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业市场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房屋建筑;冷弯型钢;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70-02
冷弯型钢(cold-formed steel)是指用钢板或带钢在冷状态下弯曲成的各种断面形状的成品钢材。冷弯型钢是一种经济的截面轻型薄壁钢材,也称为钢制冷弯型材或冷弯型材。冷弯型钢是制作轻型钢结构的主要材料。它具有热轧所不能生产的各种特薄、形状合理而复杂的截面。与热轧型钢相比较,在相同截面面积的情况下,回转半径可增大50~60%,截面惯性矩可增大0.5~3.0倍,因而能较合理地利用材料强度;与普通钢结构(即由传统的工字钢、槽钢、角钢和钢板制作的钢结构)相比较,可节约钢材30~50%左右。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造船、电力等行业。建筑业是冷弯型钢最主要的用户,冷弯薄壁型钢是一种轻型材料,由于其具有卓越的结构性能和延性而非常适合使用于房屋建筑。现我国冷弯型钢快速增长,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建筑业中冷弯型钢的应用情况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冷弯型钢产量稳步增长,冷弯型钢生产扩大到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服务范围也扩大到货车、客车、建筑门窗、电器等行业。目前,我国冷弯型钢生产企业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产品主要应用于公路建设、钢结构、汽车制造、集装箱、铁道车辆、桥梁、电器柜、悬挂输送机、电缆桥架、货架、电梯导轨、龙骨钢等方面,涵盖了国民经济95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冷弯型钢行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产值数千亿元,从业人员百万的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在我国的工民建筑中,多年以来一直采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周期长、污染大。随着马钢、H型钢产品成功的市场推介,钢结构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各种钢结构实验楼、样板房、标志建筑相继推出,中国的钢结构行业近几年大大迈进了一步。尤其轻型钢结构在建筑的承重骨架,围护板件和屋架檩条、单体构件等,如:桁架、钢架、墙架、支撑平台、楼梯、龙骨、门窗等已经大量使用了。
我国建设部已经在工民建筑中建设一些钢结构试验楼,如2002年在天津建成的两栋建设部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一钢骨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结构的示范住宅。
二、国外建筑中冷弯型钢的应用及发展
1984年日本仙台地震后,通过对仙台地震中遭到破坏的钢结构住宅的研究发现,用H型钢和H型钢对焊,焊缝太少。因此,日本1984年以后规定日本的钢结构住宅立柱必须采用方矩形管,以增大焊缝的长度,从而提高住宅的抗震性。
在美国,相关资料表明,热轧H型钢和冷弯方矩形管在建筑行业内所占的用量比例大约是1:1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在建筑钢结构中,冷弯型钢的用量比例比较大。其中,大约有25%的建筑钢结构的用钢量是冷弯结构焊管,各种开口的冷弯型钢也达到20%以上。而现在在建筑中国外的冷弯型钢的应用率仍然很高,其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远优于中国。
三、我国房屋建筑中冷弯型钢的发展前景
“十二五”计划目标为:力争全国建筑结构用钢量达全国钢材总量的3%,到2015年力争达到6%。这表明我国建筑结构用钢材资源充足。
我国冷弯型钢产量直线上升。从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从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获悉,2012年全国各类型冷弯型钢产量同比增长11.94%。以2020年我国冷弯型钢产量达到“十二五”目标2000万t来计算,则2013-2014年各年产量为1650万t和1800万t。Rv3中国行业咨询网行业报告行业分析市场调研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Rv3中国行业咨询网行业报告行业分析市场调研第三方市场Rv3中国行业咨询网行业报告行业分析市场调研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在房屋建筑中,冷弯型钢可用作主要承重构件,也被用作次要受力构件和围护结构。另外,利用冷弯型钢与钢筋混凝土形成组合梁、板、柱的冷弯型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也成为工程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冷弯型钢构件建成的低层房屋除主体框架外,其他构件均由冷弯型钢建成,该类房屋具有自重轻,节约钢材;结构安全可靠,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生产,施工周期短,回收投资快;房屋外形美观;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经济效益好等若干特点,为此,国家的鼓励使用。冷弯型钢将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工程师们将可充分利用冷弯薄壁型钢建造技术的特点,建出更多更高、更坚买,同时又极具经济效益的中低层房屋及轻型结构。国内很多厂家也看好结构冷弯方矩形管和其它建筑结构用开口冷弯型钢产品的市场前景,新的生产线正在建设。
四、制约我国房屋建筑中冷弯型钢应用的限制因素及解决办法
中国冷弯型钢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品种少、产量低;同质化严重;标准严重匮乏;专用钢材的开发严重滞后;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钢结构住宅造价较高,引进钢铁生产的先进技术,大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是首要前提。
(2)我国设计标准和规范不完善制约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由于国内建筑业原有的一些标准和技术规范针对性不强,已不完全适应当前钢结构业内发展的需要,从而冷弯型钢受到了制约,尤其是在建筑钢结构中冷弯方矩形管的推广和应用。应当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与轨迹接轨。
(3)产销脱节、品种规格不配套使钢结构中冷弯型钢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制约。在建筑结构中,冷弯方矩形管的产量在冷弯型钢总产量内占有很低的比例。我国当前的冷弯方矩形管具有比较落后生产线工艺和设备,产品质量处于较低档次,存在比如焊缝质量存在问题、端口平直度不符合专业标准要求等问题。要促进冷弯型钢(特别是冷弯方矩形管)在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增加我国建筑结构应用冷弯型钢的需要。严把质量关是迫在眉睫的。
