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媒时代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视台;音像档案;媒资系统
电视台音像档案是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们用摄像机记录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它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又是档案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量大、类别多,载体复杂、管理落后且增长速度快的特点。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传统的音像档案管理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从本世纪初开始,各级电视台开始探索和使用一种新型的音像档案管理平台――媒资系统。
一、媒资系统的概念
“媒资系统”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多接口、数字化、网络化的海量媒体内容存储和管理的平台,它通过对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采集、上载、存储,然后再利用编目软件进行精细化编目,最终使使用人员以检索的方式快速查找,达到下载再利用的目的。从档案管理的角度讲,媒资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音像资料的全面保护、科学管理和最大化利用,是针对电视台音像资料管理开发较为科学的解决方案。
二、媒资系统管理音像档案的基本流程
媒资系统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电视台工作实际,通过局域网建设将全台各个节目生产部门的编辑机、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媒资服务器这一硬件设施和一系列功能模块(数据存储、上载入库、编目检索、资料下载)的综合运用,紧紧抓住音像档案管理“存储是核心、检索是关键”的思想,由节目生产部门的编辑、记者将制作完成的节目、节目素材通过非线性编辑机以统一的数字化格式上传至音像资料室,再由音像资料室的档案管理人员甄别、选择、入库,最后通过媒资系统自动编目功能为节目和素材编目,使其成为真正的音像档案。此时的音像档案已经具有存储格式统一、编目精准、检索便捷等特点,利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局域网或互联网搜索下载,使音像档案接下来的开发利用工作也因此变得简单起来。
三、媒资系统管理音像档案的特点
(一)存储数字化。区别于传统的音像资料模拟信号的存储模式,数字存储是将音像资料以数据格式存在存储体中,常用的介质有硬盘阵列、光盘等,与传统介质录像带相比,其优势在于存储量大,安全度高,格式统一,便于用户通过计算机查找使用,既可以满足电视台对海量存储的要求,也可以保证音像档案的声画质量。
(二)传输网络化。对于电视台的日常运营来说,音像档案的功能不仅局限于资料的存储,更重要的是为电视节目的生产提供服务,媒资系统通过局域网与节目生产部门相关联,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台内网络管理体系,在节目的采编过程中,编辑记者可以在媒资系统上直接查阅自己需要的音像资料,进行直观地采编,也可以将制作完成的节目或节目素材通过局域网上载至音像资料室形成新的音像档案,大大节省了节目制作的时间和音像档案管理的成本投入。
(三)编目精细化。区别于传统“账本”式的编目,媒资系统实现了手动编目、自动编目、自定义标签以及数据地图编目。各种编目方式可以针对不同音像档案的个体特征,确立相关的描述方式,对于重要内容或镜头可以重点标注,这种编目方法使音像档案的描述更加直观明了,可以有效提高使用者检索的速度和准确度,使音像资料的整理存储、开发利用变得更加迅捷。
(四)检索智能化。由于实现了编目的精细化,使用者可以根据要检索的音像档案利用媒资系统实现精确检索、内容检索、多关键词并行检索甚至于数据地图检索等智能化检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应用个性化。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一些有名的数码技术公司像华为、索贝等开发研制的媒资系统也越来越先进,在设计上更能与电视台实际结合,在应用上更加个性化。尤其是新兴的云媒资系统,支持windows、安卓等多客户端,支持单文件、批文件、文件集方式上传数据,同时具有强大的格式兼容,各家电视台在使用时可以各取所需,个性使用。
四、建设媒资系统对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媒资系统是保护历史传统与文化的有效手段。电视台的音像档案是编辑、记者们用汗水和心血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见证了地方电视台成长历程,记录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发展变迁,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最真实、最生动、最直观的历史资料。
(二)建设媒资系统是电视台丰富节目生产、降低制作成本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采用先进的媒资系统管理音像资料,已逐步在业界达成共识。建设媒资系统,首先可以丰富节目生产,降低制作成本。
在北京,像张天祥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做着不同的工作,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但都在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前不久CNN记者Will Ripley记录了他在北京的一天,“How to get by in Beijing without a wallet”掀起轩然大波,从街头小店到商业连锁店,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取代厚厚的钱包,连外媒也不禁感叹,如果不是看到这样的报道,都不知道中国移动支付的水平已达到如此境地。
“我竟不知道……”这是一句赞美,也是一种隔阂。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发展,在为世界创造一个传奇的同时,也希望世界能够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
以上两个故事均出自第九期“网络传播沙龙”的现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一个摆在业界面前的重大命题,而通过这期沙龙,我们找到了答案。
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凤凰网总编辑邹明、博客联合社创始人马晓霖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洪忠作为嘉宾出席,全国各地60多家媒体的70多位高层管理者以及互联网从业者、关注者等共120余人参加了本期沙龙,共同探讨“中国网媒的海外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是做好海外传播的着力点
多次强调,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生动描写,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中国的故事本身固然精彩,但要让别人同样觉得精彩,就涉及到跨文化背景下的传播问题。
沙龙一开场,王晓辉便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解释,虽然“愚公移山”被我们奉为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案例而历代相传,但外国人的第一反应却是“为什么非要移山,举家迁徙岂不是最简便的方法”。因此,王晓辉将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找准资源,确定哪些可以作为海外传播的内容;第二,选准话题,精准传播;第三,瞄准受众,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策略;第四,用准语言,使用目标群体听得懂而且接受得了的语言。
邹明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作为以全球视野定位的凤凰网的总编辑,他常年奔波于港台以及海外,对海外传播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就以CNN记者在北京的一天为例,邹明将其成功的因素归纳为四点:第一,故事属实且本身精彩;第二,故事是由外国人讲的;第三,讲述主体不仅是外国人,而且是外国著名的媒体;第四,这个媒体讲的故事会在Facebook上发酵,也就是说利用的是海外社交媒体。因此,“由谁来讲,用什么语言讲,在什么平台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身为阿拉伯语专家、新华社前驻外记者,马晓霖对中东问题多有研究,沙龙现场他以《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例,提到被国人用蹩脚的阿拉伯语甚至埃及语翻译的电视剧在当地的传播效果都很不错,而传统的外宣却收效甚微。他强调,讲故事一定要有草根性,要说人话,要跟受众的气场相同。
虽然我国网媒的海外传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不可否认的是,网媒已经成为世界观看中国的一个窗口。张洪忠建议,网媒“要把宣传和传播分开,对海外更多的是传播,传播要用相互平等的、讲故事的方式”,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受众的内心。
讲好中国故事是做好海外传播的着力点,讲什么,怎么讲,怎么讲好,是网媒要时刻把握的三个方面,怎么向国人讲好中国故事和怎么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是网媒要分清楚的两个方向。从嘉宾们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网媒要遵守的五个原则:传播视角“全球化”、传播策略“精准化”、传播方式“柔性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内容“包容化”。
社交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渠道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海外传播开辟了一片大有可为的空间,让更多的人听到了中国的故事。互联网为每个中国人提供了讲述中国故事的机会和条件,每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构成了中国故事。
中国网作为中央重点14家网站之一,承担了很多对外传播的工作,王晓辉深感:“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中国的海外传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渠道,社交媒体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渠道,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将中国的思想、理念传播出去。”这个想法也贯通在王晓辉的工作中,他鼓励年轻的同事充当社交媒体上的主力军,并对记者的“考核”提出了一个新标准:除了过硬的编辑业务能力,还必须有营造互动的能力。
如果说我国在媒体事业的起步阶段和西方相比稍有差距,那么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际上的新媒体传播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应该是中国媒体“弯道超车”、快速提升传播力的好机会。博客联合社本身即为互联网时代新闻社区化的大胆尝试,作为其创始人,马晓霖说道:“我希望把每个网民变成一个记者,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声音和品牌,所有人的集合,就凝聚成了中国形象。”
