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生物质能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质能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质能研究

第1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产业集群 品牌效应

Abstract : The paper analyzes four advantages and the problems of developing the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actual conditions, then put forward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For exampl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 some typical projects, cultivate leading enterprises implementing overall strategic planning and scientific layout and so o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develop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to be a pillar industry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Keywords : Biomass energy; industry cluster; brand effect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即把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固定在生物质中的一种能量形式,是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根据生物质来源的不同,可将生物质能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四大类。生物质能源充分利用,则可产生出农林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气化、生物液体燃料、建筑材料、工业原料等新能源形式。生物质能源是唯一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不污染环境、可永续利用、分布广泛、易获取、科技含量高等优点。因此黑龙江省把生物质能源作为替代矿物质能源的新兴能源,将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发展方向和解决传统能源危机的最有力途径。

1. 黑龙江省开发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分析

1.1生产资料优势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林地面积、粮食产量、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可以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如秸秆、薪柴、禽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有机废渣废水等储量巨大。黑龙江省年产农作物秸秆 6000万吨,约3000万吨标准煤,除约1000万吨作为饲料、生活用能源、造纸、纺织和建材等用途外,其余5000万吨可作为能源用途;我省年均薪柴产量约为900万吨,折合标准煤525万吨;畜禽排泄物3亿吨,若建设一处300户规模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每年可节约秸秆燃料800吨,相当于保护林地400多亩,黑龙江省生物质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有无以比拟优势,为全面、大规模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生产资料基础保障。

1.2市场需求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能源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 特别是油气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到2020 年石油缺口将达2.5 亿吨。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能源市场需求的巨大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传统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3058.4万吨标准煤,其中原油及原煤的生产总量分别占44%与52.9%,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347.8万吨标准煤,其中原油及原煤的消费总量分别占68.7%与26.8%。但煤炭、石油的保有储量大幅递减,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到2010年已下降到年产3400万吨,剩余可采量也仅有5.68亿吨,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24.5亿吨,可动储量也只有35.2亿吨,传统的煤炭、石油短缺和不可持续性,使得能源市场需求日益紧张。如果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生物质能资源,可解决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30%左右。对缓解煤炭石化能源供需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立稳定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1.3基础设施优势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产业在长期发展建设中,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借助生态省建设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有利契机,积极发展畜禽粪便转化沼气的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和秸秆气化示范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1年末,全省共有生物质发电厂12个,发电设备装机容量21.6万千瓦,全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同比降低7.4%,其中上网电量5.4亿千瓦时,实现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23.9%。建成3座装机容量为6900千瓦的垃圾发电厂,全年发电量374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2%,实现增加值0.1亿元,同比增长14.2%,日可处理垃圾600吨。

1.4政策优势

国家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为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产业优化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道路和路径选择,2010年初,黑龙江省政府了《黑龙江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预计全省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80亿元,其中,农林废弃资源100亿元,城市垃圾资源10亿元。林区“三剩物”综合利用率85%,秸秆和壳皮的综合利用率达到50%。重点发展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农村粪便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等。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

2. 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特色和资源不同,各地各自为政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全省缺乏合理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地区性生物质能源产业资源浪费、无序的资源竞争及工程重复建设问题较为严重。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利用地区特色,选择其合适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布局是黑龙江省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方向。

2.2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问题,目前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技术手段和研发十分欠缺,尚未建设生物质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和高端技术人才和技术团队体系。对生物质能的核心技术项目攻关、研发投入资金不足,技术手段单一,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尚未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创新体系。

2.3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生物质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需要完整的产业链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产业集群的支持。一方面,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产业至今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配套服务产业发展非常滞后,在关键工艺、设备和原材料供应方面,仍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国外技术的垄断。另一方面,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产业迄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以生物质能源为主体的产业基地和生产园区还都没有发展起来,这都是制约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4缺少龙头企业和品牌带动效应

目前黑龙江省内从事生物质能源产业的企业数量很少,一些企业的规模较小,不能形成规模生产,无形中加大了生物质能源生产的成本。龙头企业在战略性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中起着引擎和领跑作用,黑龙江省缺少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的生物质能源龙头骨干企业。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多采用以前相对古老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企业均为分散经营,产业内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利益共同体。

3. 发展黑龙江省生物质能源对策建议

3.1实施整体战略规划和科学布局

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优势,兼顾各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对地区内战略性生物质能源产业进行合理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根据各地的不同地理环境、资源禀赋、能源需求等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模式,择优、择需、有重点地扶持和推广相应的产业化工程,减少资源浪费和无序的资源竞争或工程重复建设。如在生物质资源丰富的林区和边远农场地区,探索生物质发电系统或分布式能源开发系统;在畜禽粪便资源丰富的农村、乡镇,重点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灌装式管道供气工程,探索企业、乡村、农户共同投入的集中供气模式;在劳动力缺乏的村落,支持小型沼气池建设;在城镇郊区,发展大型生物燃气工程,提供车用生物燃料;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植物,建设能源农场、林场,建立生物质能源基地,规模化开发商品能源。

3.2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逐步建立健全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区域孵化中心和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为源头,以社会化、市场化中介服务组织为桥梁,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质能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以项目为载体引进研发机构、高端技术人才和技术团队。依托具有较强科技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署产业的技术攻关研究和前沿研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以企业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对生物质能的核心技术进行项目攻关,实现产、学、研高效结合。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新进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给予经费支持。

3.3实施重大示范工程和大项目带动战略

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围绕做大做强优势生物质能源产业,谋划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和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大项目,形成以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政府和专家共同参与的项目生成机制,平均每年有计划的推进10-20项特色的有发展前景的大项目,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黑龙江省将引资8.85亿元建设生物质能源基地,该项目预计造林4年后可获得收益,每年可直接获得纯利润4248万元,黑龙江省将集中在小兴安岭北坡、南坡;完达山脉中部;老爷岭、张广才岭交界等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开展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和生物柴油加工产业建设,新造林面积达11.8万公顷。克山县花费18亿元建设的生物质能源园区--龙能生物质能源开发园区2011年一期工程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2550台(套)生物质加工设备制造项目和年产3万吨生物质钾肥生产项目;2012年二期工程投资10亿元建设30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和100万吨生物质颗料制造项目。随着大项目的推进实施,将会拉动生物质能源产业规模快速发展与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4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龙头企业在战略性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中起着引擎和领跑作用,黑龙江省要培育和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的生物质能源龙头骨干企业,同时引进国内外生物质能源产业中的知名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组建龙头企业集群,积极地予以培植,加大财政、金融信贷的支持和各种政策服务力度,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力争形成若干拥有核心技术、产业链完整、带动力强的生物质能企业集团。龙头企业要以高新技术创新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发展目标,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管理科学形式,以资本、技术为纽带,向规模化、专业化、高科技化、市场化、品牌化和高端化发展。以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生物质能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增长,进而增强产业集聚力和竞争力。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产业链利益共同体,提高整个产业的配套能力,提高生物质能产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整体竞争力。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项目“黑龙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系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长勇,尚杰. 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利用及生物质能发展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2009(5),58-60.

