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第1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探究实验;转变角色;培养能力;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94-01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创造潜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探究实验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的重要性

一、转变教师角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新教材的编写就把学生动手实验融入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意识。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教师应是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和亲密伙伴,要与以往不同。在以往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往往是演示实验占据课堂,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不能完全参与到实验中来,不能亲身经历实验过程,更体会不到实验过程的快乐,这样就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性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例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中的《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我就把它改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实验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去操作、去发现,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有分工、有合作、有观察、有交流,最后再进行全班的汇报和交流,达成共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理解起来也容易,知识掌握的也更牢固。比老师一味地说教要强百倍,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更好的启发和发挥。

二、转变变学生角色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以往的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做、学生看。在学习中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减少了参与探索的机会。现在要使学生由实验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操作者,就要在探究中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大胆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展成更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如科教版五年级科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自行讨论、猜测,把猜测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然后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并把实验结果也填入表格中,和猜测结果做一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这时有学生提出:如果改变这些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它们的沉浮会不会改变呢?这说明学生已经学会进一步思考问题了,接着引导学生把那些验证过的物体的重量改变成原来的2倍、3倍、4倍……把体积改成原来的1/2、1/4、1/8……继续探究它们的沉浮情况。物体的沉浮和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到底有关吗?通过亲自操作和参与,通过讨论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还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更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放飞学生思维

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很好的方法,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更是是激发创造力和放飞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科学探究实验对他们是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例如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斜面的作用》一课,刚开始用幻灯片创设情境,展示各种盘山公路的图片,让学生提出问题,山路和我们平原上的公路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山路要这样修建?这时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欲望,接着出现工人师傅利用斜面往卡车上搬运大木桶的情境,引出斜面的概念。画面一出现学生就有所反应了,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工人师傅这样做比较省力。这时我抓住时机问,斜面真的可以省力吗?这时学生思维被调动,有了要验证的需求。紧接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制定实验计划,领取实验材料进行验证。经过亲自操作、观察、记录、比较、讨论、交流,最后发现斜面是可以省力的。探究实验,不仅放飞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探究需要特别强烈。没有思维的放飞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没有科学探究的过程就不可能有科学素养的提高。

总之,学习科学,实验探究是一个有效的学习途径。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科学素养,而且能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探究性学习进入学生的生活,打破了他们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拓展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在探索中学习并快乐的成长,形成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努力进取的品质等,最终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来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2001.7.1

第2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行为分析;社会科学;价值中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3文献标识码:A

行为分析方法发端于生物学、心理学等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行为分析认为,研究人的行为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钥匙,而人的行为又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描述、实验、分析而获得规律性的可靠认识。在我国,一些社会学科存在着身份危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科研究方法的缺乏,考究行为分析的利弊得失将有助于行为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尽管行为主义有着自身的内在缺陷,但我们只要坚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它,认真吸取其合理因素,去除其不科学成分,行为分析将对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行为分析方法的要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行为分析主要体现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价值中立”论。行为分析的绝大多数研究都将有关价值问题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拒绝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应当完全摒弃意识形态,排除所有的价值判断,要用“不偏不倚”的方法研究人类行为,严格防范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介入研究过程,反对把科学和道德、伦理问题混在一起,主张完全“价值中立”,以使各门学科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纯科学”。这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目的应当“价值中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传统科学研究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受研究者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感情特点影响之深,妨碍了科学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对于行为分析来说,“价值中立”不仅是一种原则、一种理想,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为了做到完全“价值中立”,不仅研究者要自觉约束自己,克服个人偏见、主观好恶,而且还要对研究方法进行革命,改变既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第二,行为分析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强调必须不断地探究人类行为的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变量,以此来使各门学科研究真正成为一门解释和预测的科学;二是强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际可观察的现象,因此科学研究要建立在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借助现存的理论体系和学者们的思维加工,提出有关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说或假设,用经验材料验证假说;三是强调科学研究的资料应当量化,并主张只有量化才能发现规律及各种内在的关系。按照达尔的观点,定量资料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大大方便了因果分析,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来进行比定性资料更有效地分析,从而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四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破除学科间的界限,效法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技巧、技术和概念,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联合。

