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科学发展的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的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的趋势

第1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决定国家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与科学技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管理科学新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测。进人新时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干预,迫使管理学将发生新的革命。我们既然生长在一个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就必然要有变化中的管理。没有变化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

总体而言,新时期管理科学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其发展趋势必然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本管理思想将日益兴盛

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历来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则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强调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把企业职工不再仅仅看成一种生产要素,不仅仅看成一种“经济人”,而是看成“社会人”和“文化人”,把他们看成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则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一是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二是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三是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四是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五是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

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本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二、创新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创新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是指某种新事物的引人或引人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新装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指创造性、新意。而在组织学中,创新就是指以新思想为指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手段,即把广义的创新概念引人管理领域,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创新型管理。引人创新概念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一般而言,创新型管理不同于传统型管理,它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及组织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各种活动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创新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实践证明,创新管理既有利于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又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和带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新必将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开秘密。

三、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将为大势所趋

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从近代外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都是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二十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行为科学),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则又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可以说,“软”管理与“硬”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软”管理中则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那么,形成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并以“软”管理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四、知识管理的地位将日益凸现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传统的对有形资本的管理向对无形资本的管理转移。企业如何开发知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成为企业管理所遇到的又一新课题。

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是多样的。最宽泛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狭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对知识的管理,另一种认为是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并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五、管理信息化将主导现代管理科学的变革

第2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82-02

一、科学发展观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科学理论,为法治提供了思想基础。从功能上来说,科学发展观能够积极促进实现法治的功能。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法治要通过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一系列的法治过程来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与原则,必须通过法治建设来实现。因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指导作用,将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到中国法治建设上来。

二、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中原经济区的立法不足

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立法主体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发展加快了立法进程,但进度缓慢且大都站在维护本地区利益的角度,其立法不足主要表现在:(1)立法步伐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中原地区与沿海省份相比,表面上看是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发展方式粗放问题。如河南是能源大省,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在通过过度消耗能源资源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矿难事故严重等。这些事关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化解,迫切需要立法的引导、支持和规范。(2)立法存在很多盲点。如河南在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改革方面,目前尚未出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范。(3)相关法律规定滞后。如中原经济区内的建设用地流转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这超出了中国法律规定的范围,属于对现行法律制度的突破。鉴于此,河南要改进立法技术,及时修改、废止本省土地管理方面不适当的法律规定,为中原经济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中原经济区的行政法治建设问题

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致使各地行政执法利益化的程度很高。目前,一些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的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越多,致使一些行政执法行为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挂钩,结果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有些部门甚至从自身利益出发,给每个执法人员下达罚款任务,开展罚款竞赛;有些部门之间有利争着上,无利躲着走,争管辖、争权力、争罚款、争收费;有些部门对于违法行为不是及时制止,而是任其发展,事后收拾“残局”;有些部门故意设置“圈套”,引诱行政相对人违法,然后施以重罚。

(三)中原经济区的司法建设问题

司法是定纷止争、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调节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特殊事业,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是不可替代的。但目前中原经济区域内,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同时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比较盛行,司法机关对本地、外地当事人不能平等对待,做不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

三、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地方立法协作

地方立法协作是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利益诉求,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协调问题。一方面,区域一体化要求采取一致的规则和行动,建立无壁垒、无障碍、各地利益最大化的共同市场和共同规则;另一方面,只要存在一级利益实体单位,地方保护、立法不协调的倾向就不可避免,就需要建立统一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机制。中原经济区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区域经济,需要借鉴其他地方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如长三角三省市共16个城市在经济协作中已开始暴露出各地法规规章冲突、执法依据不一、重复建设、地方保护等问题,急待通过立法协作来协调统一各方利益关系。

(二)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

缺乏明确而严格的的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是问题的重要原因。某些权力集中、权力含金量大的行政执法主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政瑕疵比较突出,在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权时,同事不同权、同案不同罚、合法不合理,自由裁量权缺乏法治化约束,甚至滋生权力寻租、营私舞弊等腐败问题。必须把追究法律责任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来抓,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地方司法保护主义严重

目前,在中原经济区内,司法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如某些司法机关对本地、外地当事人不能平等对待,做不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从而削弱了司法的公信力。对跨区域的涉诉案件和执行案件中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履行能力等不能及时调查、互相公布,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此外,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司法文书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作急需加强,要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就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案件调查取证、案件管辖方面的协作,健全区际委托调查取证制度,对区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达成协议。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法律服务方面的协作,尤其要简化律师异地调查取证或申办执业的手续,对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供的律师身份证明予以确认。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的区际法律援助,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转办制度,以减轻当事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的构想

