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大概念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对策
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其中探究式教学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这种教学方法的掌握涉及到学生思考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是初中化学教师应熟练掌握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对于初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应多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享受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乐趣。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与初中化学实验
探究式教学方式还有两个别称,人们也称其为研究法和发现法,其内涵从字面上便可见一二,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注重于学生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事实上,这种教学方法指的是学生在知悉原理和概念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验、思考及讨论的过程进行相对独立的探究,从而发现、掌握原理和结论。很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对于学生发现能力和研究能力及研究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同时,这种方式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经过了个人的实际操作,学生往往会对辛苦得到的结论印象深刻,这也就方便了后续的理解,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而言,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化学实验部分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化学反应的发生离不开实验的揭示,没有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无异于纸上谈兵,终是浅淡。另外,初中化学相对来说仍然比较基础,但却对学生未来对化学的理解和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做好化学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应尽量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这些都需要实验操作来带给学生切实的感受,教师演示的实验过程未免过于单调,另外,一些化学反应的变化比较微妙,也不利于全班学生的观察,故而将学生分散开来,并在注意好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就显得妙趣横生了。
二、做好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对策
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特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积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强化教学效果。
1 实验前注意好基本理论的渗透
教师应在进行实验之前做好基本理论和概念的渗透工作,学生不能盲目地进行实验,起码要知道实验的大概目的,实验涉及到物品的一些性状,以及实验的基本的注意事项,甚至包括一些基本的反应原理,也是需要教师做好事前的渗透工作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是十分关键的,缺乏了适当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就很可能变的盲目,并且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故而,教师务必在实验前做好基本理论的渗透工作。
2 合理安排探究内容
探究式教学法的魅力就在于一半是已知的,但另一半却是未知的,并且还需要学生动手去寻找答案,并且去丰富它们,对于学生来说,这元异于是一个小小的发现过程,如果探究内容设置的合理的话,能够极大地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探究内容的设置不得当,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氧气的制作实验,教师应在实验前几天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应该采用什么物质来制取氧气?请学生观察这种物质的性状,并注意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收集氧气有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提前的思考,未必是为了寻求一个答案,而是要让学生投入到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从而能够在实验课程中积极认真地去寻求答案。
3 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一般来说,化学反应的过程比较复杂,虽然初中阶段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化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初中生来说仍然未免紧张,如果一个人来进行操作的话不仅难以正确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甚至对一些基本的操作环节也无法熟练而流畅地完成,这就会影响到化学实验的结果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对此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积极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小组的方式,通过分工合作,将整个实验过程顺利地完成。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也需要学生在一起进行讨论,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总之,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于初中化学实验部分的学习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过程可以使学生从抽象的化学概念中走入具象的动手操作之中,对于学生理解问题,进一步思考问题都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探究式教学方法还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兴趣,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注意探究内容的设置以及对学生的恰当引导。总而言之,教师只有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积极探索,才能够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春生。浅谈对初中化学实验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52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初中化学 教学衔接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093-01
化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点课程,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初高中里,有80%的学生认为化学知识复杂凌乱、难学难懂。因此,新课程的改革给初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该文主要针对化学教学衔接策略和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内容提供帮助。
1 构建完善的化学内容结构,做好衔接工作
在初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点是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来分层进行灌输的,而有些则脱离递进方式独立呈现,所以,可以在化学教学内容上进行补充,完善知识结构,做好衔接工作。
1.1 采用“织网式”对知识点进行补充
在对新课标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发现,对初高中化学知识只有比较笼统大概的介绍,这些都是属于常规性的知识简介,并没有形成全面完善的知识内容结构体系,每章节的内容只是对重点知识的少量介绍,以物质分类为主轴线,并没有对化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连接的作用,但是初高中的化学知识通常都是以元素周期、物质的量、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能力变化等作为主要轴线,以点进行发散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知识逐渐积累。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层“面”。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强调对学习惯性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构建,例如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上,如果有遇到需要没有学习过的初中化学知识点,可以利用分时分点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做好内容上的衔接,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
1.2 采用“阶梯式”来调整教学的难易程度
在义务教育的多年实践中,大大降低了对初中化学的难度,但是初高中化学学习的难度无法下调,这就在客观上加大了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压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既要完成对化学内容的掌握,又要提高对化学知识实用性的操作。在一定层面上提升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难度台阶。有些老师一味的追求中考、高考效应,主要就是对考点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在课程标准里的选学知识和常识性内容的教学,没有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点有很好的认识,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存在缺陷,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加入“螺旋式”,“阶梯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循序渐进的认识。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加强在化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高中的化学教学方法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初中化学多数的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讲求学习方法,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掌握的要求比较低,而高中化学不但提升了内容上的难度,老师经常采用抽象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所以,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理解的状态,我们要加强对化学教学方法的衔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化学学习的节奏,加强独立学习的能力。
2.1 采用“学案化”进行教学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预先设计的学习方案进行逐步教学,首先让学生对本单元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要点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课前进行预习来巩固知识框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运用。中间穿插学习方式,在课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为下次教学做好计划。
在实际的操作中,化学老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相关的支架来帮助学生学习,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化学知识的主动能力。在设计学习方案时,要对多元化的资源进行综合整理,采用学生喜欢,老师爱用的基本要求进行选择。对设计方案应该多考虑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内容。
2.2 利用“实验化”来设计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通过让学生融到具体的环境中,感同身受,来提升对知识点的应用和掌握能力。老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要点来设置情境,来正确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进来,从知识点出去。而化学实验就是一种最直观展现化学内容的有效手段。化学实验是以化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增强对化学的激情与兴趣。因此,化学老师可以构建“实验化”的情境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
3 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高中化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比初中化学内容都有一个质的提高,两者间形成明显的跨度,这将导致学生在面对新老师、新环境、新学习压力时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促进教学的有利措施之一。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任何学习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在对初高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学习时应该多注意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化学老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调整教学计划,并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学习指导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在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构建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结构,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提供良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樊北芳.高中化学必修阶段基本概念教学中与义务教育阶段衔接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0(11).
