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包装设计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顾客让渡价值;包装设计;商业策略
20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当时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如果以哈沸大学赫杰特齐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Marketing》为其诞生标志的话,那么这门学科的历史尚不足百年。然而就在这短短近百年的时间里,全球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卖方市场的消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等各种活跃因素促使传统市场营销学实现了向现代市场营销学的跨越发展,与此同时,“4P”理论、大市场理论、“4C”理论等学科理论蓬勃发展,总而言之,“顾客中心论”取代了传统的“生产中心论”,其中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liveredValue)理论可以说是对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重要发展。包装设计作为现代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该理论中吸取最新成果,并在现代包装设计实践中采取适当的策略。
1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对包装设计的启示
菲利普•科特勒在其《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规划、执行和控制》(第八版)一书中提出了“顾客让渡价值”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顾客总价值(TotalCustomerValue)与顾客总成本(TotalCus-tomerCost)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用公式表达出来则为: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理论,消费者总是趋向于挑选能够获取最大顾客让渡价值的商品。包装作为商品最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现代市场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包裹、覆盖等功能,无论是商品的有形包装还是无形包装,都已发展成为商品投入市场营销时所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商品的价值转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有效提高产品包装的亲和力及宣传力,如何通过产品包装强化产品卖点、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问题成为市场营销者和包装设计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公式,如果要追求“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那么首先需要将顾客总价值最大化,同时还需将顾客总成本最小化,由此才能不断扩大商品的“顾客让渡价值”,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现代产品包装设计可以按照“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如何在产品包装层面增加商品的顾客让渡价值,从而为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商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
2基于顾客总价值最大化的包装设计商业策略
菲利普•科特勒定义的顾客总价值包括四个方面: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可以分别增加产品包装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及形象价值,从而提高商品的顾客总价值。
2.1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商品的产品价值
产品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中的核心价值,包括了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与样式等所产生的价值。除此以外,笔者认为产品价值还应包括产品包装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相对于上述直接产品价值而言,产品包装带来的附加价值是产品的间接价值。就商品本身而言,包装最初始、最基本的作用即为商品提供其所需的包裹、覆盖等功能,以确保商品走下生产流水线后能够携带着其完整属性传递到消费者手中,但现代包装设计的功能已远远不仅限于此。现代产品包装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商品的时间局限与空间局限,可以说是确保产品参与市场营销的基础,尤其是产品的有形包装,毫无疑问属于产品本身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负有创意的产品包装本身就可以增加产品的内在价值以及拓展产品的功能,而这一点却常常被营销者忽视,以至于包装本身所携带的产品价值长期被忽视。包装的产品价值在食品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食品的特殊属性,食品包装设计除了需要富有宣传效应的图案和造型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为食品提供清洁、长期的质保环境,并方便顾客的存取与食用。易拉式封口包装设计,自发明以来就迅速被大量食品包装设计所采用,因为只需在包装封口处添加一条易拉式封口条,就大大地方便了顾客封存食品,简单明了的设计轻松解决了食品储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食品的储藏时间,间接地为消费者提高了产品价值。例如喜之郎果冻的吸入式包装就是采用的这一设计策略,传统包装的果冻往往在开启后非常容易变质,且不便于携带,而喜之郎将新产品包装设计成带盖式立体袋包装,并打出“可以吸的果冻”的广告语,将创新性包装作为该产品的卖点,不仅满足了目标消费群体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同时还延长了产品开启后的保质期限,便于携带、存取,自然赢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产品包装设计完全可以为产品本身带来价值,而且这样的间接价值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2.2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商品的服务价值
服务价值是伴随产品实体的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所产生的价值。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认为,产品的服务价值主要存在于诸如家电类大宗商品等需要后续服务的商品中,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不仅获得了商品的产品价值,还需要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保修维修、技术指导、质量保障等服务内容。笔者认为,服务价值不仅仅存在于需要后续服务的大宗商品上,其他诸如生活类商品也同样具有服务价值,而产品包装正是所有商品企业为顾客提供各种附加服务的起点。因为包装设计不仅仅包括外形图案等部分,还必然应当包括文字说明部分,顾客通过产品外包装上的说明信息对产品形成理性认知,往往人性化的产品说明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产品亲和力,同时将产品自身所携带的服务价值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提升产品总体价值竞争力,所以,如何在绚丽的图案设计中融入简洁、明了、易懂的产品说明同样应当受到重视。例如在许多冲泡类食品包装上,商家通常会注明产品标准配用量或最佳配用量,但一些商家采用形象的汤匙、玻璃杯等图案来标示用量,而非直接以数字形式标示,这样则更容易让顾客对标配用量形成直观印象,进而享受产品的最佳状态。再如,立白洗衣液在产品包装设计上,充分将瓶身设计与产品用量说明结合起来,引导消费者使用瓶盖充当洗衣液的测量容器,并用图示清晰标明出来,以周密的包装设计思维从细节上为顾客提供商品后续使用的便利,体现出良好的服务价值。
3通过包装设计提高商品的形象价值
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所构成的有形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公司及其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等行为形象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理念形象所产生的价值等。产品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产品形象价值的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其本身既属于产品有形形象,又需要承载产品的理念形象,是产品形象价值的双载体,自然也是迅速提高产品形象价值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一个好的商品包装设计除了需要具备符合商品特性的外部造型、图案标识等之外,还需在整体设计中传达、表现出生产企业的价值观念等理念形象,进而才能推进企业实现从商品营销到文化营销的飞跃。例如四川竹叶青茶业在茶叶产品形象推广中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茶叶本身的包装宣传,而是将产品包装设计与中国茶文化密切结合起来,推出了“论道”竹叶青的系列宣传包装,风格清爽、简洁,配合了竹叶青茶叶本身所具有的口感清爽、色泽清亮的产品特性,同时以软笔书法“论道”二字作为品牌宣传重点,将中国传统的经典“道”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重墨渲染出来,既彰显了中国传统“道”文化与世无争、中正平和的文化形态,又蕴含了竹叶青茶业所秉持的“平常心”的企业主体文化,将产品包装设计宣传提升到了企业文化理念宣传的新高度,有效地提高了商品形象价值。
