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天文学新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天文学新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天文学新概论

第1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2、《宇宙简史》,作者:彭罗斯 ;

3、《极简宇宙史》,作者:弗加尔法德;

4、《果壳中的宇宙》,作者:史蒂芬霍金;

5、《宇宙的琴弦》,作者:布赖恩格林;

6、《大设计》,作者:史蒂芬霍金;

7、《天文学概论》,作者:苏宜;

8、《通向实在之路》,作者:罗杰彭罗斯;

9、《宇宙》,作者:卡尔萨根;

第2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词 文科物理 文科物理课程 文科物理教材 文科物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O4-4 文献标识码:A

1 文科物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和矛盾展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新特点。人们对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了文理互渗和交叉学科的急速发展。然而,文科向理科的渗透是较为顺利的,理科向文科的渗透、交叉和发展却困难重重、不尽人意。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曾指出,为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的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加强这两方面的交流和联系,最合适的是大学。从物理学的重要性来看,“物理学作为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和最成 熟的自然科学,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最直接的,物理学的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典型代表。”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也曾指出:“目前我国文理分裂比较严重,造成文科生学习科学的困难,但已经有很多大学开设文科物理课程。尝试为对物理学感兴趣的文科生提供了一个空间和平台。”由此可见,在大学文科学生中开展文科物理课程并且对现有的文科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设文科物理的意义:第一,“科学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科学素养是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第二,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水平。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主要因素。开设文科物理,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科学常识,教授科学的研究方法迫在眉睫。第三,科学的理念比知识更重要。开设文科物理课程,不仅是传授物理知识,更是培养科学的理念,文科物理课程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理念贯穿整个课程,旨在培养一种理念,交给读者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2我国高校文科物理教育的发展情况

西方发达国家自上世纪中期意识到物理教学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开始重视学生物理知识和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我国开展文科物理教学起步晚,始于上世纪90年代。表1更清楚、更直观地展示国内开展文科物理教学概况。如上海交大的《天文学史》则是对人文学院开设的,讲授从古代到近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兼及介绍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中国人民大学的《物理与科技发展》立足于物理学基础知识简介与其在现实生活、科研实践,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的应用。该课程着力于系统地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选该选修课的同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物理学中的逻辑思维,演化方法获得一定的掌握。

同时,表2列举了我国当今通行的文科物理教材情况。如北京大学的《演示物理学》采取以演示实验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物理学的精髓,使学生对物理学获得一个初步而准确的整体印象,作为今后自身扩展科技知识的基础。

3我国文科物理教材的特点

众所周知,人文精神和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翼。当今的文科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之外,亦应具备科技背景,这是新一代应具有的素质,也是适应社会发展,迎接挑战的需要。目前各高校文科物理教材教材建设步伐加快;教材内容多样化;侧重科学素养的养成;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现择两本点评:

吴宗汉的《物理学概论:文科大学物理教程与实验》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一些基础知识如力学概述、热学与能源工程、电磁学、相对论与量子论、原子核与基本粒子的等。第二部分为21世纪前沿科技选编,介绍了混沌现象、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宇宙成因探索等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了物理实验中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看出,该书主要偏向概念性介绍,照顾到文科生的知识基础,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获得科学方法论的教益与启迪。

吴大江的《文科物理学教程:物理概念与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1)内容编排科学。在阐述物理基础知识方面,明晰了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应用,继承并发扬了理工科精品教材中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等特点。与此同时,强调物理文化,突出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2)将经典理论与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紧密结合。同时,引入案例教学,以生动的素材增加趣味性和故事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教材以物理模型、例题分析、知识拓展为主线贯穿始终,力求促进能力和素质培养。全书深入浅出地阐述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增加了典型例题。解题时,调物理过程、解题思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以及科学方法,以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自学力和创新能力。(4)在弘扬中华数千年科技文明的同时,本教材结合物理学在中西方两种文化融合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努力将注重基础理论和知识传授的传统和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理念结合起来。

葛德彪的《文科物理教程》主要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概论;相对论基础;量子论基础。该书主要特色:(1)考虑文科大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尽量略去了复杂的数学推导,注重物理概念和定律背后的深刻含义的挖掘,注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融合、物理知识与物理学史相结合、基本定律与科学思路相配合。(2)适当插入物理学史、物理学家、物理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科学哲学的介绍,以实现启迪思维能力、激发探索精神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3)压缩经典物理内容,扩大近代物理比例,打破了传统的内容安排的格局。在大学物理内容改革上大大地向前迈了一步,真正体现了“优化经典,加强近代”的改革目标。(4)将三次技术革命与物理学的关系纳入到正式内容中,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物理理论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5)精选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和习题的选择注重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基本解题方法的训练,尽量避免难题和偏题,紧扣每部分教学内容的典型题,适当控制题目数量,不贪多求大,力求简洁精悍。

4对我国文科物理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文科物理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特别对提高非理工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文科物理的公选课、通选课,可见文科物理越来越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在文献中,作者通过对中南大学的学生样本的调研,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科物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多文科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理解不深,往往没过多久就全忘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物理知识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是成为21世纪文科高素质人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对我国文科物理教育状况的调研与分析,本文对我国文科物理教育有了以下几点思考:(1)注重文科物理的逐步转化。现在的文科物理越来越注重多样化,我国文科物理正在从简化理科大学物理逐步转化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融合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2)注重人文教育,实现文理结合。文科物理正在不断的向与人文教育息息相关的方向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发展更能够吸引文科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被文科读者所接收,不仅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降低对物理知识的要求,强调现实中的、艺术中的物理。(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授人以渔。文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不需要用到太多专业知识,关键是如何将物理应用到自己专业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思想文化功用,向学生传播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杨娟.文科类大学物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研究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07.

[2] 吴宗汉.物理学概论:文科大学物理教程与实验[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吴大江.文科物理学教程:物理概念与科学文化素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葛德彪,张世全.文科物理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第3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词: 戴震 西学中源 江永 乾嘉学派

明清之际迄于乾嘉时期,朝廷上下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为西学的融入准备了环境和条件。乾隆朝复以政府之力振兴中国旧学。一时学者又转而尊古排外,学术思潮为之一变。面对如此转变,“西学中源”说成为了乾嘉学术界的主流,得到了当时士人学者的广泛认可。戴震作为乾嘉学派的杰出代表,面对西学传播的低谷期,戴氏通过考据、古籍印证等方法将西学中式化,披上了中国的传统学术外衣,使得西学能够去其“异类”标签,传播开来。在把西学融入中源的过程中,戴震严谨求实的自然科学精神为后代学者树立了典范,也为现代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一、莫衷一是:“西学中源”的起源

“西学中源”说的起源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各家有其合理之处。关于“西学中源”说之起源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其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西学中源”说最早起源于明朝的遗民学者,如江晓原在《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中认为最先提出“西学中源”思想的是黄宗羲等遗民学者,后经康熙、梅文鼎等人提倡发挥,阮元等推波助澜,在有清一代影响深远。刘钝的《清初民族思潮的嬗变及其对清代天文数学的影响》认为“西学中源”说萌发于明末清初特定的文化政治环境中,首先是少数怀念明朝的汉族知识分子借此申扬民族大义,后被清朝统治者利用作为维护其王道正统的思想武器。徐海松在《清初士人与西学》一书中将“西学中源”思想的发端上推至熊明遇,认为继熊明遇后,方以智、王夫之、王锡阐、黄宗羲等遗民学者纷纷支持“西学中源”说。另外一种观点则主张“西学中源”说出自某些开明的爱好西方科学的学者,并且认为“西学中源”说成为了清代时遗民学者贬抑西方历算学的工具。如王扬宗通过撰文《康熙、梅文鼎和“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在明清之际的由来及其演变》和《明末清初“西学中源”说新考》,表明对此观点的支持。韩琦在《白晋的研究和康熙时代的“西学中源”说》一文中探讨了康熙在“西学中源”说的产生与传教士白晋的传教策略和《易经》之间的联系。此外,刘钝在其《中国早期的“西学中源”说从“老子胡化”到“西学中源”——“夷夏之辨”背景下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奇特经历》一文中,指出早期“西学中源”说和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策略有着微妙关系。