二、行为分析方法的分析框架

行为分析方法以人类的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行为的内在机制,旨在找到行为规律,从而引导人的行为。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以描述――解释――预测――导向四个阶段为分析框架来进行。描述是逻辑起点,该阶段是要对行为的状况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描述,还行为以本来面貌,从多角度刻画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把握行为的本质。解释就是要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研究行为的发生机制,把握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找到行为的规律。这是四个阶段最重要的阶段,反映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行为分析最复杂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行为生成的原因有多种,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本质的和一般的原因等等,需要把握本质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预测则是在认识行为规律后对行为未来的发生和变化进行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现在到将来的一种推理和猜测。这是一种基于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合理的、科学的对未来的预测。导向阶段则是在对未来的预测前提下对人的行为形成一种影响,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实现组织的目标发展,克服影响主体行为的消

极因素,充分发挥主体的行为积极性。行为分析方法可以说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

三、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首先,行为分析方法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发展。一是定量分析方法的促进作用。行为分析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提供的最新方法和技术,如先进观察、资料收集、个案分析、统计分析等为分析提供量化根据,以量化资料去说明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律,从而避免了主观臆断及浮于空泛的定性议论,也加深了分析研究的可靠性、科学性;二是假设法。假设方法主要是预定一套严格的理论假设、概念,然后依据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概念开展研究,使每个理论假设、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资料予以检验和证明。这是自然科学指导原则在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三是操作方法。社会科学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一样也要通过操作程序,不能进行操作的概念则被排除在科学之外。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增加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克服了神秘性弊端,从而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化进程。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行为分析方法还是众多交叉学科和新理论的催生器。行为分析方法对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借鉴,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科学”的口号下,行为分析综合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物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行为。如在政治学研究中,行为分析方法认为政治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要研究政治行为必须要研究人类的其他行为,并研究其他与之有关的学科。这种多学科性研究催生了政治人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地理学、生物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从而

扩大了其研究领域。

四、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启示

由于行为分析的内在缺陷,1969年伊斯顿在担任美国社会科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进行后行为主义革命的倡议。后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批评了价值中立论及哲学基础,主张价值与事实的不可分;批评了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某些紧迫问题的解决,主张社会科学的政治化;批评了行为主义对社会科学传统研究方法作用的贬低,重新肯定了政治哲学及其方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地位;批评了行为主义热衷于以技术手段做定量分析而使方法超过了研究本身。因此,我们在进行行为分析的同时,必须避免和预防行为分析的这些内在缺陷,使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着建设性作用。

其一,社会科学要把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社会科学要借鉴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学科科学化建设,不断探索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重视价值的追求,要重视规范研究。做到科学与艺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完美结合。

其二,社会科学既要有宏观视野,也要有微观聚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要有现实感、时代感,但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又要有宏观视野,要对国家、社会、民族的长远、根本的发展有战略思考。

其三,社会科学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社会科学既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也要大力倡导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要走出书斋,实证研究也要丰富理论的发展,要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证,实证发展理论,形成良性循环。

其四,社会科学要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展自身学科研究途径。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要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不能使社会科学内各门学科成为其他学科的仆人或与其他学科混为一迹,失去本学科的独立身份和资格。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1“微课”及“翻转课堂”概念

1.1微课概念

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某个课题或学科知识点进行的知识讲解、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教学视频,同时包含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练习测试题、教学反思等内容。

微课的实施主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利用碎片化的针对小问题、小课题、小策略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在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实施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1.2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学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是喀什大学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在基础不平衡、生源复杂、学生人数众多、基础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改革《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课程的教学,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是摆在学校承担《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应用能力,也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2.1欠缺课外教学资源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数字设备的普及和功能的完善,移动学习是就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外教学资源是学生移动学习中不可缺少,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库是符合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目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除了教材外,没有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使用。

2.2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

喀什大学学生来源有内地的、北疆的、南疆的、城市的、农村的,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虽然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各地由于经济、政策等原因,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投入、重视程度、成效上有很大差别。这导致了在大学入学时,新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较大差异。表现在一些同学还没用过办公软件、缺乏计算机操作经验,有些同学已经能熟练使用很多软件、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这使教师的教学难以适应所有同学。有些学生觉得老师讲授的进度太快,难以接受,有的学生则认为内容太简单,希望能接触到更深更难的技术,这使教师左右为难。

2.3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全部在机房授课,虽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上进行了分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先是教师讲授操作演示,然后再学生上机操作练习。课堂上学生操作练习的时间少、师生互动欠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强。

