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护理措施;预后效果
白血病属于一类造血系统恶性疾病,主要指的是患者的造血器官之内出现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以及非造血器官之内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现象。一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比较多见,患者年龄在3岁到4岁属于发病高峰期,其中男性患者的发病几率大于女性患者[1]。本文选取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化疗的患者资料5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58例患者的护理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研究和分析,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化疗的患者资料5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全部符合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处于3~14岁之间,平均为3.8±3.6岁。58例患者中属于标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39例,属于高危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19例。58例患者全部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为患者静脉滴入3.0g/m2,之后通过四氢叶酸钙实施解救,间隔6小时静脉注射1次,每次剂量在15mg,为患者进行水化以及碱化尿液。
2 护理方法
在患者刚刚入院的时候,帮助其了解医院的环境,关怀患者,使其感受到温暖,因为患者年龄比较小,使用化疗药物的剂量比较多,患者容易出现消化道反应以及过敏反应,很多患者的心理表现为紧张和恐惧,所以,在实施化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向其介绍化疗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需要注意的事情等,为年纪稍大的患者讲解白血病的有关知识,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向患者介绍治疗康复的病例,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2]。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一般会出现贫血、乏力以及血小板低的现象,患者需要进行卧床休息,待到病情得到控制之后方可提高活动量,在此期间需要为患者实施皮肤护理,为患者按时的更换,确保患者使用的床单等干净整洁,避免出现压疮的现象。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感染,儿童患者的免疫能力相对比较低,使用化疗药物对患者的骨髓出现抑制,引起患者的中性粒细胞降低或者是缺失,造成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所以,需要为患者实施隔离,保持患者所处病房的干净,空气清新,为病房实施紫外线照射,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对患者是否出现感染严加注意,遵照无菌操作实施,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确保患者的口腔卫生,防止发生损伤和出血情况,在患者进食之后,指导其进行漱口,当患者的口腔出现粘膜炎之后,按照医嘱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口腔PH值,使用碳酸氢钠、灭滴灵或者是过氧化氢进行漱口。当患者由于口腔溃疡出现疼痛的时候,通过利多卡因喷剂为患者进行止痛,在实施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口腔情况严格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黏膜是否发生颜色变化、破溃以及充血等现象。白血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出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所以,为患者实施出血护理以及预防工作非常必要,为患者以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降低出现磕碰的可能,防止发生外伤[3]。指导患者勤剪指甲,当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或者是骨穿之后,对注射位置进行压迫15分钟左右,当患者的鼻腔发生出血的时候,使用冷敷头部以及棉球填塞的方式进行止血,当患者的牙龈发生出血的时候,使用冷盐水进行漱口。保持患者绝对卧床,严格禁止出现搬动现象,为患者准备抢救药品等。进行甲氨蝶呤化疗,能够造成患者的口腔以及肛周黏膜出现溃疡,需要提高对患者的口腔护理以及肛周护理,进行水化以及碱化,帮助患者降低药物对其黏膜造成的刺激,按照医嘱为患者实施四氢叶酸钙拮抗,降低毒副反应,在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甲氨蝶呤的时候,需要将药物用黑色纸张包裹,防止在输液时出现药物分解现象。患者化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消化道反应,在患者实施化疗之前30分钟,为其服用止吐药,在实施化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严格注意[4]。在患者化疗期间,会出现恶心、腹泻以及呕吐现象,所以为患者进行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为其准备清淡好消化的饮食,确保患者每天摄入的水量充足,使尿酸的排出得到加强,避免出现高尿酸血症。58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患者表现为食欲降低、恶心呕吐;5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6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或者是溃疡破溃;13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患者全部得到缓解。
3总结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出现几率比较高,实施合理的化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所以,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化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化疗用药的操作方法,为患者和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向其讲解化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降低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几率,帮助患者提高预后[5]。通过对本文选取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化疗的患者资料58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对58例患者的护理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58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反应,5例患者发生过敏反应,6例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或者是溃疡破溃,13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患者全部得到缓解,由此可见,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由于化疗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使患者的预后获得改善,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峰,梁爽,翟凤平.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四氢叶酸钙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9 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54-56.
