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

第1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一、新闻学的概念及背景

从理论角度来阐述,新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新闻学中重点研究的是新闻内容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作为一种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特性的科学,新闻学所探索的是新闻产生、发展的普遍情况和特殊规律。新闻学解决的是社会客观现实对人新闻活动的影响和改变,以及新闻活动对于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活动,传播是新闻被制造之后的出口,不具备传播价值的内容则不具备新闻价值。回望原始社会,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为了交流信息并了解周围的变化和危险,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信息,这种口头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今天的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其实是类似的。而这就是新闻产生的最初雏形。

中国新闻学的起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晚。直到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出版,才有了第一份中文报纸。但是中国人对于信息及新闻的渴望与热衷却是超越西方国家的。从中国近现代史中,我们从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看到新闻业对时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新闻学和新闻业对国人生活及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互联网当道的今天。

二、新闻热点事件对新闻学的影响

新闻热点作为当下新闻行业当中的重要角色,其每次出现都会给新闻学界带来震动。新闻热点的出现仿佛新闻学界的狂欢,一众新闻从业人员、学者、评论家、网络公知在当前时代都是新闻热点事件的簇拥者。他们对于热点事件追逐点评,蜂拥而上的姿态仿佛是一场学界盛宴。然而,新闻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却是思想的枯竭。新闻热点事件逐渐丧失其新闻价值的本真,而变成学界乃至媒体用来追逐名利的工具。对于新闻热点的过度消费很大程度上在透支受众对于新闻事件乃至新闻学界的关注与信任。新闻热点事件的追踪在当下逐渐失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新闻从业者忘记初心,开始忽视对于新闻热点事件中所隐藏的普适性规律的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速食”年代,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稀缺品质。新闻学者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盲目追求导致新闻事件研究中的“真、善、美、深、新”已经逐渐开始被人忽视。研究实实在在问题,推动新闻学界学术进步的重任正在被新闻从业者遗忘。

新闻学是一门与传播学、历史人文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实践性强是新闻学的特点。新闻学的研究可以分为现象研究与问题研究两个方面。所有社会及生活中的新闻内容都可以称为新闻现象,但是并非所有新闻现象都可以称为新闻问题,并非所有新闻现象都具有研究价值。那些能够从个别事例中总结出普适性规律、能够从个别事件中体现出人类社会共通价值观的内容,才能够构成新闻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进步经验,是新闻学产生的价值之一。新闻热点事件的追踪和报道在关注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和猎奇性的同时,也要结合其是否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进步提供有用的普适价值观来作为筛选标准。以当前新闻热点事件为例,某明星的婚恋状况、某电影票房多少、某传媒公司的危机公关等内容成为热点新闻事件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关注和追捧,甚至这类新闻有些竟然成为新闻学界研究的主流,而真正有“营养”、值得关注的内容反而无法激起受众及新闻研究者的兴趣及关注、这是当前新闻学界存在的很大问题。新闻及新闻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及记录当下历史的工具,不应该“套路化”生产。新闻的内涵性、真实性、社会性,是新闻保持生命力的法宝。如果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追逐停留在套路化点评、模式化观察的层次,而缺少对于真正有价值新闻事件的挖掘及思考,那新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失去其生命活力,而变得让公众丧失关注的兴趣。

同时,在对于当下新闻热点的研究中,新闻从业者及新闻学者忽视对于新闻理论深度的挖掘,模式化的借用国外学者研究理论和标题,缺乏根植于我国社会特色的新闻探究精神。这种借鉴国外先进的新闻研究理论方式并没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犯了用理论反推观点的错误。在新闻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记录与观察分析,来推断证明某种新闻理论,这才是新闻研究的正规路径。然而当前“拿来主义”之风的影响下,新闻学界产生一种用新闻学既定理论去推新闻事件现象的错误方法,这是本末倒置的新闻研究法。因此在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分析阐述中,一定不能有理论先行的思维定式。一个合格的新闻学工作者一定是从事件本身挖掘其新闻价值和新闻内涵,最终总结出新闻规律与论点的。

第2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作品的基础,是视觉符号之一,与其他符号元素相比,它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语言或第一要素,没有画面,就没有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特性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把不同景别,连续活动的图像剪辑组接在一起,形成一句句有视觉形象的特殊语言,用来叙说新闻,反映现实,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①这种由一幅幅图像构成的有着生动外表形态和丰富内涵的专业语言,自身具有丰富的特性,通过镜头语言的真实性和视角的潜在性的特点以达到完整讲述新闻故事的目的,再通过画面编辑产生影喻和联想,深度报道和发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镜头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电视新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画面真实。电视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是电视画面的真实。电视新闻镜头的真实性指利用画面的亲近性、即时性、直接性给观众造成更接近客观真实的心理效果画面镜头是电视新闻主要的叙事方式,它给接收者们提供了接触新闻的平台,要让他们认可眼前的新闻客观,就要尽可能抹去或隐藏复杂的叙事流程中叙事者主观介入的痕迹,让新闻事实仿佛直接来到接收者眼前。

在《新闻调查》这个栏目中,记者不是退居镜头、话筒的背后,而是直接出现在屏幕上,形成与采访对象的直接互动。针对屏幕外的接收者眼睛的追寻,叙事者将记者与采访对象交谈的方式借用摄像机的视角,使记者视角与接收者视角重合,当记者在注视被采访者时,接收者也同时和记者一起注视被采访者,当被采访者面对记者、回答记者时也同时在面对接收者,接收者不仅是他作为新闻观众的自己,还是一个事件的调查者。这种通过整合新闻叙事者与新闻接收者的视角而形成的“真实性”,把新闻接收者视角牢牢契合于新闻文本视角。让接收者的眼睛与摄像机的眼睛重合,很容易使接收者忘了自己的存在.

