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学科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在2002年,毕华林和亓英丽依据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将化学课程知识的价值界定为“迁移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等3个方面。[1]从哲学的角度看,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一个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主要是看它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探寻知识的价值,应该考虑知识价值的存在、人的需要的存在、课程知识对需要的满足和影响等多个方面。为此,亓英丽和毕华林于2012年又指出,应该“从社会视角、文化视角以及学生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他们“依据科学知识价值认识的多维视角构建了科学知识价值分析模型,提出科学知识具有信息价值、应用价值、探究价值、认识价值和情意价值等多重价值”,[2]从而对科学知识的价值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细化和分析。
当今世界的知识正以几何裂变的速度急剧增加,面对“无限”的知识,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做出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体制中,“选择”的任务往往交由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学过程中,课程专家在“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的研究”[3]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进行价值判断与类型划定,从而编订出相应的课程标准,成为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可见“课程知识是专门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而组织的知识,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根据知识的性质、作用和教学目的组织的知识”[4]。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的价值,可以通过使人追求真、善、美来实现,也就是说“课程知识具有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5]。”还有学者认为知识的多维价值包括“知识的育智价值、知识的育德价值、知识的育美价值、知识的育体价值”,“由于知识属于‘精神形态’,因此其教育价值集中体现在它对个体智慧、情感、审美发展的独特功能上”,而且“知识的育智、育德、育美价值相互渗透,三者有机地统一在具体的知识形态之中,共同滋养着学习者的思想、情感和人格,使其日趋成熟与完美,促进着个体精神的丰满与人格的健全”。[6]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高中化学课程而言,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鉴于化学课程实施对学科知识的依赖,化学课程知识的价值应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表现为全面提升学生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品质等在内的学科素养,这也正是化学课程知识的教学意义之所在。
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知识的教育价值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价值,要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把这种潜在的、可能的教育价值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个性素质还需要通过教与学活动。”[7]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要实现相应知识的价值主要有设置探究活动、渗透科学史实、引导反思感悟等教学策略。
1.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再生产过程
科学探究原本是指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究,不仅锻造了自身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品格,而且还丰富了人类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理论是生物学上的“重演律”与科学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重演是“根据教育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它对实际的科学活动过程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之成为典型化、简约化了的活动过程”。虽然如此,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仍具有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类似的功能,能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实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有机统一”。[8]
《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是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的主要内容。教科书在“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需要知道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才能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然后在“你知道吗”栏目让学生思考“有机物燃烧的产物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有机物组成方面的信息”,并在“信息提示”栏目介绍了燃烧法、钠熔法和铜丝燃烧法等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元素分析仪在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方面的应用。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再在“化学史话”栏目介绍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之后,介绍了研究有机物所具有的基团对结构研究的意义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然后在“观察与思考”栏目让学生观察乙醇和甲醚的核磁共振谱图,认识核磁共振谱征峰与氢原子化学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乙醇的红外光谱说明其对测定有机物中基团的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还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3位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了使学生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探究一个具体对象的组成和结构。选择在食品、医疗等行业有广泛应用的乳酸(α-羟基丙酸)为探究对象时,可以按图1所示的程序组织教学。
选择乳酸为探究对象,不仅是因为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更是因为对它的结构探究需要综合运用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多种方法,学生需要克服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整个知识再生产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研究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知识与方法,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渗透科学史实,让学生感悟学科发展历程
就化学学科而言,许多化学家为了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在每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成果之前,都有一条曲折而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求索之路;在它的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真实、发人深思的人生经历。所以,相对于科学知识,科学史也是科学家留给人类的丰厚的宝贵财产,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科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全面了解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9],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教科书编写理念的影响或篇幅的限制,科学教科书往往以逻辑结构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这种“仅向学生呈现知识,而不涉及科学家所处的历史境况、思想和生活”的做法,“将使学生难以理解科学的真髓与实质”。[10]为此,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设置了“你知道吗”“信息提示”“拓展视野”“调查研究”“资料卡”“化学史话”等栏目,以改变过去教科书的传统结构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实现了化学史与化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为了能让学生站在化学知识形成的背景中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可以对教科书所提供的科学史实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关于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法,可以在教科书介绍李比希方法的基础上,拓展介绍盖・吕萨克和泰纳以及贝采里乌斯前期所做的工作,让学生通过对相应方案的比较,认识到李比希对前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并体会到李比希方法的简单和精确。关于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可以介绍他从苯甲醛(C7H6O)、苯甲酸(C7H6O2)、苯酰氯(C7H5ClO)的结构中发现均含有的苯甲酰基C7H5O,以及通过与H2、H2O、HCl中H的类比发现“基团”的思维过程;在介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的贡献时,可以补充介绍化学诺贝尔奖中在葡萄糖、叶绿素、胰岛素、蛋白质等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结构分析方面的成果。由于科学史实是科学家们秉着科学精神和坚强的信念以伟大的人格魅力谱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科学史实的适当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感悟学科的发展历程,同时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品质,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3.引导反思感悟,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显化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又称言明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或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主要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的“一种未成型的观念、经验、智慧”。[11]在化学课程知识体系中,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属于相对隐性的知识。
