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学科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 教学形式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Art Professional
Painting Techniques Teaching Model
WANG Rong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Abstract Professional art painting techniques by teaching vocational studies, to explore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rt education, improve vocational art majo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ability to innovate,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style; innovative spirit
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它独特的优势是可以在发展学生艺术个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高职美术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它一定的特殊性,必须突出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单纯追求科学完整的倾向。当今我国的高职美术教育还在沿袭着过去的模式,导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各种矛盾与问题,同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影响高职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探讨和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高职美术专业油画技法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与研究。
高职高专美术人才培养方案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美术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美术专业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通用职业能力所要学习的内容是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好学、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能力,强化中、英文水平;美术专业基础的培养包括基础绘画能力和相关专业素养等内容;美术专业能力是设计或绘画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各专业的基础专业技法,能在专业创作中准确使用绘画或设计语言,结合专业知识和个人修养,发挥艺术表现力,从事设计或中国画、油画等创作工作。高职美术专业油画课是高职学生三年学习期间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油画技法课便包括其中。高职学生在进校前一般都进行过美术专业的学习,但大多专业基础薄弱,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美术教师应该如何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将其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油画高技能人才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增强教学效果、缩短教学进程是较好的学习途径之一。
在高职美术油画技法课的教学中,要增强教学效果、缩短教学进程,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缺乏专业特色和职业竞争力的教育会很被动,怎样才能更好地结合高职美术教育的专业特点,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还需要从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着手,加强创新式教学,提前培养与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从而促进高职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油画技法课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也做了适当调整,精简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如在高职美术专业前期的素描基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打下扎实的素描基础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学上我们讲求够用为主,以一种写实素描作为主体,不求大而全,为后期油画技法课打下基础。同时,采取分块量化的模式,循序渐进地来进行授课。素描课从写实能力、创造与表现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的训练三方面综合考虑具体教学安排;油画技法课从感性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三方面考虑设置教学进程,将素描、油画与速写、写生相结合,穿行教学,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所需时间,又可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油画的基础课与创作课既相对又互动,而作为基础课与创作课的衔接,油画技法课常常被忽视,仅仅是不假思索简单的临摹,成为基础课的延伸。为避免走入这样的误区,就要突出技术的特点。然而,油画的技法是很多的,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涉及到,必须让学生有选择的进行学习。我们选取有实际应用作用的写实性技术,从中挑出几种形式让学生学习,节约时间,让他们少走弯路,实践收效显著,达到了增强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展示,是我们在油画技法课教学中很重视的一个环节。每次油画技法课结束时的成绩考核,由同年级同类课程的所有代课教师和该门课程所属的教研室主任以及主管教学副主任共同组成,以确保学生专业课成绩评定的公正客观,同时,院校、系上也能及时掌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最新情况。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作品完成以后要进行展示。一般展出的学生作业是有想法,个性比较突出,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作业的表现手法多样化,风格形式丰富多彩。在观看作业展的同时,学生会主动进行自我评价,把自己的作业与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自觉地进行学习,使学生之间在无形中有了相互的交流与借鉴。这些作品表现了学生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和专业个性,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了学习的兴趣与创造热情,激发出更多的创造灵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并自觉地加大学习投入的程度,同时也会给教师一定的督促。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体现出教师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对作业展的检阅和评价,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调整、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激发本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保证每一次作业能够认真完成。为确保展示效果,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展示计划,增加必要的展示器材,把学生作品的展示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除了按照教学计划使学生完成油画专业技能的学习任务,还布置更多的课外实践内容,让他们进行自我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是提高本专业绘画技能的有效方法。建立专业教师负责制,由代课的专业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业余的油画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油画创作中去,这也是教学展示的方式之一。这能巩固学生所学的油画技法知识并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率。
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学形式也有所改变,保持油画技法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适当的比例关系。过去我们在安排教学时,一般是计算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时数比例,将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总学时数进行比较,折算成学时数并以此来安排教学课时。为更好地提高油画技法课教学效果,我们组织本专业教师进行反复研究,重新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比例关系。这样,不仅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授课比例,教学效果加强,而且还规范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改进后的实践性教学时数增加,教学效果显著。
