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心理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础心理学的概念

第1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水平,在了解新课改理念的内涵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的基础上,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

改变教学理念,引导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个体能力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应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适时加以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小学基础教育教师而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和基础较好的学生,区别对待,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作业设计的坡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趣化教材,活用教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多样地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在整合教材的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鼓励小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让抽象化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生活知识,更易于小学生理解。

3.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基础教育也至关重要。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对小学基础教育而言,通过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化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有效举措,是教学手段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的表现。多媒体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教育教学,小学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方式传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教学内容。对小学教师而言,应结合小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

优化教学评价,体现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理念下小学基础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校评价改革,是学生发展的力量源泉。就目前而言,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教学评价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评价方式还客观存在。为此,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评价,要把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从片面注重学习成绩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结语

第2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化学 作业设计

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倡导的是灵活、高效地学习,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内容量多、难,题型旧,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业改革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工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应当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如何优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多方面发展的能力,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均有所收获,实现增效减负、快乐学习,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出有梯度、有层次性的化学作业,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化学作业设计应因人而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不能一刀切,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应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基础不好的学生吃得下去,让优等生吃得饱。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要有梯度,要分层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可以根据作业的难度实施分层布置,实行保底加选择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于基础较弱、水平有限的学生可以只做保底题,即基础题;对于基础中等以上的学生,可以在做保底题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力提升题。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激励学生发展,提高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学习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中的“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组练习:根据氧化镁的化学式计算:①计算氧化镁中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②计算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③计算氧化镁中氧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④计算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⑤计算20g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⑥计算多少克氧化镁中含氧元素4g?这组练习设置梯度,难度逐渐提高,符合学生练习的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享受做题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还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可以通过①②③④基础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在基础题的基础上通过⑤⑥提升能力,强化运用,不断攀峰。

二、设计有实践性、探究性的化学作业,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要理论联系实际。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应把所学的化学知识用于生活实践,而不单单是纸上谈兵。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要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实践性、探究性的化学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性、探究性的化学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生产,通过实践性、科学性的化学作业引导学生明白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在最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关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要有实践性,有探究性,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时,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查查自家每个月的用水量,通过哪些环节节约用水,通过互联网调查了解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和污染物有哪些。举例说明水污染容易,治理难。这样的作业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水是来之不易的,不可随便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课题2《水的净化》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作业:让学生利用纱布、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和空的饮料瓶来自制简易的净水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净水器的原理及所用材料的作用。如学习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金属腐蚀与防护”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如何防止自行车锈蚀?通过作业让学生自己探究自行车锈蚀的原因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三、设计有激励性、游戏型的化学作业,体现培养兴趣的原则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只要学生对所学科目有兴趣,学习已成功一半。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化学作业有兴趣呢?如何让学生更愿意做化学作业呢?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在作业上体现出一些激励性或有启发性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体现培养兴趣的原则。如我们可以在化学作业练习前、练习中、练习后写上一些“你可以的”、“你最棒”、“我会做”、“我有能力”、“不要轻易放弃”、“有志者,事竟成”、“成功者永不放弃”等激励性的语言或有启发性的话语。这样学生看到后会更愿意做,愿意尝试,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型的化学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俗名、化学式时,我们可以设计一款类似于“开心消消乐”的游戏,让学生把对应的物质名称、俗名、化学式连在一起,边玩边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掌握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四、设计阅读型、口头型的化学作业,体现多样化的原则

对学生而言,如果长期的化学作业形式都是单一、枯燥的话,相信学生会对其产生厌倦和反感。如果化学作业形式是多样的,相信学生会更喜欢做,更爱学。人教版教材中提供了较多的“资料卡片”、“化学・技术・社会”专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增长见识,延续课本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可以设计一些阅读型的作业。例如在学习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后,可以布置学生阅读“化学・技术・社会”专栏中的“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通过学生自学阅读来获取“金刚石是由什么组成的,金刚石是如何制造的,金刚石在半导体制造行业中有什么应用”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化学是一门具有文科性质的学科,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识记,因此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口头型的化学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等,或让学生背诵1-20号元素,化合价口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这种作业难度较小,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完成。

总之,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要优化、精心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化学教学服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增效减负,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框架,适度适量,形式要多样,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实现化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让作业设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3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民族心理学 发展概况 出路

一、 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由于民族心理学是舶来品,所以我国对民族心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民族心理学概念主要指对共同心理素质的界定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各民族受自己本民族历史发展,社会风气、语言文字、等影响,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品行等民族烙印。

