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1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我们此处所论及的“及时行乐”,源自拉丁语“carpe diem”,英语通译为“seizethe day”。该词组本是一个中性词组。汉语中也有人将此直译为:“捉住这一天”, 另有人译为:“把握今天”、“珍惜时光”等等,甚至有人将此译成“只争朝夕”。作 为中性词组,翻译过程中过份褒贬似乎不妥,而通常所译的“及时行乐”虽然在含义方 面较为消极一些,有些贬意的成份,但哲学意味更浓一些,哲理性更强一些,实际上与 原文的思想意义还是比较吻合的,如《简明文学术语辞典》对此的解释是:

Carpe diem:A theme,especially common in lyric poetry,that emphasizes thatlife is

short,time is fleeting,and that one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present  pleasures.(“及时行乐”:一种主题,在抒情诗别普遍,强调生命短暂,时光飞 逝,一个人应该最注重现实生活的乐趣。)

“Carpe diem”最早出现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中。我们从这一出处的上下文中 可以看出这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贺拉斯在《颂歌·卷一·十一》(Odes I XI)中写道:

聪明一些,斟满酒盅,抛开长期的希望。

我在讲述的此时此刻,生命也在不断衰亡。

因此,及时行乐,不必为明天着想。(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

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

虽说贺拉斯(65~8B.C.)最早使用了这一术语,但他并不是最早表现这一思想的诗人。 实际上,这一主题思想的出现,要比贺拉斯的《颂歌》早得多。我们无法考证究竟这一 主题思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作为古罗马文学直接先驱的希 腊文学中,“及时行乐”主题就已经出现。如公元前3世纪的莱昂尼达斯(Leonidas)在 自己的作品中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应当明晓:你生来是个凡人,

鼓起勇气,在欢宴中获取快乐。

一旦死去,再也没有你的任何享受。(注:J.E.Wellington,An Analysis of the

Carpe Diem Them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ish Poetry(1590-1700),diss.,

Florida University,1955,p.42.)

古希腊的其他抒情诗人萨福、阿尔凯奥斯,也着意描写现世生活的乐趣,萨福在《哪 儿去了,甜的蔷薇》一诗中,就写下了“一旦逝去,永难挽回”的诗句。尤其是阿那克 里翁在一些描写人生乐趣和爱情以及颂酒的诗作中表现了强烈的“及时行乐”的思想。

古罗马诗人中,也有早于贺拉斯的诗人描写了这一主题。如早于贺拉斯的古罗马杰出 诗人卡图鲁斯(84~54B.C.)就在《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等诗歌作品中表现了人生无 常、生命短暂、光明有限、黑夜漫漫的时空观,因而不要顾忌任何流言蜚语,尽情享受 现世爱情的欢乐:

生活吧,我的蕾丝比亚,爱吧,

那些古板凳指责一文不值,

对那些闲话我们一笑置之。

太阳一次次沉没又复升起,

而我们短促的光明一旦熄灭,

就将沉入永恒的漫漫长夜!

给我一千个吻吧,再给一百,

然后再添上一千,再添一百,

然后再接着一千,再接一百。

让我们把它凑个千千万万,

就连我们自己也算不清楚,

免得胸怀狭窄的奸邪之徒

知道了吻的数目而心生嫉妒。(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 出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这一“及时行乐”的世界观甚至影响了17世纪的古典主义作家本·琼森等诗人。本· 琼森不仅对此诗极力称赞,而且还经过改写将这一思想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

Come,my Celia,let us prove,

While we can,the sports of love,

Time will not be ours for ever,

He,at length,our good will sever…(注:Robin Sowerby,The Classical Legacy

in Renaissance Poetry,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4,p.144.)

(来吧,我的西丽雅,趁现在力所能及,

让我们前来体验爱情的游戏,

时光不会总是归我们所有,

它最终将要中断我们的意志……)

可见,在贺拉斯之前,在“carpe diem”这一词语尚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为数不少 的诗人表现了这一思想。

然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贺拉斯的“及时行乐”。其中影响最 深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以及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复兴古代文化,反对封建和神权,因此 ,以体现现世生活意义的贺拉斯的“及时行乐”的主题思想也在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 ,重新得以重视。莎士比亚、龙萨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创作了不少这一主题 的诗作。他们在诗中表现出抛开天国的幻想,追求现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文主义 思想。如龙萨在《当你衰老之时》一诗中,发出了“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今天你 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版社 ,1989年,第91,183,107页。)这样的呼吁,强烈地表现出“及时行乐”、莫失良辰 的思想,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生活信念和处世态度。

而在17世纪的一些具有玄学派特征的诗歌中,“及时行乐”的主题更是得到了相当集 中的表现。英国玄学派诗人赫里克(Robert Herrick)的《给少女的忠告》(To theVirgins,Make Much of Time)、《考里纳前去参加五朔节》(Corinna's Going aMaying),马韦尔(Andrew Marvell)的《致他的娇羞的女友》(To His Coy Mistress), 爱德蒙·沃勒的《去,可爱的玫瑰花》,西班牙具有玄学派倾向的著名诗人贡戈拉的《 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等,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杰作。如《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以 极强调演绎推理的结构方式,一层一层地揭示出把握时机、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该诗在 第一诗节中声称,如果“天地和时间”能够允许,那么我们就可以花上成千上万个“春 冬”来进行赞美、膜拜,让恋爱慢慢地展开;到了第二诗节,笔锋突然一转,说年华易 逝,岁月不饶人,“时间的战车插翅飞奔”,无论是荣誉还是,都将“化为尘埃” ;于是,诗人在第三诗节中得出应当“及时行乐”的结论:

因此啊,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

在你的玉肤,像那清晨的露珠,

趁你的灵魂从你全身的毛孔

还肯于喷吐热情,像烈火的汹涌,

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

像一对食肉的猛禽一样嬉狭,

与其受时间慢吞吞地咀嚼而枯凋,

不如把我们的时间立刻吞掉。

让我们把我们全身的气力,把所有

我们的甜蜜的爱情糅成一球,

通过粗暴的厮打把我们的欢乐

从生活的两扇铁门中间扯过。

这样,我们虽不能使我们的的太阳

停止不动,却能让它奔忙。(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 年 ,第204,167页。)

(杨周翰译)

虽然这是献给“娇羞的女友”的诗,但是,该诗却是对生命的意义的沉思,正如有的 论者所说:“这一首以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诗所要表现的不是一种爱情的关系,也不是马 韦尔的激情,而是他对处于时间支配下的生命的感受。”(注:David Reid,TheMetaphysical Poets,London:Longman,2000,p.226.)

18世纪以后,“及时行乐”的主题虽然不再像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那样典型和集中 ,但仍然被许多诗人所关注。直到20世纪,还出现了索·贝娄的重要小说《及时行乐》 (Seize the Day)以及弗罗斯特的同名诗作《及时行乐》(Carpe Diem)。

“及时行乐”这一主题的盛衰和发展与各个时期的思想思潮密切相关。在古希腊罗马 及其以前的文学中,由于受到朴素的唯物论的影响,以及最初的现实主义的影响,“及 时行乐”这一主题得以产生。但是,这一时期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仍缺乏深刻的哲理 性,主要是局限于享受爱情、美酒,突出现世生活的意义,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主要是充满着悲观主义的色彩,其基本定义仍然局限于:“吃喝玩乐吧,因为你明天 就会死去。”(注:Horace,The Complete Odes and Epodes,trans.by W.G.Shepherd,Middlesex:Peguin

Books Ltd.,1983,p.79.)而在随后的中古时期,由于宗教神权统治 一切,成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因此,来世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这样,以反 映现世生活幸福为前提的“及时行乐”的主题,在此期间也就极少有所体现了。即使是 个性解放色彩较浓的“普罗旺斯抒情诗”等作品,虽以情爱与教会神权进行抗争,但多 半是抒写对女性的赞美和崇拜。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成就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强调现世生活意 义的“及时行乐”的主题从而有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因此,尽管仍是“及时行乐”的主 题,但思想却显得更为深沉,具有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反禁欲主义的进步意 义。与此同时,表现手法也有所改变,尤其是到了17世纪,一些诗人的表现手法已经显 得十分新颖奇特。如在《给少女的忠告》一诗中,赫里克写道:

含苞的玫瑰,采摘要趁年少,

时间老人一直在飞驰,

今天,这朵花儿还满含着微笑,

明天它就会枯萎而死。

太阳,天庭的一盏灿烂的华灯,

它越是朝着高处登攀,

距离路程的终点也就越近,

不久呀,便要沉落西山。

人生最美便是那青春年华,

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一旦虚度,往后便是每况愈下,

逝去的韶光呀,永难重温。

那么,别害羞,抓住每一个时机,

趁着年轻就嫁人,

因为,如果你把美妙的时光丢失,

你一定会抱憾终生。(注:飞白主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第2 0 4,167页。)

(汪剑钊译)

玄学派诗人特别喜欢使用自然意象。马韦尔在《致他的娇羞的女友》一诗中,把爱情 也形容为“植物般的爱情”(vegetable love),赫里克在《致水仙》等诗中,则使用“ 夏雨”(summer rain),“晨露”(morning dew)等一些自然意象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在 这首《给少女的忠告》的诗中,玫瑰、时光、太阳等意象都作为喻体,烘托“青春易逝 ,抓住时光”的道理。尤其是“含苞的玫瑰”作为美和爱的象征,极为妥贴、形象。整 首诗中,不仅强烈地感受着时光的飞逝,而且还联想着死亡的逼近,从而突出了“及时 行乐”的哲理性。

其后,在强调公民义务的古典主义的诗歌中,以及在宣传和勾勒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和 强调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启蒙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及时行乐”的思想也就不再具有时代 的特征,极少有人涉及了。而浪漫主义诗歌虽然“重情轻理”,沉溺自我,但是,在强 调“情感”和“自我”的同时,浪漫主义又十分注重“想像”,从根本上说,浪漫主义 是理想主义的文学,因此,十分现实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仍与浪漫主义显得格格不 入。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中,虽然这一主题偶有涉及,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17世纪 那样的突出的现象,似乎也不复重现了。

尽管“Carpe Diem”这一词语为古罗马诗人贺拉斯首次使用,而且,“及时行乐”这 一主题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曾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一主题并非西方诗歌的特产。 在东方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就表现这一主题而言,不少诗歌可谓达到了“异曲同工 ”的境界。例如,被誉为人类最早的史诗——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东方巴比伦的《 吉尔迦美什》,就已经包含了这一思想:

当诸神创造了人类的时候,

他们也为人类设置了死亡,

用他们的手阻止生命的存在。

因此,吉尔迦美什,你应该大吃大喝!

日日夜夜欢欣开怀,

每一个夜晚狂舞高歌!

让你的服饰珠光宝气。

让怀中的娇妻心满意足。

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旨。(注:Maureen Gallery Kovacs trans.,The Epic of

Gilgamesh,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85.)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作品中,这一主题也同样得以关注。现以唐代《金缕衣》一诗为例 ,来看“及时行乐”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该诗同样是以鲜花的意象作为喻体,来表现“及时行乐”的主题。该诗的意义在于强 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花开时节毕竟短暂,青春年华转瞬即逝,所以,诗人 坦诚宣称:不必犹豫,大胆享受现实生活,否则只会遭遇“空折枝”的处境。从构思上 看,该诗与贡戈拉的《趁你的金发灿烂光辉》极为相似,前部分使用祈使句的形式,劝 说对方享受生活,最后一行所表现的也是形成强烈对照的“将来”的衰败状态。从措辞 上看,同是表现“及时行乐”,中国诗歌显得更为含蓄、婉转,而西方诗歌则更为热烈 、奔放、直率。

再从哲理性来看,东方诗歌在这一主题的表现方面更具哲理的深度。题材范围也更具 有开拓性,不再局限于男女情爱,而是重视个性生命的存在价值,并且从人类社会、战 争、存在之谜等各个方面来思考和探讨这一命题。如王翰的《凉州词》,在尽情尽致狂 欢作乐之时,仍表现出戎马生涯的悲凉以及厌恶征战的情绪: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种既豪迈奔放又凄楚悲凉的情绪结构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征战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 “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突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从而使“及时行乐”的主题 具有了消极反战的进步意义。而李白在《将进酒》中的诗句更使“及时行乐”的主题充 满了昂扬的生命意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东方的另一诗国——波斯的重要诗人海亚姆的《鲁拜集》中的一些诗篇,虽然表现的 也是“及时行乐”的主题,但却是对人的存在之谜的探讨。如在第24节诗中,诗人认为 生命来自于土,归之于土,一旦“沉沦成泥”,便毫无声息,“永无尽期”,因此,人 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尽情利用”现实的时光:

啊,尽情利用所余的时日,

趁我们尚未沉沦成泥,——

土归于土,长眠土下,

无酒浆,无歌声,且永无尽期!

海亚姆甚至从陶樽、泥土等无生命的物体中,探讨存在之谜和生命的价值,并借无生 命的陶樽的口来叙说“及时行乐”的哲理:

我把唇俯向这可怜的陶樽,

想把握生命的奥秘探询;

樽口对我低语道:“生时饮吧!

一旦死去你将永无回程。”(注:飞白:《诗海——世界诗歌史纲》(传统卷),漓江出 版社,1989年,第91,183,107页。)

由此可见,当西方诗歌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开始出现“Carpe Diem”这一词语,并展 开这一主题时,在先于千年的《吉尔迦美什》等东方诗歌作品中早已表现了这一主题思 想;当西方尚处在中世纪的教会神权的统治之下的时候,东方诗歌中已经强烈地闪耀着 具有人性色彩的“及时行乐”的思想,尤为重要的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古时期东 方诗歌中的这一主题,在不同的地理方位上表现了西方的人文主义的先声。

第2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

)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2.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A.

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4.

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

)。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5.一种理论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种理论是否反映了(

),以及对其反映的充分程度。

A.真理

B.科学

C.自然世界

D.阶级矛盾.

6.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

)。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9.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

)。

A.

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

)。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1.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

)。

A.

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2.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庞德

B.哈特

C.富勒

D.罗尔斯

13.与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4.

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许多哲学流派主动与“融合”,出现了若干被统称为“(

)”的思潮和流派。

A.弗洛伊德主义的

B.存在主义的

C.西方

D.社会批判理论

1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

)。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1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

)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1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1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

)。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1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20.(

)是介于社会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社会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社会学

D.比较教育学

21.我国把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

)。

A.

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2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3.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A.

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24.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

)。

A.

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25.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26.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

)?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27.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2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3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

)。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31.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32.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33.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

)。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34.

19世纪形成、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35.语言学已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

开端是(

)。

A.普通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36.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3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39.“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

)。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40.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4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

)。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42.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4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4.

19世纪形成、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45.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

)。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46.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

)。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47.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

)。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48.与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49.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

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50.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51.“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2.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53.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54.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5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56.

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

)。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57.“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58.与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59.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

)。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6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二、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5.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6.哲学: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教育学: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8.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9.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0.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以系统论为中心,同时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比如一般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并强调开放性等,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1.实证主义思潮:在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12.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13.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4.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5.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三、简答题

1.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8分)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

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7分)

2.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5分)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5分)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5分)

3.

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4分)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4分)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4分)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3分)

4.

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5分)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5分)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5分)

5.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4分);(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4分)(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分);(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3分)。

6.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4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4分);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4分);四是乌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3分)。

7.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四个发展方向?