在教学上,主要以发挥学生的个性为目标,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不同学生的风格、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的差别,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给与其充足的思维拓展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进行“对话式”交流教学,让学生在平等的教学气氛下接受教育,成为欣赏和审美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例如,对于油画技法的选择,由于学生的造型基本功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使用的绘画技法应该不是一样的,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逐渐完善自己的绘画技法。通过这种教学,使教师了解了不同学生的学习特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并使他们主动学习到很多知识,改变了过去被动学习、不思考的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竞争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高职学生培养的重点应在于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油画技法课的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这种理念,经过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改变和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主要表现在于人的思想高度活跃、不因循守旧、对事物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具备敢于追求标新立异的个性精神,只有建立了这样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敢想敢创。培养创新精神就是要使学生思维具有积极的探索性、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创造灵感。对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创新精神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的发展,往往是创造力拓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其选择合适的绘画技法,明确发展方向。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把学生塑造成同一个模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其次,求知欲的养成。高职学生要善于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具有勤奋探索的精神品质,才能在自主创新中成为主力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讨论与油画技法相关的国内外优秀油画作品,欣赏经典艺术形式,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第三,培养好奇欲。学生要对自己接触到的各种油画技法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敢于在新奇的绘画表现形式面前提出问题,不怕问题简单,也不怕被人笑话。第四,创造欲的培养。对于油画技法现成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要求学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经常思考能不能在原有油画技法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和试着创新,脑海里常常出现“有没有别的方法或更简捷有效的途径”等想法,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实践。同时,鼓励学生既要尊重油画名人及其权威性,虚心向他们学习,又要敢于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以增强自信心。高职学生绘画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积极的创新思想和丰富的创新实践分不开,允许他们在绘画创新过程中犯错误,然后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总结和完善,这样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美术教育不仅要有利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且还应当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油画技法课是高职美术专业油画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习时间短暂,教学内容众多的情况下,如何把这门课程改革得更为合理,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做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使高职美术教育的水平更高,教学活动更活跃,教学方式更丰富,教学效果更科学有效,更好地促进高职职业技术教育。
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是:11JG019Y
参考文献
[1] 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 朱玉.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模拟教学模式
一、模拟教学模式的定义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或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以此来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会促进学生去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会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会为老师创造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最佳教学环境;从而达到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堂上面开展模拟教学很有必要。
二、高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的现状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美术教学几乎都是采用传统式的个别教学,这种“一对一”极具针对性的的个别教学模式是十分符合美术教学发展需要的。无论是从教学成果还是其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来讲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入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需求的不断增长,这种传统式的“一对一”个别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的发展现状。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充分合理的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提高其教学成果,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应在秉承传统美术教学“一对一”模式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途径——模拟教学模式。
三、促进模拟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模拟教学模式发展规划和组织机构
根据发达国家美术课堂模拟教学的成功经验来看,制定切实可行的模拟教学模式发展规划和组织机构很有必要。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模拟教学发展规划和组织机构,才能确保模拟教学进行的组织化、有序化。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模拟教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学校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同时考察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组织机构的设立也需要与实际相符合。只有在实际基础上制定的发展规划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接受实践和学生的检验。
二是需要促进学校的改革,学校只有改革了,制定切实可行的模拟教学发展规划和组织机构才有用武之地。改革必须打破各高职学校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学校信息资源,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维护。信息存在了,模拟教学也就可以继续开展了。深化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在学校职能、机构设置、业务流程等许多方面进行改革,改变当前学校的弊端,有助于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加有利于美术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加强理论指导
理论可以为实践提供现实的依据,作为能够促进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模式的发展更加需要理论的指导,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保障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教师除了贯彻了已有的实事求是等理论,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消化新的理论并且把其用于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模式的发展。
(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模拟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对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益等作用巨大,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学生等都应该转变“模拟教学可有可无”、“模拟教学为时尚早”等错误观念,认识其重要性,并且抓住时机,促进模拟教学的快速发展。转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学生的观念,提高其认识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首先应该从各级党政领导开始,模拟教学的实施必然会涉及各个方面的利益,只有获得领导的支持才能保证其的顺利开展;否则就会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极其不利于工作的进行。其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相关技能,提高其实施模拟教学的能力。最后,要改变普通学生的思想观念,让群众意识到模拟教学对于他们和学校的重要性,着力宣传模拟教学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他们改善自身的学习状况。
