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395.6、R1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220-04
1 简史
美国最早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是由于发现需要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心理上的引导[1]。19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部门发现拘留青少年犯罪人员有必要与成年人分开,并建立一个适合青少年的法庭系统(未成年人法庭),提供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服务。1900年,美国开始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法庭系统来区别对待未成年人,并在芝加哥和波士顿的未成年人法庭系统中首先建立心理健康服务诊所。20世纪20年代[1],美国公共基金会开始研究这些未成年人法庭系统中心理健康服务诊所的巨大作用,并向全美国推广这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引导诊所。随着这些诊所的不断发展完善,这种服务模式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儿童精神病治疗项目的基础,随即这些诊所的定位不再只是处于三级甲等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体系中,而是开办了更多的独立的诊所或心理健康中心。这使更多的有心理疾病的儿童青少年能够得到治疗。
这一时期,另一个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务的重要机构是学校。但这时提供的服务不是关于心理健康的,而是关于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到20世纪60年代,行为、认知、人本等心理咨询理论大量涌现,为现代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学校也开始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同时也为其他服务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服务手段。
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美国在福利、学校、医院、司法等机构都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美国对于当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当时有三分之二的儿童青少年未能得到所需的服务[2]。另外还有资金投入、对待儿童青少年的方式、住院综合征、服务中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暴露及当时美国进行社区心理健康运动的大环境,使得Knitzer[1]在1982年她的《Unclaimed Children》一书中提出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儿童及青少年社区服务体系。在Knitzer及其支持者的推动下,美国心理健康研究所在1984年建立了美国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体系项目(Child and Adolescent Service System Program,CASSP)。90年代早期,Robert Woods Johnson基金会在美国8个不同的地区进行了CASSP服务模式的实验,取得了好的效果。1994年,美国物资滥用及心理健康服务部(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or,SAMHSA)和健康服务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确立了对儿童及其家庭进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综合项目[1]。至此,现代意义上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美国开始确立起来。现在直接由联邦基金资助的这种服务中心已经建立了126个[2] ,为78000名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提供服务。而由州政府、县政府和其他一些基金建立的这种服务中心就更多,仅在纽约,每年就能为100000名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
2基本理念
CASSP想解决的两个大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所有儿童青少年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如何才能更加低耗费、高效地解决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美国在学校、福利、医疗、司法等部门都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相应的服务,但由于投入不足、服务费用高,且这些服务机构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没能优化资源,服务人员和设施的重复设置,使得儿童青少年接受服务的机会大大降低。CASSP倡导的就是要将所有这些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的机构有效地整合起来,发挥各部门各自独特的优势,最大化地优化资源,让所有的儿童青少年都有机会获得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
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下,治疗者等着儿童青少年到门诊求诊,然后治疗者为他们做评估,提供治疗方案。在这种服务模式下,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种被动的关系。治疗者很多情况下只是针对患者某一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治疗者与患者家庭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合作关系,患者家庭也很少向治疗者提出自己的要求,而且很多情况下服务没有完成就被中断。这种模式在我们现在来看是存在问题的,它忽视了生活环境对心理的巨大作用。在上世纪60年代[3],美国精神病院兴起出院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让病人回归社区,在各种环境刺激下重新建立回归社会的能力。社区心理学[4]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个体、社会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心理问题的分析要重点放在组织和社区或邻里关系上。而1964年卡普兰[3]的《预防精神病原理》的出版标志着预防开始成为心理健康工作的另一重点。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理功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区环境对他们心理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社区进行服务更能显出既能预防,又能有效治疗的优势。
在CASSP所倡导的社区服务模式下进行服务时[1],好的服务效果的取得不只包括服务者所提供的高水平的评定和处理服务,而且还应包括家庭在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其他的社会文化因素。Stroul 和Friedman[5]阐述了他们关于社区服务体系的一些原则,其中两个核心的原则是:体系提供的服务必须适应患者和他们家庭的需要;体系的服务必须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家庭作为整个服务过程的中心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必须完全参与到评定和服务计划当中,作为一个评估者,确保所有服务都是协调的、适合于他们需要的;家庭还要作为一个实施者,具体执行一些计划,并动员亲戚、朋友、邻居等社会成员加入到整个服务计划中。同时,整个家庭也要接受专业人员提供的心理服务,以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体系必须以社区为基础进行服务。儿童青少年在学校发生的问题可能需要到福利或司法等其他机构接受服务,所以在这个社区内的学校、诊所、福利、司法等所有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的部门都要有效地联合起来,提供一个在各个时间和地点都能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服务的计划,并保证整个服务不会被中断。能将这两个核心原则结合起来的是现在普遍采用的环绕服务(Wraparound process)[6]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将社区内多种服务机构联合起来与家庭共同合作进行服务,建立以儿童-家庭团队(Child and Family Team,CFT)为中心的服务团队。环绕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7]。另外,美国是一个多移民的国家,在服务别强调文化差异问题。