二、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1、民族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民族心理学最早起源于德国,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的起源也很早,很多学者在20世纪10年代就发表了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的相关文章,陈大齐在1919年发表了《民族心理学的意义》,1924年李子光发表了《论民族的意识》等。民族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本领域之一,中国民族学界对于民族学概念的研究主要受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界定,“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学者主要研究的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

2、民族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不明确。民族心理学是民族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是一直是学术界所讨论的问题。在民族心理学最早的研究中,被认为为是侧重于心理学科,认为民族心理学归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于心理学,但是他的的研究对象是以民族为基础的,认为民族心理学属于民族学的范畴。对于其研究的具体内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研究内容上侧重点不同。民族学学者对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方面来看的,主要重视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共同的心理素质是仍然是研究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这说明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界定中属于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的心理的素质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心理学研究者对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微光方面来看的,主要重视的是个体心理与个体成员之间的研究。

第三、研究缺乏现实实际。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出现了研究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事实。大部分研究者只是纯理论的研究,只是为了研究而去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深入到实际的地区进行实地的调查。而对于研究的模式,并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是照本宣书式的采用了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此理论研究的结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三、解决问题的出路

1、立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要紧跟实际,充分的去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现状、问题、习惯、信仰等各方面,更好深入的进行理论与实际方面的研究。如果研究的论题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那么论题是毫无意义的,各种努力都是徒劳的。

2、加强民族心理学与心理学的联系交流

民族心理学既属于民族学的范畴,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在制定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时,必须了解民族成员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摸透他的行为,较好的预防不好的行为的产生,制定有效的对策。加强民族心理须与心理学的联系交流,深入地区进行民族研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的产生和民族的心理活动都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加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实践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做指导,实践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理论又是对实践进一步的检验。这方面民族学的前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我国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方面还是相当的薄弱的,对与民族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等方面都没有较系统的理论支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既要参照外国的理论又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体系,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结论:其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中国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民族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以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为主导,参照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不仅研究民族成员的行为还研究民族成员的心理,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预测作用。(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

参考文献:

[1] 万明钢,赵国军,杨俊龙.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05.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10):185-191.

[2] 孙东方,常永才.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8-12.

[3] 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9.

[4] 李绍明.民族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08—110.

第4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出版对广大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对致力于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对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社会认知的主要议题及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不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最新研究动态,还有助于我们研习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进而帮助我们科学严谨地开展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综观全书,主要凸显以下3个方面特点:

首先,该书对社会认知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客观的界定。作者把社会认知分为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3个方面。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刺激属性直接的整体的反应,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则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社会认知。同时作者把社会认知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对比,详细阐述了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这种对基本概念的全面、系统、详尽的阐述,有助于社会认知心理学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对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研究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内容丰富、经典,但又不失新颖。《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比较全面地涵盖了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点议题,例如印象形成、态度加工、归因、偏见以及自我与情绪加工问题。这些研究问题同样也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非常关心的经典研究问题。该书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对这些经典研究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与探讨,使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深刻认识,既把握了研究问题的经典性,又注重新颖性。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用一整章的篇幅来介绍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见此书第三章)。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我们可以借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来考察人类的社会认知加工,从神经的层面来揭示社会认知加工的本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引入必定引领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对该部分内容的介绍上,作者参考了大量关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文献。该部分内容都来自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体现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最新研究动态。因此,《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既能让读者比较全面地把握社会认知心理学的重点及经典议题,又能让他们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第5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元理论注重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形式化检视,通过诉诸语言来分析、检验和判断心理学,尤其是现存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同时,运用基本的元理论范畴去辨识和归纳心理学的理论现状,以揭示心理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在西方又出现了一门系统地探讨心理学自身问题的分支学科——“元心理学”(meapscooy。美国心理学元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雷科弗提出,元心理学是比心理哲学更宽泛的概念,它重在考察心理学范围内科学哲学所考察的典型议题,如理论的可接受性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对心理学的元问题即学科内部的最高问题的质询和解答来澄清自己实际上已经选择的理论类型,并通过对这些类型的批判性检视,达到新的心理学发展境界。