[2] 陈赛清,陈良壁.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
关键词:调整心态;提高自我;了解体系;掌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10
一、进行自我心态调整,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高一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对于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而言,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很关键,适应得好则能为高考打下好的基础;适应得不好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学会分析环境,正确地评估自己、树立信心,保持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
每年的高一新生都有这种情况: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突出,受到教师和学校的青睐,他们心中就滋长了一种优越感、特殊感。而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新生的素质大体相同,角色和地位上的改变,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昔日佼佼者的自尊、自信严重受损,并由此波及其对前途产生焦虑。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大幅下降时,不是细心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而是显出不满,责怪孩子。有一些学生,面对身边众多的尖子生突然丧失了信心,变得自卑起来,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其实,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成绩的要求不同,高中考试平均分一般要求在65~70分左右。有些同学和家长不了解这些情况,对九年级时的成绩接近满分到高一开始时的不及格这个落差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按高考成绩来看,总分为750分,500分的考分(66.7%)就能进入重点大学(一本);420分的考分(56%)也能考上大学本科(二本)。
而且,学生自身的水平并没有下降,只是比较的参考标准不同了,周围的对手比以前更强了。此时,应该积极地肯定自己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磨炼,只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就能获得成功!
相信兴趣是学好化学的良师益友,学生初学化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具有不稳定性。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出于好奇心,兴趣较浓。但时间一长,一部分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兴趣便会下降,因此要培养持续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就要及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比如:1.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知识结构;2. 安排伏笔,以旧带新;3. 分散难点、逐个击破。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合价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但死记硬背很困难,引导学生编制口诀,朗朗上口,一旦记住,长久不忘,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掌握,采取分散教学,反复呈现,定期默写,开展比赛,实施奖励,这样就可把死板的记忆变得有趣、灵活,学生从而满怀信心主动学习。化学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又恰是一颗颗钻石,只要努力开发,就会串成一条闪亮的智慧长链。
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高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高中生还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进度学习。高中生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有许多,从课堂学习的过程看,主要培养以下一些好习惯:
1. 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要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2. 专心听课的习惯
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
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教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教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
3. 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4.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 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3)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4)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6. 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以上所说的一些学习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教条,在这里只是希望抛砖引玉,让高中的学生们借鉴更多更好的学习经验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了解高中化学特点,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
初高中的内容与要求有其各自的特点:初中的内容涉及面广,但要求相对较低,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高一、高二年级的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一些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高三年级的内容注重系统复习,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知识间的关联以及化学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可以看出,高中教材知识量明显增大,每门学科都涉及至多个分支;理论性明显增强,高中学习对理解要求很高,不动一番脑子,就难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综合性明显加强,往往解决一个问题,还得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系统性明显增强,高中教材的知识结构化升级;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如果上了高中,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就会使学习越学越困难。调整好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高中阶段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有些学习要求是需要进一步提醒的,如:
1. 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也就是说,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
2. 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3. 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
4. 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教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教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教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基础;化学教学;实验技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许多化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准确地理解化学原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学实验技能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化学研究、科学探讨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素质教育出发,通过优化化学教学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那么,教师要怎样通过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呢?
