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概念框架;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54-01
作为心理学的范式转换,积极心理学博得了人们的好评,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文选择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进展做简要述评。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理和通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的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人本大师罗杰斯、马斯洛等都问过相同的问题:“什么是好生活?”“什么时候是个体最好的时间?”等。1958年,嘉合妲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卡罗瑞福(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们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辨认出交互的6个点,其中大部分与嘉合妲提出的概念重合。但是他们的贡献在于方法论上,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积极心理学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Diener所引导的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另外一个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导致人们幸福感和社会发展,支持自主、能力与关系的社会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关系)的满足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被视为人本质的生活目标。积极心理学的其他研究思路有认知方向研究。认知理论包括选择模型、保护水平,目标理论、社会比较和应对方式理论,这些均涉及主观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关的认知研究发现人们对常规和非常规的事件两者的反应导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理解人的认知差异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这种研究途径为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要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首先,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一个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 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快乐等等,正如Diener (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这方面更有待开拓;第二个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第三个方向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其次,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现代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科学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体系,它强调与崇尚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统一。同时,它也强调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有着很深的历史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消极心理学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类标准,标准化测量工具,严密的实验设计技术,以及卓有成效的心理干预技术,并服务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中,也积累与创造了众多的研究工具与干预技术,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因此,必须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实证的统一,技术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从而建构富有价值和效率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第三,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级关怀。在这里,心理学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领域,而是一个富有激情同时又理性严谨的新型学科,所表达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积极心理学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因此,积极心理学,其理念、其行动,势将会对现代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现代心理科学更加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应用,并卓有成效的开辟人类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阳光大道。
作者单位:江西师大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Johoda M.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M〕.New Yok :Basis Books.1958
音乐心理学最早是由美国依阿华大学的Carl Emil Seashore在 1897年提出的,他因此被后來的学者们称为“音乐心理学之父”。在Carl Emil Seashore 主持工作期间,依阿华大学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实验室,并从此成为实验音乐心理学的著名发祥地。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音乐心理学现在已成发展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音乐相关专业的核心学科。随着音乐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紧密结合,出现了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等音乐专业学科。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以心理学视角分析人类在音乐思维、活动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心理表现和精神状态的分支学科,采用的是心理学相关理论、工具或手段,针对人类个体所从事的音乐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音乐心理学重视观察人类个体在参与的音乐活动中所表现或体验的情感、知觉、举止、记忆、学习以及复杂的表现状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音乐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行为诱导以及心理塑造等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现代通讯技术以及大众传媒介质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广使得人们到处可以触及不同音乐鉴赏和视听器材,生活和工作中随时充斥着大量美妙而丰富多彩的音乐,无形中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甚至是生理状态。
二、中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的比较
无论是中国的音乐心理学还是西方的音乐心理学,都具有开端早的特点,并且在时间上比较相近,西方只是略微晚些。当西方正式建立音乐心理学学科时,而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正处于从春秋战国时期到19世纪末的孕育期,还尚属哲学范畴,仍缺乏独立的学科品格。
通过以上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和西方音乐心理学起源和发展的梳理,我们发现早期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依赖西方的理性科学。 首先,在起源上,作为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思想的开端甚至远于西方一二百年,远及公元前七八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而西方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其次,中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都比较丰富,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从事音乐心理学探索的人出现在各个层次。但是,在内容的细分上有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虽然在对待情感、审美、音乐欣赏的作用等方面中西方偏于一致,但在西方的音乐心理研究中有对音乐心理从物理或数学方面的探讨,更偏重于理性和实践。再次,在研究方法上中西文化古代都使用了观察和内省。虽然研究方法一样,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东方注重感受,西方注重理性,因此在研究方向和层次上产生了不同。
从早期的发展来看,我国的音乐心理学自有其体系,主要特点是在漫长的古代受文化传承的影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比较散漫不成体系,研究方法始终以内省为主。这也和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方式——私塾有关系。维持了漫长的二千年的传承方式后,十九世纪中期随着国门的开放,中国的思想界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是在西方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成长起来,并逐步 形成学科体系。两千年来中国古人在音乐心理学上的探讨开始只是用来作为追根逆源的论据,但是,并不代表这份资源可以被忽视,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必须随着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发展亦步亦趋。吸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国自身的音乐心理学,建立起中国自身的音乐心理学体系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最迫切的任务。
总之,回顾近现代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近现代的中国音乐心理学已经逐渐在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严谨的学科研究体系,参与研究的人员队伍逐渐壮大。通过我们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将来的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应该注重中国文化与西方理念的结合,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成果中的音乐心理学思想使之内容更加理性化,学科化,使中国的音乐心理学发展走上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思想特色的学科研究道路。
参考文献
[1] 蔡黎曼、黄虹.《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中国音乐.2007(02)
[2] 张丹.《浅谈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J].戏剧之家.2014(02)
关键词:认知神经心理学;发展性认知障碍;非词阅读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概述
(一)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兴起
现代认知神经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认知神经心理学就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该领域已取得诸多成果,研究范围涉及人类认知功能的方方面面,吸引了愈来愈多研究者的目光,成为当代心理科学研究的前沿。
早期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后半叶,当时的神经学家通过不同方式研究由脑损伤导致的口头或书面言语能力的降低,从中得出有关完整的语言加工处理认知结构的推论。至20世纪上半叶,由于当时的研究者无法找到假设存在的认知功能处理单元在大脑中的定位,遭到了很多批评,加之行为主义崛起,并主导了当时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退居幕后。然而,到了20世纪50―70年代,由于信息论、人工智能和语言学发展的影响,“认知革命”来临,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科的统治地位被,而现代意义上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则以神经心理学为基础,在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精细的实验方法后,迅速发展起来。1979年在牛津大学第一次举办了完全致力于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的会议,并以深层阅读障碍作为大会主题。1984年《认知神经心理学》(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创刊。
(二)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定义及特点
1、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通过研究特定的认知过程在人脑中的实现来了解人脑的结构和认知功能,如阅读、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物体识别和问题解决等。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通常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过程,而认知神经心理学则以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为实验对象,通过研究脑损伤导致的选择性认知功能障碍和保留的认知加工环节来推断正常人的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神经心理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并与其它学科的研究继续交叉重叠,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如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观点研究精神病学状况,包括妄想症、幻觉症和虚谈症等,形成了认知神经精神医学(Cognitive Neuropsychiatry)。
