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第1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教学;课程改革;大学教育

作者简介:乔卫芳(1980-),女,河南开封人,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聂小军(1977-),男,山西曲沃人,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57)、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B2010-4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70-02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源自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交叉性和融合性很强,涉及多个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在资源开发、土地利用、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发展前景,同时,景观生态学还与“3S”技术结合紧密,使得该课程已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资源、环境、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许多高等院校的生态学、地理学、林学、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环境科学、资源和土地开发利用等相关本科专业都把景观生态学作为其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由于景观生态学具有抽象的理论概念和较大的研究尺度以及先进的研究手段,所以如何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但由于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给当前相对固定的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挑战,无论在课程建设还是教学改革方面都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对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生态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经历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尝试。

一、景观生态学的课程特点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将生态学中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研究与地理学中人地相互作用的研究融为一体,把区域和生态系统研究连接起来,运用地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物质流、物种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转换,研究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生态学充分体现了当前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是认识和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城乡规划与设计、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从目前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现状来看,景观生态学课程具有整体观和宏观性强、交叉性和融合性强、实用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

1.整体观和宏观性强

景观生态学重点研究宏观尺度问题,更多通过分析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来研究景观的整体属性,在研究和解决宏观综合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景观水平上可以将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综合,以可持续的景观空间格局研究为中心,探讨人地关系及人类活动方式的调整,研究可持续的、宜人的、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及其建设途径,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2]

2.交叉性和融合性强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叉学科,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地理学、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的现有理论,兼有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规划管理科学等许多现代大学科群系的多功能特点,同时还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地学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交叉性和融合性非常强,适宜于组织和协调跨学科、多专业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3]用以解决人们日益关注的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

3.实用性和实践性强

景观生态学强调多尺度上空间格局和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以及斑块动态的观点,为解决实际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合理、更有效的概念构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4]同时,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关注现实问题,如优化景观效果、规范人类活动、改善生存环境等,使景观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诸多人们日益关注的社会、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手段。[5]

二、景观生态学的教学现状

第2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旅游地;景观设计;场所依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鉴于当前旅游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多蕴含在景观生态学中,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已有的概念体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景观指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它由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作用的斑块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在广泛和一般意义上可把景观理解为地质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水、植被、动物及人类活动的完整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异质性的自然综合体。旅游地景观设计(或称为旅游地景观规划)是基于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的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进行的一种规划。

1 场所依赖的基本概念

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场所依赖的反映。围绕着场所依赖,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3个概念:1)恋地情结是人与场所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2)场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这种感知和意识往往集中于某些地点的特别设施,带着强大的情绪和心理联系,深刻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使得在该地点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似乎都充满了意义;3)场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从概念的描述进行分析,3个概念基本一致,包含的基本内容可以总结为:描述的是人与地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是人与地的感情联系,强调这种感情联系的来源,如价值观、认知等。

2 基于场所依赖的旅游地景观设计

2.1 旅游地景观设计应考虑场所依赖

对某个场所产生依赖的人会对这个场所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场所依赖是产生重游的主要动机;场所认同的增加会减少休闲者付费使用资源的反感,会增进对该场所管理费用支出的认同。因此,旅游地景观设计所营造的景观场如果能够使游客产生场所依赖,或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游客将会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并产生重游动机;同时,推行门票提价和维修改造部分区域也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反之,如果景观设计不能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则不能吸引游客重游;如果景观设计降低了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则会导致游客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游客会选择另觅游憩之所;对于已经形成较强场所依赖的游客,原有旅游地的变化会使其感到愤怒,甚至会组织起来对旅游地的维修改造进行抵制。旅游地景观设计营造的场所依赖与游客忠诚度的关系。

同理,对于旅游地的社区居民,更应该考虑到他们对长期生活地区的场所依赖,谨慎设计,以获得社区的支持。因此,不管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还是已经成型的旅游景区,景观设计一定要考虑场所依赖。

2.2 以场所依赖理论指导旅游地景观设计

2.2.1 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在景观设计前,应先完成前期策划,确立项目的主题和完成市场定位分析,只有确立了项目的定位和主题,才能确定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向,才能进行项目景观的概念设计和后续工作。项目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以及景观设计指导思想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场所依赖。对于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应充分考虑社区已有的场所依赖,使其开发不受抵制;同时,应考虑如何才能使将来的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此外,对于拟进行维修的旅游地,应充分考虑已经形成场所依赖的社区居民和游客的感受,使维修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要考虑景观设计吸引新游客的程度。在适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景观需与建筑、场所融为一体,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同时景观可增加建筑的品位与内涵,建筑和景观等人工符号加深场所感知,逐渐形成场所认同,进而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

2.2.2 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 在传统的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设计之前有前期调查阶段,设计方应做好以下工作:了解土地自然特性、发展因素和策划营销报告,总结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这些工作是搞好景区景观设计的前提。引入场所依赖理念后,前期调查中需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评估项目,具体包括社区居民的场所依赖水平、历史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和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只有充分了解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场所依赖水平,才能使景观设计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并带来预期的收益。

2.2.3 具体设计工作考虑场所依赖

景观设计要塑造场所依赖,首先必须进行场地分析,即在景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地脉,指地形、气候、植被、水土等自然要素)与人文环境(人脉,指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第二,进行主题定位,即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旅游景区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炼出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此主题就是旅游景区景观场营造的依据。第三,进行功能分区,旅游景区功能分区涉及两个层次,一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接待区的划分,二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区内部的细分。第四,景观要素规划设计。在场地分析时,要评估旅游地的地脉和人脉中对哪些游客具有场所依赖以及场所依赖的强度;在主题定位时,要确定能增加游客对旅游地场所依赖的主题;在功能分区时,要根据旅游地内场所认同、场所依赖各自强度的不同;景观要素规划时,虚实景观要素的布局也要考虑场所依赖强度的差异。总之,在上述4个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场所依赖以及如何形成新的场所依赖,把场所依赖作为具体设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2.4 对场所依赖水平进行整体评估

景观设计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评估。当前场所依赖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存在场所依赖水平的评估手段。很多测量方法都可用于场所依赖水平的整体评估,即对指导思想具体设计施工、景观设计之前景观设计之后的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整体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不断强化游客对旅游地的场所依赖。

3 结语

遵从自然、因地制宜、源于文化、考虑市场、适度设计、注重社区和人性设计等旅游地景观设计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旅游地景观设计实践中。随着景观设计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景观设计研究也不断进步,应该将场所依赖这一新理念引入旅游地景观设计全过程。这就要求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景观设计实施注重塑造场所依赖,进行场所依赖水平整体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将场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运用于旅游地景观设计,提高游客重游率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张琴.旅游景观设计及其文化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6.2-3.