视角的潜在性。视角的潜在性是指从摄像机镜头选取到观众面对的电视屏幕中的新闻画面,叙事者的视角潜隐在画面报道之中,留给观众的都只是从整个新闻事件中的一个角度、一个方面的感知和领会。从新闻接收者角度看,如果不加选择地全盘展示过于丰富的视觉空间会让接收者造成选择与思考的压力,比如在具有若干观点冲突的新闻事件中,他们就会选择并思考丰富的影像提供的信息,而这种主动性会阻碍接收者对于某媒体直接叙事的跟踪和引导,就会使新闻叙事者解读与受叙者解读发生错位或断层,造成两者的疏离,

因此在镜头叙事中,特写和近景有独特的封闭视角的功能。缘自于电影艺术手法的特写如今在电视新闻中运用也较多。通过对新闻事件中人或物的特写或近景拍摄,造成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起到强调的效果。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的运用

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造型主要是指如何运用视听语言的画面元素对电视新闻的主题和内涵进行视觉包装和造型,力求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诉求。

电视新闻的景别选择。景别是电视新闻前期拍摄的造型元素。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力,远景视野深广、宽阔,全景能完整地观照事物和场景,中景能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近景能表现人物的局部表情和细微动作;特写画面则如同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具有透视心灵的冲击力和爆发力。景别的选择就是对画面叙述方式和内容结构方式的选择,是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景别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视野、气质和韵律、节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新闻报道要在前期策划拍摄阶段做好场景选择和景别设置的工作,富于生活真实、构图讲究的新闻画面.才能激发受众的视觉情绪,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电视新闻的镜头选择。镜头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固定镜头便于突出主体,使观众能以平静稳定的心态充分体验画面内涵;运动镜头能使观众视点不断变化,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因而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是最基本的拍摄技法.又是有效的修辞手段。推可以突出重要情节因素和细节;拉可以形成反衬、比喻的效果,发挥感情的余韵;摇,可以表现对比、并列、暗喻、因果的关系;移,能造成现场感和真实感;跟,更能强化纪实效应。

电视新闻的画面蒙太奇运用。画面蒙太奇的使用是丰富电视新闻内涵,引发观众深度思考的重要手段,在新闻专题、新闻调查、深度报道等新闻栏目中普遍应用。这样的新闻栏目不同于强调时效性的消息报道,而是追求典型新闻事件或人物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传播价值,这就要求在画面的处理上富有层次感和引申意味,表现蒙太奇的运用可以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像空间,把观众从新闻事实引入到对社会问题和焦点人物的认知和理解中,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社会价值和传播意义。

注 释:

①周晓华:《电视新闻画面语言新课题》,《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参考文献:

1.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杜,2002年版,第130~131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6页。

3.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1页。

第3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电视新闻节目编导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能力不足。这种能力,要求新闻节目的编导在抓取新闻线索,选择表现题材,使用节目素材上,凭借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新闻敏感,能够发现并抓取到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线索,及时选择独家、新颖、有说服力的表现题材,拍摄并用活真实、富有冲击力的节目素材。

如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栏目1995年11月6日~7日播出的《种草药患心病》(上、下)和1997年7月20日播出的《冷漠是一种病》,都可被认为是“发现”出来的新闻佳作。前者,是编导凭借敏锐的视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不法分子“坑农”新动向的曝光;后者则是编导凭借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对社会不文明现象的无情鞭挞。该片以孕妇挤公共汽车为切入点,通过对那些“视而不见”的乘客的报道,发现在当今社会里,冷漠不但存在,而且极为普遍;它不但是社会的一种病态现象,而且是一种能够互相“传染”的社会病态现象,长此以往,必然会败坏我们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编导只要深入生活,用心去寻找去发现,那么即使是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题材里,同样可以编导出有影响力度的优秀之作。

但是,有一些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总是想着制作一些轰动性强,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题材,却不愿意深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抓取和老百姓密切相关并为他们所关心、关注的话题,这就往往使得制作出的电视新闻节目政论性强而服务性弱、说教性强而互动性弱,不能引起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如果说发现侧重的是对电视新闻主题的一种横向拓展的话,那么,挖掘则侧重纵向的深入,即对电视新闻主题的深入开掘。这种能力在新闻节目的编导中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挖掘的能力不足。“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能力,这其实是对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提出的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它要求编导必须善于“在无新闻处找新闻”。不过,有些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往往只是注重对新闻事件本身表面现象的叙述和粗浅报道,缺乏这种“于无声处听惊雷”、“太题小做”和“小题大做”以及“楼上盖楼”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透过表面现象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这就使得制作出的电视新闻节目缺乏吸引力,平淡无奇。