4基于顾客总成本最小化的包装设计商业策略
菲利普•科特勒定义的顾客总成本包括产品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及体力成本。货币成本是成本四要素中最基本的因素,通常也是顾客考虑是否购买某一商品的首要因素。而其他三大要素———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以及体力成本则相对而言较为隐性,可以称为产品的隐性成本。现代产品包装设计可以从减少商品货币成本和隐性成本的角度,减少商品顾客总成本,从而增加商品顾客让渡价值。
4.1通过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的货币成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也在日渐转变,绿色环保的消费行为正发展成为主流消费方向,所以在产品的包装设计理念上,相应地也应该由传统的一次性包装向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包装设计转型,由过去奢华、繁复的包装向简易、实用的包装设计转型,以迎合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现代包装设计在注重增加产品的吸引力的同时,也要从减少包装成本的角度,从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一方面,产品包装可以采用可循环、可回收的包装材料,使消费者在使用完商品后可以回收支付的部分包装成本,为消费者节约资金。另一方面,产品包装也可以设计成即使在使用完该产品后,其包装也可以单独使用。这样就赋予了产品包装以单独的使用价值,变相减少了顾客支付的产品包装成本。例如成都棒棒娃企业棒棒娃牛肉产品的包装设计,即采取了可循环利用的纸质包装袋替换了过去的塑料包装袋,降低了产品包装的货币成本。而棕色系的纸质包装不仅更加贴合产品的原生态优质性,同时还凭借其绿色环保的属性增加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和力。同时,棒棒娃企业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布袋装系列,采用小手提布袋作为产品包装,使消费者享用了产品之后还可以继续利用产品包装,无形中增加了产品和企业的宣传面,同时也降低了顾客的货币成本,顺应了绿色包装的消费大潮。
4.2通过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的隐形成本
在“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环境下,包装设计理念自然也以追从消费者心理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终极目标,而在思考如何实现顾客总成本最小化时,当今包装设计在观念上往往多倾向于从显性成本要素,即货币成本出发,而从隐性成本要素着眼的则相对较少,但事实上正是由于这样的偏向性,目前我国包装设计在隐性成本的开发上可以说还具有相当大的可发展空间。现代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要完成整个消费行为,首先需要经过一个对商品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这个认知过程需要通过消费者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联想等心理机能来实现,通常分为感性认知阶段及理性认知阶段。产品包装作为商品的直观外部表现形式,往往是消费者对商品形成感性认知的第一步。所以,如何在包装设计中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充分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使消费者在选择同类商品时能第一时间注意到本产品,从而减少消费者选择本产品时需要付出的隐性成本,是产品包装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百事可乐公司在对其新产品极度百事可乐进行包装设计时,很好地把握住了消费者的第一感觉,通过通体黑色不透光的瓶身设计取代了过去传统的透明瓶身设计,使商品在货架上与同类商品相比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是,把握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并不意味着一味的求新求异,百事可乐公司在新产品的包装上整体而言并没有脱离公司品牌的主体形象,仍然沿用了其红白蓝的经典标志性符号标识,在瓶体形状上也只是取消了流线型经典可乐瓶身设计,改变成直线型瓶体设计,并未作出包装标识和瓶体设计上的颠覆性变化,便于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知晓自身选择的产品品牌。所以,产品包装设计只有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才能充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为消费者节约隐性成本,提高产品的顾客让渡价值,进而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利双赢。
综上所述,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必然仍将延续“顾客中心论”,而菲利普•科特勒所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则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理论价值毋庸置疑。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作为现代市场营销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应当秉持“以顾客为本”的设计理念,可以充分借鉴“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有益成果,并将其基本原理融入到包装设计理念和策略中来,进而不断提升商品包装的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及形象价值,降低商品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及体力成本,以最终实现提高产品“顾客让渡价值”,促进商品市场营销的目的。
作者:曾怡园 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规划、、行和控制》(第八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吴飞美.市场营销[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缺乏突破性的创新;市场效益;理性思考;环保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45-01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经济模式由高度计划经济转向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各领域的设计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包装领域的设计尤为突出,包装设计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一等产品,二等价格,三等包装”的尴尬境地,而且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包装设计事业呈现相当繁荣的景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装起到了保护产品、促进销售、便于使用和提高价值的作用,随着自选购物方式日渐普及,它已经成为了悄无声息宣传商品的一种手段。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包装设计事业仍存在着不足,如包装设计教育程式化而特色不明显,且落后于市场需求、包装设计行业重设计实践轻理论探索等,以致于我国包装设计理论相对滞后于设计实践,使得包装设计实践缺乏突破性的创新。包装设计教育一味地追求设计表现与创作的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进行包装设计实践一般创作规律的理论分析与总结;包装设计行业则一贯以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包装设计创作而漠视指导设计实践的包装设计理论的重要性。这一现象不仅会使得设计标准的喧宾夺主,而且也将会使得包装设计的发展得不到进步。比如: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商品通过利用视觉文化素养,利用文字、色彩以及透视的原理等等来为商品包装,同时却忽视了商品最重要的功能性的阐释,在包装设计时功能性也应是第一标准。