[2] M. A. Lones,A. Auperin,M. Raphael,K. McCarthy,S. L. Perkins,SFOP PathologyPanel,K.A.MacLennan,A.Ramsay,A.Wotherspoon,M.Gerrard,M.S.Cairo,C.Patte.Mature B-cell lymphoma/leukem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ergroup pathologist consensus with the Revised EuropeanCAmerican Lymphoma Classification[J]. Annals of Oncology . 2010,22 (01):527-528.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三次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11,44 (05):392-395.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护理干预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7(EV71)以及柯萨奇病毒A16(CA16)等所致,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1]。患者的症状多较为轻微,但部分患者可发生呼吸道感染、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以及脑炎等,极少数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极易造成死亡等。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2]。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手足口病患儿92例,均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中关于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 统计9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职业以及发病时间节等,对病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以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做好人员强化培训以及预检分诊,强化消毒隔离措施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组92患儿中,男44例(47.8%),女48例(52.2%),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在1个月~7岁,平均为(2.01±0.63)岁,其中,≤3岁63例(68.5%)。92例患儿中,61例(66.3%)为散居儿童,27例(29.3%)为托幼儿童,4例(4.3%)为学生。患儿四季可发病,其中,4~7月发病临床最多,占总数的64.1%(59/92)。
2.2临床表现 患儿起病较急,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或者臀部疱疹、发热等。92例患儿均具有疱疹,发病部位以及疱疹个数不等,直径在4mm左右,且水疱呈透明状,内部的液体比较少,疱疹周围存在炎性红晕;疱疹位于口腔黏膜者疼痛明显。81例(88.0%)发热。部分患儿合并流涕、咳嗽、恶心、头痛、呕吐以及食欲缺乏等症状。患儿的住院时间在3~11d,平均为(5.8±2.1)d。
2.3实验室检查 本组92例患儿中,85例(92.4%)白细胞计数正常,41例(44.6%)轻度心肌酶升高,2例(2.2%)轻度门冬氨酸转氨酶及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有48例患儿接受EV71的核酸PCR检测,其中,16例(33.3%)呈阳性。有1例患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1%。
3 讨论
3.1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之一,婴幼儿为高发人群。本组研究资料显示,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最高,占68.5%;男女发病率较为接近,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致病原因分析显示,EV71感染为主要原因,本组48例接受EV71检测,其中,有33.3%的患儿呈阳性。该病全年可发,其中又以4~7月最为集中。病情程度而言,本组患儿多为轻型,热程以及住院时间较短。经实验室检查显示,约有92.4%的患儿白细胞计数正常,而大部分患儿均存在轻度心肌酶升高。认为EV71感染多以轻症为主,但病情变化较快,应引起高度重视。
3.2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干预措施
3.2.1加强人员培训 全面加强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加强相关科室,例如儿科、皮肤科以及急诊科等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以及健康知识培训,全面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
3.2.2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 定期组织手足口病健康讲座,介绍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如实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问题。应教育儿童家长在本病流行期间,勿带儿童到空气流通性较差、人群聚集等公共场所;维持环境卫生,勤晒衣被,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3]。介绍儿童手足口病常见症状,嘱家长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就诊。对于居家治疗者,切勿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疫情传染。
3.2.3规范就诊程序 在流行期,应设置预检分诊,增派经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就诊患儿进行常规检查,对于疑为手足口病患儿,指导其就诊,如为高度疑似患儿,则可通过绿色通达直接进行诊疗。设置专门的隔离留观室,对患儿进行输液输液。设置手足口病专区,对于确诊入院的患儿及其陪护人员应予以针对性健康宣教,并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如症状较轻,可进行居家隔离和观察,并加强健康宣教;对于EV7l阳性者,应予以单间隔离。
3.2.4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措施 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消毒隔离措施,要求医务人员在各项诊疗以及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洗手、穿隔离衣并佩戴手套等。住院患儿所用过的物品均应实施严格消毒处理。对监护室以及治疗室等病区,应做好空气消毒。此外,公用电梯、运转车、洗漱间、卫生间以及门把手等均应加强消毒频率。对患儿及其家长应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要求其应做到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后均应以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并避免与其他的患儿接触[4]。患儿的排泄物以及分泌物等均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奶嘴及奶瓶等在使用前后均应进行彻底清洗。
总之,充分调查并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医护人员以及儿童家属对于手足口病的重视度以及防范意识,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以及高危人群等,积极予以预检分诊、加强健康宣教、强化消毒隔离措施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并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冉琴,龙鑫,陈洁,等.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45-146.
[2]孙岚,张玲,韩其英,等.儿童手足口病67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0,50(33):54.
摘要:目的:探讨PICC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3年6月~2007年12月对158例恶性血液系疾病患者实施PICC技术,进行化疗的资料。结果:本组158例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36~325天,平均108.5天,发生静脉炎1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折断2例,其余141例病人PICC治疗过程均满意。结论:PICC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在临床上,应注意治疗中的护理。
关键词: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恶性血液系疾病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158-02
