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雕刻艺术入门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雕刻艺术入门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雕刻艺术入门知识

第1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游戏设计课程;Zbrush;次时代游戏模型;Alpha工具

近年来,本科艺术类数字媒体专业课程设计中都适当增加了游戏设计课程。笔者近期通过对高校艺术类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讨论中发现,游戏设计课程主要以游戏视觉设计为核心教学目的,围绕这一目的制定了视觉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框架。其中可以清晰地分为两个类别:即偏向平面视觉设计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偏向游戏角色和场景的三维模型设计。而后者直接影响游戏用户对游戏可玩性的视觉评分,不仅是游戏在视觉上能否吸引玩家用户的重要标准,也是游戏视觉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制作有视觉冲击力、外形新颖美观、动作姿态优美的游戏模型,使学生掌握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制并符合行业内标准游戏模型的教学方法。

一、高校游戏设计课程与Zbrush软件的联系

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面临的难题一方面是软件操作不熟练,另一方面是设计学基础知识转换到实际操作中无从下手的困惑。以往游戏设计教学大纲中提出游戏本题设计和游戏视觉设计两项课题,通常是指在规定的课时指导学生制作一款可以实现操作的小游戏。游戏视觉设计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款制作游戏模型的软件。由于目前人才市场需要更多能够在游戏项目上制作独立次时代游戏模型的高校毕业生,但实际上游戏产业是一项分工细致,劳动附加值极高的产业,市场不需要入门级的游戏设计者。所以,需要调整教学大纲中不适应的部分,面对学生和市场的两难境地,学生需要在课程中得到更加专业的游戏设计能力的提升。

ZB软件可以在一般系统环境中顺畅运行,非常适合学校教学普及硬件标准,同时也是一款业界相当认可的三维游戏模型制作软件,在无纸化教学环境中,这款软件支持手写板操作,也能在软件界面上直接书写。高校游戏设计教学过多使用 AutoDesk Maya,软件本身并不妨碍游戏设计的表现与创作,但在游戏模型的结构修改和精细度表现上,教师无法用软件指导学生。例如,在Maya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完成全部游戏模型的制作后,教师才能给予评讲和评分。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制作模型的问题,不能及时叫停学生的错误操作,只能通过学生无数次试错操作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而ZB软件则可以通过快速增减面数,得到简单的模型和精细化后的模型,让教师在简单模型的阶段指出学生出现的结构性错误,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发生。另外,ZB卓越的细节雕刻功能,模型表面绘画着色和贴图转化的功能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转化设计学基础知识。

二、循序渐进的形象化教学思路

新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思路满足以下几个层次的需求,合乎从简到繁的适应性训练过程,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从构建模型框架结构到雕刻微小局部细节的错误操作。最重要的是使得学生掌握以多款软件联合工作来完成创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

1.数字浮雕课程设计思路

学习使用ZB软件与其他三维软件不同的是节省了大量熟悉软件界面的时间,例如,学生学会使用三维软件制作一个水杯,水杯设计不能与设计学基础知识和游戏设计的实质内容进行任何关联,但为了使学生掌握三维软件能实现从线到面,从面转换为体积物体的道理,必须设置这项课程训练。新的ZB课程训练增添了2.5维块面浮雕训练,要求学生在首节课学会安装使用手写板,对指定的经典浮雕作品进行临摹,手写操作直接避免软件界面操作,学生在屏幕上、数码泥板上以数码笔为刻刀直接雕刻,所以在基础知识中设计学的点线面转换规律可以直观感受到,而不通过第三方操作进行转接性理解,由此节约了学生学习游戏模型制作的时间。

游戏设计课必须重点讲解块面构建与点线雕凿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一样的游戏高精度模型,为何水准有巨大差别?2002年,美国艺电(EA)游戏公司外包给印尼公司“极品飞车10”项目的建模工程,完工后飞车外观俊朗,贴图华丽,但不符合EA要求,模型全部返工。唯一致命失误在于建模师躲避构建飞车复杂的结构,试图用贴图来表现车体表面,导致飞车模型在转面测试中,发现车体多处构件没有光影变化。众所周知,浮雕必须是从大块雕刻入手到细部刻画的一门雕刻艺术,如果没有良好的块面结构意识,浮雕雕刻必然失误不断。所以,学生通过练习必然会强化从模型整体结构入手雕刻的能力。

2.数字人体雕塑课程设计思路

数字雕塑课程以人体雕塑为主要内容,学生能快速理解游戏人物角色制作的要点。其中关键在于适当讲解如何划分人体各体块之间的结构,肌肉和骨骼之间正确的比例关系,以此让学生通过课程理解三维角度观察和制作游戏角色的必要性,杜绝在雕塑过程中试图通过小笔触堆砌大体块与用笔刷涂抹的方式来建立结构关系的错误做法,并在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各种笔刷和剪切工具综合应用的能力。

数字浮雕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三维角度进行设计的兴趣,在第二阶段的人体雕刻练习课程中将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方法制作模型,“学习人体形体雕刻将为成为雕刻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人体既是复杂的体块组合,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形体。之所以挑选人体形体成为雕刻课程主要内容,是为了方便学生观察参照物,也能快速发现模型外形上的不足。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整套的人体各部分比例数据和真人模特参考图片,客观上用以修正学生的主观表现效果,通过这阶段的训练,学生形成以参考资料来辅助设计的艺术创作观念,防止学生以天马行空、无知者无畏的心态从事游戏模型设计。此外,在软件操作训练中,适度增加快捷键匹配手写板操作的训练,让学生逐步熟练操控移动、缩放、旋转等制作手段,更好地引领学生从2.5维向三维角度建模进阶。

游戏角色模型设计仅仅能完成大致的模型形体制作,与课程目的有相当大距离,下一阶段课程让学生对已有模型展开精修。与其他三维软件相似的是,ZB软件同样要求拓扑面片的合理性,即模型不仅结构和细节精准,而且避免产生多余的不规则多边形。计算机图形学知识说明不规则多边形纳入内存计算后,无法进行持续细分,在高细分光滑模型表面会出现破损面、挤出面等问题。所以提醒学生不时注意拓扑面合理性,必须保证四边面片或三角面片。

3.Alpha工具及相关课程设计思路

服饰、道具、纹理精雕课程训练细节刻画能力是这一阶段课程的目的。学生经过前期训练,笔刷应用更为流畅细腻,然而细节雕刻需要更多耐心,同时也要细致观察比较模型整体。重点在于学会Alpha笔刷与贴图的应用,不但可以加快流程进度,增加学生的创作欲望,也为学生理解贴图原理和贴图制作的技巧提供训练机会。课程目的要求学生提交游戏角色模型表面着色效果图与贴图原文件,看似简单的作业却需要学生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