(一)统筹兼顾,加强立法协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立法协作,包括立法工作经验的交流、立法信息交流、立法技术的统一,甚至包括法规条文的借鉴。加强立法协作,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成立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机构,可由中原经济区内的各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或政府法制办主任以及相关法律专家组成。(2)建立和完善立法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交流区域内立法计划、立法动态、立法信息;针对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参考性意见;提出与区域合作立法有关的建议。(3)创新中原经济区立法程序。要通过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召开新闻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除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进行备案外,可以尝试建立地方立法或规范性文件交叉备案制度。(4)协调立法内容。区域内各地区的立法要充分地考虑和兼顾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立法内容的相对统一。地方立法文件的起草、审查等各个阶段全面把关,消除或减少不同地方的立法在内容上的矛盾和不协调,增强区域内法律规范的统一性与权威性。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行政

1.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对于政府而言,法治理念是强调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情,这一理念有助于防止政府随意扩大权力、抑制公民和社会创新活动,甚至侵害公民权利行为的发生。在非市场领域或市场本身无力调节的领域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要求明确政府的公共职能。

2.规范行政决策和执法行为。建立起良好的决策法治体制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严防引进污染企业和夕阳产业,严防重复建设,劳民伤财,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投到消除落后、形成竞争优势上,摒弃“人治”弊端干扰经济发展和法治发展大局。切实规制行政执法行为,尤需制止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等侵害市场主体利益的行为。必须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通过职能的科学配置,减少执法层次和交叉重迭执法的矛盾,避免执法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提高执法效率。

3.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削减经济事务行政审批的手续,发展战略经济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简化行政流程,建立透明高效的电子政府,以刚性可操作的具体规则,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三)以人为本,创建司法协作

1.贯彻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保障公民权利。司法机关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在各项司法工作中高度注重依法保障人权。以人为本的文明理念能让司法更具有亲和力,使人们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刚性和柔性,从而真正地彰显司法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中原经济区内的区际司法协助。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司法文书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作,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案件调查取证、案件管辖方面的协作,健全区际委托调查取证制度,对区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达成协议。

3.消除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在中原经济区内,各司法机关要遵循公平、公开和非歧视原则,对本地、外地当事人平等对待,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张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J].法制与经济,2008,(7).

[2] 丁祖年.关于中国地区间立法协作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大研究,2008,(1).

第3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土力学;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目前来看,土力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且被广泛应用的学科,其学科发展前景远大。土力学的发展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基于时间需要的基础上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近些年来,土力学的发展正在不断的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特质。将土力学与现代社会及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是土力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土力学学科发展现状

针对土力学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土力学的发展是具有自身特点并逐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技术性科学,土力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从目前来看,土力学的发展整体呈现稳定的状态,且各个环节也在有序进行。

(一)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可以说土力学的学科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土力学的理论来自于实践,而实践又是检验土力学理论的唯一途径。我国土地面积较大,生态环境复杂,不同的土壤情况一有所不同,这导致了土力学的学科研究呈现了复杂化的特征,尤其是在我国一些较为特殊的地区,对土壤的研究一度遇到困难。那么,为了进一步优化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就必须将理论与世界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实际环境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土力学学科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今环境下土力学学科所呈现的一个方面。

(二)发展速度缓慢

土力学研究的领域主要是土,土是土力学的核心部分,但是,土的复杂程度使得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库伦作为土力学的始祖,他揭开了土力学神秘的面纱,随着土力学的不断发展,土力学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特征并且应用较为广泛的独立性的学科。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的不断发展,土力学的研究面对着一道又一道难题,这使得土力学学科发展呈现了一种较为缓慢的趋势,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在各个学科的对比下,土力学学科的缓慢性体现的更为明显。

(三)趋于成熟

从目前土力学学科所研究的领域和研究的结果来看,土力学学科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学科形式和学科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比如说在非饱和土、弹塑性模型、渐进破损等不同问题的研究上已经展现出骄人的成果。这些成果代表着在土力学学科发展的成就,也进一步体现了土力学学科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较为成熟的学科。

