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学教程范文

光学教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学教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学教程

第1篇:光学教程范文

关键词:应用光学;教学范式;MIMPS教学法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理念落后,专业课程内容偏老化,教学方法等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积极地探索和推行着教学改革,以实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等目标。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环节[1],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突破的瓶颈[2]。目前多所高校已经启动了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行动计划,主要以课程试点、申报立项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学范式依然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传统课程教学范式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二是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虽然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大多是单向的,双向交流并不占主导地位;三是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相对简单,通常是具备书本、黑板、粉笔、纸张等即可;四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教师所接受和讲授的知识均不超出书本范围[3]。《应用光学》也是如此,在这种传统教学范式下,理论内容多而且杂,实验教程以单项练习为主,教学主要采取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得好的学生也只是考试成绩好,而实际操作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均达不到要求。学生在就业时发现就业单位并不只关心学习成绩,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工程素养。为此,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人才培养最迫切的任务。针对此现状,对教学范式改革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 改革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本位”,培养学生开放的工程应用意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工程素养。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更新《应用光学》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探究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模式,科学设计多层次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采用“MIMPS”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成就特色突出的专业课程,为实施教学范式改革提供参考。

2 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1)探索科学的教育理念,践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形成教学特色,让学生从繁杂的理论学习进入到实在的应用环境中。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不是简单灌输教学内容,而是从应用光学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角度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教师从“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导”学为主;教学方式也从课堂填鸭式转向课堂内外结合式、探究式、研究式,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实物、实验平台和工程现场等多个层次的展示和训练,让学生从繁琐的理论学习中转入到实实在在的应用环境中,灵活、高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强调基本理论与现实应用相结合。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元素,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为了能够准确定位光电信息人才培养目标和制定相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走访调研各大光电企业、光电研究中心、各大高等院校,分析出光电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应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光通信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从事的具体工作主要是光电系统的新建、开局和代维服务行业,相关设备的生产、安装、维护、维修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构建了教学内容新体系,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强调基本理论与现实应用相结合。

3)采用“MIMPS”教学法,强调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通过一种“学习实践评价提高”的过程,让学生可以更快、更深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提高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模块化的教材构架:打破传统的章节形式,以任务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学后能干什么?分层——交织的实训内容:实训能力要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知识体系的构成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交织于实训中。任务驱动力——推动学生快乐地学习:寻找学生内在驱动力是达到理想效果的关键,任务驱动力的思想是以任务形式形成学习小组,完成实训操作,总结交流学习成果。研究型实训方式——动手动脑学知识:实训环节是教学实施的关节环节,在课程设计中,实训课时与授课课时比不少于1:1.研究型实训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计划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达到提高技能同时完善个性,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多层次评价体系:建立包括组内成员对自己评价、组长对组员评价、老师对学生评价等全方位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人际交往等多层次的多级评价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把上述教学法简称为“MIMPS”, MIMPS代表了五个核心思想,即M-Modularization、I-Interlacement、M-Mission-driven、P-Practical research、S-Self-evaluati

on[4]。用这种教学法指导下的整个教学过程由多个教学模块构成,每个模块的知识对应一个职业领域,在每个模块中又设置了多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分层—交织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评价提高”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迅速的提高。

这种授课方式解决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培养职业素养的弊端。

4)依靠通信与光电技术实验中心这个平台,科学设计多层次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5)改革考核模式,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往课程考核大多采取试卷笔试的方式考核,达不到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更谈不上让学生通过评价方式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完善个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从单一课程考试定成绩向学习全过程考核的转变[5],即实现“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作业采取多种形式,成绩考核打破一纸试卷定夺方式。分三部分: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成绩占30%,小组评价40%。

3 小结

该教学范式改革结合了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与特点,联系了学校的实际,并将在该专业中组织实施,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克服了传统教学范式的缺陷,融入“MIMPS”教学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培养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该门课程的教学范式改革是一个综合的课题,涉及面众多,除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之外,还有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辅人员的配备和教学环境的改善等诸多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这些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敏.当代高校对话教学模式探析[J].教书育人,2007,30,:92-93.

[2] 马开剑.传统课程与教学范式的缺陷探析与整体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15:22-25.

[3] 胡雁.从客观到建构:高校课堂教学范式及其变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7.

第2篇:光学教程范文

本课程内容分为:光通信基本理论、光纤通信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新技术特征等三大部分.主要内容为:绪论、光纤发展、光波导理论与光纤特性、光缆及工程应用、光发送与接收、光无源器件、光放大器、光纤通信系统与设计等.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实习实训等.授课对象为我校本科专业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授课理论学时54,实习实训18,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从近4年的教学看,大家普遍认为该课程理论较难、实训操作难、而且理论与实训结合较少.导致大学生们对该课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作者根据近4年的经验和学生获取该课程的知识、技能的效果,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见习实训等几个方面提出教研教改的意见.

