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压电工技能培训范文

高压电工技能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压电工技能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压电工技能培训

第1篇:高压电工技能培训范文

一、 积极学习技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年7月,在有关部门的带领下,我随队到河南济源市防爆设备厂进行了考察和学习,掌握了新型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并积极地和同行探讨与交流。随后邀请了该厂家与南京国辰电气的相关技术人员来到我矿,为供电职工进行电气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培训,为我们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不少的技术难题。我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向供电车间老师傅们求教,直至弄明白为止。每当厂家相关技术人员来矿解决设备大的故障时,我更积极向他们进行请教。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步的熟悉了井下供电系统和高低压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 合理供电系统设计,科学编制技术措施

在分管供电科长的指导下,我逐渐进行各采区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设计。由于对工作面及其机械设备不熟悉,为合理的布置高低压电缆线路的走向,我经常跑现场,测量距离,科学整定计算,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型号,不仅满足实际需要,还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我先后为井下8171、7198、7196、7174(2)、8172、7199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进行了设计。我本着“一工程一措施”的原则,除了固定每月两次的高低压电气设备检修,还有敷设或回收高压电缆、设备安装、标准化工作等工程,我都要提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谨组织、科学编制,使安全技术措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批后,在施工前传达给每位施工人员并签字,严格措施的兑现,令措施真正地起到了防范在前、全过程监督指导的作用。另外,我还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设备检修计划、材料计划,并对出现的机电事故提出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任务显成效

为贯彻落实矿下达的质量标准化工作,针对供电班组对井下主要巷道及变电所的电缆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整理吊挂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制定科学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XX年我主要参加完成了以下几项大的工程:ⅱ(3)采区上部变电所安装及其供电线路的敷设;皮带暗斜井皮带电控系统安装;东三及ⅱ(3)采区变频绞车电控、信号系统的安装;井下8171、7198、7196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安装;-750掘进面大型综掘机供电系统安装;-750行车间供电安装及掘进队供电系统改造;主井变电所更换变压器等。通过参加这些大型工程,我一边指导技术上的工作一边再进一步学习,积累为以后更好的做好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第2篇:高压电工技能培训范文

一、积极学习技术,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年7月,在有关部门的带领下,我随队到河南济源市防爆设备厂进行了考察和学习,掌握了新型设备的新技术、新工艺,并积极地和同行探讨与交流。随后邀请了该厂家与南京国辰电气的相关技术人员来到我矿,为供电职工进行电气设备的应用与维护培训,为我们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不少的技术难题。我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向供电车间老师傅们求教,直至弄明白为止。每当厂家相关技术人员来矿解决设备大的故障时,我更积极向他们进行请教。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步的熟悉了井下供电系统和高低压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合理供电系统设计,科学编制技术措施

在分管供电科长的指导下,我逐渐进行各采区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设计。由于对工作面及其机械设备不熟悉,为合理的布置高低压电缆线路的走向,我经常跑现场,测量距离,科学整定计算,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电缆型号,不仅满足实际需要,还能节省不少人力物力。我先后为井下8171、7198、7196、7174(2)、8172、7199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进行了设计。我本着“一工程一措施”的原则,除了固定每月两次的高低压电气设备检修,还有敷设或回收高压电缆、设备安装、标准化工作等工程,我都要提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谨组织、科学编制,使安全技术措施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有关部门领导的审批后,在施工前传达给每位施工人员并签字,严格措施的兑现,令措施真正地起到了防范在前、全过程监督指导的作用。另外,我还协助车间主任做好设备检修计划、材料计划,并对出现的机电事故提出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任务显成效

为贯彻落实矿下达的质量标准化工作,针对供电班组对井下主要巷道及变电所的电缆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整理吊挂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制定科学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2009年我主要参加完成了以下几项大的工程:Ⅱ(3)采区上部变电所安装及其供电线路的敷设;皮带暗斜井皮带电控系统安装;东三及Ⅱ(3)采区变频绞车电控、信号系统的安装;井下8171、7198、7196等采煤工作面的供电系统安装;-750掘进面大型综掘机供电系统安装;-750行车间供电安装及掘进队供电系统改造;主井变电所更换变压器等。通过参加这些大型工程,我一边指导技术上的工作一边再进一步学习,积累为以后更好的做好供电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第3篇:高压电工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变电设备;运行

