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兽医科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能手教师 熟手教师 教师专业知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科教学知识备受关注。美国的史密斯(D.C.Smith)等人设立教师课程发展实验室,玛格丽特(Margaretl.Niess & Janet M.Scholz)的MAT项目[1],美国科学教师标准的制定[2],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学科教学知识研究成果的影响。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是1986年舒尔曼(Shulman.L)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是教师区别于学者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3]。卡特(Carter,1990)认为PCK是教师具有的学科知识以及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合适的表征方式的知识[4]。舒尔曼的学生格罗斯曼(Grossman,1990)认为PCK是教师依据他们对学生先前知识的了解选择和确立适宜的方式展现这些学科内容的知识[5]。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面对具体学科主题的教学时,将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时所运用的知识,PCK突出学生立场,从学生视角实现具体教学主题的转化[6]。
研究专家(能手)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心理及教学能力,为新手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专家与新手比较研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方式,如罗晓杰、王雪(2011)对专家-熟手-新手三个层次英语教师课堂互动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蒋小钢、郑长龙、付立海(2013)对专家-新手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研究……
研究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优秀教师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乏的[7]。那么,新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熟手或专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理论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知识由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知识组成[8][9]。本研究通过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组成差异的比较研究,寻找两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教师分为新手教师、熟手教师和能手教师。新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年以内,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较为陌生,认识较为肤浅的教师。熟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10年,对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比较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了一些认识,但认识还较为有限的教师。能手教师指入职时间10年以上,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非常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深入认识的教师。
依据教龄和对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两个层面,本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在领导同事推荐基础上,研究者通过初步现场课堂听课后确定。能手教师的确立:一是其教学受学生欢迎,学生说该教师教得好;二是同事的肯定,同事说该教师的教学有思想、值得自己学习;三是领导的认可,领导说该教师的教学有独到之外,有示范作用。熟手教师对教学有一定认识,但认识还比较肤浅,同事、领导都认为其在教学方面还需要大力提升。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2.数据收集
本研究运用定性、非参与式课堂观察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运用录相技术采集课堂教学全过程,并收集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对每位授课教师进行了2次约30分钟的访谈。
3.数据分析
(1)理论基础
舒尔曼(Shulman.L)认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组成是对特定教学主题下学生学习的认知及教学策略的认识[3][10]。结合文献及教学实践,本研究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两个核心组成:第一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的学生认知的知识(简称KTSU)。KTSU指教师对学生对某一具体教学主题学习状况的认识,具体指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基础的认识及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第二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教学策略的知识(简称KTSI)。KTSI指教师对特定教学主题下选用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认识和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依据的认识[11]。
(2)数据分析工具: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是高中化学教师,具体教学主题是“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特征,结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创建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见表2),对化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水平评定。
从两个角度评判学科教学知识的水平――丰富性与合理性。丰富性是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合理性是指教师对该主题下的教学认识是否遵循了教学规律、是否反应了当代教学理念、是否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符合。按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性与合理性,将PCK分成4个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3、2、1、0(见表3)。
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PCK各组成的认识差异对比
1.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对比
“接知如接枝”,陶行知用此比喻形象说明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奥苏贝尔认为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学生具有了哪些与之相关的已有认知基础,二是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习得,二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与障碍指学生在相应教学主题的学习中难以理解和难以掌握的知识内容。
(1)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
对学生特定教学主题下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经验,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积累了哪些与该主题的学习相关的基础。
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学生已有的与“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相关的生活经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认识上没有水平差异。在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中,他们都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但都没有深入分析与讨论。关于学生已有基础的认识,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大多数(80%)熟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1,总体看,能手教师相对熟手教师而言,他们对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水平更高。熟手教师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当前学习的概念,能手教师站在更高一级层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熟手教师围绕“化学反应快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而能手教师则围绕“化学反应”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
(2)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
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包括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及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
能手与熟手教师都缺少对学生“误”概念的认识,他们较少谈及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有哪些误概念,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是水平1,40%的是水平0,熟手教师对此没有提及。可能的原因有: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学生不容易形成“误”概念,因而教师们在教学中不需要讨论;学生对该主题的学习存在“误”概念,而教师没有认识到,到底是何种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都较丰富、较清晰,4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3,大多数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以上,熟手教师(100%)的认识都处于水平2。通过对教师访谈及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分析发现:能手教师认为学生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困难是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等概念,而熟手教师大多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与障碍是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特定主题下教学策略认识的比较
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二是教学策略选择是否基于学生学习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色。
(1)对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
教师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包括:关于实验在化学学科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如何体现化学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特定教学主题下,研究对象在课堂教学中都运用了实验。80%的能手教师对化学实验在该主题下运用的认识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中40%处于水平2,60%处于水平1,两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访谈分析发现:能手教师更强调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认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
(2)对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
教师在面对特定教学主题时选择教学策略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程度,二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遵循了学生认知特征[11]。从教学策略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契合的程度看,80%的能手教师对该成分的认识水平是3,60%的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是0,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从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角度看,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认识水平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两类教师的认识存在差异,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识相符合的认识与理解更深入。
三、研究结论
研究者指出,PCK是能手教师所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少的。本研究证明,有着一定教学经验(5~8年)的熟手教师与有着近20年教学经验的能手教师相比,其PCK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PCK的不同组成表现不同。
1.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大多数组成的认识存在差异
在PCK的各组成中,能手教师比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都高,他们的认识更深入、更丰富。“关于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存在差异。
2.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不同组成的认识差异不同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PCK的某些组成上认识差异较大,在某些方面认识差异较小。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认识”基本没有太多差异,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差异较小,“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KISI-2)”“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KISI-1)”的差异较大。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已有认知特征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具有较高水平,而“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认识水平较低,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及以下。
3.能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缘于其教学观的差异
通过对能手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及访谈的分析发现: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PCK的不同主要缘于能手教师形成了自己较为稳定的教学观。他们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其认识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他们对教材编制及其结构有充分认识,对某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有充分的理由,而熟手教师通常会局限于教材。
能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体现着以观念(概念)为本的思想,以概念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应该以深层的概念(观念)为中心,运用事实支持理解力的发展[12]。能手教师一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观,并以自己的教学观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中,一位能手教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做了多年教师以后才发现,真正的好学生,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好,因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将来发展好,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建立了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观念和学科方法,这些对学生将来发展影响很大。这些观点与他的课堂教学行为非常稳合,他的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实验方法和化学学科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08(9).