在社区进行服务,儿童青少年回归社区,家庭成为了提供具体服务的主力军,这就减少了住院和其他一些高昂的花费,降低了服务费用;而且只有家庭最了解他们的子女,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能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手段。社区服务能让儿童青少年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增加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并且他们能得到所需各个部门的连续的服务,直至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3 体系的构成
3.1 服务机构
总体上来说,CASSP是由HHS和SAMHSA进行主导实施的,他们为体系提供主要的方针政策及资金。但对于资金的管理主要是行为健康管理部门(Managed Behavioral Health Care,MBHC)[8]。对于每个儿童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设立,CASSP的关注点不是重建大量的服务中心,而是要将现有的服务机构联合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服务人员和设施。现在主要联合的一些服务机构包括儿童福利局,与酒精项目,学校,心理健康与精神发育迟滞项目,训练与技术支持中心,司法系统。这些机构派出代表与家庭组成一个团队,合作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个适合于患者及其家庭需要的计划,并同时负责联系各自的部门。除了组织这样一个服务团队,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还要每月定期会晤,组成有关政策方面的委员会,讨论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同时,治疗团队又要与政策委员会联合成立每年召开六次的咨询委员会。在会上,治疗团队要向政策委员会提出建议,同时讨论预算和服务制度等问题。服务中心还需要寻找技术上的支持,需要与大学的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大学可以培训合格的服务者,也可以研究更加有效的服务方法,还可以对服务的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具体服务团队中,除了专业人员,还需要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同时还要邀请所需的具有特殊专业背景的社区人士加入其中。
3.2服务对象
Stroul 和Friedman[9]首先对CASSP的服务对象进行了探讨,他们在1986年提出了“对严重情绪障碍(Serious Emotional Disorder ,SED)儿童以社区为基础进行服务的体系”这一概念,并一直沿用至今。很多心理学家想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儿童的这些认知、行为、情绪上的问题[9],如儿童青少年的多重困难、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焦虑/情感障碍、儿童青少年功能障碍危机。但这些词都不能很好地概括问题。而SED这一词得到了广泛认可。因为SED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会伴随一些其他的认知或行为上的问题,并能有效地与其他问题联系起来,综合起来考虑,而且也更接近于心理问题的层面。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为SED制定了最基本的标准,而各个州和社区服务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更具体的标准。
4 干预手段
4.1 预防干预
在美国,对于心理健康的干预首先强调积极的预防。CASSP也强调要积极预防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这种干预由服务中心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在各个领域努力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直接提供技能、可利用资源和相关知识,以便处理即将到来的应激、压力和可能引发问题的人际关系。例如为条件不好的社区中的孩子开展业余活动,针对体弱和早产的婴儿的服务,为孕妇提供的服务,通过教父母养育技巧来协助整个家庭成长,教孩子应对压力的技巧,还可以建立各个家庭之间的互动,交流各自问题。另外,预防不需要将个体筛选出来,这样也就使个体不易被人歧视或谴责。
4.2治疗干预
在进行治疗服务时,服务人员采用了很多社区性质的服务模式[1],比如看护治疗服务(Therapeutic Foster Care,将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交付受过专业训练的“父母”培养)、适当地住院、环绕服务、在学校的服务、多重治疗体系等等。其中环绕服务是最基本的一种服务模式。这些形态的服务要好于传统的服务,主要表现在减少了患者心理和行为上的症状,提升了家庭的功能,减少了对服务利用的限制,提高了服务效果和服务费用的性价比。服务还应用社会心理方面的干预,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父母操纵训练、家庭治疗和抑郁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治疗,同时还进行药物治疗干预。这些方法在治疗沮丧、强迫妄想症、精神创伤、行为错乱、进食障碍、药物滥用、焦虑抑郁症、社会焦虑、ADHD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对体系的评价
5.1体系的利用
CASSP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让所有的儿童青少年得到他们所需的服务。在这方面CASSP要远好于原先的服务机构。虽然没有关于全美国的数据来证明,但上面谈到纽约每年能为100000儿童青少年提供服务,说明这种服务模式的巨大作用。很多因素影响着服务的利用率。概括起来有社会政策和个人及其家庭两大方面。社会政策方面,主要是经费的不足和一些限制性的规定。社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因素,因为社区服务能够降低服务费用,而且服务所受限制也更少。Connecticut[10]的公共医疗补助项目报告,儿童的家庭在儿童是否能接受服务的决策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Thomas [11]则提出了家庭寻求这种服务的寻求帮助(Helpseeking)模型。社区服务也有益于帮助家庭寻找帮助。在社区中,家庭成员能更有效地接收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有效地寻找到服务部门,同时家庭也更愿意在社区进行服务。
5.2服务的效果
对体系评价的另一焦点是服务的效果。Durlak[12]等人通过元分析认为预防干预是有效的。预防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机会,能降低服务费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3],比如公众对精神病一词的反感,公众对干预的相信程度等。对整个体系的治疗效果的研究也持积极态度[14]。运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社会心理干预和药物干预都取得了好的效果。但Michael[15]等人在总结并研究服务的效果后,认为服务手段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Abram[16]则关注如何对效果进行更好的评价等。
5.3 管理
研究者[17,18]对体系的管理进行了研究,管理的积极方面是能提供有效的、低消费的服务,能整合各个服务部门,增强责任感,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消极方面是服务者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考虑管理规定,而降低了服务质量。Leonard[19]等人指出,在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很多改革都是没有实证支持的,对改革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作为一个体系,对服务的研究评价不止是心理服务的利用率、有效性和管理,也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有研究者关注服务的满意度[20],服务的数量-效果模式[21] ,服务的时间-效果等[22]。
