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大学生入伍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入伍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入伍政策

第1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关键词:北京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

作者简介:林长强(1973-),男,福建三明人,华北电力大学团委副书记、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3-02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吸纳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建设高水平部队人才队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为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国家进一步健全高校学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逐步完善高校学生应征入伍的征集条件,同时联合各高等院校,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北京地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意向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从社会环境、学生、学校宣传、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北京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意向基本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您是否有意愿在大学期间应征入伍”该选项中,占总人数62.6%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意愿,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有意愿应征入伍。在这些选择有意愿的学生中,每个人的目的都有所不同,有的单纯是为了圆军人梦,而有的则是为了应征入伍所享有的保研、考研加分、提干、退伍安置以及补助金等优惠条件。在深度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影响学生应征入伍意向的因素主要包括:对政策不了解、身体素质不过关、政策吸引力不够以及从军荣誉感淡化等。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成为解决“征兵难”问题的当务之急。

二、北京高校大学生征兵难原因分析

1.经济层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鼓励各种经济并存发展,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大学生就业渠道相对增多,使得多数大学生纷纷读本考研、拿文凭、要学历,而部队近几年的优抚待遇虽有提高,但仍然与大学生就业相差较远。因此,许多大学生不愿走当兵这条路,使得大学生征兵试点工作不尽人意,兵员数量不足,兵员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征兵工作难度加大。

2.政治层面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不断趋于缓和,在和平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嬗变。加之市场经济观念影响,青年人更注重价值规律,更讲究等价交换,追求“实惠”的意识增强,参军光荣的观念淡化。另外,大学生的注意力普遍由战争时期的保家卫国思想转向追求金钱和生活享受,慢慢对战争失去了应有的警惕。多数大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足,认为在和平年代当兵,与战乱年代的军人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在军营中体现不了自身的价值,所以不愿应征入伍。

3.文化层面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与政治决定,是经济与政治的反映,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自从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的撞击使得国人的眼光更宽广,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价值观多样化。曾经军人是维护国家主权、光荣的象征,现在社会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依然如此,但是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更具有叛逆性,对主流思想的推崇与认可大不如从前,所以对军人这一职业的认可度降低,也成为阻碍大学生应征入伍的一大障碍。

4.社会层面

从家庭结构方面考虑,“80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加之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家庭经济条件变得越来越好,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所以导致现代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而在军营中因需要磨练军人的意志力,需要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先天吃苦能力不足和贪图安逸享乐思想的主宰下,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城市生源的学生,自然不愿意离开象牙塔的庇护而接受军队生活的挑战。从家庭生命周期方面考虑,大学生父母的家庭生命周期属于满巢阶段3,即年长的夫妇与尚未独立的成年子女同住(虽然大学生一般住校,但是从经济情况来看是未独立的),为人父母,从心理上来看肯定不愿意孩子吃苦,尤其是在只有一个子女的状况下,对孩子的庇护更为严重。老一辈的观念认为子女参军是整个家庭的荣誉,也是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的一条路子。现在经济条件优越了,每个家庭都把孩子当做宝,所以说父母的宠溺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军从戎的意向。

5.法律层面

目前,对于高校大学生入伍的相关法律还不完善,仅有部分法规、条例,但没有大学生征兵法等专门法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所以法律保障相对欠缺。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应征入伍要权衡各方面关系,分清优劣利弊,这是一场具有一定风险的抉择,相关法律的不完善无疑会动摇大学生的选择。国家出台法律给予保障,相当于给了有入伍意愿的大学生一颗定心丸。

三、关于提高北京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意向的几点建议

1.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

(1)调整高校学生应征入伍的征集对象、征集条件和征集时间。

第一,现行的征集政策中高校学生的征集对象较为狭窄,应将征集的对象放宽,在校大学生只要有意愿,符合条件的都可申请应征入伍。

第二,放宽高校学生应征入伍的征集条件,根据士兵在军区的具体分配情况,适当放宽对高校毕业生在身高、视力、体重等身体标准方面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地征集高素质的学生应征入伍提供有利条件。