恶性血液系疾病均具有血、感染及贫血等特点,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重复静脉穿刺所导致的血肿和感染,以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甚至皮肤坏死,血管的破坏,往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下一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大大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我院于2003年6月~2007年12月对158例恶性血液系疾病患者实施PICC技术,进行化疗,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58例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75例,女83例,年龄22~76岁,平均49岁。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插管(PICC)后应用各种化疗药物,每次以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其PICC导管留置时间36~325天,平均108.5天,发生静脉炎13例,均湿敷、理疗后痊愈,导管堵塞2例,肝素水冲管后再通,导管折断2例,1例因病人不当活动所致,1例由于家属不当按摩所致,换管后进一步治疗,149例1次穿刺成功,9例失败是因穿刺角度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94.3%。拔管48例,1例因感染原因而拔管,后证实发热与之无关,断管1例拔管,5例由于出院后护理不当拔管,其余为死亡后拔管。135例病人PICC治疗过程均满意。
1.2操作方法
选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一条,及常规静脉穿刺用物。具体操作:首先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1],患者上臂与身体呈90°角,为防止插管误入颈外静脉,指导患者头部偏向同侧贴近肩部,测量穿刺点至第3肋间的长度,所得长度为PICC管导入血管的长度。然后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cm,两侧至臂缘,常规铺无菌洞巾。打开PICC管包装,用生理盐水10mL预冲导管。静脉穿刺后观察回血,保持针的位置,向前推进插管鞘进入血管,保持插管鞘的位置,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从插管鞘内撤出穿刺针。将导管推入插管鞘,并缓慢推进至所量长度,从静脉内撤出插管鞘,再缓慢将支撑导丝撤出。安装减压套筒及连接器,将机翼状卡子卡在距PICC穿刺点1cm处,碘仿酒精棉球放置穿刺点处,用贴膜及胶布固定导管。最后经X线透视确定导管达到理想的上腔静脉预定位置,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2]。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包括:①置管前向患者解释置管的目的、优点、过程、操作步骤及配合要点。可让已留置PICC导管的病人作现身说法,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积极主动配合穿刺;②置管后第一日换药1次,如无特殊以后每周换药1~2次,每周换正压接头1次,换药时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有无红肿、渗血、渗液,记录导管的刻度,并保持体外导管部分呈“S”型弯曲。冲管时用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以脉冲式动作推注,在管腔内产生湍流,清洁管壁。不同化疗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以防止药物的配伍禁忌致沉淀物堵塞管腔。封管时用20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以脉冲方式封管;③拔除导管时,常规备止血带1根,动作轻柔,拔出后应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导管末端一定要完整。将穿刺针眼按压5min,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24h。
2.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导管异位和脱出。置管后最常见的异位是导管进入颈静脉。当穿刺导管头部到达肩部时,嘱病人头转向穿刺侧,下颌尽量贴近肩部,可避免导管进入颈静脉。本组1例导管末端进入锁骨下分支静脉并回折,在x线片确定后将导管撤出6~8cm后,用20mL注射器抽20mL生理盐水一边脉冲式推注,一边重新置入导管于锁骨下静脉。胸腔内压力改变、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导管固定不当等均可致导管脱出。因此,嘱病人避免剧烈活动和穿刺侧肢体负重,每次换药后妥善固定导管。
(2)导管堵塞。发生率会随置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导管堵塞可分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堵塞。本组有2例于输液过程中发生堵管。将10mL的注射器抽注肝素水推注后再通[3]。如为脂肪乳剂堵管时,可选择70%酒精进行再通[3]。
(3)导管断裂。包括体外导管部分断裂和体内导管部分断裂。本组体外导管部分断裂1例,剪除断裂部分,更换连接器,修复导管。体内导管部分断裂1例,加压固定导管以防止导管漂移,在上臂近腋窝处扎止血带,明确导管位置,将静脉切开取出导管。因此,在操作中严禁高压注射冲管、经导管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不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推注液体。
(4)穿刺局部渗血。一旦发现穿刺局部出血、渗血,应立即给予换药,穿刺针眼上方放置一块无菌小纱布并加压包扎,嘱病人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活动,1~3天内症状可消失。
(5)感染的预防。包括①穿刺部位应无感染病灶;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消毒皮肤时待消毒剂干后再穿刺;④加强置管后的护理,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⑤穿刺局部有红肿、渗血、渗液应增加换药次数,敷料潮湿或松脱应随时更换。必要时局部涂抗生素药膏或口服抗生素。
2.3带管宣教
向携带PICC导管出院的病人详细宣教,内容包括:①PICC导管可留置1年,并且保护导管对于完成化疗非常重要;②避免穿刺侧手臂负重、特别是穿脱衣物时易拉出;③可以淋浴,不可盆浴、泡浴,浴前用保鲜膜在肘部缠绕2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透明敷料下有无浸水,如有浸水及时来院处理;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注意观察穿刺针眼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渗液、敷料松脱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来院处理;⑤坚持每7天来院用生理盐水冲管、换药、换肝素帽1次;⑥导管可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严禁用于高压注射给药、推注造影剂。
3讨论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插管(PICC),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应用于补液和化疗中,能满足各种液路要求。本院于2003年6月率先在血液科对于恶性血液系疾病患者实施PICC,效果满意。
保持血管是化疗护理中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普通留置针因位置表浅,易受病人肢体活动影响,加上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刺激非常大,易导致血管发生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甚至皮肤坏死,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同时临床出现血管损伤及疼痛也较常见[4],往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下一周期的治疗。而PICC置管为化疗患者解决了这一难题。
PICC置管导管感染的病死率为3%[5]。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发生感染。主要有如下经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根据局部的渗血、渗液情况决定换药时间,一般穿刺后24h换敷料1次,以后3~7天更换1次,如有渗血、渗液要随时更换,适时行分泌物培养,调整抗生素。
本组病例PICC置管成功率较高,留置时间长,没有出现渗漏损伤,化疗过程顺利。成功的关键在于:①正确选择血管,尽量选择首次化疗的病人;②严格实施无菌操作;③正压封管,且动作迅速[6];④加强健康宣教。PICC置管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解除了病人的后顾之忧。并且大大减少了并发症,避免了多次穿刺,也使病人的整体治疗费用下降,节约了成本。非常值得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化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娟,曹亚红,陈秀敏,等.外周静脉穿刺植中入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2000,15(8):471-472.
[2]于健春,王秀荣.X线辅助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1999,33(6):378-380.
[3]LoughranSC,BorzattaM.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areportof2506catherdays[J].JPEN,1995,19(2):133-136.
[4]张惠兰.肿瘤护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95.