网络媒体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体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其全球互联性。任何网上的行为或现象都有可能被看作中国形象的代名词进入外国人的眼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个体参与海外传播程度加深,几位嘉宾一致认为,“互联网上的海外传播,不仅是网络媒体的责任,在这个网络无所不在的世界里,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有可能被看作中国的缩影。”中国从“乒乓外交”“熊猫外交”,真正进入到“网络外交”的时代。
巧妙借力是提升海外传播效果的好方法
凤凰网作为海外传播“现象级”的存在,邹明坦言,关注凤凰网的海外人士中,大部分是海外媒体人。借助海外的社交网站、利用海外的新闻网站、挖掘海外的智库学者,利用海外一切可利用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来讲自己的故事,是凤凰网成功的原因之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张洪忠对此表示赞同。巧妙借力是网媒提升海外传播效果的好方法。“我们要借助二次传播平台即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同时,张洪忠认为,“海外华人往往是我们二次传播的最大中介和载体”。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都市纸媒;头版导读;新闻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0-0001-02
与发展历史悠久的消息、通讯、特写、社论、述评等新闻体裁不同,新闻导读是伴随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厚报时代而出现的一种相对较新的新闻体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形成多年的阅读习惯被科技发生改变,“精读”“深读”转向“速读”“速览”,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通过网络或移动终端浏览信息和新闻,纸质媒体则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网络等新媒体对本行业及受众阅读习惯的冲击。同时,由于报纸版面的局限性,因此头版不可能既要刊发重要稿件又要兼顾及囊括所有的大事要事。因此,在报纸头版采用新闻导读这一形式成为适应受众阅读习惯、避免精彩新闻被厚报淹没、向读者展示亮点新闻的重要手段之一。
“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多种媒介形式以及同类媒介形式之间竞争的不断变化升级,越来越多的都市报朝着互联网思维转变,以“改版”在竞争中创新求变,增强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我国都市纸媒头版导读的新闻本土化也是整个国内都市报逐步改版、适应当前市场和读者需求中的一个部分,新闻内容的竞争重点回到了市民与本土。我国都市纸媒头版导读的新闻之所以逐步形成了本土化特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通过外部生态、读者需求、城市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这类都市报头版导读本地新闻形成这种变化特色的原因。
1 外部生态:中国都市媒体的普遍现状
首先,中国都市纸媒早已进入并持续历经着一个发展的瓶颈时期,这是当前我国媒介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报业乃至世界报业一同遭遇寒冬。自2003年以来,除印度、日本等国的报业保持上升态势外,欧美等国报纸在发行量、广告收入和读者读报时间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
其次,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等新新媒体纷纷出现,加之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强强联合,成为传统媒体的强大竞争对手,都市纸媒的年轻读者大量流失,忠诚读者日渐减少,读者阅读报纸时间持续缩短。然而,网络媒体或新媒体在与都市报纸比拼本地新闻方面却处于下风。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网络上信息海量、实时更新迅速,地方新闻在网上时常被海量信息所淹没,因此影响了本地新闻的网络传播效果;其次,当前网络媒体还没有建立起独立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门户网站中的许多本地新闻都主要依赖于转载自本地报纸,公信力不足。而自媒体或社交媒体虽然在信息传播上具有裂变式传播效果,但是其传播内容也常常存在以偏概全或虚假夸张的情况。因此,面对网络的冲击,都市纸媒一样不得不思考如何求变突围,除了转变思维,追求技术变革外,同时也更加注重地域化内容,回归地域性媒体本色的改革途径是这类市民定位纸媒必然而又正确的选择。
三是报业集团机关化,行政干预过多,这也是当前我国都市纸媒不得不面对的较为尴尬的外部生态困境之一。我国报业的性质问题上,一直就存在着困惑和争议,按照相关的政策规定: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报业集团,具有事业、产业的双重属性,不能完全由企业模式经营。与一般企业的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不同,我国报业集团是以政治效益作为第一要务[2]。因此,中国报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面临着一系列的无奈。都市报一方面必须严格遵循政策和体制的限制,一方面又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同时,我国的都市报作为党和政府“喉舌”,其宣传职能和意识形态上的教化功能要求都市报在追求市场赢利的同时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经过转型后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我国都市报逐步以实用性、贴近性等取代过度市民化倾向中的猎奇,在新闻题材和内容的选择方面愈发趋于理性,多用富有本土市民文化风格的特色产品来树立本地影响力。
四是同类型媒体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报纸的受众定位相同,报道内容趋同,版面风格近似,内容、销售经营模式相似,没有培养自己稳定忠实的读者群,也没有形成自己明显而独特的风格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都市报的成功极易复制。同一区域内,同类型报纸迅速增加,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当前都市报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新闻来源的趋同化。在当前的全球资讯时代,大多数信息处于公开透明实时状态,并且早已实现了实时传播,报纸获得独家新闻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想通过独家新闻以取得竞争优势已经不太可能。因此,一份都市报要在本地市场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避开本城其余几份报纸的已有特色。因此把注意力集中到本土,整合各种新闻资源做足本土新闻,异位发展,在竞争激烈的本地报业市场中提高自有品牌的辨识度是当前我国都市纸媒的坚守市场、获得突围的有效途径[3]。
2 现有读者及目标受众需求――来自受众本位的思考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是传播活动的起点和最终归属对象,决定着报纸的成败得失。一份报纸要想获得长足发展需要重视读者需求和准确把握读者价值,检验传播效果也必须从受众方面来衡量。我国都市报的现有读者和目标读者大多为本城区域本地新闻与娱乐休闲生活信息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市民阶层读者。因此都市报头版导读的本地新闻题材与内容的选择的发展变化也是在遵循新闻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现有读者和目标受众兴趣,以制作满足其需求的新闻产品为目的而进行的。
3 城市区域――影响受众兴趣与需求的因素之一
受众的兴趣与需求受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制约,在社会环境中活着的人,是同他自身以外的各种事件、人、观念、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的[4]。而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阅读群体差异等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一张报纸的办报风格、视觉设计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一份报纸本身就具有地域属性特征。一座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本土传媒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本土重要传媒组成部分的市民类都市报正是依托我国不少城市深厚的文化根基、适应该城市民日益变化和提高的阅读要求,与本地市民一起成长起来的,其办报思路与理念包含了丰富的该城市本土市民文化。因此,为了更加迎合本地市民的生活需求、阅读习惯、文化氛围、审美趋向,都市报头版导读的本地新闻题材选择和版面风格设计上都注重营造一种符合本城市民心态与生活节奏的阅读亲和力。
一个城市造就一种都市人格,一个城市具有自己鲜明的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正是由于每一座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因此,一份成功的都市报必须符合长久以来受到本城市观念与文化熏陶洗礼的本地市民的兴趣与需求、制作出符合本城市独有的文化氛围的新闻样式。都市纸媒的现有读者及目标受众属于我国典型的市民阶层,他们对于本土传播的选择、利用和消费虽然具有精英文化情结,但更多的还是具有大众市民文化和消费主义情结。因此,这类受众易于接受简单明了的市井新闻,热衷于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逸事,更喜欢那些与市民文化骨子里一脉相承的社会新闻。所以多年来,都市报头版导读的本地社会新闻、本地事件性新闻虽然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有所变化,但是数量上一直占据较大比例,且在细节上一如既往的将视角放在市民中,贴近群众生活。同时,都市报除了秉承市民报的路线,传承本土市民文化,殚精竭虑地为市民提供着生活佐料和谈资以外,在语言风格上也更加注重本土特色,迎合本地人的阅读口味。
4 结论
如今的传媒生态环境和结构布局已经发生革新,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媒体传播格局,媒体生产力因科技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新闻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革。在网络普遍化、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同质化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都市报乃至整个报纸行业,异质媒体之间也在激烈地争夺和分割市场。都市报曾经的忠实读者现已经将视听媒体如电视和网络作为获取信息、消遣、娱乐的主要渠道。尤其是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纸媒的受众和广告都受到了残酷掠夺。以“互联网+”时代背景为依托,通过对都市纸媒头版导读新闻本土化发展原因的梳理与分析,可以窥斑见豹,找出能够提升与调试都市纸媒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以求在与异质媒体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相竞争中晚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蓝海市场。
参考文献
[1]吴建.“寒冬”论中看中国报业的乐观前景及风险因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73-178.