表现能力不足。从总体上看,电视新闻节目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但短小并不意味着简单,有时还恰恰相反,越是篇幅短小,表现起来难度越大,因此也就要求编导人员具有更强的编导能力和更高的编导技巧。

1994年由盖晨光和水均益编导的《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一片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评比中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全国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据水均益介绍,当初他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设计结语和标题,原方案只是让水均益在结屡时说出“和平”在阿拉伯和希伯来语中发音相似,两个民族对和平的追求是同样执著就行了。但编导们觉得这样的设计似乎意犹未尽,于是重来,“终于在深夜两点的时候,从《圣经》中翻出了一个古训,这就是该片后来的标题和结尾的串场词――和平:使沙漠变成绿洲”。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句串场词,该片的主题才得以深化,所用素材才有了生命和结构上的附着点――灵魂。该片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尽管电视是当今社会最先进的传播媒介之一,但作为其节目的具体生产者,编导们还是应学一学古代诗人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为了更多的精品节目的诞生,而“片不惊人死不休”。

有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简单、肤浅地认为电视新闻不需要表现,只要讲述、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就可以了,但是,在不违背真实客观的前提下,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新闻舆论引导存在误区。新闻舆论引导问题,即通过新闻舆论对社会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特有的重要概念。在新闻宣传政策正确和传播渠道畅通的条件下,新闻传媒能够代表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正确反映社会舆论,这是新闻传媒能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前提,也是我国新闻事业所具有的特殊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一些媒体和宣传部门在强调新闻传媒导向性、倾向性的同时,往往忽略、忽视了新闻舆论引导活动自身的规律性,对新闻舆论引导活动所应遵循的新闻规律、舆论生成和运动的规律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结果导致在新闻舆论引导的方式问题上,存在单一、呆板、重量不重质、忽视受众的主体性、缺乏引导艺术等倾向。这些误区的存在,影响了新闻传媒舆论引导效应的有效发挥。

如何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意识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社会意识。所谓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社会意识,一方面是指编导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指编导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否则将无法编导出具有积极社会意义和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应的电视新闻作品。即使只是完成《策划阐述》所规定的编导职责,也将因对社会认知程度的不同和价值取向的差别,而导致实施走向的偏差和节目最终社会效应的严重衰减。因此。每一个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都应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真正做到对党和政府负责。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新闻意识。张君昌先生在《电视新闻摄制》一书中对电视新闻意识是这样界定的:“所谓电视新闻意识,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党性原则基础上,通过对电视媒介性质及其传播规律的正确认识,表现在把握舆论导向和处理新闻技巧方面能动的反应。它包括导向意识、法律意识、时空意识、纪实意识、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缺乏新闻意识的编导,不但对选题缺少敏感,就是送到手里的现成选题,把握起来他也将很难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和电视新闻节目的特殊规律,进行开掘、拓展和纪实表现。

加强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平民意识。这里的“平民意识”,就是指电视记者摒弃因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带来的优越感,改变居高临下和俯视一切的思维方式,自觉地关注平民并和他们平等交流的意识。平民意识的产生,主观上讲,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一种具

体体现;客观上讲,平民意识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一种需求。

要使电视新闻体现平民意识,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从事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时,必须以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使费屏内外的传播与接受、社会与个人,获得严格意义上的心态同步,产生情感共鸣。

多年来,新闻界一直强调“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电视新闻类的节目尤其应以关心群众为出发点,反映群众的意志,以正确、健康的观点激励群众。特别是有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一些社会问题只有潜入深层去挖掘,才能昭示世人,起到警世、醒世的作用。

电视新闻要体现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首先,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心里要装着老百姓,选择平民话题,关注百姓生活,记录真实生活,消解群众疑难。在实际工作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应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验平民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报道。事实证明,只有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对准老百姓的苦乐冷暖,才能使电视与观众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才能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分履行好“喉舌”的作用。

其次,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要善于换位思考,做一名普通观众。现在的大众传播研究普遍认识到:受众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群体,受众的这种主体地位在我国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电视的主人,受众不仅是电视的传播对象,而且是电视的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电视宣传的根本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电视受众的收听收视需求,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是我们中国电视的出发点。

第4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点;发展趋势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网络时代下的特点

1.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

新时代的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报刊、电视、新闻广播,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平台与空间价值。传统媒体拥有着宽广的群众基础,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传统媒体有着雄厚的品牌意识,经济效益突出,其广告经济利益、平台社会影响力大等等,如电视媒介受众范围广,信息真实可靠,用户可信率高。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受众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受众的用户多为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他们不懂网络,不太会使用新媒介,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传统媒体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