[2] 王后雄,王星乔.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的标准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
[3] 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
[4] Cater’k.Teacher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In W.R.Houston & M.H.J.Sikula(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Malmillan,1990.291-310.
[5] 格罗斯曼.专业化的教师是如何炼成的[M].李广平,何晓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 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9(2).
[7] Loughran,J.Berry,A.Mulhall,P.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Science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M].Sense Publishers.2006.
[8] Sandra K.Abell.,Twenty Years Later:Doe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remain a useful id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8.
[9] 张小菊,王祖浩.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8).
[10] 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J].Harvard Eudcational Review,57(1).
[11] 张小菊.化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纸艺教学;动手能力;培养;教学
1. 研究的意义
纸艺是一个具有个性语言的艺术活动,它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经验。纸艺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所以,创设有效的纸艺课堂,对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时间提高动手能力,让特色教学在课堂上得以发挥其独有的魅力,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个阶段学生的美术课程纸艺教学的研究来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思路,为该年龄阶段教学的老师的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理论,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 研究的方法
第一、观察法。深入小学美术课堂,关注从教学准备到教学结束的整个过程,观察自然状态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观察。
第二、案例分析法。大量分析中小学美术教案、教学实录、录像课、现场课等素材,寻找影响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普遍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提出解决策略。
第三,调查法。通过在张家界永定区的实地实习考察,参与实践课程分析、备课、查找资料、讲授、评讲、结课的课程实验,并且通过调查访问张家界地区其它中小学美术任课老师,了解当前中小学美术实践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校的环境、师资力量、教材内容、家长意见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2.1 纸艺教学内容与动手能力培养
纸艺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它的教学目标而设定。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特点就是对新鲜事物拥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是由这个阶段的学生的阅历和自身年龄所决定的。他们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的能力,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引导,然后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出有趣教学内容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小学美术手工课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动手动脑中,手眼脑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迸发出智慧的灵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思路上要有新的认知。为更好的解决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动手能力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重要性。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所以对观察力的培养也是比较重要的。小学生认知能力比较弱,相对而言就比较感性。学生通过他们感性的方法认识他们的作品,找出差异。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纸艺学习更需要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才能自由的发挥进行创作。由于这个年龄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感受自由的世界。
2.3有利于启迪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为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同时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在现代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学校教育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4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通过培养动手能力获得。所以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从以后的发展来说,好的习惯对人的影响意义深远。纸艺手工制作的持久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力。教师要能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以及主要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的技法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美术课堂上的纸艺手工实践能够帮助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学生内心充满艺术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学评价
3.1学生自我评价方面
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发现缺点和优点,从作品中增强自信心。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缺点,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完善,在自评和互评中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美术涵养得到的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采用自主评价法、互评法等评价方法。
3.2老师评价
教师的美术教学评价最常见的就是作业批改。学生长时间看到这样的单一的评价形式就会对它失去兴趣。艺术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有对错之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够充分的发展起来。对他们比较独特的想法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他们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美术教学会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而产生不同层次的作品,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创作成果,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的意识
3.3沟通情感:
(1)让学生具有安全感。
很多学生对老师有恐惧的心理,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学生不会产生恐惧,让学生男睦砩细芯趵鲜Ω平易近人,对于个人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要多点耐心,不要过分的批评,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即使在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的时候也愿意勇敢地去尝试。
(2)缩短师生距离。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实现近距离的接触,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时候教师可以自由的表达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及艺术创作,多给予他们表扬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成就感。
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完成的作品无论效果如何都会让人很有成就感。教师在安排课堂作业的时候,要求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结论
纸艺课是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动手操作能力与审美意识培养相结合的课程。为以后小学纸艺课堂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能为资源设备不是很丰富的小学提供一些典型案例,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开发。同时,本课题的研究能让小学美术教师更好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给学生一个比较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手工课堂。最后,本文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手工课在培养动手能力方面的应对策略及教学案例进行了验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充分证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可以在纸艺课程中持续的训练与强化中逐渐实现的。只有手与脑的结合,才能促进手的熟练,脑的敏捷,真正达到心灵手巧。
参考文献:
[1]杨景芝.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玉溪市大力推进“互联网 + 教育”工程、玉溪教育云平台的建设使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开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由于缺乏教学资源,致使很多农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的电脑、建起的多媒体教室等设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加大。为了缩短差距,促进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易门县教科所组织人员对全县各中小学进行调研,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县域内15所中小学部分学生、教师及学校领导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校领导都认为,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备课质量和备课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开发课件等资源辅助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掌握和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部分学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学校现有的学科教学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一是学校通过购买成品教学资源作为基础,更新完善主要通过零星开发和各处搜集进行,这部分资源成本太高,实用性不强,很难满足本土化需求。二是学校内部开发或教师个人自行开发。许多学校制作了不少的多媒体课件,用于竞赛课和公开课,但这些教学资源往往没有统一标准,且局限于各个学校的小范围内,没有形成规模和完整的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缺少组织者和有效的指导,各种资源素材无法共享,教师制作的课件因与别人的教学思路不相适应,往往无法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因此,建设本土化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对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势在必行。