第3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字:高速公路;绿化;基本理论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highway of the total mileage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highway along of green problem more and more ca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owner. Due to the highway afforestation front long, area a broader,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fluence is bigger also, so afforestati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highway along of green has developed for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greening belt, high-speed landscaping in the improvement of road traffic rate, construct a safe, comfortable and beautiful highway traffic environment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 highways; and Landscaping; Basic theory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业主方的重视。由于高速公路绿化阵线长、面积较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因此绿化景观规划建设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目前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已发展为全方位、立体式的绿化条带,高速绿化对提高道路的通行率,构筑安全、舒适、优美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相关理论

2.1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作用

高速公路的建设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过程中会对施工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沿线的原生植物破坏,土壤受到侵蚀同时,沿线原有的地貌特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首先对沿线生态具有很好的恢复作用,对路基的加固、施工破坏的场地环境的修复都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设计合理的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对提高公路的驾乘体验,降低高速公路噪音,光污染,消除驾驶员长时间高速行驶带来的视觉疲劳,保证良好的驾驶状态具有很好的作用;最后,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绿化设计是高速经过沿线地区文化、地域特征的展现窗口,对宣传区域特色,提升区域知名度具有很好的作用。

2.2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原则

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绿化的设计施工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良好的投入产出比。首先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绿化的主体是植物,由于高速公路经过区域跨度大,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选择与当地气候带、土质、水质等适宜的植物,使得绿化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其次需要遵循生态安全原则,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持绿化工程的可持续;第三,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需要遵循环境和谐原则,使设计的景观能最大限度的融入到周围自然环境当中;第四,坚持环境效益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护原有的场地环境,做到对沿线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永续维护和利用。

2.3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目标

高速公路建设对加快我国经济增长和区域联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绿化可看着是催化剂,加快了高速公路作用的显现。所以,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需要注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建设一个与环境共荣的景观,促使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可持续发展。

3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技术研究

3.1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设计基本理论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的设计施工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所以在设计中需要根据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综合考虑。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涉及到的学科和理论包括:

植物群落学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植物组合。在高速公路沿线整个绿化生态系统中,不同的植物之间、物种之间、种群之间会相互影响,只有按照植物群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科学配置不同物种的种植面积、位置,才能保证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系统的生态平衡,才能保证高速公路区域内的原有与建造的绿化景观更为稳定有序的发展。

景观生态学根据景观形状的不同,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类,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生态系统是典型的生态廊道。该类型的绿化生态设计需要以硬质景观为主,通过分割与联接关系,将不同的景观串联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运用景观生态学作为绿化景观设计的指导,使高速公路成为自然的生态走廊,人类的文化长廊。

景观美学是提升绿化工程效果的基础理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的设计需要满足和迎合人们的社会审美观,同时,绿化作为高速公路的基本构成部分,其功能不能凌驾于交通功能至上,需要运用景观美学的基本理论指导高速公路绿化在美学与交通功能之间达到平衡。

生态恢复理论是对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的理论基础,生态修复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对受损的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生态系统进行重建,使整个绿化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果重新恢复到受损前的状态,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能有效的促使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3.2 高速公路沿线不同位置植物选择

根据高速公路工程特点,公路沿线的绿化可分为边坡、互通立交、中央分隔带、公路两侧、垂直绿化等区域。不同的绿化区域有其固有的特点,在绿化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位置的不同作用、不同地势特点根据不同的生态设计理论采取不同的绿化方式。

边坡绿化的主要作用是功能性而非景观学,边坡绿化是为了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对边坡土壤起到防护作用,所以,高速公路沿线的边坡绿化优先选择具有根系发达、分生能力强、固坡能力强、抗逆性好、免修剪和耐贫痔等特点覆盖度高,且病虫害少的树种或者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植物。既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同时又起到了一定的环境美化效果且该类型的植物养护较易,成活率高,可有效降低管养成本。

互通立交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的重点区,互通立交一般指高速公路的出入口位置,该区域的绿化需要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最大化的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提高绿化的视觉景观感受。同时,由于高速公路出入口一般位于城市边缘主干道附近,面积范围不会太大,所以可专门设计,选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植物的种类可丰富多变,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均适宜在互通立交区域种植。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意义重大,对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和改善景观,最大限度的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综合中央分隔带土地贫瘠、管养危险系数高、以及生态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特点,该区域宜采用耐贫瘠、枝叶浓密、耐修剪、常年翠绿且抗污染、抗逆性强的灌木和草本类的植物。

公路两侧绿化位于公路边沟以外、隔离山以内的区域,该区域的绿化以景观为主。这部分的绿化景观呈线性特征,形成垂直方向上郁闭的植物景观,主要是美化路容、引导视线、明暗过渡、协调景观以及一些生态功能。公路两侧绿化应突出地方特色,以乔木为主,同时配置以灌木、草本植物,植物的根系必须呈向下生长,以保证植物的根系不会横向发展破坏路基。

高速公路垂直区域有浆砌片石路堑、挡墙和跨线桥等,通过沿桥墩、桥头护坡、挡墙下栽植攀援植物,形成多层次立体空间绿化,快速遮蔽构造物,以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柔化线条,增强桥梁的艺术美和路堑防护工程部分的置景效果。

