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小学田径训练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田径训练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田径训练总结

第1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田径训练;兴趣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21-01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也是提高身体素养的重要阶段,不仅代表着自身的运动竞技能力,同时也代表了国家后备人才潜力。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特别是加大对小学生田径训练教学,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小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田径运动本身单调、枯燥的特点,以及课堂训练中教师教学手段的落后,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此,挖掘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是实现田径训练课堂教学的关键。

1.当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田径教学内容不合理。就目前来说,小学体育田径运动教学的内容和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都是以体育竞技项目为主,把某一个田径项目体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过于追求竞技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注重对学生实行投、跳、跑等项目的教学。通过某一项专业的竞技训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身体素质发育还不完善,再加上体育课程有限,学生训练的时间不足,因此,学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项完整的技术。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加强对小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

1.2 田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实施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一地追求竞技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重视培养学生投、跳、跑等动作的教学。这就使得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方法过易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授讲为主,以学生练习为辅,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小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做好教和学的统一,学生的主动性被忽略。

1.3 田径教学评价不科学。目前很多小学对学生的体育田径评价,都是把学生的体能和学生的运动技能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和考核内容,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很多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越来越不高,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上体育田径课程。很多学生认为上田径课程对于自身没有什么好处,而且特别的枯燥乏味。因此,小学体育课程应该从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好田径教学对学生的作用,是当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2.如何激发小学生田径的兴趣

2.1 准确示范,精辟讲解,激发学生田径训练兴趣。现如今,通过影视荧屏网络等渠道,人们已能够观赏到现代体育世界一流高手们的精湛表演。因此,在小学生田径队员的眼里,教练员的动作示范也应是同样成功、优美、准确的,这对教练员的要求也提高了,特别是技术动作示范的标准性、优美性,也可以让小学生在基础训练当中注意到自身的情况,尽可能表现出技术动作的轻松与优美。在训练当中,教练还要创设让学生能够表现的良好机会。让学生可以欣赏自己肢体的健美,体会运动当中的快乐,促进感性认识。

2.2 训练形式多样化,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田径训练兴趣。由于训练时间不稳定,田径训练课就要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安排,在训练手段和周期上也要有特定的安排。如何让学生对田径训练由兴趣变成热爱。这又是一个田径教练员要尝试的新课题了。学生们练习田径的兴趣与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以及教练员的教态都会有极大的关系。在田径教学训练中,教练员要多注意方式方法,可以将教学与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每个周期的训练课中,针对训练在手段上下工夫,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训练手段,做到在训练中有的放矢,变更各种训练方法,保持学生的训练兴趣。在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借用其他运动项目(如体操、举重、球类等)的练习方法,结合田径专项的特点进行练习,从而达到一般身体发展的目的。

2.3 搞好师生关系,创设融洽的学练环境,以情动人,引发学生田径训练的兴趣。如果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紧张、冷漠、对立,队员就会逐渐失去参加田窖盗返男巳ぁO喾矗如果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队员会从内心感到教练员是可亲、可敬、可信的,也就会在喜欢教练员的同时增加对田径训练的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教练员在备课之时就要开始精心。教练员关心队员,对队员抱有希望,会自然影响到队员的成绩提高。田径队员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也能够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引发兴趣,提高训练效果。教练员平时要尽可能地与队员一起参与准备活动,激发队员的竞争意识,转移队员的训练疲劳。例如,在长跑的战术训练中,教练员可以模拟田径运动员的对手,故意制造一些训练困难,让田径运动员自己去克服和总结。这样不仅能提高训练效果,而且更利于相互间的情感交流。

2.3 及时反馈,激发动机。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为了激发学生的训练动机,在训练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做的好的方面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脸上有光,使他们认识到平时的血汗没有白流。在每一个训练周期,评选出优秀运动员进行奖励。树立优秀学生榜样,让学生有赶超的目标。同时,我还经常在校内组织一些体育竞赛,给学生以展示才能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激发有潜力的学生加入训练的欲望。由于教练员精力有限,在训练中,除了教师的反馈外,我们还引导运动员之间相互反馈。实践证明,运动员之间相互反馈不仅能增强队员之间的感情,而且进一步加强运动员对技术的认识,同时还减轻了教练员的负担。

结束语:小学生中蕴藏着许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抓好小学生的田径训练,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高发展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真正体会到学习田径的乐趣,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赤宇 如何增强小学生田径训练中的兴趣[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0(04)

[2] 绳晓东 浅谈发展小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策略[J]. 新课程(中). 2011(05)

第2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一、抓好田径选材为基础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田径训练的选材是就是整个训练的重要步骤之一,优秀的苗子能提高运动员成材率,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学校,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选出最优秀的苗子也不失为“临时的佛脚”。我校的选材主要有两个途径,即体育教师平时观察、推荐和校运动会选材。

体育教师观察,在田径训练选材过程中用“伯乐相马”一点也不过,体育教师作为“伯乐”通过平时的体育课发现那些“千里马”,了解学生身高、体重,以及父母的身高、体重。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进行选材,短跑项目要求学生有中等身材,同时对步幅、步频、反应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10秒钟高抬腿测试学生的步频,通过30米测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起跑加速度。对于长距离的项目更多选择身高较高、步幅大的学生。跳跃类项目中,跳远运动员一般身材较高,30米速度快,而跳高项目则要求身材瘦高,爆发力好,可通过立定跳远、蛙跳测试学生的爆发力。投掷项目要求学生身材高而宽,上肢长,有水平速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观察选材时不能只靠个人完成,需要全体体育教师观察、推荐。