笔者赞成“西学中源”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这种“西学中源”说主要是就天文历算领域而言的,后来才渐渐推广到其他领域。在天文历法皆有造诣的方以智和黄宗羲是“西学中源”说的早期代表。全祖望先生的《梨洲先生神道碑文》及《鲒琦亭集》(卷十一)中曾提及到这样一句话:“尝言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故而黄宗羲的思想可见一斑。后经康熙帝的提倡,“西学中源”说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下笔者就部分当时各家学者,尤其是乾嘉学者对“西学中源”说的态度进行阐述。

二、戴震等乾嘉学者们的论争

乾嘉时期,在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早期文明并存、文字狱的惨祸与西方知识东渐交汇的大背景下,“西学中源”说得到了学者的广泛支持,“在乾嘉学界取得主流地位”①。乾嘉学者擅长的是回归典籍,对很多学术问题都要进行考据。通过对传统的整理和研究,乾嘉学者发现中国传统历算学在宋元时期取得的成果比起明清之际传入的西洋历算来未遑多让。这大大刺激了这些学者的民族自尊心,他们认定中算必优于西洋历算。因此乾嘉学者在论述“西学中源”时往往不乏对西学的贬低,并且当时的部分学者对“西法实取于中国,前人论之已详。地圆之说,本乎曾子,九重之论,见于楚辞”②这一说法表示支持。在对待西学的具体方式上,乾嘉学者谈西学多以中源为依归,研究西方也往往要借用中法,否则将会被认为崇洋,遭到学界主流的冷落。

乾嘉学者对西学有着不同的看法。早期的梅文鼎和江永虽都是对西学比较开明的学者,但在张之洞看来,梅文鼎属于中西融合派而江永则是主张西学的。③梅文鼎撰写了《交食》、《七政》、《五星管见》、《揆日纪要》、《恒星纪要》等书介绍第谷式的西方天文学。他还借鉴西方天文仪器的原理制成璇玑尺、揆日器、侧望仪、仰观仪、月道仪等多种仪器进行研究。对于梅文鼎的成果,笔者认为梁启超对其的评价最为中肯——“我国科学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经学者多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④这既肯定了我国天文历法的传统优势,又对梅文鼎为发展天文历法而努力研究表示赞许。然而江永较之梅氏则比较彻底地主张西学。正如徐道彬所论:“事实上,江永的《历学补论》、《推步法解》、《中西合法拟草》就是直接采用西方本轮、均轮之说,不是‘附会’,而是毫无隐讳。”⑤正是过于崇尚西学这一做法加之没有认清时代的要求,因此在崇祖法古的时代却一味地为西学奔走呼唤的江永,自然四处碰壁。

“戴震的老师江永可能是那个时代中最确信西学的人,这种态度深刻地影响了戴震。”⑥江永研究西学的方法和思想对戴震的学术修养和研究颇有影响。正所谓“学而优则仕”,江永和其他传统的儒者一样渴望出仕。但江永却在仕途上不及戴震成功。正如钱大昕所论:“宣城能用西学,江氏则为西人所用而已。”钱大昕对江永不识时务,盲目宣传西学的评判真可谓一针见血。对于江永的做法和结局,其弟子戴震看得最为清楚。他推崇江永研究西学的成就,但在思想上却与保守派站在一边。“其学术地位的迅速确立,与他在‘西学东渐’的学术变革时期,适时地顺应了朝廷的文化心态有关。”⑦

师承江永的戴震是乾嘉学术的杰出代表,可以说江永对戴震日后在学术界的发展影响很大。时代的复杂性“形成了有清一代的种种畸形发展,它们都成了戴震及其后学的人生命运的路标和学术方向的底蕴”⑧。戴震在西学的沉寂时期,以另类的手段来处理“西学中源”的问题,既切合统治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西学以另一种形式得到继续研究和发展,这一做法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戴震虽然只是个案,但却可以折射出大多数传统士大夫在文化碰撞时期的心态。

众所周知,戴震作为以考据为特长的乾嘉学派的代表,其印证、考据的能力必有过人之处。“戴氏通过古籍印证、数学考据之法,由中国历算知识与西域、西洋各种时间记录的比较考证,颇具理据和说服力。”⑨对此,我们可以说无论在音韵、校勘等国内传统知识还是在对待西学方面,戴震始终坚持把考据作为一种“接受”的手段。

戴震把考据作为接受西学的手段的这种方法并非他的首创,而是这个时代的风气使然。这一说法可从梁启超处得以证明——“清儒所尊之途径,实为科学发达之先驱。其本能一蹴即几者,时代使然耳。”⑩戴震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他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以“中学”替换“西学”的特有方式,使人耳目一新。这种替换不仅仅是戴震简单的把来自西方的科学知识术语换成古籍或经典中的传统术语,其所反映出来的更深一层次的信息是戴震已经接受了西方的知识并且“为我所用”。笔者认为戴震之所以会用传统语替换西方术语,其原因有二:要么戴震自己没有意识到自身“虽遍校古经,然其自著历算书,则仍宗西法”;{11}要么就是他清楚只有靠这种方法才能使得自己的学术思想在当时的环境下得以被人接受。

考据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戴震由于早期对西学已经有所了解,加之对时代现实的清晰认识,故而戴震坚持用考据的方法来论证西学的合理性,使得西学能够在乾嘉时期站稳脚跟。在“西学中源”方面,戴震在天文历算方面所做的工作比较突出。明代开明官员和学者使得整个清朝前期都比较注重天文历算的发展,戴震受其影响很大。正如梁启超所述:“自明徐光启、李之藻等广译算学、天文、水利诸书,为欧籍入中国之始,前清学术颇受其影响,而范围亦限于天算。”{12}梁启超甚至认为明末的历算学是中国知识和外国知识的第二次接触碰撞。{13}这说明戴震在研究天文历算方面的学术成就可能不仅仅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知识的优势,同时也有可能是西方科学知识的影响而造就的。

戴震不仅仅是经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戴震还立足于治经而研治数学,因而把自然科学和传统经学结合起来。”{14}这主要从戴震入四库馆后所辑校的各种算书可以看出,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兵法》、《海岛算经》、《五曹算经》、《数术记遗》等算书。此外,戴震不仅辑校传统古籍算书,自己还在算学方面有所著作。正如梁启超所论:“自其中年,即已成《原象》、《历问》、《历古考》、《策算》、《勾股割圆记》等书。”{15}值得一提的是在《策算》一书中,戴震为了区别中国筹算和西洋筹算,把西洋的筹算改称“策算”。当然戴震在阐释西学时所下的不仅仅是在于改名这种表面功夫而已,他还通过列举《周易》、《论语》、《考工记》和汉书律历志等经籍中的例子来说明其合理性,这是戴震最常用且擅长的手段。如“古漏刻之法,昼夜百刻。每一刻为六十分,以十分为一小刻,分隶十二辰,每一辰刻二小刻。梁天监中,改用九十六刻,每一辰惟八刻,始变古法,旋废不用。今欧逻巴以昼夜为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四刻,合之凡九十六刻,盖本于梁天监中所改者耳。”{16}受“西学中源”思想的影响,戴震始终相信西方的科学知识起源于中国,其《与是仲明论学书》云:“中土测天用勾股,今西人易名三角、八线,其三角即勾股,八线即缀术。然而三角之法穷,必以勾股御之,用知勾股者,法之尽备,名之至当也。”{17}数学史家钱宝琮也认为戴震所著的《勾股割圆记》、《迎日推策记》等书所叙述的都是西学思想,但是戴氏却用古人传记文体来论述,好让读者认为这些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18}