作者简介:丁金花(1979-),女,宁夏石嘴山人,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局,技师。(宁夏 石嘴山 753200)

中图法分类号:TM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222-01

一、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概述

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研究单色光的温度时发现了一种看不见的“热线”,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称的红外线,红外线由于波长的特点而使得它具有与其他光不同的特点,后来很多科学家对此不懈研究,根据红外线的分子运行机理使红外线得到广泛的应用[1],如相机、红外线胶片等等。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如今,基础红外线的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热量探测,因而可以作为夜视镜、监控,以及利用红外成像对一些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检查检修等工作。在变电设备中,如果某些部位发生了故障就会在故障之前产生大量的热。利用红外成像可以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将严重程度模拟成型,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因设备故障而引起停电、火灾等事故。红外成像检测技术一经使用便将它的优势体现了出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如今,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变电设备运行的检测之中。利用红外成像检测技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应用现状

1.缺乏对运行人员专业培养的重视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在高端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设备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2]这些技术设备设施在检测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检测设备的质量和性能都直接关系着检测结果的质量。因而,一些企业往往把精力主要放在了设备的建设和完善上,而忽略了对运行人员的重视。须知人员是操作仪器的主体,规范的操作是检测结果精确的根本保障,如果运行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设备的操作不规范或者不正确,必然无法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性能,甚至会由于一些不正确的操作导致仪器受到损伤。目前在很多企业中时常出现仪器设备保养方式不当、仪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对其进行维修、红外线镜头出现划伤或裂痕、充电电池报废等问题,不仅对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对日常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缺乏对红外成像分析的重视和掌握

如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红外成像检测技术便充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将相关检测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系统结合,通过软件系统对红外成像热图分析、归纳和总结。然而目前能够娴熟掌握红外成像分析软件的运行人员寥寥无几,现场运行人员的分析和判断缺乏规范性,在对图像的分析上缺乏经验和知识,从而造成了分析不准确,或者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隐患,为设备的运行和事故处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3.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任何行为活动都需要依据较完善的制度,而目前在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规范保障制度上还比较缺乏,致使很多工作人员在测温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测试人员对于故障的分析判断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红外成像检测工作制度上有短板。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很多运行人员在温度测试的时候只测试了一次,使得测试数据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3]同时,在电力系统中,由于室外端子箱端子易被潮气侵蚀,端子接触面加速氧化、腐蚀,接触电阻增大,造成端子运行温度升高,由此而引起的故障也不在少数。如果二次端子松动,就可能会引起电流互感器开路、控制回路断线、二次设备着火的事故,对变电设备造成重大的影响。

4.缺乏对电压致热型缺陷的重视

在致热型热缺陷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由于电流致热。因此很多电力企业往往只看重电流致热热缺陷的检查,而疏于对电压致热型缺陷的检测,加上电压致热型热缺陷设备和正常设备的温差并不明显,如果值班人员稍微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红外图像上出现的轻微变化,就很容易遗漏该类型的热缺陷,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5.无人值班变电站红外检测存在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趋于“无人化管理”。在这种背景下,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很多无人值班变电站红外成像测温周期为每月一次,较长周期的检测就使得很多设备热缺陷很难及时被发现,从而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在事故状态下,电网负荷将急剧变化,需要及时对边远场站的设备开展红外成像测温,以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然而我国电网呈跨越式发展,人力资源不足,因而无法做到值班员实时开展测温。

三、加强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运行人员业务技能

1.加强运行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

目前红外成像培训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师傅和徒弟的“口口相传”为主,没有专业的培训教材和权威的培训师资,造成了一线人员缺乏热像仪的操作技能培训。在加强运行人员的知识培训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将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编入变电运行培训教材当中,并在运行人员的职能鉴定和考核中融入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考核,以此来提高每一位运行人员对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其次是鼓励员工参加专业的红外成像认证考试,并协调分配运行人员在每个站上;最后联合电力教育培训中心以及一些相关培训机构建立培训中心,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加强知识培训和考核,培养红外成像检测技术专业人才。