4结论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对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率,增强行车的安全性,体现高速公路经过区域的地方特色,降低高速公路的围护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的作用、绿化原则和绿化需要达到的目标,对绿化相关理论和高速公路不同区域的绿化的特点和具体技术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对指导高速公路沿线绿化设计与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常智慧.高速公路绿化树种选择[J].中国交通,2002.(5)

[2]张阳,武六元.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0,32(l):96-98

第4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A120,2012JGA117 )。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4.23.008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环境问题的出现,诸如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失衡等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许多同行对《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教材选择及内容取舍

在《环境生态学》现有教材中,多数是面向环境类专业不具生物学或生态学背景的高校学生编著的,现有教材种类多达10余部,其主要内容多为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国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容较少,并且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存在大量的重复。比较众多教材,结合环境专业学生生物学知识不足的特点,选择了由杨持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教材。该教材内容比较详尽,便于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也便于自学,比较适合环境科学类各专业使用。

环境生态学源于传统生态学,但有别于传统生态学,现代生态学从研究层次上主要向微观与宏观两极发展;在研究范围上,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不难看出,环境生态学更强调生态变化过程对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即人类活动下生态过程的变化。基于以上特点,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不是生态学研究为主,而是以生态过程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主。搞清这些问题后,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侧重点不同,对内容进行取舍。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上侧重于宏观过程,而不拘泥于细节;侧重于生态学理论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应用,而不是去研究生态学本身;侧重于较大尺度下生态过程的变化研究。因此,教材取舍应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恢复等内容为主,适当增加能反映环境生态学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教学内容。

2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演讲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要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还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授课时要有热情,精神饱满,讲述内容充实,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和创新的启迪。

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利用一些热点事件,联系当地生态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生态入侵时除了介绍当前热点“美国亚洲鲤鱼入侵”、“德国大闸蟹入侵”外,重点介绍了桂林本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入侵”事件及过程,配以教师实地拍摄的影视频资料,引导启发学生认识生态入侵的危害及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努力学好环境生态学的热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要有特色和创新,结合教师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力求清新简洁,结合本地实际。课件中只列出每章节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课程内容多以提纲为主,避免大面积“拷贝”教材,声像资料尽可能使用实例和当地素材资料。广西师范大学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课件的一大特色是六成以上的影视频资料均出自任课教师之手,例如,桂林南溪公园的南溪河治理前后实例图片;及今天日本水俣海湾的生态恢复现状图片资料等均为任课教师实地考察拍摄。教师利用这些资料,讲起课来形象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生态学专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有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桂林周边的教学资源与环境,已建立了桂林古东生态公园、广西植物研究所和猫耳山自然保护区3个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到基地进行野外实习,加深了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教学中,除通过野外实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外,让学生参加科研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的做法是尽量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相关研究工作中,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生态恢复研究、评价报告编写和生态规划调查等工作。通过协助老师的相关工作,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起到了促进作用,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为走向是会做好准备。

4结语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专业培养对象是环境类应用型人才,而生态学的原理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生态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如何学好环境生态学课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对于在校生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发展特点,必须紧跟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变化发展趋势,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教学上更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案例,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表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实践,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持,盛连喜,邬建国,等.[M]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

[2]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通报,2012,18(1):168-170.

第5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引言

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地景观设计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合理应用木料、植物和石材,确保相应的活动空间别具特色。从目前看来,在景观生态学中,融入了不少旅游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挖掘。一般来说,景观是由斑块遵循相应规律构成的,这些斑块大小不一、互相作用、形状各异。换句话说,景观是自然综合体,它呈现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更确切的说,动物、地质构造、植被、人类活动、地貌、土壤、水、气候是景观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场所依赖的基本理论

实践表明,整体性始终是旅游地景观设计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

1.场所依赖的基本概念

在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客观现象:人与某些地方之间好像有着一种不言而喻的依赖关系,这种现象将场所依赖较好的呈现出来。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人和地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更确切的说,人和地之间所具备的感情联系,不容忽视。从本质上说,认知和价值观是人和地之间感情联系十分主要的来源。不可否认的是,场所认同和场所依赖存在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2.场所依赖的应用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各种各样的休闲领域中,场所依赖的研究成果得到十分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场所依赖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游客的忠诚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游客的重游度。打个比方,在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中,能够将旅游目的地场所产生因素和依赖结构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起来。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游客会萌生重游动机,愿意消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的主要成因在于: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越来越高。从资源管理角度来说,维修改造部分区域和推行门票提价会获得人们赞同和认可的主要动因在于:广大休闲者和居民的场所依赖水平大幅度攀升。对旅游地管理来说,旅游地的景观设计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所依赖理论应用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于场所依赖的旅游地景观设计

不容置疑,大幅度提升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促使其投入更多时间和金钱,是旅游地景观设计研究追求的主要目标。

1.旅游地景观设计应考虑场所依赖

值得肯定的是,不少游客愿意为这个场所贡献大量时间和金钱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游客对该场所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进而萌生了重游的想法。毫无疑义,场所认同的程度不断加深,有利于减少游客对管理费用支出的反感,增加对付费使用资源的认同感。与之相反,假设旅游地景观设计无法让游客产生场所依赖,就无法促使游客重游,游客倾向于寻找其它休憩的场所。另外,对于相当一部分有着强烈场所依赖的游客来说,看到旅游地的变化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甚至演变为盲目抵制旅游地维修改造。有鉴于此,场所依赖是旅游地景观设计必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2.以场所依赖理论指导旅游地景观设计

