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健康宣教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宣教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宣教的概念

第1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士;掌握现状;调查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心身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连贯的、有计划、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医疗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1],在护理过程中逐渐的将健康教育引入进来。因此,本文对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126名护士中,76名为护理管理者,50名为非管理者。护士的年龄为21岁及以上者有35名,31岁及以上者有54名,37名为41~52岁。护士的护龄不高于5年者为15名,34名护龄为6年,35名护龄为11年,42名护龄为16年。60名为中专学历,42名为大专学历,24名为本科以上学历。24名为护士,68名为护师,44名为主观护师以上。126名护士的年龄、学历及职称等,均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很好可比性。

1.2方法

按照健康教育知、信、行三级目标的理论模式,对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包括3个方面,即知识、行为和观念。使用本院自行制定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包括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表,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护士对健康教育的实践。调查主要为医院,与个人一般情况,及健康教育知识,主要涉及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评估、计划,和实施等方面的内容,共计20题。答对题目总数,即为得分的计算,总分20分。及格分数的设定,在正确回答题数中,占60%,即12分为及格。同时,此问卷调查表,也可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及护士健康教育实践能力,进行调查。调查的设计,经邀请相关专家,对内容效度进行评定后,进行预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组间数据对比,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从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得分情况上看,126名护士的健康教育知识总分为4~14分,其中15名及格,及格率为11.9%,健康教育的概念,有44名回答正确,正确率为34.9%,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有45名回答正确,正确率为35.7%,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有43名回答正确,正确率为34.1%,42名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混同,占33.3%。126名护士得分无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管理者得分为8.8分,非管理者为7.7分,护理管理者明显高于非管理者,以P

从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上看,126名护士中,47例认为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康复,无显著的作用,占37.3%,66例认为健康教育,可减少危险因素,或者消除危险因素,并可预防疾病、促使患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占52.4%。

从护士的健康教育实践情况上看,93名未曾使用健康教育程序,占73.8%,即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进行评估,并拟定、实施教育计划,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根据个人,或者科室经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般性知识教育为13名,占10.3%。介绍专业护士,进行饮食指导,及与疾病相关注意事项为80名,占63.5%。16名护士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其行为,占12.7%。

3 讨论

在本组研究中,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度均较低,其实践能力均有待提高。从客观原因上分析,主要因我国多数学校,未设立独立健康教育课程[2],导致大部分护士,无法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导致护士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及自觉提供健康教育的观念,均较为缺乏。本组调查中,多数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程序,及其基本概念,均尚不了解,并与卫生宣教概念,进行混同。因此,医院应定期组织学习,使护士对有关循症医学,或者循征护理知识[3],进行了解掌握,并选择多种健康教育方式,以寻找最佳教育方法,及最科学教育方法,进而使健康教育由经验,过渡至科学阶段。

参考文献

[1] 消化科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及患者健康教育认识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9,9(5):8-9.

[2] 许莉萍,刘桂萍.不同职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60-262.

[3] 张婕,黄婷婷.消化科及肝胆外科护士对肝硬化相关知识及患者健康教育认识的调查[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2):191-193.

第2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经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由专家反复修改而成。问卷共包括六个部分:①一般资料;②抗血栓压力带使用情况;③抗血栓压力带相关知识,共包括13个条目,有“是”“否”“不清楚”三个选项,选择“是”计1分、“否”和“不清楚”均计0分,满分13分,分数越高说明知识掌握情况越好;④抗血栓压力带相关态度,共包括4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从“非常不同意”(1分)至“非常同意”(5分),分数越高,表示被调查者越认可抗血栓压力带;⑤健康教育落实情况;⑥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调查问卷由研究者本人向符合条件的患者发放,调查以面对面访谈,研究者辅助填写的方式进行,并对问卷的内容、性质向患者进行解释。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频数分布、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2.1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目前健康教育实施的不足

2.1.1术后患者抗血栓压力带使用情况通过本调查发现,临床上应该使用抗血栓压力带患者的实际使用率仅为52.5%,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接受健康宣教,与其是否使用抗血栓压力带有关。在已使用抗血栓弹力袜的患者中,均是遵医嘱、听从医护人员建议而选择使用,其中只有14.3%的患者认为抗血栓压力带有用且清楚其作用,而61.9%的患者觉得应该有用但不清楚抗血栓压力带的具体作用。说明多数患者只是遵医嘱才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真正清楚抗血栓压力带作用的比例还很少。未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的患者中,73.7%的患者没有接受过医护人员的建议,不知道应该使用抗血栓压力带。26.3%的患者虽然接受过医护人员的建议,但由于不清楚压力带的作用、觉得不必要等多种原因而拒绝使用。这些情况说明,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是否使用抗血栓压力带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做得还不够细致、深入。

