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产养殖业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能否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经过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水产养殖专业建设特色鲜明,于2010年我校水产养殖专业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现将我校水产养殖品牌专业建设相关经验及成果作一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理论教学课程建设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除了能够做到生动、形象地讲授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技能外, 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1、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从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按照高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积极补充水产养殖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的传授, 又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性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 充分体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高职层次的办学特色。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改革,更多的运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来授课,这样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接近生产实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 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为“学”,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水产专业教师在制作网页本文由收集整理与课件上精益求精, 不惜耗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制作电子课件。课件页设计新颖, 既美观大方, 又生动活泼,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课件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直观性强, 且通俗易懂,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实物展示、现场讲解、操作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3、教材及相关资料齐全:
本课程选用的是全国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并配有实验实训指导书, 充分保证了水产专业学生教学的需要。教学大纲、电子教案、题库、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及鱼类图库等相关教学资料配套齐全。
4、实验条件不断完善
为满足学生校内实验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学校要加大实验实训投入力度,成立了饵料培养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循环系统养殖实验室、生物标本实验室、病害防治研究实验室等,不断完善校内实验教学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生产实习教学是水产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生产实习是学生在生产实习基地,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它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中心课题。学校通过校企、校地合作,加大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学生生产实践实习的需求。
近年来,辽宁沿海地区掀起了海参养殖热潮,从而推动了海参苗种生产的快速发展。刺参育苗生产时间在5月份就开始准备工作,各育苗场急需水产技能人才和小水体的技术人员。我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辽宁沿海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和对水产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2006年对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给学生重点讲授《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和《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学生进入生产厂家之前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水产专业技能操作的集中综合实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后学生带薪上岗,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学生就是企业的员工,学生把企业看成自己的企业,学生按照企业安排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由校内教师和厂家技术人员共同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并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水产养殖行业实践性和季节性很强,作业条件相对艰苦,而且管理非常严格。学生进企业实训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稚嫩走向成熟。经过在企业艰苦的磨炼,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认识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消除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尤其是刺参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学生们参与育苗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作。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团队意识、主人翁精神、心理素质、协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对从事水产行业充满信心,为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职业岗位上顶岗训练,接受企业化管理,绝大部分表现优秀,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企业的首肯,为学院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学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影响,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学生生产实习期间对企业生产情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有些学生通过实习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专业人才规格目标的实现。因此, 本校水产养殖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对教师教学及实践做出明确任务,提出要求。一方面鼓励教师不断增强专业理论学习,一名教师已考取了全国水产执业兽医师资格。另一方面鼓励大家积极深入生产实践。由于教研室青年教师数量较多,学校要求青年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跟班下企业蹲点,必须对学生实习方案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同时在生产车间收集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以指导课堂教学。
世界水产养殖中国水产养殖发展前景问题思考
一、何为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二、水产养殖的分类
广义上的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三、世界水产养殖世界概况、现状和启示
水产养殖业是弥补全球水产品供给不足,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世界水产养殖业现状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各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在海洋资源衰退、资源保护力度加大的国际趋势下,主要渔业国家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心和扶持力度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以弥补消费市场的供给不足,并使其迅速成为世界粮食生产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
随着世界水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养殖生产成本特别是饲料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利用少量谷物和鱼粉生产动物性蛋白质将成为发展方向,低价格、低负荷、高性能、低(无)鱼粉替代饲料的开发利用和研发将成为重点。
近年来,受鱼粉生产原料的资源量急剧减少和畜牧业养殖鱼粉使用数量的增加,使得鱼粉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养殖者经营环境以及饲料使用带来的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发鱼粉替代产品;同时要加快建设水产养殖饲料合理化、效率化供给和高品质苗种供应体系,建立合理、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升级,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养殖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
四、中国水产养殖的现状
1、中国水产养殖的问题
尽管我国渔业在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已进入世界前列,但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环境问题将日渐突出。尽管近年中国的渔业发展较快,但从技术、经济上,从产业化和工业水平上等等与发展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据我国国情,水产养殖业的可用面积实际上还有很多,在技术改革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利用经济学规律、尊重自然发展来建立完整科学的养殖模式,将水产养殖推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养殖水域和自然资源,保护养殖水域生态平衡,是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2、水产养殖业发展创新性趋势
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天,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创新性养殖品种:我国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3、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性意见
(1)继续深化养殖结构改革
养殖结构的改变应当从养殖属性和养殖方向来进行更新改革。例如沿海地域的滩涂养殖比较普遍,但也有必要尝试工厂化作业养殖或者深海养殖,将养殖空间最大化扩张。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前满足于温饱,而现在观光旅游已然较为常见,所以养殖业可以向观光类、休闲类方向发展,利用养殖业天然的地域优势来吸引消费,带动地域化养殖业的发展,继而带动该地域的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加大养殖品种优化
在养育品种上,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一种稳定性较强的鱼种,类似于草鱼、鲈鱼、大白鱼等需求量较大的淡水鱼类就可以大规模养殖,另外也可以引进其他有优势的鱼种进行实验性养殖,例如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种在市场上就颇受欢迎。需要注意的是,养殖珍稀或者外地鱼种过程中必须有相关技术专家的监督和指导,尽量避免因鱼种养殖的技术性问题所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3)不断提升养殖区域优势
在水产养殖业中,往往地域化较普遍,在这个基础上引进政府的参与,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培育基地,最大化利用地方政府的牵头作用。地方政府需要尽量调动水产养殖业的群众参与性和企业合作性,建立公众的技术小组,真正带动该地域的水产养殖业共同发展,从而提高该地区水产养殖业的整体优势。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实行以科学性、高新技术应用为主的生产模式,形成“种质-养殖”或“捕捞生产-加工保鲜-销售”的新观念,将渔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争取给中国和世界人民体更更为丰富和充足的水产品。
参考文献:
[1]刘焕亮.中国水产业及其养殖业的发展与科技成就——庆祝建国五十周年[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03).