第2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职大学生;征兵;对策研究

一、民办高校征兵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民办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薄弱,学生国防意识淡薄

《国防教育法》第16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但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基本靠学费收入,国家对学校日常运行没有财政投入,学校运行压力较大,为了维持正常运转,把资金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教学等方面,因此对此项工作大都停留在形式上,基本做法就是每年新生开学后进行短期军事训练。民办高职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程的不多,学生对于国防教育和国际形势认知不足,不少学生认为现在是太平盛世没有战事,国防教育不重要。现代社会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格局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较好,就业渠道较多,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找到薪水丰厚的工作,对于清苦的军营生活没有向往。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和征兵工作的推进。

(二)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不少人从小娇生惯养,缺乏身体锻炼,身体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视力状况较差、听力偏低、身高不够、体重不合格等方面。根据往年征兵体检情况来看,大学生体检不合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视力、体重和肝肾功能。根据实际情况,部队近年在征兵过程中,对大学生身体条件已有所放宽,可视力和体重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仍占多数。另外部分学生由于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引起其他小毛病而受到限制。一般民办高职院校每周有两次体育课,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缺乏严格的执行力度,很多学生视体育课为休闲娱乐课。另外,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控能力不高,不良生活习惯多,情况更为明显,可见,个人身体素质已经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征兵过程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之一。

(三)地方征兵部门与高职院校沟通协调不够

国家从2010年开始,应征入伍大学生必须进行网上预征报名,国家对符合政策的大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学生的入伍积极性。但是这项工作在地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地方没有严格按照政策执行,造成后期学费补偿由于材料不符合要求而出现诸多问题,引起家长和学生的不满。兵役机关和高校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导致政策解答不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兵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民办高职院校政审难度较大

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武干部大都是身兼数职,人员不足是现实状况,而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报名体检合格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审工作是征兵工作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不可能进行信函方式政审,而学校人手不足,每次负责政审的老师放弃手头其他工作疲于奔命,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政审,给具体负责人员造成了很重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五)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

政府对服义务兵役大学生的优待政策是激励大学生入伍的一个有效方式,优待政策包括学费补偿、减免学费、安排就业、优待安置等方面。但是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入较大,甚至有的政策根本就没有兑现,特别在退伍后安置和奖励上问题较大。政府相关部门办事拖拉相互推诿,让退伍大学生感觉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到下一年征兵工作的宣传效果。

(六)征集范围过大影响到高校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

2011年新兵役法已经取消大学生缓征条款,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参加预征工作,地方为了完成任务,强行要求大量非毕业班学生参加体检,造成过多学生请假,给学校管理和教学带来不便。

二、民办高职院校征兵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对民办高职院校关注不够

政府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没有经济上的扶持,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发展的地方很多,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此项工作上,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尽力做好面上的工作。

(二)民办高职院校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大一、大二有体育课,大三毕业班取消体育课,而不少院校没有早操或者早锻炼,仅靠每周两次有限的体育课是不能满足锻炼身体的要求,现在学生上网时间较长,加之缺乏体育锻炼,长期下来,造成学生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很难通过严格的征兵体检。

(三)地方兵役机关和民办高职院校人武部门缺乏联动机制

国家每年对地方兵役机关的征兵人数是有硬性规定,而对高校只是尽力而为,因此,地方人武部门压力较大,为了完成指标,就想尽一切办法拉人头凑人数,而忽略了与相关院校的联系,通常是你的,我的,主观上造成工作上衔接不够。

(四)学生户籍分散造成政审难度大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通过体检后,学校和当地公安机关要马上组织政审,不然时间根本来不及,但是由于高校和派出所人员紧张,对于政审工作往往力不从心。

(五)政策缺乏吸引力

目前大学生入伍参军的优惠政策较之以前有所增加,但是执行效果不好,特别是有些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导致大学生对此产生不信任感。例如对于大学生退伍安置问题,入伍前是这样解释的,但是退伍后,反复找民政部门协调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使得部分学生对相关部门失去信心。