2光纤通信课程理论教学

针对同学们反映本课程中难懂的理论知识、课前我补充了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光波导理论、高等数学、光电子技术、电磁学等知识在该课程中要用到的重要理论.列出一些参考书目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读,比如杨祥林编著的《光纤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顾畹仪编著《光纤通信系统》教材.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分析一些抽象概念,逐步阐述.例如,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是光纤通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波动方程和电磁场表达式求解,其过程繁杂,同学们很难将推导出的理论结果和实际上的物理意义对应.因此在该部分的教学中采用先引入并重点讲解波导、导波等概念的方法,然后解释传输模式,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传播角,产生不同的离散模式是由于光波在芯区和包层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时产生相位移动引起的,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再运用特征方程理论推导出结论.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PPT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便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该学科的实际,作者制作了适合实际情况的PPT课件,课件的教学效果良好,比如在讲解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时候,结合PPT课件图,直观、形象生动的看出了系统由光发射机、光纤光缆、中继器与光接收机等基本单元组成.此外还包括一些互连与光信号处理器件,如光纤连接器、隔离器、调制器、滤波器、光开关及路由器、分插复用器ADM等.

3光纤通信实训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实训环节除了安排常规的8个实验,模拟信号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数字信号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光发送、接收模块实验、光纤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数字光发送接口指标测试实验、光纤传输特性测量实验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实验等.另外,笔者引入了OpticSimu仿真实训软件,该软件恰好可以克服以上硬件实验平台的不足,可以方便地配置各种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形象地得到仿真实验结果,配置各种光纤通信系统和光网络,仿真其传输性能,方便、形象地获得系统和网络中各点的光谱、波形、眼图、光信噪比和接收灵敏度.软件界面如图2所示.图3是利用原子功能器件搭建的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OXC)结构.运用OADM和OXC,构建WDM光网络,并对其进行传输性能仿真,为光网络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

4结束语

第3篇:光学教程范文

[关键词]广告学;现当代文学作品;美育;创新能力

现当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课,而作品选读则是其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原著来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的课时是192学时,相对比较宽松,可以考虑到史论与选读结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和现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96学时,课程学习同样需要把作品与史论结合起来,不同的是后者要求知识面广,但无需深入。相比之下,广告学专业开设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只有48课时,时间紧,任务重,性质不同,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特点

广告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学学科,文学大类,所发学士学位为文学学士。依其人才能力体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人文素养,支撑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美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前两门课程属文学作品选读,是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体系中人文素养支撑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带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陶冶审美情操,打开对美的事物的发现、鉴赏和创新的艺术道路。孙绍振说:“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广告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将此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语言,或文字,或口语。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课程教学,人才能力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即将审美鉴赏能力内化于心的同时,不仅要外化于语言,还要将其外化于形象,以形象来反映情感与主题。因此,广告学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时,更要注重如何将审美情感形象化。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史论结合的讲授法,在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势必有所革新。

二、教材内容的甄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跨度大,从(1917)至当代,其中现代文学30年,当代文学近70年。如果仅以48课时来学习跨度大、内容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首要改革即是教材内容的甄选,不能再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一样追求大而全,而应该根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有选择性地甄选一部分文学作品加以重点教学。但目前广泛使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教材都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服务对象,所选教学内容并非完全适合广告学专业。所以,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广告文案写作等相关课程,突出美育特色。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内容甄选在文体上倾向于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而在具体内容上侧重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性的作品。之所以选取侧重文学审美的作品,主要是为了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需求,回归文学本身。“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2]对广告学专业来说,文学史、文学理论并不是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美以及培养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不能求全而应求精,不一定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或思想深刻的作品,而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审美性、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如文学大师鲁迅的《野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等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解读的作品,但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想过于深刻,缺乏文学史的背景难以很好地理解。所以,这些作品可以课后阅读,不构成教学重点。相反,文学史上被忽略的那些有着美感和意境的作品则入选为讲解篇目。整体上看,诗歌方面的可选择性较大,比方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谢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闻捷的《吐鲁番情歌》、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思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回答》等优秀作品适合于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可以让学生重点揣摩。在散文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如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钦文的《鉴湖风景如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香山红叶》《雪浪花》、贾平凹的《静虚村记》、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等散文脍炙人口,可塑性强,不仅有诗歌的意象、意境美,还能给人更多的画面感,利于启发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文字、意象、画面三者之间把握情感。到于小说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长篇,比如《伤逝》《边城》《百合花》《红豆》《骆驼祥子》等。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打破现当代文学的选择惯性,建构凸显美学特色、广告学专业特点的选文体系。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授内容以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相结合,故其教学方法常以讲授法为主,对于重要作家作品时则采用文本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法为主,重传授知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同的是,广告学专业该课程如上所述,教学内容的甄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广告学专业学科性质和学生能力需求的独特性,该课程教学方法也势必做出相应调整,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诗歌教学,诵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重理论深度和文学史体系的完整性,容易忽略诵读,也就没有安排太多时间让学生去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造成学生对现当代诗歌误读的现象。在浩若星辰的诗词作品中,现当代诗歌的成就虽然比不上古典诗词,也不乏优秀之作。诵读有助于领悟诗歌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诵读诗歌,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同时,从意象入手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往往在广告中被运用得最多的是诗词中的一些意象,那么意象的捕捉与分析也就成为美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情感,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比较、分析其内涵,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最后再通过诵读进一步感知其中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学会在诵读中锻炼自己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感知能力,课后会有意识地去关注或搜集相关广告素材。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长篇小说,相对而言不适宜放置于课堂教授,比较适合课外阅读。正如袁志成博士指出:“过去一味的讲授式教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中没有作用,再加之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只开两个学期,共计九十六学时,只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半,面对如此浩瀚的古典文学知识,小说文体教学更是需要挤占时间。”[3]袁博士此处所言虽然涉及的是广告学专业中的古代文学小说文体教学,同样也适用于广告学专业中的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可以采用课外学习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带着搜集广告语的意识去阅读相关小说,形成广告语言的语料库,与古代小说文体的学习相配合,形成古典、现代广告语言语料库,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广告语和广告文案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一堂课的教学仅用一种方法过于单一,它可以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穿来,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经历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之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广告创意和写作中。广告学专业比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注重实践性,文学课不能培养某种技能的形成,却可以培养感知力和提升创造力。也就是说,审美创造才是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美育的最后一环。与此相应,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广告作品,可以是文案、影视等形式。

