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养殖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58
1 材料与方法
选取盐城市的5个水产养殖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问了解其应用水产养殖技术的情况,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分析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2 结果
目前盐城市水产养殖场仍然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情况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产养殖者缺乏科技知识、技术推广者素质不高、基层水产站缺乏推广资金和水产养殖者缺乏营销经验。采用相应的解决对策后,各养殖场逐渐开始应用水产养殖技术,并且产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3 讨论
3.1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投入了许多的财力、物力来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并且有了一定的效果,或多或少地改进了传统的养殖模式,但是由于水产养殖者本身的知识、技术水平较低,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1 水产养殖者缺乏科技知识
因为大部分水产养殖者文化程度偏低,不了解养殖专业知识,且技术应用意识差,所以只是单纯凭借个人经验进行养殖,缺乏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并且存在严重的浪费与污染现象。水产养殖者缺乏科技知识的导致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受到限制的根本原因[2]。
3.1.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素质不高
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高低对推广效果有直接影响。大部分技术推广人员都并不专业,而且年级偏高,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其对于科学、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了解的并不全面,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推广效果。除此之外,其没有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薄弱,导致技术推广工作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3.1.3 基层水产站缺乏推广资金
缺少技术推广资金是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并且使技术推广的进步和发展受到了限制。因为研发与推广水产养殖技术需使用大量经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缺乏经费的情况。
3.1.4 水产养殖者缺少营销经验
对于水产养殖者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销售问题,然而其缺乏营销经验的现状导致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养殖水产品的目的是销售水产品并盈利,增加收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但许多水产养殖者并无丰富的营销经验,采用的销售手段比较传统、陈旧,难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单一的消费渠道无法有效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导致养殖者收入不高,也无心引入新的养殖技术。
3.2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技术的对策
3.2.1 加大力度培训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受到制约的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水产养殖者没有对养殖技术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不断的培训水产养殖者的技术知识。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也应该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与机构的支持,在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加入发展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采用派出去的方式进行培训。素质低是目前大多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采取派出去的方式才能够不断的提高其推广技术与技术的更新。与此同时,请回来的方式也需要与此相结合,不断的将高层次、高学历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才吸引过来,不断的壮大推广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定期举行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与讲座。专业的技术培训讲座需要由相关部门与政府机构进行扶持,一年定期举办几次技术知识的讲座,提高水产养殖者的养殖技术,并且将一些比较有应用价值的水产养殖资料赠送给养殖者;加强技术合作交流。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应该与科研机构、学校等进行合作交流,同时还应该和知名的养殖企业进行不断的沟通,不断提高养殖技术。
3.2.2 大力推广新的水产养殖技术
为了能够有效的调整水产养殖业内部的结构,就需要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不断的推广,并且保证水产养殖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增加水产养殖者的财富。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对水产养殖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是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例如,毕节市的冷水资源非常的丰富,当地人们利用这一条件进行了鲟鱼的养殖,并探索出冷流水养殖技术;对当地现有的研究成果与鱼类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不断的推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水产养殖的推广力度也应该不断的加大,形成一种苗种繁育、饲料渔药销售和养殖技术融为一体的养殖体系。
3.2.3 加大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资金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加大推广资金的投入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针对基层技术推广出现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有关部门与政府应该不断的增大技术推广资金的扶持力度,结合相关的情况给予合理的资金扶持量,确保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基层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资金安排应该在财政预算时给予考虑,寻找更多的资金筹集渠道,保证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顺利进行[3]。
3.2.4 采取有效的水产养殖营销战略
水产养殖者要注重水产品竞争实力的提升,结合市场需求生产与销售水产品,为达到该目的,就要制定营销战略,有效开展营销工作。水产养殖者除了要掌握附近城市水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信息,还要及时了解部分中大城市的的销售情况,把握机遇,在水产品批发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提高市场份额。通过网络途径销售,要将水产品的保健功效、质量与营养等充分展现出来,使消费者认知提高,降低销售成本。每年定期开展产品促销活动,增加消费量。
总而言之,为适应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产养殖者也要及时更新知识与技术,提高养殖水平。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支持水产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使水产养殖行业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水娥.浙江省德清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工程,2015(3):153-155.
关键词: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S96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在新品种引进方面力度很大,对发展养殖事业,繁荣市场经济,增加养殖收入功不可没。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问题和弊端的存在,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新品种引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较少
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把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非常重视发掘利用与相关目标性质的遗传改进等工作,以达到提高水体的生产能力,获得更高质量的养殖品种和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商品。但是,从我国引进的情况来看,数量仍然太少。特别是与农业相比,差距甚大。
