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科技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工电子专业 课程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92-01
一 电工电子专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能的普遍应用,与电相关的行业比比皆是,工作在电工电子行业一线的工人也很多,但是突出拔尖的技能人才却很稀缺。高职院校的电工电子专业主要是教授学生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在电力生产、电气制造和维修以及各类电子设备的制造、维护、应用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发展,填补我国在电工电子科技发展上突出技能人才稀少的缺口。电工电子专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用电器、电子科技研究设施都与电工电子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是大学,各高职院校专业的选择趋势也逐渐偏向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选择这样的专业就业相对容易,工作的选择市场相对广泛,且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从而使报考此类专业的学生爆棚。针对国家科技发展现状而言,不可否认,电工电子方面专业人才较稀缺,社会对这方面的专业对口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就学生而言,在高职专业的选择上要十分谨慎,切不可盲目跟风。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愿意学习的专业,不要认为大家觉得好,自己就感兴趣。其次,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学习需要学生自身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学生要衡量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考虑自己是否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效地掌握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 课程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是一门不断更新的学科,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和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发展前景有相当大的市场。自动化、电子科技的不断普及与提高,使各类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越来越多样化和全面化。但在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点。其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课堂上,老师被视为教学主体,他们通常照本宣科,依据教材的内容,循规蹈矩地教授。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还能逐步接受和消化,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根本不能在其大脑中呈现老师讲解过程的“影像”。“大锅饭”的教学形式,并没有完全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使学生无法吸收知识。
第二,单一的课堂讲解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一组课件,如此封闭的教学条件,让原本就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同时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技术不能有效结合,这意味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脱节,从而造成课堂教育的失败。“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仅在课堂上取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实践运用上得不到进步。
第三,专业教学主要是采用考试来评分考核,老师通过分数去评判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种考核方法是缺少全面性和客观性的。仅仅以一个数字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既不能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也让学生的个人努力得不到十足的肯定,不能有效地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教学方法的讨论
电工电子不同于其他专业,它更需要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生产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实操技能、技巧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因此,对教学方法要求较高。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要从教学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更换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不想学,怕困难”的心理。在课堂内容讲解中,多举一反三,结合生活、生产的实例,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能快速理解和吸收。其次要探寻多样、生动的教学方式,如一体化、情景式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一种问题安排一种应对课程内容,抛弃守旧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实物演示、动手实操等多种手段来体现现代化教学特点,使抽象、难理解的课程知识通过丰富、形象的课程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课制宜,因人制宜”。最后,教会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课堂知识为辅,运用学校的资源,通过科学验证的基础实验,自主设计,独立动手,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 结束语
