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厨师技工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厨师技工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厨师技工培训

第1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培训积分制 运作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把职工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为努力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企业建立了多级培训体系,制订了许多培训方案,构建了网络学习平台。但由于培训管理模式生硬,员工自身学习意识不足等多方面原因,致使企业培训体系仍处于“要我培训”的被动应付状态,培训效果不理想,形式化较为明显。培训积分制则改变了这一现状,促使国有企业员工的培训从“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激发了员工学习热情,提升了培训实施效果,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培训积分制的具体内容

所谓培训积分制,是企业按培训规划,把员工的培训次数、时间、方式、成绩以及自学情况均以分值的形式量化,规定学员在单位时间内修完规定积分,为其取得评优评先、奖励和晋升资格的一种学习制度和管理制度[1]。

按培训性质分类,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培训积分可为内部培训积分(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晋升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等积分)、职业资格培训积分(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培训积分)、其他外派培训积分(包括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的以各种专业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培训积分)和学历学位进修积分(指员工通过国民教育、课程进修等教育形式取得相应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及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等的教育培训积分)。按培训课程是否必修分类,培训积分有必修积分和选修积分两类。如学历学位进修、职业资格培训、其他外派培训都属于选修积分,而内部培训则需根据其培训对象、方式来区分到底是必修积分还是选修积分。

二、培训积分制在企业的运作模式

(一)培训积分的计算方法

年度培训积分=∑单项培训必修积分+∑单项培训选修积分

单项培训必修积分=必修培训学分数*培训积分系数

单项培训选修积分=选修培训学分数*培训积分系数

培训学分数需通过培训签到表、考核试卷、证书原件、培训课时证明、学习课时证明等认定。培训积分系数根据培训组织方、课时数等方面确定。国有企业可根据实际培训情况和企业政策灵活操作,如表1为培训积分类型及计算方法的一个实例。

(二)培训积分管理

一是利用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开发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员培训课时和积分数据库,实施培训动态管理。职工需在培训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在信息系统中申报培训课时数,并提供相应电子见证材料,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进行监督审核并确定其培训积分,职工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受培训的内容和累计积分,并根据积分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2]。

二是建立培训积分档案。对中层以上管理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行分层次分类管理,为每一名员工建立培训积分档案,对员工参加学习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是否脱产、成绩、证书等进行详细记录,累计积分。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申报的培训信息,及时统计、更新员工的培训积分,每月定期在企业内网公示员工培训积分情况,进行广泛监督。

(三)培训积分考核

为确保培训积分制的实施,需设定一个考核目标。如某企业培训积分的考核目标是除高层管理者外,其它人员年度培训必修积分应按必修课程全部修完,同时50岁以下人员年度培训积分必须达到100学分以上。

积分以年度计算,每年12月底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全员培训积分,考核各类人员是否达到年度培训积分目标,并可以根据培训积分情况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可以采取的主要做法是:培训积分奖励可为达到考核目标且全年培训积分排名前5%的人员,评为“学习标兵”,并给予每人500元学习卡奖励;达到考核目标且全年培训积分排名前5%-10%的人员,评为“学习能手”,并发放每人300元学习卡奖励。 而培训积分处罚可为全年培训积分或必修积分低于规定积分80%的人员,取消其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企业员工在岗位晋升时,要求其前三年培训积分和必修积分必须达到考核目标,未达到考核目标的,应做出特别说明等等[3]。

br>

三、培训积分制给国有企业带来的效应

培训积分制度给企业带来的效应可从员工和企业两个方面来看,具体为:

(一)提高了职工参加培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培训积分制把培训与员工的利益挂起钩来,这就促使员工充分发挥了积极性,且分层次推行培训积分考核管理,也提高了全员参与教育培训的主动性。因此培训积分制改变了以往单一、生硬、固定学分的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员工的培训从“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

(二)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培训的实施效果。培训积分制的引人,不仅直接与员工的切身经济利益挂钩,而且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增强了员工对未来的期盼,保待了参加培训的劲头,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大部分的企业实行了培训积分制后出现了如下效果:培训出勤率大幅提高,培训质量大幅提升,培训合格率、考试平均分等明显快速增长[4]。

(三)打造团队精神,为企业战略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在培训积分制运行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发展战略需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灵活设置培训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员工选择某些类型的培训课程进行学习,从而在员工思想、工作技巧、内部沟通等方面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如企业在进入新的市场,可以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类型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引导员工有意识的学习。且培训积分制把个人的培训积分情况与其所在团队的评先评优、奖金系数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打造出了一支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团队[5]。

(四)激励了组织创新,提高了企业效益。一是培训积分管理由单向管理转变为双向、互动的管理模式,即部门和员工可以自主选择积分获得的方式、方法,及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了培训效果,激发了员工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了组织整体创新能力。二是培训积分管理通过积分处罚与奖励等方式鼓励部门和员工进行知识传授。培训者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参训者为了吸取和借鉴他人的宝贵经验,都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素质,激发了组织和成员对知识的运用,创新能力。三是组织和员工可以通过培训来产生互动效应,这种互动不仅可以促进当前生产,而且更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培训积分制作为一种以学分为标准来衡量职工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的学习制度和管理制度,它突破了传统培训管理的限制,具有传统培训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创新了培训管理模式。然而,培训积分制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企业所有职工都完成相应的培训积分考核目标,而是通过培训积分的获得来提升员工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提高企业效益。因此,在探索国有企业培训积分制管理时,要防止片面追求培训积分的完成而忽视员工的能力提升,要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设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使培训在促进员工个人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组织的绩效。

参考文献:

[1]颜海娜.积分制管理:广州市公务员培训出新招[j].当代行政,2008,8:40-42.