实践表明,为了明确旅游地景观设计的方向和思路,为了顺利完成项目景观的概念设计,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前期策划,做好充份的准备工作,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进一步确定项目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所依赖是确定项目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项目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必须全面、深入地考虑到场所依赖。在实践中,不少旅游目的地是新开发的,为了确保游客不会抵制这部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社区现有的场所依赖必须充分考虑进去。与此同时,如何让旅游地具有更大的魅力,促使未来的游客产生场所依赖,应该引起我们思索和探讨。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场所、建筑和景观应该结合成为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更详细地说,景观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建筑具有更好的内涵和品味。实际上,景观和建筑的高效融合,有利于产生场所认同,从而促使游客产生场所依赖。毫无疑问,旅游地景观设计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增加附加价值。为此,我们应该知道,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不容

忽视。

在实践中,设计方应该充分考虑多种现实因素,努力将场所依赖水平调查添加进前期调查工作中。这些现实因素包括:掌握和熟悉土地的自然特性,认真做好策划营销报告,了解景观设计的局限性,及时对景观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归纳总结等等。在场所依赖理念顺利引入之后,场所依赖水平评估项目应该增加到前期调查之中。从目前看来,相当一部分旅游地拟进行维修改造,为了保证维修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应该体会和顾及到已经产生较强场所依赖的游客和社区居民的感受。为了顺利实施景观设计方案,获得预期收益,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利益相关人员的场所依赖水平进行深入了解。

结束语

第6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当今现代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的各项活动对城市及区域现有的生态景观的干扰尤为强烈,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遭到彻底的摧残。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但自然系统是负荷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先进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城市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把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的思想引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并对未来园林发展的规划设想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景观行业发达的国家,生态主义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处理技术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对生态的追求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位。国内城市范畴的景观规划还相当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生态原则只在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少许应用。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可称为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以现代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设计手法营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的良好景观格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活动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景观设计。景观生态设计强调的是人与整个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维护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

本文从很多成功的生态设计、生态景观的案例中,并就“什么是生态景观设计”问题进行了思考,总结了以下几点在城市生态设计的生态景观设计中应注重的手法。

1.分析场地特征

在做一个项目之前必须进行现场勘查,亦即必须遍访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观察并记录下各种外形的状况,所有细微以及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项目所涉及区域都是自然巨变和不断地人为占用的产物,因此而留下了各种遗迹、外形、布局。在生态设计中,节约的设计手法能最大可能地使设计不至于脱离场所的个性,从而保持其一贯性,避免过于粗暴地割裂文脉。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场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场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地域性的延续

所谓“地域性”生态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人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人们所看到的生态景物或生态景观类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生态景观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景观类型和人文条件,营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生态空间场所。

在法国苏塞公园中,视线所及之处,林间宽阔的园路、多叉路口的形式和林中空地,构成法国传统的平原上的树林景观。巴黎雪铁龙公园的空间布局有着尺度适宜、对称协调、均衡稳定、秩序严谨的特点,反映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影响。设计者充分运用了自由与准确、变化与秩序、柔和与坚硬、借鉴与革新,既异乎寻常又合乎情理的对立统一原则来对全园进行统筹安排,雪铁龙公园继承并极大地发展了传统园林的空间等级观念,沿续并革新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手法。

图:巴黎雪铁龙公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风景园林师吸收融合国际文化以创造新的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但是断不能离开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应该把握以下原则: ①将传统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 ②将传统形式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炼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并赋予其新意,创造性地再现传统; ③尊重地域传统、环境和文化。

3.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机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的各项活动对城市及区域现有的生态景观的干扰尤为强烈,原有的生态景观结构遭到破坏,系统功能紊乱、减弱甚至丧失;景观机理悄悄发生着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及自然生态景观的衰退;城市涝灾的发生;水资源短缺及水环境污染;一系列自然现象的发生等。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考虑原有自然生态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机理,以既有的自然生态景观为标本,研究分析在大环境下,长期时间下,形成既有生态景观的原因及特点特征,通过这点特点特征景观的动态变化及形成的机理做以总结,在城市生态设计中调整或构建新的景观格局和功能区域,使整体功能与地域相适应。为营造一个舒适、宜人、安全、高效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以此达到城市景观设计中生态景观设计的目的。

4.乡土植物群落的营造

在城市生态设计的生态景观设计中,应兼顾观赏性和科学性,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基础,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相一致。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本地区的植物景观特色。在具体的植物配置过程中,注重植物生态景观的营造,尤其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野生植物和草本植物。同时利用对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和小气候条件的深刻了解,将植物的生命期和生长周期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植物群落的适应性和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作为生态景观设计理念的基本出发点。

在北杜伊斯堡风景园林,工厂中的植被均得以保留,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 在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中,保留了野草与其他植物自生自灭的区域; 在奥古斯堡巴伐利亚环保局大楼的外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境条件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不同的小生境,丰富植物群落景观,在有限的空间内共设计了10种不同的草地群落景观,以达到多样性的城市景观设计中生态景观设计的目的。

图: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5.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城市生态设计的生态景观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

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的河东区三里河生态廊道,实现了生态水岸与人工自然的重塑。三里河曾是迁安市城区的排污通道。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河床淤积。由于滦河水位和区域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三里河已经变成了一条季节性河流,部分河段干枯,河床,河流流域的植被生长不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2007年委托“土人”设计,进行了三里河生态廊道的改造设计。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高差,将被防洪堤隔离在外的滦河水从上游引入城市,源头处形成地下涌泉,进入城市并改善其生态条件后,又在下游归流入滦河,考虑到滦河水量的不确定性,三里河设计为串珠式的下洼式“绿河”,即使在没水的时候,也能保持串珠状的湿地,同时结合城市雨水收集和中水的生态净化和回用,使绿带具有雨洪调节功能,深浅不一、蜿蜒多变的拟自然河道设计,营造一个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场地中原有树木都保留, 从而形成众多树岛,令栈道穿越其间。整个工程倡导野草之美和低碳景观理念,大量应用低维护的乡土植被,水草繁茂,野花烂漫。营造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时代城市景象。本项目从生态设计出发成功保护和改善了三里河河道的水资源环境,值得设计同行和城市建设者学习和借鉴。

图: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6、结语

人类聚居与自然共同生存和发展生态健全且优美的环境的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寻求人类和自然互利共生的途径是维护城市稳定发展的建设方法。我们应在设计实践中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自然伦理,探索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作为谋求完美生活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实现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利益平衡和互利共生。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人类的行为模式,确定社会、经济的详细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周曦.园林规划设计生态因素的思考[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1.

