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

第1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措施

信息化应急预案齐备,应急演练全面落实。5月31日之前,市局和各分局共制定奥运信息安全总体预案20个,机房、网络、网站、重要应用系统等专项预案78个。奥运会之前,市局及各区县分局都组织了信息安全应急演练,提升了全系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严防死守,24小时值班。自7月20日起,市区两级信息化部门进入奥运实战状态,每日投入24小时值守人员超过40人。截至9月20日,累计值守超过2300人日,形成了一支7×24小时在岗值守的应急队伍,快速处理网络事故4次,突发事件3次。

加强巡检,保证设备设施运行状态良好。7月20日至9月20日,各级信息化部门完成机房巡检1900余次,完成重要设备设施巡检140余次,维修维护服务器设备21台次,维修维护PC机及打印机1973台次。

加大信息安全投入,信息安全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系统在信息安全专项建设方面投入超过210万元,其中市局投入近120万元,全面加强了中心机房、IDC托管机房、核心网络、“北京工商”网站、防病毒和客户端设备安全防范水平。

经验

奥运期间信息安全保障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全面,核心是健全和落实各项制度。虽然,这几年,在口令管理、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网站安全等各方面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08北京奥运会给今年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市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和完善各项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是下发了《北京市工商局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通知》,结合各分局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制度要求。二是制定市局及各分局的奥运信息安全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三是实行奥运期间24小时值守制度。

(二)突出重点,根本上控制风险。在信息风险控制上,提出了“重点先行,控制风险”的信息安全保障原则,将机房、网络、网站、重要应用系统(登记注册、食品安全、食品追溯、企业信用)列入重点保障范围,对市局中心机房和IDC托管机房进行了专项改造,提高其环境运行水平和网络保障能力。加强网络的安全监管。完成重要业务系统的安全定级、风险评估和整改加固。“七管其下”加强“北京工商”网站和“首都食品安全”网站的安全防护能力。在奥运前“北京工商”网站全面改版,网站安全具备坚实的底层环境。整合分局二级站点,纳入市局整体监控。部署多项主动安全防护产品。首次使用网页防篡改产品。后台登录集成CA电子证书认证。我们在后台集成了CA电子证书(USB Key)登录验证技术,给每个内容维护人员都配发一个硬件KEY,通过CA电子证书的硬件唯一性以及不可抵赖性,提高了信息安全,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准确定位信息者。主动扫描网站漏洞并进行修补。在奥运期间,中心实行7x24小时值守制度,检查外网是否正常运行是值守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聘请第三方公司,由三名专人分三班,人工监控网站,每30分钟访问一次首页面和三十多个二级页面(包括整合后的分局页面)。如果发现无法访问或延迟访问或页面信息异常增减的情况,将立刻通过电话、短信和邮件的方式通知中心。

(三)注重细节,关键是严格程序,不留死角。信息安全工作是不允许有一丝马虎的。提高巡检频率,保证信息化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加强信息安全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反复推演,对每一个环节、细节进行测试,既验证了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也提高了信息化队伍的实战水平。细化了对区县分局的业务指导。

启示

在全系统信息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的奥运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实现了奥运和残奥期间零事故的目标。这得益于各项技术手段的实施,更得益于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是搞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对于现代化的首都工商来讲,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生命线,保护工商业务和政务管理数据以及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使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得以持续不断地开展,因此信息和网络安全防范是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个重要任务,要继续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的电子政务建设思路。第二:加强信息安全预案和演练是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法宝。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实现常态化,作到更细、更实、更具操作性。第三:“大安全”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本手段。网络和信息安全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有技术因素,还包含管理因素;不仅包括硬件安全,还涉及软件安全;不仅要做好单一系统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实现整体安全。建设“大安全”,就是统一筹划全系统网络安全架构,建立包含网络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在内的整体安全体系。第四:引进外智,是提高信息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这次奥运信息安全保障,通过与专业信息安全公司的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弥补漏洞,极大地提高了工商系统信息安全防范和处置能力。今后,将继续探索这一方式,建立信息安全战略合作机制,引入专业信息安全机构通过咨询、建议、规划和方案实施等多种方式为工商系统信息安全工作提供长期、完整、全面、高效的技术和智力资源支持,在等级保护安全评估、安全加固、人才培养和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合作。

(作者:北京工商经济信息中心主任)

第2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网站;威胁;脆弱性

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各国均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攻击手段层出不穷,政府网站因其公信力高、影响力大,成为许多不法分子以及境外敌对势力的重点攻击目标。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中显示,2013年政府网站被篡改数量为2430个,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2425个。

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系统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网站建设工作发生了变化,从初期主要为各级政府部门资讯信息,转向以提高政府的监管职能和服务水平为目的,整合政府内外部资源为主,因此各地均建立了以市或省为单位的政府网站群系统。

1 政府网站群系统安全现状

随着网站群系统的不断建立,政府网站群系统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方面是因为一旦政府网站群中某个站点被攻击,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站群系统的安全运行,而网站群系统可能包含某个市的各个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系统,其影响范围与传统的门户网站相比得到一定的扩大。另一方面,通过对某市政府网站群系统的调查发现,该市在政府门户网站系统集中后,网站群系统被攻击的频率明显增加,说明政府门户网站在集中的同时,风险也被集中到网站群系统中。加强政府网站群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刻不容缓。

以某市为例,该市在建立起网站群系统后,该网站群系统基本在每个时刻均存在被攻击的现象。这种高频率的入侵,除了入侵者欲挑战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度,或者炫耀其技术水平,甚至对政府机密数据感兴趣之外,也暴露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自身的问题。