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长春新碱出现渗漏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长春新碱静脉渗漏应用水胶体敷料+喜疗妥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愈率。结果:试验组治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长春新碱; 渗漏; 水胶体敷料+喜疗妥
doi:10.14033/ki.cfmr.2017.6.05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088-02
药物渗漏至静脉周围组织,造成软组织坏死、神经肌肉功能损伤即称为静脉渗漏损伤[1]。长春新碱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的化疗药物,由于长期静脉用药及儿童血管特性及长春新碱的药物刺激等原因,常出现长春新碱的渗漏[2]。长春新碱出现渗漏危害大,可出现皮肤表面水泡,并伴有疼痛感等,严重时可造成功能障碍,是药物外渗护理治疗的难点。在本研究中,在对40例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患儿出现长春新碱静脉渗漏损伤患者进行水胶体敷料+喜疗妥护理,与传统的50%硫酸镁湿敷相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4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长春新碱出现渗漏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长春新碱渗漏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12岁,平均(8.0±1.2)岁。以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划分,包括疼痛、水泡13例,局部肿胀15例,局部皮肤发白、皮肤温度下降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8.0±1.7)岁。以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划分,包括疼痛、水泡16例,局部肿胀14例,局部皮肤发白、皮肤温度下降4例。两组性别及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用注射器在原部位尽可能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并保持一定的负压再拔针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治疗静脉渗漏的方法,50%浓度硫酸镁湿热敷,取4层纱布浸透50%浓度硫酸镁后覆盖于患处,治疗30 min,间隔2 h后重复,直到水肿改善。试验组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膜敷料,水胶体薄膜敷料每天换1次,在渗漏局部涂抹喜疗妥,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者疼痛、水泡、局部肿胀、局部皮肤发白、皮温下降等症状消失的为治愈;症状改善的为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的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存在多方面的特殊性,除了由于儿童本身因血管细、患者血管壁薄、通透性大,增加了外渗的可能外,与儿童皮肤松弛,小儿哭闹、乱动,配合性差,工作人员疏忽、缺乏巡视等因素有关[3-5]。且血液病患儿需进行长期输液处理,药物浓度、药物酸碱度及渗透压均可对患者的血管壁及体内细胞代谢产生一定影响,产生局部静脉压升高所造成的液体外渗情况[6]。
长春新碱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使用的化疗药,是一种双吲哚型生物碱,具有使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在中期停止的作用。该药渗出后对局部组织刺激大,严重会导致局部严重坏死[7-9]。该药渗漏后出现局部疼痛、水泡、局部肿胀、局部皮肤发白、皮温下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不易愈合的伤口,可对患者的组织、肌肉等造成损伤,严重时可出现局部功能障碍。是儿童化疗药渗漏后护理治疗的难点。
在处理长春新碱静脉渗漏中,首先要避免儿童静脉渗漏的发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静脉渗漏的发生[10]。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静脉注射针的穿刺技巧,选择正确血管,减少多次穿刺。当出现穿刺部位疼痛不适时,护理人员应立即停止药物滴入,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必要时更换部位再穿刺。应该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家属了解静脉渗漏损伤的危害,使得家属重视,在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11-12]。可通过心理护理及使病房环境更加温馨来减少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医从性。
本次研究显示在应用水胶体敷料+喜疗妥护理治疗长春新碱渗漏中治疗效果好。水胶体敷料的亲水性材料具有吸收性能,具有优越的吸收渗出液的性能,并且可以防水、透气,阻隔外界细菌入侵。而喜疗妥具有抗炎、促进水肿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两者的联合应用,可以加快长春新碱渗漏的吸收,并改善由于长春新碱外渗导致的局部组织及血管损伤。故使用水胶体敷料+喜疗妥的护理治疗方式优于单纯使用50%浓度硫酸镁湿敷。
若发生长春新碱渗漏后应先用注射器在原部位尽可能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并保持一定的负压再拔针,尽量将渗出药液抽出[13]。并尽早进行局部封闭,以减轻炎症扩散、止痛,增强组织对药物的抵抗作用[14]。可用生理盐水20 ml+地塞米松2 mg+2%利多卡因在超过外渗部位0.5~1.0 cm处进行局部封闭,1次/d,连续3 d[15]。
在长期、多疗程应用化疗药的白血病患儿病情及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进行PICC置管。使用PICC化疗可以减少化疗中的静脉损伤[16-17]。但是置管费用高,对置管技术要求高,且患儿化疗时间长,整体化疗时间甚至间歇持续几年,且PICC管道要求定期维护,至少每周1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维护,可能发生堵管、脱管等情况,这些都限制了PICC的使用[18]。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水胶体敷料+喜疗妥的护理治疗对长春新碱静脉渗漏治疗效果明显,试验组治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吴平.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2):139-140.
[2]齐娟,刘名清,崔秋媛.喜疗妥联合水胶体敷料治疗化疗性静脉炎20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71-72.
[3]赵友风.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护[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24-125.
[4]蒙金兰,韦玉兰.长春新碱渗漏性损伤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1289.
[5]单靓.水胶体敷料联合喜疗妥治疗氨基酸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8):4356-4357.
[6]郝彩霞.小儿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11(5):770-771.
[7]张雪燕,周乐山.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6):3502-3504.
[8]陈长英,孙巧枝.肿瘤科护士应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知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3-354.
[9]钱小洁,席淑华.谈风险管理在外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8,25(3A):59-60.
[10]刘丽芳,吴唯勤,金凤芳,等.水胶体敷料固定PICC导管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2):168-169.
[11]谭斌.水胶体敷料在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39-140.
[12] Lin M C,Chen C H.An investigation on the nursing competence of sourth Taiwan nurses who have passed N3 case report accreditation[J].J Nurs Res,2004,12(3):203-211.
[13]邱萍,张婷婷,黄敏英.长春新碱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药物渗漏3例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5):106-107.
[14]欧阳秋兰.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3):108-109.
[15] Verity R,Wiseman T,Ream E,et al.Exploring the work of nurses who administer chemotherapy[J].European Joumal of Oncology Nursing,2008,13(3):244-252.
[16]李佳,万京梅,李玉芝,等.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在治疗留置针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5):112.