答:(1)行为主义:其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寻求预测和监控行为的途径。(4分)

(2)格式塔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突出了整体的综合的研究。(4分)

(3)精神分析:核心概念是人类行为的本能以及“无意识”。(4分)

(4)前苏联在背景和巴甫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3分)

8.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4分)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4分)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4分)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3分)

9.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5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5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5分)

10.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4分)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分)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分)

11.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3分)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3分)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2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2分)

12.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3分)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3分)(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2分)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2分)

1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4分)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分)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分)

四、论述题

1.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5分)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5分)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5分)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5分)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5分)

(本题要求具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占5分)

2.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12分)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12分)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6分)

3.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

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

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1-5)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15分)

4.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0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

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10分)

第3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文艺复兴;文化运动;建筑与艺术;建筑师

前言:文艺复兴不仅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摧枯拉朽的,也是世界文明史中产生广远连动的精神革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誉之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当然,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在欧洲,它非常有力地结束了宗教禁欲主义主宰下的中世纪,开启了人性解放、知识觉醒、科学理性复苏的崭新时代。

在建筑上,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整体的和谐、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之上。如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结构;窗户和门为方形或半圆拱,不再是尖拱形;空间不再用装饰性图案和镶边塞满,而是让它空着。它给人以朴实大方、简洁和谐的感觉。

建筑的首要功能是为人的世俗生活服务,特别是为城市公民生活服务。建筑的最大荣耀在于为城市提供实用之需与现实之美,因此商业利益、军事防卫和生活日用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内容。人文主义者还认为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1 建筑师与艺术家

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66),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出身于手工业工匠的伯鲁乃列斯基,深谙古典建筑,并且在雕刻和美术工艺上有很深的造诣。他发明了引起造型艺术革命的透视画法,还是第一个完全的集中式穹顶建筑物的设计者,在把当时流行的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引进到建筑界的同时,推陈出新,创造了全新的建筑形象,如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育婴堂、巴奇礼拜堂(Pazzi Chapel)等等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雕刻家的同时也是建筑师。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就是他最伟大的建筑之作。米开朗其罗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凭着其雕塑家对三度空间的洞察力,回避了当时建筑界对比例的热衷,开启了新的尺度和空间概念,并对后来的巴洛克风格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建筑设计作品如劳伦斯图书馆(Laurentian Library Com-mentary)、波塔匹亚剧院(Porta Pia),明显的受到其雕塑风格的影响,偏爱用深深的壁龛,凸出的线脚,雄伟的巨柱式,同时他对古典母题创意性的运用缔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法主义。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不仅是伟大的画家、数学家、力学家,而且是卓有成就的建筑工程师 。米兰的护城河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圆屋顶建筑和城市下水道等;在城市街道设计中,将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设计城市建筑时,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米兰的护城河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2 建筑与艺术

建筑与雕塑、绘画等艺术各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穹顶:穹顶的出现。主题不再是宗教建筑,而是由寺院变为宫室。建筑的形式不再是“高”、“尖”,而是大量采用圆柱、圆顶,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结构分内外两层,内部由8根主肋和16根间肋组成,构造合理,受力均匀。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 于拱架,而是用一种新颖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

柱式: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取代了欧洲盛行的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构图的主题,同时追求稳定感,推崇基本的几何图形。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古罗马的建筑主题、高低拱券、壁柱、窗子、穹顶、塔楼等,不同高度使用不同的柱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柱式基本上只使用了5种古典柱式中最华美的两种――科林斯式和混合式,其鲜明的特色表现在精巧的柱间和莨苕叶型设计上,除了柱头如满盛卷草的花篮外,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柱身有凹槽,槽背呈带形。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为底径的2倍。有女子体型和性格的柔美。但是当时的建筑师并不严格遵循古典柱式的各种比例,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变化。

粗琢的处理手法:建筑物的底层故意采用粗糙的处理手法,这点大大相差于哥特式建筑细腻、整齐排列的感觉,门窗也采用这种做法。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突破了风格主义的 常规,创造出―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

帕拉迪奥母题:意大利维琴察巴西利卡。这是在一座原有大厅的四面增加券柱外廊的建筑。博拉迪奥大胆创新,在每间的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把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了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以发券的为主,为了在视觉上式负荷者同被负荷者平衡,在小额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这个构图,虚实互生,有无相成,实部与虚部均衡,彼此穿插,各自形象完整,而以虚部为主;方的,圆的,对比丰富,整体上以方开间为主,开间里以圆券为主,有层次、有变化;小柱子和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上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宏伟。由于构思明确,两套尺度并不引起紊乱。这种构图是柱式构图的重要构造,以致得名为帕拉迪奥母题。

第4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民办高等教育自恢复发展以来,在规模、数量上发展很快。截至2005年底,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历普通高校250所,加上独立学校295所,共545所。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共达341万人,约占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5%左右。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高等教育走向竞争与繁荣的生力军。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改革往往注重宏观体制的改革,而忽视了像课程这样微观层面的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是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实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知识框架体系,而且也反映着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在大学教育中对于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校定位与生源状况而定,因此,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

概念内涵界定

课程体系必须遵循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当前,民办高校应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创新构建有用、有效、先进的课程体系,然后将每门课程按要素配置好,应该是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真正的重点。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着眼国际接轨”的原则。课程体系内涵要体现国际性――广泛吸取国内外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优势;体现地方性――人才培养必须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学生需要――学生是“消费”课程的主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性――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课程体系结构要优化整合,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突出课程的时代性、实现课程的多样性等,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现状与问题

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受两大因素影响:第一受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为了满足学生与家长对职业追求的需要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第二受生源基本特征影响,民办高校的招生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生源质量比较差。就此,笔者深入分析民办高校课程结构,发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与应用性课程占优势

能够有充足的生源和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是热门专业,市场对于这些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点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尤其明显。这种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市场机制模式导致了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实用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占据绝对优势的状况,也体现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实用性、职业性的价值取向。

2.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比例偏小

由于民办高校的功利性与过度依赖市场机制调节,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虽然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中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但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渡和转型期。在大多数民办高校中,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等这些通识性、基础性学科专业非常薄弱,相应的课程也是很少的。从市场角度分析,民办高校的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建设薄弱是自然适应和现实使然的结果,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人文主义课程在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然而,人文主义课程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由于耗资巨大、成本高,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民办高校自然不想问津。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的缺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狭隘性。

3.选修课资源严重不足

课程资源不足不仅表现在专业类选修课程上,公共选修课更是如此。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专兼结合”,其中兼职教师占相当大比例,专职教师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只能基本保证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但要期待教师们开出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客观上则存在很大的难度:选修课内容侧重于反映新兴学科领域方面的知识,或者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兼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增开选修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专职教师都还年轻,受教学经验及能力学识的限制,承担的课程还不能一下子太多,开新课和多开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往往成了“一纸空文”,具体实施时一旦没有合适的教师,就“因人设课”,变任意选修为“必修式的限选”,或者以“没有学生选”为由删去,所以真正给学生以自由权选择的课程少之又少。

4.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够

民办高校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在为生存而奋斗。为了在短期内争取最大的效益,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和“短平快”,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也同样运用到了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实行学分制的同时没有及时地伴之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是为了满足选课而设置了一些课程,对课程与课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课程模块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该怎样整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匹配等问题,都来不及做充分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罗列和堆砌课程的现象在所难免。

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一方面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受到传统公办高校的影响。由于有许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是从公办高校过来的,其中肯定会受到公办模式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根据教育基本规律与自身的定位,寻找发展的主动空间,摆脱课程体系建设中被动、适应与迎合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走以下四个途径:

1.通专结合

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是指:将管理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贯穿到专业教学中,成为专业教学的环境、内容和亮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不知不觉接受通识教育的洗礼和熏陶,达到素质与能力的双重培养。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理论依据是:首先,通专结合是一场深刻的教学变革。上世纪40年代,梅贻琦就指出“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他所说的“通识之用,不止润身,亦以自通于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极为或缺的“营养品”。探索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传承大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大学文化,让人文价值重返大学校园,让精神和文化的生命力再现于校园。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传统,我们要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最终要以这种精神文化力量唤醒、凝聚师生对大学高远目标的追求。其次,通专结合的核心是人格教育。我们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育

人。这也是民办高校承载的高等教育根本职责之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从自然层次行为的人,到创造行为的人,到知识合理的人,到象征人,到道德人,直至儒家所谓的圣人,人应该、也能够集中其全部才能与心性努力提升,达到一个“止于至善”的境界。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应是大学教育与文化的理想。第三,通专结合的特点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民办高校在构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框架下,将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渗透的途径,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仅当作民办高校教育的基础。因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有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所以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通识教育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专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提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前提,突破学科界限,以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做人素质培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模块组合