2、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引进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扩大,不少单位自行联系,往往造成同一技术、同一种类由不同地区和单位重复引进,如虹鳟鱼、罗非鱼、条文鲈等多次从国外引进,有的因引种后的保种及纯系复壮工作做得不够,导致很快失去其经济优良性状而不得不再次引进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够
调查发现,不少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小集体意识,往往自行引进、自行试验,自然推广生产,导致许多技术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是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一大浪费。
4、检疫工作仍未引起高度重视
经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过程中不能按规定进行检查、检疫。有的虽履行了检查、检疫手续而未能真正做到检查、检疫,甚至有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民间渠室和三资企业的商务活动引进的种类根本不履行检疫手续。
二、未来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的发展策略
1、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
要使我国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必须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以便对我国已经引进和待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进行全上程跟踪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制定出今后引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防止重复引进和分散引进。
2、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虫害带入
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对我国的渔业发展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在检疫方面的问题。检疫是引种中重要的一关,世界各地农作物引种中因检疫不严带进病害的例子很多,损失也很严重。应抓好检疫关,防患于未然。在实施引种的过程中,应对新品种和随其而来的所有工具、饵料进行严格的检疫、消毒并隔离饲养,确定无疑后再转入大面积养殖。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水产品流通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有些养殖品种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而流入中国,导致一些病虫害的漏检,今后应加大执法力度,严防带入新病原。
3、应尽快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并加强对原、良种场的规范化建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不少地方原、良种资源的紧缺和浪费并存。因此,建议一是实施原、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狠抓国家级原、良种场的年检。同时,要制定一系列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从物质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并实行原、良种的定点生产,取缔无证生产。二是建立健全权威性的国家原、良种监测机构。建全有关法规,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苗种生产规范,三是加大对原、良种场的资金投入,改变原、良种研究和推广滞后于生产的局面。四是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实行全封闭隔离保种和扩种工作,以保持和提高亲体与苗种的质量,防止种质退化。从而提高原、良种场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4、应重视和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物种进入新环境,适应后一般会获得长足约发展,因为新环境中通常缺乏限制其发展速度的天敌。因此,如果对此估计不足或缺乏防范措施,引种的结果弊大于利,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如“食人鱼”的引种就是一个例子。“食人鱼”(俗称食人鲳),这种鱼群体觅食,主食比较小个体的鱼,猎食水中任何移动的东西,尤其对血腥味敏感,任何一点血腥味都会激起大群“食人鱼”的狂暴攻击。更为严重的是,“食人鱼”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将打破现有的生物链,威胁我国的本土鱼类,破坏现有的鱼类区系,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且会对我国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引种之前应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引种之前应严格控制养殖范围,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后再推广。
5、切实搞好引进后的保种和推广工作
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对于缩短周期,增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我国引进的不少品种和技术尚未能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其原因之一是多数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保种和推广基地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级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另一原因则是资金短缺,没有足够的保种与推广资金。引种通常只是引进少量亲体,然后经由这些亲体大量、反复地繁育后代以形成新的种群。引种的初期,经精心选择的品种会表现出令人满意的优良品性。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与当地环境的融合,与当地相近种群的混合,引入品种会在各方面有些变化,一些特点因缺乏及时的补充而渐渐消失,直接影响到生产的连续性。任何品种都存在着衰退的趋势,而及时地补充新的纯正亲体则是防衰退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原产地补充新的亲本相结合,就可既经济又安全地保证引进种的长远发展。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广应用的进度。
6、今后应重点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及渔业新技术
(1)在立足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一些生长周期短、直推广、品质优良的养殖种类,并通过驯化、繁育使其尽快达到产业化。一是应考虑种质的引进更新。对罗非鱼,应重点引进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来罗非鱼原种和不含卵孵化的罗非鱼新种。以更新现有亲鱼和提高苗种生产能力。并建立相应的区域性保种中心和繁育中心。通过保种和扩种,使现有的罗非鱼种质得到更新。对虹鳟、德国镜鲤等应以引进原种(或优质种)为重点,经过保种,使现有余体得以基本更新。二是新养殖对象的引进和驯化。从国家来看,应重点和继续引进适合我国北方海域养殖的鱼类和适合我国南方海域养殖的鱼类为重点,并积极引进品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淡水养殖种类。
(2)应考虑引进海水集约化育苗、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深海抗风浪网箱和沉浮式网箱制作技术,某些经济鱼、虾贝类的关键育苗技术,耐盐植物,高效饲料配制与加工技术,养殖病虫害的快速诊断与监测技术与设备等。
(3)应考虑引进鱼、虾、贝类遗传育种关键技术及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干扰素制备技术与设备,于细胞培养技术,转基因打耙技术,生长激素制备技术与设备,鱼类疫苗制剂与制备技术,营养转化测定技术与设备。
三、结束语
总之,任何品种和技术的引进都应经过严格的论证与评估,并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以确保引进成功和避免产生不应有的损失。特别是应注意对生态负效应的评估与检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1 前言
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水产养殖种类的增多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着经济的逐渐提升。养殖技术是水产养殖业所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对水产养殖业的数量与品质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需对水产养殖技术大力推广,使得更加多较为先进的技术能够运用到水产养殖环节中去。
2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推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们国家较为广阔的农村区域,只需具备相应的水域环境,大多数均会将水产养殖当作谋生的手段,水产养殖对农民的全面奔小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最近几年时间内,在种植地区逐渐拓展水产养殖业,例如:在稻田里面,以农作物为主导,并且还是能够实施蔬菜的种植与鱼蟹的养殖。此稻田种养新技术全面运用边际收益,以制造出无公害的蔬菜、稻谷以及水产品等,为农民创造了更加多的经济收益。