二、土力学学科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大自然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土力学也在逐步发展和进步,土力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一种趋于稳定,并且应用广泛的学科,从当前土力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土力学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现代化趋势

从始至终,土力学学科的发展从未离开过实践,一些与实践有关的科研成果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土力学学科成为了一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土力学学科的发展也在与现代化因素相结合,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其他现代化因素逐步与土力学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土力学学科,足以证明土力学学科将逐步具有现代化趋势。

(二)多领域趋势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于土的利用程度也在逐步变化,土力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甚至在人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土力学学科成为了一个良好的中介与平台。因此,在土力学学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多领域的趋势,无论是研究范围还是研究领域,都将体现这种多领域化的特征和形式。

(三)复杂化趋势

这里的复杂化趋势主要是指土力学学科的研究过程,因为土质的不同,使得土力学学科的研究过程更加复杂化,尤其是人类对于土地利用频率和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土力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土力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将不再局限于土,还需要研究与土相关联的一系列因素,复杂化也成为了土力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四)和谐化趋势

和谐是当今人类共同期盼的,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必然规律,随着土力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谐化趋势体现的更为明显,土力学学科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必要渠道和途径。在土力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坚持和谐化理念将有利于促进土力学学科的发展,提升土力学学科的利用率。

总之,土力学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进步的,在当今社会中,土力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大,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土力学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逐步明确化,加强对土力学学科现状的研究并探索性的对土力学的学科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黎春林;吕乃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土力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26)

第4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中学化学 课程 改革 发展 观念 趋势

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引导学生更好进行现代化学科学学习的开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的化学教学要根据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在进行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化学知识,更不是单单为考试而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的相关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是化学教学的目的,也是化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舍弃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

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目的就是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

生不只是只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快乐学习,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舍弃旧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旧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随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形式的教学其实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扩散,同时,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而且一个好的学习素养也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就能慢慢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学习素养,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

我们知道,一门学科的学习,学生都是由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牢记,这样的学习过程,许多学生都是通过老师的知识普及,被动的接受知识,然后再熟悉,最后牢记,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方式,而且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老师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科学实验、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并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进行发现学习,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更牢固的记住所学知识。另外还可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训练、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部认识,最终习得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和某些情感、态度和观念的体验学习,这样就可以通过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在学生学习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综合这些优点,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开展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要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课堂和实验室,接触更多的是课本和试验用品,但是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加之化学相对于语文、英语等,没有教学情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一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将学校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社会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能进行充分利用。当然这个“课堂”可以是教学课堂,可以是户外课堂,也可以是工厂课堂,目的就是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动手,去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学习兴趣,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展多中心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也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教学教学资源,发挥其教学优势。

四、与时俱进,开展多媒体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领域开始步入了科技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作为化学教学,完全可以与时俱进开展多媒体教学,这样就能通过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声音等方式传达教学信息。能在教学中,将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教学资源,可以实现教学共享,了解更新的教学方式,实现与他人合作学习与分享学习成果,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全新的互动式的教学,可完全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可见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老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适合所有学科的学习,甚至影响以后学生的发展。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视接受已有科学结论和事实的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进行化学学习中,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加上老师的指导,能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科学结论。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探索,不断发现,老师在其中进行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直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六、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联系

在中学的化学教学中,并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物理和化学组成了理综。因此化学教学不仅与其它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渗透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所以,化学教育不能让学生只从化学的角度来认识、解决社会中的有关问题,要让学生能综合应用多种科学知识,以跨学科的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这其中一些文字理解和分析、英文的翻译、公式的计算等,都涉及到其他学科,因此只有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在化学的教学中开展有效的研究和讨论,才能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总结

总之,中学的化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通过对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等的创新和改革,让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正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成为科学和人文的教育载体。

参考文献:

第5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有效教学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8-01

一部生命科学史就是一部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史书。在生物教学中恰当地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适当的选取或处理相关的生物科学史,将其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单元课题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从有关科学史的学习中接受教育和启发,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动手,勤于动脑,敢于探究的能力。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脑筋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我个人认为, 正确地选取生物科学史来传授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同学们愉快地学习知识和享受课堂。从而开发出学生的真实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培养要从青年学生抓起。科学教育就是对他们的培养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在未来的生物教学中,生物科学史将在课堂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很好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史教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让学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他们产生企盼、渴知,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酶作用时,先把科学家发现酶的过程呈现给学生一个铁笼子里装着一块肉,放入小鸟的胃里,过一段时间不见了,这时学生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学生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产生了“认知失衡”,在学生努力求知,变“失衡”为“平横”的过程中,学习主体活力得到了有效体现,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得向学生指出,科学史本身也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从而又激起他们想探究兴趣。