一、充分利用演示性试验来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生最开始学习化学,是处于一个摸不到头脑的状态,虽然学生对于化学变幻莫测的原理、现象、结构、方程式等都充满了好奇,非常想了解其中的知识来满足自己好奇的心理,但是学生对于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是一无所知的,在这一点上,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利用演示实验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启蒙和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争取第一次就能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能够记住并进行模仿。教师在进行演示前,一定要为学生布置好任务,使学生能够熟悉实验操作的步骤,并且在教师进行演示时,需要学生认真观察,不要教师都做完实验了,有些学生还处于迷茫状态,不知教师所云为何。教师在进行演示时,动作一定要规范,语言一定要言简意赅,突出强调实验操作的重点,让学生能够明确知道实验操作的步骤,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和规范要求。
教师的实验示范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的讲解一定要给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的视觉效果,实验后一定要检查学生完成试验的效果和情况,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二、 通过对具体实验的分析,使学生形成类比意识,让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触类旁通
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来说,其实验内容大概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种:验证基本原理与定律的实验、制取有关气态物质的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研究各物质之间相互关系的实验、纯操作方面的实验等这几类。
一般来说,每一类实验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都大同小异,并且有规律可以遵循。因此,教师在讲解实验时,一定要将实验归好类,对于同一类的实验,不仅要分析重点讲解的实验,还要将同一类实验中的其他项目对学生做好讲解,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一个初步认识。
在实验原理和化学基础知识讲解方面,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实验药品、仪器、条件的选择。在实验技能方面,让学生能够明确所选择的实验仪器的性能和具体使用方法,物质制取时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三、 加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时的规范性
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规范性意识,让学生根据实验所要求的仪器和具体的基本操作来进行实验练习,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要领、基本的操作步骤,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能做到规范、准确、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时,第一步要讲解实验所需要的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要领;第二步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演示操作,一边演示一边为学生进行讲解,等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后,再进行连贯的示范;结束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一定要亲自检查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对于学生不规范的操作步骤或操作动作一定要明确指出并进行纠正。对于学生准确的操作步骤和标准的操作动作,教师一定要进行表扬,以鼓励学生;对学生都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教师要进行集中讲解,避免集体犯错。
四、 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对实验操作进行再现,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实验技能
演示实验一般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易克服的困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验操作仪器的限制。现在的教学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这样就会出现实验反应仪器体积小而教室空间范围大,学生位置分散,致使多数学生无法很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2.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有的化学反应反应速度非常快,反应现象出现的瞬间就会消失,有时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在实验重点上集中,对实验现象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3.实验操作步骤的限制。有些实验操作复杂,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记住实验操作的步骤,导致试验失败。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来弥补,可以将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放大处理并将图像投放到银幕上,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出现的现象。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为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之能够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标准,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文景.浅谈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3).
一、思维流畅性的培养
思维的流畅性是学生善于分析联想,思路开阔,对问题很流畅地作出反映的能力,中考试卷中的许多题目设置了一些非常隐蔽而又巧妙的陷阱,遇到这类题目学生很容易出现思维“短路”,掉入陷阱。例如,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CO、CO2、N2,将此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灼热的CuO和浓H2SO2,最后剩余的气体是什么?这是一道化学竞赛题,有87%学生只答N2,漏答CO2,掉入“通过澄清石灰水”这个陷阱,只想到原来的CO2被吸收了,却未想到新的CO2生成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精选一部分陷阱题目,检查学生的思维障碍,促使学生思维流畅,训练学生对同一问题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途径。教师通过巧设陷阱来诊断和纠正学生思维上的毛病,帮助他们优化思路、突破障碍,这样学生在中考中就能顺利越过陷阱,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学生的智能会健康发展,优良的思维品质也会慢慢形成。
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心理学表明,思维定势人人都有,其消极的一面往往表现为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为了使学生思维灵活,教师在解题时应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才能找到简捷的解题途径。例如,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得到的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对这样一题,学生往往先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CO2和CO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这种解法,虽然思路清晰,但计算过程繁琐,中间环节过多,容易出错,若采用守恒法求解,计算22克CO2中碳元素的质量,问题即可解决。
三、思维的深刻性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尤其是当条件不充分或不显露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或者错误理解题意,表现出思维的肤浅性、表面性。比如,把6.2克Na2O溶于93.8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许多学生一看题目,认为很简单,直接套用公式,结果错解。之所以错解,关键就是对物质的性质把握不够,没有挖掘隐含在题目的Na2O与水会发生反应,生成了NaOH这一实质,错误地把溶质看作是Na2O,这正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事物间的联系,思维的深刻性弱的表现。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种情况,充分利用这类题目,引导学生挖掘隐含的各种因素,扩大思路,全面地、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位置变化的本质,培养学生深刻性的思维品质。
四、思维审慎性的培养
有的学生在“题做多了的情况下”,大概读一下题,认为与以前做过的某道题差不多,不论条件是否变了,就套用原来的方法或结论,这就形成了思维障碍。在强烈的“求同”意识的驱使下,学生单一模仿过去,只注重“求同”,而忽略了“辩异”,即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区别,根本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了一些“形同质异”的习题,要求学生“求同”又“辩异”,得出正确的方法或结论。例如:将20℃时的饱和硫酸铜溶液200克蒸发掉40克水后,再冷却到20℃,求此时有多少克硫酸铜晶体析出?学生遇到此题,觉得再熟悉不过了,无非就是与“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求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的题一模一样,但却错了,原因是没有认真审题,没有耐心细致思考。一经提醒:硫酸铜晶体带有结晶水,学生就不再简单考虑问题了。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加以引导、训练、反复强调,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周密严谨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的审慎性。
五、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逻辑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因此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和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因此教师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住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六、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精密性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因此教师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为了使学生的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七、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思维的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的分析和批判的程度,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敢于怀疑,不盲从轻信,从而提出批判性和发展性意见。例如:在60℃时将210克KNO2饱和溶液蒸发掉50克水后,则析出晶体后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此题一般解法是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一步一步分析求解,这样太繁琐。学生如根据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60℃的饱和溶液,再回忆60℃的KNO2的溶解度,即可很快求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关键词】教材走向 教学走向