2.1.2患者抗血栓压力带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态度情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的知识得分相差悬殊,有32.5%患者得了0分,只有1人(1.3%)得了满分13分,中位数仅为2分,总体知识掌握情况偏低。而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中度正相关,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知识了解得越多,对抗血栓压力带越持肯定态度。而患者是否接受过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宣教与患者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有关。接受过健康宣教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高,对抗血栓压力带持正向态度的比例较多。说明临床工作非常有必要加强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的认识和理解。

2.1.3目前临床健康教育落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术后需要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的80例患者中,仅有65%的患者接受过有关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35%的患者未接受过健康教育,不知道自己应该使用抗血栓压力带。说明临床上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落实率不高,还有很多患者从未接受过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在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中,还存在几个问题:宣教时机选择手术前是正确的,但手术后还应该继续关注;宣教内容尚不全面,其中深静脉血栓知识、使用抗血栓压力带的注意事项、抗血栓压力带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抗血栓压力带的清洗保养方法等知识在宣教中关注不足(<50%);宣教方式过于单一,以口头讲解为主(100%),其他方式很少采用;宣教后绝大部分未进行评价(94.2%)。说明临床上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方式及宣教后评价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2.2临床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性和方向性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抗血栓压力带的健康教育需求强烈,95%的患者对提供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给予肯定。大部分患者选择手术前和手术后均给予宣教,说明患者希望护士能够给予连续性的健康宣教,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时间段;在宣教内容方面,患者对各种抗血栓压力带知识的需求均很高,说明患者学习知识的欲望比较高,迫切希望了解抗血栓压力带各个方面的知识;在宣教方式方面,患者需要多样化的宣教方式;在宣教后评价方面,95%的患者希望宣教后护士给予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健康宣教过程中。只有对患者进行宣教后评价,才能了解宣教的效果,及时发现不足并给予补充或纠正,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2.3对临床抗血栓压力带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2.3.1加强护理管理临床工作上可以通过制定评分标准,定期检查,了解落实情况,并对检查结果综合评价,在全院护士长会上通报反馈,并与奖惩挂钩,通过不断发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制定出新的管理措施。

2.3.2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抗血栓压力带健康教育具有专业性特点,很多临床护士在进行健康宣教中,对抗血栓压力带的专业知识掌握贫乏,对教育程序了解肤浅,宣教内容不全面、重点不突出、概念模糊。因此要提高护士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的培训,通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讲座、业务学习等形式,保证健康教育及时和有效实施。

2.3.3合理选择健康教育时机及方式宣教时机应该选择得当、有效。术后患者抗血栓压力带健康宣教不应该仅仅在术前进行,术后也应该进行宣教,要将健康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如晨晚间护理、治疗护理操作、巡视病房等。宣教方式应秉着“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因人施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宣教方式,对学历高的患者可以采取发放宣传材料的方式,而对学历低的患者则采取口头讲解的方式,且讲解方式应该通俗易懂。必要时采取床边示范的方式,更能让患者亲身体验,真正掌握。

2.3.4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宣教后评价是检查宣教效果的有效方法,只有及时评估患者掌握知识的程度,才能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再为患者进行补充宣教,以确保患者真正掌握知识。

3小结

第3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摘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目前,健康教育在产科领域中普遍存在开展的不够深入,经临床观察,影响产科健康教育的因素有产科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针对这些导致产科护理健康教育不能得以深入的因素,提出相应措施以促进产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进展。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护理;措施

1 影响产科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 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1]。产科护理重点在于提科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向年轻的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

1.2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教育的信念,促进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措施[2]。目前很多护士已经初步形成了健康教育的概念,但还是普遍停留在卫生宣教的水平上。卫生宣教在于普及卫生知识,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而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评价的活动[3]。

1.3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 目前国际上病人健康教育步骤模式为:确定病人及家属的教育需求;建立病人及家属的教育目的;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评价教育效果。

1.4 护士缺乏自主性 与以前的功能制护士角色相比,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些基层医院流于形式。很多护士在给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处于被动,孕产妇不问,她们就不进行健康教育。事实上,产科护士应该在健康教育指导、处理个案,提供具体的产前保健、产时护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中,均有其独立的护理功能。

1.5 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 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整个健康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而教育方法和技巧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1.5.1 评估技巧 评估是健康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目前在评估技巧上我们主要通过观察、会谈、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来进行评估。产科护士应正确运用评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并把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真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传递给他们,使之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以便能更好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

1.5.2 护患沟通交流 沟通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是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可采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中应力求语调、语速适中,通俗易懂,让孕产妇及其家属能明白护士所传授的内容,同时还可配以非语言沟通,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等。

1.5.3 行为训练技巧 产科护士除了给孕产妇做口头的教育外,还应动手演示,如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如何给新生儿洗澡等。同时还应评价训练的效果,评价产妇是否掌握技巧及是否能独立操作。

1.6 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 我国的护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文献及书籍作参考,同时又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能力培训。因为概念的混淆,很多护士只停留在单纯的卫生宣教上,达不到健康教育的层次,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所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促进产科健康教育的几点措施

