“双一流”建设应该是一项长效有期、生态持续的战术战略。地方院校在“双一流”建O中,应不拘泥于眼前,不拘泥于地方,大胆走出去、引进来;以国际合作、国家、省市级横向纵向项目为线索,由研究生导师牵头,建立以青年教师、研究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积极参与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走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建立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逐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的学术报告资源库和伙伴合作关系网。
(9)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双一流”建设意味着成果建设,成果建设离不开品牌和口碑,产权意识是第一步。在计算机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对导师和研究生完成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和重要理论模型,积极引导申请著作权和发明专利,建立有序的成果保护流程,使该项工作在学校或者培养单位内部就可以自觉地完成规范化和梯队化,甚至做到成果的有效孵化和产业化。
上述是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建设的9个参与基本点,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双一流”目标的牵引下,有效协同、适时创新,以求实现可持续进阶和演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相关理论论证、方案设计和实施办法构建的基础上,形成文件和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优化该体系参与基本点之间的协同协作关系,实现整体的创新目标,及时总结应用过程和经验教训,形成实施报告和应用蓝本。为此,计算机学科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需要完成以下目标:
(1)制订“双一流”目标驱动下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策略和具体执行方案。
(2)大力强化培养单位的生态师资队伍成长和建设。
(3)分阶段制订9个参与基本点相关的各类执行办法和实施机制。
(4)建立本体系深化和实施的跟踪和质量保C机制。
(5)实现本体系9个参与基本点的有效协同通力合作及措施保障,出台体系整体目标实现的衡量标准和局部任务执行的监督机制。
(6)与时俱进地引入“双一流”新需求、新策略,积极拓展和汲取参与本体系运作的参与个人、团队、海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事业单位,力求在一段时间内建立起从招生到就业或深造一体化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培养有机发展机制。
4 结 语
本着强化学科建设和提升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素养深化的原则,“双一流”目标驱动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协同创新体系更新高学历人才培养观念,突出人才的适应性和复合型素养因素,采用稳固的知识基础和宽角度的人才落地策略,实现“工程性、应用型、能力结构、专业素养”的研究生培养方针;立足高校院校的学科专业基础优势,广泛吸收各类参与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高学历、强能力人才的素养培养和队伍建设摆在高校的关键位置。
本体系以学科建设为基点,实现并调动相关资源的有效调度和无缝整合,学科的强化是可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更是“双一流”目标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和培养单位生态有序进阶的领导者环节。
“双一流”目标驱动的计算机学科协同创新体系的架构,强调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相互融合和促进,体系参与软硬件资源的改革,催化了人才素养的良性进化。该体系的构建,做到了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的并驾齐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合点,接下来要继续探索和深入,以取得更多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鲍宇, 赵亮, 张爱娟,等.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6(9): 89-94.
[2] 王永生. 地方高校建设“双一流”大有可为[J]. 中国高等教育, 2016(15): 38-40.
[3] 苗春雨, 陈丽娜, 叶安新, 等. 面向协同创新理念的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6(3): 53-56.
[4] 彭昱忠, 元昌安, 潘颖, 等. 地方院校“产学研用”一体化应用创新型IT人才培养的探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6(4): 95-99.
[5] 姜彤彤, 吴修国. 高等学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及分析: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 高教探索, 2016 (8): 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