2.4大部分学生为了考计算机等级考试而学习

在学习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后,学生都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学校对等级考试的合格率也有较高要求,再加上课时数的限制,所以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都依照等级考试要求来开展。这必然导致学生认为通过等级考试就达到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都受到了限制。

综合以上几点问题,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很有必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大力开发《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库和网上微课教学资源库服务平台。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采用以微课视频资源库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利用微课,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3.1首先制作或开发《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库

首先,利用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的时间,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制作或开发《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微课”教学资源库。制作“微课”教学资源库时,首先,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把课程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单元,把每一个单元分成若干个微单元,同时,增加跟每一个微单元相关,并且应用性强的经典案例的“微课”教学资源。一个老师负责制作或开发一个单元的“微课”教学资源库,利用屏幕录像软件camtasia来,利用麦克风一边讲授或演示相关内容,一边通过麦录制并编辑成“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库。最后,把每个老师制作或开发的“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库整理后,上传到校园网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微课”教学资源库。

3.2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

通过各种渠道,给广大学生宣传利用“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库,所开发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库,上传到校园网上,给广大新生大力宣传,并让新生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微课”视频教学资源库。还没开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一年级的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载体进行自主学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微课视频教学内容,能够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

3.3能够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首先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平时课堂教学中,把该课程的“微课”教学资源库,按教学计划、进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来学习相关教学内容和完成相关课外作业。相比传统课堂,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教学重点、难点和作业,利用充分的时间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情况,在翻转课堂上学生有更多时间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特别是操作性强的课程,在教师、同学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可以多做练习,完成更多实际操作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3.4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学校往年的情况来看,由于自觉性较差或不重视每个班里就几个或几十个学生,第一次参加自治区计算机等级考试就不能拿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甚至出现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原因暂缓毕业的学生。学生第一次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不及格后,责任性比较强的部分学生参加外面的计算机培训班,但是又一部分学生还是不重视复习,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后,还是大量的学生学生过不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就影响如期毕业。

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放在课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安排执行知识的学习、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其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4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课堂;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学生有效学习训练通常分为课堂有效学习训练和课外有效学习训练,课堂有效学习训练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高考指挥棒等多重压力下,学生的课堂训练多是以学期初学校预定的教科书配套资料(高考总复习资料)为主,根据配套资料的编排按部就班进行,而这些所谓的教科书配套资料通常冠以“一年高考、三年备考”的美名,动不动就将历年的高考题搬来摆在那里,训练题目难度大、综合性强,以体现资料的“高大上”。学生起初对配套资料的这种训练安排顶礼膜拜、激情有加,但几个回合下来,结果往往是我们的学生大败而归、灰头土脸!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反而将他们仅有的一点物理学习积极性给磨灭了。这种没有根据阶段性教学目标、学生认知实际循序渐进安排有效训练的做法,能有多大意义?面对当前这样的课堂训练,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家愁”,学得好学得轻松的不多,而整天被“书山题海”埋没却难见成果的不在少数,物理老师们也是成天像愚公移山般锲而不舍,但一回到办公室就跟同事发牢骚:“这种类型的题,不知道讲了多少遍,练了多少遍,还是做错!”问题在哪呢?这应该是平时使用课堂训练资料使然吧,是我们老师不加筛选生搬硬套的结果吧。对我校高一到高三学生关于学习物理的兴趣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递减状态的。

(2)我校属县直高中,生源整体素质不高,高一入学成绩等级多数为A等级,有少量的A+和B+等级,这种生源的特点为:学习比较盲目,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学习能力较低,不能主动进行自我监控,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作业完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人认为:在新课程标准要求高效课堂的现实背景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学习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一是能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当堂完成教学任务,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二是通过课堂有效学习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使学生通过课堂有效学习训练学懂物理,学会物理,最终会学物理。

(3)新课程要求教师运用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目标终将在课堂上完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的目的和要达成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提出的。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设计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搭建一个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能及时地了解、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堂训练时间,设计有效的学习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4)太难的课堂学习训练挫伤了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积极性。鉴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我校高中物理老在使用教材配套资料时,总是有意无意地选择资料里摆着的高考题、难题作为示例进行讲解或示范,要知道这些训练题的难度往往与高考直接挂钩的,其难度、综合性可想而知,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备的能力却远远没有达到直接解答这些题目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在“揠苗助长”,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样做其实只是教师单方面过度关注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学情问题。所以高中物理老师在设计或筛选课堂学生训练内容时,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轻易放弃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训练的问题。