[2]邵培仁,陈兵.论中国报业集团管理改革中的十大悖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108-113.
关键词 中科云媒;互联网;科技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84-02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谁都不能无视科学技术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无论是报刊、广播、电视、还是流行的网络,虽都起到了快速、有效的传播功能,但是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式结构与功能己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科云媒”系统,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将科普服务平台建设与科普内容资源建设有效集成,将一切科普资源建设的信息资源都通过这个平台、交流,为真正落实科学技术精确、高效地传播,开辟了一条新颖、便捷的通道。
1创新科技传播手段的社会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传播则承担着普及和推广科技知识以及其相关要素的巨大责任。科技传播一方面解释了利用各类媒介来传播科技内容的规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传播中的各种应用。
从历史来看,科技传播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科技传播的形式、结构、主体和功能都不尽相同。传统的传播方式:平面媒介、影视媒介、广播媒介以及参加各种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等等,为加快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的传统媒介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科技知识获取、信息技术掌握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科技传播无论是其结构还是功能都应出现适应性调适与改进的变革趋势。
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逐步催生出新的科技传播媒介,例如信息网站建设、手机报应用、信息终端服务等,具有形式丰富多彩、互动性强、覆盖范围广、传播及时、方便、快捷等特点,使我国的传媒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科云媒”系统正是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应运而生,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中科云媒”系统概述
2.1中科云媒系统简介
“中科云媒”系统是山西省科技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一个跨平台科普服务媒介,是山西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中科云媒” 集纳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多种手段,拥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富媒体等全媒体传播方式,通过无线互联网、3G移动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向用户传送科普知识,提供个性化科普服务,进而建立起面向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媒体的科普云服务平台。“中科云媒”共分为中科云媒科普信息终端、中科云媒KPTV、中科云媒手机客户端三个部分,广泛作用于科普惠农、科普益民、科普强企与科普助教四大科普计划工程之中。
2.2中科云媒系统的应用
在首届山西省文博会上,“中科云媒”项目签约1亿元,融资6000万元,是山西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中科云媒”自2013年2月份正式开通以来,其标志着山西省在科普服务手段和科普服务能力上又有了一个新的提升。该系统推送了各种形式的科普资源;实现了众多个性化科普服务应用,例如:专家远程互动培训、农科视频点播、数字报刊浏览阅读、供求信息浏览、农业气象信息即时、网络电视、电影、益智网络游戏等文化娱乐栏目、农业政策解读、专家留言咨询、惠农网购、农科110专家服务、健康365专家服务等等。
其优势在于:实现实时面对面的互动培训、科普内容丰富、自动推送、特有的对终端设备的高度监管控制功能、同一时间各终端个性化精准信息服务、可以支持目前各种形式的科普资源、可提供丰富个性化应用等等,具有可拓展性、安全性,是公众更简单、更便捷获取科普知识的最佳通道。其目标是逐步拓展面向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媒体的功能,使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四大科普项目。
2.3中科云媒系统使用效果分析
目前,山西省科协已在山西部分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中科云媒科普惠农信息服务终端应用试点300多个,预计先在全省将建成1000个农村试点,并逐步在社区、学校、企业推广应用,为群众提供高效的科普云信息服务。
以“中科云媒”在农村服务站的应用为例,该项目以农科110电话服务咨询服务中心收集的最新农业生产问题作为切入点,依托全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科110专家作为农业专业知识技术支撑,在信息终端立足山西省完善的科普惠农服务站网络体系,充分地利用了农村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站等场所进行了科普资源的有效传播,实现了科普设施的最大资源优化利用。
农民可以实现专家远程互动培训,了解到关于农业政策解读、数字报刊浏览阅读、病虫害预警预报与防治方法、农科视频点播、全省各地主要农贸市场每日最新市场行情及价格分析等多项信息。其中,专家远程互动培训是 “中科云媒”的诸多功能中反响最激烈的,实现了专家“一对多”模式和农民随时咨询的便利,帮助农民把专家请到了身边,每次培训都有几万农民参加,像这样形式的远程培训,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平均每月要搞2-3次,专家授课后,农民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同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总之,此项目的实施搭建起了高校院所、专家和农民互相沟通的桥梁,为农业科普资源的传播创建了很好的载体,是农民致富的催化剂,农业增收的又一保障。今后,其功能效果将逐步拓展到社区、学校、企业,形成社会支持、多种渠道、互惠互利的科普资源共享格局。
3“中科云媒”系统是科技传播手段的创新之举
大众媒介的发展如今已成为贯穿科学、常识、社会的联系纽带,并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科技传播方式有平面媒介,报纸、杂志、科普挂图等;广播媒介,电台、录音等;影视媒介,电影、电视、和录像等;以及参加各种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等。
“中科云媒”的创制给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实施模式,很好地适应了当代的文化形态与社会形态。
3.1在内容上的创新
当前,传统的传播媒介已不能满足人们获取日益增长的科技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中科云媒系统正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内容多样丰富,实现了专家远程互动培训、农科视频点播、数字报刊浏览阅读、供求信息浏览、农业气象信息即时、网络电视、电影、益智网络游戏等文化娱乐栏目、农业政策解读、专家留言咨询、惠农网购、农科110专家服务、健康365专家服务、数字报刊浏览阅读、病虫害预警预报与防治方法、农科视频点播、全省各地主要农贸市场每日最新市场行情及价格分析等。
3.2在方式上的创新
此媒介突破一贯传统方式,集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富媒体等全媒体传播方式,支持目前报纸杂志原版浏览、挂图浏览、 图片、视频 、音频、flash、 文字、游戏等各种形式的科普资源,可提供丰富个性化应用,随着科普工作的不断创新系统可以做相应的扩展应用。
3.3在渠道上的创新
该系统把科普资源通过无线互联网、3G移动网络和有线电视网向人们展示出来,用户只要安装中科云媒用户终端,适用的科普信息随意点播,贴心的科普服务就在身边。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中心可以同一时间对不同终端内容进行个性化管理,根据地域生产特点分类,做到不同的终端在相同的时间显示的内容并不一样,实现信息的精准投放,让人们享受云服务体系带来的便捷。此项目被人们赞许地称为“家门口的大学”。
4中科云媒系统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中科云媒”系统自2013年2月正式实施以来,不断探索与创新,现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其传播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些许的问题亟待解决。
4.1传播主体单一
科技传播工程具有公益性、多元性、可拓展性等复杂的特征,目前,此项工程仅仅靠政府的部分职能部门来完成,科技传播人员能力有限,传播范围较为局限,不能使此项工程快速地实施下去。
4.2资金投入缺口较大
当前,全社会对科技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一个社会普遍的现象,人们缺乏积极性。政府用于科技传播的经费也相对太少,使得好多社会科技传播服务不能很好地落实,总体上显得不能与我国口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相适应。
4.3科技传播环境有待完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尽管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仍存在着地区差异,相应地,科技传播环境也存在着差异,人们经济水平越高,科技水平越高,受教育程度就越高,都会成为促进科技传播的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教育质量相对还很薄弱,人们接收更高教育的机会较少,造成了自身的科学素养低下,对先进的科学技术难以快速掌握,使得整个社会缺乏一种有利的科技传播环境,同时,也造成了民众对科技知识的兴趣不高。
5建立中科云媒科技传播创新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5.1实现多元化的科技传播主体
中国要提升整体的科技传播水平,单单靠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指引并不能得到实现,须加强政府主体协调职能强化其他传播主体的功能。当今社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捐助公益事业体系的建立,企业将成为科技传播事业的主要援助主体。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制定激励其他主体参与科技传播的政策规章,给予其他主体参与科技普及的实在利益,因此,为实现创新性国家提供了良好完善的科技传播体系和科技传播平台。
5.2逐步实现科普产品产业化
作为一个科普资源传播媒介,此系统以服务大众为宗旨,公益性比较强,然而要想建立其长效发展机制,科普资源传播还需探索多种融资渠道,以保障其在市场化社会中运营顺畅。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开发科普产业,创制科普产品,引进社会资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5.3构建学习型的农村氛围
随着科技传播结构对信息化的适应,当代整个社会将出现一个自主学习的趋势。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速率大大加快,观念更新、知识爆炸,科技飞跃,信息量剧增,已经不可能有全能的天才和一劳永逸的永久性专家。在未来社会,知识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最雄厚的资本和最持久的优势,因此,构建完善的科技信息传播途径,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道成为首要条件,从而带动人们对科技信息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构建起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
5.4倡导各级政府购买新型服务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生产生活变化日新月异,政府作为社会的权力机构,理应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并把最新的科研技术及科研成果大力推广。为了我国科技传播事业的顺利发展,政府可以拿出部分科技方面的资金购买新型传播媒介,一方面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真正落实,另一方面推进了科技传播事业的良好发展与创新。
5.5建立城乡电子服务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社会的进步,全民网购已成为社会的趋势。建立健全的城乡电子服务平台,通过中科云媒客户终端,可以让农民足不出户购买农资、出售农产品;市民也可以第一时间、便捷地购买到乡下新鲜的农产品,极大地缩短了城乡市场的距离,为未来的商品市场带来便捷、全新的体验。
6结论
“中科云媒”系统是一个新型的科普资源传播媒介,此系统以服务大众为宗旨,现已初具规模,在山西省科普资源传播事业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影响广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要做好科技传播事业,建立“中科云媒”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工作,今后需在不断的理论中实践,在不断地实践中创新,共建科普资源共享局面。