2.网络时代的新媒体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之上应运而生的新媒介,例如移动通讯、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等。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充满着活力与激情,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网络互动及时,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前日发生、明日见报的时间差,但是新媒体也存在着各种弊端,新媒体信息传播虚假性不断出现,各种造谣、丑化、虚构等事件不断出现,负面现象是新媒体时代网络监管不到位所引起的。

3.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需要融合,需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互联网时代是信息高速集聚与传播的时代,传统媒体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媒体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弊端,所以借助新媒体可以加速媒体传播力度与扩大范围,增强信息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例如140字的微博短语,短短几句便可以说明信息,转发之快、传播之广是传统媒体所做不到的。但是,新媒体没有传统媒体严格的监管制度,在信息传播快的同时也存在真实性不稳定的因素,新闻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也无法全面展开,所以在增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时,也要增强全媒体时代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

二、媒体发展道路中的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的机遇

新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媒体时代的兴起。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媒体插入了更多的经济价值,突破了纸质行业的媒介弊端,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流通弊端。新媒体借用互联网,赋予媒体更多的广而告之的魅力,增强了媒体的多元化与经济价值,也加速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传统媒体拥有强大的受众群体,上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下到平民百姓、社会群体,用户多、范围广,但是传播速度却没有新媒体迅速,所以传统媒体可以借用新媒体的网络平台,增强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2.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是虚拟网络时代的发展产物,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媒介手段,伴随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融合媒体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行业,需要突破传统媒体行业时间与空间的滞后性,新媒体行业需要增强新闻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深度和典型的报道增强客户群体的受众范围,增强媒体行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参与。所以,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融合媒体需要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才能不断地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融合媒体发展趋势

新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互联网的“高铁时代”,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有全方位的媒体做依托,融合媒体的发展需要借助互网这个媒介,才能更为高速有序地发展与进步。未来的全媒体发展需要借助行业的发展规则,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如: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慢,客户趋向老龄化,缺少受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管理制度严格等;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多趋向年轻化,用户之间互动频繁。《半月谈》《人民日报》《光明经济日报》等等报纸杂志,不仅有纸质的报刊,也已经出现网络杂志、手机客户端、微信公共平台等。电视媒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网络电视中,如CNTV研发的网络电视、PPS网络电视、QQlive、UUSee网络电视、数字媒体、云电视等等。多元化的网络电视与传统的电视台同步播放,扩展了受众群体,增加了与群众互动的平台,增加了客户群体,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融合媒体发展需要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特点,选择适合的媒体发展模式,创造适合互联网要求的新融合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范明献.传统媒体对网络时间的舆论引

导.重庆科技院学报,2010.2.

第5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一、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历史知识,使受教育者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闻史教育,应当以新闻事业所关乎的人为中心,把握人对于新闻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追问新闻事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以人为主体的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并最终学会观照当下现实。

(二)把握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提高理论素养

新闻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其实是加强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二是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求真、创新、怀疑和坚持,包括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媒介素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得出。而历史是每一个事实的积淀。尊重新闻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

二、 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误区

(一)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横向拓展

长期以来,新闻史被视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时间的简单罗列。这实质上是教师将新闻史视为孤立的个体,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自然谈不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横向比较就是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整体,将某一历史时段新闻业发展的“点”提升到人类社会新闻业发展的“面”上去考察,将某时期的新闻史实与其他方面史实相联系,探讨新闻的共性、个性。从构建“大新闻传播史” 的观念看, 新闻传播史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算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

横向比较观照也不应拘泥于一国的时空范围。比如在讲述美国新闻史20 世纪初大众化报业和黄色新闻时,可以首先分析其社会背景、特征,启发学生是否有类似的报业现象可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审视当前我国都市报大战:新闻炒作,恶性竞争,同质化等现象。

中国都市报发轫于1995 年《华西都市报》,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回头看美国这段新闻史, 虽然国家不同,却是“ 历史惊人的相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报纸将走向何处?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报纸深入讨论,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史———都市报现象进行剖析。

(二)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纵向延伸

实际教学中,人们更关注现实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对现时舆论事件和话题的把握。新闻史教学忽视了新闻的历史传承性及新闻的历史视角,淡化历史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产生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错觉。而更多的新闻史教学中并未加强纵向延伸,联系现实情境,将历史的讲述与现实重大变动结合,没有注意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所以,新闻史教学中缺乏课程的贴近性,难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也难以培养学生增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新闻史的价值在于启示现在、昭示未来。

正如学者李彬所言,所谓新闻传播史不过是当代媒介世界的有机构成,一切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同样取决于当代的环境和语境。因此,现在时而非过去时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本质属性,学习与研究新闻传播史实际上都是基于现实而非思古幽情。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传播史的真谛,当代性而非历史性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闻史教育中“瓶颈效应”呼唤“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而通过观察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滞留于“前茅塞顿开”状态,而难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提高。由此看来,突破当前新闻史教育中的“瓶颈状态”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进欠缺“一剂东风”。

在新闻史教育中,如何使得“东风效应”迅速到来,而冲破“瓶颈效应”,首先要调整新闻史教育自身的行为欠缺,重视教学中思维想象力的养成,着力扩大教学中的联系点,积极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 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

三、结束语

虽然,当前新闻史教育长期面临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困境。但是,新闻史作为新闻学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基础课程,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并且举足轻重。所以,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的缺憾和不足,提出相关策略,以力求为我国新闻史教育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北京,新闻出版社2005 年.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80 页.