第2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村;发展;生物质能源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83-02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矿物质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显现,一些国家正在加紧研究开发替代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既有利于哈尔滨市经济发展,还能有效保护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应予以高度关注。

一、哈尔滨市农村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基础条件

(一)生物质资源丰富

哈尔滨市生物质能源蕴藏丰富,据调查,仅方正县每年产稻草37.5万吨,稻壳9万吨,豆秸1.72万吨,玉米秸秆3.4万吨,畜禽粪便18万吨,枝丫、树叶等林下剩余物45万吨,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逐年减少,粮食安全被提上日程,虽然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能源开发被政策限制。但哈尔滨市废弃地、边际地、滩涂地等非农田用地资源利用潜力较大,可以成为生物质能源原材料种植的载体。

(二)哈尔滨市有较强的科技力量支持生物质能源研发

目前,国内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针对农村生产生活需要的沼气、秸秆固化燃料,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正在进行推广阶段;二是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发电技术,技术较为成熟,也是国家支持产业,近年来部分地区开始启动建设;三是农作物秸秆、生物林木等精深加工,生产生物乙醇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中。哈尔滨市企校联合研发的秸秆制油技术现已完成中试,年产万吨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此外,能源技术本土化开发,哈尔滨市有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科学院等与农业资源和能源有关的科研机构,可为生物质能源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

(三)哈尔滨市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初见成效

哈尔滨市农村沼气推广使用已经多年,虽然普及面比较小,使用效率也并不高,但是在推广使用上已被大多数农民认可,并在沼气利用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汲取了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步更加广泛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如双城市,从2003年起,充分抓住实施沼气国债项目的有利契机,从解决畜牧养殖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建沼气池,开发利用农村生物能源,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目前双城市累计建设8立方米沼气池4650个,年可节约1万吨标准煤,消耗粪便5.65万吨,同时可产生沼渣、沼液4万吨。此外,哈尔滨市已经开始发展较大规模的农村生物质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如哈尔滨市玉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可年产沼气量91万m3,年发电量108万度,供气户数150户居民,年产有机肥3600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技术也开始在哈尔滨市农村推广。

(四)哈尔滨市具备能源产业基础,可以支持生物质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哈尔滨市的能源设备制造业和能源工业有一定基础优势,石油加工、煤化工、乙醇等工业加工企业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市场销售渠道和技术研发能力,通过技术改造升级较易形成生物质能源生产能力。另外,哈尔滨市近几年发展一批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中小型针对农村生物能源技术的新兴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农村拓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和市场,并逐步成熟。如,哈尔滨呼兰华林粮食烘干设备厂与东北林业大学合作的哈尔滨市首座年产万吨的生物质原油生产项目,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以裂解方式生产生物质原油,其热值为18~20兆焦,作为燃料完全可以替代重油和柴油用于工业、商业和民用锅炉。将生物质原油和柴油配比制成生物质混合柴油,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生物能源产业做大做强还能辐射黑龙江省、吉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把以上地区纳入生物质能源材料基地,有利于生物质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二、开发农村生物质能源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高度不够

地方政府和农村百姓某种程度上对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认识不足,对开发利用农村生物质能源的意义关注不够,没有形成全员积极参与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局面。大部分群众没有意识到资源的逐年匮乏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节能降耗、废物开发是解决资源枯竭的主要途径;没有完全认识到农村能源建设对于改善我们生存环境和节约资金所带来的远景效益;没有完全认识到农村能源建设是实现畜禽等粪便无害化处理,实现循环经济的健康之路。

(二)管理上落后

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和农民在农村能源发展上重建设轻管理,有政策支持的时候蜂拥而上,之后热情殆尽,致使农村能源项目缺少科学维护和管理,设施运行时间短,使用效率不高。很多沼气池等建成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农民欠缺日常管理技术,不能及时有效解决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致使一部分病池瘫痪或报废,综合效益难以发挥,而且还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浪费和负面效应。影响了沼气等能源项目的再建设、再推广、再应用。

第3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幼师生;语文;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又称自学,指学生离开教师后,依靠自己学习去获得知识。自学能力可指人吸收接纳事物的能力,也指一种状态,即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须具有独立性,善于进行批判性反思,敢于做出决策,并能独立采取行动。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必须和学习过程和内容建立心理联系,同时,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绝非多余,教师的干预、导向、引领与点拨必要且无法缺失。

目前,国内外教育学界对于自主学习的关注已越来越多,但研究对象往往停留在小学生、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尽管也有学者已意识到职业教育也是研究的一个部分,但相关的文章不多,特别是对于幼师生的研究国内外基本没有。而自学能力在现今却尤为重要,从现状看,幼师学生均从初中升学而来,而小学、初中因为升学考试及教育体制的束缚,大多数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从长远看,幼师毕业生将来是为人师者,这将是他们必须面对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问题,亦即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去完成。再从整个教育大气候看,初高中阶段的学习也正关注这一问题,比如说“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部分的目的应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幼师生每学年需完成十多门课程,看似成为样样精通的“杂家”,实则样样不精,就业后由于部分知识技能应用不上,加上在校期间所学不精,造成了知识的遗忘与过滤,这就导致教育的浪费、教育意义的磨灭。介于上述一系列情况,培养幼师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既顺应时代的要求,亦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学会如何学习》一书也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地帮助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叶圣陶在指导学生自学方面更是执著探索,孜孜而求,认为“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洪镇涛的“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理论也是谈的自学问题,因为他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而本文主要关注的,则是对五年制幼师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对幼师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成效不仅是在校园里,而是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在学历进修、人文素养、职业生涯规划上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语文的自主学习”被界定为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进行质疑、解疑、鉴赏的能力,即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达到是非自辨,疑难自解,高精自探的境界。教师在训练时要多样化,在备课、上课时应站在大语文的高度纵观全局,撷英揽胜,通过师生之间的主客易位、学生对教材的自主探索,通过课外阅读量的扩大、学生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真正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目前,对于语文自主学习的关注已越来越多,同时,江苏省自2010年起在全省招收300名免费男幼师生,使得幼师生这一群体性别比重发生变化,展现新的研究局面。

笔者通过申报校级课题《五年制幼师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确定了研究五年制幼师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研究步骤,分为初始阶段、探索形成阶段、分析总结阶段。初始阶段:针对刚从初中升入幼师的学生的自学能力现状设计量表,作调查分析,寻找培养学生自己能力的方法、对策及重点难点。探索形成阶段:探索培养幼师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幼师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专项指导,另外注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阶梯性地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要求;同时兼顾学生的写作与书面表达能力,分年级提出对学生在写作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一年级注重达到“文从字顺”,二年级注重“立意与构思”等,在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分析,提高写作与表达能力。分析总结阶段:通过中期汇报和结题报告,反思研究所得,以期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