一、开展水产养殖业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情出发,确立并实行“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使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接近1.1亿亩,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水产养殖产量3622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1%,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渔业依赖天然渔业资源的经济结构,提供了稳定、充足、优质的水产品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并带动了休闲观赏渔业、水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也是农业中的“三高”产业,即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据统计,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水产品损失116万吨,受灾养殖面积12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2010年5月~8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袭击,水产养殖生产损失极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15个省(区、市)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00.2亿元(其中水产养殖业经济损失96亿元);养殖池塘受灾393.3万亩,湖泊、稻田等其他养殖水面受灾164万亩,毁坏网箱98.3万个,损失水产品83.7万吨。进入十月,海南省遭遇连续强降雨袭击,损毁养殖池塘18.7万亩、网箱近1.6万口,水产品损失7.3万吨,养殖经济损失达16.6亿元。虽然水产养殖业风险巨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与美国、加拿大、挪威、日韩等水产养殖保障体系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配套保险服务体系非常滞后,养殖户基本上没有保险保障。养殖渔民“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悲剧。在今年暴雨灾害中,湖北省孝感市闵集三合宫渔民专业合作社损失十分严重,其11户社员2300亩精养池塘因堤坝溃口全部被淹,养殖产品大多逃逸或死亡,导致鱼种、饲料等物资累计投入资金160多万元血本无归。无论是基层干部的呼吁,还是调研中广大水产养殖户的直接反映,水产养殖小区、养殖户普遍要求开展养殖保险。为保障广大水产养殖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其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渔区和谐稳定,应尽快开展水产养殖业保险,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业风险防范体系。
二、水产养殖业的风险特点及开展保险的难点
通过近些年水产养殖灾害统计以及各地的反映,水产养殖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淡水养殖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洪涝灾害、冰冻灾害、干旱、病害、污染及人为破坏等;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风险为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等风灾,以及赤潮、病害等。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9》的统计,2009年全国水产养殖因台风、洪涝损失61.6亿元,因病害损失34.5亿元,因干旱损失17.7亿元,合计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的75%。农业保险是保险业务中的老大难问题,而养殖保险则是农业保险中的老大难问题,水产养殖业尤甚。一是水产养殖保险标的的多样性和养殖方式的多样性;二是水产养殖风险高、损失大,赔付率居高不下;三是水产养殖保险标的生活在水中,看不见、摸不着,在发生部分死亡或流失的情况下,很难直观准确地核定损失程度,定损比较困难;四是部分投保人的思想素质不高和保险人的技术防范手段不足,道德风险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在1982年到1995年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水产养殖保险的保费收入是112万美元,同期赔付220万美元,损失率高达197%。同时,困扰水产养殖业保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渔民群众的保费支付能力低。调研中了解到,渔民群众普遍参考政策性水稻保险,能承受的费率水平为1%左右。与之相矛盾的是,保证水产养殖保险正常运行的费率则高出很多。参考韩国《养殖水产品灾害保险法实施令》,对风险最低的工厂化养殖牙鲆,在承保台风、海啸和因此发生的次生疾病等指定风险时,根据不同的风险区划,费率在3%~5%之间。从国内来看,开展水产养殖保险规模最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保险公司淡水养鱼保险,仅承保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所致泛塘、溃塘和漫塘损失,费率为2%,附加恶劣气候泛塘、水质污染中毒、他人投毒损失责任的费率为10%。
三、水产养殖业保险具有可保性
正因为对开展水产养殖业保险的一些顾虑,如保险标的不好确定、勘查定损比较困难以及赔付率高等,导致商业性保险公司很少介入水产养殖保险业务。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所谓的“难题”不全是水产养殖独有的,在种植业、畜牧业保险中也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只要确立合理的原则和路径,水产养殖业具有可保性。一方面,养殖场地的租金投入、海域使用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苗种成本、饵料投入、人工费、水电费等成本投入客观存在。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个9m2的海水养殖网箱成本为2700元,加上固定网箱的锚要3000元左右;滩涂养殖修建围堰、水闸,内陆养殖池塘修建护坡、道路、进排水设施,每亩要投资5000多元。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养殖池塘流转租金1600元/亩,苗种投入为2000元/亩~3000元/亩。湖北省石首市池塘养殖早期清塘、投苗、饲料投入在3000元/亩左右。两省石斑鱼、龟鳖等特种养殖苗种投入都在10000元/亩左右。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投入,是要靠生产挣回来的,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保险的对象。另一方面,目前各类水产养殖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化组织发展迅速,在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组织养殖户建立了生产台账、养殖日志,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在定损时有据可查,为发展水产养殖业保险提供了基础资料。而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户养殖规模大,投入多风险大,投保意愿也比较强,可先组织他们参加养殖保险,以此带动其他分散养殖户参加保险。
四、发展水产养殖业保险的初步设想
