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管理心理学 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作用
早在1806年赫尔巴特就明确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言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并且赫氏正是在其心理学思想和理论如统觉团理论等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较完整的教育理论,如影响较大的四段教学法。此外,斯金纳、杜威、维果茨基等大家的教育理论也是在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显然,心理学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举足轻重,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也不例外,特别是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以人类心理现象及规律为研究对象,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为目的的科学,在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中,不仅具有提供理论基础的意义,而且具有方法论基础的意义。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搞好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研究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否则可能会造成管理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应。
一、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指导我们研究学生管理做到以人为本
管理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决定于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是个体行为的起点和基础,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愉悦感和激励的力量,工作、学习就会更加积极。
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中,我们就要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更是贯彻到学生管理研究中的指导思想。这样,我们就会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管理心理学的需要理论,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共同需要和不同需要,然后综合分析、设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满足合理且条件成热的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去满足学生合理但条件不成熟的需要。此外,还通过增设学生的人生观教育,科学引导学生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结合起来。
二、管理心理学的“公平理论”,促进学生管理研究成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平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7年提出。这个理论是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体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平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取决于他们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且取决于他们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人们总是通过社会比较,全面衡量自己付出的代价与报酬是否相当,从而产生公平与不公平的感觉。通过比较,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付出的代价与获得的报酬比例相当时,就会心理平衡,产生公平感,于是心情舒畅,工作、学习更加努力。
“公平理论”启示我们在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平、公正、公开对于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巨大作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勤贷免、评优评奖及其他个人荣誉的合理分配等制度,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合理地将公平理论引入这些制度的研究、制定与完善中,确保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性。只有这样,制度的实施与开展才能顺利有效。
三、管理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帮助我们科学制定学生奖惩制度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因此,学生管理研究就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管理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如:规划设计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大学生都渴望成功,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并愿意为这种认同而努力。在实际的学生管理研究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制定明确的奖励制度和措施,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获得成绩之后能够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肯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群体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提高学习积极性。尤其要加强对后进学生的关注,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和奖励,在集体活动参与中多鼓励、多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尊自信。
四、管理心理学的“群体心理”,帮助我们科学进行学生平行教育
可利用集体心理的群体优势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利用集体的力量成功改造过许多流浪犯罪青年。“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已成为一条著名的教育原则。
我们在进行学生管理研究时也要充分利用这一原则,从对学生团体管理上做文章,或许更有成效。学校的社团、班级、宿舍等都是影响和教育学生的好环境,运用集体心理来教育和鼓励先进,监督和激励后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适应,将同学间“平行教育”的影响作用发挥到最大,把群体的功能发挥到最强,往往胜过教育者的鞭策和监督。
五、管理心理学的“挫折理论”,指导我们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
挫折理论是揭示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的心理状态,并由此而导致的行为表现,力求采取措施将消极转化为积极性、建设。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挫折可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人猛醒,汲取教训,改变目标或策略,从逆境中重新奋起。另一方面,挫折可使人们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中,出现负向情绪反应,并采取消极的防卫方式来应对挫折情境,从而导致不安全的行为反应,如不安、焦虑、愤怒、攻击、幻想、偏执等。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多种心理矛盾并存,同时由于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挫折体验,心理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比如自卑、孤独、焦虑、抑郁、冲动、易怒等,如果不懂得如何控制,将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方式来对之进行挫折教育。进行学生管理研究不能忽视挫折教育研究,而且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以便于正确指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管理工作能否与时俱进,能否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新突破,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认真研究管理心理学理论,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学生管理研究之中,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更科学更合理,研究成果才会更有效并顺利实施,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芦文慧.论当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基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思考[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田新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研究新视野[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关键词】毕生发展观;早期儿童;教育原则
曾几何时,我们周边许多年幼儿童的父母不知不觉中把成人世界的急功近利思想,推及自己在家庭中的育儿行为。他们总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作比较,比比自己的孩子多学会了多少词汇,多参加了什么培训班,多学习了什么技能……其用心之良苦,着实让人感动。不过对孩子的教育并非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举,偏离了儿童发展规律,干扰了儿童正常的发展路径,再多的教育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甚或适得其反。
科学的育儿行为应以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为指导,尤其是要以毕生发展观为指导。
一、什么是毕生发展观
通俗地说,毕生发展观以贯穿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作为指导思想来看待儿童每个时期的发展变化。概言之,毕生发展观要求我们关注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要关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及其潜在机制。譬如,一名在两岁时与母亲关系冷淡的儿童,却可能在二十岁时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位在二三十岁时基本不管孩子的父亲,却在六七十岁时对照管孙子乐此不疲。诸如此类的现象,从外表看来变化十分巨大,这两种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为什么存在或不存在关联正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所欲探究的。毕生发展观强调应以不同时间尺度来考察个体在每个时间段的得与失。
其次,以毕生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各年龄阶段的成长问题。毕生发展观试图确认个体在各个年龄阶段,在情绪、认知和生理等领域的成长趋势。例如,道德发展,婴幼儿期的移情和同情心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概念发展,青少年/成人阶段的各种道德信念和道德自律发展,中老年期的基于道德推断的生活智慧发展,等等。
其三,确认各种生活事件的发展意义。毕生发展观从许多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个体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诸如游戏、爱、工作、家庭、性和死亡等一般经历。毕生发展观认为,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事物的涵义和影响是随个体角色和责任的变化而变化的。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其四,确认并解释发展的多样性。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既探寻用以解释儿童期、青年期和成人期之重要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变化模式,也关注发展差异,包括因个体经历不同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发展变化差异。毕生发展观强调应尊重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相应地,切合毕生发展观的教育应从社会文化差异和个别差异出发。
二、毕生发展观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