通过五年制幼师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我们预期达到以下的结果:通过开展语文学习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动机等实践活动,变“输血”为“造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接下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进而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底蕴。通过具体调查,了解幼师生语文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正确把握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幼师(乃至推广至各种职业类学校)语文教育的水平,渗透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促进幼儿语言课教学改革的发展。通过对幼师生中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化教学与研究,找到学生的新的、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不断更新并完善教学理念,让幼师学生通过语文的自主学习,既能“内储”,又能“外化”。结合幼师学生实际与五年制高师所选用的新教材,整合教材的编写理念: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构建新课程理念下高等师范学校教师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做到课内外结合,阅读与写作、口头与书面并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对于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落脚点应该落在对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指导,而并非是让学生完全在脱离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反,教师更多的是一种方法的指导,手段的引领,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

一、需要摆正教师的地位,教师指导不可缺失

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高质量、高效能的服务。教育是通过教学双方共同参与来完成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监测是一个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进。所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无法缺失。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详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及进度提供理论依据。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按计划学习并且自我组织规划。为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深入下去,并学有成效,教师非常有必要适时适当地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无论提供什么方法与策略,都不能违背“自主”的真谛,都应该以有助于学生自主思索、想象和创新为准则,以有助于发展和提升语文能力为原则。提供有关学习调控与评价信息。通过学习调控评价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出分析和判断,并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习实际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创设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

第4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19-04

体育事业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事业、公共服务范畴,为公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下位概念,是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在体育领域的体现,是一种相对的要求,一般是指公共组织考虑到公民的体育需求,能够按照全国一般和一致的标准,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现阶段,尽管政府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上已经有了目标和措施,但由“管理”向“服务”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服务在整个工作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当前,黑龙江省政府政策已形成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明确认识,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已经得到黑龙江省体育行政部门的认可,但在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在明确黑龙江省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履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实现途径,以期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需求,切实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深化我国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1概念界定

“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体育组织和公共体育服务人员,为社会公众的体育活动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政府职能”就是政府依法应当行使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职责和功能。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是指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产品和劳务以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职责和功能。

2黑龙江省政府公共体育服务履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应数量稳步上升,但相对于需求还不足

近些年来我省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不断增加(见表1),如群众体育场地数量、体育系统从业人员人数、公益性社会指导员认证人数、每万人拥有社会指导员数(见图1)都逐年升高。根据《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06年,我省体育场地数量累计为22625个;截止2008年,国民体质监测点总数为37690个;截止2009年,体育系统机构数为289个,体育俱乐部165个;截止2010年,我省公益性社会指导员累计入数为34076人,国民体质监测点79个,体育公园25个,全民健身中心43个。仅2010年我省政府援建体育场地2670个,共投入10486万元。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统计年鉴》

尽管如此,全省体育基础薄弱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均体育用地、人均体育消费在全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活动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地总量不足、标准较低,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和服务,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2003年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场地达85万多个,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根本无法相比。而根据2006年的数据计算,我省体育场地数量累计为22625个,总人口为3823万人,每万人占有公共体育场地数量5.9个,比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还低。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质量普遍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显著。

尽管如此,全省体育基础薄弱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均体育用地、人均体育?消费在全国还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活动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地总量不足、标准较低,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和服务,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2003年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场地达85万多个,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根本无法相比。而根据2006年的数据计算,我省体育场地数量累计为22625个,总人口为3823万人,每万人占有公共体育场地数量5.9个,比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还低。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质量普遍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显著。

2.2体育法规制度初步建立,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黑龙江省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黑龙江省体育场所管理条例》对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建筑物和固定设施,包括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和单位使用的非公共体育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进行了规定;《黑龙江省体育发展条例》规定了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管理;《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对以盈利营利为目的、以体育项目为内容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场所管理细则》分别对危险性较大、社会影响较大和易于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经营活动场所和一般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场所的管理进行了细化;《黑龙江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逐步分阶段贯彻落实,不断加快以全民健身设施为重点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建设。但是,对许多相关问题的规定还不十分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如各级政府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职责、公共体育服务经费的投入比例、对落后地区的扶持政策等问题。

2.3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已形成,但服务效率低下

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已经得到黑龙江省体育行政部门的认可,黑龙江省政府政策已形成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明确认识,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已形成,但服务效率低下、质量低、供给总量不足,投入多产出少。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政府居高临下的指挥管理意识浓厚,受传统观念束缚,“主导”情节严重,往往将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总是命令指挥,并已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政府垄断地位未能完全打破,竞争机制缺乏。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中仍然占主要地位,但政府本身并不是生产单位,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所以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首先是由政府在市场中作为买者购入的,然后再服务于社会公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将成为市场中众多生产单位的追逐者。由于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具有强大的优势地位,在供给和需求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一个买者和多个卖者之间,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

2.4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已明确,但定位不准确

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明确了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即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是重要的提供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其中,应当以成为服务者作为首要任务,而成为管理者和提供者则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体育需求。所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都应当以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为前提,这样的供给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但目前,黑龙江省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要还停留在提供者的阶段,只是单纯地就提供而提供,还未全面做到以服务为先,形成以需求为中心的供给,存在定位不准确的情况。

2.5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供给逐年上升,但依然不足

“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价值已经从理念、政策向实践领域逐步推进,我省提出要深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最低限度地满足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从图2中对群众体育和体育场馆的支出数据可以看出,我省对群众体育服务资金的供给逐年上升,对体育场馆资金的供给,2009年的大幅上升是由于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我省的召开,但由于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财政制度不完善,行政管理财政支出在体育财政支出中占据比例过大等问题,导致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资金不足。

3黑龙江省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实现途径

3.1正确界定市场经济中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职责,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

明确公共体育服务性质和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职责,正确定位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的角色和作用,体育行政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规范角色是:授权、资助、监督和管理。许多公共体育服务只需要政府进行完善的监管。有些公共体育服务只需要政府付费,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公共部门提供者来提供,因为这些服务也可以外包给其它性质的机构或个人。实际上,政府的责任是确保服务以一种令人满意的形式得到提供,而不一定是自己亲自提供服务。因此,应实行兴办主体多元化,政府职能管办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和大力培育民间服务组织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补充政府能力,形成更广泛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创造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

3.2制定完善的体育发展规划,使公共体育服务有法可依

加快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体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使各项公共体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定颁布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法规,完善依法行政服务体系,加紧制定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管理、体育竞赛管理、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等法规、规章。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和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权利义务,紧密结合体育改革发展实际和需要,加快地方体育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体育市场秩序,有利于促进公共体育市场规范发展,使公共体育服务有法可依。同时,在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确保各项法律规定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执行。

3.3打破“官本位”观念,树立“民本位”理念和服务

黑龙江省政府和体育部门必须树立全新的、正确的公共体育服务观念,增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强化对其的培训,牢固树立“民本位”的理念,必须从公众真正的体育需求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公民的身心协调发展,向公众平等地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更多地提供体育健身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服务、体育竞赛表演等切合群众需求的体育公共产品,并促进全社会体育健身文化的形成,倡导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观念,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

3.4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支出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结构,加大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实施财政资金专项审计,确保公共体育服务资金切实落实到位,使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稳步增加,切实解决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不足的问题。对财政支出进行统筹安排,有重点地、有步骤地开展和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以满足社会公共体育需要而生产或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物品或服务。

3.5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

实现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前提要改革现行的体育体制和机制。以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基层体育组织、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的建设为方向,以努力构建便民、亲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重点,积极推进体育工作制度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办公流程,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及运行机制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政府体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提高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全面履行奠定基础。改革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要在继续由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公共体育组织等专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或委托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以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4结语

黑龙江省政府在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过程中,仍然存在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供给不足,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定位不准确,竞争机制缺乏,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要正确定位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树立“民本位”理念和服务理念,制定完善的体育发展规划,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才能更高效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工程,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参考文献:

[1]闵健,李万来,刘青,公共体育管理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62.