综上可见,戴震虽然坚持“西学中源”说,但是他并不排斥西学。他的天文、算学、历法等著作,在唤起人们重视传统学术的同时,对西学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且吸收了西学的一些内容。相对于江永和梅文鼎,笔者认为“超胜”一词用于此有其合理性。戴震的做法其实是在前期梅文鼎等人“西学中源”的观点上加以实证和深化。徐道彬认为如果梅文鼎的中西融合方法能使中土人士颔首,那么,戴震“易以新名,饰以古义”的自我作古之法,与朝廷的文化本位思想甚为契合。这既是对西学中源的强调又是超越前人的表现。{19}故而乾嘉大家之一的阮元称戴震“盖自有戴氏,天下学者,乃不敢轻言算数,而其道始尊。然而戴氏之功,又岂在宣城之下哉!”{20}毋庸置疑,戴震等坚持“西学中源”思想的乾嘉学者在着力发掘、整理和研究传统天算学以论述西学的合理性时,也使众多的中国儒士了解到了中国传统科学的优秀成果。乾嘉学者擅长考据,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作为手段去发掘西学在中国古代中的痕迹,虽然并不是全部乾嘉学者都赞成“西学中源”思想,但是作为时代的风气,大部分站在前沿的学者都会认识到西学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首先要去掉“异类”的标签。戴震作为乾嘉考据前沿者在把西学纳入中源的过程中,从天文、算学和历法等方面着手,经过详细地考究,找出西学和中学的交接点,然后转换成传统的术语,这样西学的“非我族类”的标签便明显削弱了。无疑这有利于化解学界对西学的排斥情绪,促进西学的传播。

根据当时学者对西学的不同态度,笔者认为“西学中源”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之间的冲突,更应该注意到的是当时整个中国的传统观念和西方的科学观念的冲突。这应是“西学中源”产生的根本所在。乾嘉时期的学者谈论西学多以“中源”为凭借,研究西法也往往脱离不了对中法的陈述,否则容易被视为崇尚西学太过,江永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戴震作为乾嘉学派的杰出代表,面对西学日渐渗透的局面,他通过考据传统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使得西方的科学思想得以凭借中国传统的外衣在中国觅得一席之地,其高明之处在于利用考据使得中学中融入了西学的内容。对此,笔者很赞成梁任公的评价:“戴震全属西洋思想,而必自谓出孔子”。{21}虽然戴震在各学科的考证方法上难免限于保守,但是其究根穷底的精神却很值得后世学人学习。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经典阐释学的辅工具,训诂、考证等学科日渐兴盛起来。这不仅为现代学术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现代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赵晖.西学东渐与清代前期数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5.

②阮元.畴人传.畴人传汇编.上册:4

③张之洞.书目答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65-267.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8.

⑤徐道彬.论戴震与西学[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2):129-141

⑥刘墨.乾嘉学术与西学[J].清史研究,2005(3):53-62

⑦徐道彬.论戴震与西学[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2):129-141

⑧李开.戴震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7.

⑨徐道彬.戴震学术地位的确立与“西学中源”论[J].清史研究,2010(3):51-65

⑩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6.

{1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368.

{1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6.

{1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9.

{14}李开.戴震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6.

{1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367.

{16}戴震.戴震全书[M].第2册.合肥:黄山书社,1994:274.

{17}戴震.戴震全书[M].第6册.合肥:黄山书社,1994:371.

{18}见:钱宝琮.戴震算学天文著作考[A].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M].第9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45.

{19}徐道彬.论戴震与西学[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2).

{20}阮元.畴人传(卷42).戴震.畴人传汇编.上册:542.

{2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89.

参考文献:

[1]刘墨.乾嘉学术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江晓原.试论清代“西学中源”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7(2).

[3]刘钝.清初民族思潮的嬗变及其对清代天文数学的影响[J].自然辨证法通讯,1991(3).

[4]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第4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学前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52;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45-02

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幼儿常识教学法》;20世纪9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21世纪初至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我国幼儿科学教育从常识教育过渡到科学教育,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一现象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且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走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承担起这个重任。

一、幼儿园对科学教育的要求

随着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了解、掌握、分析最基本的自然常识、科学常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把掌握的科学知识用最浅显、最明了的,可以让学前儿童接受、理解、并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探究而习得,同时还要与孩子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事物结合到一起。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弥补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学前科学领域活动的引领,只有教育教学的理论及技能还远远不够,学生还必须要有浓厚的科学底蕴才能很好的胜任,尤其是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各个环节所随机触及的科学内涵。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成因分析

(一)高师对学前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设置不足

以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开设的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钢琴、舞蹈、美术实践、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幼儿园课程论、0-3岁婴儿保育与教育、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史、儿童弹唱、书法、幼儿教师礼仪基础与口语训练、幼儿教育政策法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纲要》解读、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教育评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前沿及热点问题研究、学前教育改革研究、幼儿园环境与玩具制作等等。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科学教育课程只有一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开设在第四学期,只有32学时。在课程体系中根本没有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致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难以适应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实施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对象,必然造成学生科学基础薄弱

在目前,多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招收文史类学生,有很多高校的招生对象还有一部分的幼儿师范的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接受的主要是文科课程教育,这就造成学生理科知识结构的严重不足和缺失。虽然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曾经学习过理化生等课程,但是并不系统,不能构建他们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不能对自然科学有全面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在我国初等教育阶段有关天文学、宇宙学等方面的常识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更是基本涉猎不到。加之文理分科之后,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对既有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也缺乏巩固和提高,上了大学之后,连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都知之甚少了。更不用说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前沿知识,学生们更是一无所知。在以某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从调查结果看,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和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在访谈中,多数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幼儿科学教育感到非常的困惑和畏惧。

(三)学生缺乏独立开展儿童科学教育的能力

学前专业学生在设计和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面,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确、选题不恰当、表述不清晰、材料准备不充分、环境利用不能有效支持开展活动、活动设计与指导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而轻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突况、不能正面准确回答相关科学问题、不能把科学教育有效的与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和幼儿的日常生活充分融合等问题。因此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几乎都会回避科学教育类的课题。

(四)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缺乏性别平衡的意识

绝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性别比例上严重失衡,男女生招收比甚至小于1:30,以至于让人逐渐产生了学前教育专业是女生专业,幼儿教育只需要女教师,男人不做“孩子头儿”。而事实是男生在科学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也大大的影响着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质量。

三、关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几点对策

自从2001年《纲要》颁布以来,对于学前科学教育在价值取向、构成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的重知识掌握的幼儿园常识教育,学前科学教育转向以探究为核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改变传统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把知识习得模式转变为技能模式,这不仅包含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了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应转向“反思性实践家”的课程理念和培养模式,即实践反思模式――强调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过程,强调幼儿教师应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的知识通过实践生反思转化为内在的、高度个性化的、经验化的个人知识。[2]

(一)构建合理的科学教育体系

很多西方国家,在师范教育采用“3+2”模式,即在前3年开展学士学位课程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系统学习数、理、化、生、天文学及科学常识等,合格者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如果要从事教育工作,必须要经过2年的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并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又如,新西兰设立了幼儿科学教育专业,其录取对象为有着优异理科背景知识的综合性中学毕业生,在进入本科教育的第一年将要参与为期半年的幼儿科学教育专业的筛选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顺利进入学前科学教育专业。之后接受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包括物理、生物、地理、化学、天文等幼儿科学教育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以及学科的知识。而在我国,高中三年文科学习的学生,进行大学后他们更多的在学习教育学、学前教育学、艺术技能、各幼儿领域教学法等方面。[3]在我国,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科学类课程的教育,如文科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科技发展与社会、科学与探究等课程。

(二)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由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偏低,对于自然科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学习科学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开展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具体可以结合科学课程内容开展探究式学习,把教学重点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转向对既有自然科学发现过程的“模拟”。教师在课堂里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演示或证明,而是提出问题,然后充当学生的“助手”,向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服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科学教育多样化、生活化,丰富学生的科普知识

1、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以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第二课堂的时间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科学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等等。另外,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究感兴趣的问题。

2、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普及学生的科普知识。为学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在讲座中可以介绍自然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过程、前沿科学动态、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科学问题等。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科普书籍,以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方面知识的空白。

3、开展各种有关科学知识的活动,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组织开展与科学知识相关的各种竞赛,科普知识竞赛、一站到底、科技创新大比拼、科普论文竞赛等,在各种活动及竞技的过程中,学生的科普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实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及运用得到加深、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4、开展多种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厂、制药厂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到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等地参观、观察,到幼儿园去见习、观摩科学教育课,与幼儿多接触以发现幼儿日常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工作之中,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及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适应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第5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知识领域

作者简介:黄宝强(1969-),男,江西临川人,南昌工程学院鄱阳湖研究院,副教授。(江西 南昌 330099)钟菊芳(1972-),女,江西龙南人,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江西 南昌 33006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B18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73-02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之一。[1]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反映到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中来。[2]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和重心在通识课程体系的设计和通识课程的建设。而要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转化成具体的课程编制和设置,首先要面临的是通识教育内容选择的问题。[3]以泰克西纳的知识领域划分对南昌工程学院的通识课程进行考察,通过对开设的通识课程的知识领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通识课程内容知识面的覆盖情况,检查当前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是否充分和合理,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和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一、泰克西纳知识领域划分的理论依据