1.重新解读儿童早期发展的隐义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始于生命之初,儿童青少年是主要发展阶段,成年期处于稳定,而老年期则是衰退期。而且,人们往往把儿童发展设想为某种加法计算,即任何时候让儿童学会某种技能,就意味儿童取得一分进步;同时认为儿童发展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变化,可以沿着某一方向累加,因此要求儿童学习的东西越多,他们最终达到的发展高度就越高。这种观点成为许多教育行为的潜在认识基础。众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越早的时候学习越多的内容,孩子就一定发展得越好就是一个例证。
毕生发展观则以更为全面的眼光来审视发展,认为发展并不简单意味着功能的增加,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而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也并不是我们原来所设想的那种单一的线性变化,相反,这种连续性可能是源自选择、优化和补偿等不同发展机制协调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遗传倾向的差异、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个体的成长史等诸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走向、发展速度和最终达到的功能发展水平。即使是出生伊始的婴儿也并非一块可以由我们在上面任意图画的白板,相反,他们是带有特定遗传倾向,并且必然面临着诸多交织着获得与丧失过程的发展任务的动态有机体;而儿童早期阶段的发展不只是简单地为该阶段的认知和社会化任务服务,它还为以后年龄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认识儿童早期心理不成熟的适应和长远可塑性
用于刻画人类发展过程特殊性的特征中,除了漫长的生理和性成熟期外,更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极其漫长的认知成熟期。为什么人类的认知能力像生理能力一样,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不成熟状态?如果说儿童有许多东西要学,那么具有漫长的生理儿童期伴以相对成熟的认知系统,岂不更具有物种优势?对此一种错误的认识是,将不成熟等同于无能,把漫长的不成熟期简单视为能提供更多学习和社会化机会的时间,相应地,在教育实践上许多人试图通过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强化指导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儿童的不成熟可能具有其自身的适应功能,有助于儿童达到更高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成就。例如,幼儿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将来的表现往往持比较乐观的(当然往往比较不现实)的预期,并且较少根据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来预测自己将来的表现,这种不成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可能有其独特的动机功能。因为这种无视自己局限而仍保持乐观的态度,可能鼓励儿童去尝试各种他们目前尚不能掌握的更多样和更复杂的行为,从而促进长远的认知收益。因此,年幼儿童的早期认知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偏向,或许正是这种认知不成熟适应的某种体现,从而他们可以不受自己的认识的影响,更多地将心理活动投向周边的环境现实,亳不气馁地进行各种探索。而养育者急着促使孩子尽快成熟,或许将造成孩子过早丧失这种适应功能和长远可塑性。
3.尊重发展差异是各种育儿举措的前提
诚如育儿谚语所言,“每个家长都坚信教养的作用,一直到他们有了第二个孩子”。许多父母往往难以意识到儿童发展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他们往往倾向于夸大自己或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喜欢将纯粹基于自己成长经验的发展预期、养育理念和教育举措,无差别、强制性地实施于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家庭成员在育儿实践中产生的许多冲突,诸如父母之间的冲突、祖父母与父母之间的代际冲突、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增加的亲子之间的冲突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源自不同养育者没能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发展差异。
正如前面所述,毕生发展观强调发展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也来自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且由于一个人的发展受社会、环境和历史变化的影响,一代人所经历的发展经验可能不同于另一代人。儿童生长发展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环境,生物势力(遗传和有关健康的因素)、心理势力(内在知觉、认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知、情绪和个性因素)、社会文化势力(人际、社会、文化和种族等因素)和生活周期势力(相同事件对不同年龄的个体有不同影响)四方面因素的作用,共同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倾向、速度和最终发展水平。显然,家庭教育只有切合儿童的发展实际,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积极的做法,要求父母(和祖父母)通过有效交流,克服养育过程的自我中心化、功利化倾向,致力于创设支持性、适应性的家庭环境,以充分发展孩子个性和能动性。
三、毕生发展观视角下的儿童早期教育原则
当然,要把系统的毕生发展观全面贯彻于家庭教育实践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渗透如下原则或许并不是太困难。
1.和谐为本,促进儿童心理的整体发展
毕生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儿童心理的可持续发展尤其依赖于心理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只重视智力发展而轻视社会性发展和情绪情感发展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自杀事例对儿童心理发展失衡可能具有的危害性作出了很好的注解。许多学业优秀学生(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心理系统是如此脆弱,很小的一点挫折便能轻易摧毁他们的生活信念。对这些孩子你能指望他们发展到什么高度,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之才”?在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对儿童早期心理的和谐健康发展的关注甚或应强于对早期“智力开发”的关注。
2.关注儿童内心体验,促发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保健与激励功能
长期以来,源于认知科学的主导,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儿童的情绪情感等内心体验的健康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来或许源于对“焦虑和孤独时代”的担忧,以及新近“情感科学”和“情感教育科学”的快速发展,儿童早期的情绪情感发展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情绪情感发展在心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保健和激励功能。在这个层面上家长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保健方面,注意儿童早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发展不良倾向,预防他们出现情绪发展障碍;激励方面,重在引导儿童充分发展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体验,例如培养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主动探索与发展,最终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新环境和各种发展任务,并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
3.基于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儿童的内在认知动机
正如一些进化心理学家所言,物种进化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活动可能与物种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是好奇心和自主探索活动,另一个则是与好奇心密切相关的游戏倾向。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游戏倾向,正是他们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譬如为了了解一个瓶盖的性质,一个两岁幼儿可以反复敲击、啃咬、抛抛捡捡,并乐此不疲。但是,我们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致力于用外在动机替代儿童固有的内在动机,过多用奖惩来左右儿童的认知探索,使儿童逐渐失却自主发展的认知激励系统。就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言,早期教育应着眼于奠基,而奠基的根本在于基于儿童个别差异基础之上的内在激励系统的建立和自主调节习惯的养成。
4.理顺家庭层级.建设健康家庭环境系统
由于现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儿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选择,充满更多的变数.因此家庭系统对环境影响所具有的缓冲作用就更为重要。家庭环境系统健康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之源,而家庭环境系统的健康有赖于几个层级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种种关系(如父母婚姻关系、亲子关系、成员之间的多边关系)是否协调,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是否协调,家庭教育能否有效抵制不良社会文化氛围对儿童的影响。
5.学会对各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
关键词: 培养; 创造性; 思维;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9-0076-02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会有很多,而在传统教育机制中,重知识,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创造性思维是21世纪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物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职责,并贯穿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
一、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核心,它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任何人都具有的,关键在于开发,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很重要,教育面对的是青少年,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粗神是完且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的。
从教改方向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必须培养大批有创造性的人才,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正是其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物理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思维能力是诸多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则是最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它是指人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思维过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量子理论,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发现,这些都是科学创造性思维的辉煌成果。那么作为创造性能力,只是少数科学家或专家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吗?我们知道并非如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有新思想、新意识、新观点、新设计、新方法等,都可称之为创造,这就是心理学家也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确发现了不少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例如:在解物理习题时,有的同学的解题方法优于教师或参考答案;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有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物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在物理实验中,有的同学能够设计新的小实验,进行小发明,改进实验方法。如:在做了半偏法测量表头的实验后,有学生设计了用电阻箱替代法测表头内阻的方法,再如:在讲完万有引力之后,有的同学提出:“万有引力是如何产生的?”。