运动会选材,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有春季运动会,这是选材的最佳时期。虽然体育教师在平时体育课中能发现很多好苗子,成绩也不错,但是有些学生在真正的比赛时就会紧张,很难达到平时训练的水平,而有些学生则就是我们认为的“比赛型”选手,平时成绩也不突出,但是却就能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发挥更好的成绩,对于这样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田径训练。另外,由于小学生身体发育差异性,有的学生在中低年级发育慢,到了五六年级开始迅速发育,教师没有发现,而运动会上就能发现这样的苗子。

二、保证训练时间为支撑

训练时间应合理,避免学生因为田径训练而耽误文化学习。正常开学期间,田径训练可以安排在全校大课间活动的时候和课外文体活动的这段时间,笔者所在学校就是将田径训练安排在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的时间,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

在体育课中,也可以对田径队的学生进行特殊的训练,如在一节课中多让田径队的学生做示范,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巩固田径队学生的技术动作,在课的结束部分可以为这些学生布置一些课堂作业,增加运动负荷。

寒暑假的训练,体育中都有“冬练三九,夏练三暑”,因此寒暑假的训练也是田径训练的重点,是学生提高成绩的绝好时机,在寒暑假的训练期间,是增加练习强度和负荷的好时间,经过寒暑假的系统训练,学生成绩经常会突飞猛进,但是寒暑假训练一定与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沟通好,一定要得到家长的支持。

三、科学训练方法为指导

小学生由于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发育阶段,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小学田径训练有专门的方法,对训练的强度和运动量也有严格的标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多采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各种辅助器材提高学生的田径兴趣,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中等密度的训练内容,高年级的学生更多地需要提高成绩,负荷可适当加大,但应注意恢复,更多的是达到超量恢复的效果。

小学生各年龄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集中不一样,柔韧、速度、灵敏协调的敏感期都集中在小学生期间,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多发展学生的这些身体素质。而耐力素质的敏感期要在12~14岁,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宜采用有氧耐力训练,但负荷不宜过大;力量素质的敏感期主要集中在12~15岁,但注意应着重发展快速力量,绝对力量应避免发展。耐力和力量素质的发展要集中在五、六年级的学生。

四、建立训练梯队为保障

小学田径训练最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梯队,一般梯队按照学生的年级和成绩分为三个梯队,水平一、二、三分别为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是一、二年级学生,主要熟悉田径训练的流程,包括训练的时间、地点,训练的环节,如准备活动做哪些,主要部分怎么练,结束部分怎么放松练习,并且熟悉田径的各个项目。第二梯队是三、四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主要是熟悉各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并且找到学生感兴趣和擅长的运动项目,个别学生可以达到参加比赛的水平。第三梯队是高年级学生,这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快,部分学生能接受有强度的训练,因此要求在训练时有适量的强度和运动量,使多数学生能达到参加比赛的水平。

由于田径项目较多,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合理分工,田赛和竞赛分开练习,对于一二年的学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他们是今后田径队的主力军,虽然一二年级的学生按照正常的训练还是有困难,但是在这个阶段应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家庭情况,以及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家L的支持,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保障。

五、结语

第3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2017年春小学体育工作计划一

一、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常规,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校内小型体育竞赛,积极准备田径运动会,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1.组织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师徒结对作用,提高组内研究实效,增加做课听课评课次数。

2.认真上好两操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控制学生肥胖率。认真组织全校大课间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

3.抓好校田径队、健美操队、篮球队、跳绳队训练工作,积极参加市级区级学区级各类比赛。

4.做好器材室和器材的管理。

5.配合校外培训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组织好夏、冬令营顺利开展。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各运动队训练计划和教学进度。

2、各训练队选拔和训练工作,积极备战各项比赛。

3、纠正广播操动作,提高质量。

三月份:

1、专题培训与研讨(请教研员)。

2、明确项目任务,统筹好各教材进度,熟悉单元设计,准备实施。

3、梳理所有制定的单元计划;领取各自同年级的单元计划45个(除了自己的单元计划)准备实践。

4、组内教学研究课(王圣楠)。

四月份:

1、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做好校本教研。

2、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设计研讨(高美升)

3、开展全校性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组织参加各级各项市区级竞赛。

五月份;

1、以教学创新为主题,做一次组内研究讨论活动。

2、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设计研讨(王婷婷)

3、组织一次校内学生体育活动(拔河比赛)。

六月份:

1、上好夏季体育课,做一次组内教学研究活动(以课题研究和垫上练习为主)。

2、田径队成绩测试,运动员定项定比赛目标。

3、体育考核工作结束,做好质量分析。

七月份:

1、做好期末学生评价工作。

2、组内总结和下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2017年春小学体育工作计划二

送走冬日的严寒,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本学期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总结不足,吸取经验,反省不足,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制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1、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2、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三、具体工作

1、不断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

今年我校将继续去年的体育领导小组,使体育工作管理形成网络化。即校长分管教导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各班班主任和学生。实行各级逐步下达计划,再实施,最后总结的工作流程。在工作中不断调整管理体系,力争使今年的体育管理工作做到了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

2、常抓六认真

今年将继续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六认真,使之形成常规,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体育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力争本无意外事故。体育教师要严格对照《教学工作常规十条》和《师德规范》以及《体育教师岗位职责》上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杜绝了体罚与变相体罚。