实际上Alpha贴图是指16位灰度带有Alpha通道的图片文件,支持的文件格式有PSD、BMP和16位TIFF图像,理论上适当的照片都可以成为ZB中Alpha贴图库的内容,学生将会面临更加多样化的方案来进行游戏模型表面细节的制作,常常会显得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此外Alpha工具涵盖的知识点异常丰富,将会涉及ZMapper、AIPloyPaint、 ZAppLink、Topology制作笔刷、制作纹理图章与镂花模板等内容,更加让学生感到困惑,从而丧失信心。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引导学生添加细节系统性为细节部分进行布局十分重要,对多边形模型进行分组,建立起有比较、有变化的细节添加方案,切不可为了变化而变化。分组雕刻的最大益处在于将刻画细节的侧重点规划出来,使学生明白细节雕琢是有比较的雕琢,不是一概而论。其次,课程中多重Alpha贴图课程要安排学生将Alpha贴图存入不同的层中,之后采取层与层之间叠加、消减的方式来得到各种效果,既不会给学生带来重复操作的痛苦,还会增添很多意外收获的学习喜悦,有助于强化记忆增加理解。最后,ZB中UVProjectionMaster 和PolyPainting 这两项重要的拓扑工具也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掌握Alpha工具,它们可以直接将模型表面的画笔效果转换成UV投影纹理方向。换言之,理解Alpha工具将有助于贴图精细化合理化,将有助于游戏模型制作的完美。

第2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李藩,今年75岁。这位民间“古乐大师”和古建筑“木雕大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白族民间艺术家,住在云南省风光秀丽的大理古城崇圣寺旁的三文笔村。他从做木工学徒开始,走上了自学成才之路,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传播白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他把自己的专长奉献于社会,奉献于村民,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播种人”,为实现农村文化大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龙年到来前夕,我和来自云南电力系统的几位朋友去拜访了他。

“播种”古乐

我们来到大理古城崇圣寺南边的三文笔村,绕过了三塔倒影公园,在一条新建成的街道上,便见到了他的家门。那是一道结实的大铁门,进门后,这位民间艺人不在家,他的家人见我们来访,十分热情,请我们进了二楼的堂屋,一边到外边去叫正为洞经音乐忙碌的李藩。

一会,李藩先生回来了,他身体清瘦,个子较高,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在说笑中不时流露出一种艺术家的敏锐和和智慧,完全不像一位年已75岁高龄的人。他和老伴生有4个女儿,全家有16口人,家庭成员欢聚一堂非常热闹。我们的话题从洞经音乐谈起。

“洞经”一词,是道教早期的一个专用名词,指的是道教经典,也称“三洞经”或“大洞真经”等。在洞经音乐文化中,“洞经”指的是洞经音乐中的经籍部分,也就是声乐部分的唱、诵本。洞经音乐文化与道教的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所属文化主体的不同,二者之间却具有本质的不同。大理是洞经音乐的发源地,是“中国民间艺术洞经音乐之乡”,洞经音乐文化,集道教音乐、唐宋音乐、江南丝竹、南北曲、大理南诏国、大理音乐和多种民族民间音乐为一体的独特音乐品种,是大理无数优秀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已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唐代南诏国时期,是献给皇室的奉圣舞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以其高雅脱俗的艺术魅力、古朴清丽的艺术形态,丰富着大理乃至云南各地各民族的文化生活,陶冶着人们高尚的情操,成为云南乃至世界乐坛不可多得的“活化石”。继承和创新大理洞经音乐文化,对于促进祖国优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文笔村是一个白族村庄。李藩先生对我们说,为了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1995年,在三文笔村委会的支持下,村里成立了洞经音乐会,当时有22名成员参加,年龄最小的51岁,最大的78岁,文化程度大多数小学或初中,有5个是文盲。器乐方面都还未入门。其中只有3个会拉二胡,两个会吹笛子,但音准特别差,其他十六、七个人有打鼓的、击木鱼的等,但技能都不高,开始练习时像一个铁工厂在做工,没有构成优美的曲调。三文笔村自古以来没有过洞经会,洞经音乐会成立时,大理地区的老洞经会不愿向外传授洞经文化,洞经活动处于举步维艰的状况。

洞经音乐会成立后,李藩想方设法,为村里的古乐活动而奔波。他的老家大理银桥镇北阳村建盖灵山寺时,李藩便主动给北阳村设计图纸,并亲自指挥施工,分文不要,还为筹建组捐款一万多元,深深感动了北阳村的群众。灵山寺建成后,北阳村给李藩赠送了一面锦旗,上写“鲁班再现,重建辉煌”。北阳村洞经会历史悠久,洞经古乐老前辈们便主动提出送给李藩洞经科仪程序和洞经音乐资料等,并教李藩进行练习。李藩在上初中时,在学校里学过一点简谱知识,平时喜欢古乐,基础比较好,在洞经音乐老前辈的精心指导下,他通过勤奋苦钻苦学,对二胡、三弦、弹阮、笛子、唢呐、扬琴等乐器的技能,做到样样娴熟,演奏起来十分得心应手,逐步达到很高的水平。

李藩学习传承古乐,一不是为个人扬名,二不是为个人谋利,而完全是为了传承古乐文化,为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在传教洞经古乐之中,李藩首先教大家从简谱、曲目、经腔学起。因人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传教。文化程度高的学员教他们记住唱名,文化程度低一点的学员教他们记住每一个音符符号,大家都记住唱名后,选一曲简单的乐曲让大家唱,一字一音地教大家唱乐曲。有些老年人记忆差,一曲“原始腔”就要教上一个多月,辛辛苦苦教到第二曲时又把前面的部分忘记了。

面对此情此景李藩没有泄气,继续鼓励大家勤学苦练,坚持练习。为唱好曲调,他教会了大家简谱知识。在大家学会了很多符号的用法、会唱很多首古乐曲后,又教大家经腔和各种乐器。他要求每一位会员至少学会一种乐器。在教乐器中,首先采用典型示范的方法,选出了几个基础较好的会员学乐器,坚持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排练,每晚排练两个小时,天天不断。这些骨干学会后,让他们发挥示范传教作用,带动更多的会员学习掌握乐器演奏技能。经过两年排练,三文笔洞经会的古乐器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1997年,大理“南诏古乐学会”成立,三文笔村洞经会有6人去参加,第二年李藩被推选为副会长。参加古乐学会的会员都是业余爱好者中的高手。三文笔村的洞经会会员参加古乐学会后,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传承洞经古乐过程中,李藩还带领大家破除了自古以来“妇女下跪在蒲团上拜经,男人才能坐高凳弹经”的旧习,于2002年吸收了5名妇女参加。往后,又发展了两批会员,有男有女。目前,洞经会已有会员43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中29人是妇女,文化程度大都是初中、小学不等,有5人是文盲。