2、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特点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相较于心理学的其他学科来说,有其独有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1)个案研究
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针对个案,而不是群体。从理论上来说,一个认知模型,包含n个认知处理单元和m条连接这些处理单元的路径,假设脑损伤可以造成处理单元或者路径相对独立的损毁,那么由此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情况就是2(m+n)种。可以发现,即使m和n不是很大的数值,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情况也会是异常复杂的。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两个脑损伤患者出现完全一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是十分罕见的。
那么,如何将个案研究中得到的结论推广到群体,从而得到关于正常人的认知模型的推论呢?研究者提出了“普遍性假设”:假设大脑神经功能完好的人在认知系统的结构方面不存在质的差异,即认为对于人类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的认知过程来说,个体间的功能结构差异不大,没有质的差异。在普遍性假设的前提下,保证了认知神经心理学个案研究的可行性。
(2)认知模型的模块化
1983年,Jerry Fodor的《心理的模块化》出版,对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认知系统的模块化假设成为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观点。它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成分协同完成的,这些成分称为模块。认知神经心理学认为认知系统不仅在功能上是模块化的,在脑结构上也具有模块化的特征,即大脑定的神经组织承担相应的认知功能,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这些模块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认知任务。当这些脑神经组织受损时,会引起相应模块认知功能的障碍,但并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功能。
(3)独特的无创伤性研究手段
认知神经心理学有其独有的无创伤性研究手段,并同时采用认知心理学的行为实验研究及认知实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脑结构和功能的了解与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最重要也是比较独特的是使用神经功能成像技术,这也是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对认知神经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神经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的脑电图(EEG)和脑磁图(MEG),另一类则是在确定神经活动的空间位置能力较强的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MRI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PET,主要是因为fMRI相较于PET来说,提供了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允许被试进行较长时间的测试,也无须注射放射性示踪物质。目前,运用近红外检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廉价,不需要限制被试的头部活动。这项技术的最大局限在于探测深度,仅能得到深入脑内2-3cm范围内的数据。
二、认知神经心理学对发展性认知障碍的研究简介
2007年9月29日下午,在首都师范大学一间办公室中,我们见到了方平教授,虽是初次谋面,但一讲起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方平如数家珍地向记者道来。
心理学领域的博士团队
“心理学科是首都师范大学设立最早的学科之一,当时只是一个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学系了。”方平告诉记者。目前的心理学专业已经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
方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曾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主持北京市教育“十五”重点项目“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和北京市教委“十五”项目“促进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评价研究”,并主持国家攀登计划“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的二级课题。50余篇,著作3本,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郭春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发展》、《心理与行为研究》,《应用心理学》编委。曾在美国西北大学和肯塔基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曾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二级项目,科技部国家攀登计划专项二级项目和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主持的“建构性记忆的脑功能研究”获得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资助。40余篇,一项相关的研究项目获北京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丁锦红教授,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肯塔基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曾主持北京市项目“工作记忆不同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长时记忆中图形特征提取的ERP研究”。参加国家攀登计划“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的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2002年,他研究的“不同方向视觉运动追踪的特性”获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以这3个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李新旺,蔺桂瑞等20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心理学研究人员紧密团结在周围,这些人员绝大部分都是从其它高校引进的。“我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五六岁,很有后劲。”方平告诉记者。
接力棒跑出的辉煌
1956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的林传鼎教授到首都师范大学担任教务长,并在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担任教职。同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的郝德元教授也回国加盟到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公共课教研室。“两位先生对我们心理学系的构建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们的贡献是今天心理学系发展的基础。”方平说。
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的到来,使得首都师范大学的智力开发和心理测量统计两个方向的研究水平在当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举行了大量的心理测验,心理统计、智力开发的培训班。特别是在我校举办的心理统计学的培训班,北大、北师大心理学10年前的骨干都曾经在这里接受过培训。”方平说。
1984年,首都师范大学顺利拿到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授权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老一辈的教授相继退休,但是随着郭德俊教授的加入,首都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科焕发了新的活力。“由于他的到来,使得首师大的心理学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发生的变化,从培养衔接来讲,弥补了研究生培养的脱节现象。”
“从1997年到今天是我们专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方平说。
1997年,心理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1999年,学校购进了脑电仪、眼动仪、情绪多导仪。“由于我们购进了这些机器,视觉的脑神经机制、视觉加工的脑神经机制、言语的脑神经机制等一系列研究得以开展,促成了今天的研究方向的确立。”
2000年,心理学系成立。
2001年,“学习与认知”实验室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下设人类记忆过程、视觉信息加工、统计与测量,情绪与动机、应用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6个分实验室。实验室现有面积3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人民币700万元,购置了ESI-128导脑电记录系统、Eyelink眼动记录系统,Curry定位系统、Bbpac16导电生理系统设备。目前该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北京市级项目近30项,已经形成了人类认知过程与神经机制、青少年动机与情绪发展、心理测量的理论与应用和心理咨询等多个比较熟悉的研究方向。实验室发放了实验室开放基金40万元,已经取得~定的成果,在权威核心杂志15篇。
2002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取得了北京市重点学科的称号。学科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在心理学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认知过程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是国际心理学界和神经科学界等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动机研究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在国内居于先进水平,元分析及结构方程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研究方法改进作出了贡献,心理发展与咨询方向紧密结合实际,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2005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审中,首师大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获得全国第7名。
目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科共承担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及北京市项目18项,同时,自2002年至今172篇,著作30部,建立研究基地3个,3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研究成果奖,其中北京市第4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北京市第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
“在地方高师中,我们学科是名列前茅的。”方平自信地说。
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术发展
“我们是以学科建设来带动学术的发展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实现学科的快速发展。”方平说。
2000年,心理系一成立便制定了一个发展战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要促进心理学专业的整体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基础心理学。经过6年的努力,“基础心理学布局已经完成,人员搭配也已经完成,研究方向基本固定。”
2006年,心理系引进的人才主要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所以很快满足了发展与
教育心理学人员搭配的需要。
“从2007年开始,我们又做出了决策,重点补充应用心理学。”
目前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形成了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以及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我们希望以心理学大的方向为背景,在有特色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培养一支队伍。”方平告诉记者,“我们系的脑认知神经科学,视觉加工、情绪和动机研究这三个方向在国内是有一定特色的。”
在学科发展中的支柱性人才,方平等心理系的领头人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进。从事生理心理学研究的李新旺教授就是在这个战略思想下引进的一位优秀人才。“从开始接触他,到最后引进到我们这里,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方平感叹着人才引进的不易,“他来了之后,在生理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平说,“另外我们系的情绪与动机研究目前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这个方向是郭德俊教授从北师大转到首师大工作后带来的。”
“我们还要加强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的知名教授的引入力度,而且已经物色了一个教授。但是……”方平向记者透露着,话锋又一转,“有些人才可以挖,有些人才是不能挖的。有些人才挖了过来,不会影响原单位的学科发展,而对于我们的学科能起到一个加强的作用,这是一种良性的人才挖掘,而不是恶性的。如果把他挖走了,原单位在这个方向上全部垮掉了,国家的投入也付之东流,这种人才挖掘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所以不能随意挖人才。”
现在,方平打算成立几个研究所,以适应现在科学研究的特性,通过研究所带动科学研究。“比如一方是研究记忆的,一方是研究情绪的,如果以系为单位来组织会议,可能一方感兴趣的问题,另一方不感兴趣。如果凝炼几个方向并成立研究所,组建一个学术团体,不带有行政色彩,可以利用所的名义召集和组织一些学术研讨。”方平说。
人才培养是首位
方平告诉记者,在采访的当天上午,他们几个系领导刚刚开了会,讨论学科发展的大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今后专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我们的共识。”
现在,心理系正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我们鼓励教师在现有的专业发展基础上与国外同专业的教授合作,展开研究,以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加深教师的专业造诣,使教师可以尽快地吸纳本专业内最新的研究成果,洞悉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我们鼓励教师广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特别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以保证教师可以从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到学术的最新动向。”方平说。
