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厨艺职业技术培训范文

厨艺职业技术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厨艺职业技术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厨艺职业技术培训

第1篇:厨艺职业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失地农民;经济适应;政府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8-0087-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郊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失去了土地。伴随着从失地农民到城市居民这一身份的转变,他们也经历着经济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重大调整。这种调整的核心是实现社会适应,而经济适应则又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毋庸置疑,获得必备的生活资源是个人社会适应的基础。及时了解失地农民经济适应状况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政府科学制定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

一、文献回顾

失地农民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术界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对失地农民问题展开研究。向德平、王志丹(2012)认为。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过程是一个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李苏(2012)的调查显示,回族失地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接近于“入不敷出”状况,居住小区环境恶劣,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身份认同处于模糊状态。张晨燕、胡伟艳(2012)通过对杭州市郊区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发现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分化现象严重,自评健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性降低,工作满意、家庭收入及补偿满意成为影响失地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建议通过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就业服务和提高社区经营能力,提高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张晖、温作民、李丰(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再就业培训、家庭非农劳动收入等对失地农民就业(包括被雇佣和自主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了完善就业培训体系、社会保障体制、扶持失地农民创业等政策建议。郝丽琴、王淳(2012)认为,失地农民对目前从事的工作的满意程度一般;大部分农民在失地后对生产劳动比较适应;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失地农民对生产劳动活动的适应性越强,不适应感越弱。王晓娟、王利(2012)认为,促进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需要引导失地农民的主体性建构,加大政府部门的政策促进,呼吁市民群体的社会接纳,注重居住社区支持系统的构建。曾亿武、杨泽楷(2012)的研究表明,当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满意度较低,为提高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满意度,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的被征地意愿,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开展养老和医疗保障工作等。慈艳艳、高朋(2012)认为,失地农民的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生活方式五个方面均发生变化,政府应通过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以及加强社区建设等措施,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行调适,化解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危机。邓大松、王曾(2012)从失地农民经济状况、获取资源的能力、福利水平再生、福利补偿和社会保障损失五个指标,衡量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利水平。他们对广东省佛山市周边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相对收入减少、对征地补偿满意程度低、职业发展困难和社会保障明显不足等。安海燕、洪名勇(2011)以贵州省站街镇为研究对象,对目前工业征地造成的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以及征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从信息完全化、补偿金社会保障安排、刺激就业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黄建伟(2010)发现失地农民在失地前后就业特征有所变化,并在就业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就业岗位更换频繁、维权意识令人担忧、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市场导向意识不强、自主创业障碍较多、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因而,加强教育培训、实现充分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借鉴成功经验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出路所在。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沈阳市两个主要的失地农民社区——地雅社区和正良社区。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周岁以上的社区成员。本研究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通过发放结构式问卷收集资料,并由访问员协助被调查者填答问卷。调查实施的时间为2012年10月。具体的抽样过程如下:在地雅社区和正良社区,每个社区随机选取100个被访对象,共访问200个被访对象。问卷包含调查对象自然状况、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人力资本和生活评价等情况。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上看,在200个被访对象中,男性104人,女性96人,分别占52%和48%;从年龄上看,16~25岁占10.5%,26~35岁占20.5%,36~45岁占18.5%,46—55岁占16%。56~65岁占22.5%,66岁以上占12%;从婚姻状况来看,未婚占11.0%,已婚占73.5%,离婚占7.5%,丧偶占8.0%;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及以下占28.2%,初中占31.8%,高中或中专占27.2%,大专及以上占12.8%,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累计占87,2%。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

失地农民就业状况不甚乐观。一是失地农民就业难,近四成的失地农民没有工作(占39.9%);二是失地农民就业质量不高,有稳定工作的仅为38.4%,另有21.7%从事着不稳定的工作。人力资本是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主要因素,如学历、年龄、身体状况等,因而,失地农民从事的行业多为对人力资本要求不太高、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行业,如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娱乐服务业等。

从月收入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收入状况不是很理想,一半以上的被访对象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累计百分比为61.5%)。工资性收入仍然未能成为失地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仅有20.8%的被访对象认为工资性收入是其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相比之下,选择土地补偿金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的被访对象却占25.1%。这种家庭收入的现状显然容易造成“坐吃山空”的结果,家庭收入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雇工是主要的就业形式(占77.6%)。从获得工作机会的途径上来看,通过个人的关系网获得就业机会占最大比重(占37。5%),而政府在帮助失地农民获得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占3.4%)。在就业权益保护方面,对于雇工形式的就业,仅有不足一半的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占46,8%);而对于社会保险的参与情况,仅有40,8%被访对象的用工单位为其购买了社会保险。