[2]沈文荣.积分制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j].管理创新,2010,12:62-65.

[3]丁玲,周海燕.企业实行培训积分制工作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6:4-5.

[4]丁锋,徐凤宣.教育培训积分制对国企培训工作的推动作用[j].中国培训,2006,8:16-27.

第2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入职一个月,我从无所适从的心境,到逐渐认知周围的环境,努力融入公司良好的氛围,感受着自己在这个日益壮大的河流的力量,激励着我继续前进,永不止步。

     期间我们进行了数次考试,感觉很是仓促,结果也差强人意,主要是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充足,对于电能表常识未曾涉足,对于电能表的知识模块概念不清晰,如文件相关标准、命名规则,器件相应型号及功用等。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想要做到了如指掌,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学校知识与行业知识倾向不同,这给我造成了不少的困惑。在校期间强调的是优良的结果和通畅的理解逻辑;而在企业中,对实际应用知识要求很高,比如元件的型号,文件的编制。学校知识与行业知识的最大差别在于实用——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要跟实际使用建立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在应用和本质原理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是学习的当务之急。

     另外,操作能力也亟待提高。实验室中校表台及焊接操作,与课程学习中完全不同。操作规程、焊接技艺比学校中要求的水准更高,而且焊接工艺不仅仅要求焊接效果,在此基础上,更要求数量和速度的结合。在数量的压力下,期间也时时会出点小差错也,困扰着我的进程,以至于我没能够及时地完成手里的任务。在考试后我请教了公司的前辈们,他们给我提出的意见是方法不对,平时练习时应该注重pcb板的结构分布,另外,针对自己的缺点多做练习,在熟练程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自己的焊接技艺肯定会达到新的层面。

    一轮培训结束了,总结自身在这一段时间的表现,感觉自己很是稚嫩,毕竟,初涉社会踏入职场的我,对工作或者学习,都没有寻找到适合的平衡点,学习的路程还有更多的路途等待我去开拓。

第3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论文关键词: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双循环,培养模式,初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和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对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空前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于2007年,2008年与新疆军企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星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新疆巨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被确定为我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间经过两年的运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初显成效。

一、“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符含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应用,由专业基础到专业技能,由企业培训到顶岗实习直到就业,实行四个阶段循环。

第一阶段:人文学科、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地穿插

进行,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工作类别,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必须够用为度,主要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技术课打基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在校学习三个学期。

第二阶段:与企业合作进行生产过程培训,时间第四学期,利用合作企业提

供的《装载机的维修与故障排除》和《沃尔沃挖掘机的故障排除》作为教材,以及企业提供的有关产品PPT和视频介绍,由我院机电系的两名教师和企业公司的三名工程师或技师做培训指导教师。授课地点安排在企业的修理工间,利用该公司的旧机和总成件作为教具,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重任在肩的感觉。考核办法是根据平时表现和实训报告综合评价,例如在操作实训过程中装配一个总成件、能够用语言清楚的描述其原理、认知其构件名称或在整机上排除一个故障,都可以作为学生培训的成绩。

第三阶段:拓展能力、强化学习,利用企业冬闲期让学生返校完成后续课程的教学,如进行机-电-液一体化的专业知识、专业外语、售后服务和营销技巧等强化学习,教学以在校教师为主,还可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和教师对市场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培训了学生,也培训了老师。

第四阶段:顶岗实习,毕业生产顶岗实习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后,即将毕业时的综合性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入实际,开阔眼界,深化与充实工程机械专业知识,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的技能参加顶岗劳动,每人掌握2—4个主要工位的操作技能,参与某一个科室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从而获得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双循环’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应用了当前生产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相对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如2007级教学计划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比调整为55:45。此教学模式成功做到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与穿插。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紧密结合,克服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弊端,减弱了以往各学科各自强调的学科系统性。

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培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其专业应用能力,明确了在培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主干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及工程机械市场,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和与之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程机械维护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建立密切的产学合作机制,请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由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担任教学任务;请企业的专家参与培训教材的编写,由企业提供专业技术资料结合我们的教学特点融入教材中,拓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促进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三、改革课程设置,构建与“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积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1、专业基础课强调应用,即以“必需、够用为度’与应用密切结含。例如,为优化课程结构,对一些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了改革。如对《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原理》3门课程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为《机械基础》;

2、对《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工程机械发动机维修》2门课程根据工作过程的紧密联系要求,整合为《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3、同样,对《工程机械底盘构造》、《工程机械底盘维修》2门课程也整合为《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

4、对《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分析上,而对基础知识做到够用就行。

5、能力拓展课程上,我们以订单企业的要求,在授课中主要按企业销售的机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应用能力的提高上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

四、改革实践应用,构建与“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栝习题课、课堂讨论、总成拆装、实训、顶岗实习等,占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5%以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突出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体系上形成了工程工程机械拆装训练三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1、工程机械实训课;适当增加学时,充实实训内容,减少演示性实验项目。实训均要结合生产实践,以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实训课单独评定成绩。

2.校企合作培训;校企联合共同进行教学,在企业进行生产过程培训,针对一种项目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技能、团队合作的精神