3、抓好课外活动

(1)、今年继续抓好学生新的室外操,进一步规范眼保健操,并于5月份举行全校广播操比赛。

(2)、做好一年一次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做好登记、分析和总结工作。

(3)、学校召开一年一次的春季田径运动会。

(4)、根据学校的特点与教师的特长,学校组织一个校级田径队和一个球队:运动队每周一、三、五必须训练1.5小时, 在5月份的区田径运动会比赛中成绩要求比去年有提高。另外,在学生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好苗子,组建了运动队梯队。在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抓训练、又要抓学生的思想,一有问题应及时与学生谈心、与家长联系、向领导反映。

四、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体育工作具体安排情况:

3月 跳短绳比赛

4月 跳长绳比赛

第4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田径科学训练的问题。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是一项不以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竞技运动。要做好田径运动训练,就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做好选材工作,注重技术、心理素质训练,防止专项成人化训练,训练过程和比赛相结合、重视恢复的作用。并注意科学化训练对教练的要求(事业心和责任感、掌握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发展特点、熟悉业务,有较高的训练水平)以及正确科学的运动评价指标和参考数据的构建。

关键词 田径训练 科学选材 技术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 训练方法 训练恢复

梅山中学梁劲生同学在2012年7月广东省第十届省运会上获得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四项竞赛的冠军。同年8月在上海举行的2012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梁劲生同学以21.63在200米比赛中夺冠。2012年8月25日在深圳市举行的第八届市运会中,梁劲生同学又再次获得100米、200米冠军;梁劲生同学为什么会在近几年的训练中训练水平突飞猛进,在各级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梁劲生同学在小学时的比赛成绩并理想,在区的田径运动上最好成绩排名在第六名。小学100米的最好成绩为12.50、80米最好成绩为8.10。初一时他在区田径运动上100米成绩攀升到11.80,直到初三百米成绩突破了10.63,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被大家称为“小刘翔”,作为梁劲生初中阶段的教练老师我对其三年的训练工作进行一些总结。

田径训练要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做好选材工作,注重技术、心理素质训练,防止专项成人化训练,训练过程和比赛相结合、重视恢复的作用。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是一项不以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性竞技运动。是一个1‰秒和毫厘之间的角逐,具有鲜明的竞技色彩和很高的观赏价值。实践证明:只有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指导田径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要运用科学手段做好总结和评价工作,才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在激烈的竞赛中取得比赛的胜利。

一、科学选材

选材的成功等于训练成功的一半。选材时,不应把年龄和当前成绩看得太重,而应考虑到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生物学年龄。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专项技能表现,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评量。同时,应充分考虑性成熟及年龄特征、遗传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如骨龄、酮含量。这样才能使选材更加准确。现代运动训练突出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必须承受大的训练负荷,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因此所选运动员应具备情绪稳定,好胜心强,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等心理品质,如果没有这些心理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就不可能克服训练中出现的困难。就像当年选择梁劲生时,他在小学时比赛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梁劲生的姐姐梁洁珊当时也在队中训练100米成绩也达到了13.50加上梁劲生身高腿长,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身高达到了1米72,踝关节力量十分强劲,还有就是梁劲生是1996年1月12日出生的,但其骨龄又比实际年龄小1岁。所以作为教练我觉得虽然梁劲生早期成绩不够理想,但有培养前途。所以开始对梁劲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二、科学化训练对教练的要求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主导,在现代训练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训练科学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对教练员的理论和执教水平,科技意识及文化素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一)事业心和责任感

因为学校体育训练时间和体校训练时间有着很大区别,因为学校体育训练多集中在学校上课前与下午放学后的一到两个小时里,并要经常牺牲自己的节假日时间来进行训练,所以要求教练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牺牲精神。要有较强的承受成功和失败的压力的能力。要善于管理,善于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善于学习和研究,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不断加深项目特性的认识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

(二)掌握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发展特点

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了解了青少年选手的发育程度,这样训练计划就会有的放矢,运动训练的效果就会更加彰显,而不至于无视青少年选手的生长发育,盲目操练,造成无谓的运动伤害。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更要重视其在当时的身体特点在训练中能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做到精讲多练,示范正确、优美,以直观教学为主,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练要掌握心理训练,同时,还应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结合运动员的专项,合理地安排心理训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动员心理训练水平。

(三)熟悉业务,有较高的训练水平

熟悉田径运动的共性和各项技术特点及要求,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针对性较强的科学办法进行教学,并在田径各项的技术掌握上争取成为多面手。田径竞技运动是体能、技能、心能高度结合的项目,三者缺一不可。因而,三者间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田径教练员设计和实施训练计划的根本点。所以,教练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引导青少年较好地进行科学化的田径训练。

三、训练特点

田径训练包括技术训练、素质训练、心理训练、战术训练等几个方面,青少年运动员主要是技术训练、素质训练和心理训练。

(一)技术训练

90年代,在以爆发力为主和以技巧为主的田径项目上,中国运动员并无优势,而主要在耐力型项目上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小有建树。“现在和以前确实不太一样了,我们的优势开始偏向一些技巧性的项目。”国家队领队余维立说。是到改变“重体能,轻技术”的落后观念的时候了,当今的田径训练要大力提高技术因素在成绩中的比重,技术训练要力求实效,重点抓主要技术环节,技术细节不必过分苛求,与其把复杂的技术学会,不如把实用的技术学好,再做到精益求精。