总之,广告学专业设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改变它在其他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传统面貌,契合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它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配合,发挥其学科作用。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从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需求,在重视德育、智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第4篇:光学教程范文

10月2日,福州市仓山小学迎来了她的60华诞。军地领导、离退休教师、兄弟校代表、部分师生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千余人,欢聚一堂,拥簇古榕,热烈庆祝母校60华诞。60年峥嵘岁月,无怨无悔;60年春华秋实,可歌可颂。

福州市仓山小学创办于1952年3月,原名福建军区干部子弟学校,1956年更名为福州军区干部子弟学校,隶属福州军区干部部管理。1965年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校名改为福州市仓山小学。后经省教育厅评审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小学之一、省小学名校。近10年,被授予省示范小学、省文明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省写字教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福建省教育厅在贺信中肯定了“福州市仓山小学建校60年来,以‘关注与提升师生生命与生活质量,创设生态化育人环境,创建智慧型师资队伍,打造研究型教师团体’为学校发展目标”,“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福州市教育局在贺信中指出,“仓山小学曾经在红色的岁月里书写下华美的篇章,60年如一日,努力建设学园、乐园、公园、家园式的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福州市仓山区委、区政府一向重视仓山小学的发展,在贺信中希望学校“以60周年华诞为新的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仓山教育事业再谱华章”。

60年来,仓山小学之所以一路雄风,是因为一贯地得到领导的关怀与鼓励。学校创建者之一福州军区原副政委王直老将军,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欣然题词,并让儿子(63届校友)把“红色文化开端,育人遍布神州”贺匾送到庆典大会。校史展示厅还高挂着许许多多的题词:叶飞将军的“仓山小学四十周年,为四化育才”,福州军区原副政委卢胜的“军政摇篮育新苗,四十载耕耘硕果丰”,福建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刘振林的“发扬革命传统,培育四有新人”,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马长冰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抓好教育质量”和日本国甲南大学教授佐藤明雄的“乐育英才”等。1992年5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来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肯定,并且对办学愿景提出了希望。1993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学校,并且亲自给珠心算选手出题目,对学校珠心算教学给予高度的评价。

校园的古榕树枝繁叶茂,刚劲挺拔,年复一年地见证着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走出校门,其中不少已成为中华精英。比如,张德顺等7位将军,羽毛球世界冠军陈跃,中学物理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邓立,美国太空署研究中心刘牧野博士,福建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汪征鲁,福州军分区原司令员廖江山,福建省技术监督局原局长孙海山,65届校友、一位值得母校自豪的奥运火炬手孙宝统,等等。昨天你们以母校为自豪,而今天母校以你们为荣耀。充满激情、感恩、怀念的气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年过半百的老校友,他们呼朋引伴,在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上,寻找着自己的身影;他们欢声笑语,手舞足蹈,表演了一个又一个文艺节目;他们返老还童,天真可爱,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仓小是我家,老师像爸妈”。59届校友许谦大校和毛小榕(现杭州电视台编导)邀请20多位儿时同学,讨论以仓山小学为原型,创作40集电视剧《苍山如海》,充分表达了校友们对自己的母校——仓山小学的深切怀念,并向60年校庆献礼。

仓山小学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他们德才兼备,经常受邀去外校上观摩课、示范课。近10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共285人次获奖。教师论文(案例)468人次获奖,其中96篇发表在各类教育刊物上。特色办学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经过教师们的辛勤耕耘,学校在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在计算机、文艺、美术、书法、足球、排球、珠心算等方面取得成果。基本素质“五个一”达标、基本技能“五个会”测试以及单项知识、技能“五十强”竞赛,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脑算是学校办学的一个特色,写字教育、环境教育依然是学校两大强项,足球、排球被省体委列为传统项目,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冠亚军。足球队曾代表省市参加香港、澳门的比赛。语文学科的“展开想象、互换角色、课堂沙龙、开门授课、走出课堂”课堂教学经验和新芽文学社的成长历程,得到市内外同行的好评。数学学科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在省级教学观摩课评比中多次获奖。

为着力提升办学内涵,学校提出了“创建生态化育人环境,建设智慧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达成诗意人生而奠基,让学校成为最适宜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幸福家园”的办学理念。具体的实施分四部曲:一、目标管理——德法并重、全面特色,创建“四园”(学园、乐园、公园、家园)式的、学习研究型的生命化学校;二、环境建设——物人同步、内外携手,创建绿化、美化、净化、规格化、现代化、教育生态化的育人环境;三、队伍优化——科学人文、德识兼修,建设富有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的学习研究型的教师团队;四、素质养成——德才兼备、合格特长,培养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创造的一代新人。以“创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引领师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5篇:光学教程范文