(一)水产养殖保险以保成本为主水产养殖保险以保成本为主(包括标准化精养海水滩涂、淡水池塘设施投入、育苗投入等)。一是以成本为保险标的额,在发生损失后,通过保险理赔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基本的灾害补偿,让受灾户及时恢复再生产。二是可规避道德风险,并且简单易于操作,能够为拓展水产养殖保险长期发展空间积累基础。如果以养殖业产值为标的额,养殖户需要交纳较高的保险费,多数养殖户不愿承担;且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容易引发部分投保人恶意造成损失后向承保人索赔,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二)政府要为水产养殖户参加保险提供保费补贴从水产养殖业风险特点和渔民保费承受能力看,开展水产养殖保险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费补贴。国内外实践经验也表明,凡是涉及到农业保险的,除极少数完全商业化经营外,其他的都有政府的介入,只不过介入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以保费补贴,有的以颁布行政指令和行业规则,有的靠政府的权威处于中间协调等。我国从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参加种植业、畜牧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费补贴。目前,政策性保险的险种不断增加,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国家对保费补贴的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2009年中央财政支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41.7亿元。2010年财政部为实施农作物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等保费补贴,安排预算资金103.2亿元。水产业是农业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业风险也大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包含水产养殖业,制约了水产养殖保险的开展,地方干部认为养殖户没有享受到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对养殖户是不公平的。水产养殖业保险不仅应该享受财政保费补贴,而且补贴水平应高于种植业、畜牧业。
[关键词] 发展 渔业 经济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81-01
1 概况
1.1 基本情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辖四镇四乡,102个村民委会,5个社区,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8万人。2013年农村人均有粮409公斤,农民人均所得3789元,远远低于全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山区贫困县。全县总面积4386.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2.9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为3.35万亩。全县水域总面积3.8万亩,人均占有水面0.19亩,其中自然水面3.7万亩,养殖水面0.03万亩,占水域总面积的0.66%。
1.2 渔业资源情况
兰坪县全境均属澜沧江水系,县内有通甸河、a江河、碧玉河等大小支流93条都流入澜沧江,总长度为458.9公里。有丰坪水库、黄梅水库、白羊水库、东坞水库和正在建设的黄木水库五个水库。兰坪县境内有鱼类25种,以鲤形目鱼类为主,其中土著鱼19种,占土著鱼种数的63.1%。鲇形目6种,占31.58%,合鳃目1种,占5.26%。兰坪县境内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鲫鱼、罗非鱼、虹鳟鱼、鲢鳙鱼等,养殖方式为池塘养殖。全县共有82户养殖户,已办理养殖证的有43户。到2014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21亩,水产品产量170吨。
1.3 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兰坪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由于是山区,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兰坪县水产养殖处于养殖面积小、规模小的状况,到2014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只达到321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44亩。水产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水源为冷水(山泉水)水源。由于兰坪县渔业生产起步较晚,池塘养殖基础设施不完善(注排水不方便),养殖管理手段落后,养殖科技含量低,形成粗放粗养,产量低(亩产600千克/亩)、经济收入低。兰坪县境内没有水产苗种繁殖、培育基地,水产养殖所需的鱼苗要从外地购买,因长途运输,鱼种投放后成活率不高,造成养殖成本高。
从近年来对兰坪县水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分析来看,全县鲜鱼销售量平均为400吨/年,而自产的水产品总量每年只有170吨/年,远远不能满足兰坪县水产品销售市场需求,水产品销售市场缺口仍然很大。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大多都是从外地调入,价格昂贵,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兰坪县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很大。
2 造成水产养殖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2.1 养殖基础设施脆弱、养殖条件差。全县池塘规范化程度低,池塘老化,池埂垮塌时有发生。进排水设施不完善,不能保证定时注水和排水;池塘塘深普遍偏低,有的平均水深不足1m,池底淤泥过厚,有机物沉积过多,造成富营养化,形成氧气供应不足,鱼类时常出现浮头现象和发生鱼病。给水产养殖生产者造成损失。
2.2 规模化化程度低。兰坪县水产养殖总面积为294亩,分散在全县的八个乡镇。多为一家一户式经营,是典型的家庭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单一,只有鲤鱼、草鱼;连片程度极低,面积最大的养殖户只有18亩,很难形成规模。养殖方为粗放粗养,没有定时定量投放饲料,鱼苗生长缓慢,产量低。养殖过程中使用机械化程度低,据调查了解,县内已在使用的自动饲料投喂机仅有一台,增氧机不足10台。
2.3 苗种质量得不到保障。由于兰坪县没有水产苗种繁殖培育基地,水产养殖所需的鱼苗,养殖户自己到外地购买。各养殖户由于缺少资金或节省资金,购进苗种的渠道不同,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苗种质量。从外地购进的鱼苗,经长途运输后造成苗种损伤,投放后成活率低,增加养殖户经济成本。大多数养殖户因苗种质量差,品种不纯,形成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单位面积产量难以得到提高。
2.4 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兰坪县的水产养殖者没有把水产养殖作为专业化来进行养殖,现在的养殖模式基本都属于附属养殖,养殖者大多数时间都从事其它生产经营活动。由于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能力弱,对水产养殖技术缺乏系统了解和认识,养殖管理跟不上。现在养殖的品种多为常规养殖品种,苗种质量差,规格参差不齐,产量低,没有主导品种和优势品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更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2.5 渔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兰坪县水产养殖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人工池塘养殖和水产品品种单一的养殖模式。养殖业的发展除了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外,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县渔业科技推广力度弱有很大的关系。兰坪县是一个民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技推广机构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水产技术推广过程中缺乏资金,不能有效的组织、开展水产新技术科技培训,养殖户没有机会获得专业的水产养殖技术。导致兰坪县水产养殖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影响兰坪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6 市场信息不畅。兰坪县水产养殖户对水产品市场信息缺乏了解,没有充分掌握水产品养殖、销售渠道的信息。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未能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仍以常规品种和传统养殖方式进行水产品养殖和生产。水产品产出单产较低,且品质差,缺乏价格竞争力,水产品市场占有率极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2.7 开拓市场的能力差。名优水产品市场价格比较高,经济效益高,很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兰坪县水产品新品种难以打开市场销售局面。因为名优水产品养殖因养殖成本较常规品种高,养殖技术要求高,市场销售价格高。而水产品消费者对名优水产品价值了解甚少,高价格的销售很难经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名优水产品没有被投入到更大的消费市场,生产者自产自销或者销售到高消费的餐厅,市场空间小,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者对新品种的引进、开发的积极性。