通过对某市网站群系统的调查,该市网站群系统由市信息中心负责统一规划建设,该市信息中心对信息安全工作较为重视,为保障网站群系统的稳定运行,将整个网站群系统托管于电信IDC机房,由电信负责该网站群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并在网站群系统前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同时聘请了专业安全公司负责该网站群系统的安全运维工作。由安全公司定期对网站群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并根据安全检查结果进行整改。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该市在信息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安全效益。但由于该市对于网站群系统的安全状态均是通过周期性的安全检查来了解。如通过定期进行Web应用安全扫描,然后根据扫描报告进行安全加固和风险管理。这种措施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检查手段属于静态的工作方式,虽能够反映网站群系统被检查那一刻的安全状态,但缺少风险持续性监测。例如,通常情况下该市1个月做1次安全扫描,1周做1次安全巡检,而对于网站挂马、网站篡改等事件通常都是突发性的,持续时间较短,通过每周或每月1次的巡检或检查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工作。另一方面,该市网站群中包含100多个站点,传统安全扫描工具在扫描规模、页面爬取和分析能力、检测结果关联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做到高频率的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风险。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该市网站群系统,还存在其他几点具备代表性的问题,具体如下:

(1)由于该市网站群系统在建设初期对信息安全考虑不到位,应用系统最初的架构设计不合理。网站群系统的后台管理平台与其他功能模块共用一台服务器,并且直接向互联网提供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网站群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影响。

(2)网站群系统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目前,虽然该市投入巨资建设政府网站群系统,但是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安全防护力量。加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相关领导也忽视对各类管理员的技术培训。

(3)网站群系统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疏于防范。比如在系统中使用弱口令,不及时更新系统漏洞,在服务器上随意使用盗版软件以及移动存储设备的交叉使用,都可能会导致病毒、木马的感染。

(4)缺乏相关的应急机制。大多数政府网站都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安全事件,响应速度缓慢,甚至几天都得不到修复,这必将大大降低政府的公信度和权威性,并会带来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

(5)域名系统也是影响政府网站群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域名解析服务是互联网重要的基础应用服务,其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网站群的稳定运行。由于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域名管理系统存在漏洞,攻击者能随意篡改域名解析记录。

2 政府网站群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思路

政府网站群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应当覆盖风险事件管理的全过程,即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对风险事件的有效预警;事中,对风险事件的有效防护;事后,有效快速的安全恢复,对风险事件的深入分析,有效防止此类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

2.1 事前预警

在网站系统不断集中形成网站群系统后,如何及时了解网站新漏洞、网站挂马等情况,成为网站群系统管理员的一大难题。一个网站群系统中可能包含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更多的网站系统,这么多的网站系统单靠传统的安全扫描或人工巡检发现安全威胁,显然是不可行的,所以在政府网站群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中,除了增加基础的安全防护措施外,还需加入监测和管控机制,通过对目标站点的不间断抓取、分析,主动、实时地发现网站群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安全监测措施可围绕网站群系统的特性进行设计,采用较为自动化的监测手段,通过高频率的页面嗅探分析能力来自动根据相应的安全策略进行监测,管理人员只需要关注系统中的各类报警信息,并对相应的报警事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即可,这种方式有效区别于传统的安全扫描。传统的安全扫描往往是先对系统进行较长时间的扫描,然后根据扫描结果对漏洞进行整改,整改后,还需要重新扫描验证整改结果,在实时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而这种方式一旦目标网站发生网站挂马、篡改或其他安全事件都会及时出现在告警系统中,有效提高风险发现的时效性。在安全监测方面实时对网站进行监测分析,不但可以准确、深层次地发现安全隐患及现有安全问题,而且自动化的监测措施使用也极大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2.2 事中防护

在建立好完善、有效的安全事前预警措施后,还需要针对政府网站群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采用专门的应用层攻击防护机制,对各种恶意攻击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护。如想有效防范OWASP TOP 10中相关的安全风险,网站群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必须具备对来自应用层的各类请求进行内容检测和验证的能力,有效应对注入、跨站脚本及其变形攻击,实时检测网页篡改,提供网页挂马主动诊断,提供应用层DDOS攻击防护功能,确保其安全性与合法性。对非法的请求予以实时阻断,从而对网站群系统进行有效防护,降低攻击的影响,确保网站群系统的连续性和可用性,降低网站群安全风险,维护政府网站群系统的公信度。

2.3 事后应急

由于各种攻击手段的日新月异,即使在事中防护和事后应急方面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监测和防护机制,依然无法保证网站群系统的绝对安全。为了在发生安全事件后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政府部门还必须建立一套成熟可行的应急预案体系。整个应急预案体系应尽量细化、详细,可针对各类安全事件建立专项应急预案,如遭受DDOS攻击专项应急预案、网站被挂马专项应急预案以及网页被篡改专项应急预案等。另外,应急预案中一定要明确各项岗位职责,各岗位必须明确到具体的人员,并就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根据培训和演练结果,及时、有效地调整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各岗位人员能够做出快速、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安全事件影响范围降至最低点。

2.4 其他措施

在针对风险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建立相应防护机制的同时,政府部门还需着重提高网站群系统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系统集中的同时,政府网站群系统所涉及的管理人员也在扩大,其中任何一个人的疏漏,都有可能给网站群系统带来高危风险。所以政府部门不仅要定期对网站群系统各类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还需要建立起一套适用、有效、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用于严格规范各类管理人员的日常维护管理操作,并加强对各类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网站系统整体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得管理手段与技术措施形成有效互补,将各类安全风险尽量降至最低。

提前介入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安全工作应当贯穿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但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政府单位在开发新系统时,安全方面的工作投入较少,基本都在系统上线后才开始考虑安全防护工作,而在系统上线后,才开始安全防护工作,会使得各项安全工作开展起来将相对被动,且成本也将加大。因此政府部门在新建或变更网站群系统时,应当在需求设计阶段就开展安全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因需求分析不到位或开发人员代码编写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的安全漏洞风险,同时也可以最小化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成本。另外,新系统或现有网站群系统在发生重大变更时,在系统上线前,需做好必要的安全测试验收工作,保证新系统在通过相应的安全测试验收才能上线,保证安全漏洞在测试环境中得到修复,避免将安全问题带到线上运营环境。

