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环境设计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设计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设计研究

第1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旧厂房;艺术工作室;改造利用;空间营造

1旧厂房改造的整体思路

相比从零开始建造一个新的艺术工作室,改造旧厂房建筑更富有挑战性,因为旧厂房已经具备了建筑的总体框架,要在此基础上去设计艺术工作室,将艺术工作室建筑的要求融入到旧厂房的原有建筑当中。因此他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握很多特殊的问题,我们应该整体把握这两类建筑的特性,对此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点内容。1)旧厂房从文化属性上看,属于工业文化的遗产,在改造过程中从文脉传承的角度看,不应全部抹去这种特性。在改造过程中应当保留旧厂房通常风格独特。2)旧厂房作为工业建筑,体量较大。依照工作室的规划大小应当适当进行剪裁。旧厂房外形大多老旧,因此应当考察其结构的安全性。3)旧厂房在改造过程中,其结构设计应当服务于工作室的建筑功能需求,因此其功能空间需要从新设计。将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工作室,其改造过程中,既要使其具备新的建筑文化性,同时也应保留其原有的建筑文化特点,即应是一个保护建筑与传承文化的过程。在建筑的功能空间设计、风格设计上,应当以改造后的建筑需要为准;另外还要考量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改造后结构的安全性.

2旧厂房改造艺术馆的设计策略—以东京高桥裕子艺术工作室为例

2.1东京高桥裕子艺术工作室概况。日本艺术家高桥裕子为了工作需求,选取了一栋位于东京押上地区的老旧废弃厂房,意在将其打造成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该厂房为钢结构,与东京晴空塔接近。该改造项目的改造由Schemata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接手。本次项目准备设计层一个三层建筑,底层准备构成一个一个多功能的办公场所与艺廊空间,底层与中间层设置一个夹层,作为一个舒适、可供观赏的休闲空间,中间层则设计成和服的陈列室,同时需要具备承接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的功能。顶层则作为艺术家的私人空间,包括办公室和植物温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功能的艺术空间,不仅承担着展览的功能,还包括了办公、设计以及绿化。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2.2东京高桥裕子艺术工作室设计理念。艺术设计包括建筑的装饰设计以及空间设计,要求不仅能够创造一个舒适、美观的空间,同时其设计还能对建筑或者自身展示的展品进行解读,使艺术的主题更加突出。术的环境设计必须要与其主题相协调,在建筑空间、装饰中无不体现着这一主题。但实际上,很多艺术工作室的室内设计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或是设计与主题不搭调;或是设计太过精致,以致喧宾夺主;还有的甚至完全相冲突等。因此在设计中,务必要严格按照弱化装饰,突出主题的要求,做好背景色彩的合理搭配、选取合理的材料等,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现代艺术工作室的设计还要做到符合一些基础的功能,包括方便参展者和工作员的流动和集散。不同的高、宽、长尺寸的室内空间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低矮的空间会给人压迫和紧张,宽大的空间则容易让人感到辽阔和陌生。艺术工作室作为一个工作和展陈空间,从使用性质上来说属于静态空间,设计时并不能一味追求宽大,也不能过于狭窄,因为过于高大的空间,容易给人产生一种渺小、陌生的感觉,使空间的感染力下降。过于窄小的空间,则让人感到压迫和不适,同时太过拥挤不利于参观者停驻欣赏。在设计中,尺寸设计应当结合人的使用需求和心理尺度。使展品成为空间的主体,让参观者能够尽情、自由地参观。

3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工作室的设计方法

3.1内部划分空间及界面。在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工作室的室内空间设计时,可对原厂房内部空间形态根据艺术工作室的需求进行改造,重构空间形态。在改造时通常遵循以下的设计方法:另外改造过程中,原先厂房的路径的作用已经不在,因此随着建筑功能的改变,路径也因进行变化,艺术空间中,艺术家、展品、游客等的进驻,使得面向于工业生产的道路转向多元化。因此必须就其廊道空间与及路径进行改变,使其符合艺术空间的需求。设计师在改造高桥裕子工作室的过程中,将旧厂房分为了三层,底层是一个多功能的办公场所与艺廊空间,底层与中间层还有一个夹层,是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中间层则设计成和服的陈列室,同时承接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单口相声表演。顶层则作为艺术家的私人空间,包括办公室和植物温室。3.2朝向与采光。光是一个空间环境表达关键因素,光线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规划空间界限、营造特色的空间感受等。因而这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工作室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合理的设计光线,提升艺术工作室的品味与情趣特点。高桥裕子工作室所用的整栋厂房的朝向为西北、东南朝向。自然采光条件优越。光照设计分为自然光照和人工照明这两者。自然光照可采用顶部采光和垂直采光。前一种即为院内空间的上方,光线垂直而下。垂直采光则是通过门窗侧面空间照射进自然光,两者都要考虑自然光线能够达到的照明深度、光线强度,当在光线较弱是,就必须开启人工照明。比如说下图高桥裕子工作室的顶部采光设计。另外按照改造的规划,侧面的墙体除去剪力墙以外,整体换为玻璃幕墙。窗口能够直接照射或者漫射进光线。与自然采光相比,人工照明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它能够稳定、全时段地供应灯光,且能够主动去营造空间氛围。人工照明对于现代建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设计要点。对于艺术工作室的设计来说,照明方式的选择、灯具形态的选择、光线、色彩的选择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他们以独特的组合,能够通过色调、明度与形态营造一个极具魅力的空间环境。因此,旧厂房改造过程中,人工照明需要在考虑基础照明功能的基础上,清晰地照亮室内设施,另外还需采用特殊的灯具、灯光色彩,烘托出环境氛围。3.3空间色彩设计。色彩是人们感知空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环境设计中,对于色彩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色彩并不体现在某一个方面,并不只是说墙体、地板、顶棚这种结构的色彩,还包括了内部家具、装饰、门窗、灯光以及植物的色彩。这些事物都是有色彩的。整个空间中,其环境色与重点色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两个点。就艺术工作室的室内色彩选择上,应当结合建筑自身的风格、艺术工作室的具体功能,对于新旧部分的色彩关系进行调整,选取一个主色,再加多个辅助色彩,让内部一切的陈设、灯光等都围绕这些色彩进行搭配,使得色彩的主次得当,令人惊艳。高桥裕子工作室采用的主色为白色,对于支撑的构架,原本建筑的框架、防火板及其他的板材,全部采用白色这中中立色彩进行处理,白色是一个白搭的背景色,几乎能与任何色彩相配,同时又不争夺其光明,并大面积的白色给人洁净、高雅的感觉。对于地板、展示台、椅子和部分隔墙,则采用了浅黄棕色,这种颜色贴近自然,且比较低调,与白色一起很好地构成了整个空间的背景色彩,给人温柔、舒适的感觉。3.4空间材料的选择。不同的材质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因此在室内的环境设计中,材料选择与搭配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体空间给人感受的好坏。一个合适的材料设计,应当是与建筑主题相呼应,能够让人感受到温馨、舒适,并对建筑内的事物起到衬托的作用。比如说对于历史艺术馆而言,一定要突出其历史性、文化性,因而采用传统的木质就非常的合适。而旧厂房改造还具有另一种特殊性,因为建筑内有些材质是已有的了,各种室内材料的选择,往往会受到原有建筑的影响,且通常原有建筑材料与新加入的材料在结构、特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改造高桥裕子工作室时,考虑到了旧厂房已有的各种材质,为了使新加入的各种材质需要与之相融,在搭配上避免材料之间的突兀。改造设计中,我们可以挖掘旧厂房建筑本身的材料特性,比如说废弃的管道、桁架、砖墙等,将其作为设计元素带入到艺术馆中,营造一种独特的空间魅力。3.5功能与动静分区。平面布局要从使用者赋予的功能出发。作为一个及展览、工作与休息的建筑空间。为了将工作与休闲分开,大致可以分为静区和动区,减少展览与工作、休息之间互相干扰,在设计上,将一层作为艺廊空间,中间层作为陈列室,顶层作为艺术家的工作休息空间,有一个中间的陈列室,很好地将喧闹的底层和顶层隔开。