[17]卢秀芳.肿瘤专科护士在预防经外周静脉化疗致药物外渗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5,13(29):2959-2961.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2013年,国内关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针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其肺炎、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肺结核等等疾病的就诊指南已经广为人知,现将2013年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为主要的研究成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的儿科呼吸系统的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有效的应对措施。
2结果
通过分析,最终决定在肺炎、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肺结核、哮喘、肺间质性疾病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3讨论
3.1肺炎 肺炎在儿童中发病的概率较高,发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组链球菌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对其的研究不够深入,不过,SARS在我国流行后,我国开始深入研究冠状病毒,特别是对病毒的研究更加的多见,有学者通过研究北京周边地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发现其中有病毒NL63基因,这一研究表明儿童呼吸道感染和病毒NL63基因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1]。同时,禽流感病毒肺炎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此病毒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和经验积累。有密切接触史,如果出现了长时间的高热、剧烈咳嗽、肺部显著变化的儿科患者就要诊断是否为禽流感病毒肺炎。由于以往甲型流感病毒较为普遍,研究人员主要对甲型流感病毒进行了深入研究。支原体、衣原体也逐渐的在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被发现,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支原体、衣原体可以感染呼吸道。这些年的研究也证实了在儿童病患中存在性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对于这一点,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2]。
3.2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 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是非常多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哮喘这个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的原因会导致气道狭窄。临床上,很容易把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等等的各类疾病判断成是哮喘,所以,对于诊断哮喘,需要明确的知道病因。婴幼儿反复哮喘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呼吸道病毒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健全[3]。一般来说,针对婴幼儿反复或持续喘息的病因是比较难以定夺的,因为比较复杂,所以,在病因的诊断中,哮喘患者接受治疗时候的反应,以及是否是阳性家族过敏史,这些因素是区别哮喘和非哮喘的一个可参考的因素。
3.3肺结核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的传染病,其原因多由于感染了结核杆菌,这些年,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依照有关资料显示,3个人就有可能有1个人患上结核,如果人体遇到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更加容易患上该疾病。儿童的年纪比较小,不够注意个人的卫生,比如,不勤洗手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了感染疾病的概率。儿童在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到结核杆菌。针对儿童肺结核患者,要提高治疗的效果,一定要使用正规、联合的治疗用药方法,治疗的时间通常要达到6个月,肺结核治疗药物对于儿童肝脏的副作用较大,所以在用药的期间一定要注意检查儿童的肝脏情况,一旦发生肝脏异常,就要停止用药。同时,要协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4哮喘 小儿哮喘发病率是非常高的,经常是由于微生物的感染、生活习惯、吸入气体等等的原因导致哮喘的发生,随着物化吸入治疗研究的深入,该疾病治愈的概率也得到了提高,死亡率大大降低[4]。
3.5肺间质性疾病 间质性肺炎是肺部感染性疾病,按解剖来进行分类的话,算是比较罕见的,但是从发病率来看,有不断攀升的趋势,病死率也比较高,对于患病比较轻的患者能够存活3~5年,如果发病比较迅速,有可能在六个月内就出现肺广泛纤维化,从而导致死亡。通过统计分析,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在攀升,导致感染的因素是微生物感染、药物、吸入粉尘、大气污染,同时,有可能会出现继发结缔组织类的病症。国内对儿童肺间质性疾病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对该类疾病,要多家单位、多学科的联合起来研究和分析,有必要的时候还要和成人呼吸科进行联合研究,从而深入分析儿科肺间质性疾病的分类、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4结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今后的医学发展中,要对儿科呼吸系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完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体系,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再历.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03.
[2]李静,陈正贤,王首红,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3,04:12-14.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形态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一、形态学实验室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实施计划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院校实验室体制改革等文件精神,我校实验室合并工作于1998年完成,至今已有12个年头。当时合并的学科有医学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病理学。2009年学校决定成立生物技术系并单独招生,医学生物学科脱离形态学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和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学教研室,实验科目也相应合并,所以目前形态学实验室承担《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和《病原学》3门学科的实验课程。隶属于基础医学院,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形态学实验室现有教学人员34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0人;实验专职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编写实验教材4部。共有18个显微镜实验室,08年又斥巨资建立了12个数字显微互动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形态学实验室成立至2009年末,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实验课跟随各学科的理论课分开运行,由各教研室制定教学进度,实验人员按进度各自准备实验器材和切片,配合教研室进行教学,没有独立设课。现在病原学教研室成立,原来的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基本合并。根据学校要求,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模式,顺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决定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作部分调整,以达到两门形态学科的融合,以便学生在学完人体正常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病变后组织结构发生的改变,进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体各种组织结构从正常到异常的过渡,为今后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变打下基础。
二、形态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2009年下半年,学校决定自2009年级开始,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精神卫生、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适当调整,减少《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总学时,原则上是减少理论课学时,加强实验教学。为此我们作了如下调整,《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由原来的80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32学时)调整为76学时,减少了4学时,主要减少了理论课,由48学时调整为44学时,实验课学时未变,仍然为32学时,在第一学年的第2学期开课。病理学的总学时为92,其中理论课学时56,实验课学时36,在第三学年的第5学期开课。自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开始,针对2009年级各专业本科的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和《病理学》实验课合并为形态学实验,组织学实验课在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只完成28学时,另外4学时安排在第5学期病理学开课时,加入到病理学的实验课中。计划在病理学讲解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时,在实验课中分别加入组织学的内容,这四个实验内容每次给组织学安排一学时的时间,由组胚教研室的老师给学生讲解该系统主要器官的正常组织结构,再由病理教研室的老师讲解该系统器官的各种病理变化,比如在病理学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时,先由组胚教研室的老师讲解肺的正常组织结构,使学生能够复习和回顾这些器官的正常结构,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病变后组织器官发生的各种改变。
三、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组织学和病理学在授课内容上部分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要熟悉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相关的临床知识,讲解时要重点突出,注重逻辑,让学生理清思路,按照正常向病变的过渡、病变带来相关功能的改变、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这一主线。注重每一个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各种病理变化,注重每种疾病的动态演变过程,加强各种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的训练。病理学和组织学的教师要互相随堂听课,然后进入实验室进行辅导、答疑。这样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理解正常组织结构向病变组织的过渡和转变,克服了学生学习组织学时对基础学科不重视的的错误观念;克服了学习病理学时遗忘了器官组织正常结构的弊端。上实验课时,在每个实验台上摆放实验课所学器官的大体标本和正常、异常切片标本,便于随时观察、学习、提问、教师答疑。要求学生掌握与本次实验有关的基本理论,提前预习。先看正常的形态结构,再看其病变后的大体和病理切片,了解其病理变化并联系病变后其机能的改变,联系临床症状、体征。克服机械记忆、片面理解、缺乏联贯的学习模式。在学习中,正常与病变、系统与系统、前面与后面的知识等能够有机的联系,拓宽思路,培养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一实验组的同学可围绕一种疾病展开讨论,将竞争的学习机制引入实验课。克服各自学习时不思考、不发言、不认真,以及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做到人人进取,开拓思维,增加理解和记忆。