李藩先生义务“播种”传承洞经古文化,至今已有15个春秋。他15年如一日,先后举办过4个班,花费业余时间达9000多个小时,教练出洞经音乐人才70多人。三文笔村的洞经会,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近几年来,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3年三文笔村洞经会参加了大理州“大理神韵”的洞经古乐演出,达到了较高水平,并代表大理州到上海大剧院进行了表演,深受观众好评。大理洋人街古戏台建成后,三文笔村洞经会由大理州白剧团推荐,到古戏台演奏了两年半,每个月五至六场,并每年参加大理三月街民族节的古乐演奏,在中外游客中产生了美好盛誉。

三文笔村自从有了洞经音乐会后,村里的文化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并带动了其它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的开展,使社会风气大变,全村和谐互助、尊老爱幼、关心集体、孝敬长辈的新人新事蔚然成风,赌博、打架、家庭争吵等现象很少见到,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有一位村民,过去因到社会上参加赌博活动,导致家庭不和,几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他参加洞经音乐会后,精神充实了,戒绝了赌博恶习,家庭矛盾得到化解,成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还有一个村民,过去曾吸过毒,参加洞经音乐会后,不仅戒除了毒瘾,而且成为一位好村民,曾主动为贫困户捐款5000元。目前,这个村已有新农村示范户10户,文明村民不断增多。长期以来,三文笔村的洞经音乐会为农村社会文化的繁荣、进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国内外产生积极的美誉。

古建“大师”

到过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馆的人,都会见到那里摆设着一组“斑铜牛”云木底座花几古典木雕家具,十分引人入目:大椭圆形的台桌,周边牙雕着大理杜鹃花,四只抓地大虎脚托着台桌上面的“斑铜牛”,台面四边围有八条孔雀花几,每条花几上的四只孔雀头高于几面,托住大理石花盆。这组绽放着浓郁民族色彩的古典大理雕刻家具,正是以李藩为首的大理木雕师傅合作完成的杰作。

对古建筑雕刻艺术的研究和实践,李藩先生在这方面具有博大精深的造诣,被当地人誉为“木雕大师”。古建筑雕刻艺术,是我国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珍宝。在今天,能像李藩先生这样精通、娴熟这门专业的人才,实在太少了。李藩先生,成为“木雕大师”,是从学木工开展的。1959年,在大理下关中学毕业后,回到农村当了四年的农民,后到大理崇圣寺拜师学艺,开始学习木工。

在一段学习实践并掌握了一些木工技术后,李藩便独自一人走村串寨,帮村民打米柜、做桌凳、装堂门。在木工实践中,他勤学好思,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专业技术提高很快。1970年,他当上了掌墨师傅,带着几位徒弟,开始做承包古建筑的活计。所做的屋架、起生、收分、含墨非常到位,加上结构严实牢固,露面构件光滑,准确安全,深受房主人欢迎。他在实践中很善于研究,所到之处,凡碰上造型讲究的古旧家具、桌椅板凳,都要停下来进行详细观察和研究。特别是遇到有古建筑的地方,他更是想方设法,寻找机会,爬上屋架,对构件和构架作仔细的测算分析,做好笔录。

为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1974年,李藩到大理民族木雕厂做临时工,一干就是10年,由于他善于学习实践,在从木雕师傅身上学到了木雕手艺的基础上,发挥木工手艺与爱好美术绘画的特长,专攻出口古典家具设计制作,由他带头的样品设计小组制作的产品,均通过广交会销往世界各地。其中,他亲手设计雕作的“双蝠云龙十大件”桌椅,“造型之高雅,雕刻之精湛,堪称云南古家具之精品”;“十一件餐台桌椅”,以实用性和艺术性皆优的价值而为木雕厂取得了由国家轻工业部授予的“部优产品”光荣称号。在木雕厂的十年间,他领导的小组不仅为厂里获得多种荣誉称号,而且还为厂里累计创下了上千万元的产值。

在木雕生涯中,李藩集设计、绘画、雕刻于一身,并不断推旧出新,超越前人。经过长达20余年的白族民居木作工程和对古典家具的设计实践,李藩先生具备了承接高难度大型古建筑的一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高超、精湛的古典建筑技艺和成就,使这位民间艺术大师享誉全国。从昆明筇竹寺“华严阁”重建成功到吉林省敦化市六顶山“正觉寺”,以及大理文献楼的设计施工、崇圣寺建筑群落的恢复重建、昆明海埂白族村的古建筑、上海民族大观园的指挥设计等等都留下过李藩先生精彩的“大手笔”。

第3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开发区深河中学 周立斌

11 月5日在秦皇岛海港区教师培训中心,我有幸参加了教师篆刻培训,并且收获颇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美术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只有四天,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们学到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篆刻的重要性。

本次培训从山海关请来了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兰惠泉老师讲座。兰老师看似严肃的给我们简单的讲述了他的经历和篆刻的的基本知识以及我们需要做的那些准备。有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学习篆刻必须写好篆字。听完这句话,我心想,完蛋了,这么算,学好篆刻必须要写好篆字了,我这七扭八歪的书法根本不行啊,也就想到这心里陡然心灰意冷,可是又想,既然到这学习来了就努力的学吧。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篆刻的了解亦不断地加深,篆刻,原来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其实学好篆刻精髓我想在于自己多加练习,兰老师在每天的课上并没有花很多时间讲怎么刻,他倒是花了大把时间来和我们每个人一对一的指导,这让我感到有特别的收获。兰老师多次强调要认真,要求我们在篆刻时一定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磨石、设计、临摹、印搞、刻石,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如果有错误了就必要要改正甚至重新再来一遍,这让我感到了严肃性。

第4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绘画、雕刻、建筑及其它种类绘画的源泉和本质。并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素描既是绘画入门的基本功课又涵盖着艺术问题,它肩负着双重使命。其一,它是完成一个常人到艺术家的基本转变条件。其二,它又是一个艺术家终生创作的艺术语言。在这一意义上,与其说素描是一种很强的技术性训练,不如说素描是一种关于绘画最基本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的训练,是对未来艺术家基本素质的训练。

