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海洋科学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科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科学研究

第1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排课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遗传算法

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人数和专业及课程设置也相应地不断增多。在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排课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棘手[1]。因此,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排课系统,高效地编排出符合教学规律,且又能满足师生教学要求的课表,是每一位排课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这也促使排课系统设计和排课工作需要创新和改进。广东海洋大学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浪潮,经历了高校合并、多校区办学过程,已形成多元化的办学形式和多校区的教学管理模式,呈现出在校学生人数多(约三万多名本科生)、班级多(约九百多个)、开设课程多(每学期约六千门),而教室资源(多媒体教室仅两百多间)相当紧张的现状。然而,排课的整个过程充满着矛盾运动,其中包括上课班级、开设课程、任课教师、上课时间、教室等这5个方面在排列组合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现象,而班级多、教室少则是排课矛盾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我校的排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如甩课、双百班课程和原班课程上课时间冲突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课效率和排课质量。同时,课程表编排是一项系统工作,通常要综合考虑上述5个方面因素,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到班级课程的设置、教师指定及各单位教室的使用权限、时间,都是环环相扣,密切相关的,需要反复调整,避免冲突。可见,排课工作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约束条件复杂以及存在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不合理的排课系统设计容易导致排课工作出现效率不高、排课效果不如意结果。因此,急需分析排课中面临的问题及排课需求,以研究设计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排课系统,实现课表的优化组合和排课资源的最大利用。为了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表,我校通常采用以手工排课与计算机排课相结合的排课方式,使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与排课人员的灵活思维和经验技巧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我校现有的排课方式,本文根据我校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排课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排课系统设计,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排课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获得教学工作的最佳效益。

一排课系统需求分析

(一)业务需求分析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师、班级、课程、教室、时间等排课要素,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排课问题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所述:(1)排课工作开始前,教务处高教研究室需要根据各年级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此学期各班级的教学计划,以确定此学期各班级的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课程名、课程号、课程学分、课程性质、开课学院等信息。(2)将各班级的开课数据从教学计划中导入开课任务书。同时设置学年学期、排课参数以及维护教学楼、教室等基础信息。(3)将开课任务下达学院,各学院据此安排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可对上课时间、教室类型等条件提出相关排课要求。(4)各开课学院在系统中录入教师开课任务书,包括课程名称、教师、班级、人数、教室类型、上课周次等信息。(5)开课任务录入完毕,检查排课信息无误后,利用系统自动排出预排课表,此时主要是完成对上课时间和空间安排,生成一个“近似最优解”。(6)课表排好后,如果部分课表有特殊要求,对预排课表中的课程、班级、教师、教室、时间等各项进行手动调整。(7)课表定稿后,排课管理员和二级学院的教务员、教师、学生等用户可以查询、导出和打印课表。

(二)功能需求分析

(1)时间资源管理:支持多种节次、周次的划分,如上课节次、考试节次;支持时间模式的管理,如各种任务、教室等教学资源的屏蔽管理。(2)排课批次管理:自行维护排课批次,支持分批次排课,支持校、院二级排课。(3)计算机智能排课:灵活设置排课限制条件,支持分校区排课、支持按教学楼排课。(4)计算机辅助排课:提供人性化的排课界面,支持人工调整,支持排课数据与选课数据同步。(5)排课结果统计:支持按周次、星期、节次、开课学院、教师、班级、教室等类型导出课表,支持时间地点冲突检测、排课学时与计划学时不一致的检测。

(三)非功能需求分析

(1)易用性需求:使软件更简单、高效地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和习惯,以方便用户操作。(2)安全可靠性需求:系统应能准确、可靠地运行,保障教务数据的安全性。

二排课系统的总体设计

(一)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在排课系统需求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排课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排课系统功能结构主要由4个子模块组成:系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排课管理模块、课表统计输出模块。四个子模块的各自主要功能目标如下:(1)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系统常规设置和系统算法设置。系统常规设置主要包括开课学年学期的设置,上课周数、每周上课天数、每天上课节数的设置,上午、下午、晚上上课节次的分配,上课开始与结束时间的设置等。系统算法设置主要是对自动排课参数进行维护,如排课对指定时间、指定教学楼、指定教室、上课专业等初始权重的选择,教室座位选择裕量的设置等。(2)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课程、班级、教师、教室和教学计划等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如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查询、添加、录入、修改和删除,同时还可以将课程、班级、教师、教室和教学计划等数据用Excel、Word等形式导出备份。(3)排课管理模块。分为自动排课、手工调课、排课结果统计。自动排课是根据排课设置和准备数据进行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手工调课可以在没有冲突的前提下,按照排课人员自己的意愿对已排课程表进行手动修改;排课结果统计主要包括教室的统计和排课结果冲突检查。(4)课表统计输出模块。排课管理员和二级学院的教务员、教师、学生等用户均可用自己的账号进入系统查询课表,可将课表以文件形式导出,也可直接打印课程表。排课管理员和二级学院教务员可以导出或打印全校课程清单和全校所有教室课表。

(二)系统建模

用例模型是属于UML的静态建模机制,它是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所建的第一个模型[2]。通过用例建模描述排课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根据对系统的分析,本系统的用例模型如图2所示。顺序图是一种的静态建模方法[2]。在顺序图中,能够清晰的展现各个对象之间交互的时间和顺序关系。排课系统比较重视时间安排问题,因此在排课系统的动态建模中采用顺序图表示相应用例的动态执行情况。如图3为排课系统的顺序图。