2.1 产前健康教育 护士首先应正确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生理需要,同时做好必要的入院宣教,以便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告诉产妇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好处,并评价产妇及其家人是否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

2.2 产时陪伴分娩 陪伴分娩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导乐分娩模式,即由一名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有经验的产科护士即可充当陪护角色,护士应在整个产程陪伴产妇,指导其心理放松,充分休息,合理营养,适度运动,自由,以及呼吸技巧、躯体按摩等。此外,允许产妇的家人,尤其丈夫全程陪产,以给予产妇有力的心理支持。

2.3 产后健康教育

2.3.1 做好母乳喂养的教育实行三早 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对于无正当理由拒绝哺乳的产妇要进行恰当的教育,手把手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方法,同时进行评价。

2.3.2 加强产褥期的健康教育 如饮食指导、卫生指导,以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量。

2.3.3 做好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 年轻的父母多不会照顾新生儿,护士应教育新父母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按摩、抚触及穿衣等。

2.3.4 帮助产妇制定产后康复计划 正确指导产妇恰当的产后运动,运动应根据产妇的情况,由弱到强循序渐进,一般在正常产后第2天开始。

3 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3.1 重视产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多数产妇是第1次怀孕,对妊娠,分娩知识知之甚少,有的误听他人言传,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导致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所以,产科健康教育是孕产妇所必需的,也是产科护理学发展所必需的。

3.2 教育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 健康教育应循序渐进,教育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教育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从心理学角度看,一次性完成过多的内容也不利于学习对象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在的教育问题,再解决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反复多次,让产妇逐渐掌握所学知识。

3.3 保持健康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产科健康教育应从怀孕前开始,通过孕妇学校,住院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社区服务直到产褥期的电话咨询,这样既可以满足孕妇在孕期的教育需求,也可以满足住院期间的教育需求,又能保证产妇出院后的需求,使产妇从妊娠,分娩到产褥期连续地得到健康咨询服务。

4 总 结

目前我国各医院的剖宫产率上升、母乳喂养率下降及年轻的父母角色障碍等一系列问题表明我国产科护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产科护士对产科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和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产科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应做到主动和及时,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9(5):229.

第4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门诊;导诊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52-01

门诊导诊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随着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亚专业分科的细化和不断增加,其服务范围早已突破了单一的导诊概念,成为了医院门诊导诊分诊、医疗咨询、健康宣教、便民服务等综合服务窗口。导诊护士为患者及时、准确地提供择医住处,正确引导就诊地点,合理应用专业知识回答和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能有效的缩短看病流程和提高门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1 目前门诊导诊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患者在门诊滞留、等候时间长:患者在门诊要经过挂号-候诊-就诊-检查、检验-缴费-取药…多个环节,要反复排队、还要在不同楼层和检查科室去询问、检查、预约…,导致大量患者在门诊内盲目、无效的移动,特别是在就诊高峰的时候,增加了患者在门诊滞留和等候时间。

1.2 导诊服务不到位、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导诊护士缺乏人文关怀和服务的主动性,工作比较机械和被动,患者有问才答、有需要才解决,看到行动不便的患者不会主动上前询问和帮助。只做机械叫号,不去主动做好解释工作和疏导患者的工作。

1.3 导诊护士缺乏专业训练和有效沟通:导诊护士现在大都是比较年轻的护士,专业知识积累不够,缺少社会经验和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回答患者和家属的提问的时候过于简单、生硬、不确定。

2 管理对策

2.1 改进门诊服务流程:实现了挂号、收费一体化,设置挂号、分诊、咨询处,尽量均匀分诊。在门诊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加设导诊台并做到首见首问负责制,以减少患者盲目、无效的移动。开展两个试点诊区,真正实现一诊一医一患诊疗制并开展二次分诊。还针对门诊病人量多的科室,分时段增派医生。

2.2 加大对导诊护士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主要从:护士礼仪(容貌服饰、言行举止),导诊护士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热爱护理专业、忠于职守、自尊自信、主动服务意识强,认真执行工作职责、仪表举止规范、语言沟通能力良好、处事冷静果断,心理健康、情感稳定);并详细学习导诊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

2.3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对综合素质好、服务态度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承担重点科室的导诊工作,在就诊高峰时增加电梯口、扶梯口、检验中心、功能检查室等患者较集中地方的导诊力量,以尽快分流患者、减少等候时间。在科室例会时,请科室高年资护士举例、讲解、传授好的经验与沟通技巧。

2.4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导诊护理服务质量:随着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亚学科专业的细化,许多高、精、尖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导诊护士需要不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还要了解一些相关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关检查与治疗,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医院所拥有的先进诊疗技术。这样就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增加对我们的信任感,有效的提高导诊护理质量。

第5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医院 新生儿 游泳抚触 开展 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21-01