参考文献
[1]钟甫宁,谭向勇.农业政策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2]贺倩.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渠道――以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为例,传媒观察,2009.
[3]王菲.媒介大融合,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4]陈海瑞.论“中科云媒”系统对推进农村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思考,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2013.
[5]孙宝寅,等主编,科技传播研究:首届科学传播研讨会论文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陆杨,.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十多年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专业的文学平台从门户网站中分化而出,它们聚合起作品与作者,打破了传统纸媒文学的重重疆界,网络文学有了一套与大众和商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机制。
网络文学的大步前行在近两年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移动端网络用户急速增长,截至2016年6月,中国4G用户达到7.14亿,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118%;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已经从线上走到线下,介入大众娱乐文化领域,引发了一个文化产业的勃兴。
在中国畅销书出版机制“晚熟”、传统纸媒文学似乎不再那么耀眼时,网络文学借助资本运作的推动强势增长,已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中富有本土性的板块之一。
如今,网络文学已开始告别过去的野蛮生长,迎来大变革、大融合的黄金时期。
“粉丝经济”“IP改编”“富豪榜”这些名词背后,是网络文学越来越菜单化和标准化的精确用户服务、越来越延展的版权业务开发,归结到一起,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也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自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后,网络文学在体系建设上逐步完善,评论机制和评论平台都在逐步建立,网络创作主体也被纳入主流文艺工作者的队伍之中。
继浙江、上海、广东之后,重庆、江苏等省份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生产者的行业组织纷纷成立,更利于网络文学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方向。
网络文学的精品化已渐成大势,创作主体更多自主自发地在产业勃兴的当下走向行业自律,致力于改变“有高原无高峰”“有数量无质量”“泥沙俱下”的情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与国家版权局《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政策法规的健全将助力网络文学“治盗版”“反抄袭”,进一步保护网络作者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受到海外网友欢迎,网络文学已成为文化走出去格局中的小切口,有望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正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网络文学已不再是草莽江湖,正日益显示出主流化特征。
【关键词】培养;“全媒型”人才;个案研究
媒介融合集中了技术、产品、信息的综合特征,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是具有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的新型媒介人才:一方面必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必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这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形势下,高校必须培养出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以“应用型+复合型”为特色的“全媒型”新闻人才,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和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使得培养新型媒介人才成为迫切需要。长期以来,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因应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的变化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办学理念,注重实践与创新,确立了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等各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行之有效的“全媒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民办高校必须走“应用型复合型”“差异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之路
教育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布点1080个,在校本科生23万。新闻教育超常规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多数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本科阶段所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网络时代全面到来之前设定的,照搬了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方法陈旧,多为传统式、填鸭式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教学少,这很难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当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企业、社区新闻宣传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每年数万名新闻专业毕业生都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
一般的公办高校因为办学历史悠久,整体实力较强,社会声誉良好,加之有国家及地方在政策与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其所开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基本还能保证一定的就业率。而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基础较为薄弱,知名度不高,各类社会资源、办学资源均显得不足,要想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新闻教育中站稳脚跟、不被淘汰,并有所发展,必须另辟蹊径,面向市场,错位发展,走“应用型■复合型”“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以符合形势需要和社会期待。
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经过深入调研后认识到,与公办高校相比基础理论研究不是民办高校的强项,民办高校的新闻教育应该走应用型之路,培养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新闻实务人才,同时具备适应媒介融合大势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与“全媒体”业务技能,即当前最具有现实应用意义的新闻人才――“全媒型”人才。而要想取得实质成果,在公办院校的高压之下夹缝求生,民办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联系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大胆开拓创新,探索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走差异化、特色化之路,以此培育自身优势,彰显自身特色。
为此,新闻学专业确立了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目标,明确要求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复合型新闻人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围绕这一目标,新闻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评价方法、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大大突出了“全媒型”特色,在具体实践中,新闻专业注意防止实践教育简单化为实践训练、新闻实践简单化为岗位实习,在深化校媒联盟上下功夫,在优化校内实训环节上做文章,改变了过去那种“培养目标空泛化、能力培养片面化、第二课堂边缘化、课程设计知识化、实践教育初级化”的现象。
二、三江学院“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的演变历程
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2002年):1997年,三江学院中文系正式开办“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专业,新闻学学科及专业建设由此起步;2002年,“新闻学”升格为本科专业。从专业创建到开办本科教育,这是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建设的第一次跨越。
第二阶段(2002―2008年):从2002年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我院初步形成了“新闻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于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8月“新闻学”成功申报为省重点建设学科。从开办本科教育到被评为省重点建设学科,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努力进取中,三江学院新闻学学科及专业建设完成了第二次跨越。
第三阶段(2008―2015年):从2008年开始,围绕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的目标,新闻学学科建设开始了一个新阶段,朝着实践化、特色化、优质化的方向迈进。2009年,新闻学专业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学校和新闻媒体合作共建的“校媒联盟”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成功申报增设“广播电视编导”本科专业;2011年,新闻传播学被评为一级学科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新闻传播学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2013年,新闻学专业被遴选为教育部“十二五”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校“影视传播实验中心”被评为江苏省“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2015年,新闻学专业被评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专业。在中国校友会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4中国民办大学特色星级专业排行榜”中,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入选2014中国四星级特色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特色专业名单,是国内开设“新闻学”专业的民办高校中唯一入选的一家。
这一阶段,通过学科和专业建设,新闻学专业经历了更高层次的优化和调整,办学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声誉,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从2015年开始,根据江苏省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新闻学专业因应新媒体时代传播形态的变化要求,确立了“全媒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贯彻“两方(高校和媒体、高校和企业)联手、双线(理论、实践)贯通、知行合一、主动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打造校媒(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实践型教学两大途径,探索出一套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能够适应当代新闻事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培养类型涵盖传统媒体新闻采编人员、网络编辑、非专业新闻机构宣传策划人员等各类岗位。