(4)钢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对于钢结构民用住宅的市场开发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开发时间的长短;冷弯型钢民用住宅所需设计规范、产品标准的颁布和制定;钢结构的住宅建设所需成本和售价;人们对于钢结构住宅的认知;以及我国建筑行业的钢结构用于冷弯型钢产品的技术水平、品种规格和生产规模等等,这些都会对冷弯型钢产品在钢结构中的应用造成影响。从我国钢结构住宅的总体发展来看,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体系中配套部件尤其是维护结构板材等可选性少,而且价格价高,另外由于基础和系统研究不够,还有设计、施工、制造等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将制约着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在中国的推广。我国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低层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无论是结构体系还是配套材料都应进行国产化,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国外钢结构住宅体系成果,建造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策划;经营管理
前言
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政府财政的一项重要来源。房地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与之相关的建筑业、运输业、电力煤气以及自来水的供应业务,还有社会服务业等等,不但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经过严谨的策划工作,并且对其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本文就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策划及经营管理进行了演技,希望能够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房地产项目的前期开发策划工作
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要重视市场调研和客户群定位的问题,形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是该项目完成之后,其楼盘是否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的前提。以前的开发商在进行楼盘建筑前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认为房子只要建的牢固,就一定会有客户,但是这种不考虑客户需求的想法只会导致在房子建成之后无人问津,而这种没有考虑客户需求的例子很多,例如南方某城市一个地产商在进行楼盘开发时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建成的楼盘南北不通透,导致楼盘无人问津,即使降价出售也只是售出一小部分,导致开发商的资金无法回笼,项目总成本不断增加,导致公司财务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因此,在房地产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找准客户群体,确定项目的正确方向,对于项目的成功就已经走出了一大步。房地产项目开发策划过程中的市场调查主要有对房型、房间面积和平面布局以及楼盘的档次等等进行调查。其中要考虑当地居民的住房习惯对楼盘的户型和面积进行设计,并且按照居民的传统居住习惯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对房间的朝向、通风和采光等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对房屋的建筑档次进行定位。最后还要对楼盘周围已经投入市场的楼盘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解。策划人员通过这些市场调查的信息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其内容应该包含建筑的成本以及预计的销售价格,技术指标和相关税费等,要包含一切可能影响项目实行的因素,保证可行性报告的客观性,作为以后设计控制的依据。房地产项目的前期策划除了进行市场调研外还需要进行项目总体配套的策划,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小区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在前期策划阶段进行设计。其中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绿化、道路、公建和学校等等。绿化可以使小区更具生活气息,道路配套应该保证交通顺畅,且要注意无障碍道路的设计。公建配套主要包括一些健身房和活动室等,而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也使得学校成为小区销售的主要竞争力。特别是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学区房已成为购房者又一关注重点。
2房地产项目经营管理
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建设阶段的管理、营销管理以及售后管理,下面将对这几个阶段的经营管理进行简要地分析。(1)施工建设阶段的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进度、质量和造价的管理,其中施工进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施工成本,因此应该不断地对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对于施工延误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原因查找,并进行解决。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招标制度,并采取一次性加系数的包干办法,同时要做好隐蔽工程的现场签证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主要有施工单位的自我检查,该检查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要有专门的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并且建设单位也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核检,由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和建设单位三家共同对工程质量负责。(2)对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对于房地产项目的销售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市场营销要从开发商取得土地时就开始,要让客户了解到开发商取得了何种性质的土地,到楼盘建设期的时候,进行市场营销和宣传的重点要放在沙盘演示和样板房制作上,让客户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住宅建成之后的样子。