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第1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关键词:GIS 编码体系 地理要素 属性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2-0218-02

1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对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制图、应用为目的的一门技术[1]。随着GIS在城市规划、国土、城管等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对基础地理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和精确。GIS强大的计算和分析功能,需要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支持。基础地理数据在测量、采集到建库的过程中,由于采集方法和应用软件的差异,缺少统一标准,很容易造成数据格式混杂、内容重复,难以发挥基础数据库的真正作用。因此,在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基于相同标准的编码体系将数据进行转换和共享。

2 造成数据结构和内容混杂的主要原因以及后果:

在GIS建设过程中,前期的数据采集和向系统内输入数据两项内容,占据了GIS相关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时间。而造成基础地理数据结构和内容混杂的主要原因主要在数据采集阶段,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在成图过程中,内业人员一般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进行制图。CAD主要侧重于空间数据的图形信息的展示,与GIS相关软件在数据结构、储存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2)在CAD基础上开发的各种测绘成图软件在成图过程中存在差异,不同的数据生产单位选用的软件也不同,造成基础地理数据的编码体系、属性格式不一致。

(3)工作人员的制图习惯也不尽相同。

数据结构和内容混杂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据格式混杂,基础地理信息不能迅速录入数据库;二是相同内容重复录入,造成系统空间冗余;三是缺少属性数据,无法实现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这些问题造成数据录入阶段要对地理信息的格式和属性内容进行重新编辑,产生大量重复性工作,影响数据使用效率。

3 基础地理信息编码体系

根据基础地理数据特点和工作需要,将编码分类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偏重于数据采集阶段的地物分类代码,用来描述某一类地物。

2006年,国家颁布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国家标准将基础地理要素分为类,要素从属关系依次为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代码由六位数字码组成[2]。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GIS对空间数据是按照点、线、面的数据结构进行管理,而某些地物可能是由两种甚至三种几何要素组成的复杂地物,因此国家标准代码中子类这一级的代码有时候无法准确描述这些地物要素的特征。另外还经常遇到的情况有:同一类地物下还有更精细的分类等等。

因此,国家标准代码不能完全满足地图制图和空间分析的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分类代码进一步扩展。邯郸市根据本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需要,参照《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制定了邯郸市地形要素分类与编码标准,编码统一用八位数字描述,结构为(图1):

其中,第七位为国家标准编码的下一级分类码(1~9),用于对包含多层逻辑关系的地理要素更下一层分类的补充。第八位为代码附编码(1~9),用来描述复杂地物中的不同地理要素,邯郸市地形要素分类与编码标准对这些地理要素进行了大致的分类。

另一种编码偏重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阶段,是每个独立地物的唯一标识码,用来描述某一个地物。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目的是利用GIS平台强大的计算分析功能和数据共享机制,为规划、国土、市政等部门决策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对GIS中数据的各种属性信息的管理有很高要求,上述部门所需要绝大多数的地理要素数据都是基础地理数据。因此,在基础地理数据录入数据库前将这些带有属性信息的地理要素根据一定的代码体系进行梳理,将极大地提高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数据使用效率。

地物的标识码是间接利用信息分类结果,即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某些类别的数据分别设计出其全部或主要实体的识别代码,用以对某一类数据中某个实体,如一幢建筑物、一条街道、一个街口、一条河流、或一段行政单元界线进行标识,以便能按实体进行存贮和逐个地进行查询检索,从而弥补利用分类码不能按实体进行个体分离的缺陷。标识码编码原则与分类码原则基本一致。但标识码要保证在基础地理数据库覆盖范围内唯一,且与要素实体一一对应,不允许出现多个标识码对应同一地理要素实体,或不同地理要素实体,或不同地理要素实体对应一个标识码的情况出现。邯郸市主要根据《城市地理要素—道路、路口、街坊、市政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T 14395-93),并结合本市的具体特点,制定出邯郸市主要地理要素的识别码编码方案,其中规定了道路等基础地理信息的识别码。道路是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及市政管理等多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地理信息,(图2)详细介绍一下道路标识码的编码规则。

道路标识码必须能反映道路的空间位置和标识,它由七位数字组成,对各部分的含义和取值做了详细规定。其编码规则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继续对邯郸市主要基础地理要素的识别码编码方案进行丰富和完善。

4 结语

基础地理信息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如何将它们有机地进行组织,有效地进行存储、管理和检索应用,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数据库乃至整个系统的应用效率。只有将所有的地理信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和编码,才能对它们进行按类别存储,按类别和代码进行检索,真正实现分析决策和数据共享。否则,将基础地理数据录入数据库后,将会成为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或者无法查找,或者检索出的数据与需求不一致,甚至可能使数据库完全失去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关键词: 地理国情监测; 测绘技术;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 言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国土疆域面积、地理区域划分、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生产力空间布局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体现。监测地理国情就是要对地理方面的国情进行动态地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并及时地理国情监测报告。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国情复杂,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表变化频繁。充分利用测绘先进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提供真实可靠和准确权威的地理国情信息,是测绘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面向未来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