[3]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研究的回顾与反思》,news.xinhuanet.com/newmedia/

第6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第7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闻 好“点子” 新闻策划 创新

古人曾断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韩愈也认为:“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对于今天我们研讨的新闻策划问题,当然也是适用的。因此策划之于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一、关于新闻策划

《策划人》一书的作者为新闻策划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新闻策划,是指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其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使报道更具特色,取得更佳的社会效果。”

当然,新闻策划不是策划制造新闻,而是对新闻信息搜索、整理、升华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通过策划可以使那些漫而无序的新闻信息获得一份理性的力量,使新闻采写者产生一种灵感,使新闻得以升华。成功的新闻策划往往首先取决于一个好“点子”。例如,抚顺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电视新闻专题“今非昔比莫地沟”荣获辽宁新闻奖一等奖就是源于作者的一个好点子。抚顺的棚户区改造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走在前面的,这项备受关注的民心工程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棚户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展现这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作者想到了他的一个摄影师朋友。棚户区改造还没开始的时候,这位摄影师就来到莫地沟拍摄照片,之后近十年间他每年都到棚户区拍照创作,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感受了棚户区改造前后的种种变化。作者经过精心策划,便以这名摄影师的现场讲述为主线,穿插老照片和棚户区居民的新旧对比,完成了这部作品。作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棚户区今昔的巨大变化,以每一个小家的变化,展示社会的发展变迁。构思巧妙,立意独特,全片大量运用同期声和现场画面,真实感人。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这次报道之所以成功,正是有了切合实际又符合新闻规律的好点子,才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在受众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和思想的共鸣。然而,如果某些点子平淡无奇没有创意,或者单纯为了标新立异而没有遵循客观规律,不考虑社会效果,往往也会使新闻报道工作走进误区,那样的点子就算不上好点子,而只能是“馊主意”了。

二、好“点子”应该具有的特征

1.好“点子”必须具有创新性,要有创意。我们身边每天都l生着一些事情,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都有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和问题呈现在我们的视觉中。从中发现新闻需要的是我们的新闻敏感,而把这些新闻事实深刻地揭示出来,不是平平淡淡地报道,就必须依靠富有创新意识的新闻策划,在选题角度、报道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体现出时代性、新颖性。以新颖的题材、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视角将新闻事实耳目一新地呈现出来,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在新闻策划活动中,没有一个超群拔俗的创意,缺乏新的角度、新的见解、新的手法或新的活动样式,都难以打动受众。事实上,没有创意的策划根本就不是策划,充其量只是一种简单的报道计划。因此,给新闻出一个好“点子”,首先应立足创新性,要对某种思维定式有所突破,才能产生与众不同又合情合理的报道效果。

2. 好“点子”必须具有超前性,也就是要有一种先见之明。策划永远是为了未来,那么策划者就必须对未来有一种科学的预见性,提出具有超前思维特征的好“点子”。从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功能来说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因为人云亦云和“事后诸葛”式的报道起不到引导舆论的作用;先声夺人、敢为人先的报道才能震撼人心。优秀的新闻策划者光懂新闻是不够的,应该具有哲学的头脑、经济学的眼光、史学的知识、社会学的背景,必须把目光瞄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最前沿,把握时代脉搏,洞悉社会走势,探寻人生哲理。通过对社会上的热点、疑点、难点甚至被别人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分析,透视出某种倾向性问题和规律性东西,立身现实,推演未来,预测出新闻事实的发展走势,先于他人提出一个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主题或给人启发、使人顿悟的思路,这样的点子才能引发设计出一个好的报道预案,产生成功的新闻策划。

3.好“点子”必须具有贴近性。这既是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更是受众的心理需求所决定的。新闻的贴近性原理强调报道的新闻事件与媒体的受众群要有一定的关联。其关联程度越大,新闻的受众接受率就会越高。因此我们在给新闻出“点子”做策划时,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受众的心理关切点,选准报道的侧重点,以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尤其是备受人们关注或可能激发受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强调好“点子”的贴近性,既包括对报道选题和切入点的针对性的考虑,也包括对节目设置和内容风格定位的对象性研究。如缺乏贴近性的点子即使很有新意和颇具超前性,也难免会曲高和寡。

4.好“点子”必须具有动态灵活性。新闻策划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给新闻出“点子”,除了要考虑已获得的新闻资源外,还要考虑由于新闻事实的发展演变而产生的新的信息资源对原有策划可能带来的考验与冲击。好“点子”应该是既有系统性,又讲灵活性。也就是说,好的“点子”要对可能产生的新闻报道活动有个较系统的预想和构思,而不能是随意的不成熟的临时动意。这样才能促进新闻策划活动的完美和成功。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给新闻出的点子再高明,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完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应变,及时调整、修正原来的报道方案,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应和社会效果。而不应该使某一报道活动僵化地陷入人为设计的圈套中。一个具有灵活性、系统性的好“点子”,往往可以使原本单一的新闻事件产生广泛的社会效果。