新生儿游泳和抚触是一项全新的育儿理念,正确的进行新生儿游泳可有效促进其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对提高宝宝未来的智商、情商大有益处。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生儿保健活动。院内开展新生儿游泳已是一种趋势,规范新生儿游泳和加强管理,对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交叉感染和溺水等意外伤害至关重要。我院从2009年8月开展新生儿游泳,现将我院开展新生儿游泳的作法及管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共2016例,胎龄36 周~42 周;体重2350g~4600g;Apgar评分≥8分;住院3天~7天。全部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母亲乳汁分泌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新生儿无游泳禁忌症。选择出生后24小时新生儿,吃奶后0.5小时~1小时进行游泳、抚触,每日1次。

2 新生儿游泳开展方法

2.1 宣教

2.1.1 门诊宣传 宣传从孕期开始,除口头宣教外,将印制好的婴泳宣传材料发给孕妇。提高知情率,同时使家属了解新生儿游泳及其重要性。

2.1.2 院内宣传 入院时宣教,住院期间护士进入病房进行宣教,产科走廊墙壁悬挂新生儿游泳相关资料,游泳室面向走廊一侧采用半墙式全玻璃窗设计, 使站在走廊的孕产妇及其他家属能够观看新生儿游泳抚触的过程, 对推广此项目的开展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

2.1.3 游泳和抚触过程中,邀请产妇及家属积极参与观摩 ,增加对游泳和抚触的了解,并进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让家长出院前掌握新生儿游泳及抚触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方法

2..2.1 环境 设专用游泳抚触室,室内温度在28℃左右,水温在38℃~40℃之间,防止新生儿着凉。

2.2.2 做好游泳前后的准备工作,如备好浴巾、尿布、更换的衣服、润肤油、爽身粉、眼药水等。游泳圈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型号是否匹配、保险按扣是否牢固、游泳圈有无漏气。

2.2.3 操作程序 新生儿游泳前清洁洗澡,脐部进行护理后,再贴上防水肚脐贴,防止感染。游泳后采用美国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国际通用抚触法(即全身按摩法)进行抚触,5 min/次。

2.2.4 护理人员的选择:新生儿游泳室护士着装整洁,相对固定,由经过专门培训,责任心强,职业形象良好的护理人员担任,并定期进行体检。

2.2.5 家属参与 每个新生儿允许一个健康家属陪同,接触新生儿前洗手并剪指甲。护理人员不得离开,要做到全程监护。并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游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指导 , 让家长通过实践掌握新生儿游泳及抚触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预防感染管理

3.1 环境 每日游泳结束后紫外线空气消毒,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桌面、泳池台面、地面,抚触操作台桌布每日更换,每周进行大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并有记录。

3.2护理人员及与家属 护士进入游泳室戴好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更换专用的鞋子,在接触和护理新生儿前洗手并剪指甲,对呼吸道感染、皮肤有感染性疾病者避免进入游泳室,每个新生儿只允许一个健康家属陪同。

3.3 游泳用水 游泳用水清洁,游泳池内套一次性胶袋,做到一人一袋池水,避免“一水多用”,对母亲患有肝炎、梅毒等传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单独并固定游泳池,做到一人一物,防止交叉感染。

3.4 新生儿 游泳完毕,将新生儿防水脐贴取下,用安尔碘消毒液脐部消毒2次,预防脐部感染。新生儿的衣服及包巾均采用高压消毒。

3.5 游泳圈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再以消毒液消毒,晾干备用,做到一用一消毒。

4 结果

我院自开展新生儿游泳及抚触,无1例因新生儿游泳造成医院感染事件发生及护理投诉。新生儿游泳的概念已被大部分孕产妇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新生儿游泳及抚触的人数明显上升,取得了医院开展新生儿游泳及抚触良好的效果。

5 讨论

新生儿的游泳、抚触,既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增进家庭的亲和力,这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生儿保健活动。加强新生儿游泳和抚触的知识宣教,可明显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游泳和抚触的依从性,院内开展新生儿游泳作为产后的延伸服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只有规范新生儿游泳、抚触操作和加强管理,才能使新生儿游泳、抚触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也是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交叉感染和溺水等意外伤害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魏碧蓉.高级助产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5-109.

第6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献血者;健康教育;整体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整体护理作为先进的护理模式脱颖而出。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积极的社会心态树立正确健康信念增加保健意识[1]现将具体的做法报告如下。

1转变观念,明确运用整体护理理念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

1.1无偿献血的概念是指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的血液或血液制备的成分去挽救垂危患者的生命,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1]。

1.2建立信息机构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多层次全方位向献血者宣传在决定献血所需了解对各种献血知识的认识。建立网站、开通免费语音查寻系统和献血咨询热线,使献血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得到信息反馈。