“我们鼓励教师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最大程度地了解全球目前相关专业的研究动态,使教师在专业视野上既具有国际眼光,同时立足本土文化和国内的专业发展方向,以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最终使教师在学术上有全方位的发展。”
“我们学院是学校里出国最频繁的。”方平笑着回答记者关于国际交流的提问。“不是停留在低层次的联系上,更多的是高层次的合作研究,这是我们系的特色。”目前,心理系正在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合作“儿童的社会性作用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心理系合作“多动症儿童的视觉加工研究”。
迄今,心理学系同美国的伯克利大学、西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肯塔基大学、巴佛罗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累计出国学习访问的教师21人次,参与国际国内会议共计140余人次,主办和参办国际国内会议3次,邀请国内外心理学专家来校讲学27人次。
“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一流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合作研究,与国际先进的实验室接轨,培养一支先进的研究队伍。”方平告诉记者。
营造宽松的环境与氛围
一直以来,方平都强调学术带头人和教师的包容性。“因为我们都是探求真理的,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专业的发展。”因此。方平主张学术带头人应该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在学术上,我们有不同观点,可以当面说,各抒己见。”
在心理系有一个教授委员会,有事共同商量,统一决策。“在这个委员会中,我就不再是副院长的身份,大家都是教授,我们谈论问题都是为了学科的发展。”方平说。
作为学术带头人,方平一周有15节课。在心理系,每一位教授都有类似的教学任务。“我们多上些课,为年轻老师腾出时间,进行专业上的发展。”有些年轻老师进入心理系工作后因为发表文章的压力会产生困惑。学术带头人会首先稳定他的情绪,然后给他提供科研环境,给他介绍比较好的研究方向,或者让他参与到课题当中,使他逐渐地确立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因为很多博士原来都有方向,来了以后不一定与学院的研究方向吻合,还要做一些方向转移的工作。
一些年轻人在心理系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岗位。像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负责人才30岁出头。“大力启用年轻人,这是我们的经验。这对年轻人在工作当中锻炼能力,促进专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这些工作保证了教师们在工作中心情舒畅,因为他们看到了工作的前景。”方平说。
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在心理系也有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对于学生参加学术研究或者国内会议,院系给报销相关费用。”方平说。
积极贡献社会
据方平介绍,首师大自有心理专业以来,便将为北京市服务与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与北京市各部门有着广泛的合作与联系。
1临床心理学概况
1.1临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应用心理学是其中最有生命力的一个门类,其中临床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组织管理心理学并称为应用心理学的四大领域。从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以往的临床心理学家十分注重心理诊疗,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心理异常者,并且这种临床心理治疗具有浓厚的精神医学色彩。随着临床心理学引人心理援助(assistance),危机介入(interven-tional),引导(guide)或促进(improvement)等概念后,更能反映出现代临床心理学新的发展特点。现代临床心理学能够为人们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起到建设性的教育及援助作用。
1.2临床心理学的科学内涵和任务
1991年,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APA)将临床心理学定义为: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程序方法为基础,通过测评、咨询、治疗等多种途径,来预测或治疗感知觉、情绪、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的相关障碍、适应不良或痛苦状态,以及相关研究、教学和心理服务。我国心理学家钱铭怡教授也指出:临床心理学是整合了心理学的科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经验以理解、预告并减轻适应不良、能力丧失和不安,并促进人类的适应、调节和个人发展的学科。1896年赖特纳•韦特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成为临床心理学成立的标志。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临床心理学主要以实践为基础,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实践性。之后,二战爆发,战争使无数鲜活的生命逝去,也使战争幸存者们饱受精神上的摧残,罹患各种心理障碍。在时,仅依靠精神科医生开展心理治疗,根本无法满足巨大的心理康复需求,因此,大量的临床心理学家积极参与到战后的心理援助中。由此,心理治疗成为临床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心理障碍的评估和诊断、心理治疗与干预、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健康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等,最为重要的领域是上述前三个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正逐步朝贴近实际、深入研究、掌握治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提升预防、干预和治疗各种心理问题的操作水平,从而为促进广大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
1.3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及援助对象
临床心理学是对有心理适应问题的人进行援助、咨询和治疗的学科。心理不适会导致苦恼、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健康状况长期不佳,也可引发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心身疾病。临床心理学家针对人们的不适应问题,及早进行危机介入及援助,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寻求幸福人生。如何实施心理援助,是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它以促进被援助者的心理适应和人格发展为根本,这也是衡量咨询或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临床心理学的援助对象范围广泛,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人一直到老年,涵盖了生命全程的各个阶段。各年龄阶段主要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例如,婴幼儿期会出现的自闭症、阿斯贝鲁症候群(即天才征候群)等;学龄期儿童的智力发育迟滞、学习困难、多动症等;青少年期的青春期危机症侯群、考试焦虑、自我同一性丧失、神经症或精神病等;成人期的亲子关系、职业压力、婚姻问题、酒精依赖、药物成瘾等;老年期的心理保健、身心功能衰退等。
1.4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目前,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有了很大的变化:(1)研究重心从幼儿、儿童的不适应和发展障碍转向成人的不适应和精神障碍;(2)从单纯重视对智力缺陷的心理测评转向更加注重对人格异常或不适应的心理测评,并开发出各种临床测评量表;(3)从对心理异常、精神障碍的分类、诊断为主的临床活动,转向实际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临床案例的分析研究。这些变化,对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并且成为研究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使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发展,将关注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性课题———提倡一种科学的、具有普适价值的、能够促进艺术、文化、情感成长的精神健康事业;(2)大众心理卫生教育及普及———心理健康保健及心理疾病预防,身心健康发展与心理自我调节的保健意识与技能;(3)心理健康服务与咨询体系的建立———医疗服务、社区教育、危机干预、电话咨询及心理援助网络的建立等。
2临床心理学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2.1新时期,大力发展临床心理学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应运而生,特别是物价的持续走高,房价居高不下,人民的购买力相对较弱,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逐步加大,教育公平缺失,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尤为突出。党和国家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但关系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问题,临床心理学的指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2.2临床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与价值
摘要:在认知心理学领域里存在着三种研究取向,即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取向和生态主义取向。对心理学生态主义研究取向的界定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梳理广义生态学取向下的认知实证研究,可知认知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模式有三种:情绪与认知、任务情境与认知、社会文化因素与认知。认知生态学应注重狭义生态学取向的认知研究,在动态系统研究中加入社会文化因素,并结合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等因素来探讨社会文化对认知的影响机制,加大生态学方法如生态瞬时评估法(EMA)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2)04-0104-04
Review on the Ecological Mode of Cognitive Research
SHAO Hua1,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erbin 150080;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Key words: cognitive ec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orientation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namely the ones of symbol processing, connectionism and ecology. The ecology orientation can be defined in both broad and narrow senses. A variety of cognitive researches are analyzed and categorized under the general orientation of ecology, and the research modes of ecology orientation are presented, which mainly involve emotional, task context,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Future cognitive ecology should focu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ecology in its narrow sens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shall be incorporated into a dynamic research system, some factors (eg. cognitive styl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shall be integrated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exert impact on cognition, and the use of ecological method such as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 shall be increased.
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它是心理学在行为主义衰落后对意识研究的回归,20世纪70年展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学派。目前普遍认为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存在三种研究取向,即符号加工取向、联结主义取向和生态主义取向。我们知道,任何学科中的生态学研究取向都是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生态学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主张在现实环境、现实生活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要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这种取向认为人的认知不会发生在文化背景之外〔1〕,而是在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基础上生成的。可见,生态学研究取向所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
一、认知心理学的生态研究取向界定
谈到生态意义范围内的认知心理学研究,首先要确定的是,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到底是如何界定的,或者从更广阔意义上讲,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如何界定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生态心理学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把它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目前它内部比较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