历史走进了新世纪,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有必要回首审视教育发展历程,探究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小而言之,是促进人的发展,大而言之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是大概念,笔者不敢置喙,姑且说说化学教育的狭义意义,既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情感发展、社会责任感)、智慧发展(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
一、化学教材走向
上个世纪我们的化学教材,在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交替影响下,曾围绕“学问中心”或“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或“经验中心”两大课程观之间彷徨,如“以硫酸、玻璃、雪花膏”为题材、以“三酸二碱”为题材的是“社会中心”课程的教材,而人教版的“甲种本”“乙种本”和“高级中学必修、选修”是“学问中心”教材。“学问中心”教材的特点是把教学内容学问化、专门化、结构化,抽取“精髓”,重视概念、原理,强调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对我们组织教学、对知识的传承和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科的精英有利。“社会中心”是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为准则演变而来的,教材的特点是“实用性、综合性、课题性、实践性”, 它以“学以致用”为准绳,认为学生的知识从经验中来,学习是为了实用,通常以实用化工和自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来组织教材,如“硅酸盐工业”“日益贫乏的水资源”等等。教材的优点是:有利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价值观,缺点是:不利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易导致基础能力的下降;不利于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学问中心”和“社会中心”两大课程观要紧密结合,走向“学生中心”的人本主义课程观,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新教材就是这一结合的必然产物。
二、化学教学走向
新的教育观告诉我们:化学教学不只是学科知识的教育,而教育的化学,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本身,还应该囊括教学和教育的目标。因此,必须构建三维教学目标。化学教学大纲的变迁可以看出在向着育人方向改变,1990年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只注重双基目标;2000年版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技能: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②能力、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教育。上述目标包括了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和态度三维目标。
三、教材多元化
教材正在打破人教版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省市按照本省的实际情况编排教材,学校也可以按照自身需要购买教辅等各种资料,教师还可以量身订购、从网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教辅资料等等,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的资料,教师都可以拿来做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把课程按其功能分为基础型教材、拓展型教材和研究型教材,基础型教材是国家统编的必修教材,其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拓展型教材是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目的,研究型教材是校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为出发点。校本教材一般是在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指导下,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开发编排,校本教材的编写从学校的实际、社区的资源出发,发挥自身的优势。“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化学会会长,R.布里斯罗语),化学教学校本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编写多种校本教材如:化学新进展、化学工艺、化学与环境保护等。
四、课堂教学多元化
传统课堂,教师传道授业,扮演的是布道者的角色,知识的传授以填鸭式为主,这种“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教学结构早在世纪之初,就已经被打破,教学结构也被多中心的、开放式的形式取而代之了,这种新式教学结构,自然、社会和网络都是课堂,学校教学资源、自然教学资源、社会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发挥了应有的教育功能。在新型教学结构中,学生除了学习化学知识之外,还受到了社会责任、爱国主义的熏陶。
研究性课程的开设,让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学生必须走进自然去调查资源、调查环境;走进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走进化工厂调研化工生产;进入图书馆、因特网查阅资料。课堂处处有,教材处处是。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有7种智力,即: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视觉空间能力、身体动作能力、音乐艺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认识自我能力。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智力特长,比如我教的班级,就有这种现象:有的擅长化学推理、有的擅长观察化学现象、有的擅长实际动手操作、有的擅长化学课题研究项目的组织领导。因此,传统单一笔试作为化学教学的唯一评价方式,显然是有局限的,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公平的。教学评价应该废除单一评价方式,多维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评价的方式上,把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教师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笔试评价与实际操作评价、观察访谈与测试结合起来;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师的综合印象、访谈记录、问卷调查;学生作业、学习笔记、测试成绩、作品(小论文、课题报告、调查报告、小制作);学生彼此的评价等。这样,评价才趋于合理公平,才有利于选拔化学方面的人才。
此外,还有诸如,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教学的常态、化学教学的大众化、人文化、个性化、综合化和自主化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才能适应化学教学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杜威:《我的教育信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1核心概念的特性核心概念(bigidea)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这里的概念(idea)是表示对观察到的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它和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日常概念可以是不需要基于实证的某种想法[1]。对于学科教学而言,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2];是一种教师希望学生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信息之后,仍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3]。核心概念具有以下特性。
1.1核心概念具有广泛解释空间由于核心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关系,它能对很多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既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闻到花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金属可以拉成丝,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核心概念不仅能对很多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解释,而且能对原来没有观察到的现象作出预测,如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认识,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M.Gell-Mann)和茨威格(G.Zweig)预测了夸克的存在。再如,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核心概念,当我们观察到某植物茎叶表层有一层保护蜡膜,叶为刺状,会推测它是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而且还可以预测它的根系会很发达。
1.2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具有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是核心概念,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核心概念,如“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1]。而有的关键性概念本身就蕴含思想方法,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生学习所有化学物质的思想方法。1.3核心概念具有统摄性由于核心概念是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事物与现象的大概念,它必然可以统摄其他的下位概念及相关事实,使它们成为有结构的整体。例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可以统摄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有关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概念,也与物质的特性、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概念形成联结。
2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
2.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重要的不是知道了多少事实和规则,而是能够把所学迁移到真实情境中,面对问题能够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和决策,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由于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解释空间,所以它是可迁移知识。运用核心概念可以解释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更为重要的是能对新情境、新问题作出预测,因此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它们可能成为学生以后工作中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如要获取性能更佳的材料,其分析思路是改变现有材料的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质,仿生合成新药等亦是运用以上的思想方法。从认知发展角度,如果学习重心是“事实”或“现象”的了解与记忆,那么这种认知是低水平的;相反,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则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特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发现一般性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理解、解释其他现象。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能够认识“为什么———原因、条件、目的、理由”、及“会怎么样———结果、影响、作用、意义”,还能够知道“如何做”,从而将学习引人深层思考和赋予意义与价值的方向。
