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机械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业;农机;农艺;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 S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103-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域辽阔,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村土地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以及经济的改革开放,都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给农业机械设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农机具的设计、制造与运用都要紧随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与更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时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土地分田到户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却处在小型农机作业的半机械化状态,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赖于人。新的农业技术研发问世,往往因为现有的农业机械无法实施推广而被搁浅。因此,针对农机、农艺的结合展开讨论,探讨处理好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让二者相互适应,解决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农艺新技术快速推广的瓶颈,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必要的。
1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机、农艺服务于农业。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1]。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是获得农作物产量的生产过程,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是人类为了获得农作物经济产量在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俗来讲,农艺是为了使农业获取更高产量的优良“配方”,农机是使优良“配方”发挥作用所实施的现代化手段。
2农机、农艺的作用
2.1农机的作用
农机是指农业生产中在农、林、牧、副、渔等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械操作,它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农业机械化,将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就可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农业就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开辟广阔可靠的市场空间,促进工业、交通、商业、科技、文教和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农业实现机械化可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农业实现机械化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将更多的剩余劳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为城市劳动力的需求提供市场,这些剩余劳动力除了土地收益外,还因为有了城市或其他的二次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2]。农业实现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粗放型栽培转变为精准农业,从整地施肥、播种、施药到后期的田间管理都变得十分科学,通过机械深耕熟化土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的通透性,减少田间病虫害;提高播种质量,实现农业作物苗全苗齐苗壮,促进和保证粮食高产、稳产。农业实现机械化提高了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2农艺的作用
农艺指农作物的栽培﹑选种等技艺。其作用是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置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如通过销售)的科学技艺。
农业生产上,在栽培农作物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农艺工作者通过不断探讨和研究,找出农作物最合理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措施,如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种植时间、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3农机与农艺结合发展对策
3.1政府牵线农机、农艺结合发展
通过政府把农机农艺2个部门组织起来,共同总结经验,共同研究制订发展方案。凡不合乎科学种田要求的机具就要改进,农艺不适应机械操作的就要革新农业技术,使二者相互适应,促进共同发展[3-4]。
3.2推广新技术立足长远
推广农机或农艺新技术要看它是否具有发展的前景,如果被推广的新技术,不仅普及面比较窄,而且应用的时间又短,那么不管它是农机还是农艺技术,其推广价值都有一定局限性。
3.3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
国外较普遍从改革耕作制度着手,采用农业生产专业化,使农业机械能发挥更大的效率,从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4参考文献
[1] 赵璇.纳雍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农机具推广应用的调查报告[J].贵州农机化,2007(4):20-22.
[2] 唐毅.焦作市农机质量监管成效显著[J].当代农机,2008(10):42-43.
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产粮大省。近几年来我省粮食总产保持在480亿斤左右,占全国粮食产量4.3%左右。我省粮食生产主要以稻谷为主。今年中晚稻生产虽然遇到了历史少有的高温、干旱,但今年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在部分种植户扩大中晚籼稻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中晚稻总产仍保持较高的水平,预计在280亿斤以上。
4、今年新稻谷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受7、8月份干旱影响,稻谷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下降,粮食加工企业加工成本上升,入市收购比较谨慎。二是我国粮食连续九年增,库存充裕、粮食进口持续增加,市场供大于求,致使今年以来成品粮价格持续低迷,新稻收购价格受影响。三是进口低价大米对国内市场大米价格购成下压态势,新粮采购需求降低,对新稻米价格形成了制约。四是今年早籼稻价格走势不佳以及去年同期中晚籼稻价格(基数)相对偏高对今年新中晚籼稻价格构成压力。
我们认为后期非收储企业中籼稻收购价格可能在125135元/百斤波动,价格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
二、中晚籼稻种植成本增加,收益下降
三、存在的问题
1、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田地不集中、不连片、基础设施较差,不利于土地流转;二是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依然较大,致使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三是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不规范,双方的约定主要体现在民间化、口头化、短期化上,没有法律合同的支持,这种不规范行为制约着土地健康流转。这样就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农业机械化更是难以实现。
2、对于粮食保险存在的问题。一是赔付的比例过低,二是投保后不能及时生效;三是干旱、涝灾等因素造成的减产不在投保范围内,而目前的粮食作物基本上还是靠望天收。
4、目前托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农户很少能享受到托市收购价带来的实惠,农户没有存储条件,粮食都是边收边卖,有的甚至在田间收割时就直接低价卖给了个体商贩,等到托市收购价启动时农民手里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另外托市收购价所收购的粮食品质要求高,农民也没有整晒条件,只好低价卖给粮贩。
四、建议
1.国家应根据国情加强对进口大米数量的宏观调控,严厉打击走私大米的行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国内农民及大米加工企业的利益。
2.粮食收获季节,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尽早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还应在乡镇多设收购点方便当地农民就近卖粮,杜绝商贩从中牟利,减少粮食流通环节,让国家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实惠。此外还应加强对粮食加工企业、个体粮商的监管力度,整顿和打击欺行霸市、压级压价的坑农害农行为。