据调查,目前大部门政府单位门户网站群系统均托管于第三方单位运营,并将网站群系统的设备、系统均交于第三方单位进行维护。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第三方运营单位对网站群系统所拥有的权限比网站群系统所属政府部门大得多,所以如何规范运营单位各类维护人员的行为操作,也成为网站群安全防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政府部门应当与第三方运营单位做好相关安全责任界定工作,并与第三方运营单位签订好相应的责任书以及保密协议等文档。

选择安全防护能力较强的域名服务商。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域名解析服务基本均由域名服务商提供,域名服务商的域名管理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也将对政府网站群系统造成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在选择域名服务商时,应尽量选择公司规模较大、技术能力较强的公司,或者在选择域名服务商时,要求域名服务商提供有关域名管理系统的安全检测报告,从而判断域名管理系统是否安全可靠。

第3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应急方案;网络安全

基于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特点,为减少系统故障产生的损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应急保障方案,建立应急通信,利用各种机动通信作为补充,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可靠通信。需要明确应急网络通信保障的重要性,确定应急保障方案制定方向,以满足特殊情况运行需求为目的,对专业技术进行分析,保证方案制定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一、移动通信网络应急保障方案制定重要性

移动通信网络因为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很容易出现故障。因此,为保证通信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必须要在综合应急预案基础上,做好特殊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要求除了要做好本部门编制工作外,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通过及时沟通来维持有效的相互协调作业,提高应急预案实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突发事件具有不可控特点,这样就要求应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内容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使其可以更好的与实际情况贴合,将服务工作落实到位[1]。

二、移动通信网络应急保障方案制定原则

1.安全性原则。无论是面对何种要求,均需要保证通信网络具有较强的运行安全性,可以最大程度上来抵御来自各个方向的影响。因此在编制应急保障方案时,必须要将安全性原则落实到位,对影响通信网络运行效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和落实专业处理措施,将影响控制到最低。另外,对于应急事件,除了要保证通信系统运行安全性外,还需要重视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将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避免不必要安全问题的发生。2.标准性原则。即移动通信网络应急保障方案的编制,无论是何种目的,均不能超出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将所有方案内容控制在专业要求范围内,落实标准性原则,严禁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因为网络通信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实际应用中也更为灵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势必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问题,不仅不能满足应急事件通信需求,反而容易产生其他问题。3.迅速性原则。应急保障方案的基础要求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满足通信要求。因此需要构建移动通信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对接收到的所有指令、信息第一时间进行解读和处理,缩短整个通信与应用过程,争取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2]。另外,还要兼顾最优化原则,对于很多特殊事件,如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将移动通信应急保障中心落实到灾区救援工作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现移动通信网络应急能力。

三、移动通信网络应急保障方案优化要点

1.保持完善功能。第一,故障基站代替。如果无线网内部分基站出现故障,在未排除故障前,可以利用移动通信应急系统来代替故障基站,避免通信系统内出现空缺。第二,突发话务与应急通信保障。对于特殊时期,为满足特殊会议召开需求,需要针对短时间内话务通信急剧增加问题进行分析,通信网络编制时,增加基站设备与应急通信车,并对会议突发话务进行评估,合理安排人员车辆,并与相关部门有效沟通,针对载频数量和频率进行网络优化,要求通过应急通信系统来保障实际应用需求。例如关闭彩信、无效鉴权、GPRS上网以及应用更小定时器等方法,对业务进行简化处理,为语音业务提供更多资源。2.应用先进技术。现在我国已经逐渐建立了应急通信体系,并且已经有传统的固定通信设备转向无线、车载通信设备,且由单一方式发展成多样性,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现在常用的应急通信技术如GSM网络加固与优先级保障、应急联动、无线集群系统、应急通信指挥车、视频监控以及卫星通信等。其中,GSM网络可以利用路由冗余、重要设备冗余、路由冗余备份的方式来满足应急事件通信需求。并且还可以通过eMLPP与接入类别区分技术,处理用户分析服务问题,确保通信畅通。而无线集群系统作为主要应急通信技术之一,多被用于生产调度、指挥控制等业务通信,具有良好的易用性、保密性与建设快速性特点。3.技术应用保障。第一,备份冗余。通过冗余配置和备份策略方式,来提高网络运行可靠性。就现有GSM网络来说,可以选择应用HLRN+1备份、MSCPOOL与MSCN+1备份等方式。第二,物理叠加网。应用现有成熟GSM技术和产品,基于原有网络建立一个GSM薄网,只在紧急情况下开启,满足特殊群体基本通信功能,解决应急救灾通信需求。

结束语

编制通信网络应急保障方案,需要掌握现有通信技术,并根据实际通信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以满足特殊事件发生时对通信的需求,选择专业技术对通信系统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黄剑春.关于移动通信网络应急保障方案的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2.