目前,国内从事包装设计研究的学者正积极地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对包装设计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我国包装设计事业发展现状的理性思考,我们应该从包装材料、包装创意、包装视觉传达、整体性包装、系列化包装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论证了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的规律与原则,以宏大而科学的框架去构建了一个完整且系统的包装设计理论体系。
在整体性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我们应该对包装这一主体的多个个体逐一从设计相关因素分析入手,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各自特点并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如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应显示出塑造品牌形象、产品形象乃至开发企业形象的软。在系列化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包装设计已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各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以及宣传企业形象等需要,使其产品包装设计越来越多地以系列化包装设计形式出现在市场。同时,随着系列化内涵和范畴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系列化包装设计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从原来侧重艺术表现转到研究视觉表达和信息有效传播的关系上。系列化包装已不再只是容纳物体的一个实体,而成为传达信息与精神意蕴的物质载体。
在对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时,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何充分发挥包装作为“无声推销员”的作用,使包装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充当传递信息的媒介角色,一直是众多商家所重视的焦点问题。其实,只有在客观而准确地认识到人们对包装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前提下,一直困扰商家及包装设计行业的焦点且棘手的问题方才有可能极好地解决。众所周知,作为美化人们生产生活的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需求,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亦是如此,虽然形式是社会实践,但实践依然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理论和实践共同构筑了包装的文化形态。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往往造就了不同的习俗、文化和经济环境。由此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生发出不同的语种、习惯、道德、思维、价值观和审美观。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中便具有独立的个性特征。任何设计理论的研究均需建立在人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研究基础上,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也是如此,正如《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在书中所云: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个性理论研究,是以它的共性为理论基础,探讨视觉传达寓于普遍性原理中的特殊性原理。必须对共性理论和个性理论同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包装设计理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是一个辩证的视觉传达设计观。
在我们的包装设计中同时应该尽量宣传环保的意识,绿色包装,是国际包装流行趋势。例如,英国开发出的胡萝卜纸以胡萝卜为基料,添加适当的增稠剂、增塑剂、抗水剂,利用胡萝卜的天然色泽,可制成价廉物美的可食性彩色蔬菜纸。利用薄型化、易分离、高性能、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不仅可以影响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可以使得商品价值的大大提高。
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国内包装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必须以一种与时俱进的唯物观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才能促使我国的包装设计事业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朱和平.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审美;包装设计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现代包装设计领域呈现出两面性趋势。一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包装是不可或缺的,在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并方便其运输、存储等一系列客观需求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过度包装”、“包装垃圾”、“包装污染”等对包装设计的“批判”也屡见不鲜,人们已经强烈地意识到,不适当的包装设计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灾难也愈演愈烈。由此可见,包装设计已经渗透并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生态美学在包装设计理念中的延伸
人与人的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相融一直以来是生态美学追求的目标。在这样和谐统一的大环境下,人类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而且还能够将人类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界充分结合,使得人类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生态审美理论,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都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引下,人们创造出了大量的以自然生态审美为设计灵感的生态包装,例如粽子、荷叶包饭、竹筒酒等,这些取材于自然的包装方法至今仍在延用,也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美学所推崇的审美观念,是基于审美主体需要的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方式,同时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诱导作用。我们要重新认识生态美学的审美价值,注重人文发展和生态发展,并将这些因素充分统一起来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中。本文主要从产品包装设计的外在“美”——自然生态的图形美、自然生态的仿生美、自然生态的材质美、自然生态的肌理美、自然生态的技术美五方面来探究自然生态美学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二自然生态美学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一)自然生态的图形美
广义上的图形是指所有能用来产生视觉图像并转化为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形的使用空间在不断扩大,现代图形设计要求开发更新的传达系统及视觉语言,以更好地为今天的消费者服务。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表现是不可或缺的,它主导着包装的成败;它隐含的形象显而易见且便于记忆;它比文字语言的传达更为直接、有效,且有着无国界性。自然生态中图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也丰富多彩,具体可体现为:
1具象自然生态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具象自然生态图形是对生物形态、非生物形态和自然现象的写实表现,它最能直接还原产品的真实面目,也最能直接地展示包装的内容物特征。(如图1-1)这是为果酱设计的水果造型外包装,将草莓、菠萝、苹果的植物形态通过写实手法的表现直接应用于果酱外包装设计中,生动展示了包装的内容,让果酱看起来那么新鲜自然、有食欲,同时也愉悦了人们的情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生活的距离。具象自然生态图形的表达使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选择,消费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知商品的整体样貌和局部特征,这种直观的表达从外在美的视觉上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从内在美的情感上获得了人们的心理愉悦和信任,拉近了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将立体的自然形态平面化、简约化,也是具象生态图形常用的提炼手法。(如图1-2)这款水果饮料包装盒设计新颖独特,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将水果造型提炼概括为规则的几何化图形,虽然没有过多装饰,但从外观图形便可以直观、快速地识别饮料的口味。同时,这款饮料盒为多边形设计,也方便了卖场多种角度的放置方便销售。如图1-3,这是一例谷物包装设计,包装图形抓住了形态的最主要特征,将平面的自然生态鸟形和红豆形态进行了极大简化概括,仍不失自然生动之美。