元心理学是心理学之学,是以心理学自身的理论陈述和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尽管目前西方仍有不少学者对元理论概念及元理论化研究趋势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甚至是不少严厉的批判。但是近20年来,许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元理论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已经逐渐成熟同时也对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后基础论”运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元理论化研究趋势已被视为许多学科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些学者认为,“是获得对理论深入理解的方式,构建新理论的序曲,形成超越的理论视界的资源”111。特别是在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新转变时,元理论能够在修正目前该学科所通行的范式和纲领的研究中发挥出重要的理论组织功能。

同时,当某一学科的研究很久没有出现进展时,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越来越困惑,元理论化研究更能够凸显出其内在的学理价值。其通过对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建设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进而寻求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由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长期处于众多困境之中难以自拔,于是元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出现便成为一种逻辑的必然。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信奉“方法中心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危机也多被归结为“方法危机”。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建构理论过程中却连续遭受挫折,不少心理学研究者便开始尝试超越方法论的传统,探索心理学的新的建设与发展途径。后现代心理学无疑是当前西方心理学众多流派中的积极探索者。

作为一种泛化思潮的后现代心理学研究取向,其在许多方面包孕了自己对心理学科中的元理论问题的反思、追问和解答。后现代心理学在哲学上,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建构实在论(ccnstrutverealim)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本体论思想,拒绝形而上学和元理论,这就意味着对旧的形而上学的超越和克服,将建设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作为自己的发展任务,他们不得不自觉地将元哲学问题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并在这方面进行重要的重新建设与构造;在科学观方面,无论是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还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均普遍以有机整体观、生态科学观为武器,试图实现“世界的返魅”再现“科学的魅力”,进而建构起内生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后现代世界观与科学观;在心理学领域,后现代心理学通过不断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赖以立足、发展的理由及方法的反思、追问和判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离散式的元理论。近20年来,西方后现代心理学在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主流话语系统进行批判为先导的前提下,重新解释与建构起了新的心理学的知识观、真理观和意义价值论,其中出现的众多新的研究范式,特别是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等流派,在知识论和认识论领域所开创的“后继认识论”(rucesrepistenology)更是在元理论层面上对以科学主义为代表的实证心理学和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假设思想的一种有力否定与超越。

除了对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的知识观进行批判的同时,建设性的后现代心理学还对目前另一种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一认知心理学进行了批判。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元理论核心假设是物理符号加工系统,主张物理符号系统类似于人的心理表征机制。而后现代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元理论核心假设,不是“心理机制”或生理机制和表征而是话语、技能和能力。表征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建构主义者则认为,谈话的方式才是中心;谈话本身提供的不是“心理表征”而是“心理工具”可以服务于修补与指示的双重功能,也都可作为发现已有意义的符号。心智表征的真实是从社会获得的,其不是对真实事物的指代,而是对在社会传统中运用修辞和文本方式建立的实体的指代,即“理论方法”。当前即使与认知心理学关系十分密切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也批评了经典信息加工理论的“表征”核心概念。例如,格拉斯费尔德和斯皮罗等人便认为,知识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一种解释和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重视“知识的表征和信息的输入”问题,这就等于给知识赋予了预先的客观确定性和权威性。所谓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概念及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学习设计原理,无不反映出传统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灌输”思想。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并不是信息输入传递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转换、加工的建构过程,其中个体的经验信念、活动参与、语言灵活性在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也相当关注“怎么做”的方法论问题。尽管后现代主义者不习惯于使用方法一词,但有时他们也用近似于方法论的术语讨论真理与知识问题。在与现代主义者作斗争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存在方法,不存在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存在的只是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反规则和怀疑一切的严格作风。后现代的方法论是后实证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的。他们甚至声称,就方法而言,“怎么都行”。而作为对现代心理学“科学方法”的替代者,后现代心理学主张这样两条方法论途径:内省的反客观主义的解释和解构。“解构”注重否定的批判能力,而“解释”则侧重表达某个积极的观点。在现代心理学的领域里,解释的特点受到严格的规定:寻求协调、追求对真理的统一,而不是寻求各种方案的扩大和增加。而在后现代心理学的解释理论中,解释已经不是深入根底的追求真理的活动,而是起中介作用的个体化理解形式。“任何一个文本的无限数量的解释(意义)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文本意义、所有的解释,都是无法确定的。所有的解释都是等价的。他们拒绝让某个陈述高于另一个陈述。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将话语分析方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话语分析方法并不亚于自然科学的精确性。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一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创立了G方法,主张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这应该说是近10年来后现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许多积极探索成果。