(三)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排课问题涉及到学校、学院、专业、班级、课程、教师、学生、教室等数据信息。为了清晰表达排课数据的逻辑关系,采用E-R图(实体-关系图)进行概念模型的设计,如图4所示:(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根据数据库的设计原则以及排课系统的数据需求分析,创建如下系统所需的关系数据表:排课用户表、学年学期代码表、排课时间模式代码表、教师代码表、排课开课班级表、排课教室状况表、排课时间地点表、排课课程安排表、排课开课任务书、排课结果表。

(四)遗传算法设计分析

遗传算法是一种具有高效性、鲁棒性、并行性和全局最优性的搜索算法,可用于求解各类非线性问题以及对复杂系统进行优化[3]。因此适用于处理约束条件多、规模大、难度系数大的排课问题。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排课问题的主要工作流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过程[4]:(1)构造排课问题的基因编码:利用二维矩阵方式编码。(2)产生初始种群:随机产生初始种群。(3)冲突检测和消除。(4)计算适应度函数。(5)遗传算子:主要包括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变异算子。(6)产生最优可行课表。主要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见141页)。根据遗传算法的求解思路对排课问题进行处理[5,6]:采用“课表-教师-班级”与“时间”建立二维矩阵进行编码,并与“教室”进行关联,将其映射为遗传算法的基因。多个基因组成的“基因串”就是一个染色体。所有课程的染色体组合成一个个体,对应排课系统,一个个体即为一种排课方案。多个个体又构成种群,即多种排课方案。通过随机生成染色体的方式,生成初始种群。对初始种群中的个体进行冲突检查,并计算适应度,选择适应度值高的个体保留下来。在选择操作后选取两个个体即两种排课结果进行交叉操作。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现象,进行变异操作。再次进行冲突检测,并解决冲突,最终得到最优排课方案。经过一次种群迭代之后,产生的新一代种群的适应度值也会有所提高,这样问题逐渐逼近最优解,通过若干代的种群迭代实现全局最优解[6]。这种全局优化搜索的遗传算法,每一步的操作都很简单,而且对问题的依赖性也非常小。

三结束语

本研究根据我校教学资源实际情况,通过对我校排课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出了符合我校实际需求且科学的教务排课系统,并实现了课程、教师、班级、教室、时间等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安排,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排课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我校排课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麻烦。虽然,本研究所设计的排课系统较好地满足了我校排课工作的阶段性要求,但是,排课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影响因素多,数据量庞大,工作强度高。因此,有必要在今后的排课实践中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和改进我校的排课系统设计,以满足将来在学分制条件下的排课需求和课程编排。

参考文献

[1]张健立,冯永祥.集宁师范学院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27-28.

[2]雷景生,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张艳红,王玲玲,腾东兴.基于空间模型和遗传算法的高校排课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24(9):49-55.

[4]陈莎敏.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吴松慧.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第2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牡蛎俗称海蛎子,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除了可食用外,牡蛎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对内湾和近海水域藻华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基因组学发展迅速,影响越来越大,几乎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山东海洋科技人员一直致力于海洋生物基因的开发和应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长期研究海产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特别关注牡蛎等海洋贝类性状的遗传基础和改良方法研究。2008年5月,张国范研究员和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郭希明博士联合组成了一支国际牡蛎基因组研究团队,正式发起国际牡蛎基因组计划,拉开了我国水产养殖动物首个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序幕。

研究人员针对牡蛎基因组的高杂合度问题,开发了短序列片段拼接新算法,开辟了分级组装新手段,为高杂合度物种的基因组测序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技术。2010年7月,绘制完成牡蛎基因组序列图谱。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养殖贝类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基于短序列的高杂合度基因组拼接和组装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的基因组图谱标准。2012年9月19日,研究组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基于多组学方法揭示的牡蛎对潮间带逆境适应分子机制及贝壳形成复杂性的研究成果。这是我国水产养殖研究成果首次以长篇论文形式登上该刊物。

第3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与世界海洋强国相比,我国的海洋科技能力和工作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例如:科技队伍人数不少,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科研机构不少,但未形成对国家的整体支撑能力;科研条件重复建设多,高端装备少,资源共享差,没有形成整体实力;科技投入资金分散,难以重拳出击。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海洋科技的迅速发展,无法满足国家在海洋科技创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

从海洋科学自身发展来看,作为一门包括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等二级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而言,进入21世纪,海洋科学在研究方法上趋向于多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重点趋向于资源、环境、气候等与人类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研究方式趋向于全球化;研究手段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并趋向于全覆盖、立体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我国目前研究方向单一、条件落后、相对封闭、规模较小的海洋研究机构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海洋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通过资源整合,建设高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我国海洋科技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青岛作为一个海洋科技力量比较集中的城市,在整合资源建设高水平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驻青的教育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以五家单位的优势科技资源为基础,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历程追溯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历程可以追溯到七年前。2000年9月,时任教育部青岛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袁业立院士、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唐启升院士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研究员共同发起,首次向科技部提出关于建设“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议。

2003年10月,在科技部基础司协调下,首次提出将“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建设成国家实验室的方案,各有关部门和山东省、青岛市领导都支持并积极推动该方案。

2004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签署《关于共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意见》,就建设内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建设方式等问题形成一致意见。

2004年11月,以范维唐院士为组长的科技部国家实验室评估专家组到青,对该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评估。

2005年12,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咨询会在青岛市举行,13位院士、7位海外学者和青岛海洋科研单位的部分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对进一步明确国家实验室的定位、建设思路和科技发展规划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2月,科技部正式启动以中国海洋大学等海洋科研优势单位为依托单位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申请工作,这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申请建设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07年5月,教育部周济部长、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和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专程赴青岛,研究讨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工作。