本着特色教育、德体教育、长期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理论和实践精通的全面发展人才,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胜任电工电子专业方面的各项工作。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挖掘学生的个性化潜能,明确电工电子工程专业教学目标,建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出拔尖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缆井 智能主机 采集单元 物联网取能 CT 监测预警
1 引言
随着城市电网电缆化率的不断提高,电缆沟井里程数明显增多,电缆井故障成为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电缆沟井位于地下,难以通过直观肉眼观察的方式进行巡视查看,需要更为有效的手段,来提升电缆井的状态监测水平,实现状态安全提前预测,及时预防、超前预警。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应用主要实现了对电缆沟井内测温,可燃气体监测,积水、防火、视频监测等目标,但仍存在监测形式单一,工程量大,监测、安装范围局限,监测数据不能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及存储等缺陷。为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迫切需要研发一套新的电缆井状态监测终端及可靠的数据收发、分析、管理、预警主站系统。
3 架构及关键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数字化电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国内高速发展,为电缆井综合状态监测和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基于边缘科学概念,进行技术融合和集成,将分体式传感技术、可持续供电技术、物联网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移动作业技术等引入到电缆井内状态监测及预警业务中,将电缆井监测节点网络架构与物联网相连,实现电缆井运行全工况信息交换,帮助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掌控现场一手数据,提高电缆井实时监测、预警、响应和运维水平。
3.1 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由采集单元、智能主机两部分组成,二者采用RS485有线模式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实时交互,使监测终端具有全面感知,智能处理和可靠传输的功能。
采集单元分为井盖位移,环境温湿度监测、有害气体监测、可燃气体监测、水位监测、火灾探测、电缆接头测温等模块,周期性采集电缆井的状态数据,并上传至智能主机。智能主机接收到采集单元上传的数据后,进行汇总,通过ZigBee网络,经最近的智能主机向主站系统上传数据。若最近的智能主机通讯异常,则搜索通讯范围内(可视距离2000米)的其它智能主机,建立新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考虑到在产品试点或推广前期时,电缆井监测节点与主站系统可能存在距离过远的情况,智能主机主控板兼容APN(基于GPRS的VPN)通讯模式,设定为主节点的智能主机,可以通过3G/4G等GPRS通道将区域性数据上传至主站系统。
3.2 主站系统
主站系统一般部署于变电站或自动化机房,通过ZigBee网络或APN网络,与监测终端进行双向组网通讯,实现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电缆井综合状态的监测和预警。
主站系统基于地理信息GIS平台开发,相关数据接口及业务分析模块采用JAVA开发,封装为后台服务。当后台数据接口进程接收到智能主机上传的信息后,自动进行拓扑,实现监测网络重构。启动业务分析模块,进行电缆井各状态分析,当发现模拟量数据越限或开关量状态变位后,立即评估告警等级,并启动告警业务,在GIS界面点亮相关电缆井,显示其具置和预警内容,同时通过短信告警平台,提醒电缆井相关责任人尽快处理安全隐患。
3.3 关键技术
3.3.1 监测终端续航力设计
采集单元是分体式微型设计,由智能主机一体化供电,周期性采集状态正常数据,连续性采集状态异常数据,因此,其自身的设计应满足低功耗的要求。与此同时,电池的设计也应能连续工作。
开发电池管理系统(BMS),优化充电、用电效率,提高电池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对电缆井状态监测及预警技术的实现不可或缺。
智能主机采用高性能锂电(单一电源供电周期不低于一个月),同时配套取能CT装置,为适应不同应用环境(负荷电流),取能装置采用双线圈设计。
当CT取能装置正常工作时,BMS系统向监测终端稳定供电,满足智能主机及采集单元应用。同时,监测锂电池状态,当锂电池处于需要充电的状态时,BMS系统同步进行锂电池充电。锂电池充满后,BMS系统切断其充电电路。
3.3.2 信号传输可靠性技术
信号的强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电缆井状态监测数据的正常传输。电缆井周围电磁干扰复杂严重,智能主机分布分散,为保障数据的正常传输,智能主机的通讯设计不但要满足相互之间在多层信号屏蔽的情况下信号强度衰减幅度小的要求,而且要具有多层次抗电磁干扰的功能。另外,辅以增强型通讯模块及高灵敏延长天线,合理选择天线的安装位置,切实保障数据传输正常。
3.3.3 系统自检技术
为保障系统可靠运行,达到预期目标,得到理想的运行效果,自检技术尤为关键。电缆井状态监测终端设计自检功能,周期性运行,保障智能主机和采集单元的正常运行。电缆井状态监测预警主站系统建立软件进程监测和管理功能,一旦发现进程异常,则自动关闭该进程后重新启动。
在独立自检基础上,整体系统实现自检,校验各个组成的运行状态,通过系统设定主站定期召唤监测终端和监测终端定期上传状态的任务,保证系统监控人员、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所辖范围内智能主机和采集单元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现异常,启动告警流程。
4 小结
电缆井状态监测及预警系统已经在新野电网成功进行试点应用,实现了对电缆沟井内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有毒气体、积水水位、火灾烟感、井盖移位、电缆接头温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在线状态分析,并对出现异常及安全隐患的情况立即提醒电缆井相关责任人尽快处理,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电缆井安全事故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
实践证明,电缆井状态监测及预警系统适合在电力系统、电力专网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发挥重要作用,有效提高电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坤.动力电池模组信号采集与快速充电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博硕论文),2012.