奈瑟和赫夫特是生态学取向研究的领军人物,他们对心理学生态学取向研究做出了明确界定。1976年奈瑟在《认知与现实》一书中论述了“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的概念,并进一步认为,不仅实验室研究应该使用更多自然的测试材料,而且很多研究应该在现实生活的场景中进行。对日常情境中的认知的关注——这就是对认知生态取向的界定。承认背景性因素在心理现象中的关键作用,以多元的和交互的因果性取代单一因果性和对事件的单向解释,这就是生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易芳对二人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可以按照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把现有研究分为两大类:一类把环境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背景,另外一类则是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广义生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包括这两类的研究,而狭义生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则只包括后一类研究〔2〕。
综上,在理解生态学研究取向内涵的基础上,对认知领域的各种生态学取向研究进行梳理、分类,以进一步明确在此领域如何开展具体的研究,并促进认知的生态主义取向研究快速向前发展,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认知的生态学取向实证研究模式
按照广义的生态取向研究范畴来看,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很多研究都具有生态学意义。从广义上讲,只要考虑了外界因素如文化、教育、个性特征、情绪等对认知的影响,就可以认为是属于生态意义范围内的研究。而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考虑了认知与其他因素的动态交互性,就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态取向研究。对以往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类,可知认知的生态学研究有如下主要模式。
1.模式一:情绪与认知
关于情绪与认知的研究或者涉及此方面的研究有很多。Smith和Lazarus等在1990年探讨过认知—动机—情绪系统〔3〕,根据他们的观点,认知评估会影响个体的应对,而情感指向的应对策略会影响个体的目标、信仰和意图等认知因素。后来很多学者在探讨相应问题(例如应对、情感计算的相关研究)时,都以此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模型。这些研究共同的结论就是这些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
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以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情绪调节方式为自变量,以考察被试的认知。情绪类型一般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具体为焦虑、抑郁等情绪。情绪调节方式有原因调节、反应调节、减弱调节、增强调节。很多研究都证明了情绪对知觉、注意、执行控制和决策等都具有一定影响。有些研究亦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如Pessoa提出双竞争模型来描述情绪和情感如何影响信息加工的过程。刘烨等专门探讨了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并对情绪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作了详细总结〔4〕。庄锦英探讨了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大脑信息加工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积极情绪条件下,被试更多采用自动加工,大脑的加工速度变快,加工内容增多,创造能力增强;消极情绪条件下,被试更多采用控制加工,大脑加工速度变慢〔5〕。卢家楣等人探讨了焦虑类型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焦虑状态对学生的创造性有显著影响〔6〕。此类研究在方法上也越来越重视生态学效度,如在自然教学情境中诱发学生的负性情绪。关于抑郁症患者认知方式特点的研究也很多,而认知疗法也是比较有效的广泛使用的方法。但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认知到底何因何果,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2.模式二:任务情境与认知
这是一种具有高生态效度的研究。与传统的实验室研究不同的是,被试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所需面对的问题都是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问题都是形形的,并不是实验室里单调的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因此,任务情境的安排是很重要也是很必要的。聂晶认为,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动态系统范式就是这样一种研究。具体实施方法就是在实验室中对人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模拟,因此系统任务就具有了独特、真实的情境〔7〕。动态系统范式与其他范式相区别的地方就在于其真实的任务情境,也就是说随着个体的活动,任务情境也在改变,而任务情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个体的活动,这是一种交互的、动态的关系。在认知心理学中,Dauwalder等人亦指出,最近认知科学的发展表明,复杂性理论与动力学的一般方法对行为和认知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建立的动力学范式在方法上可以给我们最好的帮助,二是智力活动的目标导向观点很好地体现了动态协同方法的思想〔8〕。
在关于前瞻记忆的实验研究中,此种模式的研究也非常广泛。例如,前瞻记忆的自然研究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在向被试布置前瞻记忆任务后,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来完成任务,对日常情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不加控制或很少控制。而前瞻记忆的情境模拟法则是由主试安排、模拟一个日常生活活动的情境,然后将前瞻记忆任务植入这一情境中,从而对被试的前瞻记忆成绩进行考察。可以说情境模拟法既具有实验法的优点又兼顾了生态效度。
3.模式三:社会文化因素与认知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在心理学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吴晓燕等认为,文化认知观是指从生态、社会和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类认知的一种理论模型,其基本依据是:(1)文化存在实质上就是人类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2)当今人类社会中,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认知活动,都可以纳入到文化框架中去分析和认识〔9〕。这实质就是用社会文化心智论代替计算心智论。
社会文化对人类认知是否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这主要表现在对认知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方面。在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认知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有了迅速的发展。杨红升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为被试,研究知觉、记忆、思维、面孔识别等认知过程,结果显示,这些都受到文化因素影响。文化不仅会影响到价值观、自我概念、人格等心理的建构,同时也会对从基本的感知觉活动到面孔识别、记忆以及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10〕。在认知的跨文化研究中,自变量主要集中在国家、民族、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结构、教育、生产方式等因素上。汪洪等人研究了文化程度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对认知活动有重要影响〔11〕。陈中永等人对我国八个被试组的多民族认知方式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策略、社会结构的紧密性和社会化倾向、现代化影响因素对个体的认知操作和认知方式都有重要影响〔12〕。陈姝娟等人以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儿童为被试,研究他们认知方式的特点,并考察不同认知方式与视错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视错觉和认知方式的文化差异显著,且居住环境、年龄和认知方式是影响视错觉的重要变量〔13〕。
这些研究表明,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也许,跨文化研究的最初目的是要证明人类的心理过程是具有一致性的,对人类心理的研究可以排除文化及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事实却是相反的,那么试图排除一切外界因素干扰的实验室研究还是不是唯一有价值的研究手段呢?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已毋庸置疑,文化差异的解释已没有多大意义,文化对认知具体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有人提出,在对认知活动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文化背景的内涵进行剖析,解析出具体的变量,然后对文化差异背后的因果关系做深入研究〔9〕。这给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三、研究展望
认知的生态学取向研究是认知研究领域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更加注重狭义的生态学取向的认知研究,即注重认知与环境动态交互过程的研究。人与环境是共生的,是互相建构的,研究复杂的认知必须要结合认知发生的外界环境因素。
在认知的生态学研究中,社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这类研究基本上属于广义的生态学取向研究范围,即只是静态的考察文化背景对认知的影响。研究者在这一点上可以有所突破,如在采用动态系统研究法时,可以考虑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或在实验过程中加进教育因素等等。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已经很明显,但这种影响的机制到底是什么?是否具备一定的神经基础?这也许应该结合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进行研究,并应考虑人的个性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认知风格这个概念就涉及到人的信息加工方式的特点。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风格存在影响,而社会文化因素和认知风格对认知过程都存在影响,这已被证明。但认知风格是不是外界因素影响认知过程的中介变量,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其他的人格特征因素是否对认知过程存在一定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在认知的生态取向研究中,生态瞬时评估法(EMA)的使用应该得到大力推广。生态瞬时评估法是1994年提出的,国外关于EMA的研究已经活跃了几十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使用最为广泛,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此已有很多学者表示关注。生态瞬时评估强调对现实生活中表露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评估和研究,它是一种研究模式,包括一系列具体方法和基本的方法论。EMA的研究设计、评估内容和技术等都是围绕具体研究进行的,取决于研究者的目的和所基于的理论框架。但是对研究对象现实评估数据的收集是EMA研究的共性和重点。EMA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日记形式的纸笔评估、直接行为观察、自我监测、经验抽样、动态监测等等〔14〕。前面已述,对认知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界定即是“对日常情境中认知的关注”,而生态瞬时评估正是能为这种研究取向服务的一种研究方法。
当然,认知的生态学研究方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思考和完善,例如说如何建立更合理有效的研究模型或范式,如何更好地加强实验室方法与生态学方法的结合,使之更好地为具体研究服务等等。总之,认知的生态学研究取向以及具体的生态研究模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也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Galotti,K.M.Cognitive Psychology in and out of the Laboratory〔M〕.Washington:Brooks/Cple Publishing Company,1994:27.
〔2〕易 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2):12-16.
〔3〕Smith,C.A.,Lazarus,R.S.Pervin,Editor,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0:609-637.
〔4〕刘 烨,付秋芳,傅小兰.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9,54(18):2783-2796.
〔5〕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81.
〔6〕卢家楣,贺 雯,等.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7(6):791-796.
〔7〕聂 晶.内隐学习的动态系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11-15.
〔8〕Wolfgang Tschacher,Jean-Pierre Dauwalder.The Dynamical Systems Approach to Cognition: Concepts and Empirical Paradigms Based on Self-Organization,Embodiment,and Coordination Dynamics(Studies of Nonlinear Phenomena in Life Science)〔M〕.New Jersey:New Jersey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e.Ltd.,2003:121.
〔9〕吴晓燕,华.文化认知观:认知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特征〔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1):114-119,119.
〔10〕杨红升.文化差异的认知影响〔J〕.心理科学,2007,30(4):1002-1005.
〔11〕汪 洪,陈志勇,等.文化程度对军事训练成绩及脑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15.