为解决易门县学校学科教学资源匮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易门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意在紧紧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聚焦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共同研讨、集体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以赛代培等方式,积极探索面向全体、资源共享共建、城乡携手共赢的教育均衡发展新模式;转变方式、增效提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合资源、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推动易门县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课题研究的统筹规划,形成共同的科研使命。
针对以往各学校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单打独斗,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易门县教科所以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为载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以研究开发符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包”构成全县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为主要研究任务,进行教科所――学校教研组――学科教师逐级分解研究课题,构建全县课题研究目标一致、行为同轨的科研使命。
此机制形成了一个能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且面向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建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节约了学校个体间单独、重复开发的成本;其开发过程凝集个人与集体教学研究的智慧,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减轻了一线广大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适应了学校多媒体教学、校园网、教育网的需求,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
(二)构建多元立体的科研形式,共建均衡的教育合力。
教科所为主的“学科教研”“学区研训联动”、校内校本教研、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引领,形成多元立体的教研网络,开展以“集体备课、上研讨课、过关课、优质课、示范课、专题讲座”等为主的教学研讨活动,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形成城乡均衡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1.扎实课题研究,提高科研实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易门县教科所把“专家的教育科研”转向为“普通教师的教育科研”。教科所学科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组织者、引导者,强调一线教师的主体性,降低教学研究的重心,使教育科研成为普通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按照确立理论依据、研制学科范例、共研共建、评审验收和共享完善5个环节来完成。
(1)确立理论依据。《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结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识结构理论和教育学原理为依据,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以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来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 “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程序步骤简洁、规范、科学,具有教学理念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便于教师灵活操作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推广运用,产生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易门县中小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为基础,操作模式为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本框架,学科资源与“模式”紧密结合,相互依托助推教育教学改革。
(2)研制学科范例。在上述理论为依据基础上,在各学科间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再由各学科教研员研究出一个“教学资源包”作为范例,一节课的“教学资源包”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
(3)共研共建。“教学资源包”范例研制出来后,县教科所把范例和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分工表下发到各校教务处,由各校教务处再分到学科课题组,学科课题组具体进行培训指导。通过集体备课,认真研究,精心打磨,每一节内容研制出一个包含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课件、巩固练习以及与此内容相关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资源素材的“教学资源包”。县教科所定期进校进行指导,到学期末课题资源开发完成,由学校统一上交到教科所,形成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
(4)评审验收。每个学期的资源开发任务做完后,都要进行二次评审验收。第一次是由课题组对各学科研究出的成果进行评审验收;第二次由县教科所组织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全县各学校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评审验收。每次考评都根据每所学校和教师所进行课题资源的总体情况,作出优、良、中、差4个等次的综合评价,对作出优质课题资源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达不到质量要求、不合格的课题资源则要求发回重做,严把质量关。
(5)完善共享。全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建成后,县教科所把教学资源通过教育信息平台,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应用,并在应用中对教学资源成果再次进行修改、充实、完善,重新补充到教学资源库中,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并逐渐形成教师个性化资源。
2.充盈的校本教研,提升教研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各学校根据分配的学科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的任务,分别组建学科教研组,创新校本教研方式,不断丰富校本教研文化的内涵,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1)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学校教研组通过 “个性思维的碰撞――集体智慧的整合与生成――个性教学案的形成”这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对所分配的课题任务进行集体研讨,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导学案、课件及各种教学素材,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进行本班试上修改。
(2)专题研讨,修改完善。学校学科教研组主备人收集各成员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发起专题研讨活动。主备人按照综合修改意见上一节课,各成员根据上课的效果进行分别评述,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是教材处理是否得当,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教学过程是否顺畅,有没有遗憾的地方,遗憾的地方应该怎样弥补;三是导学案是否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等。形成“五个统一”,即学进度、学目标、学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阶段测试。
(3)达标竞赛,展示风采。为了强化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彰显学科资源应用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全县中小学每学年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优质课评选”和每学年举行一次学科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教师人人参与讲课、听课、评课,经过学校、乡镇层层选拔,参加县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通过这种“以赛代培、以赛促培、以赛促成长”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造就名师群体。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教方法、搭平台、给机会,让广大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回归,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实践者,使教育研究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通过“培训――指导开发――实践利用――反思修改完善”的程序,使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研究开发与利用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根本性转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
3.丰富的学区联研,拓宽科研平台。
积极建立“学区研训联动”机制和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动辐射作用,拓宽教师交流成长的平台,优化课堂,促进课题成果的优质共享。首先,对全县学校进行了统筹兼顾,合理划分为3个片区,形成“教科所――学区――成员校”三级教育科研模式。教科所课题组根据学区学科优势,建立学科实验基地,形成区域教研线状辐射。各学科基地注重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挖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辐射到各学校。一是教学资料的开放,学科基地详细整理各备课组的教学安排、备课资料、练习测试卷、竞赛及课外活动资料等教学资源,向全县各校开放。二是课堂教学的开放,学区定期组织教学资源利用展示活动,供全县各学校教师观摩学习,其中既有研讨课、展示课,也有经验介绍、主题讲座和互动式交流,为参加活动的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三是建立资源库,利用信息平台,在全县内共享。通过学区交流,跨越学校边界,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增强了驾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和专业水平。学区交流不仅是传承使命、完成任务,更是一种文化、思想、教育、教学以及情感的交流,是实实在在“互利、双赢”的过程。