三、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征兵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民办高职学生国防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兵役法规政策的完善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做过入伍动机调查问卷,仅有12%的学生认为参军入伍是尽公民义务。由此看见,目前大学生对国防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非常弱化。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对于我国现在面临的周边环境的威胁,高职大学生必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离开国家的繁荣富强,个人的幸福与梦想就无从谈起。要通过大学生军训、思政课程等各种形式与渠道培养学生对于国防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工作

自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迈入大学校园,他们大多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家庭环境中,过着“牛奶加面包”的生活,现在高校住宿条件较之以前有大幅度提高,大学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学校应加强体育课的管理,各班级开展早锻炼,适时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加强地方兵役机关和高校人武部门的信息沟通

目前征兵工作对各地区人武部门有硬性指标,为了完成征兵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各显神通,积极动员当地大学生到本地区报名应征,这些情况都可以理解,但是由于缺乏与相关高校人武部门沟通协作,时常造成一些工作上的矛盾。最主要的是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学费补偿工作,2011年开始国防部要求申请学费补偿必须在大学生预征报名系统中报名,但是部分从地方应征入伍的学生由于对政策不了解,而当地人武部门致力于把学生送到部门完成任务,缺乏与高校人武部门的沟通,部分学生没有及时在网上报名,导致学费补偿耽搁,造成家长和学生不满意,对下年征兵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四)简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征兵政审程序

对于在高职院校报名入伍的学生,政审工作既要做好全面细致又要做到快速高效。民办高职院校人员十分紧张,外出参加政审难度较大,可以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全国信息联网系统,对学生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由当地公安机关出具一份证明材料即可。对学生本人在校表现学校进行核查,这样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五)切实做好大学生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各种奖励安置工作

对于国家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的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工作,各地各高职院校必须严格按照国防部、教育部和财政部要求执行,在学生入伍前就确保网上预征工作落实到位,做好补偿材料,做到不遗漏。另外,补偿款最好由财政部委托一家银行进行统一打卡发放,提高效率,将好事办好。对于退役士兵的安置和补偿政策,要向社会公开,什么兵种是什么样的标准,让学生和家长心里清楚明了,提高政府公信力。

(六)制定符合高校情况的征兵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可以考虑以法律形式将大学应届毕业生(翌年毕业生)作为必征对象,全部完成网上预征报名工作,好中选优,体检通过者必须到部队服役,这样既可以源源不断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也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秩序。

民办高职院校为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兵员,涌现出了一批在部队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建立和完善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征兵制度势在必行,国家、地方、部队与民办高校必须相互协作,打造民办高校征兵工作新亮点。

第3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我部在征兵工作中认真落实全市征兵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和大学党委要求,紧紧围绕确保新兵质量这个核心,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年度征兵工作。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部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采取了适应新要求的新作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明确征兵意义。

我部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宣传工具以及国防教育课等多形式、多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明确在校大学生服兵役的重要意义,明确应征入伍是每个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这种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各学院密切配合,把好征兵入口关。

我部在接到征兵任务后,及时把大学党委常委的会议这精神传达到各学院,请各学院再做进一步深入宣传工作,使征兵工作的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同时,要求各学院统计并对报名的大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在报名学生中首先把好第一关,把平时各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择优报到武装部。

第三、集体谈心,排难解疑,把好入伍思想关。

对体检合格的应征大学生,由征兵领导小组组织了集体座谈。一方面了解学生本人的真实入伍动机,另一方面为大学生解答各种相关疑问,宣传我国及我校在大学生入伍方面的相关政策规定,介绍部队生活。通过谈话,使这些大学生明确了入伍的意义,认识到了自己的法定义务,端正了入伍动机,改变了某些同学认为大学生当兵是特殊兵的看法,并解决了大学生心中关于退伍后及部队生活中的很多疑问,首先使应征大学生做到思想入伍。

第四、个别了解,层层深入,把好征兵质量关。

为了确保把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入部队,为确保每位要求入伍的学生入伍出于自觉、自愿,并得到所在学院、家长的多方认可,我们进一步深入到各学院和学生中走访。向要求入伍学生的辅导员、任课教师、同班同学、同宿舍同学、同校老乡等了解他们在校学习情况、在班级的工作情况、同学相处情况、家庭情况等等。分别与要求入伍的学生本人谈心,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做到对学校的征兵工作负责、对部队兵源负责、对学生本人负责。