6 网络在服务中的应用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流方式,具有很多优点[23]:网络在服务中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只需要较少的职员和管理的费用,能为偏远地区的患者提供服务,可以提供非传统的服务,更适合于想要保密的患者。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喜欢在网上搜寻信息,而且对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更是一种好的服务方式[24]。网络服务的方式更全面,也更灵活,且网络的稳定性使得患者在服务期间能稳定地得到服务。利用网络来进行预防干预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当然,通过网络进行服务的技术还不成熟,包括[23]服务的指导方针、服务人员 、服务方法等问题,也包括青少年网络搜寻信息的能力问题[25],需要进一步研究。
7 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外,体系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资金投入始终是体系要面临的问题。虽然美国对体系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始终满足不了需要。虽然美国在很多部门都向儿童青少年提供心理服务,但是只有在司法和福利两个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项目来进行服务,所以如何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服务资源将是要继续解决的问题。Leyla[26]等认为还需要研究更多新的服务手段来适应新的情况。Abram[16]认为对效果进行评价的测量工具在测量时结果存在差异,需要研究新的测评工具。其他还包括服务人员缺乏,保险基金的覆盖范围,提供服务的能力等问题[27]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研究者也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Anne[28]等人认为应该将心理健康服务与物质滥用服务整合起来,Tony[29]认为要在成人与儿童的服务间建立更多的联系,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更多的人是认为要高度重视预防的作用。他们认为[4]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功能是预防,预防比问题出现后再实施个体化治疗更加有效。Leonard[19]等人还指出,对服务的研究还要更多地应用于实际服务中。
上面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中也是存在的,而且问题还要多。国内研究者在社区心理服务方面也进行了探讨[30-32],主要是关于政策、服务人员和促进服务的一些建议。但还没有对儿童青少年进行专项的研究。美国的儿童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于我国建立自己的儿童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来说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但我国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在教育、社区和福利等机构有较成形的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模式,而我国没有。要建立这个体系,要从基本做起。现阶段很多社区卫生服务还不是很正式,没能起到它应有的效果。且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应该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应是独立于学校之外的,并聘请专业的服务人员。学校和居民社区的人员及其他服务机构要协助中心人员完成服务工作。全国的各个服务中心应该是联网的,要相互交流信息。另外,还必须考虑不在学校的需要服务的对象。要利用简便、快捷的通信方式将这些人与服务中心联系起来,如手机通信、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对于特殊群体,如福利院和少管所的儿童青少年,由于他们更有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要组织高水平的服务人员进行服务。另外还要积极地开展预防活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等工作。
上面主要为如何能让儿童青少年有最大的机会得到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一些建议,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服务中测评所需的工具,服务中采取的治疗方法,很多都是照搬其他国家的,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这需要研究者研究适合我国的测评工具和治疗方法。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要掌握必须的知识。另外要加大本科教育工作,培养一批能胜任这方面工作的专业队伍。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专业队伍对于我国来说尤为重要。其他还包括服务培训、管理监督、资格认证、保险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积极地解决。
我国正处于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且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数量巨大,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建立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我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致谢:在此感谢导师黄希庭教授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Pumariega AJ,Winters NC,Huffine C.The evolution of systems of care for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Forty years of community child and adolescent mun Mental Health J,2003,39(5):399-425.
2 Evans ME.Integrating Nursing Care into Systems of Care for Children with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Nurs,2006,19(2):62-68.
3 Friedman HS.主编.李维,张诗忠,编译.心理健康百科全书•社会问题卷.中文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41-345.
4 Trull TJ, Jerry Phares E.著.丛中,张伯全,主译.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第6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72-390.
5 Stroul BA,Friedman RM.Caring for S 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and Youth: Principles for A system of care.Children Today,1988,17(4):11-15.
6 Epstein MH,Nordness PD, Kutash K,et al. Assessing the wraparound process during family planning meetings.J Behav Health Serv Res,2003,30(3):352-362.
7 Myaard MJ,Crawford C,Jackson M,et al.Applying behavior analysis within the wraparound process: A multiple baseline research.J Emot Behav Disord,2000,8(4):216-229.
8 Alloy LB, Riskind JH, Manos MJ,著.汤震宇,邱鹤飞,杨茜译.变态心理学.第9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5-28.
9 Stroul BA, Friedman RM.A System of care for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Youth.CASSP Tech. Assistance Center, Washington, DC ,1986.