2.提高运行人员对红外成像的分析能力

红外成像的扫描和测温是检测的首要步骤,很多运行人员对此也掌握得比较熟练。然而这一步骤只是检测的基础部分,最重要的是根据扫描和测温的结果来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运行人员对红外成像的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加强对运行人员使用分析软件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测温和各种参数和扫描结果的分析方法,比如测温时间、测温距离、系数、环境温度、同比设备温度、电流、风速、辐射率等等,[4]同时多为运行人员提供一些热缺陷特征图片等相关资料,加强运行人员对故障的分析判断水平。

3.建立健全红外成象检测规范制度

明确要求在测温、扫描和分析判断的各个环节中的每一项操作规范,对红外检测的准备、风险预控、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各项操作做出详细的规定,在检测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5]另外在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引流线接头认真开展测温的同时,还必须同步对端子箱、保护屏柜、直流系统、站用电系统等二次回路开展梳理,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疏漏。

4.提高运行人员尤其是值班人员对电压致热型热缺陷的重视

要让他们认识到电压致热型热缺陷的危害,做到防微杜渐,对测温工作发现的细小问题必须查证清楚为止,绝不放过任何疑点。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运行人员对电压致热型热缺陷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运行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两方面来提高其分析和判断电压致热型热缺陷的能力,杜绝安全隐患。

5.引进先进的设备

利用“红外遥视测温”技术[6]通过监视屏幕进行远程监控,还可以进行拍照、扫描等操作。既可以避免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和安全风险,又可以解决无人值班变电站红外检测存在的不足之处。

四、结束语

变电设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容易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一旦发生了故障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电力设备的日常检测就非常必要。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有效的方式,但是在红外检测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这样才能更有效提高检测准确度,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玉柱.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2):104-105.

[2]王少华,叶自强,梅冰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J].高压电器,2011,(4):84-90.

[3]王少华,梅冰笑,叶自强,等.紫外成像检测技术及其在电气设备电晕放电检测中的应用[J].高压电器,2011,(11):92-97.

[4]胡伟涛,刘海锋,白彦坤,等.组合检测技术在避雷器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13,(6):18-19.

第4篇:高压电工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塔吊;选型;布置;安装

1.塔吊选型

塔吊的主要参数有:工作幅度、起重量、起重力矩和起升高度。塔吊工作幅度又称回转半径或工作半径,是塔吊选型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参数,塔吊最大工作幅度必须满足施工平面需要,塔吊工作幅度与塔吊布置位置有关,需结合施工技术方案进行考虑。塔吊起重量包括最大起重量和最大工作幅度时的起重量两个参数,起重量应包括起吊物、吊具 、吊索等作用于塔吊起重钩上的全部重量。塔吊起重力矩一般控制在其额定起重力矩的75%之下以保证作业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塔吊起升高度为基础顶面至吊钩中心的垂直距离,起升高度应不小于桥墩、索塔等建筑物的总高度加上起吊物、吊具、吊索和安全操作高度,同时应满足塔吊超出建筑物顶面障碍物。

塔吊选型需考虑的问题:

1.1塔吊选型要求

首选取决于工程规模,如小型桥墩建筑工程,可选择小型的经济型塔吊,因小型工程所需要的吊次并不多,为了考虑增加塔吊的覆盖面,经常采用行走式。中大型工程,尤其是特大桥的塔吊选择,宜选大不选小,因垂直运输能力直接决定结构施工速度的快慢,要考虑选择不同塔吊的差价与加快进度的综合经济效果进行比较,要合理选择。

1.2最大起重能力的要求

关于满足吊重的要求:主要考虑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重物对塔吊能力的要求,如建筑构件、最大重量的大模板、筒模等,应根据其存放的位置、吊运的部位,距塔中心的距离,确定该塔吊是否具备相应起重能力,确定塔吊方案时应留有余地,塔吊不满足吊重要求,必须调整塔型使其满足。