同时,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主张也涉及了心理学的实践论问题。实践论是与方法论相联系的另一个基础性问题,即“如何去做”之类的实践应用问题。这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超出了元理论的既有研究范畴,但是实践论题本身的重要性也迫使元理论研究,对于实践问题不得不对理论的应用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因为如果任何形而上学的元理论是无用的,那么,有关后现代心理学的一般性质和结构之类议题的讨论,同样是多余的或者是无用的。倘若一个心理学理论问题的解答是有意义的,那么其必然是人类实践所必需的。一切具有实际价值的基础性问题的反思和探讨,也理应涉及元理论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后现代哲学实际上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而后现代心理学也特别强调要有一种关注日常生活世界和实践操作的心理学。正如建构主义者波特(pq«t2000)指出的那样,后现代主义有利于心理学实践向这样四个方面的转变:(1)促进语言的意义与功能的转变。(2)从个体中心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变。(3)从客观世界向社会建构世界转变。(4)从经验实证向话语分析转变。

波特还批评后现代主义的话语心理学未能将人的实践活动概念化,未能认识实践的行动定向和协同来建构其功能,也未能说明实践如何通过人的分类、公式化及定向活动获得意义。话语心理学集中强调了自然情境中关于现实和认知的“文本”的产生过程,这种文本是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说,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一种理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承认。但是这种所谓的新的心理学样式进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对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的贡献,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值得进一步关心的问题是“后现代心理学能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能否为心理学的职业和专业实践上有所丰富呢?”后现代心理学也越来越重视这些重要问题。格根指出,现代心理学中,在学术性知识与实践的应用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强的鸿沟与等级之分,而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区别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消除。揭示世界的理论并不是对世界的镜像反映,而是在社会中的话语行动建构。所导致的结果是,理论是其自身的一种实践形式。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自身的形式,理论是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实践是技能化的做事(skilledpefmance)'为了使心理学家超越学术专业活动的话语世界,更直接地丰富自己的实践形式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后现代研究者一方面强调心理学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文化实践,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增加有效用的实践操作系统的探索,以便能使目前现代心理学的主要专业职业实践成员,如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者等能够从中受益。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随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深入发展,这方面的工作也会得以进一步加强,必将会给后现代心理学获得更大的内在生命活力。

笔者以为,后现代心理学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工业社会、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探索,且其本身也正在处于发展及完善之中,受到我国心理学界重视也只不过是近年来的事情,因而要对其元理论探索成就作出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尚为时过早。根据一些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似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的结论:首先,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当前心理学对学科自身的反思。对学科问题的反思、追问和解答是寻求学术繁荣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日益勃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心理学理论反思的逐渐深化。心理学理论研究所探讨的问题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最后根据,因而是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元理论。作为元理论的心理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学科中的最一般公共概念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经常反思心理学科的基本问题,从而重新整合自身。作为元理论的心理学,为了同人类知识、科学技术和精神文化相衔接,它不断地面临着基础问题的重新组合压力。而后现代心理学正是基于后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对心理学的许多重大学科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探索和创新。后现代心理学并非完全的反知识、反科学、反技术的基本本体论形态,而是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它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的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新的精神样式、文化样式、心理学样式;其在人格的整合、话语心理学的分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积极性学术成果。

第6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1.科学心理学研究跨地区和跨文化的推广性小心理学有着一段漫长的过去,但却仅有短暂的历史。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为了像物理学和化学一样获得独立地位,大多数研究者都强调实证研究,试图揭示人类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跨地区和跨文化的推广性小。此外,由于实验情境与现实情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实验情境中的研究结果也难以推广到现实中去。

2.文化的差异主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之所以不全适用于其他国家,关键在于各国的文化差异,中美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首先,中国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处于亚热带和温带,良好的气候孕育了农耕文化,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强调天人合一;而美国社会以移民为主,充斥着冒险、创新意识,强调天人两分。其次,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宗法等级制度是主要的社会制度,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如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思想、连坐制,所以中国更推崇群体本位的思想文化;而在美国,奉行契约民主制度,更强调个人本位,张扬个性。第三,中国以儒、道、佛为主要的文化源泉,孕育了道德伦理为核心的德性文化;而美国以基督宗教为主要的文化源泉,孕育的是以法律条文为准绳的知性文化。中美文化的这些差异,进一步说明在美国文化上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中国要在自己的文化上研究国人的心理现象。