(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我们已经知道在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模式中缺乏学生的主动的参与,因此一方面需要继续维持教师相对主体的地位,维护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保证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模式的正常有序的运行,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达到互动模式应有的效果。学生是最知道高职美术课堂教学需要什么的群体,因为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设立的,让他们参与其中,为自己的需求服务,不仅可以满足其精神需求,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一、设置艺术学(艺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必然性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了加强艺术类课程的综合性,一方面强调音乐课程、美术课程教学的综合化,另一方面设置了与美术课程、音乐课程平行的综合艺术课程。学校可选择同时开设美术课程、音乐课程,也可选择只开设综合艺术课程。2002年4月28日,陈至立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各级师范院校在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力求为中小学输送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师资。”①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从2004年开始,在一至九年级,凡是有条件的学校都要实施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治本之策在于设置本科专业,解决教师的职前教育。当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按照学科的门类设置专业,培养的师资完全吻合分科课程的需要。如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美术、音乐课程教学,但往往由于知识面狭窄以及缺乏综合能力等因素,不适应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因此,设置相应的四年制本科专业——艺术学(艺术教育),培养合格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综合艺术课教师,势在必行。艺术学(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明确为:让学生既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又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善于发现不同艺术学科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寻求各科连接与沟通的方法,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能积极独立地实施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艺术课程。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构建艺术学(艺术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艺术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对艺术教师素质的要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调综合化、宽口径、厚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自身潜能的发展。以此为指导,我们认为艺术学(艺术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在结构上可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又形成各自的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具有高等教育层次的基本素养及艺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课程。可由三类课程组成:一是工具类课程:以英语、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计算机等课程为主。二是德育类课程:以“两课”为主,主要是政治、经济、思想品德、法律等课程。三是素养类课程(含身体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教育课程):以体育、美学、艺术概论、艺术心理学、科学概论等课程为主。
学科专业课程
与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艺术课程相对应,艺术课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也必然体现出“综合性”,其必定涉及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在学科内容上又涉及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等。可见,增加课程门类是必然的,这就与有限的学习时间和不能过多增加课时相矛盾。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同时使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杂而不乱,博而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优化整合课程。对内容相近、有关联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开设综合课程,这样既可以精简课程,丰富课程的知识容量,减少教学中不必要的内容重复,同时又可使各门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协同合作,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舞蹈欣赏、戏剧欣赏四门课程,就是将原来的中、外艺术史论和欣赏三门课程合并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史论角度和审美角度来赏析作品的文化性、艺术性。又如自弹自唱课程,将声乐、演奏两个学科交叉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确定核心课程,突出主干课程。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可以把素描、色彩、声乐、钢琴、音乐欣赏、美术欣赏、舞蹈欣赏、戏剧欣赏等确定为核心课程。其中素描、色彩、声乐、钢琴课程必须达到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而四门欣赏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从而确保学科专业课程的整体水平。
第三,更新课程内容,压缩授课课时。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出一定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②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深度,压缩一些专业课的授课课时,同时根据专业特点,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内容的广度。教师专业课程
教师专业课程主要是培养艺术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这一模块内可设置递进式的四个层面课程。
第一个层面是基础理论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坚定的教育信仰。可开设:心理学(含普通心理、教育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学内容)、普通教育学、新课程理念与创新、教育科学研究四门课程。
第二个层面是学科教育课程,以让学生认识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规律、特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艺术教育的能力,掌握艺术课的教学技能。可开设:艺术教育学、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论、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课程。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
第四个层面是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是对学生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知识整合运用的检验与训练,对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层次递进上可分为:教育调查教育见习试教与模拟实习教育实习。为了提高教育实践的实效性,一方面要增加总学时,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指导作用,并注意与教师专业课程模块内其他层面课程加强联系,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作用和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集体力量。
三、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
要开办新专业,改革是必然的,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避免只是形式上改变,但实际实施起来毫无变化的情况发生。艺术学(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多维度、多层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办学理念要转变。认真领会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的价值及其带来的新教育观念,例如,艺术课是怎样的课程?艺术课如何实施?我们培养怎样的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艺术课程?这些问题是我们办学者(包括领导者及每一位从事艺术课教师教育的大学教师)都要思考和明确的。二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改革。比如,在欣赏课程教学中,注意加强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文化、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联系;美术欣赏课中,注意与音乐、与舞蹈的联系等。让我们的师范生在大学课堂中也受到综合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艺术通感与联觉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法,结合使用对话、体验、探究、合作参与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的丰富与提高。
注释:
①陈至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行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14日.