2.8 病害防治手段简单。由于池塘老化,多年未清塘,池底淤泥大量沉积,池塘水质质量下降产生富营养化,水中氧气含量减少,有害物质富集,病菌滋生,造成养殖水域环境恶化,鱼病频发。由于养殖户缺乏鱼病防治知识,不能正确的判断鱼病和及时预防、治疗,一旦发生鱼病,就没有办法控制病害,直接产生鱼苗或成鱼直接死亡的现象,给水产养殖户造具大的危害和损失。
3 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措施的几点思考
3.1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要根据兰坪县水产养殖发展的现状,科学谋划渔业发展战略措施,制定水产养殖规划,报行政主管部门,将发展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增长点,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渔业发展的政策和意见,将水产养殖业纳入兰坪县“十三五”发展规划中。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加大对兰坪县对渔业资金投入的力度,稳步推进兰坪渔业可持续发展。
3.2 以渔业项目为依托,改造养殖池塘,提高养殖技术和鱼苗鱼种质量。近几年来,国家开始对地方渔业发展予以重视,对有利于当地渔业经济发展的项目都给予立项。为促进兰坪县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兰坪县水产站要以渔业项目为依托,,组织技术力量,以养殖大户为重点,积极申报渔业项目。利用成功申报的资金对养殖户的池塘进行规范化改造,开展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引进优质鱼苗种,形成规范化养殖,达到以养殖大户带动周围养殖户共同致富的目的。以渔业项目为依托是促进兰坪县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3.3 加大渔业科技推广力度。要改变传统的养殖方法,转变渔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兰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就要加大渔业科技推广力度和加大水产养殖新技术培训力度。在渔业新技术推广和培训过程中,利用项目资金,以条件好的养殖大户为培训基地开展培训,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利用有限的资金达到推广和培训的目的。通过现场培训养殖户,让他们掌握养殖实用技术,并在水产养殖实践中加以利用,转变传统养殖观念,提高渔业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带动兰坪县渔业生产健康发展。
3.4 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新产品被市场接受要有一个过程,养殖者应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逐渐将以引导和制定养殖品种,以达到增强市场开拓的能力。但是养殖过程中养殖者不能为了高价格而盲目扩大,最好是养殖本地适应能力强的土著鱼类或试验养殖成功的冷水鱼类。如兰坪县高坪龙泉生态园养殖成功的虹鳟鱼,由于有丰富的冷水资源和成功的养殖技术,到目前养殖达到一定规模,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加,但消费渠道只是餐厅消费,没有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因此水产品市场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地市场,也要不断开拓扩大新市场。
1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水产养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适当的水产养殖操作能够减轻天然捕捞渔业的压力并解决沿海居民的生计问题。然而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也对内陆及沿海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生存环境的竞争、环境污染、寄生虫和疾病的传播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为避免风暴和潮流的侵袭,养殖场通常多选择在海湾和河口处,需要有良好的水质、频繁的换水和其他优越的环境条件,而具备这些条件的水域通常是有限的。养殖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也使一些野生物种丧失了栖息地。例如,一些欧洲的养殖场曾经建在野生鲑鱼的迁徙路线上;而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为了建造对虾养殖场,一些红树林被砍伐;养殖操作也会将寄生虫和疾病传染给野生海洋物种。在北欧的一些地区,由于海洋中数以百万计的养殖鱼,海虱的数量显著升高。而10~15个海虱就可以杀死一条鱼。许多养殖鱼和虾为肉食性,其饲料均来自野生捕捞。而养殖鱼的食量非常惊人,如将一条金枪鱼(thunnus)养殖到1kg,需要22kg野生捕捞的鱼。上述行为不仅增加了海洋环境的压力,还给全球渔业带来了过度捕捞的压力。因此,水产养殖业需要寻找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将废弃物排放量降至最低,提高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实现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养殖模式。
2.可持续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是全球消费者的一种快速增长的生活方式,其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这些消费者正在迅速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和全球性的消费群体。而生态标签也正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可靠标志,购买带有生态标签的产品就意味着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上述理念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标准及实施指南相继产生,这些标准由国际权威机构制定,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并对相关产业进行认证,使得可持续性理念及措施真正贯彻到水产养殖业中。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最规范水产养殖操作标准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是目前全球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最有影响力的认证。
2.1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