(5)课堂学生训练设计缺失情境创设。目前我校高中物理课堂学生训练的情况是使用教材配套资料,师生往往按部就班,先完成教材章节后边的练习,接着把配套资料拿出来继续按序逐一完成相关练习。师生在课堂有效学习训练方面简直就像是一台机器,都在按程序工作,缺乏灵动鲜活的学习氛围。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而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和物理学科特点,有效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将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物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同时,有效的物理情境创设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升级和深化。

二、课题研究意义

(1)高中物理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能力。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有效学习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设计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搭建一个知识建构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这个平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理解事物及其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有效学习训练这个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高中生的身心发展也足以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提供可能,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能够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经过这样一种高效、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必将得到有效提高。

(2)高中物理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老师和过来人,我们知道,失败是消极情绪的主要来源,对学生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学业的失败和挫折会让学生对学业失去信心,所以,长期的低效学习和无效的课堂训练会让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从根本上去找寻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根源,只是片面地强调意志力的作用,情况未必有多大改观。所以,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必须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训练的设计和落实,就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一种途径。设计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目标和学情的课堂有效训练,既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何乐而不为?

(3)高中物理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有效的学习训练方法,不仅能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也能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若能坚持有效的当堂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当堂有效学习训练,就是指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最主要的练习,而不是当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不只是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那么简单,更是为了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有效训练的监控和反馈作用,让每一位学生的训练过程都在老师的监控下完成,以及时发现达成课堂目标的问题和距离,及时矫正补充;同时也可以利用课堂有效学习训练解决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关爱,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实施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实验对比法,选用笔者所在年级担任的两个教学班进行实验对比,以验证高中物理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l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从而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选笔者任教的高二年级两个班1512班和1513班作为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实验对比过程中,本人尽可能对两个班的学生一视同仁,采用相同的教材进行施教。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以课前设计好的课堂练习进行训练,而对比班仍按照原有模式(即以学校发的教辅资料为主,按资料编排在老师带领下逐题做逐题讲)进行训练。这两个班均为理科重点班,生源、课时分配相当,均由笔者执教,具备实验对比的同等条件。因此,实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前测、后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笔者于2016年5月4日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前测,于2016年6月30日进行后测,课堂有效学习训练为期8周,共56天。测试内容(人教版选修3和选修2)、测试时间(60分钟)、评卷标准(满分110分)全部相同,前测、后测数据统计见下表:

从前测、后测的数据来看,前测两个班的物理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后测两个班的成绩有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经过课堂有效学习训练后,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而对比班级前、后测成绩几乎没有变化。同时通过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实验班通过课堂有效训练,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更加讲究方法和策略,目标更明确。由此可见,采取高中物理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物理。从显性数据和隐性观察结果可以看到:高中物理课堂学生有效学习训练是可行的,这样的课堂,教师顶层设计教学目标和有效训练,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师生互动,资源共享,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实质上也是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综合以上概述,在高中阶段,物理课堂实施学生有效学习训练是可行且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第5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在英语教学当中,老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较少,而在课外,学生也不愿主动进行口语对话,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语言的习得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输入,学校如果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开设英语角,定期开展口语交流活动,则能够促进他们学习口语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从而带动英语整体水平的发展。  一、英语角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提供了一个练习口语的平台  语言是门工具,必须要通过“听、说”,即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从而掌握一门外语。因此必须有大量的练习机会才有可能促进外语的学习。在课外开设英语角,则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在英语角定期开展主体性的口语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逐步提升。  2、突出学习英语过程的主体  课堂上的英语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绝大多数英语课堂都是采取老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而英语角则可以由学生自发选择话题,让他们自身参与到英语角的组织和运行,主动参与到英语话题的讨论当中,这无疑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  3、促进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在强调英语等级考试、专业考级通过率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口语运用能力,也就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聋哑英语”、“应试英语”。所以可以通过在英语角中大量练习口语,带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英语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开展英语角的必要性  为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本校某一学院的100名本专科(本、专科各50名学生)开展了调查。此次共下发调查问卷100份,实收85份,笔者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做了数据统计,  从数据分析来看,在所调查的人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英语听说的练习时间远远不够  有25.65%的同学没有花时间在英语听说上,42.7%的学生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基本上就是晨读的时间),这组数据说明了我们学生对英语听说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语言需要一定的时间练习、实践,如果单单靠上课的时间接触英语,下了课就弃之不顾,则不会有长足的进步。而从第六个问题可以看出,即使在上课时间,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也是很少的。笔者也曾到个别班级听英语精读课,部分学生没有利用好上课的时间,不认真听讲,有的干脆埋头睡觉。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  2、英语综合能力发展不平衡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英语最弱的环节基本上都集中在“听”、“说”上,这样的人数占到了50.75%,这说明学生的听说能力急待提高,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在高校当中,存在很多“听不懂”、“说不出”的情况。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本人的主观原因外,作为学校,也可以尽量给更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来鼓励学生进行听说练习。  3、听说水平不高  有17.35%的学生基本不会进行英语对话,63.1%的学生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达到熟练程度的学生只有4.35%。听力的程度也不容乐观,有10.65%的学生基本听不懂,有21.7%的学生能够听懂个别单词,59.3%的学生能听懂简单的句子,仅8.35%的学生能听懂较难段落,没有听力障碍的同学为零。