②陈其龙,陈永明等.科学研究课程与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比较[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2]胡知凡主编.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关键词】动画;中职动画;动画教师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文件精神,为贯彻党的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精神,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成为中职教师重要任务。本文在剖析中职动画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力争为动画设计专业教师“专业化”提供依据。
一、中职动画设计教师的“专业化”调研
(一)在从动画专业教师自身方面来看,根据调研所得,目前中职动画设计专业教师自身认为欠缺的知识和能力依次是(1)动画制作能力不足、与企业互动少甚至“脱轨”、绘画能力较弱、实践指导能力较差、获取信息渠道、学历提高以及获得培训的机会较少等;(2)与社会联系不够密切;(3)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欠缺;(4)与学生沟通较少,不了解学生;(5)组织协调能力、教学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不足。
(二)而企业认为,我国现阶段中职电脑动画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素质、良好的美术基础、掌握三维与二维动画制作的三到四门软件操作、要有动画相关企业实训或工作经验、熟悉动画制作工序和各个操作环节、具备电 脑绘画能力、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动画制作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引导学生实现动画想法和创意的能力。对于中职学校招聘普遍以高学历、高职称作为基本条件却忽视了拟招聘教师实际的专业教学能力,从而导致招聘到的“双高”人才无法发挥较好的专业带头作用,误导了和阻碍了人才的输送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进程。
二、提高中职动画设计教师“专业化”的内容
从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职动画教师的现状和“问题”,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如下的建议,力求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中职动画教师走向专业化。
1:专业理念与师德的“专业化”
(一)中职动画教师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同时应当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人身与生命安全,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
(四)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专业知识的“专业化”
中职动画教师应该注重一般社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方面知识的专业化。
(一)中职动画教师面对的群体是思维逻辑能力活跃、独立意识较强的中职生,一方面他们的基础较差但另一方面他们渴望知识和动手能力强。这要求我们当代的中职动画教师具备较完善的社会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能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进步、创新、对人生或职场进行规划、对社会普遍问题进行思考。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提升自身学科专业知识,应该做到不断提升职业技术教学实践能力,具备传统二维、现代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流程中各个环节应用能力;提高运用动画软件制作相关影视动画和网络动画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动画语言及故事剧本、后期编辑的能力;对学科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产业有深入的了解;主动与企业联系沟通,具备带领学生进行试训的能力。
(三)中职动画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方面能力,不断加强、提高其教学基本能力(表达、书写、教育技术)、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注重教师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同事之间相互学习。
(四)不断提升自身社会地位,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提供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培训机会,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3:专业能力的“专业化”
目前中职动画教师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获得
(1)在职前的学科学习和训练(学历教育)
(2)从任教过程中主动的提升学科专业技能或培训(专业进修、对口企业挂职等),(3)在任教前从企业积累的学科专业技能两者的提升需求迫在眉睫。而在《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到了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两个观点,体现出学科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
(一)从政策上,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成果的奖励,为教师提供提高教学科研、实践水平的条件,有关部门应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鼓励教师承担与动漫产业相关的课题,以学科研究支撑学科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建设。
(二)中职动画教师应道注重自身专业能力培养,在校内应该参与基本的培训,编写适合本校学生或地区情况的专业教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中职动画教师应该主动到其中参与生产实践,紧贴专业脉搏,更新专业知识。其次充分利用、参与继续教育资源,与本校或社会培训机构紧密交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综合上述,中职动画教师在自身“专业化”的进程上形式严峻,不断更新的社会与科技又为动画专业带来新的挑战,而我们在共同促进自身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同时,实现“专业化”是中职动画教师发展的必经道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文件
【关键词】艺术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学
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现状