2.2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把握学科的结构就是指对本学科实现了理解,也就是说,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相关的事物有意义地联系起来[4]。由于核心概念是某学科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关注核心概念理解的教学就是关注学科本质与学科结构的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2.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不能承担之重,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要覆盖课程与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内容,让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事实。为了面面俱到,教师不得不采用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在不理解的状态下机械地练题,不会就模仿,忘记了再训练,反反复复,曾经有一位老师把一张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了4遍,这样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想而知!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知,核心概念可以统摄事实与概念,使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被组织成块的信息更容易记忆,因此通过核心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学生是容易记忆的,而且这些知识因核心概念而凸显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那么这些知识更加不容易忘记。又因核心概念是可以迁移的,教师只要选取可以支持概念理解的典型事实,把师生的主要精力用在这些关键内容的理解上,就可以达到“少即是多”的教学境界。
3如何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
3.1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不同、理解层次也不同。各学科应该联动以从整体角度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与结构,因为某些核心概念是跨学科的,如“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个核心概念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学习中都会涉及。温?哈伦提出了核心概念应该具有的标准是[1]:(1)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而它们是学生在他们学校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2)提供一个基础以帮助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而这些决策将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3)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他们为能够回答或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4)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例如对人类自身有关的观点———反映科学史上的成就,来自研究自然的灵感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温?哈伦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上的14个核心概念,但并没有提出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层次与内涵。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构建出学科核心概念发展体系是摆在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3.2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组织教学单元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组织教学单元有2种方式,一种是先选定核心概念,然后依据核心概念选取教学素材以组成教学单元;另一种是分析教材内容,区别事实与概念,再把这些事实和概念与某个核心概念联系起来。下面举例谈后一种。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有以下内容:课题1介绍了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课题2介绍金属与氧气反应以及金属与稀酸的反应,给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课题3介绍常见金属矿物、铁的冶炼、铁的腐蚀和金属资源的保护。通过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关系图,即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合金的成分、性质等是事实性知识,其上位的是金属和合金这2个概念,这些事实与概念可以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个核心概念相联系。当确定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个核心概念后,我们会发现学生先前所学习的有关物质构成的相关知识也纳入本单元的知识体系中,这些知识自然地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高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十天的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这些天认真观看了视频,阅读了专家文章,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新课程,新课改,模块,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以学生为主体等新名词,对新课程有了粗浅的认识。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做为一名教师面对新课程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课程的特点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6个选修模块之间是平行关系。从内容上来看,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由于必修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教学要求作了调整,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图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时代性和人文性,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二、学习新课程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内容。
我们目前还没有仔细研究过高中的新教材,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已经知道高中化学新课程是在初中化学新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双重功能和双重基础性,即一方面要促进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所需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学习好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知识结构内容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材处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各模块教材的基本结构,深刻分析各模块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不同教材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其次,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收集有关的教学资源,对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删除教科书中某些不适应学生的知识内容,并适当增加新的化学学习素材,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
三、教好新课程
1.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要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实验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实验的认识论功能,而且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有利工具和方法,并初步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总之,我通过这次远程教育了解了新课程,为学好新课程,教好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三年的高生活转眼逝,在这三年里我学到了许多。
在步入高中以前,我的衣食都是由父母掌管,然而进入高中后,我不得不自己掌管自己的生活,经过三年高中生活,现在的我已且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步入高中以前,我很少接触篮球、足球,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我经常与同学样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忙中人偷闲,使自己以更好的精力投入学习。在高中生活中,我认识了许多朋友,结下了深厚友情,我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组成了一个美好的大家庭。
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让我感觉最充实的是学习。高中的学习不同于初中,它对我们要求更加严格,所以为了适应它,我已建立了成套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学习中,充满挑战,我们要敢于挑战,要努力拼搏。
在高中生活中,我体会到了压力,有了动力,提高了能力。难忘高中生活,难忘高中的酸甜苦辣。
高中----我人生的转折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高中三年如流水般悄悄流逝,又是一个春绿江南的日子,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回首往事,不禁让人有些失落,伤感。其中又蓬勃着些许生机。
短短三年中,我从一个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立志报国的青年,虽然在美好的年少时光里,我没有将足迹遍布于祖国的名山大川,但我对祖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河爱得那么深。虽然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我无数次失败,但我从不放弃。我知道,每一次在挫折面前站起就能成功。所以我屡败屡战。虽然我还没有真正领会到生命的真谛,但我不会放弃对生命的探索。没上过高中的人,他的生命里注定少一道风景。而没有上完高中的人,他的人生必定充满遗憾,有人说:“上高 ,后悔三年,没上高中,后悔一过辈子."是的,正是高中的生活磨练了我们,坚强了我们,使我们对未来无所畏惧。
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不会满足现状,以上就要开启人生又一段历程,我对自己说:“为梦想而战,永不放弃,永不止步”。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转眼已逝。一路走来,我终于走过了高中!