在讲完原子和原子核一章以后,有的同学问:“既然分子在运动,原子在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那么物体一开始是怎样运动起来的?”这些深刻的、带有哲理性的问题的提出充分显示了创造性思维火花。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中都表现出创造的火花,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善于鼓励,才能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融于教学活动中,这应当物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三、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1.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起点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学生对某些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有关,对科学知识的爱好、兴趣是把思想、感情和意志综合起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青少年时期某种现象是偶然触发下的,也可以在确定目标的指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经验告诉我,有极大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维,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的地步,物理学史上,众多物理学家,多是兴趣魔力引导他们攀上科学的高峰,相反,如果学生讨厌学物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物理基础知识都难掌握,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显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在教师指导思想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传统教法是“注入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缺乏师生对话,更少动手做实验,就像活泼的小鸟被关在笼子里就会倦意绵绵。可见,转变教师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商店橱窗里里陈列的“吸水小鸭”长时间不停地运动是怎么回事?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思考,老师用实物剖析它的构造,用桂图启发说明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激发学悄兴趣莫过于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力量。例如,介绍人类掌握了带电粒子的运动。热核反应温度高达一千多万度,反应物处于等离子态。提问什么东西能作为可近控热核反应的“容器”?学生想到用“磁场”。再介绍中国环流器一号的科技成果,学生感到知识的力量并激发了兴趣。兴趣是学生们克服学习困难的无形动力,会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大门。没有兴趣和好奇心,就没有执着追求的毅力,会被困难挡住无所创新。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起点。
2.系统化物理知识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知识量×发散思维,学生平时只有注意系统化物理知识的积累,才能为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活力,为灵活的运用开拓广阔的天地,为进行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相反,无坚实的基础知识根本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离开物理知识的积累,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了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系统化的物理知识,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物理教学中,尽量挖掘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进行纵横对比和归纳总结。如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指出使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研究任何运动都必须注意到这一共同点,才能区别不同的运动状态,并可从受力特点、运动性质、运动规律三方面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次,当每章复习或总复习时,可要求每个学生自己运手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系统化的整理过程,是认识升华的过程,是由杂乱转化为条理,由肤浅转化为深刻的质的变化。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在整理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由学生自己从不同角度来审视本章的知识结构,用不同方法、形式整理归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东西。还可向学生介绍有效的复习方法。总之,应使用多种教法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系统化的知识,为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3.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
爱因斯坦说:“成功是艰苦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在科学史上杰出科学家思维方法,往往是在开辟人类知识新的领域活动中,取得成功的有力武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了解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重大意义,并有计划地结合教材,介绍科学家丰富多彩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也就是穿插一些物理知识。如观察法、实验法、物理假设、物理模型、集中思维、分析综合思维等。要恰如其分地介绍各种思维方法的作用,并将各种思维方法的应用引导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启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才能,使他们逐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1)重视观察、运手实验、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观察力是“思维的触角”,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教堂祈祷时,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为钟表的发明打下了基础,通过观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从而发现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学生的学生,很多是高分低能,动手实验的能力很差。物理实验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2)科学怀疑的思维方法培养
所谓科学的怀疑并不是无根据的怀疑一切,而是抓住光电效应实验与经典物理相矛盾的事实,经过艰苦的研究,提出了电子假设,发现了光电效应方程,并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科学怀疑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它,不仅有益于学生在校学生,甚至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工作也会起到解放思维想、激励创新的作用。
(3)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培养
分析综合能力是学习物理必须具备的优秀的思想品质,这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方法。所谓分析是从整体到局部,所谓综合是从局部到整体的逻辑思维方法。在进行分析综合思考时,应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
(4)联想思维能力培养
联想思维是指事物由些及彼的创造性想象,遇到问题联想与之相似或相关事物,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比较,从而产生认识,找到答案的心理过程。一般人都知道在一杯啤酒中投入一颗砂粒,在砂粒下落过程中,就会在它们周围出现汽泡所呈现的痕迹。物理学家格拉塞尔观察后运用联想思维,设想用液态氢代替啤酒,用高能粒子代替砂粒,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高示高能粒子径迹的汽泡室。
(5)发散与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咱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形式。集中思维又称收敛思维,是指为了求得某一正确结论,利用已有的信息,对现有的许多设想方案进行集中、筛选,找到一个最佳方案思维有形式。一项发明创造,一般到要经过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交替过程。例如“如何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可能进行多方面的联想,提出多种答案。如:
①用单摆公式法:g=42L/T2
②用落体法:g=2h/t2
③用倾角为 气垫导轨=g=a/sin
④用天平和弹簧称:g=G/m
⑤用打点记时器和纸带:g=s/T2
⑥用圆锥摆:g=Lw2sin
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多角度设计实验,可以克服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其实运用同一概念、规律处理同一物理问题的方法越来越多说明发散思维能力越强。
爱因斯坦曾明确宣称:“我相信直觉和灵感。”直觉思维能力从表象看,是出现在无意识中,用为思维创造过程的,是以头脑中的某些知识、经验、能力的储备为联合攻关的基础。
【关键词】胜任特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培训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6-JSJYYB-180。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2-02
教育部2012年12月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引入胜任特征这一研究概念,开展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模式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一、胜任特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新视角
哈佛大学教授Mc Clelland于197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文《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正式提出了胜任特征这一概念,他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有效的预测个人从事复杂或高层次工作的绩效,并将那些能够从根本上导致绩效优异者和绩效一般者之间差异显著的深层次的特征定义为“胜任特征”。自此,胜任特征的研究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掀起了对胜任特征研究的热潮。关于胜任特征的内涵界定,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所持观点差异较大。王智等人(2011)结合我国文化背景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将胜任特征定义为“与工作岗位、组织环境、文化氛围和工作绩效相关的知识、观念、能力和人格特点等个人特性。”胜任特征的结构包括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学生观、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本研究认为这一概念界定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实际。
随着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西方国家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在实践与认证、教育与培训方面逐步形成了“胜任特征导向的文化”。胜任特征概念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已经发展成为当前美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核心指导思想。
目前国内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尚处于引进阶段,有学者在总结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见解,开展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宋国学(2010)认为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是在考虑组织内、外影响胜任特征导向和绩效的因素基础上,确定符合环境发展需要和岗位发展需要的胜任特征标准,以之作为培训的依据,以之为教育和学习的标准。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先后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引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从业教师普遍存在胜任能力水平较低问题。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现有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情况不容乐观,中小学较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受训情况更为薄弱。当前培训现状与从业教师的工作需要和发展需求不能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重技能轻能力