〔12〕陈中永,郑 雪.中国多民族认知活动方式的跨文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25-33.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问题 对策 范式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1]。其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1913―1914年桑代克(E.1.Thorndike)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诞生。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开始传入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者一方面继续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独立的研究。尽管目前已取得不少骄人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关注和透视,从而揭示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期尽可能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我国教育心理学在初创时期主要是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做了不少独立研究。到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倾向于以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学习心理为主干,同时兼顾教育教学情境中其他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除重视学习心理外,对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也日渐重视。但这些内容体系所包含的课题在逻辑上孰先孰后,分量上孰轻孰重,目前教育心理学家们尚未取得共识,有的偏重于学习心理,有的偏重于品德心理,还有的则转向教学心理的研究[3]。这表明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零乱和内容庞杂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缺乏统一的核心,其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没有建立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学者认为,这种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容庞杂,无统一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取自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以及各学科心理学,学科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各自为政,缺乏联系。第二,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小学生的记忆实验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从教学技术到学科心理,从学习的神经心理学到教学策略的研究,庞杂的课题充斥着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领域和方法变化无常,缺乏相对的稳定性[4]。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范式”,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它既研究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和学过程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又研究二者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性、交往的复杂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必然导致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研究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对一门学科的认识往往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全部认识清楚,这决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同样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此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产生之初,一直沿着两种取向发展。一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的定量研究。它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注重实证分析,力图精确而客观地用数据表达研究结果,具体方法有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如桑代克、斯金纳(B.F.Skinner)等人的研究就属于这种取向。二是现象学方法论取向的定性研究。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同于自然现象,主张采用非自然的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表现为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个案研究和教育经验总结等方法[5]。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和罗杰斯(C.Rogers)等人的研究则属于这种取向。这两种取向贯穿着整个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始终。研究方法的创新无疑是推动一门学科前进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还有待加强。我们几乎没有自己独具开创性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大多数都来自基础心理学,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研究方法仍偏重于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受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定量的方法占据主要地位,并未真正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研究手段缺乏现代化程度。尽管当前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使用了诸如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但他们使用更多的是局限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的使用还很有限。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具有如下原因:第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深远影响。自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实验法等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便一直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华生和桑代克等行为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纷纷采用实验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即使是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的人本主义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们也仍然没有抛弃这些定量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以定量研究为主,显得过于单一和陈旧。第二,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大多数研究者希望矫正方法内的一些误用而造成的不足,而学习者则只关心如何熟练运用业已成型的研究方法,两者都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缺乏深入探讨。纵观现在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书籍,缺少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述,只分别涉及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数都是借用,借用的方法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现象的实际操作上存在缺陷。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缺乏有效性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对该学科性质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领域。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理论性学科,它既独立于教育之外但又不依赖心理学的特殊性,更偏重于研究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规律。这种“应用性”与“理论性”之争,使得教育心理学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上困难重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的性质并存,并偏重于应用性[6]。尽管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的程度还不够高,具体表现为:第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一方面导致研究者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理论到理论,其研究成果难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各中小学教师只能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凭经验摸索,明知教育心理学有用,但不知如何用。第二,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教育心理学应该在教育改革中扮演更直接、更积极的角色,它除了可以用其发现的关于人类学习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大决策,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第三,学科服务范围狭窄。目前教育心理学只是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对象,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应用的广泛性。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应当是伴随终身和全人类的,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之所以难以有效结合,可能的原因有:一方面,理论研究者对当前教育实际的了解不够深入,重理论,轻实践。他们从理论研究中发现问题,而没有在教育实践里思考问题,没能看到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应用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难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他们忙于繁重琐碎的教学工作,很少去认真思考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我国教育心理学现存问题解决途径的初步探索
(一)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知、情、意、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7]。因此,人自身是一个整体,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身心统一、人格健全的人,我们应该以相互联系的整体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反对把心理现象孤立起来进行研究。例如,我们不仅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学习,也要从动机、情感和意志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握学习的本质;要在整体上研究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自我监控技能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的有机结合等等。
(二)建立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范式”
第一,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但是教育心理现象不仅仅表现出不相容,更多的是相容[8]。因此单纯使用定量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心理研究中的问题。定性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9]。定性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但是定性研究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过高,主观性强。因此,我们应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力求创造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第二,增强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研究效能。传统的研究方法要继续保留,同时应该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比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丰富,操作更经济、便捷。
(三)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并不是主张放弃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一味地追求“实用”,相反,在强调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的研究。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可以建立起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性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如何将理论用于实践,解决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理论性教育心理学提供研究课题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台北:东华书局,1990:1.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4]叶浩生.21世纪教育心理学的十大研究方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4-36.
[6]章泽渊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
[7]段蕙芬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1994,(1).
软件心理学的发展史