例如为了锻炼协调能力,梁劲生从入学一开始就学习并了解准确的技术动作,并通过进行与最终技术有关的正确训练,促使其在青少年时期就形成一个运动项目的动作节奏。梁劲生在初中阶段可塑性很大,所以动作定型越早越好。拿梁劲生的200米动作要领来讲,我对其要求起动快,步频快,幅度大,折叠紧,抬腿高,臂摆正,上下肢配合协调,跑起来要求轻松自然。通过不断反复的针对性的训练,最终达到技术动作的高水平阶段。

在进行技术训练的时候,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教练要懂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技术长处,逐步帮助他们克服短处。第二,教练要懂得将问题逐一解决。在纠正动作时,最好的办法是先提出一个影响正确动作发挥的主要毛病。这个动作纠正了,再提另一个主要毛病,逐步纠正。

(二)素质训练

青少年是长身体的旺盛时期,各器官与系统长得很快,身体显得比较脆弱,训练要比成人的运动训练持更加小心谨慎的态度。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训练,防止专项成人化训练,让青少年运动员的潜在能力能得到充分开发。如梁劲生在入学初期其身体素质的特点是速度、灵敏、柔韧性较好,而力量、协调性、耐力素质差,这时利用多元化的训练手段,对速度、专项力量、专项耐力、协调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和提高。例如在训练爆发力上我非常喜欢用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Plyometric(快速、高速率)训练方法,我个人觉得这是在初中阶段发长爆发力,提高肌肉收缩速度的比较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做素质训练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防止过早的出现运动损伤。

梁劲生在中学阶段,模仿性强,注意力不集中,在体育活动中,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等特点,在田径素质训练中,就不能局限在田径项目方面,会安排篮球、排球、足球等作为训练内容。对于发展短跑的力量训练来说在初中阶段的重点放在发展下肢、腰、髋、臀部的肌肉力量练习上,特别要注意安排对抗肌的快速力量训练。对于梁劲生来说本身是短跑运动员但是我在训练中喜欢穿插各种重跳跃方面的练习。我个人觉得各种跳跃的能力是发展短跑运动员协调性、把最大力量转换成快速力量的最好途径。在发展力量的训练手法上,要着重进行负重或者不负重的力量练习。如原地跳跌,单足跳、多级跳、蛙跳、壶铃蹲跳,快速高抬腿,后蹬跑、实心球快速传递练习等。这些练习不仅使他们可以获得必要的爆发力,而且还可能使他们为将来当一个田径运动员具备强大的专项素质创造条件。教练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每一个薄弱环节,要具体指导,反复练习,要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身体状况来安排训练时间和运动量。

人的运动能力与骨龄密切相关,而非日历年龄。青少年的训练应经过骨龄检测得知其骨骼的年龄后,按照其生长发育程度来安排合理的训练负荷,并配合心理层面来实行。对于早发育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应该按照其骨龄所达到的年龄来进行训练,他们能够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应适时的给予加量的运动训练,以避免提早遭遇到瓶颈,而放弃选手生涯。而对于晚发育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则避免承受超量的运动训练,以免导致许多不该发生的运动伤害,其中包括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伤害。所以了解青少年的实际生长发育程度,可以安排针对性的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要指出的是专项身体训练在田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青春发育期(女孩在14-15岁,男孩在15-16岁),也就是在发育敏感期后期,开始专项力量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也因此而得到较快的提高。

(三)心理训练

在运动心理学中,心理训练被定义为“在没有任何明显肌肉活动的情况下的,在大脑中对身体活动的象征性训练”。它是以发展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提高专项心理素质,做好赛前心理准备为其主要目的和任务的。随着现代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心理训练在整个训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运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控制心理的稳定、具备顽强的意志,往往成为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运动员超常发挥技术,创造优异成绩。反之,往往导致比赛失常。女飞人挑战赛上李雪梅失利的原因就是在心理压力上。运动员心理压力过大不但消耗运动员的心理能量,也能摧毁运动员的自信心,甚至会导致运动员受伤,缩短运动寿命。

现代田径比赛正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运动员如果想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备高度发展的专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又与运动员的意识、心理控制能力、情绪稳定等心理素质的高度发展不可分割。而独立意向强,好奇心及模仿性强,很容易受别人影响。阅历比较欠缺,遇到事情选择面比较盲目。心理的承受力较差,冲动性强,容易走极端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这就意味着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心理训练能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并强化心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教练要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善于思考,能吃苦,敢比赛,敢拼搏,不断追求更高目标,能面对种种挫折的心理品质,力戒“娇”“骄”二字,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四)赛练统一

从某种程度而言,比赛也是一种高强度的训练,它有利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高专项素质和掌握高质量的稳定技术,与此同时,它是积累比赛经验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并且有助于促进训练质量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此外,无论是高水平和低水平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都需要比赛,这是因为许多东西在训练中是练不到的,如比赛的准备活动、心理体验、处理应急问题、临场的随机应变等。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训练实力+过硬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比赛经验+稳定的技术发挥水平。刘翔的成功之道是正确处理好练与赛的关系。因而,赛练统一,相得益彰。不要觉得只有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有了充足的资本才能去参加比赛。其实比赛作为整个训练工作的核心与精髓,不仅于训练工作无碍,反而对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与处理好训练与比赛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将训练与比赛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如何防止运动损伤,也一直是各位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在强调“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今天,对运动损伤的预防进行探讨,有利于防止运动员运动损伤,使运动损伤减少到最小机率;有助于教练员按时、按量完成训练计划、训练任务,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水平。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以下生理特点:骨头的末端有容易引起损伤的成长线(骨端线)。关节的柔软性较大,一旦发生拉伤,韧带附著处容易疼痛。肌肉及肌腱较为柔软,较易引起疼痛.肌肉较为脆弱,容易因过度使用而疼痛。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规律,教练员在安排训练时,要充分尊重其特点,科学合理安排训练。