3、结合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尝试在2007级教学计划中增加了校企合作培训环节,在第五、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并要求写出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还要进行答辩。这也是在毕业生实习、求职和就业等环节所作的一些有益而成功的探索。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多年的理论实践证明,采用“双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充分体现了区域和行业的产业特征,体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毕业生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事业心和责任感,适应能力强,作风朴实,踏实肯干,得到了社会各界和行业很高的赞誉及认可。从最近两年的反馈情况来看,该专业平均就业率高达98%,对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反映表明总体评价优良率为85%。

2009年4月我院机电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筑机D071、筑机K071班的学生安排在企业进行生产过程实习,两星期后我们收集了他们的体会,学生普遍反映在企业学到的知识即快又扎实,而且能够很快应用到工作中。该班学生在企业进行理论授课时打瞌睡的少了,问问题的多了,甚至有学生说如果再让我们回校学习,我们将是另外一种精神面貌。这说明实际工作还是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和实践必须充分融合,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代经济的发展,也符合市场的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3.教职成[2004]12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4.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第4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关键词】服装设计定制工;培训目标及模式;培训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服装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中国每年生产的服装产品及其附属品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0%,我国已经成为服装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的大部分服装企业仍然处于以外贸加工和制造为主的粗放式管理状态,没有自主品牌,或自主品牌的内涵不高。这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服装企业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职业技术培训已经成为影响服装产品质量,制约服装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服装企业对职工的职业资格培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要想提高企业内涵,必须提高职工职业素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1.服装企业职业资格培训的现状及必要性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的职工培训存在很大缺陷。部分服装企业为了节省财力,只用人,不育人,招聘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到生产一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而服装设计定制工是国家首批确定的50个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之一。

现阶段,相关的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对《服装设计定制工》的培训仅仅停留在应试和考证的水平上,不够系统完整,学不到真正的技术和知识,这也是培训对象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开发《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项目资源包,改进创新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显得尤为重要。

2.《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资格培训目标和模式

2.1 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国家对《服装设计定制工》的初、中级职业资格在设计、材料、制板、裁剪、缝制、管理及设备保养等各方面都有着明确和全面的要求。依据国家标准,结合服装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明确包括相关知识、技能、工作方式方法和职业经验的培训目标尤为重要。

初级工职业资格培训目标:能根据规定服装的不同款式,合理加放松度;画样时能合理分配各部位的比例,做到清晰准确,线条流畅;能合理加放预缩量;能对所制样板进行核对,检查有无错划、漏划;能准确标注产品的名称;能准确标注裁片名称及片数;能表注裁片的经纬线;能准确表注裁片刀口、针眼的位置;能识别原料的正反面;能识别原材料的缺陷,如疵点、原残等;能按正确顺序进行划皮;能清晰准确地划皮,做到不漏划、不错划;能正确辅料,做到松紧适宜,边齐平服,纱向平直;裁剪过程中做到裁片边缘顺直,上下裁片不错位,刀口、针眼位置准确;能根据面料特点选配使用适宜的里料和辅料;能够读懂工艺文件和加工产品的工艺要求;能按工艺标准完成规定产品的制作;能按照规定服装的工艺要求,进行缝制与组合;能按照加工部件、部件的要求,做到缝制到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能够根据不同面料对产品进行熨烫;能够及时清除成品上的残存,保持产品整洁;能按照产品质量要求正确检验产品;能采用正确的包装方法、保证产品标识齐全准确;能够使用与保养设备、工具。

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目标:能按人体体型及穿着习惯测量规定服装的规格;能准确测量人体的净体数据;能调整测体数据;能准确打制规定服装的基础样板;能打制服装原型基础样板;能依据原型板进行款式变化;能合理设置绱袖吃量;能识别原材料的缺陷;能做到排料严谨合理,准确运用纱向,允斜不超过规定;能利用工业系列样板进行排料、划皮;能合理辅料、用料;能进行成批裁剪;能合理选配辅料;能编制规定服装的工艺流程;能根据不同面料性能采取相应的缝制方法;能对各缝制部位的质量进行检验;能完成服装制作中重点工序的制作;能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运用推、归、拔、烫等技术对规定服装进行符合人体造型的工艺处理;能运用专业定型设备进行产品整烫;能正确使用常用设备并进行维护保养。

2.2 创新培训方法和模式

创新培训方法和模式,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块式培训、网络平台培训、企业现场培训等模式,制作有针对性的电子教案、课件、培训教材、视频等,采用试听技术法、讨论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自学法等方法,使培训更具有实用性、灵活性、代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3.《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内容

模块式培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中级职业资格国家标准横向划分培训内容,可分为设计、材料、制板、裁剪、缝制、管理及设备保养等教学模块,也可根据服装企业的实际生产种类纵向划分培训内容,分为裙装、裤装、衬衣、休闲装、女装、男装、正装等教学模块。培训内容采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模块式结构,根据国家关于职业资格等级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以操作技能训练为重心、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密切结合,聘请企业技师现场示范,代替以往的教师理论讲述,以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依据国家标准,结合企业需求,可将培训内容按照模块细分为以下工作任务:

3.1 《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级职业资格培训内容

初级《服装设计定制工》对于制板模块主要培训各种常见体型结构特征、常见服装品种的国家规格标准、主要纺织面料的缩率、服装制版国标规定;对于裁剪模块主要培训常见织物的结构和基本特征、服装部位级别的划分与面料允用标准、服装面料裁剪的基本知识、服装辅料的选用方法;对于缝制模块方面主要培训服装缝制专业术语、女裙、男(女)裤、衬衫的缝制要求及质量标准、成品整烫标准要求、相关面料耐热度及防烫残的基本方法、产品质量检验依据、平缝机、包缝机、蒸汽式熨斗等设备的保养及简单的故障排除等内容。

