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历史文化特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文化特色

第1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旧城改造;哈尔滨

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126-02

哈尔滨是一座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北方名城,面对现代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哈尔滨旧城改造、新区建设过程中一系列矛盾凸显。为了适应城市经营和塑造城市品牌的需要,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保护就尤为重要。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保护与建设要协调统一[1]。

一、哈尔滨城市建设的历史

哈尔滨于1994年1月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898年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从松花江畔一个荒僻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建城初期,由于采用了欧洲近代的城市规划方法,逐步形成了与中国传统城市格局截然不同的城市肌理。哈尔滨的城市特色,是特定的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它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在中国近代城建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哈尔滨城市建设的历史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俄帝国时期

中日后,俄国协迫清政府合作修建中东铁路。哈尔滨被选作工程指挥中心并成为了中东铁路管理中心镇,从而拉开了哈尔滨近代城市建设的序幕。

日俄战争后,大量外国商人和白俄难民云集哈尔滨,以至于外国人的数量一度超过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数,这一时期哈尔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划按照西方方格网状结构布局,形成“四”字形结构。并形成了有明显贫富差异的人口聚居区。这一时期为满足大量外国人在哈尔滨的居住和工作需要,建设了大量的东正教堂,天主教堂,以及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建筑形式主要为从欧洲流传过来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和巴洛克、新古典主义风格,构成了哈尔滨近代城市的主体风格特征。松花江铁路桥、索非亚大教堂、省博物馆、秋林公司、中山路两侧花园洋房,中央大街、靖宇大街、花园街铁路职工花园住宅等是这一时期的经典建筑,已经成为哈尔滨历史的写照,使哈尔滨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惟一的新艺术运动城市[2]。

(二)日伪统治时期

1932年哈尔滨沦陷,此后日伪统治哈尔滨达14年之久,为了增加容纳更多的日本移民,大部分郊区土地变为移民地。在建筑风格上大多体现了日本的“帝国风格”,如国际饭店等。但这一时期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并不多。

(三)解放后调整与发展时期

1946年哈尔滨解放,经历了战后的调整期和“一五”时期的大发展,城市建设围绕工业项目布局展开。由于50年代中国与苏联关系密切,所以在建筑风格上也刻意模仿。宏伟高大、带有明显欧洲传统建筑特征,但又具备现代建筑简练语言的折衷主义风格,是这一时期许多重要建筑的共同特征。这种做法客观上使哈尔滨的城市建设风格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总体来看,“一五”和“二五”时期哈尔滨的建设基本保持和发展了原来的“欧陆风情”特色,历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工作上,工作用地布局又比较分散,所以城市格局受到较大影响。

(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后,哈尔滨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体结构并没有跳出以往的框架。开发区的建设使城市部分功能跳出中心城区,但城市中心区易深度开发、改造的力度并没有降低,中心区建设密度不断加大,旧日塔尖林立的景观早已让位给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南岗中心区、道里中心区已经是高楼林立,但新的建筑并没有统一的风格和色彩,彼此间也缺乏协调和对话,传统的建筑和空间不断被拆除、挤占,城市整体秩序遭到较大破坏,新区建设也没有形成明显的特点。

二、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一)环状加放射的铁路网和方格网状道路格局

哈市因兴建中东铁路而建,一环加五条放射线状铁路格局是中东铁路历史形成的格局。铁路将哈市划分为道里、道外和南岗等区,铁路因应地形、地势特征而筑,与城市街道、松花江水道和南岗高地形成呼应之势。只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铁路才逐渐成为横亘城市中心地带的障碍,给城市带来许多不便。哈市道路网最早是由俄国高级建筑师在莫斯科精心规划设计而成的,当时,俄国沙皇推崇法国巴黎的建筑和城市格局,因此,当时俄国许多建筑师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借用了许多巴黎手法。哈市城市道路骨架基本以方格网为主,在主要街道交叉处形成多条路放射的环岛。道里、道外商业中心区的路网密度加大,这种网格布局生长性好,为以后各时期路网布局的延续奠定了基础。

(二)街、中山路和东、西大直街形成的历史十字轴

街和大直街是哈尔滨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两条主要街道,街道沿线曾经是中东铁路办公和职工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两条街道宽阔舒展,两侧分布着许多精美的欧式建筑,两条大街的交汇点形成现在的红博广场。解放后,大直街和街分别向西、向东延伸,两侧的建筑和绿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山路沿线先后建设了工人文化宫、省政府大楼、省公安厅大楼等大型公共建筑,使中山路成为黑龙江省政治文化中心。西大直街在解放后由于诸多高等学府的云集而成为一条文化大街,东大直街的秋林商场为核心,建设了大量商场和高层金融、商务办公楼,成为哈市商业贸易中心之一。中山路和大直街是展现哈尔滨各时期城市建设的历史长廊。