四、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能的科学,这门学科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结构,进而了解其功能。学习和掌握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是为以后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各课打基础的,尤其是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病理学除了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外,也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及临床表现的关系。因此,病理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等均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学习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可以看出组织学和病理学虽然同属基础医学、形态学科,但是组织学和胚胎学更是病理学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器官的发生,才可以理解病变后组织器官发生的变化,进而理解由于病变而造成的功能改变,具体的体现就是病人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这也就和临床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基础经桥梁过渡到临床,实现对医学生培养的连贯性和综合性。为此我们计划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病理学教研室合作,编写《形态学综合实验组织学和病理学分册》一书。编写时注重融器官组织的解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于一体,介绍器官组织正常结构与病变的动态演变,加上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图谱,做到图文并茂,便于对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综合应用。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体现的教学效果如何,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是影响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更加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制定每周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制度,完善新进教师导师制培养和系统听课制度。注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做到以老带新、多学科听课,不定期的举办技术比武等。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必然带来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保证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进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学生顺利实现基础向临床的过渡、将来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我们计划逐步将形态学列为独立的一门学科,独立授课、独立考试。尽量做到少一些单一性实验,多一些综合性实验;少一些验证性实验,多一些设计性实验;少一些演示性实验,多一些操作性实验;少一些传统性实验,多一些创新性实验。我们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我们的互动实验室,力争做到对各系统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的整体展现。运用动态的学习方法,围绕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转变教育观念,从传授理论到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从传授技能到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共性教育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认识到由正常组织发展到病理改变的一系列动态演变过程,使形态学实验成为连接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临床之间的纽带,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训练学生由基础走向临床的基本技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双丰收,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备高素质和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
五、预期的效果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信息的日益增加,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医学教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必须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综合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医风。我们将形态学实验教学独立设课,将组织学与病理学的实验合并,构建新型的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我们医学院校从基础学科开始,注重相关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高素质的医学精英,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训练学生善于分析、观察、综合、判断问题的动态思维方法,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顺利从基础知识向临床技能过渡,从学校顺利走向社会,为国家培养有过硬技术和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关键词】病理学形成性评价教学
《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校原有病理学考试模式采用期末终结性评价考试的方式进行,理论课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课成绩占20%,平时成绩仅占10%,基本上是单凭一次期末考试就完成对一个人一门课程的评价。学生临时抱佛脚,短时间死记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绩。终结性评价考试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形成性评价是美国教育学家斯克里芬1967年提出的,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过程的跟踪评价与完善,让教师与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理想效果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2]。为此从2013年开始,尝试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病理学》本科教学中,希望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思维、推理能力等,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形成规范、完善、有效的学习成绩评定体系。现就试点性的形成性评价,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形成性评价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安排
《病理学》是本科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考试课,教学安排为理论课73学时、实验课3时。
1.理论部分
病理学分两大部分,即总论和各论,总论主要介绍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基本病变。各论主要介绍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等重要疾病。
2.实验部分
主要围绕病理学理论课所讲内容,观察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的病变特点,观看教学录像,开展病案讨论。同时还针对性开展了一些开放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项目。
二、明确考核方式
在每学期第一次上病理课时即要明确告知学生考核成绩的构成:期末理论考试(50分)、期末实验课测验(20分)、平时课堂评价(10分)、读书报告(5分)、临床病例分析(5分),期中测试(10分)。
1.期末考试
理论课结束后的期末闭卷考试是考核的重要一环,占总成绩的50%。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等,覆盖面广。为了拉开层次,另有部分为较高层次的应用性论述题和病案分析,书本中没有现成答案,得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实验课测验
实验课结束后,对所学标本和组织切片进行测验,占总成绩的20%。
3.平时课堂评价
占总成绩的10%。包括上课考勤、平时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由带习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成绩。
4.读书报告
占总成绩的5%。读书报告范围由上课老师指定,主要围绕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但必须是参考其他书籍或文献,而非教材上的内容,并附参考文献。要求800字以上,手写而非打印。
5.临床病例分析
围绕教师给出的临床典型病例,进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写出详细病例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5%。教师介绍报告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格式、技巧,要求内容科学,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层次清晰,用词准确,字数不限,独立完成,不得雷同。
6.阶段性测试
主要针对已学过的理论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多次进行阶段性测试。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考核同学掌握病理学基本概念的情况。
三、形成性评价的效果
学生座谈会上,大部分学生对应用形成性评价给予充分肯定,表示以前的学习平时松懈,到期末搞突击,知识掌握不牢,形成性评价有利于督促和监控自己平时的学习,能够及时预习和复习,期末考试也感到轻松。
四、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体会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的测试次数、种类明显增多,并记录在平时课堂评价中。实践表明,此方法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起到了督促学生课后复习,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受到激励的状态下,其学习能力仅能发挥最佳能力的20%~30%,如果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学习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最佳能力的80%~90%,甚至更高[3]。2.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形成性评价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病例分析。临床病例分析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病例,使各学科互相渗透,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以病例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4]。
