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新闻传播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特征

第1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新闻传播环境带来的改变

新媒体时代在传播时效性、互动性、全时性几个方面具有显著特征。这是因为,一方面利用新媒体设备轻量化、小型化的优势,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及时高效,传播信息的主体从新闻机构向广大受众转移,拉近了受众与新闻事件的距离;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打通了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障壁,受众可以针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评论,传播参与感得到极大满足。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全时性”新闻传播带来可能。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实时地、全陪伴式地关注新闻进程,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诉求。以贵州广播电视台为例,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广播电视台坚持立破并举、守正创新,一体推进优质新闻内容和品牌建设,加强新媒体领域品牌创建。从打造精品、优品、爆品新闻入手,实现新闻品牌的网络沉淀。布局优质短视频与中长视频,以全国热点新闻事件深度调查为方向进行网络报道和网络评论,丰富新闻产品样态,扩展广度和深度。整合社会资源,培养专业创作者队伍,实现优质新闻内容的多元供给。

(二)媒体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而主动谋求的改变

近几年,新媒体技术带来传播环境巨变,大势所趋之下,各传播媒体纷纷转型。贵州广播电视台也和全国其他主流媒体一样,顺应行业发展大势,应对传播业态、环境的变化而推动供给侧改革。目前,贵州广播电视台已拥有电视、广播、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和平台号“七位一体”的融合传播平台。2021年,贵州广播电视台实现了以“动静”客户端为核心的融媒体矩阵,粉丝数和自有客户端下载量“双过亿”,融媒产品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全年采制推出50多万条融媒体报道,音视频传播总量超100亿,仅贵州台“动静”客户端就有4000多条作品阅读量超过10万+,发稿总量超22万条,进一步巩固了“动静”全省主流舆论平台地位。“动静”“百姓关注”两大融媒体平台齐头并进、品牌影响力不断彰显,其中“动静”客户端下载量突破7000万,“百姓关注”全网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贵州IPTV家庭用户超过650万,覆盖全省半数以上人口;贵州卫视全国覆盖人口12.85亿,覆盖率91.41%,有效提升了全媒体传播实力和融合发展潜力。

(三)传播业态变化导致新闻传播趋势出现的改变

《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1)》显示,媒体将“新闻+政务商务服务”模式加以灵活运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在机理与外在表征,或深耕政务板块,或开掘商业市场,孵化自身产业链。贵州广播电视台一直在探索“新闻+政府商务服务”的全媒体发展模式,拓展新闻在政用、民用、商用领域的服务业态,推动与政府相关行业、领域的业务合作。在智慧城市、乡村振兴、党建管理等智能化建设中,提供智慧内容服务产品,成为贵州省最权威的新闻加政务媒体,为商业客户提供能实现更高转化率的新闻内容产品。

(四)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因之产生的改变

人才优势是媒体的核心优势。就目前来看广电媒体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制约发展的问题,比如:人员结构不合理,一线骨干力量严重不足,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年轻后备力量尤其匮乏,必须加快融合传播人才体系建设和培养引进力度。2021年,贵州电视台重新构建符合新型主流媒体工作实际的组织体系,实施频率频道赛道制管理和创新中心项目制、工作室模式,按照调整优化后的内设机构,组织开展了新一轮聘期中层岗位竞聘,并首次开展赛道事业部竞标,前后历时半年,300多人次参与,集中选聘了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干部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干部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完善。

二、新闻传播业发展的路径策略

(一)紧扣根基,提高站位,做优做强新闻集群

在电视媒体的诸多传播手段中,新闻无疑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传播“重器”,是“撒手锏”。如果说媒体是社会守望者,新闻就是媒体人守望社会的瞭望塔、望远镜,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视野”“议程设置”和“舆论导向”。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历史的积淀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从业者,占据着主流舆论的权威阵地。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在融媒体时代适应信息分发的颗粒度和碎片化,明确定位、提升实效,优化全媒体采编网络和工作流程,建立一套覆盖大小屏多平台的新闻快发机制。大力布局移动传播平台等新兴业态,发挥商业平台技术、渠道、载体优势,助力传统媒体新闻集群发展。

(二)把握“痛点”,精选赛道,寻觅频道生存路径

传统电视台的各频道是构成信息视频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但受近年来大环境的影响,发展、经营乃至生存都出现了问题,同质化竞争严重。在切分媒体市场蛋糕时,不但未能形成集群战斗力,有时反而因内容重叠问题,发生恶性竞争。因此,划分频道赛道、明确频道各自发展方向必须加快进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各频道、各板块要深入思考,跳出圈子想定位,以机构化媒体的身份寻找出路,在此基础上构思自身“赛道”、组织机构、运营机制,设定发展方向,抓住核心内容资源进行单点放大,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路径。在思考“赛道”过程中,一要研究所选赛道是否符合当下业态发展需求,即“能不能做”的问题;二要研究所选赛道能否可持续性发展,即“做不做得长”的问题;三要寻找赛道的切入点,即“从哪里开始做”的问题;四要保持旺盛的改革斗志,在现有政策的支撑下,充分研究未来的经济规模和产品形态以及对原有频道人、财、物的兼容空间,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业务和人员的成功转场。

(三)找准“堵点”,优化资源,打造优质主题频率

传统媒体有一定的传播优势、内容优势,但如秉持唯物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对立统一是物质的根本规律:一是个别频率的优势并不代表所有频率都有优势;二是传统端的内容优势并不意味着在新媒体端上能自动延续。我们要思考是逐步退出战场,主动出局,还是在有限的条件下自证能力,塑造品牌、打造主播人设、转化导流,在新业态上继续高歌前行。

(四)抓住重点,深化改革,多维拓展经营方向

新的市场需求和用户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是一味迎合还是创造性地重新配置资源并力争实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经营的重点是实现电视台传播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互换,从而体现电视媒体的经济价值。过去电视媒体是垄断资源,这种资源互换显得天经地义,但如今垄断不再,是否应该寻找更新的资源互换模式?能否打通多年沉淀的内容品牌、创意要素和各类资源,通过股权融资、投资基金及资本运作,探索价值“链接”共赢的合作方向,重新找到经营价值在新战场的打开方式,增加新的“营养”,增强自我造血机能。

(五)解决“难点”,对接强者,尽快实现技术赋能

第2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一、新闻传播策划的三个操作层面

在当代传播实践中,作为人们对传播活动过程的创造性主动介入,新闻传播策划在运作方式上日趋多元、精致、曲折而复杂,并广泛地渗透到日常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总体而言,新闻传播策划可分为三个不同维度的操作层面,即传播内容策划、传播方式策划和媒介品牌策划。所谓传播内容策划,是指以传播内容选择为中心对象的组织策划,它通常由一线新闻采编记者来具体承担,主要解决哪些社会事件应当进入新闻报道的视野,哪些信息内容应当重点报道,以及应当从哪个角度去报道等诸多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传播内容策划不但是传播策划研究最早关注的学术领域之一,而且是整个传播策划活动开始运作实施的起点和基础。在日常传播实践中,传播主体总是根据某种价值标准来展开传播内容策划的运作,进而实现对特定新闻信息资源的选择、发掘、重组和配置等,并为下一个传播活动流程实施做好必要的材料内容准备。在更多的时候,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新闻选题策划”。具体地讲,虽然其操作方法往往是因人、因事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含着媒介议题设定、报道选题开掘和传播规模控制等三个操作环节。首先,记者编辑面对着各种不同的新闻题材类型,总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进行选择性采访和报道,此所谓媒介议题的设定。其次,记者编辑通常是按照一个特定的观察思考视角,对新闻题材中蕴涵的意义、内容作合理解读与阐发,此所谓报道选题的开掘。再者,记者编辑还须根据特定的传播效果要求,对新闻信息的时效和规模实行相应控制与管理,此所谓传播规模的控制。由此可见,传播内容策划并不是一个总体化的信息选择过程,而是由三个关注重点不同的操作环节构成的连续运作过程。与此同时,随着传播主体关注重点和选择标准的不同,各个操作环节也由此呈现出差异多样的行为方式特征。