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出台之前,农业生产者每年要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审核。考虑到这个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工作标准关注的不断增加,1997年由欧洲零售商生产经销集团的零售商发起,对标准和程序进行统一,并得到了英国零售商与欧洲大陆超市的支持,制定了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迄今为止,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经历了4次换版,认证的产品范围也由最初的只针对水果和蔬菜,现已覆盖了水果和蔬菜、花卉、大田作物、咖啡、茶叶、棉花、牛羊、家禽、猪、水产品等3个大类14个小类的产品,基本覆盖了整个农业的各个行业。目前,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主要包括农作物、家畜、水产养殖、复合饲料生产、植物的繁殖材料和监。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水产准则重点有:渔民和消费者的安全和福利,产品和生产记录的可追溯性,化学品和医药使用的最小化,动物的福利,有效利用资源,环境意识,符合国际和当地规章。
2.2最佳水产养殖规范 本文由收集整理
目前,在冷冻及加工成品虾、罗非鱼、叉尾鱼回、鲶鱼和鲑鱼的包装上均可见最佳水产养殖规范标志。随着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进一步推广,类似的标志也将应用在其他鱼类、贝类产品的包装上。水产品包装上如印有“已通过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标志,则说明这些水产品的养殖和加工严格遵照了最佳水产养殖规范,符合责任水产理念。通过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孵化场、养殖场及加工厂依照最佳水产养殖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工作人员的权益,并生产有益消费者健康的产品。
2.3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认证
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是2009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荷兰可持续贸易行动计划创立的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目的是管理由水产养殖对话制定的负责任水 产 养 殖 的 全 球 标 准,进 行 生 态 标 签 的 认证。它认为水产养殖业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有营养和高品质的海鲜。然而,由于产业的不断扩大,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因此,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潜在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至关重要。它希望通过认证计划和生态标签来转变海产品市场,促进负责任的水产养殖操作的执行。
2.4其他水产养殖生态标签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枯竭,水产养殖作为弥补海洋渔业资源不足的措施得到迅速发展。但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随之而来,为了规范水产养殖操作,许多发达国家纷纷以生态标签的形式来鼓励水产加工者、贸易商和鱼贩向消费者承诺其购买的水产品来自负责任的操作,也可以让消费者知道如何选择可持续水产品,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养殖渔业的实现,保证水产品的稳定供应,进而确保水产养殖行为的稳定发展,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可追溯性管理对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1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日益富裕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全球的海产品和与贸易相关的消费量呈现出戏剧性的上升趋势。因此,为了弥补海洋捕捞的不足,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渔业商品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加。通过研究,科学家们认识到,水产养殖业将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以及水产品再加工和出口大国,水产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繁荣,还关系到大范围人口的生存和就业问题。因此,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3.2可追溯性管理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各种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可追溯的概念应运而生。近年来,水产品消费者,特别是世界上富裕经济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要求零售商保证其提供的水产品不仅是高品质和可安全食用的,还要求这些水产品来自可持续的渔业。因此,一些大型的零售商要求在食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自己的标准和计划。进口国的公共管理机构也应消费者要求,通过规范行业来减少不利影响。这些标准、计划和政策的主要战略之一就是要对水产行业进行可追溯性管理,而在这些追溯行动中,生态标签显得尤为重要。上文提到的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最规范水产养殖标准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生态标签都对可追溯性作出明确要求,为了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可追溯性管理是取得这些认证的基础。
关键词:广西钦州;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57-1
0 前言
钦州,地处祖国西南沿海,位于北纬20°54′至22°41′,东经107°27′至109°56′之间。背靠大西南,面临北部湾,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钦州北邻广西首府南宁,东与北海市和玉林地区相连,西与防城港市毗邻,现辖二县四区,即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 小岛屿303个,陆地海岸线长520.8里。漫长的海岸线给钦州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就广西钦州水产养殖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 广西钦州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广西钦州市水产养殖业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的历史机遇,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促进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1-6月,水产品产量21.75万吨,同比增3.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6万吨,同比增2%;海水养殖产量11.14万吨,同比增6%;淡水产品产量6.01万吨,同比增2.94%。在淡水养殖方面,按市场需求,先后引进了泰国果巴丁,美国叉尾,黄沙鳖等经济价值高的名特优新品种进行示范养殖。其中,由市水产畜牧局组织在钦北区实施的果巴丁与4大家鱼混养项目、在灵山县实施的黄沙鳖养殖示范项目均通过了水产专家的验收,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推广的名贵品种比传统4大家鱼经济价值提高2倍以上,而且市场竞争力强。 海水养殖重点推广大蚝无害和对虾标准无公害养殖。