转变了传统形式的资源开采。目前,大部分国家依然依托海洋来达到其水产品产值的提升,其是造成海洋渔业资源遭受侵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我们国家同样如此,即使最近几年内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同时已初步形成了相应的规模,然而目前我们国家的水产品加工69%左右依然源自于海洋资源,水产养殖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全面推广水产养殖的技术,可以从根本层面转变传统形式的水产资源开采,有助于对于自然环境与海洋生态的维护等。
3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现状
从当前我们国家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而言,其主要特征便是有着相对较大的养殖规模,然而养殖模式却比较粗放,大都在自然生态环境下进行养殖。从水产养殖业的属性层面而言,其是一种适合拓展中高端农业的行业,具备非常长的产业链,可以在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中全面融合,促进整个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共同进步。以此为基础,在2020年初步达到农业现代化以前,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需要以“产业链创建”与“技术推广”为中心同时向前推进。合理的产业链创建可以增强市场的需求,加强水产养殖者的动力。然而此时需提供对应的技术引导,特别是推动养殖人员改变养殖方法,运用人工又或是半人工调控背景下的工业化养殖方式,才可以更加好的推动水产养殖业向着产业化与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拓展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为达到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需要《农业技术推广法》为基础,制定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具体路径,全面意识到目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所出现的不足,改善推广方式。
4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4.1 养殖户科技理念较差
传统形式的水产养殖业,是以养殖人员自身的经验与最为基本的水产技术为基础所形成的,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因为我们国家进行水产养殖的人员大部分文化水平均相对较低,思想较为保守,所以在具体养殖环节对于并不关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一些缺少合理养殖观念的水产养殖人员,在养殖环节发生了非常多的问题,其大都将问题归因于自身的运气不佳,而无法由科学的层面去探索问题形成的具体缘由。若在水产养殖环节所发生的问题无法获得妥善的处理,便会造成水产养殖领域的恶性循环,造成水产养殖技术无法较好的推广与运用。
4.2 B殖户营销经验欠缺
水产品的出售同样是水产养殖人员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水产养殖人员营销经验的欠缺同样是影响水产养殖技术是否能够较好推广的重要因素。水产养殖人员之所进行水产品的养殖水产品便是为了能够将其出售出去以获得经济收益,增强家庭的生活水平。然而大部分的养殖人员均缺乏相应的营销经验,依然运用最为原始的营销方式,无法吸引更加多的顾客。
4.3 水产养殖者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缺乏
当前,我们国家的水产养殖户的专业理论水平依然有着非常广阔的上升空间,其大都遵循自己所所具备的经验去进行水产品的养殖,并不具备专业性的技术基础,极易导致经济收入的随机性,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通常无法挖掘问题的根源,并且水产养殖技术与本身习性之间的差距,专业理论的缺,导致了我们国家水产养殖技术无法较好的推广。针对水产品养殖技术,部分青年群体或许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依托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其它的水产养殖户在察觉以后便会效仿,然而并未经过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其便会向其他的养殖户学习,若照抄别人的养殖形式,或许会因为各式各样的外界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因此专业养殖技术的培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4 缺少正确的示范和销售渠道
养殖示范基地的建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水产养殖人员看到更加多的利益,以鼓励其对于全新养殖技术的不断学习,然而我们国家的养殖示范基础数量比较少,所发挥的作用非常之低。此外,销售渠道的缺乏无法确保养殖技术的深入推广。水产养殖人员实施水产养殖最终的目标便是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如果销售过程中发生任何问题便极易造成水产品养殖的失败。
5 完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对策
5.1 增强养殖户的科技理念
伴随人们对于水产品的品质需求日益提升,凭借传统形式的水产养殖技术已没有办法达到人民群众对于水产品的要求。所以,当地的水产管理机构需要完成好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增强水产品养殖人员的科技理念。其能够在所限定的时间内邀请部分水产养殖界的专业人士,组织公益性的水产养殖技术指导活动,向那些从事水产品养殖的人员传授较为实用的养殖技术与最新的养殖观念,有利于水产养殖人员树立起较为科学的养殖理念。在针对养殖人员实施培训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应的事前动员工作,确保地区内的全部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均可以加入到技术培训环节,所培训的内容需要满足当地水产养殖的现实状况,尽可能的为养殖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防止远离现实的培育内容,进而经过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育,使得养殖人员能够获得更加多的经济收入。
5.2 加强水产养殖户营销战略
第一,从水产养殖户层面而言,不但需要充分掌握附近城市水产品的市场情况,同时还需要了解部分大中城市的市场情况,需要把握机遇快速的占领当地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以提升其在市场中所占据的比重。
第二,需要增强水产品的品质,主张健康的水产养殖。针对虾、鱼等其它的水产品需要处置好药物残留的问题,贝壳类的水产品需要处置好体内的有毒物质等等,达到顾客对品质的需求。唯有品质安全增强了,才可以培养起相应的客户人群,增强其销售量,创建属于自身的品牌。除此之外,产品的包装同样是极为重要的过程,一个美观的产品包装有助于吸引顾客的眼球,推动其进行消费。
第三,充分运用网络对产品进行宣传。进行网上销售,完全展示水产品的品质、营养以及保健等其它作用,增强了顾客的认知,销售成本费用同样有所减少。
5.3 增大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育力度
阻碍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水产品养殖人员对于养殖技术并不具备充分的把握,为了转变当前的情况,便需对于水产品养殖人员实施相关理论的培育。其同样需要受所有政府相关机关的帮扶,在农业全新的经济增长点里面融入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技术培育的具体环节里面,需要由以下几个层面落实。采取派出去形式实施培育。素质差是当前大部分技术推广人员自身所出现的问题,唯有运用派出去的形式才可以逐渐增强其推广技术和技术的不断变更。此时,同样需要融合请回来的形式,逐渐将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引入进来,逐渐壮大推广组织,增强推广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针对水产养殖技术所进行的推广需要和科研部门、高效等实施沟通、合作,并且还需要与知名度较高的养殖 公司实施大量的交流,逐渐增强养殖技术。
5.4 拓宽销售渠道
我们国家目前所具有的销售渠道无法使得水产养殖人员能够接受全新的养殖技术,若由根源层面为水产养殖者处理好销售渠道的问题那么技术推广的问题便能够获得解决。我们国家需要对目前的销售状况实施充分的调研,掌握目前所具有主要销售渠道,对其不断拓展。在水产品难以销售难的背景之下能够实施集中性的销售,促进产业一体化的发展,不但确保了我们国家水产养殖业的平稳发展,同时还给我们国家的水产养殖者吃了颗定心丸。具备了最为基础的水产养殖销售保障,最新的水产养殖技术才能够获得合理的推广。
5.5 关注市场走向
在进行水产品养殖之时还需要高度关注市场的走向,逐渐的调整对于水产养殖人员所传授的养殖技术。最为主要的便是需要把握好“两性”:养殖业的预见性;在条件允许的背景下针对水产品市场的发展实施预估,针对养殖环节可能发横的问题实施预估,针对养殖人员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实施预估。通过相应的实践已经获得了部分较好的成绩。在最近几年时间内,伴随我们国家GDP的逐渐提升,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地区按照本身的农业发展具体情况,都在推广自身的特、名以及优农产品,不难得知,其病害同样在不断发展,影响了水产品的后期发展。当前,在我们国家的合作社之中已经创建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病害防范体制,在经过检验之后可以确保水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同样为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奠定了相应的参考。
6 结语
伴随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水产养殖技术同样获得了大量的发展。普通水产养殖地区的自然环境均非常只好,水产养殖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养殖者本身同样具备极为丰富的经验,然而传统经验依然有着非常多的,将传统经验与最新的水产养殖技术相互融合,水产养殖便能够获得最佳的经济收益,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覃志乾,等.浅议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困难及应对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5(35):16.