该阶段的营销活动成功与否对于楼盘的销售成绩至关重要,并且关系到资金能够及时回笼等。同时由于目前的房屋价格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按揭,因此在进行市场营销时要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一般的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款,即付全款,银行按揭和发展商的分期收款。同时对于房屋的定价要根据市场行情和施工成本进行合理定价,并进行巧妙的调价。(3)对售后服务的管理,目前房地产项目的售后服务即是指物业服务,目前的物业服务可由开发商成立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也可以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大型的开发商都会成立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而对于小型的开发商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业主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总之物业管理的收费要与其服务水平相符,物业管理的好坏对于小区的生活环境以及对于住户的意见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好的物业管理可以为开发商树立良好的口碑,对于开发商后期的房地产项目销售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3总结
房地产项目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其开发策划和经营管理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别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策划和经营管理进行了分析,其中开发策划阶段要注重市场调研和配套设施的设计,作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报告,作为施工的依据。而房地产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建设施工阶段的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管理等等,其中每一个阶段的管理对于房地产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开发商的经济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于房地产项目的进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峰,孙俞.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3):65~66.
[2]李赛.房地产项目策划阶段的投资可行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276.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一、定义
建筑材料building materials,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二、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 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今天,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将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材料将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因为土木建筑工程成本的30~50%是材料,任一工程要想降低工程造价必须要使用新材料,很多工程质量问题无一不与材料有关,因此工程质量的提高也必须从材料入手。更新、更好的建筑物的关键也在于传统建筑材料的突破,特别是目前土木工程建设体制酝酿的改革,也为专门建筑材料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施工设计将不再是设计单位的事,而是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设计,如何进行施工、如何使用新材料、如何降低成本都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直接相联系,这将打破由专门设计单位进行全部设计,工程造价越高设计费用越高的不正常状况。由于土木建筑工程对材料的巨大需求量,建筑材料的生产与使用不仅要考虑建筑材料本身消耗的资源、能源越少,对环境的影响越小,而且还要担负起吸纳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治理的任务,虽然还有很多问题要深入研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将成为固体废弃物治理的重要和根本途径之一。
三、材料供应与管理
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4、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四、材料价格管理
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五、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措施
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材料管理的目的是以物美价廉的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将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控制材料质量、减少材料损耗、降低材料成本,是节约建筑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认识不足
部分项目管理人员不重视材料管理,认为只要款拨到账户,材料购来用于工程上,而对于材料的管理、核算则根本不管,导致工程审计完后,材料欠供、超供,价差核算迟迟不能完成、影响工程财务决算。缺乏材料管理的制度约束,材料设备招标不规范。供货方在中标后,材料的价格、数量有了范围,不应随意变更,但在实际供货结算中,数量、结算价格经常变动,且与中标价相差甚远,导致材料成本增加,建筑工程成本也随着增高。部分材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不够,不熟悉具体工作程序,无法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1.2 材料的采购管理中有漏洞