理念上的创新,为培养优秀的全媒体新闻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围绕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目标,新闻学专业确立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规划,稳步推进了专业改革等各项工作。
从上述四个阶段19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我校新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经历了一个“‘写作型’新闻人才―‘应用型’新闻实务人才―‘全媒型’新闻人才”不断变迁并逐步完善的过程。新闻学专业最初起源于老中文系、主要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具有较强的中文学科色彩,重视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相对不足。后来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巨大变革和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围绕着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建设任务,新闻学专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了巨大的转变和改造,以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为特色,以“校媒联盟”“现代快报强化班”为重点,着力培养“应用型”新闻实务人才,取得了突出成绩。如今,面对移动互联和媒介融合等新的传播生态,新闻学专业继续改革和创新之路,确立了“全媒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提出了以“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为特色,探索全新的“应用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全力争取将新闻学专业打造成为更高层次的品牌专业。
三、贯彻“全媒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举措
2015年,在申报江苏省品牌专业的过程中,经过周密调研和讨论,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确立了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品牌专业的标准和要求,贯彻“两方(高校和媒体、高校和企业)联手、双线(理论、实践)贯通、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打造校媒(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实践型教学两大途径,主动应对传媒生态及地方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需求,以“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为特色,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基地改革,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应用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使生源质量与规模稳步提升,专业第一志愿率达85%以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专业匹配度达85%以上,把新闻学专业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
经过四年的品牌专业建设,本专业综合实力在国内民办高校及新建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具有良好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基地。
围绕着专业建设目标,为把培养“全媒型”人才的理念落到实处,“十三五”期间,三江学院新闻学专业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适应时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校媒、校企合作,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新闻学专业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专业改革之路,探索和改革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复合型的“全媒型”新闻人才。第一,进一步修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充实和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基本内容,制定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在学校与省内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共建的“校媒联盟”以及“现代快报强化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的平台,进一步深化校媒合作,大胆探索和实施学校与媒体联手培养新闻人才的新途径,从而更好地为地方新闻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建成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为中国高校新闻学改革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径。
在与媒体、企业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双方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使校媒、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不断结合传媒界当前最新技术,拓宽新的知识点,不断更新办学内容与形式,携手打造实践实训场所,形成教学、科研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适应媒介融合大势的“全媒型”新闻人才。
(二)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双师型”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根据信息时代媒介融合发展的要求,新闻学专业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新闻学专业将从媒体与企业吸纳具有新闻从业经历和理论水平的师资,同时通过把现有专业教师派往媒体和企业进行新闻实践等方法,构建“多元结构、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形成“业界专家引领,骨干教师支撑,青年教师跟进”的师资队伍建设格局,打造一支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及“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需求的,熟悉多种媒介传播形式,专兼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此外,针对新闻学科交叉性、边缘性的特点,学校将对学校内的一些优势专业进行整合,如推动新闻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进行“媒介融合中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研究,和法律专业联合进行“新闻法学”方面的研究,在项目承接、人员交流、科研探索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从而壮大专业建设的团队力量,丰富新闻学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三)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编写一套特色教材,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从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新闻学专业着力构建“全媒型”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打通新闻学和广播电视编导两大专业,新闻实践教学不再以过去单一媒介划分,实践课程授课、实验课设置、教材编写不再按专业划分。如在新闻编辑课程中,不仅融合印刷媒介技术,而且还要融合视频在线、网站设计的编辑技术;二是对实践性强的课程高度仿真,力争再现各种媒体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三是在原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基础上,增加技术性强的视频、网络等课程。同时继续加强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着力打造“办报实践流程”实践课,力争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另外,围绕品牌专业的建设要求,新闻学专业将着重打造“企业新闻与传播”的全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定位和目标形成更为精准的契合度,构建以“企业新闻”核心课程为主的10门以上的新课程和新教材,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企业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不仅要求对新闻传播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求对新闻专业教材进行改革,要敏锐地追踪媒介技术和媒介融合的前沿动态。新闻学专业将继续探索和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紧跟行业现实需要,将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出版一批“企业新闻与传播”方向的系列教材,在理论上高于高职高专同类教材,在动手能力上高于传统本科院校教材,争取获评为省级精品教材。
(四)建成一批规范适需、覆盖面广泛、深度合作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和锻炼机会
“十三五”期间,新闻学专业将建成一批规范的、适合需要的、能覆盖多种媒体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及多家企业合作单位。在现有“校媒联盟”“现代快报强化班”等校外实训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初步构建20家以上“企业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训平台,并进一步强化现有覆盖多种媒介载体的校内实训平台(校影视传播实验中心、课程实训、第二课堂、校园媒体等),让学生在校内外能够接受全方位、多媒体类型的锻炼。
在合作办学中,发挥学校和业界“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合作办学,利益共享。要在合作办学制度上有所突破,学界应与业界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书,制订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体系。在合作内容上,双方应发挥各自的理论、实践优势,开展实质性合作,双方互聘兼职教师、研究员到对方讲课,开设讲座,办培训班,开展业务合作,联合进行科学研究。
(五)探索建立与“全媒型”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为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新闻学专业在与媒体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将积极探索建立与新型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一是健全“校媒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大建设和改革事项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把关,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能让企业单位人员更加深入地参与人才培养。二是健全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制度,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运行良好。对每届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把握人才社会需求,促进专业建设。通过以上努力,使本专业成为国内培养“全媒型”新闻人才的知名品牌。
“内容为王”在编辑部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真理,通过内容传达媒体价值观,影响读者,进而塑造媒体品牌也是一个媒体本能的追求。但在今天,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纸媒的未来岌岌可危,“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在海量生产内容的互联网面前软弱无力,媒体苦心追求的核心价值在年轻的受众面前被忽略。“内容为王”的媒体价值观过时了吗?如果内容不再为“王”,什么是“王”?我们还有没有可能重新找到一个“王”?