第7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进展;展望;中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053-03

引言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其所处的不同地区,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对土地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随着土地环境与土地供需状况的变化,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土地整理也应运而生。作为一种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土地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保证粮食安全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系统地总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土地整理研究的主要文献并进行展望,旨在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的修编进而能对未来十年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进展

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主要学者对土地整理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土地整理基本模式、规划设计和综合评价等方面。

(一)模式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得以开展,众多学者从内容、功能、运作方式、地域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土地整理模式体系,旨在通过特定区域土地整理目标和模式的构建,为土地整理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吴兰田等、刘晶妹等认为中国农村土地整理总体上分为专项土地整理模式和综合土地整理模式两种。专项土地整理模式包括对农村居民点的改造、农地整理和开荒复垦及乡镇企业用地的集中等。综合土地整理模式即田、路、林、水、村等的综合整顿及治理[1~2]。杨庆媛以中国西南地区为特定的研究区域,对土地整理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查和区域特征分析,把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类型模式划分为一般分类模式、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以经济增效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等四种类型。同时,分析了制约土地整理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制约因素、土地整理的管理制约、土地整理理论建设与科研不足、土地整理的资金制约等[3~4]。涂建军等提出了农林综合开发、新村建设整理两种模式。通过对西南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模式的理性选择要与当地的实际相适应;土地整理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和必要前提是农民可获得的收益;地方政府的合理引导和资金保障是土地整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对模式的探讨要不断深入[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土地整理是消化贫困山区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措施[6]。刘筱非根据不同的整理项目,将城市土地整理划分为四种应用模式:(1) 旧城改造的市地整理模式;(2)低收入居住区、贫民窟、非法聚集居住区改造的市地整理模式;(3)城市蔓延区的市地整理模式;(4)城市污染地改造的市地整理模式。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根据整理单元的划分方案,将江北区城市土地整理分为三种不同的应用模式:旧城更新模式、“退二进三”模式与“城中村”改造模式[7]。冯广京指出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应当首先研究农地整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业模式;二是组织模式;三是投资模式。研究方法是: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采用Q型群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样点进行分类,然后绘出聚类图,将样点分为若干类。根据这样分成的若干类,对每一类内调查样点的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并确定社会、经济、自然因素与农地整理的关系及影响,评价目前农地整理的模式、水平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8]。由于这种分类方法兼顾了多种综合因素,较为客观,因此对中国其他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与调查样点一致或相近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二)规划设计研究

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土地整理规划着眼于项目区甚至更大区域,对原有土地利用的优化组合以及重新配置或引人新的土地利用类型,调整或构建新的土地利用格局及功能区域,而土地整理设计着眼的范围比较小,往往是对田块、路、林、渠等的设计或某一功能区域特定功能的实现过程,一般都与具体的工程相联系,以具体的技术应用为特征,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是从结构到具体单元,从整体到部分的逐步具体化过程。当前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设计时,存在一种误区,过分追求田间道路、沟渠等的高品位设计,道路、沟渠多用混凝土铺设,这种做法无疑便于通行、机械化操作和沟渠的美观,但却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不仅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也使得项目区土地利用系统简化,不利于整个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9]。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在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与土地整理工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土地整理工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所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保障土地整理成败的关键一环。这就要求规划设计需要多方面的信息支待,包括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水土资源约束以及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资源环境效应的认识,更应注重利用生态学的有关成果,探讨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融入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尽可能改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的状况,注意景观多样性的设计,使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10]。

(三)综合评价研究

由于土地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景观格局的变化、原有水系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的变化等,从而对局域、区域乃至全球的环境变化和地表生态系统有所影响[11]。因此,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将越来越大,对土地整理的生态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当前的土地整理也涉及到生态评价,但更多地是从土地整理后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指标多是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土地沙化治理面积、土地污染治理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等。从区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过程的研究成果,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研究与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结合起来,探讨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的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土地整理的生态合理性进行评判,做到趋利避害、未雨绸缪,这方面的研究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防止土地整理而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土地整理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12],由于增加耕地数量和产出仍是目前土地整理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效益评价集中在耕地增加面积、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农产品人均占有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缺乏深层次和综合的评价。粟辉提出城市土地可整理性评价的思路: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对象;根据待整理土地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密度、环境优劣度、景观协调度、功能合理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诊断,设定评价指标值;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待整理土地的整理方向、措施和整理的时序安排[13]。张正峰等人对土地整理的潜力预测和分析、土地整理模式的划分和分类、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方法的论证和分析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4~15]。罗明等人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评价方法和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证[16~17]。高向军等、龙花楼等从国家、区域及景观的尺度层面和土地转型的视角重点研究了LUCC与中国土地整理活动的结合方式与途径[18~19]。薛继斌提出了土地整理立项决策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20]。评价方法方面,李正等运用物元评判模型、韩立达等运用DEA模型、刘世梁等运用景观连接度模型,评价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21~23]。因此,对土地整理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提供规范化、操作性强的方法及标准,将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基础。

二、研究展望

(一)加强土地整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大多数土地整理研究还是以应用性为主,基础研究较少,土地整理研究所依据的基础理论大多是从别的学科借鉴而来,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理论。以问题为导向的土地整理研究,经常将研究焦点集中在土地整理政策的解释上,忽视了对土地整理科学问题的提炼,难以得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或原理的研究成果,削弱了解决土地整理问题的指导作用。由于缺乏原始创新性成果,造成集成创新的能力不够,限制了土地整理研究的发展。虽然土地整理研究是中国土地研究中的传统优势领域,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证性应用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寻找科学问题,分析规律结论,凝练出科学原理,才能形成土地整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进一步建立符合土地整理研究的学术范式,仅如此才能从深层次上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与应用。