五、饮食和恢复。

运动+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营养补充+恢复措施是保持健康和正常生理代谢的关键,也是运动成绩提升的关键。

青少年的饮食有其特点,根据生理学常识,通常男生在骨龄为13岁,女生在骨龄为11岁时青春期开始。这个时期他们每年的身高能增加7-20公分,通常正常的饮食已经不能够满足生长发育和极限运动消耗的需要,需要加强营养的补充和适当增加营养补助品的摄取,补充身体的多方需求,运动训练的效果才会得以显现。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和营养的调配,使他们长得更高,运动能力得更强。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良好饮食习惯,注意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在青春发育的突增期加强营养补充,定能改善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有良好的身体物质基础作后盾,抓住时机进行训练,训练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合理及时的组间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以及饮食是影响运动员身体应激后的恢复能力的关键因素,如果想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就必须记住英国的J・法罗菲尔德先生的观点:为恢复而进食。首先,完成运动后应尽快补充能量,这样可为糖的再合成创造最理想的生理环境。其次,应当把“为恢复而进食”看作是训练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制定每天的训练计划时就应考虑如何补充能量,树立“训练-恢复-营养”三位一体的现代训练观。

此外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对进行大负荷训练的田径运动员应采取以下恢复方式: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的大小周期,精确地组织训练与休息,合理而科学地安排大中小训练负荷,安排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整理活动等。也可以通过心理学的影响作用,使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得以成功地迅速降低神经心理紧张程度,降低心理抑制状态,尽快恢复神经能力,使参与活动的各机能系统紧张度达到个人能力的最大值。还可以运用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机体承受负荷能力,有助于尽快消除急剧产生的全身疲劳和有效补充能量储备,提高机体工作能力,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六、建立正确科学的运动评价指标和参考数据

有了正确科学的运动评价指标,可以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时少走弯路,使训练更科学化。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到素质训练、心理训练,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饮食和恢复,都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参考。如当运动员大约17-18岁时开始专项训练,他们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就会成为他们的专项。从这时起,最好由医生和生物学家来指导选择过程并为训练步骤提供建议。选择过程中的监督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包括一些特殊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青少年选手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评估。适宜的参数对评估理想的结果是最好的标准。

孙海平教练在培养刘翔的几年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每次参加大赛,他都用摄像机将刘翔的比赛过程及国外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技术动作拍摄下来,并对这些录像进行反复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每次出国比赛回来,他都将刘翔比赛的录像交给科研人员分析,每次主要技术训练课也要求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并积累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这些对于及时了解、学习世界高手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改进自己的不足,更新训练和技术观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科学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第5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田径运动 田径教学

田径运动被人们称为“运动之父”,但是,由于田径运动项目训练枯燥、单调,又常被大家忽视。学校在小学田径运动项目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积极诱导、激发,深化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使广大中小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田径运动。发挥田径运动教学的功能,将其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少年儿童形成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巧妙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经常会产生练而生畏和枯燥无味的情趣。通过趣味学习,学生感到蹲踞式起跑的“新、奇、乐”,巧妙地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在身体素质得到锻炼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都是新课程、新理念中提到并且要求的。在五年级教学实践中,采用让学生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性塑料袋进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和游戏。首先,为使学生对学习蹲踞式起跑产生兴趣,让学生利用空气阻力进行快速跑游戏。先向学生提问:“老师今天要给你们变个魔术——塑料袋会贴在身上纹丝不动?”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接下来,向学生表演自己的“魔术”,将袋子展开放在胸前,让学生给老师喊口令:“一二三,”从圆的一侧快速跑到另一侧,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老师的魔术是利用了什么原理?”——空气的阻力。再将准备好的塑料袋放在胸前进行快速跑示范动作,跑的过程中塑料袋纹丝不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后,紧接着便让学生分组体验,并进行分组比赛,看谁跑得快,塑料袋也不掉。在比赛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巧妙地激发学生对快速跑的兴趣。

二、谈话导入新课,掌握起跑的动作要领

“想不想跑得更快?起跑的方式会不会获得更快的初速”?进而引入本课教学内容——蹲踞式起跑,向学生介绍蹲踞式起跑的意义,组织学生集体做跑的专门练习和分组练习站立式起跑。接着,结合配套教学挂图示范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口令,再分组做蹲踞式起跑的分解动作。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和教学挂图,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在教学中,我适当参加各组的练习,加深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并让学生将自己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到新的知识,跟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我还注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能力。用刚才使用的塑料袋进行有趣的小游戏——将塑料袋充气后,用小绳子系紧,这样就成为“排球”。把男女生分成两组,游戏是以分组比赛形式进行的。这样可以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锻炼。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创新起跑教学,提高田径教学质量

在这种新理念下的趣味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能力。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较好地掌握蹲踞式起跑。在以“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引下,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是快乐的小主人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通过生活中的塑料袋让学生在思、学、练、评中增强学习效果。运用以发展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学习,在课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处理好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的关系,从而实现共识、共享、共进。由此可见,创新后的蹲踞式起跑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从而从整体上活跃体育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增强。体育教师应继续深入探讨,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努力。

四、加强教学改革,确立个人进步目标

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要以“健身第一”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健身走和健身跑为主要教学内容,简化训练动作技术,降低负荷要求,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形式。必须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做到难度简单化,运动形式娱乐化,运动过程文明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考核评价。例如:投掷项目的改革。应开发以“投准”为主,采用个性化教学内容。利用实心球掷远、垒球投准、乒乓球掷远、飞镖投准等形成新的、更安全、趣味性强的投掷运动。对田径教学考核体系的改革。对田径教学效果的考核方法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消除小学生对田径的恐惧感,提高小学生田径学习兴趣。重视对小学生的个性化评价,注重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帮助小学生确立个人进步目标。在蹲踞式起跑教学教育实践中拥有一些初步的见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田径教学,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促进他们在平时生活中自觉参与田径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并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打基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学生掌握和完善各种运动技能,尤其是培养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强小勇.试论田径健身运动[J].中国体育教育学报,2012(4).