作者简介
姜晓华(1966-),现为国网河南新野县供电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管理与服务。
高洪杰(1975-),现为国网河南新野县供电公司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管理与服务。
林江(1980-),现为南京德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科技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
蔡会会(1987-),现为南京德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单位
关键词:常州;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一、引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了“863”计划,掀开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序幕,先后创办了一大批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这些区域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并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廊。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总收入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8322亿元、60000亿元和415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各国经济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群由于持续的创新而显现出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21世纪以来,在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常州高新技术产业从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起步,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特色日益凸显,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首先,经济总量不断增大。2009年常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现价产值2886.95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4.5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8.2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42.42亿元,同比增长15.18%;出货值354.71亿元,同比下降7.27%;完成利税总额243.77亿元,同比增长20.01%;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26.27亿元,同比增长22.67%。其次,初步形成了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新科电子、冲电气软件、常工电子计算机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高博能源材料、福派博克高分子材料、圣戈班技术材料等为骨干的新材料产业,以宝菱重工、天合光能、小松工程机械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和以千红生化制药、庄臣同大、常茂生物化学工程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2008年,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区产值的90%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300多家,过10亿元企业达到38家,过亿元企业总数达到243家。民营资本进区办企业并在全区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据统计,常州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八成以上,并且大多分布在各个科技园区内,相对集中在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这些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一些民营科技企业以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科研成果研发起步并实现了快速发展。1997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批准高新区建立的国家级软件、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技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催生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最后形成了自身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已有8000多名高科技人才向区内聚集,其中硕士、博士5000多人,留学归国人员800多人,全市所有科研院所均与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成立了近200个研发机构,其中包括几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设立了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开发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化成果。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2500个,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总数的90%以上,经科技部评估,常州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3位。
三、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的聚合度较底
当前,常州高新区在众多产业发展了近几千家企业。统计显示:2009年常州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78.7亿元,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2887亿元,均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15%。其中总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0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宝菱重工、天合光能、新科电子等几家企业税收超过亿元。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收入2535.43亿元,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已经显现。
但从产业集群角度来看,企业集群化程度较低。虽然大的产业有企业数千多家,小的产业也有数百家企业,但点到骨干企业大家都能认同,而数到特色产业人们在概念上仍然会停留在骨干企业,因此,产业集群展示效应不清晰。从产业链的延展角度来看,企业间横向联系较少。龙头企业产业链向周围企业的协作性延伸不够密切,很难看出大产品形成过程中专业分工的网络化循环,更没达到快速促进龙头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成熟的境界。此外,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来看,首先,统领市场的大宗核心产品为数不多,即使有少数产品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其零配件部分也往往是区外购进多而区内配套少。其次,没有相关中介机构针对某产业关联度较强、产业链延展度较长的产品作出各链节需求公示,并以市场化运作、成本优先机制引导合作。再次,产学研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与互动机制,缺乏企业与科研院所双方认同并高频度关顾的畅达走廊,成果难以及时向产业转化。产业集群度低、产业链延展模糊、产业集群机制不完善等降低了产业聚合度,阻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创新资源整合不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从产业的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来看,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较低。2007年常州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只占到销售收入的2.5%,近两年虽有一定增长,但2009年仍只占到3.5%,与发达国家企业同一指标10%以上的水平相比,只有其2/5。其次,从互动创新机制来看,协同创新效率不高。需求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是有机结合的,每个环节的两端并不是简单的给予和接受,在通常情况下,创新成果往往靠某方面的努力难以实现,然而,这一共生机制内各环节资源的整合仍然不够,特别是具有一定创新实力的企业,占据技术进步、产品替代创新前沿的战略性眼光要放宽。另外,集群区域内还未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技术创新的过程往往不是遵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创造销售服务的线性模式而实现,创新活动随时会出现在创新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为保证创新链条的创新活动实现无障碍衔接以便获得最终创新成果,就必须保障各类创新活动人员畅通无阻地交流。同样,实践证明技术转让也不会一次性完成,它也需要受让双方不断地对话,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交流中迸发的新思想还会演化为新的创新成果。因此,交流成为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而由各种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活动形成的网络系统则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当一个地区集聚着大量各类创新人才,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互动关系时,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便自下而上地形成了。目前,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内并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培育、建设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及其他中介机构共同参与、自下而上的创新系统。
(三)与其它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趋同,缺少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城市都把软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如软件业除了国家已经认定的“十大”软件产业基地外,各地还在不断地规划发展;又如电子信息产业,除“武汉电子”、“广东电子”、“上海电子”等国家级电子科技产业园之外,西安、福州、南昌、无锡、合肥、宁波、重庆、北京、苏州等地区也已经或正在筹建电子科技产业园区。从目前情况来看,常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国内其它城市差别不大,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明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构现象不利于常州形成集聚度和规模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四、推进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
建立一个优秀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高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服务机构,例如在高科技发展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定、测试和市场检验,还需要后期的推广销售、技术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等。这些都要求在集群企业内加强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及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体系。为了促进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首先,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允许民营组织进入金融、保险、银行等行业发展业务。其次,在加强政府监管的条件下为民营中介组织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再次,培养和培训各类中介服务人才,通过考试选拔等制度促进中介服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风险投资的聚集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的成长也需要大量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区内。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国外风险投资资本,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来源,成立更多的由多元投资主体构成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此外,围绕“二次创业”目标,结合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筑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为使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一个优秀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创建良好的基础。
(二)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常州市政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实行合理规划,进行科学管理。在制定发展政策时,要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政策核心,将优惠政策由原先向所有入园企业倾斜改为向目标产业或技术倾斜,调整入园企业的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产业集群的促进机制,从政策型集群转化为效益型集群,着力发展创新创业型、科技高端型和知识服务型产业集群。政府部门主要是对集群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规范和激励,协调使用各种促进创新的政策工具,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基础设施环境。
(三)完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不断提高集群合成和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进行制度创新,密切“产学研”关系。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进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瞻,主动搭桥引线,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入股、持股经营、技术开发奖励等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形式,减少合作纠纷。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间彼此要增加信任和合作,发挥合力,促进集群式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加强技术攻关,提高研发水平。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联合研发机构,进行联合攻关。鼓励集群企业间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各方面展开合作,提高集群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积极吸引高层次、原创性科研机构在常州设立,鼓励并帮助他们建设创新开发平台,完善创新条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适用技术并有效地向集群内的企业转化。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将研发资源、创新资源以及经营和管理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产业创业资源,在创新中实现常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尹建华,苏敬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与协同管理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9).