回顾过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历程尽管曲折变化,但是各组建单位紧紧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地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进程。同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也得到了科技部、财政部、山东省和青岛市政府以及各主管部门的精心并卓有成效的指导。各组建单位广大科技工作者也通过多年来的沟通、协调、磨合,逐步在实验室建设原则、建设内容等方面形成共识,并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适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

建设方面详述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在尊重历史情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将采取虚实结合的建设模式,不进行现有研究院所的合并撤销或改变部门隶属关系,不进行集中搬迁,但要实现资源整合,按科研实体实行统一管理。

国家实验室建设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顺应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特别是5个组建单位)的已有基础,遵循“用好增量,激活存量 ;整合资源,优势集成 ;开放共享,提高效率 ;提升能力,推动创新”的原则,在对现有优势科技队伍和科研条件资源进行整合及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适于海洋科技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当新建部分观测、实验、研究设施和仪器装备,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汇聚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大幅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建设内容方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将由8个功能实验室、3个技术支撑体系、6个公共实验平台和服务管理机构组成。其中功能实验室是在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凝练研究方向,并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和强化建设,功能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的基本单元,体现了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水平,是国家实验室建设的重点;技术支撑体系是用少量投入,促进现有科技资源的系统优化集成,建设国家共用海洋科学考察船队、海洋资源样品库、海洋科技分析测试中心等3个技术支撑体系,提高资源共享度,建设重点是完善共享机制;公共实验平台体现国家实验室能力和水平,为功能实验室提供服务,拟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趋势,新建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等6个有前瞻性、对未来海洋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

在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由协调领导小组、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国家实验室各职能部分构成。其中,国家实验室协调领导小组是国家实验室的协调机构,其职责是:宏观指导和协调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家实验室理事会是国家实验室的决策机构,由共建单位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代表组成,遵照理事会章程发挥作用。其职责是:对国家实验室发展规划、机构设置和学科方向等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聘请国家实验室主任等重要人员;审定国家实验室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

学术委员会是国家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对理事会和国家实验室负责,其委员由理事会聘任。学术委员会受理事会委托,指导和把握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方向,进行学术工作评估。

国家实验室主任是国家实验室决策的执行者,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其职责是: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全面工作,统筹调配人、财、物等科技资源,组织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在人事管理方面,国家实验室人员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录用,逐级聘任;定期考核,契约管理”的全员岗位聘任制。被聘进入国家实验室的原5个组建单位的科技人员,经国家实验室和所在单位同意,实行双聘制,其人员隶属关系不变;被聘进入国家实验室的其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短期聘任者无需改变隶属关系,长期聘任者需将隶属关系落户于5个组建单位之一,由接受单位人事管理具体事宜。

在财务管理方面,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权责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实验室专设内部账户,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建设前景展望

通过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将完成5个组建单位相关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集成,建成8个功能实验室、3个技术支撑体系,新建6个公共研究实验平台及其配套工程;汇聚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初步建成6~8个优秀创新团队;探索并建立基本符合海洋科技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体系,较大幅度提升解决国家重大战略性问题的能力,为跻身世界著名的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奠定基础。

第4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数值模拟;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海洋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84-02

海洋数值预报系统是一个国家科学与技术综合国力的体现[1],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目前海洋数值模拟方向的海洋科学人才匮乏,面对国内高校本科生开设海洋环境数值模拟的课程很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探索[2]。此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也是当务之急。本文把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与《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相结合,以培养海洋科学类专业的数值模拟技能为目标,以研究海洋环境动力机制为导向,通过研究教学案例提高了学生的数值模拟技能,探讨了海洋数值模拟方向海洋科学大类本科CDIO+CBE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

一、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

目前淮海工学院海洋科学大类培养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该大类包涵两个海洋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探索海洋科学大类培养经验,我们把共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能力本位教育(CBE)和海洋技术专业创新应用能力(CDIO)教育理念融合,提出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从而优化配置共享资源,推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

二、课程教学内容

我校测绘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海洋数值模拟》课程设为专业选修课,安排在第7学期,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共计32课时[3]。授课内容涵盖了海洋数值建模的若干重要方面,从基本的守恒原理出发,探讨了1D,2D,3D模拟中若干重要物理过程,真正体现了数值模型与海洋物理现象的统一。讲解内容如表1所示。

三、课程教学特色

目前类似课程《近海环境数值模拟》刚被列为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本科生的特色课程。国内部分高校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将计算流体力学等课程纳入本科教学体系[4,5],课程开设后,学生普遍反映较难[4]。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把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与《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相结合,注重讲解海洋环境动力学经典方程及其物理意义,以培养学生的数值模拟技能为目标,探讨适合海洋科学大类本科学生《海洋数值模拟》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四、学生能力展示

学生结合课堂教学,针对数字海洋这一热点话题,设计并实现了海州湾模拟预报系统如图1。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数据生成、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由于海洋数据的动态性、海量性、多维性等特点,本系统是基于B/S的体系结构,使用Silverlight插件,是跨浏览器、跨平台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被这种高效开发工具所吸引。将海洋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是本系统的最大特色,以地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直观,并提供查询服务。

通过《海洋数值模拟》的教学实践,把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新模式与《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相结合,教学模式基本得到学生的肯定,学习兴趣浓厚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后面我们会开发ICBE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方利.海洋动力环境要素数值预报关键技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5):59-60.

[2]张学庆,刘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近海环境数值模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0,(5):195.

[3]吕海滨.《海洋数值模拟》课程建设的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2,(6):170-171.

[4]毛军,熊艳,薛琳.实施计算流体力学本科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2):46-52.