(三)传统欧式建筑和历史街区

1898年哈尔滨开埠时,正是新艺术运动在俄罗斯流行的时候,哈尔滨成为了远东最大的新艺术运动中心。同时哥特复兴建筑、巴洛克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建筑等许多类型建筑在哈尔滨大行其道。道里、道外、南岗成为哈尔滨早期建筑、街道、广场、公园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保护价值最高的地区。其中,中央大街、街、中山路、景阳街、靖宇街、西大直街东段、东大直街西段等地区是最典型的代表。

哈尔滨的欧式公共建筑大部分都建有穹顶,尤其是教堂建筑形成了穹顶林立的标志性景观,展示出了塔尖林立的天际轮廓线[3]。

(四)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哈尔滨的冬夏风光如画,美不胜收。夏季松花江畔绿树成荫,防洪纪念塔巍然屹立,江畔餐厅,江上工人俱乐部等建筑小品充满了异国情调。江北太阳岛上一座座度假村掩映在红花绿柳之中,从江南望去一片郁郁葱葱,开阔自然。冬季的冰城近年时常出现自然美丽的雾凇,自然气候与热情奔放的冰城人相得益彰,别有韵味。饮誉国内外的冰雪文化使冬天的哈尔滨游人如织,增添了冬日里的暖意。

三、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旧城改造大拆大改的思路是破坏哈尔滨名城特色的根源。近年来旧城改造拆毁了大量传统建筑,只有中央大街、靖宇大街等少数影响大、历史风貌突出、保护建筑集中的街区,以及部分独立的、质量较好的历史性建筑得以幸免,其余大部分历史性街区并没有作为保护对象进行整体保护和控制。与此同时,中心区内进行的高密度建设使得传统中心区地带高楼林立,低缓舒展的天际轮廓线已不复存在,代之以高层密集,传统建筑在夹缝中生存的景观形象[4]。

由于现代建筑新功能的产生和新材料的运用,哈尔滨的新建筑已经失去了传统的风格特色,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缺乏对话,建筑色彩也缺乏协调,街道景观与其他城市日益趋同。拯救历史文化名城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舒展和中心区功能的拉开。必须及时扭转旧城改造大拆大改的思路,保障历史性建筑和历史街区生存的环境,进行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对环境的综合整治。新的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历史环境和整体风貌特色的要求,与传统进行对话[5]。

四、旧城改造的整体思路

(一)旧城存在的问题

片面强调旧城改造,损毁了大量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城市发展与保护历史文化特征的矛盾凸显;建设密度过大,人居环境受到影响。道里、南岗中心区高层商住楼的开发建设密度仍在继续加大,对老区的交通造成了巨大压力,公共空间和城市绿地日益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哈市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人口和建筑量的增长而言,公园、绿地、广场的建设还未尽人意、很多道路拓宽后街道绿化减少甚至取消。

(二)旧城改造的整体思路

旧城改造最重要的是疏解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保持适当的开敞空间和绿化质量。旧城改造中最迫切的事情有两条:一是历史街区的保护;二是控制适度的建设密度。

为此,首先要慎重对待老街坊的改造,尽量保留传统街区特征和结构,划定更多的历史保护地区,使哈尔滨的旧日风貌能够得以充分体现。中心地区只要着重于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完善城市服务功能[6]。其次,对老城区内解放后建设的居住区要进行更新改造,增加绿化,配套公共设施;配合住宅功能的改进和面积的扩大,改造建筑立面和屋顶形式,使这些结构尚好的旧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居住水平提高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在更大的空间内分布城市的各项设施,保障中心区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

[2]刘松茯.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与内涵[J].新建筑,2002,(1).

[3]姚征峰.浅析“新艺术”运动的建筑装饰风格[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4]郑伟亚.旧城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师,2008,(2).

第2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 断代史陈列;北宋;地域文化特色;开封市博物馆

中国历史绵延5000年,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即使作为中国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地区,仍然不能囊括中国所有朝代的发展轨迹。那么在地方博物馆中也按照中国通史的模式组织陈列,就失去了各个地区的特色。中国断代史陈列虽然只是选取部分历史进行展示,但是可以和各个地区的文化相联系,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陈列。

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甚至高于当代的纽约、伦敦等城市。在北宋历史上,开封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开封的社会发展史上,北宋时期是开封最辉煌的历史阶段。虽然自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至今已经近900年,但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中国的影响仍然存在,作为北宋的都城开封,其文化的传承仍在。《东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从形式上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开封地域文化的特点。向人们展示了北宋王朝的绚丽。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受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性,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包括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建筑特点、环境特点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服务性机构,它以收藏保管、陈设展览、对外宣传教育、科研为主要职能。陈设展览是观众了解文物、历史的一种手段,现代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上除满足知识的专业性权威性外,还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摒弃教科书式灌输的方法,做到互动、参与,寓教于乐等方式进行设计,做一个有趣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由于博物馆藏品数量与种类的限制,断代史陈列作为比较适合基层博物馆开展的陈列形式,具有投资少、特色鲜明、贴近地方历史等特点,是博物馆展示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选取北宋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展示,同时结合开封古都的城市风貌,凸现了宋文化在开封市的传承与延续,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故此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如何运用设计的手段,在科学合理的程序框架内,将地域文化与陈列相结合,创造精品陈列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开封博物馆及其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简介