4、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软利学,2001(3).
5、江文清.硅谷高新企业集群成功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3(4).
【关键字】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现状;对策;珠海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不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企业自身的事情,而是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的事业。如何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提升地方或国家综合竞争力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基于此,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目前,对于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其功能而言,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指政府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依托,整合各方创新资源为本区域内的创新主体提供共性科技服务的基础支撑体系。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其基础性、共享性、创新性在区域自主创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纷纷把发展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提升到战略层面上来。
我国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2年国家开始启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并于2004年颁布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行规划与布局。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创新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研发、中试、测试、设备共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与创新相关的公共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珠海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早,2001年就开始了珠海市国际信息检索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以及珠海市工业设计制造中心的前期筹备工作。经过十年的发展,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有以公共科技资源为依托、提供科技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以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主的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经过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珠海逐渐建立了为区域内各创新主体提供科技信息、科研仪器、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科技咨询等综合性、全方位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的建成与运行,优化了珠海的科技创新环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创新创业的需求,推动了珠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升了珠海的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实施意见精神,珠海市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重点建设了“科技文献信息平台”——珠海市国际信息检索中心、“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成果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广东专利信息平台珠海分站”和由众多公共实验室组成的实验体系平台。这些平台的建成与运行对珠海市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珠海市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
1.以科技文献支撑平台——国际信息检索中心。该平台集成了美国DIALOG系统、STN系统以及国内“万方数据库群”,囊括近千个国际大型数据库和100多个国内数据库信息,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政治经济、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商业情报等所有的学科和领域。每天可供检索的总信息量达上百亿条的海量规模,解决了珠海市查信息难、查资料难的问题。据统计数据显示,至2011年,该平台已拥有机构用户500多家,国内数据库年检索量达20万次,充分发挥了该平台在全市经济与科技发展中的信息资源支撑作用。
2.珠海市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该平台旨在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使用效率,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减少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成本。该平台建成后,为珠海市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交流等大量的科技服务,目前该平台共有300多台设备可供使用,已有多家企业通过该平台获得了相关服务。
3.科技成果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面向整个珠海的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的技术成果转移与科技合作信息交流平台。2011年,该平台展示成果已增至2000多项,对推进珠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公共实验平台。目前,珠海市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和13个公共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化科技人才,在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攻关和科技研发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2011年,市公共实验室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超过400项,攻克了多个产业技术难题。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攻克了耐候性特种染料及墨水、碳粉材料等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为国产第一台自主产权激光打印机的诞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共建单位珠海元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学研合作入选国家教育部“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5.其它平台。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广东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分站等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育科技产业上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二)共性技术平台