二、地理国情是重要和基本的国情

1、科学认识地理国情的丰富内涵

地理国情涵盖了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具有宏观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地理信息。地理国情信息可以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和地理演化信息。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在地图、遥感影像等载体上的地理要素分布信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等地理要素的分布信息,属于能够直接观测的对象型信息,也是基础测绘最主要的表述内容;地理统计信息是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如国土面积、流域大小、道路长度以及各种地理实体的统计数据或数量信息;地理演化信息是在动态测绘基础上,获取时间序列的地理信息,通过统计和对比分析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并对监测对象未来的发展演化方向进行分析预测所形成的趋势信息。

2、地理国情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

地理国情信息全面反映国家自然资源及其消费主体的空间关系,是科学规划自然资源消费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持。地理国情信息可以将重要水体、森林及污染情况等自然环境要素信息集成整合,综合反映国家生态和环境发展现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以地理国情数据为基础,实现各类经济社会信息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处理,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演变和内在关系,准确判断发展趋势,是开展国民经济统计、城乡规划、重大战略和重要工程实施、工农业生产布局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依据,对于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基础和前提。

三、监测地理国情是提升测绘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已经基本实现了对陆地国土的初步覆盖,未来测绘工作的主要任务将是监测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情况,提供地理国情信息服务。因此,监测地理国情是测绘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提高测绘工作地位的重大举措和提升测绘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1、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基础测绘业务的重要拓展

测绘是获取、处理和提供地理信息的活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基础测绘的重要内容,是站在国家大局和宏观战略的高度,对基础测绘业务的重要拓展。测绘部门作为基础测绘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既是职责所在,也有独特的专业化优势。一是测绘部门本身就是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提供者,可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严格遵守测绘标准规范,对位置精度和属性准确性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从而可以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测绘部门已经建成覆盖全部陆地国土的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部分省份建成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持;三是测绘部门拥有技术精、装备较好的测绘队伍,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人才保障。

2、加强地理国情监测,为管理决策科学化提供持续支持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地表形态的变化,管理决策需更全面和及时地掌握地理国情变化信息。仅仅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静态数据,已不能满足管理决策的实际需求,必须加强地理国情监测,获取地表变化数据,加强信息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详实、权威的地理国情数据支持,促进管理决策的空间化和科学化。一是要在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基础上,实施地理国情信息的全国性普查,加快构建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二是充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全面获取地形地貌变化、交通路网发展、地表覆盖演变(如耕地、林地等变化)、城市扩张、水系变迁、环境污染、海岸进退以及生产力空间布局、生物多样性、自然灾害影响等地理要素变化信息;三是加强地理国情信息的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充分揭示地理国情信息的分布特征、内在联系及发展演化规律,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和演进。

四、夯实基础,强化支撑,加快推进地理国情监测

1、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强化测绘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地理国情监测既是测绘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持续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升地理国情信息服务水平,必须建立顺畅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地理国情数据是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并通过修改《测绘法》调整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制度,强化测绘部门相关职能,由测绘部门适时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加快调整基础测绘工作内容,把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基础测绘的重点任务,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与此同时,将地理国情信息直接作为基础测绘成果由测绘部门适时;三是按照不同周期,不同尺度以及不同范围,建立健全各级测绘部门既分工明确、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四是要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标准体系,科学制定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编码、监测工艺和技术规程、产品体系与产品模式等标准规范;五是要培养一批覆盖全国、布局合理、满足地理国情监测要求的专业化人才,确保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实施。

2、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强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手段支撑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表实施持续的动态测绘,对测绘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我国自主的测绘卫星和先进航空遥感平台,建设地面快速测量系统,着力构建以先进测绘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设施为核心的信息化测绘体系。要根据地表变化的区域特点和地理国情监测要求,进一步优化测绘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的功能分布和区域布局,不断增强地理国情监测的支撑手段。

3、完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强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支撑

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的新要求,加快完善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拓展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丰富信息内容。加快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要统筹协调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快推进涵盖主要地理国情要素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完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夯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支持。

结束语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形势下测绘基础保障作用的提升和拓展,是测绘行为、测绘成果提升作用和地位的必由之路。监测地理国情将成为现代测绘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拓宽测绘服务领域,提升测绘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基础测绘工作快速发展,理顺和强化各级测绘管理机制和职能,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努力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德明. 监测地理国情服务科学发展[N]. 人民日报(节选)2011-03-29

第3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论文摘要:分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组成,并对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0引言

随着数字城市的提倡和应用,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也随之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基于模型,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提供帮助,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则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而应用,给各部门和行业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浏览和提取地理信息,应用于各项专题中。

数据是系统的血液,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而言,地理信息数据存在复杂性和特殊性,并不是一般的关系数据库能简单表现的数据,而是空间数据,具有空问特性和时效性。由于目前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依旧不能完全脱离现有关系型数据库,故本文结合关系型数据库Oracle,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应用软件ArcGIS与Oracle之间的中问件ArcSDE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的方法,以便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组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国家、省区和市县级,它由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组成,当然数据是核心,有5个基本分库为大地测量数据库、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运行维护的软硬件和网络条件。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见图1),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大地测量数据.