民办高校必须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公办高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的共同缺陷是片面追求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平台由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群包括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政、史、地、生、数、理、化以及音、美、体和现代文化科技专题讲座等组成,以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通用性平台上,课程体系围绕教育目标进行划分模块。从结构上分析,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搭建由通识教育(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限选课、公共选修课三个模块)、学科教育(含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教育(含专业核心课、选修专业方向课模块)和能力教育(含基本能力课、职业能力课、综合能力课模块)等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再设立若干门专业技术课程,这些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口的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实质上就是传授产业界成熟的、实际运用的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这些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课时占的比例应当大一些,以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课程模块的鲜明特色。

3.优化结构

课程体系目标应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征,人文课程、学术性课程、职业类课程、技术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等都应该有合理的比例。课程体系的内容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关系与社会、市场以及个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教育目标要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当然,一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在具体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既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民办高校应通过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比重;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课堂学时比重、增加自主学习比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办课程体系要考虑到民办特色,增设一些校本课程以及地方性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专业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如浙江树人大学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家庭教育》文化课程,泉州仰恩大学的《孙子兵法》课程等都很有特色。开创职业性、技术性、技能性的文化课程,不仅起到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作用,也可以很好地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4.质量监控

为了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三方的状况,达到良性互动,全面推进课程整体提高的效果,创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成为重中之重的“后防线”。民办高校应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制定校、院系(部)二级课程评价标准,把质量监控保障建设转化为提高精品课程质量的内涵建设。

一是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课程纵向监控体系是指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从纵向的教学管理层面实行监控管理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通过对监控管理方法的分析、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监控管理体系,从而对每门课程从开课到考试结束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以此来约束、激励课程教学内部和外部因素,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它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实行课前、课中和课后质量监控与管理,其主要监控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前期阶段的准备,如课程设置、专业计划的安排、教学设施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进修深造等环节。课程教学过程的中期阶段包含集体备课情况,课件制作与准备,出勤情况,讲课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答疑及批改作业,另外还有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环节。课程教学的后期阶段包含实验教学,考试情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课程教学监控管理的手段包括日常巡视、定期检查、学校一院系(部)一学科组(教研室)三级督导检查,以及教学评价、调查研究和学生评议等。课程教学纵向监控管理的组成成员包括学校督导组、资深专家、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二是制定校、院系(部)二级的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建立“标准课程一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三层逐级提高的金字塔式的优秀课程建设结构。标准课程是满足各类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的“规定动作”,是课程建设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所有的课程都要合格或达标;重点课程包括各类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标准课程,是各专业或学院根据标准课程的建设情况及人才培养需求的提升而确定;精品课程则是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确定的示范课程,也是课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努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目的是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形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推进整体的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的宏观管理,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5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栖居”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阐明了人在世间存在的真理,也设定了诗以及文学艺术精神价值判断的出发点。栖居,就是筑造居处,使人在世间得以持留居住。世间就是人生活其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的环境和精神的环境。海德格尔还特别强调:“栖居的基本特征乃是保护。”[1]这里的保护是一种“精神性的保护”,即“把某物释放到它的本己的本质中”。[2]这就是说,尊重自然之所以是自然,即尊重自在、自由。栖居把一切保护在其本质之中,而这种保护也就意味着和平,意味着与自然万物保持一种“和平共处”的姿态。这是一种从存在的根本意义出发的保护,一种精神性的保护,一种至高无上的保护。海德格尔借用荷尔德林的一句诗歌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认为:“作诗才首先让一种栖居成为栖居”,“栖居是以诗意为根基的”。[3]诗意是人的存在根基,诗意是一种自在的、自由的境界。诗意就是人与自然自由自在地相处。孙周兴先生认为:作诗系于诸神的暗示,是对诸神的原始命名,诗人道说就是对诸神“暗示”的截获,进而把“暗示”暗示给诗人面对的民众,预言“诸神的消息”。海德格尔把诗叫做“半神”,因为诗人在神与人之间,诗人把“神的消息”传递给人们。

早在19世纪初期,黑格尔就曾不无遗憾地指出:艺术遇到了危机,“就它的最高的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地位”。[4]黑格尔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艺术美是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艺术用感性的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当下的时代却是一个偏重于理性和理智、偏重于技术和工具,偏重于概念和规则、偏重于职能和权利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于艺术是不利的,随着这个时代的向前发展,艺术终将走向解体,走向消亡。海德格尔认为当今时代的艺术成为一种“技术性活动”。科学技术剥夺了人的自然性,压抑并摧残着人的本质。它导致了人精神的贫乏、情感的丧失、个性的扭曲。科学技术使人获得了驾驭自然的自由,但与此同时又将人置于物的必然和强制之下。人愈来愈沉迷于物质追求和消费追逐,成为物的奴隶。因此,当今的艺术已不再是人生存的本源,不再源于存在的真,正日趋衰落、萎缩、退化、变质。贫乏的时代造就了情感的贫乏、精神的贫乏、诗意的贫乏、艺术的贫乏。但尽管如此,海德格尔还是作了进一步思考,他鼓动诗和艺术积极参与造就一个理想的未来,并且期待诗和艺术在这一过程中重放光彩!

在这个贫乏的时代,诗人“由衷地歌唱酒神,觉察离去诸神的踪迹,逗留在诸神远去的途中,并因此而为他们的亲人追寻转折的道路”。[5]一方面,诗人首先看到了别人尚未看到的远古诸神的指号,听到了神的召唤,而不得不执著地追随神,背离这无神的时代,成为真正的“孤独者”,另一方面,诗人又受天命所托而在这个丧失聆听的时代向他的同胞传达神的信息。无家可归也许是贫乏时代的诗人最痛心的感受。在这个时代,沉沦于俗世的人是绝对不会有这种漂泊感的。只有诗人念念不忘人类被逐出的家园,不忘与神同在的时代。他们成了“家”最忠实的守护者。荷尔德林是海德格尔评价最高的诗人。他不是从技术世界的深渊走来,而是从正在降临的神那里走来,他给这个贫乏时代带来了未来的希望。在这个背离家园(神、存在、自然)的贫乏时代,荷尔德林所传达的“天命”便是“归家”。作为“家”中的来者,他向漂泊流浪者讲述了“家”(本真的存在)的故事,作为神的使者,他引导着游子们艰难地返回“家”。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名言在现代社会的思想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对生命与世界意义的揭示,已成为今天诗人和诗学的使命。真正的诗学是一种对存在生成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对世界意义的追寻,同时也是对人的生存空间、人的整个活动过程的意义的探索。诗人与诗的命运成为新世纪人类命运的象征。也许,诗意本来就不为我们这个快节奏的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而存在,但人类“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也是人性中至善至美的一面”。[6]

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日益淡化,人们被抛入了物的世界,一切都为实利目的所侵袭。人的精神生命显现出贫乏性,理想价值坍塌,人们丧失真诚、信念、理想、正义,人的生存质量、处境令人担忧。今天,面临重重困境之时,一些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寻找一个新的立足点,在新的世纪重新理解与阐释人的生存立足点,新的人文精神的立足点,这就是新理性精神。新理性精神将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首先来审视人的生存意义。新理性精神的核心,也许就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的价值的追问,是人和自己内心独处这一价值询问的境界,也就是“诗意地栖居”。

然而,当人们追求“诗意地栖居”时,诗人却自杀了。在存在主义的哲学中,人的焦虑被作为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西方人经历了上帝之死,父亲之死,知识分子之死,作者之死,一直到人的主体性之死的灾祸。“上帝、国王、父亲、理性、历史、人文主义,已经匆匆过去,虽然在一些信仰园地中余烬犹存。我们已杀死了我们的诸神。”[7]诗人可以以独特的体验方式,把现实浑浑噩噩的生命变成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一种返归本心的、诗一般的生活。然而,在价值错位的今天,诗在伪诗中日益贬值,伪诗人们开始以轻浅谑浪的文字游戏,去掉了沉甸甸的价值关怀,使伪体验走上诗的祭坛,本真意识在诗中失落了。20世纪末出现了一连串诗人自杀行为,一个人活着需要足够的耐力,选择死亡却更需要莫大的勇气。诗人自杀,亦使其生命价值重新显现。也许从孔子“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就有直视本心、直观灵魂的内蕴。从喧嚣纷扰的现世退回内心,保持心灵的真实,是中国诗性哲人不懈的追求。在这痛苦与狂欢交织的世纪,在这充满希望与绝望的历史转折点上,在诗人自杀、诗意消隐的时刻,我们重唤真正的诗人出场。