[5]毛军,薛琳,熊艳.在本科力学课程中引入计算力学内容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2(2):54-59.

第5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策略;遵循的原则

海洋文化就是用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中国海洋文化的特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经济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及其特色、港口经济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及其特色、国际航运中心时代的中国海洋文化及其特色。本文结合中国海洋文化的这三方面特色对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海洋文化是海洋与文化的结合,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通过对我国沿海部分城市居民、旅居国外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中做的调查问卷,走访了一部分专家、学者,查询了一些国内外资料,找到了一些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的对策。

(一)传播中国的海洋文化,让世界对中国的海洋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海上贸易的加强,使中国的海产品更多地走向世界。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海岸线长,沿海地区气候宜人、风光旖旎,使海洋成为周边国家人们向往的休闲娱乐胜地。嬉水、、冲浪等水上活动,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又有利于人们心情愉悦。

(三)有利于中国海洋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并加大中国海洋旅游文化开发的深度。比如向其他国家学习,建造台风博物馆、海洋渔业博物馆、盐业博物馆、灯塔博物馆、岛礁博物馆、珊瑚馆、贝壳博物馆等,举办沙雕艺术节,中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继续发展海滨旅游的同时,加速海岛旅游的开发,加大力度开发帆船、滑水、冲浪等海面旅游项目和远洋、深海旅游项目,突出中国海洋旅游文化的特点。

(四)吸引着国内外企业家投资建港,使海港产业文化为中国带来无限的商机。

(五)中国海洋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有助于加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避免对海洋资源掠夺式开发的现象。保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降低物种灭绝的危险。

(六)传播中国海洋文化有利于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中国周边国家的海洋科学研究比较先进,多与这些国家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

(七)举办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会、举办各类展览会、贸易洽谈会等对外文化传播活动。选择传播载体,拓宽传播途径。我们要大力发展外向型海洋文化产业。政府要重点扶持能传播和宣扬既有中国特性又具普世性的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广播、影视作品。以基金会、奖励、补贴和免税等方式开拓相关的大众媒介产品的国际市场。要以国际性会议为契机,搭建同世界交流与对话的平台,通过海洋文化的整合、设计和引导,使真实的中国海洋文化呈现在世界面前。抓住传播重点,注重语言传播,所以也要积极扶植以海外华语观众为主要对象的中文电视广播节目,积极地向国际社会推荐中国的海洋文化。

二、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坚持的原则

中国海洋文化的对外传播综合系统已具备一定影响力,但需要逐渐构筑起国际传播现代构架。对外传播活动存在着传播渠道单一缺乏体系、传播内容碎片化、对外传播活动的零散性、对外传播地域建设的匮乏、对外传播活动的意义模糊等现象,影响了对外传播效果。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除大众传播之外,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需要共同构成一个综合系统。

传播中国海洋文化要注意中外海洋文化的差异,传播内容要仔细研究和筛选,强调中国的民族性,兼顾世界性,更多关注当代海洋文化的内容。传播方式要刚柔并济,避免程式化,要注重亲和力,力求幽默客观不能生硬,不要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对欧美,可以淡化政治色彩,先求文化认同,再求政治理解。

对中国海洋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以求找到更好的对外传播方式,使中国的海洋文化得到世界的、更广泛的认同,以期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安然.论城市文化与大连市海洋文化建设[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

[2] 蔡丰明.上海海洋文化特色的形成发展及其民俗表征[J].文化艺术研究,2010(10).

[3] 传承文化精髓打造海洋品牌――历届海洋文化节再回首[EB/OL].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489,2013-06-14.

[4] 郭亚贞,刘金立.大陆地区海洋文化研究与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l0(11).

[5] 丰驽雷姆・伯顿著.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第6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海洋文库;建库;广西;北部湾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持续深入,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一大亮点,立海之根,聚海之力,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成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任务。开发海洋资源,离不开海洋文献信息的支持,如何开发海洋信息资源,为北部湾经济的发展服务,便成为信息资源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钦州学院“北部湾文献资料库”建设正在探索之中,本文仅以其中的“海洋文库”建设为例子,谈谈看法,以之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1 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需要

地处我国西南沿海的北部湾经济区,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海岸线总长的1/10。沿海(钦、北、防三市)居住人口560万人,沿海滩涂1005平方千米。这里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海洋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油气资源、风能和潮汐能资源、海岛资源都亟待开发,把北部湾地区作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正是基于北部湾海洋资源的突出优势和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那么,要开发北部湾丰富的海洋资源,北部湾经济区的企业和科研人员对海洋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就势必日益增长。然而,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目前,北部湾海洋文献信息服务还比较薄弱。据了解北部湾经济区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海洋文献库,且各个图书馆现有的海洋方面的文献资源也及其有限,因此,大量搜集海洋方面的文献信息,开发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北部湾海洋文库,为北部湾海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服务,便成了当务之急。

1.2 沿海高校特色办学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的地方性不断增强,为所在地方经济服务,成为高校的首要任务。钦州学院作为广西沿海唯一的全日制综合性公立普通本科院校,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

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钦州学院,在海洋科学办学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学校结合北部湾地区和东盟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特点,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增设了轮机工程、港口物流、海产品储运与加工等专业,填补了广西高校中海洋类专业的历史空白;2007年3月,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北部湾大学筹建办公室”,同年8月又批准建立“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这更加体现了钦州学院特色办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凭借这一良好的机遇,钦州学院一方面可在专业设置上设立更多与海洋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以培养更多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在科研上也更多地涉及与地方经济相关的项目,以更好地服务北部湾经济发展。不仅如此,学院还将肩负着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任务,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协调发展,促进科学成果转化,提高为北部湾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钦州学院的海洋特色办学,离不开海洋文献资源的支持。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海洋科学教材、教参以及科研用书,还有以海洋科学为核心的由大量涉海文献信息构成的极具特色的馆藏体系。由此可见,北部湾海洋文库的建立是沿海高校特色办学的需要。