3.2 《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内容

中级《服装设计定制工》对于制板模块主要培训服装原型裁剪、原型制图、不同体型各部位规格的搭配常识、制图比例、面料薄厚与吃量设置;对于裁剪模块主要培训国家服装产品标准中有关允斜、疵点和色差的规定、各种裁刀、裁具使用注意事项、辅料种类及性能;对于缝制模块主要培训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知识、常用设备使用常识、专用整烫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高档男裤、时装、女西服等的缝制要求及质量标准、面料性能与设备调试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4.结束语

着眼于服装企业员工持久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贯彻“能力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关于《服装设计定制工》的初、中级职业资格标准,使学员在达到国家对服装设计定制工初、中级技能水平要求的基础上,更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符合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提高服装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品质内涵,进而提升我国服装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内涵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关键词:烹饪专业学生 操作技能 培养提高

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也随之而蓬勃发展,对厨师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就带动了培训厨师机构的逐渐增多,劳动部门,学校及其他部门都相应地开设了培训班,竞争相当激烈。而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来说,办学质量的好坏和学校的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技能质量的好坏。专业操作技能是学生素质的一个主要方面,学生动手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技工学校的生命力。因此,技工学校要想在众多的厨师培训行业中站得住脚,就必须培养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技校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一套过硬的动手操作技能的技能人才。而如何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技能,正是我们技校教育工作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不仅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整个技工培训行业的声誉,对技校生的未来和前途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这个问题探讨如下。

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指的就是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笔者在从事烹饪课教学的过程中深有感触。笔者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关键,能力往往在兴趣基础上发展起来,学生如果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积极地、努力地学习,因此,要想提高技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学习,就很难愉快地接受知识,要想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目的,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呢?

1.联系实际,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目前,普通中学招生实行的是淘汰机制,即初中毕业生要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等层层筛选后,剩余的人才被招入职高技校。这样招进校的学生,很大部分是所谓的“差生”。一方面学生基础差,另一方面,其他素质也比较差,因此,技校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暴自弃的倾向,进校目的不在于专业的学习,而在于混混日子,拿一张文凭罢了。学生如此,部分家长也有如此的想法,这种学生一进校,思想上就没有学习的概念,对专业不感兴趣,得过且过,学习上很被动。学生的这种状态势必阻碍专业技能的提高。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是初次接触专业,对本专业的具体情况了解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学生刚进校时,运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事例材料教育学生,使他们消除自暴自弃、混混日子的念头,同时了解现在饮食业发展的趋势及对厨师的需求,并明确怎样的厨师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站得住脚,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并用现在社会上一些著名的厨师的实例教育学生增强成才的信心。例如,我们用从洛阳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的姚炎立等著名厨师的成功故事教育学生,使他们收到很大的触动,增强了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的自信心,在思想上树立起“我要当一名出色的厨师”的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2.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事物的本质。而对中职学生这个特定人群而言,只有那种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间接兴趣才是稳定的。要激发学生产生稳定的兴趣,光靠专业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励措施等来激发他们对此专业产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

任课教师在学生学习期间,针对具体的情况,组织开展操作技能比赛,通过比一比、学一学、互相促进、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如定期进行翻、刀工、热炒、面点制作、雕刻等大比武,并给予学生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尤其是揉面技术,劳动强度大,在练习过程中相当枯燥,仅仅靠时间来约束学生是达不到目的的,因为时间一长,就会引起学生反感,产生厌学情绪,但是若不花一番功夫和时间,是不可能达到熟练要求的,而掌握熟练的揉面技术是面点制作的基本功之一,这时,就应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分组互相比赛的形式进行训练,最终达到熟练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外面参观,进行实地调查,增强感性认识,以巩固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当然一切形式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兴趣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及学生对专业有越来越多的了解后,才能越来越浓。

二、组建兴趣小组,培养尖子学生,带动其他学生

兴趣小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个很好的途径,不同的人对每一事物产生兴趣的稳定性,难易程度都不一样,为了使容易产生兴趣的那部分学生进一步巩固兴趣,更快、更好地学习技能,可以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在活动中实现目的,带好尖子学生,然后让他们再去带动另一部分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

要针对学生的特长及爱好来组建兴趣小组,发挥他们的长处,通过各种活动及个别的辅导使他们在动手技能方面脱颖而出,发展特殊专长,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这样以少带多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营造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气氛,促进学生整体动手技能的提高。

三、认真搞好实习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这是切实提高烹饪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技工学校的教学特点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1.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实习课要保证一定比例

技工学校课程安排的特点是,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安排一定量的实践课,包括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课,通过实践课,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进一步巩固教师的示范效果,使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理解其中的原理。

2.充分发挥学校实习场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和设备,这是提高学生动手技能的有力的物质保障。

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基础,而技工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因此技校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加强实习教学,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学校必须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实习设备,让学生有亲自操作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学以活用。

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社会实践是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的又一个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动手技能的提高,需要通过经常练习、操作、多看多想才能达到目的。而学生除了学习技术外,还要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在时间的安排上还不能仅仅满足提高学生技能的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有限的时间打下一个素质基础。要想切实提高技能,就必须要到单位去实习,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接触,长时间的动手锻炼,才能真正提高动手技能。