3、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方面的建议。一是给予种粮大户政策、资金扶持,使其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晾晒场、仓储设施建设;二是国家惠农补贴资金应向种粮大户倾斜。关于秋粮生产调查报告关于秋粮生产调查报告。对种粮大户粮食补贴最好是高于一般种粮户;三是科研和农业技术部门,应将种粮大户作为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主要对象,对其产前、产中和产后给予及时指导与服务;四是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尽快出台土地流转方面的法规制度,为农村的土地流转保驾护航,为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创造条件。
4、提高农民粮食保险赔付比例、扩大粮食保险赔付范围,化简赔付手续,让农民从粮食保险中真正得到实惠。
1 能吃苦
农机技术工作く农机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教育,农机维修等>是一项又苦又累又脏的技术活,一年四季在露天工厂与农民打交道,与农机和田野相伴,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的农机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向农民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的传教农机化技术,巡回农村田间地头维修农机具。真是嘴巴磨起泡,脚底跑出茧,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春天冒雷雨,夏天迎酷暑,秋天踩落叶,冬天顶严寒。一年365天,天天都有事干,天天都围着农民转。只有能吃苦,才能完成农机技术服务工作。
2 能讲
能讲会讲是农机科技工怍者的基本素质。能讲会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会宣讲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二是会讲解农机技术知识,做到农民有问必答,有答必准。三是会讲课。在举办的农机技术培训班上,给农民讲农机技术课。讲课要有幽默感,不是简单的我讲你听,而是自始自终要抓住农民学员的注意力,使学员听得进,学得到,记得牢,不易忘。
3 能做
能做会做是指动手的能力。是农机科技工作者的关键素质。农机科技工作者应会农业机械的操作驾驶,安装,调整和维护保养。要能够做给农民看,让农民跟着干。能够帮助和指导农民解决遇到的农机技术难题,能以手到病除的本领,为农民解忧排难。在农村,光能讲会讲不会做,农民不佩服。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能干事,干成事,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4 能写
能写会写是农机科技工作者素质高的表现。主要包括,能写会写各种书面材料,如总结,汇报,调查报告等。会写农机宣传报道,农机科普文章,农机论文等。并善于总结,学会交流,会把知识变成农机报刊上的铅字,变为成果。
写作是一件苦事,是一场艰巨的脑力劳动。我写农机宣传报道,农机科普技术文章的体会是,做到保持五心,保持强烈的事业心,保持虚心,保持用心,保持细心,保持恒心。
关键词:推广农机化技术;农村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一、推广农机化技术的基本内容
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点,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认识误区。因此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推广农机化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农机化技术推广的目标、重点、作用和原则。以便于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一)推广农机化技术的目标。推广农机化技术的目标在于推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让“三农”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减少农民的劳动力投入,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发展。(二)推广农机化技术的重点。以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为中心,进行有规律有组织的农机化推广工作,其中包括新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等的引进,加强示范点和试验点的建设和推广。此外,还需要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田间劳作,让农业生产呈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三)推广农机化技术的原则。第一,结合实际。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水土条件、气候条件等,并结合该地区的种植习惯和品种,科学合理的进行农机化的推广,实现当地农业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第二,因地制宜。各个地区和项目的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推广农机化工作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各个不同地区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四)推广农机化技术的作用。作为实现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技术方法,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引导着农业的发展,同时对于维护我国的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价值,加强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是我国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重要产物,也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经济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推广工作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农民所掌握的农机化技术太少,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本文列举了农业化技术推广中存在了几个主要问题,希望从这些问题着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创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新局面。(一)宣传培训力度较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宣传的媒介越来越多,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但是这些媒介用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宣传的少之又少,更缺少类似农机化现场操作演示、农机化技术综合示范基地等活动。因此广大的农民群体对于农机化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并不了解,再加上农机化技术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教育针对的仅仅是农具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等,导致农民掌握的基本农机化技术知识过于片面,对于引进的新技术和新农具的应用不能熟练使用,导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难度大大增加。(二)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虽然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正在逐渐的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推广人员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实,影响了农机化技术的深入推广。当前各个乡镇的农机推广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其思想观念尚未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创新和发展。尤其是一些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农机管理员管理一个乡,缺乏相应的设施,条件较为落后,无法吸引和引进优秀的人才,因此大多数农机推广人员均为本地人,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技术较为落后。(三)农机化推广的内容较为落后。农机化技术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推广内容较为落后,对于机械化的认识不够全面。首先,片面强调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粗加工,而对深加工不加以重视;其次,对于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重视程度高于经济作物;最后,对于农田的操作机械化更为重视,而忽略了农业工程的机械化发展。由于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因此造成了推广的机械设备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不符,推广部门在进行推广时不受认同,不被接受,推广工作开展困难,收效甚微。(四)农机化推广的资金投入较低。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除了给推广人员发放工资以外,再没有其他的经费用于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经费缺失导致科研活动无法开展,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不具有示范性,各种新型农具的推广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推广部门因为资金的缺乏,在实际推广工作中,无法对各种新农具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致使大多数农民只知道存在这种农具,却不知这种农具的作用,甚至于部分农民连这种农具是什么都不清楚,那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作用更是无从说起。