1.3 沿海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应与学校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北部湾海洋经济的发展,钦州学院海洋学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海洋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作为广西沿海唯一的高校图书馆,钦州学院图书馆应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融合起来,构建具有丰富海洋资源的特色馆藏,在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搞好服务的同时,也要面向社会,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海洋文库的建设正是为了实践这一理念而进行的,同时,也体现了钦州学院图书馆工作的创新理念。

2 海洋文库建立的目标及思路

建设海洋文库,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为北部湾经济发展和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书馆进行海洋文库的建设,应本着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同时建设的建设思路,努力打造北部湾收藏涉海文献最全面的特藏书库。为此,我们以钦州学院图书馆为基点,以建设“北部湾文献资源库”为契机,在原有基础上,大量收集涉海文献资源,并对广泛和多样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筛选、加工和整合,按科学的方法将资源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个集中、有序的海洋专业化的特色馆藏,并实现文献资源信息化、服务网络化,服务人员专业化。努力使海洋文库既能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也能满足北部湾海洋科研工作、海洋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

3 文库建设的内容及形式

海洋文库建设总体上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涉海纸质文献资源的建设,二是涉海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三是海洋文库的管理及服务。

从文献内容来说,包括一切涉海文献。无论是纸质文献或电子文献,其收集海洋文献内容都应广泛涉及科研、教育、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具体包括海洋调查与观测、区域海洋学、海洋基础科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工程,港口经济、海洋旅游、海洋文化、海洋法规等,还有与北部湾人才需求相关的水产养殖、捕捞、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海洋生物、海洋环境、航海技术等。此外,海岸管理与利用、港口资源利用、滩涂资源利用、滨海旅游资源利用、海洋研究、集装箱技术、水环境科学也应收人其中。海洋文库的建设还要注意地方特色,根据本区域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特色,将有关本地区信息资源完整系统地采集收藏。

从文献的载体形式来说,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纸质文献如涉海的图书、期刊、报纸、图片,生物图谱等;电子文献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音像资料、海洋专业数据库及搜集加工网络资源而成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等。还可以收集图书情报界公认具有较高信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文献类型:学位论文、科学技术报告、会议文献等。

4 文库建设面临的问题

4.1 资源问题

文献资源是组成海洋文库的第一要素,但涉海文献资源的搜集是海洋文库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 馆藏资源基础薄弱。目前,我国海洋文献信息普遍缺乏,钦州学院图书馆的状况更令人担忧。由于历史的原因,钦州学院图书馆曾一度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馆藏资源缺乏特色、枯燥、乏味。尤其是海洋文献资源建设得不到重视,致使海洋文献的严重匮乏,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海洋信息服务非常有限,主要表现为海洋文献馆藏量少,文本类型单一,在所有馆藏中,尚未形成海洋特色馆藏,更不用说海洋特色数据库了。如此薄弱的基础,让我们深感窘迫。因此,开辟多渠道、多方位获取海洋文献,建立海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海洋文库建设的当务之急。

4.1.2 涉海书籍出版发行量少。海洋科技类图书具有科学的严肃性、严谨性、实证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它成熟、稳定、理论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它的出版发行有很大的局限性:出书率低,出版周期长,出版种类少等。加上市场利益的驱动,促使出版界减少了科技图书的出版,而销量较好,紧急效益较高的经济管理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及文学艺术类图书出版量剧增,这样就在客观上给涉海文献的搜集增加了难度。

4.2 人员问题

图书馆人员是海洋文库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设者的专业程度、知识水平及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海洋文库的质量的高低。目前,钦州学院图书馆人员缺乏,力量薄弱,尤其是海洋专业、图书馆情报专业的非常紧缺。人力不足,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大大地制约了海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利于海洋文库的建设。

5 解决问题的对策

5.1 成立海洋文库建设小组并制订海洋文献开发规划

任何科学劳动系统都是一种多因素、多层次、多序列的动态综合体,理想的人员结构是取得最佳工作效能的基础,建立海洋文库是钦州学院图书馆的一项科学系统的重要工程,建立一个有合理人员结构的工作团队,是取得最佳工作效能的基础,也是海洋文库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从事海洋文库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馆员团队,必须努力实现知识结构配套化、智力结构多样化,要实现这一切,一是离不开卓有成效的岗位培训,通过培训,使海洋文献开发人员具备相应的海洋知识及知识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等;二是招聘人才,通过公开招聘形式,把海洋科学及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吸引到海洋文库建设团队来,让他们在文库建设中发挥作用。

成立以海洋科学和图书馆情报人员为主力军的建库团队,是展开海洋文库建设工作的基础。加强建库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制定合理文献资料的采集工作方案,则是顺利进行建库工作的重要保证。建库团队必须在摸清馆藏家底和做好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海洋文献开发利用计划,明确开发步骤和预期效果,然后有条不紊地分步实施。

5.2 拓宽渠道,多方搜集文献资料

5.2.1 加强文献源信息的采集。广泛搜集国内各种图书征订目录(出版社目录、发行商提供的目录、各种单独发行的书目等)建立多方面的采购渠道。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海洋方面的图书、期刊、报纸、图片,生物图谱等,如国内的《台湾海峡》《中国海洋文库》《海洋文摘》《中国水产文摘》等。国外如美国的《物理海洋学》(Physical Oceanography)、《海洋科学技术杂志》(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国的《海洋学电子出版物》(Oceanography Electronic Publications)等,这些都是反映海洋科学的前沿和发展动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5.2.2 拓宽国内外非贸易渠道,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