2抽象自然生态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在自然生态的图形中,抽象是指从自然物象中抽取提炼出其本质属性、从而形成脱离自然痕迹的图形。抽象图形采用的是间接、含蓄、令人回味悠长的表现手法,为消费者营造出多维的遐想空间。如图1-4所示的这款牛奶包装设计,将牛奶形象的特征用抽象的“点”元素来表现,色彩黑与白的结合给人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和生态审美的联想,暗示了牛奶的新鲜、纯净和天然。这种抽象的美、美在似与非似之间,极大地丰富了图形的语言表现力,是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自然生态的仿生美
“仿生学”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J.E.斯蒂尔最先提出的。仿生学试图在技术层面模仿动物或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功能,试图在生物学与科技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从而为解决疑难的技术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仿生学所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为商品包装在设计思维、理念、材质、技术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科学依据,利用仿生之美设计的产品包装不仅能够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还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关怀。
1植物形态仿生:植物形态仿生是指从自然植物形态中寻求创意点,通过抽象、简化、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包装物的自身特点,使包装形态设计既具有生态的自然美、又传达丰富的情感价值。图2-1的乌龙茶包装,包装盒与茶叶包的形态均由设计师通过对自然茶叶形态的抽象提炼概括而来,茶叶的形状、肌理、色彩、搭配等每一个设计的细节都透露着有关茶叶产地和茶香品质的特性。仿佛使人闻到了“关”不住的茶香,似乎在告诉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茶包都是一片片精选原叶的缩影,而每个茶袋里都存放着一段关于茶园的清香回忆。
2动物形态仿生:动物形态仿生是指从自然界中动物形态、样貌、肌理中寻求创意点,通过抽象、概括的艺术提炼,为包装设计服务。如图2-2这款蜂蜜瓶型的设计,让人联想起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将蜜蜂的仿生形态运用在蜂蜜的包装设计中,传达了蜂蜜源于天然的商品优势,拉近了消费者对产品本身自然、醇厚、原生态的心理需求。
3非生物形态的仿生:非生物形态的仿生是指对非自然形态中具有情感韵律,富有物理法则的无机形态的模仿。如图2-3“最诗意花瓶”包装设计,这个简单到极致的花瓶就像蜻蜓点水所泛起的一朵朵涟漪,它是由发泡和树脂材料制成,使用时将装饰花儿插入其中,就可以让花儿诗意地驻立在盛满清水的容器中,微风掠过,涟漪的花瓶还会随之荡漾,让人不禁心生对自然生态之美的感动。
(三)自然生态的材质美
材质,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是实现包装的艺术载体,包装设计的过程就是使用材质进行制作的过程。材质是物质的,也是承载着精神世界的载体,在包装设计的表达中首先是通过材质本身给予人们视觉的体验,这是最直接的传达,同时通过人在触碰、使用材质的过程中传达精神层面上的审美感受,材质是社会文明进步、时代审美需求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1自然生态材质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自然生态材质是指生态自然界中植物的根、叶、茎、皮、纤维等经过加工或直接可以使用的材质。如图3-1是一款植物种子积木的包装设计,设计师将自然生态中植物种子形态作为产品包装的一部分,巧妙地与多边形积木形态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产品包装凝聚着时光与生命的记忆。
2仿生材质包装设计对人们生态审美的启示
仿生材质在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传达情感因素,同时能够充分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和理念,将意识形态虚拟的想象力转化为实际的表现能力,最终满足商品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仿生材质的使用能够唤起人们相互之间生态审美的心理共鸣。如图3-2就是一款仿生材质的包装设计,它模仿了自然界中木头的材质纹理对便签条进行包装设计,带有一种生态情感的暗示:纸由木来,木由生态自然而来,仿生材质的使用也在警示着人们应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唤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情感和心灵共鸣。仿生材质不仅是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之间的媒介,而且还能够充分表达包装设计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我们在生态审美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要充分发挥仿生材质的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地挖掘出其应有的潜在价值,为未来的包装设计提供更多的富有想象力的生态审美情感表现形式。
(四)自然生态的肌理美
自然生态的物体外部都穿着一件自然赐予的“外衣”。随着生命的周而复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每一个生命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组织结构,有的平滑光洁,有的粗糙斑驳,物体表面这种独具特色的纹理结构变化,就形成了一种客观的自然生态的形态肌理。这种肌理所传递的最为基本的体验就是生态审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生态的肌理之美。肌理在包装设计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感官视觉和触觉上,如图4-1所示,该系列果汁酒有柠檬、西番莲和草莓三种口味,设计师巧妙地采用不同口味水果自身的特殊纹理为设计题材,直接在酒瓶外部包裹一层“果皮”,让消费者在打开包装的体验过程中享受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觉好像在剥开一个新鲜水果般有趣。再例如,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们,看久了单调的装备会不会感觉乏味?图4-2是以帐篷为基础来进行的包装创作,帐篷包装设计的图案和肌理元素都来自于自然生态中的食物,色彩亮丽非常有趣,要是在户外忽然看到这样一顶帐篷,一定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放松与自由。
(五)自然生态的技术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深化,生态美学下的技术表现形式日趋丰富和多元,它大大增进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并逐步地改善着人们的生存现状,提高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所谓自然生态的技术美,它不仅仅存在于设计生产技术领域中,而且还以其自身的审美特征滋润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1交互式包装技术之美
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包装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已打破了传统包装的界限。产品和包装已渐渐成为一个难以割舍的整体,很多时候,包装就是产品的一部分,甚至是其本身。交互式包装通过基本的包装设计元素的综合实施,更进一步地拉近了产品和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体验,完成二者双向信息的传递。日本漫画已成为世界漫画中独树一帜的风格流派,大量废旧的漫画书籍走入了设计师再设计的舞台。如图5-1,利用连环漫画册作为培养器皿种植萝卜苗,通过无土培育的技术,让植物种子以漫画书为营养源,发芽并茁壮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漫画册扮演了产品和包装双重的角色,即减少了生态资源的浪费,同时人们通过与新技术的交互体验,从精神上感受到了来自于自然生命力的鼓舞与震撼。
2功能型包装技术之美