(二)重点关注土地整理项目规模化及其资本运作研究

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东中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农村空心化下的土地整理利用等重大项目的规模化成效等。同时,强化研究土地整理重大项目的资金渠道来源和分配使用问题,着重对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新型资本运作模式进行研究。

(三)注重耕地整理质量研究

随着中国新增耕地比例逐年减少,而用于单位新增耕地面积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说明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今后应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复垦开发的内涵和外延,大力关注增加耕地、关注产能、关注改善土地整理、关注改善生态环境、关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等更加丰富的目标。

(四)加强区域土地整理评价指标和模式研究

当前,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生态与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整理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土地整理研究与PRED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相结合。之前的诸多研究主要以土地整理的实证研究为主,今后应加强土地整理的标准化研究如典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式等。

(五)重视土地整理的方法体系研究

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数学方法在土地整理研究中的应用不断对土地整理研究方法与手段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数学与计算机技能的普及,定量化研究已经成为土地整理研究的主流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出现了滥用数学统计方法动向,分析模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极为不足。今后的关键问题在于先要重点分析清楚因素对土地整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甄别,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科学计量,并对结论进行合理解释与验证。因此,合理的定性分析应是定量研究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土地整理的复杂性决定了采用从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兰田,彭补拙.中国土地整理模式的多元化探析[J].土壤,1998,(6):305-310.

[2] 刘晶妹,张玉萍.中国农村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9,(11):33-35.

[3] 杨庆媛.土地整理目标的区域配置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40-45.

[4] 杨庆媛.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J].地理研究,2003,(6):698-708.

[5] 涂建军,杨庆媛,周宝同.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模式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5,(1):33-37.

[6] 丁霞.贫困山区土地整理模式研究——以山亭区为例[J].中国土地,1997,(7):23-25.

[7] 刘筱非.城市土地整理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78-85.

[8] 冯广京.中国农地整理模式初步研究[J].中国土地,1997,(6):14-20.

[9] 刘友兆,王永斌.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J].农村生态环境,2001,(3):59-60.

[10] 王军,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71-76.

[11] 陈百明.土地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90-305.

[12] 谢经荣.整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J].中国土地,1997,(3):16-17.

[13] 粟辉,邱道持,曹蕾,刘力.城市土地可整理性评价——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5-51.

[14] 张正峰.中国土地整理模式的分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82-86.

[15] 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6):664-669.

[16] 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2):60-63.

[17]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2):97-103.

[18] 高向军,罗明,张惠远.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LUCC)研究与土地整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0,(4):151-156.

[19] 龙花楼,李秀彬.中国耕地转型与土地整理:研究进展与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2006,(5):67-76.

[20] 薛继斌,吴次芳,徐保根.土地整理立项决策评估的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4,(5):392-400.

[21] 李正,王军,白中科.基于物元评判模型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6):190-194.

第8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课题:福建省海峡西岸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摘要:平潭岛旅游的迅速发展,无疑为海峡西岸旅游区的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两岸旅游交流日趋成熟的背景之下,平潭岛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势在必行。本文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形象(Image)和产品(Product))四个方面对平潭海岛旅游发展进行全方位分析,找出制约平潭岛旅游开发的瓶颈,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平潭岛;RMIP;策略

1.研究背景

1.1平潭岛概述

平潭岛位于福建东部,台湾海峡的西岸,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与台湾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平潭岛海岸蜿蜒曲折,岸线达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为优质海沙滩,沙质细白,海水湛蓝。其海蚀地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异形山石,海蚀崖、海蚀洞、海蚀阶地貌星罗棋布,平潭县素有“ 千礁岛县” 之称,旅游资源丰富,素有“ 海滨沙滩冠全国” 、 “海蚀地貌甲天下 ” 之称。其中有“天下奇观 ” 的半洋石帆,“ 形体逼真” 的海坛天神,“石头动物园 ” 的南寨石林、 雄奇壮丽的东海仙境、 钟灵毓秀的三十六脚湖等一系列垄断性景观,有自然天成的海坛湾、坛南湾、 山岐澳三大海滨沙滩和山岐澳的凤凰沙坡等自然景观,有全国唯一的海岛风力发电科普景观和距今2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壳丘头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

近几年, 平潭县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开发, 旅游业有了一定发展. 来平潭旅游的游客已从1991 年的415 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33513人次。统计数字显示平潭旅游人数在不断增长中不断起伏,特别是最近两年的游客增长比例却是负增长,由此可以推测,平潭岛旅游的不稳定性日益显现,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越来越明显。

1.2国内研究进展及方法

对平潭旅游发展研究上主要有三大类文章:以资源评价为主,陈居成(1994)平潭县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高居祥(1995)提出平潭旅游业发展现状,建议应从建设龙王头度假村起步;资源开发为主,汤小华(1997)对平潭海岛旅游资源的特点、质量、分布组合和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开发设想和对策措施,陈素文(2007)以SWOT分析方法提出平潭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丁丽英(2008)以生态专项旅游开发为切入点进行平潭旅游开发研究;以自然地理学为学科基础对平潭资源进行分析,黄义雄(1994)对平潭砂石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张锦新(2007)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海坛岛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而国外对平潭岛旅游研究是一片空白。而从市场、形象和产品方面进行研究,还没有真正进入平潭旅游开发之中,本文就从以上三个方面,再加上最基础的资源方面找出制约平潭旅游发展的瓶颈,提出相关策略意在使平潭岛旅游开发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中充当排头兵,为海西的腾飞注入新生力量,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2.RMIP分析

RMIP模式是指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资源、市场、形象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市场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向导,形象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精髓。