第4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西安地铁;网络化运营;特点;发展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调整和优化城市区域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已逐步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地铁的建设和发展对拉动城市经济、打造古都亮丽城市名片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年西安地铁线网规划方案由6条线组成,一、二、三号线为骨干线,四、五、六号线为辅助线,为棋盘加放射型网状结构。规划线网总长约250公里,共设16座换乘站,150座车站,10座车辆段,4座停车场,2处控制中心。2011年9月16日,二号线(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顺利开通;2013年9月15日,一号线(后卫寨至纺织城)顺利开通;2014年6月16日,二号线南段(会展中心至韦曲南)顺利开通,地铁 运营网络化效应初步显现。网络的快速发展,既给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在组织创新、企业管理、安全防控等多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对西安地铁网络化运营初期的运营特征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以积极应对网络化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1、西安地铁网络化运营特点

1.1地铁运营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地铁建设的发展,地铁运营的组织结构与人员也在不断扩大。2010年1月,运营分公司正式成立,为保障地铁2号线的运营需要,分公司下设11个部门,人员定编1495人;一号线开通前,为保障两条线的运营需要,架构调整为15个部门,人员定编为3013人;南段开通前,人员定编调整为3301人;按照65人/公里的人员配置计算,到六条线开通时,运营人员将增加至15000多人。运营组织规模的急剧扩大,一方面对人员的储备和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管理幅度和协调跨度的增加,对组织变革和管理效率提出更高的挑战。

1.2网络效应带来客流大幅增加

2013年一号线开通前二号线日均客运量为21.45万人次,一号线开通后,客流增长迅猛,线网日均客运量达到64.77万人次(2013年数据)。2014年上半年西安地铁一二号线总客运量达到1.3亿人次,线网日均客运量为72.34万人次,二号线南段开通后,线网日均客运量达到84.01万人次,与南段开通前相比增长了15.26%。

1.3行车及客流组织要求日益提高

随着网络的扩大,客流的增加,高峰小时运力需求与运力供应的矛盾日益显现;各条线路的信号、车辆、供电设备制式、技术水平等均有所不同,出现设施设备兼容或共享的问题;线网内线路间的服务时间衔接性要求越来越高;线网运营对行车调度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等,这些因素使得行车组织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西安地铁运营时间不长,客流群体并不稳定,客流人员构成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购票指导、客流疏导、政策宣传等;新线开通客流的急剧增加,对车站客流组织和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1.4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增加

西安地铁运营后安全生产基本稳定,有序可控,未出现一般及以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但随着线路增加,网络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安全管理责任重大。

网络化运营客流增加导致高峰时段部分车站站台层客流拥挤,乘客滞留站台情况较为严重。目前一二号线换乘站“北大街”车站在高峰时段人员有时需等待两至三列车才能上车。人多导致客伤有所增加,主要为闸机夹人、电扶梯滑到、屏蔽门夹人等。地铁沿线施工项目较多,外来人员较多。整体外部安全环境和形势严峻,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均对地铁安全管理和控制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2、网络化运营发展策略分析

2.1建立适应网络化运营发展的组织结构

西安地铁目前实行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架构,在运营初期或运营线路少时,这种由上而下指导监管的管理方式对于凝聚人心、统一目标、资源统筹、安全平稳运营有积极作用。但是从管理决策层到执行层之间的层级较多,易造成管理流程不畅,管理效率较低,存在着与网络运营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

在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运营规模和管理幅度增大,管理接口关系增多,管理体量快速增长,信息传递速度和管理效率对网络高效运营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一方面有效整合管理资源,逐步推行扁平化管理架构,减少影响管理效率的中间层级,强化运营综合统筹能力。另一方面在运营内部可对专业生产单位用预算管理、关键指标卡控、问责制、内部适当竞争等方法保障高效生产。

2.2拓宽人员引进渠道,为网络运营储备人才

通过外部招聘引进部分硕士生、博士生等更高学历的人才,以提升人员队伍素质。建立人才通道引进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等级技能操作人员,扩大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增强专业维修队伍的技能水平。通过内部技能等级认定逐步建立起技能操作工人梯队状的技能等级队伍,通过职称评审等方式逐步完善运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梯队。

2.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以适应新线运营管理模式要求为导向,强化新设备、新技术的适应性培训,进行员工知识更新和升级,全面提升员工技能等级;大力推广“师徒带教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师徒带教培训,扩大“师徒”结对关系;建立地铁实训基地,共享培训资源,努力实现员工培训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积极推动各专业、工种间的岗位交流,通过轮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况的能力;适时启动新线人员的招聘、培训,提前为新开通运营的线路培养储备所需人才,合理规划人力,使运营人员平稳有序增长。

2.4多措并举,抓好网络化安全管理

一是采取灵活的运营组织方式,根据不同节假日或活动特点制定专项运营组织方案,编制配套列车运行图,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交路组织或采用灵活折返、跳停等多种方式,以保证运力,满足客流需求,确保有效缓解集中大客流情况下的拥堵。二是完善“一站一预案”。使各站在发生大客流或应急事件时,能快速、有效处置。三是定期开展专项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重点针对信号、车辆、供电、轨行区、隧道结构等关键设施设备,集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确保各项隐患被逐一落实整改。四是加强应急联动处置,不断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员工应急演练,成立应急小分队,提升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充分依托公安、消防等社会资源,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结语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运营管理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网络化运营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应全面深入研究,构建符合西安地铁发展实际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统筹资源,稳步安全发展,以实现网络运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化,不断提升西安地铁网络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5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一、组织领导

为更好推进公司安全生产月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任务,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设在办公室,负责活动总体联络、协调、推进和督办。

二、活动内容

(一)加强安全生产宣传

一是在公司职场显著位置张贴安全生产月的相关横幅、海报,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等宣传标语,利用网络传媒,向员工、客户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利用分公司内网、公司微信公众号进行安全生产月宣传,广泛在朋友圈和客户群中进行转发,营造宣传氛围,提升宣传效果;利用晨会对员工进行集中宣导,并组织员工集中观看安全生产宣传片。

(二)开展职场安全大检查活动

活动期间,分公司在全辖范围内开展全面的安全生产问题及隐患排查。活动主要针对单位办公职场和营业场所安全隐患的排查,结合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安全事故,各机构、部门特别针对电器设备、电路电线、消防通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进行了严格检查,在检查中按照全覆盖、重实效的要求,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格做好“四防一保”(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公司财产安全以及正常工作秩序)。检查中发现部分机构存在过期灭火器、违规使用电水壶、电动车电瓶充电器等现象,分公司已要求机构进行整改,包括在部分职场外安装专用插排,供电动自行车充电。