内容何以不再为“王”
内容不再为“王”,这是一个让报人很难接受的观点。那么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内容是怎么成为“王”的呢?实际上,在传播的过程中,内容并非唯一要素,至少还有平台、介质、受众这几个部分。在媒体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平台(即电视、广播、报纸等)、介质(即电视机、收音机、纸张等)都逐渐趋于稳定,传播主体要争夺受众,主要依赖的就是内容,因为内容是变数,高质量的内容是获得受众的最关键要素。因此,“内容为王”自然演变成为编辑部的核心价值观。
以三大媒体中较为弱势的广播来看,其实已经较早地体会到了核心竞争要素的转变过程。广播的传统收听介质是收音机,在较早年代,传播地位相当显要。但随着电视的发展,广播迅速式微。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播在内容上做了大量改进,比如采取更贴近受众的直播模式,大量播放音乐,等等,也曾一度迎来过一个复苏的阶段,但仍然难挽整体颓势。广播听众迅速萎缩,广告经营困难。直到随着经济发展,私家车大量出现,广播的收听介质转移到汽车上,听众在开车途中收听广播,广播被认为重新拥有了具有价值的受众,广播才迎来了新的机会。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个起伏过程中,对广播市场地位起决定性影响的要素并不是内容,而是介质的转移和改变。所以对于广播来讲,在这个历史阶段,是“内容为王”吗?不是,是私家车为“王”!
如今,报纸同样面临这样的变局。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正在重组传播格局,变化最为剧烈的就是平台和介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受众对内容完全不同的消费方式。首先是平台,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三大媒体平台,网络媒体迅速崛起,与之相匹配的介质则是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它们以技术为先锋,深刻地改变了受众对内容的消费方式,更可怕的是,它们同时也在改变其他媒体受众已经稳定了几十年的媒体消费习惯。我们可以质疑新媒体的内容碎片化、缺乏公信力,我们也可以坚持认为新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容还是传统媒体提供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最具竞争力,或者对报纸来说最具摧毁性的竞争要素是平台和介质。我们更深刻的隐忧是:受众还愿不愿意看报?还愿不愿意通过纸张来接受资讯?而不是简单的内容这个要素。
所以就报纸而言,对纯粹的采编部门来说,“内容为王”或许仍然有它的学术正确性。但对报纸的运营者来说,仅仅固守“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价值观就未免掩耳盗铃。我们必须面对、思考的是,在平台和介质的剧烈变化中,报纸何以为继?
地铁报的机会和内容困境
地铁报依附于古老而传统的纸张,仍然保留了报纸的基本形态,内容生产和印刷出版流程都按照传统报纸的基本规律操作。在形式上,它和传统报纸非常相似,但它和传统报纸有两个重大的区别,一是渠道不同,二是免费。通过这两个区别,地铁报精确地锁定了自己的读者——地铁上班人群,这是一个和传统报纸读者有着完全不同习惯和需求的受众群体,这也给地铁报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传统报纸的目标受众是城市的主流阶层,他们拥有最稳定的读报习惯,且基本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获取信息的来源目前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机终端,他们习惯免费消费信息,而不是花钱买报纸。阅读受众习惯的改变正是全球纸媒江河日下的本质原因。
地铁报主要受众群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他们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正在抛弃付费看报纸习惯的群体。但由于地铁报免费,而且是在地铁这个特殊的封闭空间内可以到达这个人群手中的唯一一份纸媒,因此,地铁报依仗空间和免费的优势,在目前这个阶段,拥有了一种相对更牢固的读者关系,这个关系也许就是地铁报的机会。
但地铁报的内容困境相较于传统报纸而言却更有甚之。互联网时代,网络完全改变了内容的生产方式,内容从稀缺变成了大海。传统报纸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团队培养,拥有相对较强的内容原创能力,使深受互联网挤压,仍然可以保持一定比例的原创内容。而国内地铁报,由于规模普遍偏小,在严格控制成本的思路下,采编团队通常极其精简,原创内容实际上比例极小。加上地铁报的主要受众基本都是网络用户,这个人群非常习惯也极其擅长通过网络获得一切资讯。要为这样一个群体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如何解决内容“似曾相识”的问题?如何提供有原创性的内容?如何建立这个媒体的核心价值?这都是地铁报内容建设面临的困境。
“讲故事的人不死”
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淡江大学传播学教授赵雅丽女士说:“讲故事的人不死。”的确,无论新旧媒体,受众始终要消费内容。也许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纸”这一介质面临衰退和死亡,但新闻不会死,讲故事的人不会死。纸媒需要思考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寻找新的生存模式。
所以,即使这不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仍然是基本要素。对于地铁报而言,重点是要睁开眼睛,适应平台、介质的剧烈变动,在这个大的基础上来组织内容。《新城快报》创刊3年,在内容探索上有以下几点思考。
坚持新闻属性。国内相当一部分地铁报都抛弃了“新闻纸”的做法,倾向于娱乐化和生活服务类的轻质阅读,主要原因还是基于采编队伍的精简以及和同城主流媒体错位竞争的思路。
但如前所述,虽然地铁报的规模和实力都和同城其他都市大报难以匹敌,但因为面对的受众不同,因此《新城快报》认为地铁报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实并不是同城纸媒或其他媒体,鲜明的新闻属性仍可以确立地铁报在地铁上班族中的地位和主流影响力。相对于新媒体资讯的海量和快速,报纸在新闻上的特长在于更“少”、更有价值。
《新城快报》保持新闻纸属性的基本做法一是“碎”,二是“大”。“碎”是保证资讯量,每天二版和底版固定提供国内国际资讯。但这个“碎”仍然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提炼的“碎”,是对海量资讯的一个整理和归纳。“大”则是在较少的版面总量上始终都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大板块新闻报道,尤其是《特稿》和《锐读》两版,基本都是整版的新闻稿件。这种策略就是和新媒体碎片化的特点相对应,也是树立媒体态度以及与互联网竞争的关键。
根据对读者的跟踪调查,“大”新闻的阅读率虽然没有“碎”新闻高,但会去看的人往往是读者中更“精英”的部分,他们在人群中更具影响力。即使不认真看的读者,也会因此建立起对这个媒体的整体新闻印象。
和互联网建立互动关系。在内容上和互联网建立互动关系也是竞争的基本策略。因为地铁报的读者和网络人群重合率极高,简单采取争夺的方式,无论是速度还是数量,地铁报都毫无胜算,所以《新城快报》的方式是把互联网作为内容建构的基础。
首先,不与互联网争夺对热点资讯的单纯内容表达,而是通过热点导读、观点整理来补充、延伸读者对热点内容的讨论和理解。它们以“少”的方式和网络的“海量”形成互动,也就是说,让习惯网络的受众在这份报纸上不再嚼资讯的冷饭,而是以意见派的方式,把受众从资讯的大海中解脱出来。
其次,虽然互联网是信息的大海,但大部分受众受个人阅读习惯、地域环境及时间等约束,涉足的资讯范畴实际上有其局限性。《新城快报》专设英文编辑,每天固定一个整版提供境外资讯,同时重点提供常规资讯以外的翻译内容,为受众建立全球视野,同时也强化了自身的个性特征。
尽可能风格化,推出品牌版面。在资讯整理的基础上,《新城快报》致力于打造品牌版面,以此充分传达《新城快报》倡导的价值观,建立对年轻读者的影响力。有鲜明识别性的栏目通常是电视的长项。区域性大众报纸传统上是全方位作战,全人群覆盖,很少推重点板块。但地铁报受众属性鲜明,版面有限,针对受众提供有识别性的阅读板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前提到的碎片化版面和整版特稿,我们都力图用标签、版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化,目的就是让读者形成印象,达到识别的目的。目前,《新城快报》的二版、封底、《沙发》、《锐读》都形成了相当的识别性。