5.好“点子”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有了好的“点子”不等于有了成功的新闻策划和成功的新闻活动,因为“点子”还仅停留在意识形态,没有进入具体操作阶段。那么这个“点子”是不是真好,还必须被新闻实践所检验。如果这个“点子”难以在实践中操作,那么再好的“点子”也只能束之高阁,永远停留在“点子”那个层面,不会推演出好的新闻策划和成功的新闻活动。失去了应用价值的东西也就算不上真正的好东西了。因此,给新闻出一个好”点子”,除了要对客体的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整合的构思外,还必须对可能实施的这种配置与整合的主体因素进行考虑,比如谁来实施,有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条件来实施,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遇到的困难有没有可能解决等等。忽视这些问题,我们提出的点子就有可能脱离实际,难以很好地实施下去。

三、实施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

给新闻出一个好“点子”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不能代替新闻策划的全部内涵。实现一个成功的新闻策划,还有许多细致的组织工作和实施环节要完成,组织实施得不好,再好的点子也会变糟。

其实新闻报道策划的主体是多层次的,同时也是环环相扣的一个系统工程。总编辑、部门负责人以及编辑、记者都是策划的主体,把一个好“点子”变成具体的报道方案,最终付诸实施需要发挥一个系统的整体优势,集中大家的智慧。记者是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实施者,也是策划的参与者,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报道计划是离不开记者在实施中的“再创作”过程的,这种“再创作”是预想和现实结合过程中碰撞产生的火花,是到达美好彼岸的水手们在实施船长和舵手意图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因此,记者在新闻报道策划中既要努力去实施总编辑和部主任有关新闻报道的策划,又要开动脑筋,在实施新闻报道策划的过程中,不断细化、完善改进策划预案,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完美,同时对整个媒体的新闻报道策划提出积极建议。

新闻报道的策划也有大有小,大到涉及整个媒体或几家媒体联合行动的大的采访战役,小的则可能具体到一个新闻线索、一个单向的采访活动。但无论规模大小,有了新闻报道的策划,就可能升华这一新闻的主题,深化报道的内涵,拓展受众对这一新闻事实的认识,扩大这一新闻所产生的影响。就像一块埋在泥土里的璞玉,没有独具慧眼的艺术家发现它并对其进行精心地构思和雕琢,它永远不会成为艺术珍品。

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应该像那些艺术家一样,在新闻实践中高度重视新闻报道策划这一重要环节,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广泛运用新闻策划的各种手段,化平庸为瑰丽,化腐朽为神奇,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引人注目、打动人心甚至震撼心灵,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受众的渴望,更是广大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

第8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综观整组报道,大体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一组“走转改”报道的精品力作

自去年8月份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总体而言,目前的“走转改”报道多是见闻式的故事报道,广度有余,深度显得不足,仍有不少需要改进和探索的地方。湖北日报关于小池的这组系列报道,在拓宽“走转改”报道领域,深化“走转改”报道内涵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湖北日报围绕党的十的召开,展示湖北省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成果,精心策划了“喜迎十,争创新业绩”的主题报道。小池的这组报道把主题性报道的内容和“走转改”报道的方式相结合,将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发展问题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共鸣点相结合,在“走转改”报道常态化方面做出了探索。

此外,这组报道不仅主题突出,而且富有深度和内涵,具体表现有二:一方面,通过小池前后24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律,“要把小池作为九江市江北区来开发”,实行跨省合作与发展,不因行政区划而固步自封,这既是小池人民多年探索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报道的深度还体现在,这组报道始终蕴含着一种辩证的理性思辨色彩,从“合作才会赢”,到“高热情与冷思考”,面对国家大力扶持、小池人民踊跃投入小池发展的高涨热情,小池镇领导班子冷静思考,“一定要注意爱护民力,调动民智,保护民利,让群众享受小池发展的成果”。综观整组系列报道,这种理性思辨思维贯穿了报道的始终。

二、一组视野宏阔的大手笔报道

当下社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普遍,只有从事物的联系和总和中,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深刻理解事物的内涵。尤其在新媒体挤压下,传统媒体只有在报道的深度方面下工夫,才能在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宏阔的视野、从事物的联系和总和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是深度报道的前提,也是这组小池报道的精彩之笔。

省委、省政府建设小池跨省“经济特区”的决定提出后,小池能否乘势而起,成为读者最好奇和关心的问题。如何为读者解疑释惑,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记者通过蹲点小池,深入一线观察、采访、调研,最后选取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对小池进行剖析。具体而言,9月13日的报道《24年沉浮潜涌看小池》主要是从时间视角着手,探讨了小池自1988年以来24年的发展沉浮。小池先后9次被列为国家和省级发展重点,但机遇一次次降临到小池这里,却又一次次擦肩而过,原因何在?报道以此为切入点,让读者对小池的“前世今身”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紧接着在9月14日的报道《九江北望盼融城》中,又从空间视角来挖掘、探讨小池未来的发展出路。小池作为“中三角”战略构想的重要关节点,小池与九江一江两岸、一衣带水,缘分早已不可拆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往也日益频繁,尽管融城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前景大可期待。这组系列报道,是在党的十召开之前,推出的调研报道,报道选材典型,角度新颖,通过时间(24年沉浮潜涌)和空间(“中三角”构想重要组成部分)两个开阔视角切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野将小池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进行解剖,全面展现了小池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貌,以及小池人20多年来的努力探索,使小池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更具普遍意义。