对于相对隐性知识的教学也有“隐性”和“显性”的两种方式。以科学方法为例,隐性方式是“用反映科学认识基本过程的科学方法的一般程式去组织对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但教学过程中并不明确地去揭示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一般程式的原理、各阶段具体方法的名称和有关知识”。显性方式是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明确指出这种科学方法的名称,传授有关该方法的知识,揭示方法的形式、操作过程、说明原理”。其实,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方法与一般的科学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只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组织教材,而将科学方法隐在其中,学生也可能学到一些科学方法,但往往印象不深,难以真正掌握。所以,科学教育应该“把方法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视为知识的脉络,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12]。为此,化学教学必须对典型的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在恰当的时机加以显化。
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蕴藏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中的有关学科方法、学科思想,或形成相应的学科观念,教学中除了模拟科学探究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以外,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感悟,学会用语言等形式对隐性知识进行概况和表达,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化。如对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方法要认识到两点:(1)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进行成分测定是以转化为前提的,转化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2)实验法是包括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在内的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如关于李比希对“基团”的贡献也应该获得两点重要启示:(1)类比思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思想,有机化合物虽然种类繁多,然而通过将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中的相同基团C7H5O与无机小分子中氢原子的类比,有利于人们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2)基团理论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思想,不同的基团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转化法、实验法和类比法对化学学科的意义以及相关方法的某些操作要领,而且还能使学生巩固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观念。
三、结语
知识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具有多重的意义、作用和功能。在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一方面“是学科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阿基米德点,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课程知识,对课程知识具有绝对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课程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育人价值,是课程知识的主体性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基于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既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正确审视课程知识的功能,充分发挥课程知识的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最大化;还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知识类型选择教学策略,如事实性知识多用探究法,科学方法和学科观念等隐性知识要注意恰当显化,并发挥科学史实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亓英丽. 化学课程编制中的知识价值观[J]. 化学教育,2002,23(7-8):20-22.
[2] 亓英丽,毕华林. 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2,41(2):61-66.
[3] 施良方. 课程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
[4] 郝文武. 教育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7.
[5]宋艳梅. 论课程知识的价值[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7):9-12.
[6] 潘洪建,吴中才. 知识价值:教育学的视野[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9-12.
[7] 王道俊. 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14-32.
[8]陆 军. 实施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条件――基于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12(12):60-63.
[9] 蔡铁权.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J]. 全球教育展望,2009(1):55-59.
[10] 亓英丽,毕华林.基于知识价值开发的理科教材内容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6):68-71.
关键词:化学史知识;化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88-01
一、化学史趣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初中化学绪言课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古代从事炼丹术和炼金术的人企图通过化学方法“点石成金”,但最终以徒劳而告终,使人们逐渐确信,点石成金只能是幻想。然而本世纪初,元素放射性的相继发现,原子内部结构的揭秘,巨型粒子加速器的发明与使用,使人类数千年的人造黄金梦变成了现实。1941年美国哈佛大学班布里奇博士利用“慢中子技术”成功地将汞变成了金。1980年,美国劳伦斯伯克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又一次把铋变成了金。尽管用此法获得黄金是得不偿失,然而人类能人工制造黄金这件事本身说明,只要肯钻研,世界上没有攻克不了的科学堡垒。
二、化学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获取
化学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它包括教科书中的化学理论和定律,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教科书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没有介绍理论和定律的发展历程和化学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学生接受起来也很原始,若是在教学中结合史料介绍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过程,把其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追溯到它的来源和演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阶段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例如对于电离概念的教学,若是直接用现成的结论去解释,说明它是“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教学也没有什么困难,学生也能接受,但是很难深入领会,教师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经历电离学说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体验电离学说的建立过程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并举例说明包括门捷列夫等在内的一些化学家在当时都没有弄清楚电离和电解的本质区别,通过这样的正误对比,使学生在认识的矛盾冲突中自我构建知识。
三、化学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是陶器和瓷器的故乡,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3000年前已开始出现原始的瓷器。到宋代,我国制瓷技术已发展到成熟阶段,生产了许多稀世珍品,为此,西方把瓷器称为“china”。冶炼青铜技术的出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商代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器。它造型瑰丽、浑厚,鼎外布满花纹,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冶炼及熔铸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科技水平。早在公元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在技术上又作了重大改进。造纸术在7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12世纪传入欧洲。这项化学史上的重大发明,为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黑火药最先发明于我国唐代,它在唐末已在军事上得到应用,是人们实现从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先声。此外,我国古代在酿造、冶铁、医药化学、煤和石油的开发等方面都有许多贡献。
即使在近代,也有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世纪初,各国碱厂大都采用新兴的苏尔维法代替陈旧的路布兰法,但苏尔维法被外国公司垄断。当时在美留学的侯德榜对这一现实十分愤慨,他怀着炽热的爱国之心返回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碱厂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汇集素材,联系相关的内容,适当地加以展开,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学习科学家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爱国主义的觉悟和感情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四、结合化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求实执着的精神
中学化学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化学家的故事,从他们身上能够学习到崇尚科学、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例如:氟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由于它性格暴烈,有剧毒及令人毛骨悚然的伤害作用而被称为“死亡元素”。为了制备出单质氟,前后一共经历了六七十年的时间,有些科学家为制取它而健康受到损害,还有些科学家为此而献出了生命,可以称得上是化学史上一段最悲壮的历史。而当时年轻的法国化学家莫瓦桑看到制备单质氟难倒了那么多的化学家,不但没有气馁,反而下了更大的决心攻克这一难关。在艰苦的实验过程中,他本人因砷中毒不得不把实验暂时停顿下来,但在他的健康状况稍有好转时又开始致力于单质氟的制备。经过不懈的努力,1886年莫瓦桑成功地制备出“死亡元素”氟。由于在研究氟的制备和氟的化合物上卓有成效,他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但为此他的身体也受到极大的损害,他不得不承认“氟夺走了我十年的生命。”1907年这位在化学实验科学上闪烁着光芒的科学家被夺走了宝贵的生命,年仅55岁。莫瓦桑的名言是:“一个人应该永远为自己树立一个努力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只有这样做的时候,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前进。”