钦南区和钦州港区充分利用茅尾海、犀牛脚、七十二泾海域生态保护良好的有利条件,实行开放式的无公害养殖,全市大蚝养殖面积达14万亩,钦南区今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等部门正式命名为“中国大蚝之乡”,确立了我市大蚝养殖在中国大蚝养殖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2 广西钦州水产养殖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建立现代渔业制度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养殖水域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渔业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渔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自律和社会服务作用,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农户”、“行业协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各类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渔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探索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新途径。要依法推进合作社规范发展,按照合作社原则完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统一服务和销售。积极引导其向养殖户以出资入股的形式,即股份制的合作方式转变。股份制在决策机制、用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具有的先进性和灵活性,可以保证入股会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齐心合力、各尽所能,为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于目前发展较好、公司性质较为明显的渔业合作社,可以引导其向龙头企业发展。
2.2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以对虾养殖业为例,该养殖业是钦南区一大优势产业,全区共有对虾养殖面积6.85万亩,年产对虾1.8万多吨,年产值4亿多元。为把优势产业对虾养殖业做强,今年以来,该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扶持发展对虾养殖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一个战略措施来抓,海水养殖业面积发展到24万亩。一是大力发展堤内堤外养虾。该区充分利用拥有的沿海荒山、荒滩、低产咸酸田68万亩,重点逐步开发这些咸酸田和荒地发展堤内养虾,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养虾产业发展和培植新经济增长点。二是积极开发海水虾塘养殖。通过招商引资、农户个人投资和区镇机关单位集资参与等方式。据统计每年投入资金1.5亿多元,新增产值1.8亿多元,开发虾塘每年给农民带来直接收入(含土地租金、劳务等)可达2000万元。三是着力发展对虾种苗生产。该区现已发展有对虾种苗生产单位27家,孵化培育虾苗12亿尾。四是推广对虾标准化养殖。该区养虾业已逐步由普通粗放型养殖向无公害生态养殖方向发展,并在东场、犀牛脚、大番坡、那丽等镇,已有20000亩虾塘全面推广对虾标准化养殖和无公害养殖示范。
2.3 完善渔业科技创新机制,强化渔业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思路,加强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市、区、镇三级渔业技术推广网络,稳定和充实基层渔业技术推广队伍,明确渔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纯公益性,加快渔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保障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科研、试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经费。深化渔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强与渔业科研院校的科研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突破水产养殖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增强渔业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养殖生产的科技含量。深化技术专家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参与程度。建立科研人员参股经济合作社、为部分专家配股等合作形式,促进科研院所和专家与经济合作社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加强苗种生产质量管理,落实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督促苗种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确保了苗种质量,增强了养殖户的质量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嘉民.刍议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5).
[2] 魏友海. 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对策[J].科学养鱼,2005,(12).
[3] 孔蕾,郑天伦,张晓辉.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重要性[J].科学养鱼,2005,(06).
摘要:近几年,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水产养殖所排出的废水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受到损坏。氨氮是水产养殖业主要污染物之一,清除难度较高。本文针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对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技术与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清除废水内氨氮比例,推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显著提升,自然水产品捕捞数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水产养殖业在这种情况下快速发展。水产养殖虽然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但是同样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区域水质下降,为我国水产养殖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严重限制我国渔业经济发展。氨氮作为水产养殖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处理难度较高,同时氨氮还会造成水体出现富营养情况,严重破坏水体生态体系。
1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水产养殖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水产养殖对于资源依赖性较高,运营模式粗放,与我国资源紧张及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严重。水产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未经专业处理而直接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越加严重,生态环境形势越加严峻。与此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水产养殖质量,频繁换水对水产养殖水质进行改善,由此造成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水产养殖内微生物及浮游生物的数量及种类波动范围较高,对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对水产品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而且对水产养殖原有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水产养殖逐渐向工厂化养殖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工厂化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之后,水产养殖工厂数量逐渐增加,水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对废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不断提升。现阶段,我国水产品有关标准法律已经十分完善,有关法规及政策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封闭循环工厂化养殖技术所具有的优势越加突出。