所谓传播方式策划,是指在传播内容策划完成之后,传播策划者还需要考虑采取什么样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策略,才能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并达到传播活动的预设目标。它通常是由媒介编辑部来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并需要经历一个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笔者认为,作为对新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传播方式策划一般从三个环节依次展开:一是传播策划依据传播时机与传播语境的特征而展开;二是传播策划围绕着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和文体样式特征而展开;三是传播策划从如何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特性入手而展开。与传播内容策划专注于新闻信息资源的内在特质不同,传播方式策划往往更专注于对新闻传播形式(态)特征的设计与策划。在日常传播实践中,这三个操作环节呈现出从重内容到重形式的演变过程特征:最初,传播方式策划通常是以新闻信息资源的内在特质为起点和支点,围绕着传、受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特征而展开;随后,其操作过程开始逐渐脱离对新闻信息资源特征的基础依赖,进而使传播方式策划表征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美学效果机制。对此,麦克卢汉用信息的“内爆”、“媒介即信息”等概念作了比较充分的说明,即在当代传媒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各类媒介形式已逐步衍生出许多崭新的传播可能性,并进而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运作模式和生态格局。所谓媒介品牌策划,是指通过提高传媒机构在公众心目中的正面社会评价,进而实现以传播致效为核心的传播策划活动目的。作为新闻传播策划的最高操作层面,它通常是由传媒机构管理层来统一组织和实施的。从其运作方式来看,媒介形象策划是在前两个操作层面基础上展开的媒介品牌营销过程,其关注重点也从单纯依赖于媒介产品内容的有形(使用)价值,进而上升到如何充分发掘媒介形象品牌的无形(增量)价值。一方面,其媒介品牌培育过程与前两个操作层面紧密相关联,是在日常传播实践的长期反复积累中得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其媒介品牌推广过程则往往采取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并在多样化的营销推广中培养出大量忠实可靠的受众。在日常传播实践中,媒介品牌策划主要包括媒介品牌培育和品牌形象推广等两个主要环节。其中,媒介品牌培育通常属于一个自我内在强化的运作过程,主要围绕着如何构建传媒品牌的内在品质特征而展开。它以某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为内在依托,通过多次连续展开的从吸引受众注意到产生社会影响的传播循环,使广大受众对该媒介品牌由陌生到熟知并产生积极效果。媒介品牌形象推广则集中表征为一个外向延展扩张的运作过程,主要围绕如何进行传媒品牌价值的对外营销推广而展开。它通常以如何增进传、受主体间的多元互动为中心环节,以一种卷入(参与)式的过程化传播为其内在运作机制特征,以提高广大公众对传媒品牌形象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作为传播价值目标。

二、新闻传播策划:从简单零散到协同运作

从其历史发展来看,新闻传播策划在诞生之后的较长时期内,始终处在以简单化和零散化为特征的运作阶段,其三个操作层面也往往处于各自为政的孤立运作状态中。但随着当前大众传媒竞争业态的不断加剧,新闻传播策划已经从过去那种简单零散的运作方式,转化成为三个操作层面协同运作的行为模式,并对新闻传播实践产生重要而复杂的深远影响。第一,三个操作层面的日趋成熟并在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体现了人们对传播策划运作机制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它表征为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由浅层次至深层次的变化发展过程。我们知道,新闻传播策划的兴起主要源于人们对传播活动效果的不懈追求,并以传播能否致效作为评估其运作成功与否的导向标。在最初发展阶段,人们虽然发现借助于传播策划的运作过程能够有效提高新闻传播活动的接受效果,但并不真正清楚它何以能改善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而且,早期传播策划运作主要是针对媒介信息内容处理而展开,一般局限在新闻传播策划的第一个操作层面,它通常是围绕如何进行新闻信息资源的重组和配置来组织实施,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闻选题策划过程。

然而,由于受到传播真实性要求的本质限定,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新闻传播策划存在着某种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其操作合理性的临界度也经常成为一个非常不易把握的实践难题。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信息内容的公共传播平台,新闻传播活动乃是传、受双向价值诉求差异的平衡过程。实际上,传、受双方之间的价值诉求通常多有不同,因此,围绕着信息内容处理而展开的新闻传播策划,并不必然能产生人们所预期的传、受互动效果。在这一问题上,英国著名媒介文化理论家霍尔曾作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并总结出三种行为方式特征与传、受互动效果不同的受众阅读模式。也正基于此,从多个层面上纵深拓展就成为新闻传播策划发展的应有之义,而这种纵深拓展的真正实现则正是以其三个操作层面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为重要标志的。第二,从其内在发展成因来看,三个操作层面的成熟与完善主要得益于当代媒介技术进步的支撑与产业经济运行(营销)模式的植入。众所周知,麦克卢汉说过一句“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名言,它曾经让人耳熟能详却又似乎颇有些难以理解。实际上,这句名言精辟而深刻地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在当代传媒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各类媒介形式正不断衍生出许多崭新的传播可能性,并由此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运作模式和生态格局。更具体地讲,这些崭新的传播可能性主要通过在媒介传播方式上的改进与革新,从而对传播效果机制产生一系列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比如,直播技术的出现对电视媒介传播效果的明显改善,互动技术的出现对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显著革新,等等。与传播方式策划的发展不同,媒介品牌策划的兴起与成熟并非源于传播实践发展的内在支撑,而是与经济生产活动中市场营销策略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现代营销实践发展已经证明,任一产品的市场价值首先在于它针对特定人群需要的实用性满足功能,其次则在于该人群对于这个产品的认知、理解、评价等主体情感态度。其进一步的重要发现就是,后者不但主要围绕着特定产品的品牌形象特征而运行,而且所生成的市场价值往往更高于前者生成的产品市场价值。在日常营销实践中,基于追求产品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产品品牌营销就顺理成章地占据了市场营销策略中极为重要的结构地位。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以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为核心的媒介品牌形象策划,实质上乃是市场营销策略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普及推广。第三,三个层面的协同运作不但大大改变了日常传播实务的操作模式,而且有效增强了新闻传播策划活动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并由此明显提高了新闻传播活动效果及其媒介影响力。在很长一段时间,以记者一线采访为核心曾经是最普遍也最为重要的业务运作模式,后期新闻编辑则似乎属于一种辅的传播实务。但其最大弊端就是整个新闻报道因缺乏组织过程的统一性而往往难以产生最大的整体合力和规模效果。所以,传播策划实践发展对日常新闻采编模式的最大改变就是,新闻传播实践开始从以记者一线采访为中心转变为以编辑部后台策划为中心,并借助编辑部后台策划的精心筹划与统一组织,进而使整个新闻采编活动呈现更加明确一致的目标和方向。进而言之,三个操作层面协同运作方式的日趋成熟与最终形成,主要表现在三者的运作总是围绕着一致性的价值目标而展开,同时其运作过程呈现相互配合与彼此支撑的结构方式特征。与早期新闻传播策划不同的是,一方面,三个操作层面已覆盖至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中,并由此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出全方位与整体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三个操作层面虽然在不同维度上相对独立运作,但其运作效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加鲜明的系统整体性。显然,对传播实践发展而言,其协同运作方式就具有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媒介攻略意义,它不但极大改变了新闻传播实务的传统运作模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效革新并重塑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影响机制。