[2]何晓枫,等.当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4(23)95.
[3]李文文,姜胜辉,等.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业.2014(09):183
[4]闵宽洪. 技术推广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J]. 中国渔业经济, 2000(4):25-26.
[5]廖国璋. 发展世界各国水产养殖科研与技术推广的若干问题[J]. 国外水产, 1993(1):6-10.
[6]刘莉华.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策略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17(1):123-124.
[7]唐建明.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20):68-68.
[8]李瑞展. \谈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J]. 中国林业产业, 2016(3).
关键词:物联网;监管系统;水产养殖
中图分类号:S95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001-04
物联网是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网络,能够将信息的获取延伸到池塘的每一个角落,并通过信息网络实现更广域的互联互通[1]。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应用。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水产养殖业亲自到池塘边进行观察、采集、检测获取环境信息和现场管理的模式。传统模式不但耗时长,还会造成生产措施的延后,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并构建了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4个系统: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其中,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是对养殖环境的测控;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精细投喂和水产品的疾病诊断;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对水产品个体行为进行远程测控,进行动物行为诊断;“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水产养殖进行天气预报式的预测和采取防范措施。水产物联网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水产养殖在养殖业中的不足,实现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水产质量和水质的目标。
1我国水产养殖现状与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产弱国。水产养殖业主要沿用消耗大量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方式[2]。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喂和用药极大地恶化了水质环境,影响水产品质量,加剧水产病害的发生,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污染、养殖风险等问题非常严重[3]。同时,缺少水产养殖规范,虽然农业部制定了一批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规范,但是由于我国水产养殖的现状无法确切地执行,导致养殖过程中无法按照标准规程实行喂养、渔药等[4]。
当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水产品养殖场缺乏有效信息监测技术和手段,水质在线监测和控制水平低,实现对水质和环境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报警与预警等是迫切需求;②国内水产养殖相关传感器应用较多,但存在稳定性差、准确性低、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③水产品病害发生情况严重,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实现水产品精细喂养与疾病预测、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④目前尽管有农业网站、农林电视节目等资源,但没有将信息充分整合到一起,养殖户也缺乏“天气预报式”的服务。
2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总体架构(图1)
针对水产品养殖场缺乏有效信息监测技术和手段,水质在线监测和控制水平低等问题,采用智能水质传感器、无线传感网、3G、IPV6、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水质和环境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报警与预警,通过无线传感网、互联网、通信网等信息传输通道,以计算机、手机等不同的终端设备,将水质异常报警信息及水质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养殖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措施,自动启动增氧机等控制设备,保持水质稳定,为水产品创造健康的水质环境,确保水产品养殖的环境安全。
2.1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2.1.1基于智能感知技术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技术采用具有自识别、自标定、自校正、自动补偿功能的智能传感器,对水质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全面感知养殖环境的实际情况。
2.1.2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无线传输技术当前无线传感网络对环境的监控基本处于成熟阶段[5,6],可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测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短距离通讯和无线通信;研制系列无线采集节点、无线控制节点和无线监控中心,开发无线网络管理软件,构建适合集约化水产养殖应用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无线传输系统,将有效解决水产养殖领域应用覆盖范围大、能耗约束强、环境恶劣和维护能力差等条件下信息的可靠传输难题。
2.1.3水质管理决策模型建设水质好坏影响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最终影响水产品的质量,严重的会导致水产养殖的重大损失。养殖环境信息、水质信息、养殖措施和养殖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是水产养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难题。本系统将根据气温对水温的影响,饵料及水产品的代谢物对养殖水体pH值的影响,养殖密度对日增重量、日生长量和成活率的影响,水体增氧对养殖水体中溶氧量和氨氮的影响,氨氮、亚硝态氮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氨氮、亚硝态氮对葡萄糖吸收能力的影响,残饵、粪便对水质的影响等,建立水质参数预测、生物增长等系列定量关系动力学模型,解决水质动态预测问题,为水质预警控制、饲料投喂和疾病预防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2.1.4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环境设备控制技术针对现有养殖设备(如增氧机)工作效率低、能耗高、难以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控制措施与参数动态变化规律,动态调整环境控制措施,实现养殖设备的智能控制,以降低能量消耗,节约成本。
2.2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
整合水产品精细喂养与疾病预测、诊断决策等子系统,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形成一套包括硬件装置和软件系统的集约化水产养殖场健康养殖数字化平台,实现水产养殖全过程可视化、自动化、科学化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2.2.1水产品精细投喂智能决策系统依水产品在各养殖阶段营养成分需求,根据各养殖品种长度与重量的关系,光照度、水温、溶氧量、养殖密度等因素与鱼饵料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饵料摄取量的关系,借助养殖专家经验建立不同养殖品种的生长阶段与投喂率、投喂量间定量关系模型。利用数据库建库技术,对水产品精细饲养相关的环境、群体信息进行管理,建立适合不同水产品的精细投喂决策系统,解决喂什么、喂多少、喂几次等精细喂养问题,精细投喂系统也可以为水产品质量追溯提供基础数据。
2.2.2自动化投饲系统利用监控软件和网络技术,通过局域网、手机等工具,实现远程异地监控。在人员不在养殖现场的情况下,能实时掌握投料情况、养殖产品的进食情况。利用远程控制系统,进行定时定量精准投喂控制,实现自动化定时精准投料养殖,减少饲料损耗。在相对集中的养殖场所建立监控平台,在零星养殖场所可通过手机进行监控。
2.2.3水产品疾病诊治系统水产品用药很多,要对症下药才可以[7]。从水产品疾病早预防、早诊治的角度出发,在对气候环境、水环境和病源与水产品疾病发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病因预警指标及其对疾病发生影响的可能程度,建立水产品预警指标体系,根据预警指标的等级和疾病的危害程度,建立水产品疾病预警模型;建立疾病诊断推理网络关系模型,建立水产品典型病虫害图像特征数据库,实现水产品疾病的早预防、及时预警和精确诊治。
2.3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
养殖场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水产品养殖环境的远程监测管理。现代水产养殖场采用全封闭管理方式,有利于水产品的安全生产,可有效杜绝外界环境对水产品的不利影响,为了方便外界人员观看水产品养殖加工的实时情况,在水产养殖及加工场地内设置可移动的监控设备,利用视频摄像头的动态可视化特点,将水产养殖及生产加工环节予以实时监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水产环境视频采集系统,实现现场环境的采集功能;②传输系统;③远程监测系统;④移动终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异地监测水产养殖场的情况。
2.4“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
