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从体育锻炼相关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正确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花样跳绳作为适合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它不但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可能主要体现为调节改善情绪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花样跳绳 少年儿童 心理健康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认为,良好的、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人类心理健康有着较为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近年来,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延伸到了少年儿童心理领域。目前,从相关的研究来看,同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大部分的研究也认为,正确的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比如,Loprinzi P(2014)研究了51名学前儿童在假期进行体育锻炼所产生的效果,他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儿童自律,并能提高学业成绩。
笔者从事多年的体育锻炼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从多年的教学观察和教学经验总结来看,基本情况和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以花样跳绳为例,花样跳绳作为适合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它不但具有体育锻炼的效果,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即可以通过团队的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具体来说,花样跳绳对于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可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节和改善情绪
在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运动中会使大脑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此时在大脑中会产生啡呔等兴奋素物质,从而刺激大脑乃至全身的兴奋度,提高整个机体的活动性能。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有效的调动少年儿童的心理情绪,促进健康情绪的增长,从较大程度上压制不良的心理情绪以及自身的压力等等,从而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不安、烦恼等痛苦情绪得到充分释放。这是运动过程中,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一旦大脑产生兴奋素物质,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整个身体的机能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为容易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而不容易受到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个阶段可以看做是运动后的良好状态的延续。如果在学校期间,能定期参加体育运动比如花样跳绳,那么对于整个在校期间的心理情绪,将会有着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这对于处于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具有较为重要而且明显的保障作用。因此,参加花样跳绳对于调节和改善少年儿童的心理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智力发展
在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需要他们记住和熟练使用较多的跳绳技巧和方法。由于运动过程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因此,他们较为容易记住这些跳绳技巧和方法。而且随着运动时间的持续以及在某个学期内固定的锻炼次数增加,大脑受到运动刺激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会增加,这对于改善少年儿童的大脑发育功能,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此外,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需要较好的肢体配合,这种肢体配合对于他们的感知系统有着刺激作用,随着锻炼的深入,对于感知系统的刺激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神经系统发育。因此,花样跳绳对于促进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完善都具有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智力发展。
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对于“我”的认识。少年儿童处于人生的心理重要发育期,尤其是对于自我的认识,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如,很多人的心理阴影可能就来自于儿童时候的对于自我的贬低或者某个事件对于自我的诋毁。因此,少年儿童期间,对于“我”的认识和态度具有较为重要的心理影响。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一方面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从而反馈到心理因素上,会对自我有个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参加花样跳绳的集体运动,能够获得在集体活动中的荣誉感和存在感,从而提升对于自我的感觉,进而对于“我”产生良好印象。因此,参与花样跳绳对于形成少年儿童的良好自我概念具有促进作用。
四、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一般都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格的完善。在少年儿童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自身的很多不良习惯和不良的心理因素,比如生理惰性、动作难度、畏惧心理等。一旦少年儿童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完成了一系列动作,那么对于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他们的坚强品格都具有促进作用。
五、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社会交际能力是反应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成年人的社会交际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种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实主要基础是在少年儿童期间就完成的。少年儿童所具有的社会交际能力基础,往往会对他们成年之后的交际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过程中,尤其是在参加花样跳绳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的花样跳绳是依靠集体完成的,他们能够获得在集体中的存在感,容易和集体内的少年儿童及参加同一活动的其他组少年儿童产生共鸣,进而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交际空间。
参考文献:
[1] Loprinzi P.Physical Activity,Self-Regulation,and Early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25(1):56-70.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因素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77
Abstract The family is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for individual growth, and it is the basis and starting point for children to grow up and move towards the society.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eft behind family determines that the family factors have special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the left behind children.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on the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function, parenting style, atmospher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impact of left 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review,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on preschool children's longitudinal study and research in certain limitations,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direction the future.
Key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family factors; mental health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起始点。布朗芬伦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更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所在地、家庭结构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心理环境,包括家庭功能、气氛和环境、教养方式等。
2.1家庭结构
对父母外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导致儿童的内、外在心理健康状况均发生恶化,且通过配对的实验处理组发现,若父母不外出,则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有所改善。尽管父母不同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带来的不同监护类型却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单亲看护、隔代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及叔辈看护几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
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较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支持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监护类型,且主要表现在过敏和冲动倾向上;同辈监护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常体验到较强烈的学习焦虑;儿童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母亲,因而母亲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和恐怖感较少;隔代看护的儿童可能由于老人在教育时常采用恐吓等方式,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恐怖感;叔辈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较低,但在过敏倾向上得分较高。与父母看护的普通儿童相比,隔代、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孤独倾向较强。但王永娟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比留守儿童高,并由此得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中父母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所致的结论。
2.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教育、抚养孩子的方法类型,是其理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家庭系统中看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各种监护类型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影响,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看护方式的影响不同。
通常情况下,父母亲的温暖理解对心理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他们的拒绝则产生负向作用。具体而言,在隔代和父辈监护的儿童中,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在留守家庭中常见的隔代监护较多地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与溺爱型完全相对的严厉拒绝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为负性。父亲干涉在单亲监护中具有消极作用,而父亲惩罚、母亲偏爱对父辈和单亲监护的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在同辈或自我看护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不如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那么显著,但母亲拒绝和父亲温暖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2.3家庭功能
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而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程度约为对普通家庭儿童影响的两倍。过往研究常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三个方面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
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儿童。亲子相聚的间隔时间越长,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监护不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又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其中家庭亲密度的解释力更大。无论什么类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其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
2.4家庭气氛
现有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提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的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而高水平冲突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父母亲外出后,家庭内部的教育和抚养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所获得的父母关爱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冷清,而冷清的家庭气氛可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5其他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水平负相关,对经济状况的自评为中等以下的儿童,其抑郁心理的检出率最高。大量研究发现留守家庭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身心健康状态越好,恐怖感越轻,总焦虑水平越低。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之间负向相关。
3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3.1 研究内容和深度受限
目前对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的研究较少,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时机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亲子分离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语言及认知功能发展尚不完善,在未来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大,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因其亲子分离的状态而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留守儿童已经不仅出现于经济落后地区,而研究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及边远地区,较少涉及城镇留守儿童。
3.2 研究方法单一,纵向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访谈法和其他的方式较少,间接限制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及理解表达能力有限,在研究中就不能很充分地反映出留守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此外,评估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事件前后的纵向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一次性或横断比较研究,甚少有长期纵向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3 研究角度单一,应用研究少
留守儿童正处于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之中,迫切需要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更有效的管理战略。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特征、现状、影响因素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应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更具实际应用性,或尝试考虑从其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贡献。
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孤独感、抑郁感的影响――基于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批准号:15C0886
参考文献
[1] 薛静,徐继承.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75-377.