二、利用史实材料能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各自的重点和难点。每一位教师攻克难点的方法也不一样。本人认为,很多难点利用科学史来讲解科学家的实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授《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时候,让学生理解细胞核功能就比较困难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科学家做过的几个有关细胞核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求知认识,这符合学生认识逻辑,从而攻克难点。具体做法如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伞藻嫁接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细胞核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性状。然后又通过向学生展示变形虫切割实验,从而让学生得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从这两个史料着手,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得出“细胞核控制生物体遗传和代谢”。这一理性认识,达到预期攻破教学难点的效果。

三、科学史教学有利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中涉及的知识除了生物知识外还有物理、化学等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光有生物学专业知识常常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还需化学、物理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生物专业素养,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科学史部分时要使学生真正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自己首先要进行理论学习,在备课上下功夫。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功进、不断提高。

总之,生物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而科学史就是这部艺术的灵魂。只有抓好生物科学史教育,在教学上最终才能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丽.生物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

第6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高速计算机;超微技术

一、现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贡献

现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参与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众多领域,极大地提升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提供帮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普遍运用,有效地提升了现代社会的文明水平。

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与进步。计算机不断朝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具有更新快、小体积等特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起初计算机技术是基于1904年的电子管技术,经过42年的科研而成,当时的计算机体积巨大。在这之后,半导体技术发明以后,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半导体计算机又随之诞生,这时计算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其系统性和综合性也更加全面。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双面性,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众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一定的隐性安全问题。譬如,轰动一时的“千年虫”事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众多行业都遭受了“千年虫”的严重影响,这一事件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够让计算机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发展,减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威胁,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服务职能”,成为了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热门的研究课题。

3、科学规划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检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初是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发展至今,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经济、生产、管理等。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计算机所承担的任务主要是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而参与这一工作的主要是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效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加大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的发展

从当前国际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来分析,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1、运行极速化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科学家将空气绝缘性技术运用到计算机当中,这种技术在计算机中运用,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是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大突破。例如,美国纽约保利公司的科研人员,设计一种新型的电路,并将其运用到计算机当中,科研人员在电路中运用“胶滞体包裹的导线”技术将需要的芯片进行连接。由于这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的包裹五---“胶滞体”当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空气是一种具有很强绝缘性的气体。传统的芯片是通过“硅二氧化物导线”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的。但是,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导线、芯片等对信号的吸收作用而减弱,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而利用这种新型的导线技术就科研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幅减少了信号的损失,从而实现了提升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目的。

2、生物计算机伴随着超微技术的发展而诞生

上世纪末,基于超微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研发人员将超微技术运用到计算机当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物计算机很其他计算机显著的区别,这种类型的计算机通过将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芯片当中,使之构成一种生物分子形式的计算机“蛋白质分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科学家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生物计算机,在当时引起世界范围的巨大轰动。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也公布了一种全新的逻辑运算方式,这种逻辑运算方式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的模仿技术为技术基础,并以电子计算机模仿技术为基础,针对“虚拟”的城市路径设计问题进行了最佳方案的设计。从当前生物计算机的应用于发展状况来分析,生物计算机研发人员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新型分子元件的研发,借助生物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实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工作。现今的超微技术已经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一些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超微机器人已经面世。

3、以光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所谓的光学计算机就是利用光为传输介质,实现信号传播的一种计算机技术。光学计算机的优点十分显著:首先,光的传输速度是其他介质无法超越的,因此,利用光作为计算机的信号传输媒介其传输的速度是惊人的;其次,光具有偏振和频率特性,基于光的这些特性,计算机的信息传输能力得到了更好地优化;再次,光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借组其他的介质就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是以一种独立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光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其他依靠体,同时不会出现相互交会的情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掀起了一阵“光脑技术”科研风。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光脑技术”的科研力度,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取得了不同领域上的成功。其中。以德、意、法、日为首的六十多各国家共同组建的科研队伍,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该队伍研发出的新型计算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步显著:(1)计算机运行的速度更快。光学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比普通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提升了将近千倍以上。(2)计算机的准确性更高。在快速运行的状态下,光学计算机的准确性得到了有效地提升。(3)散热性能更优良。普通计算机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在计算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会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直接无法运行。而光学计算机突破了散热这一难题,即使在高速的状态下运行,也不会受温度的影响。