关键词:绘画 雕刻 工艺美术 转变条件 艺术语言

素描是完成一个常人到艺术家的基本转变条件

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位画家,不是从素描学起呢?素描好比盖房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结实了,房子才会坚固,才不会变成空中楼阁。就拿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艺术大师达﹒芬奇来说,他开始学画画时,无非是一个鸡蛋,就要画上成千上万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总而言之,他是为了掌握素描这项基本功。所以这一切的准备工作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素描基础,就不会有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素描是一个常人到艺术家的转变条件可以从素描水平发展的几个阶段看出来。第一阶段是幼稚阶段。也可以把它认为是培养兴趣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感性认识,只凭幼稚的直觉美感印象作画,其认识和表现方法均处于不自觉和朦胧的状态。第二阶段是研究阶段,也可以是画形为主的阶段。随着画着理解力的提高和正规训练的开始,要求准确的表现形体的自然状态。为了达到此目的,画着必然用心研究“形”的比例、体面、明暗、透视等一系列自然规律,并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素描技法。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或者说是自觉地主动刻画形象的阶段,即“形”与“象”并重。在这一阶段,画者不仅对形体中较深刻的理解和画准的把握。而且对形象的美感特征有较鲜明的感受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画者在准确地刻画“形”的自然特征的同时,力求把其对象的美感感受生动地表现出来,即所谓“形神兼备”。在这一阶段,画者的表现技巧已趋于完美和熟练,达到了从“有法到无法”的较高境界。第四阶段,是意象表现阶段。在这一阶段,画者对形象的美感认识产生了飞跃,充满了表达自己主观独特感受的愿望和激情,在表现形象时,画者已不再拘泥于形体特征的准确再现,不受其约束和局限,表现方法也更加大胆和为所欲为。但这不同于对形体的不理解的糊涂也有别于轻浮的乱抹。意象素描所表现的形象,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法则及标准技法来衡量,其形象却更具有气质上的合理性,更具气派,更加感人,更有艺术个性和表现风格的独创性。

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者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谁到渠成的过程,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不提高认识与修养,企图硬性地跨阶段飞跃式不可能的。

素描真正的成熟和系统化石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发展,人们探索发现了解剖学、透视学和明暗造型的科学原理,并作为一种科学的法则来指导素描,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艺术大师和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严格与严谨,在学习素描过程中,特别在初级阶段是必须提倡的,由于长期的严格素描训练,严谨认真的写实功夫,这些大师才开辟了走向成功之路。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在素描发展的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流派。从15世纪到20世纪,变化时巨大的。这宗变化,来自画家们不断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素描艺术不衰的动力。西欧的一批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丢勒、荷尔拜因等把素描艺术推向高峰,在造型的精确,对解剖的精通等方面,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以致使后人都难以超越。随着光影、体积、空间、色调等领域的开拓,对各种虚实,强弱变化着的节奏感和质感、量感的追求,从17、18世纪开始又把素描引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并成力学院对未来画家训练的多元化课题。

总之美术初学者,以素描来练习绘画的基本功;对于画家来说,通常是以素描来作习和为创作起稿用,也通过素描簿断磨练和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素描本身也具体独立的艺术价值,素描作品也是独立的艺术的艺术作品,世界上许多美术馆收藏有许多优秀的素描作品。素描形式也可以进行创作,甚至可以创作大型作品,如我国家王式廓的《血衣》,就是一幅大型的素描创作作品。

素描又是一个艺术家终生创作的艺术语言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绘画范畴。广义上讲素描包括所有单色绘画和简单几种颜色绘制,而不以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作品。即广义上素描也包括国画、白描、原始岩画、水墨画,以及用油画色、水彩色等绘制的单色作品等。通常所说的素描是狭义上的素描,它实际上是西画的一个画种与油水画种一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但因为素描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我国美术院校教学体系中一直把它当作造型艺术基础训练手段。所以素描,不单单是指课堂练习中对描绘对象一丝不苟的再现过程。广义地讲,它的形成是极为丰富多变的,即要严谨逼真,又需要写意夸张,精微而不繁琐,概括而高度充分;可主观增添,又要合理精减。、

前边提到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等,他们的一生创作中,无不在追求着素描这个概念而行程着,他们以线条为主体,明暗为从属,以坚实的透视,解剖知识为基础;来描绘对象的形体结构以及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他们作品中有我们现代素描中孜孜追求的那种飘逸洒脱。

第5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临摹是每一个学艺术的学生进入艺术领域的敲门砖,而临摹究竟是什么?百度词条的解释为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叫做临摹。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原作,也可能是碑、帖等。临摹为了学习技法,侧重临摹的过程。为保存、修复、展览、出售而取得复制品,侧重临摹的结果。临摹首先当然需要观察原作,研究原作。包括原作的构图、色彩、肌理以及技法等等。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临摹在油画创作课中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看似最基本的入门课程,却奠定了未来油画创作的发展宽度。油画是西方绘画中的重要画种,也是各大美院的重要教学课程。作为美术学院的课程而言,油画虽不及中国画教学的历史久远,却迅速因中国的世界化进程而显得举足轻重。作为绘画教学的中流砥柱,学生在学习油画过程中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已然成了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而临摹则在西方传统绘画的进阶过程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

2 传统西方绘画中临摹的历史脉络

古希腊、古罗马乃至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鼎盛发展的黄金阶段,绘画和雕刻都被看作是低级的职业,虽然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得到王公贵族的欣赏和资助开始进行艺术创作,但是由于其身份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发挥。而那个时期更多的人都是在做希腊雕像的复制,以及对早期绘画的临摹。我们所熟知的几位大师大多数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有限的改造和研究。那时的学徒制则是最好的证明,学徒向师傅缴纳学费,跟着师傅临摹或者仿制师傅的作品,继而沿袭师傅的艺术风格。这是临摹的早期形式。而土耳其的细密画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细密画是一种插图艺术,主要作为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的插图。它兴起于蒙古人统治伊朗的伊儿汗王朝时期(1230~1380),在帖木儿王朝时期(1370~1505)达到巅峰。在文学著作《我的名字叫红》一书中对细密画有很详尽的描述,后代画师为尊崇早期画师的作品,尽可能一笔不差的将其技法、用笔、色彩以及构图毫无差别的描绘出来,以此为荣。

以上这些足以证明临摹在西方绘画中是一种必修课程。不仅如此,他们以临摹为对前人作品的尊敬以及传承。阿尔伯蒂在1434年发表了《论绘画》,其中表达了他认为需要用临摹教学来作为重要的手段和途径。达芬奇的绘画心得笔记也如是说:首先,临摹名家,师法自然的素描作品。其次,面对你所拥有的一尊浮雕作品,反复进行素描临摹训练。第三,临摹适当的模特,此后应该进入创作实践阶段大师的心得体会为我们做了最好的例证。而素描临摹、石膏像临摹和写生以及模特写生的教学程序被认为是自17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核心教学法。德拉克罗瓦曾经说过:临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容易获得成功。可见临摹在西方传统绘画中是多受重视。虽然二战之后,各种新的艺术观念层出不穷,观念艺术取代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浮躁之后人们还是更怀念在架上泼洒颜料的,对着古典大师的作品孜孜以求的岁月。绘画从来不曾死去,只是在人们的欢呼的背后默默沉寂,还是有前赴后继的学艺者进入学院接受最为传统也是最为经典的艺术教育,求知若渴地像当初的我们一样观察着、临摹着那一幅幅经典作品。