[2] Wu, QB., Lu, DP., Kang, M. (2015). Social capital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with different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migration. Social Science& Medicine,132,270-277.
[3] Tom a, R., & Jenaro, C. (2015).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omania: Anxiety and predictor variables.Psychological Reports,116(2):485-512.
[4] 袁宋云,陈锋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31-235.
[5] 王井云.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7:125-128.
[6] 凌辉,张建人,易艳.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674-678.
[7] 袁博成,金春玉.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1564-1566.
〔关键词〕社会和情感能力;儿童;PATHS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09-0004-04
一、 引言
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问题行为可能会导致儿童将来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1-3],因此,大量提高儿童社会情感技能、减少儿童问题行为和增强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项目应运而生[4-6]。这些项目以小学生为对象,旨在促进亲社会行为、预防行为问题和减少侵犯行为。提高可选择性思维策略课程(The Promoting Altern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PATHS)是一个一般性干预项目,其目的在于增加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持之以恒行为,并降低攻击行为。
二、PATHS课程模型
对一个综合有效的干预项目来说,应该具备以下七个特点:是一个周期较长的项目;综合了大量成功的方法;融合了一个发展模型;更多关注情感作用和情感发展;强调一般化技术;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采用多种测量方法评价项目[7]。5到10岁的儿童正经历一个认知技能增加的过程,这种变化和相伴随的其他改变使儿童经历责任、独立性和社会角色的发展。在小学期间,儿童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语言会产生进一步的整合,所以这三者对儿童的社会行为能力和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8]。基于这些原因,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Kusché教授和Greenberg教授提出了PATHS课程。PATHS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干预课程模型,它综合了自我控制、情感意识、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增加儿童的社会和情感能力。
(一)PATHS课程实施群体及范围
PATHS课程适用于5~12岁的儿童,由班级教师实施。PATHS课程致力于儿童情感意识和情感调节能力的建立,并且把这些能力整合到自我控制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中。除普通儿童外,PATHS课程对聋哑学生、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和超常学生也有同样的效果,对不同种族、文化、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环境的学生也有积极的效应。
(二)PATHS课程假设
PATHS课程干预策略的设立基于以下4个假设:(1)儿童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发展以及抑制行为、自控能力的增加相关;(2)儿童管理、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受身心发育阶段的制约,并且还受社会化经历的影响;(3)儿童理解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4)学校环境是一个基础生态环境,也是儿童发生改变的中心所在。此外,研究者还假设,PATHS课程应该增加保护性因素,如:情绪理解、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等,避免适应不良并降低与适应不良直接相关的危险性因素[7]。
(三)PATHS课程的理论基础
PATHS课程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的情感―行为―认知―动力(Affective-Behavioural-Cognitive-Dynamic,ABCD)模型。ABCD模型关注促进每个个体的最佳发展,该模型认为,在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情绪、语言、行为之间的发展性整合是最重要的。ABCD模型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青少年的情感发展先于认知发展,即青少年在能表达他们的经历前已能体验到情感并能做出反应。因此,在生命早期,情感的发展是认知与语言功能的重要前提[7,9]。
(四)PATHS课程内容和成分
PATHS包含5个主要的概念:自我控制(Self-Control)、情绪理解(Emotional Understanding)、积极自尊(Positive Self-Esteem)、关系(Relationships)和人际问题解决技能(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PATHS课程是一个灵活的项目,在5年的时间内可以实施131节课,每年可以提供30~45节课。这些课程分为三个主要单元:准备和自我控制单元(Readiness and Self-Control Unit),共12节课,主要培养儿童的准备技能和基本的自我控制,主要的目标对象是年龄较小或发展延迟的儿童;情感和关系单元(Feelings and Relationships),包含56节课,主要培养儿童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理解能力,如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等;人际认知问题解决单元(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 Unit),共33节课,分11步培养儿童的人际问题解决能力。在这三个单元中,PATHS还包含一些培养儿童积极自尊和增强同伴之间交流及关系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个附加单元,包含30节课,主要是回顾和拓展在三个主要单元内学到的内容。
综上所述,PATHS课程主要是帮助早期学龄儿童建立情绪意识和情绪调节技能,使其在自我控制中整合这些技能以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PATHS课程采取教师授课的形式,与学校中已有的课程一起开展。课程的目的是教授学生个体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促进班级气氛的改变,提高学生处理情绪问题时的开放性。
三、PATHS课程效果
从PATHS课程创立至今,大量的实验研究都证明了PATHS课程的效果。除对普通儿童外,PATHS课程对特殊需要儿童和农村儿童也显示了积极的效果。下面就这几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论述。
(一)普通儿童
针对普通教育儿童,PATHS课程的实施既涉及小学阶段的儿童,也涉及学龄前的儿童。
PATHS干预课程使儿童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团体(Conduct Problems Prevention Research Group)在美国某社区48个小学中进行了PATHS课程的试验研究,其中包含198个干预班级和180个对照班级,对干预班级实施包含57节课的有关自我控制、情绪意识、同伴关系和问题解决的干预课程。6个月后的测试结果显示,同伴评价的攻击、破坏行为和观察者评价的班级氛围都得到显著改善[10]。
Bierman等人[11]在美国三个来自不同州的中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检验了PATHS课程的效应。实验被试为2937名一至三年级的多民族儿童,测量教师和同伴对儿童攻击、破坏行为和社会能力的评价。在一年级开学初和接下来的三年,教师接受训练和支持,并在自己班内实施PATHS课程。结果显示,被试的攻击行为降低,亲社会行为增加(根据教师和同伴评价),并且学业成绩有所提升(根据教师评价)。性别调节着同伴评价效应,尤其对于男孩来说更为明显。学校环境调节着大部分干预效应,在较好的学校中效应更强,并且在有高攻击基线水平的学生中的效应更大。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得当的社会情感干预项目对小学阶段的攻击、社会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平均水平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Riggs等人[10]研究了PATHS课程模型对小学二三年级学生的行为结果的影响。结果指出,PATHS课程促进了由教师评价的小学生的行为发展,并且儿童的神经认知功能(包括抑制控制和言语流畅性)在其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PATHS课程促进了小学生抑制控制和言语流畅性的发展,并且抑制控制在PATHS课程与内部和外部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部分调节作用。
Domitrovich等人[12]报告了PATHS课程对学龄前儿童的效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两个社区中的20个班级参与了此项研究,其中10个为实验班,10个为对照班。在实验班级中,教师每周实施PATHS课程和拓展活动,为期9个月。在学年的开始和结束期收集儿童对自身行为的评价,以及教师和父母对儿童行为的评价。结果显示,接受干预的儿童有更高的情绪知识技能,父母和教师评价这些儿童有更多的社会性技能,此外,教师认为接受干预的儿童有更少的社会退缩行为。
Hamre等人[13]选取980名学前儿童和233名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PATHS课程对学前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13]。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PATHS课程的班级中,教师对儿童社会能力增长的评价显著高于控制班级中教师对儿童社会能力增长的评价,具体包括自信心、同伴社会交往技能、任务导向能力和师生关系的亲密程度。但结果还显示,在降低学前儿童社会问题行为的效应上,实施PATHS课程班级与控制班级的儿童之间未显示出差异,研究者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在班级中较少表现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在作评价时认为儿童在问题行为上未有太大差异。由此可见,在对PATHS课程的效果评价上,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而且也应该包含家长和同伴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PATHS课程的效果。
(二)特殊儿童
Farmer等人指出,一个有效的干预策略应该对处于中等危险情境的儿童有一定的帮助作用[14]。研究者把PATHS课程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中,并且指出PATHS课程对特殊儿童的社会能力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Greenberg和Kusché[15]检验了PATHS课程对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耳聋学生的影响。研究被试为57名1到6年级的耳聋学生,分配在11个班级内,研究过程中采用全体交流的方式。研究结果显示,接受PATHS课程的学生在社会问题解决、情感认知技能、教师和父母评价的社会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并且在课程实施的1年和2年后的再测结果显示效果仍然是存在的。