寻找强势关系。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当内容不再为“王”的时候,怎么办?事实上,纸媒已经普遍意识到内容竞争在这个时代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大家也在本能地寻找出路。有句话叫“打不过它就加入它”,很多纸媒都在身体力行地拥抱互联网,纷纷尝试加入新媒体。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几乎乏善可陈。因为纸媒加入新媒体的一个普遍做法就是建网站、开微博、建APP,然后把纸介质上的内容往上面一放。到底有多少访问量,这些访问量能否转换成经营价值,就很难往下追究了。
地铁报作为新兴报纸,和传统报纸比起来财力有限,人力也有限,更没有必要重复已经被证明是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传统报纸和受众的关系是弱与强的关系。媒体的价值要通过广告售卖间接实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很难完全反映在广告上。而由于地铁报和传统报纸相比拥有渠道和免费的优势,对读者的锁定更为准确,如果能够运用这一优势,强化和读者的关系,把弱势转为强势,也许可以拓展出新的媒体空间。
《新城快报》从创刊以来,针对年轻读者推出了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致力于加强与年轻读者的互动,增加他们对该报文化的认可,同时有意识地把活动系统化、品牌化。例如“潮男”系列、“疯游记”系列、“创业客”评选、“温暖围脖”公益活动等。《新城快报》自推的活动都有很高的参与率,如今年推动的“潮男活动第三季”和“疯游记”,一周报名人数就达到数百人。这个绝对数量貌似不多,但参照地铁报目前的发行量,这个参与率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报纸,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铁报的读者中年轻人更多,参与性更强。
关键词:现代陶艺 趋势 文化 表现
纵观艺术史的发展,我们看到“艺术”乃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概念。陶艺界曾经背着沉重的文化包袱,由历史积淀起来的陶艺观念使陶艺家局限在手工技艺空间思维,沿袭着制陶的法则,面向市场趣味进行着重复的劳作。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图景中,陶艺成了一个本来不应该的缺席者。陶艺界的自我省思后来终于发生,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批青年陶艺家走出了传统陶艺的空间,借助当代艺术活跃的气象,把陶艺的当代变革作为一个文化命题,从不同的实验角度演绎了新的格局。中国陶艺的窑温正在往足够的火候上升,超越技艺层面的探索,走向公共空间的活动,领域之外力量的加盟,南北陶艺家的会聚,海内海外的交流切磋……如此等等,都在不断地展开。陶艺界这种变化的趋势是在经过很长时间滞后的沉默之后发生的。然而,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它内在的动力和自主的姿态便蓬勃的凸显出来,所谓“趋势”,即是它不可逆转的指向。
陶艺的文化之思是陶艺变革的内在动力。当陶艺家不满足于封闭的世界时,他们的感觉指向了当代文化的宽广空间,他们认为陶艺应该在当代文化中扮演参与者和言说者的角色,他们的思考涉及到当代生活现实与精神现实的方方面面,把陶艺的主题与当代文化的许多共同主题联系了起来。在他们的作品中,对历史与传统的重新解释,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正面展开,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崭新畅想等等这些与“大”主题相关的内涵,都是十分明显的,这表明他们不愿先作为“陶”的生计者,而是意欲先做面对和应答人生与社会的艺术家。
陶艺文化意义的闸门一旦打开,陶艺语言便具有了开放的条件,一旦陶艺家以文化的目光投射原有的语言形态,便可从中获得新的启悟和鲜活的灵感。正是由于陶艺家旨在阐发自己的艺术主题,陶艺语言便浸染上鲜明的表现性。这样一种从当代文化情境中生发出来的陶艺语言,便显得多姿多彩并且具有挑战的力量。
文化语境的当代性是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时代表现。今天,中国身处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陶艺,与其他活跃的当代艺术一样,越来越重视对观念以及媒材阐释的新的艺术表达。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现代陶艺,或从传统造型中寻找新的形式,或在探索自己个人独特的创作语言,正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重要的创作力量。
1、新兴陶艺的创作与实践
目前中国活跃的陶艺家寻找与国际接轨,以新兴陶艺进行创作和个人风格实践。受到国内外当代艺术的影响,他们凭借高校和展览等平台,与国际艺术界的交流也在不断地拓展。其作品的造型、制作手段、风格、观念等方面体现出当代语言背景下的文化特征。“对艺术家的手法我们可以因感觉新鲜而惊奇,但对于手法后面隐藏着的艺术家的野心,我们就不一定贴近,但往往这野心都真正表示着艺术家的勇气和智慧。所以艺术家所感应到的事物本质是一种独特的比喻,很形象但同时又很虚幻”。更重要的是, “艺术在艺术的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于世界和对于我们自身的特殊的认知,因为它建立了一些特定的意义类型,把我们置于我们所栖居的象征和想象的领域之内。”
2、以陶艺媒材为表现的个人叙述
“当代陶艺家摒弃了传统实用功能概念,接受非实用性的创作理念,从传统陶艺领域走了出来,推向纯粹表达个人主观性之意念及情感走向纯美术的范围里。”[1]现代陶艺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能工巧匠般的技艺,陶瓷已经成为艺术家表达个体叙述的重要方式之一。部分艺术家利用产区特有的造型符号,并由此获得灵感进行创作,以个人的审美取向和理念作为创作的出发点。陶瓷仅仅作为他们的媒材和表现手法,其作品的精神指向在于表述当代都市状态下的个人轨迹。“在艺术中,身体的意象,那困顿着你我的身体,是属于人类激情的猎食品。当意像为悬而未定的事物留下余地,当诸多奇特的现实彼此组合、交错、相混,想象便狂热起来。”[2]
3、来自陶艺产区的新语言形态
社会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陶艺产区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这种变化更显突出。一方面,他们要从传统特征中“保留”人们已有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同样希望从陶艺中体现当代社会的时代特点。在这样的创作思路下,产区陶艺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将当代艺术的新元素纳入“传统”形态中,从而寻找新时代背景下陶艺发展的生命力。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以产区为支点进行探索的陶艺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有对当代文化问题的同步思索。
“在真正的艺术创造中,如何通过不完全的形式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是艺术家创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3]陶艺创作的审美意义已经逐渐从以实用为主的传统创作原则中独立出来,当代陶艺的当代风格已经十分明显地从以往的单一以装饰风格为主转变成多元的、开放的多样风格,并且被注入了更多对当代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关怀。从这些陶艺家的作品当中,我们能读到中国陶艺发展当中的新的力量正在酝酿和形成,中国当代陶艺正处在发展的最佳时机。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逐步归类,中国的当代陶艺也会逐步梳理出自身的发展脉络、文化取向以及价值追求。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中国陶艺,正成为当代艺术创作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现代陶艺作品所体现的丰富性、多样性对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认知提出了挑战。当今人类所思考和忧虑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减少工业化和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人们更多回归自然的感觉。