第五、和生源地人武部互相配合,把好入伍政审函调关。

通过电话、通讯等方式和应征大学生家乡所在地的人武部、派出所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入学前和就读返乡期间的表现情况,同时邮去协查函,调查了解应征学生父母及其主要家庭成员的政治表现情况。在各生源地人武部的大力帮助下,我们按时圆满的完成了入伍前的政审函调工作,做到了细致、准确,严肃、审慎。

第六、多方复查,优中择优,为部队输送优秀兵员。

协查函返回后,再次深入到各学院团委和学工办,对应征同学的情况作了全面细致的复核,由带班辅导员和学工办主任对其在校期间的平时表现给予评定,确定为应征对象,他们是:**等六名同学。做到了为部队输送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七,领导重视,关怀入微,服务到位。

第4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1、对于初中学历入伍,要求是年龄必须在18-20岁之间,而像高中生这样的要求是17-22岁,大学毕业生是不超过24岁,相比较之下对初中学历人员要求更严了一些。

2、而且从去年的形势看,2018年的全国征兵工作会议上明确,要进一步扩大大学生的招收比例,减少对初中学历人员的征集。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高等院校比较多的城市,取消初中生的征集,而对于其他的城市,也逐步减少初中生的征集。

3、从今年的情况看,国防之声昨天讲了北京市的征兵报名情况,一万左右的人报名,其中大学生已经超过了七成。北京市的征兵人数并不多,实际上操作上看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入伍。因为从政策层面上来讲的话,同等条件下也是大学生优先。

第5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在顺应时代需求中强化前瞻力、判断力把时代新元素与大学生新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在主动跟进中促认知。时展速度超出人的思维更新速度。当前,部队教育管理改革中余存的“老眼光”、“旧传统”“、土政策”与大学生士兵活跃思维、新生特征、时尚价值形成鲜明对比,甚至频频“撞车”,影响到教育管理效果。解决这一矛盾,就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多疏导、少禁堵,对大学生士兵提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耐心解疑,不能不问缘由一律否、禁、堵;多顺应、少逆行,对大学生士兵应正视、平视,不能戴“有色眼镜”人为制造隔阂,更不能担心“不好管”、“管不了”而排斥疏远;多跟进、少迟滞,教育管理者的思想不能滞后于教育管理对象,应先行一步、深入一层,通过细致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判断,掌握大学生士兵思维特征和行为习惯,提高知兵能力,把握教育管理针对性。在科学解读中促转变。大学生入伍前置身高校开放环境,难免受各种思潮影响,有的对历史使命、军人职责认识不清,入伍动机趋利化占不小比例。如某部对新入伍大学生士兵调查问卷,在“入伍动机”中选填“争取地方优惠政策”和“方便今后就业”的分别占到15%和19%。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士兵新特征,就要科学解读时代新元素和社会新变化,将大学生士兵活跃思想和取向各异的价值观同时代对照、与社会对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和包容。多辅助以信念引导、思想教导、政策辅导及心理疏导等手段,倡导激励与鞭策兼行、培养与使用并重,让大学生从校园环境到军营环境有一个良性过渡,顺利完成高校学子向军队士兵的合格转变。

在强化共识中促实效。情感认同是理性认知的先决条件。大学生士兵一般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理解能力,但对部队教育管理方式需有心理适应期。要多结合家庭背景、个人简历、社会经历、性格特征,推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经常性思想教育、管理方法。教育中要听得轻松、记得牢固,不搞“大锅煮”、“大呼隆”;管理上要严得有度、松得适当,不搞“一刀切”“、一根筋”,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循序渐进。让大学生士兵从情感上达成共鸣、从思想上达成共识,保证教育管理既具针对性又有实效性。在顺应使命需求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把革命价值观与大学生从军观有效融合起来用使命催生价值。当前,我军肩负的新时期历史使命,是凝聚军心士气的强大力量。要善于借助使命的感染力、号召力,强化大学生士兵从军观、价值观教育,将正言端行向励心强志转化,将被动灌输向自觉感悟转换。以国际国内形势大背景、大局势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以时事讲事实、以案例解案例、以危机强危机,激发大学生士兵关注形势、关注使命、关注打赢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清醒头脑、正确认识中端正从军观;以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军面临的新军革挑战为牵引,开展“爱军习武”、“练技强能”等活动,以使命促教育、以活动促管理,促使大学生士兵强化信念、抬高志向。