3.民族自尊心的激发海峡两岸心理学工作者不满足于西方学术的霸权主义,不满足自身心理学研究的落后状态,希望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体系,这种民族自尊心的激发也促进了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

4.社会实践的需要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比如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导致的独生子女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普及,出现的网络成瘾问题;以及当代日益凸显的老龄化问题。这些社会实践的需要也要求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二、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心理学的中国化在发展的30多年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葛鲁嘉(葛鲁嘉,1994)、林崇德(林崇德,俞国良,1996)和杨国枢(杨国枢,1994)三位学者先后划分了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葛鲁嘉教授将心理学的中国化划分为保守的本土化阶段和激进的本土化阶段两个阶段;林崇德教授将心理学的中国化划分为酝酿期、孕育期和整合期三个时期;杨国枢教授将心理学的中国化划分为四个层次和方向。三位学者的提法虽然不同,但每个进程有着重叠、相似之处。杨国枢教授的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这个层次与林崇德教授提出的酝酿期的研究任务相似;杨国枢教授的研究国人的重要特有现象与林崇德教授提出的孕育期的研究任务相似。这两个时期主要是验证国外研究成果和研究国人特有心理,这两个任务也恰是葛鲁嘉教授的保守的本土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杨国枢的修改或创立概念与理论、改良旧方法与设计新方法这两个层次和方向与林崇德教授提出的整合期的研究任务相似,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也正是激进的本土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即中国心理学研究者开始试图拓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使中国心理学开始突破西方心理学的小科学观限制,使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寻找更超脱的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总之,心理学的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是从学习到选择,再到中国化的过程。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途径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心理学的本土化取得了一些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如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杨国枢的中国人社会取向理论。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初步发掘与整理,为日后的心理学本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作了一些全国性的探索研究。但是,在此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心理学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概念相混淆,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有的学者试图强调另起炉灶,重新建立一种体系;心理学研究仍没有突破原有的心理学观的限制,也缺少对本土心理学的解释框架,有人提出在心理学界更多的是对西方著作的翻译家而不是本土心理现象的研究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心理学的本土化。

1.以研究内容为重点,研究工具与具体方法应取西方之精华,同时研究一套适合中国的方法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心理学的本土化就是研究方法的本土化,走入了以研究方法为主而忽视研究内容的误区。而心理学本土化的实质在于研究内容,是在本地区文化特色基础之上研究本地区、本民族人们的行为模式及其心理特点等。但是,如果我们只强调研究内容,而忽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例如西方的问卷不经修订直接对中国人进行施测,与西方常模进行比较,那将失去很多信息,更可能得到很多错误的结论。所以,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要在以研究内容为重点的同时,注重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方法,例如王登峰教授运用词汇法研究了中国人的人格发展提点,提出了人格的大七理论。

2.挖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例如,汉字是象形字,仔细观察表达心理学概念的字词就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含义,“感”“忆”“思”“悲”“怒”等表达心理现象的词汇都含有“心”字,中国古代就提出了“脑主神明”的观点,这与现代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基本观点不谋而合。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映了学习兴趣的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最早的启发性教学思想。七巧板、九连环等游戏中也蕴含了心理测量的思想等等。所以,心理学中国化离不开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控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众多学者主要从事中国人本土心理与行为的概念分析及实证研究,提出了关于情缘、面子、人情及自我等方面的理论,如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杨国枢的中国人社会取向理论。研究中国优秀的古老心理学思想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使心理学本土化的根基更加稳固、体系更加完备。

第7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踏上了科学的道路,人们开始围绕人的行为和心理历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各个学派也相继产生,并发展出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学派观点。

冯特的学生铁钦纳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的所有知识来源于感觉印象,而感觉所提供是一些简单的观念或元素。这是一种元素主义的学派观点,使心理学更加科学化的同时,也成了其他学派争相反对的目标。

机能主义学派是第一个与构造主义学派相对立的学派,以意识为研究对象,大力提倡意识流的学说,强调动物与人之间的连续性,并对动物进行了大量研究。该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意识具有适应性。

1913年华生发表《在一个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行为主义学派诞生,将机能主义心理学推向了极端。行为主义学派反对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行为。

作为反对构造主义学派的另一个学派是格式塔学派,该学派反对元素主义的见解,主张整体观,以直接经验和行为作为该学派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整体的观察法、实验现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无疑让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从意识层面的研究转入潜意识层面,掀起了另一个研究热潮。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异常的人和他们的潜意识,主要采用自由联想法、释梦、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他的潜意识决定的,这与传统心理学对于是否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争论形成鲜明的对照。