要探索现代陶艺的语言形式,使之包含的寓意性、表述性、装饰性得到新的发挥,现代陶艺的语言形式需要既和当代生活方式、体验相匹配,同时又具备东方气质和对传统文脉的传达,构建一个更具开放性、更具创造力的创新体系,使现代陶艺适应时下观念多样化的表达。
总之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价值的取向各有不同,但追求“真与美”是人类追求永恒的话题。面对陶瓷,作为现代陶艺的执泥者,应把握生活的真实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传达现代城市中所欠缺的朴实的美和对精神内涵以及人文关怀,不断地去挖掘陶瓷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探索新的内容与形式,破除固有,重新思考,去领会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做陶瓷形式的探求者和陶瓷精神的悟道者和传承者,中国陶艺一定会朝着更高、更纯更美的道路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艺术介入空间》 [法]卡特琳 格鲁 著 姚孟吟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2]《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法)马克 第亚尼 编著,滕守尧 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主持人;角色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兴起,新媒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传统媒体则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创新。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趋势之下,节目主持人如何通过节目创新,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媒体融合趋势概述
(一)传播模式由传统谋体向新谋体转变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也在寻求更大的传播平台。作为传播行业的龙头老大,央视一直以自己的特殊地位以及广阔平台傲视群雄。抛开个别节目存在的问题不说,从整体上说央视的节目还是内容丰富、制作精良的,可为什么近几年收视率却一直不断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播平台重心的偏移,这也就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变。
网络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这种被动的收视习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的万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错过的节目。从央视开始已经逐步认识到媒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所带来的新趋势。
(二)传播渠道由单一谋体向多谋体、全媒体转变
传统媒体大多是单一的电子大众媒体,新媒体则是指基于网络传播渠道的个体移动媒体,而现有的当中传播模式下,多采用新旧融合式的多媒体、全媒体传播。“在媒体融合与转变的过程中,媒体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各种传播万式相互匹配所形成的合力,单一的媒体传播形式未来很难有竞争优势,特别是以音频为基本传播万式的广播必须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全媒体万向转变”。
(三)主持人角色由传统谋体主持人向全谋体主持人转变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主持人所面对的受众群是不固定的,并且涉及内容也是不可预测的,节目也有了更多的形式。旅游卫视的《音乐心旅程》就是将广播与电视融合到一起,同时加入微博、微信、热线电话等互动万式,完成了主持人多对多的模式。“主持人不仅要熟悉广播播音、电视制作的传播万法与信息呈现万式,还要熟悉网络化即时互动的传播技巧,应对各种各样受众群体”。抓住多种信自、传播模式的优势进行多渠道切换,把它们融合到节目流程与展现的过程中,并且进行实时的修正与更迭。
二、媒体融合节目中主持人角色定位的转变
(一)主持人是传播内容的最终把关人
无论媒介形式如何变换、传播手段如何翻新,在节目之上的信自、内容才永远是受众最关注的焦点,“内容为王”对于传媒行业来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内容’,才是节目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传媒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无论是选材编辑还是呈现形式的设置,大多由幕后把关人控制,节目主持人的把关力度相对较弱。由于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实时互动性,受众参与性更强、互动的万式更多、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变,并且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可预知性,节目播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比重明显加大,并且节目素材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因此新媒体中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组织者,担当着不可替代的幕前绝对把关人重任。集中体现在播出形态和播出内容上,主持人实际上成为节目的真正操控者。
(二)主持人是传播渠道的幕前掌控者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是指传播观念及技术的转变,即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化手段实现传统媒体的“再生”融合媒体的节目形态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传播万法的现场转换。简单地说,以往的广播节目以声音的传播为主,主持人需要掌控的是音响设备的切换技巧;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则需要熟悉摄影摄像技术的切换万法与特点;而在一个媒体融合的节目播出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本身在几个传播渠道之间必须熟悉各自的信自、呈现形式以及特点,而且还要根据节目进程与主题来安排好不同节目内容的巧妙承接;主持人的功能更加地全面、立体起来。
(三)主持人是节目制作的重要参与者
新的媒体格局下,各种媒体越来越趋于融合。现在,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将新媒体网络互动技术引入节目制作过程,设立了“微直播”和“微访谈”栏目,与受众进行线上互动,以增强受众参与度。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节目制作环节,而非严守原有的职业分工。
三、节目主持人角色转变的有效应对
(一)加强知识储备,增加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不仅展现了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主流媒体主持人提高内在气质、思想境界以及语言能力等万面。特别是在网络覆盖全球的背景下,信自旧渐丰富,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进步,对主持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提高语言技能,丰富语言智慧
传统媒体当中的主持人比如电视媒体,主持人所传递的语言是经过层层审核的,相对限制较多;而媒体融合下的节目形式大多以网络播出为主,主持人的语言限制相对较少,这种情况下对主持人语言的锤炼能力要求也就会更高,不仅要说得好,而且要说得巧妙,不仅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度,也要突出节目的特征和主持人的语言个性,这对主持人的语言和思维的智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三)善用多谋体平台,提高主持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