原理教学不容忽视

由于大部分广告实务类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特别容易掉以轻心,以为书本上的概念性文字并不重要,上课时不注意听讲也不记笔记。加上传统的广告教育侧重以书本为中心,以考试、考查为目的,学生很容易对原理教学部分产生厌学情绪。

而实际上,原理教学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相比实践训练环节封闭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广告学实务类课程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正是这些简单的黑白文字帮助学生区分基础概念,了解基本过程,掌握研究方法。如果无法理解专业的理论知识,后期的一切实践与训练都是徒劳的。

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影响教学效果,笔者经常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用生动的语言和举例说明。比如,在广告策划概论中帮助学生区分广告和公关时,并没有逐个文字地剖析两者的书面定义,而是运用《公关第一 广告第二》这本畅销专著中所提供的一个伊索寓言展开论述,用风和太阳的比喻微妙地传递出广告和公关的差异;在引导学生思考品牌与商品的不同时,举了一个关于咖啡和运动鞋的例子,它们的主要产地和品牌拥有者之间有着巨大的经济差异,其根本就在于一方提供的是普通的商品,而另一方经营的是品牌。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学生总是能聚精会神地听完整段论述,并且饶有兴致地展开积极讨论,对这些基础的概念也有了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精挑细选案例

案例教学法成形于20世纪初的哈佛大学,近年来在我国社科类教学活动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案例,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思考,对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性教学模式具有积极作用。

在讲述广告策略设定过程的教学内容时,笔者会在行业分析、竞争分析、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等每一个主要环节引入相关的广告公司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将广告策划的理论带入其中,让学生从成功案例中吸取经验,从失败案例中总结教训。这个过程最好能让学生产生“做游戏”的感觉,比如“通过以上的背景分析你所得到的收获是什么”、“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创意总监,你会怎么做”等。当他们介入讨论后能得到肯定的评价,类似于奖赏,即使失败也可以看到反馈和改进措施。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及时反馈加大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也能够看到自己的观点和专业公司策略之间的差距,增强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协调组织者,从挑选合适案例到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再到点评发言,都是自己的职责。而学生则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思考角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案例教学也能够有效地提升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开拓有限的视野。目前国内大部分广告专业本科教学的老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到高校任教,没有广告公司或媒体从业经历,缺乏广告实战经验。这样一来,在高校教授实务类课程时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所学知识老化、视野范围狭窄的问题。但是由于周围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教师不可能在身兼大量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同时,深入广告行业实战一线。利用备课时间采集大量实战案例,不仅及时地补充了授课教师所需的知识,保持与业界同步,而且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

学科竞赛走进课堂

一个完整的广告策划包括市场分析、策略设定、创意表现、媒介投放、经费预算、效果评定等多个环节,它们之间环环相扣,任何一个广告活动的成功策划都和这些环节的综合运用分不开。因此,在广告策划本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个实践项目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以往我们曾经尝试过联系市场上的生产企业,希望通过服务这些广告客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且不谈学生人数众多这一障碍,关键还在于这些企业大都不放心将项目真正交到学生手中,由他们来策划制作。于是,在摸索的过程当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将团队项目实战与广告学科竞赛结合的诸多好处:

首先,广告学科竞赛符合项目实战的基本要求。目前以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台湾中国时报的“时报金犊奖”、中国广告协会的“学院奖”等为主的针对高校大学生群体展开的广告专业学科竞赛,每年采用真实的企业策略单,其别涉及营销策划类作品。这些策略单强调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结合,学生需要利用现有知识去分析问题、拓展思路,可以说题目本身就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学生或是自己动手查阅二手资料,或是运用市场调研相关知识展开一手资料的收集,独立设计问卷、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充当“掌舵者”,运用策略指引这些勤劳的“舵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其次,参与广告学科竞赛是对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一个专业的广告策划涉及诸多环节,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是一个人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需要很多专业人士的配合。学生在参赛前依自愿的原则结成小组,并根据各自的兴趣和长处选择团队中的位置,分别负责各个环节的工作。这种相互之间的信赖与合作关系,能够激发团队成员不断释放潜能,开拓创造性思维,通过群体磋商获得多元化的思路。在欧美一些艺术院校,甚至强调并推崇跨年级、跨专业的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打破桎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些成功的经验都是国内的团队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再者,通过参与广告学科竞赛,以往广告策划课程当中“轻过程、重结果”的成绩考核方式也会得到很大改进。教师在课堂上会专门安排指导教学的时间,参与各个小组的讨论,听取他们的汇报,并对下一阶段的策略进行总体部署,而各个小组平时的课堂表现也会计算到期末的总成绩中。这样一来,学生不会像以前那样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听老师讲课,在课堂讨论中敷衍了事,而是会有约束、有目的地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仔细准备广告策划的每个环节,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参考文献:

①吴伟伟:《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广告策划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②梁莺:《关于“广告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社会与经济发展》,2008年第10期