Kam等人[7]检验了PATHS课程对特殊需要儿童在社会和行为调整方面上的长期效果。在研究中,把18个特殊教育班级随机分配到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教师要接受训练和长期讨论,并且给1到3年级的孩子上PATHS课程。在干预实施前和之后3年收集数据,增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课程实施两年后,教师报告的内部和外化问题行为增长的比率降低,并且由儿童报告的抑郁症状持续降低。
(三)农村儿童
除了在城市中对普遍教育儿童和特殊儿童的社会能力有显著提升作用外,PATHS课程对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同样显示出积极的效果。Seifer等人[16]检验了PATHS课程在一个贫困农村地区的小学中的效应。研究被试为163名来自一年级3个班级和二年级3个班级的学生,其中75名学生接受PATHS课程,其余88名学生未接受PATHS课程学习。测量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和学生对沮丧和社会拒绝的自我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未接受PATHS课程的学生比干预群体的学生表现出更低水平的社会情感能力。
四、小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PATHS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干预课程模型,综合培养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控制、情感意识和理解、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的能力,对普通儿童、特殊儿童和农村地区儿童的社会能力和情感能力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PATHS课程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这个课程需要严格复杂的培训,需要学校多方面人员和行政管理上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实施上存在重要问题。第二,PATHS是以课程为基础,并由教师实施,因此这些课程实施的准确性、多种培训等可能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第三,评价课程的周期较短,一般为一年或更少,而忽视了课程对亲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效应[5]。
在国内,学者对儿童的积极健康品质的培养也做了一些研究。孟万金[17,18]系统论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杨丽珠带领的研究团队自1995年以来,针对幼儿自我控制[19]、好奇心[20]、自信心[21]、责任感[22]、同情心[23]及自尊[24]等积极人格特质展开了系列研究。
但是,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幼儿和成人,而针对人格形成的另一重要阶段――小学阶段,还未做系统的研究。并且还存在只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而忽视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问题,较少看到有关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成长状况和培养建议的研究[25]。
PATHS课程不仅关注儿童问题行为的改善,而且还关注儿童积极社会能力的培养。这对儿童社会和情绪能力培养是全面的。但PATHS课程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创立的,尽管它在西方多个国家的研究中都显示出积极效应,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中西方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存在很多不同。因此,有必要创立适合中国文化的小学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培养课程,这是研究儿童青少年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专家和学者面临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Flory K.,Milich R,Lynam D R,et al. Relation between childhoo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use and dependence symptoms in young adulthood: Individuals with symptom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re uniquely at risk[J].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3,17(2),151-158.
[2]Galaif E R,Hser Y I,Grella C E,et al. Prospective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among adolescents in DATOS-A[J].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2001,16(6),661-678.
[3]White H R,Xie M,Thompson W,Loeber R, Stouthamer-Loeber M. Psychopathology as a predictor of adolescent drug use trajectories[J].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1,15(3),210.
[4]Catalano R F,Fagan A A,Gavin L E,et al. Worldwid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on science in adolescent health[J]. The Lancet,2012,379(9826),1653-1664.
[5]Catalano R F,Mazza J J,Harachi T W,et al. Raising healthy children through enhancing social develop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Results after 1.5 years[J]. J Sch Psychol,2003,41(2),143-164.
[6]Greenberg M T,Domitrovich C, Bumbarger B. Preventing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age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on programs. 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romo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D],College of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1999.
[7]Kam C M,Greenberg M T,Kusche C A. Sustained effects of the PATHS curriculum on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children in speci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2004,12(2),66-78.
[8]Weissberg R P, Elias M J. Enhancing young people's social competence and health behavior: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educators,scientists,policymakers,and funders[J].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3,2(4),179-190.
[9]Riggs N R,Greenberg M T,Kusché C A,et al. The mediational role of neurocognition in the behavioral outcomes of a social-emotional prevention program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ffects of the PATHS curriculum[J]. Prevention Science,2006,7(1),91-102.
[10]Group C P P R. Initial impact of the Fast Track prevention trial for conduct problems: II. Classroom effect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67(5),648-657.
[11]Bierman K L,Coie J D,Dodge K A,et al. The effects of a multiyear universal socialCemotional learning program: The role of student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0,78(2),156-168.
[12]Domitrovich C E,Cortes R C, Greenberg M T. Improving young children’s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A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preschool “PATHS” curriculum[J]. 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07,28(2),67-91.
[13]Hamre B K,Pianta R C,Mashburn A J,et al. Promoting young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through the preschool PATHS curriculum and MyTeachingPartn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ources[J].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2012,23(6),809-832.
[14]Farmer T W,Quinn M M,Hussey W, Holahan T. The Development of Disruptive Behavioral Disorders and Correlated Constrain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J]. Behavioral Disorders,2001,26(2),117-130.
[15]Greenberg M T,Kusché C A.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for school-age deaf children:The PATHS curriculum[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998.
[16]Seifer R,Gouley K,Miller A L,et 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HS curriculum in a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J].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2004,15(4),471-486.
[17]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研究,2008,340(5),41-45.
[18]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 中国特殊教育,2010,125(11),3-8 12.
[19]但菲,杨丽珠,冯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5,11,15-17.
[20]袁茵, 杨丽珠.促进幼儿好奇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教育科学,2006,21(6),54-56.
[21]王娥蕊, 杨丽珠. 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教育科学,2006,22(2),86-89.