这里大地测量数据包括市级GPSD、E级点和一二级控制点成果。

2)4D产品数据

4D包括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

3)其它数据

主要有地形地籍数据、地名数据和元数据等。将上述的数据准备好以后,就可以进入系统进行初始数据采集与系统建库。对于地形地籍数据,可以采用武汉大学开发的数字测图软件SCZT采集外业数据,经过检查合格转换成南方CASS数据,再经过检查合格后转出.shp数据,导入CMS地籍入库管理软件进行属性填写、拓扑检查修改,进行数据入库管理得到的城市地形地籍数据。

2 ArcSDE中间件的应用

本次试验通过ArcSDE进行存储数据到关系型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它是ESRI公司提供的一个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上的地理数据库服务器,可以提供空间和非空间数据进行高效率操作的数据库服务,符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要求,所以选用它作为中间件。

3数据库的建设方案

3.1软件配置

本次试验基于Oraclel0g、ArcSDE、ArcGIS。先安装Oracle,创建数据库sdeorcl;安装ArcGIS,安装ArcSDE,postinstallation安装设置连接数据库,连接测试数据库sdeorcl,见图2。

3.2数据库的组成与分级

1)组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核心,如前文所述,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数字栅格地图数据5个分库,分库又可以根据比例尺和分辨率的变化细分为子库,子库又可以根据要素分成若干层。

2)分级

针对本次试验考虑,市县级基础地理信息库的数据尺度包括1:500,1:1000和1:2000。

3.3数据库数据图层结构设计

取地籍调查数据为例,根据相关标准,通过SDE建立数据集土地权属“TDQS”,对照数据库结构设计(见表1),建立要素地类宗地一ZD、宗地注记一ZDZJ、界址线一JZX、界址线注记一JZXZJ、界址点一JZD、界址点注记一JZDZJ、房屋一Fw、房屋注记一FWZJ层。其中,宗地一ZD层根据宗地属性结构描述表设置表结构,见表2。

3.4数据的导入

根据外业测量,内业处理得出数据,例宗地层,通过ArcSDE导入。根据表结构设计,编辑sde@ZGB02.sde下SDE.TDQS要素集的要素图层SDE.ZD的数据结构,使之与设计相符。并通过对照数据结构,一一对应设计和数据源的数据结构(见图3),导人数据(见图4),确认数据导入成功。

同理,录入宗地注记一ZDZJ、界址线一JZX、界址线注记一JZXZJ、界址点一JZD、界址点注记一JZDZJ、房屋一Fw、房屋注记一FWZJ层,使地籍调查数据分库完整。相应将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栅格图一一按照要求进行入库管理,从分库到总库建成一个合乎规范要求的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应用于各种地理信息需求的应用系统,设置权限进行访问和使用,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第4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数据库;数据入库;数据更新

中图分类号:B9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数据是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满足数字城市建设、城市信息化建设乃至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刻不容缓的实时更新信息系统,数据的更新至关重要。

ArcGIS Server是一个基于Web Services技术之上用来构建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GIS的功能在服务器端集中实现和管理,支持多用户负载均衡,提供高级的GIS功能,并构建于工业标准之上。同时,ArcGIS Server是一个服务器对象管理器,用来管理各种地理资源:比如地图、定位器以及运行在应用中的各种软件对象。ArcGIS Server的最大贡献在于将高级的GIS功能引入到网络环境中,既考虑了局域网内的高效访问,又考虑了广域网上的松散耦合集成。ArcGIS Server提供了创建和配置GIS应用和服务框架,使得基于它来构建地理信息服务变得十分简单。本文基于ArcGIS Server探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关于数据更新的各个方面。

一、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原则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来进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则和规范:

(一)、精度匹配原则

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一定要确保其精度要求,否则在进行叠加原有地理信息的时候会出现问题,因此在更新的时候对更新部分和未更新部分要注意精度匹配问题。

(二)、现势性原则

在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时,一定要准确及时地进行基础数据更新,以确保基础数据的现势性。基础数据是对城市目前发展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反映,只有保证其现势性,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一致性原则

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图种,因此在更新的时候,各个图种之间数据的一致性如何保证是很重要的,同时还涉及到同一个图种内的坐标系统的一致性等问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只有很好地保证一致性,才可以利用这些基础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分析。

(四)、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同步更新原则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内容较多,包含有十分复杂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因此在更新的时候,要对两种数据同时更新。如对原来的一个宗地而言,现在有可能变成了两个宗地,因此属性信息中都应该一起更新宗地面积、宗地所有者等信息。

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更新方法

由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其更新的模式也不一样,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应该在遵循前面提到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同时更新工作应该和竣工验收等结合起来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的效率。

(一)、基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数据更新方法

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获得的航片数据,对于较大范围城市三维模型数据更新,作为控制资料以外业采集的像控点成果,进行空三加密原始数据;利用空三加密成果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进行模型框架数据的采集,制作真实的三维模型结合外业采集的建筑物侧面纹理(图1)。该方法获得的影像分辨率高,数据精度高,色彩更真实。