第6篇:光学教程范文

自中国加入WTO,表明中国与国际的政治、文化、科技及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意味着中国在更深的层次上参与了经济全球化。在这一大背景下,许多实力雄厚的合资广告公司、独资广告公司以及4A公司等蜂拥入驻中国内地,如奥美、智威•汤逊、李奥贝纳等资深广告公司都对中国本土广告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我国本土的广告公司欲在广告国际化大背景中占有一席之地,也非常需要大量既有博深的广告专业知识,又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广告专业人才。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而输送优良的双语人才则是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任务,这也使得广告双语教学成为高校广告专业必然开设的课程之一。由此可见,无论从广告国际化的必然需求,还是从目前我国国内高校广告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基本构架看,培养广告专业双语人才已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目前,广告学双语教学作为双语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尚属于初期发展阶段。虽然全国各地设有广告学科的高校陆续在学科范围内开有双语课程,但尚未形成一套体系。有的学校开设了双语授课,但存在诸多问题,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我国对广告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广告专业双语教学的理论阐释,实践性研究不足,如吴卫华《广告专业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初探》、张幼斌、蓝若宇《论广告英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意义》等;二是关注某门特定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探索,如盛小芳<《广告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广告学》双语教学的探索>、戴烽<《广告心理学》网络双语教学新探索>等;三是研究某种双语教学方法的课堂应用,如铁翠香《“渗透式双语教学法”在高校广告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等。这些研究大多针对性不强,缺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准确认识,对实际课堂教学的指导性不足。本文利用山东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定量分析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教法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对双语教学推广的期望的角度,对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为了对高校广告学专业近几年来的双语教学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估,我们设计了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问卷的基本信息,包括双语课程名称、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基本认知、学生年级、英语水平(以四、六级通过率为衡量指标)等。第二部分是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主要指标包括教材的选用、教学的模式、学生的兴趣、对师资力量的评价,比如,教师对双语课程内容的表述及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教师的英语水平以及中英文讲授的比例等、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对双语课程的总体效果的满意度、对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等。最后是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和建议。本次调查共发放293份问卷,收回29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88份。本次调查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涵盖大一、二、三年级,所占比例分别为32.8%、34.1%、33.1%。其中,大一新生和大三学生均已开设《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两门双语课程,大二学生没有开设这两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只学习了广告专业英语。大一新生均没有参加外语四、六级考试,但大部分达到学校外语教学基本要求。由于这两门双语课程的开设是在大一上学期,所以当时的二、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时大部分也未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之,在双语课程开设期间,学生们刚刚开始大学英语的学习,外语水平普遍不高。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对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一、二、三年级的学生的双语教学情况及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目前,制约广告学专业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学生的积极程度、对知识的主动索取与否、与教师的及时反馈等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双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外语水平、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双语教学了解很不够,有48.6%的学生在学期开始前,不知道哪些课程是双语课程,有38.2%的学生听说过,但具体不清楚,仅有13.2%的学生知道这一情况。在是否支持双语教学模式这一问题上,有46.1%的同学选择了中立或者不支持,高达69%的同学认为双语课程会增加学习负担。思想上的消极认识必然带来行动上的懈怠,当人们对某一事物不清楚、不了解、不去主动获取事物信息的时候,在对待这一事物时,行为上就会是被动的、疏远和隔离的。虽然学生普遍感觉双语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但调查发现,64%的学生每周课后自学的时间不足2个小时。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及学习主动性的不足,将极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师的授课水平、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学这一教学形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能无障碍地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与讲解,而且要求能用外语熟练地表达专业理论知识,解释专业词汇术语等。对双语教学授课的老师,61.3%的学生希望是外籍华人或者有留学背景的中国老师,而实际上,大多数的授课教师属于临危受命,仓促上阵,疲于应付,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们在专业提升和英文学习方面与理想状态相比存有较大差距。在对双语课程的总体效果是否满意方面,“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仅为1.9%和24.7%,持“中立”态度的为53.6%“,比较不满意”的为13.5%“,非常不满意”的为6.4%,这说明当前双语教学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而在教师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这两个方面,学生的满意度却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的满意度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师资水平已足以胜任教学的需要。而实际上,对教师的满意度不能掩盖总体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的事实。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现象,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比较满意而总体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在这两者之间,应该还有其他更能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存在。据笔者了解,很多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讲授,主动性学习很少,由于英文水平不高,希望老师讲课时尽量减少英文的使用比重。这就导致老师课上使用了很少比例的英文,大量的汉语讲解,迎合了学生的低水平需要,从而带来学生在满意度方面的虚高。在走访中发现,很多的双语课堂其实是徒有虚名,仅仅是全英文的课件加上汉语的讲解,课件内容很简单,不过是讲课提纲的英文对译。这样的双语课堂,体现不出教师的英文水平,对学生的英文学习的提高也起不到多大帮助。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教师的英文授课水平仍然需要大幅度的提高。#p#分页标题#e#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偏于单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恰当的方式方法是做事达成目的的先决条件。双语教学与非双语教学相比存在的一个突出难点就是:学生的英文水平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双语课程的学习效果[1]。很多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给自己带来多方面的困难,如课程学习难度加大、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影响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降低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授课信息量变少等。针对这些问题,双语教学很大程度上要大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就要灵活、多变,大胆改革和创新,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了解疏通,注重反馈。在实践操作中,可采取分班教学、分组教学的方式,采取“任务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但从实际教学实践来看,双语课程的教学与非双语课程的教学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根据学生英文水平高低进行分班制教学,而是采用统一授课方式。几张幻灯片,几个英文单词,老师全堂汉语讲解,满堂灌的方式使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既谈不上英文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四)教材的选用不够合理由于专业知识、理解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教材选择在双语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受到教材出版情况的制约,目前的双语课教材一般为中文教材,然后由教师自己附加上相应的英文参考资料。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现有教材的态度在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认为“合适”的占40.2%,“不合适”的占35.4%,“无所谓”的占24.4%,近六成的学生对教材的态度评价是较为消极的。可见,目前的双语课教学中教材的选用状况不是很理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根本没有合适的双语课教材可以选用。以双语课程《传播学概论》和《新闻学概论》为例,国内只有中文版教材,由于是综合国外多家学者的理论学说,完全对应的英文版教材也没有。教师在上课时,只能是以中文版教材为主,结合相应英文资料,尽可能把较多的英文信息传达给学生。除了教师课上提供的英文资料以外,学生在课下只能接触到中文教材,既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说良好的双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这会带来学生学术视野的封闭,无法全方位、系统地掌握学科内容,进而导致学习的惰性和效率的下降。所以,对广告学专业的双语教学来说,制定科学、合理的双语课教材是目前推进双语教学进一步发展,大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任务。