三、当代新闻传播策划存在的负面问题

尽管新闻传播策划的不断深化拓展极大提高了日常传播实务的水平和质量,进而有效推进了当代新闻传播实践的快速发展。但因受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复杂影响,其存在的问题及其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可低估。首先,由于传播策划实践的日趋普遍运用,传播主体有可能过度介入到传播过程之中,从而给新闻传播活动带来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新闻传播活动以传播真实性要求为主要的理论预设,并由此将新闻传播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区分开来。然而,在日常传播实践中,传播的真实性通常需要间接依赖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正基于此,随着传播主体对传播活动过程的过度介入,其痕迹往往表征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观性特征,从而使传播真实性的保障失去了传播活动客观性的支撑和确证。实际上,在最初关于新闻策划争论中,这也是新闻策划反对者所秉持的最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传播策划实践的日趋普遍运用,传播主体对传播过程发展走向的控制力也变得更强,从而在传、受互动过程中占据着优势性的结构地位。归根到底,新闻传播活动之所以显得极其复杂就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主体间利益价值的博弈过程,故各种社会利益集团总是千方百计地加强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争夺与控制。在以往社会时代中,这种争夺与控制通常采取政治、经济等外在手段来展开实施,但这些外在性的控制手段大多呈现相对简单、直白的特点,也因此往往难以产生较好的传播控制效果。与此不同的是,以策划之名而展开的传播控制不但显得更加曲折和复杂,而且更能产生一系列显著而深刻的传播控制效果。其次,三个操作层面的协同运作在改变传播新闻传播实务操作模式的同时,也使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从以内容为主到以形式为主的转变,从而对新闻传播实践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起初,“内容为王”、“新闻立台(报)”是新闻传媒机构所奉行的基本实务法则,它旨在强调能否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性。但当传播策划活动进入到第二、第三个层面上运作时,传播策划活动往往不再以新闻信息内容为最坚实的行动基础,而是转向诉诸于传播方式的过程策略机制和媒介品牌的情感认同机制,并由此制造出一种强烈而虚幻的传、受互动效果和媒介参与。这样,新闻传播活动虽然具有较强的媒介吸引力,但实质上却变成了一个内容极为空洞的过程形式而已。

第3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传播;影响

引言

大数据时代主要就是在个人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带动发展的,这一发展对传统的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新闻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等方面,使得人们在工作的效率上得到了提升,让新闻传播更加迅速快捷。在这一背景下对大数据新闻传播理论进行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及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1.1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分析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就是体现在大上,体量相对较大并有着其多样性,在传播的速度上也相对较快,这一技术能够从海量信息当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对此次的处理问题就比较有效。大数据的作用不只是能够获得定量信息,同时也能在有价值信息获得基础上在技术的研发上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来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大数据作为是信息时代所产生的,将其在新闻行业当中得到应用就有着姣好的作用发挥,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保障[1]。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对新闻数据加以处理,从而实现数据的提纯,并且在大数据下媒体也不需局限在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1.2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新闻表达的形式有了相应的改变,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中,在表达的形式上相对比较单一化。而大数据的出现就使得新闻在表达的形式上多样化,丰富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形式。在互联网以及高科技含量的信息化处理终端的大数据下,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方式综合性的得以体现,这就对新闻传播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宽。

再者,大数据使得新闻传播在交互的关系上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新闻传播中能够通过大数据进行,并且民众也能够得到多个个性化数据或者是原始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让民众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得以全面了解,让民众能自发的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大数据的作用在这里就成了新媒体和民众交流的桥梁[2]。

另外,大数据的发展也对独特新闻媒体传播的形态及格局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能够在大数据作用下在高效以及具象的效果下来传达新闻,能够动静结合的对新闻进行传播,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表现形态上得到了体现。还有就是大数据使得数字化新闻传播的范围愈来愈广泛,在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等作用下,对新闻传播的数字化也得到了实现,这就对新闻传播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能够随时的新闻,这一发展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就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促进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改革。

2.大数据背景下新闻传播发展策略

2.1新闻传播的重构

大数据背景下对传统的新闻传播起到了促进改革的作用,新闻传播重构就成了必要,由于大数据对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格局有了影响,就迫使新闻传播力进行重构。而新闻传播力主要就是通过技术以及内容、表达、渠道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而成的。新闻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对传播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数据这一技术对传统新闻信息选择方式有着改变,并在这一技术的熟练运用下对民众的新闻需求的满意程度也会逐渐的提升[3]。要能够实现新闻传播的重构就要能够对大数据的能力进行最大化的整合与优选,并加强对大数据当中新闻价值能力的挖掘,最后就是事实精确、快速及时的传播。大数据的发展在当前已经成为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对新闻信息的混杂情况要能够得到充分重视,对新闻信息的收集以及跟踪并作出预判等,这也成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的要素。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对新闻质量进行提升,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由于信息源的混杂,所以民众对新闻的理解及把握是不深的,标题式的新闻对人们的吸引愈来愈重要,所以必须要能够保证新闻的质量才能够对传统新闻的传播能力得到提升。在大数据的平台以及技术基础上能够将人们的视野得到有效拓展,对信息的来源也能得到拓展,能够有效对以往的报道单一以及信息量贫乏等问题得到相应的解决。

2.2新闻传播的新方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技术也受到人们的关注,新的媒体也成为新闻传播的焦点。通过媒介的融合传统的广播电视传媒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媒介融合的速度上得到了加快,技术融合对传统媒体间的隔阂得到了打破,从而提供了共同的平台,能够得到资源上的共享,在新闻采编的流程上也得到了加快,在各种媒体的优势作用下新闻传播的速度得到了加快,所以在成本上就得到了相应的节约[4]。再有就是社交电视产品的出现对新闻传播也有着促进,在使用社交服务电视服务的用户数据实施分析挖掘的过程中,也能够对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得到预测,移动终端也对社交电视进程得到了加快。数字化的广播以及网络广播等对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大数据时代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满足不同受众的要求,个性化的服务也能够得到体现,能够根据受众的要求来传达内容。与此同时的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工具的出现,对新闻传播的效率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的传播方式更为方便快捷,人人都能够成为新闻的第一传播源,这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所不能达到的。网络用户在自由度层面也有了比较重要的体现,用户主导新闻的走向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明显的呈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新闻传播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任务。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找到适合受众的传播方式并制定详细的规划,将多种媒体得到有机结合,将新闻传播的效率最大化的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将大数据的作用充分利用,才能为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做出贡献。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努力对新闻传播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刘世同.用数据说故事――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业态重构[J].新闻窗,2015(03)

[2]黄杰.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研究[J].视听,2015(06)

[3]刘常安,柯安民.大数据与新闻创新[J].新闻前哨,2015(06)

[4]丁凤泽.报纸副刊版面创新的三项注意[J].科技资讯,2015(01)

作者简介

唐魏(1987.09―),男,汉族,重庆,高级记者、特聘研究员,博士,全国十佳选派干部,乐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新闻文学教育、经济及管理方向.

谢少克(1972.11―)南,汉族,河南洛阳,乐山师范学院组织部,干部管理方向.

*通讯作者:董小玉(1956.03―),女,汉族,重庆,博士后、博导,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新闻传播、文学与文化传播方向.