10 Horwitz S,Hoagwood K.Children and Adolescents.Ment Health Serv Res,2002,4(4):239-243.
11 Themas JP,Ricardo BE,Angee TC,et al. Iprov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chool Psychol Q,2005,20(2):187-205.
12 Durlak JA,Well AM.Primary prevention mental health programs for children and asolescents: A metaanalytic review.Am J Comm Psychol,1997,25:115-152.
13 Friedman HS.主编.李维,张诗忠,编译.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健康理念卷.中文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61-277.
14 Hutchinson AB,Michael Foster E.TheEffect of Medicaid Managed Care on Mental Health Care for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Mental Health Serv Res, 2003,5(1):39-54.
15 Michael FE,Stephens R,Krivelyova A,et al .Can system integration improve mental health outcome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Children Youth Serv Rev, 2007,29:1301-1319.
16 Rosenblatt A,Rosenblatt JA.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 for youth with severe emotional disturbance:is there agreement between popular outcome measures? J Behavl Health Serv Res, 2002,29(3):259-273.
17 Yanos PT,Garcia CI,Hansell S,et al.Managed Care and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Behavioral health:providerperceptions.Administr Policy Mental Health,2003,30(4):307-321.
18 Scheid TL.Managed care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J Health Soc Behav,2003,44(2):142-161.
19 Bickman L,Noser K,Summerfelt WT.Longterm effects of a system of care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Behav Health Serv Res,1999,26(2):185-202.
20 Heflinger CA,Simpkins CG,Scholle SH,et al.Parent/Caregiver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hild's Medicaid Plan and Behavioral Health providers.Mental Health Serv Res,2004,6(1):23-32.
21 Bickman L,Andrade AR,Warren La mbert E.Dose Response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Mental Health Serv Res, 2002,4(2):57-70.
22 Michael Foster E, JohnsonShelton D, Taylor TK.Am J Commun Psychol,2007,40(1-2):64-81.
23 Ybarra1 ML,Eaton WW.InternetBased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Mental Health Serv Res,2005,7(2):75-88.
24 Gould MS,Munfakh JL,Lubell K,et al.Seeking help from the internet during adolescence.J Am Acad ChildAdolesc Psychiatry,2002 ,41(10):1182-1189.
25 Ivanitskaya L,O'Boyle I.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Competencies of Information Age Students: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ve Online Research Readiness SelfAssessment (RRSA).J Med Intern Res, 2006,8(2):2.
26 Stambaugh LF,Mustillo SA,Burns BJ,et al.Outcomes From Wraparound and Multisystemic Therapy in a Center for Mental Health services systemofcare Demonstration Site.J Emot Behav Disord,2007,15(3):143-155.
27 Braithwaite K.Mending Our Broken Mental Health Systems.Am J Public Health,2006,96(10):1724.
28 Libby AM,Riggs PD.Integrated Substance Use and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s: Aligning Organizational and Financial Incentives.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2005,15(5):826-834.
29 Gillam T.Creating Links Betwee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Adults and those for Children adolescents.Mental Health Rev,2004, 9(2):20-23.
30 赵静波,季建林.美国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伦理学规范及其管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36-238.
31 杨凤池.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中国全科医学,2002,5(11):849-850.
【关键词】 儿保门诊;心理卫生问题;儿童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55-0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7年8月~2009年12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208人,其中包括部分幼儿园体检时心理问题的咨询等。
1.2 方法自制表格对所有首次就诊的儿童均给予详细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拆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仆2-R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就诊原因根据临床情况及医生的诊断归类。配合疾病诊断及就诊原因分类的有儿童行为量表、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DevelopmentalSereeningTest,DDST)、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Pie-tureVoeabularyTest,PPVT)、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Intelligeneescaleforehildren,WISC)、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eehslerPresehoolandPrimarySCaleofIntelligenee,WPPSI)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丫检验。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共198人,其中男童106人、女童92人,男女各占为53%、47%。6岁以下就诊儿童64人,6~12岁就诊儿童112人,13岁以上就诊儿童22人;13岁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30.76%、58.65%、10.5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的151人,占72.6%;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7人,占56.3%。
2.2 不同年龄组的就诊原因分布6岁前儿童就诊人数占所有就诊人数的30.76%,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抽动症、言语问题、健康体检和咨询。儿童睡眠障碍和排泄障碍(尤其是遗尿症)等在心理门诊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多动、学习困难为主。所有就诊儿童中,健康咨询占33.3%,其所占心理门诊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由
3 讨论
3.1 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乡镇儿童保健机构尚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本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刚刚起步、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3.2 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门诊儿童各个年龄段中,咨询均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下降,这可能与儿童保健工作者的服务对象不同有关。因6岁以下儿童属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对象,必须经常到医院进行阶段性体检,与义务人员交流较多,经常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宣教。这提示儿童心理问题。
早期发现、早期就诊,首先必须解决儿童家长的认识问题。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加强健康宣教工作,扩大健康教育的服务面,把宣教阵地延伸到小学、初中。利用书刊、电视、广播、橱窗、讲座及儿科临床、保健门诊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出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 匡桂芳,辛晓显,沈宜元,等.儿童心理咨询2064例临床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153-155.