整合当地热线、农业信息网站资源等的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行业新闻及市场动态信息,利用网格技术、数据库异构分布技术、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融合现有的水产信息资源,采用三网融合技术,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水产养殖信息服务,解决生产管理、养殖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问题。采用手机报、惠农短信、农林电视节目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养殖户提供适时的水质环境预测预报、应急防范、技术咨询服务。
3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前景
虽然当前物联网在水产养殖中还未广泛应用,仅处于试验阶段,但江苏无锡市山区鹅湖镇物联网智能养鱼、苏州昆山阳澄湖渔业产业园、金坛长荡湖渔业科技示范园[8]、无锡宜兴物联网养螃蟹[9]等实验区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说明物联网在水产养殖方面发展潜力巨大,通过物联网技术支持,水产养殖会发展得更快。物联网是我国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0],物联网技术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技术体系会更加完善,相关的政策会更加健全。
“十二五”规划中对水产养殖业、增殖渔业、捕捞业、加工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体系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水产养殖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被再度要求加重[11]。这就要求水产养殖向高密度、集约化发展,这就需要水产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在保持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实行标准化养殖,对水产养殖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水产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水产养殖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4结语
建立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该系统可以对水产养殖过程进行测控,成为水产养殖的“管家”[12];还可以对水产环境变化、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准确投喂,及时增氧,对可能出现的水产疾病进行预报,及时采取措施;还可完善水产养殖生产技术,保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终可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浩,古雄,孟庆民.面向水产养殖应用的物联网网关研究与设计[J].科技视界,2012,28:26-27.
[2]李道亮,王剑秦,段青玲,等.集约化水产养殖数字化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08,2:8-11.
[3]涂桂萍.物联网技术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初探[J].渔业致富指南,2013,1:14-15.
[4]邓国艳,周仙.浅谈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现状与对策[J].水产科技,2005,4:25-27.
[5]张宇斯,何道婷.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水质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J].社科论坛,2012,7:312-316.
[6]尚明华,秦磊磊,黎香兰,等.温室环境信息无线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19-24.
[7]房元喧,王松刚.规范用药健康养殖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J].科学养鱼,2013,2:89.
[8]宋迁红.安徽巢湖市示范应用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J].科学养鱼,2012,11:48.
[9]孙小和,程启婕,赵伟.“开心池塘”养螃蟹物联网里话丰年江苏宜兴高塍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探秘[J].通信企业管理,2011,12:52-53.
[10]叶美兰,朱卫未.新时代下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困境与推进原则——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4-48.
1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污染严重
北方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主要实施高换水率、高投饵率、以及高密度等模式进行养殖,虽然可以提升养殖的效率与产品的质量,但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养殖地附近的水体,恐怕已经无法恢复以前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
1.2爆发性疾病
在北方的淡水水产养殖中的繁殖季节,会出现很多爆发性疾病,已经严重阻碍到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北方的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爆发性疾病的危害极其严重。爆发性疾病具有治疗困难、类型广泛、以及时间短等特点,因此,这种爆发性疾病一旦出现,立即迅速传播,会导致淡水鱼大面积的死亡。
1.3养殖技术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比较落后,由于大部分的养殖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对于先进的养殖技术的要领也掌握不住,因此,无法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融入先进的养殖技术,致使养殖业的产量低、发展也不稳定[2]。
1.4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一直都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很多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养殖人员的技术得不到提升;养殖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以及科学的管理理念;养殖户与养殖人员技术脱节;养殖户得不到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养殖技术;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无法与时俱进等。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应对措施
2.1加强绿色渔业的发展
面对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养殖户应加强绿色渔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对养殖户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无公害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不断开发新的鱼类养殖品种,并严禁使用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养殖;加强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共同进行绿色渔业的发展[3]。
2.2主动学习新技术
对于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的爆发性疾病,相关部门必须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并有效掌握与判别各种鱼类的病症特点,并进行追踪记录,可以及时发现鱼类爆发性疾病的规律与原因,沉着应对,可以提前进行保护或预防。与此同时,养殖户还要不断对养殖饲料的选择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以此减少鱼类爆发性疾病的发生。
2.3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对于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户而言,必须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与科学管理理念,可以定期参加一些相关的技术培训或者技术探讨等活动,进而参观一些优秀的养殖产业并学习经验。与此同时,养殖户还要了解当下消费者的特点以及市场行情,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提高渔业的产量,进而增加经济效益[4]。
2.4完善管理机制
对于北方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的发展而言,应在短时间内快速完善水产养殖业的管理制度,确保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在各大淡水水产养殖户中加大管理机制的宣传,确保养殖户可以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积极地进行淡水水产养殖业,进而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以此促进渔业的健康发展。
3结论
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若想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引进新的主动学习新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现有的养殖技术,以及从本质上完善淡水水产养殖的管理机制,进而可以有效的把握好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加强绿色渔业的快发展,才能促进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此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何海龙 单位: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
参考文献
[1]盖春雨.淡水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与应对措施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23,25.