(1)书刊交换。用书刊交换书刊是获得海洋文献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文献馆历来重视国内外书刊交换。北部湾海洋文库建设可以参与书刊交换活动,通过这一渠道,获取更多的海洋文献,既可以弥补文献资源的不足,又可以减少经费的投入。

(2)征集个人收藏的海洋文献。在个人手中,散落有为数不少的海洋文献,其中有相当数量海洋文献没有收藏到图书馆中,特别是因公参加国内外各种海洋会议的会议文献,或参加国内外各种海洋学术社团获得的海洋文献资料,这些资料许多甚至大多数被个人收藏,长期禁锢,无法利用,有的随意存放,造成丢失,这实在是资源浪费。通过征集活动,把这部分的文献收集到图书馆来,既能增加海洋文库馆藏量,也能使这些文献得到充分利用。

(3)鼓励个人向“海洋文库”捐赠稀有的海洋文献,提供原著、原文或有关目录等。目前,国内外海洋研究工作者不断增加,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呈现出来,如论文、专著或实验报告等,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他们取得联系,鼓励他们向“北部湾海洋文库”捐赠自己的原著、原文或有关目录,为海洋文库建设作贡献。

5.2.3 开发网上免费的海洋信息资源。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免费信息,而这些免费资源的利用一直是图书馆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在不侵犯版权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选择与海洋科学有关的信息,并通过连接、下载或安装到图书馆服务器上等方式,把这些免费的资源整理、分析、归类加工并合理地利用起来,以弥补馆藏的不足。

5.3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海洋文献信息普遍缺乏,钦州学院图书馆的情况更为严重。面临如此状况,资源共享对于北部湾海洋文库资源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联合起来,实行海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才是解决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钦州学院图书馆应积极加入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参与国内外海洋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涉海文献资源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涉海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展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活动。这样才能广泛利用他馆资源,提高文献保障率,同时也能使本馆的馆藏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海洋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还可以避免海洋文库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提高建库效率。

5.4 购买和自建海洋特色数据库

海洋特色数据库是组成“北部湾海洋文库”的重要部分,购买和自建数据库是实现海洋文库数据库建设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海洋信息数据库主要有中国海洋大学的《渔业水产管理法规》,上海水产大学的《渔业专题数据库》《黄鱼专题数据库》,广东海洋大学的《海洋生物资源数据库》《中国海洋文献全文数据库》,浙江海洋学院的《海洋水产题录数据库》等。国外主要有《海洋、海洋学和淡水资源(Ma-fine,Oceanographic &Freshwater Resources)》(该数据库目前为光盘版),《水科学与渔业文摘(Aquatic Sci-enee and Fisheries Abstracts)》等。我们可以根据经费情况,选择购买其中的数据库,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主建设或合作建设的方式,建设海洋专题数据库,如《北部湾港口群专题数据库》《北部湾沿海工业专题数据库》《北部湾海水养殖专题数据库》《北部湾鱼类专题数据库》《三娘湾白海豚专题数据库》等,以充实海洋文库的馆藏资源。

第7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2、海柳:海柳学名黑珊瑚,因其长成树枝状,枝条纤美,质地柔韧,外形类似于陆地上的柳树,故获名海柳。虽形似树木,但经海洋科学研究海柳实属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类,系珊瑚科的一种。

3、海豚:主要栖息于热带的温暖海域,但也有一些比如露脊海豚(Lissodelphis spp)更喜欢寒冷水域。通常生活在浅水或至少停留在海面附近。

4、珍珠贝:珍珠贝,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珍珠贝科动物的总称。两壳不等,左壳稍凸起,右壳较平,通常具足丝开孔,壳顶前后具耳,后耳较前耳大,贝壳表面常具鳞片。无水管,足呈舌状。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用足丝固着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岩石和珊瑚礁上生活。

第8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科教兴海战略 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海洋教育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02-02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和海洋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对海洋的探索程度不断加深,利用能力日益提高,海洋经济开发的深度、广度和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陆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解决面临的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缺少陆域经济发展建设用地、缺乏电力和水资源短缺等生产要素的浙江省来说,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已是势所必然。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海上浙江”的口号,认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就必须贯彻执行科教兴海战略,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海洋科教自主创新体系。2005年以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对全省经济推动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一、浙江省科教兴海发展战略的分析评价

1.科教兴海战略的内涵。科教兴海战略就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为先为战略思想,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面向海洋的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的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实力,把开发海洋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海洋素质上来,最终实现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环境的和谐发展。

科教兴海战略要坚持以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提高综合效益,以经济为中心,充分发挥海洋区位、资源和科技优势,重点开发海岸带、海岛和近海资源,在抓海洋基础研究的同时,重点抓技术开发的示范和推广,采用海洋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探索和开拓未来产业。制定“科教兴海”政策,要注重海洋科技经费投入,优化海洋开发环境,大力促进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海洋经济走上新的发展阶段。①

2.浙江省科教兴海战略的框架分析。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教兴海战略,并把它提高到“海洋:浙江的未来”的战略高度。2005年,浙江就出台《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时期,浙江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枢纽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临港产业基地、世界级城市群新型城市化先行区、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试验区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2010年3月浙江获得国务院批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具体内容包括加快推动中心镇新型城市化、大力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推进义乌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加强产业集聚区战略规划和布局引导及促进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3月10日,国家外国专家局、浙江省政府宣布合作共建“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在舟山建设一批国家级海洋产业引智示范推广基地。②