三、强烈的现场意识

所谓现场意识,简言之,就是指记者在新闻第一现场的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每一次新闻采访的成败。现场作为“走转改”报道的一个必要场景,在“走转改”过程中能否出精品出力作,与记者的现场意识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的现场意识决定着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和宣传效果。

湖北日报的这组“走转改”报道,是记者在小池深入走访调研后发出的,现场意识不可谓不强。首先,表现形式具有现场感,大量使用直接引语揭示报道主题。如“应该说,小池开发中人们的良好主观愿望,并不能够代替市场追逐便利的客观规律”,直接引用黄梅县县长马艳舟的判断,一语道破小池发展沉浮背后的本质原因。“一个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九江在发展的同时带动小池,官方、民间一直在议”,这些话让读者看到了九江与小池的缘分不可拆分,融城已是顺应时展的要求。在报道中,直接引语一方面让报道更真实,另一方面也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场报道感,仿佛读者正跟着记者调研的步伐,一步一步渐入其境。其次,报道材料扎实丰富,这一点仅从《24年沉浮潜涌看小池》的报道中就可见一斑,从探讨小池无数次机遇为何擦肩而过,到分析精品一条街为何萧条冷落,再到“一个创业者为何梦想成真”,报道中包含了大量的材料,让读者感叹记者调研的扎实。最后是注重细节,采用小场景反映大事件,小细节揭示大主题,小角度突出大背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小池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其实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个小缩影。

第9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当前媒介形态发展的阶段分不开,要逐步解决问题,需要业界人士转变发展思路,从过去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依靠权威进行指导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利用新媒体技术,特别是方兴未艾的诸多社会化媒体,将内容产品深深嵌入社会的网络关系中,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和日常化的需求,细心从用户角度改变媒介形态,使得传统媒体以更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不断拓展全媒体发展的途径。

全媒体与社会嵌入理论

1.全媒体的内涵

全媒体是在中国传媒发展格局中自主探索和培育出的概念,具有本土化意义,反映了中国传媒的特色。国内对于全媒体的认识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不断加深,最初对于全媒体的理解只是局限于媒介形态的多样性,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进行的综合性的传播都称为全媒体。直到2008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首次整合集团内所有记者,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开始了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以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业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才逐渐成熟和清晰。彭兰老师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它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②

2.社会嵌入理论

观察中国传媒行业的变革,离不开本土环境下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将媒介使用放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中,能够更好看清新旧媒介的融合过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博弈的过程,嵌入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1985年新经济社会学者Granovertte提出了“社会嵌入”观点,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背景,嵌入是一种联结方式,人们的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社会结构呈现网络化的特征,现有的社会关系和网络是建立在具体的、持续的和反复的社会交往互动过程基础上的,个人的行为紧密嵌入在人际关系网络中。③

互联网已逐渐由内容平台向关系平台转变,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57亿,社交网站、微博客用户规模已分别达到2.35亿、6311万,④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已将网络用户组合在了巨大的关系网络之中,用户已习惯将现实中的关系网络映射到虚拟环境中,并且利用社交工具在虚拟空间中构建新的关系网,信息的传递方式又从“链式传播”跃升为“网状传播”,用户需要通过在“圈子”里的分享和互动实现个体价值的凸显。传统门户网站地位的降低已显现出了这样一种发展趋势,高信息量、低反馈度、弱关系度的门户网站已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空间中,用户需要一个嵌入生活的平台向他人呈现自己的生活场景和私人体验,专注于在集群中构建自身的独特影响力,而不是陷入海量信息的大海中手足无措。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社会嵌入理论在处理媒介发展与个人需求的关系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新思路。

社会嵌入视野下的全媒体发展特征

传媒行业的全媒体发展应该遵循两种发展规律,一是媒介技术发展规律,应该将先进的通信技术引入新闻传播过程中,实现资源高度优化整合;二是用户需求及心理发展规律,应该始终研究不断变化的用户接受心理,改进传播形态和方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我国全媒体发展偏重于第一种规律的实践,而在用户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方面的建设较少。对于全媒体而言,技术所能构建的表现方式和渠道总是有限的,只有充分调动起用户的积极性,培育并塑造用户的消费习惯,真正嵌入到用户的关系与生活中,全媒体的道路才会更加明朗。从嵌入的视角来看,全媒体发展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