1、开封博物馆概况

开封市博物馆位于八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包公湖畔,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文物收藏、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尤以陶瓷器、铜器、书法、绘画、石刻为特色,并于2004年成立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传承及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应用。

开封市博物馆新馆位于开封新区五大街与六大街之间的郑开大道北侧,众意湖东临,建筑面积54286O,共分为陈列区、公共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物修复区、学术研究区、行政办公区、后勤设备区等七大功能区,设有贵宾室、会议室、青少年活动室、学术报告厅、4D影院等服务设施,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2、|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简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了后周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北宋建国后,通过南征北战,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非常发达,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其农业、手工业、采矿冶炼、漕运造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城市发展均创造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新辉煌。特别是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作为北宋都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面积之大、人口之多、经济之繁荣、建筑之辉煌,不仅在当时的全国是首屈一指,就是在当时全世界也是最为繁华的贸易大都市。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开封博物馆馆藏文物也十分丰富。其中,宋代开封府题名记碑、大晟钟、铜官印、崇宁通宝、各种窑口瓷器和其他文化典籍等珍贵文物,令人叹赏。在展示手段上开封博物馆力图突出了一个“新”字。首先,采用实景式陈列手段,将宋代的牌坊、拱柱、茶肆、瓷窑在展厅里复原,营造出梦回千年的感觉。另外,展览还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展览,“幻影成像”让宋代 “清明上河”的历史情景活了起来,互动式虚拟翻书让游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宋代知识,光电沙盘展现了宋代东京城的繁华胜景。这些新的陈展方式与宋文化主题的结合,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展览直观生动,雅俗共赏。

第3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历史建筑遗产 地域文化 保护利用

历史建筑是人类发展痕迹的见证,反映的不仅是当地的地域特色与人文氛围,其内在的建筑文化更是人类文明与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遗产体现的建筑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历史建筑遗产与地域性文化特色

爱默生曾经说过:“城市依靠记忆而存在”,而城市中的历史建筑恰恰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所在。历史建筑遗产代表着这个区域的经历,或许是它的辉煌、荣耀,或许是它的落败。历史建筑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不可替代的、不可还原的文化遗产,具有艺术、文化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历史价值。

历史建筑遗产概念。广义上讲,历史建筑内涵过于宽泛,它泛指历史上存留下来的所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人们提起“历史建筑”,接下来的一个词语必定是“保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建筑都需要人们不假思索的进行保护,而人们也不可能花费巨大的成本把所有的历史建筑都保护好。历史建筑遗产只包括有形的不可移动的代表一方特色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即古代不动产部分。历史建筑遗产是地域发展的一种历史资源,其内涵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地域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更是一种内在风貌的展现。

历史建筑与地域性文化特色密不可分。建筑是人们进行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智慧利用自然资源,并结合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建造的满足人类活动的人工环境。各个地方的风俗、自然环境与风水不同,建筑也各具特色。古代的建筑条件囿于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与自然环境,加之各个地方之间的交通不便,建筑经验交流较少,因此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之间交流的增强,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也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变化,不仅吸收前人的智慧,更借鉴了其他地方的经验,扩展了当地建筑特色内涵。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历史建筑保护的收益抵消不了成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对历史建筑的价值进行评估与衡量,对历史建筑进行改造是为了在保护的基础上能获得部分收益来抵消成本。历史建筑保护的成本巨大,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日益迫切,使得历史建筑的机会成本在不断的增加,而历史建筑获得的收益仅有直接收益部分,因此成本与收益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法律不健全。我国将历史建筑遗产纳入保护规划始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1985年中国政府加入《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历史建筑遗产方面与国际进行接轨。2006年国务院文化部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通过卫星云图对遗产进行监视。就目前而言,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文物法》、《文物法实施条例》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规范》等,而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等的保护法规尚未出台,文物博物馆的执业资格制度尚未完善,而因为没有从法律层面上进行规范,各个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行政规章多数规避责任,在遗产管理上不能真正落实监督权。此外,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面临着可操作性不强的缺陷,如《文物法实施条例》中规定,“对危害省级、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安全或历史风貌的,由核定公布的地方政府调查处理;危害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由县级人民政府调查处理。”开发商对历史建筑的拆迁行为多为当地政府授权或默认而行,而调查处理权又回归当地政府,这样的条款其实是苍白无力的。