4、纳米计算机伴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而诞生

伴随着纳米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纳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应用,带来了纳米计算机。纳米技术在计算机中应用,主要集中在芯片上。纳米芯片技术,使得计算机芯片的体积大幅减小的同时,计算机芯片的稳定性也有所提升。美国作为纳米计算机技术研发的领军者,在纳米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是,美国正在突破的一种纳米管连接技术,该技术一旦研发成功,就可以将芯片的作用大幅提升,从而可以实现,将计算机的内存芯片直接作为计算机的晶体管使用,从而使得计算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大化地优化。

三、小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朝向一个更具全面性、系统性、人性化、个性化的方向进军。在当前的状态下,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坚信,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努力之下,计算机发展的预期目标指日可待,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将会在未来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潘增欣.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才智,2013,2.

第7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整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马黎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刘润清

1.什么叫科研?就是用标准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问题提出可能的答案。换句话说,科研是要用国际上公认的程序寻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外语教学中的科研就是找出影响外语学习成绩的那些变量(因素)以及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

2.整个研究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以下六个主要方面。

第一、研究的对象从客体逐渐过渡到主体。客体就是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主体就是学习者。

现在人们才开始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一是优秀学习者具有什么特征(也叫个人差异研究)。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也可以分两大派。一部分人专门注意认知系统的工作情况。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学习语言的认知体系独立于学习其他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等)的认知体系,有专司学习语言的机制。对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的研究,目前所关注的因素包括:智力,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人格特征(personality traits),认知方式,学习策略,学习动机(motivation),学习兴趣,家庭环境等。

第二,从单学科论支持到多学科理论支持。

本世纪50年代之前,外语学习的理论只是受普通语言学的启示和指导。5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等等,打破了普通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外语教学也逐渐受到这些新学科的启迪。学科交叉是个发展趋势。一个学科在自身的发展中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新发现,同时也给其他学科以启迪。研究者也是这样:只搞自己的小领域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得不花些工夫去了解相关领域。

第三,从侧重教语言的形式到侧重教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形式和意义(功能)是语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最近十年来,由于语用学和文化语言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语言是“载体”的实质。语言之形式必须依存于一定的内容;语言之运载工具必须有所负荷;否则语言是个空壳。

第四,在高年级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from skills courses to content courses)。

语言学到一定程序时,没有比较扎实的内容就显得苍白无力。原因有两方面:第一,语言本身是个符号系统,它无非是一种排列组合。第二个原因是,人是智能动物,在智力上得不到满足时,学习者很快产生厌倦感。

第五,从劳动密集型教学到高科技密集型教学,从过程管理教学到目标管理教学。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给外语教学手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实现教学、测试、评估等计算机化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要有高水平的教师编写教学内容和试题等。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一部分取决于计算机软件,但更多的取决于教学内容本身。

第8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趋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整体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非常的快,但统观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主要向着“高”、“广”、“深”三个方向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向“高”度发展。体现在计算机的主频上,随着主频的逐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会越来越稳定,速度会越来越快。英特尔公司已经研制出能集成超出10亿个晶体管的微处理器,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不止使用一个处理器,可能会用到几十、几百甚至更多的处理器,即并行处理,截止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性能最高的通用机就采用了上万台处理器。而专用机的并行程度又要高出通用机,其关键核心技术是操作系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高效能的使很多计算机之间产生联系,实现处理机间的高速通信,另一方面是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计算机,并使之互相配合、协调工作。

第二,向“广”度发展。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成为个人常用之物,可以说人手一台。向“广”度发展指网络化范围的扩大以及向各个领域的逐渐渗透。到那时,计算机就会无处不在,像现在的发动机一样,应用于所有电器中,你家里的电器不管是冰箱、洗衣机还是笔记本、书籍等都已电子化。说不定多少年后学生用的教科书也被淘汰,被和教材大小一样的笔记本计算机所代替,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查阅、记录所需的资料。有人预言未来的计算机如此普及价格就和买一本书一样便宜,还有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就可以扔掉,它将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方便的日用品。