4、关于英语角

笔者设计了几个关于英语角的问题,77.3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建立英语角,有53%的同学会去参加,53.65%的同学认为参加英语角能促进自己的听说能力。从这些可以看到我们的同学还是希望学校有这样一个环境练习英语。从以上调查可以显示出,建立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开放型的英语角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目前英语角存在的问题及早期实践  以我校英语角为例,经过多年的调查,英语角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一定的计划性。英语角的实施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每学期初没有指定相应的活动开展计划,导致了随意性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组织学生的参与。  2、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英语角大多由学生自发组成,而学生组织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对选题的把握不够到位,话题单一,不够深入;宣传发动的能力欠缺,会导致学生参与较少;  3、早期的英语角实践  在02、03年两年时间里,笔者在所在学院开展了英语角活动,主要针对本学院有一定英语基础。并通过选拔而组成固定的英语兴趣小组,作为英语角的成员。通过“演讲、话剧、辩论、播放电影、圣诞晚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目还作为学校教改立项的二级课题“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主要载体;04年,笔者在学院尝试在宿区建立“英语寝室”(20个左右),通过集中每天晨读、每周作文、课余活动等形式开展;05年,笔者在宿区构建多个“宿区英语角”,学生参与积极性高,人数较多,效果明显。从06年开始到2012年3月,笔者在所在的外国语学院继续开展英语角活动,并组织其定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效。  四、对于英语角的再探索  英语角,是学生提高英语口语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  英语角如果完全由学生来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正如之前所指出的选题、参与情况不理想等问题,如果有专业教师固定的指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参与  要确保英语角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要确保高年级有口语能力的同学参与到其中,因为不是每次英语角都有外教的加入,所以必须保证英语角的核心成员,能够带领参与者积极投身口语的练习,他们是英语角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6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基于教学现场;小学英语;课例研究;重要性

基于教学现场的小学英语课例研究,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英语课例研究为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较为客观、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

处在农村教学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他们缺乏相应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小学英语教师的课时相对中学教师多,教师数量也较少,有些甚至包班进行教学,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外出学习和交流,农村小学英语课虽然开设了,但是英语课随意性较大,部分小学的英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进行知识教学,而没有从课标的角度出发,有计划、有目的、按步骤地去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跨文化意识,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交流、交际的能力。因此,适时地进行小学英语课例研究,把研究的成果及时用于指导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英语课例研究为教师们提供了观摩学习同行教学经验的机会

英语教学经验的积累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但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很少有机会去学习和借鉴同学科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这样就容易使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固步自封,或者会出现同校英语教师教学风格的雷同。而进行英语课例研究则需要不断去教学现场观摩或观看同行教师的授课录像,此时可以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比较几种不同的方案,在不断的比较中汲取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达到提高授课艺术的目的。

三、课例研究有助于培养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如何设计这一课的内容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这种知能似乎在备课过程中和教学完成之后都能够得到培养。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想学生的反应以及相应的问题;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反思预案在课堂上的实施情况。

在课例研究中,教师们往往会仔细考虑课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活动和每一种方法。通过观察学生,教师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特定的问题、活动或方法是如何启动或压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在课例研究中,教师们可得到对于自己教学情况的反馈和同行研究课中的教学技巧。