图1 基于航空摄影测量的三维模型生产技术流程

(二)、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更新方法

对于较大范围或较精细的城市三维建筑模型数据的更新,可通过测距求算获取建筑的点云数据,使用地面激光扫描仪与GPS,经过数据精简、模型制作及纹理贴图、数据配准及城市三维建筑模型轮廓线提取等关键过程,实现对数据的更新。这种方式所获取几何信息精确,且获取速度较快。目前主要的数据采集方式有:移动测量车、机载激光Lidar、激光扫描仪。样例数据见图2。

图2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图

(三)、丈量法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在变化不大的地方或者地形比较简单的地方,可以采取丈量法更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该方法主要是量取基线的距离或待定点相对已知点距离来确定待定点的坐标,主要有内外点法、边长交会等。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内业计算点的坐标,在所有丈量数据完整后进行属性和空间信息的整理即可回到室内进行数据的处理,计算待测点的坐标可利用各种方法,有内外点法、边长交会法。

(2)野外丈量距离,并自动记录或者填入相应的表格到存储介质上。利用丈量法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时,在野外首先丈量距离,应该采用手持式的激光测距仪或者钢卷尺,并且为了避免产生错误,严格按照规定填好相关数据并绘制草图。

三、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数据按照其生存的周期来分可以分为现状数据和历史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现状要素不断产生进入现状数据库,旧的要素不断被更新成为历史要素而进入历史数据库。为了实现对历史数据的回溯与现状数据库的更新,以及用户操作过程中临时产生的存储数据,需要设立本地数据库。对数据库用户在进行某项操作过程中,某些突发事件有一定几率引起原始数据的破坏,对现状数据库如果直接进行操作,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设立本地数据库,将用户操作中所需数据先转移到本地数据库,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也保存在本地数据库,处理结束后通过检核的数据才可以进入现状数据库,这样对原始数据的破坏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不允许直接操作现状数据库,而是将待更新的数据迁出到本地数据库,在本地数据库中进行更新,当更新符合要求时再确认。历史数据回溯时也需要首先将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分别从现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在本地数据库中进行历史的再现。

四、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可将现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存放在同一个数据服务器上,且两个库的库体结构一致,包括了相应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每个数据库中包含相应的层表。这两个库对应了两个不同的存储空间,通过设置不同的SDE连接参数来访问这两个库。

当图层中发生了基于基础地理数据库数据的更新,某个要素的属性信息或图形信息发生了变化,就要删除该要素,并将更新后的新要素添加进来,包括属性信息的添加和图形信息的添加。为了建立历史数据与现状数据的联系,被删除的数据要存入历史数据库,采用ArcGIS的历史管理模块,对每一层现势库都建立一个历史图层,这个历史图层的数据有时间字段,记录的是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用来表示该历史要素的生存周期。

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实现

(一)、属性信息变化

属性信息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都发生了变化,如进行重建一个地方,原有的空间实体在这个地方全都发生了变化,同时其属性信息一般也会变化;另一种是和该空间实体相关的属性发生了变化,而空间实体没有发生变化,如当房子转让后,对一栋房子而言,房子的产权就发生了变化,而其空间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属性信息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是保证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的一致性,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

(二)、空间实体更新

对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来说,空间实体的变化是最基本的内容,空间实体包括的各种点、线、面特征是GIS的基本研究对象,在考虑实体变化的过程中,由于点、线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因此重点应该是面信息的更新。

(三)、拓扑关系检查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当空间实体发生变化时,拓扑关系也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空间数据的质量,提高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的正确性,采用程序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拓扑关系的检查。

六、结束语

本文结合目前的各种更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总结其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城市基础地理数据更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彭仪普,刘文熙.数字地球与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J].铁路航测,2002,(4):1-4.

第5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关键词:国土测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测绘信息的精度度和信息整合受到了高度重视。传统的国土测绘中的测绘方法和地理信息数据库,不能满足人们及时了解城市现状的需要,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发展进行必要的改革已经成为必要。通过对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了解,结合当前技术应用的新成果,对测绘活动中的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1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发展

1.1 内容

地理信息可通过卫星、航拍及各种地理地图表现出来,表现形式多样。地理信息的内容包括与地理环境有关的数据、地质、分布规律、形态和相关的图片、文字,通过这些数据和特质得到地区的具体地理信息。在国土测绘中,地理信息的精确性尤为重要,随着各种地理信息探测的方法增多,均可有效测得当地的地理信息数据。

1.2 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

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有多个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数据库组成,通过分析卫星、遥感等设备测得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归类总结,放入不同的数据库汇总。同时也分为面向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和公共民众的数据库,政府机关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保密性较强,面向民众的主要有图片和数据形式。

1.3 地理信息数据的整合

对于国土测绘则需要将测得的各地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汇总,并通过一定技术,对所收集的基础地理信息生成的数据从地方坐标向国家坐标转换,将多数据、多形式、多角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作为基础,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信息化加工处理、信息整合、网格化等处理,最终形成完整的国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得到完整准确的国土地理信息。为使普通民众得到国土地理的相关信息,在遵循国家相关保密工作规定外,对所得国土地理信息进行削减、数据处理,完成信息的保密工作,最终形成在公众网络中能正常浏览的公开地理信息数据库。