4结语

现阶段,我国对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工作室的实践案例还比较少,但也有一些优秀的改造成果。就当前整体的改造情况来说,很多改造的规划存在思路不明确、方法不恰当等问题,使得改造过程花费过多、改造成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本人对于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工作室进行系统地分析,其中包括设计的思路、改造的具体部分以及环境设计等几大要点。并对空间布局及界面设计、光照设计、空间色彩设计和空间材质的选择也进行了浅在分析。最后通过对优秀的旧厂房改造成艺术工作室实例进行分析,挖掘出旧厂房改造的现实问题和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潘冬东.福州旧厂房改造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J].福州党校学报,2017(1):75-80.

[2]肖冰,赵园生.基于“城市触媒”的旧厂房改造研究——以鄂尔多斯康巴什热源厂改造为例[J].建筑技艺,2016(11):99-101.

[3]郑美艳,王正伦,耿文光.旧厂房改造为体育设施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8):127-132.

[4]任高鹏.旧厂房改造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5]艾萌,范桂芳.旧厂房改造节能技术体现——以乌海市青少年创意产业园为例[J].建筑节能,2016(3):106-109,118.

[6]任庆昌,汤燕良,黄开华,等.城市旧厂房改造规划探索——以广州黄埔区旧厂房改造专项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8):100-104.

[7]程智力,任高鹏.浅析旧厂房改造设计中各界面的处理手法[J].艺术教育,2015(7):271.

[8]张磊.楼梯在旧厂房改造中的革新设计[D].青岛科技大学,2015.

[9]武乾,余晓松,武晓然.旧厂房改造项目的进度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安某创意产业园改造项目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5(3):9-14.

[10]罗鹏.广东省“三旧”改造中旧厂房更新改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11]王春生.旧厂房改造、利用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2.

[12]柳红梅.基于旧厂房改造的盈利模式分析——以大华纱厂为例[J].能源与节能,2011(10):68-70.

第2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学环境 设计 构成要素 方法

一、教学环境设计的背景透视

(一)“设计”问题的凸显

整个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其影响所及,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波及观念领域,在这一信息爆炸引发了社会面貌和人类观念大动荡、大改变的时代,人类有一种强烈的“失去控制”的感觉,因而在思想上和生活中对“秩序”的需要更加急迫,从而使“设计”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与此同时,设计自身也正经历着“质”的变化。进入后现代,特别是伴随着“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日益暴露出的弊端,使作为“工具理性”之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开始越来越追求“一种开放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换句话说,设计正努力向艺术靠拢,也同艺术一样,随着不确定的情感制造一种不确定的和时时变化的东西。

(二)“教学环境”的厘定

对“教学环境”的定义很多,有从教育目的出发的,可以称之为“取向说”,如“教学环境就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温暖而安全的班级气氛”。①有从客观前提出发,可以称之为“现实说”,如“教学环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②也有人纯粹揭示其物质因素,或强调心理因素,或两者兼顾等等,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几乎所有的定义中,其范围总限定在班级,变成了“班级教学环境”。事实上,随着教育时间由特定变为终身,教育空间由师生面对面传授增加到远程教育,课堂由教室所规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由群体形成的固定的班级概念日益淡化。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学环境的空间在无限度地扩大,教学环境的变异性越来越大,其生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在下文中,笔者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教学环境设计方法”主要局限在“班级”加以论述。