泰克西纳(Joseph T. Tykociner)知识领域划分是20世纪美国学者泰克西纳提出的对课程研究领域的知识分类方法。该分类方法将人类所有系统化了的知识划分为互相联系的12个领域。

1.艺术(The Arts)

本领域通过发展那些用符号代表知觉和认识活动的系统来促进信息交流。包括建筑学、自然美化、用符号表示舞蹈、文学、动作的艺术、音乐、戏剧、绘画、书画刻印艺术、雕塑、工艺设计、艺术评论等。

2.信息的符号(Symbolics of Information)

本领域包括语言学、逻辑学、数学、信息论等。

3.物质能(Hylenergetics)

本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矿物学等。

4.生物学领域(The Biological Area)

本领域的基本科学为植物学、动物学、分类学、形态学、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理学。

5.心理学领域( The Psychological Area)

本领域与培养一个人发展健全的个人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如“人类认知”、“个人心理健康与健康家庭”、“脑科学导论”、“心理学概论”、“心理、行为与文化”、“组织管理心理学”、“心理卫生学概论”等。

6.社会学领域( The Sociological Area)

本领域的基本科学为社会学、群体的行为研究、人类生态学、人口统计学、社会制度学和人种学。

7.演进领域( Exeligmology Area)

本领域探讨过去事物的科学,包括关于世界总体的演进、人类总体的演进以及社会及其文化的演进等内容。主要是一些历史课程,特别是人类社会及文化历史的课程。

8.未来领域( Pronoetics Area)

本领域包括农学、药学、技术和国防,是非常专业的领域。

9.调节领域(Regulative Area)或称“社会控制论”(Social Cybernetics)

本领域的基本科学为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行政学。

10.传播领域( Dissemination Area)

本领域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指导、图书馆学、新闻学和大众通信。

11.探究领域( Zetetics Area)

本领域的功能在于探索所有领域的生长问题。

12.统合领域( Integrative Area)

本领域的功能在于对所有领域进行综合。包括哲学的、愿望的以及普通系统论的。

这12 个领域是个动态系统,仍处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根据其功能可以将这12 个领域归纳为5个“系”:

第1个系包括第1 领域和第2 领域,其功能是通过发展那些用符号代表知觉和认识活动的系统来促进信息交流。

第2 个系包括第3、4、5、6 领域,其功能是提供关于世界上的各种事实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

第3 个系以第2 个系为基础,包括第7、8、9、10 领域,其功能是扩展人们过去的知识,并应用从第2 个系获得的结果来提供和建立未来,并对从过去到未来的条件加以控制。

第4 个系是探究领域,其功能在于探索所有领域的生长问题。

第5个系是统合领域,其功能在于对所有领域进行综合。

二、南昌工程学院通识课程的知识领域分布情况

下面以南昌工程学院2011~2012年学年下学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为例,对课程的知识领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该学期共开设通识选修课程112门。按照泰克西纳的知识领域划分方法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划分,结果如图1所示。

艺术(The Arts)32门,占总课程的28.5%。

信息的符号(Symbolics of Information)11门,占总课程的9.8%。

物质能(Hylenergetics)11门,占总课程的9.8%。

生物学领域(The Biological Area)3门,占总课程的2.7%。

心理学领域(The Psychological Area)5门,占总课程的4.5%。

社会学领域(The Sociolgical Area)4门,占总课程的3.6%。

演进领域(Exeligmology Area)2门,占总课程的1.8%。

未来领域(Pronoetics Area)2门,占总课程的1.8%。

调节领域(Regulative Area)或称“社会控制论”(Social Cybernetics)17门,占总课程的15.2%。

传播领域(Dissemination Area)23门,占总课程的20.5%。

探究领域(Zetetics Area)0门。

统合领域(Integrative Area)2门,占总课程的1.8%。

三、分析与讨论

1.各领域额课程分布很不均匀

从南昌工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知识领域分布来看,课程最多的是领域1,有32门,占总课程数的28.5%。其次是领域10和领域9,分别有23门和17门。其余9个领域只占课程总数的35.8%,其中领域11没有课程,领域7、8和12分别只有两门课程,领域4有3门,领域6有4门,领域5有5门。领域1、9、10这三个领域占课程总数的64.2%,说明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有较多的文学、艺术课程以及社会关系课程。领域1和领域9也是很多名校开设比例较高的课程领域。南昌工程学院领域10开设课程比例很高。相反,在一些名校,这个领域的开设比例一般低于5%。[3]但是领域7,反映历史传承的课程却只有2门,与名校注重开设历史课程,尤其是注重探讨人类社会及历史文化类课程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北京大学该领域开设的课程是所有领域中最多的,占总课程数的25.7%。[3]与通识教育注重“文化”和“历史”传承相比,在历史课程的设置和开发方面应该加强。

西方国家的大学对自然科学领域比较重视,领域2和领域3的课程一般都超过10%,对生物学领域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南昌工程学院领域2和领域3的课程比例都达到了9.8%,而生物学领域的课程仅有3门,说明在自然科学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要加大生物学领域课程的数量。

2.部分开设的课程仍然是以理论性的为主,反映出课程设置的功利性和适实用性

111门课程中以“××学”、“××概论”、“××基础”的课程有32门,这些课程还是以传授理论性的知识为主,与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一致。西方大学很多是跨领域的、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的课程,如“Screening Modern China:Chinese Film and Culture”、“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aribbean Societies:Socioeconomic Change and Cultural Adaptations”。[3]但是,南昌工程学院这类课程是少之又少。有部分课程是不适宜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如英语报刊阅读、大学生应急救援知识、健美、桥牌、炒股入门与技巧、考研数学一复习与例题选讲、计算机二级C等级考试辅导、考研数学复习策略与选讲、心理成长游戏等。通识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概论”这门课的开设值得商榷。而将考研数学一复习与例题选讲、考研数学三复习与例题选讲、计算机二级C等级考试辅导、考研数学复习策略与选讲等辅导性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来开设也是不合适的。

3.有部分课程是技能型、常识性的课程

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技能课,如面向大众的移动通信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及flas、多媒体技术基础、现代通信技术基础、通信在航海中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及网页制作、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及数据库、三人制篮球、跆拳道、快乐乒乓球、短式网球教学。这些课程的设置反映了课程设置的功利性和盲目性。有些课程的理论深度不够,在分类时很难将课程归在哪一个领域,如三人制篮球、跆拳道、快乐乒乓球、短式网球教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考研数学一复习与例题选讲、计算机二级C等级考试辅导、考研数学复习策略与选讲。另外,还有一些常识性的课程,如奥林匹克运动、大学生应急救援知识、电工仪器表在实际应用上的实用和测量等。

4.真正能够体现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并不多

综上分析,根据通识课程的目标对所开设的课程授课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真正能够体现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并不多。这些课程有39门,只占全部课程的34.8%。代表性的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圣经》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美国社会与文化、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39门课程。

四、启示

1.加强通识课程的建设和改造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课程只占总课程的34.8%,可见南昌工程学院的通识课程建设还任重道远。西方国家和我国著名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明确了通识课程设置的方向。一方面要加大对新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历史课程和生物学方面课程的开发力度。重视原著经典课程的开发,增加对中国古典名著以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有关伦理、道德、理性内容的经典著作课程建设,加强学生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修养。

加强STS(Science in Society,“社会中的科学”)这类融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课程建设,在课程中做到学科之间渗透与交融交融。开设如“计算机课程与社会”、“能源与社会”、“生物技术与伦理”等课程,将两种或三种以上科目结合在同一课程之中。也可以对现有的一些课程加以改造,使之与通识教育的目标契合。如“纪录片创作与欣赏”、“影视作品赏析”等课程如能加入特定的社会关系、环境或生态问题或文化元素的评析,并将课程名称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将会是理想的通识教育课程。“英美概论”如果能对英美两国的文化、历史、社会变革进行对比、分析的话也将是一门很好的通识课程。可将“能源概论”融入社会学的知识,开设“能源与社会”课程。还可以将一些纯技术性的课程,如“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安全、伦理道德、法律等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课程,也是通识课程改造的一种思路。此外,还可以尝试结合“两课”进行改革,对一些内容进行压缩和调整,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目标,融入有关爱国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德、家庭价值观念、公民权利和义务、民主与法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公正、正义、民主、自由、平等、个人责任感等,扩大通识教育的课程范围。