二、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助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1.建成了标准统一、模式规范、学科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库。
课题研究历时3年,共分6个批次,研究开发了小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共14个学科及高中、职中、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共计教学设计2 846个,导学案2 745个,课件2 819个,参考资源包2 846个。资源容量为106.696 G,形成了符合课程标准、与教材相配套的系列教学资源。
课题资源共分6个批次、2 466人次参与研究开发,教师自身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先进的教学思想得到了真正普及。课题资源开发相关论文3年共计在国家、省、市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909篇;在市级以上刊物190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获省级一等奖,27人获市级一等奖。在课题实验过程中,全县广大教师撰写论文110 篇,汇编成论文集2册。教师队伍群体得到不断优化,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城乡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
2.依托信息手段扩大资源共享途径,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三通两平台”、互联网+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强有力推进,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易门县开展的“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的可发与利用实践研究”,实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资源本土化,共研共建共享,将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手段免费投送到“用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随时随地“可获得”。教学资源师生共享,极大地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不再是“无米的巧妇”,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和一个课堂的学习。城乡资源同质,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在家 “预习”,回到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互动学习,进而巩固、练习和内化,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课题资源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接触现代教育技术,让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经历了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让教师切身感受到教育信息化为教学带来的便利,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意识。目前,全县中年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并能积极选择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青年教师不但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还能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运用率达100%。
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课题资源的开发,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全面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健康成长,使课堂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全县8所初级中学教学质量平均分相差在3分以内,考取市重点完中的上线率基本持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屡创佳绩,2013-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优生率均居全市第一名,在全市98所初级中学中,成绩名列前茅;7个乡镇小学的平均分差距在5分以内,优生率近乎持平。在易门,目前中小学无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无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别,形成了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步入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发展快车道。
4.研究成果全市共享,给力玉溪“互联网+教育”。
该课题于2016年1月顺利通过玉溪市科技奖励办公室和玉溪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结题验收,其科研成果在玉溪教育云平台上共享,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效应,为玉溪教育云平台提供了丰富、系统、全面、本土化的学科教学资源,有力促进玉溪“互联网+教育”的推进。
关键词:虚拟教学手段;医学骨科章节;应用价值
外科学在医学生的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骨科部分又在外科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骨科教学章节多,内容复杂。在临床上,随着车祸伤和高层建筑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作用,骨科患者的数量呈增加趋势,因此骨科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骨科也是目前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最广泛的学科,骨科教学内容呈现日新月异的特点。以上特点使骨科教学难度增加,加之教学的时间有限,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骨科理论知识方法的掌握,这对于骨科教学提出了挑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目前大型的图形计算机工作站能够在个人电脑中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使得mimics等软件能够制作出逼真的骨折模型,骨的模型,而三维有限元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于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简单有效,能够逼真的模拟出骨折内固定的生物效果,这就是虚拟骨科的重要部分,如果将虚拟技术使用在临床教学中,特别是骨科这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中,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骨科疾病的理解都有重要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级湖北医药学院第二临床学院4个班为例,随机抽取2个班,分为实验组(50人)和对照组(52人)。分组后,调查其性别和年龄,既往三年成绩,确定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组进行多媒体及虚拟教学手段,根据外科学教材的教学内容,通过CT扫面不同部位的骨折断层图像,导入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从而构建不同骨折部位的立体图像。选择典型部位的骨折,模拟不同内固定方式下的力学分析特征,从而明确不同内固定的价值。通过老师讲解,主要让学生掌握骨折的造模,以及内固定的选择,以及力学分析等。重在学生自己的操作,特别是在mimics软件下对骨折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观察,通过对断层的分析,以及立体模型的比较,增加对骨折的认识。对照组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LBL),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人体模型的参观等传统学习方式。所有课程由一名副教授完成,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3评价方法 本课题采取考核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考核包括技能操作考核,临床思维评价,平时评分及理论考试,以100分为总分,各项目分值分别占总成绩20%、20%、20%及40%。本课题使用的问卷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孟庆茂、刘红云修订的《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为基础,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补充修订而成,使用范围广,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有效性和适用性[1]。共包含7个维度:学习价值感(S1)、教学热情与组织性(S2)、师生群体互动(S3)、师生人际关系(S4)、教师知识宽度(S5)、课程管理(S6)、功课量和难度(S7)。
1.4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评价方法搜集的数据资料,按照SPSS 15.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本课题两个班全部完成了教学计划,共发放问卷102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为100%。两组在年龄、性别和既往成绩上无明显差异性。考核成绩和在问卷见表1~表3。
3 讨论
骨科在外科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骨科的理解,提高临床能力,不同的教学方式在骨科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和探讨。如标准化患者(SP);借助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运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以及多模式教学查房等[2-3]。
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以最快的速度渗透在骨科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得益于目前影像学飞速发展,断层扫描技术的发展,使得骨科造模这一难题得以最佳解决,而内固定学的发展,更使得我们在术前能对其生物力学进行比较,最终做出最佳的治疗选择。
虚拟教学就是应用目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使用骨科造模技术,以及生物力学分析技术,对骨科疾病进行真实的模拟,其对环境要求低,操作简单,真实性极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题通过选取两组学生,通过采取传统的LBL与虚拟教学相比较,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机械性的接受,没有自己的主动参与性,而虚拟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群体互动,提高师生人际关系融洽度,对教师知识宽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课程管理与功课量和难度与传统教学没有明显差异性。而虚拟教学能够提高同学们的操作能力,加强临床思维操作,提高同学们的平时评分。对于理论考试,与传统教学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可能与理论考试可以通过短时间的突击得到提高有关。
综上,虚拟教学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成绩,在骨科教学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阳,伦施斯,曲波.《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在医学院校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5):433-435.