二、教学环境设计的构成要素

教学环境设计属于设计的一种,这里按照“谁来设计”、“设计什么”、“怎样设计”来分析一下教学环境设计的问题。

首先,谁来设计?时下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教学环境设计是否也存在或需要学生的参与?设计是一种带有极强个体意识的行为,它不同于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是一种策略。设计的立足点是学生,其目的是使学生进入或参与到设计的环境中,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让学生共同参与设计过程,除设计过程是一种学习外,学生设计的结果则值得怀疑,教学环境设计却恰恰通过设计的结果――“教学环境”对学生思维、人格等有所影响,当然这种教学环境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师生互动,随着对学生反馈信息的不断获得,对教学环境做出不断的调整,事实上这种调整带有一定被动的成分,而设计虽需兼顾各种因素,却更多的是主观意志的反映。因此,只有教师有意设计的,同时能引起学生感应的,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的环境才是经过设计过的教学环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例题设计?一张地图、一块磁铁等在不同的教师手里就具有不同的教学功效,如有教师自上卫生课的第一天开始,就在黑板旁挂有一人体解剖图,表明重要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解都留在那里,不过教师从未提起它,最后期末测验,黑板上写了一道题:“列举人体各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而黑板旁的挂图被教师取下了,全体学生异口同声提出抗议:“我们从没学过这个。”“这不是理由,”教师说,“那些知识在教室里出现好几个月了。”学生们勉强回答了以后,教师便把试卷收集起来撕得粉碎,并告诫学生:“永远记住,学习不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

其次,设计什么?设计虽然趋近于艺术,但设计不可控的、不确定的环境,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因此,必须抓住其灵魂。教学环境的灵魂是什么?如果说其呈现方式更多的是物质形态,那么其深层的应是精神领域的。一种自由开放的氛围是构筑教学环境的灵魂。

自由、开放的氛围是培养丰富人性或使原本丰富的人性不致丧失的前提。我们一再强调教育中师生的交往,但事实上,这种交往若不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依然无法视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交往,而这种平等必须是主体间开放的且给予学生以自由空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不同的地位,教师主导着教学过程,这是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要使得在彼此的交往中消除这种不平等而带来的影响,必须借助各种外在条件,教学环境便是其中之一,它可以使气氛变得轻松,特别是“场依存性”者易受环境的感染,而经常忘却自己的角色,从而以一个“本真”的“我”面对他人(教师或其它学生)。

最后也是最值得关注的便是怎样设计?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设计活动具有科学的、艺术的和技术的多重性质,因此在教学环境设计时应具有个性,富于弹性。

“具有个性”,应是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教学主体及其对象的不同,教学环境应有所变化,如位置的排列、教室环境布置等等。目前的中小学,都是固定座位,除了因考虑视力或人际交往方面的因素而作的每两周调一次座位(组与组的位移)外,未见有为了上不同的课而出现大规模的位置调整,教室环境布置也是一年四季都是如此,且游离于教学之外,谈不上设计,故本身构不成对学生产生影响,除了缺乏变异性外,其不同班级、年级之间几无差异。就拿班级而言,在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时大概更多的是关注班级作为一种“大生产”组织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价值,事实上,班级具有“内指向性”的生存目标,是其成员――学生――自身的奠基性学习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学生的奠基性学习,尤其是“社会文化”的奠基性学习,不可能在个体独处的空间里完成,而是需要借助于群体生活的环境。③既然班级具内在指向性,其组织本身就具有个性,在教学环境设计中就应充分挖掘这一因素,同时不能忽视教师自身,教师是一个活生生的“环境”,他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个体,不能过分受教师角色的局限,而缺乏特色、风格。

“富于弹性”实是暗含着前已提及的“设计是一策略”的思想,或者也可把设计看作是一发现机制,所设计的环境更多的类似于陷阱,带有一定的诱惑性。如同走迷宫,把学生领入迷宫,至于如何走,就要看每一位学生了,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这便是有弹性的表现,并且通过此发现学生的某些学习方法、内容、性格等方面的特色。当然这里也离不开教师必要的点拨,这里的有弹性是教学环境设计不同于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骤都已安排好,是一种对教师而言确定的设计,而教学环境设计,是一种模糊的、泛化的,教师知道并明晰有这一环境存在,学生是否体验到、体验的程度如何、何时体验到等等都是不明晰的,且受到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或两者兼而有之的都不能确定和控制。

三、教学环境设计的方法

在上文“怎样设计”教学环境时已提及,但上文是从观念层面谈设计所秉承的思想:“个性”与“弹性”。在实践领域虽无法完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但借助以上思想,改善目前的教学环境,使设计能集感性与理性于一体,能关注活生生的人,从而使“设计”理念得以在实践中有所显现。

(一)室内物理环境设计

室内光线、温度、空气、声音、颜色等因素构成了室内物理环境,这些物理环境尽管是无形的,但却能深刻有力地影响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香港学者郑燕祥曾对教学环境中几种主要的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其理想的设计要求作过简要、系统的总结。⑥

事实上,在贫困山区,教舍大都破陋不堪,更不用说顾及其它装饰,因此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因地区制宜,即在硬件建设上应合理、恰当、科学。

(二)班级心理环境设计

班级心理环境通常指一种氛围,即班风,除了形成正确的集体目标、集体舆论与规范、集体凝聚力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外,应注重动态的班级心理环境设计,主要方法有把握课堂的即时情境、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调整活动内容与策略等。

就课堂的即时情境而言,所谓即时情境,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发的一些短时存在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教学内容、师生心境、精神体验、教学态度、师生交往及其它课堂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种情景虽然短暂,但却往往能有效调节课堂气氛,影响师生的课堂表现。

就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而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与期待,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度,有助于形成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可以达成师生在教学活动有的默契,形成课堂教学中独特的审美氛围,而这一切正是班级心理环境设计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策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及活动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在随着活动的进行不断变化,教师要想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使课堂心理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应不断地从学生的情绪、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等方面捕捉各种反馈信息,这是教师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因此课堂中学生与教师都是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使学生在做作业时,教师也应随时捕捉信息,同时应准备好几套方案,以便适时调整。

(三)课堂座位编排方式的设计

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充分利用不同座位模式的特点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满足不同课程和不同教学活动的需要,是教学环境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不同的座位组合,形成不同的互动关系,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科目,灵活地加以编排甚至在此基础上,结合需要加以创新,如伞状空间、多元空间等。力求使座位编排与教学活动性质及参加人员这三者协调一致,使教学活动在相应的座位模式下获得最大效益,使学生在相应的座位模式下获得最大的自由空间(不仅有外在物理的也有内在心理的)。