第6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1、前言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运动技术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加强核心部位的肌肉群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稳定性及全身姿势的正确性,还可以稳定和强化髋部及躯干在力量转换时提供能量输出,有利于提高速度,整合与传递整体用力,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1]。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和总结,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22专家访谈法

笔者在指导本校田径队训练比赛中,访问多年带队训练的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练和高校核心力量训练方面的专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3、核心力量的概念和作用

31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是指人体骨骼肌系统的核心部位主要有脊柱、髋、骨盆、下肢近端以及腹部,核心肌群主要是指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组织,其主要作用是保持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核心力量是指人体核心肌群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技术动作进行支撑时所产生的力量。

32核心力量的作用

田径项目追求的是以高度、远度、速度为目的的项目,讲究的是身体的协调用力,在田径项目中,核心肌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保持平衡、传导力量的作用;也是整体发力的开始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核心肌群也可以使四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量消耗的作用;良好的核心力量可以减少肢体在运动时所承受的负荷,大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对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练习方式上不仅采用一段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也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2]。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对身体核心肌肉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根据所构成核心区域肌群的特性,通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和对具有多年带队训练比赛的专家访谈的综合整理,现将训练方法手段列举如下:

4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

此类练习一般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开始阶段使用,目的是让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大多数专家普遍认为这种练习是最基本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手段。此类练习很多,比如仰卧挺髋、单臂俯撑控腹、腿臂交叉两头起、仰桥等。

42运用单一的、不稳定的器材进行的练习。

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可有效动员核心区域的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训练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平衡球、平衡板和瑞士球,比如双腿撑球俯桥、单腿撑球仰桥左右摆腿、悬吊式训练、蹲起练习等等。

4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

这种练习的关键是使身体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升。比如单腿跪姿弓步后上拉、持球旋转、使用平衡球的弓步单臂后拉、坐姿单臂后拉等等。

44相同练习内容改变练习环境的训练

人体再无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想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控制。例如在屈膝单腿站立或者蹲起动作练习时,睁眼睛和闭眼睛两种形式交替进行,改变传统练习模式,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核心力量训练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运动员的身体处在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通过自身的调整,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目的,提高整体力量水平和运动能力。

5、核心力量训练安排的原则

田径核心力量训练安排的原则主要有:循序渐进、难度逐级递增的原则;训练方式和负荷因与个体承受能力相一致的原则;训练难度递增必须等到神经对负荷适应以后才可以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只是力量训练的一部分,不能取代力量训练的原则;核心力量训练应放在准备活动、整理活动或者负重抗阻训练的前期进行的原则。

6、结论

61核心力量训练是运动员体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力量训练方式是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应该成为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一部分。

62核心力量对田径运动员有提高身体稳定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预防运动员损伤的作用。

63在核心力量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训练的难度和负荷,并结合各种其他能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 田径 思考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水平不高、成绩滞后的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导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现代竞技体育和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际状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第二,在训练理论与实践上缺乏必要的深入研究;第三,多数教练员缺乏执教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的经验,在训练方法上较为落后;第四,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生来源受限;另外,训练时间短、经费匮乏、场地设施简陋以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都造成了目前的这个局面。如何有效改变现状,提高运动员的成绩,经过思考,笔者提出三条建议:

一、建立健全常规的高校田径竞赛制度

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参加竞赛,通过竞赛检验训练的成效,并获得社会的承认,可竞技体育离开了竞赛,也就失去了生命力。高校运动队要生存,要发展,仅在训练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制定理、健全的竞赛制度以促进训练的效应,提高运动成绩。在有些地方,大学生综合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有的运动员四年大学加一次比赛或者一次比赛机会也没有就毕业了,这不能体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价值,所以,应建立常规的赛制,如省大学田径协会可以在没有综合运动会的三年间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同时,驻各地市大学问应成立田径协会每年举行一次比赛,与省大学生比赛在时间上错时,如赛在下半年,地市比赛就安排在上半年,再加上每年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这样一年就有多次比赛机会,这对锻炼队伍,积累了参赛经验,激励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对提高高校田径竞技运动的水平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田径比赛的竞赛分组应有利于公平竞争,不应该把能取得金牌的运动员所属高校都集中在几所高校内,如果这样的话,大部分普通高校难以与这几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抗衡。为了田径竞技运动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普通高校参加田径竞技比的积极性,应根据各高校招生实际进行分组,这样比赛更具有公平性,也有利于在普通高校推广田径竞技运动。