三、加大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
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让农业经济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以提升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推广措施,希望能够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一)适应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需要。首先,要站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明确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方法、计划以及内容等,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进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同时,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要和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农业产业结构、生产规模、人口基数和农业生产的习惯等相适应。因此在具体的农机推广中,设定的方案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推广方案,因地制宜,适应农业经济结构的需要,让农机化技术的推广能够体现真正的作用和价值,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二)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整体队伍水平,首先,必须要在确保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必要工资的基础上,加大各种经费的投入,让推广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其次,有必要加强对各推广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将整体队伍的建设放在第一位,将本地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派出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然后引进先进人才,实现整体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最后,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增强其工作的专业性,从而让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成为真正的专家,为农机化技术的推广贡献力量,进而实现其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建设示范性基地。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离不开示范性基地的建设,示范性基地具有一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当地农村实际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按照农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布局,对民间的农机合作组织和机构进行扶持和发展,鼓励农民利用多种形式来建立农机合作组织和服务机构,建立各种示范性基地。另外,要借助示范性基地的示范作用,来引导和带动农民认识和使用新型农机和农具,推广农业新技术。让农民自觉主动的进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为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利的条件,开创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四)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需要加大对农机的购置补贴,只有补贴的力度和金额越大,人们对农机的关注才越多。首先,农机部门贯彻落实农机的补贴,不仅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因此在工作中要谨慎行事,将必要的工作流程完善,工作的进度要确保有条不紊,对农机的管理要松弛有度,让农机的购买补贴惠及每一位农民;其次,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用农业生产项目来带动农机的推广,逐渐实现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生产,由点及面,让农田机械化生产向养殖业、畜牧业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让农业生产粗加工向深加工机械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水平;最后,通过农机购置的补贴政策,将适用的农机和农具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工作中,让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实现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化推广技术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机化的推广力度,增强农机化推广工作的紧迫感。另外,还需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农机化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条件,抓紧落实农机化推广,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 单位:河南省内黄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夏体韬.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背景下云南农机推广问题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5(6).
宿城区委组织部
一、基本情况
联伍村位于镇区南面2.7公里,紧邻南蔡乡新蔡村,罗南路穿村而过,纵贯南北。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10户,人口3442人,82名党员。现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76户,低收入人口379人,其中低保、五保共计36户。全村耕地面积3000亩,主要从事高效农业生产,在利华农业基地周边种植了1200亩蔬果,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草编之乡。
波浪分割线
二、走访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多条出庄道路由于日常维护不到位,破损严重,农田水利设施陈旧,村内中低产田比例较高;
二是拆迁安置。联伍村正开展土地增减挂钩工作,群众对拆迁安置情况不清楚,思想有顾虑;
三是医疗保障。留守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疾病,希望逐步提高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减少家庭支出;
四是就业岗位。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外出打工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部分村民渴望回乡就业创业。
波浪分割线
三、优劣势分析
优势
一是高效农业有一定基础。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2200亩,主要种植蔬菜、葡萄、草莓等;
二是集中居住初具规模。经过近几年的土地增减挂钩,全村264户已经实现了农村小区集中居住,有助于农民自我管理和文明乡风的养成。
劣势
一是基础设施老旧破损。村组道路年久失修,影响群众出行。集中居住小区由于前期规划和资金短缺,排污管道堵塞严重,且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影响居住质量;
二是集体经济持续收入较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土地增减挂钩,农业机械、鱼塘、草场出租等方面。持续性收入不多;
三是民生事业亟待改善。村党群服务中心面积不足300平方,仅配有1个村级卫生室,为村民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波浪分割线
四、发展思路
围绕蔬果之乡的定位,以花卉种植为辅,重点发展蔬果经济、花卉种植和田园旅游。
一是打造最美乡村示范点。围绕蔬果、花卉经济和田园旅游,打造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最美乡村示范点;