(三)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

部分机构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消防知识安全培训,提高了全员的消防安全支持。部分机构联合职场所在大楼物业公司进行了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指派专人在各楼层引导员工从安全楼梯通道快速疏散。演练现场还演示了消防栓水管喷淋、灭火器灭火等,大大增强了全员的安全应急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演习效果。

(四)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公司积极员工参与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危化品及全民安全应急知识竞赛。截至6月28日,参与竞赛人员超过300人。

(五)开展安全责任险宣传推广活动

公司安排专人赴南通等中心支公司开展安全生产责任险推动,对产品优势、推动方案进行详细宣传,要求各机构深入企业进行宣传,扩大产品覆盖面,提高保险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食品药品监管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在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规范、高效、优质的保险服务。

(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期间,我分公司制定“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重点围绕“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怎么办”“哪些是安全食品”,以及从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审查标准、风险防范、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和理赔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宣传。

三、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全体员工进一步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截止到6月28日,共开展消防专题讲座3次、警示教育活动4场,企业主要负责人宣传3场,受教育229人次;开展应急预案演练4场,参与演练180余人;参加安全知识网络有奖答题300人次;开展现场咨询互动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40余份;在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播放科普短视频、安全提示、公益广告20条次。此外,还通过LED屏、海报、横幅,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第6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智慧信息化整体架构特征、安全框架,安全保障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及保障机制等。

概述

智慧信息化整体架构与主要特征

智慧信息化整体架构模型主要包括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支撑层,智慧应用层,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等。具有开放性、移动化、集中化、协同化、高渗透等主要特征。

智慧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智慧信息化特征,结合信息安全体系层次模式,逐层分析智慧信息化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物理屏障层,主要包括场地门禁、设备监控、警卫等。移动性特点带来物理介质的安全新风险。移动设备和智能终端自身防御能力弱、数量大、分布散、采用无线连接、缺少有效监控等带来的风险。

安全技术层,主要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过滤等安全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开放性、协同性等特征带来的安全新风险。

管理制度层,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人事、操作和设备等。智慧信息化环境下信息资源高度集中、服务外包等新模式带来的管理制度上的新风险。

政策法规层,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法律、规章和政策等。对各类海量数据整合、共享和智能化的挖掘利用等深度开发带来的信息管理政策法规上的新风险。

安全素养层,主要包括民众信息安全意识、方法、经验等。智慧信息化带来威胁快速传播、波及范围倍增扩大的风险,信息安全威胁的主体发生转换,社会公众的高度参与,用户、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带来的风险比传统系统更大。

智慧信息系统安全框架

智慧信息系统安全框架如图2所示。管理终端和其他经过认证授权的可信终端作为智慧信息系统可信组成部分,需要进行边界防护,防止越权访问,互联网用户等非可信组成部分,要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使其只能访问受限资源,防止内部数据非法流出。对数据区域、物联网感知区域、物联网控制区域以及基础设施的管理区域进行严格的安全域划分,针对不同的安全域实施安全产品的监测、防护、审计等不同的安全策略以保护数据安全,再配合同步进行的体系建设、安全培训等安全服务措施,实现智慧信息系统的深度防御。

管理要求

安全保障规划。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智慧信息化发展总体安全保障规划,各相关领域主管部门负责专项领域安全保障规划。确定安全目标,提出与业务战略相一致的安全总体方针及方案。

安全保障需求分析。项目单位分析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并通过论证、审核、备案;根据安全目标,分析系统运行环境、潜在威胁、资产重要性、脆弱性等,找出现有安全保护水平的差距,提出安全保障需求。

安全保障设计。项目单位根据系统总体安全方案中要求的安全策略、安全技术体系结构、安全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产品功能、物理形态和具体规范上。并形成指导安全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安全保障实施。建立安全管理职能部门,通过岗位设置、授权分工及资源配备,为系统安全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对项目质量、进度和变更等进行全过程管控及评估。

安全检测验收。系统运行前进行安全审查,关注系统的安全控制、权限设置等的正确性、连贯性、完整性、可审计性和及时性等。上线进行安全测试和评估,包括安全符合性查验,软件代码安全测试,漏洞扫描,系统渗透性测试等,确保系统安全性。

运维安全保障。建立系统安全管理行为规范和操作规程,包括机房安全管理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介质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个人桌面终端安全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按照制度监督执行。

优化与持续改进。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或重大结构调整后进行评估,对系统各项风险控制是否恰当,能否实现预定目标提出改进建议。

技术要求

计算环境安全要求

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终端及机房安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遵循GB/T 22239-2008对应安全保护等级中相关安全控制项要求,并对重要设备的安全配置和安全状态等进行严格的监控与检测。

网络虚拟化资源池应支持基于虚拟化实例的独立的安全管理。多租户环境下,租户之间的网络支持虚拟化安全隔离,各个租户可以同时对自身的安全资源进行管理。

应提供以密码技术为前提的安全接入服务,保证终端能够选择加密通信方式安全接入云计算平台。

通信网络安全要求

对应安全保护等级中网络安全控制项要求,覆盖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设备防护等控制项要求。

虚拟网络资源间的访问,应实施网络逻辑隔离并提供访问控制手段。从区域边界访问控制、包过滤、安全审计及完整性保护等方面保护虚拟边界安全。

智慧网络应具备网络接入认证能力,确保可信授权终端接入网络。采取数据加密、信道加密等措施加强无线网络及其他信道的安全,防止敏感数据泄漏,保证传输数据完整性。

终端安全要求

对应安全保护等级中终端安全及GAT671-2006的安全控制项要求,覆盖物理安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恶意代码防范、入侵防范、资源控制等内容。