软件心理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7],第一阶段是软件心理学的创立和初探阶段,第二阶段为软件心理学的丰富和发展阶段。两个阶段的主要区别是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20世纪70年代为软件心理学研究的第一阶段,研究学者主要由计算机科学家组成。1971年,Weinberg出版了《程序开发心理学》一书,开辟了软件心理学的新领域。该书从人类行为、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等3个角度审视程序开发。但是温伯格坦言,该书中的许多思想未找到“科学依据”,没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该阶段采用实验手段研究的代表是Shnei-derman,他采用内省、案例研究和实地研究等手段,对编程风格、项目组织、团队进程、程序员能力倾向和人格特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索[4]。但是,Shneiderman的实验缺乏认知模型的支撑,面临设计问题简单、编程环境失真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软件心理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吸引了计算机科学家、心理学家和人素工程学家的参与。该阶段以认知模型的构建为特征,采用客观的行为分析作为严格试验方法的补充。从认知心理学引进理论框架,并将其研究成果引入到软件工程中,以促进软件工具的研发,改进编程活动。该阶段弥补了第一阶段的不足:研究对象扩展到专业程序员,而第一阶段的研究对象几乎都是学生;考虑了软件开发的集体性及协作性;所涉及的活动不只是编码,也研究需求规格说明及软件设计;考虑了语言和编程范式对编程活动的影响。纵观软件心理学的发展史,软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渐趋成熟、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学者日益多元化。软件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是软件工程与心理学融合程度逐步提高的过程。
软件心理学研究体系
从学术文献来看,软件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7个领域:程序设计的认知机制、程序理解理论、专家与新手的差别、程序员人格特质与绩效的关系、程序员情感与绩效的关系、程序员能力倾向测试和人机界面设计。笔者分析了各项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软件心理学的研究从3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为认知活动机理层,第二层面为根源因素层,第三层面为应用层。第一层面从软件生命周期的核心活动出发,研究其认知机制,主要包括软件设计活动的认知机制,以及编码、测试、维护中的程序理解机制。第二层面在第一层面的基础上,研究影响主体绩效的根源因素,一方面研究情感、人格特质对主体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从“主体的能力是由学习和训练得来的”这一观点出发,研究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策略和元认知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别。第三个层面是将前两个层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软件工程相关的活动中,如将根源因素层的研究成果与心理学测量方法相结合,研究程序员能力倾向测试,用于选拔适合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将程序员的行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结果用于指导软件开发环境的人机界面设计。将专家与新手的差别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软件工程人员的教育与培训。软件心理学在人机交互中主要应用于用户建模及可用性的设计与验证,关注用户描述,对用户的感知、认知和动作进行建模,并构建感知-认知-动作的集成建模。该方面的应用旨在了解和支持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使设计的软件或系统的可用性更高。该领域是软件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最成功的研究领域,存在的评述较多。本文接下来对前6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启发展开论述。
主要研究进展
1程序设计的认知机制
研究进展程序设计认知机制主要包含3类元素:知识、策略和过程组织。程序设计知识分为句法知识、语义知识和图式知识[5]。前两类知识与程序语言紧密相关,而图式知识是程序设计的核心。图式(Schema)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单元,是由旧知识组成的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图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主体过去的经历形成模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无意识地匹配和调用与目前情况相符的模式。图式的存在使得人类的认知具有自动加工的特点,同时也是认知失误的重要原因[6]。程序设计图式包括编程图式、结构图式和问题域图式[13]。编程图式是编程领域特有的图式,包括编程基础知识和算法知识等。结构图式是生成和理解文本的重要知识,如1个功能程序的结构图式由3个角色组成:输入、计算和输出。问题域图式是程序要解决的特定问题的领域知识。根据图式理论,程序设计的核心活动是相关图式的激活。程序设计过程就是程序员激活储存于记忆中的适合解决当前问题的若干图式,并对这些图式进行组合的过程。以图式为核心的程序设计模型以Adelson模型[7-9]和Détienne模型[10]为代表,将程序设计认知活动视为图式检索、图式匹配、解决方案评价、调试和通用化[7,8]的过程。程序设计的策略[11-13]包括:①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自顶向下是指将总体问题逐层分解为小问题解决的策略,自底向上是从细节到总体逐步构造的策略。②向前和向后。向前设计模式即程序解决方案按照执行方向设计,向后设计模式即程序解决方案按照与执行相反的方向设计。③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策略。广度优先策略是先解决完一个层面的所有问题,再解决低一个层面的问题,深度优先策略是将一个问题从上到下解决完成后再解决其它问题。④过程式和声明式策略。若编程方案是规程控制,则是过程式的。若编程方案用于声明静态属性,如对象、角色等,则是声明式的。⑤心理模拟,用于评价问题解决方案。程序员在不同情境下会使用不同的策略,策略的触景包括编程语言的认知维度[14]、编程环境特征、问题类型和程序员自身思维方式和已获得的图式,程序员趋于选择自己熟悉和使用频率高的策略[15]。程序设计的过程组织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结构化组织方式,认为程序设计是按照自顶向下、宽度优先的方式组织的。但是实验发现,实际的程序设计过程并不是严格按照这种结构化的过程进行的。程序员设计或编程过程中会出现机会性的偏离[16],即程序员(设计师)以实现目标为第一要务,不受规则的限制,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深度优先和宽度优先策略都会用到,取决于具体的情景。存在许多支持该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如程序员有时会优先实现他认为最重要的功能。这种认知策略会被多个因素触发,如资源限制。当工作记忆超出容量时,结构化的工作模式就会失效,由宽度优先策略跳变为深度优先策略,产生机会主义偏离,即机会主义组织方式。
应用与启示从程序设计认知机制可以看出,良好的知识结构(设计模式)、恰当的策略和过程组织将促进设计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可设计出更适合程序员使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在软件开发环境中提供可视化的结构图式和知识图式支持,对程序员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如在面向对象编程工具中提供一个通用化的对象图式,包括创建、初始化、读、写、输入和输出功能;在开发工具中提供控制流、数据流和功能分解图等。同时,领域知识库的构建对软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软件开发工具面临的一个新挑战[17]。程序员机会偏离现象说明,编程环境不能过分强制程序员按照自顶向下的方式编程[18]。编程环境应提供相对灵活的导航工具,以便程序员在不同对象之间快速切换。在支持机会主义偏离的情况下,同时也要提供未完成任务的追踪功能,因为发生机会主义偏离后,被中断的任务搁置后容易被遗忘。
不足与展望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解决的问题是“不明确的问题”(ill-definedproblem)[13,18],存在需求描述不清晰、缺失等问题;并且,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个解决方案,无法通过单一的标准进行评价,甚至无法评价。因此,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表征(representation)非常重要,问题表征中生成的情景模型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生成,也与设计方案共同演化,是造成个体差异的重要活动之一[19]。而目前的研究都是假设所有程序员对问题的表征是一致的,缺乏对程序员问题表征的研究。分析程序员的问题表征,将其集成到程序设计认知模型中,是未来的研究趋势[13,19]。目前的认知模型将设计的核心活动简化为图式检索、匹配和评价的过程。而实际项目中,程序员可能面临知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学习成为程序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认知活动。学习中理解和集成图式将占用大量的工作记忆资源(germaneload)[20],对程序设计的其它活动存在重要影响。而目前的认知模型均缺乏对学习活动的研究,这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后,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主动监控和调节的高级能力,即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与认知失效调节及问题解决能力密切相关[21],而目前的认知模型几乎都没有考虑这一全局性的认知活动。研究程序设计元认知能力对程序设计其它活动的影响机理及其评价和训练方法,对程序员的选拔和培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将是未来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22]。
2程序理解机制
程序理解可谓是程序开发心理学最古老的课题之一。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程序员如何处理源代码和构建高效的软件系统[23]。研究程序员程序理解的行为和策略,以此指导软件可视化编程环境的开发[24]。
研究进展程序理解理论最初从文本理解理论借鉴而来。文本理解是通过信息加工构造表征的过程。该过程翻译文本中包含的显式信息,并调用经验知识得到推断信息,再将两类信息综合为一体。即信息加工过程的信息有两个来源:外源,编码在文本中的信息;内源,存储在记忆中的知识。Letovsky模型[25]使用知识库、心智模型(内部表征)和同化过程,从较高的抽象层次描述了这一过程。程序理解模型包括3类:功能方法,理解程序等价于利用知识图式;结构化方法,理解程序等价于构造关系网;心智模型方法,理解程序等价于构造详细的情景表征。功能方法的核心假设是,程序理解就是激活和实例化知识图式。程序理解的活动包括:激活储存在记忆中的图式,利用从程序代码中提取的索引,并从援引的图式出发推断程序所包含的某些信息。功能理解模型的主要代表是Soloway模型[26]。结构化方法认为,理解程序就是构造命题之间的关系网。程序可以用顺序、迭代和条件等控制结构的基本单位来描述。专家利用结构图式识别结构单元(顺序、迭代和条件),然后构造不同层次的表征。结构化方法的模型主要有Shneiderman&Mayer模型[27]。心智模型方法认为,程序理解就是构造情境表征。这就需要区分两类模型:程序模型和情景模型。程序模型与自然文本理解中的命题模型和文本库概念类似,反映程序在命题层次包含什么内容。而情景模型反映问题领域的实体及其关系,即问题目标及数据流。程序的理解首先需要构造程序模型,这依赖于结构化知识,特别是编程语言的语义和句法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情景模型,从而达到对程序的理解。心智模型主要有Pennington模型[28]。Mayrhauser集成元模型[29]将Soloway模型和Penning-ton组合起来,并且实验证明,程序员在3个理解过程中转换。该模型由4个部分组成:自顶向下、情境模型、程序模型和知识库。前3个部分反映理解过程,知识库是构建其它3个部分的必要因素,为程序理解过程提供相关信息并存储推断得出的新信息。
应用与启示对程序理解原理的研究,可指导程序理解辅助工具的设计[30]。如在程序浏览方面,对于自顶向下的理解过程,需要提供从顶层的抽象信息到底层的细节信息的浏览;对于自底向上的理解过程,需要提供控制流和数据流浏览;工具还需要同时提供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的浏览,才能同时满足专家和新手的要求。除此之外,工具代码及注释检索功能将大大提高程序理解效率[31]。同时需要提供能够让程序员询问变量角色等的询问功能。最后,应考虑为程序理解提供一些其它认知支持手段,如为专家提供外部便签薄,为新手提供教学辅助,使其能够实时地获得语言和领域知识。集成领域知识将提高程序理解效率[32]。
不足与展望首先,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维护人员很可能不是程序编写者,程序理解过程中通常伴随新知识的学习。因此,随着编程人员和技术的变化,终端用户相关的学习理论将成为一个研究趋势。第二,从理解模型可以看出,领域知识在程序理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领域知识的集成是一大难点,也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第三,目前程序理解理论主要研究个体的认知机制,程序理解将向社会化组织化的方面扩展,同地合作和分布式合作方面将受到关注。第四,在工具方面,未来程序理解辅助工具将向快速改进、综合化、集成建议和搜索功能、接口高适应性、可视化、支持团队合作等方向发展[30]。
3专家与新手的差别
研究进展程序员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得性能力,因而研究专家与新手的差别对程序员的教育和培训有着重要意义。专家和新手的差别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知识、策略、熟练程度和元认知[33]。专家与新手在领域知识和编程知识方面存在较大差别。Adelson&Soloway[7]和Burkhardt等人[34]发现,新手在领域知识方面的欠缺将导致其在构建情景模型方面存在困难,但是并不影响其构建程序模型。Schraagen[35]发现,即使都是有经验的程序员,领域知识欠缺的程序员的解决方案也会比领域知识丰富的程序员给出的方案差。因此,区分专家与新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编程知识方面,Rist[36]发现新手更关注语言句法等表面细节信息,而专家更关注于语义信息或设计模式等深层次的信息。Soloway和Adelson等人发现[7],专家在解决模式化问题时的表现比新手好,而在解决非模式化问题时却不存在显著差别。Wiedenbeck[37]同样发现专家倾向于记住程序的语义等抽象表征信息,而新手倾向于记住程序的函数和语义等具体信息。Ye[38]指出,专家比新手拥有更大的图式组块(chunks),在他所研究的样本中,与新手相比,专家在C语言方面的概念块更抽象,组成元素更多。由于知识的组块,对新手是多个图式,对专家却可能只是一个图式,这使得专家的工作记忆能够调用和处理更多的信息。专家与新手除了在知识的数量与组织结构上存在差别之外,在知识的使用策略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别。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倾向于使用自顶向下、宽度优先和向前的策略,而新手倾向于使用自底向上、深度优先和向后的策略[7,33,40,41];并且专家的编程策略可以在不同的问题上重用。Schraagen[35]指出,即使面临新的问题,良好的策略也能保障他们以较为结构化的方式解决问题。Ko[42]发现,即使在陌生的编程环境中,也不会影响专家程序员的问题理解策略。专家与新手在元认知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研究[33]发现,专家能够更好地意识到所犯的错误,并及时对生成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验证。专家元认知能力也表现在专家更善于利用外界记忆辅助设施(如笔记)作更多的注释[43]。