晚上好!感谢大家光临柳州市驾鹤路小学举办的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小学”授牌暨企业捐赠仪式“校园之声”文艺晚会。多年来,我校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形成了“课堂教学有活力,艺术教育有魅力”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 特长”的全面发展型人才,走在了全市课改的前例,今晚,我们驾鹤路小学全体师生将以文艺表演的形式,展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希望这台晚会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参加晚会的领导有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市——,鱼峰区——,还有在办学资金上给予我校极大帮助的市汽车厂、市供电局、市滤清器厂以及兄弟单位、社区的领导和学生家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小学”授牌暨企业捐赠仪式“校园之声”文艺晚会现在开始
一、由自治区教科所向驾鹤路小学授牌
二、由企业向我校捐赠
三、1、请熊跃校长讲话
2、请鱼峰区杨局长讲话
四、校园之声文艺晚会
1、《歌声与微笑》——铜管乐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这歌声将变成遍地春花,洒遍海角,让我们在《歌声与微笑》中,把素质教育之花洒向祖国大地。
2、《跳动的旋律》——舞蹈
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爱学习,我们爱运动,我们充满着朝气和活力,请欣赏舞蹈——《跳动的旋律》
3、《微笑波尔卡》——手风琴
笑,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它能让人们忘记忧愁、忘记悲伤,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愉快,请听手风琴齐奏《微笑波尔卡》
4、《丑小鸭》——课本剧
小时候,我们都很喜欢听童话故事,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大拇指……认识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请欣赏课本剧《丑小鸭》
5、《北京喜讯传边寨》——爵士鼓
一年来,我们国家申奥成功,足球队冲出亚洲,又加入WTO,这真是好事连连,喜讯频传,请听爵士鼓表演《北京喜讯传边寨》
6、《牧场上的家》——独唱
7、《驾鹤风采代代传》——小组唱
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和,广西是歌的海洋,柳州是刘三姐传歌的地方,您瞧!一群小小刘三姐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们在唱什么?
8、《快乐的山娃》——舞蹈
9、《阳光校园》——礼仪表演
我们国家是文明礼仪之邦,我们的人民从古到今有着良好的礼仪素养,下面请看由我校教师礼仪队表演的《阳光校园》
10、《浪花花》——舞蹈
美丽的海滨,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姑娘,她们一会儿嬉水,一会儿打闹,玩得多开心,请欣赏舞蹈《浪花花》
11、《太阳从那里升起》——独唱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新世纪的小雏鹰,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迎着太阳展翅高飞,请欣赏欣赏《太阳从那里升起》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成因;培养策略
一、学生计算能力欠缺的现状和原因
(一)计算基础不牢靠
牢靠的计算基础需要学生笔算与口算相结合,笔算基础是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上,而两者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都是混合着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每一种算法都有其算理,在进行笔算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在隔位进位和连续进位以及相应退位上产生错误,归根结底是笔算的时候口算基础不扎实,缺乏口算的基本技能,导致在M行混合运算的时候出现错误运算.
(二)粗心大意成习惯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错误都是源于学生的粗心,做题时没有认真看清题目的要求,计算过程随处乱写,一旦写完就立刻停笔,没有回头重新检查,其实很多的失误是可以由检查弥补的,但是学生缺乏这种写完了检查的习惯,故而给了粗心大意可乘之机.
(三)思维定式的干扰
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做同样类型的题目学生的错误率就非常低,但是当学生在进行不同题型的混合运算的时候,因为要不停地变换思维,结果会出现很高的错误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的,所以要多锻炼学生进行多思维练习.
(四)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
好的计算习惯会给学生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反之计算的坏习惯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缺乏认真的态度,字迹潦草,书写马虎,能不动笔则不动笔,就算是需要的简单的笔算,也是随处打草稿,想在哪里写就在哪里写,等最后需要检查的时候都不知道草稿在哪里,最后计算结果出来以后,连基本的估算都不用,直接进入下一道题.举个例子来说.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候,会经常忽略进位几的情况,计算除法的时候常常忘记将前一位的余数移下来等,其实很多不必要的错误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的.比如说,在草稿上计算的正确的结果,抄写的时候却错了;本应该三步的计算,学生为了图方便二步就出结果;结果错了,却不去想为什么,而是去重新算.时间长了,学生只是知道自己总是算错,只是知道错了再重新算,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计算的信心.