[3] 关念红,张晋磅,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204.
[4] 程玉兰,崔伊微,昊汉荣.学习困难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15-217.
目的 探讨儿童心理卫生现状,旨在为临床儿保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近两年358例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心理门诊就诊人群以6~12岁为主(63.1%);男、女童就诊比例为1.9∶1;不同年龄儿童就诊原因不同,6岁以前儿童就诊原因前四位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13岁以上则是学习困难、多动症、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结论 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心理卫生 心理门诊 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近几年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日益提高,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探讨儿童心理卫生现状,旨在为临床儿保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现将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近两年门诊358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到本院儿童心理门诊首次就诊儿童358例,其中男235例,女123例。
1.2 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其给予详细调查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联系方式、母孕期情况、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等。分析总结登记表的项目,疾病诊断参照CCMD-3标准,最终就诊原因按医生诊断归类。根据儿童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分布等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布。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 就诊儿童358例,其中男235例,女123例,男女比例为1.9∶1。6岁以下就诊儿童104例,6~12岁226例,13岁以上28例,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29.1%、63.1%、7.8%,见表1。表1 就诊儿童年龄、性别分布
2.2 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就诊原因 小于6岁组儿童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组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13~17岁组则为学习困难、多动症、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见表2。表2 各种原因就诊儿童年龄分布及构成情况
3 讨论
黄石地区总人口255万,其中市区人口67万。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共接诊儿童358例,据不完全了解,在黄石市市区其他医院因心理问题就诊的儿童也不多,总之,该市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率相对较低。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1]。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比较落后、宣传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提示: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要通过传媒、专题讲座、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家长的认识,重视儿童心理保健工作。
通过分析358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资料显示,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1.9∶1,这与国内的报道相一致[2]。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可能与男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因男童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较低,而导致更易出现心理异常。
本组结果显示,小于6岁组儿童主要就诊原因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这与张建娜等调查结果相似[3]。同时就诊儿童大部分集中在6~12岁,可能与6周岁以上儿童均处于学龄期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孩子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即带子女前来心理门诊。
通过对358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资料分析,提示我们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2,17(12):719-720.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摘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目前我国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中小学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查找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而提出运用校园体育文化改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旨在为解决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是最能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网上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1%,其中小学87066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3.4%。① 可想而知,两年前就已经有这么多的留守儿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现在的留守儿童还会少吗?面对这一数据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和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呢?论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运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收集大量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给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抽样,抽取500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根据研究内容亲自制定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并亲自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回收、统计与分析。最后收回问卷494份,回收率为98.8%,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8.2%。
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有用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4 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统计处理的数据与文献进行分类对比及分析综合,并结合相关的体育文化理论,总结出观点。2.5 访谈法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情况,收集信息。
三、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存在的普遍性情况
从表1可以得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普遍存在的,一半以上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普遍存在”,达到56.3%,可见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由于缺失父母的关爱,容易造成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常态,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情况
由表2可知,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情况的调查,期末考试的成绩跟当学年期中考试成绩对比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其中有20.9%的学生成绩上升,却有79.2%的学生成绩是下降的,占的比例较大。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令人担忧,大多数留守儿童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长期累积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如果长期产生自卑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相对于成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同时需要别人的认可,只有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才能全部放到学习上,不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3.相关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的设置情况
由表3可知,有395人认为没有为留守儿童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占81.4%,而只有32人认为所在农村有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工作机构,只占6.6%。如果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的工作机构过少,则会使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社会的关心,总会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为留守儿童专门设置工作机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使留守儿童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无时无刻能得到社会的帮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关注着他们。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4.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外向型性格的有78人,只占有16.1%,混合型性格的有118人,占24.3%,而内向型却有289人,占59.6%。可见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外向型的人经常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不拒小节,但是内向型的人感情比较深沉,办事非常小心谨慎。可见内向型的人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其他同学也会慢慢地疏远这群内向型的留守儿童,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落差,严重的可能会封闭自己,不敢也不愿与人沟通。
5.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情况
由表5可知,对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只占17.1%,但是对体育运动根本没兴趣的就占了57.5%。可见现在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在校园里缺少体育运动的氛围,勤奋学生不能起到带动懒惰学生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养成终身体育理念。
6.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调查
表6中可以看出,有63.1%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有自卑心理,而只有8.9%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不会产生自卑心理。我们举行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同学们的友谊,输赢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但是事与愿违,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出现自卑心理,这就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面对失败时,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
7.影响留守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参加体育运动或集体活动首先能让人快乐,不觉得孤独,还能使人形成一个好的性格,更能提高留守儿童的观察能力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表7可知,因为懒惰或者会编很多种理由不去运动,最后没有毅力不能坚持运动的留守儿童占了51.2%,留守儿童一般都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自己的兄妹一起生活,爷爷奶奶一般年龄较大,与儿童交流的代沟更深,经常达不到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要求,父母不在家,这些留守儿童容易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毅力。调查发现,有70.1%的人讨厌参加集体活动,这个比例也对应了上文调查中的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性格都孤僻内向的现状。
8.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调查