3 中国油画教学中临摹课的重要性

50年代,中国油画受前苏联的影响,呈现出各种方笔摆色块的统一形式。随着80年代中国国门的打开,逐渐有机会观看到最经典的欧洲油画名作。然而,时至今日,在发表过的教学大纲里,只有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工作室的教学纲要里才出现临摹课字样:临摹课,根据有条件有选择地临摹优秀的油画作品使学生能了解欧洲传统油画各流派大师的技法和材料使用的知识。作为西方最普遍最平常的艺术学习方法,临摹几乎是每一个西方艺术学习者乃至艺术家的必修课。然而在中国,人们并未意识到它对于油画教学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的艺术教学中,临摹一直是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在书法及国画中沿用至今,然而对于油画的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尚未意识到临摹对于油画教学的重要性。毕竟,所学有限,以及自己学习绘画的教学程序是否科学都成了临摹课未能拥有其应有教学地位的限制条件。很多学生在接触油画之初多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进阶之后则快速跨越到表现主义中去。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很难找到最初可以临摹的笔触、技法。然而到了表现主义时期,又认为绘画是一种任意妄为的行为。故而很少能找到可以学习临摹的切入点。学院派绘画中,老师在教授学生临摹课的时候也多半会从前苏联或者印象派入手。如此没有系统脉络的教授方法,无怪乎临摹在中国油画的课程中始终显得可有可无,无甚重要。

在一个教学思维清晰的老师的指导下,临摹教学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需要教师自己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系统的西方美术史知识。将临摹和写生相结合,从古典绘画的形体结构完成学生对于结构和造型的把握;从印象派中获取对于色彩、光线的感知;从现代主义绘画中汲取表达情绪以及对于内心世界探究的养料。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对于工具的认识和熟练的运用,哪些画作需要用到何种工具。在学生熟练掌握作画工具的前提下才能更有自信地对于名作进行临摹。在西方,艺术院校的老师会带学生直接进入美术馆和博物馆,对照原作进行观察和临摹。中国虽不具备如此的先天条件,但是尽可能地去将高质量的印刷品带入教学中,以及在国外绘画原作来中国展览的时候带学生进入美术馆,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6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世界花卉大观园的路不好找,可是当你慢慢地在接近她时,你就不会再疑惑你是否走错地方了。因为到了她的跟前,周围的空气和植物散发出来独特的气味就变得和别处不同了,在忙碌、压抑的都市里,她出“淤泥”而不染,用她亲切、宽广的怀抱等候着你向她倾诉。

她位于北京南三、四环路草桥出口,全园总面积41.8公顷,是北京市四环以内最大的植物园,并且拥有城市中最大的植物温室。园内整体艺术性、观赏性和参与性强,并且集观光、科普、文化、餐饮等活动为一体。不过再多的“最”也只是点缀,世界花卉大观园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她一体化、全方位的特色模式。所谓一体化是她从花卉植物的细胞组织培养、花卉繁殖、花卉生产这一植物生长过程,向游客展示她的科技内涵;而全方位则指的她将花卉文化与人类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向游客全方位地吐露她的文化底蕴。她继承和发展了我们传统的花卉文化,为我们展示了现代花卉文化经营的新理念。

现在,就让我们徜徉在植物的海洋里吧!

她的南大门正对着南四环路,坐落于主入口广场的百花广场妖艳无比,让每个从路边经过的人垂涎欲滴。进了大门,走过一道玫瑰花廊,就进入了凡尔赛广场。它依据法国的凡尔赛花园而建造的,有充满罗马建筑风情的欧式廊架,有用2万株桧柏组成的富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模纹花坛,有可供600人娱乐的夏日文化广场等。花园中还种植近百株动物造型树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数百年以上的银杏、紫薇等古老树桩。将中、欧风情的结合演绎的淋漓尽致。

到了这里,如果够细心,你会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小道两旁的灯柱上有字,而恰恰你对它耳熟能详。不必惊讶,这就是园林里专门设计的宋词大道,而西边则是唐诗大道。低头一看,地上也是惊喜,原来是雕有花卉图案的青砖作为铺路石。难怪刚走上小道,就发现连耳边的风也变得古朴、典雅了。欣喜之余,咱们还是往前走吧,且把唐诗宋词当东风,东风扑面心不燥,享受此般惬意吧!

当节庆来临时,你就能走上由百花布成的星光大道,来到露天表演台,独特的下沉设计,作为观众的你将仿佛置身于花海里,人工湖里的喷泉伴随着音乐起舞,所有的表演都为你所有的音响围绕着你,那是多么的自我啊!

是时候向你介绍世界花卉大观园的七大温室景观区了。温室全部采用电脑控制的通风、加湿、恒温、滴灌等新技术,营造出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各温室内的植物花团锦簇、千奇百怪、风格迥异。

科技领先花卉实验室

位于人工湖东面的花卉科研实验室是对珍稀、濒临灭绝和繁殖困难的花卉植物,通过组培等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开发和保护工作的。这是她的特色之处,在别处你可见不到。它吸引的人数层面最广,因为求知欲是人性的本能,对于疑惑的探寻是每个人心中不约而同的秘密。花卉研究室里尽是一排排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架子和架子上令人眼花缭乱、数不胜数的瓶子。这里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舒适环境,科研人员有序地忙碌着。在这里孩子们能通过现场的观察,对植物的繁殖、发育、生长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且增加孩子对植物乃至生态环境的兴趣、保护意识。而爱花花草草的您则能在此遇上养花高人,解决养花亲身经历的困难,交流学习种植的经验,如此多的益处,何乐而不为呢?

田园风貌 蔬菜瓜果园

了解了科普知识,咱们就该看看由科研人员们培育、种植的蔬菜瓜果园了。一入门,你必定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个大型的农家院吗?!在这个温室里,搭建了50来个棚架,种植展示有100多种蔬菜瓜果。许多既有传统的食用价值,有传统的观赏功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药用价值。比如南瓜,我们原来光知道它能吃,看起来不起眼。可是人家现在被证实了具有抗癌的功效,并且随着休闲农业的兴起,观赏南瓜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大观园里的南瓜据说最大的达到了150公斤,看着它憨态可掬地趴那,你真会忍俊不禁。还有什么飞碟南瓜,烟斗南瓜,大兵丹瓜等等你连听也不曾听过的名字,还好每个藤架上都有一块写有说明的解说牌,否则真能给弄晕了。小朋友饶有兴趣地大声朗读,现场就连好多大人都是兴趣盎然。庭院里还点缀着好几个农家用的古井、石磙、石碾和磨盘。一副其乐融融的农家乐图就此绘制出来了。