(五)不明算理造成计算错误
加减乘除以及混合运算都有属于自己的运算原理,学生只是大概知道了怎么去计算,却对算理陌生,要想叫学生真正地提高计算能力,就必须要明白算理,理论基础是学生计算的依据,机械化的大规模练习也比不上懂得算理,用理论结合实际计算的正确率高.
(六)课堂教学只是重视算法多样化,忽略了算法最优化
为了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算法的多样化教学,从而只是叫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提高速度和正确率,以自我为中心,却忽略了借鉴他人的算法,从而总结出更快、更准确的算法.
二、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提高计算能力不只是对其成绩的提高和学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计算能力提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观察、记忆、分析能力的改善和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思维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几点是有关提高计算能力的措施.
(一)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
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理解算理是学生学习数学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掌握算法是正确计算的保障.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要将算理和算法结合起来,下面介绍具体的方法:
实物操作法.在对学生讲解算理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采用ppt或是教学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举例来说,在讲解小学一年级的加数交换位置和结果不变的定理的时候,教师通过右手拿5块橡皮,左手拿4块橡皮,这个时候告诉学生结果是9,列式5+4=9.同时进行两个手中橡皮的交换,结果是9,列式4+5=9.通过有趣的方法给学生展示:加法运算的时候,加数位置变换,结果还是一样,只是顺序的改变,对结果没有影响.
(二)培养课前口算练习的意识,加强课前口算练习
口算是小学生计算教学中的一种,也是笔算的基础,对于简单的计算,比如,20以内的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要求学生可以熟练地进行口算,这样在笔算的时候就会快而准确,课前口算练习不仅可以加强对简单算法的算理的熟练运用,而且利用课前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小学生也能尽快地进入课前准备状态,便于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前口算的思维培养,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1)视算:通过小组或是同桌几个人互相抽取卡片,看卡片进行口算,彼此互相监督互助.(2)听算:通过别人进行读题,马上进行口算.(3)读算:选择计算题一边读题一边进行快速计算,争取做到题只读一遍便出结果.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口算的技巧,做好分组,加入游戏的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课前口算兴趣.
关键词 cg插画训练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 技能转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g illustra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hand-painted skills in graphic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s
zhao wei, wang qiuju
(department of art & design, pinghu campus of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314200)
abstract computers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s a student of digital art and design implementation tools for skills development. however, relevance and support issues make new design tools cannot be standards, leading to a disruption in the learning skills of students.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cg illustration graphics processing training courses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o bridge the disconnect between the knowledge, skills, and it'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nversion carried out smoothly.
key words cg illustration; graphis image processing course; skill conversion
就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而言,将计算机等数字化新技术作为学生艺术设计实现工具的技能培养是必然趋势。而对于具备一定传统美术基础的学生来说,他们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的理论和操作,用以进行必要的新旧技能转换。常见的情况是,由于新的设计工具不能及时接轨,以前训练的绘画技能也被束之高阁,学生的专业学习遇到困难。课程的关联性和支撑性问题导致学生技能学习的断层和脱节。但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实现技能从画笔颜料到计算机数字化的转换真的就必须那么生硬吗?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绝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涉及学生新旧技能的转换问题。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的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将大部分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知识还给了课本;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艺术设计新的数字化工具丧失了兴趣。
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新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不高、新旧技能转换并不顺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定位比重失衡。图形图像处理在计算机应用领域里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数字图像/视频处理等理工科内容。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往往以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由于计算机方面新内容、新知识的量要大很多,课程内容定位往往是向计算机方面一边倒的情况。因此,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和研究软件工具占很大的比重,真正到学习将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就没有多少时间了。
(2)课程缺乏学以致用的完整性。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应该在于技术如何应用。“应用”不仅仅是学会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将计算机技术真正应用到艺术设计创作当中。由于艺术设计的实际应用内容少,只要能使用软件完成特定处理效果便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学生学到的实际是零碎、孤立的软件使用知识,很难在创作思路和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将技能串接起来、融合起来。所以,学以致用的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3)课程缺乏技能培养的延续性。课程直接使用很多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摄影光学等的概念,这些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而且,在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直接使用计算机上手操作,艺术实践环境被彻底改变,学生适应的过程被压缩。而且零碎、孤立的软件使用知识不仅实用价值低,还很容易忘记,所以,需要大量的设计实践进行支撑以巩固和提升技能转化的成果,但是恰恰这个环节阶段最容易被省去。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发现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引入cg插画训练,是有助于学生弥合知识学习的断层,顺利进行技能转换的有效方法之一。