功能型包装主要是指包装内盛物或者包装本身与人们之间产生互动的关系。如果你早上有吃煮鸡蛋的习惯,那这个设计或许你会喜欢。如图5-2是一个能煮熟鸡蛋的包装盒概念设计,其实它的设计概念很简单,就是鸡蛋在包装中可以自我加热。每个鸡蛋由多层回收纸板包裹,当你拉出标签时,催化剂与智能材料随即发生化学反应,鸡蛋开始升温,几分钟后,打开包装的上盖,剥壳即可食用,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用煮鸡蛋的新鲜美味。
3智能型包装技术之美
随着人类社会对商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商品的流通日益频繁和迅速,而这种发展也促使包装技术不断地革新。现在包装融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以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客户和市场需求。如图5-3,设计师设计了一款没喝到咖啡绝不睁眼的早安马克杯,其实就是一款变色杯。杯子在遇热后,经由温度敏感的油墨印刷图案,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变化成优雅的俏佳人图案,在愉悦了使用者情感体验的同时,使消费者及时了解杯中的水温,将智能型包装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交互式包装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设计语言和鲜活动力。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开发包装功能的同时,还要通过人与产品的交互体验促进人与产品、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设计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视觉形象设计能力,还要立足于当今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并存的生存现状,深入了解和认识当今新技术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使包装设计更具有生态的审美性和技术性,更加趣味化、人性化。
三总结与展望
自然生态美学下的包装设计研究是一个曲折且漫长的过程。包装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在只是简单存在于其外表,而应更注重其内在情感价值的传递。自然生态之美正培育着人们的情操,调剂着人们的心情,丰富着人们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具有生态审美价值的包装设计作品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会更加关注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互动,在满足消费者感官愉悦的同时,会更加注重从精神层面上展现包装设计的生态审美内涵,在思想与行为上促使人们对生态自然的保护,警示人们应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更多的关注,这也是我们设计师应肩负起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关键词:绿色包装设计;食品包装设计;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67-2
一、前言
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已经对绿色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随后又带动了绿色消费风靡全球,追求绿色生活品质和绿色消费理念已经逐步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主流和时尚。人们想要实现商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生活的质量,保持健康的生存环境,研究绿色设计就成为必要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
所有的产品都要被包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食品包装也发展迅猛,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包装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绿色健康环保正在成为主题,绿色食品的环保包装也成为一种必需,绿色食品的包装应是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能够循环和再生利用的包装。
三、绿色食品理念概述
(一)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强调环保与视觉冲突、理念内涵的完美统一。在设计之初,制定出预期指标,根据不同的目标群体制作不同的方案。环保,就是指设计之初的环境材料控制与设计之后的环保预防措施,这两方面是绿色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二)绿色食品包装的内涵与必要性
绿色食品包装强调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三重特性。但同时还包括对人体生理、心理没有副作用。能够在第一次用完之后经过降解程序再回收利用,对第二次利用没有副作用,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地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食品包装的设计原则
现实生活中,基于环保为前提,绿色食品包装应采用最少的材料实现包装功能,同时尽量减少用料种类,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来源,尽可能的使用可以回收的材料,要考虑使用后的包装的处理方式。
五、绿色食品包装设计的要求
(一)设计要素
1、文字
文字是包装设计点睛之笔。如出口绿色食品可以采用具有传统色彩的书法艺术来表现,国内销售的产品可采用现代字体的变形处理等,此外,绿色食品包装的绿标编排设计也是容易忽略的问题。
2、图形图案
包装中的图形图案往往占据包装画面的大部分,甚至整个画面,故此图形图案在包装画面中位置十分重要。图形图案作为设计的语言,就是要把形象的内在、外在的构成因素表现出来,以视觉形象的形式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3、色彩
包装色彩的运用是与整个画面设计的构思、构图紧密联系着的。它以人们的联想和色彩的习惯为依据,进行高度的夸张和变色是包装艺术的一种手段。在绿色食品包装中,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绿色食品功效,绿色食品的包装中的色彩设计应反映绿色食品内容及性质,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二)设计程序
程序包括产品功能需求分析,产品规格定义,设计方案实施,印制成品。针对以上四个阶段,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市场消费需求、产品质量、成本、制造技术的可行性等技术和经济因素。
六、绿色设计理念在绿色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一)绿色设计理念在绿色食品包装材料中的体现
绿色食品包装首先强调正确的包装材料。正确的包装材料主要是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报废、回收处理再利用过程中,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设计理念在绿色食品包装造型中的体现
食品包装强调造型与设计理念的统一。在材料选取上,绿色设计主要采取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大的原材料。而食品包装的结构主要根据食品特定的功能选取特定的包装样式与形态。
(三)绿色设计理念在绿色食品包装色彩中的体现
包装色彩要充分照顾大众的情感倾向,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重点,通过调查包装设计的食品面对的受众群体,找出适合受众的情感色彩,不去过分追求色彩的绚丽与华美,关键在于色彩给人的舒适、愉悦、安全感。
七、结语
食品生产商和包装设计师也应该从长远出发,不能为了短暂的利益,而迷失发展方向,设计师在进行食品包装设计之初就应该具有良好的绿色设计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绿色设计理念和规则应该成为食品包装设计师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美]玛丽安・罗斯奈・克里姆切克.包装设计:品牌的塑造[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澳]爱德华・丹尼森,广裕仁. 绿色包装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李伯民,李瑞琴.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张鄂.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尹章伟,刘全香,林泉.包装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6]刘飞,曹华军,张华.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朱和平.产品包装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图底反转;包装设计;趣味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直接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人们不再追求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倾向于物质与精神文化高度结合的商品。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仅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需要满足现代年轻人追求轻松愉悦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包装设计的趣味性体现就显得非常重要。将二次元空间的图底反转视觉原理运用在三维空间的包装中,不仅打破了人们以往看待现代包装的视觉经验,还增强了产品包装的趣味性。图底反转的设计概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引入现代包装设计中。