公众保护意识不强。公众对历史建筑的认识度不够,认为历史建筑遗产妨碍城市开发与土地利用,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有的居民认为历史建筑遗产仅仅是国家颁布的那些,而其他的不需要进行保护;有的居民认为眼前的利益比长久的成本付出要来得实惠;有的居民认为保护历史建筑是相关责任单位的事情,与个人无关。总体而言,我国民众心中对历史建筑遗产的认识度不够,从而导致违规拆除的事情屡屡发生。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具有“河北省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蔚县,有东亚人类起源地泥河湾遗址(至今约200万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春秋时期的代国遗址、赵长城遗址、蔚州古城等历史遗迹。其中蔚县的暖泉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留庄镇的南留庄村,以及宋家庄镇的上苏庄村被列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蔚县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值得借鉴:一是修缮传统建筑。在响应全省“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文物遗产保护的号召,蔚县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与环境整治。对于传统建筑修缮主要采用文物古迹的保护方式,在保证建筑原貌性的基础上,采用与古建筑尽量保持一致的传统材料与工艺修复损坏部位。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业。蔚县充分利用古建筑遗产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河北省关于文物保护与利用原则的指导下,对真武庙、灵岩寺等进行修缮,把保护古建筑与古城开发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增加融资渠道。如前所述,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需要政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包括政府财政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资金支持,鼓励历史建筑遗产附近的有关企业捐助,尝试通过政府补贴、贴息贷款、奖励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等。此外,还应对历史建筑进行有效的利用,在保护其环境完整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收益。四是明确保护范围。由于蔚县的古建筑较多,文化艺术价值较高,需要参照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标准进行核查,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存的历史建筑遗产。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一是原真性。原真性是国际上公认的历史建筑保护的原则,即对历史建筑遗产原封不动的保存,《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中强调历史建筑原真性的重要性,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重建,因为重建建筑不具有历史建筑长时间使用的痕迹,失去了真实性。对历史建筑遗产进行保存,要保存其原有的真实的历史信息,在进行适当的维修时不能破坏其历史信息,要使历史建筑遗产“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二是风貌完整性。《威尼斯》认为历史古迹的内涵不仅仅指单个的历史建筑,而应包括能从该历史建筑遗产中体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明,强调历史建筑整体性特征。历史建筑是与一定的文化及自然环境一同存在的,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历史建筑本身,更要保护历史建筑周围的环境,对于特定的街区、地段、景区及景点都要进行保护,只有保护了历史建筑的整体环境,才能保持历史建筑的格局特征,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建筑的魅力。三是可读性。历史建筑是人类活动痕迹的残留,保存着人类活动的真实场景,是历史的印痕。通过造访历史建筑遗产,我们可以直接读出历史建筑的“历史年龄”,并在这一场景中读出它包含的历史事件。可读性原则要求在保护与利用历史建筑遗产时应尊重历史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不能按照现代的理念去肆意改造它,更不应抹杀它的存在而进行大量的拆迁或重建。四是可持续性。文化是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保护历史建筑遗产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文物遗产,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

完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法制建设。一是加快立法进程。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提升到国家意志即法律制度层面进行保护,才能真正的落实保护的体系。因此,立法机关应对历史建筑遗产进行科学研究,加快立法的进程,促使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与办法尽快出台,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二是调整行政管理体制。立法是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执法与监督是关系历史建筑保护是否落实的关键所在。应强化地方政府机关关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责任,加强执法力度与监督。强化管理力度,提高基层对历史建筑的管理水平,建立基层历史建筑遗产信息数据库,赋予基层文物部门相关的行政权力,保证其能真实的反映基层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建立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素养与机构的组织力度,使历史建筑遗产的认定过程走法定程序,而不是由当地政府进行认定;同时设立基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机构,对当地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4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一、改变观念,提高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认识

作为农村学校,我们依托农村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以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素养。路是人走出来的,经验也是人在实践中总结所得,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更具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这也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了信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各种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并从中提出活动主题,通过实践,并从中获得经验,产生体验和感悟,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体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根本价值,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的规定和要求。

二、就地取材,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效地依托乡土资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丰富乡土特色的素材。

1.收集农民语言

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我们因地制宜,让学生搜集这些生动的语言。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农民语言”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搜集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语言,如:

月晕晴,日晕雨。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湿漉漉。

……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如《百里村的由来》《小龙望娘》……

通过收集农民语言,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丰富了词汇,还传承了优秀的民间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2.了解土特产品

本地富有特色的物产也是课程资源。如,石湫狗肉、屏湖鱼头……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说说这些产品的特色、分类或者种植方法、加工方法等。学会向他人推销这些特产:可以写解说词,可以写广告词,可以做宣传画……

3.寻访杰出农民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为此,我们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去对农民企业家、反季节蔬菜种植大户进行采访、调查。如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农民企业家,教师指导学生以小传记的形式写出农民企业家坎坷的创业经历,使之成为学生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教材”。

4.采集风景名胜

作为百里秦淮发源地之一的溧水,有太多迷人的风景和名胜古迹,如天生桥、洞壁琴音……家乡的这些风景名胜展现出迷人的风姿,阐述了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或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风景名胜,包括相关的文字介绍、民间传说、古诗词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又能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还能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5.探寻风土人情

作为农村小学,我们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婚丧嫁娶、过节的风俗习惯,知道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端午节要吃粽子等。为此,组织学生拍摄体现风土人情的照片,撰写关于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并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既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又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既让学生认识了家乡的面貌,又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