化学家活动的历史构成了化学的历史。诸如此类科学家为科学而献身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介绍有关科学家的感人事迹,一定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艳丽,任志鹏.中学化学中化学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5,10.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养,STS教育,探究式课堂
科学素养一词源于英文(Literacy),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素质,即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在品质。化学是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化学科学素养是一种学科科学素养,指对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记忆、了解、理解和掌握,及应用化学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发现化学新规律的能力。化学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高职师范专业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使学生不仅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化学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时展的需要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中,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国家整体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1]。2010年11月,中国科学协会公布了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尽管有所增长,但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年前的水平,所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促进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举措。随着化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知识和化学产品几乎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化学教育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提高全民化学素养的历史重任。
2.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高职师范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实施者,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以使自己走出大学校门以后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需要。作为培养高职师范生的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要着眼于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培养的人要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品质。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意味着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学生不能以结束学校的学习作为学习的终结,而是要让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化学源于生产实践,又要为生产实践服务”,化学教学要结合学科特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态度、习惯和个性品质,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化学教学本身的需要
高职师范专业的化学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需要将化学知识和技能与过程方法、科学精神、情感态度等进行结合、渗透,努力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从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热情,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2],形成健康的心理素养,进而能够勇敢地面对学习的艰辛,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获得适应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基本素质。
二、培养高职师范生化学素养的策略
1.制订合理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对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策略、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问题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制订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又关注学生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最终目标。因此,要培养和提升高职师范生的化学素养,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2.优化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达到教学目的而运用某些策略的技巧或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学策划、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处理课堂教学问题等活动中,也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制订的教学活动和总体计划或方案,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实施行为的基本程序等[3]。
化学教学中,没有任何一种教学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即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渗透STS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STS即科学、社会与技术,它强调要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科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其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STS教育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化学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渗透STS内容,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化学素养。
在高职师范专业化学教学中加强STS教育,基本的方法就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拉近化学与生活、生产及社会间的联系,了解化学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及化学工业的发展,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并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独立探究,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不但能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进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品质和价值观。
3.课外延伸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补充
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来实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作为有效补充。
比如,组织专题讲座,教师可分专题以化学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讲授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及其应用问题;举行专题小论文报告会,让学生分组承担某一专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并分析综合整理成小论文,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开展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今天,人们日益重视素质教育,更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职师范专业化学教学应把培养和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灵魂,在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为中心,从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做到精心设计,要开阔视野,要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充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践,真正实现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并最终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大光.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000.
[2]魏冰.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改革方案.外国教育研究,2000(6).
关键词:合作式;问题式;探究式;网络式
在“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化,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中职生数学能力的关键和核心。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学习环境、学科知识特点等因素恰当选择和整合自主学习方式成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因此,探究适合中职学生的有效的、自主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成为中职数学教师探索、研究的课题。
一、合作式学习