二是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带。围绕省菜篮子工程项目,大力发展蔬果种植,增加流转土地面积,扩大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三是创建特色旅游生态园。围绕蔬果和花卉产业,规划设计农业观光旅游线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城里人到联伍村旅游。
波浪分割线
五、发展举措
1. 建设“一社一群一中心”。成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配套提供生产、管理、仓储、技术指导等一体化综合服务。计划一部分统一发包,引入社会力量对外租赁,争取采取合适的方式让农户和集体参与二次分红。另一部分,保本价或低价返租给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2. 发展“果蔬+旅游”产业。依托利华农业基地,探索发展“果蔬+旅游”产业。一是优化种植结构。针对当地种植环境,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品种,合理安排种植时间,基本保证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二是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将花海、果园、餐饮有机结合起来,串联成一条既有汽车大道,又有骑行小路的旅游线路;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与市挂钩单位——项里景区的联系,寻求资源和技术支持。邀请专家参与旅游规划设计,加大向旅行社、学校、机关的宣传推介力度,争取纳入宿迁农家乐的旅行线路。
3. 抓好传统手工业。围绕罗圩重点手工产品—“妈妈的味道”品牌,放大富民效应。一是排查人员。通过调研,了解排查村里有煎饼、馒头等传统技能的农民,引导参与到项目中来;二是加强宣传。将生产基地分布在旅游线路沿线,将农村饮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展现在游客面前,结合“线上+线下”,打响手工品牌;三是严格质量。联系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对食品的质量操作流程严格把关,加强商标、流通等环节指导,让生产的食品吃着放心。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城市化
我国农业劳动力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现状是:农村人口数量大,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无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农民收入很低,仅仅能够维持生活。而且随着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业用地都逐渐被划分为城市建设,居住地面积的减少就意味着农业劳动力要大量向城市转移。转移到城镇工作的农民,他们所留下的土地往往就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个必要前提。[1]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最基本要素,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黑龙江作为产粮第一大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面对农村人口众多的压力以及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促进土地流转有很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1.1劳动力转移的整体素质
从劳动力转移的整体素质上看,转入城镇地区工作的人绝大多数都是25-45岁之间的青壮年,这些人除了有充足的体力之外,小部分人还受过较高等的教育(高中、大专等),但是从整体的受教育水平来看,流转的人口还不足以满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我们通过统计年鉴,对2006年、2010年、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进行了总结。
通过上表一个几年内的变化情况,虽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但是转移的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着农业劳动力到城市的就业进程。
在我对种粮大户调研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现状与之对应:
1.当家庭的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在这个家庭中外出打工的成员非常稀少甚至几乎没有。
2.这些种粮大户所租赁的土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成员已经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家里的青壮年进城务工的、举家搬进城里居住的农户等等。
3.土地租赁期限一般比较长,为3-10年不等,通过租赁合同的签订,租金绝大多数都是一次齐。
1.2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
从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来看,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明显增大,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第一产业GDP比重逐渐下降,而二、三产业的GDP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而且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经济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1.3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特点
从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特点来看,黑龙江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多以省内为主。黑龙江省各级劳动力转移管理部门坚持把扩大农民转移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内容、保民生的突出任务和保稳定的重要基础,以促进就近转移、推进农民创业和提高稳定就业率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促进了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发展。[2]转移出来的农户大多是从事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建筑业、零售业等,收入稳定并且已经基本融入了城市生活。随着农民在城市中发展的越来越好,举家转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
2.1促进规模经营
劳动力转移即减轻了农村人口的负担,又使大量的农业用地空闲出来,供村里的种粮大户、种田能手等进行规模化经营。而且现在不断有大量的新型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机械技术涌现出来,土地的连片耕种恰恰能使这些科技能够深入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提高经济效益与劳动生产率,为农民创造财富。[3]
2.2增加农村收入
到城市里打工的人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财富,有这种“先富”的经验,能够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愿意向城镇转移,土地不断的流转,这样除了打工的收入还会有一部分租赁收入。
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土地流转的消极作用
3.1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
虽然国家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如果转移的劳动力数量过多,土地流转不出去则会出现土地“撂荒”和“闲置”等现象。黑龙江省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多为青壮年劳动力,而那些缺少劳动能力的老人、妇女、儿童则被留在村子里,他们往往只能种植庭院中的几分菜地,而对于远处的大面积的耕地无力种植则被抛荒。[4]
3.2农业劳动投入被分散
当一部分外出打工的人带着比较丰厚的收入回来的时候,村里剩余的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也纷纷出去打工,但又不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只收租金。农民觉得种地不挣钱,对土地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会大大减少,但却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平时基本处于一个无人看管的状态,这样一来,土地的劳动生产率会大大降低,会导致农业收入微薄、保本甚至是一个亏本的状态。[5]从整个村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效益的降低。
结论:在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土地流转可以释放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又会产生土地荒废等现象。为了能够促使其能良性互动起来,我们在黑龙江省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方面还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2] 刘友凡.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0期