[2]曹闻民,政府职能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吴爱明,沈荣华,王立平,服务型政府职能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胡萍,东北地区发展服务业的机遇与对策—以体育服务业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9(2):173-175.

[5]高红香,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实现路径的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15-117.

第5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我国高校 财务治理创新 治理能力提升

高校的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内涵,其体制机制、理念以及整个体系的构建都在朝着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方向迈进。高校财务治理工作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等各个环节,在高校治理创新中处于核心地位。规范和加强财务治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措施。随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以质量提升和科学管理为手段的内涵式发展日趋重要和紧迫。因此,高校加强自身的财务工作,苦练内功,敢于创新体制和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科学的财务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财务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我国高校现行财务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治理是高校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财权为基本纽带,通过制度安排,将财权在高校内部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高校决策的科学化、权力相互制衡性,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和利益关系,实现效益和公平的统一,达到高校价值最大化。财务治理是高校治理的核心,高校治理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其财务治理来实现的。目前我国高校财务治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财务战略管理功能较弱。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会人员由于忙于日常的财务工作,对高校新制度、新法规学习不够及时,缺乏对高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财务管理问题的总结和提炼。李根旺(2015)研究得出,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者往往忙于日常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传统工作,对全校财务管理效率改进及财务活动预测等方面的思考和探讨还较少,税收筹划、资金协调、资金效益管理、公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较弱,导致高校财务工作的战略管理功能较弱。

(二)资金的使用绩效不高,财务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

1.成本意识淡薄,激励效果不明显。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办学自,成本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具体的办学成本计算与核定办法,高校一般只注重核算经费的总支出,而不考虑项目成本的支出效益。长期以来,高校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靠财政预算拨款,由于现有财政体制将高校按照行政单位来管理,在预算管理方面,上级部门更多的是考核预决算的吻合度以及预算的执行率,很少关注高校的成本效益。主要做法是基本支出年底结余无条件收回,项目支出最多使用两年。许多高校为了防止资金不被财政收回,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现有高校会计制度实行的收付实现制,使得高校难以对其所属的各个二级部门进行完全成本核算,这也是导致高校成本意识比较淡薄,资金使用效益普遍不高的原因。

2.忽视对存货的管理和会计核算。2012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将高校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从500元提高到1 000元(专用设备1 500元),导致原本属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大量教学仪器、办公设备转为存货管理,再加上每年购入新增存货,这些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不容忽视。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财政、教育部门均没有出台高校存货管理办法,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要让高校主动去管理这些存货,动力明显不足。此外,我国各高校存货基本实行的是校内各部门分散采购制度,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问题,集中采购制度始终难以推行,现有的核算和采购制度使得高校财务部门在存货报账后就失去控制和监管了。为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财政部门多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未实行政府采购的存货不允许报销,但由于监管跟不上,这项工作在高校推行的效果很不理想,存货购入价格的合理性无法判断使得高校财务部门无法对成本进行监督,存货的入库、发出等无可追溯性。因此,我国高校存货管理还相当薄弱。

(三)预算编制不够全面,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是高校治理的经济基础和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然而,我国许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这一重要性。就当前而言,国内还没有高校建立起预算执行监督评价办法,对预算管理责任的落实以及预算执行的均衡、序时、有效进行监督考核。由于缺乏科学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1.高校没有将预算管理和自身目标责任很好地结合,教育资源未能得到最佳配置。一些预算项目论证不充分,预算申报存在很大水分,表现为“巧立项”或“报大数”,部分经费支出绩效不明显。

2.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未能实现有效结合。(1)重货币资产,轻存量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较突出。我国高校对于货币资产管理较为重视,而对非货币性存量资产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问题非常突出。(2)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论证及效益分析机制尚不健全,资产配置没有和存量资产有效结合。(3)预算的编制不够全面、清晰,学校尚未将二级部门全部可控成本如水电费、人员费用、资源占用费纳入到预算中,导致人员配置冗杂,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等诸多浪费。

3.高校对资金使用状况的绩效管理、绩效评价及绩效报告工作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

(四)对二级部门的考核监控机制执行效果不理想。高校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二级部门的监控作用,推进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但现有的年度考核指标设置,定量的指标明显偏少,定性的指标太多,再加上奖惩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考核往往也只能流于形式。

(五)政府、学校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上级政府在管理高校时,越位、缺位及错位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资金怎么用,用到哪些地方,其实高校应该是最清楚的,但政府往往在经费支出范围上做了很多不太科学的限制,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办学的积极性。此外,再加上我国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教育权责交叉,上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提升高校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的必要性

(一)财务治理创新与治理能力有利于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高校治理创新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包含领导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以及财务、资产、招生、人力资源等全方面的治理。而财务治理在高校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整体发展。2012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首次超过了GDP的4%,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正式进入新常态。在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高校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财务治理若没有跟上时代的需求,落后的财务治理必定会增加高校的教育成本,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合理浪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财务治理要准确认识、适应、服务新常态,加强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抓紧推动治理方式转型,在多元化投入、绩效考核等关键方面取得成效,为高校转型升级和提高办学质量提供财力保障。

(二)为更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变化,高校必须加快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多,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和效益,以及教育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高校要完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项目审计、公开财务信息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对高校的科研经费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管理。正常的财务运转有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从而对高校的发展提供保障作用。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依据自身的自,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彭黛云(2014)指出,良好的财务治理必须具备高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及良好的协调反应机制,高校要善于运用成本核算、资源配置等财务手段进行资金运营。

(三)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是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客观要求。从财务的视角来说,高校要通过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来加快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进程,现代大学内部管理机制的核心在于理顺高校内外部关系。高校财务治理作为内部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对理顺高校内外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陈伟晓等(2015)指出,从财务的角度构建符合高校要求的财务治理模式是推动我国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举措。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财务治理的功能及其作用,在保证常规性财务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的同时,通过资金的科学投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确保学校重大战略的实施。要将财务治理的功能与作用提升到服务高校战略的高度。

三、我国高校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主要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多元化筹资能力。

1.领会和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质和内涵。高校要转变理财观念,树立正确的理财思路和科学的理财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力保障。以创新的思维,构建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提高财务政策的执行力度,合理安排预算,提高财务管理绩效。

2.要探索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高校要对办学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变革,拓宽资源来源、优化资源组合;要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有效地导入社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高校还应借政府职能转变的最佳时机,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赢得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制定方面,推动政府以优惠的税收等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积极吸收行业企业的资金,利用多元化资金改善高校软硬件建设,更好地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高校要坚持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立校,凸显办学特色,加大对重点专业学科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二)创新财务绩效评价制度,构建节约型预算管理体系。李梦苏等(2013)指出,为打破我国高校过去“重投入、轻效益”的局面,客观上就应倒逼高校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取得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综合的评价。通过财务绩效评价,可以引导并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使其办学目标更加明确,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路径更加科学,促进高校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高校开展绩效评价,有利于减少资源的铺张浪费,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维护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高校应在不断完善财务治理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可行原则,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等几个方面架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要充分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高校要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预算及其重要性,使高校的战略目标落地,并根据目标配置资源,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通过目标制定、分解、跟踪、考核的循环促使目标的达成。预算也许不完美,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没有了预算,高校之船该驶向何方?没有了目标,又如何达成目标?