2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注意护理工作实效,加强护理人员与献血者沟通和健康指导

2.1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2.1.1献血前的心理健康指导科学研究证明适量献血使人健康长寿,血液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体80%的血液在血管内参与体内循环,其余20%的血液储存肝脾等器官。一次献血量200~400 ml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只占全身血容量的5~10%,只有在血容量丢失>20%时,才可能出现低血容量的一系列反应症状[2]。让献血者充分了解科学献血的生理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为献血者创造一个环境明亮、舒适、流程合理的献血环境。医护人员以优质的服务态度去接待无偿献血者,讲解献血的目的,科学献血的生理知识,指导献血者阅读献血宣传资料,为献血者讲解有关献血的健康条件和导致不能献血的危险行为及保密制度,介绍献血的经过和献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捐血无碍健康只需小小勇气。

2.1.2献血中的护理宣教认真做好献血者的核查工作,采血袋及献血前设备和原材料的检查所使用的必须是安全正确的.严格执行在采血无菌操作的质量体系中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动作应精确娴熟,确保一针率>99%。采血护士主动热情与其亲切交谈,解除紧张恐惧心理分散注意力已确保献血安全性,整个采血过程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2.1.3献血后的护理宣教密切观察献血者情绪变化避免变化出现不适症状,以正确的方法按压针眼。为献血者提供高标准护理服务,以诚恳态度感谢献血者奉献精神,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支持血站工作,以确保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

3效果评价

3.1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①运用整体护理理念通过对无偿献血者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其真正体会到献血的好处,掌握一定健康知识,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真正体现义务和权力的对等。②消除他们对采血器材安全性以及采血会感染疾病的疑虑,献血是安全的。③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得到优质服务,提高了满意度,在无偿献血者的保留中取得满意效果。

3.2对医护人员的影响①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 这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观念指导思想,体现护理专业性和独立性,更好的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②以献血者满意为标准,告知沟通满足需求,与献血者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灵活的使用沟通技巧,把宣教知识深入到无偿献血者的情感世界中,建立完美的自我形象。③提高护理人员心理业务水平 健康教育要掌握丰富医学理论知识,不断拓展深化自身业务技能,知识与工作相结合将之转化为能力素质提高,充满自信乐观在工作中保持最佳状态。

整体护理理念在工作中的应用,加强了无偿献血者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壮大无偿献血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目前我市街头自愿献血、血小板无偿机采率达到100%,每次献血量400 ml占95%。科合理的采供用血,保证临床用血的需求及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7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癫痫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均采取常规的癫痫健康宣教,出院时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门诊宣教,干预组即开始给予持续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1年后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出院后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癫痫;护理;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41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children with epilepsy

LI Shuang-zi,YANG Zu-qun,CHEN Wen-jin,et al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4)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Methods:Total 80 children with epileps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We provid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for epilepsy children dur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After discharged,only routine outpatient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provided for control group,whereas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lasting for one year.

Results: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for one year later from discharged (P<0.05).

Conclusion: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 i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Key wordsFamily-centered care;Epilepsy;Nursing;Treatment compliance;Health education

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其发作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反复性,可导致严重后果。我国癫痫患病率为2‰~6‰[1],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癫痫药物,在治疗得当与依从性好的情况下,70%~80%的患儿可以得到满意控制[2]。但有研究认为[3],有3/4的癫痫患者没有得到满意治疗,其主要原因是不按医嘱服药。为了提高患儿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该院2012年1~3月出院后的癫痫患儿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为神经内科病房住院初次确诊为癫痫患儿80例,均符合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会议分类诊断标准[4]。男46例,女34例。年龄35 d~12岁,平均4.9岁。将患儿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癫痫类型、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案、家庭月收入、父母学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儿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均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在住院期间均采取常规的癫痫健康宣教,包括发放癫痫宣传小册子、讲解癫痫用药的必要性、遵医嘱用药的意义及擅自改变用药的危害、定期复诊及检查的意义等。在此基础上从出院时即开始给予对照组门诊复诊时常规的宣教,干预组采取持续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出院前即建立癫痫患儿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科室与本院信息中心协作开发了一套癫痫患儿信息登记系统,该系统用于登记癫痫患儿的个人信息资料,如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父母姓名、父母联系方式、父母学历、家庭状况、癫痫的诊断情况、起病时间、类型、发作状况、用药、脑电图、血药浓度及各种检查情况、药物的副反应、每次复诊的情况等。一旦患儿明确诊断为癫痫,就将患儿的所有治疗信息记录转录到该系统中,从此开始利用该系统记录患儿整个癫痫治疗过程中的情况。

1.2.2做好出院后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准备(1)遴选5名癫痫健康管理员。其均在神经内科病房工作8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护师以上职称,由本院2名资深的神经内科专家对她们进行资格考评,考评合格后方可参与到本研究中来。出院前干预组每名患儿即确定有1名自己的癫痫健康管理员,该管理员对患儿实行全程负责制。(2)让家属参与随访方案的制定。积极要求家长及年长患儿参与到出院前医师及护士的查房中来,要求家属和医师以及自己的癫痫健康管理员一起共同制订患儿出院后的随访方案,方案切合患儿家庭实际,利于操作。要求患儿家属和健康管理员一起共同根据情况安排好患儿回家后的服药时间。(3)建立家属和患儿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科室设立网上癫痫QQ咨询平台,出院前向患儿及家属发放科室癫痫QQ群号码、癫痫咨询电话、科内全年“癫痫长程管理”召开家庭讲座的时间表。(4)丰富健康宣教资料。将惊厥的急救、癫痫药服用注意事项、药物的分零、癫痫日常护理等内容制作成宣传小册子或视频录像,发放给家属。