cg插画是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cg领域中的一种应用类别。以计算机软硬件作为主要工具进行的绘画都可以
作cg插画。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进行cg插画训练可以说是一种承上启下的体验式教学。
思路是:学生以计算机软硬件作为艺术实践的环境,先不涉及过多的理论知识,只掌握必要的使用方法,然后像传统手绘一样直接作画。降低知识储备的门槛,基于熟悉的手绘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进去,鼓励学生去尝试和感受数字化工具;在学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后,通过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逐步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理论深入和技能提高。
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为开设课程要提供必要的师资条件
(1)有专门的教室,避免与其他公共机房共用,而且空间要足够大;(2)为每个学生保证足够的桌面空间,这样学生可以放得下数位板等绘画设备;(3)可以不准备价格昂贵且容易贬值的制图用台式计算机,因为现在笔记本电脑从性能到价格均已经普及到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上课让学生带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硬件投入的经费。(4)将节省下来的经费投入到辅助教学设备的购置当中,比如:大屏幕显示器、幻灯投影、模特或模型摆放平台、储物柜、打印机、电插板、纸墨耗材等。 在教师方面,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手绘技能和cg绘画技能,而且要具备图形图像处理相关应用的经验和知识。因为只有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经验,教师才能合理设置课程各方面知识学习的深度和难度;才能合理控制课程各阶段技能学习的比重和进度。
2 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进行传统手绘中素描、速写和色彩的适应性训练
多则6年,少则3个月,参加过美术高考的学生虽然程度不同,但基本具备素描、速写和色彩等传统绘画技能。所以,课程学习的门槛就设定在学生熟悉的内容之上。
在开始阶段,除了熟悉数位板、压感笔的基本使用和设计软件中的绘画功能,教学内容大部分是学生以往学习过的技能和知识。教师需要模拟在画室作画的环境,放置模型或安排模特,让学生以显示器、数位板为画布,以压感笔、鼠标、键盘为画笔,以photoshop、painter、sai、clip studio等软件为平台,进行绘画训练。由于新内容的强度不高,难度不大,上手容易,学生完全可以在对原来手绘技能进行复习和巩固的基础上提升信心,体验数码绘画的便利和效率,进而比较快地适应新工具,掌握新技能。
3 以装饰图案、动漫、商业插画的创作实践来促进新旧技能的顺利转换
到中期阶段,课程内容以装饰图案题材、动漫题材、商业流行题材的设计创作为主。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从写生、临摹、半临摹再到创作,从起稿、线描、上色再到整体效果处理,完整地提升cg插画技能。目的很明确、步骤很清晰,加上整个过程中的兴趣驱动,学生会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而然地,学生对包括数位板、压感笔和设计软件等新工具的操作更加熟悉,不但新旧技能得到顺利转换,而且美术功底更加扎实、创作兴趣更加浓厚、成就感更加强烈。
4 用图形图像处理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提升插画质量和创作水平
学生在数码绘画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创作实现方面的技术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到图形图像处理中的新知识,新技术。
后期阶段安排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学习内容的取舍要有针对性、实用性、拓展性。教师提供cg插画训练中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经验,解释所涉及到的图形图像处理原理,再将原理举一反三,拓展到更多的创作应用中。比如:数字色彩混合中的正片叠底、滤色和叠加,都是图像处理中色调调整的典型技术。学生遇到相关的技术问题,如果通过使用图形图像处理的理论知识解决了问题,并切身感受到了明显的效果提升,那么学生才有可能静下心来学习数字色彩混合原理,才有可能在以后类似的情况下轻松自如地提升作品的效果。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或许就在于艺术设计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开设目标的“说”与“做”。目标是什么?是软件工具?还是设计素养?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如果目标明确,那课程的教学是不是真的在朝着目标的方向去推进?
为了推动学生设计技能的顺利升级,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引入cg插画训练。这是在传统手绘转换为新数码绘的实践过程中改进“教”与“学”的一种积极尝试。
设计行业在发展,社会需求在变化,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革新的姿态也要更加积极和务实。毕竟,培养同
时具有运用新数字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和高水平艺术设计创意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客观趋势。
本论文是嘉兴学院平湖校区教改课题(批准号:1112)《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引入cg插画训练以拓展学生手绘技能的实践性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美]ron brinkmann.数字合成的科学与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就目前而言,在兽医管理方面虽然颁布了部分相关法律,但未能实现系统化的兽医工作规范,不具备基本的兽医工作法。并且颁布的法律太过片面性,只涉及到部分内容,如执业兽医管理、动物诊疗等方面,尚不具备实用法律。即使在已有法规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彼此之间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
2对策
没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坚实的基层防御系统、专业的人才、完善的实用法律,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就无法提高,相关产品安全问题就会频繁出现。而且当下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频繁,存在蔓延趋势,给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造成巨大压力。所以,加快完善兽医管理体制也迫在眉睫。
2.1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农业部的内设机构中,应包括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省级以下则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该省情况分析研究,确定工作,并遵循程序报批。上级应对下级实施指导;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监督管控相关防疫工作的开展。提高兽医医药政控制力度,采取官方兽医制度。
2.2强化基层防疫遵循经济和公益性职责分开原则,坚持贯彻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所担负的经营性业务,并将其与公益性职能实施科学分离,促进其市场化。提倡和支持乡镇畜牧兽医站员建立经营性兽医服务体系。
2.3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力度提高兽医工作者能力。提高对兽医技能培训和相关知识教育的重视力度,确保人力资源充足,整体提升综合素质。实施兽医科学研究,健全动物疫病监控措施,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增强科学防治能力。强化外界沟通与合作,提倡融入国际大环境,了解并分析国际动物卫生标准,从而对国内相关政策及时调整。