2.预算编制时要增加绩效预算内容。运用绩效预算手段,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充分运用。要改变原有的资金无偿使用的习惯性思维。通过调整预算安排,加强高校软实力建设。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将预算与部门工作绩效挂钩。

3.建立健全高校的财务管理监督评价体系。财务管理监督评价体系是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根据教育机制的运行规律,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根据真实、可靠的会计数据,建立一套易操作、又易使用的综合财务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学经费使用的评价,对科研经费使用的评价,对后勤经费使用的评价,对行政经费使用的评价以及高校服务于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要按照市场规则管理和营运高校资产,建立资产共享、有偿共用与成本补偿以及追踪问效等机制。研究制定高校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将绩效评价结果和增量配置、存量相挂钩的激励与奖惩新机制。

(三)推进财务治理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作用。

1.开展完全成本核算。张云(2012)指出,高校应借鉴企业成本会计的理念,将学校在一定时限内的经费支出与其所取得成绩等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只有通过成本的比较分析,才能让各二级部门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绩效观,乃至成本效益观。要通过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找出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各项资源的最佳配置。

高校在编制预算时,每年应考虑到市场价格变动和二级部门实际开支情况,修订和完善各类定额标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实施二级管理的高校,可以将二级部门作为一个责任中心的成本中心,把尽可能多的可控成本纳入到预算范围,切实扩大部门预算和经费使用接受监督的范围。

2.要重视存货核算。存货在高校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主动作为,建立存货的成本核算制度,对存货实施类似固定资产的二级管理(尤其是价值较高的低值易耗品,购入时应先借记“存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对其实施会计核算和监督),要彻底改变当前消耗无记录、会计无核算、期末无盘点、脱离会计监督的状况。对于年用量比较大的存货,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并指定专门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和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3.大力发挥财务会计在高校核算和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作用。积极遵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培养管理会计人员,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单位加强治理、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价值创造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决算分析评价、促进管理效益发挥等方面的作用。树立“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资源”的理念,完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四)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系统和以人为本的财务服务体系。随着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用好管好教育经费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当前,高校经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层次多、环节多、运行成本高、效率低等特点。管好用好教育经费不再是相关人员是否尽心尽责及财务纪律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转换教育经费的管理模式,结合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建立透明的教育财政管理、分配体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通过科学规划、控制、决策、考核等手段实现教育经费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和推广是解决并改善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和突破口。

(五)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及监督职能。高校财务治理要体现人文性与人性化,处理好财务监督与服务两个职能之间的关系,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具体分为业务层面和治理层面两方面:

1.业务层面。财务部门是高校最为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会计工作岗位也是高校的关键岗位。高校会计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只有记账、算账、出报表等工作那么简单,其管理职能还包括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监督高校资产、资金的有效合理使用,促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强化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使之相互制衡,强调在“统一领导下”发挥团队的集体决策的财务管理模式,为高校经济活动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基础。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财务部门是高校的执法部门之一,这就要求高校的财务人员要具有表率意识,工作认真敏感,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政策,对经费的开支要有严格的把关意识,大胆为领导提出合理化经费使用意见或建议,控制不合理支出,充分发挥监督和参谋的作用。

2.治理层面。作为高校的治理层,应当支持财务机构、财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和余地,要严以用权,用制度来限制滥用权力,要加强自我约束、监督。大力支持财务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校的领导班子应从财务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度来定位财务工作,认清财务工作对高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理财、用财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决策议事规则,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要加强前期论证,要由高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切实承担财务管理的主体责任。

(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

1.按照“合理分权、充分授权”原则对校院两级的管理权限进行重新界定。一是要对教学、学生管理等职能进行分解,实行纵向权力结构的调整,下移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责,实现二级学院管理“责、权、利”相统一,确立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二是要强化行政部门对二级学院工作的宏观调控、指导、监督和协调功能,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从直接管理向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转变。三是要强化过程管理,量化考核指标。要注意克服各学院之间、各专业之间教学资源过分集中的现象。在资产预算编制方面,增量资产要与存量资产相结合,资产的使用要达到共用、共享。

2.强化对二级学院的考核监督机制。一是要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业绩考核,这是构建二级管理体制的关键。要提高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强化日常考核检查。如工作目标不明确,就可能导致许多工作得不到贯彻落实,甚至偏离高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因此高校要强化目标管理,配套责任考核,要根据现实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工作目标,既不提不合实际的过高要求,也不能使工作目标的设置流于形式,用日常工作取代工作目标。二是要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各行政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评价等目标管理上,把二级管理具体制度的落实情况、人财物的管理使用情况作为学期、年度检查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校管理层的宏观调控监督和决策、指导功能,实现高效、优质、有序的教学管理目标。

(七)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人才是生产力,是事业发展创新的动力。作为高校更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也应重视相关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选拔、培养,为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输入新鲜血液。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应选择那些思想过硬,理论基础知识牢固,为人正直,人品优秀,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人才。在不断改革变化的工作中,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为工作业绩突出的财务人员提供业务集训、岗位练兵和外派学习等锻炼机会,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积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建立财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符合财务人员工作特性和岗位特点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将工作能力、业绩及服务质量等作为财务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做到以考促提升。财务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只有重视财务队伍建设,从领导重视、制度建设、岗位设置,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培训力度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法制化、创新型的财务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全体师生提供全方位服务。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的财务部门要更加重视通过信息化推动和加强本校财务的各项工作。要做好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智能化校园一卡通,让全体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财务业务标准化以及流程再造,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对其进行处理,以实现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服务,为高校创造价值。

(九)大力加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切实防范风险。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内部审计规范学校经济管理,落实各层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提高资源使用绩效。审计结果要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建立清单,逐个对账销号;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制度,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要加强对重点领域如三公经费、科研经费、工程项目的审计,切实防范风险。加强审计整改和责任追究,推进结果公开倒逼机制。

四、高校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校财务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主要的经营运作过程,综上所述,高校可以选择一些指标,通过专家的打分对自身的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进行评价,如财权配置能力(包括决策、执行、监督机制二级指标)、业务控制能力(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贷款管理、收费管理、资产管理二级指标)、人员控制能力(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二级指标)及信息披露能力(财务分析、信息质量、披露效果二级指标),在评价前要对这些指标进行描述,赋予四个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按高、较高、一般、低、较低给分,每个二级指标的中分为1分。最后对专家评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上,我国高校普遍进入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时期,高校要主动实践财务治理创新。高校的治理层要带领其团队增强学校的实力,实现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提升可以说是最佳的助推器。高校要通过财务创新与实践,在实务中进行摸索,用业绩和数字来证明:财务治理创新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高校来说是必然的选择。S

参考文献:

[1]张云.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公办高校财务治理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0):71-73.