群芳斗艳 精品花卉厅

进入精品花卉厅,“千花竟放,万木争春“的风情尽收眼底。树、竹、草、花组成的立体景观,让人顾此失彼,目不暇接。植物生肖园是由数百株福建茶编织成的,造型生动活泼,惟妙惟肖。你尽可以在此找出自己的生肖,并且品头论足一番;精品盆景园里传播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花卉知识。比如石榴能治口腔溃疡,蔷薇是英国的国花等等,还有猪笼草,鸿运当头这些听起来根本就不象花名却长得倾国倾城的花。厅里还有著名雕刻家雕刻的“傲雪迎春”和一个由整个棵樟木雕刻出来的“八凤戏日”。还有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电子触摸屏,能介绍各有特色的各国国花以及关于国花由来的奇闻逸事。这不就是“寓教于乐”了,小学生们的植物课要在这儿上,一定事半功倍。

珍奇罕见 热带植物馆

现在要隆重推出的是本园最靓丽的风景线!此温室采用钢架穹顶结构和玻璃墙面,能使植物充分享受到阳光的照射。室内采用自动化系统,有人造雨和人造雾,可以空气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可见,这里居住的一定不是“泛泛之辈”,必然是有身份、有地位者才能享受这“总统套房”般的待遇。温室中一共种植了1800余种热带植物,包括保重珍奇罕见的高大乔木类植物。甫一进门,你会被其中的假山、瀑布营造出的一派热带雨林的环境所吸引,不知自己置身于撒哈拉沙漠,还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本馆最引人注目、最珍贵的莫过于“佛肚树”了,它可是花卉大观园里的“宝中之宝”。它已经有300多岁了,来自澳洲。因为枝干是硕大的空囊而得名,是我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乃珍稀物种。工作人员在树顶打了40多个吊瓶,以增加给养,使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还有会“流血”的龙血树,比恐龙出现还早1.5亿年的桫椤,象征爱情和婚姻的相思树,此外还有很多热带地区的奇花异草、水果,真不知该如何用言语形容了,您亲眼看看不就知道了!

沙漠绿洲沙生植物馆

先提醒您,进去之前先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是在花卉大观园里。否则,眼前的景象将会让你目瞠口呆。这里,黄沙当道,寸草不生,它向我们解释了沙漠、并不是生命的,沙漠里也会有片片绿洲,也会有勃勃生机。这里展示了能在沙漠里生存的350来种植物,有上百种仙人掌、仙人球。它们都是多浆多肉质植物,非常耐旱。有能以毒攻毒的金刚纂,有外号“蛇蝎美人”的沙漠玫瑰,有你吃过却并不知道它是长在仙人掌上的火龙果等等。还有能开出五颜六色、形态各异花朵的狂刺金琥、非洲霸王树、芦荟、黄菠萝、黑牡丹、将军阁等这些富有诗情画意名字的仙人掌。此外,筑有印第安古代文明精华的图腾柱和金字塔。

亲身体验植物栽培活动室

它是一个集科普、娱乐、参与、购买于一体的花卉温室。在此你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生存状态,你会发现一个与你感觉不同的植物世界。在这个充满趣味的科普活动室里,尤其是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喜欢,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能亲自参与花卉组培,还有很多如布衣、水晶花和陶艺的制作等的手工制作。另外,如果你对这的花卉十分感兴趣,还能用合理的价钱买到你心仪的品种。有花有专家,还怕养不活,赶快抢购吧!

品茶赏花茗赏百花厅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逛完了六个温室,还别说,真长了不少见识。找个地方坐坐,消化消化新学的知识吧。这不,眼前便是茗赏百花厅了,这可是北京市最大的生态环境的茶室。看着眼前如窗帘般悬挂在自家阳台上的绿色悬垂植物,再要上一壶香茶。花间树下,品茗论花,何等惬意!

欣赏了室内景观,喝了茶,也该出去走走了。世界花卉大观园有十五个花园广场,却有俄罗斯风情园;维也纳音乐之都味十足的奥地利风情园;巨大风车坐落在房前的荷兰风情园;红瓦白柱的德国风情园;茅屋小径绕房的日本风情园,这么多个颇具异国风情的园林,让看惯中国园林的我们,换一种思维感受园林的神奇与魅力。而水花园、花之广场、花之谷、牡丹园等园中之园遍布其中,一次次地将人们带入仙境,将水和花完美融合,表现了她的纯洁、高尚、典雅。

沿着唐诗大道你将走向南出口。口吟诗歌的你如果依然兴致盎然,你还有一个去处――针对游客在晚间游览而开放的夜花园。园中利用灯光的效果和植物的芳香形成特色,以21000平方米的人工湖为背景,突出世界花卉大观园的夜色之美。其人性化设计的竹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休息条件,竹椅前的25根郁金香灯柱在夜晚更加醒目,同时还为您设置开放及报务性设施以供冷餐会使用。如此丰富的活动,在哪个植物园你能体验到呢?

观赏完世界花卉大观园之后,你的头脑肯定是充盈了不少,可你必然也已饥肠辘轳,不用强撑离开,大观园的主人早已为你精心准备了可口、丰盛的晚餐。进入生态餐厅,你会发现,这里是那么的清新,仿佛摈弃了世俗的油垢,在吃腻了山珍海味之后,重温“满园春色”,相信你会觉得物超所值。几杯香茶,几口粗饭,不是也能填饱人心灵的饥渴?!

世界花卉大观园的建立,为新北京、新奥运创造了崭新的人文环境,无疑将成为北京环境美化的一大亮点。本着“揽天下奇花异草,聚世界经典园林”的宗旨的世界花卉大观园,已把世界花卉大观园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世界花卉大观园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花卉大观园也必然会吸引社会更多人群的关注。

旅游小贴士:

在暑假来临之际,世界花卉大观园在7月15日至8月31日推出了“暑期学生欢乐游”、“赠送小花扇”等面向小学生的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热带水果展,介绍科普知识,观看花卉组培育苗、巨人南瓜,制作软陶、水晶花等活动,并向购买儿童票的学生赠送小花扇一把,让学生们在花丛中尽情玩耍嬉戏,走进充满绿色的神秘世界,过一个健康、环保的暑假。

第7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在魁北克广袤的土地上,历史和现代在各种建筑中交融。历经战乱,却丝毫不减损原有的建筑珍品。那些几年前、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楼宇庭台,所有古代的、现代的甚至将来的屋宇,体现欧洲风格或美洲根基的建筑,都共存于同一片土地上,形成万花筒般的奇异格调。从奢侈夸张的装饰、优美典雅的雕塑、宏伟高大的结构,到充满形体感的几何构造、优质不俗的材料、抽象的花纹雕饰……所有这些,让人分辨不清这是属于过去还是现在,属于历史还是未来。然而,它街道上的每一扇门,每一块砖瓦,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屋,每一幢建筑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艺术气派,却一如郊外的山水风景,无论令人视野开阔,心灵涤荡……