建设统一的终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终端的各类访问、操作及使用行为,确保接入终端的安全合规、可管理、可控制、可审计。在重要终端中嵌入带有密码性安全子系统的终端芯片。

应用安全要求

满足对应安全保护等级中应用安全控制项要求,覆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控制、通信完整性、通信保密性、抗抵赖、软件容错、资源控制等内容。

进行可信执行保护,构建从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的信任链,实现可执行程序的完整性检验,防范恶意代码等攻击,并在受破坏时恢复。建立统一帐号、认证授权和审计系统,实现访问可溯。

遵循安全最小化原则,关闭未使用服务组件和端口;加强内存管理,防止驻留剩余信息被非授权获取;加强安全加固,对补丁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进行测试;限制匿名用户的访问权限,支持设置用户并发连接次数、连接超时限制等,采用最小授权原则。

数据安全要求

满足对应安全保护等级中数据安全控制项要求,覆盖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备份与恢复等内容。

将信息部署或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之前,明确信息类型及安全属性进行分类分级,对不同类别信息采取不同保护措施,重点防范用户越权访问、篡改敏感信息。

在多租户云计算环境下,通过物理隔离、虚拟化和应用支持多租户架构等实现不同租户之间数据和配置安全隔离,保证每个租户数据安全隐私。确保法律监管部门要求的数据可被找回。

虚拟存储系统应支持按照数据安全级别建立容错和容灾机制,防止数据损失;建立灾备中心,保证数据副本存储在合同法规允许的位置。

全面有效定位云计算数据、擦除/销毁数据,并保证数据已被完全消除或使其无法恢复。

密码技术要求

物理要求。在系统平台基础设施方面使用密码技术。

网络要求。在安全访问路径、访问控制和身份鉴别方面使用密码技术。

主机要求。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审计记录等方面使用密码技术。

应用要求。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审计记录和通信安全方面应当使用密码技术。

数据要求。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和安全通信协议方面使用密码技术。

安全域划分与管理研究

智慧信息系统安全域可以分为安全计算域、安全用户域、安全网络域。

安全计算域:由一个或多个主机/服务器经局域网连接组成的存储和处理数据信息的区域,是需要进行相同安全保护的主机/服务器的集合。安全计算域可以细分为核心计算域和安全支撑域。

安全用户域:由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计算机组成的存储、处理和使用数据信息的区域。

安全网络域:支撑安全域的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防护重点是保障网络性能和进行各子域的安全隔离与边界防护。连接安全计算域和安全计算域、安全计算域和安全用户域之间的网络系统组成的区域。安全网络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感知网接入域、互联网接入域、外联网接入域、内联网接入域、备份网络接入域。

安全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对安全事件进行集中收集、高度聚合存储及分析,实时监控全网安全状况,并可根据需求提供各种网络安全状况审计报告。

智慧监测。针对大数据,通过预警平台对流量监测分析,为管理者提前预警,避免安全事件扩大化;监听无线数据包,进行网络边界控制,对智慧信息系统内部网络实施安全保护。

智慧审计。通过运维审计与风险控制系统对系统运维人员的集中账号和访问通道管控;通过数据库审计系统对数据库访问流量进行数据报文字段级解析操作,应对来自运维人员或外部入侵的数据威胁;通过综合日志审计系统实现对违规行为监控,追踪非法操作的直接证据,推动监测防护策略、管理措施的提升,实现信息安全闭环管理;针对应用层的实时审计、监测及自动防护。

智慧日志分析。对海量原始日志,按照策略进行过滤归并,减轻日志数据传输存储压力。对来自各资源日志信息,提供多维关联分析功能,包括基于源、目的、协议、端口、攻击类型等多种统计项目报表。多租户环境支持,支持虚拟化实例,能够区分不同租户的日志以及为不同租户提供统计报表。

智慧协同。根据开放性及应急响应技术要求,安全管理平台需考虑和周边系统互联互通,支持开放的API,相互传递有价值安全信息,以进行协同联动。

除了以上八个技术方面的要求外,智慧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还对安全产品、产品安全接口等方面也做出了相关要求。

保障机制

建立责任人体制。建设单位指定信息安全保障第一责任人,明确各环节主体责任,制定安全保障岗位责任制度,并监督落实。

建立追溯查证体系。建立全流程追溯查证体系,对存在的违法入侵进行有效取证,保证证据数据不被改变和删除。参照ISO/IEC 27037:2012、ISO/IEC27042。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由信息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备案、检查、督促整改等方式,对建设项目的信息安全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参照GB/Z 20986-2007将安全事件依次进行分级,按照分级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建立服务外包安全责任机制。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平台等设在境内。

建立风险评估测评机制。对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等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以及安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委托符合条件的风险评估服务机构,对重要信息系统检查评估。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自查与测评。

第7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住宿生安全、交通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解决我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存在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切入点,抓好各项安全制度、安全措施的落实,重点排查整治中小学、幼儿园在交通、校舍、食品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防控体系,堵塞安全漏洞,落实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二、工作重点

(一)校舍安全。

对于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C、D级危房,且未能得到改造的中小学校舍,一律停止使用;对新出现的存在安全隐患校舍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暂时无力修复的危房,要及时封存,严禁教职工和学生进入危险区域,防止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发生。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应急管理局。

(二)消防安全。

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XX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和规定,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校外学生租住点、图书馆、实验室、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证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消防救援大队、县应急管理局。

(三)在建项目施工安全。

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教育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区域要按照规定设置防护网、隔离带、警戒线,施工人员要配备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必须封闭,确保师生安全。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应急管理局。