用主题引领主流。时展中,进步思想是主流,不良思潮也伴随滋生。调查中,大学生士兵中态度积极、思想进取的占据主流,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对部队严格管理、艰苦训练存有畏惧心理,向往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要有效化解大学生士兵的畏苦、畏难和畏严心理,就要紧贴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牵引,将大学生士兵的多元价值观向使命靠拢、向打赢聚焦、向主流看齐。要多采取生动引导,少施加生硬督导;多铸牢“第二生命”的荣誉观,少助长“漠视奉献”的个人观。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思想认识,锤炼大学生士兵敢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用传统激励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传统的力量是永恒的。要借助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精神感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利用好入伍初期求知、求解、求学心理强烈的有利契机,大力开展“学军史、忆传统”“、唱红歌、砺军魂”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我党我军历史优良传统、红色革命精神和军营文化精髓占据头脑、浸润思想、铸造信念,培育大学生敬仰优良传统、崇尚革命精神、追求高尚道德品行的进取精神。在顺应人文需求中强化感染力、亲和力把关怀效应力与大学生适应力有力对接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教育、管理行为既要遵循规章制度,也要注重以人为本。

第6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要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实行预征制。高校毕业生如果应征入伍,每人最多可获2.4万元国家补偿,用于补偿相应学费或代偿助学贷款。

入伍相当于免费上大学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公安部等部门为了吸引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采取了“空前力度”的优惠政策。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应征入伍相当于免费上大学。

今年我国有611万高校毕业生,截至目前,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只有45%高校毕业生有了就业签约。

二等功可推荐免试读研

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期间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表现优秀、符合总政治部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选拔为军官。

另外,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预征不影响就业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国家要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实行预征制,在5月和6月进行,参加预征的高校毕业生不影响就业。即参加预征的毕业生经过体检、政审被确定为预征对象后,仍可选择就业。

该负责人还解释,对于离校时户籍已迁回原籍、但未能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预征对象,如落实了新的就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向原就读学校申请办理就业改派手续。

■相关新闻

人社部要求高校制定毕业生就业月度安排

8月底毕业生就业力争80%

据新华社电记者11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6、7、8三个月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到8月底,力争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下半年,要以提高政策实效为重点,推进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以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为重点,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推进统筹就业。

尹蔚民说,各地要尽快明确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切实担负起牵头的责任,目标责任落实到人。要制定月度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服务。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政策和措施的衔接。同时以提高就业能力为重点,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工作。

第7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1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毕业生人数为610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631万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高不成”和“低不就”现象共存;就业成本不断增加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好,招聘岗位没有比往年增加,反而招聘量大大缩水;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据教育部数据,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长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更加严峻。

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重点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普遍提高,而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接受更多的还是理论知识,缺乏工作经验和相应的职业技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一方面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远远不能达到要求,造成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3、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观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严重,高校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4、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亟待转变。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边疆艰苦地方去就业,但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还是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大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不愿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业及边远基层工作,这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

5、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教育,但是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没有跟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学生质量素质明显下降,学生学习风气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成绩很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一)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容纳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长;其次,政府应加强宏观指导与调控。政府部门应当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并在政策和制度上予以充分的保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构,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掌握和及时有关信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政府中的人事、教育部门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政府人事部门要对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户籍,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户口、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毕业生到私营、个体企业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