1.2.3持续1年“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的实施

1.2.3.1认知干预(1)相关知识。出院时由癫痫健康宣教员专门对干预组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关出院前宣教,重点强调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擅自停药的危害、坚持定期复诊的意义。(2)举办“癫痫长程管理”培训学习班。科室从2012年即开始每年创办1次“癫痫长程管理”培训学习班,主要针对癫痫患儿及家庭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讲座,全年共进行6~7次,免费向癫痫患儿及家属开放。每次讲座结束后科室的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对自己所管的癫痫知识掌握较差或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及家属进行单独辅导和谈话。(3)健康答疑。科室癫痫健康管理员轮流上网进行癫痫患儿QQ群网上答疑,解决癫痫患儿家属的困惑和疑虑。同时,在该QQ群上悬挂科室制作的各种癫痫的视频宣教录像、PPT等。

1.2.3.2帮助患儿家庭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有力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概念最早于1972年由Fond及Luciano提出,美国Beverley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核心概念是:尊重患儿及家庭,传送健康信息,尊重患儿选择权,强调患儿、家庭及照顾者间的协作,给予力量及支持,有弹性,授权[5]。(1)帮助患儿家庭树立健康心态。本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4.9岁,所以护理教育的重点是家长,而癫痫的治疗又是一个长期而漫长、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家长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所以需要癫痫健康管理员在随访中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儿家属树立正确面对癫痫的心态,不自卑、不否认、不消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疾病。(2)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协助患儿及家属让与患儿有密切关系的人(如老师、校医和亲戚等)参与到患儿疾病的管理中,让他们了解癫痫、不歧视患儿、尊重患儿、支持患儿癫痫的治疗。(3)明确患儿家庭成员职责。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帮助患儿家属明确其在患儿照顾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对于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老年人抚养的患儿,癫痫健康管理员在随访中要不厌其烦地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4)协助其减轻医疗费用、获得社会资助。癫痫患儿由于长期的治疗,很多家庭都面临经济困难的问题,而经济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治疗的依从性,癫痫健康管理员可以帮助其设立周密的随访检查流程,减少其在医院停留的时间以减轻费用开支。对于部分过度困难的患儿可以协助其申请社会援助,如爱心捐款、贫困基金、社区困难补助等。

1.2.3.3实现行为干预(1)制作服药卡。出院时癫痫健康管理员会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将部分用药复杂的患儿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分零方法、用药禁忌等制作成小卡片交与家属,嘱其严格按照卡片内容服药并且药物调整时及时对卡片内容进行更新。(2)电话随访。每月癫痫健康管理员会对自己所管的患儿进行1次电话随访,患儿来院门诊复诊后,癫痫健康管理员又会登录门诊系统了解患儿随访情况并将以上信息记录到患儿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中。对依从性较差的患儿根据情况进行2~3次家访。(3)对依从性行为好的患儿予以奖励。对复诊患儿进行效果评估,对其坚持复诊可予以奖励,如奖励患儿小贴画、五角星等。(4)协助其方便就医。癫痫健康管理员会指导家属按照顺序收集和整理好癫痫治疗的各种资料档案,告知其门诊医师排班表及预约挂号电话,讲明就诊时的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如复查肝、肾功能及血药浓度时保持空腹等。(5)积极处理药物副反应。指导家属明白所服药物的副作用。

1.3评价标准于患儿出院后1年时对患儿进行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评估方法采用纸质问卷调查、电子问卷调查或电话采访评估法。根据评估结果将患儿分为以下三类[6],完全依从:患儿及家长能自我坚持服药,坚持定期复查随访,自我管理药品,观察疾病发展情况,自我调节情绪;部分依从:患儿偶尔漏服药品,坚持部分复查随访,能部分管理药品,部分观察疾病发展情况,不能较好调节自我情绪;不依从:患儿或家长不遵医嘱随便停药换药改量,很少来复查和随访,完全不能对药物进行管理和疾病监测,情绪极不稳定。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依从性在医疗卫生领域是指患者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措施所接受和执行的客观行为及其程度,属于行为科学范畴[7]。依从性不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