第三,向“深”度发展。即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比如说,如何把网上丰富的、有用的信息变为己有,如何使人机更好地互动等,这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研究的的主要课题。所谓人工智能,即计算机的智能成分占主要,会具备多种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到那时,人们可以与计算机自由交流,用手写字输入,甚至可以用表情、手势和计算机沟通,人机交流方便、灵活、快捷。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交互设备也已经发明出来,主要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方面。同时,信息将实现永久性存储,百年存储器正在研发当中,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几个具体发展趋势

从近几年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来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具体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算速度大大提高的高速计算机

近年来,美国人发明了一种通过空气的绝缘性来大幅度提高电脑运行速度的新技术。由纽约保利技术公司研究人员发明生产出一种电脑中使用的新型电路,这种电路的芯片之间是由一种“胶滞体包裹的导线”进行连接的,而组成这种“胶滞体”的物质中有90%的成分是空气,众所周知,空气恰恰是一种不导电的优良的绝缘体。经实践研究表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与晶体管或芯片之间信号的传递速度有直接关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硅二氧化物导线”在信号传递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吸收掉一部分信号,因此延长了传递信息的时间。而保利技术公司研究制造的这种“胶滞体导线”,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吸收任何信号,所以它能够更快的传递信息。除此之外,这种导线不但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电耗,节约材料成本,而且无需更改计算机芯片,可直接安装,最重要的是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运行速度。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导线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排出电路生成的热量。为此,保利公司迅速组织科研人员,针对这一缺陷进行创新改造,终于研究出一种“电脑芯片冷却”技术,即在计算机电路中置放许多装有液体的微型管道,用以吸收电路在工作中形成的热量。电路开始发热时,其产生的热量可以将微型管中的液体汽化,汽化之后的物质逐渐扩散到微型管的另一端,会重新凝结,顺流到微型管底部,从而达到吸收热量、有效散热的功效。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太空失重实验,如果实验取得成功,“空气胶滞体”导线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计算机的使用中,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二)超微技术领域的生物计算机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物计算机就已经投入研制了,这种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生物芯片,由生物工程技术中所产生的“蛋白质分子”组合构成。在这种生物芯片中,信息是以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其运算速度快的惊人,几乎相当于普通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十万倍,且具备强大的储存空间,而其能量消耗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十分之一,这种生物计算机的优势作用显而易见。由于蛋白质分子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它可以通过自我组合而合成新的微型电路,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具备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因此被称为生物计算机。例如:这种计算机可以通过生物自身的调节作用自主修复出现故障的芯片,甚至能够模拟人脑进行思考。1994年,美国首次将生物计算机公诸于世,随之公布的还有模拟电子计算机而进行的逻辑运算,并提出了解决“虚构”的七座城市之间路径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前不久,来自世界各国的二百多名计算机专家学者就曾经齐聚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联名呼吁计算机科技应向生物计算机领域努力进军。根据现在的生物计算机技术发展来看,预计将在不久的未来,制造出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就能检测、处理、储存、分析、传输数据信息的分子元件。现阶段,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在生物超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实现了部分突破,制造出了超微机器人。而科学家们更长远的计划是让这种超微机器人变成一部微型生物计算机,从而在生物体内取代某些人体器官,完成血管、内脏等器官的修复作用,并杀死病毒细胞,使人类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三)以光为传输媒介的光学计算机

光学计算机是一种以光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电子)相比,具有诸多优势特点:光的速度有目共睹,这是电子计算机永远无法比拟的,并且光速具有一定的频率和偏振特征,大大提高了光学计算机传输信息的能力;光的发射根本不需要任何导线,即使发生交会也不会造成干扰;光学计算机的智能水平也大大高于电子计算机。可见,光学计算机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计算机。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各国以及各个科研机构,就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以研发“光脑技术”。其中,由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组成的科研队伍研发的光学计算机成果显著,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了一千多倍,而且准确率相当高。除此之外,有些超高速计算机只能在低温状态下运行,而光学计算机不受温度的限制;光学计算机的存储量超大,抗干扰能力超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光脑具有与人脑相似的特性,就算系统中的某一元件出现损坏,也不影响运算结果。

(四)含苞待放的量子计算机

计算机专家已经根据量子学理论知识,在量子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了4个“锂离子”量子的缠结状态,这一成果体现了人类在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上已经更上一层楼。