在描绘规划的同时,浙江科教兴海战略的布局初步呈现。浙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重大工程、临港工业、船舶修造业、海水养殖与加工、海洋环保与防灾减灾)取得较大进展,浙江海洋产品的竞争力明显提高,通过海洋科技服务等平台使一大批海洋类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浙江海洋教育实现了以全省唯一的一所海洋类本科院校浙江海洋学院为依托、浙江大学等大学为基础的大学教育体系和中学、小学实行特色教育的中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每年可以为浙江提供几千名浙江海洋经济急需的船舶等高层次人才。

浙江省通过浙江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科教兴海战略的领导,强化浙江省海洋渔业局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浙江省教育厅作为海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了全省推进海洋事业发展的合力。

3.浙江省发展科教兴海战略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关系。科教兴海战略从建立到实施必须统筹考虑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相互关系。政府是科教兴海战略的政策的制定者、监督者和协调者,企业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主力军,科研机构(高校)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智力支持者和文化引领者。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浙江省委、省政府是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科教兴海的设想的。在发展的初期,政府可以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优先发展与海洋相关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到一定程度以后政府就应当退出“运动员”的身份,转而以“裁判员”的身份成为政策的制定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企业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主体。科教兴海战略中,科技和教育是手段,兴海是目标。振兴海洋,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海洋开发体系。同时,海洋产业的高科技化、海洋成果的产业化,都只能在企业的范畴内实现。

科研机构(高校)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智力支持者和文化引领者。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浙江省与海洋相关的科技成果都是由科研机构(高校)单独或是与企业合作完成的。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还培养了一大批海洋科技和文化工作者,并通过举办“海洋文化节”、“海员日”等活动积极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海洋参与意识。

二、舟山市推动科教兴海战略的案例

舟山是全国唯一一个建在群岛上的地级行政区域。自古以来,勤劳的舟山人民依靠优越的海洋资源,使舟山成为世界的三大渔场之一,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舟山市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省委的战略意图和舟山海岛的特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舟山视察工作时指出:舟山是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舟山要在浙江建设海洋强省中打头阵,要有“舍我其谁”,敢于争先的气概。海洋经济是高技术经济,开放型经济,结合型经济,要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加强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

舟山市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其核心是不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科学技术的使用程度直接决定了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程度,必须把推进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着力点。2009年12月,舟山市设计了建设“海洋科学城”的目标。作为舟山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和体制创新的重要突破。舟山海洋科学城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还有浙江省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经济高新区和“海上浙江”核心区,中国一流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内独具特色的海洋科学城。

舟山市在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港航强省、推动科技兴海战略进程中,具有关键的地位。而建设海洋科学城正是舟山推动科教兴海战略在体制方面的重要突破。海洋科学城中的高教科研区还包括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海洋学院新校区。④

与此同时,舟山市还十分注重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的海洋科技人才,通过组织开展重大海洋科技项目,集中一批海洋科技拔尖人才为舟山海洋经济建设服务。舟山市设立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奖,引导海洋科技工作者积极研制符合舟山海洋科技创新要求的被市场认可和接受,能够推动舟山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原创成果,鼓励海洋科技人员把实验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研发出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

三、浙江省科教兴海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

1.大力加强对于“科教兴海”的领导。浙江省拥有较多的海洋科技和教育资源,但却分散在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中。可以依托浙江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或专门成立浙江科技兴海领导小组,以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为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建立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工作统筹机制,形成推进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合力,把科技发展能力和教育发展实力全面融入到浙江省的海洋建设中。同时要加快制定浙江省科技兴海发展规划。要按照《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08―2015)》的基本精神,结合浙江省涉及海洋的科技和教育的实际情况,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海洋发展的重要位置,或为发展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要明确发展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浙江省成为全国的海洋科技和教育强省。确定海洋工程、船舶修造、水产品的精神加工、海洋药物制造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环节等方面为政府资金的重点投入对象。

2.重点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浙江省已在舟山成立了浙江省海洋研究院,在杭州成立浙江省海洋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成立了浙江省海洋研究中心。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科研院所科研平台的优势,出台政策鼓励大型企业创办涉及海洋的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应当充分发挥在浙江沿海地区的涉海类高科技产业园区在涉海科技信息集聚、科技成果孵化、成果的合作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以海洋高科技园区为依托,园区要以市场为向导,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

3.积极宣传海洋文化历史知识,提高人民的海洋知识。海洋开发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尤其是沿海边渔民村群众的参与。必须从海洋环境保护的高度积极宣传海洋文化历史知识,提高全体人民的海洋意识。浙江有着非常灿烂的海洋文化沉淀,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舟山马岙的古文化遗址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要从学前阶段就开始对小孩进行海洋知识的启蒙。在中小学阶段可以结合地理等课程宣传海洋文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海洋兴趣。在大学阶段,着重要做好大学生的海洋观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群体成为具有一定海洋文化精神的海洋知识传播者。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宣传各种海洋民俗文化和习俗,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加大海洋文化遗产的抢救力度。

4.强化国际合作,推动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都在加大力度增加对海洋的投入。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都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特殊政策,组建以政府为主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海洋科技和教育事业中。要努力提高浙江海洋的竞争力,必须努力推进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全球化,详细了解世界各国海洋发展的历史状况,从中总结出能为浙江所用的经验。浙江海洋学院已被国家科技部授予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可以以此为平台,强化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浙江的海洋科技发展接轨世界。积极推进浙江海洋高等教育与国外海洋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高层次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为浙江海洋建设所用。