三、策划组织,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合作精神,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搜集资料等环节的指导,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

1.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我们以兴趣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以家庭住址为参考,帮助学生组成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如,在引导学生开展《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们先按黄梅戏、端午节、春节这三个内容将学生初步分成三个大的兴趣小组,再根据兴趣小组中学生的不同情况并综合考虑家庭住址关系,将学生分成几个六到八人的学习小组。接着,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教师给每个小组提出建议,引导各小组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实行组长负责制,在组长的带领下,制订小组学习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定期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共享实践成果。

2.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搜集资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例如,在开展“我身边的白色污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有的实地拍照;有的向科学老师请教;有的到图书馆、书店查找;有的上网搜集下载;还有的甚至几个人合作一起摘录电视和报纸上的广告,通过办手抄小报、编写公益广告词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和资源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凸现“语文”,习得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的实践性、综合性都要立足“语文”。学生的兴趣点不能只落在“好玩”上,而忽视了“语文”的习得。教师要意识到,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的过程。以《身边的传统文化》为例,在“了解家乡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这一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一些规模小的活动,如贴春联、搜集年夜饭的习俗等。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总之,我们认识到实践活动对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本地各种语文资源,以学生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延伸,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第5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 石化 营销调运 特色 企业文化

2008年,独山子石化销售公司与铁路管理处整合成立了营销调运处。为了融合资源,理顺工作思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营销调运处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一个统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二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坚持以生产运输、经济效益并重);三个第一(把安全当做领导班子的第一政治,员工的第一利益,企业的第一效益);四个到位(管理体系努力做到“组织、领导、责任、措施”四个到位);五个站段(继续构建“平安站段、诚信站段、和谐站段、文化站段、绿色站段”)。而铁路站段作为营销调运基本组织单位,对营销调运处工作思路落实执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营销调运处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在建设初期,营销调运处党委对各站段的宣贯及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基层站段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思想认识误区

一是不了解企业文化的正确涵义,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文化技术培训,把二者混为一谈,持这种观点的人员占20%。

二是不清楚营销调运处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的具体内涵,认为落实工作思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处领导、机关科室和站段长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不愿意学习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对相关条款、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这类人员占30%。

三是歪曲理解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的正确涵义,要求取消现行规章制度的约束考核,在工资奖金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类人员占5%。

四是认为“一二三四五”是新产生的额外的工作,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因而产生厌恶、排斥情绪,这类人员占20%。

五是认为“一二三四五”牵涉的范围比较宽泛,在实际操作中不知该从何处入手,这类人员占15%。

六是能正确理解并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参与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这类人员占1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或管理理念如果得不到基层干部员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就无法很好地落实执行,从而成为一纸空文,如果被曲解,还会造成管理和生产混乱的局面,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由于在执行“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实行人性化管理上,所有的站段都处在零起跑线上,再加上各自工作性质的不同,谁也无法借鉴彼此的经验,因此,营销调运处通过摸索、尝试采取以下措施,逐步创建出了一套适应本单位的管理模式,使“一二三四五”(尤其是“五个站段”)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迈入了良性轨道。

二、加强宣传贯彻,使员工时企业文化建设有正确的认识

针对75%的员工对“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企业文化建设认识混乱的问题,处党委加大了宣贯力度,使大家明白了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不是技术文化培训,而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2.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工作,它需要全体员工身体力行,全员参与,全面营造氛围。

3.以人为本的核心虽然是实行人性化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抛弃规章制度,因为作为高危石化行业单位,要从根本上改变其存在的各种不良工作秩序,就要建立一系列的运行机制,从而从严约束人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工作学习秩序,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并通过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高效的运行管理平台使企业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否则,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就有可能变异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情化”管理或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任性化”管理。

通过近5年的宣贯,目前全处已有80%的员工对“一二三四五”和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企业文化建设措施由排斥、抵触逐步转变为主动接受和逐步落实,为本单位进行“五个站段”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扫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三、结合工作实际,逐级分解指标

“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中,与站段直接相关的就是“五个站段”(即:“平安站段、诚信站段、和谐站段、文化站段、绿色站段”)建设,“五个站段”从字数上看内容不多,但涉及的面却非常宽泛,以至于部分站段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进行。针对这种情况,处党委根据工作实际,对“五个站段”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抽丝剥茧,将“平安、诚信、和谐、文化、绿色”对应分解成“安全生产、诚实守信、团结安定、勤奋好学、环保节能”的工作指标,为“五个站段”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思路,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1.“五个站段”的内容同本单位的一日标准化作业、班组日常管理紧密联系起来,如工电段借鉴并提倡的“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使段上员工在工作中学会重视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培养了关爱、保护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平安与团结和谐的氛围逐步形成。

2.要求员工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使“诚信”建设具有了可操作性。

3.创新员工培训,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和参加处、公司和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并努力营造文化建设氛围。