3.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需利用图书馆的书刊及电子阅览资源、网络等前沿科技刊物广泛查阅文献,这样能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4.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升人格魅力
教师的教学魅力、学识魅力、人格魅力能够深深吸引学生,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认真思考。因为喜欢某位老师,就更加喜欢这门课程,也就更有利于教学。所以教师也需不断学习,认真备课,提高内涵,才能教学相长,互相进步。
5.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时与学生沟通,从而发现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比如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并思考,假如学生反应比较快,回答问题的热情比较高,说明学生对该问题掌握较好;如果学生表情非常茫然,甚至害怕与教师的眼神接触,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式,如反复讲授或换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直至学生弄明白为止。
五、形态性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反馈要及时、个体化
形成性评价的信息反馈要及时,有利于学生根据反馈信息来判断自己的学习情况,尽快改进学习态度和方法,弥补不足,同时也有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相对于学生数量而言,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通常一位教师承担2~3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师个人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与较多学生交流的时间时常无法保证,使反馈的有效性打了折扣。
2.形成性评价标准要一致
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病理学课程,是由不同教师承担的。在评价过程中,不同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掌握的标准可能不一致。因此,形成性评价要制定客观、易掌握的标准。
3.临床病例的选择
在进行病理教学时,要注意病例的选择既要能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又具有适当的启发性、趣味性,同时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4.现有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还没有达到学生的自评、互评
总的来说,通过这两年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教研室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均明显提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形成性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其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将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白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32(5):89-92.
[2]周小春.形成性评价方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63-64.
[3]高原,王哲,于丹,等.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院校七年制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1):3328-3329.
1.1国外医学模式现状早在19世纪末,西方就有学者认为,在人为割裂的学科和知识结构中学到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社会对医学保健的需求,开始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探索。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2],按照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实施的“新途径”综合课程计划更是将医学与人文之间、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之间进行整合,以知识集约的形式将医学有关理论及必要的知识重新组成课程集群[3-4]。1993年在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倡议医学院校应全面推进综合型课程模式[5],包括“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orientedintegratedprogram,OSOIP)及“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两种模式。这标志着全世界众多医学院校均开始摆脱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进入一个全新的整合模式。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于2001年6月确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中,提出了“课程计划应该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整合”,并强调“学科整合包括课程组成部分的横向整合”。1.2国内医学模式现状通过借鉴国外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经验,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如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陆续开展了课程整合改革的研究。部分院校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6]。但实际上真正做到全面推行综合模式教学的医学院仍少之又少(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整合改革主要是基础学科间的水平综合及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的垂直综合,在临床学科间开展横向综合相对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也较有限。1.3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八年制医学课程整合情况目前,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正以不同的形式和深度在国内外展开,各医学院校正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课程整合存在多种模式[7-10]。1.3.1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医学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八年制课程整合的原则是:基础医学形态与机能课程的分别融合、临床课程自身融合,并使基础科学、临床科学与学术研究紧密交织[7]。整合课程包括:①形态学课程;②机能课程;③临床医学课程整合;④早期接触科研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此外,北大医学部还成立了医学人文研究院,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1.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课程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参照美国医学院的课程设置方案,自2003年起在教改班中采用新的课程模式[11]。在入学后的前三学年完成公共基础课、生命科学课程及基础医学总论;后四学年包括进行四个阶段的革新性课程,包括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开设综合性的整合课程;内、外、妇、儿课程;临床通科实习和社区医疗服务以及临床二级学科强化培训。1.3.3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课程整合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也开展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基础学科重组、临床学科重组,大大节省了理论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自我空间、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的机会,目的就是在于强调“理论联系实践”[12]。将原来的内科学、外科学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及肾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8大系统、9门课程,以床边教学、边见习边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强调自学和PBL学习,加强器官系统间的联系。
2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横向整合方式
2.1基础学科的重组基础学科的各个部分按照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理论进行各学科之间的横向整合,形成从生理到病理再到病理生理机制,最终归结到治疗药物的课程主线,使得学生学习解剖学时,又能系统地掌握生理功能,将结构和功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统一[13],随后的课程进入病理、药理的学习,充分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到正常-异常-用药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学习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正常结构(宏观和微观的结构,包括解剖学和组织学)正常结构时有什么功能(生理)异常结构是什么(病理)这样的异常结构是什么导致的(病因)异常后该怎么办(药理)[9]。因此,在基础课中只学论和各论部分,总论部分编写《人体形态结构》、《人体代谢与调节》、《致病微生物与寄生虫》、《免疫学总论》、《病理学总论》、《遗传学总论》、《药理学总论》。各论部分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代谢与内分泌》、《皮肤与结缔组织》、《神经系统》,等。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整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和,而是依据各自特点重新整合,形成符合认知规律,有严密逻辑结构的功能模块,使得内容更为连贯,大幅度减少授课学时,剔除重复内容,加入最新的系统前沿进展[14]。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理论体系。课时的减少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也为理论课与PBL教学的完美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流程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成具体的临床诊治能力。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15]。2.2临床学科之间的重组临床学科的学习主要为内科学(包括物理诊断学)与外科学,同时还涉及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学”。对于每一个系统的疾病,甚至同一系统的不同疾病,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应当按照具体的疾病进行新增、删减、重组[16]。删除外科中与内科重复的基础各论,内科主要教授疾病总论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部分,外科主要讲述疾病的外科治疗,之后根据疾病的特点,选择性安排影像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进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17]。让学生能够通过之前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思考泌尿系统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需要做什么检查和检验,怎么去诊断和鉴别诊断,怎么去预防。随着医学的发展,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康复等方面提倡打破学科的概念,建立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并逐步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诊治中心[18-19]。