共性技术平台主要包括我市针对电子信息、打印耗材等优势科技产业发展需要而建设的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目前我市拥有“软件网络评测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网络检测中心”、“打印耗材检测中心”等为代表的共性技术支撑平台。这些平台为珠海的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与投资能力不足的压力。
1.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
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成立于2001年,2003年获国家认可实验室资质,是劳动社会保障部和信息产业部在国内指定7家从事软件检测工程师职业技能的二级工作站,可提供软件和网络质量保证40种解决方案、55个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检测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5位,服务范围覆盖珠海、中山、江门和港澳地区。截至2011年,该中心已为相关企业和信息化建设单位提供第三方非盈利技术服务上千项,定位产品质量问题超过10万个。
2.国家印刷及办公自动化消耗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印刷及办公自动化消耗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由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2月批准在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成立,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印刷及办公消耗材料产品国家级检测中心。该中心集产品检测、科研开发、风险预警于一体,为印刷及办公自动化消耗材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服务,对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
3.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
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是面向珠海市乃至广东省集成电路企业服务,搭建起IC应用、IC设计、IC测试与制造,风险投资与创业企业之间的桥梁,主要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完善的芯片设计、测试、验证的软硬件设计平台和培训等技术支持服务。
4.珠海南方网络检测中心
珠海南方网络检测中心于2005年5月经珠海市信息产业局批准成立,是专门从事网络检测、评估和相关技术咨询服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2008年3月,网络检测中心获得了国家认可实验室资质。
5.珠海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中心
珠海南方数字娱乐公共服务中心(简称DEC)是2009年由省、市与国家高新区出资3000万元联合共建,为数字娱乐企业提供孵化和公共技术服务,重点以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研发和制作、电脑动画业、游戏设计制作企业作为主要服务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政策配套环境需进一步完善。尽管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扶持与管理政策,但各地产业发展特色各异,需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一系列具体的配套措施。目前,由于相关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严重削弱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对科技资源进行协调与管理的力度。部门(单位)之间如何协调,科技资源共享的程序、步骤、共享运行费用支持、拒绝共享的制约等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拥有资源的企业和机构对资源共享持消极或不配合的态度,这些都需政府管理部门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来加以规范与引导。
(二)平台运行机制不完善,重建设而轻管理。这是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造成许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效果不理想的首要因素。首先,缺乏平台建设与运行的长效运行机制。平台建成后需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加以管理和维护,才能真正发挥平台的长效作用。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时候政府只在建设环节投入资金,平台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推广与应用只能依靠建设管理单位有限的人力物力来完成,导致信息更新滞缓、应用不广。其次,缺乏科学的平台绩效管理,对平台的运行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三)发展不平衡。一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产业分布不平衡。目前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打印耗材、生物医药等产业,其它产业相对薄弱。珠海市工业设计制造中心筹建虽早,但却因种种原因中止,严重制约了珠海市制造业的发展。其次,各平台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有的发展较好,有的发展较差,参差不一。第三,平台建设相较于产业发展而言,存在着建设滞后,结合不紊等问题。
(四)人才缺乏。目前,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经营管理与技术维护人才总量不足,尤其缺乏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领军型人才,大大制约了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三、平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珠海市产业发展特点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具体情况,对今后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珠海市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管理机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领域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并进行宏观协调与引导,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整合,杜绝重复建设。其次,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管理机制,明确科技资源共享的程序、步骤、共享运行费用支持、拒绝共享的制约等,使共享行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科技资源共享应遵循“谁共享,谁受益”的原则,对提供共享服务的机构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补助,以激励创新主体主动进行科技资源共享。