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融入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开展有明确分工的互学习。教师可根据不同认知风格、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因素,把不同性格、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精心设计学习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饶有兴趣地投入探索知识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成员的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实现互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达到共同提高。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而且能够更好地进行师生纵向交流,从而形成信息交流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比较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学生从合作探索、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确保了形式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畅所欲言,进行积极的沟通,建立互信,有效转化和消除学习压力;使学生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逐步树立自信心,并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逐步增强责任心,努力认真完成合作中的学习任务,逐步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问题式学习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活动的标志,也是获取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数学新课程不但强调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严谨、周密的思考,而且更强调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多种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把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逐步形成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疑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引导和确立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的现有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基础,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将知识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这就说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被动接受和认同,更是带有个人的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探究过程,有着浓重的创新色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从数学学科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恰当的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注重的是过程,而不只追求其结果,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
四、网络式学习
如今网络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学习将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主要手段。基于网络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它有助于学生及时获得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更多的机会;有助于教师实现学习资源的合理整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助于教师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终身学习必将因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成为现实。教师可通过微信、QQ群等平台将经过加工、处理的学习资源分享给学生,同时也可不受空间限制地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信心,使网络发挥最大作用。
学生在掌握多种自主学习方法,领悟了每一种学习方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整合各种学习方法,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优化的自主发现、协作交流、质疑问题、自主建构、实践创新的自主学习方式,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琳,李龙.新型教学环境下如何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以语文学科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
[2]李萍,徐筱秋.知识建构中的多元化学习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9).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馆员;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152-03
一、学科馆员对科研活动产生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一种个性化、主动化、增值性的深层次服务,也称之为知识服务,它是一些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今后转变机制、开展创新服务的主流方向,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
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中的学科馆员制度是指图书馆员能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学科知识,并精通图书情报知识,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高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并协助或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帮助用户实现目标任务的图书馆员。这种服务的实质和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坐等用户上门的被动的基础信息服务方式,将信息服务融入到科研当中,主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的信息服务[1]。它是以学科服务为手段,为用户提供高于传统服务的知识服务。当前国内高校和专业图书馆很注重学科知识服务这种具有创新性业务和特色内容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学专家张晓林认为,“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不在于所拥有的资源,而在于我们具备的利用广泛信息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图书馆员队伍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知识结构”。他指出我们图书馆员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另外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图书馆员,还按照图书馆的老传统只做那些日常借借还还的工作,不开阔眼界,不迫使自己掌握新的知识来开展更深一步的知识服务是行不通了。学科馆员开展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实现其核心定位和自身价值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和必然选择,学科馆员在大数据时代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对科研活动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最早关于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1]。我国近几年关于学科服务的研究成果,也确定了学科馆员对于学科服务的基础作用,也肯定了学科馆员对于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主体指导作用。学科馆员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岗位,还是一种服务。他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源为用户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向全方位、多样化方向扩展。这已成为图书馆一种新型服务模式,这个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图书馆从以图书馆为中心的传统服务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学科化服务转型。
二、国内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现状分析
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先实施学科馆员服务制度以来,虽然国内业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也提出了多种服务方式和服务形式,也普遍认为这一服务模式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出路之一,但是由于现实背景局限等多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国内图书馆管理体制等问题,学科知识服务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使得学科服务的深度、广度、精细度远不如规划的和想象的那么美好,表现在缺乏整体规划,学科服务力量薄弱,服务缺乏个性与创新,满足不了教学科研的服务需求等。有关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研究仍缺乏深度,对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周娟曾撰文指出,目前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服务供求失衡;(2)重视多样化服务方式,缺乏智能性、可用性设计;(3)偏重实现平台服务功能,忽视服务知识积累;(4)缺乏具有学科背景的人才和推广学科服务的有效途径。由于这些原因和局限,学科服务模式很难突破传统被动的服务模式。有的虽然搭建了平台,但由于技术人员的限制,运用新技术提供学科服务受到挑战,不能满足现代学科服务发展的需要[2]。
究其原因有二:(1)目前国内相当部分的研究性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方面未能有效发挥和利用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真正实行更深一步的学科化服务并且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图书馆为数不多。多数停留在只是简单地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电话在线服务等,使得学科服务的深度、广度和精度缺乏整体规划;学科服务力量薄弱,服务缺乏个性与创新,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服务需求。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领导层对于这一工作的不重视,觉得复杂和麻烦,干扰了图书馆的安静秩序。再一点是图书馆员目光短浅,只盯着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开拓进取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不想额外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我国图书馆之间的差别较大,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属于非研究型图书馆,专业图书馆较少,因此刚开始就以学科馆员这种“高层次的服务形式”强硬加入到图书馆工作中是很难得到推广的。(2)另一个原因就是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引进上加大了对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引入,但真正符合学科馆员素质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却为数不多。从而制约着学科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图书馆单纯靠某些学科馆员来完成这个重任是不可能的。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使服务模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高可操作性。一些图书馆正在学习国外图书馆学科服务手段的网络在线服务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2]。