2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发展前景和技术应用的新成果

2.1 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技术等都可以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并且建立了地方范围内精确、高效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可为城市、企业、公众提供可靠有效的地理信息数据,建立起地理信息网络,为大众提供了全面的地理信息。

2.2 技术应用的新成果

GIS技术在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中起到重要作用,GIS技术可以把视觉性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地理信息的操作(如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等)集成到一起。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更多的地理信息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GIS的发展也顺应时展,向着更加专业化、普遍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普遍化的发展,使得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移动终端了解地理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的感知能力,使得社会联系更加紧密。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提供更好的平台,不断的改进和升级也会提供更高效科学的技术。

3 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建议

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完善,是指在我国已建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各地理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技术和方法进行改进,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进行改革,对现有数据库的种类和形式进行丰富,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和查询平台进行优化,对核心地形要素数据库的内容进行调整。针对当前测绘活动中的不足,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具体应做到以下五点。

3.1 争取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

为了改善目前国土测绘当中出现的不足,要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进行技术上的改善和研究,积极关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国土地理检测、信息化处理技术、地理心理的公众服务、测绘卫星应用、测绘设备的研究等方面,并充分了解有关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争取获得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

3.2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研究

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加强了解和研究。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测绘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对测绘设备进行检验和精度调节,引进新型测绘设备,开展设备学习讲座。对测绘技术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出高效、准确的方法来开展测绘技术的应用,对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改善和提出新的方法,使信息处理速度更快、更加准确。对所得出的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和网络化深入研究,及时更新和网络共享。

3.3 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前沿和关键技术攻关

了解国际测绘地理技术和方法,进行借鉴和学习。加强解决测绘基准化、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信息的网络共享等测绘系统的核心技术,建成初步的地理信息测绘系统,提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对关键技术加强研究。

3.4 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

对已有的科技成果要及时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强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技术研究,为成果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针对市场的兼容性做好产品推销和宣传。政府机构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鼓励相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市场应用。对生产单位和企业积极推广测绘地理技术,举办相关展览会,加强宣传。保护科技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策划好产品的营销和管理模式,联合高校进行产学研的综合。

3.5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鼓励科技创新,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新科技和新产品,针对地理信息测绘相关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在保证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科技创新,并且加强地理信息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功能。对于各个研究院和实验中心,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专业性强、合作交流的科技创新体系。

4 结束语

从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角度出发,发现国土测绘中不足,提出新的测绘方法。对测绘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高度认可地理信息技术。了解目前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发展和信息数据的整合,并且运用新技术更好的进行地理信息的归类统计。通过对国土测绘信息整合流通的发展和内容充分了解后,发现测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地理信息数据库信息的完善建议。通过争取重大科技专项的设立、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基础研究、开展相关地理信息的核心技术研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换和产品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等方法,来确定国土测绘信息整合流通的发展趋势,可知其发展趋势良好,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杜云芳.谈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47.

[2]数据建库之我见.3S世界[Z].2006.

第6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关键词:地理国情;测绘;遥感影像

1 引言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实现从获取静态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转向获取和分析动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从被动地向社会经济建设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转向主动地提供生态环境、土地城建、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和预测成果。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基础测绘技术方法与监测技术的衔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合理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宏观管理和规划决策的重要性工作,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原则

2.1 调绘与核查目标

(1)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

(2)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3)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4)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的资料和记录,为使用成果用户提供判断数据质量情况的客观依据,为相关专题分析、多媒体制作提供素材。

2.2 调绘与核查原则

(1)外业调查应严格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反映出可到达工作区域内各种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

(2)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全面可信。

(3)外业调查应做到问题全覆盖,对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和无法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调查。

(4)实地覆盖类型与影像上所反映的覆盖类型相比,发生非季节性根本变化时,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准。

(5)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数据和收集的专业资料,综合考虑自然、经济、人力条件,制定可行的外业调查方案。

(6)对于高山、沼泽、荒漠、原始森林及其他困难地区,以车辆能够通达为原则,沿道路两侧进行外业调查;对于车辆无法通达的区域,采用多分辨率、多时相遥感资料和有关专业资料,结合可到达区域采集的遥感解译样本和相应的调查成果,通过比对的方法进行外业调查。

3 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方法

3.1 普查总体方法及技术流程

在已有地理信息成果和搜集到的行业专题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自动处理与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生产调查底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统一时点、内容全面、权威准确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图1 总体技术流程图

3.2外业核查方法

利用外业调查工作底图,采用数字调查系统或纸质底图外业调查手段,开展实地核实确认,对新增和发生变化的信息分类要素和图斑进行补调或补测。外业调查过程中,采集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记录调查路线和工作区域,并把其结果完整反映到元数据中,最终形成外业调查成果。