开办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高校按学校性质及生源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原文化部直属重点艺术类院校(吉林艺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普通公办艺术类院校(山东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独立学院或民办高等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等)。
在专业和专业方向设置上,各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把“艺术管理”分别挂靠在公共事业管理、美术学以及音乐学这3个学科上。山东艺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上海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都为: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公共事业管理(艺术与文化产业管理方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艺术管理);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音乐学(艺术管理);天津音乐学院:1、音乐学(音乐商务专业方向);2、音乐学(音乐传媒专业方向)。[1]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艺术管理者是文化艺术管理运行机制中最活跃的因素。管理者素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艺术管理工作的质量甚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艺术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管理者的素质,更需要储备相应的艺术专业知识。像音乐类院校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音乐鉴赏能力方面要过得硬,即经过大学期间对视唱练耳、和声、乐理和曲式分析的学习,任何一段经典音乐,只要听过就应当能够大概知道是什么国家、什么时期、什么风格,甚至是什么人的作品。我们在培养书画、演艺等文化经纪人的过程中发现,不具备专业素养或只是泛泛了解专业知识的人往往无法把握文化艺术的内涵,无法更好地将其以商业手段、大众消费的方式进行传播。另外,每个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经营管理模式,作为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产业同样包括文艺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等主要行业,而对于不同的艺术产业类别,国家政策及经营管理方式均不相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储备相关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学习该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因此,笔者认为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应该是懂艺术的专才,而后才是具备一般管理者素质的通才,这也是笔者主张以艺术生招生的方式招收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原因。综上,艺术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懂艺术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使其为日益丰富的文化艺术生活服务。
三、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艺术管理是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同时还强调与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会计学、法学等诸门学科的结合。这种学科的多样性,必然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体现多样化。
目前各高校艺术管理专业课程方面的主要分歧在于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一是以某一艺术门类学科的主要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中央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二是以整个艺术学科主要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山东艺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笔者认为艺术管理专业可在招生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区分为不同培养方向(之前笔者已谈到主张艺术管理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在大学第一、二学期完成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学习,第三学期进入相应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专业基础课包括两大门类,即艺术学和管理学。从艺术学看,根据不同方向学生的特点,需要学习与之相关的专业基础艺术理论,如音乐方向的艺术管理学生,还要开设音乐美学、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从管理学看,主要是艺术管理学方面的课程而非一般管理学课程。一、二年级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系统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管理理念,为三、四年级技能实践课做铺垫。技能拓展方面的课程一般属于学科专业课,需要根据不同方向的学生进行课程设置。仍以音乐方向艺术管理学生为例,其学科专业课包括音乐编辑与发行、艺术传媒技术等。开设这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技能,适应文化市场和高科技发展的需要。由于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新兴学科,因此在专业培养上不能缺少以应用性为主导的实践课程,艺术管理实践课程包括:艺术市场调研、舞台设计、演出策划等。学生在四年级时,应能结合所学的理论课、技能课进行独立的创作和策划。
四、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状况
由于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科班教师几乎没有。我国艺术管理专业教师大都来自于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还有的院校从业界聘请具有多年艺术管理经验的专家教授艺术管理课程或出任学科带头人(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另外,为了与市场接轨,我国部分院校艺术管理专职教师较少,大量教师是从演出公司、演出经纪机构,电视台,艺术品投资咨询和拍卖行等的高端人物中聘请(中央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这种师资结构有利于高校培养面向市场的人才。纯粹的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师往往不善于把本学科与艺术管理的内容结合起来教学,而是单独地就某一学科进行讲授,学生不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国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通过撰文著述,弥补教材短缺问题,同时也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研究如何更有效、更合理地建立起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艺术管理教育体系,但总的来讲,我国建设艺术管理学科教材、经验、师资等方面的短缺现象依然比较严重,这不仅需要学校的研究及实践也需要国家、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简圣字.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考察与思考. 歌海,2008(1)