[22]杨丽珠, 金芳.促进幼儿责任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5,21(6),22-24.
[23]杨丽珠,辛晓莲, 胡金生.促进幼儿同情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5,21(5),20-22.
[24]张丽华,方红, 杨丽珠.游戏促进儿童自尊的实验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6,12(1),67-72.
一、低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低年级儿童的年龄通常处于6岁至10岁之间,其大脑和神经系统平稳而均匀地发展,学习成了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同时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此阶段的儿童思维主要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并开始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为了适应环境,儿童的个性、认知能力、社会适应都在快速发展并呈现其特有的特点:
1.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人最基础的逻辑结构。具体形象思维即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这就意味着儿童的思考无法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其思维活动基本需要依赖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比如他们在计算一位数加法时,均以数手指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同时,此阶段的儿童的思考方式往往是单维度的。例如说相同体积的水,分别用底面积较大的杯子和用高度较高的杯子装,极少此阶段的儿童能够判断出哪一个杯子的水比较多。他们会用仅仅一个维度比如高度来判断,尚未能够使用两个以上的维度。
2.尚未能从事物的属性上来理解概念
概念的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概念的理解需要儿童对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概括,但尚在具体形象思维的低年级儿童往往还不能做到这一点。由于智力尚未完全发展和缺乏生活经验的缘故,此阶段儿童往往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来认识事物、掌握其概念。
3.注意力容易分散
很多教师都会抱怨说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家长常常担心的问题。但必须要明确的是儿童的注意力相对于成人来说本身就要短暂得多,这并不是大问题。儿童对整个世界都怀有好奇心,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这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兴趣的源泉。真正因病态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只有极少数,教师和家长都不必因此过度苛责儿童。对于儿童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应该做到控制大于抑制。小学儿童的学习相较于学前儿童的学习区别在于,其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另外还有强制性。课堂教育的部分意义就在于教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这将会对儿童今后的社会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4.模仿是儿童学习的重要方式
对于缺乏经验并且尚未形成学习策略的儿童来说,观察和模仿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式。他们的模仿对象很多:家长、教师、周围的同学、电视里的情节等等。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之父班杜拉曾经做过著名的观察学习实验,证明了以上这些角色的示范作用。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中也提到了认同这一个心理机制:“儿童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
5.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赖于外部系统
人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基于对自己平时的行为活动的分析和总结。低年级的儿童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一般都基于具体的外部描述:例如姓名、班级、学校、家庭住址以及身体特征等等。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才能够逐渐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家长和教师对此阶段儿童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研究表明,在低年级儿童看来,老师是最权威的代表。因此,教师切不可对儿童作出过激的评价。因为这会对儿童造成无法愈合的伤害,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还有可能影响到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未来性格的养成。
二、针对低年级儿童以上特点进行教学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1.尽量使用实物教学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让儿童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上课内容,加深他们的印象,最好的方法是利用实物教学。例如要解释植物的结构的时候,不妨直接找一颗青菜来向孩子们指出植物的根、茎、叶的特点。许多西方国家的小学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经常会把学生带出教室,带领指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自然。这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依照我国的国情,虽然我们的条件还不允许让学生在上课时间走出校园,但也可以找出课堂所需的实物替代。即使不能够拿出实物,那么最好也能够找到照片或图片。
2.耐心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涵义
概念是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虽然有时候儿童可以说出某一个概念,但其实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比如同事女儿她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但是她并不知道“东方”的实际意义。儿童知道萝卜和青菜是蔬菜,但当你指着厨房里的冬瓜问其是否蔬菜时,儿童却回答不上来。因为他还缺乏归纳的能力。
3.游戏能够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许多教育理论都提到,学校是一个帮助儿童学会规范和自我控制,以便其日后融入社会的地方。人都必须要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游戏是低年级儿童上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合适的游戏可以延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而合适的竞技类游戏能够刺激儿童高效率完成学习,培养儿童即时反应和策略的能力,另外一方面还可以让儿童学会合作,理解到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要遵守规范,这样的成绩才能被认可。
4.教师应对学生做出全面性评价
调查表示,将近100%的低年级的学生都认为必须要听老师的话。儿童刚进入小学时几乎都对老师充满了敬畏。小学低年级也正是皮亚杰所提到的认知发展中的权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极为重视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老师对儿童的评价应该全面,不应该只与学习方面有关,而且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儿童的任何一个小小的优点都值得鼓励,比如动手能力强,衣着整洁等等。即使是孩子说自己以后想成为一名清洁工,这都是值得鼓励的,我们不能够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儿童的世界。有道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关键词】 心理学课程 心理学教学 幼师生 幼儿心理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28-02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幼师心理学教学目标主要是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要使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幼师心理学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学前儿童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由于幼师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深奥难懂,讲解枯燥乏味;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却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指导性。幼师心理学教学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教学目的的师范性上来。对于刚刚步入幼师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基本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和陌生的。他们的认知及个性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学习心理学,总想自觉不自觉地把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对于这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内心体验的误差,或自卑,或自傲或是不系统,或是自我矛盾。可见幼师心理学的教学任务还应包括引导学生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1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过程
作为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心理学,应做到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纵向有序及同层次学科的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要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幼师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结构。教材的结构是幼师学生形成心理学认知结构的依据,教材的结构与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越接近,就越易使幼师学生将所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师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专轻宽、重智轻德”观念。要以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活动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适合幼师教育的心理学的教材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学认知结构。最主要的是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幼师心理学的积极性为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幼师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设计课程结构时,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的日程中,针对幼师学生年龄小、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开展相关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从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幼师心理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让学生从幼儿的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邀请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介绍经验与成就,跟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取得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种亲临现场、亲临其境、亲临教师的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提供了心理学中“教”与“学”背景知识的融合,而且锻炼了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了心理学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初步应用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从而巩固、理解、运用和消化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网络课答案
形考任务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题目1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
。
选择一项:
B.
(42)8
题目2
某计算机字长16位,采用补码定点小数表示,符号位为1位,数值位为15位,则可表示的最大正小数为_____,最小负小数为_____。
选择一项:
题目3
两个补码数相加,在符号位相同时有可能产生溢出,符号位不同时
。
选择一项:
D.
一定不会产生溢出
题目4
已知[X]原=010100,[X]反=
。
选择一项:
A.
010100
题目5
已知[X]原=110100,[X]补=
。
选择一项:
D.
101100
题目6
已知[X]原=110100,[X]移=
。
选择一项:
B.
00110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题目7
机器数中,零的表示形式不唯一的是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原码
C.
移码
D.
反码
题目8
ASCII编码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是7位的编码
C.
共有128个字符
题目9
相对补码而言,移码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仅用于浮点数的阶码部分
D.