从表8中可知,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男生选择的主要有篮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足球,女生选择的项目依次为:跳绳、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场地器材的硬件设备不足,并且村级学校除了有少数的水泥篮球场以及几张用砖砌成的乒乓球台外,就没有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了,更别说有标准的田径场地。从表中可知,不需要专门场地的项目选择的人较多,比如跑步。但是需要专门场地才能进行的运动选择人数偏少,就连男生最喜爱的篮球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充足的场地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四、校园体育文化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校园体育文化能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有63.1%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通过合适的校园体育文化来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体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本体作用,留守儿童通过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及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节是最直接、最积极、最容易调控的,所以对于留守儿童更加需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校园体育文化,使自己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运动的动力,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不是孤单的,而是生活在一个集体里,能够找到归属感。
2.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前,很多中小学的体育课都是 “放羊式”的教学,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都取消了高三的体育课,在这种形势下,学校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人文、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思想政治状况、宣传舆论氛围、师生文明素质、校园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气象,促进了教职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师生员工的团结和深度融合,通过体育文化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校园体育文化能减少孩子因长期独处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诸如开家长会父母不能到场参加、参加文体活动父母不能来现场加油、甚至有可能被同学们认为是没有家教的孩子等原因都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定地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在不开心或者心理有压力的时候可以选择通过体育运动来进行缓解。
4.校园体育文化能让学生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鼓起信心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人树立信心。体育运动过程本来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过程,参与者可以从中体会竞争、合作、成功、失败和自信,能够使人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其中的奥妙。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觉得在比赛失败之后会产生不自信的表现,而他们往往会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失败,因此,需要合理利用体育文化激起他们的自信心态,努力去提高自己,使下次比赛能够做的更好,并将这种心态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五、有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对策
1.加大招聘体育老师的比例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体育师资状况的调查,有53.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是教育之根本,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水平。调查显示,只有少数的中心小学配备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小,再加上为了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又有近半数的体育教师还要兼教地理、政治等科目,导致体育老师用于专业教学的时间不够。因此,农村中小学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体育专业教师;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加强专业培训和增加他们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运动场地设施
通过对留守儿童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78.5%的学生选择参加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我项目,如跑步等,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必然影响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必须重视起来,加大资金投入,尽可能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加强对现有场地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3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调查,有57.5%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有很多人都是觉得原有的上课模式陈旧,没有新意,激发不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面对我国实施的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快乐体育”方向,使体育课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良好作用,将运动与健康有机结合,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健康,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在课内外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参加体育类集体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增加同学们的凝聚力,体现他们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1%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为他们进行人际交流提供平台。众所周知,人际交流不仅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组织的集体活动难度不能太大,因为难度太大会伤到他们的自信心,我们需要因人而已。譬如喜欢篮球的就组织篮球比赛,喜欢排球的就组织排球比赛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学校要加大对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项目
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19.2%的学生喜欢打篮球,35%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22.4%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14.6%的人的人喜欢跑步等。所以在各类运动项目中,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但是他的身材很瘦小;有的喜欢排球,但是身高不够高;有的人喜欢跑步,但因身体的某些缺陷而跑不快等现象经常存在。如此以来,就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信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那么学校就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构建体育项目体系。根据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需要,体育教师、学者等应共同努力对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
六、结语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一)、浙江省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随着近几年浙江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他们的生活、学习、教育、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状况令人担忧。据省妇联调查统计,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约有25万。留守儿童最多的温州市达63700人,温州、衢州和丽水三市就多达117785人,占了全省总数的47%。
(二)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显著作用。
近年来,留守儿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物质生活条件,包括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在内,都得到极大改善,但精神层面和心理领域的巨大问题仍然像一道高墙,堵在他们健康成长的道路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调查结果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长期的家庭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其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5、怨恨父母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当留守儿童面对烦恼与冲突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长期下去就会引起留守儿童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纠正教育则比其形成过程更艰难。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监护的“盲区”;
留守儿童家庭大多为隔代教育,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另外一个所占比重较大的类型为单亲监护型家庭,其主要特点在于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
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三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应对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二.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三.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佰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评述.继续教育研究,2011(12):52—54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因素;心理健康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起始点。布朗芬伦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更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所在地、家庭结构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心理环境,包括家庭功能、气氛和环境、教养方式等。
2.1家庭结构
对父母外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导致儿童的内、外在心理健康状况均发生恶化,且通过配对的实验处理组发现,若父母不外出,则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有所改善。尽管父母不同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带来的不同监护类型却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单亲看护、隔代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及叔辈看护几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较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支持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监护类型,且主要表现在过敏和冲动倾向上;同辈监护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常体验到较强烈的学习焦虑;儿童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母亲,因而母亲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和恐怖感较少;隔代看护的儿童可能由于老人在教育时常采用恐吓等方式,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恐怖感;叔辈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较低,但在过敏倾向上得分较高。与父母看护的普通儿童相比,隔代、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孤独倾向较强。但王永娟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比留守儿童高,并由此得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中父母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所致的结论。