[2]李根旺.现代高校财会队伍建设问题再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5,26(1):93-96.

[3]彭黛云.基于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2014,(4):54-56.

[4]谢立本,李华军,冯汉杰.我国民办高校财务治理内涵及治理模式探究[J].商业会计,2015,(7):92-95.

[5]李梦苏,贺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11):108-110.

第6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06-02

目前,我国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服务已成为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然而不同类型高校因其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向不同,因此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有所区别。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其社会服务功能定位于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另外高职院校因其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其社会服务应考虑所在地区的实际需要。只有服务于地方社会服务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才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在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也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渐成熟。然而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方面不够重视,其相关的政策及制度不够完善,而且缺少政府方面的支持,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发展缓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经济危机的今天,社会的需求就是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方向的坐标,同时也是培养人才就业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缺少政府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由于科研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未能解决企业技术一线难题,学校与企业无法建立互补的合作关系。因此,学校与地方产业、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难以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制约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属于行业办学,其外联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校与政府的联系不密切,政府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学校的科研、教科成果未能被政府采纳,难以转化为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打击了教师从事教研、科研的积极性,阻碍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2.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知识陈旧。社会人才岗位的需求决定学校专业的设置,只有根据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特别是地方经济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及课程的设置,才能更好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服务。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类型较少,人才培养方向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课程知识陈旧,未能及时更新,而且重“教学”轻“实践”,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掌握的实操技能有限,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3.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缺少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与企业的联系较少,认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己无关。另外,学校缺少社会服务方面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教师都是关起门来搞科研,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未能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转变办学理念,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大学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不仅取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更多地来源于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力和影响力。学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得到社会的承认、信任和支持,更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把握好学校的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在办学过程中主动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寻求合作服务项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2.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转变教师观念,纠正教师闭门搞科研的做法,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将企业生产一线前沿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带入课堂,更新课程知识,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充分运用社会服务的政策导向作用激励广大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创设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引导教师积极承担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各类项目,调动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参与企业服务、技术改造等横向项目实行科研政策倾斜,在职称评定、选进评选等优先考虑。

3.加强应用型研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加强应用型研究。整合学校资源,构建以“专业为依托,学院为纽带,企业为对象”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平台。引导教师从企业寻求课题,以解决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不能满足于论文和著作,要承认技术推广、技术应用和技术革新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了解、调查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需求,为教师确定科研方向提供指导,鼓励并帮助教师接受地方有关部门或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承接企事业委托的纵向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另外,学校科研课题立项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地方企业、行业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4.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加深与地方龙头企业的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等,开展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推动学院科技人员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教师将从企业生产一线获得先进知识与技术融入整合进教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各类高技能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总结

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服务有利于教师队伍的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及科学研究水平,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服务社会、谋求发展”为原则,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

2.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刘兴友.主动适应,准确定位,提高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河南教育(中旬),2010(11)

4.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职教通迅,2011(24)

第7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河道;生态建设;草本护坡植物

植物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元素。植物不仅具有降温、增湿,改善小气候的功能,而且还能够补偿一部分由于城市化建设而受到损害的自然环境功能。

一 、单纯植物护坡技术

单纯植物护坡是河道生态建设中全部采用植物进行保护岸坡的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修复那些岸坡较缓、土壤侵蚀不严重的河流。

1、乔灌草结合护坡技术

乔灌草结合护坡技术是指从河道坡脚至坡顶依次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乔灌草)等一系列护坡植物,形成多层次生态防护,兼顾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挺水、浮叶以及沉水植物,能有效减缓波浪对坡岸水位变动区的侵蚀。坡面常水位以上种植耐湿性强、固土能力强的草本、灌木及乔木,共同构成完善的生态护坡系统,既能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又美化河岸景观。全系列生态护坡技术主要应用在那些出现表层土壤侵蚀、植被稀少、景观要求较高的河段。

2、活枝扦插技术

利用可以生根的植物活枝直接扦插或按压进入坡岸土壤。活枝生根后,将坡岸土壤颗粒连固在一起,同时吸收多余的土壤水分。该方法扦插速度快,并可以与其他植物措施(如活枝捆栽方法等)联合使用。其生态效果为强化土壤表面侵蚀控制,与周边植被一起改善植物自然定居的环境,创建坡岸两侧的生物栖息地。该技术适用于生态问题比较简单,水力学问题不大的河段。

3、活枝柴笼技术

活枝柴笼是将可生根植物,如杞柳、山茱萸、桤木的茎、枝用绳索捆成长条形扎束(柴笼),并用木楔或活枝固定在斜坡的浅槽中,浅槽一般是沿水平或等高线方向伸展。活枝柴笼是控制坡岸水土流失和改善坡岸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适用于坡岸较缓边坡(河岸、山地边坡、湖泊水库线),最适用于洪水位以上的岸坡带,通常也运用于常水位与洪水位之间的激浪带。另外,活枝柴笼可在坡岸的拐角处安放,以便于排水。设计特征:在岸坡等高线布置形成阶梯形式,这种成层布置的柴笼能够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截留沉淀物。活枝柴笼可以稳定河道坡面,堤岸和其他易受侵蚀威胁的区域。成本比活枝扦插要高,但护坡效果也更好。

4、活枝层栽技术

把活的有根枝条按交叉或重叠的方式水平种植在土层间,枝层间的土层可以使用土工织物包起,以防在枝条成长初期垮塌、淋蚀、冲蚀。此外,可以扦插的无根活枝条也可以采用此方式来设置。其生态效果为枝条顶部向外,根部垂直埋入坡岸,可有效延缓坡岸径流流速,截留悬浮物,较活枝捆插更有效地改善坡岸植被环境。该技术可应用与当地先锋灌木物种较丰富的地方,适用于坡岸较陡,表面径流较大的河道。

5、灌丛垫技术

灌丛垫是覆盖在河岸上用来稳定坡岸的活立桩、柴笼以及树枝的组合体。活枝条编织成网层结构,根部斜向下插入,枝条覆盖在岸坡表层,并且枝条的根部在土内深插,枝条可以发育生长根系,使枝条能够成活并在地表形成绿色植被覆盖层。其生态效果为可有效延缓坡岸径流流速,截留悬浮物质,有效改善坡岸植被环境。

二、植物工程复合方法

植物工程复合方法是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式生态护坡技术。这种生态护坡技术强调活性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技术核心是植生基质材料,依靠锚杆、植生基质、复合材料网和植被的共同作用,达到对坡面进行绿化和防护的目的。该技术主要用于修复那些侵蚀非常严重、出现整体滑塌的陡坡。