1表示正号,0表示负号
题目10
当码距d=4时,海明校验码具有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检错能力
B.
纠错能力
D.
能发现1位错,并纠正1位错
F.
能发现2位错,并纠正2位错
三、判断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题目11
定点数的表示范围有限,如果运算结果超出表示范围,称为溢出。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
浮点数数的表示范围取决于尾数的位数,精度取决于阶码的位数。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3
奇偶校验码可以检测出奇数个位的错误,但不能确定出错的位置。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4
两补码相加,采用1位符号位,当最高位有进位时表示结果产生溢出。
选择一项:
错
形考任务2
单选题
加法器采用并行进位的目的是_____。
选择一项:
B.
快速传递进位信号
题目2
组成一个运算器需要多个部件,但下面所列_____不是组成运算器的部件。
选择一项:
D.
地址寄存器
题目3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_。
选择一项:
C.
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题目4
浮点数范围和精度取决于_______。
选择一项:
A.
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
题目5
逻辑运算中的“逻辑加”是指_______。
选择一项:
B.
或运算
题目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
D.
只有带符号数的运算才有可能产生溢出
多选题
题目7
请从下面表示浮点运算器的描述中选出描述正确的句子是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浮点运算器可用两个定点运算器部件来实现
C.
阶码部件只进行阶码相加、相减和比较操作
题目8
对于阶码和尾数都用补码表示的浮点数,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错误的方法是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阶符和数符相同
B.
阶符和数符相异
C.
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
判断题
题目9
运算器内部寄存器的个数与系统运行的速度无关。
(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0
MIPS计算机的运算器部件,主要由128个寄存器组成的寄存器堆和一个执行数据运算的ALU组成。(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1
运算器芯片Am2901包含三组三位控制信号,分别用来控制8种运算功能,8个数据来源和选择运算结果并输出的功能。(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
浮点数数的表示范围取决于尾数的位数,精度取决于阶码的位数。
(
)
选择一项:
错
形考任务3
单选题
题目1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运行的只能是_______程序。
选择一项:
A.
机器语言
题目2
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是_______。
选择一项:
C.
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题目3
指令执行时无需访问内存寻找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_______。
选择一项:
D.
立即数寻址方式
题目4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_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选择一项:
B.
变址寄存器
题目5
相对寻址方式中,若指令中地址码为X,则操作数地址为_______。
选择一项:
B.
(PC)+X
题目6
堆栈寻址的原则是_______。
选择一项:
C.
后进先出
多选题
题目7
指令中用到的数据可以来自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通用寄存器
C.
输入输出接口
E.
内存单元
F.
磁盘
题目8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的寻址方式的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D.
缩短指令字长
E.
扩大寻址空间
F.
提高编程灵活性
判断题
题目9
一个指令周期通常包含读取指令、指令译码、ALU执行、内存读写和数据写回5个步骤。()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0
计算机的指令越多,功能越强越好。(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直接寻址是在指令字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本身而不再是操作数地址。()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2
基地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选择一项:
对
形考任务4
单选题
题目1
控制器的功能是_______。
选择一项:
B.
向计算机各部件提供控制信号
题目2
在控制器中,部件_______能提供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服务于读取指令,并接收下条将被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选择一项:
D.
程序计数器PC
题目3
每一条指令的执行时通常有①读取指令、②执行指令、③分析指令等几个步骤,他们的执行顺序应该是_______。
选择一项:
B.
①读取指令、③分析指令、②执行指令
题目4
硬连线控制器中,使用_______来区别指令不同的执行步骤。
选择一项:
C.
程序计数器
题目5
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
_______。
选择一项:
D.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用微指令编成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题目6
指令流水线需要处理好_______3个方面问题。
选择一项:
A.
结构相关、数据相关、控制相关
多选题
题目7
中央处理器包括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题目8
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取指令操作是控制器固有的功能,不需要根据指令要求进行
B.
指令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所有取指令的操作都是相同的
C.
单总线CPU中,一条指令读取后PC的值是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判断题
题目9
程序计数器PC主要用于解决指令的执行次序。()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0
微程序控制器的运行速度一般要比硬连线控制器更快。()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每个指令执行步骤,控制器都将为计算机的各部件产生一个控制信号。()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2
计算机的流水线中,每个阶段只完成一条指令的一部分功能,不同阶段并行完成流水线中不同指令的不同功能。()
选择一项:
对
形考任务5
单选题
题目1
下列部件(设备)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
B.
CPU的寄存器
题目2
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______。
选择一项:
D.
20
题目3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______。
选择一项: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
题目4
RAM芯片串联的目的是_______
,并联的目的是_______
选择一项:
B.
增加存储单元数量,增加存储器字长
题目5
和辅助存储器相比,主存储器的特点是_______。
选择一项:
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题目6
采用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
选择一项:
B.
给用户提供比主存容量大得多的逻辑编程空间
多选题
题目7
_______停电后存储的信息将会丢失。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静态存储器
B.
动态存储器
C.
高速缓冲存储器
题目8
对主存储器的基本操作包括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读出信息
B.
写入信息
判断题
题目9
存储芯片中包括存储体、读写电路、地址译码电路和控制电路。(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0
使用高速缓存是为了提高主存的容量。(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使用高速缓存是为了提高主存的容量。(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2
在Cache的地址映像中,全相联映像是指主存中的任意一字块均可映像到Cache内任意一字块位置的一种映像方式。(
)
选择一项:
对
形考任务6
单选题
题目1
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这种转换是由接口电路中的______实现的。
选择一项:
B.
移位寄存器
题目2
在独立编址方式下,存储单元和I/O设备是靠______来区分的。
选择一项:
A.
不同的地址和指令代码
题目3
随着CPU速度的不断提升,程序查询方式很少被采用的原因是______。
选择一项:
D.
CPU与外设并行工作
题目4
中断允许触发器用来______。
选择一项:
D.
开放或关闭可屏蔽硬中断
题目5
在采用DMA方式的I/O系统中,其基本思想是在____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选择一项:
B.
主存与外设
题目6
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______的输入输出中。
选择一项:
A.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多选题
题目7
主机和外设可以并行工作的方式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程序中断方式
C.
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
D.
I/O通道方式
题目8
计算机的总线接口中,串行总线的特点是_______。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成本低
B.
线数少
D.
传输距离长
判断题
题目9
按数据传送方式的不同,计算机的外部接口可分为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两大类。(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0
在三总线计算机系统中,外设和主存单元统一编制,可以不使用I/O指令。(
)
选择一项:
错
题目11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中断返回指令。(
)
选择一项:
对
题目12
同步通信方式下,所有设备都从同一个时钟信号中获得定时信息。(
)
选择一项:
对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网络课答案
1.自测练习(1-7章)
第一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就是()。
选择一项:
A.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题目2
2.在语言教育方面,家长的任务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给幼儿创造一个带有视听觉的、丰富语言刺激的环境;
B.