所以,应鼓励学生利用暑、寒假去企业实习锻炼,增强感受性认识。同时学校在学生毕业之前,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实习,以巩固和理解课堂里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从而使本身的技能有所提高。

但要收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与之配套,同时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技术上,将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亲自参与、观察、虚心学习,掌握一定的技术,具备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独立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技能的培训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有了好的师傅才有可能带出好的徒弟,教师技能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技能的好坏,如果教师连基本功都没有或基础很差,那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让学生去学习呢?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也就成为空话。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所模仿,尤其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更是这样,因为这时的学生对专业知识是一知半解的,在技能的学习上只能是模仿教师,依样画葫芦,如果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在操作过程中,漏洞百出或程序颠倒等,无疑,学生会被老师的言行所误导,那学生的技能又如何提高呢?学生又怎样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呢?又怎能对所学专业产生稳定的兴趣和爱好呢?

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对提高学生动手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来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呢?

最重要的就要加强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技能。

首先,要着力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动手技能的培训,采用不定期业务培训的方式,对教师的技能进行培训。因为学生的技能要提高,所以教师的技能也要提高,而目前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真正从烹饪专业高等学校毕业的科班教师不是很多,大多教师是文化课教师改行或去外面聘请的,存在操作技能水平不高或理论水平不高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生技能的提高,所以有必要对现任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动手能力。

其次,可举行不定期的技能比武来激励教师,通过各种竞赛来促进教师学习技术,激发教师学习、锻炼、提高自己本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动手能力,这样才会带出一批动手技能较强的学生。

第6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参加高级厨师证考试: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第7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发通知,明确2014―2015学年度全国技工院校华育奖助学金共计300万元,资助对象为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技工院校二年级学生,以及在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技工院校三年级学生,每人3000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高度重视华育奖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受助技工院校需与北京华育助学基金会签订协议书,严格执行奖助学金申领办法。本学年度华育奖助学金发放地区为安徽、山东、河南等7个省份。这些省份可将边远、贫困地区的技校列入受助学校范围。

200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北京华育助学基金会共同设立了全国技工院校华育奖助学金。

近日,全国首所全免费职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在广东清远举办了开学典礼。首批300余名学生将在此开启3年学费、教材费、食宿费全免的大学生活。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是由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副主席杨惠妍创立的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出资主办,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是一所具有慈善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运营费用和入读学生的所有开销费用均由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出资。

学院创办投入的资金为4.5亿元。校园学习、生活设施完善,总招生规模3500人,目前开设酒店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4个专业,预计在10年内,学院将开设房地产类、旅游类等、计算机类、机电类和财务会计类等专业。

目前,为机械行业提供人才保障的中高职院校有400多所,这些院校迫切希望与企业对接,在人才培养上少走弯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教育部,在大连召开“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近百家大型企业和数百家职业院校代表参会,共同谋划校企如何深度融合,捆绑发展。

本次会议上,机械行业41个专业协会、学会、事业单位发起成立了“机械工业人才培养行业联盟”;15所行业职业院校组建了“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90家机械工业企业组成了“全国机械行业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伙伴企业”;成立了首家由机械行业骨干企业大连机床集团为龙头,相关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机械行业大连机床现代制造职教集团”。机械行业大连机床现代制造职教集团联合业内近30家相关企业和近40家院校及科研院所组成,旨在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探索出一条新路。

近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通知,将110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10所民办技工学校的管理权限,下放到所在地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个人、民营企业申请设立民办培训机构和普通技工学校的审批权,下放到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行属地审批管理。

管理权限下放后,这些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学籍注册、毕业证书办理等日常管理全部实行属地化。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要负责对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技工学校的宏观指导,以及制订相关政策。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重点加强监管,设立负面清单制度,对违法违规办学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学校依法予以撤销。同时,建立 “红黑榜”制度,每年把年检评估不合格、管理混乱、培训质量低下的机构和学校列入“黑名单”,把办学规范、 有一定规模、学员反响较好的机构和学校列入“红榜”。“黑名单”和“红榜”将通过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报纸等公布。

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河南省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时间表”:计划到2020年,河南省将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重点培充“少林武术”等职教品牌。

到2020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调整到500所左右,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100所品牌示范职业院校和200所特色职业院校。

将重点建设300个左右品牌示范专业点和5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重点培育和打造“少林武术”“漯河食品”“长垣厨师”“林州建工”“邓州护理”“信阳茶艺”等一批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职教知名品牌。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达投资计划,山东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600万元。自2010年以来,日照市共争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4个,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扶持资金2400万元,省扶持资金200万元。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208万元,共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600万元,省投资200万元。项目建筑面积15718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6层。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食堂4250平方米、宿舍7000平方米、实训及其他用房4468平方米。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日照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紧盯对接国家、省职业教育政策,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今年,日照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会同市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制实施日照市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目前规划初稿已基本完成。

为规范自治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自治区规定,各职业院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另行收取实习责任保险费。

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全日制公办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经费可从学费、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或高职生均经费拨款以及接收新疆籍学生财政补助资金中列支;全日制民办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经费可从学费或接收新疆籍学生财政补助资金中列支;免除学费的可从免学费补助资金中列支。非全日制中、高等职业院校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投保,保险经费可从学费中列支。如果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支付,企业支付的实习责任保险费据实从企业成本(费用)中列支。各职业院校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另行收费。