4.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建设生态文明。以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集团公司绿色车间洗罐站为模板,五年来种植各类树木13.8万棵,灌木50万株。绿化面积由原来(2008年)54万m2,增加到了目前的109万m2。做好环境绿化的同时,部分站段进一步延伸、扩大“绿色”的范围,把其与“5S”管理和节能降耗结合起来,每天及时清理工作现场的工作和生活垃圾(主要是在现场用餐时所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及时回收废旧材料进行分类,始终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并做到节能降耗,使“绿色”站段建设的概念不再狭窄和抽象。

5.补充、完善管理制度,对表现优秀、工作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对无视单位规章制度、工作不力的员工进行警示教育,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避免了人性化管理向“人情化”管理和“任性化”管理发展。

由于把“五个站段”建设和人性化管理融入了本单位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但没有成为本单位的额外工作负担,反而为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通过近5年的努力,营销调运处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五个站段”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第6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论文摘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中,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第7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一、树立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以增强队伍凝聚力,为审计事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国家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审计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人的行为受其思想观念的支配,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是由其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等观念支配的,这些观念共同组成了审计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能够让审计组织的每个成员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使其了解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从内心深处自觉自愿为审计事业发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而奋斗,由此促进审计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对审计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价值理念包含:

1.审计核心价值观,它是审计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的标准。审计机关只要自始至终坚持宣传并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从事审计活动、去规范审计组织内部人员的行为,审计组织就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应大力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有对党和审计事业的忠诚,有维护自身清廉的决心、坚持做到依法审计、保持审计应有的独立性并做到甘于奉献。新时期的审计人还应该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做到与时俱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对审计组织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勤于学习,敢于应用,不断出新,才能使审计工作不断进步。

2.审计精神,是为广大审计人员所认同的一种正向心理定式、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审计精神是审计人员健康、向上心态和审计组织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审计机关成立近三十年,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审计精神。作为审计机关的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同时在审计机关中倡导积极向上的审计精神,比如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组织的信任感、身为审计人的自豪感以及有足够的信心出色完成审计任务等等。由于审计精神产生于审计活动中,所以审计机关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积极的倡导和有意识的培养,是其可以得到审计人员的认同,从而能够为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3.审计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审计人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自觉做到正直、善良、宽容等等,以自身行动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审计道德教育,有利于审计文化的建设和审计部门精神文明的建设,进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二、规范审计行为,以明确审计权责,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通过中国特色审计文化的建立,审计机关能够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化为顺应社会发展的审计行为准则。这些内在的以审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审计行为准则,成为审计组织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并能引导和规范全体成员,使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1.审计行为准则,也称审计原则,包括审计工作原则和审计人员行为准则。现阶段审计工作原则主要包括:依法审计的原则、独立审计的原则;审计人员行为准则主要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等原则。在审计工作中自觉遵循审计原则,即能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的作用,实现审计目标,达到预期的审计要求。反之,就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妨碍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达不到审计的目的,甚至可能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审计纪律,简单的说,就是审计人员在工作当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职业规范。如审计署颁布的“八不准”,就是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必须执行的审计纪律,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审计人员主观原因方面容易产生的错误。

三、建立良好的外部形象,以优化审计环境,为审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审计文化传达着审计机关的组织目标和原则,并通过一定的载体得以体现并对外界形成审计组织形象。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一个组织的印象已不仅仅来自该组织的宣传,而是能通过更多了信息渠道看这个组织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因此,新时期审计文化的建立需要注重通过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在被审计对象及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自己积极而健康的形象。

第8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风貌;保护与控制;利用与再造

Abstrac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is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 solidified memory. This paper take the purpose to protect and pass on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ak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rational use of the urban design principle, historic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historical protection methods discussed.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historical styl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use and recycl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发展自从城市产生一刻就不断演化和发展。这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产业、城市生活形成了城市历史文化,凝固成为城市记忆。保护好历史传统文化、城市历史景观风貌,维持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传输文明的桥梁。也正因为如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了可能和必要。

文章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历史文化保护,对促进城市更新,传承城市传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原则,对城市设计中历史保护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方法进行探讨。

2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近几十年来国内城市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大规模更新建设和向城郊不断扩展,旧有街区的推到重来,追求现代化城市建设,造成了城市结构的雷同,城市失去了传统特色。城市旧有肌理和城市空间特色丧失明显,历史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文化不能很好传承。

历史文化保护过程中凸显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特别在历史街区的市民、村民反映最为激烈,历史文物、历史街区的保护限制了他们发展成为其他城市功能的机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历史街区不断遭受破坏。现实反映出来的是城市历史建筑年久失修,缺乏管理,不断被拆除重建;历史街区慢慢蚕食,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强度、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传统建筑不协调,传统城市整体风貌逐步丧失。

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冲击着人们生活习惯,破坏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延续,大量优秀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正面临失传,人们对历史文化藐视,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传统文化的没落。种种问题正困扰着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3保护目标

如今,以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作为目的的历史文化保护已经达成人们共识。特别是面对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矛盾,坚持有利文化保护为处理前提,放弃过往以破坏历史文化作为发展代价的道路。