(二)完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实现平台高效运转,持续发展。要更好地发挥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作用,提高平台的创新和服务能力,应注重构建资源共享、高效灵活、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首先,完善平台运行管理机度,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对平台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其次,完善平台投入保障机制。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是一个公益性的平台,必须有稳定、持续的投入才能保障平台的建设与日常运行。因此,必须完善平台建设与运行资金管理制度,加大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使平台建设与持续运行有稳定的经费支撑。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投入资金,参与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建设融资渠道,逐渐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化投入为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
【关键词】原始艺术 艺术精神 水彩画
在图像泛滥、技术复制、网络传播的E时代,我们绕不开电子信息对纯艺术的冲击。人们在接受新的感官享受的时候,也在进行一次审美文化的转型。水彩画在迅猛的电子科技发展背景下,艺术精神一步步被新电子信息蚕食,水彩艺术发展现状与当代艺术主流相比较,现状不容乐观。
一、当代水彩画创作的现状
在题材上,中国水彩画的创作大部分停留在传统绘画题材上,如少数民族题材、风俗画题材、静物画题材等。这些都是获过大奖的题材,很多画家反复创作效仿过。不是这些题材不好,关键是这些题材在新时代、新文化环境下缺少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趋向,总是觉得中国水彩画少了点时代的气息和当代的文化特征。
在形式上,中国水彩画的创作多停留在传统视觉经验上,固守传统需要过硬的基本功和对水性有强大的掌控能力,由于过多倾向于法则、规矩,过于强调写实的画风,人们越来越放不开手脚,水彩画陷入一种怀旧状态。视觉语言的表达最关键的是形式要与内容有紧密联系,如果形式脱离了生存环境去片面地表达,那么就像是给苹果手机包上传统点心的盒子,让欣赏者用当下的心态去欣赏上个世纪的精品。
在审美价值上,中国水彩画缺少批评意识。水彩创作对于社会批判、艺术家情感极限的突破考虑得比较少。在创作中,风景、人物、风俗画多以平和的叙述与描述为主,较少反映身边的焦点、热点问题。这种淡漠、茫然表明的是水彩画只传递了画者眼中看到的事物,并没有表达创作者的情绪。艺术家除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艺术审美和技法外,还应该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独特的价值观,敢于向世界发表看法,建立起自己的格调。艺术作品不光要传递某一时代的画风,更应该推动一个时代的进步。
二、原始艺术精神是否过去
原始艺术不能等同于艺术史上的一些艺术流派,我们甚至只能说它是一种“亚艺术”,这段艺术史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神秘而崇高的。原始艺术是原始人类的思想与大脑还处在一种混沌未开化的状态下完成的,他们的创作以粗狂的技法、质朴的表现力深深打动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许多艺术家,时至今日,原始艺术仍然是世界各地博物馆和展览馆的重头戏。这充分说明了原始艺术的魅力并未过时,以简约、抽象、程式化为主要特征的表现形式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原始人类的聪明才智。
原始人无法用科学解释客观世界的自然现象与动物的各种行为变化,因此就会赋予种种虚幻的想象与自我认知,而这种自我认知融合错综复杂的迷信理念,表现出来的却极其简单,往往容易用外在的形体和结构作为他们认识生活、区别事物的全部,形象的真实感是他们试图达到的唯一的审美标准,因此原始人特别热衷模仿造型。原始的模仿并不求惟妙惟肖,他们往往追求本质、简洁、无技巧,直奔主题,强化某部分特性,极尽所能地接近他们所理解的真实,但是却突出了事物的特征,显示出原始人的观念。
史前艺术是一种出于本能创作的艺术,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算作真正的艺术。因为原始艺术往往都是某种特定环境与需求留下的一种生活印记,准确地说是原始人在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征服大自然的产物。所以原始人所理解的真实感并非纯粹视觉意义上的,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从自我的情感与认知出发,渗透一些特殊的情绪与情感,自由、随性、夸张地表达这个客观世界。这种改变从未受到外界的影响,也不会刻意去迎合、取悦他人,纯粹是心中一种自我的认知,岩画上的红色、维纶多夫的维纳斯的女性特征……都足以证明创作是有意识地改变模仿对象,将幻想与愿望融入作品中。这恰恰是原始人的特定的情绪与情感的理性表达,赋予原始艺术超模仿的意义,使之更具有思想性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生活是艺术的肥沃的土壤,原始艺术就是原始人生活智慧的结晶,我们不得不承认原始艺术生根于狩猎生活。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提出艺术源于巫术,最初的一切巫术活动都是与狩猎活动相关,原始人类由于生存能力的低下,在狩猎前他们会利用巫术来祈求狩猎成功。例如在岩石上画上动物,族人们围在一起跳舞、唱歌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活下去。所以原始民族的生活与原始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代人眼中粗犷的“艺术形式”和沉闷单调的动物题材,其实都是原始人生存的一种印记。生活需要的题材才是原始艺术所要表现的,那些纯粹的精神世界享受的作品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毫无价值的奢侈品,对原始艺术的研究其实就是对原始生活的研究。
三、原始艺术精神对水彩画创作的影响
一方面是人类艺术最原始的形式,一方面是E时代的水彩画创作,两者南辕北辙,用原始艺术精神能否解决E时代的水彩艺术的迷茫?很多人认为由于艺术环境的强烈反差,很难借鉴。其实不然,原始精神虽然来自原始社会,但是它的精神却是人类最淳朴、最炽烈的,艺术情感至上的,是以生活感悟为根基,这些不光受用于原始社会,即便是这个靠电子、网络、数据线传输信息的E时代也同样需要。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不是原始艺术的形式与题材,更不要求具备与原始人类相同的心理状态,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的是一种对艺术的创作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与E时代的社会融会贯通,为现在水彩艺术开辟一条新方向。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很多新鲜的信息充斥着大脑,在人类视野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无限扩张的时空领域,打破了以往传统界限的同时也为我们打开前所未有的视野,它的触角伸向人类文化的所有层面与界面,将人类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一并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人们的思想与观念走向开放,一些艺术家为了追求短暂的轰动效应,一味地拼凑文化与生活,形成一种无根、无养、无光的克隆艺术怪胎。这样的艺术表面看似新奇,实则违背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的创新是让艺术在新的时代与文化下发扬光大,我们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去伪存真,变成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用艺术宣泄出来。
怎么样才能把扑面而来的各路信息有效地整合、消融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给整合、消融信息一个根。原始艺术精神告诉我们要极尽所能地接近原始本能,那么不难想到的是水彩画的根基就是水。轻盈、薄透、水色淋漓,这种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绘画方法,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到对水的自如掌控,这就需要在传统中汲取经验,让水性带动艺术创作显示出其独特的灵性与魅力。但是,E时代的水彩画又不能固守着单纯的水色表现,在技法与材料上要进行转换,把丙烯、酒精、淡彩,甚至胶跟泥沙等更多的新元素引入水彩画,大胆实践掌握更多水性材料性能,拓展水彩潜在的艺术空间。