[2]韩坤煌.我国水产种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福建水产,2015(09):495-501.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技术;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39
1研究水产养殖行业的现实意义
1.1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价值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量近40%。据2016 年y计,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达814万吨,进出口总额为293亿美元。其中,出口量406万吨、出口额203亿美元,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706.8亿美元)的28.77%;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66%和2.22%。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62亿美元。水产品国际贸易由降转升,全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00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69万元,同比增长8.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捕产量比例达到75∶25,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逐年提高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900万吨。
1.2水产养殖行业的社会价值
2016年,全世界人均年水产品消费量达到20.5公斤,2006年全球人均消费量17.6公斤,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的富裕,预计2030年,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养殖产量需增长5000万吨。水产养殖使得市场上的水产品增多,人们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增长蛋白质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它在支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减少城镇迁移,创造就业机会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水产养殖的现状
水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中增长速度最快、效益收入最好、创造外汇最多的产业,带动了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自1985年中央五号文件将“以养为主”确立为渔业发展方针以来,水产养殖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中的重要部分,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如今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移,促使渔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业超过捕捞业的国家。养殖、捕捞、加工是水产业的三大支柱,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的水产品,而且水产养殖品进出口贸易额占了农业出口的20%,出口创汇额在农业各产业中排第一位。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多达50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混养模式和大水面养殖上升势头迅猛。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向虾、贝、鱼、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也由“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传统格局转变,罗非鱼、河蟹等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3 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食用不安全
水环境的污染有多方面因素,主要源于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我国1200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大量生物死亡,而重金属、农残、药残等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水产养殖品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严重危及身体健康。
3.2养殖中药物滥用,水产养殖品药物残留超标
多品种,高密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加剧了养殖产品的疾病发生。为了减少损失,加大用药、过量用药、重复用药等现象也加重了养殖中药物残留。
3.3养殖产品种质退化,病害泛滥
近亲繁殖、不良养殖条件、亲本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养殖种质退化,就连我国“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种质退化也十分严重。近亲繁殖使得隐性有害基因增多,生命力低,在塘表现活力低。不良的养殖环境使得养殖对象接受自然选择,水生物就会处于生理生态的抑制中。繁殖技术的不完善也使生产中催产素过量使用,造成了品种质量及抗病力下降。
4 发展水产养殖行业的对策
4.1因地制宜,发展健康养殖业
我国在水产养殖病害的病理、病原、药物及免疫防治方法的研究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总体研究不够。面对浅海、滩涂、内陆大水面、低洼盐碱地等水域采取不同的科学养殖方式,首先需要确定养殖容量、然后根据养殖对象确定养殖结构,采用立体利用水域的养殖技术和水域的环境优化及生物修复技术。建立以生态调控为主要病害监测、预报系为辅的养殖体系。
4.2优化品种结构,严格执行选育程序
建立良好的繁育体系,必须建立良好的繁育场以提供优良的亲本。对品质评价和筛选、选育的各阶段,开展优良、抗逆新品种研究。建立雌核发育、多倍体、性别控制、转基因等育种新技术结合生理生态学手段,找出抑制性腺发育和制约早期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性环境和内在因子,在育种技术上严格执行催产的步骤,禁止多催,重复催产。
4.3设施养殖开发,高效养殖
可控程度高、集约化、高密度养鱼技术是推广的重点。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中的水质控制、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和设备的普及;开发10米等深线以外离岸海水养殖技术以及高密度养殖海区环境改造和水质改善技术;养殖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推广,加强水产养殖的人工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印,苌建菊.农村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
[2]张世羊,李谷.地下水用于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潜质与风险[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03).
[3]邢丽荣,徐翔.水产养殖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的测度及分析――以不同模式下淡水鱼池塘养殖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04).
[4]科学指导水产养殖用药,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全国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系列宣传活动情况总结.2016,(04).
[5]马驰.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2016,(06).
[6]徐大明.基于机器学习的跨平台水产精准养殖管理系统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2016,(05).
[7]冯正平.服务“三农”是三赢:互联网上水产咨询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05).
[8]康永兴.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05).
一、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特点
1、水产养殖病害种类多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巨大改善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植被破坏、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威胁。水产养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近年来出现的病害种类越来越多,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寄生虫病害等大量出现,病害防治的难度和成本都在不断加大。
2、水产养殖病害爆发频率高
全国环境污染的加剧造成了水质下降,一些工业企业对水域的污染使得大量细菌滋生,导致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频率大大提高。以往水产养殖病害的爆发高峰期一般在春夏交替之时或夏秋两个季节,但是现在几乎全年都会爆发病害,病害爆发的频率大大提高。
3、水产养殖病害波及范围广
目前全国水产养殖规模巨大,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养殖聚集地,大量的养殖地相互联系。病害一旦在某一地区爆发,很容易通过水质相互传染,造成大范围的病害发生,给水产品养殖者带来巨大损失。
4、水产养殖病害易交叉感染
水产养殖通常是在同一水域中养殖多个品种,病害发生时不同物种之间会发生交叉感染,产生了一些新的病害种类,对这些病害种类往往缺乏防治经验,无法进行及时的治疗。
5、水产养殖病害耐药性强对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一般都是使用药物,在出现病害时,为了保证防治效果,逐渐加大药剂用量,病害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耐药性。再出现同样的病害时,药剂用量更大,防治效果却越来越差,导致病害防治出现困难。同时大量使用药剂也使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不能保障[1]。
二、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水产养殖病害的特点,在进行病害防治时,要坚持预防为主,采取防治结合的方法,合理规范用药,保护水域环境保证水产品质量的安全。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一下几种防治措施:
1、定期对水产养殖池塘进行清理消毒