2.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教育、抚养孩子的方法类型,是其理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家庭系统中看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各种监护类型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影响,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看护方式的影响不同。通常情况下,父母亲的温暖理解对心理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他们的拒绝则产生负向作用。具体而言,在隔代和父辈监护的儿童中,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在留守家庭中常见的隔代监护较多地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与溺爱型完全相对的严厉拒绝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为负性。父亲干涉在单亲监护中具有消极作用,而父亲惩罚、母亲偏爱对父辈和单亲监护的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在同辈或自我看护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如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那么显著,但母亲拒绝和父亲温暖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2.3家庭功能
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而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程度约为对普通家庭儿童影响的两倍。过往研究常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三个方面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儿童。亲子相聚的间隔时间越长,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监护不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又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其中家庭亲密度的解释力更大。无论什么类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其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
2.4家庭气氛
现有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提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的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而高水平冲突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父母亲外出后,家庭内部的教育和抚养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所获得的父母关爱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冷清,而冷清的家庭气氛可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5其他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水平负相关,对经济状况的自评为中等以下的儿童,其抑郁心理的检出率最高。大量研究发现留守家庭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身心健康状态越好,恐怖感越轻,总焦虑水平越低。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之间负向相关。
3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3.1研究内容和深度受限
目前对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的研究较少,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时机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亲子分离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语言及认知功能发展尚不完善,在未来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大,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因其亲子分离的状态而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留守儿童已经不仅出现于经济落后地区,而研究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及边远地区,较少涉及城镇留守儿童。
3.2研究方法单一,纵向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访谈法和其他的方式较少,间接限制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及理解表达能力有限,在研究中就不能很充分地反映出留守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此外,评估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事件前后的纵向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一次性或横断比较研究,甚少有长期纵向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3研究角度单一,应用研究少
留守儿童正处于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之中,迫切需要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更有效的管理战略。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特征、现状、影响因素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应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更具实际应用性,或尝试考虑从其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贡献。
作者:王丰盛 张建人 凌辉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薛静,徐继承.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75-377.
[4]袁宋云,陈锋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31-235.
[5]王井云.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7:125-128.
[6]凌辉,张建人,易艳.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674-678.
[7]袁博成,金春玉.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1564-1566.
[论文关键词]心理精神疾病 青少年儿童 理解关爱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统称。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以及重性精神病。比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心理疾病。
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为引起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发起创立并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促进人们积极地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疾病患者伸出关爱与援助之手,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心理精神疾病的偏见,并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一、我国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现状分析
人类疾病经历了传染病时代、普通病时代之后,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精神病时代。精神病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或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或可用精神疗法治愈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大,有精神疾患的人也日益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头痛、腹痛、失眠、乏力等疾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青少年儿童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卫生部从2000年开始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达到5.07%左右。据估计,其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这些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也明显存在。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目前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影响很大。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包括生物因素(遗传或外力致使大脑受损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据江苏省盐城市近期公布的一份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显示,14%的中小学生心理反应有异常现象。其中,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农村学生。长春市精神障碍患者比率临近最高值,平均每十个精神障碍患者中就有三个是青少年,略高于15%~20%的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大多是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风气在内的诸多因素引发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心理的因素之一。如空气污染、嘈杂声音、居房拥挤、交通乱杂、环境卫生不良、人际关系等增加了心理和躯体应激,对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致使青少年儿童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患身心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青少年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当缺乏,美国每四名精神科医生中就有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不到三百人。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低、形式化严重。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突发公共事件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把儿童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学科学进步,青少年儿童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二、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教育策略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心理问题,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营造快乐学习、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的学校氛围,引导教育处于超负荷的学习及升学压力的青少年儿童学会调整心态。社会的快速发展,升学、择校等让很多中小学生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所困,青少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因不会调整、控制情绪形成烦恼,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便由此产生,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者都不在少数。青少年儿童因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的宣传,组织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学校教育应突出教育学生学会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宣泄和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学校可通过建立心灵援救网,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教师平时要多给予学生爱和尊重,用情感去关爱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美好。
2.营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充满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单亲儿童的心理障碍。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准备时期,从小拥有健康的心理会让人终生受益。但家庭的变故常常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行为发生偏差。单亲儿童会因失落感和痛苦的情感体验,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孩子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鉴于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困惑,多与孩子加强沟通,努力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的家庭气氛。学校教育应侧重于教师用爱心软化,用积极演练法辅导具有逆反心理的儿童;用激励自信、指导训练法辅导心理自卑的青少年儿童;用疏导安慰、角色位移法辅导具有妒忌心理的青少年儿童。经常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与家长们交流沟通并建议他们做到: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多关心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将痛苦带给孩子;家长们要多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了解他们的困惑,及时给予疏导。通过心理辅导这一新型教育手段,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3.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青少年儿童对网络的依赖心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用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病。青少年儿童如长期处于虚拟状态,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因此,对于青少年儿童学习时间、每天户外玩耍时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等,应全程跟踪干预,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对待学习、娱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心理协会、精神卫生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举办心理精神疾患的科普讲座和培训等,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卫生讲座。学校或教育局等组织一支反应快速的专业队伍走进校园,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文艺宣传活动。