应用与启示专家和新手不只是存在知识占有多少的差别,在知识的组织、知识的使用策略、熟练程度和元认知方面也存在差别,这对软件工程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以及专家系统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对程序员的培训不能只灌输编程语言规则等显性知识,还需要启发其分析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解决方案使用的场景,进而形成高层次的图式;还需对知识使用策略和元认知进行训练;在培训的方式上,仅采用书本和授课方式是不够的,由于专家具有实用主义和自动化的特点[44],因此需要设计具体的任务对其进行实战训练。
不足与展望在弄清专家与新手的差别,特别是找到新手存在的缺点后,新手的学习和教育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45,46]。面向对象编程教育及可视化教育工具的开发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47]。
4程序员人格特质与绩效的关系
大量证据表明,软件开发中程序员的生产率和能力存在着巨大差别。具有相似背景的程序员在编程绩效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学者们猜想,只有存在某种“固有的人格特质”才能解释这种差别。该领域的研究对程序员的选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进展目前软件心理学领域主要采用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和五因素模型[48]来研究人格特质类型与程序员绩效之间的联系。根据MTBI理论分析[49]:①在思考(thinking)/情感(feeling)维度方面(T/F),要检测和修改编程错误,克服语言错误,编程工作需要逻辑和分析能力,思考型比情感型更能胜任编程工作。②在感觉(sensing)/直觉(intuiting)方面(S/N),感觉型人更倾向于一步一步达到目标,对工作和细节更有耐性;而直觉型人工作更依赖于预感和直觉;但是直觉型人对复杂任务更感兴趣,感知型人更适合简单任务。③外向型(extrovert)/内向型(introvert)维度(E/I),内向型人更注意细节,在行动前喜欢彻底思考事情;外向型人思考问题倾向于表面化。在E/I维度的实证研究方面:David研究了MBTI与代码审查能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E/I维度与代码理解能力之间存在强关联关系[50];Capretz[51]研究结果表明,软件工程人员大部分都是内向型性格;Chandler等人[52]发现,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都是内向、感知和判断型的;在程序员人格特质调查中,Turley发现软件行业样本中90%是内向型人[53]。在SN维度实证研究方面:Bishop[54,55]发现直觉型人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得更好;Whitley[49]发现直觉型的学生确实更具编程潜能;Capretz[56]研究发现,他的专业程序员样本中直觉型人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一般人群,他认为直觉型、思考型,特别是直觉-思考型在编程相关任务中能够工作得更好;Devito研究了MBTI与代码审查能力之间的关系[57],发现直觉型人比感知型表现好,直觉-思考型表现尤其好。在TF维度实证研究方面:Bishop[55]认为,完成软件开发中的一些任务(特别是问题解决相关领域的任务),需要在规定的限制条件下执行标准化过程,需要进行客观的逻辑的分析,思考型人更能胜任;Turley和Bieman[53]的研究表明,他们的样本中85%是思考型人;Capretz的专业程序员样本中81%是思考型;Chandler等人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中86%是思考型;Myers研究表明,思考型人更适合于与逻辑思考有关的任务[58]。
应用与启示在现代软件人员选拔和项目管理中,人员的性格因素不容忽视。人员选拔需要根据角色的任务特点,选择适宜性格的人员,如直觉-思考型人普遍更适宜作编程工作;而需求分析更偏重交流能力,外向型性格比内向型性格更为适宜。实验表明,如果IT企业能够根据雇员的性格特点和潜能进行优化组织,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可能得到提高[56,59]。
不足与展望正如Whitley所说[49],人格特质与绩效方面的研究是相关性研究,而不是本质上的实验研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推论,不能说编程潜力、态度和行为的差别是由于人格类型导致的。需要对这种相关关系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给出人格特质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合理解释,这将是未来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找到性格类型与能力偏好的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一个特定任务,如何选择和搭配团队成员以形成更加和谐、高效和多样化的团队也是未来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48]。
5程序员情感与绩效的关系
情感(moods)是指“心境或主要情绪的意识状态”[60]。Merriam-Webster字典将情绪(emotion)定义为“意识的情感方面,一种感觉状态,是一种有意识的心智反应(如愤怒或恐惧),对特定对象的强烈感觉体验,一般伴随有身理的和行为的变化”。情感和情绪都是感情状态。情感持续的时间更长,引起的原因没有情绪明确。情感可以持续一两天或者更久,而情绪在几分钟或者几秒钟之内发生或者消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几乎所有的日常活动都受到情绪的影响,从驾驶飞机到编程,无一例外都能感受到正面或者负面情绪。情绪可能破坏日常任务,通常会对精力、睡眠和思维造成干扰,严重的可能导致疼痛。研究发现,情感会影响人类的多种活动,如创造性、记忆、推理、行为、认知加工、信息加工、学习、决策和工作绩效[60]。
研究进展虽然情感与绩效关系方面存在大量研究,但是很少有针对IT专业人士的情绪研究。近年心理学领域开展了情绪对行为的影响研究,情绪对IT专业人士的影响的研究却很少[60]。情绪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情感影响推理。而推理是编程的必要元素,如果情感能影响推理能力,那也可能会影响程序员的绩效。Khan[61]设计了实验来测试情感对程序员调试任务的影响。其方法是让程序员在开始调试任务之前,先观看几组激发特定情绪的录像带,比对各组任务绩效。结果表明,情绪的觉醒水平对调试任务存在重大影响,而情绪的效价对任务的影响却不明显。即程序员检测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依赖于情绪的觉醒水平。Good等人[62]意识到情感对程序员绩效的影响,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引进了表达和监控学生情绪的设备。实验表明,此设备有助于学生的情绪表达、交流与修复,进而促进学业成绩,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应用与启示情感对编程绩效存在影响,该领域的研究对程序员的管理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如情绪的觉醒水平对调试任务存在重大影响,企业管理中就需要尽量避免员工情绪出现大幅波动,过于高兴或悲伤都对工作不利。需要避免员工带着负面情绪工作,思维受到影响可能引入严重的软件缺陷。情感波动对编程绩效存在较大影响,组织在选拔程序员过程中可参考此因素,优选那些情绪稳定型人格特质程序员负责关键性任务。可用大五人格测量中的神经质维度(neu-roticism)问卷衡量情绪稳定性。
不足与展望针对程序员情绪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这与实际工程项目中程序员的工作环境存在巨大差别;并且情绪具有实时性和积累效应,如何在不侵扰程序员编程工作的条件下,实时地检测程序员情绪进而帮助其调节情绪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献[63]提出通过程序员使用鼠标和键盘的信息来监测程序员的情绪。文献[64]提出通过增加人机界面的情感意识(emotionawareness)设计来促进用户的正面情绪。
6编程能力倾向测试
众所周知,有些人认为学编程很困难,而有些人却觉得很简单。要可靠地将这两类人识别出来却是一个大问题。编程能力倾向测试旨在解决这样的问题。
研究进展Wilson&Shrock[65]研究了12个预测因子后发现,有3个预测因子与编程能力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依次是:舒适水平、数学和归因(把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学生编程能力较差)。Beise等[66]考察了年龄、种族和性别与编程入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学上表明,性别和年龄都不是有效的预测因子。Nathan等人发现学生的预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那些预期自己能得“A”的学生更容易成功[67,68]。Lister等[69]、Fincher等[70]、deRaadt等[71]、Simon等[72]、Tolhurst等[73]指出,在编程入门课程中表现差的学生缺乏问题解决能力。Stuart实验发现,系统商数(SQ)-移情商数(EQ)与编程存在强正相关[74]。Simon等人[75]、Sue&Gary[76]、Tolhurst等人[73]都发现,学生的空间观想能力与编程能力存在正相关,地图描绘实验中画俯瞰图的学生在课程中得分更高,画路线图的学生成绩比俯瞰图的差,画路标图的学生成绩最差。空间观想能力与代码导航能力有关,进而关系到程序心智模型的构建。
应用与启示编程能力倾向测试可以提供学业和就业方向咨询,选择那些适合学习编程的学生,提高编程课程的通过率,减少计算机学生的退学率[77];为企业选拔更适合编程的员工,并识别哪些员工需要进行计算机相关训练。
不足与展望可以看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未能取得公认统一的结论。学者们对预测因子的选取具有较大随意性,各自提出的预测因子繁多且缺乏系统性。究其原因,研究者们未能对软件工程中各种角色所需的认知能力进行机理层面的分析。相关性分析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学生在某种任务中的绩效与编程绩效相关只能说明该项任务与编程任务在所需的认知活动上存在某种程度的交叠。因此,用这些因子预测学生将来的编程表现是不够合理的。作为编程能力潜力的预测因子,需要选取与编程认知活动密切相关且相对稳定的因素。本文前几节的分析和总结对编程能力倾向测试的未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启发:1)编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习得性能力,知识与经验的差异是程序员个体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个体经历和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影响程序员未来编程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学习能力是一项较为稳定的能力,可作为编程潜力预测因子之一。2)软件工程的核心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而元认知对问题解决活动进行监控与调节。元认知能力的高低对问题解决绩效起着重要影响[78],并且元认知能力也是较为稳定的高级能力[21],可作为编程潜力预测因子之一。3)情绪、动机(motivation)等因素对认知活动存在较大影响。同样,在外界刺激条件下,人格特质是个体情绪动机差异的决定因素,且人格特质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可探索部分人格特质维度作为编程潜力的预测因子,如情绪稳定性。总之,编程能力倾向测试的未来研究应着眼于分析软件工程的任务活动特征,识别那些对编程活动有着因果关系且较为稳定的因素作为预测因子,才可能达到“潜力测试”的效果。
结束语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课程建设 活动性 应用性
[作者简介]张莉(1963- ),女,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52)廖全明(1968- ),男,四川营山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四川 成都 6111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5-02
公共心理学课程是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为学生传授教育教学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重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活乐趣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乃至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但目前学生普遍反映不愿意听公共心理学课,为了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与题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应用型大学”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突出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的必要性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的真正效益并不“感冒”,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现实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教师教的积极性都不高,实际教学效果离教学要求存有较大差距。造成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教学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缺乏必要联系,不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指导;教学内容偏重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学生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等。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转化,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
从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由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部分组成,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是传授心理学知识应以“基础”为主,强调“应用性”,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主要概念和主要理论与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与试题库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
二、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学教学目标描述相近,但所选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可能不同,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如长江师范学院曾经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叶奕乾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教师自编的《心理学》教材,还专门建立了心理学题库,但效果总是不太好,讲授内容总是按照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开始,然后讲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的模式,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讲起来生搬硬套,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师的参考书籍做了统计,主要有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教授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孟昭兰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反映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没有脱离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要改变高校现有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