[3] 姚咏涵.家庭承包制下土地功能的实证考察与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济.2002年03期
欧奈宰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以北270公里,坐落在鲁马河谷的南岸,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人口5万,1932年沙特国家建立之后划归纳内志省盖西姆地区管辖,以布赖代为首府。当地春秋两季受东南暖湿季风影响大,水资源丰富,当地农业用水全部依靠灌溉解决,粮食产量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而且供应给周边的利雅得、麦加、麦地那等地居民。
1历史上的欧奈宰地区农业生产状况
历史上的欧奈宰农业属于典型的传统绿洲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欧奈宰地区农田土壤状况差异较大,绝大部分布在定居区的附近一带,还有一部分位于鲁马河谷地带,可耕种土地面积大约为6438.3公顷(96574.5亩)。欧奈宰城周边的土地含有大量的石膏和淤泥,表层土壤由来自河谷泥沙的沉淀而肥沃,非常适合种植椰枣和苜蓿。而城南的土地多是一些沙地,含水量较大,土壤呈弱碱性化,非常适合种植椰枣、柑橘、葡萄等作物。
第二,根据1961年在此处进行的一项农业调查报告,当地的293处农场中,其中45%的农场的规模不大于2.5公顷(37.5亩),20%的农场的规模不大于0.5公顷(7.5亩),35%的农场的规模在2.5公顷(37.5亩)和10公顷(150亩)之间,只有20%的规模在10公顷(150亩)以上。
2建国后的当地农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石油工业的暴涨导致土地的价格上涨导致大量贝都因人放弃游牧生活转入定居,农业(包括牧、渔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66的13.9%降到1984的5.1%[1]。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实行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对农业进行了大幅度的投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大力扶植农业。沙特农业投资总额随着石油业工业发展和石油美元的逐年增长而攀升。内(1970~1975)农业投资总额为11.3亿美元,二五计划为200亿美元,1986年为四五计划最后一年,农业投资就达64.2亿美元。
其次,国家实行政策。1968年政府颁布了法废除了1925年以来的部落土地占有制,将土地收归国有,通史个人可以无偿分配到5~10公顷土地,从1968年到1985年期间,政府共免费向农民分配土地71.3万公顷,2344家农场和10家大型农业公司分得土地占总分配土地的2/3。其中9192个个体农户分得土地为55332公顷,1225个农业公司分得土地为171697公顷土地[1]。
最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和扶植农业的措施。政府一方面成立了一些专业性的管理部门和机构,对农业发展实行全程管理,此外政府为农业提供各种优惠农业贷款和补贴,仅在1975年至1986年的十年时间内就发放补贴201.74亿里亚尔,每年平均20多亿。其补贴范围从购置生产资料到农产品收购价格,对购置农场和禽类养殖设备提供30%补贴,对购买化肥、饲料、抽水机给予50%补贴,对各种农作物种子也有不同比例的补贴。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对大麦、玉米和椰枣每公斤补贴0.25里亚尔,大米每公斤补贴0.3里亚尔,小麦每公斤补贴3.5里亚尔。
沙特农业银行主要向私营农业项目提供贷款与资助,1964年至1988年贷款总计224亿里亚尔,1987年至1988财年共计8.41亿里亚尔,而农业银行的借贷在1990年至1991财年达到创纪录的10.17亿里亚尔。农业银行向私营农业项目提供的资助,从1974年至1988年的12年时间内,总计资助额达842亿里亚尔。
经过努力,沙特农业生产规模、技术和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首先,新建了一大批大农场。根据谢里夫的统计资料,1961年该地区的293处农场中,有1/5为新建,其规模最小的都在10公顷以上。
其次,欧奈宰地区的农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花园式农场,通常是由生活在城市的富商雇佣他人来经营的,主要用来打发富商的闲暇时光,满足他们回归田园的怀旧心理;第二种是自耕农们自己经营的小规模农场;第三种是由私人企业投资兴办的大型农场,其规模都在几千公顷左右,内有种植场和果园,主要种植小麦,产品直接由国家农业部门负责收购,然后再出口到本地区其他国家,主要是海湾国家,其员工除了少数技术人员外,全部都是外国劳工。
最后,农业机械、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如前文所述的四种农场,采用先进的灌溉喷灌技术,在规模较大的农场内普遍都装有集中控制喷灌系统,其中最大的可以直接喷灌面积达78公顷,极大地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从20世纪70代开始,沙特农业经过国家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作物种类有很大的增加,1965年至1973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1%,1980年至1985年的为8%,耕地面积增加了4.6倍,达到117.5万公顷,小麦不仅自足,在小麦生产方面,不仅做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向外出口,每年出口100多万吨;椰枣年产量在50万吨以上,每年向世界粮食计划属捐赠2.1万吨[2]。
3结语
尽管沙特农业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带动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业对外依赖性过强,自主发展动力和能力不足。从建国迄今,虽然沙特也培养了为数不少的技术人才,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农业发展的需求,加上沙特人重文轻理倾向普遍存在,疏于从事实际工作等原因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创新能力都显得低下。农业投资和发展主体均为政府,过于单一,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总体而言,沙特阿拉伯的农业经过近几十年来长期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但鉴于沙特政府近几年来已逐渐意识到种种问题的存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沙特未来的农业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田中青.沙特阿拉伯农牧业的腾飞,阿拉伯世界,1987,4:25.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发展得如火如荼,例如整村推进,精准扶贫等政策的落实。然而我们依旧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教育的问题,这不但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农村的未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处理之。
关键词:农村;教育;问题
我国乡村人口占比巨大,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与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从学校环境、校舍建设,到教师待遇等方面提升农村小学整体的面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基础条件不足、在办学条件、经费、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师资力量、教育水平、教学设备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差距,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甚至阻碍着农村乃至于全社会的共同进步。笔者在农村小学授课多年,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积累着一些想法与体会,在此说出来与众人探讨,希冀能给山村的孩子们更多的帮助。
一、硬件设施和基础条件的问题――与教学要求不适应。
近年来,虽然农村小学的校舍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但相较与城市小学,其差距明显。大部分农村小学都没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图书馆,少部分有图书室的,其书籍数量也少且陈旧,也不一定有针对性,体育器材也贫乏。校外课程资源对农村也是极为有限。农村没有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很多农村甚至没有通网络,根本无法获取网络资源。校外课程资源的缺乏,致使教师、学生都只能局限于教教材。
二、乡村学校教育经费问题――短缺
农村小学中常见的现象:黄泥地篮球足球场,陈旧的实验室仪器(大部分小学并没有),破烂的足球或篮球。
三、老师是教学重要的一环,我们再看看――老师的问题
1、传统教师素质与当代教学的不适应。一是体现在教育方式的落后。“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学,耗时费力,事倍功半,无法适应现代教学需求。二是体现在知识储备不足。教师的传统专业知识储备无法跟上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步伐,又由于师资经费等条件的问题,外出培训难以实现。三是创新意识不强。部分教师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四是老师资质问题。首先是农村小学的待遇对大中专科师范毕业生没有吸引力,其次是部分民办教师又能力所限。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大部分学生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学生。长此以往,农村学生的出路在何方?