2.要加速建成一批通识核心课程

学校教务部门应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能力结构和课程结构等规划建设一批通识核心课程,带动其他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在现在开设的课程中选择一批课程内容与通识教育目标吻合、体现学校特色的、跨学科性、开设时间长、各方反映较好的课程(如“水利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进行建设。

“水利概论”是为了体现学校以“水利为特色”的办学特色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该课程不应该是停留在水资源和工程等层面概论,而应该包含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水资源危机与人为活动、水利工程的历史、水利工程与社会发展、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水文化、水教育、水利经济、人水关系以及伦理等多种内容,是跨工程、地理、生态、环境、文学、美学、哲学、历史等学科在内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但要使学生对大江大河、水利工程以及建设历史有所了解,还应使学生思考在水利建设开发、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伦理上的思考)。还应使学生受到优秀水文化的熏陶。所以说这门课程的意义非凡。要建设好这门课程,使之达到教学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了解,现在该课程采用分专题的讲授方式,分设6个专题,每个专题有不同的老师主讲。讲授内容包括水循环与水危机、中国的水资源与水利发展、水旱灾害及防治、水污染及其防治、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和水利工程等。采用专题授课方式值得肯定,但是从授课内容来看,应该说与设置这门课的目的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而且这门课定位于“专业基础课”也是恰当的。应该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对其建设改造,使之真正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旗帜。建设得好的话,该课程还可以成为一门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赵菊珊,娄延常.大学通识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9,(5):106-110.

第6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词:图式理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以图式理论指导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教师组织者、协作者以及启发者的作用;教师应把握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度”;提出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图式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正式对于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诠释。

一、语境联想和高频词

以传统的词汇书背单词会出现,单词孤立、记忆效果欠佳等问题。但如果把抽象难懂的词放到句子、短语甚至是短文中,通过已知的上下文里的熟词、短语、表达方式及个人的常识和经验,再配以个人的逻辑联系及推理,那么生词的意思就会不言自明,对词的理解也会更生动、更具体。所以语境法策略其实就是指以上下文中出现的短语、句子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推测或是联想新词的意思,最终达到掌握新词词义,联想记忆单词的目的。例如在句子Thebiologistdidnothavetheproperequipmentortheskilltohandletheeggs.中,假设学生不熟悉“proper”这个词。学生就可以根据语境法猜测词义。句子意思是:生物学家没有?设备或是处理蛋的技术。句子意思是基本完整的只是差一个形容词修饰设备这个词,根据经验和推测可以联想到这个单词的意思就是“合适的;适当的”的意思。另外再注意下翻译出来的句子,就会发现翻译的句子有个问题,那就是关于egg这个词的翻译。Egg一词大家都知道的意思是“蛋”,在句子Mybreakfastisanegg.中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蛋。但在句子Thebiologistdidnothavetheproperequipmentortheskilltohandletheeggs.中,把egg翻译成蛋显然有些不合适。Egg一词属于一词多义词,作为名词它还有“卵子;家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应该翻译为:生物学家不但没有合适的设备也没有处理卵子的技术。一词多义是英语和中文的一大区别,也是学习英语者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或是通过教科书记忆单词的时候,老师或是教科书列出的往往是某个单词运用最广泛的意思或是该词在具体的课文中的意思。而实际运用的情况是,在其他的语境中却要选择该词的次要意思,这就很有可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理解造成困难或者是误解。一词多义的联想记忆就是要对一个单词的多个意思通过前后文的语境语义进行联想,寻找沟通一个词的多个词义间的线索,最终达到以多个意思间的联想记忆词汇的目的。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以语境分析法,对句子、段落或是文章中的生词用图式理论,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认真推理,靠情景联想确定词义。

二、形态联想和构词法

形态联想和构词法是英语词汇记忆的又一有效途径,其关键是要按照单词的结构及其词根、词缀有意识的划分、分析和组合单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单词以其结构进行划分,在已知词根(图式)的基础上,通过构词法中的缀合法组合出新的词汇。以旧词根及旧词的掌握促进新的新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以一个初级简单单词astronaut(宇航员)为例,该单词由astro+naut组成,“astro”的意思是star星星。由此教师可以写出和“astro”这个词根有关的系列词汇,比如:astronomy天文学,astrology占星术,astrospace宇宙空间,astral星状的等词汇。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把扩展词汇的变形写出来,比如astronomical就是astronomy的形容词词性,astrological就是astrology的形容词词性等。由此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记住:以“my”,“gy”结尾的单词多是名词,要把这样的单词变为形容词要变y为i再加cal。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词根就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探索的好奇心,以此为基础学生就可以搜集更多关于这个词根的单词又或是可以总结发散出来的单词具有的共同特征。学生就可以在理解单词结构,意思的基础上较为轻松的记忆单词。

转化、合成和缀合是三种最基本的英语构词法,在英语词汇的构成中最为重要,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构词法之所以可以实现其价值是因为其基础是图式,他们都是在已知图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图式形成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新获得的信息进行积极地组织和加工以形成新的理解和认识,达到记忆的目的。只有激活已有知识(已有图式),丰富内容图式,再加上联想记忆的方法重现已学过的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已学过的知识,最终才能获取新的知识。例如:(1)转化法:即给熟词添加了新的意思。这种方法中国也有,所以并不复杂。比如上文提及的单词egg,众所周知的意思是“鸡蛋”,但这个词是个一词多义词,在其他的语境中它可以表示“卵子”又或者是很少用的到的意思“坏蛋”。英语中还有些词词性会发生转化,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词man,一般该词都是用的名词词性表示的意思是“男人”。但是它可以转化为动词,意思是“给……配备人员”。(2)合成法:其构成是两个或是更多熟悉的词合在一起即“熟词+熟词”,其形式比较简明,意思也可以通过两个熟词来猜测。比如:housework是house+work意思是家里面得工作,也就是家务;astrospace是astro+space意识是星星的空间,也就是宇宙空间;man—made是man+made意思是人做的,也就是人造的。(3)缀合法:也叫词缀法,是派生法的一种,得名与它的主要部分词缀。词缀数量巨大,让人眼花缭乱,要突破词汇大关必须在词缀上下功夫,学会这种“熟词+新的成分”的构词方法。比如fore—就是个常见的前缀,它的意思是“前”,我们就可以以此派生出新的词汇:forefoot(兽的)前脚;foreground(图画的)前景;foreword前言,序言;foresee预见,预知等。

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词汇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习者记忆词汇。它强调记忆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过程。人们记忆事物时,应通过积极的思维理解记忆材料本身,并找出识记材料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对其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以纳入已有知识系统中。这样的识记保持时间长,且较容易提取,其效果大大优于机械识记。从这点看,利用图式理论的词汇记忆方法符合人类记忆规律,对于学习者记忆词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第7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数学情趣 数学课堂教学

由于当前的教育竞争,无论是生源的数量与质量,中职学校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数学没有动力,存在“学数学是为了考试”,“毕业后很少用”和“不如专业课实用”等的观念。近几年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观有了较大的改变,很多中职学校认为数学课是文化基础课,应该开设,但内容要简化。这导致了大部分教师采用“概念+练习”,“公式+例题+练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设计,完全忽略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使数学课堂教学常常被认为是单调、呆板,缺乏生机的。这些内因和外因,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厌学情绪。所以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中职数学教师的艰巨任务和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毋用质疑,数学课堂教学成功,是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关键。在新的课标下,正确运用情趣创设原则指导教学,可以使课堂迭起,妙趣横生,从而克服教学中的随意盲目和呆板机械,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谐师生感情,为素质教育铺路搭桥。所以课堂是否有情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溶入数学情趣呢?