第4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1.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2.大数据与新闻报道

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4.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5.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6.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7.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8.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 

9.“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

10.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11.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

13.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

14.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

15.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16.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17.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

18.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

19.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

20.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

21.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

22.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3.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 

24.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

25.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

26.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27.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28.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新闻观的视角

29.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30.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

31.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32.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

33.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34.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

35.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

36.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37.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38.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

39.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40.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

41.“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42.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

43.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44.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45.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

46.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47.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48.“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49.“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50.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  

5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5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

5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

5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

55 .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5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

5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5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5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 

60.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6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6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6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

6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6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

6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6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6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

70.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71.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72.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

73.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

74.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

75.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

76.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

77.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

78.《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79.“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

80.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81.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82.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

83.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84.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

85.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8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

87.《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

88.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89.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

90.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91.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

92.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

93.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94.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

95.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

96.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

97.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

98.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第5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关键词】极致新闻;受众本位;创新路径

极致新闻完全是为了受众,而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受众。

尽管目前人们对受众本位的提法还有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是媒介内容产品发展的趋势。尤其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受众的需求持续释放,传统的新闻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新闻开始以受众为转移,呈现出生产、渠道、文本与接受的形态变化,极致新闻便应运而生。

一、产生背景:受众需求的持续性释放

所谓的极致新闻是一种新闻产品的新形态,具有区别于传统新闻的内容生产,重视受众体验与信息接收的呈现特征,其由媒体竞争加剧、受众需求增加、新闻采写变化等多种背景共同作用下产生,具有释放新的受众需求,提供新的新闻供给的特征。

极致新闻的核心在于创新。

当今世界,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工程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动力远远超出预测,人类的创新潜能也远远超出想象。新闻产品亦是如此。互联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都起到了很强的带动作用。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化,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欲知”与新闻的“告知”紧密结合,呈现出了全新的受众观念。更为关键的是,媒体激烈竞争中所产生的新闻产品刺激着受众需求的持续性释放,受众对于新闻信息日益依赖,促进新闻产品逐渐以受众的需求、认可、接受为实际意义。

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1]在受众需求的持续性释放下,新闻生产者不仅要实现满足受众需求的“有效供给”――存量,而且还要创造出引领受众新需求的“新供给”――增量。当然,这不能以违背党的方针政策、牺牲新闻品格、违背新闻规律等触及“底线”的行为作为代价。

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说,极致新闻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生产现有的生产流程与结构,新闻生产将会呈现出受众转向的趋势。从传播渠道来说,技术创新使极致新闻的生产依托于各种软件程序、内容聚合工具以及运营商的技术性等,将其技术中介、运营中介变为了新闻中介,形成了从渠道上的内容聚合与生产转变。从内容生产来说,极致新闻的产生重点以受众的需求为对象,对当代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态度、接受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求新与求快的心理基础上,呈现出求趣、求短、求近(内容的贴近性、即时性)的传播特征,其自主的选择性、新闻的参与性、对日常叙事的重视程度、渴望娱乐化程度增高,对追求视听兼备的以及对故事化、情节化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极致新闻时代正在到来,新闻传播业在内容生产上将会出现变革性发展。要跟上极致新闻时代的发展步伐,就要厘清其创新性发展的多维路径。

二、极致新闻:三种路径的创新性发展

极致新闻的核心在于新闻内容生产的创新,这种创新以最基本的新闻采编为基础,呈现出了新闻形态的转向与发展。尽管对其认识尚显碎片化,但就目前采编探索来看,仍具一般性规律可循。其个性化、介入性、体验式的特征,共同形成了极致新闻创新性的发展路径。

(一)“个性化”:极致新闻的受众分析

新闻的个性化随着历史时代与社会变迁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新闻个性化的提出源于文学写作,就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新闻写作及其内容的灵活性、可读性、服务性、实用性、广泛性、特殊性、针对性和地区差异性等。[2]同时,新闻的个性化也体现在写作方式、写作结构、语体修辞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极致新闻本质上就是一种个性化的竞争,如何凸显新闻个性,如何凸显传播个性,如何呈现风格个性就成为打造“极致新闻”的关键。

极致新闻的个性化还不仅仅只是新闻的个性化呈现,其更加凸显的是对受众的个性化分析,形成“传者个性”―“受众个性”的互动。极致新闻以迅速分裂出的受众为切入点,分析日益明显的个性受众中的不同特征与特色,通过各种互动渠道发现潜在的受众需求,从而为其“定制新闻”与“信息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一些新闻类PC端或移动端的运作中,已经出现了以技术为基础建构的对受众需求的大数据分析。但技术始终为平台,落点在新闻中应始终以内容的个性化生产为基本标准,即强调新闻的个性化表达,增强新闻的个性化呈现,分析新闻的个性化受众,传播新闻的个性化概念。我们这里强调的极致新闻依旧是一种新闻生产的形态而并非技术逻辑。因此,技术可以看成是一种平台架构的框架,却并非极致新闻的核心。今天,极致新闻的个性化依旧落脚在新闻的内容生产中,并试图摆脱传统新闻的生产藩篱,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新闻生产范式。

(二)“介入性”:极致新闻的受众引导

如果说个性化是极致新闻的基本表征的话,介入性则呈现在极致新闻采写过程的生产中。不同于传统新闻“反对”以记者的身份、角色、话语的介入,极致新闻则将介入性视为了一种更被包容的生产方式。

从采访过程看,极致新闻的生产因为记者角色的高度介入,呈现出角色转换下的多重倾向,其主动策划、充分地挖掘新闻题材,记者在新闻活动中的主动性增大,也就是说记者从一开始的新闻生产便呈现出了“新闻介入性制造”。新闻以服务于受众的态度产生出了自由市场的逻辑,受众成为逻辑的终点并被广泛接受,极致新闻的受众服务性特征凸显。

可以说,新闻人逐渐以专业主义的标准来理解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的角色,[3]其“介入性”的凸显展示了极致新闻高度的受众引导性,具有了极致新闻区别于他者新闻的特征与方式。其对于主动策划新闻事件、充分挖掘新闻题材、形成角色转换等具有新的意义。

(三)“体验式”:极致新闻的受众沉浸

“沉浸”是本世纪以来被学界业界关注的一个新概念。沉浸传播以个人为中心,融合即时与恒久,兼顾固定、移动、虚拟,呈现出了边界消除等特征,从而引起了多维度的效应。就极致新闻来说,个性化是其表征,介入性是其过程,那么体验式所带来的沉浸效果则是其终点,也就是新闻达到的最终性目的。

极致新闻的体验性不仅体现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深入观察与情感体验,还表现在新闻的最终呈现上具有高度的阅读与阅读观感,通过多种技巧来营造一种难以脱离的新闻感受,从而进入新闻营造的“沉浸”之感。此时的新闻呈现努力追求的是一种以受众感官、阅读为基础的综合性表现,以内容增强体验之感,从而达到吸引受众之目的。

正如里蒙・凯南所说:语言是叙事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就像其他媒介的特质一样。语言既开放了某种可能性,也同时加强了某些限制。语言建构了叙述、文本与故事。在极致新闻的生产之中,对于语言的要求会日益提高,对于如何创新表达的探索也将持续性发酵,其创新点或将呈现两个方面的转化:其一为增加现实与叙事关系的链接,用语言来增强虚拟叙事,是一种采写技能方面的提升;其二则为增加的移动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程序开发与应用,如目前已经在美国高度应用的Junaio和Aurasma两种应用程序就是将数码消费者与传统媒体密切相连,呈现出较强的融合特征。今天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都开始了将印刷媒介嵌入虚拟现实的内容与实验,其目的是使用户通过体验基于特定位置的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从而有助于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有观点认为,人是终极媒介状态,是真正的超媒介,也是未来生物媒介的主体。[4]极致新闻追求的沉浸效果将最终体现在受众身上,比如作外宣报道,若国外受众能够“沉浸”其中,那么这条报道所产生的作用就会成倍扩大。这表现在,一方面看这则新闻的人本身能够接受;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也会变身为一股强劲的传播力量,成为新闻“中介者”讲给更多的受众听。