2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技术
与工艺氨氮处理是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包含较多学科知识,例如生物学尧微生物工程学等。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技术及方法逐渐在氨氮处理方面应用。与此同时,氨氮处理不同技术和工艺都具有自身特征。按照不同类别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技术和工艺作用机理,可将其划分为3种类别。
2.1物理处理法
2.1.1过滤和吸附。过滤主要是在外力作用之下,液体经过多孔介质处理之后,液体内固体颗粒能够得到有效过滤,完成固液分离。吸附主要是将水中物质依附到表面之后,对水质净化。因为水产养殖内废水大部分废物都是以大颗粒存在,所以通过过滤技术处理,经济效益最显著,处理十分便捷。
2.1.2曝气。曝气主要是让废水与压缩空气接触,对废水内氨氮进行处理,进而脱除污染物。曝气需要增加废水内氧气含量,进而清除废水内有害物质,改善水产养殖水质。如果可以借助环境温度,通过调节水质酸碱性,还可以处理废水内部分氨氮。
2.2化学处理法
2.2.1絮凝沉降。絮凝沉降在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内广泛应用,属于一种常见化学处理方法。絮凝沉降主要是在水体内添加絮凝剂,通过胶体凝子进行中和,形成大颗粒物质。现阶段絮凝剂主要分为3类,分别为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尧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在水产养殖场面积较大情况下,絮凝剂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沉淀,与水体脱离。水产养殖中应用时,絮凝剂数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旦絮凝剂应用数量超过处理范围,会产生反作用,对水生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2.2.2化学中和。化学中和能够改善水体酸碱性过高或过低的情况,通过向水体内投放石灰,能够有效对水体酸碱性进行调节。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增加水体内钙含量,改良水产养殖水质,提前消灭水体内病原体。
2.3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通过向水体内投放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的方式,吸收转化水产生物代谢产物,进而处理水中的氨氮。培养微生物及有益生物,能够有效减少水产养殖水质内代谢产物数量,进而起到处理氨氮尧净化水产养殖水质的目的。
3结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水产养殖行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氨氮作为水产养殖主要污染物,处理难度高。本文在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分析中,主要对物理处理法尧化学处理法与生物处理法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别处理方法优势进行研究,了解每一种处理方法的应用条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质量。
4参考文献
[1]庞朝晖,彭彩红,段铁军.电极生物膜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氨氮的实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5):74-78.
[2]杨珂.生物转盘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氨氮技术分析[J].科学之友,2012(7):43-44.
[3]栗越妍,孟睿,何连生,等.净化水产养殖废水的藻种筛选[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6):67-70.
1水产养殖基本情况
1·1养殖方式
柳江县水产养殖面积1822hm2,其中水库大水面养殖占69·48%,主要施有机肥养殖,普遍存在水体富营养化情况,易造成污染;池塘养殖占28·16%,主要以施肥兼投饵养殖,普遍存在设施简陋、池塘老化、养殖技术薄弱等情况,不利于节能减排;另外,网箱养殖约4×104m2,分布全县各中小河流中,以投饵养殖为主,存在问题:一是养殖区域网箱较为集中、密集,不利于水体自净;二是部分网箱养殖区域受生活、工业污水影响,生产效率低下。
1·2水产品产量
近年来,柳江县水产品产量年均以7%以上速度增长,2007年产量突破万吨,达11102,t其中水库、池塘、网箱产量分别占33·47%、40·95%、21·62%,但产品仍以鲢、鳙、鲮等低效益品种占较大部分,结构不尽合理。另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产品产量比例小,仅为7%,有待进一步提高。
1·3生产管理
柳江县水产生产经营以户为主,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者多以传统渔业经验和思维组织生产,从业观念陈旧,加之养殖技术水平不高,过分追求产量效益,生产管理模式粗放。
2水产养殖业节能减排问题特点
2·1浪费现象普遍
首先,生产以户经营为主,其自主计划,自营生产,普遍存在节约意识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生产资源浪费现象普遍。主要表现在:一、用水:即求产量,增密度,盲目用水;二、饲料:即饲料在运输、存放、投喂过程中,因意识、管理及投饲方法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三、用药:如未能对症下药,或盲目、滥用,或加大用药剂量,结果不光造成药物浪费,还会带来其它负面影响;四、设施、设备等跑、冒、滴、漏现象造成水、电、油等生产资料的浪费。其次,不法商贩受利益驱动,出售假冒伪劣饲料、渔药、种苗等生产资料,直接或间接造成水产生产资料的浪费损失,如渔药、饲料、种质质量低劣,鱼类极易得病或生长缓慢,结果既增加用药量又提高饲料系数。
2·2排放日益增加
主要是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大投入导致大排放。如:柳江县养殖产量2007年比2006年增长820,t若粪肥系数为15,则2007年比2006年需多施12300t粪肥;若饲料系数为1·5,得多投1230t饲料。可想而知,包括药品等其它投入品在内,大量的投入加大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其他层次原因有:一、减排意识淡薄:譬如,忽视环保,施未经发酵、腐熟粪肥,加大用药剂量或使用高毒药物等;二、受技术水平限制:如投饲技术不合理或用药技术缺乏,导致大量饲料或大剂量、高毒性药物投入水体造成污染等;三、养殖条件恶化:如生活、工业污水污染,池塘老化,设施简陋等问题恶化养殖条件,导致恶性循环,加大污染物排放量。
2·3节能减排意识淡薄
主要是水产生产经营以户为主,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者自主计划,自营生产,往往观念落后,传统的养殖模式根深蒂固;其次,生产者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不灵,对新鲜事物感知不强,节能减排意识有待提高。
3节能减排应对措施
针对柳江县水产养殖业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3·1加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工作
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区域、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
3·2搞好水产养殖污染源普查
充分了解各养殖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为制定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3加强各养殖单位相关证件管理