学科服务与传统图书馆被动地等待用户来访有很大区别,学科服务有很强的对象针对性,是一种深层次的服务,它是学科馆员在对读者需求和学科文献的充分了解基础上主动提供的服务。从学科服务模式与内容上看,现在多数图书馆都只是简单地提供例如书刊流通、新书推介、图书利用指南、新用户入馆培训、数据库培训等这些基础工作。有的只是承担学科联系人的角色,提供的学科服务工作也就是专题讲座、研究讲座、自建特色数据库、设立咨询部或咨询台服务等工作。但由于图书馆管理体制等问题,缺乏整体和全面的规划,学科服务力量薄弱,服务缺乏个性与创新,由于这些因素的限制和缺乏具有一定学科背景的馆员,难以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使学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导致半途而废。
三、做好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服务模式
1.建立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以学科知识资源数据库为主体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它将会为学科馆员提供极好的用武之地[3]。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学科服务大多依附于本图书馆门户网站,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来保证学科服务的开展[2]。建立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模式应是:(1)建立基于学科领域知识组织、知识挖掘、一站式检索与分类导航的学科信息与资源的集成平台。(2)馆员与专业学科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立沟通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知识共建、共享、协作研究平台。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应与学科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即要求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以学科领域信息、知识的查询、组织、分析、重组为基础,置身于读者决策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进而取得成果。因此,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工作的保障,它是图书馆推行学科服务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2.完善和深化参考咨询工作。(1)每个学科联系人都要与自己负责的学科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听取和征求采纳用户意见来服务学科工作。(2)深化参考咨询工作,提供面对面咨询和网上即时咨询服务。咨询内容一般为较为复杂和深入的检索课题,应派专业馆员跟踪解决,把问题分类处理。通过提供个性化、专门化、创造性的形式多样的咨询服务,面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及信息需求,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相关知识和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挖掘、处理、分析,帮助用户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参考咨询工作的主要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他所提供知识产品的知识容量和厚度是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3.开展科研专题跟踪服务、个性化定制定题服务、定期专题讲座等服务,提供主题讲座、演讲、科研专题跟踪、个性化定制等工作,实现图书馆对教学一线的真正对接。这也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多层次、多渠道特征的服务。我们可以借助图书馆先进的现代化服务设施与自动化系统开展创新服务,拓展和深化自己的优势,实现图书馆与教学一线的无障碍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及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不断发展,我们面对的用户需求不断地分层化、精细化、个性化,我们也应该面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但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应该贯穿始终,应根据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通过信息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信息或者建议方案等,跟踪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整个过程,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的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服务需求,通过互动式的服务,进一步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个性化的服务将进一步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进知识服务的进一步深入。
4.手机图书馆也是近年来一种深受用户喜爱的服务模式。它可以建立学科服务博客,实现24小时时时处处全天候的多空间、多方位服务,实现网络服务与实地服务的有机融合。它通过手机网络资源导航,吸引和扩大潜在的用户群方便利用图书馆资源,使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无处不在,使图书馆服务无缝融入到用户生活当中。这种开放式的服务模式是学科知识服务的方向之一。
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创新方面显然具有明显的服务优势,为图书馆拓展、细化学科服务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2]。图书馆员应该冲破传统“围墙”的限制,走出去,融入到用户的科研当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题化、特色化服务,这样就从物理位置上拉近和缩短了馆员与研究人员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服务更加直接和方便。遵循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的原则,这样的服务模式就由被动转化为了主动,使我们的服务处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环境当中。
四、深化和创新学科服务――知识服务
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高级阶段就是知识服务,学科馆员制度就是典型的知识服务行为。知识服务关注隐性知识的开发,使之显性化,并通过信息分析,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学科知识服务就是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知识的开发、知识的应用、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创新,注重知识的转化和价值的实现。成功的学科服务是在完善基础学科服务的基础上做到更有针对性、主动性和互动性的服务,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型集成服务模式。因此,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升华。
1.学科馆员配置精良:图书馆员队伍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员的知识结构,学科馆员制度对于学科知识服务起到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学科馆员制度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合理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一种合理的管理机制,学科馆员服务将只是流于形式,很难生存和发展下去。对馆员的综合素质要有更高要求,除了精通图书情报学之外,还要具备某一个学科深厚的知识底蕴、丰富的知识服务能力、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对口专业学科特点和信息需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创新的精神等。从学科服务内容、学科服务手段上提供一种深层次的、主动性的、更专业性的知识资源深度整合的知识服务。应注重发挥馆员各自的专业优势,改善传统被动等读者上门的服务做法,使学科馆员与用户的合作更加紧密,逐步成为用户真正的科研伙伴。把学科服务工作纳入到图书馆日常工作制度和创新机制中去,充分挖掘和发挥馆员的潜能与才干,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岗位责任制的形式,做到学科服务常规化、制度化[2]。
2.创新学科服务机制:要想提升图书馆在广大读者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就必须摆脱陈旧的服务观念,利用好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创新方面具有的明显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为专业图书馆自身的拓展、细化学科服务工作创造了条件。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学科服务创新机制,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图书馆与科研人员必须密切合作,学科馆员要能够走出去,明确服务对象与目标,深入一线,通过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直接参与到科研当中去,听取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在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开展内容多样的学科服务形式,可以依托教学科研各种资源,实时了解科研发展动态,强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种服务方式的最大的特征是互动性、针对性、多元性和双向性,是一种知识服务性很强的深层次的系统工程,它能够促进知识资源深层次开发,生成更多的知识产品,为读者实现广、快、精、准获取信息创造优越的条件,变被动为主动。
3.完善学科服务制度:优化图书馆的资源,借助丰富馆藏专业文献资源优势,提升学科知识服务开展的成效,使图书馆成为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随着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用户对学科服务的认可,用户对学科服务的质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所以说畅通的沟通渠道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学科服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这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用户之间的无缝衔接和良性互动。我们可以借助图书馆资源的优势,让原本枯燥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深入用户科研活动中,建立完备的学科馆员制度,是目前科研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是进行科研等一系列活动的保障。这也代表了图书馆由“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化和专业化。变“我提供什么,用户接受什么”的传统服务方式为“用户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学科知识制度,服务方式由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的集定题服务、移动服务、集成服务、个性化服务为一体的知识服务,实现文献信息服务的创新与转型,提升图书馆的学术地位与核心再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晓英.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图书馆学研究,2012:(22)-15
[2]胡小丽.“211工程”院校图书馆在线学科化知识服务调查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23):79-84.