三、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虽然双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但从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态度来看,双语教学的推广前景还是值得期待,调查结果表明,如果双语课程改为自愿报名,62.2%的同学选择会参加。被问到“您认为在您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这一问题时,78.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这说明双语课程的开设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参与调查的学生还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循序渐进开展双语教学、因材施教、采用原版英文教材等。对良好教学效果的追求是师生们的共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基于影响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分析,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由于对双语教学的宣传不够,很多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识很偏狭,接受起来很被动,思想上容易形成烦逆情绪,影响对知识的接收。在学期开始之前,应该开展充分的宣传动员工作,营造一种双语学习氛围,打造双语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在教学场所张贴学习标语、在学科导论课上就双语课程的相关问题充分讲解、召开小组讨论、学长学习经验介绍会等。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双语教学的理念、方式等,并把每一章节需要学生阅读的相关英文资料提前告知学生预习,或在开课之初就把相关的英文阅读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告知学生期末的结课考核方式,一般来说,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我们采用的是外文命题,中文答题或英文答题均可。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充分的思想认识,学生就会较为自主地安排好学习时间,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就有了必要的保证。

(二)努力提升师资水平双语教学的综合性和国际化特点决定了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和语言水平,高水平的师资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师资的提升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如教师的教风、教态、对学生的把控和引导能力、对学生心理的洞悉和体察等;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如专业知识的讲解是否到位、课堂讲授信息量是否充分、英文水平是否较高、重点或难点的讲授是否突出等。一个好的老师,不仅善于理解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时要具备较高的讲课水平。所以,不断完善教师的职业素养并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双语课教师来说,除了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之外,能熟练使用英文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培养双语教师的途径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派送老师到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修,也可以到国内知名学府继续深入学习,同时可以在高校内部开办短期或长期英语培训班进行强化训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校内外知名双语教学名师到校讲课观摩学习,老师相互听课评课等。作为双语授课教师自身来说,也应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学习,尽快提高英文和业务水平。

第7篇:光学教程范文

关键词:《薄膜光学》;教学方法;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203-02

《薄膜光学[1-3]是一门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它是物理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光学薄膜的光学特性,如对光的反射、透射以及吸收等作用。光学薄膜在提高或降低光学元件的反射率、吸收率、透射率,光束分离、合并,光束起偏、检偏,光谱带通过、阻滞以及相位调制等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前沿科学的不断发展,光学薄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超短脉冲的调控以及极紫外乃至X射线的反射。现如今,薄膜光学与计算机技术、数学算法、材料科学、表面物理、真空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结合密切,已成为现代光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作为材料物理、光学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薄膜光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极强专业性和交叉性的课程,其内容涉及数学、计算机、光电、材料和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因此,《薄膜光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出现教学课时紧张,教学内容难以理解等问题。本文基于《薄膜光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薄膜光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实现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

在《薄膜光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在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掌握光学薄膜的基础理论,了解典型膜系及其应用,掌握简单光学薄膜的设计方法;了解薄膜制作技术、方法及相关工艺。在能力层面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

1.自主学习方法。传统《薄膜光学》课程的教学,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由于《薄膜光学》内容丰富,专业性和交叉性强,教学课时比较有限,因此仅仅通过课上的学习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考虑到这些问题,可以将自主学习的方法应用到《薄膜光学》课程的教学之中,通过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在课下时间也可自学薄膜光学的相关知识。下面介绍为学生提供的自学素材:(1)往年的教学课件:方便学生上课前预习课程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光学薄膜特性模拟的程序、软件及其使用说明:对任意结构光学薄膜特性参数的计算与模拟,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光学薄膜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3)薄膜光学拓展资料:包括课堂上没有介绍的薄膜光学相关的知识,例如光学薄膜主流制备工艺的介绍、国内外光学薄膜前沿研究课题及研究现状等,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提供帮助。