1 包装设计中的图底反转及其趣味性
图底反转一般在平面设计中,其也称正负形、双义图形或两可图形。图底反转图形中的“主要视觉元素”称为“图”,而主要视觉元素之外的背景称为“底”,通常,面积较小的部分被看做是“图”,面积较大的部分被看做是“底”。[1]图与底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它们互为矛盾又相互统一、相互转换,往往在视觉上给人趣味性的感受。
优秀的包装设计除了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保护好产品,还能带给消费者以趣味性,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愉悦感,为产品生产厂商带来额外的附加值。趣味性的包装设计涉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设计手法也很多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因为趣味性的包装设计迎合了现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能使他们更容易形成购买冲动。图底反转是一种经典的趣味性视觉原理,设计师已经开始把这种艺术手法巧妙地应用到了包装设计中,并结合产品自身的特点,加上独特的创意设计语言,极大地增强了包装视觉效果的趣味性。将图底反转的视觉原理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形成趣味性,要处理好图与底的关系,两者的形状、大小和布置关系都要精心安排,最终使图与底形成和谐的互动。
2 图底反转的视觉心理分析
视觉心理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的视觉关注着某个物象的时候,因为视觉心理的关系,我们会相应地减弱对周围物象的注意和感知,而当我们再将注意力转移时,另一个新的视觉中心又会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人们观看物象时视角的不同造成的。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但是不可能同时清晰地把握事物的全部。知觉总是把意识活动集中于某一个中心,而把周围的事物作为背景,置于意识的边缘,使其变得比较模糊,这都是视知觉的选择性决定的。以设计史上最为著名的图底反转图形“鲁宾杯”为例,人们的注意力放在“图”或者是“底”上,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当人们的视觉中心在白色区域内时,看到的是人的侧脸;当人们的视觉中心在黑色区域内时,看到的则是杯子的形象。看到的是空间还是杯子,取决于我们的注视点是在“图”还是“底”之上,这种奇妙的图底关系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不可思议的趣味性。
要在包装设计中形成图底反转画面的趣味性,图与底的符号并不是随意拼合就可以,需要设计师结合商品本身的特点,巧妙地进行设计创意。图与底的巧妙结合实质上就是让画面中的轮廓线能与背景充分融合,从而使一个画面展现出两种效果,将商品的特点展示给消费者。
3 包装设计中图底反转的趣味性
包装是立体形态,设计师常从包装的装潢设计、结构造型设计入手,来达到包装的趣味性表现。图底反转在视觉上能给人形成双重图形的意象,根据视点的不同,给观者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将图底反转的视觉原理应用于产品包装设计中,同样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惊喜。这种效果的实现需要设计师结合品牌以及对产品消费群体的分析,将包装设计元素与包装结构结合进行设计,以达到不同于其他趣味包装的独特效果。由图底反转视觉原理发展而来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且富于趣味性,它们都是通过视点的多角度变化特征来向观者展现全新的视觉效果的。图底反转原理是设计的一种艺术手法,如何将其趣味性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来,是值得大家来商酌的。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与广大同仁进行探讨。
3.1 包装装饰设计中图底反转的趣味性
图底反转视觉原理在包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常结合了不同的图底构成方式,如共线共用形、共面共用形和完全共用形等。同时,根据产品品牌的行业特点或是针对的特定消费群体,给包装配以相应的色彩,使包装极富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让人过目不忘。
例如,图1是一款儿童玩具手提袋设计,手提袋上的图形设计得非常简洁,是由字母“Z”演变而来,设计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这个字母表现出了两种意境――在河里游泳的鸭子或者是坐在草丛里的兔子。画面给人感觉活泼可爱,充满趣味性,色彩的搭配更为视觉形象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非常迎合儿童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心理。这个图形的设计利用了图底反转中完全共用的图形构成方式,我们由于视点的不同,能看到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觉形象。这样的设计简洁又不失趣味性,与其他玩具的手提袋比起来显得与众不同。
又如,图2是一款红包设计,红包上的图案让人联想到了荷兰版画大师埃舍尔著名的“契合图形”。埃舍尔非常善于利用图底反转和视觉矛盾现象,创造出许多不可思议的画面。这个红包的图案正是利用了这种图底契合的设计手法,而且画面中融入了民族元素“莲年有鱼”。红包整体颜色是由大红向粉红过渡的渐变色,充满了喜庆感。在过渡之中,红色区域的莲叶演变成鱼,再由鱼演变成粉红色区域的莲叶,图案设计精致、巧妙且寓意深刻,充满了趣味性。
3.2 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中的图底反转符号的趣味性
作品如果没有趣味性,就没有受众。著名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的立体造型作品也利用了图底反转的视觉原理,并具有图底反转本身的趣味性。在立体造型作品――儿童玩具《小鸟,树》中,他将图底反转的视觉原理充分应用在了三维设计中,孩子们可以把各个小鸟的形状嵌入到树的形状中或者拆卸下来,通过这一反复过程体验其中的乐趣。由此可见,平面和立体并非是对立关系,我们能通过探求两种形态的共通性来实现两者的和谐,体现它们的独特价值。
将图底关系原理应用于立体形态的包装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包装结构的造型上,这些造型由于被巧妙地设计,总能形成包装开启方式上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恰是图与底的互动,能给消费者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惊喜。
例如,图3是一款黑茶包装,这个包装在结构造型设计上应用了中国的太极符号。我们知道,太极图是由阴阳鱼组成,它们互为图底,两个鱼眼则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蕴含的寓意非常深远。长期以来,太极图只是作为一个静态的图像而存在,但在这个黑茶包装设计中,太极图成了盒盖,并且由于需要旋转开启才能取出茶饼,实现了太极图的动态化。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包装设计,它不仅向消费者展现了丰富的文化意蕴,也使消费者在开启包装盒的过程中实现了图与底的互动,感受到包装开启方式上的趣味性。
通过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图与底的拼合总是很巧妙,不管是在装饰还是在包装结构上的设计,利用图底关系视觉原理作为设计手法的包装总带有和谐的张力与动势,而且富有趣味性,能让观者眼前一亮并为之震惊,这在无形中形成了推销产品的效应。
4 结语
现代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如果包装设计不根据时代变化来设计,就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趣味性包装是能够引起顾客好奇感的包装形式之一,对这种包装形式的应用也是当今人们摆脱生活压力、追求愉悦生活的直接反映。想要成功地体现包装的趣味性,关键在于准确、适度地把握包装装饰或包装结构的合理设计。图底反转在包装设计中的合理应用需要我们善于发现事物形象的共通性,然后巧妙地应用这种图形原理,形成趣味性的包装。同时,在设计创作时,应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构成新颖的图与底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下转第页)(上接第页)[M].藤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宋树峰.设计之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3] 张建琴.浅析图底反转的创意与表现[J].科技信息,2008.