经过高中生活的洗礼,我已脱去孩提的稚气,走向成熟。我懂得了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该如何正确看待自己。我是家庭的主人,我是自己的导演,尽善尽美的表现自己怕实力。靠实力崭露头角,靠实力一路领先。把自己完全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友好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学会了感恩,体会那存在世间的无处不在的亲情。
高中三年的求学生涯让我知道了人生的意义何在,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设定了人生的目标,执著于自己的追求,纵使前面布满荆棘,困难重重,纵使筋疲力尽,心力憔悴,也从不放弃,永不言败。高中的生活我真正体会到拼搏无悔,因不铁只有经过炽热火海的煎熬才能椴造出最锋利的剑。石只有经历风吹浪打的磨砺,才能被雕刻的棱角分明。高中的经历告诉我,我要做海燕,以无所畏惧的飞翔去搏击人生途中那最猛烈的暴风雨,我要做石竹,永远屹立在风霜雪雨的千磨万击中。高中三年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她见证了我青春的足迹。我将用我高中所得去开创我的未来。
高中三年对于每一个读过高中的学子来说都是永远无法忘却的经历。高中三年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贯穿起三年的每一个片断,学习是主旋律。我怀揣梦想,步入高中,投入到高中紧张的学习中去。经过前两年的摸打滚爬,成绩渐渐有所起色。尽管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仍要竭尽全力。有时会觉得很累,有时也因某次成绩的下滑而沮丧,但我从不没有气馁过,因为我在高中生活中懂得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经得住痛苦的磨炼。
高中生活带给我的除了知识储备丰富,还让我的心智更加健全。我清楚地感觉到我比以前成熟了许多。年少的轻狂和不羁变成了现在的稳重。遇事我不再盲目冲动,而是用成熟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去解决。我发现高中就像是连接自我和社会和纽带,在高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走向社会。高中,是我们用青春绘成的宏图,是我人生最美的一页,我要将其永远铭记在心。
高中三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高中三年,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失败的痛苦。但毫无疑问的是我真诚度过了每一天。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一句:我用生命充实了高中每一天!
从知识方面来讲,无论从知识的宽度还是深度都有了进一步拓展,我和同学们一起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勤奋学习,提升了成绩。
从思想行为方面,我逐渐变得成熟,我会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辛辛苦苦培养我的父母,勤勤恳恳教育我的老师,真真切切对待我的同学。我用智慧丰富内涵,我努力成为一名有思想有道德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短暂的痛苦与未来相比算得了什么!我宁愿忍受寂寞·我不后悔我的高中!回味高中,我更加充满信心,我将继续努力,为成为社会栋梁而努力奋斗!
夏至未至,三年的高中生涯即将结束。回头想想那些痛中带着快乐的日子,收获就在其中。
记得刚入学时,学校组织的军训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怎么做。做事情要认真,严肃。做人要诚实,勤恳。那时起我学会了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学会了如何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
高一的下学期,我们分了文理科,面结这样的决择,同学们徘徊在文理科之间。我非常坚定的选择了理科。因为我懂得选择了变不可以后悔,但是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不太喜欢犹豫,总觉得那样太浪费精力。
“人在高三,身不由已”。高三,的确是相当痛苦彷徨的日子。心情随引导成绩起起落落,也确实体会到撞在玻璃上的苍蝇的感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可是仍然执着地生活,执着的向往阳光,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挣扎,我的分数会让我没有反抗的余地。
我知道这三年的高中生活将会成为我生命中最难忘的岁月。那些欢乐,那些痛苦,还有在梦想与现实的徘徊,将永久地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青春的永恒。
抬头看到倒记时板,还有两啊月,三年高中生活就过去了。
记得刚进高的时候,很是兴奋,因为考上了地所重点中学,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学习,却从没有想过为什么而学,总之那时候脑子里没有一点儿大学的印象,当然也没有可能为会去那么一个地方而学习。大概只是为了兑现父母的教诲,只是因为身处学校而不得已所为吧!