保护历史文化的城市设计是以尊重地方城市,历史和尊重地方人文特色为前提,更注重市民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做到保护城市生活记忆,维护地方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从宏观的策略出发,准确的分析、评价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的景观风貌特征,发掘、提升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地方民俗,并最终指导下一层级的规划设计。

4保护策略

城市设计角度是从城市整体风貌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和场所记忆和精神保护出发,探讨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策略。

4.1建立历史文化保护框架,完善分级保护体系

梳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分析,建立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框架。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条例,城市设计中将历史文化划分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传统街道――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等五个层级,便于分级保护与管理。从文献资料显示,主要包括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近代重要史迹、石刻和构筑物、近代优秀建筑、近代工业遗迹、传统街道、特色街区、特色建筑群、名村、名镇、传统特色历史风貌区等等。作为人文特色重点非物质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民俗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地方风俗。民间工艺包括各类型的表演艺术、艺术文化、传统手工艺等等。从城市设计角度中对保护框架和保护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整体把握,选择合适地方历史特点框架,便于分层级保护和管理。

历史文化保护框架示意图

4.2挖掘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活力

分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要素、内涵、建筑形式等方面,对地方文化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地区文化载体,提炼出鲜明区域特质、元素和核心文化价值。例如济南城市中的齐鲁传统文化、泉城水文化特质,广州的岭南传统文化、传统商埠文化、近代工业遗产文化等都是详述各自城市悠久历史和核心文化价值。

新元素的注入为城市提供新兴活力。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在原有历史环境的基础上,不断的注入新兴元素和活力,才能促进文化的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两种思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文化发展。

4.2.1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地方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人们生活是长期沉淀下来的生活观念和生活形式,而旅游本质是一种感受异地文化的活动,而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当两者寻找结合点,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

发展独特文化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四种类型。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游;举办活动,以民风、民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以历史、自然环境为代表的人文风光游。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传播,宣传城市文化形象。

4.2.2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发展文化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感受历史文化环境被看成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方式,从而使之具备较高商业利用价值。产业的引入,为片区注入新生活力,推动了历史文化发展。因此,文化与产业结合被视为推动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目前常用的形式包括特色商业街和创意文化产业这两大类型。

特色商业街(区)――以传统历史街区和街道为基础,保留具有传统老字号商铺、独具地方风情的打造特色商业街,以这种独有地方风情、特色建筑文化、传统街巷空间、市民生活文化成为人们购物和旅游的去处。

创意文化产业――目前流行的对工业遗产的一种方式。通过转型改造,在保留工业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将文化融入科技和资本要素,改造成为集文化创意、展览、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意园区。

5保护方法

文章通过详述历史文化保护的调查与范围划定、协调与控制、利用与再造这几方面,分析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

5.1 调查与划定

首先对地方城市环境与空间的调查研究是历史保护的基础工作,包括保护主体资料收集和调查。资料收集,主要为历史文献的查阅并与有关文化部门的对接,了解包括保护对象建筑历史、形成原因乃至使用方式习俗、生活模式等。调查包括对历史建筑主体、建筑群体布局、与周边街道的衔接、与周边地区关系等五个层次调查分析。

其次确定保护对象,城市设计中保护主体不仅局限于文保单位,可以适当放宽至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划定保护主体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文保单位、历史保护区(历史街区)、城市特色风貌区的范围。

5.2 保护与控制

在确定保护对象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保护对象对策,目前常用的策略包括冻结保护、原址复古保护和拆除异地重建等方式。冻结保护,是指保护对象属于不可重复的历史文物,适合原貌保护,维护好现状情况。原址复古保护,是针对于对象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进行修复保护,一般采用“修旧如旧”思路。拆除异地重建,对于受损程度严重,保护价值有限的历史建筑,采用现状拆除,选择合适位置重建。例如,城市更新中旧村破旧的祠堂改造。

历史文化的保护除了对保护对象本体保护外,还必须跳出保护对象本体,研究其对周边的影响范围,与有机协调理想城市形态的关系。通过历史环境、视线走廊、建筑风貌、街道尺度、公共空间等方面对保护对象周边进行协调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保护对象的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式、材料、色彩等均应与保护对象的保护要素相协调,建设活动不得对对象造成干扰。对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应制定相关的措施进行纠正。环境协调区内的水体、绿地等自然环境要素必须严格加以保护。环境协调区内宜保持原有的街区尺度和肌理。保持地区原有的特色与风格,使保护区周边环境风貌协调。

而城市设计中针对传统风貌区的保护与控制,需要从保护城市总体特色出发,选择风貌区保护范围,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分配好老城区、风貌区的自然发展和新区建设的关系。城市传统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保护包括风貌区天际轮廓线、城市肌理的控制。

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机制进行控制,例如周边地块功能控制,土地利用的高度、强度、绿地率、建筑退线等控制。并通过制定控规地块导则、城市设计地块图则等便于图划管理。如此,通过多方面措施保证城市特色风貌、空间形态得以保护与实施。