关键词:产品设计;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推广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00
1 产品设计推广与企业产品开发设计概述
1.1 产品设计推广的含义与内容
企业需要产品在生产之后快速的转化为商品,而产品设计推广正是促进产品商品化的过程。所谓产品设计推广主要指的是将产品设计的理念、特点准确地传递给产品开发、设计流程中的所有的参与者,同时,通过实施产品设计推广帮助消费者理解产品设计的理念、内涵,最终促使产品转化为商品,促使买卖交易的达成。“产品设计”是整个产品设计推广的核心、重点,产品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够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的决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看产品的设计理念、功能需求是否能够与参与产品设计、开发的“团队”、“个体”的意识融为一体。一般而言,产品设计推广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设计概念、产品名称、产品形象、产品标志以及产品包装等,只有整个开发流程上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参与者都能够熟知产品设计推广的重点内容,才能够确保产品开发、设计达到预期的目标。
1.2 产品设计推广与企业产品开发设计的关系
产品设计推广是企业产品开发、设计实现“市场化”转化的“媒介”,产品设计是企业产品推广的核心,直接决定了产品设计推广的“目标定位”、主要内容以及具体的形式,产品设计推广应以产品、人、环境等三个要素为导向而进行;而产品设计推广对产品开发、设计目标能否实现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单从开发、设计层面来看,优秀的产品设计推广能够使全体参与人员明确知晓产品设计的理念、功能需求、品牌内涵等,有助于促进产品开发设计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从产品销售层面来看,优秀的产品设计推广也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特点、功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目标的达成,总之,产品设计推广主要目的是突出产品设计的差异化、加速产品“商品化”转变的进程、突出产品的“卖点”、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以及实现企业产品品牌积累的目标。
2 产品设计推广在企业产品开发过程中实现的具体途径
产品设计推广在其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不断改进的过程。实践中,产品设计推广可以分为产品设计市场定位与产品设计表达、产品设计推广定位与表达两个环节:
2.1 产品开发设计市场定位与表达
(1)产品开发设计市场定位。产品设计推广部门首先需要对潜在的市场进行调研、细分并选定目标市场,明确产品使用的目标群体、使用环境,进行产品形象定位分析,比如,要开发、设计新款智能手机产品,产品设计推广者可以对比分析苹果与三星智能手机的质感、材料、功能以及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在充分考虑企业自身人、环境以及产品等要素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本公司智能手机产品的市场定位。
(2)产品开发设计表达。产品设计表达强调的是工业产品设计者将自己的创意、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的产品“造型”的过程。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产品设计表达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模型表达”、“手绘表达”等方式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将产品设计机械制图表达、美学表达、计算机表达、摄影表达以及展示表达等运用到产品设计表达过程中去,丰富产品设计表达的形式、内容,为产品生产、销售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产品设计推广定位与表达
(1)产品设计推广定位。准确定位产品设计以后,就需要对产品设计推广进行定位,以明确产品设计推广的重点、流程、目的等,并制定相应的产品推广、宣传方案,并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推广,确保产品设计的参与者都能够知晓产品设计的要求、市场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功能特点等等,促进产品设计推广目标的顺利实现。
(2)产品设计推广表达。一般而言,产品设计推广表达会受到产品生命周期、产品销售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新产品需要重点推广产品的差异性,成长型产品要重点推广产品的功能优势,而对于成熟型的产品则要重点推广产品的品牌优势、服务优势。企业产品设计推广应该与企业的产品设计融为一体,这是确保产品设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调查结果显示,诸多的企业将产品设计推广独立于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之外,主要是在产品销售环节进行推广,这就造成了产品设计定位与产品设计推广定位的“脱节”,导致产品品牌形象定位模糊、产品设计推广定位与表达不准确的情形出现,这对企业产品销售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不利影响。实践中,产品设计推广表达的重点如下:产品标志设计推广方面,重点阐述、推广产品的设计概念,突出产品在材质、质感、形象等方面的优势;产品包装设计推广方面,重点突出产品包装的品牌特点、形象以及公司信息,并确保外包装设计推广与产品功能推广风格一致;产品展示设计推广方面,重点围绕产品目标卖场而进行展示设计推广,比如,高档商场、专卖店等等,重点对产品的外在形象、品牌实施宣传;产品研发设计方面,主要是以研发团队为主体,对全体参与开发、设计的员工实施的推广,目的是让每位员工了解产品设计的重点、内容等等,确保企业产品开发设计目标顺利实现。
综上所述,产品的设计推广承接了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重要过程。产品的设计推广是联系产品与消费者的重要渠道,是产品的设计推广架起了产品向商品转化的桥梁。实践中,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销售过程中必须要加大产品设计推广的力度,以推进企业产品设计创新、市场营销活动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强,骆雯,姜立军,李哲林.面向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云创新平台开发研究[J].机械设计,2014(09):97-101.