三、实践思索:受众本位的回归性路径

极致新闻并非一种“概念性游戏”,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尤其是手机等一系列移动终端带来新闻形态变革性发展,极致新闻的影响已经逐步凸显,并成为新闻的拓展性形态种类。今天的新闻一线的实践中,极致新闻提供了新闻的一般规律性方向,并鼓励新闻从业者形成自己对于极致新闻的个性化凸显。

就中国新闻社的实践来说,我们追求“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才能称得上“讲好了中国故事”?笔者认为,受众的接受度至关重要。所以,长久以来,中新社都强调采用民间视角和海外受众习惯的语言,努力做到“长话短说、官话民说、硬话软说、空话不说”。不居高临下讲话,不要贴意识形态标签,坚决反对说官话、说空话、说假话,在报道中呈现实、宽、短、快、活的特性,渐渐形成了中新社独特的、以受众为导向的新闻风格。随着极致新闻时代的到来,这种风格也面临引领受众新需求的问题。根植于战役性和日常性报道中,中新社无论是个性化,还是介入性、体验式方面,都进行着创新性实践。

以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中新社会前对200多家境外华文媒体进行两会议题的调查,提前掌握海外受众的关注点;以融媒体的思维,全新策划各平台适应性更强的“大通稿”产品;在议程设置上加强介入,根据自身特色,策划以“华侨华人”为主题的系列报道。这些特色稿件实现了新供给。如全新推出“对外新媒体通稿”,向五大洲79家华文媒体新媒体端口推送稿件,不少华媒都不做删改,大篇幅刊登,彰显出创新的力量。

再以里约奥运会报道为例,中新社报道组以多媒体融合为方向,以网络移动端及社交媒体为稿件第一落点,创新报道和传播的新模式。前方记者除了传回成品稿件之外,还同步发回大量碎片化信息与素材,后方报道团队不同平台编辑各取所需,对信息进行“深加工”,重新“排列组合”,生产出大量不同形态、适合不同受众主体的特色稿件。

极致新闻以其契合受众需求的优势,必然成为新闻发展的一股新兴力量。需要警惕的是,“以受众为导向”也会有“片面迎合受众”的危险,应在创新过程中“屏蔽”低级、庸俗以及不健康的内容,所以在实践中必须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坚守“极致新闻”的底线。

可以说,极致新闻的提出为新闻的受众本位概念的回归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当新闻生产既成为受众传播的起点,又成为受众接受的终点之时,极致新闻在双向的互动中展示了笔触鲜活、语言生动、细节真实、贴近读者、导向正确、立意新颖、内容灵动的多维特征,其既有着尊重新闻规律的传播脉络,又有着新闻专业化趋势的传播理想,是新媒体时代中全新的新闻形态与表征。

四、结语

受众主动表达和互动沟通的愿望与需求提升,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倒逼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接收方式等方面,要适应受众需求的多元变化而进行主动调整。[5]应该说,极致新闻的适时提出是“受众本位”的一次理性回归,也是新闻生产的一次创新化方法改革,其未来发展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2]刘宇浩.论新时期新闻个性化写作――以国内都市类报纸为例[J].中国报业,2015(8).

[3]罗文辉,陈韬文.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

[4]李沁.沉浸传播的形态特征研究[J].现代传播,2013(2).

[5]郑艳华.为受众提供回归新闻本质的新闻[J].传媒评论,2014(6).

第6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关键词】散文式新闻;审美;特征

一、散文式新闻的定义

著名记者穆青分别于1963年和1982年阐述了自己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观点,其要点如下:1.不要过分拘泥于新闻写作的格式要求,新闻也是散文的一种,要“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练的表现手法”。[1]2.要注意细节,“抽象的东西要通过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2]3.散文化新闻的总体风格是清新明快。

1981年,新闻界提出了新闻语言多样化的问题,认为新闻竞争不仅在于抓新闻事件,还在于新闻写得美不美。“美不美”,说明当时新闻界的很多人士已经注意到了新闻的文学传播效应。

研究新闻写作的著名学者胡欣在其所著《新闻写作学》中明确了“散文式新闻”的含义,它是“用优美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形象生动地表达新闻事实的一种报道方式”。[3]

考察穆青和胡欣关于新闻散文化写法的意见,我们可归纳出散文式新闻的内涵:首先,它必须具有新闻的内在特征,具备新闻的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也就是“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如何”。其次,散文式新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多地表现出文学色彩,审美性是其根本特征之一。

二、散文式新闻的审美特征

(一)“自由”是散文式新闻内在的最本质的审美特征

散文式新闻就是因为新闻报道受到很多不必要的限制,“八股”倾向严重而产生的。所以,它最显著的审美特征就是“自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由的思想。记者只要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对同一件事情可以各抒己见。在不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完全可以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各种见解。

第二,自由的风格。记者们的审美趣味和个性特征可以融入到新闻写作中,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局面。有些记者真诚坦率,有些记者温柔婉转,有些记者傲然屹立,有些记者谦虚敦厚。记者不同的性格特征会造成他们新闻写作风格的大相径庭,所以我们读新闻时,有时感觉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有时则是狂风暴雨,奔泻洒脱。

第三,自由的内容。散文式新闻在选取题材和主题方面更加自由。或娓娓而谈,或放声歌唱,或大发议论,或回忆过去,或展望未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它抒写的内容。内容自由了,可读性会随之变强,新闻报道的对象就会更加广泛。

第四,自由的形式。所谓自由的形式,即指在新闻报道中,作者打破新闻写作在形式上的条条框框,可以把新闻当做小品文、随笔、杂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来写。这种写法具有以下特征:叙述灵活多样,结构标新立异,描写生动活泼,修辞雅俗共赏,富于诗情画意。

(二)散文式新闻更多地融入了记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产生了情感愉悦的审美体验

新闻记者如同文学家,适当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渗透到新闻事件里,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如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会毫不隐晦地表露出对某体育事件的情感和态度,在导向上对读者有极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体育报道:

经历挫折飞得更高 历经磨难飞得更远

高延林

北京奥运会已经进入尾声,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国人总体上是满意的。但是,个别人关于郎平执教美国女排,刘翔因伤退赛,杜丽、程飞、贾占波等卫冕失利等的议论,却值得商榷。

坦率地说,我国体育健儿能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如此成就,与许多外教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代表团里就有30多位外教,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现如今,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体育,还是文化,国际化的交流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民族要振兴,闭关锁国行吗?

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代表团在某些项目上没有实现人们的预期,对于失利者可谓一次挫折,是一次磨难。其实这都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你不可能做件件事都如意,不可能一生没有烦心的事,因此说历经磨难才会飞得更高,历经磨难才能飞得更远。高尔基说过:鹰有时会飞得比鸡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是雄鹰就不会畏惧挫折,是雄鹰就敢面对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屹立在世界之巅。(《延安日报》2008年8月23日第001版)

这则新闻短评,立意高远,态度鲜明,情感充沛,文采斐然。记者的情感倾向表露无遗,甚至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谈论北京奥运会出现的诸多现象。本文作者对有些心胸狭窄的人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而对郎平、刘翔等教练和运动员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鼓励,让人读后很受感动。

(三)形象生动,趣味性浓,是散文式新闻最典型的外显审美特征

新闻界对散文式新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只要赞同新闻散文式写法的业界人士都把“形象生动”当做它的标志性特征。那么,散文式新闻是怎样做到形象生动的呢?首先,在叙事时注意角度的变化,环境气氛的渲染,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描写的典型化手法等;其次,特别注重细节描写,对环境、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再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悬念、暗示、比拟、对比、衬托等;同时,注重新闻事件的情感渲染,以情感人;最后,特别注重语言的鲜活性和表现力。下面这则消息就充分体现了散文式新闻形象生动的审美特征。