(四)教学设施的设计

在实践中,设计精确合理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可大大提高教学的速度,节省教学时间,降低教学难度。例如,视听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化快为慢、化动为静、化小为大等特殊技巧表现一般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另外,设计良好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比较简单的教学标本、挂图乃至较为复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如何综合利用?特别是对于目前流行的多媒体教学,如何进行人―机配合、如何挖掘计算机的潜力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合理设计,纯粹地利用多媒体缺乏情感交流不符合教育规律,一味地撇除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更是不合时宜的。当然在观念上也应把握好,手段并非越先进,教学效果就越好,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利用教学手段,目标不可本末倒置,将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内容本身,或只重形式而轻内容,这更是万万要不得的。

环境影响人的发展,这是一个古老的教育命题,如果说,此处的环境未有任何倾向性的话,那么教学环境则是需要精心设计,意在向善的,其依赖于设计主体――教师的智慧和热情,我真诚地希望关于教育环境的研究能日益健全,尤其在实践领域,这种作为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教育环境受到教育者的足够重视,从而能够真正花费心力用于设计中,并在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的展现中体验其间的快乐。

注释:

① Sheralyn S・Goldbeaker,Values teaching,National Edue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76.

② Barry J・Fraser classroom Environment,Croom Helm Ltd,1986.

③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78页.

④ Frederick G・knink,Designing Produ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Fechnology Pub lications,Inc.1979.

第3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因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相对于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并成为推进和改善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设计专业

1.环境设计专业的概念

环境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艺术是20世纪新兴的艺术类型。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属于设计学,主要包括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建筑装饰和装潢设计等。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几乎涵盖了与环境有关的所有内容,涉及美化、装饰的所有设计领域。

2.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国家教委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称环艺专业)。改革开放后,环艺专业迅速发展,2012年被正式确认为艺术学门类下一门独立的专业。随之各类院校广泛开设该专业,并根据开设专业性质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培养重点。综合类院校以建筑类课程为主体,进行艺术素养的基本训练;艺术类院校重点培养艺术表现技能,辅助增加景观和建筑等课程。

3.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艺术修养、良好文化素养和娴熟专业技能,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必备的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二、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将多个单媒体组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字、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进行采集、获取、压缩、编辑、存储等综合的数字化处理,形成交互性的一体化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信息使用的方便性、信息结构的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因多媒体技术具有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显著特点,在教学效果上往往优于其他教学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1.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能将晦涩难懂的教学内容清晰地演示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PPT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在某些课程或者在一门课程的不同内容中,现代PPT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黑板教学。教师应以PPT多媒体教学为基础,弥补传统黑板教学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加快授课进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进度。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如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等课程中,需要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辅助学习,通过PPT可以将这些教学元素充分融入课程,将典型的案例效果图插入PPT,通过实际案例的演示和教师的针对性讲述,可以使学生直接理解如何设计,能够分析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2)Flas在教学中的应用

1999年6月,美国MACROMEDIA公司推出一款优秀的网页动画设计软件,即Flash。利用Flash软件这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可将音效、声音和动画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制作出动态网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Flash软件提供的多种教学工具,制作动态效果。如建筑设计制图课程,这门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旨在掌握规范的制图标准和如何绘制平面图、立面图、轴测图、剖面图等。通过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态效果,将绘图步骤通过动态效果演示给学生看,可以节省教师课堂绘制的时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各种动态演示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

现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类网络教学视频、纪录片、教学片等较多,教师可大量学习和搜集有用的相关视频,根据课程需求,在适当的理论讲述后播放视频文件。如,对于施工工艺这类枯燥、难懂的课程,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施工的每个环节,展现施工图绘制的过程,不如通过现场施工的视频,再配上语音的讲述更有效果。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实际的操作流程和制作工艺。如,一些史论性课程理论性过强,知识不易于记忆,教师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PPT、Flas、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扎实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授课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这种动态的全新的信息内容及传递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变的认知形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

2.多媒体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表现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凭借其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设计师准确表达设计思想和意图,将设计直观地展现给客户是最终目标,因此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能够表现二维、三维的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PhotoShop、3dsMax等。

(1)AutoCAD软件

1982年Autodesk公司开发了AutoCAD(Auto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主要用于绘制二维平面图和三维设计图等。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和修改命令,绘制简单的室内家具和简单的小品;掌握绘图标准,准确、精细地绘制平面图、立面和剖面图;通过掌握的施工工艺内容,绘制天花图、地面铺装图、节点大样图与施工图等。

(2)Photoshop软件

AdobePhotoshop由AdobeSystems开发,简称“PS”。该软件主要用于处理以像素构成的数字图像,能够准确、快速、便捷地进行图片的编辑和修改,是一款专业用途广泛、易于学习和掌握的设计软件。Photoshop软件在环境设计专业中,主要用于后期平面效果图和局部效果图的绘制,学生需要掌握平面效果图绘制的审美效果和色彩搭配,掌握局部效果图表现的透视效果。

(3)3dsMax软件

3dsMax软件对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专业软件,主要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设计和效果图的表现能力。通过掌握3dsMax软件的基础操作,能够真实地表现室内设计的空间效果和场景透视效果。其种类丰富的材质和多角度的灯光效果,能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虚拟设计,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与客户实时互动交流,避免设计缺陷。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牛琳.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6).