然而,高中毕竟是启蒙思想的地方,是孕育理想的地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我逐渐感受到这里的不同,由于终日处于老师同学的耳濡目染中,并且了解到了各种刊物对社会的剖析,思想开始不再单纯,心绪出再出不能平静。我知道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迟早会涉足于社会的竞争之中,我也有无限的潜力,我需要一个目标,一个让我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的目标,为自己的大学梦努力着。
总之,高中的生活让我完成了由无知迷茫到充满激情,敢于挑战的转变。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而现在在高考来临之际,我将凝聚全部的力量,经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投入学习中,努力为商三交一份最好的答卷,为高中生活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步入高中,就步入了一个新的人生殿堂,在这青春流淌的季节里,我们逐渐成熟了,学会了自立、自强、也学会了与人相处,更获得了丰硕的科学知识,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逐渐将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面对以后的生活,以后的风雨,我们没有了畏惧,也不再退缩,因为我们知道了风雨任平生。
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会了爱,学会了自信地面对人生,从容地面对困难,学会了珍惜人生中的真情,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我看到了老师的辛勤,在同学充满友好的眼神中,我体会到了手足之情,我学会了感恩感谢我的老师、同学,感谢母校对我的栽培。
高中三年,转瞬即逝,在这流金的岁月里,我们承载着梦想,从这里展翅飞翔,我们在这里付出的太多,承载着太多,这难舍的岁月出必定会成为我们闪光的回忆,难舍高中!那流金的岁月。
高中三年转瞬从指间滑过,犹如一场夏日暴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要走了。但是这场雨洗涤了我身上的尘埃,洗涤了我的心灵,如一棵“久旱逢甘露”的幼苗,我汲取着它的营养之水茁壮成长。
的确,高中生活教会了我很多受益一生的东西。在二年的磨砺与成长中。不论是自己的能力,还是精神,都有了一个巨大飞跃。
首先,能力的提高上,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有效的解决问题。学习方面,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给自己订计划。安排时间等。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会如何寻找快乐。与他人沟通交往中,学会理解,学会宽容。
再者,精神的提升。三年的成长历程赋予了我坚强、自尊、自信、爱集体、爱祖国的精神品质。“弘毅励志,自强不息”的校训深深烙入我的内心。
对待学习,我勤奋;对待他人,我理解;对待成功,我理智;对待失败,我坦然面对;对待苦难,我有信心去战胜!现在的我,斗志昂扬,精神饱满。我坚信,成功一定属于我!
经过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懂得了许多,学到了许多。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让我更有信心去赢得我的未来,为我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在这里,出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了如何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出知道了做人的标准与准则,我成熟了许多。
现在我已习惯了高中这种紧张的生活,我知道时间与青春对于我来说是紧重要的,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好好的利用它,成功就会属于你。在高中的三年里,我都是在进步的,不仅成绩提高了,而且道德品质和身体素质出在逐步提高。我的每一步进步不,都灌注着老师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我感谢老师,感谢高级中学,是它把我培养成有用的人,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希望,我会更加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时间的年轮缓缓的驶向艳阳高照的六月,我们出即将告别这美好的高中生活。回首这三年的高中生活,一股辛酸涌上了心头。
高中生活是我们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我们个性的转折和成熟期。高中生活使我们懂得了生活,也使我们了解到处事的礼节。我们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不以物喜,不经已悲。时刻保持着一种积极的乐观态度,去迎接生活的磨难。我们开始试着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同学老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容忍别人的缺点,才能找到纯洁的友谊。
高中就像人生道路上的一块黄金,走过它,捡起它,从此我们的人生便有了底线,便有了搏击蓝天的资本。它教会我们如何更正确的认识自己,如何去发掘自己的潜力。把自己当成一只苍鹰,只有把目标放在苍穹,才能使自己飞的更高。
自从走进高中学校的大门,三年已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高中生活的第一堂课——军训,使我明白了只有具备了顽强的毅力才能够有所成就。
三年来,我总是以集体的荣誉为先,每年的运动会上都会有我的身影,各种各样的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了团结的巨大力量,并连年评为“模范团员”,为班级的荣誉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紧张而丰富多彩的三年,使我更加成熟,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参加一系列的文娱活动,让我更勇敢,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上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照顾。许许多多张笑脸让我体味了高中生活的美好和温馨,当然紧张的学习气氛也磨炼了我的韧性,无论有多艰苦,都一次次地顺利地走过来了,使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活泼好动的我,在高中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次体育课上,最活跃的人群中总会闪现出我的身影,也正是由于了健康的体魄,增加了我学习的动力。
回想飞逝的三年时光,有苦有乐,充满了酸甜苦辣,让我难以释怀。
高中三年生活即将随着我的成长而慢慢逝去,回首过去的生活,使我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别人曾说:“缺少高中生活的人生,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人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成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贮备也日趋完整,身体等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逐渐认识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纪律、有知识、有道德的接班人,在校,我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自高一担任班长以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热爱祖国,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时刻关心时事政治,培养自己的集体荣誉感,热爱劳动,在长期的班级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还主动团结同学,发挥友爱互助的精神。