大雨使武汉成为水城

[美联社武汉7月27日电]门前一片,上班得划小船,但梅建英(音)对搬出这个每年都要闹水灾的地区的想法却一笑置之。

梅女士说:“我在这里住了30来年,在不发水的时候,这是个很适合住人的地方。”在她说话的时候,一群鸭子正从她的门前游过。

居民已搬出进水的一楼,他们将椅子、床和电视机等物品放在较高的楼层或是屋顶上。人们在屋顶上做饭、打牌,并在雨停的时候晾衣服。

在街上,儿童在齐腰深的水里玩耍。大人们肩上扛着小孩或货物艰难地前行。还有一些人在捞鱼。

上星期,一场创纪录的倾盆大雨使这座有700万人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变成了河流。狭窄的街道两旁排列着两三层的楼房,人们划着小船、橡皮艇和轮胎的内胎在街上来来去去,颇有水城威尼斯的味道。(《参考消息》1998年7月28日)

这则消息完全打破了传统消息写作的结构特征,形式非常自由,那么它的新闻传播效果到底怎样呢?洪灾本来是沉重和恐怖的,但在作者的笔下,灾难成了其次,我们看到的是武汉人民轻松、坦然、乐观面对大洪水的情景。试想一下,如果这则消息按照传统写法来写,必定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洪水造成的灾难情景,让人们读后心情更加沉重和担忧。那么,这则消息是怎样做到如此适当精妙的传播效果的呢?

第一,使用了蒙太奇的叙事手法。这则消息完全打破了消息写作的结构要求,采用了蒙太奇的叙事手法,它不按照时间的先后,而是剪辑了几个与大洪灾似乎格格不入的镜头进行叙述。它最先给灾区中的女士“梅建英”一个特写――“一笑置之”,不仅仅写出了她在灾难面前十分平和的心态,同时也为整则消息营造出了一种乐观、安宁的情感气氛。然后再写武汉人民在大洪灾面前种种悠然的生活,各种生活物品虽然搬上了二三楼,但人们照常安宁地生活,做饭、打牌、晾衣服,像水城威尼斯那样在齐腰深的水里划小艇。这样的叙述很清楚地传达出了两种信息,一是洪灾造成的灾难确实很大,二是身受大灾难的武汉人民生活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他们的心态却很平静,不急不躁。

第二,使用了悬念、衬托等表现手法。消息一开始告诉我们,梅建英对搬出常闹洪灾的家乡“一笑置之”,读者不免会追问,梅建英的家乡武汉到底有什么好呢?作者逐渐为我们解答了心中的疑问,最后竟然把洪灾中的武汉和水城威尼斯相提并论,我们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梅建英女士不愿离开家乡的根本原因是武汉人民所处的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作者用戏水的鸭子和威尼斯的小艇衬托出了洪灾中老百姓的一种安宁心态。

第三,对细节描写的注重,使得这则新闻十分形象生动。如新闻重点剪辑了老百姓做饭、打牌、捞鱼、戏水、水中划艇这样一些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使本来一则非常沉重的灾难新闻,变得非常活泼、轻松。

(四)清新明快是散文风格和新闻特征相融合而产生的审美特征

媒体过于讲究新闻写作的格式化,往往容易造成大量的新闻稿件刻板、陈旧、平庸。散文行笔追求清新自然,这就克服了传统新闻写作的上述毛病。而散文因为形散的特征,作者会恣意散开,不免有些拖沓嗦,散文式新闻当然要具备新闻的内在特征,要求简洁、明了,这也避免了散文放得过开的毛病。因此,散文式新闻能够有效克服两种文体写作容易出现的毛病,自然地显现出清新自然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达的鲜活性。散文式新闻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针对传统新闻写作所犯的“八股”病,善于运用新闻散文式写法的记者们都尽量避免单调、重复和陈旧,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他们都喜欢推陈出新,以其不断的创新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使得散文式新闻形成了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面貌。

第二,语言简洁、优美、准确。传统新闻写作只注重语言的简练和准确,而轻视新闻语言的优美性。散文式新闻则不同,让读者更轻松地了解新闻事件不是它唯一的目的,它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后产生情感触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新闻的传播效果。所以,散文式新闻特别注重使用富于表现力、内涵丰富、优美生动的文学性语言。

第三,结构灵活简明。传统新闻写作的结构安排往往不能挣脱条条框框,而散文式新闻纠正了这一毛病,记者们敢于创新,运用多向度和立体思维,灵活、精巧、简明地安排新闻的结构。

三、散文式新闻的意义

随着电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媒介的普及,新闻传播的媒介和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多媒体新闻以其直观、及时、生动、形象、丰富,在新闻传播方式中优势非常明显,通过报刊阅读了解新闻的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因此,今天我们再次提出散文式新闻的话题,就不仅仅是讨论新闻写作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探讨传统纸媒如何适应新时代的挑战。现代化媒介的传播优势是纸媒无法比拟的,但纸媒如果能很好地认清自己的特点,调整思路,也可以在现代化洪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生存下来。其中,散文式新闻应是纸媒值得提倡的重要报道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穆青.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J].新闻业务,1963(1).

[2]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217-218.

[3]胡欣.新闻写作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30.

第7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国报纸表现出的增长放缓、受众流失、竞争乏力等被动局面,归因于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 对现有媒介的技术资源实现了全方位调度。报纸的重要传播手段就是版面,版面资源本身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是版面的数量,其二则是版面的编辑,包括版面语言、版式、图片等等。从全国的报纸版面来看,对版面语言的运用,包括线条、强势、留白以及距离、形状、图像、色彩已得到全面挖掘。与此同时报纸版面的数量在经历几次扩版后从总体上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现有表达资源的可支配限度,尽管还在出现新的变化,但都是在这样一种基本框架之下进行微观层面的调整,无法改变报纸传播的基本手段和现实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媒介技术资源的发展动力不足必然造成竞争中的劣势。

2 对新闻的多方位多层次开发。各类新闻体裁得到充分展现,消息充分体现出时效性的价值特征,通讯的表现形式更为灵活,不断拓宽了深度报道的领域和形式;从报道的内容来看报纸的选题被不断突破;近年来新闻评论以专业化、独特性强化了舆论影响力和报纸的个体特征。与此同时,新闻策划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整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对延伸性资源开发的不足之处。报纸对其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品牌资源的利用不足。网络资源是报业产业中的重要资源,尤其是自办发行,被公认为是效率最高的发行模式,它所形成的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为其子报提供成熟的市场通道,还可以从事物流传输等业务,实现网络资源增值。品牌资源是报业重要的延伸资源之一,一旦形成便可转化为对媒介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无形资产。但是目前能对报业延伸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的报纸依然是凤毛麟角,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可以找到成功的范例,但在不同地区难以复制。由此观之,我国报业在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由于过度依赖单一媒体资源,造成了资源之间的转换受阻,难以通过资源的相互联接有效整合,内生出新的发展动力,这种发展视域,又必然制约了其他新闻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我国报纸新闻资源整合与重塑的路径选择

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闻传播活动以及新闻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推进,也给报纸带来了新的机遇。资源具有转移性的基本特征,资源必然能够通过某些方式和方法转移到其他人手中,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聚集于其他项目。正是基于此,报业的重振必须以资源的扩充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1 以技术的融合为先导实现内容的创新