当前,大多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在内容设计上更多地注重于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等,忽略了能够使从业教师做出优秀绩效更关键是胜任特征,动机、个性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有待加强。随着从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培训内容必须要及时跟进以满足教师不断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需要着眼于怎样提高受训者的胜任能力,而不是机械地界定培训内容。
(二)重理论轻实践
集中授课和专题讲座仍然是培训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理论化、概念化和学科化问题较为突出。教师尽心尽力地教授往往因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工作的指导而令受培训者难以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不能形成并建构出所需的知识或观念来。
(三)重共性缺个性化
个性化设计培训,能够有效第促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然而目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更多是从受培训教师的共性需求出发,忽视了受培训教师的个性需求,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目前的培训还不能做到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较好的胜任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来系统的组织培训,培训时间短,缺乏科学而合理的系统性设计,缺少连续性,不能有效提高教师胜任能力和水平。
三、基于胜任特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
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开展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探讨出切实可行的模式,有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一)转变培训理念和方式
要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的质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必须从转变培训理念这一根本性问题着手,实现从传统培训理念向以提高胜任特征为目标的现代培训理念的转变。
培训方式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培训方式多样化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培训存在的不足。调查研究发现,网络互动培训、现场小组讨论、体验式工作坊培训是较易为受培训教师接受的方式,对提高教师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胜任力有显著效果,可以在培训中多多引入和借鉴这样的方式。
(二)进行培训需求调研
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较之于传统的教师培训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师的胜任特征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依据。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探讨论证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据此确定培训内容,是基于胜任特征培训需求分析的实质。
不同群体存在差异性,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时要分析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范围的教师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培训。因此,做好培训的前提就是对受培训者要进行深入的调查。
(三)制定个性化兼具系统性的培训设计方案
组织培训时应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基础水平培训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既保证了培养效果又有助于增加培训的灵活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训组织者和管理者应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做好系统性的培训设计,持续为受培训教师组织多种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四)开展以胜任特征为导向的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培训方案、保证培训效果的必要手段,是培训工作的必要环节。建立基于胜任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效果追踪机制,能够掌握和跟进受培训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为将来有针对性地设计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设计图———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培养目标的根本体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刑事警察学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①为例,探讨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并结合大陆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两者之异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完善对策。
一、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目的
台湾中央警察大学成立于1957年,设有行政警察学系、刑事警察学系、公安安全学系、犯罪防治学系、消防安全学系、交通学系、外事警察学系、行政管理学系、法律系等系部,是培养台湾地区警察高级人才的最高学府。其中,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的刑事警察学系,与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系相类似,现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是培养台湾地区刑事侦查人才的地方。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下列专业能力与素养:刑事侦查能力,刑事鉴识能力,刑事法学素养,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治安对策分析能力。
二、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
以台湾中央警察大学为例,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分为侦查原理、侦查科技、侦查法学、现场侦查四大领域,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内涵。
(一)侦查原理侦查原理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犯罪侦查学、犯罪模式分析、犯罪剖绘、犯罪侦查案例研究、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性犯罪侦查、谈判与危机处理、刑事警察业务、刑事警察勤务、行为科学、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侦讯实务与笔录制作等课程。台湾警察大学设置侦查原理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全面分析台湾社会面临的多种犯罪类型,运用比较全面、系统的犯罪数据库,分析各类犯罪模式及犯案手法,并寻求最佳的侦查对策;2.深化特殊重大刑案侦查管理的探讨,强化侦查原理研究;3.研发人力、知识、装备、侦查思维之间的转化,提升刑事业务与侦查勤务的统合规划,以推动犯罪侦查与防范机制。
(二)侦查科技侦查科技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计算机犯罪侦查、通讯犯罪侦查、治安信息系统概论、网络通讯概论、科技犯罪侦查、计算机化鉴识、电子电路设计、法医学、验枪学、指纹学、刑事化学、文书鉴定、微量物证分析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设置侦查科技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科学侦查及数字侦查人才;2.研究网络、通讯分析、数据库应用及鉴识科技等知识,强化侦查专业学生的科学技术侦查能力。
(三)侦查法学侦查法学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比较刑法专题研究、特种刑事法令、信息法、警察法规、侦查科技法专题研究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设置侦查法学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加强学生研究并掌握侦办各类刑事案件的法律基础及法定规范;2.培育兼含法律知识与侦查科技的刑事侦查人员,在提升侦查人员技术层面的同时,降低这些未来侦查人员误触法网(执法违法)的可能性。
(四)现场侦查现场侦查领域的课程组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刑事摄影学、刑案现场处理、现场重建、科学办案实作、侦查实务、刑事昆虫学及犯罪侦查案例研讨等课程。台湾警察院校开设现场侦查课程组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刑案现场搜证与证据处理的专门人才;2.培养学生运用新科学器材与基础科学原理、研发新应用技术、强化刑事鉴识鉴定证物的能力,以达“现场重建”、“科学办案”的目的。
三、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之比较
(一)大陆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大陆地区警察院校本科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专业必修课,包括刑事侦查学总论、现场勘查、侦查措施、案件侦查;专业选修课,包括侦查讯问、国内安全保卫学、经济犯罪侦查、痕迹学、刑法、刑诉法、犯罪学、公安应用文写作等。
(二)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之异同因课程较多,本文采用图表的形式表明大陆与台湾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课程之异同②(见113页图表)。
四、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首先,台湾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包含侦查过程中所涉及法律层面的基本程序问题(其中以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证据法为主)。其次,包含侦查过程所涉及的各项侦办技巧与侦查管理等内容,其中以侦查原理、刑案现场处理、各类犯罪模式、侦查科技与侦查组织管理为主。再次,涉及为讲究证据力所涉及的刑事鉴识的层面(如物理鉴识、化学鉴识与生物鉴识等)的内容。综合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多元性,学生所必须修读的科目涵盖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等范畴,专业性强且十分广泛。
(二)课程内容设置比较细化从大陆和台湾地区课程对比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侦查学专业课程,大陆警察大学侦查专业绝大多数也开设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同样的课程内容,台湾地区可能是专门的、独立的一门课,在大陆警察院校则属于一门课程内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如台湾警察大学分别开设的“性犯罪侦查”、“组织犯罪侦查”、“窃盗(盗窃)犯罪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等几门课程,在大陆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则统属于一门课程“刑事案件侦查”。也就是说,大陆警察大学需要在“刑事案件侦查”这一门课程中既讲授“性犯罪侦查”,又讲授“组织犯罪侦查”、“盗窃犯罪侦查”、“计算机犯罪侦查”,而且要讲授如“抢劫犯罪侦查”、“绑架人质犯罪侦查”等内容。因此,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大陆地区课程相对课时较少,教学过程中只能相对较为粗略、相对笼统地介绍,而台湾地区因为分属不同的课程,课时充裕,讲授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系统、全面、细化,教与学相对比较充分。