1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多且较普遍,重点存在下列问题:
1.1 实验教材少且理论化
目前,湛江水产专科学校主编有《淡水养殖水化学》教材,该版本内容简洁、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除高职专科院校使用外,其他本科院校水产养殖专业使用该版本的不多;陈佳荣主编的《水化学》,这本教材在基础理论知识上做了补充和完善,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学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胶体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否则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解、消化和掌握,并且与湛江水产专科学校编的版本一样没有成体系的实验教材;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不仅有理论课教材,还专门编写了成体系的实验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也是目前使用较广的版本,但内容偏理论化,深度明显。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内容绝大部分是水体中最基础的一些指标测定和验证性实验,缺乏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补充,没有与水产养殖直接关联的实验项目,有点偏理论,而且囊括淡水和海水水环境化学,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太强。[7]
1.2 专业师资力量缺乏
“养殖水环境化学”虽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但也是一门跨门类的综合性课程。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水产养殖专业背景,同时也要具有水域环境和基础化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要上好这门课,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专业师资力量或团队建设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高校担任“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任教师,这些教师没有水域环境和水体化学知识背景。有部分高校该门课由环境学院或化学化工院的教师兼任,但他们又不具备水产养殖的知识背景,特别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无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课程的“有效教学”。
1.3 实验教学重视不够且“三性”实验设置不合理
在大多数高校水产养殖专业中,“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虽然都已得到充分地认识,但目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学时安排上,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课时一般平均只占课程总学时的 30%左右。因为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受其影响学生往往也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态度消极,不主动自己动手,缺乏独立思考。在日常的教学中,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实验多设置为验证性的实验,有些学校即使设置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但这方面实验的比重也明显偏低,因很多高校没有实习基地等条件的支撑,开设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效果也不理想。[8][9]总之,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不够重视,而且??验教学内容也与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严重脱钩。
2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改革的措施和经验总结
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有效教学”改革探索,以实现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为目的,认为要实现“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 优化“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材和组建实验教学团队
在目前高校专业深度转型背景下,要深化“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必须将课程的实验内容与所处的地域环境结合起来,我们学校处于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主要以渔业为支柱产业。因此,我校水产养殖专业“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授课内容主要是淡水环境化学,所开设的实验课全部与淡水相关。我们对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进行了优化,结合自身的特色将海水相关部分内容进行删除,增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化学内容。同时,要实现该课程实验的“有效教学”,必须将“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师资进行组建和形成教学团队,提升团队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要体现在理论教学方面,而且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对养殖水环境化学而言,实验教学能力可能更重要。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尺度,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演进、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要实现实验的有效教学,必须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拓展知识背景。同时为实现实验的有效教学目标,教师要主动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策略和手段,不断突破现有的教学形态以实现实验的有效教学。[10]我们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提升该课程“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新进的或年轻的教师要下到水产养殖基地或企业挂职培训,充分了解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2.2 强化教师科研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对于高校而言,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是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的实践者,“以科研促教学”是高校教师搞好教学的主要途径,任何教师决不能脱离科研而纯粹地搞教学工作。教师科研是教师实践成果的体现,它为实验教学提供生动的教学素材和模板,能融入和驱动实验教学。[11]一个不从事科研工作、没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对“养殖水环境化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将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将部分科研内容以实验教学的形式设计成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学生通过这些实验参与了教师科研,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另外,只有长期参加科研实践的教师,才能使自己上的实验课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和具有前沿性,才能使教师熟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设计出更多的前沿性实验。同时,要重视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效果转化,改革过去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科研成果采用影像、VR和CAI课件等形式教授学生,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或从实际的科研案例出发逐渐引导和深入到实验教学中去,直观、明了,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设计实验解决等,提高了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养殖水环境化学”实践教学团队共有6人,凡是没有科研课题或不从事生产一线实践的教师不能参与该课程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只从事一些辅的教学工作。
2.3 提升实验教学学时比例,重视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
转型,就是要实现“传统教学型”向“现代应用型”的转变,有效地为地方产业升级服务。要深化“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就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验教学学时比例,制定切合实际的实验项目,将验证性实验融入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中去,重视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当中去。对于“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来说,实验课一直是它的重点和闪光点,原本的实验课时比重比较低,约占该课程总学时的35%,但我们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认为在转型大势下应该将包括实验课在内的实践性教学比重进一步提高。我们在教改中采取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各占50%的开课方式,这种开设比例基本上考虑到了我们这类转型高校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特点,甚至有部分学生主动提出进一步增大实验课时的比例。我们重视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特别是以综合性实验为切入点,能更多更好地把书本的一些理论知识具体化,变抽象为具体,融入到实验课当中,不仅使学生易于掌握书本知识,同时巩固实验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技能。