建在遗迹上的建筑

每一处遗迹都产生在历史断裂的地方,但并非每一处遗迹都能被再度赋予历史的意义。不经意间,那些历史也随着遗迹的填埋,灰飞烟灭,随后无影无踪。魁北克从不希望自己的历史被时间掩埋。这座曾被《加拿大建筑师》杂志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国家建筑之一的Pabos村展览中心,便建立在一块沧桑的土地上,这里曾经承载了众多Pabos村落的传统建筑。

在Pabos,通常很难从以往发掘的建筑遗址中辨析出历史的痕迹。然而,在大巴泊湾(Baie du Grand Pabos)的这片土地上,还依旧可以从它那非典型的物理特征中,发现几许曾经被法国君主统治的痕迹。而当前设计的建筑物,其基本构思是创造一条甬道,从而形成围绕遗迹场地的环形圈。当人们在这条受遮护的甬道上散步时,中央区域的展览意图也得到完成。于是,一个与巨形展示仓平行的结构诞生了,在这里,进行室内或室外的散步都是可能的。巨形展示仓则作为个醒目的标志,成为游客和建筑物的媒介。展示仓外侧,大块的金属板平行悬立,上面绘满的抽象图案不仅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也把Pabos的历史充分地展现在了建筑物周围秀美的景色之中。此外,在一个名叫“珍贵的痕迹”的院落中,一座水泥墙体分门别类地陈列着艺术品和古董,进行着关于土地的雕刻。划分有序的绿地清晰地展示出曾在这里挖掘的历史遗物。而整个建筑还包括室内陈列馆、室外陈列馆、行政办公室和一个餐厅。

用符号遥望历史

自从法裔移民把欧洲的艺术和文化 传统注入到魁北克这块新大陆后,这里的 建筑,便也和来此的人们一同,开始寻找 身份上的认同。于是, 场关于美学和象 征意义的竞逐开始了,建筑不仅作为一种 功能的实用承载物,它更是一个符号,一 种象征,用未标记这块土地和在土地上寻 根的人们。

巴斯克(Basque)是一个未知根源 的民族,存在于西班牙和法国毗邻的比 利牛斯山脉地区。这座冒险馆的主题是 阐释巴斯克渔民移民巴斯克岛上圣罗朗 (SaInt-Lau rent)的过程。这也是在美洲 大陆上一处连接巴斯克文化的象征。整个 建筑的形态因此围绕象征意义展开。作为 展览空间的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于浮出水 面和大海的鲸鱼形象。鲸鱼的滕跃搅动了 静止的水流,富于动感的建筑体让人联想 起在大西洋中穿越的鲸鱼群,而建筑的张 力则从鲸鱼与自然的搏斗中彰显出来。

在建筑内部,根据不同的功能营建 了展示空间、咖啡馆、家谱中心和巴斯克 泥地。各个空间分布在明确规划的功能 区域周围。在整座建筑的中央有一堵山 墙和一块泥地,这是唯一个存在于魁 北克省中带有巴斯克市政建筑元素特征 的建筑结构,也是欧洲和美洲体育交流的 一个象征。而一进入门口,便是一座朝向 泥地开口的咖啡馆,它是一个特征鲜明的 公共场所。家谱中心坐落在能俯瞰河流的 二层。对于好几代移民来说,这条河流正 是其进入魁北克和美洲的通道。展览中心 在楼房的中央区域朝向户外的建筑体敞 开,在抽象意义上表达了巴斯克民族捕鲸 的一幕。在那里,有一条钢铁做的捕鲸 鱼叉“嵌在丛林”中,现在的孩子则把 它当做了滑梯玩耍。

在光影中展望未来

魁北克的建筑充满了交融的风格,这意味着多种状态的共存过去、现在、将来……同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因此,在空间意义之外,建筑在这里被更多地赋予一种时间的维态。

曾用作67届博览会美国展台的这个与众不同的建筑,名字叫做“生物圈”,这是加拿大环境保护部门和蒙特利尔市政府为传播生态系统知识而筹建的项目。

建筑保留了原有剑桥七星设计的测量圈,在此基础上营造出一个具有太空意义的圆形外壳,由此表达了与时间和太空相关的主题背景。在半透明的球体内部,通道式的建筑部分喻意桥梁,表达了一种与未来交流的媒介需求。接待处、餐厅、商店、信息中心、临时性或半永久性的展示台、多媒体厅、行政办公室和观察台等形成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建筑综合体。分割这些功能区域空间所遵循的原则,是能够充分使用自然光。在球体与外界广阔景象的视觉互动中,所有设施均有朝向上方的渐变趋势,以创造出一种共同面向未来的集体责任感。

现代漂泊者的居所

第8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电子白板;美术;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94-2运用电子白板教学能整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媒体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具体、灵活而有趣,让学生能轻松愉悦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课上要充分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童年时代的艺术明珠――彩陶艺术”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彩陶纹饰绘制的位置和纹饰图案这两个知识点时,我播放了电影《疯狂的原始人》和科教片《原始人类》中有关原始人生活场景及状态的片段,渲染气氛。先让学生体会原始社会中的真实情况,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然后请学生到讲台上把最能说明原因的内容截成图片放在桌面上,再把它们排列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彩陶纹饰绘制的位置多数是在人处于俯视角度所及的视域范围,即大部分绘制在器皿的上半部分或内侧。这是因为原始人经常会在树上活动和当时没有桌子,器物都是放在地上形成的;而纹饰的内容大多以动物纹和自然界的物体为主,是因为这些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最熟悉的事物,并明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形成的,这也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

此外,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还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动态情景、生活情境等,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美术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巧用功能,演绎灵动课堂

电子白板具有书写、批注、隐藏、组合、探照灯、回放、绘图等功能,教师与学生都能直接操作,把老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原有的PPT死板,只能按顺序放映,无法编辑修改的状态。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使用SMART Notebook软件来制作交互式课件,不仅能按照学生回答问题的顺序出示相关内容,而且可以把大量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放入资料库,在上课按需要出示n通过运用各种图像、多媒体等牢牢地吸引着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原来的老师家长“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使学生享受与众不同的学习时光,而且能使课堂变得灵动、充满交互性、合作性和共享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件制作完后,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但每次上课的内容及过程则根据学生和班级情况各不相同。这不仅能节省备课时间,而且能在课后与学生分享课程内容,有效地延伸了课堂的宽度、广度。

电子白板中的各项功能也是激活美术课堂的法宝。例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常常需要图片展示,并且要在图片作一些标注或圈点,突出重点。如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做到的,即使采用PPT,也需要事先准备好。而采用白板后,这个问题就能有效地解决,因为电子笔既能代替鼠标操作又能代替粉笔书写,老师可以在白板上直接图画、标注、擦图、保存,当白板画满后只需另建一个白板,课堂教学更直观、有效。

此外,我还用拷屏功能,将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做为一个静态图片来保存,等到下课前进行回放和强调,使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学效果明显。