(三)比较强调心理学在侦查领域的应用台湾地区侦查学课程开设了“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侦讯与社会心理学”课程。其中,“刑事心理学”是以刑事办案的角度来教授普通心理学,对各种办案时可能碰见的问题以心理学的观点解析。例如,面对被害人,在采用其证人证言时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技巧引导被害人重建现场等。“犯罪心理学”课程,是运用心理学较专门的领域知识加上犯罪学知识来剖析犯罪者的心理,对犯罪者的罪行、现场、犯罪过程、犯罪动机作评估及推测,帮助重建现场及确定罪嫌。“变态心理学”课程,是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为何及如何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让准刑警的学生可以模拟变态犯罪者的心理,去推估其犯罪动机及犯罪模式。“侦讯与社会心理学”课程,是以心理学的角度,了解社会脉动和现今社会大部分犯罪者的心理,以及社会的诱发犯罪因子,将这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实务侦查上,以犯罪者的心理作假想,在侦查时增加破案的几率。大陆地区侦查学课程,则没有专门的刑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课程,其中相关的内容也只是散落在犯罪学、侦查学的一些课程中。由此可见,台湾地区课程比较强调心理学研究成果在侦查领域的广泛应用。#p#分页标题#e#
(四)注重最新科学技术发展在侦查中的应用台湾警察大学侦查学课程中“通讯犯罪侦查”、“计算机化鉴识”等都是这方面的例证。台湾警察大学特别提出,近年来随着侦查技术的发展,除现场勘查、跟踪等传统侦查技术之外,几乎绝大多数案件都会涉及电话单分析、通讯监察技术、电脑犯罪侦查等技术,而且因其效果明显,越来越成为警方办案的首要利器。因此,台湾警察大学迅速地将研究成果引用并推及侦查学专业的教学中,使学生走上社会能够迅速适应当前侦查形势的发展。
(五)强调“犯罪模式分析”与“犯罪剖绘”“犯罪剖绘”的方法是利用统计资料和心理学来协助确定侦查方向,类似于大陆地区的“犯罪心理画像”。“犯罪模式分析”主要是讲授犯罪特征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犯罪剖绘”、“犯罪模式分析”在欧美国家刑事警察侦查实践中非常流行并效果明显。台湾警察大学亦属于较早开设这两门课程的学校。
(六)注重侦查执法的合法性以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侦查科技法专题研究”为例,该课程专门讲授侦查办案中侦查人员在借用各种科技的办案技巧过程中,如监听票的申请、通联(手机等通讯信息)的追踪等,都有可能侵害个人隐私权等法律问题。因此,该课程重点讲授各个侦查案例中的各种可能状况,教授学生在将来办案中如何使用侦查科技而不触法。此外,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还有专门的“警察法规”课程,专门教授与警察有关之法令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未来执勤执法时的法规,以及警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依据此法规行使警察的权限等。
五、启示
目前,大陆地区警察院校正面临改制问题,其中一个突出而迫切的问题就是课程的设置问题。大陆地区警察院校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培养既有较强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刑事侦查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实践中从事刑事侦查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大陆地区侦查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大陆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教学方法、手段上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也越来越科学、完善。考察台湾地区警察大学侦查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认为,大陆地区警察院校的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强化专业课程设置从大陆和台湾地区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情况来看,两者大多数课程内容相同,主要区别在课时设置上。如台湾地区分别为几门课程的内容,在大陆则属于一门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专业课时量少,讲授中无法充分、具体。考虑当前警察院校改制特别强调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建议在压缩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强化专业课程设置。
(二)引进科学技术最新成果随着网络的普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刑事案件中使用电子信息侦查破案的情况越来越多。基层侦查部门也不断探索出许多应用通讯(手机)信息、智能卡信息、图像监控设施、计算机网络信息等侦查破案的经验和模式。大陆地区警察院校应及时开设“电子信息侦查”课程,专门讲授电子信息的分类、电子信息的分布情况、电子信息的搜集、电子信息的分析、电子信息的运用,以及个案中电子信息应用的重点。这既是侦查实践的需要,又是侦查学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行政;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也称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它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标志,逐渐受到心理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近十多年以来,在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已初具规模。然而,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缺乏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换言之,从区域教育或整体管理角度看,学校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依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缺乏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实效性。另外,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均已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管理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大陆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心理辅导行政,导致了学校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其负责人没有明确的责权和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孤军奋战,没有吸引广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积极参与。
学校心理辅导行政是指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组织,选择合适的心理辅导教师,拟订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计划,运用领导、沟通、协调等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切实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成效,以实现心理辅导的工作目标。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学校心理辅导行政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究。因此,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总结和吸纳国内外心理辅导行政经验,并对我们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展望。从而为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实践建设奠定基础。
一、国内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吴增强指出:“在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参与作用不可忽视,美国的一些州通过立法来支持学校心理辅导。”1946年通过的《乔治—巴登法案》(the george barden act)促使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个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计划。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规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因材施教,而大学也不断增设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这一法案极大地刺激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apa)下属的学校心理学分会(dps)和国家学校心理学学会(nasp)制定了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专业标准。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在学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center),由学校自己实施心理辅导。1970年,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率先在学校设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全校学生、员工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1976年,弗吉尼亚州第一个通过立法,实行心理咨询执照制度,美国的学校心理辅导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基于学校心理健康计划的成功,1980年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学校心理健康运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学习环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种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专业机构加强了合作,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专业支持,加快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990年,全美32个州的中小学只有178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1993年约500个。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在加州和马里兰州成立了校本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并且提供资金帮助、教师培训、技术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校本心理辅导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校本心理健康中心快速发展,1998年已经超过了1150个,到2000年,全美45个州有1400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目前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仍在不断地发展,追求整合的学校心理辅导将仍是美国中小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美国,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或学生心理辅导室,即使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在所属的学区内也有这样的机构为学生服务。学校心理教育人员的职能形式日趋多样,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延伸,由最初的筛选者角色,发展到修复者角色和咨询师角色,以及现在的“工程师”角色。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广泛地影响了世界各国,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60年马来西亚出版了由教育部编著的《学校辅导服务》,以政府的力量推进心理辅导的发展。日本学校教育法则规定,心理辅导由地方教育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初级中学设立学生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辅导;设立前途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职业选择和其他前途辅导事项。学校均制定周全的辅导计划,包括学生、学业的辅导重点,各部门辅导活动的计划等,并建立严密的组织网络和专门的学生辅导部。在人员配置方面,以中小学教师的兼职辅导和地方心理学专家的专职咨询相结合,调动一切力量,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发挥生活委员等学生干部的力量。
(二)我国台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
在我国,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与香港的心理学研究显得更加成熟,在心理学的应用上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应用,显得更加完善。