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独创的见解。皮亚杰提出“建构观”,认为应该研究儿童的动作,并一再强调建构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皮亚杰也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了重要的区分。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派模拟计算机,以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该学派主张认为人的信息加工是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信息选择、接受、编码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研究的整体性和内部心理机制。

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洛主张把个体内在的意识体验或经验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对象,认为人性本是善良的,人是有尊严的人,是有价值的人,是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人,主张要以人为中心进行研究和讨论。

二、心理学的分裂

(一)从学科的意义谈心理学的分裂

在英文中是用discipline表示“学科”的,这个单词还有纪律、规范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学科要称之为“学科”,就需要有它的规范和标准。这点在库恩的学说中也得到体现,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的概念,范式指的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而在现存的各个心理学派别中,每个学派都各执一词,各有各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所持的基本观点。每个学派虽然看似都在深入地研究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但是实际上都只是在孤立地前行,这种深入更多的是对自己学派的深入,对自己的学派的发扬。所以心理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分裂的。

比如早期的行为主义学派,他们的研究对象是行为,完全排除对意识的研究。到了20世纪早期,新行为主义者在坚持可观察实证的基础上,提出实证不仅可以采用直接实证的方法,还可以采用间接实证的方法。这对行为主义学派来说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新突破,使新行为主义者可以开始探究关于人体内部的因素。但是无论行为主义怎样改进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基础都从未动摇过,也从未真正承认过其他的学派。

(二)企图融合心理学各个学派的一些人的尝试和局限

1909年,美国心理学会邀请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参加克拉克大学校庆,并做专题报告,使得精神分析和机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融合;1929年苛勒出版《格式塔心理学》,使得格式塔心理学家与行为主义者取得一定程度的沟通……虽然这些人试图融合心理学各个学派,但是由于他们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非常有限,所以对于整个心理学的融合来说,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对于融合心理学做出更多贡献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们从心理学两种基本范式的对立——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的对立出发,倡导以整体论为基础,坚持经验(或心理)是主观的东西与客观行为的共同体,明确提出融合两种心理学范式的构想。这种企图融合心理学的思想虽然实质上只是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的折中,但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从整合两种范式来整合心理学的思路。

三、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进化心理学

(一)进化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的进化心理学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进化心理学派主要以人的心理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人的心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适应装置,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理解和详尽描绘人类心理。

进化心理学似乎是为整合心理学各个学派而生的,该学派的学者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特殊的、解决某种适应性问题的心理机制构成的,不同的适应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个观点是针对主流的心理学观点提出的,主流的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领域以本质上相同的方式产生作用。进化心理学的这个观点似乎在表明每个学派都有自己正确的一面,人的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各个方式去解释的,只是这些解释的方式都是以生物进化学说为基础的,也就是无论是行为主义学派研究人的行为而衍生的各个观点,还是精神分析因研究无意识而发展出的一系列理论等都是在经过了自然选择的人类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为基础的,而经过了自然选择的人类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都是由大量特殊的、解决某种适应性问题的心理机制作用而成的。

进化心理学同时注意到了心理学理论的两种倾向——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实证主义强调心理学对象的可被观察性,所得出的理论观点都必须从经验观察中提炼和抽取。而现象学则主张将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对象,强调对人及其独特性研究,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作为研究的重点。这两种心理学的视角的差异随着他们各自的发展而日趋显著。进化心理学正是看到了这种差异对于现存心理学的威胁,提出人类有一个普遍的内在本性,即进化而成的心理机制,希望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统合实证主义和现象学。众所周知,新进化主义心理学是以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原则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将人比作计算机,更倾向于一种实证的方法,而新进化论认为人的心理是由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大量的功能专门化的信息加工机制所组成,而不是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是按照同样的信息加工原则进行反映的。从新进化论的这个观点看出,该观点在实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心理活动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后经验主义的心理学观点,使得心理学的两种理论倾向趋于统一。

(二)心理学的新发展趋势

从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学的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的融合。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也提到这种趋势,即库恩提出“范式”说,所谓的范式,就是一种“理论框架”或“认识模型”,规定了在某一领域中应当研究些什么问题,采用些什么方法。范式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更为规范化,更为一致。

但是库恩的范式说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他的学说更多的是建立在相对主义的基础之上,很容易使人们陷入唯心主义的漩涡。