课例研究除了是一种获得反馈信息和教学新技巧的资源之外,还对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过去许多教师一直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通过课例研究他们会发现,教学不是直接给学生知识,而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建构知识。

四、课例研究可以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驾驭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大数据时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更新之快令人瞠目。学校教育所用教材亦应顺乎科学技术的发展,教科书要阶段性地进行内容的增删,删减过时陈旧的章节、增加新的知识内容。教学内容变化了,相应的课程标准也要重新审定。新课程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范例,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论跟话题有关的事物、经历、爱好等,提倡融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习和了解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识部分,研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最终达到驾驭教材、科学施教的目的。

五、课例研究除了可以获得教学技巧和方法之外,还为教师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

现场的听评课既形象生动又及时,非常容易引起研究的教师思维上的碰撞和共鸣;共同收看教学视频又能及时对比每位教师身上的优缺点,从而合作共进。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之间一起合作展开的研讨给予了每一个教师难得的学习效果。正如一位教师所说:“研究课并不是一次完成的一种课,它对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师而言都是没有学习和反思时限的。无论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课例研究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特别是换位的思考和合作交流过程的碰撞与相互启迪。”

第7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复合型创新人才;多学科协作;药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090-03

Abstract As the medical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entered a new stage,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has become a key problem with the reform of current med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a preliminary study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ode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as well.

Key words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ve talent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1 前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的竞争。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高等教育在围绕服务国家创新事业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上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并实践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目前,我国药学教育模式分支狭窄,复合型人才培养困难,药学专业各门学科课程之间联系密切,但又相对独立,学科课程内容总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现象[2]。因此,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创建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面对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高标准需求,培养出“科学基础全面、专业技能扎实、勇于创新、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并且能适应现代医药的快速发展”的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已成为现阶段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随着我国与国际药学科技技术接轨越来越深入,整个社会也进一步开放,相关企业对具有开阔视野的药学人才需求量呈现不断放大的迹象,药学人才培养向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已迫在眉睫。

2 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在药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意义

药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为具备高素质,拥有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有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创新应用能力,能适应社会多元化工作岗位需求,且满足社会各岗位需求的行业人才[3]。当今世界最缺的是人才,最贵的也是人才。目前,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药学人才有多个培养方向,如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等,其呈现出单一的教育模式,没有综合多学科知识体系,只趋向于单方面发展。立足于现今社会的创新人才建设,面向医药行业多元化需求,培养出知识和能力复合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是势在必行的。真正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是专业知识多方面发展的,这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建立全新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医药行业[3],在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同时,夯实药学学生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即专业培养与多元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的能力,对学生步入社会满足多元化工作岗位的需求,并适应药学学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多学科协作在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的药学人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药学教育模式改革是发展药学人才的关键突破点,以多学科协作来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是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趋势,是药学学科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4]。创新药物的研发建立在多学科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因此,药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整合是促进药学学科飞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如生物学与药学有最广泛的交叉渗透,药理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都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等解析药物潜在的分子机制来进行研究和探索的。

化学是药学学科基础骨干学科之一。药物化学是有机化学在药学领域中的延伸,药物反应和药物合成都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奠基。现今上市的各类西药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化学合成而得到的,没有化学反应也就不会成就如今琳琅满目的药品市场。因此,只有通过多学科协作,互相交融整合,才能完善药物发展,也才能推动药学学科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4 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思想基础,更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思想基础[5]。思想是实践的先锋,只有改变原先老旧的思想,树立先进的思想,才能稳定发展的方向不动摇。依据现代社会药学行业的需求以及药学学科的整合特色,高等院校应转变原先的教学观念,树立多学科交融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药学与药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药学与相关专业技术和技能,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即从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将原来的“单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原来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点的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并拓展教学内容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融合药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即多学科融合,做到博学而精深,同时应注重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6]。以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要求上应覆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构建多种药学教育资源基础,使药学教育由单纯的化学或生物模式,向化学―生物―医学融合模式转换,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知识保障。以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跟踪交叉学科最新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药学知识教学的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7]。

2)专业实验方面,应使实验项目多层次化,减少验证型实验,开发创新型实验,注重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增加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实验能力。注重教研结合,开设学科前沿实验,并将现今先进科研成果相关实验理论知识及科研经验融入实验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的改变,有计划有目的地完善实验教学[8]。