由于我勤学好问,在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做到了各科的均衡发展,学习过程中我积极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懂得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丰富自己的知识。
当然,在学习之余,我还注重锻炼身体,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吗!平时我对各种体育活动都深感兴趣,尤其是对篮球,我感觉篮球不仅能带给我健康,还能锻炼我各方面的能力,我曾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中,以班级队长的身份,带领班级获得了全校班级一等奖的成绩,个人得到最佳组织后卫奖和最佳射手奖。
虽然高中三年来,我在各方面都有显著进步,但我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一定能克服这些缺点,以自己的所学、所长报效祖国。
少年时,升入高中是我人生理想的第一个愿望,望着高中的大门,我心中也暗自有了目标。升入高中后,许多事物都提醒我应以新的状态面对。高中的生活给我带来了许多人的生感悟:高中的酸、甜、苦、辣让我明白自己的人生位置,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三年的高中生活让我过得充实,让我问心无愧。高一时,赵老师的关照和张老师的深切关爱对我感触最大,让我懂理人间的爱,懂得人生的奋斗踪迹,老师那慈祥的面孔,让我时常想起在家劳苦的母亲,她的背影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时刻理解自己的处境,懂得面对困难,老师的笑给了我鼓励,重新审视自己,正确面对自我。同学们的互助让我懂得彼此间的友谊,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同学们成为我学习的榜样,成为我心中的指向标,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信心的重要性,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可怕的是缺乏信心,没有勇气面对困难。三年的高中生活让我学到了许多,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关照弱小的同学,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困难。三年的高中生活值得我回味,它会影响我的一生,影响了以后的人生之路,也为我如何正确面对人生指明了方向。
高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
两天的外出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很有一种危机感,一种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被其他学校所超越的危机感。
一、12月9日有幸和校长以及教研员一起到威海九中听了一节关于生命化课堂的英语课,听完课后和大家一起评课讨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这节课整体设计很好,无论是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点拨启发还是小组的合作,都遵循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从导入开始就紧紧围绕这节课要进行的话题,对旧知识的复习环节也设计得自然,把新旧知识在这一部分连接起来,设置了很好的梯度,学生很容易自己就可以尝试新知识。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给学生一个阶梯,阶梯设好以后,为后面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自主合作就很容易。这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好的一点。
2、这节课的第二个亮点是对听力的处理。 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是在听听力之前没什么铺垫,而九中的王老师先让学生读题,也就是让给学生整体感知,这样学生听起来很容易。老师所做的每一步都有很明确的目的,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准备的。
3课堂的拓展部分也是关注了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只把学生当成容器,把自己的教案全都倾倒在容器内,而不让学生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以免节外生枝,其实这就是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一些想法有时正是学生读书过程中的难点,可这样的难点一旦忽略,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而且会让学生发问的脑筋产生惰性,让我们的课堂毫无生意。新课程提倡对话,师与生对话、生与生对话、生与读本对话,这样课堂就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老师和学生都可能在课堂上创造出奇迹,唤醒潜能。
在我们的课堂中老师应该多采用王老师的方法,从环节设计、知识衔接、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生命的发展规律。
从她的课堂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课堂环节中注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老师忽略的。2、课堂过程要有总结性评价。(书写、口语、对话的熟练程度)3、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特别是不喜欢举手的孩子。4、课堂上小组的展示不能过多5、课堂展示时一定给下面的同学一定的任务,这样大家才能认真听。6、对作业的处理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当的渗透,这样学生做起来较容易7、重视语言的输入,巧设语言的输出。(如听力中的跟读,单词的跟读)8、对本节的重点可以多一个呈现的过程。
二、根据教研员的总结,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习惯控制课堂,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改进方向:体会、尝试任务型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间。
2、孤立教学内容,不能把知识整合
3、过分孤立地进行"句型教学""词组记忆"忽略教学情景的创设和使用。
4、语法的讲解走两个极端,要么忽略,要么过分强调
5、初一教学欠缺针对性,实效性差。
6、课堂用语不规范,甚至不用英语组织教学。
三、在我们的生命化教学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研究学习1/3教学模式,让每一个老师都很清楚它的操作流程、实施要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反思我们的教学,根据1/3教学模式,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出自己的生命化课堂模式,把生命化理念一直贯彻下去。3、采用多听课,听好课,多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更好的适应生命化课堂的要求。