2、由于国家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农村教师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主要体现在:
①是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大部分年轻教师对于农村教学工作没有成就感,反而充满成绩排名、升学率等方面考核的压力感。
②是收入偏低,付出与回报脱节。相当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不愿到农村去。而部分工作称职的、不断培养起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又都被条件更好的县城学校调走,致使农村的合格教师更进一步流失。
③是r村教师年龄老化与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年轻老师不愿意待在农村。
④是农村小学教育对教师的吸引力下降、教师队伍不稳定。
⑤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严重存在,难寻音、体、美、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专业教师。该部分课程经常无法正常开展。
四、农村学子的出途问题――在哪里?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搞基础建设的简单运动,其更深层次的内延意义是对农民的意识形态的一次变革、重新建设、进而提高。政府资金有限,只能抛砖引玉,也只能依靠农民自身来建设新农村进而可持续发展。所以,增强农民自主自立的信心,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现今大部分农村小孩可读完初中。但分析村镇部分学生的实际现状后,可以了解到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大概出途。上表可以明确反映这一情况:
初中毕业后,除去继续上高中的,他们目前谋生之途怎么样呢?回到乡下,对未来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出外打工,常见体力不支(在家务农也是);有跟师傅学技术手艺的,也不是兴趣所在……这类农家子弟,将是以后农村的主力军、也将是新农村的真正主体,他们能否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不断发展呢?他们只是在学校里学习了一些基础文化课,对于科技知识的应用、对种植、养殖、对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根都是一头雾水。既没有融入科技生产力,又丧失了农民本身的艰苦劳动的作风。如此的义务教育是失败的,新农村建设也难以依靠其自身力量来持续发展。
五、再看看家长的态度。农村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态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类型:
1、家长心态有――“读书无用论”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某种程度上说也提高了其生活水平。因此很多人认为打工也是一条不错的致富之路。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也很难找到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赚钱。这种思想的灌输很容易使孩子对读书失去兴趣,读完中学甚至小学就辍学回家或者外出打工去了。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常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待业在家,找不到工作,甚至于研究生毕业,也是在城市承受严重的购房等压力,生活并不富裕,也不见得幸福,使许多农民家庭又产生了“读书无用”的可怕认识。这种认识直接导致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因此减弱。长此以往,别说肩负民族振兴大业,出现新一代的“时代文盲”并非危言耸听。
2、家长心态有――“望子成龙”型。部分农村家长,将希望寄托于孩子,期待其跳出“农门”,实现父母的心愿。只求成才,而忽视其成人。其结果往往给孩子更大的精神压力,反而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孩子的自我选择与自我成长容易被“蚕食”,创新意识被湮没,“成龙”反而“成虫”。
3、“留守子女”问题严重。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农村的普遍现象。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作为青壮年劳动力的家长们长年在城市,把子女留给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戚抚养,导致孩子缺乏亲情的关爱,极其容易形成诸如任性孤僻与倔强等不良的心理问题。这些同学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留守孩童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孩子的学习缺少有效的辅导、监督和管理。其次,孩子不安心读书。由于打工挣钱的穷人思维对孩子的影响根深蒂固,减轻父母经济负担,许多学生受其影响,想着早日外出打工挣钱,而不安心学习。另外,孩子长期和祖父母及父母之间没有更多心理的交流,对其身心健康极其不利。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村儿童素质的提高。
六、教育资源问题――城乡差距大
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少,与城市学校差距大,主要表现在:
1、教育投资的分配不均衡。长期以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倾向,使得农村教育投入比重太小。
2、教育资源贫乏,利用率低。目前,90%以上的农村学校拥有的只是传统的教学器材,农村学校无法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学生也无法接受现代化的信息。
七、个人建议――针对上面农村教育的困境,应该从以几方面努力:
1、增加投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
希望教育行政部门能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支持城镇重点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执教,使农民子女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其上高中、上大学的权利。
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实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一是完善教师队伍,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二是加大现有教师培训力度。三是鼓励农村小学教师自我完善,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四是在职称评定等方面要考虑到农村特殊性,调动工作积极性。
2、优化家庭教育
家长要想方设法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培养其探索兴趣,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在家长的引导和指导下收看电视机;还可以带其到具有教育意义或拓宽视野的场所,比如县城的博物馆,烈士纪念馆等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或者为孩子选购有益书籍。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3、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打造良好的教育课外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设施建设应该纳入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在经济上有发展,在环境上有改善,还要在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上有突破。
4、改善就业环境,强力打造“知识就是力量”的社会氛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出台鼓励就业的政策措施,发挥导向作用,进而实现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村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形成学校、教师、家长齐抓共育的良好局面。
5、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及待遇;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农村教师外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根据实际相应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招收大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回乡任教。
结语:解决教育问题,是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面对的,意义重大深远。我们必须面对,不能回避。及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从而不断推进发展r村小学基础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文倩.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以涟源市安平镇中心学校为例[J]. 教育:00140- 00140.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至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后工业化农业阶段十分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