1.3塔吊覆盖面的要求

塔吊型号决定了塔吊的臂长幅度,布置塔吊一般要求避免出现覆盖盲区,但不是绝对的。

2.塔吊的布置

塔吊定位的原则为满足施工要求,方便安拆及附着。塔吊定位前,项目技术人员应与塔吊安拆和使用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做好对塔吊的了解。为满足施工需求,塔吊的吊运覆盖范围应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面,没有或尽量少产生盲点。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可将塔吊布置在建筑物内,使覆盖范围满足施工需求,位置应在结构受力合理,便于留洞及处理的部位,既要避开基础承台及基础梁,又要避开上部结构的主梁。如上部结构有预应力结构时,更应注意提前做好塔吊与预应力钢绞线相交处的处理。塔吊布置时还要注意拟建建筑物周围是否有危险物(如高压线)或已有建筑,如有应尽量避开,如实在无法避开,应采取可靠措施(安装限位器等)。塔吊布置时还应考虑施工时司机的视线问题,尽量使吊运范围能在司机视线范围内。另外在群塔施工中优塔居中至关重要,位置居中的塔吊由于受其相邻的塔吊制约大,必须是机械性能好、工作能力强的塔吊,应选择独立高度、自由高度较高的塔吊,以满足相邻塔吊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的要求。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起重机时,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低位塔臂与高位塔身的距离不小于2m,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塔吊臂尖碰撞相邻塔吊塔身、起重臂拉杆;高位塔吊吊钩与低位塔吊垂直距离不小于2m。

3.吊塔的正确安装

吊塔的正确安装对于吊塔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安装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安装工作必须交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安装队伍进行作业,全体作业人员都必须持有有效证件。第二,塔吊的平面布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使塔吊吊运范围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面,不产生或少产生盲区,相邻塔吊间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第三,要避开塔吊回转幅度范围内临近建筑物与构筑物(如高压电线等)。第四,要保证塔吊说明书中规定范围内建筑物有可靠锚固位置(阳台、中部结构改变与位置应避开)。第五,保证工程竣工后,仍有充足空间,便于拆卸并将部件运出施工现场。第六,多台塔吊同时作业,在水平面上可能相互交叉作业,为防止塔吊吊臂发生碰撞事故,塔吊的安装高度上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互相错开。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多台塔吊作业中固定式塔吊:低位塔臂端部与高位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高位塔钩与低位塔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第七,多台塔吊同时作业,应周密考虑锚固前后塔吊的高度差和锚固的时间差,保证主体结构施工全过程保持各塔吊间的高度差。如遇特殊情况或与方案有冲突,应适时调整。第八,严格按照方案预定的标高进行预埋、锚固、顶升。第九,做好防雷接地,塔顶和两臂安装红色障碍灯,保证夜间作业有足够的照明。

4.群塔运行控制

低塔让高塔:低塔机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机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动塔让静塔:在塔机塔臂交叉区域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应避让静塔机。

轻车让重车: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机应避让有荷载塔机。

客塔主主塔:若塔机塔臂进入非单位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塔机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为确保工程进度与塔机安全,各塔机确保24h有塔机司机值班。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改频率。做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换班时应采用当面交接制。现场指挥语言采用普通话。指挥语言应规范,防止发生错误。指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机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的塔机编号,待塔机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

5.科学管理,正确使用

5.1加强与项目部的沟通

因施工现场所有材料的垂直运输依靠塔吊,所以塔吊在本工程施工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塔吊使用过程中,根据项目施工的进度计划,及时与项目部施工人员沟通,合理安排各台塔吊的顶升和维修时间,随时掌握结构施工进度,及时设置预埋件,避免因错埋、漏埋引起材料运输中断或者停工;协调塔吊在交叉覆盖区范围内作业时相互避让,协调操作工与信号员和班组之间的关系。

5.2加强对现场特种工作人员的管理

现场塔吊的安装维修工(包括机械工和电工)、操作工等必须由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信号指挥员采用对讲机与司机联系指挥,每台塔吊专设频道,严禁串台互相干扰。司机应定人定机,严禁私自调整岗位。因本工程的特殊性,管理人员设定人定点指挥与协调,每天现场均安排2名机械维修工和1名电工值守,现场人员,各就各位,随时可取得联系,塔吊故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修复,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