5.3 利用与再造

“再创造、再开发、再利用”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另一个层面,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充分历史文化的利用与文脉再创造,更好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方能促使历史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文化保护利用,从国内外实践研究来看,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主要是针对不同保护对象,保护对象要求层次和对象利用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并创造性的发挥其场所精神。文化保护利用主要包括展示和功能置换再利用、空间再造等方式。其中历史文物作为不可再生性,以完整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前提条件,修复原貌作为文化展示利用为主。而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例如旧有工厂、传统民居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们曾是前工业时代的历史见证,是传统生活的记忆,也是城镇发展的记忆。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等,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城市设计需从其存在形式蕴含文化内涵出发,改造发展成为符合新形势下的功能。

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方式包括主题博物馆、遗址公园、购物旅游中心、创意园区开发等方式。主题博物馆,包括以博物馆形式展示工艺生产过程,还原工业的真实性和历史感。例如我国青岛市的青岛啤酒博物馆,红砖厂中展示百年啤酒生产历史。也有展示地方民情风俗、人文历史的民俗博物馆等。遗址公园,将工业遗址改造为公共休憩空间,例如广东中山岐江公园造船厂的改造。旅游购物中心,将旧厂房改造为购物中心,配置各种休闲功能。创意园,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改造利用模式,融合创意、科技、文化创造文化创意社区。例如广州TIT创意园、北京78街区等。

6结语

历史文化的保护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秉着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围绕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再创造”思路,发掘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蔡云楠 彭涛等 .“三旧”改造背景下的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策略[J]. 南方建筑,2011.2 :60-62

[2] 齐冬晖. 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探索――以太原市浑源会馆历史片区规划设计为例[J]. 中国勘察设计 2010(11):45-48

[3] 董世永 李骐莉. 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J]. 重庆建筑,2012:40-42

[4] 王霖 张苒 李慧蓉. 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与设计手法探索――以广州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 规划师,2010(7):41-45

第9篇:历史文化特色范文

1.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关系到城市文化发展脉络的关键问题,任何文明的发展都必须要能够溯源,架住在没有源头上的文明是没有发展的。所以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必须牢牢遵循把握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寻根溯源,找到可持续发展文化依据的原则。2.保持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特色文化可以演绎,但是历史不能编造,对于历史文化应最大程度实现保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的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街区一旦遭到破坏将是毁灭性的,而历史文化的延续发展如果丧失掉本源,成为无源之水,就没有价值可言,所以开发中必须坚持保持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原则。

二、中央大街及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旅游开发经验及教训

1.中央大街成功借鉴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开发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是定位准确。首先,中央大街充分挖掘自身特色资源优势,以欧陆建筑文化特色为基调,充分展示哈尔滨洋气、时尚的特色欧陆风情;其次,中央大街的群体定位落在市民身上,形成哈尔滨市民休闲、购物的中心区,为旅游活动开发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二是改造适度。中央大街两边建筑的改造以及辅街的改造都紧紧把握特色文化发展脉络,最大限度保留原建筑风格和风貌,成为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展示载体。同时,整个街区文化演变发展的过程是渐进地,没有出现大的断层和跳跃,这也是中央大街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营销策略得当,实现综合发展。哈尔滨中央大街在原有商业业态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型商业策划,依托街区的环境氛围与特色空间,策划新型旅游商业业态,除商业建筑遗产之外,将一批代表欧陆风情文化的西餐厅、代表老哈尔滨饮食特色的百年食品文化挖掘出来,同时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时尚休闲、餐饮住宿、旅游咨询、旅游商品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中央大街街区改造后作为哈尔滨城市特色文化展示区,把它打造成一个传统与现代结合完美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一句话,中央大街的改造升级是把传统中的原汁原味、时尚里的洋气、大方和现代旅游文化产业的成功结合。2.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滞缓的原因剖析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定位是准确的,原始资源禀赋也是非常高的,完全可以成为哈尔滨多元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成为哈尔滨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当前,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缓慢是有多重因素导致的。首先,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升级改造过程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被破坏掉,原汁原味的东西损失殆尽,仿真建筑取而代之。在中华巴洛克一期和二期工程中,文物破坏较为严重,出现文物移植现象。其次,历史文化街区的组成主要是由文化建筑、街坊布局和原住民三部分构成。一、二期工程通过土地置换将原住民完全迁移出去,使得历史文化街区里的民俗、民风彻底消失,整个街区文化丧失灵魂。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主导文化品牌就是平民文化,是小型商业模式的胡同经济、小店经济。在没有任何过度的情况下将文化灵魂彻底清除,留下一群仿真的模拟建筑,造成整个街区的发展相对缓慢。第三,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不准确。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做了很多招商工作和宣传工作,但是传统和现代的割裂使得老哈尔滨人很难回到那里寻找历史的回忆。街区的市场开发应是传统商业文化模式的再造,宣传促销是这里闯关东文化在哈尔滨的诞生地;不要用现代的东西过分去演绎历史,因为那不是老道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势,不要幻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现代商服旅游功能区。因为那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很难满足这个设想。

三、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