外业调查工作底图是外业调查的基本依据和重要资料,调查前准备好底图数据,确认普查底图的制作满足要求,收集普查需要的其他资料,辅助调查工作开展。外业作业人员组织,数字调查系统、计算机、交通工具、安全生产保障物资等的准备。在外业调查前,充分了解工作区域内自然人文地理状况,调查路线的规划首先考虑内业判读采集工作中无法确定的疑问要素和图斑,还考虑到内业使用的数据源的时相特征、技术人员判读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反馈等。实地调查底图上标注的疑问图斑,包括类型、范围,可到达区域实地进行解译样本拍摄,并做好记录。实地调查底图上标注的疑问要素类型、边界和属性,并做好记录。对内业采集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国情要素边界、位置(如社会经济区域单元、城镇综合功能单元等)进行实地调查。对内业工作中专业资料内容不全的国情要素属性(如道路、水系等)进行调查补充,并采用数字调查系统,使用电子记录方式记录。新增或变化的图斑或要素,在底图影像上可以直接定位的,采用涂鸦的方法标绘和注记。当底图上无法对新增或变化的图斑或要素进行准确定位时,采用数字调查系统实地定位,采集变化范围并注记说明。解译样本完整反映出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地貌形态、覆盖类型和区域特点,以及典型图斑、特殊影像形态等内容,并尽可能多地包含各种信息要素类型。解译样本尽可能均匀分布。外业调绘核查是对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进行现场的核实与确认,对新增和发生变化的信息要素和图斑地类进行补调和补测,确保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真实准确性,提高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质量。

4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应用

在我国当前发展局势下,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还没有现成的、完善的技术体系,缺乏成熟的工作经验借鉴。而传统的地理信息获取方法,广泛采用对已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录入,工作强度大,耗时长,投入人力财力大,随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包括航空摄影影像)已逐渐成为快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源。为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经拟定了主要采用分辨率优于 1m 的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部分地区利用我国资源三号、天绘系列和高分一号等卫星影像数据资料为基础,结合全国范围 1:50000、省级 1:10000、市级 1:500 至 1:2000 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及相关行业专题数据,根据各地不同特点,整合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普查信息。高分辨率影像具有比中、低分辨率影像更多的空间细节信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可视化,而传统的影像提取方法缺乏对地理国情普查内容的考虑,分类精度不能满足要求。采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多层次分割的计算机分类技术,利用高分辨率影像的光谱信息,充分考虑地物的空间信息、纹理特征等,满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提取精度,为地理国情监测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5 结语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创新思路,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保质保量地全力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国情普查试点统计分析方法与预期成果(试行稿) [G]. 北京: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2

第7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关键词:测绘 城市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1 城市测绘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籍以及房产测绘是城市建设中具有交叉的三大块,城市测绘数据主要是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城市测绘资料直观反映城市的面貌,城市规划都需要城市测绘提供基础资料,测绘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影响和决定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建设的实施。城市测绘内容包括: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 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 、地籍图和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

2 测绘的社会需求

测绘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行政区域的识别划分;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使城市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有序进行;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用户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图,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划分相应建设用地,并对用地情况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会对测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机关,其次是企业单位。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划管理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中无不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联,需要测绘工作有力的支持,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用地,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规划验收,以及规划行政执法,都离不开地形测量、综合管线测量、工程测量(建筑放线、验线) 、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在整个规划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因此重视和促进依法测绘才能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3 测绘的成果体现——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是以各种测绘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地理研究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各种技术为基础,综合各种城市测绘数据,目前应用已初见成效、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测绘机构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撑作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在城市建设中所占据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越来越松。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如果能增加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几辅助设计结合交通规划信息,则地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获得更大的拓展,如可以应用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相关行业。

4 各种测绘数据亟待整合以发挥更大功用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查询、分析方便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质量、水平。有了数据库,有了分析工具就可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在现实工作中,规划、建设管理常用的地形信息比现行的标准地形图简单,而非地形信息,如土地使用、地籍、房产、管线往往很重要,需要和地形信息结合在一起使用。

南京市为例,就有南京市规划局的规管系统;国土局的土地信息系统;房产局的房产信息系统。其基础地理信息来源于不同时期不同的测绘单位,所提要求、标准不同,成果覆盖范围、图形比例尺互有交叉,GIS 应用平台不同,平面坐标系也分为南京地方坐标系、南京地籍坐标系。而由于房产测量起步较晚,房产基础图较为缺乏,在《房产测量规范》中直接载明“房产图根据需要可利用已有地形图和地籍图进行编绘”,在房产部门建系统的过程中也确实利用了部分已有的地形图和地籍图,但房地产测绘也是城市大比例尺测绘的一种。其方法手段与其他测量并无多大区别,它具有更多的信息源,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图表复杂,因此它是建立现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也是城市大比例图更新的主要基础资料。地形图、地籍图、房产图其实是基于同一类基础图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同一幅底图上各自增加不同的属性项,三者如能合而为一,实现基础图全市域覆盖,统一平台;超脱出部门利益将会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而各地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地形图的现势性难以保证,转向GIS 后,信息种类更多,单靠本部门、本系统内要将各种信息都及时地、同步地更新,事实上难以做到。