材料采购管理漏洞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和质量监督保证,有关负责人只依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材料用量进行采购,而不研究、分析中标建筑工程的用料情况,导致材料采购管理失控;此外材料验收质检无保证措施,导致大量材料设备积压、闲置,无法正常使用,浪费十分严重。二是采购供应中的暗箱操作,材料供货商为打通销售管道,在建设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和材料采购人员身上下功夫,建立关系网,而提高材料价格,销售材料数量短缺或质量伪劣;一些材料采购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低,缺乏责任心,导致所购材料质次价高,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成本。
1.3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项目所使用的物资、材料种类达数千种,材料管理人员忙于入库单、出库单、统计、汇总、月末报表等大量重复性劳动,工作非常辛苦繁杂,从而导致堆场布置不合理、堆放不符合要求、标识不及时、发放时标识不转移、发放登记没记录使用部位、进出仓登记不及时、材料送检不及时、材料损耗太大等不利后果出现。
材料无明显标识卡片、标记,堆放零乱,缺乏登记材料收、发、领、退、存台账,不及时进行材料盘点。材料储存保管场地不注意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防范。
缺乏对工程分包劳务队伍材料使用的管理,造成工程项目资产流失和资金浪费,从而提高工程成本。没有针对分项、分部工程制定材料消耗定额。
2 材料供应与管理
2.1 掌握与建筑材料有关的法规条文
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我国政府都有相关规定,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商品混凝土、水泥、砌墙材料、砂石、石材、胶合板等实行备案证明管理。工程项目部每天要对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监理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2.2 通过市场调研,采购合格材料
生产经营厂商是考察调研的首要对象。调研包括: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销售业绩、经营理念、售后服务等情况;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调研的另一个对象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考察,可以获得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的信息,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服务等情况。
2.3 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管理人员必须向供货商索取“防伪备案证明”。承担检验工作的材料检验单位须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且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重要工程、重点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2.4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检查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实现管理目标。材料管理分以下三个部分。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如下内容: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掌握材料的供应方式;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
施工中管理工作内容如下: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
施工即将结束时的管理工作内容有: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组织多余料具退库;及时拆除临时设备;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3 材料价格管理
3.1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控制材料价格
通过市场信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及时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是指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调查、采集的过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过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所采集的价格信息须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
Abstract: EPC general contract is the design,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general contracting, belongs to a turnkey project. EPC project to bid for a fixed price contract, the contractor in engineering design, schedule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and cost respect is assuming greater responsibility and risk, so the EPC project to always contract bidding becomes extremely important. Bid quote if the conservative will lead directly to the contractor to lose the opportunity, while the drain or estimates of risk for inadequate, it will result in the Contractor's economic loss.
关键词: EPC;总承包;投标;报价
Key words: EPC;general contract;bidding;quoted price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074-02
1 概述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总承包,也称交钥匙工程,其工程项目模式在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很好的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与设计结合起来了,这一模式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工期、减少投资。曾因建筑工程承包业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建造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项目而著称于世。EPC拥有专业分包商,采取的是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多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业。