二、完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招生政策

相关部门应该逐渐放宽招收优秀运动员的高校名额限制,批准符合条件的省属普通高校也可以招收优运动员,而不局限于体育专业院校。这对普通高校开展竞技田径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并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但是这一政策应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政策,这不仅为高校提高田径竞技运动水平提供了可持发展的人才资源,也为在中小学开展竞技田径运动、增加田径运动人口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普通中学的优秀运动员接受了比较整的初等教育,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但由于是业余训练,训练时间少和条件差,其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体校学生在训间上有一定的保证,并且训练条件较好,运动技术水平要优于普通中学生,但文化程度相对薄弱;而专业队的运动员以运动训练竞赛为主,运动成绩最好,但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一些。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不免要处于一个尴尬局面,有发展运动成绩好的却文化程度太低,难以完成高校学业任务;而文化程度较好,基本可以适应高校学习要求的,却运动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制定完善的适应高校教学制度和运动员发展的招生政策,是高校田径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练员队伍

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实践证明,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运动训练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无疑教练员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目前,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大多是公共体育和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兼任的,专职教练较少,这些教练员从事一般的群体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对训练高水平运动员缺乏经验,所以,在选配教练员时应考虑有专业运动训练竞赛经历的,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为佳;其次部分高校的教练员除了训练外,还需要完成一定量的公体和体育专业课教学和科研任务,不能专心从事训练工作,以至于影响到训练效果,所以,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应采用专职聘用制,这样才能保证教练员专心地从事训练工作;再次,教练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少数群体,在工资待遇及职称评定等方面教练员和普通教师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更谈不上具体的实施办法,从事训练工作的教练员不论带队成绩如何,只要坚持上好课,达到一定的科研水平对工资和职称评聘没有影响,而带队成绩优秀的教练员在职称评聘方面又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的积极性,也就很难提高训练水平。因此,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练队伍,就要制定符合教练们工作特点的管理办法和职称评聘实施方法;同时,对于那些在训练理论、实践能力和知识结构上满足不了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需要的教练员,应利用一切机会送出去学习、参观、进修使其知识不断的更新,培养他们的带队的能力;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从专业队聘请有经验的高水平教练员充实高校教练员队伍。

(作者单位:郑州华信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 徐国斌.制约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水平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科技广场,2005(7).

第8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1、学校有专门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李校长具体分管体育工作,德育处、教导处主任具体抓体育工作,并将此列入了学校年度工作目标。

2、学校按规定配有三名专职体育教师和一名保健教师,教师达到规定学历要求,课外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有确定的教师担任。

3、学校每学期,学年都有体育工作计划、总结。

4、体育、卫生工作纳入了班组量化管理和评优选模评估体系,体育、健康教育课考试成绩及体育竞赛、体育常规工作均与班组工作成绩挂钩。

5、学校每年投入近4万元,用于体育训练、比赛等工作.

二、达标情况

1、认真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每学期都认真组织达标活动。

2、达标原始统计资料(班组、学校)齐全完整。

3、体育“达标”项目适合本校和学生特点,合格率在95%以上。

三、场地设施

1、学校有田径、篮球、排球等活动场地和大型体育设施达到有关规定要求。现有校内乒乓球训练场地两处,校外训练基地一处。高标准乒乓球台20余个。

2、学校体育器材室设置、管理符合要求。

3、体育场地,大型设施设置合理,管理使用规范,无损坏、丢失等不良现象。

4、体育器材,按照要求管理使用、体育器材借还记录完整。

四、教学训练

1、学校按规定每周每班两节体育课,每两周开设一节健康教育课,教导处及兼职管理人员检查经常,反馈及时,因此,课时足、无挤占挪用现象。

2、教师备课认真,教案齐全,规范。

3、每位教师都有学年、学期教学计划。

4、学校本学期设立了乒乓球、田径、排球、武术等训练队,每个训练队有学年训练计划,学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时训练计划。

5、学校有运动员档案和学校田径最高记录表。

五、常规工作

1、学校对“两操”管理有明确要求,有检查制度和结果,有专门的检查人员,并且有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每天一反馈,并纳入班组量化管理之中。

2、学校课外活动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有计划有总结、有备课,我们统一设计了课时计划及记录簿,备课记录规范、实用;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评价,课外活动有检查记录,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能保证在1小时。

3、学校每学年均组织一次以上大型田径运动会,小型运动会每学期在3次以上。

4、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好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健康查体工作,健康查体档案保存齐全,有常见病预防和治疗措施,学生体质不断提高。

六、参加上级比赛情况

1、我校积极参加县、市教委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自觉遵守各项比赛规则,并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

2、99年至今在县春季田径运动会比赛中多次获第一、二名。在县乒乓球比赛中多次获团体第一、二名。2003年获县第二名。

3、94年,我校的乒乓球队获“市希望怀”团体第四名。95年,在市十一届运动会“雪燕杯”乒乓球比赛中,我校的冯亚星、于庆获混合双打第四名,冯亚星、唐亚妮获女子双打第五名。95年,乒乓球比赛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三名。96年,我校的武术队共派出队员参加市武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96年我校的乒乓球队共派出6名队员参加市乒乓球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二名。2000年参加市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比赛获男子甲组第三名,女子丙组第四名。2002年乒乓球获全县团体第二名,个人单打第一、第二名。2003年我校代表队代表县参加市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比赛又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04年参加市等级联赛甲组团体第二名。

七、教师待遇

第9篇:小学田径训练总结范文

摘要:在一个田径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青少年阶段的田径训练对其以后的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个阶段的训练目标是发现青少年运动员在田径运动上的运动潜质,为其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寻求更大的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对田径运动员以后的运动寿命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地了解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青少年的身体特征,这样就可以在训练中和在青少年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到有的放矢。本文从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征和青少年田径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两个方面展开,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若干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训练;训练特征;注意事项