4.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减少生活贫困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压力。下岗职工子女、偏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学校的贫困生这一群体由于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
对此,应采取措施,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群体,减少歧视。可采取募捐及其他形式的助学方式使其走出贫困阴影,助其顺利地学习及生活,组织心理专家、疏导人员进入社区,举行“理解关爱,邻里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
5.营造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其学习目标、期望值加以正确的引导。有些青少年儿童对学习的追求有急功近利和期望值较高的倾向,当学习结果长期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时,难免会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时间的流逝,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些学生由于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学习现状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学习,不断给自己加压,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由此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甚至于有的青少年儿童因此而轻生。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明了,有的孩子则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心理。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引导青少年儿童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是关键,要让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不苛求自己,发扬长处。学校可开展心理危机研讨会,邀请心理专家常来讲课,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引导家庭开展的生命教育,以便形成家校联教机制,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6.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预防机制。现今溺爱独生子女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从小在过分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因此,培养独生子女学会理解支持他人的习惯,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尤其重要。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和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需,也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让独生子女学会倾听和表达。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是很重要的。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家、校、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共同良好的预防环境。
7.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儿童对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趋发复杂化,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学校班级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为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能力与优秀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青少年儿童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青少年儿童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就会一时冲动骂人、打人、讽刺、讥笑。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学习为人之道,形成健康心理素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 健康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身边直接抚养教育的儿童。根据对江西省乐平市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农村在校学生的41%,有的班级留守儿童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比率达到60%,全国的留守儿童人数仍呈上升趋势。我国虽已关注这些孩子,在政策上给了这些留守儿童很多优惠,但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还有不理想的地方。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1)在心理上表现出自卑、孤僻等现象。调查结果显示,57.45%的留守儿童偶尔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6.38%的留守儿童从来不与别人谈心,甚至有5.32%的留守儿童从没想过与他人谈心。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表现出自卑、胆怯、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2)应试教育的阴影比较明显。当问及农村留守儿童最快乐的事情时,51%的孩子认为,考试得高分是他们感到最快乐的事情;19%的孩子认为,和朋友在一起玩时是最快乐的事情;出人意料的是,只有18%的人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回家过年的时刻是最快乐的时刻。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上学习的压力,使得焦虑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3)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同龄儿童存在依赖心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受不到父母的保护与关心,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同伴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影响确是多方面的。在调查中得出,57.45%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大部分人是可信的,但仍有42.55%的人认为大部分是不可信的。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遇到问题也只能求助于同伴,在心理各方面又比较依赖同伴。(4)自我保护心理和意识不强,不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调查中发现,当留守儿童受到别人的欺负时,有39.78%的人会选择忍让,只有35.48%的人会和欺负自己的人协商解决,24.74%的人找自己的监护人解决。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家,得不到父母的保护,孩子受到欺负后只能忍气吞声,这种状况长期存在将导致留守儿童不平衡心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坏境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访的孩子们,这种消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环境的复杂造成了留守儿童心理抵抗能力降低。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农村中小学周围存在许多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是一种难于抵挡的诱惑。同时,电视和媒体中充斥着种种暴力和血腥镜头很容易影响到缺乏判断能力和防范能力的孩子们。(2)人类天生的依附感,又使缺乏辨别能力的留守儿童在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走上错误道路。由于父母外出,其他监护人管束又趋于形式,一些学生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很多孩子迷上打电子游戏、上网、赌博,再加上网络中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泛滥,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成才成长的最重要平台,学校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心理发育。(1)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在学校得不到释怀。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在各种心理压力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易怒、嫉妒、猜疑等,产生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使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2)留守儿童在学校缺乏心理教育。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三)家庭方面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1)家庭教育缺失造成行为偏差。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2)亲情缺失造成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的缺失,使得儿童无法得到父母完整的爱;父母的缺位可能导致无效的文化传递,无效的文化传(下转第172页)(上接第53页)递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造成的人格。这些因素叠加起来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与政府方面
社会风气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社会环境。(1)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在农村的普及与宣传力度。通过在农村宣传,普遍增强农村群众特别是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及时的科学治疗,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2)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政府必须尽快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种制度,从政策层面上鼓励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将子女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的趋势。
(二)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课堂。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开设开展心理咨询、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多渠道、全方面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坚持教育预防与咨询治疗并重。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摆在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及时指导,矫正训练,增强其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3)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选修课、活动课的设置,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会逐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家庭方面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并且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父母担任着第一任教师。因此,留守儿童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1)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留守学生家长要从孩子健康成长的长远目标出发,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家长要树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发展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和全面关怀的健康理念。(2)有条件的父母,应该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其在务工地接受义务教育。若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城市,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寻找和确立孩子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权;同时要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