第8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作出简要分析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理信息;城市规划;测绘;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科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CAD技术(中文名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更是使得图形数据的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中完成。而图形数据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图形元素具有非常明确的地理坐标,这些图形间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拓扑关系。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这些图形数据管理起来,可以组成一个初具雏形的地理信息系统。

1. 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全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英文简称GIS,它是一种地理数据管理系统,将地理环境中的诸多要素,包括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属性数据等,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建立成地理数据库,并对这些要素进行数字存储和分析处理,从而高效地达到地理数据管理的目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非常迅速地对诸多地理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从而便捷地获得所要知道的信息,最终以图形的或者数据的形式表达出信息内容,从而满足科学研究以及应用教学等需要。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应用广泛,在天气预报、防灾抗灾、交通管理、公安办案、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使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新的议题,地理信息系统更是在城市规划与测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建立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地理模型分析法,通过及时的将各种动态的和空间的地理信息提供给地理信息系统,进而服务于地理决策和地理研究,属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首先采集地里的空间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并将其输出,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数据库。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中要求具有较高的空间感和动态性。

(2)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地理,使用科学合理的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出决策,使其变为具有价值的信息系统。需要使用高新技术以及强效的预测和多重要素综合而成。

(3)全程由计算机系统操作执行来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和模拟功能进行地理数据的管理。也就是说通过计算机将地理信息简化浓缩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小模型,但是要求涵盖各方面的数据。

3. 城市规划与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制作

随着地理科学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所发展,测绘科学成为制作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基础性学科。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地图是一种以数据形式存储的地图,它是测绘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建立数字地图数据库,城市规划人员可以准确获得相应信息,并对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3.1数字地图的制作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一步就是制作数字地图,而数字地图的制作分为两个阶段,包括数据的采集以及数据的编辑。

首先,需要对相关地理环境中的地理分布情况及其相应的属性数据进行采集,而采集的方法大致包括四种:第一,工作人员进行外业实测以及数据转换;第二,通过数字化以扫描的方法从已有的地图中获取数据;第三,借助非地图形式实现数据采集,尤其是遥感数据成为了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重要数据来源;第四,借助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由于GPS数据可以精确快捷地进行地理定位,从而使得GPS 数据成为原始地理信息的重要形式。

其次,在对相关地理数据进行采集之后,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编辑。地理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一般可以分为栅格数据以及矢量数据,大多数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分层技术完成数据存储,也即是整个地图是若干层的地图叠加而成的结果,用户需要获取数据信息时只需要对相应层的地图进行数据搜索而不需要对整个地图进行搜索,因而保证了地理信息系统对用户的要求便捷迅速地做出反应。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后,最终会在计算机屏幕或者绘图仪上输出查询结果,使用户可以根据地理数据进行相应研究,从而得出一些重要结论,这个功能也正是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3.2数字地图的突出优势

数字地图相比于一般地图而言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数字地图经过缩放和编辑之后可以形成任意比例尺的可视图;其次,数字地图是分层进行编辑的,因此不同层次的地图可以存储不同的要素,从而以不同形式输出所需信息并进行组合,最终编制出用途多元的专业用图;再次,在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环境下,可以十分便捷地对数字地图进行特殊配置注记以及修改等。

3.3 城市规划中的综合数据库

为了在城市规划与测绘中建立一套完备的地理信息系统,就必须在制作数字地图的基础上建立城市规划综合数据库。一般来说,综合数据库包含基础地理信息、城市土地使用情况、城市基础设施分布情况以及城市规划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情况。这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是城市规划综合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遥感影像图、空间化的社经资料以及矢量化地形图等等。

4.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与测绘中的应用

一般的城市规划设计都是在测绘人员的测绘图件下完成,从而导致测绘工作与城市规划设计出现脱节,导致测绘人员难以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也使得规划设计人员不能准确把握客观实际,最终有碍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高效高质进行。但是,数字地图的出现,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数字地图的方式进行输入输出,相关工作人员在查询与分析时简单便捷、通俗易懂,因而受到诸多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欢迎。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因为用户可以获得精确且详实的地理信息数据,因此可以大幅提升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此外,利用计算机可以自动生成城市规划与设计所需的各种专业用图以及表格,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可以轻松实现数据的更新与修改。在城市规划与测绘过程中,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相关测绘人员和规划人员增强了合作,使得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趋于统一,高效率地推进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些年来,随着遥感数字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以及航天遥感等在信息数量以及信息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可以预见,遥感信息数据将会成为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所需的基础地理信息的一大重要来源。有鉴于此,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利用影像图来当作规划成品的背景图,并且引进更多的优质遥感应用机构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辅助与支持。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最终大为增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

5.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势头迅猛,当前它正与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等技术不断融合,功能不断扩展。而对于城市规划与测绘来说,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与发展显示出了城市规划与测绘工作的与时俱进,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宋朝. 地理信息系统在房产测绘行业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04)

[2]罗海钦.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以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为例[J]. 广西城镇建设.2010(05)

[3]胡永进.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江苏城市规划.2010(05)

[4]王钧.GIS 技术在现代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30)