新理性精神强调弘扬人文精神,以新的人文精神充实人的精神。新理性精神坚信人要生存与发展。人的生命活动不仅是为了维系其自身的生命,人通过其自身的实践活动,总是指向什么而被赋予目的性,形成其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改造自己的生存,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人有肉体生存的需要,要有安居的住所,因此他不断设法利用自然与科技,创造财富,改善与满足自己的物质条件。而同时他还有精神的需要,还要在其物质家园中营造精神安居的家园,还要有精神文化的建构与提高。人与社会大概只能在这两种需要同时获得丰富的情况下,才能和谐与发展。在这人的精神家园里,支撑着这无形大厦的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对民族、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追求与确认。在人遭受苦难陷入迷惘的时刻,人的生存的挫折感是真实的存在。“文学艺术无力挽救世界,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现实生活的失衡。”[8]文学艺术是营造人的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部分。文艺应该揭起人文精神的这面大旗,制止文学艺术自身意义、价值、精神的下滑。当西方哲学家宣布这也死亡,那也死亡,无疑相应地在文学艺术中也掀起了一股非理性主义乃至反理性主义思潮。新理性精神主张以新的人文精神来对抗人的精神堕落与平庸。

在新的世纪,我们应树立现代的生命观和生态观,超越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根本上确立敬重天地万物,守护人类家园的意识。“生态”一词,希腊文eco的原义为“房子”、“住所”,因此,从词源学上讲,“生态学”(ecology)是关于我们“住所”的研究。按照哲学人类学的看法,新型的生态文明应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个层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历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和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都体现了人与大自然有极其亲密的关系,但非奴役的关系。庄子在谈论人的生存问题时,大量地涉及到大自然。他的思想中浸透着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亲近,主张人诗意地生存在大自然中,同时具有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含义,是深刻的生态之美。人与自然合一是人最好的生存方式,人和自然具有潜在的一致性,人的幸福依赖于大自然,包括物质生存环境和精神生存环境。爱护自然不仅是爱护自己的生存之地,更在于爱护人类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生态意识,在这种审美的生态意识中,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统一的。汤川秀树认为庄子论证了“脱离了自然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9]。以审美的方式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的发展,人应该与大自然保持非功利、非利用的关系,这种生存方式是审美的。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诸多价值冲突,其最为深刻的根源就是做人的理念和做人的方式成了问题,重建人文生态是消解当代价值冲突的根本路径。人是自在自为的存在物,人的这种自在自为性作为其优势,使它成了自己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和责任者。这种优势不应成为滥用其权利破坏自然、人的自然和人的精神的理由,反倒应成为对其行为负责的根据。生命是自生自成、自为因果的宇宙的菁华,而人的自觉自为的生命又是其最高发展和自觉体现,所以人也就负有关怀、保护整个大自然的责任,而决不意味着给予人随意地处置和破坏自然万物的特权。所有的生命构成一个互依互补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说,它们是共损共荣的。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过程中严重的价值问题是人文生态方面的。在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强劲支持下,人类作为强势群体开始无度地开发资源甚至破坏自然。科技把握世界的方式既可以使自然备受呵护,也可以使之遭到严重破坏,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自然,在于具有怎样的自然理念。人只是世界上多种存在物中的一种,其他存在物都有与人相对等的存在权利,人与自然是对待关系,而不是挑战关系。海德格尔把近代以来人类把科技视为人在自己与自然之间的挑战式的设置称“错置”。由此,人丧失了自我,人性发生了扭曲和变异。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不仅是当代哲学的主题也是人们的价值诉求。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美好生活状态。而人既然是有自觉意识、有理想追求的生命,她就应当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体现出宇宙的生生不息之道和生命的进化之道,厚德载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的潜能,显示生命的真谛并澄明生命的意义,走向本真的存在――诗意地栖居。

参考书目:

[1][2]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册)[M],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第1193页。

[3]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册)[M],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第465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

[5]海德格尔《诗人何为?》,见《诗・语言・思》[M],第94页。

[6]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7]伊哈布・哈桑《后现代的转向》[M],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279-280页。

[8]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第6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我们认为从具体的审美过程来看,不一定能明确看出社会实践之基础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看,审美经验的基础肯定是社会实践。当今西方哲学――美学在突破思辩哲学主客之二分思维模式突出主体作用之时,为了避免陷入唯我主义,也曾试图回归“生活世界”。但这种“回归”未免虚弱,而从哲学的彻底性来看,还是的唯物实践论之社会实践观更能从根本上说清经验的来源内涵。但唯物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与社会实践的基础地位仍是在理论前提的位置之上,而不能代替具体的审美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去以哲学代美学,以普遍代特殊的弊端。第二,经验与主体。当代经验论美学之经验当然是以主体为主的,但又不是英国经验主义纯主体之经验。而是包含着消融了主客二分,包含着客体之经验。有的是通过行动(生活)来消解主客二分,如杜威实用主义的艺术经验论。有的是通过主体的接受或阐释来消解主客二分,如阐释学美学。有的则是通过现象学直观的“悬搁”来消融主客二分,如现象学美学。第三,经验与想象。文艺的审美经验之发生是必须通过艺术想象之途径的。艺术想象犹如一个大熔炉,能将感性、知性、情感等等熔于一炉,最后形成完整的审美经验,并使审美者进入一种特有的审美生存的境界。第四,经验与表现。当代经验论美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经验同情感之表现密切相联。例如,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说”,阿恩海姆的“同形同构说”,杜威也强调审美经验之“情感特质”。第五,经验与。经验论当然肯定感觉、,并以其为基础。但当代经验论美学又不仅仅局限于、感觉。如果仅仅局限于那就会脱离审美的轨道。康德曾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判断先于”的命题,虽然已经过去了200多年,但我们认为这仍是美学的铁的定律,难以和颠覆。许多美学家在承认的同时,也是强调对之超越的。例如,杜威论述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相异性也是试图超越日常经验其之生物性。杜夫海纳运用现象学“悬搁”之方法,更是强调对“此在”的超越走向形而上的审美存在。第六,经验与接受。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当代阐释学相结合,强调阐释的本体性。这样,在阐释学美学之中所有的“经验”都是此时此地的,都是当下视域与历史视域、阐释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这样,我们就将当代经验论美学与接受美学、新历史主义等结合了起来。第七,经验论与心理学。经验论美学肯定包含许多心理学内容,如感觉、想象、意向、情感等等。但审美的经验论又不等同于心理学,如果等同的话,文艺美学就将走向纯粹的科学主义,从而完全抹移了文艺美学特有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人文主义内涵。这是包括现象学美学在内的许多美学家特别忌讳的事情。所以在承认审美经验所必须包含的心理学内容时,还更应承认其具有拓展到社会的、哲学的与伦理学的深广层面。第八,经验与真理。这是当代经验论美学同存在论美学紧密相联所必具的内容。当代存在论美学将审美活动同认识活动相分离,由此审美经验并不导向认知理性的提升,而是通过艺术想象实现对遮蔽之解蔽,走向真理敞开的澄明之境,从而获得人的“审美地生存”、“诗意地栖居”。所以,审美经验、艺术想象、真理的敞开、诗意地栖居都是同格的。这正是当代文艺美学所追求的目标。第九,经验与对象。传统美学都把审美对象界定为一种客观的实体,自然物与艺术品等等。但我们认为审美对象是意向性过程中的一种意识现象,在主观构成性中显现。也就是说,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的过程中,面对具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并正在进行审美知觉活动时才能成立。它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审美对象,但并不否认作品作为可能的审美对象而存在。