3)为培养并激发药学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应增设更多的创新实验竞赛项目,使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采用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等举措,开展大学生科技社外活动,成立跨多学科合作团队。相关调查[9]也表明,设立多学科协作的导师―学生互动平台,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多学科活动可以快速拓展药学专业学生知识面,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让药学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得到综合与升华,促进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

注重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培养的人才最终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药学人才的培养要建立高校、企业合作的产学研教育模式,即通过实践训练项目和创业辅导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药学人才培养院校可以与知名药企进行友好合作,共建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在现有院校与药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在科学研就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使不同社会分工教育、科研发展与药物生产在整体资源分布上实现各自优势。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各高校药学人才教育实践中面临各种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药学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学得的各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和实践深化,并扩宽学生就业渠道,实现互利共赢局面[10]。

5 展望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是需要一步一步探索和实践的,药学教改也需要慢慢实践,人才教育质量的提高更需一代一代学者不懈努力地探索。现阶段药学培养方式还存在许多漏洞,比如说教学内容单一不连贯,重视理论传授、轻视技能培养等。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复合型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转变传统药学专业的教育理念,在药学教育培养与社会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之间搭起桥梁,这将会培养出更多学科知识构架连贯的、富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邢道荣,郑葵阳,刘宜升,等.医学生科研素质训练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杨雪,来丽娜,李瑞燕,等.药学专业多学科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70-71.

[3]张群,贾志敏,游文玮,等.药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成果[J].基础医学教育,2010,12(6):597-600.

[4]葛立军,朱振洪,万海同.多学科交叉在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5-7.

[5]白童.关于构建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6.

[6]郭双平,刘一雄,李侠,等.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344-346.

[7]高志刚,王世盛,宋其玲,等.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6,32(1):18-21.

[8]葛金芳,解雪峰,等.科研教学互动在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28-29.

第8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在科技进步中所占的份额愈来愈大,科研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利用科研信息启发创新思想,加速科研创新。文章介绍了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基本内涵和重要性,论述了信息素养的构面标准及不足,并对如何培养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构成;重要性;培养

科学研究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对信息进行创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取、使用、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前沿科研信息的敏感意识;对信息的基本操作能力,即能主动、有效地检索信息、对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提炼和整合后充分应用;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否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准确评价和充分吸收信息,不仅对本身的科研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高校整体乃至国家的科研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素养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是一个创造性、探索性和累积性的工作,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科研信息的使用。可以说科研信息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协助科研人员寻找突破口,加快科研进程,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产出率。

(一)选题阶段,促进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

准确的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良好开端,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在选题阶段,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地、准确地对他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计算,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劳动。同时,认真检索本研究领域中已获得资助的项目信息,找出尚待研究的问题,确定选题,以及对此选题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和分析来证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具体研究内容、技术关键,从而完成课题论证工作。此阶段是科研人员已具备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有机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才能节约时间,目标明确,少走弯路,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二)研究阶段,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科研人员所开展的每一次科研工作,全过程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和应用。科研人员结合课题的研究计划,随着课题的进展情况,有步骤地查找、搜集、提供参考数据、工艺、方法、标准等有利于扩展思路的有关资料,与课题研究密切配合,同步发展。占有的资料要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最新理论与发现,代表学科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料,保证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如果研究有实验阶段,这时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国内外同研究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实验方法和手段等,需要追踪同类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来证明原先设想的正确性,以期得到创新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的信息对科学研究起到启发、调整、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三)总结阶段,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获取的信息,一方面促进成果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对比分析客观评价成果的水平。在此阶段,科研人员要按照研究预定的成果目标和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包括对比资料,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信息,高标准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而阐明该研究成果的水平、意义和价值,为研究工作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也同时促成科研人员及早发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成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研究工作最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信息素养构成标准及存在的不足

第9篇: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 要: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从事科研活动,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对其从事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笔者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相关科研课题或自主申请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分析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2009—2011级硕士研究生,共185人,其中男生100人,占54﹪;女生85人,占46%。调查内容是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情况,主要包括:研究课题选择的科学性;参与课题的积极性;科学研究经费;导师对学生科研指导状况。调查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结合已有基本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现状