作者简介:
根据《*县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暂行办法》的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教师调动和应届毕业生分配工作,经研究,对2009年中小学教师调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毕业生分配
对高校毕业生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严把教师入口关。通过公开招考聘用的毕业生,高中的分配在县城高中任教,初中和小学视学校需求,由教育局公布学校岗位后根据招聘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先*年12月招录,后2009年5月招录)的顺序由毕业生自主选择岗位,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初中、小学任教的,服务期满三年方可参加县城学校竞聘。
二、教师跨县调动或转行
除组织调动外,教师要求外调或转行的,必须于5月31日前向县教育局人事科上交签署学校意见的调动申请(同时上交辞职申请书),经局党组研究后报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审批。若对方接收不了,必须于7月31日前告知县教育局,否则不予保留原岗位。若在9月1日学校开学前申请人既不能办理调动手续,又未到学校上课的,由县教育局给予办理辞职手续,并将其个人档案转县人才交流中心。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调入县城学校任教
农村中小学教师调入县城初中、小学任教的,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普通话等级证书和符合规定的学历要求,所学专业或现任教学科要与需求的学科相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专业课教师不能参加其他学科的竞聘。调入高中任教的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学历,所学专业与需求的学科相符。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根据县城学校师资的需求情况申请参与竞聘:
1、在本学年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考核中,考核分(教龄分除外,下同)位居本校(或本乡镇同类学校,下同)前50%的中学、乡镇中心小学、辅导小学、村校教师;考核分位居前70%的中小学班子成员。
2、*年参加丽水师专小学英语培训班的教师,符合第一款条件的,可以参加小学英语或其他学科的竞聘。
3、全日制本科毕业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符合第一款条件的,可以跨学段参加竞聘。
4、经县教育局同意,校际之间借用半年以上、法定产假及脱产参加“领雁工程”培训的教师,其聘任制考核成绩视同前50%,可以参加竞聘。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其配偶在申请工作调动时,可根据县城学校的需求,由县教育局党组直接调配。
1、农村中小学校长配偶申请工作调动,按中小学督导办法执行。
2、市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教坛新秀,本学年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考核成绩位居本校前20%,且其配偶本学年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考核成绩位居本校前50%。
四、县城中小学教师跨学校调动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根据学校的需求情况申请跨校调动,并参与县城学校教师竞聘。
1、原校任教满三学年。
2、*学年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考核成绩位居本校前30%。
3、必须符合规定的学历要求。
五、县城学校教师竞聘办法
根据教师笔试成绩,本学年所任教学科教学成绩或教学能力测试、技能测试成绩,其他量化考核分的综合成绩择优录用。
(一)抽测学科:
1、教师笔试成绩50%。其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占30%,本学科专业知识占70%。
2、本学年所任教学科教学成绩30%。详见《2009年中小学教师进城竞聘抽测学科教学成绩得分计算办法》。
3、其他量化考核20%。详见《2009年教师进城竞聘量化考核表》。
(二)未抽测学科:
1、教师笔试成绩40%。其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占30%,本学科专业知识占70%。
2、教学能力测试或技能测试40%。
3、其他量化考核20%。详见《2009年教师进城竞聘量化考核表》
六、农村教师跨乡镇学校调动
(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可根据学校的师资需求情况申请调动:
1、在本乡镇学校工作三学年以上。
2、*学年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考核成绩位居所在学校前50%。
3、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符合规定的学历要求。
(二)*学年教师聘任制考核成绩达不到前50%,但家庭存在特殊困难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教育局党组研究,可在条件相当的学校间进行调动。
论文摘要: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进,已逐渐走向理性与成熟。文章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入手,分析了它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并观照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出我国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一、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1.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演进
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科学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融合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时期…。