2.4 鼓?钛?生自行设计实验,加强实验的过程考核
前几年,我校的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不仅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很高,并且每个实验都是由教师按照实验指导书选择好后并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学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养成了学生的懒惰思想,缺少自主思考的意识,针对这些弊端,我们对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教学改革。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删掉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即4~6人一组确定实验题目后查阅资料、展开讨论分析并自行设计实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其次,学生设计好实验后,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配制试剂、准备实验低耗材料等各项准备工作,让学生真正了解整过实验过程和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一般属于探索性的实验,因此在实验课程考核时不应太注重结果的准确性,而是要重点考核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具体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鼓励学生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既拓展了实验考核的范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下一次实验设计注入正能量。
2.5 利用基地实验和实习巩固实验教学成果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纯粹依靠室内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室内实验如果脱离实际而不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起来,那就是本末倒置,因此,基地的实验和生产实习这一环必不可少。实验基地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用于生产实践的关键场所,要真正实现“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就必须加强课程生产实习,校企合作,联合育人,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手脑并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高校应积极与省内外水产养殖相关企业联系,主动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尽量建立生产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有机会去实际生产单位参与实践和学习。我校该课程的实习基地覆盖了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经济区,主要公司和企业包括大湖股份、大通湖天鸿渔业、岳阳普利农业以及今珠生物等大型水产养殖企业。我们还创造性地开展了在实习基地建实验室,将校内实验转移到基地进行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就有部分来自基地生产一线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采取暑假“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将学生送到相关企业去参与生产实践,既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巩固了实验教学成果,实现课程的“有效教学”。
1.1分布情况
1.1.1时间分布
在1996—2012年,国内被CNKI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消费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数量呈波浪式发展。2001年,文献数量发展到103篇,出现第一个波峰,较1996年的7篇,文献数量迅速增加(图中趋势线移动平均周期为2年),这表明这一阶段国内针对体育消费的研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07年,国内迎来了体育消费研究的第二次,期间文献数量增加到173篇。文献数量的时间分布显示,随着体育消费文献数量的递增,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探索逐渐增加,科学知识量也随之增长。
1.1.2期刊分布
通过CNKI检索分析功能,绘制出体育消费研究成果期刊分布情况图,《体育科学》以绝对的刊文数量排在所有期刊中的首位。在其他期刊中,除专门关注体育学相关问题的期刊外,还出现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育消费问题已开始成为体育学与经济学、管理学交叉研究内容。
1.1.3机构分布
表1列出了被引频次≥15的所有机构,体育消费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其中广州体育学院和山东理工大学位于第一梯队;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处于第二梯队;上海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14所院校处于第三梯队。成都体育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机构发表的文献在某一段时间内被引频次突增,表明在该段时间内学者关注度突然增加,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1.1.4作者分布
绘制体育消费研究作者时区分布知识图谱,可以揭示不同体育消费研究者影响力大小及其在不同阶段重要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研究者对该领域的贡献。研究显示,被引频次前5位的作者依次为贵州师范大学代刚(21次)、西安交通大学刘志强(20次)、国家体育总局鲍明晓(16次)、西安体育学院蔡军(16次)、西安交通大学陈善平(15次)。将体育消费研究作者时区分布大致分为3个阶段。探索阶段(1996—2004年),这一时期有几个被引频次较高的节点,分别为鲍明晓、蔡军、欧阳柳青、刘卫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鲍明晓,在这个期间共发表了13篇相关文献,研究的重点是从体育产业的视角探讨体育消费的相关问题。起步阶段(2005—2009年),刘志强所代表的节点是这一阶段被引频次最高的节点,同时也是全图中第二高被引的节点,其关于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发展时期(2010年至今),代刚系统阐述了体育消费的生长机理,构建了体育消费理论模型,陈善平着重从消费者心理角度研究体育消费问题,这一时期图谱中显示出的16个高频被引节点,有13个节点部分“年轮”呈深红色,占这一时期图谱中节点的绝大多数,这表明以体育消费为主题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2研究前沿
基于CiteSpaceⅡ,探索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ResearchFronts),主要是采用一种“突发词检测”算法来确定,基本原理就是以某一领域文献的标题和摘要作为数据源,统计文章中每个词出现频次,按照高频次词在前、低频次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根据这些词汇的增长率,来确定哪些是研究前沿的节点词汇。运行CiteSpaceⅡ软件,词项选择为“brustterms”(突现词),阈值项选择阈值插值(“C”代表节点出现频次、“CC”代表节点共现频次、“CCV”代表余弦相似系数),设定阈值为(5、5、20)。通过运行软件选择出123个关键词节点(Nodes)以及236条关键词间连线(Links),构成体育消费研究前沿可视化知识图谱。突现词节点由于被引频率曾经或仍在急速变化,节点年轮中出现深红色年轮,一般被认为是某一领域的研究前沿。体育消费研究前沿知识图谱清晰地显示了11个突现词节点,包括群众体育、城镇居民、体育经济、体育产业化、农村体育、休闲体育、社会分层、体育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休闲体育消费、体育旅游等。其中群众体育与体育经济节点最大,反映出这一时期研究者对体育消费的研究重点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社会分层、体育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体育旅游等节点在图谱中与其他节点之间不相连,表明相关内容是有关体育消费的新兴研究方向。
1.3研究热点
在体育消费研究领域,研究前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原有的研究前沿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了研究热点。这种逐步演进的发展趋势能通过绘制代表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图谱直观地显示出来。图谱中不同大小圆环表示频次(freq),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年份,最外层的紫色圈表示中心性(centrality)。体育消费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图中,被引频次和中心性都比较高的节点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体育消费领域的研究热点(见图3)。市居民、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等方面;涉及人群主要侧重于城市居民和大学生;研究多采用现状调研进行,通过对国内某一地区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揭示体育消费的结构、水平和发展趋势等。时区视图按时间顺序将节点从左向右排列,可以看到自1996年以来该领域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以及研究热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消费研究热点已由早期的现状调查、体育产业等逐渐向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社会阶层及休闲体育等方面过渡,城市居民仍然是主要的研究对象。综上所述,体育消费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研究主题趋向多元化,理论及实证层面研究深入发展。
2小结
关键词:科学 实验教学 培养 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经历”,也就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让学生“真刀实枪地搞科学”。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这些东西不是靠外部灌输得到,它是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而成。那么,怎样优化科学实验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呢?