因为EPC总承包工程是工程建设中全过程的服务,包括的范围更广、责任更重,风险更大。关于一些大型项目,业主通常是选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最佳的承包商,不管是在设计、采购上,还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阶段都要对承包商进行评价,优先选择报价合理的总承包单位。
2 EPC项目中投标报价的作用
2.1 报价对于项目中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项目最终能不能中标,报价是决定性因素。
2.2 在商务合同谈判中最基本的就是有报价文件:一般情况下合同文件都是从报价文件转化过来的。当然,这期间要做好相关的修改等工作。
2.3 报价项目的盈利与否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首先,要让业主对报价满意,所以要发挥承包商的优势,减少成本,不仅要中标,还要使项目盈利。
2.4 报价同时也决定项目实施的费用风险:投标阶段对风险的分析和估计,决定项目实施费用风险的大小,在投标报价阶段没有对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或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最终就很可能导致项目的经济损失。
3 EPC报价项目投标报价经常出现的问题
3.1 对招标文件理解不透。由于业主要求报价的时间短,或者参加人员没有理解业主招标文件对商务标及技术文件的要求,匆匆做出报价的结果就没有针对性,于是缺乏了竞争力。
3.2 对现场情况不了解,价格分析未得到重视。
3.3 缺乏工作沟通的主动性。缺少与业主方人员的交流,在处理各种问题时,缺乏谨慎的思考,会时常出现投标报价与招标文件不符的情况,这样就不容易中标。
4 EPC总承包报价的方法
4.1 投标报价中要熟悉招标文件。我们在进行投标报价时,一定要认真参考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表达业主的招标要求,因而应对招标文件进行重点研究。
①清楚招标文件中投标方的责任和报价范围,不致发生重大遗漏,也不至于重复报价;②如果招标文件中有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找到业主核实,不要出现因为错误理解而发生报价的失误,影响报价竞争力;③通过标书中对工期的要求、付款方式以及资金来源等,分析投标方可能存在的风险;④认真了解各项技术要求,制定合理、经济、适用的投标方案。
总之,要充分的了解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对技术部分及商务部分提出的要求,最终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报价,使业主满意。
4.2 市场调研 ①对同类型工程的调研:主要调研生产同类型产品的在建和已建的工程项目的相关情况。②设备制造厂商的调研,主要是对重要设备制造厂的财务状况和生产能力进行认真觉得调查和仔细的研究。③施工企业的调研,进行投标报价时,要认真的了解施工企业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建安费的报价。经过认真的调研工作的开展,预选联合投标的施工合作者。④工程所在地的运输及仓储条件的调研。⑤工程所在地资源状况的调研,主要调研所在地人工费及材料费,材料包括商品混凝土、水泥、沙石、钢材、管材及电缆等。这些数据对报价时计算建安费有较大影响。
4.3 收集资料 ①收集工程所在地向政府部门必须缴纳的费用。②最多的收集类似工程的竣工决算价格,参考相关工程批复的概算。
4.4 报价书的编制 编制报价书需要在充分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的现场考察工作,收集整合资料,对设计提交的主要设备材料组织设计及造价人员进行询价后,根据招标文件商务部分的要求进行编制的。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工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中标的程度和总承包的利润,大型的工业项目,需要的设备和材料比较多,数量也比较大,因此分部分项的工程量要尽量计算准确,做到无漏项,不重复,提高中标的可能性;
②一般设备费用占总承包价格的50%及以上,设备报价准确与否影响着总的报价水平,因此在满足设计及技术的条件下,设备尽量采用国内的厂家,对于通用的标准设备询价不少于三家,选择既能满足业主技术要求的、合理的,价格又相对经济的设备厂商的报价;
③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费用占总承包价格的40%及以上,因此建安费用的测算力求准确,接近市场情况。合理的、灵活的应用概算指标和预算定额,同时人工费及主要材料费还要考虑当地的市场价格;一定要参考已完类似工程的工程造价资料,根据积累的工程经济资料,对价格进行审核;
④其它费用占总承包价格一般不超过10%,工业项目一般包括工厂设计费、联合试车费、总承包管理费、不可预见费等,此部分报价同需谨慎;
⑤投标报价文件编制时一定要详细,充分理解招标文件中对投标报价的要求及范围,特别对于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报价要求必须全面响应;
⑥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包括业主及监理管理水平的风险、设计图纸变更的风险、无经验的承包商引起的风险、融资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等。
5 在EPC总承包的投标报价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造价人员要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在施工时要与设计人员和施工方保持交流,制定出合理的投标报价,问题责任化;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才,为以后投标报价工作打好基础;③在计算机的协助下,不断的改善报价水平,提高报价效率,根据已实施项目的经验,收集其数据并整理归类,建立数据链接库,最好不要进行人工计算,保持最高的准确度,实现快速报价;④建立不同专业、供货商及类似已竣工工程等经济资料的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的协助,分析和整理工程造价长期积累的资料,建立报价数据库,保持更高的工作效率,提高报价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的了解标书、进行严格的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充分收集相关的资料等,这些都将为做好投标报价打下良好的基础,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再不断的去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投标报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崇涛.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76.