1、土工布―灌木层插和石笼―灌丛层插

土工布是水利上常用的固坡结构,每一层土工布都包裹一层土壤,将可生根的灌木柳枝水平栽插在两层土工布之间的土坡中,就形成了土工布―灌木层插的复合式土壤生物工程固坡结构。此方法的种植过程比简单灌丛层插要复杂,成本较高;但可构造一个全新结构的、具有很好固土效果、抗冲刷性能强的生态坡岸,恢复冲蚀比较严重的凹岸生态环境。石笼是将石块装入一个长方体金属丝网内(通常为镀锌铁丝)的一种固坡结构;将可生根的灌木柳枝水平栽插在石笼之间或之中的土坡中,就形成了石笼―灌木层插复合的土壤生物工程固坡结构。设计特征:强调坡脚的设计,构建抗冲刷性强的生态岸坡系统,有效地改善石笼坡岸的生态环境和坡脚地带水生生物的生境。成本和固坡效果均很高。在生态坡岸的实际设计中,结合多种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的组合式生态护坡通常比任何单一的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要更加有效。

2、三维植被网护岸技术

原用于山坡中公路路坡的保护,现在也被用于河道岸坡的防护。它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原料,经挤出、拉伸焊接、收缩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两层或多层表面呈凸凹不平网袋状的层状结构孔网,网底层为一个高模量基础层,采用双向拉伸技术,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强度,可防止植被网变形,并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网表面为一个起泡层,蓬松的网袋内有较大的容土空间,植草覆盖率高,这种三维结构保证了草籽更好的与土壤结合。根据岸坡地形地貌、土质和区域气候等特点,在岸坡表面覆盖一层三维植被网,并按一定的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达到根系,加强根茎叶防冲蚀的目的,可在坡面形成茂密的植被覆盖,在表层形成盘根错节的根系,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大幅度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护坡技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是日本首先提出并在河道护坡方面进行了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进行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研究。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适量的细掺和料组成,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以有机质保水剂为主,并掺入无机保水剂混合使用,为植物提供必需的水分;表层土多铺设在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减少土中水分蒸发,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和阻止草生长初期混凝土表面过热。研究表明,很多植被草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生长良好,紫花苜蓿、羊毛草、无芒雀麦等表现出较好的耐碱性和耐旱性。另外,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上面的覆草具有缓冲功能,由于草根的锚固作用,抗滑力增加,草生根后,草、土、混凝土形成一体,更加提高了堤防边坡的稳定性。

4、其他复合技术

与传统的工程措施相比,植物工程措施复合护坡技术,具有效率高、适应性好、环境景观协调性好等优点,在坡面不稳定时,可以调整自身状况,来适应坡面变化,维持较高侵蚀控制能力,不断发挥护坡的工程潜能。但此类做法对于材料和施工水平的要求比较高,施工中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常见的植物工程复合护坡技术,有铁丝网与碎石复合种植基、土工材料固土种植基、三维植被网、水泥生态种植基等形式。

结语

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河岸护坡是水陆之间的重要纽带,是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屏障。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积极因素,破坏地表植被,必将导致水土流失,所以植被越来越成为控制侵蚀和稳定边坡的一个有效措施,故了解不同植物的护坡性能有助于推进生态河道建设。

参考文献

第8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170-02

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其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为产业升级服务;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开放教育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为当地继续教育、文化传播的中心[2]。

一、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区域内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如果能够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必然使本区域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受益[3]。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4]。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贴近市场,密切接触社会,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有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活动,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并可有效缓解我国劳动者总体技能偏低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5]。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服务,是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但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来说,尚没有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政策。其次,不论是高职院校内部,还是外部均没有建立有效促进学校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在高职院校内部,工作的重点一般仅限于人才培养方面,至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还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最后,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解释、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等工作,但还没有专门成立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6]。

(二)社会服务的水平低

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不少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类型少,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2]。科研总体实力差,成果的转化率低。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多以教学为主,科研活动所占的比例较低。在社会科学方面,教师运用社会科学理论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低,使学校不能很好地为地方政府及各个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在自然科学领域,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使学校未能很好地为地方工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此外,在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因评职称所需,大多数科研成果均以或出版著作为主要形式,因此,能够实现转化得少,转化后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则更少。

(三)社会服务的能力弱

社会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仍较差,实验室、实训和实习基地以及信息网络建设薄弱,制约了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实践能力不强,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而非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四)社会服务的方式少

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成人教育、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和为社会(社区)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不多,还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三、提升高职化工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是苏中地区规模较大的以化工类专业为主干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可在化工、轻工、医药等领域任职,从事化工生产、产品研发、分析检测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扬州境内建有扬州化学工业园区,东承泰州中国医药城,西接南京化学工业园,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明显。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十一五”末我国化工类企业中高技能人才比例仅为18.8%,而在世界上石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已经达到35%以上,据此不难看出我国化工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

以“就业导向、类群集聚、行业主导、服务地方”为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已经形成的校企双主体董事会体制,完善董事会组织架构,设置董事会秘书处和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等工作;设置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开展企业主导型人才培养、专业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和专业文化建设等工作;设置创业就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设置区域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与企业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四个平台,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革新与培训等工作;在完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董事会章程》的基础上,制定《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等20多项系列配套管理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以提高“双师”素质与优化“双师”结构为核心,构建人员互聘、职务互兼、项目互助、能力互提的“四互”式“双师”队伍建设新模式;以培育专业领军人才与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水平,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平台,加大教师出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加强条件建设,改善社会服务能力

化学工程系采用“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的模式,建成了一批“生产型、职场化”化工实训室,包含:化工单元过程、化工产品合成、化工生产技术综合、高分子材料加工、化学制药技术等11个实验实训分中心;1个央财支持国家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建有19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整合视频、仿真及实体仿真等优质资源,打造“校内多功能仿真教学平台”,虚实结合,拓宽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覆盖面,增强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并将校内基地打造成集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实施、技术开发与服务、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职业素质养成等功能于一体,省内外具有示范作用的化工实训基地。

(四)加强体系建设,增加社会服务形式

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员密切联系的开放式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学院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社会服务网络。

1.依托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与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每年为周边企业和园区进行在职员工和新员工培训,并进行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另外,在2010年为中石化集团培养和训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的青年拔尖技能人才29名;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三年承办全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最大的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上百家单位参赛,在全国石油化工行业和职业院校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近几年我院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开设了“金陵石化班”、“扬农班”、“沙桐班”等订单班。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暑假和顶岗实习的机会深入企业进行技能训练,并聘任企业专家为“订单班”任课教师,进一步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为学生及早对接企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我院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稳步提高,在行业中影响较大,我院现已成为中石化系统石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江苏省定点招录的三所院校之一。

3.根据“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积极鼓励教师与化工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参与应用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和水平,学院主动了解、掌握企业在应用性技术研发项目上的合作意向,并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信息,拉动双方合作需求;并搭建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的平台,出台横向课题扶持与管理办法,为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改项目牵线搭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互动机制。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学院“双师”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以课题立项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与创新,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优势及学院的区位优势,现代分析测试中心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实验室资质认证、设备计量认证、人员资格认证,达到对外承接分析测试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扬州化工园区、宁镇扬泰沿线的石化、农药、制药、精细化工、钢铁产业基地等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进行在岗培训与技能鉴定;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与扬州及周边职业院校进行合作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并起到示范作用。

5.利用“生产型、职场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优势专业的辐射作用,为扬州周边兄弟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综合实训等活动,年均达750人次以上。此外,还经常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结对支援,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参考文献:

[1] 刘扬.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J].成人教育,2011,(8):87-88.