2.实例教学方法。《薄膜光学》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列举与之相关联的实际例子,以实例教学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理论知识实现对实例的解释,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面介绍几个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例:(1)玻璃透光:在讲解菲涅尔公式时,可引入玻璃透光的实例,将玻璃透光的物理现象看成是一个简单的单界面模型,然后利用菲涅尔公式计算玻璃界面上的反射率,达到对菲涅尔公式的熟练掌握以及对玻璃透光原因的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表面时,玻璃表面上的反射率仅为4%左右,透光率高达96%。由此可以说明,玻璃是非常好的透光材料,也是玻璃可用作窗户材料的主要原因。(2)镜子成像:在介绍金属反射镜时,可引入镜子成像的实例,将镜子成像模型简化成一个简单的金属界面问题,然后利用菲涅尔公式分析金属表面的反射率,从而揭示金属反射镜反光和成像的原理,巩固学生对菲涅尔公式的理解。分析结果表明,一般的金属材料,如金、银等,在可见光波段可实现较高的反射率,从而证实了金、银等金属材料用作反射镜的可行性。(3)全反射:通过分析光由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上发生的全反射现象,并进一步探索全反射产生的条件以及全反射条件下实现100%反射的原因,可加深学生对菲涅尔公式的理解。通过理论分析全反射条件下的菲涅尔公式,发现不管是s偏振光还是p偏振光,在全反射条件下的反射系数均为模为1的复数,进而从理论上找到了全反射实现100%反射率的理论原因。(4)MgF2减反膜:在减反膜的讲解中,可引入MgF2减反膜的实例,基于单层膜的理论结果,分析MgF2减反膜可实现减反效果的原因以及获得最佳减反效果的条件。分析结果表明,MgF2单层膜实现减反效果的原因是其折射率比较小,且小于基底折射率。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当MgF2单层膜的有效光学厚度等于入射光波长的四分之一时,可实现最佳的减反效果。(5)迈克尔逊干涉仪分束镜:在介绍分光镜时,可引入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分束镜的实例,解释能量分光镜实现半透半反功能的原因以及分光镜的应用。分析发现,在厚度优化的前提下,单层金属膜和多层介质膜都能够实现50%的能量分光,即两种结构的光学薄膜都可用作能量的分光镜。通过该实例可加深学生对单层金属膜和多层介质膜光学性能的理解,熟悉它们在分光镜方面的应用。(6)薄膜型波分复用器以及解复用器:在介绍多层膜滤波片时,可引入光学通讯系统中的薄膜型波分复用器以及解复用器的例子。薄膜型波分复用和解复用的基本原理正是基于多咏橹誓ざ阅掣霾ǔす獠ǖ穆瞬ㄐЧ,然后,通过串联多个多层介质膜滤波片实现对波分复用光纤中多波长光信号的合成和分解功能。通过该实例,可加深学生对多层介质膜用作滤光片原理的理解,以及多层介质膜滤波片的应用。

3._放式教学方法。《薄膜光学》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薄膜光学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其中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学能力。(1)开放式作业:《薄膜光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为学生设置开放式作业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讲授多层膜光学特性时,要求学生基于所学知识,分析一个渐变式单层膜的反射与透射特性。学生可通过程序的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多种方式获得该问题的正确答案。另外,也可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光学薄膜的结构,以实现某一特定的功能。通过光学薄膜设计过程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实践环节中薄膜的设计方法。(2)学术报告:《薄膜光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基于《薄膜光学》课程上所学的内容,针对薄膜光学相关领域中的某一研究课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并基于所研究内容准备一次完整的学术报告。在学术报告准备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科技文献查阅、分析与总结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学习与验证研究结果分析与总结学术报告与课题总结等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本文基于《薄膜光学》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对《薄膜光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探讨了自主学习、实例教学以及开放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薄膜光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发现,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将课上学习和课下学习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量,保障《薄膜光学》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采用实例教学的方法,可使《薄膜光学》课程中复杂的公式和概念变得简单易懂,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方法,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晋发,顾培夫,刘旭,李海峰.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范正修,劭建达,易葵,贺洪波.光学薄膜及其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3]卢进军,刘卫国.光学薄膜技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Study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in Film Optics"

CHEN Shu-ji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第8篇:光学教程范文

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系统性规范性贯穿其中。包装设计课程设计通常按部就班从包装基本形态到应用设计逐步进行。但在结合广告学专业特性,尤其要求审美与使用结合的前提下,若仍一成不变得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包装设计如何面向传统和未来,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审美的水平,但也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方面进行包装设计创造力的教学。我们需要认清专业课堂教学与课程体系在社会实践中的关系。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实际状况。包装设计课程中有许多细微的环节并没有做到从市场、实用以及整体的角度去把握包装设计,比如学生对包装材料认识的缺失———相当部分可利用材料已经成熟运作在产品包装中,但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更新这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当然也无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包装设计课程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可操作性以及设计教学与市场研究的关系。

二、广告学专业教学中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的建议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包装设计是与市场及产品非常贴合的课程,这需要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勘探了解。作为以现代设计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不论我们在设计理论中,还是实践操作中,现代包装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不断跟进的。这也是对于设计类课程教学来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分问卷调查,也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市场发展,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包装设计的现代化,做到包装的超前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把握包装设计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包装设计并非孤立地做好保护产品和视觉美观就够了,它在广告学专业中是作为一个环节一个链条存在的。课程教学需要带动学生宏观得观察包装设计的意义并思考包装设计要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将包装设计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将“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注入教学设计。“绿色包装”等环保观念在包装设计发展中常被提及,实际上有些设计也已经将此付诸市场。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挑战。有些学生在错误的引导下盲目地追求“绿色包装”,结果导致设计成品甚至比非“绿色”更昂贵。这种形式主义在教学中确实需要我们深思,正确引导,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