关键词:精细化;概念;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疲软,施工企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不得不转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而改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指以现有的企业经营为基础,以企业的生产力为依托,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订单生产加工并能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简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益求精。精细化施工管理已经成为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之路。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2)精细化管理就是用清晰、具体的措施取代抽象的、宏观的决策,废除笼统、模糊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一目了然的量化标准。
(3)精细化管理以细致全面的管理体系为基本特征,灌输精细、细致的企业文化,努力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劳动素质和主观能动性,建立精细的管理体系,强化企业链接、增强员工之间的协作,最终提高企业的收益率。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思想上由放任自由向积极主动观念的转变,更是在体系上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的突破。这是理念的变化,也是技术的进取。“精”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突破性的进取。
(4)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而不是打乱仗。这个概念强调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全员管理,精细表现在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其二是全过程管理。“精细化”不仅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宏观方面,也体现在管理的微观方面,总之,精细二字充斥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其三是市场的营销和运作。
(5)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二、建筑施工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1)精细化管理可以明确分工,责任到位
建筑施工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绩效效益与员工的工资收入挂钩,可以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一个参考依据,可以推动建设项目的和谐施工。通过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将工作细化到人、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形成默契,互相尊重,在平时的日常施工过程中,能够积极有效的调动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强化监督施工人员标准化作业,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明确管理人员的过程控制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精细化管理可以科学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培养施工人员形成精细化工作的良好习惯。在责任到位的同时,促使施工人员工作观念的转变,可以监督他们由以往的按照行业标准工作向自觉行为的过渡转变。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加快了企业由单一制度管理向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存的转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精细化管理以快速高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目标为重点,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节能降耗为手段,实施了生产速度和技术结构,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相互统一。有效促进了施工环节工艺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良性运转。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指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合理化建议等日常工作进行细化量化考核。通过对比分析、查找短板、总结经验,对各项重要指标进行优化,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更加精准、经济、健康的理念投入到各项工作中,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发展和节能降耗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新形势下精细化绿色施工的管理措施
(1)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
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材料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建筑材料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做好材料的采购管理。依据项目合同、设计图纸的要求制定采购管理计划,确定购买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采购控制目标和措施。做好市场调研、合理选择,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手续是否齐全,调查生产单位的规模、诚信、销售等情况;考察材料生产单位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综合评审采购的报价等。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工作,通过市场调研或者咨询相关单位,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好的材料购买。对所购买的材料应进行进场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其次,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主要是指材料存料存放要防潮、防湿,材料发放要坚持“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限额领料单。再次,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完善相应的控制制度,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和预料回收奖励制度。做好材料限量控制工作,施工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材料,如果材料使用超过预期,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人力的精细化管理
在建筑企业当中,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建筑企业的现状。从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据有关统计,在建筑企业当中,员工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仅占到15.86%,由此可见员工的素质水平。建筑企业对一线员工的管理手段普遍采用“胡萝卜+大棒”的模式,即对员工采用严厉的管理手段,并加上一定的物质奖励手段作补充。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手段,这也是导致建筑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流失率较高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企业的管理手段当中,刚性的政策手段必不可少,但是,同时也要兼顾建筑企业员工的心理关怀和人文关怀,刚柔并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对企业来说优点很多,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有利于培养员工的战略性思维,当绩效考核与战略目标紧密结合的时候,越是精细化,越能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并能培养员工的战略思维,提高员工工作的价值感。其次,人力资源精细化有利于培养战略性人才,精细化的人力资源可以帮助员工梳理自己能力素质性,找到与战略的匹配。
(3)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在企业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进行成本预算,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是建立土木工程目标成本责任制度,根据各个分项目成本预算进行成本计划分解,确定不同时段的成本目标。其次,根据工程项目构成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然后依据管理岗位细则,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再次,一定要做好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控制工作。成本控制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一旦成本失控就会影响到整个成本管理的运行,成本控制中一定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标准,有效衡量成本控制绩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纠正偏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可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对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因此,施工企业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剑.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控探讨[J].城市建筑,2013,06:127-128.
[2]李振龙.浅谈精细化施工与管理的重要性[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9:80-81.