池塘是养殖水产品的主要场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池塘底部会堆积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是细菌和病毒栖息的良好场所,因此养殖人员要定期对池塘进行清理和消毒。清理时,要将池塘中的淤泥保留一部分并进行一段时间的暴晒或冰冻,以杀死淤泥中存在的病菌,预防病害的发生。另外,养殖人员要寻找安全环保的药剂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目前中草药是一种新兴的消毒方式,消毒效果良好并对水产品不产生任何影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2]。
2、水产苗种投放前做好消毒检疫工作
水产养殖者购进的苗种并不能保证都是安全的,有的可能带有某种病菌,假如不经消毒检疫就进行投放,将会把病菌带入整个养殖环境中,一旦扩散传染将造成大规模的病害爆发,可能会导致大量养殖物种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水产养殖者在投放苗种之前一定要做好苗种的消毒检疫工作。检疫工作可以通过相关检疫部门的协助完成,检疫部门要加强检疫设备和技术投入,提高检疫的质量。苗种消毒工作可以采取药浴的方式,将苗种在消毒容易中浸泡,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3]。
3、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并科学喂食
水产养殖饲料的选择对病害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在选择饲料时,要避免营养单一,选择营养全面、颗粒均匀的饲料,还可以添加诱食剂来吸引养殖物种摄食,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它们的免疫力以抵抗外界的病菌侵袭。另外,在喂食时要适量,避免喂食过饱,还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增强免疫力的药剂。总之,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增强养殖品种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重视病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工作
对于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来说,预防的效果要大大好于治理,在预防阶段做好相关工作将会大大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因此,有关部门和养殖户都要重视病害的预防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病害的监测,找出病害的发病规律和发病特点,在病害发生之前及时进行预报使养殖户做好准备工作。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研制或引进检测试剂以及病害疫苗,加强病害的预防。
三、结语
总之,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养殖者和管理部门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针对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养殖环境的清洁安全和养殖物种的检疫预防,同时进行科学喂食才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只有有效控制养殖病害,经济效益、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水产养殖才能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马霖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水产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周海江,黄银生.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70.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1 前言
伴随我们国家水产养殖种类的日益增多,水产养殖的面积同样在逐渐扩张,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水产病害,其对水产养殖人员以及水产品的安全均造成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部分高度聚集的区域或许会对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发展产生威胁。
2 水产病害的常见类型
(1)败血症
此处所提及的败血症大都是细菌性的败血症,因为地区不一样对此类细菌性的败血症叫法也并不一样,然而其发病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单胞菌里面的嗜水汽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所导致的。其症状表现为:溶血性又或是出血性的腹水病、腹水病等等,其均是水产养殖环节最为常见的病害。
(2)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减少鱼类血液里面所含有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数目,水里面所产生的亚硝酸盐会经过鱼类的呼吸进入到血液之中,对鱼类的血液组分产生影响,进而削弱血液的载氧力。因为组织氧气的缺少所以鱼类的摄食数量便会有所减少,导致缺氧严重,呼吸困难,并且会对其平衡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3)瓜虫病
此疾病是一种原虫病,其主要是由寄生虫所遭横的,是在淡水养殖中所常见的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在鱼体的外部的产生白色的小点,又或是在鳃上产生白色的小点,所以此病症又被叫做白点病。
3 水产养殖病害产生的原因
3.1 水质环境日益恶化
在水产养殖过程之中,人们对于鱼种品质的选取与对于饲料种类的选取均具备非常强的质量理念,然而对于水产养殖水质环境品质所具有的认识却较为滞后。非常多的养殖户有着几十年的养殖经验,自以为有着非常丰富的养殖经验,然而却无法培育出较好的养殖水质,又或是愈养愈懒,对于淤泥清理不及时;部分水库在运用网箱养鱼之时又进行着施肥养鱼,完全忽略了水体富营养化所产生的影响,其养殖密度与规模日益增大,明明知道水质恶化所能导致的恶劣结构,然而依然如此行事;部分每年都会出现较大规模病害的池塘,依然不断在扩张规模。
3.2 防范观念淡薄
在具体的水产养殖环节,一些水产养殖人员的病害防范观念淡薄,因此造成了引种的时候没有实施检疫,在种苗进入池塘并未实施全面的消毒处理,淤泥清理的次数非常之少,用药防范不即时等其它问题,进而导致水产养殖病害不断出现,因此水产养殖者需要增强自身的病害预防理念。
3.3 病急y投医
当前,大部分水产养殖者的病害防范理念较差,引入的种苗并不会进行检疫,在入箱入池以前并未实施充分的消毒。鱼池清淤的次数逐渐减少,又或是并不进行清淤,并不即时用药方法,导致病害的频发。如果出现大量的死亡,便高度紧张,病急乱投医,各类药物大量使用,使得鱼病治理成为了一个药物的试验场所。此样无病不防范,有病胡乱使用药物的行为,不但形成了非常多的耐药病害,使得病害治理更加的困难,而且直接给养殖对象导致了药源性的损害又或是中毒等,产生了全新的药源性病害。
3.4 养殖品种不断增多
养殖种类的日益增多,养殖规模无序化的扩张,再加之宏观调控的缺失,造成生态和环境完全超过了负荷,养殖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家中。养殖品种的增多导致了病害的不断出现。
4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对策
4. 1对养殖环境的改善
(1)治理工业污染
因为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日益加重,其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非常多区域的水产养殖业由于水资源大量污染而渐渐落没。政府部门需要增大对于工业污染的整治力度。
(2)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
世界贸易不断发展的当下,全球各个地区的远洋货轮行驶在我们国家的港口码头之中,然而货轮所带来的外部生物与物种或许在不存在天敌的水生环境,对于我们国家的水域环境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对水产养殖的环境造成了损害,国家有关部门需要积极防范外来物种的入侵。
(3)加大对病害药物加工研发企业的帮扶
目前,我们国家的渔药公司非常之少,所生产的防治药品并无法达到现实的要求,国家需要增强对有关的渔药公司的帮扶,推动有关的科技研发及对于全新病害防治药物的研发等。
4.2 增强防范意识
对于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突发性、影响较大等特征,需要增强对于病害的宣传,以使水产养殖者全面提升对于病害的预防理念。对于水产养殖人员知识水平受限的问题,相关机构需要增大对于水产养殖户所提供的帮助,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在有需要的时候还能够提供上门引导服务。同时激励水产养殖人员经过自学等渠道,全面提升本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增强对于与水产养殖相关理论的了解,将知识转化成相应的生产力。与此同时,需要增强水产养殖者对病害的迅速诊断能力,以保证基层的养殖者能够即时的发觉所存在的病害,同时确定具体的类型,便于运用相应的防治对策。
4.3 免疫防治
对于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相关的经验引起了人们对于抗菌素等相关药物安全运用的高度关注,认识逐渐由最初所重视的“动物安全”转向“环境安全”与“人类食品安全”,去除水产品中所遗留药物安全隐患的抗病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急切需要水产疫苗的研发运用。疫苗在增强鱼类特异性免疫力之时同样能够加强机体抵抗不良反应的能力,同时满足无污染、无药残的要求,已经发展成目前全球水生动物疾病预防领域所研发的主要产品。当前,我们国家的水产疫苗在水产养殖病害预防、治理环节的运用依然处在局部、零星以及小规模的状况,还没有一种疫苗达到真正意义层面的产业化运营。
4.4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具体的水产养殖环节,需要完全根据科学化的加工工艺步骤来实施操作,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维护,创建起较为完善的无毒水质体系,选取没有毒害的亲体,引入抗病的产品种类,对种苗进行检疫,尽可能创建起一个无毒种苗体系。在具体的饲养环节,运用优质的饲料,全面运用套养混养等其它先进的技术。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的水产养殖业依然面对着非常严峻的病害防治形势。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水产品有着更加之高的要求。水产养殖业对于病害的防范与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主管机构需要更加深入的完善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系统,加强对于水产养殖病害出现的预报、预估等相关工作,提升水产品的安全等级,为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海江,黄银生.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
[2]张正,荣小军,王印庚,廖梅杰,王岚,李彬,陈贵平.水产疾病远程会诊系统构建及其产业促进作用[J].渔业现代化,2010(06).