(四)交通安全。

加强师生用车管理,使用本校校车的,司机、车辆必须证照规范、齐全。组织学生外出考试、比赛、汇演、勤工俭学、实验、实习、参观、研学旅行等需要使用经营性包车的,应选择有经营资质的客运企业承担运输任务,配备合格的驾驶员和合法的客车执行运输任务。驾驶人员必须证照齐全,经验丰富。学校要在外出前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劳动安全教育等,并配备学校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办理相关保险手续,保证外出活动安全顺利。严禁学校租用农用车、拖拉机等不符合规定的交通工具组织师生外出活动。积极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交通警示标志、斑马线、上下学时段要有教师值班,公路沿线、交通要道附近学校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在上下学时段保证有交警疏导交通、建立临时停车位等。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交警大队。

(五)食品安全。

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保证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和卫生体检工作,进行岗前培训。与卫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密切配合,从食品的采购、运输、存储、留样,到学校食堂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等每个环节实行完整的过程监控和检查。同时,做好预防流感和各种传染病工作。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局。

(六)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安全。

除教学、生活、工作所需外,校区不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人员,须经过专项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教学用危险品要有专用仓库或橱柜储存,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并配备相应的消防等安全器材,制定防范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完备出入库手续。教学用危险品的领用,必须有两人以上,由领用人填写领用申请表,经单位第一责任人批准后方可领用,当天领用当天使用,并有详细的实验用量记录,由实验室负责人签字备查。

学校要做到学生宿舍检查经常化,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一经发现立即收缴。学校不准将房屋、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影响教学秩序及师生安全的经营活动,尤其不准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及经营。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七)重点部位安全。

校内各安全重点部位(门卫、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仪器室、财务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配电室、锅炉房、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礼堂、小卖部等),都要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岗位安全员。重点部位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落实常规化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必须要做到:每日巡查、每月检查、安全设施和器材必须在位完好、档案详细、有细致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对要害部门和重点部位,学校要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监控设备,防止因管理不善发生失火、失窃、中毒等事故。同时,严肃查处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器械进入学校,坚决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

(八)校园及周边安全。

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幼儿园)等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协助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危害师生安全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配合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道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进行综合整治,尤其是对各种事故易发的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和重点部位进行彻底整治。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非法网吧、书摊、小卖部、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流动饮食摊点等场所。

加强少年儿童人身安全和防拐骗安全教育,开设安全教育课堂,层层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教育局、学校、班主任、家长)。督促和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真心、耐心和爱心教育学生。同时,提高公安、教育、人社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及时查处有关违法违纪问题,切实保障适龄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广旅体局。

(九)重大集体活动安全。

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安全防范工作,严防交通意外等重大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劳动等大型校内外集体活动,都应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公安交警大队。

(十)校园网络安全。

建立校园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加强校园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值班,及时删除网上各种有害信息,确保校园网络安全。未经宣传部门和教育局审核同意,各学校、幼儿园不得在网上短视频、微电影、快手、抖音、美篇等网络作品。因相关作品引起严重后果的,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者责任。

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

配合单位:县委网信办、县公安局、县文广旅体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

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师生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举办安全教育主题报告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意识。

(二)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校园安全工作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形成全方位的工作格局,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排查力度。

进一步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和专项检查力度,建立完善以学校日常自查为主,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重点和一般检查、专项和综合检查相结合的工作制度,齐抓共管,力求实效。

(四)完善联防机制。

加强教育、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和所在镇及派出所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安全整治工作合力,开展综合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防患于未然。

(五)加强应急演练。

坚持开展中小学生逃生演练活动,建立“指挥统一、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六)做好排查整改。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不断完善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管理制度,规范检查内容程序,注重检查实效,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七)强化学校“三防”工作。

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保卫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提高学校“三防”配备合格率、使用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校主要负责人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校及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各学校校长要亲自抓,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各校对检查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整改或上报,确保师生安全。

(二)加强安全培训。

各校及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培训班、交流学习、岗位练兵、网络培训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校园安全培训。要扎扎实实搞好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带动全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同时,各学校要加大对新进教职员工、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管理、安全事故防范、应急事故处置能力,要加强对学校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深化宣传教育。

宣传部门及各学校要加大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学习宣传力度,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工作格局。

第8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血站 信息化建设 探讨

中图分类号:F22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80-02

引言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作为省内一家集安全供血、质量控制、输血科研、信息交流、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为一体的采供血机构,主动跟上时代步伐,注重信息化整合建设,最大化发挥信息优势。特别是在2013年5月,完成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使整个血站的信息化水平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上皆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下面笔者以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为例,对血站信息化建设进行简要探讨。

一、血站信息化建设现状

1.机房建设环境。中心机房于2010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设计了UPS监控、供配电、门禁管理、气体消防、漏水检测、视频监控、防雷系统监控、红外报警监控、新风机监控等设施,保证恶劣环境下设备安全运行。安装了两台STULZ公司精密空调,可控制温湿度,可靠性高。配备火灾报警系统,采用七氟丙烷为灭火介质的无管网灭火,实现报警联动机制。在机房的主要进出口加装门禁系统,可记录进出人员资料,非法闯入报警。建立了异地备份机房及容灾系统,做到24小时在线备份,并采用硬盘、光盘定时进行备份。

2.网络系统。购置思科防火墙CISCO ASA 5520两台、思科企业级交换机4506-E两台、安联VPN M5100两台、上网行为管理一台等设备。接入电信、联通各100M光纤,分别有多个IP地址供使用,整个网络分为3个网段,即:“0”网段(内网)、“8”、“100”网段(外网),并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提高了网络安全水平。采血屋、流动采血车使用APN线路,做到专线专用,保证数据传送安全。

3.BMIS运行情况。现有11台IBM服务器承载包括血站管理信息系统V9.0、河南省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短信系统、备份系统和病毒服务器等业务模块,系统运行稳定。建立了覆盖采供血各个工作环节的信息网络体系,充分保证了献血登记、体检、血液采集、成分分离、血液储存、运输、临床发放、质量控制、原辅材料使用等信息的及时有效,同时能够实时地与卫生部、卫生厅、各医疗用血单位的血液管理网络相连接。