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鼓励其语言表达;
C.
与幼儿一起阅读,培养其阅读兴趣;
D.
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题目3
3.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就是()。
选择一项:
C.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判断题
(将√或×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分。)
题目4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儿童的合理养育和锻炼来实现的。()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5.当适龄儿童来到幼儿园或学校时,家庭教育在之前为每个儿童奠定的人格、能力和知识基础是相同或相似的。()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6.家长应当在全面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重点实施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或者说核心是“助其自助”。()
选择一项:
对
第二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庭经济状况
B.
家庭居住条件
D.
家庭生活设施
题目2
2.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B.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C.
家庭结构与情感氛围
D.
父母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家长道德素质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
选择一项:
错
题目4
4.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心理健康、认知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甚微。()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5.家庭物质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精神环境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这两种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不同家庭结构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选择一项:
对
题目7
7.家庭氛围在儿童家庭教育中不易被察觉,是一种隐形并且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
选择一项:
错
第三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0-3岁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的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头尾原则
B.
远近原则
C.
等级整合原则
D.
系统独立性原则
题目2
2.玩具选择应避免的误区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玩具越多越好
B.
玩具越贵越好
C.
玩具越复杂越好
D.
玩具操作难度越高越好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0-3岁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出现了表象和想象。()
选择一项:
对
题目4
4.0-3岁儿童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已不明显。()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5.在亲子游戏发生的初级阶段,亲子互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观察和模仿。()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选取玩具不需要过多考虑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
选择一项:
对
第四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身体抵抗力逐渐增强;
B.
动作的灵活性逐渐提高;
C.
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加强;
题目2
2.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各种心理活动从发生到陆续出现,达到基本齐全;
B.
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
C.
主动性和有意性逐渐增强;
D.
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对于3-6岁儿童来说,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并不一致。()
选择一项:
错
题目4
4.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致性和一贯性。()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5.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目的与任务规定着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指导方式。()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
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成人的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不大。()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教育影响,都会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孩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的渗透性。()
选择一项:
对
第五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6分)
题目1
1.特殊儿童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超常和落后儿童
B.
孤独症儿童
C.
肢体残疾儿童
D.
视听障碍儿童
题目2
2.超常儿童的类型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智力型和学术型
B.
创造型
D.
运动型
题目3
3.
特殊儿童的存在导致家长精神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家长自身对特殊儿童的错误看法;
B.
外界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看法;
C.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
D.
对家长婚姻质量、经济能力、生活方式产生严峻挑战。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4
4.智力落后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选择一项:
对
题目5
5.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促使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选择一项:
错
题目6
6.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因此,所有的脑瘫患儿智力都差。()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视觉障碍儿童的视觉与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都受到了严重限制,但他们的其他感知觉起到了重要的代偿作用。()
选择一项:
对
题目8
8.尽量不要送截肢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为他们会遭到歧视。()
选择一项:
错
第六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1.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C.
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
D.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题目2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亲职教育
B.
教育活动合作
C.
管理与研究合作
D.
资源支持
题目3
3.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
B.
加强家园联系及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C.
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
D.
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
题目4
4.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
C.
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D.
教育资源利用
题目5
5.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资源共享法
B.
宣传法和讲座法
C.
调查研究法
D.
讨论共议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分。)
题目6
6.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有所增强,但主动性和责任心可以有所减弱。()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幼儿园和社区不仅能够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还能为学前儿童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指导。()
选择一项:
对
第七章自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4分)
题目1
1.家长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家庭教育内容
D.
家庭教育方法
题目2
2.韩国“狮子型”教子法的精髓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让孩子面对现实
B.
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二、判断题
(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目3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是由家庭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
对
题目4
4.日本孩子2岁前,父母要让他们学会“忍耐”,2岁以后,要让他们学会“等待”。()
选择一项:
错
题目5
5.日本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
选择一项:
对
题目6
6.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和自立教育两方面。()
选择一项:
错
题目7
7.美国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低收入家庭补偿计划“家庭教育支援政策”着眼于改善“处境不利”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
选择一项:
错
2.形考任务
形成性考核作业1
题目1
1.【简答题】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⑴奠基性和终身性
⑵亲情性与终身性
⑶随机性与针对性
题目2
2.【简答题】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
目的:家庭事儿童社会化的场所,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任务:教给孩子简单的生活和卫生常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内容:培养幼儿独立自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题目3
3.
【简答题】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答:
内容:⑴教育观念更新
⑵身心发展知识
⑶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知识
渠道:⑴幼儿园指导 ⑵社区指导 ⑶社会团体指导 ⑷大众传媒指导
方法:⑴兴趣诱导法 ⑵游戏活动法 ⑶实践操作法 ⑷环境熏陶法 ⑸榜样示范法
题目4
4.
【简答题】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答:⑴家长的身体素质是影响儿童成长的第一要素
⑵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儿童成长的质量高低
⑶家长的道德素质是决定孩子以后道德面貌的基础
⑷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时重要因素
题目5
5.【简答题】什么是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家长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最早就亲近之人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影响甚大,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并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题目6
6.【简答题】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答: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五种:
(1)
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
(2)
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3)
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
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5)
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题目7
7.