新疆实施实习责任保险的范围是全区境内经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实施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公办和民办中、高等职业院校全部注册学生。保险责任范围包括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校方责任险、附加教师派遣责任保险和附加被保险人保险。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校方责任险、附加教师派遣责任保险和附加被保险人保险的保障限额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由投保人自行确定,并在保险合同中注明。

针对贫困家庭子女无力读书的问题,重庆市扶贫办创造性地推出了“雨露技工・职教扶贫”项目,为他们补贴生活费和学费。项目实施两年,已累计投入2.25亿元,共资助15万名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入学。

招生条件是贫困家庭中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方式是采取五年一贯制模式,前3年按照中职教育进行管理,学期期满考核合格后,后两年纳入高职教育管理范畴。学生完成5年学业,成绩合格,便可获得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书。此后,学院还将为其推荐就业岗位,并对学生进行不少于3年的跟踪指导和后期服务,确保稳定就业。至于补助方面,中职学生在国家免学费的基础上,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生活费,高职学生每人每年补贴学费、生活费6000~7000元。

2014年,广东省75所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承担2012年冬季和2013年冬季退役士兵的培训任务,目前已开始接受报名。

根据《广东省2012年冬季和2013年冬季退役士兵参加技工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报名招生办法》,全省网上报名时间为9月23日-29日。退役士兵在上述时间内登录“广东省民政厅信息网”使用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退役士兵,可持相关证件材料到安置地县(市、区)民政局进行网上报名。

10月1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河北省选拔赛在唐山开幕,来自全省各地的156名选手在这里摩拳擦掌,大显身手。

第8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关键词】 高校后勤 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高校后勤集团人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劳动关系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这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人力资源开发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不协调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后勤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研究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人力资源的潜能,关系到高校后勤的发展和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

高校后勤集团实际上是由高校行政部门转型而来,为了顺利实现过渡和转型,维持改革的稳定性,后勤既吸收了原有在编人员,也消化了一部分非在编人员,同样存在新进人员。人员结构、工作性质、个体需求等方面都有着其鲜明的特征。

1、人员结构复杂

高校后勤集团的工作人员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宏观上分为在编与非在编;从微观来看,在编工作人员又可分为干部编制与工人编制,非在编工作人员可分为聘用大学生与一般聘用员工,在编人员一般是由老职工、教职员工家属、学校机构调整分流人员等组成,非在编员工一般是由集团通过公开招聘的高学历职工与农民工等组成。因此高校后勤集团工作人员的年龄构成、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结构非常复杂。

2、人员流动性大

从国家宏观经济来讲,流动性有利于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但具体到单位,资源的流入或流出会增加企业效益或造成企业效益的损失,频繁的人员流动必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集团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如餐饮、宾馆等,但厨师、服务员大部分都是聘用员工,相对于社会上的餐饮行业来讲,学校餐饮环境相对简单,但工资也相应比社会上略低,这就势必造成厨师、服务员的不断流动。

3、员工的需求多样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一般聘用员工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物资需求,发展到多元的精神需求了。在工作之余,要求有相应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同时,很多职工要求解决小孩子读书问题。

二、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后勤人才引进重视不够,优惠政策不到位。高校后勤需要引进的是具有企业经营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而高校对人才的引进主要是对教学、科研人才的引进,很少顾及企业人才。必然会造成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开发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1)人员构成不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后勤服务已经或正逐步走向社会化,许多高校后勤用工结构为:四分之一属于学校编制的全民、大集体职工,四分之三属于社会用工。可见,聘用员工已成为高校后勤集团用工的主体,他们大多来自某些经济落后的城镇和边远的乡村,整体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的土地征用工、临时工较多,大约占后勤队伍的80%,而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少。

(2)学历结构不合理。后勤集团聘用员工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为初中、小学毕业,没有技术或缺少专门技术培训,从事餐饮、园林、物业等行业中的洗切工、保洁员、值班员、保安员、绿化养护工等工作,劳动时间长,以体力劳动为主。仅有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从事管理员、厨师长等工作。

(3)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勤员工中多数是教师的家属和征地招收的工人,基本上停止了招收年轻正式职工,造成职工年均年龄偏大。部分学校后勤员工队伍中40岁以上的占55%,而且多数技师和高级技工在45岁以上。

2、待遇低,保障不健全,管理较粗放

工资较低,福利少,保障不健全。高校后勤集团聘用员工工资较低,部门不同、工种不同,工资有较大差距。如维修工技术含量较高,加上社会上工资也较高,因此定的工资较高。驾驶员、厨师长、维修技工等是工资最高的工种,因为他们技术含量较高;保洁员、园林绿化养护工、洗切工则工资较低。人员福利很少,虽然大部分后勤集团都依据法律规定与劳动者都签订了劳动合同,但能够做到社会保险全覆盖的却不多。

非在编员工归集团下属部门自行管理。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只管理在编员工,非在编员工则归下属部门管理,由部门招录、发放工资、安排工作等,部门只需将数量上报。各部门又仅仅关注业务,缺少专业的人事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因此,这部分人员的管理比较粗放,没有人事档案,有时甚至连具体数量也不是很清楚。

3、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培训机制不完善,培训少且不够规范。高校后勤集团对外聘员工的业务培训由部门自行组织。部门一般只进行简单的业务培训和岗前教育就安排上岗,虽然部门也要组织一些业务比赛,但缺少规划,不够系统。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高校后勤培训工作有所加强,对员工给予电脑操作培训、礼仪培训等。至于形势政策教育、学历进修、技术等级培训则基本没有,也没有从员工自身发展、职业规划的角度进行长远的培养规划,缺乏对员工的人力资源投资开发。