5.组建浙江海洋大学,提高浙江科教兴海发展战略质量。发展海洋经济,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尽管起步较早,但资源比较分散,至今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海洋高等教育体系和主导型力量,尤其是高层次学历教育(硕博点)的布点还不齐全。浙江省海洋科教尚缺一所具有一定特色品牌、专业相对完整、学科比较强势的海洋大学,势必造成在国内海洋教育、海洋科技、海洋产业项目竞争等方面处于劣势,因此组建浙江海洋大学很有必要性。浙江海洋学院所在的舟山市是我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目前其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由传统的海洋渔业向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为主的现代海洋经济迅速转变,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组建浙江海洋大学是打造我国中部最重要海洋科技创新基地、服务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本文为浙江海洋学院2008年校级重大科研项目“新时期浙江省‘科教兴海’发展战略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王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海洋信息,1996(2)

②刘华.21世纪经济报道,2010.4.7

③苗永生.中国海洋报,2000.1.6

④庄启,“海洋科学城”轮廓初现.舟山日报,2009.12.4

第9篇:海洋科学研究范文

历来,我国非常重视海洋科学研究,通过提高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技术,增加渔业产量;通过渔业资源保护和海洋环境监测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通过建造装备先进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多次赴南极和北极考察,实施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我国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逐年提升。目前,我国把海洋高新技术定义为:海洋监测和探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模拟系统技术、海洋深潜技术、大洋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海水淡化和利用技术、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技术、海洋能源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工程技术十一方面[2]。经过对国家海洋经济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情况的研究和总结得出:目前,我国海上海洋深潜技术、海洋油气田开发技术、海水淡化和利用技术等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列出了我国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已取得的成就和将来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3]。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截止2011年,全国共有各类高职院校1228所,其中涉海类院校仅为沿海省市的交通、海事、海运、水产类院校,其他院校举办的涉海类专业寥寥无几。另外,通过对教育部2004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每年核定公布的目录外专业情况研究:我国约有54个涉海专业,占目录内专业总数532个和2011年目录外专业总数452个的5%[4-5]。

2海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在我国今年批复的山东、浙江、广东三个沿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实验区)的规划中和自1990年起先后设立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及最近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和建设方案中,海洋经济已作为核心发展的要素被不断重视和提升[6-8]。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在三个产业中,除第三产业涉及的海洋经济内容我国有比较好的基础外,其他许多产业都是海洋新兴产业,均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而通过对教育部高职高专目录内和目录外专业的研究,目前已开设的涉海专业主要涉及的产业和内容如所示。根据上述研究可知,在海洋经济的第一、二、三产业中,目前各高职院校在第一、二产业几乎没有开设涉海类专业,而第三产业中已开设了交通运输大类,其中有水上运输类、港口运输类25个专业;还开设了旅游大类,其中有旅游管理类、餐饮管理与服务类15个专业,但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涉海专业;在其他设置的专业大类中也有少数涉海或与海洋经济相关的专业,如涉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港口水利、国际贸易等大类的相关专业,但涉及海洋高端产业的专业设置基本上为空白。由此可见,我国高等职业涉海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严重滞后,涉海类专业数量少,覆盖面窄,除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和建设相对较齐外,针对第一、第二产业涉海专业几乎没有,涉及海洋高端产业的专业设置,如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生态和远洋渔业基本上为空白。

3高职院校在海洋经济时代的战略思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国明确了“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9]。同时,我国各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区的规划也明确了相关需要发展的海洋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更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在海洋经济时代如何培养满足区域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各院校需要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通过上述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和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设置和建设情况研究,对如何加强涉海专业建设,需要各院校在下列产业发展中予以认真思考,以加快海洋经济人才的培养,满足海洋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第一产业:现代远洋渔业、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渔业增殖业。随着我国沿海海洋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沿海海洋环境的恶化,中日渔业协议、中韩渔业协议的进一步实施,我国沿海和近海渔业作业环境日益减少,国家已开始实施了远洋渔业的发展战略。但由于沿海传统渔业人口的减少,远洋渔船航线设备和捕捞设备等的现代化,再加上需要外语和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等,远洋渔船的高级船员数量和素质满足不了不断发展壮大的远洋渔船船队需要。同时,现代化养殖业和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一批懂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工程和海水养殖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需要新开设相关专业,如海洋牧场管理技术、远洋捕捞技术、远洋渔业管理与服务等专业。第二产业:海洋能源、海洋矿产、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建筑、现代海洋化工、海水利用业、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业。这些行业主要涉及资源、能源的开发,制造和建筑工程业等,属于工科类。目前,这些行业的相关专业在陆地工程中都有设置,但没有针对海洋的;另外,由于我国这些产业还没有成型,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仅为高端人才,即研究型本科以上学历。因此,这类专业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原专业的基础上突出海洋开发和应用的内容,改造原专业并突出海洋的特色,如海洋石油勘探、海洋天然气开发、海洋水产品精加工技术、海洋再生能源技术等;二是根据海洋产业发展需要新开设相关专业,如海水利用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岸工程防腐技术等专业。第三产业:海洋运输物流业、港航物流服务业、滨海旅游业。目前,在这些行业已开设了较齐全的相关专业,而且专业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类专业建设主要也有三种方式:一是做精做强,即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港口机械和业务管理等专业;二是调整专业方向和内容,特别是旅游业,如把酒店管理和烹饪技术等专业转型为滨海酒店、度假村管理、海洋食品烹饪技术、滨海旅游项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三是根据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设置新的专业,如邮轮管理和服务技术、游艇管理和服务技术、港口物流技术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