审美与生活、艺术与商品、文化与文艺、欣赏与之间的界限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于是从新世纪之初就出现了有关文学艺术的边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评价、文学的文化研究的评判等等问题的讨论与争辩。我们认为这种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试图以我们所理解的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这一文艺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作为认识以上大众文化背景下各种文化现象的一种理论指导,也以此对这次讨论提供一种也许是不成熟的见解。我们认为,当代文艺美学的审美经验理论应对当代大众文化中审美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化两个相关的部分起到指导作用。其实是审美的生活化与生活的审美化是两个紧密相联、统一为一体的部分。都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来艺术与生活分裂,走向异化的严重问题的解决。所谓审美的生活化,是解决艺术与生活的脱离,承认并正视审美所必然包含的内容与文艺所必然包含的生活内容。使艺术走向生活与万千大众,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不可否认某些艺术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并给人们带来某种经济效益。早在1934年,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一书。针对艺术脱离生活的现状和大众文化之方兴未艾,充分论证了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之间的“延续关系”。但这只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理论所包含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只是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艺术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经验不仅包含着原生态的生活,更要包含对这种生活的超越;不仅包含必不可少的感性,更要包含体现人类生存之精髓的意义。如果说审美的生活化是一种回归,那么生活的审美化则是一种提升。没有回归与提升结合,那么真正的审美与文学艺术都将不复存在,而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审美与文学艺术要旨之所在。因为没有前者,审美与文艺必将脱离大众与当代文化现实,而没有后者则审美与文艺又不免陷于低俗与平庸。而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审美与文艺发展的坦途,也才能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审美经验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完整性”和“理想性”。成为全书的中心界说,值得我们借鉴。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学科的理论出发点也是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在当代进一步发挥作用开辟广阔的空间。中国美学发展从20世纪初,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发生了某种程度断裂。此前是传统形态的美学,此后受到“西学东渐”的深刻影响,则是接受西方美学理论话语。这前后两种美学形态尽管不可避免地有所联系,但在理论内涵、话语范畴和精神实质上均有明显区别,是一种明显的理论断裂。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两者“不可兼容”,而是“宿命的对立”。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价值问题被严峻地提到我们面前。而以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作为理论出发点的文艺美学学科则为中国传统美学进一步发挥当代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因为,我国传统美学的确没有西方美学那样借以反映审美与艺术本质的概念范畴,而主要以对创作与文本的体悟作为理论的基点。这恰是一种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从先秦时期的“兴观群怨说”,到汉魏时期的“言志说”、“意象说”,到唐宋时期的“意境说”、“妙悟说”、“心物说”,到清代的“情景说”、“性灵说”与“境界说”等等可谓一脉相承,都是对文艺审美经验的独特表现,反映出中国古代美学的特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与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些美学理论不仅给我国文艺家与美学家以滋养,而且也对包括海德格尔在内的诸多西方美学家以理论的滋养。我们相信,文艺美学学科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为理论出发点,并自觉地以之总结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必将在新时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论述以文艺的审美经验作为文艺美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时遇到了审美是不是文艺的基本特征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审美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的观点。但我们所说的审美不是狭义的优美,而是广义的美。也就是包含着优美、崇高,以及悲剧、喜剧和丑这些广泛内容之美。只不过在审美心理效应上都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评价,而不是相反的否定性的情感评价,诸如恶心,嫌弃之类。这就要求作者在作品中包含一种审美的价值取向。

第7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设计;魅力无尽;托物寄情;作品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存在着某种辩证关系。设计理念对于环境设计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好的环境设计能够使人们改善环境观念和设计观念,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设计理念和设计形态离不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设计水平也各不相同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得到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业得到了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环境艺术的基本内涵

环境艺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环境加艺术或环境加装饰。它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和科技手段,使人生活的周围环境不但能满足人的休憩、工作、交通、聚散等物质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审美、参与、安全、隐私等社会心理需要。环境艺术是整合的艺术。它把环境构成的诸多要素一建筑、山水、树木,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创造性地解决环境问题的着眼点始终是兼顾环境的不同特点,既要展望未来,又要尊重历史、民族、宗教等文化特性;既要巧妙利用环境,又要善于保护环境系统,使人与环境建立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环境艺术是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环境的品质,对建筑室内、室外及城市环境进行的一种整体的、美学的艺术再创造。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等,这些都是围绕环境艺术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环境艺术更广义的概念和范围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设计领域。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所追求目标应该是创造一个综合的系统,在这个复杂的系统里,人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元素。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讲究生态环境。环境,从广义上讲,是围绕大自然生物体周边的一切外在状态,当然,人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因素,而大自然中的陆地、海洋、空气、植物、水则是构成环境艺术设计所研究的对象,人们对原生态的环境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2)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环境艺术设计通过造型、光色、尺度、比例、材料、质地以及形式美的法则去营造一个适宜功能的环境,同时还要研究空气、声音、温度、气味等因素,因此,“环境艺术”既要有视觉的因素,也要有听觉的和嗅觉的因素,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它是一项主客观融合的创造。(3)建筑是环境的重要载体与体现者。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境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4)环境艺术是“情”与“景”的完美统一。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把选景升华到营造意境,最终达到环境与人的统一、真实情感与真实环境的统一。(5)环境艺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深入地考虑人的生活方式,并对时间、空间、气候、季节、地势及社会等诸多要素进行分析,不断调整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以最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使用者的个性,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托物寄情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大自然的启示。以自然为师,是人类文明创造理论之根本。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自于苹果落地的启示;飞机的发明来自于对飞行鸟类的研究;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其色彩与灵感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以及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民俗文化和人们喜爱的各种动物形象……不胜枚举的科学发明和艺术设计,都离不开人们对自然物象的认知、感悟、分析与研究。而艺术设计灵感的迸发,往往也源于一次次对自然“托物寄情”的催化。

艺术设计属于一种艺术构想,属于思维理念的一种独特表达。要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进行一种思维变革,才能让设计涅。在设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物象符号化、视觉化和理想化,将千头万绪的思维符号运用抽象化、艺术化等修正手段,使它们变得清晰、明朗,从而形成一幅幅极具韵味、耐人寻味的设计佳品。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里春蚕之“丝”是李商隐无尽的情“思”。山人笔下的“鱼目”和“鸟目”分明也是山人那抑郁愤懑、孤独隐僧之“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编排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也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心灵沟通的一个具象。“舞动的北京”中国印镌刻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和56个民族的国家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誓言,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

可见古往今来,无论是文学、绘画、舞蹈,还是音乐、摄影、设计等,无一不在进行着“托物寄情”,他们总是恰到好处地把一份份情感寄托在生活中的事物上。如果学生的设计离不开“托物寄情”,那么设计教学也必然离不开“托物寄情”。因此,要把“托物寄情”始终贯穿于设计教学过程中,它将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启发学生,使其尝试着用艺术家的眼睛去品味人间万象,用艺术家的思维去解读宇宙时空。

一般而言,“托物寄情”手法是设计者在作品中表达深层自我的一种方式。设计者通过在视觉形象中运用象征与隐喻等手法,阐述某种“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托物寄情”在设计中表现形式多样,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作品本身,有的采用其他暗示,有的是设计者的创意,有的是传统的因袭。而“托物寄情”的启发教育是设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要引导学生尝试理解个性自我和视觉图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个性、信仰和见解,引导他们养成深入观察和深层思考的习惯。

在设计中,“托物寄情”可以使无形的思维想象向有形的图形转化,使有形的万物图形向无形的思想、情感、理念升华,使其直接开启创意思维的窗口,打通创意思维的通道,开拓创意思维的天地,打造创意思维的无限可能。

四、人文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在追求环境设计美观的同时,又能够满足生活其中的人的各种需求,同时又不破坏环境,使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追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其存在的主题元素,将生态艺术融入尽可能的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确保在不断提高人类生活环境舒适性与美观性的同时又不降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常常会用到植物生态学,若想将植物生态学的原理结合自己创作的特点在作品中予以运用,就必须充分的了解植物生态学,并对植物生态学的健康性进行设计,同时对其他的设计因素进行过滤与整合,使环境艺术设计趋于完美,真正做到人民所需。