2.1 资源(R性)分析

平潭县旅游资源丰富, 种类多样, 在全国已有的78 个类型的旅游资源中, 平潭县有36 个类型。不少类型典型突出,富有个性,其中海滨沙滩、奇特造型山石、海蚀形态、典型地质构造、浪潮景观、海域游览、岛屿风光、森林风光、湖泊、大型渔业养殖场、游乐活动场所、休闲疗养环境、乡土建筑等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特别以海滨沙滩和奇特造型山石等海蚀地貌最为奇特,在全国各旅游区少有。1994 年2 月, 国务院批准平潭县海坛风景名胜区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9 年3月又被国家建设部初步确定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之一。海坛风景名胜区总面积 71km , 其中陆域面积49 km , 有6 大景区, 即石牌洋景区、君山景区、南寨山景区、王爷山景区、石人坛景区和坛南湾—青观山—山岐澳景区。此外, 龙王头海滨、三十六脚湖等也是平潭县的重点旅游景区。

2.2 市场(M性)分析

平潭的主要的客源市场是国内游客,其中福建本省游客占大多数,江西、浙江,广东等周边各省也占相当比例。游客主要旅游目的是观光休闲、旅游度假、探亲访友和商务考察。随着平潭岛逐渐开放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国际游客也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得益于与台湾地理上的优势条件,国家开通平潭与台湾旅游直航客轮,台湾同胞同时享受落地签证,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投资。在国家海西战略的指导下,平潭是作为两岸合作“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进行开发建设,平潭海峡大桥也已通车,这些有利条件将极大扩大平潭旅游市场。

第9篇: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范文

[关键字]:古典园林;色彩;组合

Abstract:Although with a great accomplishment in the ancient times,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tudy is still stay in the young times, which is lack of normal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is particularly lack in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west theory. In connection with a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visual assaul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ssociation of the colour in Chinese ancient garden ,in a goal to find the regular patter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benefit if we combine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design and planning.

Key words: ancient garden, colour, combination

[引言]:

中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科,植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情怀,融合了大量的国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先进理念。与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咫尺山林的方寸之间精致繁琐的设计不同,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强调在大尺度大范围的空间中,以简单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快速形成景观美学与景观生态学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与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相比,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价值观念、判断尺度、实践范围、专业背景和理念方法上都有了极大的扩展和变化。

相比起步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学,国内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真正的高速发展应该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年的时间内,但依托辉煌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还是创造出了很多中国特色的景观规划作品。在这样的大环境的影响下,讲中国古典园林中优秀的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之中,应该是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特色之路。

1、研究综述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中国聚居环境建设的不断扩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景观作品涌现出来。在这些作品中,有古今结合的典范,但也有很多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中国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还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框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深受美国景观学的设计理念,于是,现代景观作品很大程度上缺乏了民族的特色。

中国的古典园林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现代景观学科的规划设计上,应该还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景观理论体系。起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城市公园运动中页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力求达到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色彩作为对于视觉形式最强烈最直接的刺激,对于视觉形象跟环境行为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对于整个景观设计作品优劣最后的评定,应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1.2研究目的

通过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色彩在相互之间的组合形式上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结合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相关理念,讲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优秀设计元素加以概括和凝练,运用到现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去,以期创造出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特色的现在景观规划设计的优秀作品,这正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图1)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景观学科背景下,中国的园林营造已经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方案的竞争中,常常在与国外景观事务所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现在的景观作品,过于西化,缺乏了民族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古典园林中设计元素的提取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应该是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冲破枷锁,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径。

1.3研究范畴

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对于景观色彩组合的分析与探讨,研究范围主要针对成熟期的经典的古典园林作品。主要针对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展开。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经两千多年的延续性发展,终于在清朝中叶达到了她的鼎盛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北京地区的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京城的西北郊,在这儿,筑山理水,连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园,颐和园处在中间的位置,是几个园区连接的枢纽。同时颐和园是这里面最晚建成的,属于真正集大成者,乾隆将他全部的景观修养在这山水之间尽情展现,应该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意见艺术与技术并存的作品。

江南的私家园林,风格较为相似,个人认为留园属于这其中之冠,在咫尺之间,讲空间变换运用到极致,在色彩上,结合光影的变化,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境界。

1.4研究方法

在具w问题的研究上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际考察中的感受结合相关的环境行为心理的理论加以概括与凝练,最后形成几种色彩组合形式与其所产生的心理感应,这应该是问题研究的具体思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大致遵循如下的步骤:

(1)实地考察同时搜集相关的资料,整理图片与文件(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所使用图片均为作者实地拍摄)

(2)对于实际考察中所形成感受,结合图片、资料加以总结

(3)得出结论报告

1.5研究框架

2、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景观也被带动而急剧建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色彩应用的杂乱无序,使得各地区的景观建设缺乏个性。在景观色彩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相对空白,缺乏指导性的原则与法令。同时,由于过多的引进美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文化,在某些方面完全舍弃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理念,由此而产生了没有的地域差异性很民族特色的景观。民族景观文化中的色彩应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美国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方式所取代。(图2)

在国外的城市与景观建设中,日本在这方面做的较为出色。早在1981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对于城市中的色彩应用,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设计,2004年的《景观法》,更是法律形式规定城市建筑环境与色彩的典型代表实例。

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与学科发展环境的状态下,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与手法,通过对于中国古典园林中色彩的常用搭配与综合应用的分析,寻找出符合于中华民族景观审美要求的色彩应用形式,是对于古典园林文化继承与发展十分有效地手法。同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理念与手法,综合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现代景观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也应该具有积极地意义。

3、基本理论研究

3.1色彩的基本理论

对于色彩的应用于变化,本质而言,是对于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因素的变化应用。色相是区别色彩最主要的因素,是色彩对于视觉的直接冲击,有色彩的三原色相互叠加组合而成。明度是对于色彩亮度的修饰,不同明暗程度可以使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而纯度更多的是对于色彩的饱和程度的修饰,其结果形成的是色彩的鲜艳或者纯净程度。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对视觉形成冲击作用,最终产生了缤纷的色彩世界。