一、数学史的引入

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如果能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就能较好地掌握知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必有前因后果。数学老师不仅要透彻地了解所教的那一部分内容,而且要从宏观上来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能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进而能教之所以然。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在教授一些常见的数学概念、理论和方法时,能够指出它们的来源、典故及历史演变过程,将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例如:数列对学生来讲是全然陌生的概念,若直接讲例题小结概念,学生也能听得懂,但印象不深。而通过对数学史上的名题“裴波那契的兔子繁殖问题”引入数列概念,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课堂情趣。教师在讲授对数概念前,先讲一些“对数发展简史”,能使学生对“对数”学习的难度明显降低,对学习对数的兴趣明显提高,对学习对数的目的更加明确,对对数产生的过程更加清楚。讲解复数概念若从复数发展的历程组织教学,可使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更加充分、更加准确、更加深刻。学习立体几何时,让学生讨论欧几里得的数学观;学习解析几何时,让学生讨论笛卡儿的数学观与解析几何的诞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观。

“数学史不愧是出色的教育指南”。为了使课堂更有情趣,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一方面能开阔视野,知识面得到不同层次的扩展,另一方面会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很多学生对数学课不感兴趣,关键是我们没有用好的方法去激发出他们求学的好奇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得多读点数学史,上课时信手拈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我们佩服有加。

二、数学学科的发展前沿知识介绍

一门学科总是在不断地发展着,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来说,现在已经越来越与其它的学科不断相互渗透。在课堂中引入数学这门学科的最新动态,特别是介绍一些与实际应用及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例如:卫星发射与轨迹方程的关系;对数的运算法则在天文学上的使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给合(包括程序的设计、组合数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安全中的运用);用数列思想处理复利、分期付款、经济增长等问题;用线性规划解决经济活动中的最优问题。它们能使学生懂得数学并不是一些枯燥的数字,其实这些数字的背后还有更美丽的曲线和更多的精彩。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穿插了一些类似的知识。很多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些学生惊叹数学有这么多的东西能与生活联系这么密切。由此,在课堂上适当地介绍数学学科的发展前沿知识,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

三、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曾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说。“愤”是经过积极思考想,想弄明白而没有弄通的抑郁的心理状态。孔子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才可去引导学生把问题弄通,即去“启”。“悱”是经过思考,想要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困难境界。孔子建议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才指导学生把想法表达出来,即去“发”。现代启发式教学是创设一种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行为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通过引导、指导、开导、启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并投入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其特点是通过启发调动学生潜在的内因进行学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情境创设要新颖,有吸引力。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境氛围,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与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授“概率”时,可以设计“悬念情境”:一上课我就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在你们中一定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你信吗?”学生纷纷表示怀疑,可是通过验证,果然有。学生都很惊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自主参与探究的欲望。又如学习等差、等比数连后,教师可提出问题:“有没有等和、等积数列呢?如果有,它们又有什么性质?”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解决的过程延续到课后,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探新的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培养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兴趣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把数学艺术化,情趣化。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把数学实际应用与生活紧密联系、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把学生带进对数学的兴趣当中,由兴趣把学生带进数学,点燃思维火花。

参考文献:

第8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字:风水文化、景观设计、影响因数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所谓的风水理论就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传统居住理念共同作用的产物,研究风水不仅是模仿古代人的生活模式,而是模仿他们的思想,从精神层面上更加接近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具中国风味的景观环境。现如今,景观艺术设计在人文领域和地域领域已经不能太代替,景观设计是人们对自身的生产环境进行的一项深层次设计,关于景观设计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景观设计包括有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等,而从狭义上说,景观设计要是指园林设计、街头绿地设计、庭院设计、居住区绿化设计、城市广场设计。从总体上看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共同完成了人类整体生存的外环境。

二、风水学

1、风水学的含义

“中国风水学”不是“算命”、“看相”,不能与之混为一谈,从广义上,它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中国古代科学家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经上下五千年的实践、研究、归纳和感悟,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东方科学―――中国风水学.

2、风水学的宗旨

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即择地)即是顺应自然的天理,但并不等于听天由命.那如何顺应自然之理(分析天地之理)和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如风水中讲立向格局、得天时、地利、人和,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等等问题正是研究风水的重要课题。

风水所论之气,有朴素的唯物论色彩.气是构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它变化无穷,变成山,变成水,在天空周流,在地下运行,滋生万物。

风水把气分为生气、死气、阴气、阳气、土气、地气、乘气、聚气、纳气、气脉、气母等,认为不论是生者还是死者,只要得气才能有吉兆.因此,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助寻找生气.我认为有生气之地应该是:避风向阳,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这个气不同于空气之气.近年来,射电天文学家研究结果提示,它属于宇宙间的微波辐射,也包括星体的电磁辐射.这是风水学中最基本而又显神秘的内容。

风水定律:“山环水抱必有气”,何以水抱必有气?原来水最容易吸收微波。

“气”遇水则界,水收拢了丰富之气的缘故。方位,即易经八卦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人体场,因人的性别、生长、祖居、运势而异。

基于以上的了解,我们可知中国风水学是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服务,通过观察地形、风向、水脉、山形等自然环境因素结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来规划、建造一个和谐的、天人合一的优美环景观设计学。

三、景观设计

1、景观设计的范围和内容

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物质要素的评估和规划,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景观元素内容的环境节点细部的创造性设计和建设.景观能够传递给人美的信息,带给人美的感受.按其工作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景观设计、中观景观设计和微观景观设计.在这三个层面的景观设计内容中,有的侧重对自然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有的着重创造人文景观,也有的将自然和人文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双重属性关系的景观面貌。

由此可知,景观设计学也是为人们服务的,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但它更具有现代意义,体现在保护和恢复环境,更关注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风水文化对景观规划的影响

风水信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自古就有着对园林规划的独特见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风水理论从古至今无论对城池、宫殿、乃至私宅、阴宅的选址、建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实质就是中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对人的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研究既古人研究如何营造优良环境并把环境质量与人生幸福问题相结合的科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

以下介绍风水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1、风水文化理论对园林选址影响

园林选址是造园之前对环境的选择是必做的准备工作,也就相当于”相地“。中国古代园林选址遵循的原则与风水选址差不多如出一辙:第一,理想的园林要求水或山必有一个的也就是俗话说的”或依山林,欲通河沼“与风水所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重要”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风水主要是以自然的山水环境为目的,然而园林是以选择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为基础,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加以装饰。另外,如果园林比较小便可以制造假的山水那就是所追求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第二:我们认为理想的园林应该是幽静比较偏僻的地方。然而风水选址也是着力追求一种比较幽静的空间,这就要求后面有靠山的屏障,左右有砂山相环抱前面有朝案为拱,出入循水口穿行。在这种幽静空间,可以说是”藏风聚气“。第三:理想的园地应该是“荫槐挺玉”、“杂树参天”、“繁花覆地”,就是要有草有树木围绕 :这也与风水所要求的“草木繁茂如是者,气方钟也未休”一脉相承。由此可得到中国古代园林不仅借用了风水的”相地“别称,而且也借用了风水相地的一些经验,而且它们的相地主要目标也是一样的,都是寻求“风景吉秀之地”。比如:清代北京著名的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颐和园,圆明园等大型皇家园林都是受风水的重要影响。

2、风水文化对造园与表现方法的影响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造景表现手法有借景、对景、点景、补景等,,其中借景与对景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较大,而且中国传统园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就是对景与借景在《园治》中曾记载“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可餐。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这完全可以与风水思想相符合,风水和造园理念中都有把带有“紫气”、“青霞”的地方,看做是很有吉祥意义的瑞祥之地。例如:皇家园林颐和园无论是前山还是东堤,或者是泛舟昆明湖上,都能看到西山,玉泉山的景色,其中无锡名园寄畅园就类似于借锡山、惠山的景致,是园林借景手法的典型例子。 风水与对景对景大多是通过营建园林建筑来完成的。这种对景的表现手法也是从风水理论中变化而来的。其中风水理论中的“朝山”、“案山”就是园林中的对景,“朝山”、“案山”就是四神中的“朱雀”,位置在前,与主山相对,这些则相当于园林中的近对;那些离得太近又不太高的山称:“案山”,另一些里的远且高的山则称其为“朝山”,这些则相当于园林。