樊富珉、古怡指出,“台湾地区青少年心理辅导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从小学到大学有关学生辅导工作的法规、条文,确定行政组织、人员编制和聘用、工作实施目标及要点等,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保证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刘华山曾指出:“台湾地区自1954年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经过了由教育学术团体倡导到教育行政当局明令建立相应制度的过程,辅导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如今,一个从小学至大学各级学校纵向贯通的辅导体系已建立起来。在学校中,辅导内容涵盖了生活、学习与职业选择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辅导、教学、训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设有辅导工作推广委员会,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执行秘书负责。委员会下设两个组织,即学生辅导中心和心理卫生中心,两个中心之下又分别设有生活辅导、教育辅导、职业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五个组具体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职责是收集并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举行咨询与个案会议;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工作;定期举行各种心理测验;与家庭密切联系,进行家访与召开恳谈会等;设计各级辅导方案,供有关教师参考实施。
依照法令,台湾各级学校均设有辅导组织及专职辅导工作人员。各个学校辅导组织的形态,是由学校行政首长根据对辅导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设备及学生的人数而决定的。所以,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人文环境的学校,其辅导组织的类型各不相同。现以“国小”“国中”及高中辅导三级组织为例:
台湾的“国民小学”一般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全校的辅导工作。它由校长牵头,下设主任委员和执行秘书各一名,另有委员会成员3~4名,聘请专职辅导教师担任。委员会细分为资料、辅导、联络和特教组,相互配合,再由各科任教师、级任教师和年级主任等共同参与,推动辅导工作的开展。
台湾“国民中学”的辅导工作也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校长牵头,下设推行计划委员会、特殊个案研讨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和升学辅导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校长负责,做好自己所承担的辅导工作。辅导委员会的实际领导为执行秘书,负责整个委员会的工作。秘书有一人,有的也有多人。执行秘书主要抓委员会下设的几个小组:行政业务组、生活辅导组、学生辅导组、职业辅导组、研究计划组和测验统计组。各年级导师参与生活、学业、职业三级活动。
台湾的高级中学辅导工作组织,依照台湾“教育部”1979年公布的《高级中学法》而设置。学校的辅导工作由专设的机构——辅导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校长兼主任委员,作为全校辅导工作的总负责人。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务、训导、总务、实习辅导及图书馆等处室主任,主任教官,主任辅导教师,教学、训育、管理、卫生、实习、就业等组长,各科教师代表若干名及辅导教师。辅导工作委员会设置专任辅导教师,以每15个班设置1人为原则,由校长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并由校长从辅导教师中选一人为主任辅导教师,负责规划、协调全校学生辅导工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展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围绕着组织目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开放多维的有机的整体系统。一般来说,行政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组织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法规制度、人员构成、物质因素。与行政组织一样,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也是由以上六大要素构成。鉴于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经验,结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的最根本目标是从学生心理成长的角度,实施对学校辅导的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从具体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校心理辅导室来说,各自均有不同层次的工作目标,心理辅导行政需要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规范、系统的组织目标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
第二,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组织三级工作网络
在机构组织的建设上,可以采用“三级工作网络”的组织体系。在“一级工作机构”中,由教育局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该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及考核工作;在“二级工作机构”中,各学区辅导中心、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在“三级工作机构”中,由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与实施。
第三,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的权责体系的建设
权责体系是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确心理辅导室的核心地位和权责能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们认为应将心理辅导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立部门来设置,使之成为一个与教务处、政教处、科教处、总务处并列的处室。换句话说,心理辅导室主任可以确定为学校中层领导。这样做,有助于学校心理辅导室参与到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师生心理环境的创设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法规制度建设
法规制度的建设有助于心理辅导行政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制度的建设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性文件,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评估方案等;(2)教师队伍建设文件,如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文件;(3)评估考核性文件,如学校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体系等。
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教师培训的关键是要引导、鼓励和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和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理念和技能外,更要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效能感,以及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培训途径上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结合,如相互听课、评课、个案研讨、学术沙龙等。
第六,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
关键词:音乐 功能 教育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这些都是由音乐本身特殊的功能决定的。
1、音乐有陶冶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功能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感情的乳汁,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育成长。胎教音乐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俄罗斯有家产科医院,发明了一种胎儿保健新方法——定期组织孕妇进行大合唱训练,而对出生婴儿的测验表明:他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均超过出生前未进行过音乐胎教的新生儿。音乐还可以治疗人的某些疾病。
总而言之,音乐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所具备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这提醒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以严肃的态度、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音乐教育工作中,为提高国民素质而努力。
2、音乐有寓教于乐,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功能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时,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它依靠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音乐教育能以乐辅德。
《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3、音乐有启迪智慧,开发人的创造力的功能
人的创造力的物质基础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发达源于手的发达,俗话说的“心灵手巧”,实际上阐明了手和脑的相互关系,心灵(大脑思维发达)必然促进手巧,反过来手巧必然促进心灵。音乐教育就是一种由训练“手巧”到促进“心灵”的教育过程,这突出表现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同样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创造性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的结果,而前者更重要一些。
音乐艺术修养的提高还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世界。艺术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正确的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列宁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较高,因而他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他在高度抽象的理论物理领域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创造性科学成果,经常是借助于形象思维获得的。他的思维活动往往不是借助于语言来进行,而是借助于图形来进行,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他的创造力的最初源泉。
4、音乐有强身健体,培养人形成良好心态的功能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说:“乐者,亦为药也”。马克思也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在张扬个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渐渐走向萎靡,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转贴于
音乐还是培养人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因为音乐其实是一种需要精诚合作来完成的艺术,合唱、重唱、齐唱,合奏、重奏、齐奏,只有协调一致,才能成就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可见在浸润、滋养人的心灵世界方面,没有什么艺术形式能与音乐相媲美。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更是起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在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往往不同程度的打上应试教育的烙印,甚至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当前,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已在全国蓬勃兴起。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位置将逐步得到提高,音乐教育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无疑,它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1、选择与学科特点相适应教育方法