激励机制缺失,员工流失严重,稳定性较差。由于工资、福利待遇相对不高,管理不够精细,造成高校后勤人员流动性很大,稳定性较差。一般来说,收入越低,流失率越高,总体上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外聘员工流失和新招。部分高校后勤集团每年选拔优秀外聘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转为企业在编员工,但指标控制严格,而且要求条件较高,如必须在企业工作2年以上,经严格考核,业绩突出等。这一制度虽有一定激励作用,但数量有限,对多数外聘员工吸引力不是很大。员工的频繁流动对高校后勤工作极为不利。

三、加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对策

1、健全人力资源规划,加强培训建设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高校后勤集团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要对现有企业内部和外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预测并做出评估,依据实体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做出预测,制定解决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矛盾的对策,保证人力资源规划的具体落实。

加强员工培训建设,构筑现代培训体系。将员工的培训目标与企业的长远目标、战略规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思考。培训既要填补后勤某些岗位的空缺,更要从后勤目标出发,基于岗位分析、人力现状分析的实际资料,设计一套旨在综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体系,包括专业技术技能、管理技能、操作技能、服务技能、文化融合与规章制度的熟知等。在设计中,要让后勤的上层领导关注培训与后勤战略目标的密切关系,同时要注重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培训内容的设置要围绕学校后勤经济结构的调整、经营项目的开发、服务质量的提升、品牌理念的树立等,不断改善后勤人力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2、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在后勤社会化进程中,要不断优化管理和技术队伍结构,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后勤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鼓励、吸引干部、教师合理流动到集团工作。高校要为他们职务、职称晋升提供优惠政策,鼓励“教”与“研”相结合,从而实现学校、后勤、教师的多赢局面。

积极争取大学生这一人才资源。集团要为大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让他们融入到集团,为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出谋划策。同时,也可以聘请大学生作为监督员,让他们以消费者的角度来审视高校后勤服务,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

从社会上招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水平的管理、技术人才,不断充实后勤集团人才队伍机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针对劳动强度不大的岗位可以针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身体素质好的退休职工进行聘用,以降低用工风险。

3、引入竞争,创新激励机制

引入竞争,允许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打破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的员工聘用制。同时,要建立合理流动机制,实现人力资本的置换,保持员工队伍的活力。轮岗制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有效措施,通过轮岗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在不同岗位上的锻炼,深入实际,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后勤集团的服务水平。要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其提高绩效水平。绩效考核还会对后勤工作者产生信息反馈,使后勤工作者获得需要改进的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与指导,从而促进其发展。另外,绩效考核结果必须与薪酬和奖惩挂钩,薪酬分为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高校后勤集团应对原有薪酬体系进行适当调整,采用绩效导向的薪酬结构,实行以岗定薪,并逐渐弥合事业单位编制员工与外聘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特别突出的员工可作人才储备,在晋升和培训方面重点关注,重点培养。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后勤特色文化,用后勤精神文化熏陶、教育、引导员工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员工认真工作,快乐生活。重视单位内部沟通,包括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树立各类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5、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发挥管理者优势

各级管理者和重要技能岗位人员属于企业的核心员工。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干部大致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学校在编的后勤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文化层次较低,多数无技术职称,对管理新型后勤实体还缺乏经验;另一部分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由其它部门调入的干部和新吸收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学历层次较高,能较快融入管理工作中,但对企业的管理经验还有待于积累。因此,高校后勤发展缺少一支有较高学历,有专业特长,熟悉现代化企业管理又安心于后勤服务工作的管理干部队伍。抓好后勤管理干部的培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和做好后勤工作的组织保证。要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建立人员能进能出,管理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创造适才适用、发挥员工才干的用人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志宏: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学家,2011(12).

[2] 申乃林、朱忠祥:试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

[3] 贺家杰: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

[4] 宋伟华:高校后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分析及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6).

[5] 薛中苏:论高校科研机构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06(5).

[6] 郑雅萍、王伟、王静等:高校后勤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

第9篇:厨师技工培训范文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困难的“****”人员再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有“零就业”家庭实现再就业**人。

2.再就业培训***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业培训****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训练中心培训***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市内农民工企业在岗培训****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开发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人,完成目标任务***%,社区就业***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组织劳务输出****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培训

1、专业组分工参加考核:要求营业员组完成年度考核合格****人,服务员组完成年度考核合格****人,电脑电工按摩组完成年度考核合格***人,其它专业完成年度考核合格***人。由办公室每季度根据鉴定中心打印的鉴定花名册核对各组的考核数并公布考核进度,实施奖惩办法。据统计,截止6月**日,三组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组提前完成任务,并超出任务数**%。

2、开展宣传发动和招生组织工作.深入基层培训宣传,切实加强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一是上门联系,走访酒店、宾馆、超市***家,发放招生简章***份。二是与新闻媒体联系,在《温州都市报》和《温州商报》的招生栏上全年刊登招生信息;借助温州零距离—左邻右里栏目,向社区街道放发宣传单;在中心招生大厅门口进行志愿者义务活动,现场进行培训咨询和报名。三是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重点做好保健按摩、足穴按摩、厨师等传统专业的就业准入工作。全年专项调查多次,组织保健按摩培训**人;足穴按摩**人;厨师培训***人;营业员***人。

3、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我中心将校企合作作为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根本性工作去抓,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硬性制度去落实,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校企合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是充分认识到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实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是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技工院校特别是国家重点以上技工学校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重要方式。