农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农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农民通过最原始的农产品物与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物品。刀耕火种的长时间轮歇和林相的恢复就与农业的生态平衡有关。然而,人类脱离渔猎时代转入传统农耕方式的最重要目的是在以人力、畜力为主,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实现工业化也只有半个世纪左右。以美国为例,1910年统计的拖拉机总数不过50万匹马力,主要农业动力仍然是马、骡和牛。1930年拖拉机总数2200万匹马力,1955年后才达到较稳定的4000万匹马力以上的水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化学肥料生产方面,1913年才获得从空气中固定氮的技术突破。全世界1938年仅生产900万吨以纯N、P、K算的化肥,1979年化肥生产达1亿吨。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武装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一阶段的农业特点是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为了市场销售,为了获利。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方式类似,以直线的和局部的为主。例如,只研究DDT的直接杀虫效应,而不考虑其残留与转化;只研究氮肥的增产效应,而不考虑其循环与流动。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盲目乐观情绪。
这种乐观是不能持久的,卡孙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1970年写的《增长的极限》,代表了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能力的巨大增长和近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也认识到地球生态平衡的精巧与脆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调。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登博滋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滋宣言》,宣言明确指出农业发展要达到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三大目标。目前,各国的农业正向着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一方向发展。农业投入逐步从能物集约型转向以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智能与知识集约型。系统观、全局观和辩证发展观更多地影响到今天的农业实践。
2.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尽管我国还有少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总体来说,由于解放后50年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在继续巩固保障供给的前提下,正向着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农业的化肥、农药、薄膜、农机和动力投入仍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例如1996年与1993年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21%,农村用电增长375%,化肥用量增长216%。中国的农业显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特别紧张,人均农田只有世界平均的296%,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的579%,人均林地是世界平均的147%,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719%,人均化石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67%。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饱吃好的要求使得对粮食的总需求增长很快。据研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人均年收入每上升100美元,对粮食的消耗增长30~50公斤。由于对农业实物产出需求和资金产出需求的增加,有限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到处可见。在江河上游,森林砍伐过度。在西北草原牧区,草地过载,土地沙化、退化和碱化面积达三分之一。在南方丘陵区,不适当的耕作方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在北方农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城郊和富裕地区,过多的化肥和畜粪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沿海渔类资源过捕,污染引起的赤潮越来越频繁。湖区和湿地的开垦影响了对洪水的缓冲。黄河断流和长江洪水不但和气候变化有关,也与流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有关。显然,中国的农业已经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先实现农业工业化,再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中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按目前中国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和资源状况,继续适时适度地和有选择地增加投入是必要的。但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平衡。有些区域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已经过量,应当减少。我国农业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克服资源制约,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之同步提高的唯一方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改善生物内部的结构与功能,如通过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育种,培育农业生物的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另一类是调整生物的外部关系,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增加新的生产项目,建立新的食物链。这就涉及到生态学原理在农业的应用。
凡是把生态效益列入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
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曾经尝试过取代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的多种替代农业形式,如带有反朴归真色彩的自然农业,带有哲学色彩的生物动力学农业,注重土壤基础作用的有机农业,开展新物种引进的再生农业等。生态农业也是替代农业中的一种,但是偏重于小型个体农业,且投入主要靠内部独立循环。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科学家们首先提出来的。尽管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中国学者倡导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的生态农业概念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概念不限定农业规模,而且对化肥和农药等投入并不全盘反对。
我国当前提倡的“两高一优”农业、农业企业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等,都是围绕农业的经济目标提出来的。生态农业也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践中也可以同时实现这些提法,而且由于注意运用事半功倍的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对经济效益的持续推动,通常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外部投入低的传统农业阶段,农民有很多自然生态方面的智慧与经验累积,如地力常新技术和轮间套作技术等。这些经验就象传统的地方品种资源一样宝贵。生态农业十分注重对优良农业传统的继承与吸收。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倒退。正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协调三大效益。生态农业也十分重视对高新科技的吸纳,如节水农业技术、控释肥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综合病虫防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废物资源化技术等。农业的生态合理化方向要求逐步用低物耗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替代高物耗低科技含量的技术。