2、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只是虚设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基本尺度的要求。不同的地域或空间,拥有不一样的自然环境。城市与自然、室内与室外、光与热、空气与声音,都能根据不同的设计产生不同意境。但是因人而异的心境与审美,就需要去研究人的情感意识与性格特征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就体现在很多设计的细节之中了。

在很多设计方案中,需要结合户型的特点和主人的喜好,特定人群的生活特征,如家中的老人与儿童,需从人性化的方面进行考虑。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效果设计、主题风格突出设计、整体和谐设计、实用设计、方便舒适设计、功能至上设计都能是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人喜好做出的风格设定。合理的布局,合理的运用,能做成实用性强又不失时尚稳重的设计。

3、有效利用能源方式

现在设计师们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大量地使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提高住宅的隔热性能,保证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蓄热等,这些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设计中的有效手法。此外,以太阳能的热与光为主,通过相应设备来利用自然能源的方法也在住宅的应用上得以实现。

4、自然形态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1)直接运用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直接描模自然的五彩缤纷,给人以直观的美的熏陶,同样,自然形态也是可以直接运用到环境艺术中的,其运用方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直观的呈现,将自然形态直接运用在环境艺术中,可以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可以用来传达设计者的理念,渴望与大自然亲近,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建筑大师弗兰克林・盖里在为德国柏林DZ银行分公司的办公楼设计中,就考虑到了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他在好几面墙上都设计了印有秀美山川的图像,其休息室的四面墙上都处理成了阳光照射的森林的图片,人们一走进这个空间就会立即感觉到一种休闲与放松。一幅高山雪原的照片成为卫生间的戏剧性背景,形成了让空间增大的错觉,倍感新奇,盖里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业主的理念,也创造了一个新奇而又时尚的空间,不失为模仿自然形态直接运用的成功典范。对自然形态模仿的直接运用,是最简单的设计过程,形象直观,容易直接表达设计师的主旨,但要注意与设计主题和整体风格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导致低俗化。

(2)概括运用

神奇的大自然向人类展示着精妙绝伦的生命形态和绚丽多彩的外形,概括运用就是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外形特征用简化或夸张的手法概括出其形态特征,然后再运用到环境设计之中。如佛罗里达奥兰多迪斯尼公司总部大厦门厅就设计了一个世人熟悉的米老鼠形象,其特征是被高度概括的米老鼠的两只耳朵,门厅米老鼠耳朵的曲线与大厦的直线交相辉映。概括处理是模仿自然形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容易起到好的装饰效果。

(3)分解与组合运用

分解与组合是抽取模仿对象中的形体元素,通过简化或变形再作新的排列与组合,以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尼古拉斯・格雷姆肖在英国康沃尔伊甸园中设计的“生物链”穹顶,其展示空间由一组高达60米的穹窿建筑连接而成,结构的基本单元为跨度9米的六边形框架,巨大的外形可以让人联想到微小的肥皂泡。分解与组合的方法是环境设计中模仿自然形态最普遍的方法,具有构成美和装饰美的特征。

(4)意象运用

意象运用是分析事物形态的意,作象征性的模仿。意象模仿可以取其意,或取其片断、局部,形成似是而非的模糊的、朦胧的感觉和意境。弗兰克林・盖里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其造型是意象性地模仿玫瑰花的姿态,其强烈的金属感和软的曲线造型形成对比,制造一种模糊的隐喻。意象运用是相对较难的一种设计方法,但只要多观察事物,灵感便可以来得更轻松、容易。

5、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里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中,“天”指的是大自然,“人”值得时人类,“天人合一”的意思指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地球万物,要做到“天人合一”,只要掌控好事物相互之间的度就可以。在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新的产品,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工业促进其快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工业行业的发达,导致的自然问题也越来越多,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大肆关注,人们开始呼吁“绿色”,渐渐的,人们随着审美观的提高在追求更高的文化价值时,意识到,社会和自然,人和自然、应该互相融合,所以一起大胆追求,渴望能够达到天人合一。

如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特别是关于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是最能体现“天人合一”这一构思的,在室内设计的时候可以选择例如木头、棉、竹、石等或者一些其他的合成材料作为元素。这样的布置不仅可以让人感觉自己正处于大自然的“美感”中,更重要的是它拉近了人和大自然的距离,更让人感受到亲切的感觉。在如今,将天人合一通过对色,光,物,质,形自然的处理表达出来,是相对最合乎人们的审美,也是人们追求绿色的最好一种呈现的方式。

结束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富有象征与抒情意义的自然万象魅力无尽,在设计中只要充分运用“托物寄情”,便可凭借自然的形象创造出一个比现实更高、更广、更美的精神境界,使我们的情感寄托于设计作品之中,让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陈维佳.环境艺术设计及个性化研究[J].青年文学家・艺术鉴赏,2014年.

[2]李月.基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设计分析[J].大众文艺,2013,(14):80.DOI:10.

第8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一、我对儿童“生长”的理解

“生长”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用“生长”来定义教育,不仅因为“人”具有类生物生长的特征,更在于一种教育观的改变,即教育从“教师中心”转到了“儿童立场”,而且赋予了儿童生长过程中生命意义的建构。

1. “生长”具有个体性。生长既是个体生命的基本特征,也是个体生命的本能反应。由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形成的不同个性,造就了生命的不同个体,其生长模式、成熟序列的差异性决定了生命具有个体独特性及在后天发展中的体质差异、认识结构、文化背景等。

2. “生长”具有生成性。儿童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未完成性”意味着儿童的生命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非特定化”意味着儿童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意味着生命是一个历程,生命是一种有意义的、非确定的过程,儿童的发展永远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永远处在生成之中。

3. “生长”具有自主性。生命本身具有自主性,外界因素可以影响它,但无法取代它。儿童“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表现出自主的态度和自主的行为,自动完成一些生命活动。对世界充满好奇遐想、乐于追根究底、敢于尝试探索,并在追问、探寻和创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尊重儿童时期,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不断地改造学生的生活经验,不间断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不停息地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是生长性语文课堂的出发点和核心命题。

二、生长性语文课堂的基本观点

生长性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彼此“精神敞亮”“相互悦纳”,注重性情的培养,着重思维的训练,看重语言的生长;课堂既着力于生长的“原点”,更着眼于发展的“远点”,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源头,让学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持续学习的能力。

1. 课程观――让学生与课程知识“相遇”。“课程知识”强调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生与课程知识“相遇”的可能情境。好的课程给人的理解创造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总能吸引人,并在人与知识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的“期遇”。如果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教化”的过程,即知识与人“相遇”并最终实现知识与个体精神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那么,课程就是人们事先设计的知识与人“相遇”的可能情境,其实质是一种“知识环境”,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参与人的精神生活,与人建立起意义关系,使知识增值,让课堂生长。

2. 学科观――让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融的关系。学生在接触课文时,接受的不仅是文章的形式――语言文字,同时也接受它的内容――思想感情。让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就需要用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融合的共同的思想武器来改革语文教育,把人文性寓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这种训练不仅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也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语言成长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同步生长。

3. 教师观――让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摒弃自己内心居高临下的姿态,使自己沉静、慈爱和智慧, “目中有人”,“以儿童之心度儿童之腹”,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同时作为“首席”,也要重视教师的作用。但教师作用的权威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即通过自己的人格、教学风格树立起来的。教师的“首席”作用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引领、情感的带动和语言的表率上。生长性的语文教师观还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生长需要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生命体都有“生长需要”,每个人都是“自我发展者”。

4. 学生观――让学生成为生长中的“主体”。 “生长”不是赋予的、外加的,而是“主体”自觉的、应然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我们需要的只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激励他们,给他们时间,允许他们失败,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必要时给予方法的点化,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帮助他们“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使学生自然的学习生活得以延伸。