(五)应用纳米技术的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纳米技术研制的计算机内存芯片,其体积只有数百个原子大小,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正在研制一种连接纳米管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连接的纳米管可用作芯片元件,发挥电子开关、放大和晶体管的功能。专家预测,10年后纳米技术将会走出实验室,成为科技应用的一部分。纳米计算机体积小、造价低、存量大、性能好,将逐渐取代芯片计算机,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几点浅薄认识和看法,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2

[2]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3]文德春.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5

第9篇:科学发展的趋势范文

关键词: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学科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从20世纪 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也已有近20年的历史。可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于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学科仍然缺乏全面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及其发展趋势是有意义的。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 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有关说法纷繁芜杂,形成了所谓的理论“丛林”。如果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 (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通常倾向于把战略定义为一种计划或者谋划。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 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按照Ansoff的说法,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

二、战略管理学科

(一)战略管理学科的内涵

美国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SMS)于1994年召开会议,研讨战略管理的发展前景。受到斯密和科斯的启发,与会学者提出了战略管理学科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Rumelt, et 1994):第一,企业如何行为?第二,企业为什么会不相同?第三,公司总部的作用是什么?第四,什么决定了企业跨国竞争的成败?

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根据美国管理科学院工商政策与战略分部(Business Policy and Strategy Division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的说法,战略管理学科主要关心的是总经理的角色及其遇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制定与实施;战略汁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激励;资源分配;多角化与业务组合战略;竞争战略;总经理的遴选及其行为;高级管理层的组成过程及状况。

(二)战略管理学科的边界

战略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它研究企业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和过程。与其它工商管理学科不同,战略管理着重从总经理的角度,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其他工商管理学科仅就企业管理的某一职能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它们是战略 (Strategy)与策略(Tactic)的关系。战略是长远的、全局的,而策略是短期的、局部的。战略与策略相比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先有战略后有策略,策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战略。战略管理学科与基础学科、其他工商管理学科、咨询机构和企业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图1。

如果把战略管理领域的知识创造与开发的过程看作一个学科研究的链条,那么基础学科大致相当于基础研究,战略管理相当于应用研究,战略咨询相当于开发研究,最终是要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需求。

三、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

战略管理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业绩—内容—过程模型(Performance-Content-Process Model,简称 P-C-P模型),如图2所示。

在P-C-P模型中,业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按照战略管理研究的不同着眼点,企业战略可以分为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和业务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两个层次(Porter,1987)、,前者旨在获取并保持公司优势 (Corporate Advantage),后者旨在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也就是狭义上的竞争战略。

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领域:战略内容 (Strategy Content)和战略过程(Strategy Process)。前者旨在揭示什么因素构成或支撑了企业的战略优势,有结构学派和资源学派之分;后者旨在描述企业战略如何形成、如何实施的过程,形成了十大学派。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良好的战略管理过程也会形成一定的战略优势。

(一)战略层次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公司战略的概念首先由安索夫提出,它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公司经营什么业务;第二,公司总部(Headquarter-HQ)应如何管理多个业务单位(SBU)来创造企业价值 (Porter,1987)。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y),起源于Andrews的论述,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通常把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Functional Strategy)。职能战略是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在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体现,是连接战略与企业职能活动的桥梁。由于职能战略通常是短期的、局部的,因而称为策略更加准确。职能策略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策略、企业文化策略、生产制造策略等。因此,职能策略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个层次,但不应该属于战略管理学科的范畴。在学术界,职能策略的内容通常由工商管理的职能学科研究;在企业界,职能策略通常由企业的职能部门参与制定并负责实施。这其实也反映了战略管理综合集成的学科特点。

(二)战略内容

战略内容研究的是企业的战略选择及其业绩之间的关系,是解释性的。战略内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经济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简称IO经济学)。

在竞争战略方面,1980年前后,波特把IO经济学结构学派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型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Model,简称SCP模型)引入战略管理,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产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SBU的业绩。具体来讲,SBU所在的产业及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决定了它的竞争优势,进而决定了它的业绩。遵循S-C-P模型,波特提出了产业分析的竞争力量模型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供应商、竞争者、购买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竞争战略(Generic Strategies),即成本领先战略、别具一格战略和集中战略(Porter,1980)。