1.引言

在田径运动员的多年训练中,青少年阶段的训练是整个运动生涯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这个阶段中,组织田径训练是要选拔和培养具有运动天赋的高水平后备人才,通过对其运动潜质的发现和巩固,为将来对其进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个阶段的训练中,教练员的工作不仅仅是对青少年灌输量变引起质变的观念,而是必须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准确地把握青少年的运动特征,这样才能发现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青少年运动员,避免其在运动生涯的辉煌时期出现严重的运动损伤。同时,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也可以很好地达到训练成长的目的,在合适的运动量的前提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最终达成预期的目标。所以,教练员们必须要对从前的训练方式做认真的回顾总结和研究,发现问题和不足要积极地去改正,寻找正确科学的训练方式,深入研究,探索出新的训练方式,以提高整体的训练水平。

2.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征

2.1训练本质的基础性

因为在青少年阶段,运动员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各种运动系统和运动机能还不完善,同时生理机能和身体形态也在逐步走向成熟,所以要趁着这个黄金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在身体各个方面完全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时,竞技能力的提高自然也就是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了。青少年在田径训练时,教练员们必须应该严格地遵守训练对象的身心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同时还要认真地执行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运动规律,这就使得在青少年的田径训练中,必须以夯实基础、增强体质为训练的最高准则。并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根据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适量的专项训练。

2.2训练质量的业余性

参加田径训练的青少年年龄一般在7—16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的的青少年正处于小学和中学的学习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文化知识,体育锻炼只是副项。所以,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这和成年运动员的训练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在西方很多国家,许多获得青奥会冠军的运动员都是在校学生。他们认为运动员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有效地执行科学的训练计划,同时在运动员退役后完全能够有能力和知识从事别的行业。所以,这个阶段的训练显出业余性。

2.3训练过程的阶段性

在青少年阶段,运动员的心理和大脑皮层的神经系统正处于一个相当活跃和积极完善的过程,科学数据显示,青少年在6—12岁之间的协调能力亟待开发,在13—14岁之间,协调能力基本上会定格于当前的程度。所以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一定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按照不同训练科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分阶段、划重点地阶段性训练,把握住青少年技术成型的黄金时期,抓住重点,进行最合适的运动训练。

2.4训练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

因为青少年运动员的田径运动具有基础性,在整个阶段,整个田径训练都是在为以后的运动生涯打基础,所以在训练内容和方法上尽可能地多做选择。这样才能从不同的方面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运动机能,夯实自己运动生涯的基础。训练方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使得青少年掌握更多的技术和运动技能,又可以通过不同训练方法之间的转换来消除青少年的运动疲劳,使其在长时期内对某项运动保持着良好的运动兴趣,这样和就很容易达到运动技术质量和运动机能的双层提高。而田径运动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来说,项目的枯燥性无疑是阻挡青少年坚持训练的最大的拦路虎,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可以极大地调动青少年训练的积极性。

3.青少年田径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3.1训练的指导原则

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必须要坚持的指导原则有:准确地找到学习文化知识和进行田径训练之间的平衡点;不仅关心青少年的运动成绩,更要关心青少年的运动保护;心理训练和体育训练同样重要。

3.2运动员训练负荷方面的问题

3.2.1训练负荷要逐渐加大

运动负荷对于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有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在田径训练当中,负荷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地增加,这种运动负荷的变化是以量的变化为主要内容,而运动强度的变化则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强度的提高是自然提高,而非人为的硬性强加,同时,这种增加是具有节奏感的。所以,青少年运动员在田径训练中,当对一定程度范围内的运动负荷已经完全适应一段时间时,再在同等负荷量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量的训练所起到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这时,教练员就必须按照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来重新设定新的训练负荷,在适当范围内增加运动负荷,以促进身体机能在较大的负荷下获得新的生物适应能力。优秀的运动员都是通过在适当范围内增加负荷量来锻炼自己的竞技能力。例如在男子110米栏训练的过程中,在一定的训练时期,运动员的跨栏数不是10个栏,在增大负荷量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13—15栏的训练。同时,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增加是按照不同的年龄、性别和训练年限有针对性增加的。

3.2.2训练负荷要循序渐进地增加

因为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关键阶段,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肌肉力量和内脏系统都尚未发展成熟,在过量的、超负荷的训练负荷下,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青少年运动员根本承受不了大负荷的训练。但是要想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运动负荷的增加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里就需要提醒教练员们必须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运动负荷。倘若急速增加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会使之很快就达到运动适应性的积累,身体的疲劳感骤至,身体的运动机能下降,往往会发生严重的运动伤害。因此,在增加运动负荷时,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

3.3练与赛的结合

田径训练的直接目的是参加比赛,所以,现在的体育教学经常会鼓励以赛代练,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同样也是这样,将训练和比赛结合起来,通过在实战中去验证训练中的技战术。但是不能一味地去追求比赛的好处,而是要在充分做好田径训练的基础上,认真备战,力求做到实战一次后能够对所学习和练习的技术知识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这样的比赛才能够起到真正的锻炼作用。

4.小结

在青少年的田径训练中,不必过于追求专项取得的成绩,也不能对于训练负荷进行一成不变的指标式教学,更不能不顾及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制定训练任务。而我们提倡的是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实际问题区别对待的原则来展开对青少年田径的训练工作,以期发现田径运动的苗子,并为以后的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周红萍.浅论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特点及其控制过程[J].四川体育科学,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