4.生态农业模式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位
生态农业是农业实践从局部、直线的主导思想向全面、系统、辨证方向发展的产物,因此选择一个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单元来指导农业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上有意义的一个完整单元通常是一个农户、一个企业和一个村等经济单元或行政单元。在生态上有意义的则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景观区和一个小流域等。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能兼顾考虑经济和生态的、农业实践中较稳定的和可操作性强的一个系统或单元,可称一个农业模式。能兼顾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模式,可称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会深刻地影响到农业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育种方向方面,培育抗性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有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在植保技术方面,更多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在农田基本建设方面,整治江河和农田排灌系统,减少水患;在环境建设方面,减少工业和城镇排放物对农业的污染等等。然而,发现、评估、设计、推广和建设生态农业模式才是生态农业的核心所在。
在中国,由于人口密度高和资源紧缺,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关系都很密切,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要解决诸如农林牧副渔的资源分配、耕地无休闲的轮间套作与培肥、秸杆和动物粪便在肥料、燃料、饲料利用间的冲突等问题的过程中,巧妙的协调各种相互关系,形成了具有较稳定结构与功能的、采用适用配套技术体系的和适合各地特点的农业模式。农业模式按其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向,可分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模式要解决水土流失、草地沙化、耕地盐碱化和台风危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南方红黄壤区,有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在黄淮海盐碱区,有建立引黄与井灌结合、林果粮立体配套和种养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内蒙草原退化区,有控制放牧强度和加大水肥投入的草库伦模式。
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要解决光、温、水、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副产品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问题。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模式和高畦深沟模式是对高水位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西北的集水农业模式对水的利用效率高。华北的庭院农业模式利用了通常被忽略的庭院资源。近年在北方推广的大棚、猪、沼、菜“四位一体”模式和南方推广的“猪、沼、果”模式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高。
绿色食品生产的模式是指生产不含污染物的健康食品的农业模式。在国外称之为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国内也有称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尽管标准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其中以绿色食品发展较早、较快。绿色食品生产不仅涉及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的技术改进,也涉及生态系统的合理构建。广东徐闻的海鸥农场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他们能多年不施农药、少用化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了“一头牛、两头猪、三亩茶、六亩蔗”加防护林网的系统模式。
5.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农民通过世代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年的发展中也有很多新的创造。通过对农民实践的各种农业模式的广泛调查与考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与例证。然而,也有不少失败的、短视的模式。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筛选出值得推广的模式,并且对模式的改进提出建议。
农业模式的评价与环境评价很不一样。基于人体健康为基础的环境评价有一套成熟的、通用的标准。然而,建立生态农业模式通用评价标准的努力都失败了。这是由农业生产目标的多样性和生产结构的可塑性决定的。因此,评价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建立是否属于生态农业模式的否决标准和衡量生态农业模式水平的相对标准。所谓否决标准是通过对农业模式的评价,只要不满足社会基本供求平衡、经济最低收支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不恶化的最低要求,即表明模式不可持续,可被否决。所谓相对标准是农业模式的好坏只能与条件相同的相邻模式或系统自身以前的模式进行对比评价。
通过大量农业模式的评价、筛选,可以寻找到丰富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雏型。初步的研究表明,生态农业模式的构建,随气候温湿梯度、流域地形梯度、城乡经济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揭示这些模式的组建规律和收集整理模式的组建参数是生态农业建设从经验阶段走向理性阶段的重要工作,也是生态农业设计的基础。目前,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经验阶段,实践走在理论的前头。过去,我国也尝试过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但模式过于复杂的倾向较为普遍,另外模式过渡问题也常被忽略。有些为农户设计的模式加了很长的食物链与加工链,种养项目多达二十种以上,生态上象是合理,但实际上却行不通,经济上也不合算。农业模式从传统模式转换为生态农业模式通常要三到五年的转换期。转换期中,系统要建立新的土壤肥力平衡、害虫天敌平衡和经济收支平衡等,有时还可能由于旧的平衡已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确立,出现短期的不利效果,如产量低、害虫多和收入少等现象。认识转换期规律,有利于全面评价模式,并有利于制定适当措施,克服转换期的困难。
6.加速中国农业发展中生态合理化的实现过程
由于现阶段中国的农业总体上刚越过求温饱的阶段,群众和基层干部都比较自觉、比较热切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益。要加速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合理化,避免重大生态问题的产生,就必须有远见卓识、不随波逐流、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并强化自上而下的配套立法与行政措施。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严格立法执法、合理收费收税和建立奖惩制度等。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宣传,特别是象黄河断流、长江洪水这类生态灾害的报道,大大强化了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然而在普及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原理,让更多人能自觉应用有关协调、平衡、循环、再生原理主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家近年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如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今后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和制定配套地方法规方面仍有不少工作要做,但最迫切的是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国家在投资造林、开展水利建设、投资节水农业和农村能源项目方面力度很大,但通过计算经济的外部性来调整税率的措施还可加强。例如,把一般农药污染危害的外部性通过增税方式内部化,制约其生产,相反,可通过降低税率,鼓励生态无害的生物农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