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器乐、律动、欣赏、创作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音乐课又是一门技艺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练习法、欣赏法和示范法。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并不是纯知识理论传授,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基础。音乐教学就是为欣赏音乐、演奏演唱、创作表现音乐而进行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技术训练就很难完成美育任务,也就无法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故而练习法理所当然应当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作为音乐课教学内容之一的欣赏本身就是以欣赏教学方法为主,而在歌唱、器乐、律动等教学中也无不贯穿和体现着欣赏活动,所以欣赏法也是音乐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知道,儿童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也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尤其是在唱歌、器乐等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范奏都必不可少。所以,示范法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2、音乐教学方法的应用
长期以来,在中学音乐教育实践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不明确,音乐教育往往丧失了自身的本质特征,音乐教育没有艺术性,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即音乐教育的德育化、智育化问题。我们要先明确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借助”于音乐艺术的形式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德育作用的音乐教育;前者例如战争年代的文工团员在战斗前线进行演出,鼓舞战斗士气。而音乐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修养,它具有一定的辅德功能是音乐的审美功能所派出来的。音乐教育具有智育的功能并不是音乐能直接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身心施加的压力,从而使智育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新的音乐教育观念必须首先确立起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审美体验为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篮球课堂教学;创新式教法;创新才能
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法选择的,那就是不管怎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何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达成学习目标。这也说明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与了解课题有关的文章的相关文献;网上查阅有关篮球教学的信息资料,并根据课题需要查阅学校体育学、中小学教材教法、体育新课程教学法等。
二、结果与分析
(1)“创新式”教法结构与特点。篮球“创新式”教法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教师创新教法,另外就是学生创新学法。这具有综合性、全程性、师生关系互动性、教学氛围宽松性的特点。体育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指导者,也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有所创新,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引导学生强化学习动机,启迪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想象力。
“创新式”教学法体系结构如下。教师创新教法:①指导创新教学创新学习活动。集体激励指导激励认知或传授:讲授法、矫正法、演示法、现场教学法、计算机辅助。②引导创新教学创新思研活动学生创新学法。范例教学引导启迪练习或操作;引导启迪集思讨论师生互评协助或交流。③导疑创新教学创新实践活动。角色体验独立学习法;辅导答疑集思讨论师生评价游戏比赛法;师生评价自我比较法。
(2)创新篮球教学过程的分析。创新篮球教学过程是把学生对篮球的真正理解和爱好作为体育教学最终培养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以及组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篮球运动原理的发现和掌握探索性的运动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篮球学习中成就感的体验和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意。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要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基本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新课标下篮球教学教育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始终贯穿篮球教学,这就让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做到丰富多彩。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协作、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创造力除了智力之外,还在于别的构成成分,比如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意志、独立性和自信心以及思想的灵活性等,这都是一个具有较高创造力人才的必备心理和人格品质。
②新课标下篮球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就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掌握技术、理解道理的学习天地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富有趣味性也要有挑战性,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创造的可能性空间,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去理解和掌握技术。新课标要求我们对知识系统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知识逻辑和问题建模相结合的创新课程体系,从而能够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探究欲望。篮球教学内容的创新,首先,是精选教材。以往的课堂为了配合“达标”测试、升学考试,只能围绕着单调、乏味的项目进行练习、测验。篮球教学内容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生理、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差异,精选一些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是在篮球教学内容中增加游戏性和娱乐性,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体育本来就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游戏具有一定的形式、规则和结果。例如在游戏练习中,将“两人传球”改为“四角传球接力”,从一个球的传接到两个、三个、四个,在动作娴熟的情况下慢慢增加难度,将游戏内容娱乐化,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动作,又培养集体合作精神。通过游戏,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又能形成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可以激发团队合作的精神,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③新课标下篮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思考方法比多读几本书重要。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结果。教师的创新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方式,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运动,体验成功乐趣,在身体上、心理上获得满足,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法创新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而神不散”,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教法的创新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教法创新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法创新应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巧妙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在运动中与老师、同伴相处和睦快乐,又能使学生喜欢体育课,更喜欢篮球课。
(3)采用小组创编集体游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与自我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好奇心和探索性,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而选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分组)。在学习一些简单、容易的技术(如运球、传球)时,先把所要教的基本知识和创编动作的基本方法、要求传授给学生,等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并有了发展与创新能力后,再分成几个小组,选派一个小组长负责活动,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创编的集体动起来的游戏,然后师生对各小组创编的动作给予中肯的评价,同时对创编能力弱的小组给予指导。这样一来,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能发挥学生的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体验篮球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在篮球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如果没有适当的情境进行烘托,学生参与的兴趣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教学实际应用价值和教学自身魅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创新的动机。问题情境的创设,其素材来源于生活,源于自身教学,还可以源于其他相关学科。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必须是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子。”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的教学材料信息,为学生提供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使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重视篮球教学思想,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创新首先是思想的突破,我们在备课时应该牢牢抓住教材体系中蕴涵的教学思想,并以此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时要敏锐发现并抓住学生的思想火花加以提升,鼓励学生创新,通过激发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创新动机,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篮球本身的简单美、和谐美、奇异美等,都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材料。这样的教学既突出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又使学生经历、体会到教学思想发展过程,在思想活动过程中学会教学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三、结论与建议
①“创新式”教法适用于中小学生不同年级的篮球教学。②“创新式”教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才能的培养。它不仅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对整个体育运动的认识,对培养终身体育有着积极的影响。③探索篮球教学提高创新才能,要注意优化策略。④教师在实施篮球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钻研其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才能。
参考文献:
[1]文柏竣.教育创新简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严志平.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教学,
2000(1).