三、直观感受,改变思维方式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高中美术课上,教师要巧用课件激发学生爱思考勤动手,该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教学《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一课时,在体会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结晶――故宫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这特点时,如果只是“空对空”地讲解或是“地对空”地看几张平面图片,学生很难体会真切。所以我运用了三维视频的效果,让学生当导游来操作,亲身“走进”故宫,这样学生不仅能直观地认识故宫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的造型等内容,身临其境,就连建筑上的雕刻和彩画也历历在目。在我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改变着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重视增加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国古代工艺术美术――彩陶这一内容时,我用IPAD下载了一个制作陶器的游戏软件(将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组一个IPAD),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体验制作陶器的过程,再将每个小组自己“动手做”的形状各异的陶器放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说出设计的理由和用途。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在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彩陶设计的原理和功能。

四、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美术新课标中指出: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一课的图案纹饰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我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绘出一个基本纹样,然后由小组选择最佳作品进行拍照截图,运用制图软件让学生按小组把采集到的基本纹样以带状态、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分别复制排列,得到新的图案。这样学生对两种图案的组合方式就掌握了,接着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来源及意义,采用小组互评、组长点评,教师总评的形式对纹样的连续性、递进性、回旋性、整体性以及在设计中单位纹样之间的衔接、穿插、呼应等方面作积极评价,再以小组为单位对纹饰进行修改,形成较完美的图案,最后将制作完成的图案放到空白的器皿(陶器、瓷器、青铜器)图片上,做到匀称协调,形成完整的作品。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小组合作密切,到下课时,学生还是在热烈地讨论着各小组的“杰作”,意犹未尽。

经过实践,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每一次对艺术作品的点评,学生每一次的作业都充满着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作为美术老师要多进行多元评价,激发他们探索和创作的欲望,挖掘潜能、促进个性和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发展。

实践证明,白板技术及相关软件运用于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不但能将美术知识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象,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改变了老师教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学,是激发兴趣、突破难点、拓宽思维、促进合作、提高审美意识的有效工具,能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美术知识,从而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1).

[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国人发大学出版社,2012(05).

第9篇:雕刻艺术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艺术导论;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高校课程中曾设艺术选修课,组建大学生文艺社团。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应该尽快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能力。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导论》课的意义及课程定位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其课程设置需要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既要涵盖不同的艺术门类,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框架,包括: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和实践,以及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需要具有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即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从宏观的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的角度,介绍有关艺术创作、发展、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艺术导论》,它把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各方面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概括性,属于艺术学范畴。这门课的内容类似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概论》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将该课程的体系框架、内容深度、以及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它应该可以成为一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开设《艺术导论》课,能够带领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建立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以后深入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认识论的指导。它既是一门踏入艺术世界、开启艺术之路的入门课,又是一门集鉴赏和理论为一体的艺术通识课。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艺术导论》的课程定位在于:通过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步入缤纷多彩、内涵多元的艺术世界;在提高理论认知、拓宽艺术视野的基础上树立起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对于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学会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将《艺术导论》作为公选课开设所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门阐述艺术基础原理的课程,如何将艺术理论讲得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直以来是让很多专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如果将这门课作为公选课来开设,将专业的艺术理论讲授给普通大学生听,一些教学课题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需要考虑内容体系、目标定位的问题。该课程的范围和外延非常宽泛,论题涉及整个艺术世界。要让普通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对于艺术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并且培养起一定的欣赏眼光,在内容选取和观察的角度上是需要进行不少的调整和筛选。如果将一些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理论问题拿来说给普通大学生听,授课效果肯定不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们了解和接触艺术的兴趣。因此,如何将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将理论思辨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结合起来,从而适应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设这门课的首要课题。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信息量,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在有趣生动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是将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现象分析进行拼盘式的组合,而是得以条理化和体系化地呈现,艺术学理论是贯穿于艺术鉴赏的内在主线。

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教育的意义得以内化。艺术理论是隐藏在各种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纷繁艺术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和人文思考。对于这些艺术理论的理解不但依赖于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同学选择来上这门课,就是渴望真正了解艺术、走进艺术。一方面他们希望这门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扩展文化视野。因此,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艺术导论》,需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对象,将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对于《艺术导论》课的教学探索

1.调整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层次,从而满足为普通大学生开展艺术通识教育的需要

《艺术导论》作为一门艺术公选课,如果只是关注将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授课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了解多少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渴望能找到一把能够启迪他们了解艺术世界的钥匙。因此,应该将“艺术的门类”作为重点章节来介绍,而对于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作用与功能、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偏重理论性的内容应该进行压缩或删减。课程的结构处理首先是艺术总论,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然后就进入到艺术门类的环节。通过介绍艺术门类的划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以及主要的发展脉络,结合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优秀艺术作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开拓了人文视野。有了审美体验和认知基础,再进入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接受与传播等章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会较为容易,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了。

在内容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解读与鉴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艺术同各种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多学科相互综合,姊妹艺术之间相互关照,可以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鉴赏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材料的引用,应该主要聚焦于迄今为止公认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理论。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作品或理论还是尽量避免。因为艺术发展到今天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是对经典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反叛,如果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都知之甚少,那就无从谈起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了。

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大学生讲授艺术理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知道,形象性是艺术作品的首要呈现方式,也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普通观众讲授艺术理论,首先要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入手,以艺术特有的呈现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注意,唤起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帮助他们正确、深刻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去领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规律。比如:当我讲授艺术创作的结构布局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会讲起雕塑家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故事,通过欣赏《巴尔扎克像》这幅雕塑作品,去了解这幅传世佳作的独特创作历程,感受大师罗丹不断超越自我、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且进一步理解艺术家是怎样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剪裁和布局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艺术理论的学习融入到意趣盎然的艺术鉴赏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能够结合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们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不同的形式美。我们需要平日里注意收集不同种类的音像资料和素材,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将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地制作和编辑,这样会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意趣盎然。

其次,要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一议题或艺术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从而提炼理论成果。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品读往往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艺术的理论阐释也往往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一种交流的、富有创见性的气氛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比如:看到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同学们认为她美吗?为什么人们也会把她称作维纳斯呢?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去雕刻这样的塑像呢?在这种开放式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会自己运用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艺术现象、品读艺术作品。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从而形成理论成果。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语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对于艺术的解读光靠学术的眼光和理论化的阐释,肯定激发不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之所以感人、打动人,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她既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达,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我们应该将艺术放置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时空中,将艺术同社会和人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文的视角去解读艺术,以情感化的语言去感悟艺术,将艺术的真与情同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拉近艺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艺术作品感动人、教育人的作用,使艺术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总之,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方式应当以艺术形象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将艺术理论以一种有趣、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综上所述,艺术导论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总论课程。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艺术、怎样欣赏和鉴别艺术的途径和观点,并且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体验文化精神、培养人文品格。我们需要树立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研究教学课题,创新教学方法,以优秀的艺术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苏畅、陈松洁.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7(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