近年来报纸纷纷介入新媒体,其方法、方式不一而足,毋庸置疑这已成为当下报纸发展的重要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渠道与内容的整合还未形成有效路径,更多的是盲目强占渠道,以技术为先导的指导方针仅仅落实于技术层面,内容建设与技术资源的疏离,模糊了媒介融合的真正目标。媒介融合发展的最大意义在于:“以数字与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传播渠道整合与信息载体剧增,冲破了长期以来媒体间的介质壁垒和机构割据,所有传媒组织都能够以资本为纽带实现程度不同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运作,共同打造产品链以实现内容增值,并延伸媒介产品的生命周期,获得效益最大化。”因此,内容才是媒介融合的最终目标,通过媒介技术资源的转化实现内容的价值最大化。

报纸由于媒介技术资源的限制已难以突破内容的建构模式,对于以“内容为王”为竞争基本原则的媒介来说,无异于致命的硬伤。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报纸新闻信息资源的枯竭,因为通过技术资源的转化,可以生成新的内容产品,并与原有的新闻信息资源对接,实现新闻信息的深化和提升。2008年、2009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报纸与各类媒体“联姻”,通过资源共享,突破单个媒体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吸纳了受众资源对内容的再造。联动式报道近年来在报界使用频繁,多点式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体现报纸的独特价值,突出报纸媒体的品牌形象,通过凝聚市场注意力资源,叠加累积传播效果。

2010年两会期间,新京报开设了微博专栏、专版,导入了微博报道形式,从新闻报道的形式上积极探索,同时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内容,使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能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更充分与更深入的讨论,使两会现场更快速、更真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也使更多的民意汇聚到两会上,这些民主细节以媒体呈现的创新样式不断凝聚注意力。微博的落地可以说将报纸的新闻信息资源、受众资源、报纸的公信力、品牌资源等优势资源在短时间内聚集放大、相互提升,使内容价值得到彰显。微博不仅是技术力量的传递,更是内容的再造。

2 以受众身份的转换为基点打造新的传播模式

新的传播模式必然带动新闻资源的整合和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使受众资源在所有新闻资源中的分量迅速加重,还使受众资源向其他资源转化也更为快捷便利。受众从新闻消费者变为新闻生产者,“人人都是记者”预示着新的传播模式的到来。“受众的位置从传播的终端转向了传播的全程,他们能够作为新闻源头提供线索和信息,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变身为记者进行新闻采集制作。在这样的传播变局中,新闻报道方式也必然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

受众资源的转换,打破了以传者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让受众与新闻互动起来,新闻和评论结合起来,体现受众对重大主题新闻的参与价值,并搭建开放性的报道平台。这种以互动、开放为基本特征的传播模式,一方面整合了报纸原有的优势资源,在与新的新闻资源对接、融合过程中,深化新闻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必然重塑了报纸的媒介身份,在与受众分享渠道资源的同时,能更好地体现媒体的社会价值。

结语

第8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媒体特征与受众需求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体的真实、快速、久远等特征更加突出,新闻的深度在于超越事实叙述的层面,在事件联系与判断层面传达信息。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评论要求所传达的信息构成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从受众对新闻评论的需求来看,新闻事实及观点信息的传达使受众形成价值判断,从而成为指导生活的依据,这是新闻传播的内在价值。而电视媒体似乎更多地满足了人们在娱乐层面的需求。电视媒体的技术特征使人产生呈现反“深度”的错觉。尼尔・波兹曼认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①娱乐是受众通过电视获得信息的重要目的之一,从理论上讲,娱乐是电视传播所无法摆脱的性质。但“娱乐”与“深度”不是完全对立的,可以显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对于新闻评论来讲,电视“娱乐化”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口语评论的形式上。较之阅读而言,倾听是一种低效的信息接收方式。在阅读中,具有一般性的、体现深度的语言可以有长时间反复的思考,以保证信息传达的有效;而在口语传播过程中,声音瞬时性的特征限制了其内容的深度。于是,简洁与形象是口语传播的特质与要求。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沃尔特・翁认为:“口语文化往往把概念放进情景的、可操作性的框架里,这些框架只有最低限度的抽象性,就是说它们贴近活生生的人生世界。”②口语文化显现为口语词汇、口语句型以及口语的声音形式。这种“形象的娱乐化”对于电视新闻来讲不仅不是缺点,而恰恰应该得到适度的发扬与创新。但这些元素也的确与新闻评论深度的传播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冲突。于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口语显现为一种文字性的口语。

无论口语如何体现出形象化的特点,其作为一种语言始终保留了抽象与概括的特点,约翰・洛克认为,语言所指示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观念。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论述道:“声音必须成为观念的标志”,“声音还必须是概括的标记才行”。③语言作为一种概括性的观念的标志,是思维对世界简化的产物。于是,口语从根本上具有反思性。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存在的前提,仅仅依靠图像是无法传达深度观念的。电视口语综合了语言的日常交际功能与抽象思维功能,是消除新闻评论趣味与深度矛盾的关键手段。但在当下的电视新闻实践中,更多的口语评论倾向于抽象的、概念性的表达。例如,2010年央视《新闻1+1》一期节目中有一段新闻评论:“所以现在人们就会有一种担心,这两年来随着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开始出现一种新的让人担心的、带有作秀性质的和带有危机公关性质的处理。迅速地把人给处理了,然后公众觉得很过瘾,好像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这只治标不治本。”

上述评论具有典型的书面特征。长句的使用使理解变得困难,过多的关联词让听觉陷入疲惫,评论员的语速使观众对抽象概念应接不暇。这种评论的风格在塑造一种形式上的理性与权威,而实际上话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少的。这种口语风格是当下许多电视新闻评论的误区。当信息不能被有效地传达时,任何貌似具有深度的形式都无法发挥作用。现代媒介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中,受众对电视的需求愈加简单直接地指向了娱乐。社会整体的审美倾向于娱乐,杰拉尔德・格拉夫把“反智识地赞美兽性生命力和毫无头脑的享乐”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审美特征。④这种审美倾向的影响,在电视媒体中向各种类型的信息传播延伸。

电视传播中的娱乐化与庸俗化

娱乐不仅仅是受众看电视的目的,同时也是电视媒体传达信息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娱乐化”并不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构成否定的判断。但在实践中,电视节目似乎超出了娱乐化的范围,表现出庸俗化的特点。例如,新闻节目注重事件的冲突强调其戏剧特征。大量所谓“民生新闻”节目充斥电视屏幕并且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些节目中的新闻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人们所关心的也不再是“5个W”,而是事件展现出的强烈的戏剧冲突甚至是悬疑色彩。科教类节目被各种视觉技术包装成一部部粗糙低劣的悬疑电影;法制节目则着重表现刑侦技术的复杂与高超,甚至在有些时候对潜在犯罪起到了教唆的作用。

庸俗化对电视新闻评论而言是不可取的,是新闻深度的彻底丧失。虽然在大量实践中娱乐和庸俗是一致的,但不代表二者不可分割。新闻和娱乐不是对立的关系,新闻是信息传播的内容,娱乐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娱乐效果本身就可以构成新闻价值。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这样描述新闻价值:“或者满足我的兴趣需要、认同感的需要,或者帮助自己对利益相关的问题做出决策。对新闻接受者来说,这样的新闻是具有新闻价值的。”⑤这恰恰说明新闻价值与受众娱乐与决策的两种信息需求相关,二者是可以统一的。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新闻价值不能得到显现,那么其深度就会减损。庸俗化就是新闻价值减损的结果。新闻价值的大小与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有直接的关系,在电视新闻评论实践中,评论对象也就是新闻的题材对新闻深度有一定的影响。