1.传播的社会网络化。全媒体具有强大的互动性,使得人们不再是单向度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所有节点保持高度的开放性、分享性,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重新“部落化”。全媒体平台也必须充分利用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真正嵌入进用户的社会资本中,以利用网状传播的优势扩大媒介产品的知名度和注意力,赢得良好的口碑。创刊于2010年7月的电子杂志《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报告》,是一份由数字媒体爱好者共同创办的,致力于探讨数字媒体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的数字化刊物。在发行和推广方面,这份数字杂志主要通过Facebook、豆瓣网、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以向好友转发的方式进行,目前已经出了5期,在新媒体爱好者中积累了较高的人气。

2.内容的分众个性化。新媒体的发展催生出具有多样化需求的用户,在用户的碎片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全媒体更要对用户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欣赏品位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从用户的媒介使用需求着手,以更丰富的内容和多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当前快速发展的手机报,通过订阅彩信手机报或登录WAP版手机报,用户不仅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新闻,还能够通过手机报的策划、理念、市场定位等方面对用户群体进行精准营销,真正嵌入用户的感官体验和生活中,实现“窄众化、个性化”传播。

3.用户的需求驱动化。全媒体作为传媒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仅限于将内容“推”出来,还需要介入到造势的过程中去,不仅为受众提供新的生活要素,还应该组织新的生活方式。⑤通过全方位的挖掘,拓展个人所拥有的网络关系,构建新的消费习惯和生活理念,从而使用户产生新的需求。乐视网(省略)作为国内最先依靠正版影视剧付费的视频网站之一,始终重视用户培育方面的工作。网站通过高清晰度的正版画质、无视频广告、低廉的收费标准,吸引着用户在网上付费观看正版最新影视剧,稳定了一大批忠实的付费用户,改变了以前免费观看的习惯。

4.产品的便携兼容化。全媒体要真正嵌入用户的生活中,必须保证其物理界面的人性化和易操作性。全媒体产品终端携带方便、小巧精致,才更有可能成为用户经常及习惯使用的随身物品。另外,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功能性和兼容性。手机是目前集成度和便携度相对较高的终端。人民日报在2005年两会期间开通了手机人民网,其后陆续创办了“掌上天下”手机网站,面向全国正式发行手机报,开通了手机电视。还在去年推出手机电视新版“人民视讯”,24小时向手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视频节目内容。

就目前我国传媒业全媒体发展状况而言,真正能同时具备上述四个特征的全媒体寥寥无几,大多数全媒体变革依旧坚持“内容为王”的传统思路,将多种传播形态结合在一起。虽然拓展了传播渠道,报道新闻的方式更为灵活多样,但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不大,效果一般,属于一厢情愿式的全媒体,同时也浪费了很多的财力物力。

全媒体的变革策略分析

麦克卢汉认为:“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它们对人及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样的延伸是器官、感官或曰功能的强化和放大。”⑥全媒体也可以看成是人类感觉器官的整体延伸,或者说它是人类社会场景的一个“映射”,同人们的社会生活互相渗透,处在不断的互动之中,最终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全媒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当前媒介发展规律的传播方式,我们希望能通过对制约全媒体发展的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加以调整,来保证全媒体的发展步伐更为稳健。

围绕上文所列举的四个特征,笔者认为,今后全媒体的发展将更多关注媒介同用户之间的关系,以用户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为最终旨归。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全媒体的变革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1.由浅度嵌入向深度嵌入转变。客观而言,目前我国全媒体已经初步具备了嵌入用户社会关系和生活的态势,但这种嵌入还属于浅层次的嵌入,用户并没有将全媒体作为社会关系的必要工具或者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表明嵌入的程度尚且不够,全媒体的效应并未很好地显现出来。全媒体可以借鉴社会化媒体的嵌入策略,在关系的构建和培养上下工夫,研究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嵌入。

2.由单一终端向多样化终端转变。人们对于全媒体的感性认识最终靠服务终端实现,它直接影响着用户使用的视听感受和喜好度。目前所拥有的终端以手机居多,但手机报的发展受制于屏幕,分页太多,字体太小,不能适应传统用户的阅读习惯,而且所有的业务运作,包括新闻来源、内容分类等都是依附于传统报纸媒体或者互联网,原创内容太少。因此,全媒体呼唤新型的服务终端出现。它必须同时具备:便携性,兼容度高,界面亲切易操作,原创内容丰富,个性定制方便,有音视频多种功能和表现方式,还必须附带各种网络社交工具。

3.由同质模仿向创意特色转变。我国全媒体发展道路基本相似,特别是传统媒体都是由报网互动开始转型,继而将一个网站作为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其上增加音视频等多媒体应用,最后再拓展到手机终端,进行手机报的尝试。这一模式获得业界的高度认可,也被证明有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媒体之间存在着互相模仿、同质化的问题,给公众带来了审美疲劳。全媒体发展应该多增加创意产品,发挥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打造强势品牌,切实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注释:

①王媛媛:《质疑“全媒体”》,《传媒观察》,2010年第6期

②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下

③邓今朝:《组织公民行为的保持和自强化机制研究――基于社会嵌入的视角》,《软科学》,2010年第9期

④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状 况报告》,2011年1月

⑤喻国明:《媒体应更多地嵌入社会生活》,《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