关键词: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职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BIM技术作为新常态下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由BIM技术引发的建筑业新变革正在显现。高职院校如何将BIM技术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顺应当前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有序、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BIM的概念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实施、使用阶段全部应用或其中某个阶段应用5D(三维实体+时间+造价)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BIM技术,可提前预知可能延误的工期和造价浪费的设计隐患,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造价浪费和避免工期延误,应用BIM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精细信息化管理,可为建筑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创造有利条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可大幅度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
2推进BIM的相关政策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技术列为“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201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分别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承包、运营维护单位方面推进BIM技术,并制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年末,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企业管理系统及其他信息技术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新立项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新立项公共建筑和新立项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其中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方面,集成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比率必须达到90%。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出关于BIM技术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在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随后,北京、天津、陕西、辽宁、黑龙江、山东、重庆、浙江、福建、深圳、广东也相继出台了BIM技术应用推广政策与标准。BIM将继建筑行业甩图板应用CAD制图后又一次革命性生产力技术改革,将成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将成为建筑业企业项目精细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实现BIM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高职建筑类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已不能适应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分析,重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课程进行合理优化,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BIM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3.2建立健全BIM考核评价机制
为培养出与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相结合的BIM应用人才,可积极探索出并制定BIM技术考核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教师便于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3加强BIM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作为高职院校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用于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加强BIM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对BIM人才的培养。
3.4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
教育教学的改革构想,须有好的专业教师来实现。高职院校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BIM技术相关知识培训、讲座等,同时也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3.5将BIM技术应用融合到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课程要素,而毕业设计又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可以将BIM技术与课程、毕业设计相融合,通过BIM技术,使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将BIM技术运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BIM的概念、BIM技术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BIM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任 宁 徐龙辉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兰.BIM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68-169.
[2]武斌.BIM技术导向下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38-40.
[3]何关培.“BIM”究竟是什么?[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3):5-7.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虽然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改革,但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生在短期内还是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为此,我院建筑工程系在制订2004年教学计划的同时,成立了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研究小组。为使研究结合实际,符合社会的需求,我们聘请当地建筑业界有名的专家(21人),成立了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研究小组进行阶段性的指导。笔者就我院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谈几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认识。
一、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突出与市场的结合,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由此,我们的工作思路确定为: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编写专业教育标准确定课程体系编写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专家论证定案。
首先,我们从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对所在郑州、南阳两地的部分大中型建筑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内容、专业能力等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一些基础资料,了解到企业的急需和我们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调研也使我们了解到企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他们更愿意接受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吃苦、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下表为调研情况的大致分布:
需要说明许多企业的老技术员、老质检员经验非常丰富,但没有学历(综合归为建筑工程中职毕业),另外,由于高职是近几年才出现,许多技术人员的第一学历都是中专,建设监理专业出现得也较晚,监理员大部分也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
根据调研情况,建筑工程专业最直接的就业岗位应是现场技术员,扩展的岗位群是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和监理员。根据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其职业能力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结构分析可见下图。)由此,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确定为: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具备建筑工程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以能力为依据,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是以突出技术能力培养为特色的一类教育,其课程设置就要紧紧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不能单纯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按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合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新晨
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了知识结构分析(见下表),把教学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能力的要求和“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我们把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扩展知识四个模块。压缩了传统课程的教学课时,对一些相关连的课程进行了整合,例如,在《建筑结构》中减少了理论性较强的论证和计算;在《建筑设备》中增加了建筑电气的一些基本知识,删减了《建筑电气》这门课程。同时,为扩大学生就业面和现代前沿知识,在专业扩展知识这个模块中增加一些课程,如《建设监理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是我们制订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三个模块、四个层次来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三个模块是指知识技能实训、操作技能实训和技能证书实训。知识技能实训是指学生通过实训熟悉或掌握基本理论的一种实训或实验,如:各种实验、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操作技能实训是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实训,如:建筑施工各工种基本操作技能;技能证书实训主要是学生通过考核取得各种证书的实训,如:CAD证、预算员证。四个层次主要是指基本技能实训(建筑识图制图实训、计算机应用实训等)、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房屋构造实训、建筑材料实验等)、专门技能实训(建筑测量放线实训、工程预决算实训、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和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模拟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等)。
三、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我们一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改革某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1材料供应与管理
1.1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1.2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1.3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1.4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1.4.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1.4.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2材料价格管理
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2.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3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