重点要抓好《水产养殖使用证》、《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等证件核发工作,使之与节能减排工作挂钩。要求养殖场所必须符合区域布局规划;投入品,即投饵、施肥、用药必须合理;养殖设施如增氧、排水、供热、供电设施必须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等等。对于不符合节能减排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相关证件。
3·4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推广资源循环、生态综合养殖先进技术。如近年来柳江县实施的“草-牛-沼-鱼-蔗”、“猪-沼-果-鱼-灯”的生态养殖模式,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二是加强项目实施,搞好科技示范;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养殖者素质;四是搞好鱼病测报等工作。
3·5加强执法力度
首先要加强渔业污染整治力度,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其次,加强水产饲料、渔药、种苗市场整治力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坑渔害农现象发生。
3·6加强宣传、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一要提高养殖者的长效节能意识,使之将生产节约与生活节约相结合,倡导节约风尚。二要提高养殖者的节能减排知识,使之自查自检,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和整改。
[关键词] 科学发展 水库养殖 经营 管理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6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93-01
1 科学发展水库水产养殖业
水产品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发展水库水产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库收益,同时只有科学合理地发展水库水产养殖才能解决或者避免水库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要科学合理地展开水库水产养殖工作,首先要了解水库水质以及适合水库养殖的水产品种,在此基础上养殖水产能有效地降低水产死亡率。其次,养殖工作人员应利用现代化养殖技术进行水库水产养殖,例如,科学调配饲料;了解各类水产的生活习性,从而为其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等等。再者,在养殖过程当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建立健全的水库水产养殖经营与管理制度
健全科学的水库水产养殖经营与管理制度是保证水库水产养殖能够长久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2.1 将水库水产养殖业纳入到社会、经济的大生态系统中,从水库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及社会经济承载力等方面出发,建立水库水产养殖与自然环境相对平衡的关系,将养殖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损失纳入到渔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为前提,根据水库土地和水资源状况,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确定最佳的承载力与养殖容量。
2.2 明确水库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特征、排放量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做好水产养殖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工作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把握水产养殖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摸清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规律,对区域特点明显的养殖模式进行动态监测,为合理规划水库水产养殖布局、指导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和控制水产养殖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产养殖业清洁可持续发展。
2.3 注重对水库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只有具备水库经营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创新意识的人才,才有可能将水库建设得越来越好。水库经营管理工作与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分不开的。水库养殖经营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支撑,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理念,完全适用于水库养殖经营与管理的实际当中,并且对之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3 科学加强水库养殖管理技术
水库水资源丰富,水域辽阔,阳光充足,水质较好,很适合水产养殖。现以水库养鱼来谈水库养殖的管理技术。
3.1 科学加强鱼病防治
要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必须坚持科学管理,加强鱼病的预防和控制。一旦水库病害发生,可能会伤害到整个水库,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水库养殖应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第一,用生石灰、漂白粉在养殖前进行消毒;第二,在鱼病流行季节,多采用药物挂袋的方法预防鱼病;第三,遇到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水质,发现养殖鱼类发病及时对症治疗;第四,养殖中常见的鱼病主要有病毒病和细菌性鱼病两种,但爆发性流行病,肠炎,烂鳃病,赤皮病,打印病、水霉病是最多的,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常见鱼病的药敏试验,以备在鱼发病时能准确用药,快速治好鱼病;第五,鱼病发生后应立即请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治疗。
3.2 加强水库的监管监控
水库面积大,环境比较复杂,养殖管理难度大,所以加强水库管理是效益的关键。坚持日夜巡逻 ,值班看守,消除各种隐患;加强管理进水,防止农药和其他污染物进入水库内。要定期检查水库防逃设施 ,尤其是在洪水季节要加强守护;加强巡查,随时掌握鱼类的生长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偷鱼,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捕捞行为。
3.3 科学加强水库养殖的经济效益
水库水域资源丰富,而且库湾及空地较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扩大综合开发,增加多种经营促进收入。
3.3.1在水库中开展网箱、拦网养鱼,库湾养鱼等。水库的水体比较大,可以选择在库中架设网箱养殖斑点叉尾t鱼、鲶鱼、鳜鱼、黄颡鱼等名优水产养殖品种,不仅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还能利用名优鱼的市场优势增加养殖渔民收入。也可在库汊、库湾养殖名优水产的新品种,利用库汊、库湾等来培育鱼种,为水库养殖提高大规格的优质优品鱼种。
3.3.2利用库边宽阔空地建设鱼类种苗繁育池,选养亲鱼,来进行亲鱼培育,自行繁育鱼苗,水库水质较好,极利于鱼苗繁育,不仅能直接为水库提供养殖的苗种,还能将苗种出售获得一项收入。
3.3.3利用库边空地来种植农作物以及青饲料。水库一般水位幅度变化比较大,因此极易形成较大的消落区,可以在消落区种植农作物、青饲料或青菜,这样既增加了种植收入,又可以利用青菜或青饲料来喂鱼、肥水。
3.3.4利用辽阔的库区空间来发展畜牧业。水库沿岸有开展多种经营的先天条件,可以利用空地种植青饲料来养殖黑山羊、菜牛等,还可以利用水面及空地养殖鸭、鹅等家禽,这样既可增加畜牧业的收入,二且畜牧产品的粪便又为水库养殖提供肥源,实现了渔牧结合,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