二是认真学习各地校企合作经验,积极构建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认真贯彻全国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各地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做法和经验,创新理念,瞄准企业和市场需求,并结合温州产业结构升级、技能人才需求状况和院校实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办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鲜明特色。中心在职能范围内,加强引导,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加大宣传,增强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机制。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利双赢”校企合作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统筹协调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制度;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市场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公共服务机制。

4、严把培训出口关,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成立监督检查小组,对各专业培训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规范教学行为,编制各专业培训计划、大纲,确保各专业的教学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做到培训前有组织计划,培训中有纪律监督,培训后有考核要求。培训结束做到手续齐全,数据详实,资料及时归档,管理科学。半年年无出现缩课漏卷等现象。

(二)合理有效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

我就业服务中心为进一步拓宽社区就业渠道,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一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下岗失业人员求职信息档案库和大专以上学历技术人才资源库。采取信息、招聘面试、招工备案、劳动事务等方式完善服务手段。

二是大力培训就业技能。针对人才需求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这一要求,采取“对准专业,对准岗位”的举措,充分发挥劳动就业培训作用,整合各种社会培训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工种),实现定向培训,定向输出。*月我中心与**学校联合举办了**期技能培训班,共有**名参加了培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严格教学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严格有关规定执行,认真筛选教员,每位老师做到上课严要求、不迟到、不早退、无特大事情不请假,保质保量完成每班培训任务。

四是严把教学质量关,热心服务下岗失业人员。严格把关,精心部署,加强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质量,中心每位教师都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都有满腔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的热情。在讲课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向参加培训人员传授创业知识,严格按照课程安排时间表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培训课程,保证每位学员都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过我中心培训师的精心教学和参训人员的认真配合。止目前,我们己先后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就业培训,学员对这种培训学习产生了较高的热情,举办培训了**期,共有***人参加了培训,大部分培训人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满意工作。

(三)部门合作,共推就业培训上新台阶

各科室本着方便一线、服务一线的原则,尽大可能的为一线科室服务。财务科除了正常的工作程序以外,担负着为失业职工发放救济金的工作任务,仅输入微机一项就有很大的工作量。她们在人手少,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从未因此耽误过一线科室的工作。这种敬业精神上难能可贵的。办公室除正常的后勤服务工作外,担负着下情上报,上情下达的工作任务。尤其是今年上级领导和各大媒体的频繁光临我中心检查、报道再就业工作,更是加大了办公室的工作量。每逢此时,他们便没有了时间概念,更没有了公休日,直到任务完成。这种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态度,应在我局今后的工作中大力提倡。

(四)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干部受教育、中心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我中心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通过科学发展观第一、第二阶段学习,我就业服务中心党组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着力转变了我中心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解决了影响和制约我中心科学管理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和改进中心就业服务管理的工作.

一、抓好思想统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中心党支部广泛深入地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切实将省、市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和中心职工。根据中心的本职工作,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广泛动员、精心策划、积极创新,务求取得好的开局,深入剖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广进一步增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储备了思想动力,增强学习实效。

二、落实各项保障。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中心从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一是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架构。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由党支部支委、组长和部分中层干部组成,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组织、有领导,责任到人,始终在强有力的领导下协调高效地进行。二是配备工作人员队伍。中心领导高度重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人员配备情况,专门抽调了几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负责整个活动的宣传、服务、联络、协调、文秘工作。明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人员到位。

三、结合中心的培训安排,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一是抓好学习。强调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派发学习了学习文件汇编,要求做好读书笔记,提出个人学习计划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是注重实践。中心注重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推进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大力宣传。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在中心内网开辟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网页,并在中心宣传栏开设了专栏,及时刊登了中央、省、市、局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最新精神和动态,方便大家查阅学习。

总之,在这半年里,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有了积极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领导对我们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我中心上半年各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在下半年里,我中心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科学谋划,确定我中心下半年的工作重点。

(一)强化就业服务

一是继续抓好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乡镇的创建工作;二是做好企业认定工作;三是是强化网络建设继续完善就业体系。进一步大力加大县、乡、村三级人才就业网络和人才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同时,加强乡镇、村和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站的建设。

(二)抓好就业培训

扩大培训人员面:定单定向,先培训再输出,继续将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作为重点,拓展培训业务;进一步加强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强因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培训;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一是继续加强培训宣传,使更多人员参与培训。二是注意引进搞素质教员,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加强与企业合作、与学校合作,促进就业服务与用人单位一体化。

(三)突出劳务输出

一是重点做好因世界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的返乡民工的转移就业工作。二是继续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三是强化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进一步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壮大我市劳务产业,切实让我市成为家政服务、保安等劳务的输出基地,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让温江成为国内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基地,进一步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四)寻求政策支持,寻找新的培训项目

积极向市政府和主管部门汇报培训工作的思路、措施和进展情况,争取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经费支持。把握就业需求突出特色,寻找新的培训项目。结合就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就业人员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农业技能。

特别注意市场需求寻找新的培训项目:一是注意及时推广就业市场抢手的各类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二是注意及时开发热门职业和岗位的技能培训内容,满足就业市场和从业人员需求,做到就业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三是注意及时扩大培训专业层次面,把专业等级从初、中级工覆盖到初、中、高级工、技师队伍的建设中。四是注意及时开展校企合作,送教上门、联合办学、分段培训,提供订单式的培训服务,实现有目标、有计划地促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