4.计算机终端运行情况。局域网接入93台工作站,专线外网接入48台计算机,信息中心统一为每台计算机配置IP地址,并安装卡巴斯基网络版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感染病毒和遏制病毒的传播,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5.网站建设及运营情况。网站经河南省卫生厅审批同意,同时在工业和信息产业部进行备案,于2008年6月正式开通运行,设置中心概况、新闻中心、献血服务、输血服务、献血员招募、免疫血液学检测、政策法规等14个栏目,开通献血志愿者交流群、新浪官方微博等功能,进行无偿献血宣传和服务。

二、血站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1.领导重视,强力推进。2012年5月专门成立了信息中心,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和加强单位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主任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

2.健全管理机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进一步制定《信息中心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网站管理规定》、《信息中心工作制度》、《机房管理制度》、《机房检查制度》;完善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授权程序》、《计算机管理系统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和恢复程序》、《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程序》、《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标准操作规程》等文件。

3.加强技术防范,提高安全水平。为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设计采取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方式,避免内网核心应用系统受到攻击。采用防火墙技术、VPN技术、防病毒软件等防攻击技术手段的融合,可以实现全面的访问控制。VPN设备实现“站对站”的信道加密传输,充分保障传输链路上的数据安全。防病毒软件可定时更新病毒包,检测系统运行并及时查杀病毒。从而做到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安全防护和应用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实现覆盖网络层到应用层等多层次的安全保护,在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边界的位置和系统外部阻止常见的入侵与攻击。每年至少开展三次网络与信息专项检查,找出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

4.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信息安全意识。根据年初制定的《年度业务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学习、岗位培训等方式,进行网络入侵攻击与防范、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与应急等方面内容的培训。组织网络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员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信息管理研讨班,进行血液信息安全、信息系统验证和确认、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安全及等级保护等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范理念。

5.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无论是内网建设还是外网建设,领导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对设备的购置、软件引进上给予大力支持;从网络防火墙、杀毒软件到主动防御系统,在建设资金中给以倾斜,完全满足安全保障的需要。

三、血站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首先,作为采供血机构,发展重心始终是采供血一线科室。而信息中心作为运维科室,在保障业务系统运行时,往往缺乏约束力,有时无法及时得到采供血科室的配合和支持,导致一些工作难以迅速推开,必须通过上级领导的协调,才能取得有效进展。其次,在信息化技术队伍建设方面,既懂信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很少,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专业和采供血业务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以适应输血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血站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在血站信息化建设中,应当把握以下发展方向:

一是强化血站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考虑到采供血相关专业性,引进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的输血知识并且具有专业的计算机水平。

二是血站信息化建设要有前瞻性。在注重基础建设的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规划上至少满足未来5年的发展需求,避免短时间内的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春,梁文飚,董丽平.新时期血站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6)

[2] 李家虎.血站与卫生信息化建设探讨[J].2011年全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论文选

第9篇:网络安全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一、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1.以与各单位、各股室签订的《县住建委2015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为全年工作总纲,将社会管理与经济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实行目标管理,逐级落实责任。

2.强化检查督办,推动各单位主要领导加强调查研究,定期听取汇报,切实履行第一责任。每季度召开一次综治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系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1.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加强基层组织和人民防线建设,加强对少数重点人的教育转化和管控,坚持教育转化和依法打击相结合,坚决防止少数重点人制造现实危害。开展对“”、“全能神”等组织和非法传教的专案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骨干分子,教育转化受蒙蔽群众。

2.全力维护公共安全。认真研究涉军、涉教、移民、企业改制等问题,解决合理合法诉求,切实做好思想教育和稳控工作。坚持组织开展接访活动,对可能引发的重大不稳定隐患严格执行督办制度,严防发生和大规模非正常到市赴省进京上访事件。深入研究生成、演变规律特点,抓早抓好抓苗头,防止小事端引发大事件。完善实战实用的应急预案,加强综合演练,提高预案运作能力。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做到现场处置、勘查调查与社会面整体防控、舆论引导同步进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加强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防止发生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

3.全力维护网络安全。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快完善,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制造传播政治谣言、散布煸动性信息的,要依法处理。

4.切实化解矛盾纠纷。委属各单位要建立分工明确、配合有力、流转顺畅的衔接机制,加强领导,实施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落实专(兼)职人员。做好接待、登记、解说工作,实施跟踪管理,消除群体性上访苗头,及时分办县网络件,着力解决老百姓反映的城市建设、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工作问题,着力提高落实率,回复率达100%,落实率达100%。

5.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推广结对帮扶的经验,在生活、身心发展方面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三、坚持源头治理,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1.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建设。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推广先进经验,把调解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和每一项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领导,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对接,积极开展重点、集中、日常相结合的排查工作,形成“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2.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组织领导、协调配合,督导检查机制,推动各单位充分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形成工作合力。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用好表彰奖励、挂牌督办、综合考评、责任追究、一票否决等措施,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凡因工作不力而引发重大案(事)件、重大问题和进京上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对相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进行严格问责。

3.建立应急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队伍。完善预警机制,畅通信息渠道,重点建好城市建设、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城市防汛等四支应急队伍,落实人员,补充装备,定期开展救援处突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要进一步健全基层综治组织,着力加强综治办建设和管理,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健全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社会管理联抓的综治工作机制,加强单位安保队、巡逻队、门栋治安员、流动人员协管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治安保险工作,实行单位门卫全天候专人值班,坚持单位职工24小时轮流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5.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财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深化治安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加强对工地、出租门面等场所进行综合性整治,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6.发挥网格化在服务群众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网格管理基础数据库。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各单位要以“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依托现有组织机构、办公场所和人员队伍,整合相关资源,将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尽可能纳入农村网络化服务范畴,切实提升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