【论述题】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
(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叙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题目8
8.【论述题】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其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
(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我认为: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小琴的宝宝八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小琴很着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咨询专业人士,并买了很多育儿专业书籍看。小琴妈妈说:“着什么急呀,慢慢地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你小时候也挺笨的,长大了不一样上了大学?!”小琴说:“凭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就不行,我一定要试试!”小琴每天抽空就对宝宝进行一些训练,她先让宝宝趴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宝宝的腿被小琴轻轻弄弯放在宝宝的肚子下,并在宝宝周围放了很多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了。请从第一章中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
答: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树大自然直”、放任自流、推卸责任等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情境性、情感性、稳定性、整合性几个方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教育方式的影响一般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方面。其中,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以及矛盾型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则是公认的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家庭教育影响的积极作用较大。偏向专制型的家长,常常会采取独断专行的方式,否认孩子的一切。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
幼儿园的保健室,一大一小,一个坐着,一个躺着。“雷雷,你发烧了,老师给妈妈打电话,叫她接你回家,好吗?”虚弱但坚定的声音,“我不要回家!”“你发烧了,而且很高39度呢!让妈妈接你回去看病。”“呜……我不要回家!”老师不停地安慰孩子。“雷雷,这样不行的,再烧下去,你的小脑袋就要烧坏了,要变小笨蛋了!”“我不要回家,回家又要做算术了。”“那我帮你向妈妈申请一下,今天休息。等病好了再做。”5岁的雷雷勉强答应。
幼儿园的保健室,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
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念、人才观念(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答:家庭都有个陋习,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心情浮躁,急于求成。这都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把自己做不到或希望做到的事情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宿愿寄托在孩子身上。从这个现象上绝不是抵毁身为父母的他们,试扪心自问:现代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普遍的现象。每个家长对子女都有较高的期望值。但许多家长却不从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志趣、爱好等出发,不考虑孩子发展的适宜性以及发展潜力,期望值严重偏离孩子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样就会形成对孩子的心理高压、导致心理抵触,而且往往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有家长从幼儿期着手,而幼儿正是培养幼儿个性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这时对幼儿进行消极的评价,势必将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一方面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孩子的发展方向,符合其实际发展力,所提要求也必须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另一方面期望面要宽,不要仅局限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或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应该期望孩子学会做人,全面发展,这样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更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形成性考核作业2
1【简答题】.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处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
题目2
2【简答题】.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题目3
3【简答题】.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智力启蒙:(1)摒弃只中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狭隘思路(
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
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
(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
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题目4
4【简答题】.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
答: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直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题目5
5【简答题】.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供均衡营养:遵照“膳食指南”,确定饮食的基本原则;饭菜巧搭配,营养易吸收;形成好口味,益处伴终身。
(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3)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细致入微,教给方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要注意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4)培养自护能力: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利用契机进行安全教育。
题目6
6【简答题】.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社会性发展: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美的熏陶:
1)给予儿童健康的美的观念
2)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3)支持儿童的艺术兴趣,鼓励他们创造美
题目7
7【简答题】.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题目8
8【简答题】.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判定: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语言发展早,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喜欢动脑,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浓厚;好胜心强,有坚持性。
指导: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题目9
9【简答题】.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四级智力残疾(轻度)家庭教育要关注: 1. 及早发现,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 2. 家长要给与孩子理智的爱。给孩子真心关爱,避免歧视和溺爱;认清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与孩子适当的高期待。3. 在家庭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
题目10
10【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
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
(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
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地兴许体验和心理感受。我遇到一个孩子最开始大哭大闹,每天老师对回去拥抱她。慢慢的孩子克服了离开父母的失落感,用很积极的心情度过每日幼儿园生活。正是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
(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
(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日常生活中婴幼儿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长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己的愿望没满足,遇到了小挫折,等等。
题目11
11【论述题】.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题目12
12【案例分析题】.
2岁多的苗苗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就是太挑食,不爱吃蔬菜。爸爸妈妈经常哄她吃、喂她吃,有时也强迫她吃,可是不管用。为了这件事情,家人没少为她着急。再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妈妈下决心一定要把女儿的这个“毛病”扳过来。妈妈看到苗苗特别喜欢小白兔,于是将计就计,把《龟兔赛跑》的故事搬到了餐桌上,和苗苗玩儿起了“争当小白兔”的游戏。妈妈对苗苗说:“知道为什么小白兔是赛跑健将吗?因为它爱吃胡萝卜。咱们比赛吃胡萝卜,谁吃得多谁就是小白兔,吃得少肯定就是小乌龟了。”苗苗当然想当小白兔了,竟和妈妈“抢吃”起胡萝卜来。到这一招挺灵,妈妈接着又想出更多的吃饭游戏。比如把一个不倒翁放到餐桌中央,不倒翁倒向哪个菜,大家就要赶紧吃那个菜。就这样,妈妈改掉了苗苗挑食的坏毛病。苗苗因为喜欢餐桌上的游戏,再也不对蔬菜深恶痛绝,而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吃蔬菜。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这是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中习惯养成方面的表现。0一3岁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具体指导:(1)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这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好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坚持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的。(2)充分发挥图书、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故事在婴幼儿的教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婴幼儿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婴幼儿的这一特点,与此同时,媒体对于现如今婴幼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3)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养者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不要拔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
题目13
13【案例分析题】.我儿子冬冬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过小兔子、小鸭子,记得3岁多的时候,他握着小鸭子的脖子去串门儿,找小朋友玩。他玩得投入了,就忘了小鸭子,结果可怜的小鸭子跟在他后面跑来跑去,被冬冬不小心踩死了,冬冬哭了好半天。后来又央求我再给他买一只小鸭子,我告诫他,小鸭子太小,它把你当作它的妈妈,妈妈是不是要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呢?冬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使劲点头。不过,从那以后他对待小动物小心了很多,出去玩的时候,就把小鸭子放在小盒子里,并且说:“妈妈出去玩一会儿,你要在家里乖乖的哦!”我和他爸爸忍俊不禁。看到孩子那么喜欢小动物,我们就经常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观察自然中小动物的动态。如小鸟在飞,小蚂蚱在跳,小蜗牛在爬。现在孩子4岁多了,渐渐地了解了好多大自然和小动物之间的奇妙关系。有一次,我带他和别的小朋友到森林公园去玩,他们兴高采烈地在草地上寻找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并认真地观察它们。“阿姨,你快看,好多小蚂蚁!”一个小朋友突然指着草地大声说。冬冬和其他小朋友都跑了过去,只见冬冬趴在地上仔细看,然后对我说:“妈妈,是不是天要下雨了?”。“嗯,是啊!”我望望变暗的天空。冬冬对别的小朋友说:“妈妈对我说过,小蚂蚁搬家,小燕子飞得很低都是快要下雨了,我在书上也看到过,今天可看到了哦!”看到儿子认真的模样,我开心地笑了。请根据第四章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答:这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认知发展的表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否能持续,有赖于家长的态度和策略。
(2)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3)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近科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家长要为孩子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发展。
题目14
14【案例分析题】.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室里游荡,没有固定的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根据小林的行为特征可以判定小林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从孤独症的特征来分析,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1、孤独症的儿童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2、语言发展迟缓。案例中提到“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这正是语言发展迟缓造成的。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4、不主动和他人交流。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日常生活中小林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案例中的小林具备这样的特征。针对小林孤独症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指导。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小孩子的可塑性大,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注意与同龄人的孩子作对比。家长还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并配合治疗。2、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家长既不要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也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百般娇惯。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一方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积极进行辅助教育。3、在家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家长要根据孤独症孩子的特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家长在家中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经常轻轻、拥抱他们。细心观察孩子喜欢的物品和游戏,积极寻找孩子可以接受的介入方式。另外,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融入同龄的集体中。家长还要引导周围的孩子接受孤独症孩子的特殊行为,不要取笑或侮辱他们。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家长平时在家中要注意矫正孩子的怪异行为,通过社会性游戏,让孩子学会接电话、与人打招呼、向他人表示需求等。总之,家长对孤独症儿童要细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改变、提高。
形成性考核作业3
1【简答题】.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共育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答:在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中存在一个主动与主导的关系。
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内容可以分为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和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教育研究。
评价0-3岁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指标。
1.