3、风水文化对城市住宅选择的影响

住宅风水一直是我们国人积极追求与推崇的,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老百姓对风水的选择一直有其独特的见解,而通常我们研究住宅风水多半是相对独立的民间住宅来起源的,而对现代化的高楼林立的大都市的住宅风水其实并没有多少的文献研究,记载的内容也相对较少,古人曾将住宅分为三类: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八字算命城市住宅即属于第一种井邑之宅。《阳宅集成》卷一“看龙” 条目中有诗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连屋脊是来龙,虽曰旱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踪。”此即把密集相连的万家屋脊看作蜿蜒起伏的龙脉,那么“滴水界”的水又如何论呢?《阳宅觉》中讲到:“城市之中,万家比户,虽有来龙,则为公共之物,可验大局之兴衰,不关一家之祸福。此等之宅,又不以脉脊论龙,周易算命只以街巷割截论气……收来气之法,盖以街巷作水论。” 《阳宅会心集》则更明确说明:“一层街衙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房宇即为案山。”于是就有了:“立门前不宜见街口,顾宅后不宜有直脊。”之说,相当村宅风水环境选择的:门前水流不宜直冲过来,屋后龙脉要蜿蜒起伏不僵直。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与建筑学和环境学都是分不开的,是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利用环境改造人生,从而使人们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也就是说,人可以改造环境,但是,环境也可以改变人生。城市住宅风水的选择和农村住宅风水的选择一样,从大的方面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大环境,就是住宅的周围环境,包括住宅小区周围的山区、河流、道路等。第二是中环境,是指小区内部的环境,包括小区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的布局、绿化以及山水景观的布置对小区的影响等。第三是小环境,主要是指住宅的内部结构,包括房型、门、主、灶的位置等等。具体的讲,就是在龙、穴、砂、水这四个方面对住宅风水的影响。

五、现代风水学与景观设计学的结合状态

现代的新的“中国风水学”,要将传统风水中的朴素真理与其合理的科学理论成分,与现代景观设计学互相衔接,诠释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山清水秀,避风向阳,会让人神情愉悦;流水潺潺,草木欣欣,会使人留恋忘返;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会使人心旷神怡.环境景观对人类产生的种种物理、生理、心理效应.这一切会使我们身心更加健康,思维更加清晰敏捷,创造灵感格外活跃.从而利用景观设计学来设计、营造景观,包括水景方位、大小、流势走向,山景培砂,植物培植,林木生旺位,林木树种,植物五行生旺,园区道路分布走向等,达到风水学中山水得位得体,山水交融,以合乎生态自然宇宙气机规律,而起到和谐协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

六、结束语

中国的风水理论比较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中比较强调的就是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以至于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去赢得天时地利与人和,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观与景观规划的理论与现代生态理论的新思潮是息息相关的。其实,关于建筑、以及生态中的风水学,仍然为现在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学者所使用。由此可得出一个城市规划的设计者在为城市的建筑、道路项目规划的时候,是否影响城市的”龙脉“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参考文献:

[1] 丁圆:《景观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期

[2]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年21期

第9篇:天文学新概论范文

关键词:易经;文献学;发展走向

Prospects of Yijing philological study for the 21rt century

Abstract: The study of Yij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today’s study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21rt century, it is the first question to be thought for the philologist to develop the philological study of Yijing and other ancient books. This paper attends to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npidual opinions in view of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this subject.

Key words: Yijing; Philology; developing trend

近两年来,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有关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走向的讨论性文章纷呈并出。的确,这正是我们现时代的热门话题和重要话题。众所周知,我国已经在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正式加入了WTO,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式步入一个新阶段,融入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之中。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必将会加速其各自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升华吸收的过程。《周易》古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占筮用书,其《易传》是一部充满丰富哲理的古代哲学著作,它们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上古社会史料,汉代以后一跃而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因而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身份,并成为历代学者长期研究的对象,为全世界的华人和各国汉学家们所研读,形成了一股彪炳灿烂的“易学”热潮。20 世纪以来,对《周易》以及与其相关的历代易学著作的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新的世纪里,易学的研究自然将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果。易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现代多个学科门类,如哲学、历史、语言学、天文学等。同样,它也是当代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关注的治学对象。作为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学者,我们对易学著作的研究,显然更多的关注于易学文献本身的爬梳和整理,执着于通过运用目录、版本、校勘、训诂、编纂、辨伪、辑佚等一系列文献整理研究手段,为其它相关学科层面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因为不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只有立足于研究对象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然后才能进行哲学的、历史的以及其他方面的深入研究。关于21 世纪易经文献整理工作的发展走向,我们认为,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和反映。

一、易经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初步建构和发展

中国文献学这样一门学问,大概至迟从春秋中期孔子整理以六艺为主的古代典籍开始就已经存在,但由于我国传统文献研究重实践轻理论的原因,作为一门学科的文献学却产生很晚。目前所知最早的以“文献学”命名的,是20世纪30年代郑鹤声、郑鹤春所著《中国文献学概要》[1]一书。此后近半个世纪却处于沉寂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才继之而起,各类文献学著作层出不穷。这些著作,有的属于古典文献学著作,有的属于现代文献学著作,有的属于文献学总论性质专书,还有的属于专科文献学。据笔者所见,仅专科文献学就有张君炎《中国文学文献学》[2],单淑卿、张春玲等《中国经济文献学》[3],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4],谢玉杰、王继光等《中国历史文献学》[5],张伯元《法律文献学》[6],等等。由此可见,晚近20多年来的中国文献学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近来,有的学者还对中国文献学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辩证的思考和分析,并从学科本身发展建设的角度,深入论证了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冯浩菲教授先后发表了《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7]、《试论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改革》[8]等系列论文,就此提出了一系列中肯可行的意见。冯先生还颇具卓识地指出:“专科文献学的发展,无疑将会启迪、激发专题文献学、专书文献学的研究。也就是说,不难预料,21世纪前20年,不仅会有大批的、配套的专科文献学著作出现,还会有大量的专题文献学、专书文献学著作相继问世。”[8]从如上所述中国文献学相关的各级学科体系建设情况来看,作为专书文献学性质的易经文献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易经各专题文献学,已具备了进行学科体系初步建构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对易经的研究,历来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从现有的史书《艺文志》或《经籍志》记载情况来看,易学文献是相当丰富的;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周易》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著作时有出版。从目前所知的情况来看,易经文献当不下3000部。从适应本学科研究发展的需要来看,建立易经文献学及各专题文献学的必要性也愈益明显,如果能够在尽可能全面吸收和反映前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建构一门专书文献学意义上的易学文献学,显然会有利于促进易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可能激发和引导当代易经研究自觉、有序地发展下去。基于上述所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原因,我们认为,易经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任务,就迫在眉睫地压在了当代文献学理论研究学者的身上。同时,我们还相信,21世纪也必将出现多部日益完善、成熟的易经专题文献学著作。

二、对易学文献的经学和经学史研究将会成为新的研究重点之一

20世纪以来,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国学特别是传统经学的研究一度受到排挤和非议,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整个国内的政治形势和学术环境不适宜也不允许经学研究问题的提出,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作为中国古典文献学重要分支的经学的深入发展。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和深入,国内经济形势的日趋繁盛,以及与国外学人学术交流的频繁不断,学术思想也渐趋自由和先进,因此我们认为,在新的世纪里,回顾和总结检讨有关易学中的经学问题,组织相关学者重新考察论定有关易经部分经学研究中的一些是是非非,诸如《周易》经传的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等问题,做出总结性的评说,应该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注意到,20世纪以来,国内一些学者对经学及经学史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易学史研究为例,台湾学者高怀民《先秦易学史》、《两汉易学史》,徐芹庭《易学源流》(上、下),简博贤《魏晋四家易研究》,大陆学者如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廖名春等《周易研究史》、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徐志锐《宋明易学概论》、刘玉建《两汉象数易学研究》等,各自从不同角度探讨易学史,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更注意到将易学学术思想史和社会史的研究结合起来,他们往往透过学术发展背景的社会层面因素,探讨论证经学问题的是是非非,然而,我们必须指出,文献学者仅仅满足于通过对文献的大量爬梳来论述问题这样一种思维角度还是不够的。一方面,社会政治、生活、教育等时代潮流中的各种因素,无疑在影响着易学的传播、研究和发展,这已为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无须在此赘述。而另一方面,当易学的传播和研究(当然也包括其他儒家经学分支学科)在社会各阶层意识中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时,它必然要反过来广泛而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风、习俗等各个领域的具体方面,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的制定和实施效果,因此,对后一方面现象的研究,就不能不引起当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当代易学文献学者对此方面考虑不足,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研究更谈不上。所以我们相信,未来的易学经学史研究,将会在这方面出现更多的闪亮之作,并在另一层面更加深入地推动易学文献本身的研究。