癫痫治疗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目前大部分患儿是在家里接受药物治疗定期到医院随访,患儿是一个年幼的特殊群体,是否依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健康教育。因此,护士需要在患儿出院后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儿及家属充分认识癫痫疾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不遵医嘱行为的严重后果,建立良好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支持系统,培养患儿及家属乐观豁达的心态及良好的遵医行为和自我及家庭管理癫痫的能力,以实现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康复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采取持续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儿1年后仍有14例患儿部分依从、3例不依从,其出院后1年内笔者在随访中了解到,这部分患儿依从性较差的原因包括:怀疑癫痫能否治愈,对治疗缺乏信心,担心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盲目自行更换药物,轻信治疗偏方不按规范用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不愿继续治疗等。针对以上原因,在今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中要更紧密地结合患儿家庭实际,对于治疗缺乏信心的家属应多介绍依从性好治疗成功的患儿家属与其认识,让依从性好的家属发挥积极带动作用;同时,针对家属盲目地自行更换药物、听信一些偏方、不按规范用药,究其原因和社会的一些广告宣传、舆论误导以及文化素质有关。因此,必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癫痫的认识,健康教育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由上可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但其干预的内容和手段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24-3725.

[2]沈晓明主编.临床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03.

[3]龚翔.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94-1295.

[4]郭宁,叶春林,毕春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分类建议的临床应用讨论[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0):893-895.

[5]Chery L Hoying,Linda Workman,Susan Allen,et al.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探讨及安全管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6):481-484.

[6]张海娟,李江华,康海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15):86-88.

[7]Ate O,Karaku OZ,Hakgüder G,et al.Pectus carinatum:the effects of orthotic brac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gradual compression on patient compliance[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3,44(3):228-232.

(收稿日期:2013-10-25)

(本文编辑 崔兰英)

儿科药物小剂量的快速计算方法

承菊芳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42

儿科临床实践中,很多药物都需进行小剂量计算,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或肌内注射以及急诊抢救过程中能正确而又快速地计算出抽吸药物的剂量。为此我们总结出两种快速计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稀释法多用于静脉输入药物的计算,即将药物进行稀释后再抽出药物。以临床较难计算的盐酸普罗帕酮为例,单支剂量35 mg/10 ml,我们将根据医嘱采用5%的葡萄糖稀释至35 ml,即35 mg/35 ml,那么医师如果开出的剂量是25 mg,我们就抽取25 ml,如此类推,计算简便又准确。

1.2求倍数法此方法常用于须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但不能稀释的药物。找出药物质量与毫升的倍数关系,以异丙嗪50 mg/2 ml为例,找出2是50的0.04倍,那么医师开出任何剂量为x的话,即0.04乘以x,15 mg即15×0.04=0.6 ml,13 mg即13×0.04=0.42 ml。另外,氨茶碱0.25 g/5 ml,5是0.25的20倍,剂量0.1即0.1 g×20=2 ml,0.14 g为0.14×20=2.8 ml。在粉剂的加药过程中,也是采用的求倍数方法,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60 mg,我们通常用8 ml稀释,8是160的0.05倍,剂量x乘以0.05,即求出所抽药物的毫升数。

2小结

有了这两种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新职工的加药速度和准确率,对轮转的非儿科护士也有很大帮助,计算方法简便且剂量准确。

第8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卫生知识教给群众,培养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保健的责任感,从而纠正不良习惯,和排除不良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及增强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的能力,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是人们对健康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健康不仅指没有躯体性疾病,还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通过文献学习和长期工作体会,笔者现提出以下几条见解,望与同僚们共同努力。

1利用医院优势、重视宣教工作

医院是医疗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实力机构,在健康教育方面有它独特的有利条件。有住院及就诊的患者,他们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又有一定的受教时间,医院可根据防治工作的实例、卫生防病统计数字以及流行病调查结果充实宣教内容。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树立可依赖的保健威信,医院有检验、化验、治疗、护理技术作为后盾,受教育者可以得到健康验证及咨询服务,因此利用医院的有利条件开展健康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护理学扩大了内涵,它不再局限于对患者的护理,如今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防止病残等都已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新课题。这就要求在医护人员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组织学习、讨论,制定出各种疾病详细全面的宣教内容,要求每位护士做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不同时期,根据患者的情况及需求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切实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

2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让患者达到知、信、行

知,让患者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护理要点。信,护士用丰富的知识帮助、指导患者,让患者感到护士可信。行,利用护士的影响力指导患者,让患者将护士传授的知识付诸行动[1]。

健康教育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患者对疾病的陌生紧张心理,特别是需要手术的患者,护士应根据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教育,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许多护理活动需要护士与患者共同完成,如手术前的练习、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有效的咳嗽方法等,都需要患者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因此,护理活动中护士与患者应形成指导、参与、合作这种新型的护患关系,而不是单纯地帮助患者去做,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很多患者患病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一旦病情稍好就认为痊愈了,就不注意休息,不接受治疗,造成病情复发,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各自患病的特点、如何治疗和各种注意事项,是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3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疾病可以转化为躯体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向患者讲解健康心理内容,不仅可以纠正不良的个性,人际交往障碍,在如何掌握情绪的释放与控制以及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等方面更有重要作用。根据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指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忍耐力有很大关系;心理健康与否,重点表现在一个人的性格、世界观、生活态度、人际关系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坚强、稳定、外向心理特征的人,不易患精神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疾病;而敏感、脆弱、内向心理特征的人易患精神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疾病[2]。因此让患者知道什么是健康心理,克服、消除不健康心理状况,配合治疗和发动他们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治疗都是很有利的。