2.4健全法律体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标准,分析国际流行做法,建立并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分析制定兽医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兽医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堡垒,确保兽医管理科学高效地开展。
3小结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问题;发展建议;大悟县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81-02
大悟县畜牧业的现状是贫困山区畜牧业的缩影。因此,发展山区畜牧业要针对山区的地理特征,确定发展方向和方针。在措施制定上要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在发展要求上必须逐步实行四个转变。一是农民的养殖观念要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意识转变到现代商品生产的意识中来。二是从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生产方式转移到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方式上来。三是从一家一户的个体效益转变到千家万户的规模效益上来,并逐渐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四是从当前的生产初级畜产品转变到深度加工上来。根据一年的下乡调研结果,结合大悟县山场多、果园多、林地多的特点,建议大悟县将草食动物和散养土鸡作为优势产业进行推广发展。
1 养牛业
1.1 资源优势
全县国土面积1 985 km2,山场面积1.16×106 km2,其中宜牧草场面积 8.27×105 km2,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56万t,人工种植牧草面积约1 334 km2,养牛资源理论载畜量达20万个黄牛单位。目前全县牛存栏96 546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20 689头,养牛业潜力巨大。
1.2 饲养品种
大悟县饲养耕牛分为黄牛和水牛两个品种,均为役用牛。黄牛品种为“黄陂黄牛”,水牛品种为“江汉水牛”。
1.3 技术支撑
为了提高养牛效益,2007年大悟县恢复牛品种改良工作。利用国外优良的种公牛与当地母牛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出栏体重[1]。经改良后的杂交牛,初生重比本地同龄牛头均增重8.5 kg,成年体重头均增加155 kg,每头改良牛增收2 000元以上。目前全县耕牛改良率达70%,年产杂交牛5 600头以上,增收1 000万元以上。
1.4 制约养牛业发展的因素
1.4.1 能繁母牛受精率不高 目前黄牛受精率67%,水牛42%。受精率每增加1%,可为农民增收40万以上。
1.4.2 能繁母牛存栏数量下降幅度快 根据对新城镇杨龙村的调查,全村2010年存栏母牛97头,2011年74头,2012年63头,每年下降幅度达20%;边远山区能繁母牛下降幅度也在15%以上。能繁母牛存栏数的下降趋势与国内母牛数下降幅度基本一致[2]。
1.4.3 冬季缺乏青饲料 成片草场多分布在高山、远山地区,而牲畜多集中在村庄周围放牧,放牧半径小,导致草场利用率不高。在湖北其他山区也存在类似问题[3]。由于农民不懂种草及其青贮技术,在十月份后,牧草老化被割回家当柴火烧掉,冬季普遍缺乏青饲料。
1.4.4 疫病防控技术落后 母牛难产事件时有发生,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5 建议
(1)加强与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联系,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耕牛受精率。
(2)与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联系,派品改员到示范牛场实习,以提高受精率。
(3)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养殖能繁母牛。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奶公牛的育肥技术体系[4]。
(4)以黄站镇红联村周志刚养牛场、东新乡李红江养牛场为示范点,摸索种草及青贮技术,带动全县种草养牛业的发展。
(5)培训大悟县畜牧兽医局疾控中心技术人员。
2 散养地方鸡
2.1 资源优势
大悟县山场面积1.16×106 km2,耕地面积2.47×105 km2,水面1.47×105 km2,俗称“八山半水分半田”,属低山丘陵地区。大悟县山多、林多的特殊地理特征决定了养殖业必须与低山紧密结合[5]。优质地方鸡在山上进行放养,经过一段时间的产蛋至年底出售,将是今后地方鸡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方向。
2.2 饲养品种
饲养品种为江汉鸡。
2.3 技术支撑
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多年来在散养土鸡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建立了多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具有丰富的散养地方鸡经验。同时,湖北省地方鸡产业技术体系受到湖北省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为地方鸡养殖提供了一整套的养殖规范[6]。
2.4 散养土鸡存在问题
(1)产蛋率过低。当地散养地方鸡产蛋率在产蛋高峰期仅为60%左右,而且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不长,严重影响了总产蛋数,降低了经济效益。
(2)开产时间不集中,蛋重过小。鸡只从135 d左右开始见蛋,到160 d时产蛋率还不到20%,开产时间不一,表明鸡苗生长发育严重不均匀,影响规模化发展。蛋重偏小表明开产时鸡只体重不达标或营养不能满足需要。
(3)专业养殖户的养殖观念有误。很多养殖户认为只有纯粹放养,补充少量玉米等能量饲料的鸡才算土鸡,产的蛋才算土鸡蛋,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不管是土鸡还是笼养蛋鸡,在开产后对营养需求比较高,需要有能量饲料、蛋白饲料、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的全面摄入,才能够维持稳定的产蛋率,否则,规模化养鸡很难发展起来。
(4)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淘汰鸡和大量鸡蛋的销售将会是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2.5 建议
(1)与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及省地方鸡产业体系专家联系,争取获得财政支持及技术指导。
(2)与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联系,加强专家与大悟县养殖专业户的联系,并定期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指导。
(3)以宣化店镇玄坛村席明丽养殖场、大新镇粟谷村生态土鸡养殖场为示范点,进行地方鸡养殖的示范,并推广湖北省高效生态养殖“153”模式。
(4)协助养殖户联系购买单位,建立广阔的销售渠道,形成规模效应。
3 畜牧业从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1 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大悟县畜牧兽医局没有通过正规招聘渠道引进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三支一扶”引进四名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均离开了,没有留住人才。人员的流失方式有四种:退休、调离、跳槽、改行。现有的技术骨干以中老年人员为主,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新鲜血液注入,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各养殖公司及专业户从业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较少。究其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因素:
(1)人员收入水平偏低,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畜牧业从业人员工资收入较低,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去鼓励大家多做工作,做好工作。
(2)从事工作环境恶劣,社会地位低下,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
(3)职业发展提升空间不大。
3.2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