三、生长性语文课堂的实践探索

生长性语文课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规律,以语文课程本身的魅力滋养学生,带给学生积极的变化,实现学生生命的成长。生长性语文课堂既关注学生当下的生长状态――课堂的深处充盈蓬蓬勃勃的生命律动,学生的语言、思维、精神在活泼泼地生长;又“指向远方”――课堂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和生活积蓄了生长的力量,学生萌发了对生长的向往,拥有了良好的生长态势和持续生长的能力。

1. 培育自然的生长环境。生长性语文课堂要着力培育符合儿童本性的、适合言语活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过程能够充分地、创造性地展开。

(1)舒适的心理氛围。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觉得舒适的“家”。这里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甚至允许自由争论、辩论;这里不存在害怕,不存在戒备,不存在威胁,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信任,彼此支持。只有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与精神舒展,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

形成这样一种舒适的心理氛围的关键在于师生之间建立真诚的教学关系。首先,教师要做走向儿童世界的使者,从心灵深处平视学生,和学生展开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其次,教师课堂话语要由指令式话语向商讨式话语转变,由评判式话语向建议式话语转变,由灌输式话语向引导式话语转变,由单一式话语向开放式话语转变,从而启发、引导学生自悟、自得、自我建构。再次,师生并非冷静的局外人、理性的分析者,而应带着自己的前经验,成为“文本中的一员”,真情投入,真诚交流。对教师来说,课堂话语并非仅仅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从内心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对学生而言,说的也并非教师想要的答案,而是自己思考的心得,内心真实的想法。

(2)充裕的生长时空。很多语文课环节多,内容满,虽然环环紧扣,不失精致,但总让人感觉课堂依然被教师控制和主宰,课堂负载了太多的目标与任务,问题太多,节奏太快,没有潜心阅读的时间,没有自由思考的空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机会,学生身处课堂产生紧迫感,进入不了舒展自如的状态,思想的翅膀没有办法张开,何以实现语言、思维、精神的“拔节”生长呢?

有空间才有生长的可能。还语文课堂以自然松弛、疏疏朗朗、浓淡相间的状态,少一些提问,少几个环节,留一些空白,留几分空间,让学生自己直面文本,静思默想。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空,才能投入地思考、真诚地表达,才会生长出自己的思想,语言才会新鲜水灵、纯朴有趣、丰富多彩。有等待才有生长的可能。等待是教师对学生生长差异的尊重和理解,当学生遇到障碍时,有时只要我们再等待一下,也许就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实现突破性的生长。

2. 把握真实的生长原点。“以学定教”是生长性课堂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教师要把握学生生长的原点,即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实践。这种把握不仅是去获得关于学生作为儿童群体的一般属性,所有学生的大体程度和状态,还要去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儿童个体,理解他们的已有经验,理解他们的前期理解,使课堂生活真正从学生的生长原点出发。

(1)“我是读者”――以文学的视角品读。语文教师首先是个读者,以文学的视角品读文本。教师要走入文本境界,感受、理解思想内容;要走进作者心灵,缘文探情,获取人生哲理的感悟和精神意义的启迪;要沉潜文本之中,虚心涵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剖析语言风格;要联想拓展,鉴赏评判,得到艺术享受,由此最大限度地逼近作者的本意,读出自己的新意。品读不可拘泥于文本,读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读读相关题材、体裁的作品,节选的文章读读原著,阅读的背景越是宽厚,课堂教学的流程生长展开越是得心应手,从容自如。

(2)“我是儿童”――以学生的视角阅读。教学前要“蹲下去看”,以“我是儿童”的姿态来阅读文本,用儿童的眼睛看教材,用儿童的方式来思考,尽量地考虑学生的前理解,寻找、预测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学习困惑在哪里?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是什么?学生的情感生长点在哪里?哪里是学生似乎不会产生疑问却需要好好品味的地方?学生喜欢用怎样的方式学习……这种充分的“儿童本位”的考量,这种紧贴儿童生长的追问,为寻找到既与学生心智水平相吻合,又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问题奠定了基础。

(3)“我是教师”――以教学的视角解读。教师还要“站起来引”,以“长大儿童”的身份,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来解读文本,不忘记自己已经“长大”,肩负着“平等中的引领”的责任。首先,语文教师该用“尖锐的敏感”和“谨严的思考”去做语文教师该做的事,慎思学生应该理解到何种程度,找准情感生长点、技能训练点、言意融合的切入点,斟酌如何设计使学生深深卷入的问题,以此为凭借促进学生语言习得与精神的发展。其次,教学立意要高远,从整体上去审视,真正把握课文范例的教学价值,找到教学问题的着力点,引领学生进入言语的内部、意蕴的内核。再次,在以主问题架构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产生的肤浅与片面认识,可能遇到的障碍与瓶颈,当学生精神不振时,怎样使他们振作;当学生困惑无头绪时,怎样给以启迪,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帮助学生超越自己。

3. 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儿童是自己的主人,儿童的生长必须通过自我建构完成,没有人能代替儿童生长;儿童具有生长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等待发现与发掘。生长性语文课堂立足儿童本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以语文的方式,在语文实践中,求得每个学生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生长。

(1)以开放、自由、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为生长支点。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新鲜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吸引他们好奇地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之间,不断有新的发现,对文本的理解从粗浅单薄走向深刻丰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问题的呈现具有吸引力,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既触动了学生的已知和经验,又隐含着这样一种思考的意向:文本中藏有学生“还不知道”又“可以知道”的很有价值的内容,激起学生试图突破自己前理解的意愿和动力。第二,问题的切入具有穿透力,触及文本的核心地带,紧扣文眼,寻找文本中最具语文教学价值的东西,关键字词、重点语段,人物形象、理趣哲思,技能训练点、情感生发点,抓住可以“撬动”课堂的“支点”,以此架构整个教学流程。第三,问题的答案具有丰富性,蕴含着多重的分析视野、多样的解决路径、异彩纷呈的答案。学生根据各自的经验背景、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对问题形成个性化的理解。第四,问题的效果具有推进性,它能激活学生先前经验,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学生在教师合理机智的追问之下,突破先见的狭隘,迈向他们从未到达、从未领略过的视域。

(2)以体验性言语活动为生长场域。儿童真正的成长与发展来自于学习体验。生长性语文课堂重视儿童学习方式的保留与发展,通过创设儿童生态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言语活动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采用多样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个性化学习、创造性学习,让体验性言语活动成为言语生命生长的链条。

积极的体验性言语活动应该本着儿童文化的精神,按照儿童游戏的规则建构而成。富有内涵与冲击力的情境是体验性言语活动不可或缺的辅助方式。语文教师要以语言描述、画面呈现、问题导引等方式来创设生动活泼、具体感性的情境,以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会被吸引”,“这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日益深入地“投入现象”,即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接触,不知不觉置身其中,心理转换,物我两忘,冥思、体认、联想、移情、拓展、表达。尤为重要的是,情境不应只是课堂瞬间的即兴而为,而应是契合文本的立体之境,是催生学生思维、情感、语言的动力场域,随着文本语言情思的跌宕起伏与课堂对话的层层深入而不断延展、推进,逐步走向丰满、厚重、完整。这样的言语活动贯通着儿童的个人经验、当下的生活、周围的世界,儿童的生长建立在此时此刻的体验当中。

(3)以智慧点化为生长助力。儿童是一个正在生长过程中的人,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确定,还没有完成,有巨大的潜能,也有很多不完善。儿童正处于语言生长的最佳时期,他们的语言理解与表达充满童趣,充满想象,但也存在缺点和错误。尊重儿童的生长规律,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决不是对儿童的迁就和放任。课堂中教师要和儿童“一道生活”,在流动的教学现场中充满智慧地机智行动,细致耐心地倾听学生,尤其要倾听和捕捉“异向交往”的话语,要善于使用连接性的询问与追问,巧妙引发学生的思考,让教学中的交往丰富而深刻地展开为学生生长助力,使生长由可能成为现实。

第9篇: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1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1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1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1](217)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1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1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1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2](145)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1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1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1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2.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1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1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1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1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1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1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1988年和1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1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1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3.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1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1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1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1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4](89)。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1.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2、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1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1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1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1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5](93)。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3](90),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1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1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⑶李冬梅.中外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