首先,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要减少对通俗易懂的概念的讲解,增加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的分析。在原来的讲解中,传统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要讲、要背,还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讲完一个概念后,一节课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学生却感到没有多少收获。其实对感觉等心理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概念,只需稍加提示即可,不需要花整节课的时间讲授。但对于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如在重庆万州发生的,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兽兽现象等,学生关注较多,社会也较为关注,而且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规律与知识。这要求我们站在实践应用性的角度上,审视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既保留传统教材内容,又增加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对心理学有基本认识,但又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如可增加心理现象脑成像研究成果、无意识心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问题、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与情绪调节、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大5人格”理论等。
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不能生搬硬套,要在介绍研究成果时顺便讲授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如跟学生说认识观念会影响情绪,跟学生讲影响学生情绪的认识观念有哪些,学生听起来就可能似懂非懂,感觉好象是教师把一些判断句与一些情绪词语生生扯到了一起。但如果讲研究过程,即使是很通俗简单的介绍,情况也可能要好很多,因为学生可从中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听了以后能够对心理现象说出原因。
再次,增加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与比例。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全面优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公共心理学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性教学内容,如在知觉一章中可结合自我知觉设计“认识我自己”“我是谁”等活动,在思维一章中可结合思维类型设计“动手又动脑”等活动,心理活动课内容还可以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认知讨论、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
最后,要强化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介绍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销售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行为矫正情绪调节、老年人的行为调适等,这些内容学生感兴趣,可操作性较强。
笔者认为,要搞好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凝练特色,促进高校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应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是重新选择教材,不是不痛不痒地改变其中的某部分内容,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让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有用,对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帮助。
三、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心理学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善于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教育教学能力。这决定了心理学教学既要有学科教学的方法,又要有活动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习心理学理论和规律离不开活动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具体来说,新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两个部分。
首先,体现为活动性与应用性的教学方法的变化,包括以下教学活动成分的显著增加:一是讨论活动课。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一节课下来学生说不上几句话,当然不是学生不愿意说,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学期结束时,学生只能依赖死记硬背通过课程考试。如果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运用讨论课,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将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产生很好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一个学期中,可安排2~3次讨论课。讨论课前要跟学生提要求,如事先查阅文献、写出讨论提纲,对某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等。讨论课上学生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得关于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演示实验课。传统心理学课堂是没有实验课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心理学实验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课堂讲授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众多,虽然开设实验室实验课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完全可以尝试开设演示性心理学实验课,如“注意的广度”“颜色的混合”和“大小恒常性”等实验,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对常见心理学现象的另一种奇妙视野和独特理解。心理学教研室要能够形成制度,如演示实验项目教研制度、心理学实验方法学习制度等,特别是实验方法学习制度,让大家先学习,教师先具备了基础,以开展好心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三是课外练习与实践作业。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过去很少布置作业,这是教师上课的通病,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对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的降低、高校工作重心向学科建设的转移,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观念。学生缺少练习和动手的机会,学习效果常常很不好,这是造成学生诸多怨言的重要原因。对作业的布置,不一定要每周都有,但一学期下来至少要有3次甚至更多,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课后思考与练习、写小论文、关于教育心理现象的主题演讲、小板报、小讲座等。
其次,教学手段的显著变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为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带来了机会,教室变成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装上了现代化的实验控制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在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至少要充分利用好以下两方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一,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备课、写教案、讲课都可使用计算机。使用现代化手段备课和教学,不仅节省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新的教学需要,随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可尽量多地使用图片、幻灯片、模拟情景片等手段,把心理学概念、理论、观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静止”的知识变成“活动”的现场。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已经将校园局域网当作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带、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如艾宾浩斯记忆实验)等内容,如果放在课堂教学上,必然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舍去会较为可惜,因为这些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放在校园局域网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自我心灵的更多机会。
四、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考试方法,建设案例库
一般来说,各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学生学期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作业(占30%)。无论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都是对知识记忆的强调和运用知识分析固定问题的现实状况,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健全人格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在公共课心理学的成绩评定中,建议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考卷分数(占60%)、活动课分数(占20%)、平时作业(占20%),即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了解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基本情况。
为了贯彻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建议进行心理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内容应包括: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案例,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分析与处理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常见心理现象分析案例等。案例库在初步形成后,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形式,提高案例及其分析的质量,并拓宽案例库的使用范围,使之成为配合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较为全面的资料库。
五、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公共心理学的育智、育能和育心功能相应地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现代教育观念,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以及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但由于任课教师本身工作经历的限制、工作态度与教育观念的狭隘,造成其心理学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与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做以下工作:
做好新教师的选拔引进工作。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上课好不好无所谓,甚至会说“我不上课又怎么样,你找别人啊,你能找到别人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一种危机感。当然引进新教师不仅是为了营造一种竞争的气氛,也是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因为教学水平要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上,不然无法谈及丰富的信息量和课堂的即兴发挥。
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了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和领导评教制度。但高校内人际网络相对单纯,领导们评教时往往会照顾大家的面子,不敢把分数打得太低,这样容易使领导的评价失去客观性,所以不妨以学生评教作为根本依据,制定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活动课的增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考试方法的变化无不考验着教师既有的教学观念,但这些改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紧密相关,因此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是必要的。
加强心理学教师与学生教育实习的联系。实际上,让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从事中小学教学显然不现实,但在组织上保证心理学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可行的,如参与学生的试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检查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还可以接触中小学教学实际,弥补自身工作经历、感性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中青年心理学教师,要让他们参与学生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并形成制度。
在突出活动性和实用性特色后,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学生及社会的期望仍有距离。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做到真正让学生满意,让高校各个教学系院满意,让全社会满意。为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