在19世纪职业性培训课程时期,在所有开设的26门课程中,没有普通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也只有2门。基本上是学科专业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到了20世纪20年代,开始步人了“专业主义”教师教育课程时期.这个时期普通教育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都得到了空前的壮大,而学科课程被削减到了只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不到二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天平又开始向学科专业课程一边倾斜,而教育专业课程被削减。直~tJ2o世纪80年代后.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块才真正达到一种各占三分之一的状况.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也得到了摒弃.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走向融合化.从而消灭了由来已久的“专业性”与“学术性”之争。2.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
(1)普通教育课程。美国教师教育的普通教育课程主要有英语、哲学、文学、美术、音乐、戏剧、外语、历史、经济、法律、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遗传学、地球和空间学及健康教育和体育等,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语言等各方面。这种课程是任何专业的大学生所必修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具备宽厚的文理基础知识,注重普通文化知识的养成,避免了狭隘的专业化。
(2)教育专业课程。在美国,教育科学课程由三部分组成:是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学过程、人的成长和发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行政与管理、教育技术等:二是教学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学计划、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三是教学实习,以见习、l临床实习的方式进行。这些可以为师范生提供教育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现出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
(3)学科专业课程。学科科学课程为师范学生提供将来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而且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和中小学开设的学科课程相对应。初等教育者要学习涵盖初等教育学科的所有科目,中等教育者要集中学习一个或两个科目,这是由初等和中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这三类课程在学时上的比重情况分别为:普通教育课程占1/3强,学科科学课程占1/3,教育科学课程占1/3弱L2]。
3.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特点
(1)普通教育课程注重广博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受“博雅教育”的传统影响,美国教师教育非常注重普通文理课程的设置。这为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及社会学科课程,拓宽其知识面,使其具备宽厚的文理知识基础口]。
(2)课程突出师范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美国对师范性课程设置予以特别重视.以此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在全部课程中达到了三分之一,而且课程内容都比较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专业指导:教育概论;②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心理学与发展科学、学习论、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教学评估等;③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教育理论,如语言教育与阅读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等;④临床实践和现场实践4_。
关键词:景观设计;学科;介入;途径
1.引言
过去的三十年间景观设计在中国正在迅速被认可,和西方百年发展相比,中国的景观设计行业正在向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多角度融合介入。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景观人才?在景观教学中值得我们冷静下来思考,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景观多学科专业的并列发展
景观设计(Langdscape Architecture)为1857年现代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在监督纽约中央公园时创造的专有名词。[1]从1900年美国哈佛大学有了第一个景观设计课程至今,景观设计的发展已有了百年的历史。国内的发展仅仅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景观设计专业一直是依附于传统园林设计专业基础上,业内、业外理解的景观设计即园林设计。1999年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名称取消,随着新兴环境艺术与旅游景观规划等专业的迅速发展,与传统的农林园艺专业下的园林设计和城市规划专业下景观规划设计形成了并行发展的态势。
国内开设景观设计相关的专业有源于建筑学、城市规划背景下的景观规划设计,由于建筑学科发展时间久,具备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着重于在城市规划下大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传统林业、农学背景下的风景园林设计以植物的综合运用、环境绿化、水土整治最为擅长;[2]而在另一学科,随着人们对于旅游、游憩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具有旅游、游憩性质的户外游憩地的规划设计,与旅游结合,重于大众行为心理以及景观策划。新兴崛起是基于美术专业背景下的环境艺术专业,在景观设计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美感、细节的塑造,是景观感受层面的视觉美学的设计。以上学科的教学,培养的目标不一致,偏重性较强,导致在景观专业实践上鱼目混珠,抄袭、模仿成风,设计难以达到一定的水平高度。对此需要对专业学科做一个融入调整,转换思维、勇于转型,从单一学科教学变为交叉的现代综合专业相互融入,提高专业的发展层次。
3.学科教育的资源整合与扩展
首先是对于现有专业知识的一个融合扩充,其次是引入其它相关专业领域的内容,提高专业发展的生命力。从国际上看美国如加里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景观设计专业开设了《生态学分析》课程,对景观设计涉及到了环境保护层面上的研究,在后工业时代,突出对环境的理解和修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开设《乡村景观规划》课程则更多是基于乡土农业发展的自然景观,更多关注城市之外的景观设计,大大拓宽了景观设计的施展范围。国内如北京大学开设《景观与城市管理》课程,提高景观教学上的领导决策能力。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也开设了《景观实务》课程,学生在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运作、设计协调方面有了初步了认识,提高今后实践操控能力。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现代景观设计,需要有一个学科自省的过程,而随着高水平景观项目的不断在国内出现,新的设计操作方法、设计观念深入人心,必然需要在现今景观学科教育中作学科的资源整合与扩展,才能适应远景景观教学的需要,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整合:
(1)保持传统建筑学科的空间设计能力、工程营造技能的培养
(2)引入环境艺术方面空间美感、细部的手法,以及空间表现能力
(3)农林园艺专业对植物选择、种植、环境绿化的综合运用
(4)旅游专业旅游管理、策划、营销、游憩学等方面知识的培养
(5)引入园林设计专业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加强人文素养的提高
(6)对城市规划专业领域城市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另外,在此基础上还需引进以下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以适应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
(1)人居环境学科对人类聚居环境的认识和反思
(2)设计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上的心理、行为暗示作用
(3)景观生态学对生存区域土地合理利用、生态的修复知识
(4)在遗产保护方面的保护程序
(5)信息地理学科GIS的应用
(6)人文学科艺术素养的提高
(7)景观实务及管理
4.产学研结合新途径
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领域获得扩展,景观教学培养的人才是具备操作能力的实践人才,在教学中探索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途径,通过对以上学科的整合、培养的人才具有市场性,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利于专业的发展和扩展。在教学中敢于接受多元化的学科的重构、培养多层次的设计人才注重学科的定位与整合。
5.结论
学科的交叉互补,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从传统单一、相互独立的学科教学观念转变为现代景观教学,提高以人居环境为核心的中国景观实践能力,推进中国景观教育的学科发展,确立其行业地位。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美术院校的美术专业相继开设了更多丰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已经和过去纯艺术美术专业截然不同了。它更加适合国际美术专业交流和经济科技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美术专业。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称通才教育,是当前高等专业美术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专业、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通才教育的目的是改变过去专业过细,过分强调专业而培养“工匠式人才”的教育观念与实践,转而在大学期间注重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从近几年美术专业类高校来看,很多高校开设的新兴专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社会发展空间。一些特殊的冷门专业已经逐渐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性,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艺术专业,如影视动画专业、舞台美术专业、游戏设计专业等,都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具备一定的高科技,又兼备一定的视觉艺术审美价值,带动着经济产业发展趋势,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前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基础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中国传统艺术的延续或者对西方古典艺术的研究,其教学内容和艺术形式都缺乏教育方式的原创性和主动性,所以发展美术教育研究不同门类的美术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与相关学科专业相互融合,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艺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通过实施开展“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将艺术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和总结经验,在动画设计专业领域创造出一套新型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中国美术学院探索设立综合绘画工作室,在“大美术”观念指导下,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多学科交叉式综合教育模式,以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和实践,创造出一条中西艺术文化相融合的教学道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担了“国家广告设计职业标准”的制订与教学工作,从中探讨出一套广告设计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的设计人才。如今,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先锋的创新思路,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速学科的发展。如,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动画专业就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将动漫人才培养试验区办为“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先锋榜样,拓展教学科目,完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毕业生成为各地动画领域的专家、高级导演、管理人才及参与国际竞赛获得奖项的行业领跑者,部分毕业生成为全国各大高校启动动漫专业的骨干教师。
二、艺术教育在专业美术院校实践中的价值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曾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成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自我实现,完成团体的职分,才能真正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幸福机运”。如果没有艺术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教育不能够离开情感,情感是最能够打动和影响人情绪的方式,人与人之间需要情感去沟通,需要情感去建立感情的桥梁,艺术中同样需要倾注情感,才能变得丰富饱满,才能让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艺术专业知识,更应该在艺术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丰富学生对艺术专业的情感,只有让学生先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使得他们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教育模式也是当今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