一、做好课前的实验准备,确保实验效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应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充分利用直观性的教具,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个人实验,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把握实验概念,发挥实验潜能,以此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有所提高。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做好实验准备,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好实验项目,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
二、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引导,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创造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实验离不开学生的观察,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方法,获得丰富的直观形象,活跃思维,他们才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调动所有器官体会实验,能看的一定要看,能摸的一定要摸,能动的一定要动。
2.引导学生边做边想
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维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思考,边做边想,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或者仪器出现故障等,这时学生一般会不假思索地求助于教师,此时教师最好不要马上为学生排除问题,应因势利导,鼓励和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或请同组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至少要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因此而有所收获。
4.引导学生严谨诚信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如果实验数据有问题,要查清原因,分析问题所在。对一些异常实验现象更要充分关注,不能草率处理,更不能修改数据,对伪造和抄袭实验数据的行为,要给予严肃处理。
5.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并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对已做的实验要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实验和数据处理方法。
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科学实验可分为探究型和验证型两类。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集体研讨――概括总结四个环节;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在这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经历“过程”,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实验设想,让学生独立去实验,让学生去得出结论。
1. 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探究的动机往往来自对事物产生的好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问题有兴趣,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观察、实验、游戏、竞赛、魔术等手段,让学生或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或从事物矛盾处发现问题,或从旧知识的类比演绎中发现问题。
2.猜想让学生自己去提出
猜想和假设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前奏,只有提出了符合一般规律的假设或猜想,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生在对一个问题提出猜想或预测时,肯定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积极思考。在上《水的凝结》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露”的成因,然后引导学生对几种猜想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合理的假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
3.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科学实验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达到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和实验能力去进行研究和探索。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鼓励和扶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我设计实验。如教学《雨和雪》一课,在学生推断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成的之后,要设计一个模拟实验验证推想。我引导学生思考:由于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的,那么怎样得到充足的水蒸气?怎样使水蒸气受冷?怎样使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不断增大而从空中降落下来?学生讨论后,很快设计出了各种“下雨”的方案。
4.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
科学课的课堂实验除了一些非常复杂、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的需要教师做演示之外,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由地去摆弄,去尝试。在教学《滑轮》一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弄明白动滑轮和定滑轮各自的作用之后,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看能否把两种滑轮组合起来,达到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目的。学生马上动手组装。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学生终于组装成功了。试想,如果这一步由教师来完成,或者由教师讲清组装方法,再由学生组装,就比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要逊色得多。
5.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
关键词: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90-01
当今社会,参加高考的学生逐年下降,而大学的招生人数没有下降,因此,我们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也在逐年下降,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在下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愿意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解决问题、与人交流、创新技能、与人合作、自我提高等现代职业要求的核心能力?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我们面向大一新生的基础化学课程迫切需要改革,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改变为技能和能力传授。因此,我把基础化学课程与高材专业相结合,进行项目化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和技能。
1 课程设计
1.1 项目设计思路
依据实用性、典型性、可行性等原则,对教学项目(产品)进行精选,教学项目选择了典型的两种高聚物产品聚氯乙烯(PVC)、丁苯橡胶(SBR),这两种高聚物产品涉及了高聚物应用的二大主要领域(塑料和橡胶)。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高分子材料,进而学会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工业产品的检测、分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2 课程内容设计
以扬子塑料厂、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高新工厂)、高分子材料实训中心和基础化学实训中心为依托,根据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后续岗位操作所需要的能力,编制方案,设计课程的两个项目,两个项目之间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相互联系贯穿,具体见表1。两个项目的设计渗透着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贯穿着本门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1.3 课程目标设计
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简单实验装置的组装及使用,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及其产品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高度责任意识,为其在高材专业的后继学习及职业岗位奠定必需的化学知识、化学技能。
1.3.1 能力目标
能进行甲烷、乙烯、乙炔等简单有机物的制备及性质鉴定;进行回流、蒸馏、过滤、重结晶、萃取等操作,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合成、纯化和精制;能正确进行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等玻璃仪器的操作,会正确处理和评价实验数据及结果;能正确使用分析天平、烘箱、干燥器等仪器,会对仪器进行基本维护;能操作分光光度计,会用分光光度法对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组分的含量;能操作气相色谱仪,会分析所测的色谱数据并给出结果;能操作膜渗透压计,会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1.3.2 知识目标
了解烃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理解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相关理论,了解物质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掌握烃和卤代烃的命名和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回流、蒸馏、过滤、重结晶、萃取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步骤;了解含氮有机物的分类及物理性质,掌握胺的命名及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掌握滴定分析中的误差类型、减免方法及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运算;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基本原理,掌握气相色谱图的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方法;了解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意义和方法,了解渗透压的产生的原理,掌握稀溶液的两个定律(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及稀溶液的依数性相关理论。
1.3.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人协作的能力,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安全、环保、节约意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
2 考核方案
整个课程考核内容由平时成绩、项目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课堂纪律和作业情况。项目考核成绩占50%,按照没有完成、基本完成、完成较好、完成很好四个档次给分。项目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资料查阅、小组讨论表现、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作风、实验纪律、实验报告、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期末试卷成绩占30%,采用开卷形式,主要是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应知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 赵玉娥.基础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2004.
[2] 张正兢,曹国庆.基础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