(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1、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因此,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市场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增加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做好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二是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形成系统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掌握科学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3、大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各高校相继涌现了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发挥创业成功大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及开展创业培训讲座,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4、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批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协调,鼓励有志毕业生参军入伍,为国奉献。

5、关注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在就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歧视,这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首先我们应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创造公平、平等的就业环境;其次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最后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自信从容地面对就业。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现在,用人单位不但需要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沟通、团队协作及创新的精神。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大学生就必须加强“内功”的修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早做好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学好大学的各门课程,利用大学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写作及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当前,受社会及家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还依然存在,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很多毕业生还是把就业方向放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企业、外资企业上,不愿到中小、私营企业工作,在地域选择上,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及附近城市,不愿到基层、农村、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实践一再证明,许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大多是从基层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大学生要确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策略,把目光放长远些,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第三,发掘人脉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要善于利用家人、朋友、校友等社会关系网络,整合各种人脉资源,寻找合适机会,实现成功就业。

四、家庭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理解、关爱与支持

大学生就业是家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个大学生就业,就能解除一个家庭的后顾之忧。由于我国家庭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依然存在,家长对子女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子女能找到好的工作。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家庭应对子女保持合理的职业期望,尊重子女的就业选择,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使大学生能如期顺利就业。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受其他方面的影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先锋.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前沿,2010.15.

[2]梁涵孟.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3.

第8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退役大学生士兵服现役期间,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退役士兵报考政法干警培养体制改革基层政法机关公务员时,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

退役大学生复学后,入伍经历可作为实习经历,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退役大学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立二等功及以上者,退役后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具有高职学历者,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普通高职毕业生士兵退役后可免试报考成人本科,普通高职毕业生士兵退役后报考普通高校本科,享受招生计划单列、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等政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大学生入伍政策范文

(2019年7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西洒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武装部的部署和要求,以“高质量完成征兵工作”为目标,本着“早宣传,早动员,征兵工作贯穿全年”的工作纲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征兵工作。现将我镇今年以来开展的征兵工作汇报如下:   

一、征兵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组织,明分工,确定人员职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征兵工作,把征兵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健全领导小组,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武装部长任副组长,武装部、派出所、党政办、社会事务办、镇团委、中小学、卫生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自职责,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二是专门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研究部署今年的征兵工作,加强人力、财力、物力保障,确保征兵工作高质量完成。三是明确奖惩机制,将任务分配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四是实行征兵工作单周汇报制,每周由镇专武干部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征兵工作情况,为我镇完成今夏征兵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早动员,广宣传,营造参军氛围。针对新形势下征兵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各村(社区)要把征兵宣传工作作为完成征兵任务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在“早”字上下功夫,打好“主动仗”。在年前就要求各村(社区)开展摸底工作,对适龄青年进行全面摸底。二是在“广”字上下功夫,打好“全面仗”。积极利用学生放暑假这个黄金宣传期,利用精准扶贫下乡入户的机会,对外出务工、在外就学的青年进行上门上户,讲解征兵政策。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上门上户讲政策等形式,将《国防法》、《兵役法》、《民兵法》和《征兵工作条例》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确保宣传工作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全镇制作横幅标语12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三是在“重”字上下功夫,打好“攻坚战”。为征集到高学历高质量兵员,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点对点重点宣传。通过电话以及上门等形式,与其交流谈心,反复对我镇大学生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努力,截止目前,我镇共有45人报名参军,其中大学生16人、高中生25人、初中生4人。

(三)强措施,严把关,力保兵员质量。镇设立征兵办公室,由镇人武部抓好征兵具体工作。严把初审关,对直接来镇上报名的青年进行初审,对其身高、体重、毕业证等信息进行初审。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确定文化素质高、身体条件好的适龄青年为预征对象,严格确保了新兵质量。

二、当前征兵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适龄青年总量逐年减少。选择就学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可征兵员减少。二是往年参加过体检而没检上这部分人员,参军积极性减退,导致兵源主体大多是今年刚满18岁的青年。三是当前社会尤其是农村存在比较严重的“一切向钱看”思想,大部分适龄青年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挣钱,留在镇域辖区的适龄青年不多,兵员基数小。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