四、对心理学发展史的展望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心理学正面临四分五裂的状态,如果没有一个更好的,或者更能融合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出现,各个学派仍然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的话,那么心理学的发展只能算是一种涉猎广,但不深刻的心理学。很多思想敏锐的心理学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美国学者斯塔兹便提出要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统一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的统一需要有统一的哲学,而这个统一的哲学就是统一的实证主义。我国学者车文博先生、葛鲁嘉先生和叶浩生先生也曾撰文探讨过心理学的整合(统一)问题,在整合心理学问题上都认为心理学的整合应该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上。这些都是在心理学发展棱角分明时期的一种融合的姿态,似乎是在研究一种溶化剂,使得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对立不要太尖锐,能够更为相互接受。

从心理学史的角度来看,心理学的各个学派的诞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而当今的历史似乎正在无声的宣布心理学需要走向一种更为复杂的融合。笔者认为,虽然心理学目前的分裂状态仍然难以消解,但是能看到这种融合的趋势似乎是心理学从分裂走向融合的一种新气象。如果各个学派的支持者都能够以一种更兼容的方式去承认其他的学派,那么心理学的统一将成为可能。

五、结束语

第8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一、研究对象

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是以普通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行为为对象,研究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表象及其发展规律。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包括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和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在学习技能和理论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等,从而找出教育者在美术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个性、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心理规律,用以指导教学活动,以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变化。

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既是教育心理科学的一门独立分支,也是美术心理科学的独立分支。因此,对于美术教育心理的研究,有人认为它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对象更加具体化。

我们认为,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既不是简单地应用心理科学理论知识来解释说明美术教育教学现象,也并非把美术教育教学过程当作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而是要揭示在美术教育教学情境中,美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美术教育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一方面与儿童教育心理学、发展教育心理学、生理教育心理学、社会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叉,另一方面也与美术教育心理学、美学、教学论、美术教材教法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主要是在美术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综合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体现了美术教育科目与心理学科目的交叉,体现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

二、研究任务

研究特别对学生美学创作和鉴赏中感知力和观察力的培养作了探讨。简要介绍了有关感知与观察的定义及其与思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感知与观察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在分析一般美术活动中的感知与观察的心理过程及美术活动过程中感知与观察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分析了学生美术学习中的感知与观察的过程及特点,提出了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感知与判断力的发展所遇到的困难,从学生美术创作活动探讨中学生感知力与观察力的培养,从学生美术欣赏方面探讨中学生审美感知力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探索创建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概念,促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譬如从时间链上看有幼儿美术心理、小学生美术心理、中学生美术心理的研究等,从空间链上看有美术教育教学目标论、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论、美术欣赏教育教学心理、美术创作教育教学心理、美术表现教育教学心理等。这些方面研究的成果,势必为构建我国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其次,指导美术教学的过程实践,为美术教学的过程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及方法、技术,为美术教师科学地、有效地解决美术教学过程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和参照。

三、研究方法

1.方法论原则

(1)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方法

哲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必然存在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可以认识、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而认识必然以实践为基础,在历史地展开实践活动中认识、预测、控制对象。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可以避免概念的杂乱堆砌,它要求有序地揭示概念、范畴的内在必然联系,历史的东西是在已往时期发生的发展历程。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不可逆的,所以具备历时性发展过程的对象都有它的历史。历史不仅是指已经发生了的事实,还包括活动着的正在展开的过程以及未来进行的可能性事实。

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是历史自然过程具体事实的描述,而是从宏观的历史结果上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消除了偶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客观历史发展的影响,抛开了历史的具体细节描述,摆脱了偶然性和历史的外在形式。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对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有完整的认识,使对它的预测、控制成为可能。

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的宏观研究是在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它的具体研究方法则是多层面、多视角的,既包括学科的方法,又包括经验的描述和理性的概括。

2.学科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方法

心理学其实与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在美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主要是测定美术教育的效果,总结美术教育的经验教训,寻找达到美术教育目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实验方法较侧重生理的层次,不能说明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对于这种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前人曾经说过,任何人都无法从光波和声波的物理测量中准确地推断出它们可能产生的和谐的或冲突的效果。实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它所涉及的心理因素实在太多了,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以物理学为基础判断颜色或音调的和谐效果的严重障碍。因此,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把它和其他的方法对比结合使用。