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2.
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
3.
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
家长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题目2
2
【简答题】.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好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主导性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相对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幼儿园在3-6岁儿童的家园合作中的主导性增强的同时,主动性、责任性也更强。
3-6岁儿童家园合作内容分为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等方面。
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这些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也是评价一个家园共育活动的基本标准。
题目3
3【简答题】.家庭与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是双方合作的根本目的。在合作中社区主动为家长提供相关服务,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家长也可以积极为社区学前教育的开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家庭与社区的合作内容包括: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幼儿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教育资源利用等。
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宣传法、讲座法、资源共享法、调查研究法、讨论共议法等。
因此评价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性、目的性
是否以促进幼儿发展、家长育儿能力发展、社区职能发展为目的。
二,互动性
是否体现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目的。
三,有效性
是否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取得好的实际效果。
题目4
4【简答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⑴教育内容不合理
⑵过分溺爱孩子
⑶代替代劳,劳动教育薄弱
题目5
5【简答题】.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答: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和自立教育。儿童不仅在外要注意礼仪,在家庭内部也需要遵守一整套的规矩,文明礼仪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家庭的挫折教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日本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的家庭教育学家认为,父母过于保护和过于干涉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家庭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
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礼仪教育两个方面;“狼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狮子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充满自信,学会自律自控,学会放弃,让孩子面对现实,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题目6
6【简答题】.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有三个:独立个性、民主开放、经济意识。这也集中反映百了美国家教的全貌。
美国的家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美国家庭中,父母非常注意发展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家庭鼓励孩子进取向上而反对压抑他们的个性,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美国的家庭教育崇尚民主,父母和孩度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各方面权益的规范。孩子在制定家规时与父母具有均等的权利。父母们常能宽容孩子们的顽皮、淘气,不太注意小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开放的。美国的家庭教育的民主气氛造就了一代一代独立性极强的美国青年。但有时极端的专民主也使美国不少家庭的教育过于放任,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盛气凌人,行为顽劣。
美国的父母从小注意帮助孩子树产明确的经济观念和经济独立的意识,父母们教导孩子怎样有计划地消费有限的零用钱,如何想办法去赚钱。美国青年的经济独立意识较早,正是基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在美国,父母们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属子学习进步及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
题目7
7【论述题】.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
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
(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1)亲职教育,(2)教学活动合作,(3)管理合作,(4)研究合作,(5)资源支持。
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包括:(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2)加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家长会,约谈;(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题目8
8【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
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1)
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先应从传统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改变入手,变革还应包括儿童观的变革。在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儿童观的指引之下,家长应当明确学前阶段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家长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对儿童具有终身影响的品质和素质的培养。(2)
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在物质环境的改善方面,家长要注意根据幼儿阶段的发展需要,为孩子创造适宜发展的家庭环境;精神环境方面,家长除了创设和睦的家庭氛围,还要注意改进亲子交往方式,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的亲子关系。(3)家长教育能力的培养:家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和学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并不断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从而提高教育能力。(4)家长素质的提升:家长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都对幼儿产程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5)
家长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应当真正认识家长教育的价值,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系统规划和研究,增强家长教育的执行力度,更新家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索家长教育的全新模式,使城市和农村家长能够享受到社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自
己的看法或建议略。
题目9
9【案例分析题】.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我总喜欢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打开幼儿园的网页,看看幼儿园的新闻,儿子的班级照片,了解一些家教的知识。在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就在“E线留言”上发下一段感慨,将对儿子的爱与朋友一起分享。在儿子进入幼儿园这近两年的时间,从最初早上赖在被窝里想试试是否能得到不去的“豁免”,到现在每天催促着我“妈妈,快来不及了,我要第一个到车站”;从对我有时的教育“嗤之以鼻”,到认真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欣慰于他的成长与进步,感动于老师的教育与辛苦。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便成为其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型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很好的利用了幼儿园的网站进行家园的合作与互动。他们把幼儿园的新闻,孩子的照片和家庭教育的知识放在上面,让那些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到。给他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关注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够从中获取科学的教育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所以这位家长在发现孩子的成长后悔欣慰并感动。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网站的开设,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可以进行交流和指导,更是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园的活动,老师的辛苦付出,对他们今后在进行家园配合的时候更能理解支持教师。从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来看,其内容包括了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开放日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个别约谈、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家长委员等。而案例中其实只是提到了其中的一个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所以,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的开展。也能够利用更多的方式,丰富家园联系的内容。
题目10
10【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自己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还小,经常把裤子穿反。有一次,一个做客的中国朋友发现后想纠正他,但被托比的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有一天,托比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一会儿就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5岁小姑娘。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照顾康康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为了使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爷爷奶奶包揽、代替了康康从小在家所有的家务活动,到现在也不会穿鞋子。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门和别的孩子玩,在家看动画片,想要什么就让爷爷帮他拿,想干什么就让爷爷帮他干。吃饭一直由奶奶喂,直到上中班了,康康也没有自己吃过一次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就端饭到床边喂给他吃。久而久之,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答:国外父母非常注重对于孩子独立自主的培养,使得他们的小孩能够更早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包办孩子的一切。 以上国外和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了我们警示,警示着我们:别等孩子失败才后悔。孩子缺乏独立性,任何事都依赖父母,无法靠自己来解决问题,这都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有时过度呵护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父母应看好时机,适度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是,爸爸妈妈有的都可以给你,但你想要的你也都能自己争取得到。不要等到孩子失败,才后悔当初没教会他独立。并请:(1)给予孩子独处的时间。独立性从小就可以开始培养,而促进孩子独立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他学习独处。当明白家长无法随时随地帮忙时,他们也将学会依靠自己。(2)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孩子只要有能力做,就让他们自己来。只要观察到孩子是有能力
做到的,爸爸妈妈就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多加鼓励孩子主动的意愿。(3)
避免挑剔或纠正。当孩子有意愿自己做、自己尝试时,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做个完美主义者。孩子若是常常从父母那接收这样的信息,他们的自我观感一-定是负面、缺乏自信的。(4)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当孩子
累积久了解决问题的概念,接下来就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问他可以怎么办,引导他学习思考。引导时切记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提供的协助越少越好。(5)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是一家的成员,他有权利享用家中所提供给他的资源,也有责任为家里付出。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龄及能力,帮他安排适合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或是帮忙收衣服,让孩子学习独立的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责任感。
活动设计与指导
1、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指导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依次后推。
2、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请从上述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