在对有关易学的经学史研究中,不难发现一些学者特别强调和关注的对象,更多是历朝历代经学研究具有较大影响的易学文献,如郑玄《周易注》,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朱熹《周易本义》等一类二次文献乃至三次文献的研究,强调研究对象的代表意义。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易学研究主流代表人物的文献进行深入探讨,但同时似乎还应对一些在当时乃至其后影响不深的易学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各个阶段易经研究的实际状况。此外,还应加强对其它相关文献中潜在的易学思想的研究,例如从汉代扬雄《方言》、许慎《说文解字》、刘熙《释名》的释词内容,可以抽绎出扬氏、许氏、刘氏各自所接受的易学思想,深入了解易学在当时的影响因子。总之,这一方面的研究,为我们今后的易学文献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三、《周易》文献本身的训诂研究工程的进一步加强和开展

对《周易》文献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训释翻译却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懂得词义、句意,然后才能展开其它方面的研究。由于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进程,当代学者的治学理念纷繁多样。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将推动传统人文科学治学理念的变革。因此,今后《周易》文献的训释研究,其学术思想将更趋开放自由,更趋进步。另外,21世纪即将诞生的《周易》训诂著作,在训诂体式上,也必将体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传统的传注类、考证类、目录类、工具书类、论说类,也还会很大程度上予以保留和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出土文献的整理、训释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有关《周易》的出土文献资料,同样也需要考校释读和训诂。目前已知的易学出土文献,有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和《易传》,及卷后佚书五种;有1977年安徽阜阳汉简,存《周易》近600片,其中与今本不同的卜筮之辞约400片。上一世纪,在二者的考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仅马王堆帛书《周易》文献,其考释材料就有:《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义》、《马王堆汉墓文物》、《易传》中的《易之义》、《二三子问》、《要》等释文,以及重新整理的《系辞》释文。另外,目前保存在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楚竹书《周易》则是迄今为止时间最早的一部易书。这些古写本文献的出土,无疑为今人考证古书的时代及真伪、校补古书的讹脱及释读古书文义提供了可靠的最新证据,显然大大地推动了易经文献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由于前两者已有考释著述出版,因而对后者的考释和整理,则应是21世纪《周易》训诂工作的一个重点课题。

在重视出土文献训释工作的同时,我们认为,不能够忽略传世易经典籍的训诂工作。我们注意到,在20世纪里,对《周易》的注释,有的以义理为主,有的以字词句的训诂为主,有的以象数为主,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训诂义疏一派,试图通过科学的考订训诂,勾稽古史资料;高亨先生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则继承了清代朴学方法,致力于经、传的训诂。其他如李镜池的《周易通义》、徐志锐的《周易大传新注》、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周振甫的《周易译注》、宋祚胤的《周易译注与考辨》、刘大钧、林忠军注释的《周易古经白话解》[10]、《周易传文白话解》[9]等,都是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当然,当代一些学者还注意从义理、象数角度对易经进行训释。以义理注《周易》,当以金景芳、吕绍纲的《周易全解》、潘雨廷的《周易表解》等为代表作。以象数解《周易》,当以尚秉和先生的遗著《周易尚氏学》等为代表。另外,当代学者刘大钧先生也特别重视开展象数易学研究,其出版的第一部重要专著《周易概论》[11],在探讨易学各领域内容的同时,强调指出,作为易之本源的象数易学绝不可弃,并积极倡导象数与义理兼顾的研究方向。刘先生还在其主编的《象数易学研究》系列丛书第一辑《前言》中指出:“恢复象数易学研究,将其纳入现代人的研究视野。从整理易学经学史的角度入手,对象数易学中的一些专人、专题,进行专门研究,以求述其条贯、明其通例、释其凝滞而伸其亡阙。”[12] 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作为易学之根的象数之学的研究,澄清了人们对象数易学的一些偏见和错误认识。以上这些充分说明,对易经文献的训诂研究,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为了推动易学文献学的深入发展,就目前现状来看,迫切需要一部分学者对历代训诂著作做一番钩稽爬梳工作,编撰出一部反映历代易经训诂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著作《易经诂林》,并力求做到编撰体例完善、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宏通。这应当是现代学者总结前人《易》学成果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意义是重大的。

就目录类训诂著作而言,由于它是治学入门的第一步,因此,此前的一些学者已为我们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程启槃的《历代易学存目》及《现存易学存目》,沈竹礽《自得斋目睹国朝易学存目韵编》,庐松安《易庐易学书目》[13],山东省图书馆编《易学书目》[14],等等。此外,当代也有一些学者正在编制20世纪易学文献目录。然而随着视频和音频媒体的日益发展,对研究资料进行快速检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要求目录类著作不再满足于以纸质文献为载体,而应适应于信息科学发展的需要,通过特殊的计算机软件辅助,建立通过互联网络传播的电子目录库,并成立专门易学网站,为从事易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便利的检索和查寻,这也成为当代文献学者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四、撰写易学普及性读物,以加强易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易学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自身的社会政治功能,强调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学以致用的特点。因此,摆在21世纪文献学者面前又一个重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强调在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中间的易学基础知识的传播,实现对易学文化的扬弃,清除社会上对易经文献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并在这种易学传播的过程中,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新的“经世致用”的文化功能。

我们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刘大钧先生曾撰写《周易概论》[11]一书,该书既是一部重要的学术专著,同时也在特定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普及易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意图。此外,1990年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周止礼撰写的《易经与中国文化》[15]一书,也对易经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20世纪也出版了少数今注今译性质的普及性入门读物,如孙振声《白话易经》,南怀瑾、徐芹庭合著的《周易今注今译》,等等。但80年代末以来,《周易》研究已经更加深入,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诸书的某些内容有待完善和补充;而从传播的角度看,也不是单靠上述几部读物就能完全达到普及的目的的。因而,易学普及性读物的撰写和出版,也将是21世纪易经文献学者所需从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代文献学者对于研究和文化的普及决不能存厚此薄彼之心,相反,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广大文献工作者们投入相当精力从事易经知识的普及工作。

五、各种传统《易经》文献的外文译注工作将会得到加强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互动趋势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古典文献学者自然就肩负着让本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进而影响别国的重任。对于其他国家学者而言,要接受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要学习中国的各种儒家典籍,这其中当然要包括各种易学文献在内。据笔者所知,全世界的易学组织不下于七十个,这充分说明易学研究在21世纪的前景是广阔的,《周易》文化的传播显然有助于促进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易经》传统文献的各种外文译注,将会成为精通各种外语的部分中国学者的主要用武之地。我们相信,本国学者对易经文献的外语译注,必将在译注传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比之外国学者的译注本更有长足之处。据笔者所知,目前,已经出版了一些易学文献的外文著作,既有《易经》本身的译注成果,也包括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外文翻译,如刘大钧、林忠军先生注译的《周易传文白话解》被翻译成英文版,《易经全译》还被翻译成法文版。这些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外易学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易学事业的发展。另外,随着信息科学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体,这一传播手段也有助于加快外语译注的工作进程,使易学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以上,我们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就21世纪(尤其是前20年)易经文献的研究趋势,谈了个人一些不很成熟的看法。当然,从事易经研究的文献学者,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决不只是体现在以上五个方面,诸如历代易经文献的辑佚、编撰、辨伪、版本的重新考订等,虽然20世纪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待于继续深入全面的探讨。我们期待更多的易经研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参与到这种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张君炎.中国文学文献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3]单淑卿,张春玲,等.中国经济文献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4]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谢玉杰,王继光,等.中国历史文献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6]张伯元.法律文献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冯浩菲.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J].学术界,2000,(4).

[8]冯浩菲.试论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改革[J].文史哲,2002,(1).

[9]刘大钧,林忠军.周易古经白话解[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10]刘大钧,林忠军.周易传文白话解[M].济南:齐鲁书社,1993.

[11]刘大钧.周易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2]刘大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6.

[13]庐松安.易庐易学书目[M].济南:齐鲁书社,1999.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