第4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结合设计实践及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长期思考,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为主线,阐述了引入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并提出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以期为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深化改革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与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动态浏览;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引导

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动态浏览的应用更是进一步丰富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手段,使得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与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知识。因此,做好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则尤为重要。

1引入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环境设计不仅仅是对周围色彩、造型和机理的设计,更属于一门空间写实艺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更多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单纯的符合社会的用人需求还不足以准确地贴合市场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更应该以学生的个性出发,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进行个性化教学。动态浏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多维性等特点,在实际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了点、线、面三个元素之间的结合,教师通过授课讲授原理,能够以最大限度的作品设计来辅助教学,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抽象的专业知识中提取出让学生理解的课程内容,并且能够充分的抓住学生的视觉规律、创造原理等方面入手,进而轻松达到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根本目的。尤其是动态浏览所具备的交互性特点,更是传统教育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其恰恰是从学生个性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进一步把握和摆脱教学上的空间限制,通过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结合来充分应用到课堂上。将抽象的课堂理论直接表达到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教学重难点,将教学内容画面尽量的简单化、具体化,将专业知识多视角的呈现出来,真正将单维教学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加课堂知识的使用率和吸收率,通过知识点的集合接受,来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体验整体的教学过程。因此,通过动态浏览的环境设计,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上就将知识吸收和消化,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动态浏览在教学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成为成功教学的必经之路。

2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辅助课堂教学中,使用动态辅助软件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便于教学内容收集,将色彩课堂内容的展示充分交代给学生,加深课堂教学印象。在动态浏览教学中所运用的软件会融入到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在不断深入的教学模式探讨中,教学模式并不明确。动态浏览虽然没有一个标准且明确的定义,但是从字面上来看,这种动态浏览是相对于静态模式而言的,这种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具体的教学表现模式;对于本质研究来说,很多软件的设计最终会呈现出画面的阅读,表现方式是单一性的、理性的教学模式。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都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都从大量的立体图形表达中体现出来。以工程建筑施工为例,培养学生进行装饰材料的基本信息与施工工艺的流程训练。这种装饰材料能够从形态数据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物来进行学习和了解,并且从施工的流程和表面图的操作原理来实现操作,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有较大的操作难度,会出现听不懂和记不住的现象。从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和听课思路上来看,动态浏览方式会逐步融入到施工工艺教学中,不仅能够体现出各种装饰材料的特点,还能够体现出施工工艺的具体过程,给学生更加具体的印象,从而能够使施工工艺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不容易表现得内容也会表达得一目了然。

3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理念,动态浏览在当前教学中能够通过地面制作、墙面、棚顶门窗等一系列设计流程来实现动态浏览的展现模式,并以此来配合课堂上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最新和最及时的第一手消息来源往往都是通过动态浏览实现的,这也能够将统一的、整套的动态浏览教学体系引入课堂,形成完备的教学系统,因此,在我国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中都可利用这一辅助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应将动态浏览作为时展的产物融入到教学中,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发挥动态浏览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大作用,通过优势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以新形的教学模式来重新做教学设计,将计算机作为基础课程在室内环境设计专业上发挥独特的优势,直接将这种新形势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体现在现代教学中。今天的新媒体阶段已经进入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动态浏览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也正以图像、文字中心、影像互动的方式来向教学专业化模式进行转移。这也说明我国的整体教学体系也正朝着艺术教育方向进行不断扩大,这场技术革命的开拓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动态浏览的基础教学为主,扎实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量化教学,让动态浏览教学技术成为当代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创新辅助教学手段。集合当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国际综合竞争力,通过教学资源的不断整合来合理的进行教学资源的调配,形成具有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特色的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高速科技发展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来实现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纵向深入,保证教学水平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自然等其他领域的发展。通过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目的的改革实现现代化教学,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技术的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凸显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才能够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巨大价值。

4结语

本文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从多个角度入手,就引入动态浏览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并为今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与可行性建议。

作者:李连影 单位: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琦.动态浏览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2.

[2]刘旭.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15.

第5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一、创意产业

(一)背景

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科技获得了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逐步连为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必须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1]。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创意产业。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同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绝对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创意产业[2],这就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使我国国力空前增强。企业纷纷涌向市场,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强。

(二)内涵

创意产业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创意经济、创意工业,它主要指的是依靠创新精神发展经济的产业[3]。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创意产业主要属于第三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创意产业起源于英国,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其他各国,为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特点

首先,创意产业以创新意识为发展的驱动力与核心[4]。这是创意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意产业最鲜明的特征。其次,创意产业具有广泛性,它不仅体现在经济生活领域,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也体现在教育领域,对于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革新做出重要贡献。所以说广泛性是创意产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5]。最后,创新产业不仅要借助最新的科技成果还要赋予产业一定的人文内涵。所以创意产业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同时地域性、民族性也是创意产业的特色所在,提高企业的创新度。

(四)意义

首先,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发展创意产业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6]。其次,创意产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所以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后,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的转变与发展,从而促使企业的现代型转变。

二、民办高校环境设计现状

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我们都知道民办学校没有国家财政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近些年,民办高校的教育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师资力量逐步壮大、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已经被纳入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体系中,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现阶段,工作室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应用于民办高校的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所以我们必须完善民办高校工作室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促使该新型教学模式发挥出重要作用,提高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

三、工作室制

(一)概念

工作室是对于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发展,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封闭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得教学课堂不再受到局限。工作室制课堂组织形式更为自由、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总之,工作室制是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变革的必然产物,也是对于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

(二)特点

首先,工作室制是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工作室制具有灵活性、自由等特点。学生不再局限于封闭的教学课堂,而是在更为自由、视野宽广的空间学习。其次,工作室制是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所以工作室制具有创新、新颖的特征。最后,工作室制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工作室制具有实用性的特征。同时,工作室制比较注重教学环境,所以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工作室制的重要特征。

(三)意义

首先,工作室制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室制打破了封闭的课堂局限,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工作室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后,工作室制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够减轻辅导员的压力。平日的辅导员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还要负责学生的学习问题。而工作室制的课堂组织形式将学习问题交给了学生和导师,所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辅导员的压力。

四、导师制

(一)概念

导师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导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科研的教学模式。导师制最先被应用于牛津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促进了教育制度与教学方法的改变,从而提高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现阶段,导师制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并逐渐成为研究生教学的主要教学制度。