(2)社会学方法

社会的文明状况决定着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的规模、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对美术教育心理提出目的、任务和方向性的要求,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要致力于这些任务和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美术教育教学心理促进个体审美能力和知识经验的培养,使人建立理想的、科学的、自我实现的人生,这有助于个体融入群体,使人际关系走向和谐,最终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3)美术学方法

美术作品是以意象形式存在的,它通过感染接受者而不是理性地说教来发挥作用,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必须以自己的情感经验模式去解释、体验、玩味,不能有标准化的答案。因而,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在重视教育的形式、方法的同时,还必须通过交流、平等和富有感情,从而使广大的学生不仅可以在技能水平上得到提高,还可以在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发展。

(4)教育学方法

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形势还会受到当时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影响,尤其是对教育思想的改变。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念圣贤之书、培养符合封建伦理的顺民,是国家的教育导向,因而,美术教育是封建正统教育的附庸和点缀。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人们的认知要求已经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这就为美术教学教学心理学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

所以,研究施教者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受教者所应具备的素质,教育媒介所应具备的特殊形式,其运作的过程、推动、调控等,都是教育学方法要探讨研究的。

第9篇:基础心理学的概念范文

在该书的概述中,作者首先解决了音乐欣赏的概念问题,“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音乐实践活动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音乐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它是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接受环节。无论音乐创作或表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供听众欣赏的,如果没有音乐欣赏,他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如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音乐欣赏心理是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进行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心理学家都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研究的主要课题有:音乐审美的心理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听众对音乐的心理反应的不同类型等等。该书以音乐欣赏心理描述、音乐欣赏中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这样六个章节,对音乐欣赏的实践过程,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归纳与阐释。

音响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阶段中音乐只停留于乐耳,不存在更深的音乐内涵,只是对音乐的整体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如对乐曲轻重缓急与节拍律动周期的感受,对乐音和噪音的基本区分等。也就是说,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是音乐欣赏的直接对象,必经的前提。作者认为,音乐的一切艺术表现都要经由音乐音响来引发,音乐欣赏中的―切情感体验、想象联想以及理解认识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如果离开了对音乐音响及其形式结构的感知,就谈不到对音乐的进一步欣赏。

书中提到,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中的重要环节。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它是伴随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心理体验。心理学上常常把情绪和情感概称为感情。情感与情绪是有区别的:情感的内涵比较明确、稳定、深刻,而情绪波动较大,也比较短暂、易变;情感常常和一定的思想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方面相联系,情绪则往往和一些具体情境相联系。但情感、情绪作为音乐的表现内容来说,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和上述的情况类似。作者认为情感体验能够准确、深刻和细致的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包括对作品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除此之外,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还可以在音乐之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认识的依据。所以,欣赏者还应从其他方面去研究和理解乐曲情感的内在含义。

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指人们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则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它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它相关的概念。想象与联想这两个概念,在有关音乐欣赏的著述中用得相当普遍,一般是指由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唤起的对相关的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与联想。该书在运用这两个概念时把它们稍加区分,即把由描绘性的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称作“联想”,而把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称作“想象”。

最后是音乐欣赏中的理性认识与审美评价。理性认识是指运用理性思维,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进行审美认识的心理活动。音乐欣赏中的理性认识,并不是表现在欣赏者对乐曲作出的某种抽象的结论上面,而是表现在把这种理性认识真正融入于对乐曲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和联想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刻、更高级的阶段。它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并实现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物我两忘、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

上述这些心理要素贯穿于音乐欣赏的整个过程。由音响感知以及与之自然相伴的情感体验与想象联想构成的,对音乐的初步的“情趣”的欣赏阶段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而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性认识的参与,使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向更深刻、更明晰的高级阶段发展。

这本专著之所以具有开拓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该书是学界第一次从感知、情感、想象上全面深刻地分析了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2.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书中内容详尽洗炼,极为精致。

3.作者以音乐欣赏心理的研究为导引,将其研究范围扩展至创作心理、表演心理等各个领域,同时以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借鉴针对音乐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理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阐释,揭示了音乐心理学的特殊性。

这部专著的出版,不仅打破了当时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贫乏状态,而且它也为后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填补了我国音乐学学科领域里的一项空白。同时可以体现出张前在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开拓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目前,在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该著作对于该课程的展开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罗小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3).

[3]刘长文.论音乐欣赏的过程和特点[J].齐鲁艺苑,2000,(2).

[4]沧海平.浅析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J].艺术教育,2007,(2).

[5]郑海弈.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