关键词:中国;排球训练;方式
现代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与发展,运动员在大型化的基础上,掌握技术全面而且更加娴熟,攻防节奏激烈而有序,灵活多变的平面立体交叉进攻的战术打法使比赛更加精彩纷呈,这些都无不体现了当今排球运动水平又迈向了新的高度。只有了解了每个运动员的身体、技术特征,才能在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为改革和创新训练方法手段指明正确的思路。
下面我便浅谈当今中国排球的训练方式:
1训练方式
高水平排球大负荷运动量训练是我国排球训练的代表理论,这个理论效仿早年的日本女排,施行后对当时提高排球训练水平的确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那个世界各国训练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样的大负荷运动量的训练方式,明显提高了技战术的熟练程度,也大大提高了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同时也改进了训练作风,无疑这种理论和训练实践是对排球运动的重大变革和推动。运动员常常在良性兴奋状态下进行训练,效率必然大大提高,技战术水平就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每堂课将分解的复杂的技战术进行重点训练,既突出了某项技术的训练强度,又兼顾了全面技战术的及时磨合,最终达到负荷总量水平较高的效果,大大促进训练效益的提高。
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如何更好地把练和赛结合起来,科学地安排练与赛的关系也体现出当今排球强队的训练特征。排球强队已不满足于单纯从训练中获得提高,而是把大量的比赛过程也融入到其训练计划中去,以期达到在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同时,在运用上也获得比赛的验证,摸索出一条“以练促赛,以赛代练,练赛结合”的“一体化”先进训练模式。
2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能力,以能更好地完成技战术的要求,适应项目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体能训练的组织必须要为技战术指导思想服务,要充分重视技战术和体能的相关关系,严谨的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影响,从排球的技、战术特点出发来组织训练工作。
2.1日趋科学化的训练
体能训练科学化是指在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全过程中,应用科学理论与方法以及科技成果,达到体能训练的定量化和科学化标准的卓有成效的训练。
2.2传统和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相结合
让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保存了传统的持续、间歇、重复、循环、游戏、比赛等训练方法的精华的情况下,还引入了高科技手段发展了许多新的训练方法,给传统的训练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传统训练与现代训练相结合,迸发出新的活力。
2.3突出专项强度
在现代运动训练中,训练负荷的安排是以质作为训练负荷的灵魂。在保证其他项目不落下的前提,重点训练专项,使其更加突出,更加具有竞争力。
2.4保持专注度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时刻专注度,是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供能特点及对机体的负荷特征更加接近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在训练过程的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均围绕比赛要求有目的选择体能训练手段。
2.5已赛代练
以赛带练,赛练结合,这样就使得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很强的专项能力,并可以在较短时间的系列比赛中连续创造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2.6高效能的恢复训练体系
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恢复训练,采取多种手段加速恢复的实现。在当今运动员越来越强调专项训练高强度训练的形势下,恢复训练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效能的恢复不仅为运动员的优异成绩与频繁的世界纪录的出现做出了贡献,也有效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是针对身体的核心肌群及其深层的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和平衡等能力的训练,它不但起着稳定身体姿势、完成基本动作和专项动作技术的作用,而且也是运动员发力的主要部位,对上下肢体协同发力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3.1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排球运动员掌握和运用专项技、战术的基础和保证,核心力量对排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起着关键的支持作用。核心力量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协作水平,将下肢和躯干肌的力量快速准确地传递到上肢,集合全身的力量提高末端肌肉的发力,是排球运动的重要“发力源”。
3.2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提高稳定性
排球运动员在空中完成挥臂击球动作,需要合理地处理身体和球的位置关系,以及充分发挥全身的协调力量,这对排球运动员由深层肌群中的膈肌、多裂肌、腰方肌、盆底肌等控制的核心区稳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心理素质训练
分析优化排球训练心理是排球训练过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提高训练课质量的需要。排球训练是在一个动态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训练对象,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训练方法,运动员表现出的情绪往往不同,形成的排球训练心理气氛也就不同,构成的训练效果同样也不同,这就要求教练员在排球训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优化排球训练心理气氛,又要掌握排球训练心理气氛的变化特点,使运动员心理上互动,情绪上共鸣,从而营造出生动活泼、热烈紧凑的排球训练心理气氛,为“教”与“练”的更好进行提供保障,为整体训练效果的提高创造条件。
4.1语言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受到鼓励会愉快,产生积极的情绪,起到增力的效果。受到批评和指责会不愉快,产生消极的情绪,起到减力的效果。教练员运用语言鼓励时,要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而异,切忌空头说教。
4.2变换训练方法
教练员需抓住运动员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加之训练方法新颖和奖罚分明,就能增强运动员的责任感,促使每一名运动员努力完成好每一次防守练习,就能调动运动员主观能动性,使排球训练心理气氛呈现出活跃、积极的状态,从而既能优化排球训练心理气氛,又能提高防守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江明/尹春英/吴佳伟.教练员优化排球训练心理气氛初探[J].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