技法与材料只完成了水彩画的形式转换,在内涵上则需要转变艺术观。E时代的信息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守与破的较量困扰着艺术家。只有对错综复杂的文化有深入了解,才能做到真情流露。所以,艺术家在这个时代,除了要有精湛的技法,更应具备进步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作品表面上是一幅画,实则是艺术家的思想与艺术观的表现,所以艺术家要不断学习多元文化,体验多元文化,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建立顺应时代的独特艺术观,这正是原始艺术精神所提倡的在作品中渗透特殊情绪与情感。
E时代虚拟技术的发展,让任何人都无法固守传统的绘画精神而排斥图像对绘画的作用,图像感已经成为E时代的重要视觉特征之一,它是由科技引发的新视觉。多数画家为了强调绘画中“绘画性”的核心价值,强调写实的意义。在笔者看来,抽象性是水彩艺术的扩充。在中国,写意一直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它不但是对画者心灵最好的释放,而且还可以发挥计算机虚拟技术来创造出超越人类视觉的新影像。抽象以超强的概括力、简约的形式、丰富的肌理、舍弃细节的特点去表现事物,呈现出E时代的节奏律动,这正是对原始艺术精神回归的最好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艺术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是最多变的时代,艺术面临的考验也是最严峻的。电子信息给水彩画带来的问题,我们在原始艺术精神中找到了答案。这一切证明了:艺术像植物一样扎根于时代的土壤中,注入当代艺术观与情感的养分,艺术便会鲜活。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住这两点,认真去创作,我们就会解决一切复杂多变的难题。
(注:本文为中央高校自由探索计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EUCF111905;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0D016)
参考文献:
[1]欧阳权友.网络审美资源的技术美学批判[J].文学评论,2008.
[2]郑宗鋆. 泛谈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沿革//造型艺术·水彩专辑[C].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83.
[3]丁宁.回溯与创造:原始艺术和现代艺术[J].文艺研究,2006(4).
[4]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关键词:区际贸易;贵州;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4-03
一、概述
贵州省由于受其地理位置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发展。在开展区际贸易的过程中,由于贵州省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差,这使得其在与其他地区进行区际贸易的过程中无法占据优势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区际贸易在促进贵州省的经济增长,缩小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就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区际贸易,在经济学界中相关的理论和著作并不多,大多都是运用国际贸易方面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区际贸易,顾名思义就是某一地区与其他地区间所进行的贸易往来,其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广义层面上讲,区际贸易指的是世界上各个地区间所进行的贸易往来;从狭义层面上讲,区际贸易通常指的是同一国家内各个地区之间所进行的贸易往来。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上的区际贸易,即同一国家内的区际贸易。
二、贵州省区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现状
(一)贵州省的区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区际贸易都没有在这里得到较好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和其他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国际贸易对贵州省经济增长难以起到大的作用,因此对区际贸易的需求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图表中数据显示,贵州省的区际贸易在2001-2010年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逆差额伴随经济的发展呈现扩大趋势,国际贸易的顺差并没有平衡区际贸易所带来的逆差。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到,2001-2004年贵州省区际贸易逆差额基本位于360亿元左右,而2005年以后虽有增有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10年,贵州省的区际贸易逆差额已达到了898.98亿元,依据四部门国民经济收入决定理论,巨大的区际贸易逆差额将会极大地阻碍贵州省经济的增长。
(二)贵州省经济增长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对西部地区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极大的改善了其经济发展环境,为贵州的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通过对中国统计年鉴中贵州省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整理,我们可以发现,贵州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除了2001年和2002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9.2%外,2003-2010年的经济增长率都维持在17%左右的水平,快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三、区际贸易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一)区际贸易对贵州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通过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四部门经济这一理论,应用到某一地区经济的分析中,则该地区的国民收入应为:Y=C+I+G+TX,C、I、G、TX则分别代表了该地区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的净出口总数量、该地区总的货物和劳务净流出量。如果用FX表示国际间货物和劳务流入和流出的差额,用DX表示区际间货物和劳务流出和流入差额,则:TX=FX+DX。则该地区的国民收入应为:
Y= C+I+G+TX = C+I+G+FX+DX。所以有:
1=
从这一式子我们可以看出就是区际贸易对地区总体经济的贡献率,反映了区际贸易对该地区内国民收入的贡献,用U表示,DX、Y则分别表示指定年份区际贸易的差额和当年的国民收入,用V表示该地区指定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那么该指定年份中通过区际贸易产生的经济增长率的变化量K,则是通过U乘以V得来的。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和资料整理,可得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
从图2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区际贸易在贵州省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对贵州省总体经济的贡献率U一直维持在-2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超过-30%。从数据上来看,贵州省总体的经济增速是比较快的,基本上维持在17个百分点左右,而区际贸易所引起的逆差,则使得该地区经济增长率在2001-2010年间分别减缓了3.1%、2.9%、3.8%、5.4%、6.3%、4.9%、6.7%、4.7%、3.5%、3.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贵州省的经济快速增长效果大打折扣。