4合理进行健康教育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人生观,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应合理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对健康知识缺乏或知识不足的患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与指导。

教育方法可采用语言教育、宣传科普知识、示范教育等,以求达到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捷、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它较少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层次低的患者最适合语言教育。因此,护士要掌握交流技巧,随机进行教育,可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编写相关宣传材料,绘制一些宣传卡、手册、板报等,使患者随时接受教育;护士还可以向患者做演示,如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有效的咳嗽方法以及某些特殊的锻炼等,教给患者正确的姿势,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感的处理与预防并对患者训练频率做出要求。要达到宣教目的,必须对患者真诚相待,耐心负责[3]。

总之,健康教育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在实施健康教育中要强化护士对患者的教育意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对患者的教育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达到健康教育目的,使现代型的护理模式能得到根本性改观。

【参考文献】

1李银雪.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患者教育.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53.

第9篇:健康宣教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断肢再植患者;健康教育;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教育既是帮助患者建立遵医行为的治疗手段,又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断指再植患者再植后成活与否,不仅在于手术本身的成功与否,也与术后患者是否配合治疗有密切关系[1]。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我科为100例患者实施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断指再植患者100例,男79例,女21例,年龄20~57岁。致伤原因:切割伤56例,电锯伤21例,挤压撕脱伤18例,爆炸伤5例。损伤手指分布:拇指离断34例,示指离断44例,中指离断19例,环指离断17例,小指离断3例,合并两指及两指以上离断15例;完全离断77例,不完全离断23例;断指缺血时间1 ~6 h。

1.2 分组 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教育背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断指再植护理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即入院宣教、随时指导、出院宣教。

1.3.2 研究组 所有患者从人院至出院均接受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共同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系统化全程健康教育直至出院,责任护士负责对围手术期、术后综合评估,为患者提供各种信息,根据患者需求内容及方式不同分别采取集中授课、健康知识宣教栏、健康教育手册、疾病知识宣教卡片、观摩录像、个别教育、操作演练等个体针对性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指导、出院指导。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被教育者包括患者本人极其密切生活家属。

1.4 结果统计学资料 比较两组病例遵医行为,见表1。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总成活率,见表2。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健康教育

2.1 术前 术前教育主要是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看到治疗希望,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2—5]。

2.1.1 评估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评估。根据断指再植围手术期阶段性的特点,进行分期健康教育[3]。

2.1.2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患者及时安慰和鼓励,缓解情绪紧张焦虑。

2.2 术后 术后教育主要是提高配合治疗和护理的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再植成活率。

2.2.1 止痛 强烈的痛感刺激可引起血管痉挛,教会患者使用止痛泵,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剂,减轻疼痛,使患者情绪稳定,保持安静。

2.2.2 绝对卧床 术后应绝对卧床一周,抬高患肢使之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告诉患者勿突然坐起、忌患侧卧位。以防因血管压力的改变而危及血供造成血管危象[6]。

2.2.3 禁烟 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同样有害,因卷烟中的尼古丁等易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又是血小板吸附剂,易造成吻合血管栓塞与痉挛。应向患者及家属反复强调,重视吸烟的危害性。病房内禁止燃烧蚊香。

2.2.4 保暖 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烤灯距离保持在距创面30~40 cm,防止烫伤。

2.2.5 合理饮食 鼓励患者进食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饮水,多进食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必要时应用缓泻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而造成再植术后的血管痉挛。

2.2.6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安慰和心理支持,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懂得配合治疗的意义,并学会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方法。

2.2.7 功能锻炼 为了最大限度地恢复患手功能。要给患者制订详细的自我康复计划,一般术后三周可对再植指的指关节进行屈伸锻炼,以防关节僵直和肌腱粘连。待再植指指骨连接、克氏针拔除后可加大活动量,指导患者用再植指捏、握、抓等动作,以锻炼再植指的协调性和动作灵敏度。提供出院后延续的健康教育指导,比如坚持按医嘱服用营养神经药、多食高钙食物以利钙质吸收和骨质生长。让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技巧等。

3 讨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模式,使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增多,动态评估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更深入的了解,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指导,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是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保持个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增进健康和促进个体最佳状态的能力。经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后,断肢再植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证实了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断肢再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继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朱辉.断肢(指)再植患者的健康教育.现代护理,2003,9(11):894.

[2] 赵秀秀,王燕,王芳.断指再植病人的心理护理.护理研究,2008,22(5B):1260.

[3] 石荣光,李冬梅,王琳,等.护理程序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环境干预的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2010,1(25):4—5.

[4] 马春凤,高爱英.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89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 1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