庸俗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上,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在题材选择上的娱乐化造成了新闻评论的庸俗化。从受众接受层面来讲,新闻评论的深度在以影响力更大的严肃事件为对象时更容易显现。受众更倾向于认为有关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评论较之邻里矛盾的评论更有深度,新闻评论的实践中也通常如此。于是,一档新闻评论节目的深度与选题具有直接的关系。娱乐化导致的新闻评论节目庸俗化,往往集中在民生新闻的层面。由于受到题材的限制,其评论往往也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例如,2010年2月23日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扩大版”中针对一起邻里纠纷事件进行评论:“出了什么事啊,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把握三点。一讲道理,二不能损人利己,三别太自私。做什么事之前如果都能先想到这三个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纷了。” 上述评论几乎没有涉及具体的新闻事件,在世俗道理层面简单地评论。在整个评论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新的信息,没有新的知识。受众在评论中既不能获得娱乐,也不能获得决策的依据,于是新闻深度完全得不到体现。

在新闻评论的内容层面,娱乐化与庸俗化体现出一致性,二者共同导致了新闻价值的减损、深度的缺失。似乎电视新闻评论或表现出过度的书面特征导致趣味性的丧失,或内容上追求娱乐导致庸俗,这种矛盾在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实践中成了一个突出问题。这种矛盾的解决,可以从形式与内容的功能区分着手。电视新闻评论可以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从形式上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如视觉效果、语言风格;从内容上满足受众的深度需求,如评论题材、角度、结构。事实上,一些电视节目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例如辽宁卫视的《老梁观世界》、凤凰卫视的《倾倾百老汇》、《郎眼看世界》等等。这些节目从选题上注重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内容涉及时政、财经、文化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这有效地保证了评论的深度;在形式上追求或轻松或时尚的视觉效果,形象化的幽默的语言风格。尽管从受众决策性需求的功利角度来看,这些节目的信息效率较低,但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其娱乐形式恰恰是深度得以传达的基础。

电视评论的分析与综合结构

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是对受众决策需求的满足,对新闻叙事的超越,在论证过程中使受众获得新的信息、知识,了解新闻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现令人信服的论证过程,这与娱乐的形式不构成矛盾。但是,电视媒体的技术性特征对评论产生了时间性的限制。长时间的论证过程可能会导致趣味性的缺失。例如,江苏卫视《孟非读报》栏目一度因为主持人孟非理性的论证而受到观众的喜爱,但缺点是节目形式单调,主持人口语表现力不足等,在缺乏足够趣味性支撑的情况下,其节目生命力也受到了减损。与之相反,电视新闻评论显现出简短评论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节目由大量的新闻事件构成,每件事之后附以简短的口语评论。比较典型的是辽宁卫视的《说天下》、《观点制胜》等节目,这种形式通过大量的事实增强了趣味性,而短时间的几句评论无法展现论证过程,从而丧失了展现深度的平台。这是趣味性与深度在结构上的矛盾,这对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两点:首先是足够的经验事实保证趣味性,其次是论证过程得到充分的显现以保证深度。两者可以通过综合或者分析的不同结构实现。

电视新闻评论要求“用事实说话”,强调了经验论证对新闻评论的重要性。无论是综合还是分析的结构,组织事实都是其核心的任务。综合的结构,是在同一个主题之下组织不同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作为证据支撑总的观点;分析的结构,是针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组织与之相关的事件,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判断。结构的合理安排能使深度在新闻叙事中自然地显现,使观点潜在地发挥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想状态是趣味性与深度的结合,前者显现为视听效果与口语修辞,后者显现为评论题材与论证过程。趣味性与娱乐直接地联系起来,娱乐化未必是新闻评论的庸俗化,未必导致新闻价值与深度的丧失。与纸媒的阅读方式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的视听方式决定了其传播深度信息的效率是较低的,而受众获取深度信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从而具有效率上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只有通过娱乐的形式提升趣味性,来弥补效率的不足。当然,趣味性也给电视新闻评论带来更多的独特价值。当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显现,或是专业化的评论节目,或是新闻报道中的部分评论内容,其中一些优秀的评论与新颖的形式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校级社科项目“新媒体公共传播”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4页

②【美】沃尔特・翁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③【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83页

④【美】马泰・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5页

第9篇:新闻传播特征范文

【关键词】报纸新闻;新媒体;传播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新闻媒介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对以报纸为首的纸质媒体影响更为严重。《武汉晨报》《上海金融报》《城市快报》等十余家报纸宣布休刊,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平台建设工作的巨大成功。因此,对报纸来说,特别是对新闻类报纸来说,其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新的全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挽救自身于危难之际的唯一“救命稻草”。

一、新媒体的特征

网络技术、移动电视等技术构成了新媒体的主要形态,从理论上来看,其发展空间非常广阔。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新媒体不断进入市场,其信息传播方法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得到快速发展。实时性和开放性是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在网络上新闻,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其信息具有实时性,能够立即查询。此外,现代常用的社交工具,如微信、论坛、微博等,可以有效提高新闻传播速度,这种传播速度是以往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此外,新媒体还具有交互性强、信息容量大、空间限制弱等特点。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加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其信息传播能力非常强,而且还方便了信息接收者与信息传播者的互动。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媒体的严峻考验,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调整。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

1.调整组织结构。在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信息市场的条件下,新媒体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对报纸新闻的传播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组织结构方面,其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国家针对信息市场出台了一些政策,在行政和体制方面影响着报纸新闻传播,部分报社在其结构方面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将网络和报纸结合起来,并对其进行积极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工作流程的变化是在新媒体冲击下报纸媒体生存的必要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优势互补”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2.新闻信息来源逐步改变。信息源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在以往的传统媒体中,其信息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加工等主要由新闻工作者来完成,这样所形成的新闻信息源,其数量仍然存在不足。在新媒体中,其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其传播主体由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向着职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共同分享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源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来自普通民众的信息及言论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3.新闻传播方式出现了较大的转变。现代技术不断应用于新媒体,大大增加了媒体功能,增加了媒体的新闻手段,让新闻方法更加多种多样,这使得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的媒体和多媒体加以应用,在多种终端介质上进行听、说、读、写,这样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报纸新闻的信息来源以及内容也比较丰富,这些新的变化对提升新闻的传播效率和速率有着积极作用。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发展策略

1.在传播渠道方面的策略。就现阶段来看,在媒体行业中,需要不断应用新媒体的发展模式,进而推进报纸向前发展。一方面,应当整合各类传播渠道,另一方面,逐步扩大受众范围。在目前的信息市场中,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报纸想要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逐步向数字化方向转型,不断占据新的生产空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一旦信息传播的渠道未打开,那么其传播能力就会受到制约,因此,对于报纸来说,需要以自身为依托,不断开发新的传播渠道,有效整合传播平台,让其传播方式得以增加,进而扩大新闻传播的能力。要充分借鉴《人民日报》所开创的报纸融媒体“中央厨房”式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以报社为团队基础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平台,进一步提升报纸影响力。

2.交互策略。在传播方式上,报纸媒体能够逐步实现跨界,实现与新媒体的交互,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创新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也会逐步形成传播数据。互联网用户每个月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工具搜索报纸的频次达到350多万次,并且每个月以4%左右的速度增长。报纸在跨界传播中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重合度,更加凸显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

3.报纸新闻传播的数字化策略。在信息行业中,要让报纸获得较好的发展,就需要重视其传播互动能力,其承载的信息量也需要得到丰富,数字化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其传播速度。新技术在新媒体中得到充分应用,并引导着新媒体的发展。在报纸媒体中,其出版周期会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存在一定的传播时间,当其进入读者视野时,其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就受到了影响,为此,可以对其进行数字化,发行电子号外,提高其时效性。同时要注重纸质传播的思维向多元数字媒体的思维转变,要通过“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平台建设,容纳更多诸如短视频报道、短视频现场直播、VR新闻、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等新鲜数字元素,提升报纸全媒体平台的科技感,增强口味不断挑剔的客户黏性,使报纸融媒体平台真正摆脱原有纸质媒体的约束。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