(二)特点

首先,导师制是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它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导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合作伙伴关系。导师制在导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科研活动,导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其次,导师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与科研。所以导师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导师制一般会利用工作室来进行学习与科研。可以说,导师制的教育制度必然要利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

(三)必要性

首先,导师制减轻了任课老师的教学压力。传统的课堂教学采取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而导师制可以分散老师的教学压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其次,导师制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关系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导师制能够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五、现阶段民办高校环境设计工作室导师制的问题

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已经被应用于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中,并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现阶段民办高校环境设计工作室导师制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导师和学生方面分析民办高校高校环境设计工作室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一)导师方面

现阶段,民办高校在采用工作室导师制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导师不明确教学目标、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出重要优势,严重阻碍了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在采取工作室导师制时必须要重视导师问题,促使导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方面

民办高校采用工作室导师制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我们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经常不去工作室、不参与项目活动等问题。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学生不正确的态度会影响工作室导师教育模式发挥出重要优势。所以我们在民办高校环境设计工作室导师制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问题。

六、解决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要学习形式,而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则需要学生与教师的通力合作,将工作室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发挥出重要作用。其次,工作室导师制教育模式需要导师的全程指导与配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导师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对于自己负责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要格外注意,这样才能发挥出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的重要优势,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最后,我们必须要提供环境良好、设备齐全的工作室,同时在工作室参与问题讨论与科研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老师和学生的通力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结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逐渐遭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为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民办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创新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将创新意识引入民办高校教育中,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工作室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正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民办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将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逐步发挥出教学模式的重要优势。

作者:李继侠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继侠.创意产业背景下导师制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6,(10):77-78.

[2]吕志平.民办高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武昌首义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19):30-31.

[3]巩妍斐.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6,(10):79-80.

[4]张纪尧.对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初探[J].品牌研究,2015,(02):292.

第6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摘要:

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成为城市地域文化中的重要载体。基于这种现状,本文以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为研究点,探究其与当地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探寻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突出地域文化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对现实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地铁;空间环境设计;地域文化;原则

地铁是一个城市人流量最大的交通工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地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体现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我们可以通过地铁站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

1地域文化概念

1.1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某一个地方特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所在。首先,地域性体现在是本地方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特点和季节气候。如我国北方处于温带季风气候,比较寒冷、干燥,南方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多、空气湿度高;其次,地域性体现在本地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传统,主要是指地方的人文环境,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有很大的区别,我们认为北方人比较直爽、豪迈,南方人比较圆滑、精明;最后,地域性是指社会环境层面的差别,例如北京和上海在经济上不相上下,但在地域性上有所不同。

1.2地域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意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留下来的无形财富。文化这一概念具有非常强烈的地域性,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很大的国家,每个地方都具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我国中部属于内陆城市,地理位置大多属于平原和丘陵,人们生活比较安稳,人们生活节奏慢,脾气温和,喜欢安稳和冷静。南方人则爱冒险和刺激,思想上比较开放。

2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

2.1地铁站内空间环境需要突出地域文化

城市人口的激增带来的交通问题是地下轨道交通发展的原因。轨道交通便利、快速,满足了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要求。外国地铁站的设计发展起步早,有一套成熟的设计理念。中国的地铁站设计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大量借鉴国外的设计手法,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直趋于模仿状态缺少经验、理论匮乏,加之本土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了我国地铁站设计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我们研究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地域文化就是为了打破全盘接收外国设计方法的现状,从而使设计思想达到一种新高度,使小小的地铁站能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文化传播的平台,一个城市最有代表性的名片。中国目前已建成与在建地铁的城市已有数十个,然而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根据这一点,地铁站内空间环境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不仅要在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化的整体概念,而且要着重表现地区文化特色。对于地铁站空间设计来说,只有在不失其地区文化源头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其个性与创新性。

2.2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突出地域文化的原则

地铁空间设计在与地域文化结合时,应该考虑两个方面原则方法的依据:一个是心理和行为上,空间设计要有本地区的文化符号,以有别于其他地铁站设计的内容,这种内容具有高度的辨识性,并能满足来访乘客的审美要求、认知要求以及文化要求;一个是艺术上,形象要结合城市个性的特点,并且充分满足地铁站内空间环境的现代感与认同感。根据心理、行为以及艺术等依据,得出设计过程中的原则有:

第一,坚持人性化原则。地铁站是为人服务的设施,而人不仅是城市的载体,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元素,所以要讨论地铁空间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特点首先就应该以人为本进行讨论。以人为本,就要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层次,设计良好、合理的功能空间,为每一位来访乘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人性化原则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舒适的生理环境。地铁站的生理环境主要考虑几点: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光线强弱、噪声处理。室内温度适宜指的是夏天温度上升时,能否使室外热量不进入空间内部;冬天温度降低时,能否利用室内空间设计来产生保暖的效果。室内空气流通指的是在设计阶段,利用有效的设计手段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证空气的循环利用与清新度。室内光线强弱,主要指的是自然光与室内人工光的结合时,满足室内采光需求。室内噪声处理,主要是指在设计阶段尽量处理列车泊车摩擦产生的巨大噪音。

(2)创造舒适的心理环境。人性化的设计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心理环境的舒适感也需要被重视。小孩与老人是被社会注视关爱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往往有着许多的理论作为参考依据,但上班族作为都市生活中最主要的群体,因为其群体巨大反而被忽视。所以设计中考虑心理对人的影响,更应该考虑大众群体。

第二,突出地域个性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省市众多,每一个地区的人民在吃穿饮食方面有着不同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逐渐缩小,但每一个地区的地域个性早早地就在其地方历史发展中被烙上了印记,这种印记正是一个地区的个性所在。在地铁站空间设计中,我们突出地区个性的原则,就是要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地方历史巧妙地安排在设计之中,使本地人能产生共鸣与认同感,也使外地旅客能在不经意间留下对城市最深刻的印象。

第三,坚持自然特色与人文特色相结合原则。对于自然环境层面要突出当地自然景观和地理特色。例如云南,自然景观优美,我们在对其进行地铁内部空间设计时应该将当地自然景观图片放入其中,颜色使用绿色,绿色代表着云南的地理文化;对于人文环境来说,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地域性,例如陕西西安比较有文化气息,这里的地铁站在设计时应该多考虑文化气息。对于上海这一城市来说,是一个现代都市,地铁在设计方面应该比较时尚和潮流,体现上海人文情怀;对于社会环境而言,不同地方根据社会环境的差异在进行地铁站内空间环境设计时是不同的,例如北京和广州,北京是一个政治和文化中心,广州是一个新兴经济都市,两者地铁突出文化是有所差别的。

3结语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所在,我们可以在某些地方感受其文化。地铁是一个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地铁站内部环境设计方面应该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辅霞,王建雄,张凌.“文化”在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传承[J].中外建筑,2007(4):49-51.