在公司战略方面,对于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波特提出了三条测试的标准,即吸引力测试 (Attractiveness Test)、进入成本测试(Cost-of-en try test)、相得益彰测试(Better-off Test)。对于如何管理公司的多个业务,波特也提出了四个重要方面,即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重组 (Restructuring)、转移技能(Transferring Skills)、活动分享(Sharing Activities)(Porter,1987)。

受到波特成功的启发,芝加哥学派的IO经济学家们也很快在战略管理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并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巨大的资源学派 (Resource-Based View,简称RBV)。

1984年,Wernerfelf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基于资源的企业观”一文,这是资源学派的奠基之作。但是直到1990年,Hamel和Prahal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RBV才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资源学派的核心论点是:企业以及企业的战略优势都建立在、而且应该建立在它所拥有的一系列特殊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之上。

转贴于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战略资源才能产生竞争优势。战略资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价值性:战略资源必须指向业务的关键成功要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保证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还要耐久;

优越性:战略资源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强;

独特性:战略资源必须是独特的,难以转移,难以复制;

占有性:战略资源必须为企业占有,保证企业能获得相应的租金。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RBV认为企业选择经营什么业务应该建立在企业战略资源的基础之上。科林斯和蒙哥马利指出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犯的两种错误:第一,高估了企业战略资源的转移能力;第二,高估了企业一般资源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Collis,Montgomery,1998)。

(三)战略过程

战略内容试图揭示造成公司和SBU业绩差异的原因,关注“是什么(What)”的问题。战略过程则关注“怎么做(How)”的问题。战略过程研究的是战略如何形成并得以实施的问题,是描述性的。明兹博格把战略过程研究的有关研究归纳整理为十大学派。

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001)认为战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化过程。设计学派把战略管理分为战略制定和实施两大部分。战略制定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比较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的过程中,按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也就是著名的SWOT方法。

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的思想,但认为设计学派的分析方法过于主观,因而引入厂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数量分析方法,强调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计划过程。

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的代表人物是波特,认为战略制定就是一个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定位分析的过程,即首先选择产业,然后在产业中谋求有利的竞争地位。后来,定位学派的思想有两个重要发展。其一,夏皮洛等人认为SBU在产业中的地位难以持久,因而定位很难实现,战略实际上是一场不断定位、不断争夺的游戏。其二,波特在 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拓展了定位的概念,认为定位不仅要考虑产业的经济特征,还要考虑环境的文化、制度、外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企业家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因而,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

认知学派(the Cognitive School)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思维,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

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通过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 (Organizational Learning),企业才能应对不确定性。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而,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

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权力谈判及平衡的过程。

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认为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企业成员共同的信念和理解的社会交往过程。

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al School)认为环境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就是企业积极地理解并适应环境,结果使企业形成了某种群落。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

整合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战略,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相对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Configuration);另一方面战略变革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是架构也是变革。

四、国外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战略环境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日益增强的市场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把人类社会推向后工业社会。SMS识别了十种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全球竞争、技术突变、管制解除、保护降低、收购兼并、顾客期望的变化、环境保护的压力、贸易板块的形成、能力过剩以及结构变化(Prahalad,Hamel,1994)。

企业在这种战略环境中经营,其面对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战略决策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其二,这些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快。战略管理作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的学问变得愈加重要。

(二)研究对象的发展

首先,竞争的概念得以扩展。过去的一般认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业务层面,公司之间不直接竞争(Porter,1987)。最近,有的学者认为公司之间同样存在竞争,表现为能力之争和标准之争等 (Prahalad,Hamel,1994)。其次,信息化促使了“3C”的变化,即企业的顾客(Customer)发生了变化,竞争(Competition)成了动态竞争,变化 (Change)本身也在变化。因而,战略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研究问题,比如,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再次,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巨大,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比如超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小型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的联系日益紧密。最后,企业群落正在进入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围,比如虚拟企业、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聚等。

(三)战略内容的发展

基于资源的观点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这是战略管理领域当前最引人入胜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比如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s)与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动态竞争(Dynamic Competition),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管理(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等。

(四)战略过程的发展

首先,十大学派的融合。基于理性主义的战略过程将相对衰落,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相结合的战略过程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其次,新的战略过程将围绕设计、演进、变革三个主题,而战略演进与战略变革变得愈益重要(Heene,1997);再次,如果把战略过程分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两个部分,战略实施的研究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此外,战略过程与战略内容的研究相互交织,逐步深入到战略智慧、管理哲学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