[3]侯俊利,吴玲玲,陈立侨,毕相东,董少杰.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J].渔业现代化,2007(01).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现状;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清淤机、水质净化杀菌装置、高效生物净化器、过滤机以及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等,其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分离和净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是我国现阶段水产养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可控制的人工措施来优化养殖水体条件,根治鱼类疾病、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增强水产生产力等。
1水产养殖现状分析
据调查研究表明,2008年开始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就已经达到上万吨以上,虽然水产品的养殖促进了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但也产生了大量的水体污染,给部分江河湖海等水资源环境造成压力和困扰,为国内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同时逐渐形成中国水产生产中难以突破的瓶颈。由于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会对人们的生活及国家带来影响,因此,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重要性,这也使得水体净化技术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
2水体净化技术物理方法及生物方法
2.1物理方法
在养殖业中,最常见的物理方法是在水底微孔管道中应用增氧技术和耕水机、在水池中应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以及改进养殖水体的设计。其中,在水底微孔管道中应用增氧技术和耕水机是水体净化技术中最重要的物理方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在水底引入管道增氧技术和耕水机能够有效消除水体中的氧跃层,以充分的供给氧气,并改善水池环境,其优点不仅耗能低且具有产量高以安全性能好等特点。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应用则是净化技术中最关键的物理方法,在国外,纳米材料在水体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可观的,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对水体中的水质进行净化、消毒和杀菌,对进一步完善水体环境非常实用。而改进养殖水体的设计则是水体净化技术中最根本的物理方法,专家可以通过改进养殖水体的设计过程,采用不同的实验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水流的形势进行水体构造,其目的是提高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使水体环境进一步优化。
2.2生物方法
水体净化技术的生物方法包括生物滤器、微生物制剂、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生物滤器的作用主要是免疫养殖水中的有害物质,它主要在封闭的环境下不断的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作业,它的耗能量和投入资金最高。而微生物制剂则是水体净化技术中最有效的生物方法,主要由最常见的枯草芽抱杆菌、酵母菌以及光和细菌等菌类组成,其中光和细菌微生物制剂应用最为广泛,由于其本身具有脱氢和氧化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水体中的有毒物质,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进一步促进水体中有机物的循环和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是生物方法中最重要的净化技术,该技术能够同化水体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完全避免了二次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不仅能够在水体中自给自足,同时为水产养殖业节省了大量能源,它是一种经济、环保且便于操作的最佳技术。
3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研究成果及发展策略
3.1研究成果
水产养殖是引发水体环境污染的源头,只有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在增加水产养殖密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水资源保护。现阶段,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在尝试和探索新的水体净化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深入研究水体净化技术的再创新高,主要注重生物技术方面的探索,并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新型技术,为打造全封闭健康式养殖系统不断努力和尝试。[2]
3.2发展策略
3.2.1合理利用现代技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业也越来越重视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我国针对诸多问题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物质和人力,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不断优化水体净化系统。与此同时,我国也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协作,借鉴外国经验将水体净化技术推向更高的水平,这种做法为日后水产养殖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通过现代技术、新型材料与水产养殖的进一步统一,不仅降低了成本上的投入,同时提高水资源生产质量,使养殖生产力有了飞跃式的发展。3.2.2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水体净化技术主要是为了消除水中所好友的污染物,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国外专家在技术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因此,国外的先进技术也非常显著。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技术中的生物膜处理、自然生物处理以及活性污泥处理等方法作为基础,不仅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工业水的处理,只要能在相关领域中发挥其最大价值,就要加以利用。[3]3.2.3完善养殖管理系统任何技术的进一步研究都离不开物理和化学作为基础,因此,要想进一步完善养殖管理系统并充分发挥水体净化技术的优势,就必须要重视基础研究,通过不断深入探索研究出更实用的水质改良技术,并在原有水体净化技术的基础之上加以改造,一方面要汲取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作为铺垫,另一方面也要研制出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先进技术,以此来促进水产养殖净化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为了有效改善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降低水产养殖业对水资源的影响非常重要,就连世界各国的专家们对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也做出了相应的尝试和探索。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过硬的水体净化技术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目前,通过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更为直接,具有实际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玮,陈军,刘晃等.中国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发展概况.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19(1):41-49.
[2]刘瑜.海水养殖水体模块化净化技术.中国水产,2012,(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