[2]汤雅莉,吉颖.西安地铁商业衔接空间与导向标识系统的调查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726-731.

[3]汤雅莉,杨豪中,张硕.地铁空间中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683-388.

[4]蒋志杰,张捷,李丽,等.小尺度环境地形认知与空间行为的关系分析———以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1(6):821-830.

[5]孟晓惠,季嘉龙,徐进.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2):141-142.

第7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使得重新认识了艺术中心的价值,更多的群体走进了艺术中心,艺术中心也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如何利用光环境来创造更好的视觉环境来服务于大众,如何创造更好的绿色节能的光环境众。使观众更好的体验到这个环境,享受光环境创造出个轻松愉快地空间环境里,已成为艺术中心将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怎么能创造更好的视觉环境就是通过自然光和人工的巧妙结合,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利用不同的光源来最大化的考虑到如何去满足受众的需求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性的空间氛围,所以,艺术场馆的光环境设计就不可避免的承担起这些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

艺术中心;光环境设计;设计功能

一、光环境的定义及演绎手法

1、光环境的定义

光是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色环境并属于软环境的范畴,包括自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自然光环境是太阳光形成的光环境,是白天室内采光的主要方式。人工光环境则主要是由电力产生光照效果,适宜营造独特的光环境以满足人们心理、视觉审美等方面需求,其直接影响空间的大小、明暗、质感和色彩等方面,同时影响人在室内空间中的感官体验与心理感受。

2、光环境的演绎手法

1)室内的人工光源种类一般分为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等为主。

在光环境的设计中点光源主要表现为射灯、筒灯、聚光灯等,它的特点就是光照亮度强,光束范围小且集中,适宜突出主体照明。在光环境的设计中线光源主要表现为灯带,常见的是室内吊顶中灯带的运用,一方面营造美化效果,另一方面突出吊顶层次。在光环境的设计中面光源是运用暗藏灯为营造亮度均一、光线均衡光照效果。

2)光给我们一切的视觉体验,要是没有光我们的视觉不会有色彩,物品色彩的不同属性需通过光传达。

人的第一种感觉首先是来自于视觉冲激,人的情感和行为也相应会受到影响,比如绿色给人以放松,宁静的感觉,因为这种颜色会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森林草原。

二、光环境在艺术中心整体设计中的功能与作用

1、艺术中心的光环境设计功能

1)光的心理功能

对一个空间的光环境进行设计时,尤其是美术馆这中空间对光的要求比较苛刻。对人工光的照度等要求比较高,自然光也要进行大量的控制。不同的照明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光可以使一个室内的空间显得宽敞或狭小,研究表明明亮的房间会比光线暗的房间显得开阔,而对人的影响也是使人感到愉悦、轻松,也可使人感到压抑恐惧。应充分科学的采用恰当的照明手法对空间进行表现。

2)室内光的艺术效果

室内的光环境设计不仅仅只来满足最基本照明的功能需求,也应该更加科学的掌握照度值、照度均匀度防止紫外线,眩光控制、显色性能,阴影明暗的表现、室内各表面亮度比、照度稳定性等照明质量要求。要求设计师灵巧的应用于各种手法,更好的应用于光对空间中各元素进行表现。

2、艺术中心光环境设计的作用

1)丰富空间内容

在美术馆中的展厅往往显得过于空旷和单调,我们会运用一些光线的明暗和阴影的表现,还有投射光的角度来增加和丰富空间的层次内容。还会开一些高侧窗引入一些自然光,这样既不会影响艺术品展出,又丰富了空间不会显得过于单调,人们在空间里不会觉得乏味。还有一点就是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来突出物体。

2)装饰和点缀空间

人工光源的装饰作用,可以通过灯具自身的造型、比如在画廊放一些造型优美的壁灯,在办公区域不会放一些造型古板的灯具,会有有趣的等排列组合使人在工作开会时不会过于紧张有压力,缓解紧张的环境气氛。

3)渲染空间气氛

在美术馆的入口大厅放置一些造型优美的吊灯,例如,水晶吊灯可以使门厅显得富丽豪华。还有一些局部照明,主要应用在美术馆的背景墙,植物和展厅的艺术品等元素,例如对展厅中的雕塑和陶艺等物品质感,形状,立体感的表达,光在不同的方向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在一些植物上配上射灯,会使植物的形状更加优美,立体感更加强烈,同时产生阴影更加能脱出植物的作用。显色性会也更好是室内空间更加出彩。

三、艺术中心光环境设计对受众的影响

1、对观众心理的作用

在美术馆这个建筑空间内如何让人在这里个空间内感到轻松愉快,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工光和自然光的结合,在办公环境下不合理的人工光会使人产生焦虑紧张的感觉,大大的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影响工作的心情。比如可以在建筑顶层开一些天窗可以通过顶棚的过滤控制引入然光到室内,在展厅设计一些高侧窗使人们更多地接触到自然光。自然光就是阳光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心理上的的生理上的从远古时代开始到现在自然光是人类在几亿年慢慢的进化过程中成了必须存在的条件和水、空气一样形成了依赖。