(二)区际贸易对贵州资本流动的影响。结合要素禀赋理论,我们不难理解,在当前贵州的区际贸易格局下,一方面,存在着发达地区向贵州的顺向资本流动,而这种流动将会相应的导致贵州本省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输入的减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出的减少,从而进一步引起发达地区的资本供应量降低,资本价格上升,同时引起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资本供应量增加,资本相对价格下降。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这种顺向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但资本的这种流动数量一般很少。另一方面,产生了贵州向较发达地区的逆向资本流动,而这种流动又导致了贵州本省的资本更加稀缺,资本相对价格上升,进而降低了资本/劳动的比率,这造成了本地资本密集型产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长此以往,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当地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数据的查阅得知,贵州省的人均资本量都是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的,并且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极可能继续扩大,在2001年这两者的差额仅为1.356元,2005年就达到了3.337元,2010年更是扩大到了6.894元,这一指标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贵州资本要素随时间推移不断流出,同时也反映了贵州近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萎缩和相关技术人员和生产要素外流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贵州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区际贸易对贵州人均收入的影响。由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报酬不同,这导致了贵州劳动力资源向相对发达地区的大量外流。贵州虽然是劳动力资源的拥有者,但劳动力资源的相关报酬收入大多是留在了流向地进行投资和消费,虽然也有部分回流到了流出地,但这一部分相对较少。随着时间增加,这将使得两个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通过对近几年相关数据的查阅,可以知道贵州省和全国人均GDP的变化。贵州省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之间的差距在2001年是5736元,2005年扩大到8706元,到2010年则达到了16117元,两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贵州省变的更加贫困了。
四、贵州省发展区际贸易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相关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世界贸易环境的更加复杂多变,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利润被严重压缩,巨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很大一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进行转移。因此,贵州省应当抓住东部部分产业转移的这个机会,积极发展与东部地区密切相关的产业,发挥自己的相对比较优势,通过与东部地区企业间的积极合作,弥补自身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不足,紧随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尽力缩小与发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二)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需要较多的资本投入和较高的劳动者素质,这对相对落后的贵州省来说没有任何优势;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一般对大量资本的需求并不是太迫切,对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再加上贵州省在自己和技术方面没有太大优势,因此,在贵州省采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这一策略,不仅可以弥补其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缺陷,还能够起到扩大当地就业量的作用和增加本地劳动者收入的作用,而这一措施的实施所带来的不小的经济效应则将会拉动消费和投资,并能够真正的促进贵州省经济的增长。
(三)充分利用贵州特色产业。贵州省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特色资源。众所周知,贵州省的白酒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说是享誉全国也不为过,其别是贵州茅台,已经被誉为国酒,因此,当地企业可以通过对品牌优势的进一步打造和推广,充分发挥它的品牌群体的效应,并结合其自身的不断创新和其产品链在文化方面的进一步延伸,相信贵州白酒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由于贵州省地处西南,且其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且山林众多,这使得其中草药资源特别丰富,因此应大力提倡和发展中草药的种植业、加工业等;同时,利用本地美妙多姿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风情,大力发展本地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
(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首先,贵州省地处山区,交通极其不便,这为发展本地区际贸易增加了极大的成本,因此,增加对本地的基础设施投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区际贸易成本,也有助于吸引外资的进入;其次,贵州省应加大对本地工业园区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再次,贵州省应完善其公共设施服务体系,为经济能够健康高效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陈永忠、王磊、胡晶晶.西部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优势产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张建平.中国区域开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 张梅.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5] 卢名辉.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06).
[6] 蒋满元.区域间净贸易量变化与区域经济波动的关系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06).
[7] 云松.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8,(02).
[8] 朱泽山.区际贸易差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南大学学报,2007,(03).
[9] 余芸春.从资源禀赋角度看我国贸易顺差[J].经济管理,2007,(05).
[10] 范波.浅议贵州与邻省区贸易格局的类型及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