(一)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积极性不高。

截止到2011年底,该学院仅有60%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而且从整体看,参与的也大多是横向课题,而参与纵向课题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国家级、国际性的科研课题少之又少。硕士研究生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导师预先设定的思路或者方案开展工作,独立思考比较少,在有些横向课题的研究中,甚至出现“成果范本,相互借鉴”的现象,导致较多硕士研究生形成一种依赖思想,创新意识也随之被扼杀,也使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同时,随着硕士研究生人数的增加,科研课题的增长率跟不上研究生人数的增长率,导致部分研究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另外,从该校情况看,在校级层面上设有硕士研究生创新管理基金、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学生科研课题。从该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课题申报情况看,2009年至2011年,仅有45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生科研课题,仅占总硕士研究生人数的24%。

(二)科研课题选题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硕士研究生在确定科研课题题目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存在一种“急功近利”心理,大多会选择一些风险小、时间短、易结题、易出成果的课题,而回避那些风险大、耗时久、创新性强的课题。如此选出来的课题难度较小,即使是科研经验不足的硕士研究生也能独立完成,从而影响科研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最终导致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此外,这种选题方法主要是围绕一些常规研究点开展相应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

(三)科研经费不多、分配不均。

随着硕士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不多,分摊到所指导的每位硕士研究生身上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无法在预设的研究方向上进行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从而影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四)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力度不够。

导师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责任人。导师吸收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学术前沿性强、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队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导师数量相对不足,使每位导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数量过多,加之一些导师的科研课题本身就比较有限,从而使一些硕士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也比较少;也使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时间不多,不能使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课题选题的指导和管理,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拓宽思路。

硕士研究生在科研课题的选题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选择常规的问题或研究点,这也是受硕士研究生普遍欢迎的。这类课题的特点就是先前已有人从事过类似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在研究过程中就有更多的参考数据和资料。如要取得新研究成果,则必须在充分了解先前类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思路、新方法,综合新数据、新材料,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研究,才能达到有所创新和突破,否则,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前人研究成果的重复。二是选题比较新颖,当前研究比较少,成果也很少,可参考的资料也比较匮乏,在这类选题的研究中,受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影响也比较小,必须广泛收集资料,易于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更能培养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研选题的指导和管理,特别是导师应注重引导其采取第二种选题方法。同时,在选题中还应把握好三个原则,即“重要性”、“可能性”和“实用性”。重要性就是指是选题在科学理论、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创新;可能性就是指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以及能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实用性就是指选题对于推动“产学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搭建创新平台,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科学研究就没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针对研究生参与课题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首先,高校内的硕士研究生相关管理部门(如研究生院)应设立硕士研究生创新基地,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基地活动,可以让相近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相互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等激发创新思维;要大力支持硕士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科学研究,加强科学研究指导力度,为硕士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宽阔的平台,从而激发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设立创新基地,带动高校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其次,高校应设立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课题,通过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强有力的支撑。再次,要完善周期性学术报告制度,让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组织,在学术报告活动发掘和拓展创新点,实现师生充分互动和彼此借鉴。最后,要大力开展与学科专业相关、与从事研究的内容有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硕士研究生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验证,逐步实现创新。

(三)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营造气氛。

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硬件建设,在尽可能地增加科研课题数量,并且加大科研课题的资助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硕士研究生查找相关资料、开展相关研究奠定硬件基础。二是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软件建设:(1)积极淡化功利性因素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压力影响,让硕士研究生专注科学、潜心研究;(2)完善硕士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评价基本上都是以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来评价和衡量,但对其学术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等方面考虑得较少,对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科研热情、团队精神、学术道德、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因素考虑得更是少之又少,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研究生学术评价体系,制定全面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全面考量、综合评价,同时必须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科学有效,从而更好地激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四)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高校应当重视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制定完善符合实际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管理、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层面上,明确遴选条件,强化日常管理,规范任期考核等,积极淡化导师身份,把招生名额与导师能提供的科研课题及经费等培养条件、现有学术成果、工作实绩等结合起来,同时要将任期考核结果与招收硕士研究生数量结合起来,对于没有条件继续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要坚决取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二是要大力支持导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硕士研究生导师申请和承担各类科学研究课题,逐步形成主要依靠科研课题经费支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新机制,在科研中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三是要积极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提供参与学术交流和进修的机会,使其能站在学术发展前沿,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广泛地开展科学研究,让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当中,让他们知晓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其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勇荣.论基于科研项目为核心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VOL33,(3).

[2]鞭海东,章丽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10).

[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