2、对观众生理的作用

第8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关键词】光环境;办公空间;照明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3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办公空间中的光环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环节,办公光环境不再单单只满足办公空间基本的亮度与照度。良好的办公空间光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它对人的身心健康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设计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素:

一、办公空间应将自然光与人工照明有效结合

自然光在白天从窗户照射进办公空间内,应使其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效、合理地结合,让整个办公环境照明形成良好的互补。自然光在白天的办公空间中利用率非常高,无论从光源的质量、节能等各方面考虑都是最佳的光源选择。但自然光存在不稳定性,随着时间、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自然光的光照质量变化也很大,不容易控制。所以依照办公空间具体功能的需求,应使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有效结合。另外,根据窗口与办公桌的位置、距离等条件,自然光与人工光源要以功能性为前提考虑,采用分路照明与调光照明,适当加强可调节性以便室内各区域总体照明达到一定平衡。应适当降低窗附近的人工照明,以便与办公空间内各个位置达到照度的均衡,使办公空间的整体照度保持一致;如果白天窗的亮度较高,会使办公人员感觉窗的天棚、墙壁乃至空间内都是较暗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二、办公空间应有效控制显色性与色温

显色性是指物体被某个光源照射时颜色的显现程度指标;而光源发光的颜色与黑色物体在某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色物体的温度称为色温。当某种光源所辐射的光中所含各种色光的比例与标准光源相近时,显示指数越高,则显色性越好。反之,显色指数值越低,显色性表现越差。光色越接近蓝色,色温则越高;越偏向红色则色温越低。办公空间内工作人员的皮肤与物体的颜色能够自然而准确地体现,对视觉、舒适度以及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等作用非常显著。色温在3300K以下使人感觉到温暖;在3000-5000K使人感觉到清爽;而在5000K以上则让人感觉到冷。光源色温较高的照射,亮度如果不足会使空间内的办公人员感觉到压抑;同样,亮度较高的低色温光源照射下就会感到烦躁。这时可对办公空间内进行人工光环境调节,模拟出天然光的变化,设计成智能控制照明强弱与色温的变化,从而影响办公人员身心变化的动态调节型照明:上午的工作时间提供高照度与色温的照明,冷色光的清爽会使人在办公时更加精力集中;午间休息时降低照度,改成暖色光有助于身心得到短暂的放松与休息;午后人通常会感觉到些许倦意,再调节成冷白色、较高照度的光,以缓解倦意;对加夜班的办公人员,暖白色的光会产生一种在家工作的舒适氛围。

三、办公空间应有良好的照度

人在办公环境里,通常从事较长时间的电脑、文案等工作,若照度不足易使人身心疲惫,从而影响健康与办公效率。办公空间内若照度分布差别较大,人的视觉就会去适应光照环境的不断变化,从而引发视觉疲劳。办公空间内需要保持均匀的照度分布,在达到基本工作照明要求的同时要尽量避免能源浪费,这要求考虑到如何用适合的照明类型来弥补照度。直接照明与局部照明办公空间最普遍的分布照明类型。直接照明以50Olx的光照度主要适合纸质文件阅读为主的办公环境,优点是具有优质照度的工作界面。而局部照明则针对现今的电脑办公已得到广泛普及,一般光照度在1000――20001x之间,可以柔化局部空间的照明,营造出良好办公氛围,减轻长期电脑办公所带来的视觉疲劳。

四、办公空间应有合理的亮度比

办公空间中的所有物体(天棚、墙壁、门窗等)对亮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人的视线中构成了周围视野的适应亮度。如果空间内中心视野亮度过大,而四周亮度相比较过暗,会在一瞬间加重办公人员的视觉负担从而产生眩光现象。一般在有直接照明的办公空间中,大面积的天棚在设计中应找到适合的亮比度,以避免天棚处于背光状况下,办公空间光环境过于单调。尤其主要光源是镶嵌式照明时,天棚的亮度补充完全依靠地面、桌面等物体的反光,天棚的亮度就可能会减低,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身心健康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室内主要表面必须有合理的亮度分布,办公空间的亮度必须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设计时应注意不该有过激的明暗变化。

参考文献:

[1]维多利亚・梅耶斯.光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马丽.室内照明设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阴振勇.建筑装饰照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第9篇:环境设计研究范文

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总结经验,在研究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1.确立研究性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基础理论的讲授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寻知识;在设计课题研究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大胆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分组讨论和陈述交流并重;最后,教师对课题研究要及时引导、点评,得出开放性、建设性的结论。

2.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在设计课程中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认识实践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在课题研究中综合运用。就环境设计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技术与艺术、涵盖科技与人文诸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因此,教师要协调多方面因素,在总的课题研究之下增加分支课题并进行专项研究,可以在不同的设计课程中有重点地研究相关的分支课题。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引入历史主义和乡土主义的研究,作为设计史课程之外对于风格样式的深入研究,并应用于设计项目;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可以对空间行为、生态建筑、办公室文化、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各具个性的设计。

3.研究设计方法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向学生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大师的设计理论,对于同样的设计课题、同样的灵感来源,由于其设计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设计方案将会千差万别,更具个性化。研究设计方法论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设计语言,避免设计方案的东拼西凑,保证设计作品的原创性。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方案

在专业设计课的教学中,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将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运用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一些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汇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三阶段,提出本课程的专业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解决方案提出扩展课题研究,进行课堂展示,互相学习,提供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第四阶段,设计方案深入制作,研究并交流制作方法;第五阶段,汇报课程设计成果,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讲评、总结。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创设开放、宽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校方面,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增设更多具有特色的工作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场所、设备、技术等支持;教师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学生方面,要激发研究兴趣,转变角色,掌握设计研究能力。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色

1.转换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将讲授与对话交流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寻相结合,学生陈述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2.变被动积累为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解决设计问题

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变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设计课题进行个性化研究。

3.解决设计原创性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对设计课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按照自己的思路获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建构独特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语言。通过设计概念的提出、转化,形成原创性的设计作品,有效避免设计方案中的抄袭或拼凑。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