要想为学生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将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与实践制作教学视作同等重要。包装设计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地实践操作,包装设计教学并不能止于学生的电脑样稿或者手绘概念图,它需要学生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包装制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尤其是在课程中后期,实践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学生是否将包装理论知识转化成设计能力并提高了设计素养,最终这些专业知识通过实践环节将有利于他们今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式的优化

第9篇:光学教程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教学方法 应用 探讨

广告策划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广告策划的理论知识作为主要任务,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全部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通过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项目实际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无论从其内涵、教学目的还是教学过程等方面,对于《广告策划》的课堂教学都是十分适宜的。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1]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逻辑构建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与学生除了要融会贯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运用跨专业的综合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教学法多数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这不仅使得学生们能各尽其材,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项目教学法所得出的教学结果不强调其唯一性,这更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在学习成绩的评价方面,项目教学法认为成绩评价无论是在评价方式、标准和主体上都具有多元性。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学生则由知识的接纳者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运用从传统教学中学来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强化记忆,牢固掌握,学以致用,并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能力等。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即项目确定、项目布置、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价,如图1。

(一)项目确定

项目确定是项目教学法中重要的一环,选取的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所教的知识点,又要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项目可以由教师确定,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但要注意所选项目的难易程度和熟悉程度。尽量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并可能完成的项目,同时又要确保项目的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

如在某次教学中,跟学生们经过分析筛选,选择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书店为对象,为其将要到来的读书活动周进行广告策划,最终的成果是提交一份《广策划书》,内容包括广告客户简况、市场分析、广告战略和策略、广告受众、广告地区、广告预算及分配、相配套的措施和策略、广告效果预测等八个部分,将所学的主要知识点都涵盖其中。要想很好地完成本项目,就必须进行详尽的市场调查、分析,并结合广告客户的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措施和策略。这次教学活动综合考查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了死读书的情况。

(二)项目布置

项目确定了以后,教师可以先给一个示范,如一个广告策划的范例,让他们对广告策划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但必须提醒他们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具体的对象和要求自行进行安排。接着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思路是一个组的人数不能太多,以免有些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一般控制在5―8人比较合适。另外,每个组选出一个负责人,以便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之后就是对每个组的成员进行分工,具体的人员分配可以交给各个负责人来执行,但教师必须要对本次任务进行说明,让每个学生知晓该项目的目的、意义、具体内容、最终成果,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等,使其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另外,还要规定项目完成的时间,并要求其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以便项目的控制和指导。

(三)项目实施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的角色,但不要做“指挥者”,要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只是给予提示,而不是安排,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结和交流。通过交流,教师既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指导,避免偏离项目的初衷,同时对于这阶段出现的问题又能进行及时的点评,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是非常有利的。

如通过第一阶段的交流,发现学生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不足,对市场调查的内容、手段、途径等知识掌握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马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去进行市场调查,并对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有力地保证了项目下一阶段的顺利进行,也使得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取得了比直接在课堂上进行教授更好的效果。

(四)项目评价

项目完成后要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主要是让他们讲述完成项目的过程和体会,以及对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供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小组互评,通过认真地思考别人的成果,学习其它小组的创新之处,找出自己的差距或优势,同时也可以为其它小组提供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一些经验或不足,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提交的成果进行点评,一般来说,教师点评主要以鼓励为主,对于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然后提出各组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进行改正。此外,教师在进行点评时虽然不必像传统教学那样进行打分,但最好能挑出一两个比较优秀的作品,起到鼓励和示范的作用,同时各小组间有所比较,也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们兴趣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加强,遇到问题首先是相互讨论,在遇到解决不了或是不明白的问题时才寻求教师的帮助。一项具体的项目做下来,学生都反映收获不小,比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更具体、更直接、更贴近现实,实战性大大增强了。而且,通过分工合作,相互交流,学生们还学会了团队协作精神,这对于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也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通过评阅各个小组提交的《广告策划书》,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所提出的各种广告策略和广告创意,许多都非常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并且也具有可操作性,这正是广告策划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广告策划》课程中对项目教学法多次运用,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注意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项目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不能脱离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项目的选取和实施的整个过程,应该涵盖教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以达到教学要求。当然,项目的选取可以只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章节,也可以贯穿整个教材,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注意师生角色的定位

项目实施法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摈弃传统教育中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消化知识,不要害怕他们理解不了。即使是暂时的理解不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以及教师的指导,掌握知识的程度会更加牢固。广告策划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注重主观能动性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想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处于指导者、组织者、咨询者和评价者的地位。

(三)注意实施过程的控制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强调团队的协作精神,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实施过程的控制,以免项目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与项目设置的初衷相背离。如在项目实施前要把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以及相关要求等向学生交待清楚,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交流、指导等。

(四)注意事后的反馈与总结

项目完成后,对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对各小组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评析,肯定大家的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外,教师还必须对本次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如在本次教学中有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下次再应用项目教学法时就可作为参考;在什么方面还存在怎么样的问题,应如何避免等,以便下次不要再犯,从而提高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通过选取“工程项目”来创设“情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完成“工程项目”来达到“意义建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2]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比较适用的,因此在《广告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应用该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