[2] 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77-80.

[3] 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0):169-170.

[4] 杨清红,李国年.广东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策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32-34.

第9篇:生物质能研究范文

关键词:实务专题;关键能力;烹饪工艺与营养;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03-02

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但随着社会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认为“关键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键能力是指除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以外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在2007年制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并认为核心(关键)能力共包含了八项内容: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概括地说,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关键能力是对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关键能力是现代职业发展的需求,是就业市场的需求。加强对“关键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时代特点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实务专题是台湾技职教育中普遍盛行的一种做法,由于受社会需求多元化影响,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各学科普遍推行实务专题。开展实务专题训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目前国内多所职业教育学校正在开展实务专题训练与探索。在烹饪工艺与营养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实务专题训练,探索如何更好地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一、烹饪工艺与营养实务专题训练模式

台湾技职教育开展的实务专题大多以三、四年级高年级学生展开训练的。笔者认为可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专业的不同将实务专题的训练分成多个阶段展开。结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高职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将实务专题训练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的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为专业兴趣培养与专业基本功训练。该阶段从大一入学开始。通过本阶段的训练,在训练学生的烹饪基本功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查找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研究的能力。第二阶段为专业技能提升训练。该阶段在大二实施。将实务专题训练与烹饪技能大赛结合起来。纵观这些大赛,共同的特征一是要求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特点;二是要能够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讲解;三是要求参赛选手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第二阶段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技能的应用,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第三阶段为毕业综合实践。该阶段的选题与查找文献工作在大三第一学期完成,实践研究在大三第二学期完成,即学生完成在企业顶岗实习之后。通过第三阶段的训练,能够提升学生设计与研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口头报告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

二、烹饪营养实务专题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由于实务专题每个阶段的目的不同,实务专题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也必然不同。

1.第一阶段的训练内容与方法。第一阶段分三个部分训练,即刀工训练、掂勺训练、面点基本功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5~6名同学为一训练小组。一名指导教师一般负责3~4个小组。但这三部分训练又与以往的基本功训练不完全相同。以往的基本功训练,只是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即可。而在实务专题训练中,在每个部分开始前,指导教师先布置训练任务,要求学生先查找资料。大一结束时,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内容有训练心德、刀法比拼。掂勺训练与面点基本训练也按照刀工训练的要求进行。通过这种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讨论与模拟演示,再加以正确方法训练,学生的基本功也可以得到快速提升。

2.第二阶段的训练内容与方法。第二阶段训练是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第一学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我校教务处资助的高职能力提升项目,学生4~5人为一个项目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写项目申报书,获得资助后进行相关研究,整个研究持续到第二学期。项目结题时要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公开答辩。第二种形式是由我系组织的专业技能提升训练,以备战全国烹饪大赛为训练目的。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冷拼、中式菜肴、中式面点、西式菜肴、西式面点进行实务专题训练。第二学期就完全是以全国大赛为纲进行训练了。将第一学期五个小组训练成绩好的同学组成4~5个小组,每组5人,进行全国烹饪大赛小组实战斗演练。本学期的实务专题训练就按照宴席设计、宴席制作、宴席答辩方面进行训练,然后按照这三方面评判标准组织小组技能赛,最后选出优秀小组参加全国烹饪大赛。通过技能竞赛,可以培养创新意识、激励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源头,它是以竞赛促教学,是职业办学的方向标,是市场需求人才的航标灯,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实务专题来开展训练的方式易被学生接受,因为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同时也获得了竞赛荣誉。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始终放在第一位,学生需要自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的默契。学生通过第二阶段的训练,不仅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上也有很大的提升。

3.第三阶段的训练内容与方法。第三阶段实务专题训练为毕业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的题目往往是导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拟出的系列题目,要求选报系列课题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先查找文献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实验方案,相互协作、相互讨论,有意见不统一时与导师沟通,共同完成系列课题,但每个学生分工又不同,每个学生负责其中一个课题。如有一位导师拟出的系列题目是中国民间酸浆标准化生产工艺的研究、中国民间酸浆豆腐生产工艺的研究。酸浆标准化研究是酸浆豆腐生产的研究基础,要求选择这系列课题的两名学生配合进行综合实践。先需进行酸浆标准化生产工艺的研究,找到生产酸浆的最佳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及时间以及确定酸浆的最适PH值。在这部分研究时,以负责酸浆标准化生产工艺课题的学生为主,设计实验方案,负责酸浆豆腐生产工艺的学生配合这名同学共同完成实验。然后利用这个成果进行酸浆豆腐生产工艺的研究,最后得到品质稳定且感官品质较佳的酸浆豆腐成品。在酸浆豆腐生产工艺研究时,以负责酸浆豆腐生产工艺研究的学生为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而另一名同学进行配合完成。毕业综合实践答辩时,各自答辩自己承担相关的课题。两名同学配合完成毕业综合实践比一位同学单独完成毕业综合实践其收获要大得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较大,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沟通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多人完成一个课题,有个别同学偷懒的现象。

三、实务专题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实务专题训练的规范管理。由于实务专题训练是我院近两年才开展的训练项目,除了第三阶段的毕业综合实践属于教学计划内,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训练目前还未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内。实务专题训练往往由烹饪教研室教师负责,目前很多工作是教师无偿的工作,但长期以往将会使教师的积极性丧失。同时有少数学生对待实务专题训练不认真,教师不知该如何督促等问题。如何使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如何规范管理是我们需要探索的目标。通过两年来训练项目的开展,我们认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训练均可纳入教学计划,第一阶段训练仍可放在第一学年,给予基本功训练学分,每学期2个学分,共4个学分。第二阶段的训练放在第二学年,给予创新学分,共2学分。

2.实务专题训练的考核规范性。由于实务专题训练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关注的结果并不是通过专题结果可以全部体现出来,比如学生协助能力的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等,难于用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建议采用表现性评价[6]对学生进行考评,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来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将不同实务专题训练的考核评价相对统一与科学,需要进一步探索。

3.实务专题毕业综合实践课题的规范性。由于实务专题毕业综合实践刚刚展开,许多毕业综合实践的课题还很不规范,一些课题还与以前的毕业论文类似,实践性不强。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教研活动,形成系列性毕业综合实践课题,适宜2人既要合作完成又要有所分工,达到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的目的。

总之,通过对烹饪工艺与营养实务专题训练模式实践与探讨,进一步寻找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时反思该训练模式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使其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供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卢文丰.试述高职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