3.2色彩组合形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的古典园林,产生于商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在清朝中叶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在造园的理念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的是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于是,自然的色彩在整个空间中占据了主导大地位。造园要素主要由山石、水体、植物与建筑构成,在园林的营造中,建筑往往依附于整体景观规划之中,山石的灰或黄,植物的苍翠,水体的淡蓝色,往往是整个园林空间色彩构成的基础,自然的颜色在园林营造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图3)

中国的古典园林,依据风格因素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以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最为出名。江南的私家园林,是咫尺之间营造古典园林空间意境的典范,强调的是“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的营造手法;北方的皇家园林,则是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营造,强调的是真山真水的意境,在大自然的环境背景下,依山就水,山环水绕,将自然美与中国古典的园林意境结合到了极致,应该是辉煌的东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在营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创作手法与表现形式,对于后代的景观创作于营造,应该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作用。

就风格而言,北方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是典型的代表之作。皇家园林园林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中营造,强调真山真水,于是山体的绿色和水体的蓝色,形成了主要的色彩构成,其间有建筑和金黄琉璃瓦面和朱红建筑主体的衬托,整个环境大气和谐,彰显皇家气派。江南的私家园林,往往处在高深的院墙的环绕之中,整体空间较小,便在抽象化的构筑之间做文章,对于山川与水体的凝练与概括,整体色彩朴素、雅致、天然。两者也就分别形成了中国园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区域色彩风格。

4.实践研究

4.1颐和园

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最后的大手笔,颐和园可谓是皇家园林艺术手法设计的集大成者,乾隆在北京城的西北郊,依万寿山和昆明湖之势,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创造出的是意境丰富的古今艺术与技术的大成之作。颐和园应该是最适合与对于色彩组合的分析研究,以期概括凝练。

万寿山昆明湖区域,是颐和园景观区域的主体,是整个园区色彩搭配的中心环节。昆明湖面积广阔,湖面的蓝绿色与天空的蓝色遥相呼应,形成的是强烈的基底色调,但由此也带来了整个区域环境较为平淡,于是采用堤坝和岛屿的形式进行分割,区域的空间层次性得以加强。在色彩方面,用反光性较好的白色作为铺装和假山配色,结合灰色建筑与清翠的柳树,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万寿山方向有很强的观赏性。(图4)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景观核心分布区域,对于山的处理,在其间广泛种植松柏 一类的植物,以茂林形成的是深绿色的图底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之间,进行的是山体空间的布置和建筑空间的营造,很容易形成突出的效果。(图5)皇家园林讲求轴线关系,在万寿山的中心区域,自下而上的建筑空间组合,形成的是统领整个景区的建筑轴线,通过阶梯式的上升,在佛香阁的位置达到空间变化。整体的前山建筑群,形成的是朱红色的建筑主体色彩,与背景色对比明显,加金黄琉璃瓦屋顶,配以绿色的边缘修饰。在深绿色植物的背景衬托下,色彩突出,有很强的对于整体景观区域的控制感。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的附属建筑区,屋面形式不再采用金黄色的形式,而以绿色代替,与周围环境较为协调一致,同时,在屋顶色彩上,也是对于明度和纯度都相对较高的金黄色的突出。(图6)

后山区域有很多独立园区,在造园风格上一改前山中轴对称的风格,尺度变小,具有更强的亲和性,很多都是单独形成园中园的形式。在空间风格上,与江南的私家园林相近,在私家园林中一并分析。

4.2留园

在造园艺术手法的应用方面,江南的私家园林做的同样优秀。由于是在小范围的尺度进行山水空间的营建,不可避免的会跟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相互之间的协调处理,园林与周围环境无论是在空间组合还是在色彩搭配的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留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最高峰r期的杰作。在建筑的空间形式以及色彩光影的变化上,当推江南园林之冠。就整体而言,可分为中部、东部、北部和西部四个景区,每一部分都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表现主题。中部筑山理水,营造山水空间,是全园造景的中心部分,(图7)最能体现私家园林的特色,也是色彩搭配研究的中心空间区域。

在白墙灰瓦与厅台建筑的围绕下,园林空间在这一区域展开,江南园林筑山理水,空间的基础色调建立山石水景之间,灰色的太湖石结合土黄色的黄石,相互交错搭接,在极小的空间范围内模拟自然山石之妙。其间点缀可亭,尺度适中,灰色顶棚,结合周围淡雅的建筑外墙,整体色调搭配协调,体现出的是江南园林淡雅的色彩风范。

在基本色调的基础上,需要灵动的颜色来打破这一平淡,留园中假山上悉数天然的植物便起到了这一作用。乔木种植疏朗,绿色的树冠幅大而色调深,形成的是强烈的背景色调,靠近厅台的区域植物多采取嫩绿色,明度的纯度相对较高,有很突出的感觉。这在色彩的衬托与对比上,与北方的皇家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色彩明暗的变化上面,漏窗是最常用的形式。区域的东南角,是入口空间与山水空间的过渡转化区域。漏窗的存在,使得两空间之间隔而不阻走廊内光线明暗变化,使得相同的景观色调在观赏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图8)

5、结论

总体而言,皇家风格的景观色彩营造,通常使用大范围的深色作为基底,使用色彩明度和纯度相对较高的颜色打破这种平淡的色彩布局,同时突出所要表现的景观内容,从深层的意义上来看,这与皇家园林的皇家气质与唯我独尊的造园理念是分不开的。而江南的私家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中,理念则要低调很多,黑白灰的简单结合,营造的是疏朗、雅致、天然的艺术境界,以绿彩的纯度与亮度的变化,打破这一色调的单调组合,应该是造园过程中色彩的常用搭配形式,而漏窗这一景观构筑物,则是对于光影变化的灵活运用于体现。

针对于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同设计理念的需求,结合古典园林中的色彩搭配方式的应用,对于景观整体中国风格的形成,应该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也不失为园林设计中古今结合的一条思路。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