3总结
【摘要】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医学生学好《病理学》的重要环节,直面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能够为有针对性地、切合实际地进行改革提供思路,从而促进病理实验教学的全面发展,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创造条件。
【关键词】 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病理学实验教学作为病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病变最生动、直观、感性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当学生首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各种疾病病灶,在感官上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激发好奇心,调动学习兴趣。而当这种好奇心被平铺直叙的、冗长的解释和说明一次次重复抑制,学习的过程变主动为被动,味如嚼蜡,索然无趣,这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所在。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而病理学实验课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因此实验课的教学尤为重要。改革单一化、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提倡多样化的、开放型的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1 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1 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病理学实验教学由本系统知识回顾(课件复习理论课内容)、大体标本观察与讲解、显微镜切片观察与讲解三部分构成,基本上传承着传统的“灌注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大体标本和切片的观察也在教师的讲解中进行。虽然传统的授课方法较为系统与深入,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全面复习理论课内容,但却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活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开拓型人才[1],出现了“高分低能”,“知识”和“能力”严重脱节现象[2]。目前,高等教育正在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人才的培养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2],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社会中坚,以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从事一切非学术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复合型人才为主[3]。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侧重在通识教育模式与实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上,培养从事科技开发和推广以及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实用通识型和专业型人才[3]。因此培养各专业本科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新世纪的医学教学重点。
1.2 陈旧的教学思维限制实验课授课效果 师者仅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思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现代教育学界对“教学”赋予的新涵义是“教学生会学”[4]。病理学实验课是学生对理论课所讲疾病的具体实践,不仅是学生掌握疾病本质,深刻体会和全面、真正理解疾病的过程,更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独立分析、思考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才是教学的双重目的和最终归宿。
1.3 病理学实验教学条件限制 学生观察切片需用显微镜,陈旧的显微镜不易观察或视野不清,影响学生与教师随时良好的教学互动。此外,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所用的大体标本和切片标本相对不足,需要随时加以补充。尤其是新增专业的实验教学,如口腔医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实验标本和切片的相对短缺,会影响教学效果。
1.4 病理学实验课内容多,学时数相对不足 针对临床医学的学生,有些重要疾病也只能是概要讲解,大致观察。比如: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病率近0.5%,是北方地区的常见病,应该在重点讲解病理变化的基础上扩展开来,强化临床病理联系,让学生了解到患者在原有肺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又出现了以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为主的临床表现,甚至是临床上常规的治疗原则都应该大致介绍,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又增加了趣味性,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采用PBL[5]开放式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如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即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具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理临床联系、结局和转归等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对已有的临床资料要靠自己去思考、分析和判断。甚至除了病人的临床表现外,还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改变、疾病演变过程,甚至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等等,这些是教材所没有的,这就促使他们去认真读书,查阅资料,甚至相互讨论。这样使学生由机械的学习变为灵活的学习;由灌输式学习变为发现式学习;由封闭式学习变为开放式学习;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全面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辅之以适当的传统讲解的方法,这样既能保证学习的重点内容达到精、深、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确保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讲授教学大纲中需要学生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两种教学方式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我国有部分医学院校已经试用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6-7]。
2.2 改进教学思想,注重培养能力 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一种疾病,然后对该病作一个全面的介绍,甚至包括临床检查项目和可能的预后,锻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精心收集、编写各种侧重点、考核点不同的病例,采用PBL教学,锻炼学生的全面分析、思考能力,或实际问题处理能力,或创新思维培养等等。也可以充分利用医院病检的标本,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动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等。要做到授课效果最佳,则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授课内容及方式。
2.3 实行病理学实验课考试制度 病理学理论课考试是考核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而实验课的考试应该是对学生能力的测试。学生的实验报告只能算作平时成绩。考试形式可以多样,试题需要精心编写或设计。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等。如此才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
2.4 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病理学实验教学条件 充分利用病理外检资料,收集和补充典型的大体标本和切片。同时可以通过数码照相和图文分析系统将制得的标本或切片转换为图片格式,作为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的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下载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供学生学习,也可以将实验课课件直接挂在校园局域网上,学生随时可以上网浏览学习。
2.5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病理学创新性实验 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协助教师进行尸体解剖,熟悉尸体解剖的整个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认真仔细观察各个重要脏器是否有病变及病变特点,并初步分析其死因。之后,可以让学生参观并了解病理切片整个制作过程,然后进行镜下观察,分析讨论,最后书写尸检报告。本教研室已开展此项工作,学生踊跃参加,积极发言,认真分析,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总之,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发展形势,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效果更好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充分发挥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临床课的学习及创造性工作奠定结实基础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如何进一步完善、提高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徐筱红.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81.
[2] 马云,何淑雅,曹运长,等.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生物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1):42.
[3] 周连君,庄绪德. 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2:21.
[4] 苏敏,田东萍,杨棉华,等.病理学CPC开放式教学法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4(5):52.
[5] 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等. 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