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尤其是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失地农民参与的主要保险计划,分别占22.1%和23.5%。

(二)人力资本状况

人力资本是就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简单的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性会进一步显现,“低人力资本存量”的现状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约束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判断,并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失地农民低就业率的现状。被访对象的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累计占87.2%。失地前,绝大部分被访对象没有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占92.9%)。学习意愿不高,只有27.1%的被访对象愿意自学一些必要的知识,而72.9%的被访对象则选择不愿意。绝大部分被访对象(占90,4%)在失地前不具备除农业生产以外的“一技之长”(如厨艺、电工、焊工、驾驭、教师、美发、木匠、汽修、钳工等)。在失地前,有过城市工作经验的被访对象仅占两成多(23.2%),56%的被访对象对城市生活并不向往。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失地农民接受的培训分别来自职业技术学校(占16.3%)、所在社区(占34.7%)、政府(占12.2%)、民间组织(占16.3%)、企业(占122%)和其它(占8.2%)。从培训费用上看,免费得到培训的占60.4%,付费的占39.6%。

(三)经济生活状况评价

总的来说,被访对象对目前的经济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不高,判断为“一般及以下”的累计占66%。导致被访对象对经济生活状况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生活成本、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此外,交往圈子、消费环境、社会地位也是被访对象提及的因素。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活成本角度来看,由于以往自给自足的食物供应方式不复存在,食品消费成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支出,而近年来物价的持续走高无疑更加重了失地农民的经济负担。城市生活带来的其他生活开支,如物业费、交通费等也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此外,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的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目前的收入,被访对象认为达到“比较合理的水平”的累计只占42.9%。由于就业状况不乐观、收入状况不理想,加之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被访对象对目前经济生活现状评价不高。

四、对策建议

失地农民的经济适应问题是其社会适应的核心,它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历史角度看,失地农民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人力资本瓶颈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关系密切。长期以来,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社会安排方面,农村居民一直没有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如今,被裹挟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单凭自身的努力来完成经济适应必然难上加难。考虑到历史原因和现实的需要,政府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构支持体系,向失地农民提供资金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等,帮助失地农民应对各样风险(如劳动力市场排斥等),加快其经济适应过程,助其融入市民社会。

(一)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政府要以提供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就业或创业机会为重点,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创造有利条件。首先,要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主体的劳动技能培训。积极调动政府、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优势资源,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建立各种科学的机制来确保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质量和就业质量。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对劳动力的现实需求,确保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挖掘失地农民自身的潜力,依托农村和城市两块市场,培养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从而为更多的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其次,政府要积极提供财政支持,用于失地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创业的补助和奖励、职业介绍补贴和创业贷款补贴等。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切实保护失地农民在求职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权益。

(二)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充分调动国家、企业、个人的积极性,在责任分担的基础上,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要符合城市化发展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制定社会保障标准,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确保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激励。从而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协调。

(三)建立以社区互助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支持系统

该系统可以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收集、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收集、培训信息,组织、推荐失地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创业项目等。在社区的绿化、卫生、便民服务等领域创造就业机会,以社区就业作为过渡,为失地农民切实融入市场经济、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平台。

(四)引导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封闭的生活方式的限制,失地农民对现代社会的认知不够,对市场经济了解不足,尤其是在就业观念上还存在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因而,政府要注重培养其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创业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等,提高其城市生活适应能力。引导失地农民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扩大社会交往范围,尤其是与市民的交往,在加强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构建市民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安海燕,洪名勇.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分析——以贵州省站街镇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11):94-96。

[2]慈艳艳,高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对合肥市JLY小区的调查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2,(4):23-28.

[3]邓大松,王曾.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水平的调查[J].经济纵横,2012,(5):53-57.

[4]郝丽琴,王淳.河北省失地农民就业、收入及生产劳动适应状况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9):1+21-23.

[5]黄建伟.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入户调查及其政策建议[J].调研世界,2010,(7):21 23+35.

[6]李苏.宁夏回族失地农民生存境况及身份认同研究——基于198户回族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1):58-62.

[7]唐魁玉,衣玉梅.失地农民就业及其社会适应问题——哈尔滨市松北镇失地农民生存状况调查[J].中国劳动保障,2006,(12):24-25.

[8]向德平,王志丹.社会化视角下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J].河北学刊,2012,(2]:106-109.

[9]张晨燕,胡伟艳.失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变化与影响因素调查——以杭州市郊区为例[J].调研世界,2012,(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