[2]吕艳.产品“再设计”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关键词】消费主义;绿色设计;应用与发展
一、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设计为人类创造了舒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和“消费主义”思潮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是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即通过人为方式使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失效,迫使消费者不断购买新产品。商品的废止有三种形式:一是“功能型废止”,也就是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完善的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二是“时尚型废止”,也就是经常地推出新的流(下转第128页)行款式,从而使原来的产品过时;三是“质量型废止”,给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段时间后便不能使用。而“消费主义”是一种社会经济与文化现象,消费主义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消费目的,而是主张追求消费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与消遣,以此求得个人的满足,并将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终极价值。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消费主义实质上是拜物主义,通过对物的占有和消费来体现其生活方式和身份地位和优越感。这种无所节制的消费会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副作用。
这种生产及消费方式的缺陷很是明显,新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量,导致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新产品生产过程也会造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废弃淘汰产品的剧增造成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而处理能力有限,人们为无休止的商品的升级换代买单。因此,这样的方式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有人甚至认为“广告”和“设计”是鼓吹消费的罪魁祸首。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考虑设计社会职责,由此,“绿色”理念和“绿色设计”应运而生。
二、绿色设计的基本观念
绿色的含义有很多,例如象征生命、和平、春天、大自然、安全、天然、环保、理想等等。人们常说的“绿色食品”是指天然的、安全无毒害的意思,而“绿色产品”则是指环保和节能。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 也称为生态设计,最早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提出的,在其《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为保护环境而服务,认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而是一种适应社会变革过程中的重要元素。该书在当时还引起了很大争议,不少人认为作者在杞人忧天。而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工业水平为代表的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特别上从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其“资源是有限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首先掀起了“绿色消费”浪潮,消费者也越来越崇尚绿色产品,体现了设计师和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Reduce,Recycle,Reuse),即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产品及零部件能可回收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的内容包括很多,在产品的设计、经济分析、生产、管理等阶段都有不同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绿色产品的成本分析,绿色产品设计数据库等。绿色设计的出发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但是,绿色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应该体现在设计的思维和原则上。当然,绿色设计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三、绿色设计的运用
绿色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仅运用在小件商品上,也运用于建筑及城市规划等大型项目中。比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场馆设计成为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典范,受到广泛好评。体育场馆的室内及广场照明采用太阳能供电,灯杆上安置的太阳能发电板又成为道路旁的遮阳板,所有的空间均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以代替空调,景观设计与减灾设计相结合,广场两端的大型景观喷水池在暴雨时又是很好的排水设施。场馆的屋顶和廊棚上设置了收集雨水装置,这些雨水用于浇灌周边的草地和绿化。整个场馆造型简朴,没有多余的装饰。当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特别是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也堪称绿色设计的经典。“鸟巢”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场馆提供清洁环保的电力。“鸟巢”在设计之初,就一直贯穿着节俭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会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在赛后成为了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和旅游热点地区。真正实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主题中的“绿色奥运”精神。
绿色设计的出现顺应了社会需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特别是节约资源和能源方面,现在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相当好的一种形式,太阳能也可以说是最廉价、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另外,生活中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能源还有很多,像潮汐、水力、风能等等,而目前限于技术原因运用还不太广泛。在环保的理念上,中国还有很多设计不尽人意。如一次性筷子,每年大约要生产450亿双一次性筷子,消耗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而且在制作和运输的过程中不符合卫生要求。具测算,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一次性筷子,所以现在很多公司的餐具采用金属制品,既耐用也容易消毒。2008年的米兰Well-Tech展上,由Myers Motors公司生产的,以创新的生态理念设计的电动汽车 “No More Gas” 获得大奖。该车时速可达75英里,可用家庭普通的220V电源充电,车名的意思即“再也不用汽油了”。该车型作为个人代步工具非常方便,既环保又实用。
绿色设计的理念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设计师应遵守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做起的原则。例如,我国每年中秋的月饼、茶叶和酒的包装、岁末的明信片和贺卡等等,都出现了过度奢侈和浪费的状况而备受批评。包装的作用首先是保护商品,美观和广告功能都应其次。对此,我们不仅应该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和不断发明的新型材料,还可从中国传统的食品包装中得到许多启示。目前由于塑料包装的成本低廉、性能优良,成为各大型商场普遍使用的包装材料,但塑料用于食品包装是否得当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些环保意识较高的国家对食品已逐渐舍弃塑料包装,从发展趋势来看,纸作为食品的包装将会成为主流,使用再生材料的“绿色”包装的食品,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才会形成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四、结语
绿色设计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设计主题,是一种对社会环保具有良好效益的设计方法,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每一个设计师应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例如,以天然原料使用于建筑、服装产品,减少污染;唾弃无用的功能以节约材料;延长产品的寿命;材料的循环使用等等。这些都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既有丰富的想像力,使生活艺术化,又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推行绿色设计,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人类乃至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青编著,《绿色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澳)丹尼森(Denison,B.)、(澳)广裕仁 著,冀晓红 译,《绿色包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谢家平著,《绿色设计评价与优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安霞著,《产品包装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