第9篇: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范文

关键词:消防信息化 地理信息系统 119接警系统 应用。

一、消防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消防地理信息系统分为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消防公共地理数据库、业务专用地理数据库)、标准地址数据库、业务关联数据库等。

1、消防地理信息数据库

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消防公共地理信息数据库、业务专用地理信息数据库,以矢量库、栅格图片库等形式存储。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从国土等部门获取的一些最基础的、为社会各行业和业务部门所共用的常规的公共地理信息(包含建筑物、道路、水系、植被等)。基础地理数据应分为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和遥感影像四类。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平台主要功能:数据管理、数据交换、平台管理、数据在线采集

功能要求:

数据现势性要高;城市正射投影图地理信息数据(1:2000);道路线与道路面需重合,并保持道路线完整;空间数据属性完整,属性内容保持一致;线不存在自相交、异点、悬挂、过线现象。影像图幅接边无缝隙、各图幅无色差,与矢量数据精确套合。数据误差范围:1:5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城市建筑区、丘陵地)和±0.75mm(山地、高山地),相当于0.25米-1米误差。

、消防公共地理信息数据库

消防公共地理信息数据是指与消防业务密切相关、且为下属各单位所共同需要的一些公用性信息。它既可以是包含某一类公共的社会地理目标信息的图层(如体育场馆、党政机关等),也可以是包含某一类公共的消防地理目标信息的图层(如消防重点单位等)。

主要功能:

①通过消防公共地理信息平台提供的基础搜索、定位功能,在地图上定位一个建筑物,并显示详细位置信息(包括消火栓、消防中队及辖区、天然水源、街道及街区、重点单位)

②对建筑工程、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实行数字化管理如,可以查询位于道路上的所有高层建筑,并以专题地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③判定区域火灾危险性。通过对每一单独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量化,并就整个区域内的建筑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估,从而确定火灾高危区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灭火演练、增设消防设施、消除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确保消防安全。

功能要求:

①道路信息在后期路径分析上起重要作用的数据之一,在原有的数据上细分,将道路划分以节点为端点的一条条小线段,并重新命名,并做序号。

②为支持报警定位,要与道路相对应的门牌数据,建立以道路信息中道路名称,信息字段为索引的门牌号对应数据库。

③消防信息数据、包括消防点的空间信息和站点属性、人员、物质配备等信息。

④危险源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如危险类型、等级

⑤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

⑥跨平台的API的接口服务,使要使用到的GIS地图及相关功能能方便的通过API接口调用到GIS地图及相关功能。

、消防业务专用地理数据库

业务专用地理信息是指业务性特强、仅与某一种消防业务密切相关的一些具有特殊业务用途的信息。消防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地址比对和地址匹配功能,可以将各业务部门的MIS数据关联到电子地图上,生成业务GIS图层。

2、标准地址数据库

在收集、分析城市地址信息的基础上,要按照公安部标准地址数据库规范要求,设计相应的地址要素,定义其编码规则,在此基础上利用消防地理信息平台软件提供的工具自动对已有的地址数据进行分析,自动按照地址要素模型提取相应的地址作为数据字典,并对地址进行编码、上图,形成市级标准地址数据库。省级标准地址库是市级标准地址库的汇总,全国标准地址库是各省标准地址库的汇总。标准地名及地址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地名,

在各种地理信息应用中,经常需要在已知地址(如火灾事故地点等等)的情况下,在电子地图中找出该地址的相应位置,定位显示数据记录。通过标准地址数据库和地址匹配服务,就可以实现在电子地图上的定位功能。

3、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

从业务数据库中提取业务标识码、地址信息、基本信息,并通过地址比对等手段建立地理关联,形成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通过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可在地图上查询和定位业务信息,也可以在业务系统中实现业务信息地图定位。

二、消防地理信息平台在119接警系统中的应用:

①电话报警定位

将报警号码定位到电子地图上,便于接警人员快速定位案件发生的地点。固定电话报警:CTI系统将报警电话从公众电话网接入到后台,其传递的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地址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要开发一个接口,当交换机发生电话时,GIS通过自身的地址比对技术将固定电话号码定位到地图上,手机报警:,要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开通定位服务,即所有拔打119的手机自动获得其定位坐标,其精度在200米左右,根据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等的定位网络协议,自动解析手机号码,定位坐标传递到GIS中,GIS直接定位到地图上,并画出200米的范围。

②快速查询最佳出警路线

很多火警119接警、出警系统仍然是人工接警、人工判断出车路线,不免存在人工记忆准确性差,不能确保最优路线等缺点。通过采用消防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立即显示出距离火灾现场最近的消防站位置,并通过算法(如Dijkstra算法,双向式A算法)快速量算出两点(从消防站至火灾现场)之间的折线(道路)距离,并结合路况选出最优消防车路线,确保及时到达火灾现场。

③评估化学危险品扩散、影响范围

对于氯气、氨气等挥发性、扩散性的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泄漏事故,通过消防地理信息系统并结合当时的气象资料(空气湿度、温度、风向等),可以迅速得出有毒气体最低允许浓度分布区域,有助于快速确定警戒和疏散区域,开展抢险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